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同济大学质量管理学试题B --人造板质量控制--课件 ppt 期末考试

同济大学质量管理学试题B --人造板质量控制--课件 ppt 期末考试

同济大学质量管理学试题B  --人造板质量控制--课件 ppt  期末考试
同济大学质量管理学试题B  --人造板质量控制--课件 ppt  期末考试

《质量管理学》模拟样卷二

本考卷满分100分用时90分钟

专业:姓名学号得分

一、选择题(16%)

1、质量的好坏由谁来评判?…………………………………………………………()

A、产品或服务的提供者

B、产品或服务的接受者

C、质量管理机构

D、质量认证机构

2、判断商品质量的优劣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A、品牌

B、顾客的期望和需求的满足程度

C、价格

D、性价比

3、如果产品存在瑕疵,担保人应承担…………………………………………………()

A、产品质量民事责任

B、产品质量刑事责任

C、产品质量审核责任

D、产品质量行政责任

4、工序检验费用属于………………………………………………………………………()

A、预防成本

B、内部损失成本

C、鉴定成本

D、外部损失成本

5、兴趣点质量可以导致……………………………………………………………………()

A、没有时,顾客产生不满

B、没有时顾客产生强烈不满

C、具有时顾客满意度增长

D、具有时顾客满意度大幅度增长

6、按认证内容要求来划分,质量认证可以分为…………………………………………()

A、国家认证、区域性认证和国际认证

B、强制性认证和自愿申请认证

C、安全认证、合格认证、环境认证、卫生和健康认证

D、企业自我认证、第二方认证和第三方认证

7、控制图中表明生产过程质量失控是……………………………………………………()

A、所有样本点都在控制界限内

B、位于中心点两侧的样本点数相近

C、接近中心线的样本点较多

D、样本点程周期性变化

8、按检验的质量特性值划分,检验方式可以分为………………………………………()

A、记数检验和计量检验

B、全数检验和抽样检验

C、理化检验和感官检验

D、破坏性检验和非破坏性检验

二、是非题(7%)

1、ISO9000是质量保证标准……………………………………………………………()

2、全面质量管理所采用的方法不包含质量检验………………………………………()

3、质量成本的概念最早由J.M.Juran提出……………………………………………()

4、产品质量是工作质量综合反映………………………………………………………()

5、QC小组最早起源于日本………………………………………………………………()

6、由于设备故障引起的质量波动属于系统性波动…………………………………()

7、“6σ管理”由摩托罗拉公司提出,本质是提高质量控制水平……………………()

三、简单题(40%)

1、简述统计质量控制阶段的主要进步和存在问题。

2、简述质量管理的八条原则?并以第一条原则为例说明在质量管理实践中运用的收益。

3、什么是审核?什么是第二方审核?质量审核应遵循哪些原则?

4、什么是质量成本?假如你是从事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的主管,你将如何开展质量成本管

理?

5、什么是顾客满意?实施顾客满意管理应遵循哪些原则?结合实际生活谈谈对顾客满

意管理其中一条原则的体会。

6、“PDCA循环”具有什么特点?结合实际谈谈运用这种方法进行学习质量改进的的体会。

7、通常所说的“老七种”质量管理工具包含哪些?说明直方图的常见类型的判断。

8、什么是抽样方案和抽样方案的操作特性?说明实际抽样方案的OC曲线中а和β的含义。

四、计算题(7%)

某产品尺寸公差要求为Ф

经随机抽样测算,样本加工尺寸均值X =12.19238 mm,

样本标准差为S=0.00286mm。试求:1、Cp、k、Cp k2、对工序能力进行判断。

五、讨论题(30%)

有人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顾客,教师是供应商,但是检验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裁判又是教师,为此,这种供应商和顾客之间关系是不正常的。”结合质量管理所学的相关原理,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6%)

1、B,

2、B,

3、A,

4、C,

5、D,

6、C,

7、D,

8、A

二、是非题(7%)

1、(Χ),

2、(Χ),

3、(Χ),

4、(√),

5、(√),

6、(√)

7、(√)

三、简单题(40%)

1、答:主要进步:树立“事先控制、预防废品”的质量观念;解决了破坏性检验无法实施

的问题;提出了易于普及的“质量控制七工具”。存在问题:停留于工序质量控制,预防思路不开阔;过分强调统计方法,忽略了其他手段;统计方法应用过于复杂,难以推广

2、答:八条原则: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面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

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互利的供方关系。第一条原则运用的收益:通过对市场机遇灵活与快速的反映,以获得收益与市场份额的提高;提高组织资源的有效性以增强顾客满意度;增进顾客忠诚度,招揽再次业务。

3、答:审核是对某项工作进行独立的审查,包括文件审核和现场审核两个方面。第二方

审核是顾客对共方开展的审核。质量审核原则:独立性,审核机构(人)与被审方没有直接责任关系并能独立从事审核工作;客观性,审核证据、审核过程和审核文件的

客观性;系统方法,文件审核与现场审核相结合;符合性、有效性和达标性相统一。

4、答:质量成本是为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发生的费用以及没有达到满意的质量所造

成的损失。开展质量成本管理的答题思路:建立跨部门的质量成本管理的团队;分析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的现状,明确质量成本管理的目标;建立与企业相适应的质量成本的管理职责、程序文件和科目体系;采集、核算和分析质量成本数据,发现、分析质量成本问题;找出质量成本问题的责任单位和个人;提出和落实质量成本改进的措施。

5、答:顾客满意是顾客对其要求满足的程度。应遵循原则:全程性原则、面向顾客原

则、持续改进原则。体会:要有事例,思路清晰,并能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6、答:“PDCA循环”是质量改进的一种常用方法,特点:形成一个循环;大环套小环,

相互衔接、推动;每一次循环都有提高,解决了一些问题,发现了一些新问题。体会:要求结合学习质量的特点,描述“策划—实施—检查—改进”这四个阶段的活动过程。

7、答:老七种工具:分层法,调查表法,因果图法,排列图法,直方图法,相关图法(散

布图法),控制图法。直方图常见类型的判断:标准型——以中间为峰向两边对称分布,符合正态分布状态,通常情况;偏态型——可能是产品经过全数检验,削除不合格后,提高中心值的情况;双峰型——来自不同机器加工的产品或不同工厂的产品而出现的状态;锯齿型——测定方法、测定工具或测定者出现差错;孤岛型——原材料发生变化,又不同性质的产品,或由于加工技术不熟练所出现的状况。

8、答:抽样方案是为实施抽样检查而确定的一组规则。抽样方案的操作特性是指抽样方

案对交验实际质量水平的鉴别能力,可以通过对不同质量水平的检验批的接受概率来反映。а表示厂方风险( PR ) :供方所承担的合格批被错判为不合格批的风险;β表示使用方风险(CR):需方所承担的不合格批被错判为合格批的风险。

四、计算题(7%)

解:公差中心Tm=12.194

1、Cp=1.40 k=0.135 Cpk=1.21

2、因为1.33>Cpk>1.00,依据工序能力指数的判别标准,得出:工序能力等级为二级,工序能力正常;因为Tm=12.194 > X01.33,故不必调整均值。

五、案例讨论题(30%)

答题要求:

简述所运用质量管理相关原理的基本思想,如质量及质量管理、顾客满意管理、供应商管理等。

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分析有条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