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胃肠疾病的诊治(一)

胃肠疾病的诊治(一)

胃肠疾病的诊治(一)
胃肠疾病的诊治(一)

胃肠疾病的诊治(一)

【关键词】胃肠疾病

胃肠疾病为人群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本文试阐述该病的致病因素、诊治和饮食原则。

1致病因素

1.1环境因素

1.1.1饮食因素饮食无规律,暴饮暴食、进食过快,可引起胃肠负担过重,产生胃扩张、消化不良。长期或大量进食辛辣食物,或饮酒、浓茶、浓咖啡,会刺激食管和胃肠道黏膜,使之充血、水肿、糜烂甚至溃疡,易引起食管炎、胃炎、溃疡病、慢性肠炎和便秘等。进食过热,会烫伤食管、胃黏膜,产生相应的炎症;进食过冷,使胃肠黏膜血管收缩、功能紊乱,产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的症状。进食浓汤、过甜、过咸,使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加、肠液分泌增多,易发生胃、十二指肠溃疡和腹泻;进食的食物中缺乏植物纤维素,可引起肠道蠕动不足,产生便秘、腹胀。

1.1.2精神因素紧张、焦虑、恐惧等精神因素,可使迷走神经兴奋,结果导致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过多;精神因素还可使皮质类固醇激素分泌增多,皮质类固醇有刺激胃液分泌和减少胃表面黏液生成的作用。因此,精神因素可使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加,胃的黏液保护层(黏液屏障)变得稀薄,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发生消化性溃疡病。精神因素还可引起植物神经功能失调,随之导致肠道运动亢进、平滑肌痉挛,产生腹痛、肠鸣、腹泻等肠道易激综合征的现象;溃疡性结肠炎病人,更会因焦虑、紧张、多疑而使肠道运动功能紊乱、血管收缩、组织缺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从而产生或加重肠壁的炎症和溃疡。情绪烦躁,易于激动,性格孤僻,兴趣单一,日积月累都会出现高级神经活动失调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久而久之,神经性厌食症、神经性呕吐、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等,甚至还会使肝、胆、胰的疾病反复发作或恶化〔3〕。

1.1.3药物因素解热镇痛类药物可直接破坏、损伤胃黏膜屏障,使胃黏膜抵抗力下降,易受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蚀而产生胃炎、消化性溃疡。肾上腺皮质激素,能促进胃酸分泌增加,并使胃的保护性粘液分泌减少,从而诱发或加重消化性溃疡。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可使肠道正常菌群抑制,导致细菌性肠炎。长期服用利血平、消炎痛、氯化钾片剂易引起胃肠道溃疡和出血。

1.1.4其他因素(1)吸烟:可导致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2)寒冷:可诱发加重肠易激综合征的病情。(3)放射:引起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炎。(4)生物因素:各种急性传染病都可引起胃炎等。

1.2体质因素(1)遗传因素: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萎缩性胃炎都有一定的遗传倾向。(2)免疫因素:致胃黏膜萎缩和肠道炎症、溃疡。(3)胃肠道结构或功能异常:造成急性胃扩张、胃下垂等;

1.3Hp菌是许多胃肠疾病的致病因素病理上看,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胃溃疡和胃癌致病的元凶。大量临床研究表明,慢性活动性胃炎病人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95%,胃溃疡的幽门螺杆菌检出率约为70%,十二指肠溃疡的幽门螺杆菌检出率约为90%。

1.4功能性胃肠疾病致病因素近来研究发现,约60%的胃肠疾病患者以精神症状特别是抑郁症状为主诉就诊。而抑郁症患者常以各种躯体症状特别是胃肠道症状为主诉就诊。在常见的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中,食欲不振和便秘的出现频率为67%~71%,其他胃肠道症状和体重减轻的出现频率为36%~63%。这些胃肠道症状,如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早饱、嗳气、纳差、腹泻、便秘等,经全面检查并未发现与主诉有关的器质性疾病,过去被称为“胃肠神经官能症”,现在认为是功能性胃肠疾病。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中约有54%~10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异常,并以抑郁症多见〔2〕。

2诊断

2.1从饭后反应查胃肠疾病(1)进食时有胸骨后受阻、停顿、疼痛感,且时轻时重者。食管炎、食管憩室或食管早期癌。(2)饭后饱胀或终日饱胀、嗳气但不反酸,慢性胃炎,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胃下垂。(3)饭后上腹痛,或有恶心、呕吐、积食感。如受凉、生气,或吃了刺激性食物后诱发,可能是胃溃疡。(4)常常于饭后2h胃痛,或半夜痛醒,进食后可以缓解,常有反酸现象。可能有十二指肠溃疡或炎症。(5)饭后腹部胀痛,常有恶心、呕吐,偶会呕血,过去有胃病史近来加重,且伴有贫血、消瘦、不思饮食、在脐上或心口处摸到硬块,则考虑为胃癌。(6)吃东西不当或受了凉后发生腹痛、腹泻,可伴有呕吐,急性肠胃炎、急性痢疾。(7)饭后立即腹泻,吃一顿泻一次,稍有受凉或吃东西不当就发作,时而腹泻时而便秘,腹泻为水样,便秘时黏液较多,则患慢性过敏性肠炎可能性大。

2.2检查方法目前对胃肠道疾病的最佳检查方法就是内镜检查,内镜包括电子内镜、超声内镜和胶囊内镜三大类。其中电子内镜主要检查消化道的黏膜病变,超声内镜则主要是检查消化道壁间病变,而胶囊内镜则可以进行消化道全程包括小肠病变的检查(中华消化杂志,1999年19卷第5期)。(1)EGEG系列胃肠电图仪:可准确诊断胃轻瘫、FD、胃节律紊乱综合征、肠道易激综合征(IBS)、胃动过速、胃动过缓等。(2)奥林巴斯电子胃镜、肠镜,可以使小的病变和炎性息肉、癌前病变和早期胃癌非常容易地得到观察和诊断。(3)14C尿素呼气检测仪可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4)胃肠动力检测仪,对胃肠动力障碍明确诊断。(5)彩色多功能胃肠超声检查仪,对各种胃肠、肝、胆、胰、脾、肾、膀胱等器官一次性全面检查,不论是炎症、溃疡、结石、肿瘤及症状明显而诊断不清的疾病均可得到一步到位的准确诊断,3禁忌

3.1胃胀忌食大枣,大枣有补益脾胃之功效,但如胃肠胀满、小儿疳积时服食大枣,会使实热证加重、腹胀而进食更少,得不偿失。

3.2胃炎发作忌食浓茶、咖啡,在慢性胃炎发作时饮用浓茶、咖啡、烈酒等刺激性饮料不但不能缓解胃疼,反而会刺激胃黏膜使疼痛加重。

3.3慢性胃炎忌啤酒,啤酒中含有能减少或阻止胃黏膜合成前列腺素E的某些特殊成分,使胃黏膜受到胃酸的侵害。大量饮用啤酒还可诱发慢性胃炎。

3.4胃痛忌辣椒,辣椒中的辣椒碱可直接刺激胃黏膜及溃疡面,使胃内局部血管充血扩张,可致胃痛和胃出血。

3.5胃下垂忌饭后散步,胃下垂患者饭后应卧床休息20min后才能开始其他活动,饭后散步会加重胃下垂。

3.6溃疡病忌牛奶、香烟,牛奶和香烟都可引起胃酸大量分泌。牛奶刚进入胃内时,稀释了胃酸的浓度,缓解了胃酸对十二指肠的刺激,可使胃部不适暂时得以缓解。但一段时间后,牛奶又成了胃黏膜的刺激因素,从而产生更多的胃酸,使溃疡加剧。吸烟可致胃酸分泌增加,使胃内容物的液体成分加速排泄到十二指肠,这对溃疡的愈合极为不利。

3.7胃病忌吃糖,吃糖将使胃酸分泌增多,从而加重胃的反酸与疼痛症状。

3.8腹泻(1)忌大蒜,不少人认为大蒜有极强的杀菌作用,对治疗腹泻有利,其实不然,因为大蒜虽有杀菌作用,但同时又有极强的刺激作用。(2)忌油腻,油能抑制胃酸的分泌而影响消化。且动物脂肪更不易消化,腹泻病人(特别是婴儿)在发病期间应禁食油腻食品。3.9腹痛、腹泻忌食牛奶、鸡蛋,饮用牛奶会使腹痛、腹泻症状加剧;鸡蛋不但难以消化,也会使腹泻症状加剧。

3.10腹痛忌过早用止痛药,腹痛的原因错综复杂,许多腹痛是产生严重后果的疾病如急性阑尾炎、宫外孕等的一个症状。若服止痛片后症状有所缓解,易造成误诊而延误时机。

胃肠疾病病例分析

胃肠疾病的病例分析01 病史摘要:患者,男,61岁,工人。因上腹隐痛一年余,加重伴头昏、乏力4月,黑便3周入院。疼痛与进食无关,曾在院外服中药治疗效果不佳,疼痛加重,并进行性消瘦。 体格检查:体温37℃,脉搏84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30/70mmHg。消瘦,严重贫血貌。腹部稍丰满,上腹软,明显压痛,未扪及包块。肝在肋下2cm。余无异常发现。 实验室检查:红细胞1.92×1012/L,血红蛋白60g/L,白细胞4.1×109/L,嗜中性粒细胞0.88,淋巴0.10,单核细胞0.02。粪:隐血试验阳性。X线钡餐:胃内有大小不等充盈缺损及龛影。考虑:胃小弯有溃疡。 入院后给予止血、抗感染、输血、输液及其它对症处理,病情无好转。入院第五天反复呕吐咖啡色液体并出现巩膜黄染,贫血加重,意识模糊,病情继续恶化,终因全身衰竭死亡。 尸检摘要死者发育正常,营养欠佳,全身皮肤、黏膜、巩膜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双下肢踝部有凹陷性水肿。腹腔积草黄色澄清液体约2000ml,胸腔积少量草黄色澄清液。各内脏检查主要发现如下: 胃胃小弯距幽门2cm处,黏膜面有一个形态不规则的巨形溃疡,面积约6cm×5cm。溃疡深达肌层,底部凹凸不平,边缘隆起呈结节状。溃疡周围胃壁增厚、变硬。病变向胃窦、幽门及括约肌蔓延。镜检:溃疡的边缘及底部有大量异常细胞,该细胞体积较大,呈柱状,胞浆丰富,核大透亮,核仁清楚,核分裂象较多见。这些异常细胞多排列成形状不一,大小不等的腺腔,被数量不等的纤维组织所分隔,少数则作片状浸润,同时肌层被破坏。另外异常细胞区域周围胃黏膜及其它部胃黏膜与腺体均有肠上皮化生,尤以靠近细胞团边缘部分为明显。 十二指肠上部及降部肠壁增厚,黏膜隆起,表面呈颗粒状。镜检:肠壁各层均见与胃内形态相同的异常细胞浸润,尤以黏膜下层及肌层为重。有处见肌层完全被异常细胞所破坏,并侵及浆膜,累及胰腺。 胃小弯及幽门下淋巴结肿大,体积约黄豆至蚕豆大,有的互相融合,切面灰黄色。镜检:淋巴结内有大量上述的异常细胞。 胰腺胰头体积增大,质较硬,切面胰腺实质内有灰白色斑点和条纹散在。镜检:胰头实质内有上述异常细胞浸润,其它部位未见异常。 胆道胆总管及乏特氏壶腹内肿块形成,呈灰白色,部分表面染有胆汁。肿块几乎将管腔完全堵塞。镜检:肿块由上述异常细胞组成,其形态与胃内所见者相一致。 肝脏重1300g,表面光滑,呈浅黄绿色,有多个圆形的结节,切面颜色与表面相同,结节为灰白色,周界清楚。镜检:肝细胞浆及毛细胆管和小胆管内有较多的胆汁淤积。胆汁淤积明显区域,肝细胞显变性坏死。结节为上述异常细胞。 门静脉血管内有巨大血栓形成,管腔几乎被完全堵塞,其长度上至肝门,下至肠系膜上静脉约0.5cm,肠系膜下静脉约1cm。血栓部分区域与管壁粘连。镜检:大体上所见血栓于镜下见为混合血栓,其中未见杂有上述异常细胞。 胆总管周围及肝门周围淋巴结肿大,体积约玉米至蚕豆大。镜检:淋巴结组织被破坏,有大量上述异常细胞。 讨论:

2020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生活指南

2020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生活指南 一个小小的新型冠状病毒,因它超强的传播能力,几乎限制了我国绝大部分人出门的脚步。被迫居家隔离期间,睡懒觉、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缺乏锻炼等情况已然成为常态,很多人出现了食欲下降、消化不良、腹泻或便秘等功能性胃肠病(FGIDs)的症状。 功能性胃肠病(FGIDs)是由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一组以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胃肠道症状为表现的消化系统疾病。根据罗马Ⅳ标准,将功能性胃肠病分为食管疾病、胃十二指肠疾病、肠道疾病、中枢性胃肠疼痛性疾病、胆囊和Oddi括约肌疾病、肛门直肠疾病五大类。 功能性胃肠病患者总是存在胃肠不适,如果这些“不舒服”的症状反应在上消化道,最常见的是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反应在下消化道则以肠易激综合征(IBS)居多。 一、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肠易激综合征 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以餐后饱胀、早饱感、上腹痛或上腹烧灼感为主要表现。《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人群患病率为23.5%,FD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发生率高达23.6%。已成为影响现代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 肠易激综合征 《中国功能性消化不良专家共识意见》指出部分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肠易激综合征重叠。肠易激综合征(IBS)一种功能性肠病,肠道动力异常是重要的发病机制。IBS以腹痛、腹胀或腹部不适为主要症状,排便后症状多改善,常伴有排便习惯[频率和(或)性状]的改变,缺乏临床常规检查可发现的能解释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病变。 二、指南推荐的治疗方案 《消化心身疾病中西医结合整体诊治专家指导意见(2017年)》 FD的患者在治疗胃肠道症状的基础上,适当加用抗焦虑,抗抑郁的药物(舒肝解郁胶囊)能够有效达到治疗的效果,改善生活质量。

胃肠疾病病人的护理(1)

胃肠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腹外疝病人的护理 A1型题 1.腹外疝疝囊的主要结构是 A.腹壁肌肉B.壁层腹膜C.腹壁皮肤D.腹壁筋膜E.脏层腹膜2.区分腹股沟斜疝与直疝的主要依据是 A.发病年龄B.嵌顿机会的多少C.压住内环后疝块是否再突出D.疝块外形E.外环是否扩大 3.关于腹股沟直疝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好发于青壮年B.疝块经海氏三角突出,不进入阴囊C.压住内环不能阻止疝块的突出D.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内侧E.少发生嵌顿4.必须急诊手术治疗的腹外疝是 A.易复性疝B.滑动性疝C.难复性疝D.绞窄性疝E.嵌顿性疝5.最常见的腹外疝是 A.腹股沟斜疝B.腹股沟直疝C.切口疝D.股疝E.脐疝 6.嵌顿性疝与绞窄性疝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有无腹痛B.腹痛程度C.疝块大小D.疝内容物是否能回纳E.有无疝内容物血运障碍 7.腹外疝术后错误的健康指导是 A.积极治疗便秘B.积极治疗排尿困难C.积极治疗慢性咳嗽D.术后2个月可以恢复正常工作E.术后注意休息 8.腹外疝的疝环是指 A.疝内容物突出的部位B.疝囊颈部C.腹膜薄弱或缺损处D.壁腹膜的一部分E.疝外被盖组织 9.最易发生嵌顿的腹外疝是 A.腹股沟斜疝B.腹股沟直疝C.切口疝D.股疝E.脐疝 10.腹外疝最常见的疝内容物是

A.小肠B.盲肠C.乙状结肠D.膀胱E.大网膜 A2型题 11.患者,男,50岁,腹股沟斜疝发生嵌顿,行手法复位后,护理上应密切观察 A.血压B.体温、脉搏C.排便情况D.尿量E.腹膜炎表现 12.患者,男,42岁,5小时前负重物时,右侧腹股沟斜疝被嵌顿,下列哪项表现说明疝内容物已发生缺血坏死 A.疝块增大,不能回纳B.伴有明显腹胀C.疝块紧张发硬有压痛D.全腹有压痛,腹肌紧张E.阵发性腹痛伴呕吐 A3型题 (13~15题共用题干) 程先生,55岁,发现右侧腹股沟可复性肿块2年。4小时前,抬重物时突感疝块明显增大,腹痛难忍,呕吐数次,伴发热、全身不适。查体:右腹股沟及阴囊可扪及肿块,张力高,明显触痛。全腹有压痛、腹肌紧张。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准备急诊手术治疗。 13.此类疝属 A.腹股沟直疝,绞窄性疝B.腹股沟斜疝,绞窄性疝C.腹股沟直疝,嵌顿性疝D.腹股沟斜疝,嵌顿性疝E.股疝,绞窄性疝 14.术前护理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禁饮食B.胃肠减压C.备皮D.排空膀胱E.灌肠 15.术后护理中,不正确的是 A.仰卧位,腘部垫枕B.术后6~12h进流质C.用丁字带托起阴囊D.局部沙袋压迫24小时E.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 第二节胃十二肠溃疡外科病人的护理 A1型题 1.胃十二指肠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溃疡恶变B.急性大出血C.瘢痕性幽门梗阻D.急性穿孔E.溃疡性结肠炎 2.诊断胃十二指肠溃疡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A.大便潜血试验B.X线钡餐C.胃酸测定 D.纤维胃镜E.血常规 3.瘢痕性幽门梗阻最典型的表现是 A.大量呕吐宿食B.上腹部胀痛C.营养不良D.上腹部膨隆E.便秘 4.瘢痕性幽门梗阻术前最重要的准备是 A.心理护理B.补碱性药C.皮肤准备D.备血、皮试 E.每晚温盐水洗胃

胃肠疾病试题 (1)

胃肠疾病试题 1、腹外疝疝囊的主要结构是 A腹壁肌肉B壁层腹膜C腹壁皮肤D.腹壁筋膜 E.脏层腹膜 2、区分腹股沟斜疝与直疝的主要依据是 A.发病年龄 B.嵌顿机会的多少 C.压住内环后疝块是否再突出 D.疝块外形 E.外环是否扩大 3.关于腹股沟直疝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好发于青壮年B.疝块经海氏三角突出,不进入阴囊 C.压住内环不能阻止疝块的突出D.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内侧E.少发生嵌顿 4.必须急诊手术治疗的腹外疝是 A.易复性疝B.滑动性疝C.难复性疝D.绞窄性疝E.嵌顿性疝 5.最常见的腹外疝是 A.腹股沟斜疝B.腹股沟直疝C.切口疝D.股疝E.脐疝 6.嵌顿性疝与绞窄性疝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有无腹痛B.腹痛程度C.疝块大小 D.疝内容物是否能回纳E.有无疝内容物血运障碍 7.腹外疝术后错误的健康指导是 A.积极治疗便秘B.积极治疗排尿困难C.积极治疗慢性咳嗽 D.术后2个月可以恢复正常工作E.术后注意休息 8.腹外疝的疝环是指 A.疝内容物突出的部位B.疝囊颈部C.腹膜薄弱或缺损处 D.壁腹膜的一部分E.疝外被盖组织 9.最易发生嵌顿的腹外疝是 A.腹股沟斜疝B.腹股沟直疝C.切口疝D.股疝E.脐疝 10.腹外疝最常见的疝内容物是 A.小肠B.盲肠C.乙状结肠D.膀胱E.大网膜A2型题 11.患者,男,50岁,腹股沟斜疝发生嵌顿,行手法复位后,护理上应密切观察 A.血压B.体温、脉搏C.排便情况D.尿量E.腹膜炎表现 12.患者,男,42岁,5小时前负重物时,右侧腹股沟斜疝被嵌顿,下列哪项表现说明疝内容物已发生缺血坏死 A.疝块增大,不能回纳B.伴有明显腹胀C.疝块紧张发硬有压痛 D.全腹有压痛,腹肌紧张E.阵发性腹痛伴呕吐 A3型题(13~15题共用题干) 程先生,55岁,发现右侧腹股沟可复性肿块2年。4小时前,抬重物时突感疝块明显增大,腹痛难忍,呕吐数次,伴发热、全身不适。查体:右腹股沟及阴囊可扪及肿块,张力高,明显触痛。全腹有压痛、腹肌紧张。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准备急诊手术治疗。 13.此类疝属 A.腹股沟直疝,绞窄性疝B.腹股沟斜疝,绞窄性疝C.腹股沟直疝,嵌顿性疝D.腹股沟斜疝,嵌顿性疝E.股疝,绞窄性疝 14.术前护理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禁饮食B.胃肠减压C.备皮D.排空膀胱E.灌肠 15.术后护理中,不正确的是 A.仰卧位,腘部垫枕B.术后6~12h进流质C.用丁字带托起阴囊 D.局部沙袋压迫24小时E.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

婴幼儿功能性胃肠病

G2. Rumination Syndrome反刍综合征 Rumination is the habitual regurgitation of stomach contents into the mouth for the purpose of self-stimulation.Rumination has the following clinical presentations: infant rumination syndrome, rumination in neurologically impaired children and adults, and rumination in healthy older children and adults.反刍是指胃内容物习惯性的反流入口腔,以达到自 我消解的目的。除了婴幼儿反刍综合征,健康或神经系统受损的年长儿和成人均可发生反刍。 G2.Diagnostic Criteria for Rumination Syndrome反刍综合症的诊断标准Must include all of the following for at least 2 months: 必须满足以下所有条件,症状持续至少 2 个月: 1. Repetitive contractions of the abdominal muscles,diaphragm, and tongue腹肌、膈肌和舌肌的反复收缩。 2. Effortless regurgitation of gastric contents, which are either expelled from the mouth or rechewed and reswallowed 胃内容物不费力反流,再从口腔吐出或者重新咀嚼后再次咽下 3. Three or more of the following:满足以下3 项或以上: a. Onset between 3 and 8 months发病年龄为3~8 月龄 b. Does not respond to management for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and regurgitation按GERD 和反流治疗均无效; c. Unaccompanied by signs of distress不伴有痛苦的表情 d. Does not occur during sleep and when the infant is interacting with individuals in the environment睡眠时或与周围其他人交流时不发作

胃肠疾病

第六节胃十二指肠疾病 A1型题 301.男,50岁,上腹胀病、呕吐宿食半月,上腹可扪及4×4vcm之肿块,尚活动。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幽门梗阻 B.胃癌 C.胃窦部胃癌 D.胰头癌 E、横结肠癌 302.胃窦部肿块型胃癌约6×4cm大小,已累及浆膜层,CT检查左肝外叶亦有3cm大小转移灶,胰腺正常。该病人的治疗应选择: A. 已无法手术,行全身化学疗法 B.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 C. 根治性胃大部切除十左肝动脉栓塞术 D.根治性胃大部切除十左肝外叶切除术 E.胃空肠吻合术 303.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临床特点之一是: A.X线检查有膈下均有游离气体 B.穿孔多发生在冠部后壁 C.既往均有溃疡病史 D.确诊后一律需手术治疗 E.有时可引起有下腹剧痛 304.下列哪组胃溃疡的性质与表现均属于十二指肠溃疡范畴? A.小弯溃疡、后壁溃疡 B.高位溃疡、复合演疡 C.后壁溃疡、幽门前溃疡 D.复合溃疡、幽门前溃疡 E.后壁溃疡、复合演疡 305.胃十二指肠溃疡愈合过程中所形成的瘢痕可以造成幽门梗阻,从而需要外科手术治疗,其约占外科治疗溃疡病患者的: A.11—30% B.31—40% C.41—50% D.51—60% E 6l一70% 306.关于胃泌素瘤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 又称Eolling-Ellison综合征或胰源性溃疡病

B.主要是由胰腺G(A1)细胞构成 C.多数表现为严重的消化性溃疡 D.胃大部切除术后易发生吻合口溃疡、空肠溃疡再穿孔和出血 E.不分泌其他激素 308.关于胃穿孔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病人早期出现低热 B.腹部叩诊均有移动性浊音 C. 腹部叩诊肝浊音界缩小 D.不影响病人腹式呼吸 E.病人一般难以记清发病时间 309.并发大出血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所在部位一般多见于: A.幽门或十二指肠前壁 B.胃小弯或十二指肠后壁 C.胃大弯或十二指肠外侧 D.胃底部或十二指肠球后壁 E. 寅门部或十二指肠前壁 310.提高胃癌早期发现的几项关键检查是: A.四环素荧光试验、0B试验、胃液细胞学 B.纤维光束胃镜、x线钡餐、胃液细胞学 C. 游离胃酸测定、胃液细胞学、OB试验 D.x线钡餐、0B试验、纤维光束胃镜 E. 纤维光束胃镜、胃液细胞学、四环素荧光试验 311.恶性程度较高的胃癌可以超越常规所属淋巴结转移方式,而直接侵犯远处淋巴结,其中最常见为: A.胰脾淋巴结 B. 肝门淋巴结 C. 腹腔淋巴结 D.锁骨上淋巴结 E.直肠上动脉旁淋巴结 312.早期胃癌的概念是: A.局限于胃窦内 B.局限于粘膜及粘膜下层 C.直径在2Cm以内 D. 无淋巴结转移 E.尚未侵及浆膜层 313.男,52岁,因胃溃疡穿孔、弥漫性腹膜炎而行急诊胃大部切除术毕E式吻合术后第5天,体温逐渐增高,波动于38—39℃之间,右上腹疼痛向有肩放射,呼吸急促。查:右肺吸呼音低,右上腹明显压痛伴肌紧张,末扪及明显包块,肝上界有锁骨中线第4肋间,白细

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的护理试题及答案

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的护理试题及答案 一、A1型题 1.胃溃疡最常发生的部位 A.贲门旁B.胃后壁C.胃小弯D.胃大弯E.幽门前壁2.上消化道大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 A.胃十二指肠溃疡B.门静脉高压症C.肝内局限性感染,肝脓肿及外伤D.出血性胃炎E.胃癌 3.胃癌好发于 A.胃小弯B.胃大弯C.胃窦部D.胃底E.胃体4.胃癌最常发生的转移途径 A.直接蔓延B.血行转移C.种植转移D.淋巴转移E.沿肠管转移5.下列哪项不符合胃溃疡癌变的特点 A.上腹痛的规律性消失B.食欲减退C.进行性贫血,消瘦D.粪潜血持续阳性E.反酸、“烧心”加重 6.因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通常认为适当的胃切除容积是 A.30%~40%B.40%~50%C.50%~60% D.60%~70%E.70%~80% 7.溃疡病外科治疗的理论基础最终在于 A.消除分泌胃蛋白酶原—主细胞B.消除分泌胃酸—壁细胞 C.消除分泌胃泌素—G细胞D.切除溃疡病灶 E.阻断神经和体液对胃酸的调节 8.提高胃癌治愈率的关键是 A.早期诊断B.根治性手术C.早期应用抗癌药物D.术后放疗E.综合治疗 9.胃癌的治疗方法哪项正确 A.早期化疗B.扪到肿块者作全胃切除C.化疗+放疗D.早期胃癌作胃癌根治术E.早期胃癌作胃大部切除术 10.提高早期胃癌诊断率的三项关键性手段是 A.纤维胃镜检查,胃液细胞学检查,X线钡餐检查 B.纤维胃镜检查,胃液酸碱度检查,X线钡餐检查 C.胃液细胞学检查,粪潜血试验,X线钡餐检查 D.胃液细胞学检查,粪潜血试验,纤维胃镜检查 E.纤维胃镜检查,粪潜血试验,X线钡餐检查 11.十二指肠溃疡疼痛的特点是 A.餐后即痛,持续2h后缓解B.餐后1h开始,持续2h后缓解 C.餐后2h开始,持续2h后缓解D.餐后3~4h开始,进餐后缓解 E.无规律性 12.胃大部切除后第1日应注意观察的并发症是 A.吻合口破裂B.吻合口出血C.吻合口梗阻 D.十二指肠残端瘘E.倾倒综合征 13.胃、十二指肠溃疡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肯定无疑的一点是 A.饮食不规律B.情绪激动C.饮入过多酒类等刺激物 D.胃酸过多,激活胃蛋白酶E.进食过多辛辣食物 14.倾倒综合征常发生于 A.迷走神经切断术后B.毕I式胃大部切除术后C.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D.幽门成形术后E.高选择性胃迷走神经切断术后 15.瘢痕性幽门梗阻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是 A.上腹部胀痛B.上腹部膨胀C.营养不良D.大量呕吐宿食E.便秘

功能性胃肠病

功能性胃肠病 功能性胃肠病(FGIDs)是指一组表现为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胃肠道症状、而无器质性改变的胃肠道功能性疼痛,临床表现主要是胃肠道(包括咽、食管、胃、胆道、小肠、大肠、肛门)的相关症状,如腹胀、腹痛、腹泻及便秘等。在普通人群的发生率达到23.5%~74%。在胃肠门诊中,约42%~61%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存在心理障碍,常表现为焦虑障碍(惊恐和广泛性焦虑)、抑郁障碍(情绪低落和心境恶劣)和躯体形式障碍(疑病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以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肠易激综合征多见。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一、定义(FD): 是指由胃和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引起的症状,而无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在我国,占胃肠病专科门诊患者的50%左右。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1.胃肠动力障碍 2.内脏感觉过敏 3.胃底对食物的性舒张功能下降:常见于有早饱症状者。 4.精神和社会因素 5.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餐后饱胀、早饱感、上腹胀痛、上腹灼热感、嗳气、食欲不振、恶心等。常以某一个或某一组症状为主,在病程中症状也多变。起病缓,呈持续性或反复发作,许多患者有饮食、精神等诱发因素。 上腹痛为最常见症状,常与饮食有关,表现为餐后痛,亦可无规律性,部分患者表现为上腹灼热感。 餐后饱胀和早饱常与进食密切相关。餐后饱胀是指正常餐量即出现饱胀感;早饱是指有饥饿感但进食后不久即有饱感。 不少患者同时伴有失眠、焦虑、抑郁、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状。

6.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1.有上腹痛、上腹灼热感、餐后饱胀和早饱症状之一,呈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罗马III标准规定病程超过6个月,近3个月症状持续) 2.上述症状排便后不能缓解(排除症状由肠易激综合征所至) 3.除可解释症状的器质性疾病 根据临床特点,罗马III标准将本病分为两个临床亚型(两型可重叠): 1.上腹痛综合征:上腹和/或上腹灼热感 2.餐后不知综合征:餐后饱胀和/或早饱. 诊断程序:在全面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的基础上,应先判断患者有无下列提示器质性疾病的“报警症状和体征”: 1.45岁以上,近期出现消化不良症状;有消瘦、贫血、呕血、黑便、吞咽困难、腹部肿块、黄疸等;消化不良症状进行性加重。 2.对有“报警症状和体征”者,必要进行全面检查直至找到病因。 3.对年龄在45岁以下且无报警症状和体征者,可选择基本的实验室检查和胃镜检查。亦可先予经验性治疗2-4周观察疗效,对诊断可疑或治疗无效者有针对性地选择进一步检查。 五、治疗:主要以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主要目的。遵循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的原则。 1.一般治疗。 2.药物治疗。主要是经验性治疗。 ⑴抑制胃酸药:适用于以上腹痛、上腹灼热感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可选择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质剂。 ⑵促胃肠动力药:适用于以餐后饱胀、早饱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可分别选用多潘立酮、莫沙必利、或依托必利。均在餐前15-30分钟服用,疗程2-8周。 ⑶助消化药:辅助用药,改善症状。 ⑷抗抑郁药:上述症状欠佳且伴精神症状者可试用。常用的有三环类如阿米替林、选择性抑制5-羟色胺再摄取,如帕罗西林。宜从小剂量开始,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症状:在服药过量后,主要表现为美利曲辛中毒症状,特别是抗胆碱能的症状较突出。氟哌噻吨所致的锥体外副作用则极少发生。 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及支持疗法。尽早洗胃,可以服用活性碳。可用安定抗惊厥治疗,锥体外系症状可用二环已丙醇治疗。采用必要措施维护呼吸和心血管系统功能。此时禁忌使用肾上腺素。3.其他:针灸、理疗 六、生活护理: 1.饮食调节少食多餐,进食富含营养且易消化的食物,忌食过冷、过热和有刺激性的食物(姜、葱、蒜、辣椒、芥末等)。 2.心理障碍凡可能引起本病的负性心理因素,均应尽量避免,特别对有恐病症或恐癌症者,要使患者明白本病是功能性疾病,绝对不会危及生命,使其消除顾虑,增强治愈疾病的信心。 3.饮食保健:宜清淡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 七、预后: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低风险和预后良好的疾病,特征包括: 1.处置得当不会有病情加重甚至影响生命的不良预后; 2.经过患者的生活方式调整和适当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能够得到较明显的缓解和控制;3.如果诱因不能去除,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可能会反复发作。 充分了解相关知识,有利于引导患者规避日常生活中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诱发因素,减少症状复发。

肠道康复护理训练

肠道康复护理训练 一、肠道康复护理训练技术 定义与目的 1.定义肠道康复训练是针对神经系统损伤或疾病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异常而引起直肠排便机制发生障碍的恢复性康复治疗措施。通过训练指导患者选择适合自身排便的时间、体位和方式,各种康复训练和不随意使用缓泻药及灌肠等方法,形成规律的大便习惯。 2.目的目标是降低患者便秘或大便失禁的发生率,降低对药物的依赖性,帮助患者建立胃结肠反射、直结肠反射、直肠肛门反射,使大部分患者在如厕时及便器上利用重力和自然排便机制独立完成排便,在社会活动时间内能控制排便。 应用范围 神经源性直肠所致的大便失禁及便秘,神志清楚并能够主动配合康复治疗的患者。 禁忌症 1.严重损伤或感染。 2.神志不清或不能配合的患者。 3.伴有全身感染或免疫力极度低下者。 4.有显著出血倾向的患者。 操作准备 1.评估有无影响排便的因素,如患者年龄、饮食习惯、个人习惯、日常活动情况、心理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疾病、药物、治疗和检查

因素等。 2.评估患者是否适宜进行肠道康复训练,腹部、肛门部手术后3d 内以及极度虚弱患者避免进行排便功能训练。心肌梗死、动脉瘤的患者进行肠道康复训练时禁止用力排便。 3.环境安静私密,避开进餐时间、查房以及接受治疗护理期间。 4.以患者能够理解的方式向其解释肠道康复训练的目的、意义及过程。 5.准备物品:根据训练计划准备用物。 操作流程 →→→ ↓ ←← 操作要点 1.合理安排饮食 (1)便秘患者:增加水分和纤维素含量 高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少量多餐; 减少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的大量摄入。严 重便秘必要时给以胃肠减压、肛门排气, 静脉补充营养。 (2)失禁患者 ①严重腹泻:渐进式饮食治疗:禁食-流质-半流质-普通饮食; ②轻症者: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低渣饮食;③限制性食物:油腻、

功能性胃肠病诊治指南

功能性胃肠病诊治指南 简介 功能性胃肠病是指具有腹胀、腹痛、腹泻及便秘等消化系统症状,但缺乏器质性疾病(如胃炎、肠炎等)或其他证据的一组疾病,在普通人群的发生率达到23.5%~74%。在胃肠门诊中,约42%~61%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存在心理障碍,常表现为焦虑障碍(惊恐和广泛性焦虑)、抑郁障碍(情绪低落和心境恶劣)和躯体形式障碍(疑病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主要是胃肠道(包括咽、食管、胃、胆道、小肠、大肠、肛门)的相关症状,因症状特征而有不同命名。常伴有失眠、焦虑、抑郁、头昏、头疼等其他功能性症状,且多伴有精神因素的背景需经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因方可确诊。 1.功能性食管疾病分类 1.1 功能性烧心 必须包括以下所有条件: 1. 胸骨后烧灼样不适或疼痛。 2. 无胃食管酸反流导致该症状的证据。 3. 没有以组织病理学为基础的食管运动障碍。 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上标准。 1.2 推测源自食管的功能性胸痛 1. 胸骨后非烧灼样疼痛或不适。 2. 无胃食管酸反流导致该症状的证据。 3. 没有以组织病理学为基础的食管运动障碍。 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上标准。 1.3 功能性吞咽困难

必须包括以下所有条件: 1. 固体和(或)液体食物通过食管有黏附、存留或通过异常的感觉。 2. 无胃食管酸反流导致该症状的证据。 3. 没有以组织病理学为基础的食管运动障碍。 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上标准。 1.4 癔球症 必须包括以下所有条件: 1. 喉部持续或间断的无痛性团块或异物感。 2. 感觉出现在两餐之间。 3. 没有吞咽困难或吞咽痛。 4. 没有胃食管酸反流导致该症状的证据。 5. 没有以组织病理学为基础的食管运动障碍。 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上标准。 1. 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疾病 2.1 功能性消化不良 必须包括 1. 以下1条或多条: a.餐后饱胀不适 b.早饱感 c.上腹痛 d.上腹烧灼感 并且 2. 没有可以解释上述症状的功能性疾病。

胃肠道疾病

胃肠道疾病的诊断与用药 第一部分:医学知识 消化系统分类与症状 1、消化系统按部位分: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直肠、肝、胰、胆道等等。 2、常见症状:吞咽困难、恶心、呕吐、嗳气、反酸、食欲不振、烧心、早饱、腹胀、腹痛、腹泻、便秘、里急后重、黄疸、呕血、黑便、便血等。 消化不良 一、定义:是一组胃部不适的症状,是由于胃、肠蠕动减弱而使胃不 能正常工作,使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过长引起,其表现为嗳气、腹部 胀满、腹鸣等。 二、病因:1、消化系统器官功能随年龄增大而下降 2、饮食:如进食过饱、过多油腻食物,饮酒过量 3、经常服用止痛药物(阿司匹林) 4、精神紧张时进食或进食不习惯的食物也可引起 5、器质性疾病如: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反流 性食道炎 三、症状:1、进食时或食后出现上腹部不适感或疼痛 2、进食、运动或平卧后,上腹正中有烧灼感或反酸,并可延伸至咽部 3、经常感到饱胀或有胃肠胀气感,打嗝、放屁增多,食欲

不振、恶心,有些会出现轻度的腹泻。 四、治疗:不管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是什么,都是因为胃缺乏动力而使胃不能正常工作,食物在胃内停留过长,因此治疗时对症非处方如下: 1、多潘立酮:又称吗丁啉、胃得灵。是一种能够增加胃肠平滑肌张力和蠕动,使胃排空的速度增加,疏通胃部、消化食物和推进食物,促进食物及肠道气体排泄。此类药物与抗酸剂有配伍禁忌,也是大多数人容易混淆的,此类药物与氢氧化铝、西米替丁、硫糖铝、胃蛋白酶、胃复安等药物不宜合用。 2、多酶片、干酵母片等等。 胃酸过多症 一、定义:是指胃液(包括盐酸和胃蛋白酶等)分泌过多,并使患者感到胃部不适,反酸、烧心等症状。 二、病因:1、长期酗酒、大量吸烟、辛辣食物、生活不规律、不定时用餐多 2、精神紧张 3、服用对胃有损害的药物 4、其他:如外科手术、严重烧伤、遗传等 三、症状:常见的症状是反复出现阵发性胃烧灼感,反酸、吐酸水,因胃酸过多的损害胃粘膜,则还会引起胃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四:治疗: 治疗胃酸过多症的非处方药物较多,一般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

儿童功能性胃肠病的罗马Ⅲ诊断标准(2007)

专题讨论 小儿功能性胃肠疾病 文章编号:1005-2224(2007)01-0001-03 儿童功能性胃肠病的 罗马Ⅲ诊断标准 陈 洁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儿童医院,浙江杭州 310003 E 2mail:hzcjie@mail .hz .zj .cn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志码:A 在临床上,许多患者因腹痛、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便秘这些症状影响到日常生活而就医,通过一系列的检查和随诊,在许多患者并不能发现器质性疾病。近20年来,引入了功能性胃肠病(functi onal gastr ointestinal dis order, FGI D )的概念和相应的诊治体系,对以上病症有了合理的 解释,并在认识上出现了重要的转变,胃肠功能紊乱症状是生物2心理2社会综合因素的结果,不能以单一疾病为基础的简单生物医学模式来解释,FGI D 由于动力改变、内脏敏感性增高和脑2肠轴调节障碍等多种病理生理异常所致。 1 功能性胃肠疾病概念 自1984年开始在国际胃肠会议上对FGI D 进行专题讨论以来,已经成立了数十位专家组成的功能性胃肠病的专家委员会———罗马委员会,1994年制定出25种FGI D 的诊断标准,即罗马I 标准,功能性胃肠病(functi onal gastr ointes 2 tinal dis order,FGI D )定义为有慢性或复发性消化道症状,但 无器质性病变和生化异常。随着继续深入研讨FGI D 的诊断标准,经过参加国际研究和临床鉴定的10个工作组(包括1997年成立了FGI D 儿科专家工作小组)反复讨论和研究,历经4年,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Ⅱ诊断标准于1999年问世。此后专家委员会根据新的研究成果和他们的经验修改 了罗马Ⅱ诊断标准,2006年推出FGI D 罗马Ⅲ标准,将功能 性胃肠病分为八大类,即①功能性食管疾病,②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疾病,③功能性肠道疾病,④功能性腹痛综合征,⑤胆囊和Oddi 括约肌功能障碍,⑥功能性肛门直肠疾病,⑦新生儿和婴幼儿功能性疾病,⑧儿童和青少年功能性疾病。 FGI D 罗马诊断标准的制定有以下特点:(1)以症状为 基础的诊断标准 根据FGI D 的定义,由于其缺乏器质性疾病所具有的客观性诊断指标,医生能掌握的临床资料主要是患者诉说的症状,所以采用以症状为基础的分类是合理的,这种标准将有利于指导诊断和治疗,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并有助于使临床研究的患者选择标准化。(2)按部位进行分类 按部位将FGI D 划分为不同类别的临床价值就在于使诊断更可靠,治疗更具针对性。罗马Ⅲ将FGI D 按部位分成上述八种疾病。在每一部位区域内部包括数种疾病,每种都有特异性的临床特征。(3)对诊断FGI D 的时间予以规定。(4)注意共病和重叠病现象,前者指功能性疾病和器质性疾病的共存现象,根据器质性疾病优先考虑原则,应首先排除或处理器质性疾病;后者指不同的功能性疾病有重叠现象,处理时以关键症状为主。 2 儿童FGI D 的分类 罗马工作委员会认识成人功能性胃肠病的同时也认识到儿童功能性胃肠病的重要性,为鼓励临床工作的开展,激起研究者的兴趣,1997年增加了儿科工作小组,制定了儿童FGI D 诊断标准。在罗马Ⅲ里,儿科工作小组从1个增加到2个,分别针对04岁的新生儿婴幼儿和518岁青少年儿童制定诊断分类标准(见表1)。儿童FGI D 的诊断分类所选择的分类系统不同于成人,因为儿童正处于发育阶段,一些疾病如功能性腹泻与一定的生理发育阶段有关,一些疾病可能是对括约肌功能不成熟状态的行为反应,如粪便滞留,另外一些疾病只能等到儿童认知能力发育成熟到一定程度才能认识到,如消化不良症状。因此儿童FGI D 的诊断主要依据儿童和家长的主诉,不根据消化系统器官进行分类。专家委员会相信以症状为基础的诊断标准可以让医师更好地应用,尤其对于腹痛相关性FGI D 。

功能性肠病

功能性肠病(一)北京协和医院宋志强方秀才 功能性肠病(functional bowel disease,FBD)是一种症状源于中、下消化道的功能性胃肠病,在罗马Ⅲ标准中被分为肠易激综合征(IBS)、功能性腹胀、功能性便秘、功能性腹泻和非特异性功能性肠病五类,我们将分两期对此进行解读。 肠易激综合征 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具有排便异常的特征,腹痛或腹部不适伴随排便或排便习惯的改变。IBS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患者症状迁延起伏,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IBS诊断 IBS的诊断标准(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符合以下诊断标准) 反复发作的腹痛或腹部不适(腹部不适为难以用疼痛来形容的不适感),最近3个月内每月发作至少3天,伴有以下2项或2项以上: a 排便后症状改善; b 发作时伴有排便频率的改变; c 发作时伴粪便性状(外观)改变。 罗马Ⅲ标准强调IBS的首发症状须出现在诊断前至少6个月,且近3个月中每月至少3天有症状,旨在将慢性功能性肠病与一过性的肠道症状区别开,并强调需要对患者目前疾病的活动性进行处理。 鉴于IBS症状的发作性,罗马Ⅲ标准特别强调,在IBS的病理生理研究和临床药物试验中,对受试者的筛选要更加严格,应将腹痛或腹部不适的频率设定为每周至少2天。与其他功能性胃肠病患者一样,常规相关检查并未发现其存在能够解释IBS症状的结构或生化方面的异常。 IBS患者临床表现差异很大,排便异常可表现为腹泻、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以往的分型标准较为复杂。罗马Ⅲ专家委员会根据已有的研究资料,充分考虑到分型标准在实际应用中的可操作性,将分型标准简化为仅根据粪便性状来分型,粪便性状可参考布里斯托(Bristol)粪便性状量表(图1),其中1型和2型界定为便秘,6型和7型界定为腹泻。粪便性状反映了肠道传输时间。 根据表1的描述可将IBS分为便秘型(IBS-C)、腹泻型(IBS-D)、混合型(IBS-M)和不定型(IBS-U),并建议用交替型IBS (IBS-A)来特指腹泻型和便秘型亚型随时间而转换的患者。 罗马Ⅲ中还使用了一个清晰的二维图表示分型标准(图2)。IBS症状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即腹痛/腹部不适与排便相关。一般来说,通过仔细的病史询问和细致的系统体检可作出拟诊。中国《肠易激综合征诊断和治疗的共识意见》(2007,长沙)指出,当发现报警征象,如发热、体重下降、便血或黑便、贫血、腹部包块及其他不能用功能性疾病来解释的症状和体征时,应进行相关的检查以明确排除器质性疾病。此外,对被诊断的IBS患者要随诊。 IBS治疗 IBS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考虑与肠道动力改变、内脏感觉高敏、脑-肠调节功能异常、遗传和环境因素、感染后遗留的轻微炎症以及社会心理障碍等机制有关。治疗主要包括以下手段。

(完整版)中国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和治疗共识

中国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和治疗共识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一、定义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组以反复发作的餐后饱胀、早饱、厌食、嗳气、恶心、呕吐、上腹痛、上腹烧灼感或反酸为主要表现而经各项检查排除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的一组常见临床症候群⑴。既往临床上还称之为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特发性消化不良或原发性消化不良。罗马III标准对FD的诊断更加明确及细化:指经排除器质性疾病,反复发生的上腹痛、烧灼感、餐后饱胀或早饱达半年以上,且近2个月有症状【2】。 在我国,此病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以消化不良为主诉的成人患者约占普通内科门诊的11%、占消化专科门诊的 53%[3]。我国儿科患者中FD的发病率尚无规范统计,但已经成为儿科消化门诊常见的就诊原因。由于许多儿科临床医生对FD缺乏足够的认识,因而不能及时做出正确诊断与治疗,延缓患儿身心康复,影响学习与生活质量。因此,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和《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认为有必要制定我国儿童FD的专家共识,以统一认识,指导临床。根据我国儿童消化不良患者的实际情况,结合中国成人叩共识以及功能性胃肠病罗马III标准,参考新近发表的相关文献[4-6],提出了中国儿童FD的共识意见。 二、诊断 1.对消化不良症状的评估:临床症状包括上腹痛、腹胀、早饱、嗳气、厌食、烧心、反酸、恶心和呕吐。症状可反复发作,也可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无症状;可以某一症状为主,也可多个症状叠加。症状的评估为是否进行相关检査以及后续治疗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对于消化不良患儿,需详细询问病史和全面体格检查。要了解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出现频率,其与进餐、排便的关系,尤其注意有否消化不良的报警症状:消瘦、贫血、夜间痛醒、持续呕吐、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等。对有报警症状者要及时行相关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疾病[7]。 2.辅助检查:对初诊的消化不良患儿应在采集病史与体检基础上有针对性选择辅助检查:①血常规;②粪便隐血试验;③ 上消化道内镜/肠钡餐检查;④ 肝胆胰腺B超;⑤肝肾功能;⑥空瞋血糖;⑦甲状腺功能;⑧胸部X线检查。其中①?④为第一线检查’⑤?⑧为可选择性检查。多数根据第一线检查即可基本确定FD的诊断。对经验治疗或常规治疗无效的FD患儿可行幽门螺杆菌(Hp)等检查。 3.胃功能检查:对症状严重或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FD 患儿,可进行胃电图、胃排空、胃肠道压力检测等胃肠功能性检查,对其胃动力及感知功能进行评估,指导调整治疗方案⑷。 4.儿童FD诊断标准:有消化不良症状至少2个月,每周至少出现1次,并符合以下3项条件:(1)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部(脐上)疼痛或不适、早饱、嗳气、恶心、呕吐、反酸; (2)症状在排便后不能缓解,或症状发作与排便频率或粪便性状的改变无关(即除外肠易激综合征);(3)无炎症性、解剖学、代谢性或肿瘤性疾病的证据可以解释患儿的症状。 此外,在FD的诊断中要注意与胃食管反流、肠易激综合征的鉴别。对于主诉表达

肠胃疾病大全

反流性食管炎有哪些危害 在日常生活中,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并不少见,但许多患者都不知道反流性食管炎有哪些危害,以至于很多人觉得反流性食管炎没什么大不了的,于是不急于治疗,以至延误了病情,那么,反流性食管炎有哪些危害?了解反流性食管炎有哪些危害后,可以及时发现病情,早治疗早痊愈。 据山东省红十字会介入医院王主任表示,反流性食管炎是因为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俗称“烧心病”,因为正常情况下胃酸只存在于胃中,当反流人食管时灼烧或刺激食管而产生“烧心感”。常常发生于饭后,因为食管括约肌帐力减弱或胃内压力高于食管而引起。胃内容物长期反复刺激食管黏膜,尤其是食臂下段黏膜而引起炎症,该病经常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或食道裂孔疝等病并存,但也可单独存在。根据症状不同,分别属于中医“吞酸”、“吐酸”、“噎证”、“胸痹”等病证。 山东省红十字会介入医院王主任介绍说,反流性食管炎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点: 反流性食管炎除可致食管狭窄、出血、溃疡等并发症外,反流的胃液尚可侵蚀咽部、声带和气管而引起慢性咽炎、慢性声带炎和气管炎,临床上称之Delahunty综合征。胃液反流和吸入呼吸道尚可致吸入性肺炎。近年来的研究已表明反流性食管炎与部分反复发作的哮喘、咳嗽、夜间呼吸暂停、心绞痛样胸痛都有关。因此,反流性食管炎的危害是很大的,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断并治疗。 王主任提醒患者,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时定量进食,清淡饮食,对远离胃食管反流病至关重要。同时,建议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到山东省红十字会介入医院或正规医院检查治疗。 山东省红十字会介入医院在诊断上,采用三维一体无痛胃肠超声检查是目前治疗胃肠疾病的最有效的方法,比一般胃镜要好,在治疗肠胃病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仅在济南已有6000名胃肠疾病患者得到康复治疗。

功能性胃肠疾病的分型论治

功能性胃肠疾病的分型论治 朱晓 甘肃省金昌市中医院(737100) 关键词:功能性胃肠疾病;中医药疗法;医话 功能性胃肠疾病是一类胃肠运动及内脏感觉异常性疾病。其发生与机体多种生理、病理生理学改变有关。其临床表现呈现多样化。部分临床症状与胃肠道对生理性与非生理性刺激呈高反应性有关,其临床表现更具有个体化特征,个体差异较大。并且具有多样性及反复性,导致诊治较为困难。现代医学治疗功能性胃肠疾病的药物主要包括调节胃肠运动功能、纠正内脏感觉异常及改善中枢情感与痛觉的药物。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一种药物或单一疗法对此类疾病的治疗完全有效。祖国传统医学从宏观方面认识功能性胃肠疾病的发病机理,认为是七情内伤所致。我们对不同类型的功能性胃肠疾病在采用现代检查手段确诊后依其临床症状进行中医辨证施治,可有效地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相当大的优势,现总结如下: 1 理论基础 现代医学认为,当人们处于精神紧张、焦虑、恐惧状态时,大脑皮层对周围神经的反射不敏感,对周围神经的控制、调节能力下降,使胃肠的分泌、运动功能紊乱,产生胃肠道疾病。 中医学把精神情志致病因素归纳为七情内伤,并且十分重视七情内伤在致病中的作用。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认为突然、强烈、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人体正常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则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七情引起胃肠病主要是因思伤脾、怒伤肝所致,思虑过度,情绪抑郁则伤脾,脾伤则出现不思饮食、食滞难消、胃脘饱胀等胃肠道症状,勃然大怒则伤肝,而肝气横逆,乘克脾胃,出现胸脘胀满、嗳气、反酸等消化道症状,导致功能性胃肠疾病的发生。 2 分型施治 211 功能性消化不良 ①溃疡型:症见上腹部疼痛,烧心,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质红苔黄腻,脉弦。辨证:肝胃郁热。治法:疏肝泄热和胃。选方:化肝煎合左金丸加减。处方:陈皮10g,青皮10g,牡丹皮10g,白芍10g,山栀子10g,黄连10g,吴茱萸5g,桑螵蛸10g,煅瓦楞10g,柴胡10g,香橼10g,佛手10g,甘草6g。 ②动力障碍型:症见腹胀疼痛,饱胀感,伴餐后加重,早饱,食欲不振,嗳气呃逆,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缓无力。辨证:脾胃虚寒。治法:温中健脾,降气和胃。选方:丁沉透膈散加减。处方:人参10g,白术10g,木香6g,丁香10g,砂仁6g,沉香6g (研末,冲服),神曲10g,麦芽10g,旋覆花10g(包煎),代赭石15g(先煎),甘草6g。 212 肠易激综合征 ①腹泻型:症见胸胁胀闷,嗳气食少,腹痛泄泻,舌质淡红,脉弦。辨证:肝气乘脾。治法:抑肝扶脾。选方:痛泻要方加减。处方:白术10g,白芍10g,陈皮10g,防风10g,柴胡10g,当归10g,乌梅15g,石榴皮15g,茯苓15g,车前子10g(包煎),桔梗10g,生姜6g,甘草6g。 ②便秘型:症见胸胁痞满,腹中胀痛,嗳气频作,大便秘结,纳食减少,舌苔薄腻,脉弦。辨证:肝气郁结。治法:调肝理脾,通便导滞。选方:六磨汤加减。处方:木香10g,乌药10g,沉香5g(研末,冲服),大黄10g,槟榔10g,枳实10g,黄芩10g,山栀子10g,生白术15g,陈皮10g,厚朴10g,杏仁10g,火麻仁15g。 ③腹泻便秘交替型:症见脘腹胀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大便干结与泄泻互见,泻下不消化食物,泻后腹胀腹痛暂时缓解,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辨证:饮食积滞。治法:健运脾胃,消食导滞。选方:枳实导滞丸加减。处方:大黄10g,枳实10g,神曲10g,黄芩10g,黄连10g,泽泻10g,白术10g,茯苓15g,连翘10g,厚朴10g,槟榔10g,乌药10g,山楂10g,陈皮10g,莱菔子10g,半夏10g。 213 功能性便秘 症见持续3个月以上,每周自发性排便次数不超过2次,排便困难,便后有不尽或不畅感,神疲气怯,舌质淡嫩苔薄白,脉虚。辨证:肺脾气虚。治法:补脾益肺,润肠通便。选方:黄芪汤加减。处方:黄芪15g,火麻仁10g,陈皮10g,党参15g,白术10g,升麻6g,当归10g,柴胡10g,肉苁蓉15g,甘草6g。3 典型病例 黄某某,女,42岁,本市公安干警,由于提拔受挫而情绪郁闷,出现上腹部饱胀,不思饮食,大便时而干结难解,使用开塞露两支后方解便,时而便意频频,日4—5次之多,便后仍有不尽感,经胃镜和肠镜检查均 ? 1 8 7 1 ? 光明中医2008年11月第23卷第11期 C J G MC M N ovember2008.V ol23.1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