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辛亥革命论文

辛亥革命论文

辛亥革命论文
辛亥革命论文

追溯辛亥遗骨,扬我中华精神

——问卷调查与参观浙江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

摘要:辛亥革命已经整整过去了100年,经历了一百年的洗礼,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伟大的革命先烈为推翻清王朝统治,实现新民民主义革命所做出的伟大贡献。1911年地10月10日,是每一个中国人应该铭记的的日子,武昌起义的枪声唤起了大家心中反帝反封建的的斗志,一场场轰轰烈烈的革命开始了,长沙起义,西安起义,福州起义……迅速将清政府瓦解,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对这段历史有着深刻的了解。为此,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参观的形式,追寻历史的痕迹,去切身感受一下那段振奋人心的历史,缅怀那些奋勇直前流血牺牲的革命先烈们!

关键词:辛亥革命人物浙江辛亥革命纪念馆浙江志士问卷调查

一、实地参观浙江辛亥革命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

4月16日地早晨,我早早醒来。我们小组为了追溯辛亥革命历史,决定实地参观浙辛亥革命烈士纪念馆,这无疑是令人振奋的消息。我一夜未眠,兴奋,激动,更有一种

光荣的使命感。我们早早出发,经商议,决定先去西湖边,参观秋瑾像。我们来到西湖

景区,人很多,我们一路前行,来到了秋瑾像前。有很多人停下脚步驻足观看,被这位

伟大的女性所感动着,激励着。一百年的风雨依旧没有淡去那种伟大的革命情怀,她手

持着宝剑,目视远方,仿佛看到了革命的胜利。

在与徐锡麟准备起义之时,被人出卖而被捕,以顽强的的革命精神从容就义,最后留给世人的就是那句有名的“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千古绝唱。她,不会再有愁了,她的鲜血也没有白流,革命胜利了,清政府被推翻了,我们今天的生活富足而又安逸,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她所希望的。“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吟”,我似有千言万语道不尽,面对这庄严的雕塑却无言以对,只能用心中的那份崇敬和感激来膜拜这位伟大的革命英雄。革命胜利以后孙中山亲自到杭州写下了“巾帼英雄”的匾额,伫立在雕塑的旁边。她,一生为革命事业奔波,最后也把自己的生命倾注于伟大的革命,后世的人们也没有忘记她“愿埋西泠骨”的遗愿,让她长眠于西子湖畔,与宋义士武松一起傲立着,永垂不朽!可是,令我惋惜的是,没有多少人对她有深刻的了解,有人走过来居然还说这是花木兰的墓碑,而更多的人只是去观赏对面的“苏小小”的墓,去为那昙花一现的歌伎女子啧啧称奇。我很愤慨,有多少人真正记得

秋瑾,记得这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或许我们现代的人都对这种革命历史不太在意,总以为革命离我们很遥远,现在的中国是富强的,不需要我们去做些什么?真的是这样吗,也许该唤起国人的醒悟吧!“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是的,我们要传承这样的精神!铮铮铁骨,凌云傲强!青葱的枝叶掩映着秋瑾的雕像,岁月的年轮无法抹去历史的痕迹,我想一定会有更多的人会被深深激励着!

我们带着沉重而又复杂的心情离开了秋瑾的雕像,一路跟着手机导航寻找辛亥革命烈士纪念馆,一路步行来到了鸡笼山,到了龙井庄园,找了个茶庄坐了一会儿,向那位卖茶叶的店主打听附近是否有辛亥革命烈士纪念馆,她说从来都没有听说过,只知道这里有中国茶叶博物馆,这个地方盛产西湖龙井茶。我们都感到很疑惑,我在网上搜寻了好几遍,确定这附近有一座纪念馆的,而且手机导航上都有显示,为什么她说没有,难道是她不知道吗?我们又去问了其他的人,给我们的答案是一样的,根本就不知道旁边有什么革命列士纪念馆。我们几个很困惑,无奈之下只得自己去寻找跟着手机导航的指示,我们越走越偏僻,都开始怀疑起来是否真的有革命烈士纪念馆,难道今天白来了?令人欣喜的是,最后发现了它的存在,大家失落的心情一下烟消云散,兴奋之中夹杂着感慨!明明就在附近的一个纪念馆,明明就和一座茶园休闲区并排而列,却没有多少人知道它的存在,可悲可叹,大家都是如此健忘的。

走进纪念馆马上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国魂不死”四个大字,屹立的石碑直冲云天,浩浩正气,央央情怀,使人为之一振,满腔的豪情也被激发着。突然觉得作为一代风华正茂,指点江山的青年,在这些伟人面前渺小不堪。试想,若是我们早生一百多年,我也会义无反顾的投身到革命战斗的激流中去。在走进了,是许许多多烈士的墓碑,我们安安静静地从旁边经过,仔仔细细的看了每块墓碑上的铭文,记住了一位位伟大的革命先驱。院内很安静,零星的可以看到几个人也在墓碑前驻足观看,偶尔拿起相机拍下几张相片。旁边的格雷迪茶园里面却有很多人在休闲娱乐,也许很少有人想到这样的一个纪念馆就在自己的身边,很少有人想到来这里参观一下,哪怕是了解一下历史,唤起心中最原始的爱国之情,无奈!

静静地走进内馆,需要登记,看看那些登记记录,寥寥无几,基本上来参观的大多数都是大学生或者从事历史研究事业的人。馆内不许拍照,这也是对烈士们的一种尊重。室内的墙壁上挂着各位历史人物的画像,大段大段的文字介绍着浙江烈士起义的经过。

回顾鸦片战争的那段屈辱的历史令我们不堪回首,在外国侵略者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之下,浙江人民的生活困苦不堪,不断兴起的反侵略反压迫斗争,大批的青年留学出国,被国外先进的思想所感染,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犹如惊天巨浪的钱塘江大潮般汹涌而起其中徐锡麟和秋瑾分头组织的皖浙起义成为了辛亥革命历史上最壮烈的起义之一。浙江志士的起义包括三个部分:

一,辛亥革命的前期浙士的斗争。

在辛亥革命前期,一秋瑾为首的志士仁人们在江浙一带秘密组织者革命前的准备。秋瑾撰文宣传女解放主张提倡女权,宣传革命。旋至诸暨、义乌、金华、兰溪等地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陶成章和徐锡麟在绍兴创办大通师范学堂,借以召集江南各府会党成员到校,进行军事训练。章太炎等人1904年与蔡元培等合作,发起光复会。还有其他许多革命前期的准备工作也在陆续地展开,在革命的暴风雨来临的前夕酝酿着充满希望的种子,一旦破土而出,便可有不可遏制之势席卷全国。

二,杭和其他各府的起义。

秋瑾和徐锡麟准备着皖浙起义,可由于叛徒的出卖,秋瑾被捕,从容就义于轩亭口,后世所敬仰。在秋瑾的引导下,革命的枪声最终打响,人们没有被清政府的杀戮所吓倒,奋不顾身投身革命,为寻求各自的也是全中国的出路甘愿流血牺牲,最终革命胜利了。三,志士们为保卫共和民主而奋斗

辛亥革命胜利之后,而以袁世凯为首的打着保卫革命的幌子借图复辟封建统治。为了保卫革命成果,有更多的志士们拿起枪支,扛起宝刀,用身躯铸就了一道坚固的墙壁,抵抗复辟派的镇压和血腥屠杀。

读着一段段惊人的历史,我们都被深深感染着,询问了馆内的工作人员,知道一些这座纪念馆的一些情况。1993年12月破土动工,1995年初竣工,占地面积约7.5亩,建筑面积266平方米,于1997年10月10日正式对外开放。纪念馆通过“钱江涌起革命潮”、“光复会的成立”、“光复会皖浙起义”、“辛亥年浙江光复”、“为建设和保卫共和而奋斗”五大部分,真实而直观地展示了中国民主革命史册上这一段闪耀着血与火的战斗篇章,为湖光山色增添了又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还包括辛亥革命烈士墓葬群和纪念碑。辛亥革命烈士墓葬群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色已经朦胧,可大家却没有回家的倾向。是啊,参观这里怎能不激起我们少年心,可看到这里萧条的景象心中不免又生些许不满,我们只能愿烈士们长眠于此看到今天新中国的新面貌,而他们的精神就像那屹立在门前的碑石所说“国魂不死”。岁月荏苒,时光依旧,我中华男儿们甘为祖国献身流血,循着先辈们的脚步,吾辈当时刻勉励自己,铭记历史,继承他们的精神和品质!

二令人深思的调查

一百年前,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开始了!一百年前,我们伟大的革命先驱们浴血奋战,为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封建王朝统治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一百年前,有那么多的仁人志士,有他们的革命大无畏精神,才有了我们的今天,才有了我们的衣食无忧!今年,是辛亥革命纪念一百周年!

为此,我们小组四人做了一些问卷调查,自行设计了十个题目。我们总共发放了105份问卷,回收了102份,回收率97.1%.

1.我们设计的问卷,目的就是想真正的了解一下市民以及大学生对辛亥革命的认识程

度。所以,我

们小组打算一半的问卷对学校旁边的市民进行调查,另一半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

于是,4月27日上午上完两节数学课,我们几人顶着烈日的炙烤,走到人流量比较多的大街上以及超市里进行问卷调查。

带着既兴奋又沉重的心情,我们拦住了一位中年叔叔,心想他戴个眼镜又夹着公文包,肯定是个有文化的人。可是,当他听说我们是做有关辛亥革命的调查时,就说他有事,匆匆的走了。我们想还是找那些坐着没事的人吧,并且我们打算分头行动。于是,我带了十几张问卷飞快的向着公交车站跑去,鼓足了勇气大叔大姐的叫着,可还是没人愿意花几分钟的时间帮我做一份问卷。我感到很无力,毫无精神的慢慢向前走着,眼睛仍在不断地搜索者。终于,在路边椅子上两个聊天的老爷爷,帮我做了一份问卷。

两人一起做了十几分钟,给我问卷的时候,我看到只做了几个选择题,第一题的辛亥革命纪念日也没写出来,最后一题“你所知道浙江籍的辛亥革命先驱的名字”也没写出来。最后我感谢两位老爷爷,并且告诉他们辛亥革命纪念日是10月10日,又叫“双

十节”,还告诉他们徐锡麟、陶成章、马宗汉、陈伯平等都是浙江辛亥革命的先驱。接下来,我又跑了好些地方,一直到正午12点,已经热得满头大汗,才做了五份问卷。最后回到宿舍一问,他们的情况跟我差不多,四个人一共才做了15份问卷。我们统计了一下,没有一份问卷写出浙江籍辛亥革命的先驱的名字,更让我们有些心痛的是,居然没有一个人知道辛亥革命纪念日是哪一天!我不禁又想起了纪念馆里那一座座坟墓,一个个庄严肃穆的烈士雕像,他们带着我回顾历史,回顾那一张张惨不忍睹的画面,让我的心沉重,沉重!

2.后来我们小组商议后一致认为,从市民那做的15份问卷调查,基本可以反应市民

对辛亥革命

的了解情况,因此,我们又对在校大学生做了问卷调查。

当问到“你从什么时候起对辛亥革命有所了解”时,64%的人是初中了解的,21%的人是在小学了解的,还有12%的人在高中才了解。

我们小组认为,应该让学生在小学的时候就比较多的了解像辛亥革命这样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在初中的时候深入的认识这些重大历史事件,让学生们铭记历史,从历史中学到经验,学到教训,学到前人的那种正气和不屈!

当问到辛亥革命纪念日是哪一天时,仅仅有16.5%的人知道是10月10日,而据我所知,这些人中还有一部分是用手机查出来的!!!而对于最后一题“请写出你所知道的浙江籍的辛亥革命先驱人物”,写秋瑾的有14.6%,写蔡元培的有3.9%,写蒋介石的有1.9%,写章太炎的有1.9%,写孙中山的有1.9%,有1%的写郁达夫,有1%的写鲁迅,而绝大多数人一个也没写出,可见大家对辛亥革命知之甚少。

看了这个结果,我们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我们想笑,因为他们给好多历史名人改了祖籍,改了年代,连蒋介石也干起了辛亥……可我们又想哭,因为我们心里很痛,很痛!我们痛没有多少人了解辛亥革命,我们痛现代人的麻木和无知,我们更痛我们中国的教育!作为一名大学生,居然不知道辛亥革命纪念日,更别提更深入的了解了,也许只知道“辛亥革命”这四个字而已。我们小组认为,现在的大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多开设一些人文教育的课程,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就业率”。

总结

辛亥革命,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它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观念开始深入民心。通过此次调查报告,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辛亥革命的成功、失败、历史意义,让我们了解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的业绩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也让我们享受现代美好的同时谨记它的来之不易。我们要从这些经验教训中学到智慧,为了我们的未来,祖国的未来,不断地努力奋斗!

关于辛亥革命的调查问卷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一百年前,我们伟大的革命先驱们浴血奋战,为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封建王朝统治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历史应该铭记,为此我们设计了此份问卷,希望您在百忙之中抽出点点时间回答下面的一些问题:

1.请问辛亥革命的纪念日是()月()日

2.请问写下“秋风秋雨愁煞人”著名诗句的革命人物是()

A 孙文 B蔡元培 C秋瑾 D宋教仁

3请问为辛亥革命牺牲的三位革命人物被称为“三大血案”之中不包括()

A宋教仁 B陈其美 C陶成章 D 陈少白

4您是从什么时候起对辛亥革有所了解的()

A小学 B 初中 C高中 D 大学

5 许多人都认为辛亥革命是一场失败的革命,那么请问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A 没有彻底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B 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C 革命领导人之间产生内部矛盾

D 没有以人民为核心,只顾自己革命

6.有一部电影《十月围城》反映的就是辛亥革命的历史,请问里面的那个和尚参加革命的动机是什么()

A 纯粹为了好玩

B 江湖义气,为陈老板这样的江湖人物舍生取义

C受到清政府的压迫

D 为了报仇

7在辛亥革命前夕有许多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为其打下了铺垫,请问发生在武昌起义前夕,有七十二位烈士牺牲一场著名运动叫什么()

A 南昌起义

B 黄花岗起义 C安庆起义 D 秋收起义

8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檀香山成立了一个组织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请问这个组织的名字叫什么()

A同盟会 B兴中会 C 光复会 D 白极会

9请问下列不是辛亥革命改变的社会风俗的是()

A以公元纪年,改用公历

B男子剪辫

C女子放足

D禁止穿长袍

10 请写出你所知道的浙江籍的辛亥革命先先驱的名字(知道多少写多少,不知

道可以不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历史应当被铭记,伟大的革命总是在酝酿着不断地发展着,辛亥革命我们不能忘记!

谢谢您的热心配合!

中国的脊梁,我们扛起

10轻化(3)班袁伟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大地政权更替,但和以往不同的是不再是王朝更迭,江

山易主,政权世袭化,而是从根本上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建立了新民民主主义,可

以说辛亥革命是一场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革命。以前,我对辛亥革命知之甚微,甚至不能清

楚地知道是在那一年的什么具体时间爆发的革命,对一些有贡献的英雄人物也只是略有耳闻,

至于他们都有什么样的功绩,有哪些具体的措施,是一无所知,通过此次的实地考察和问卷

调查的形式,有意识无意识地让我去查阅资料,去询问他人,去实地参观等等各种各样的途

径去深入地了解辛亥革命,并且和小组成员进行了一定地探讨,发表各自不同的观点,这让

我的视野开阔了很多,收获很大。“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非为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

之志”辛亥革命中涌现出的英雄们我们应该永远铭记。或许有很多无名英雄我们都不知道他

们何名何姓就已经在革命的大潮之中英勇就义,壮烈牺牲了;或许我们并不知道在一场场革

命失败的时候他们是如何忍受敌人残酷的折磨;或许在幸福的今天我们根本就无法理解他们

的革命是怎么样一步步走向成功的,但是我们所能铭记所能做的却有很多事。烈士们的英魂

不朽,他们都聚集在我华夏民族的土地上空,他们在保卫着这片热土,帮助中国渡劫避难,

逐渐走向繁荣和富强。我有一腔热血,我爱我的祖国,我被这些英雄们深深感染着。泱泱大

国,亚洲之巅,睡狮千年,惊雷一阵,我辈当继承着艰苦奋斗顽强不屈的精神,这是中国的

魂。

我不知道如何去表达我此时此刻的感想,只能借用梁启超先生的一段话来作结。“故今

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雄于欧洲,则国雄

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出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干将发铏,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锦,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中国的明天需要我们这一代去创造,中国的脊梁需要我们去挑,中国的大车需要我们去拉,我们是指点江山的一代新人,要用我们灵魂接受革命的洗礼,让我们的心智得到真正的考验,革命的脚步向前,我们的刀锋一直向前!

历史仍在前进,岁月的黄沙掩映不了英雄们的身影,英雄烈士们永垂不朽!

铭记历史

10轻化(4)班刘贵川

上一周我们组一同四人一起去参观了浙江革命历史博物馆,早上天空还是万里无云,到了中午就风雨交加了。我想这正如辛亥革命那段历史吧,风云变幻,未来充满了未知数。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仍然有一些人不畏牺牲坚决与封建势力做斗争。在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来感悟这段历史吧。

浙江是辛亥革命基地之一,有徐锡麟杀恩铭,熊成基袭安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起义……这些历史事件,这些革命先辈都不顾自身性命为将自己的国家变得民主和平而奋斗。在参观博物馆时见到他们就义时神色自若的表情,让我对他们肃然起敬。

在介绍革命历史人物栏中我找到了徐锡麟的介绍,我发现有一则徐锡麟与封建势力作斗争的实例:徐锡麟的家在绍兴,当时帝国主义侵略我国借传教之名意欲他为,他们想将城内的大善寺改建为天主教堂。徐锡麟获悉了这个消息便奔走呼告,徐锡麟于是召集群众于大善寺大殿,徐锡麟刚刚患上疟疾,他穿着棉袄登台讲话,揭露帝国主义借传教会名义胁迫大善寺和尚立契约售寺的种种阴谋,激昂慷慨,群情激怒,锡麟利用群众愤激的情绪,当场提出反对法国天主教神父勾结无赖胁迫和尚出售大善寺的具体方法,大众皆起立赞同。当时官厅以群情激愤恐进一步酿成乱端,不敢公然庇护法人,徐锡麟的斗争终于取得了胜利。

我想他竟敢公然反对神父这帮无赖,他就不怕神父那帮人迫害他吗?当时的清政府对帝国主义势力低头,官吏对外教设立的教堂都尽力保护。他这样公然反对肯定会引来官府的迫害。他应该知道他面临的困难和危险,但他能否视而不见呢?每一个人都想退缩的话我们整个国家肯定会灭亡的,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我们就不能取的胜利。这让我想起了鉴湖女侠的诗句:“拼将十万头颅血,要把乾坤力挽回。”多么豪情壮志呀!

辛亥革命中不知道有多少仁人志士像徐锡麟一样跟封建势力作着斗争,许多人因此而被惨遭杀害。因为他们的努力封建统治才被推翻,中国走上了成为民主和平国家的道路。但现在的年轻人对这段历史不是太清楚,他们甚至不知道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许多人都只

认为这是一场不彻底的革命。但他们忽略了革命先辈们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那种为了理想而献身的精神。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不必再以我们的生命为代价追求理想,然而我们需要这种精神,当我们看到社会的种种不公正现象时我们可以挺身而出,追求真理。虽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是为了群众的利益我们一定会成功的。面对历史我们渺小又幸运,让我们去获取更多的历史。让我们去实践活着的不屈的精神!

辛亥革命,历史的演绎

10轻化(4)班熊佳

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点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辛亥革命是现代中国史的起点,是中国能发展成民主及现代的国家最重要的关键。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人们在精神上获得了空前的大解放,为以后革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它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在广大人民中传播了民主共和国思想的种子,促进了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新发展。

辛亥革命作为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使共和观念深入社会中上层人士思想中。

首先,辛亥革武昌起义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了统治中国近代长达270多年的腐败屈辱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辛亥革命前后的一系列事件对此后中国宪政与法治发展,中央及地方政治,中央与地方关系等都起到了关键的影响,对中国的外交,中国的边防形势都有重大影响。辛亥革命后,南北议和后,产生的北洋政府,在坚定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在取消不平等条约和提高国家地位方面的取得巨大成就,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无论谁想做皇帝,无论谁想复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对下迅速

垮台。其次,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第三,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第四,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在亚洲的历史上也是一次伟大的转折。列宁把辛亥革命视为“亚洲的觉醒”。辛亥革命在亚洲打响了民主的第一枪。

思之,痛之

10轻化(4)班张志强

一百年前,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此产阶级共和政府,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一百年前,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思想进步的大门。提倡男女平等,尊重人权,扫除了旧时代的“风

俗之害”,让人们的精神得以解放。

一百年前,有那么一群人,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不悔,只为延续那不灭的革命志向,只为让祖国不再被人欺负,只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国人不再受压迫,过上和平安乐的日子。他们,代表的是革命先驱者无畏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他们,应该受到瞻仰和尊重!

可是,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生活在和平繁荣物质丰富的天地里,我们又做了些什么?

每当我来到西湖,来到巾帼英雄秋瑾的身边,看到那纯洁无瑕、缟素如雪的汉白玉石像,长裙曳地,持剑沉吟。曾经罗衫裙琚,曾经男装骑服,曾经拈花微笑,曾经弹铗当歌。“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让我心惊,让我敬仰!看着周围几个只顾拍照的游客,再看看旁边几个穿着齐装说说笑笑的女孩子,他们了解她吗?懂她吗?我只看到了他们心灵空虚精神苍白!

还记得那天我们小组到达辛亥革命纪念馆,看到那庄严的“国魂不死”四个大字,威严的雕像,心里一颤,被深深地慑服了。我好像看到坟墓里的英雄,他们一个个从容不迫,面无惧色,心中充满了对革命的希望。可是,当我看到记录本上每天只有十几二十人参观过,我的心里不禁为这些英雄悲哀,为他们心痛!

做问卷调查的时候,看着街边形色匆匆的人,看着他们冷漠的表情,看着他们对革命的一无所知,我想问,“你们可知道,我们坐在舒心的教室里安心的学习,我们吃着美味的食物,我们享受着现代生活的美好,是用多少革命志士鲜红的血换来的?”一个人,站在街边,孤立无助。

百年辛亥,百年“心害”。我真的害怕,在社会迅速发展的同时,那些该被我们铭记的东西,慢慢被我们遗忘在大海的最深处,永远也打捞不上来了!我们不能再那么的功利和世俗,我们的心灵不应该是空虚的,而应该是内涵丰富的!

请不要让我们再心痛了!我们痛不起!

关于辛亥革命的论文

关于辛亥革命的论文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让我们不得不想起辛亥革命,想起辛亥革命带给我们的巨大影响,让我们深刻理解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实现独立、人民解放,才能迎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1911年,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该年以干支计为辛亥年,故命名为辛亥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孙中山在中国处在各方势力的刮分以及国内政治上的分歧压力下创立中兴会,领导了辛亥革命。它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为救亡图、振兴中华而奋起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后来因为辛亥革命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反帝反封建任务并没有完成,所以它还是失败了。失败的原因如下: 1 在反帝方面,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甚至还幻想以妥协来换取帝国主义的承认和支持。 2 在反封建方面,反封建主义对中国的影响估计不够。 3 在依靠对象上没有唤起广大的人民群众,并且基本上没有使用广大农民的力量。 4 在组织领导方面,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然后,尽管如此,辛亥革命依旧为后来的辛亥革命事业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制定了《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为名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建了有利的条件。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了风气。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几年内就有了显著地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 辛亥革命的一声炮响,不仅赶跑了清朝皇帝,还是中国绵延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从此永绝。从民元到民六,其间虽经袁世凯帝制自为、张勋复辟,但是只不过是两场短暂的悲剧,并没有使民国中断,更没有像法兰西那样出现两次帝国、三次共和国的波折。它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对推动亚洲各国民族解放斗争有重大影响。 伟大的孙中山先生给我们留下的遗言就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正因为辛亥革命并没有从根本上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所以鼓舞了人们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继续奋发向前,去夺取胜利。 在今天继续进行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是我们的三大任务,这既是百年来波澜壮阔的人民革命的继续和发展,也是中国现代化事业和民族宏伟事业的新的开端。这百年来的经验证明,现代化不是一个自发的历史进程,而是要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才能完成。在后发现代化国家,一个强大的领导核心对于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让我们认清辛亥革命和想抓化建设的关系,并继承和发扬辛亥革命精神,继续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在新的伟大征程上不断创造新的辉煌吧。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的历史遗产 古老的中国在1911年10月10日的这一天,在武昌打响的第一枪标志了辛亥革命的爆发。于是统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清王朝开始走向灭亡并且使中国历史开始了一段新的历程。 虽然至今离辛亥革命已经有100多年了,但是它的历史遗产并没有被时间所埋没。它的历史遗产给我们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传承和弘扬孙中山先生及其领导的辛亥革命精神。 首先在文化上。辛亥革命提出的“民主、自由”观念深入人心,它所提倡的“自由、平等、博爱”促进社会和谐进步,自辛亥革命到现在,人们的不断革命,不怕牺牲,为的不就是中国的未来能够拥有自由和民族吗?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自由民主的机会,也应该崇倡这份来之不易的权利。在教育上,辛亥革命领导人提出宣布改革文化教育制度,否定忠君尊孔教育,废止小学读经,禁用清政府学部颁布的各种落后文化的教科书,学习的科目也多样化,人性化使民主自由观念更好的传播,从而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历史进程。现在的教育制度与封建社会时的教育制度,可谓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古代要求学习单一的“封建社会正统文化”到现在提倡学习各种对社会对个人有所发展和进步文化,再到现在的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我们应该好好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好好学习,将来未建设社会主义近代化而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而在辛亥革命所提倡的树立社会新风,扫除旧时代的风俗之害中强调了人与人之间是没有贵贱之分,例如:取消掉了下级官吏见上级官吏不再行跪拜之礼;男子以“先

生”、“君”的互称取代“老爷”等称呼;子女也不再提倡裹脚了,它告诉了世人任何人都是平等的,应该相互尊重;并且主张“女权解放”,呼吁妇女解放,当时著名的报刊《民立报》还自女界的声音:“天下兴亡,匹妇有责”,强调了女性的作用性不弱于男性。这标志着中国女性被剥夺人权达数千年之久的历史宣告结束。而在男女之间的爱情上,提倡男女自由恋爱,自主婚姻,建立夫妻关系平等,一夫一妻制的现代婚姻,有利于家庭美满团结。辛亥革命中提出的中华民族概念和民族主张,民族团结和平等的观念,强调了在多民族国家的这片土地上,各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在科技上,辛亥革命用事实告诉了世人,科技对于国家还是个人,都是十分重要,一个国家,不注重发展科技就会落后于别的国家,而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不变的历史规律。对于个人,掌握科技业会让一个人能够在社会上更好的发展,例如:在辛亥革命时期,辛亥革命的领导重视科技的发展,建设工厂,运用外国机器提高生产力,对于国家来讲让此时的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有了大大的提高,对于商人来讲,使生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利润。而我们应该好好的学习知识,用知识来充实自己,让自己成为社会上一个有用的人。 辛亥革命的精神又是我们的另一个巨大的精神财富。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人们的第一次思想解放,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它用事实告诉了人们,只要是不合理的,即使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也可以被打破,只要是腐朽的东西都可以被怀疑,被抛弃的。提倡人们与封建腐败作斗争不怕牺牲,敢于去斗争,

辛亥革命文章

辛亥之舞动奇迹 悠悠岁月,随着时光的流逝,历史的硝烟已经散尽。回顾过去一百年,整整一个世纪的时间,就这样悄然逝去,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也随之湮灭,留下的是关于那场革命的记忆。辛亥革命是值得每个中国人纪念的,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应该刻骨铭心的去记住的,值得我们去抒写一些感慨……它是历史的波澜,历史的奇迹,历史的丰碑。 古语云:“破而后立”,辛亥革命为满清王朝唱响了挽歌,把它推进了历史的坟墓,建立了“中华民国”,使“三民主义”的民主观念深入了人心,舞动了历史的奇迹,帝制再也没有可立足的市场。袁世凯的称帝,张勋的复辟,不过是历史编排的闹剧,一场可笑的插曲。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的野蛮入侵,封建统治的腐朽无能,国家战乱不已,人民饥寒交迫,中国人民和华民族遭受了世所罕见的深重苦难。在那个内忧外患的年代,一切关心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人们无不痛彻心骨,要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就必须要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对中国社会进行根本变革。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当时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振兴中华深切愿望的集中反映,也是当时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前赴后继,顽强斗争的集中体现。 辛亥革命的爆发,舞动了历史的奇迹,它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给水深火热的中国燃起了新的希望,它推动了中国资产阶级先进力量的进步,为新思想与新文化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俗话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们有必要去了解过去,千万不要让过去成为真正的过去。 历史,伴随着时间的长河,成为了一段永远不能重现的过去,但它对今日的意义却在举手投足间显露,在辛亥革命打响了100年之际,回顾辛亥革命的斗争历程,探讨武昌精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们纪念武昌起义的精神,最重要的意义在于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炽热的爱国精神;锲而不舍 ,坚忍不拔的革命意志;团结协作,求同存异,共赴大义的团队意识;实事求是,随机应变的革命态度,我们有必要去唤醒这段历史,重拾我们的过去,丰富我们的知识,充实我们的精神世界。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的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辛亥革命100年来的历史表明,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动员和凝聚全民族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热爱祖国是中

辛亥革命观后感3000字

复兴之路 参观复兴之路,唤起了我的对于历史的记忆,加深了我对中华民族奋斗史的了解和认知。这就像是一幅巨大的画卷,一幕幕的从我的眼前展现,诉说着那百年沧桑的变化。中国从黑暗的社会走向如今的光明,是十几代人浴血奋战,不断努力抗争的结果。 首先映入我眼中的一幅比较鲜艳的画,并不是一般想象中的黑白照片,的的确确是一幅油画。这幅油画画的是清王朝大臣上朝议事的景象,一派的金碧辉煌又宁静祥和。而与之对比的照片,却是反映工业革命轰轰烈烈进行中的图片,有着纺织机,火车等等。而显示工业革命的照片却是黑白的。这明显的对比,虽然一个金碧辉煌的感觉,一个是黑白照片,但是反映的内容却让人心凉。当中国还是一个封闭的小农经济国家,守着清朝统治,过着自给自足的日子的时候。西方已经进入现在工业,并且一刻不停的向前奔驰着,并且,他们的制度也随着技术的变革而更加先进,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已经是当时英国的制度。 这些制度又反过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有利于资产阶级的壮大,而更加促进了工业的前进。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是经济制度与上层建筑的完美结合,是使一个不大的英国拥有了日不落的称号的原因。 反过来看看中国,在复兴之路解说词上看到一些资料“140年前的1866年,马尾造船厂的建立,却是一件备受关注的大事。船厂的创办者——大清国闽浙总督左宗棠在奏折中说修建造船厂的目的是“欲防海之害”。肩负着如此重大的使命,中国第一个也是当时亚洲最大的现代船舶修造厂,在小镇马尾动工了。” 这是在经历鸦片战争的失败以后,清王朝开始兴建船厂,为了“妨害之海”。但是,简单的想一想就知道,一个小小的造船厂,怎么可能担负“妨害之海”的任务。而鸦片战争,也是中国近现代史并且是血泪史的开始。 在鸦片战争之前,中英的贸易一直是中国是入超的,由于中国一直是自给自足,对于国外的东西也不买,所以对于急于扩张市场的英国来说,中国的大门很难打开。所以,他们利用了鸦片。而这不仅仅是英国商人的做法,后面是英国政府的支持。在这些年间,他们利用鸦片掠走了中国30-40亿两的白银。而我们的民族英雄林则徐,那幅虎门销烟的历史图画,会永远留在中国人的心里。而这是有深远的意义的。那时,勇敢的直面反抗英国的商人和政府,将鸦片销毁,表达了中国人的不屈服,而且是永不屈服。所以,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第一幅就是虎门销烟,不忘国耻,永远将不屈服的精神传递下去。 在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第一批救国的人出现了,并在此后出现了一批又一批不同阶级,不同方法来拯救中国的人们。 林则徐的《四洲志》,魏源的《海国图志》都是介绍世界的书籍,林则徐是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而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理性救国。但是,这些人却随着鸦片战争结束被淡忘。这些人代表着封建地主阶级,他们无法唤醒沉醉在天朝的人们。 1851年,反抗清政府统治和西方列强入侵的太平天国起义爆发。起义不仅严重动摇了清王朝的根基,而且提出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较为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然而这场历时14年的农民起义却被清政府镇压了。 看着太平天国与与清军打仗的图画,实在是让人感到了绝望。首先,农民起义是反对清政府的,但是太平天国又反抗着侵略者,但是清王朝和侵略者一起打压

辛亥革命论文

辛亥革命论文 《辛亥革命研究论文集(套装共2册)》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权威学者金冲及先生从中外学者百年来浩如烟海的论著中,精选有代表性的研究谂文100篇,内容包括辛亥革命的总体评价,清末民初新的社会力量,革命派的组织、宣传和武装起义,立宪派和清政府的表现,武昌起义和各省响应,西方列强对辛亥革命的态度,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等。 《辛亥革命研究论文集(套装共2册)》所选论文,大体分为八组。第一组:总论性的。第二组:清末民初新的社会力量的出现。第三组:辛亥革命准备时期革命派(从兴中会到同盟会,还有华兴会、光复会、岳王会、共进会等)在组织、宣传、武装起义等方面的状况。在武装起义方面,又分别包括会党、新军、起义经费来源等问题。第四组:立宪派在海内外的活动。第五组:清政府和地方督抚的表现。第六组:武昌起义前后,包括四川保路运动、武昌首义、各省响应、临时政府、袁世凯取得政权,到“二次革命”失败。第七组:西方列强对辛亥革命的态度。第八组:辛亥革命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变化。2图书目录编辑上卷论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中的反帝、民主、工业化问题辛亥革命与反满问题辛亥革命几个问题的再认识——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时代·祖国·乡里——辛亥革命时期社会思潮试探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城市近代化与辛亥革命民族资产阶级形成和辛亥革命清末新式商人社团的兴起及其影响留日学生与辛亥革命

国内学堂学生与辛亥革命运动论清末的铁路风潮辛亥革命前的收回矿权运动二十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思想论纲晚清绅商阶层与辛亥革命从清军机处档案看辛亥革命前群众的反抗斗争士绅阶层与晚清“民变”——绅民冲突的历史趋向与时代成因华侨与辛亥革命租界与中国革命清末灾荒与辛亥革命关于孙中山的大学时代论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形成和兴中会的成立兴中会前期(1894—1900)孙中山革命运动与香港的关系华兴会几个问题的研究论光复会辛亥革命时期的岳王会同盟会与辛亥革命论同盟会的性质及其内部分歧

浅谈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教训

浅谈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教训 聂冰晨 (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辽阳111000) 内容提要: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他对中国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历史作用。辛亥革命已过去百年,百年之中,对于它的评价层出不穷,褒贬不一。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它已成为过去。我们应当以史为鉴,只有从其中借鉴到避免我们再次重蹈覆者的经验,才是我们学习、评论辛亥革命最应该做的事情。 关键词:辛亥革命历史成败借鉴学习 功过自有后人评 辛亥革命已过百年,当年之人,或许都已远逝,他们或留名历史或无闻于人们心中或被人们唾骂,但百年之后,他们都已化作尘土;当年之物,或孤独的陈列于博物馆或湮没在历史长河中,或留下了一段往事的印记或抹去了这段历史的踪迹;当年之事,流传至今,一代又一代的人去思索、去总结。历史终归历史,后人之论或以偏概全,或无中生有,或模棱两可,不一而足,但终究是后人之作,无法亲身经历当时之事,不能感受当时之情,只能以现代的思想、背景以及历史事件其后的发展来评论,对错不知,褒贬由心。 功过自有后人评,可后人又怎能身临其境的评价当时之事呢? 不管辛亥革命成功还是失败,也不管辛亥革命在一方面促进了中国发展还是在另一方面阻碍中国进步。无论平民还是伟人评价辛亥革命,无论从全局还是从某一方面讨论辛亥革命。最重要的是在历史上发生过辛亥革命!为我们这些后人留下一段不能抹灭的印迹,让我们记得辛亥革命的存在。 辛亥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历史巨变 不论从全局上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还是从政治、经济、文化推动中国发展。也不论辛亥革命最终未完成反帝的目标、民主难以实现,还是辛亥革命政治不稳、经济不能维持、思想混乱。但总而言之,没有辛亥革命,或许中国的进步还得推迟几年,也或许中国受奴役的现实一直存在,中国终究由大变小,由强变弱。也同样由于辛亥革命,中国陷入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是是非非,我们无法客观的评价辛亥革命,我们也就只能谈谈它的功,议议它的过。功过不相抵,它的发生改变了什么,造成了什么,我们后人只能叙述而不能妄下结论。或许他的发生根本没有成功对错之分,不身临其境,不大局旁观,我闷又怎能正确的评价它。大谈,空谈,漫谈,它依旧发生,结果是不变的,我们妄加议论又有何用。历史为鉴,我们后人不需要一个结论,而是一个过程,一个让我们后人有所感有所悟有所想的过程,一个让我们能有前车之鉴的过程,而不是一个无价值、无意义的结论。1910年3月21日孙中山向黄兴提议再次发动广州起义。 1910年3月孙中山在旧金山设美洲同盟总会(又称同盟会美国总支部)。同年6月16日湖北革命党人改群治学社为振武学社。同年9月18日资政院开院。同年10月3日《民立报》在上海创刊。同年10月11日国会请愿代表团发起第二次请愿,分别向资政院和载卫上书。同年10月清廷发布上谕,将预备立宪期限由九年改为五年。同年11月4日孙中山在槟榔屿召集黄兴、赵声、胡汉民等会议,布置广州起义。同年1月同盟会在香港成立统筹部,负责筹划和组织广州起义。同年4月8日温生才击丝广州将军孚琦,温被捕遇害。同年4月27日黄兴等发动广州(黄花岗)起义。同年10月10日凌晨,彭楚藩,

浅谈对辛亥革命的感悟

浅谈对辛亥革命的感悟 ————《1911再读辛亥》观后感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里程碑。毋庸置疑,其意义和影响是历史性的,其作用是空前的。而我想谈的,只是自己对辛亥革命的一点感悟而已。 戊戌变法失败后,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人民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软弱无能的清政府则已经成为帝国主义在华利益的代理人,加紧收刮民脂民膏,地方官吏也趁火打铁。因而各地的反抗斗争也日益渐起,反洋教斗争,抗捐、抗税、工人罢工、商人罢市,还有些会党的起事,拒俄等爱国运动,保路运动等等。在一些运动中,资产阶级开始作为主要角色登上政治舞台,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应运而生。 可以说,辛亥革命个爆发是必然的,以孙中山为首的热血青年开始探索中国的道路。他们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思想,对世界形势和国内民族危机有了更敏锐的认识。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不仅提出革命纲领,还从事革命活动,先后发动多次武装起义,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广州起义。革命的时机渐渐成熟,革命者决定发动大规模起义,由于各种原因,起义一再更改,这也说明同盟会内部组织松懈、派系纷杂,这也间接导致了辛亥革命

的失败。武昌起义成功打响了武装起义的第一枪,而后,他们却不敢发动群众保卫已经获得的政权,这又表明了资产阶级革命党的软弱性和妥协态度,革命的内部和外部都潜伏着深刻的危机。 孙中山回国后,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沉重的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运动,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辛亥革命取得巨大的成功后,由于资产阶级本身的局限性,妥协性以及软弱的态度,使得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了,而起初,孙中山企图用《临时约法》来约束袁世凯,这充分显示了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而同盟会内部的松懈的组织,没有统一稳定的领导核心,没有充分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没能让真正水深火热中的人民站起来,使得辛亥革命最终走向失败。 辛亥革命虽然失败了,但革命先驱的不折不挠的精神,为中国近代革命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对于他们的缺点,更让后来的革命者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辛亥革命观后感2000字

辛亥革命观后感2000字 辛亥革命观后感 辛亥革命是在1911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它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 在我们的初中、高中的历史书中,我们都学过这些基本的知识,但我们没有关注过其中的细节,得到更深刻的感悟。而我认为其最重要的是辛亥革命揭示了一个真理: * 潮流浩浩汤汤,不可阻挡,顺其者昌,逆其者亡。在我们幸福生活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学会反思历史,反省自身。 众所周知,革命并非易事。 还记得电影《辛亥革命》开场的第一幕,是沉重的铁链发着“叮叮哐哐”的响声,紧接着是宁静所饰演的同盟会员的秋瑾拖着沉重的枷锁走向人群,走向刑场…… 她说:“我此番赴死,是为革命。中国妇女还没有为革命流过血,当从我秋瑾始。纵使世人并不尽知革命为何,竟让我狠心抛家弃子。我此番赴死,正为回答革命所谓何事。革命是为给天下人造一个风雨不侵的家,给孩子一个宁静温和的世界,纵使这些被奴役久了的人早已麻木,不知宁静温和为何物。” 她的眼里没有犹豫,坚定的走向前去。环顾四周,有位母亲在给她的孩子喂奶,她的眼中顿生暖意。当行刑的人拿着她与她的孩子的

照片对她说:这两个孩子将失去母亲。她却微笑着说:我的死是为了所有的孩子! 她说:“我此番赴死是为革命,死并非不足惧,亦并非不足惜。 但牺牲之快、之烈,牺牲之价值,竟让我在这一刻自心底,喜极而泣。” 回想当今社会,有多少人真正关心天下的孩子,有多少人真正关 注过孩子们的成长。“科教兴国”,是国家强盛的关键。作为我们学习教育学专业的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关注教育。学好自己的专业的知识,多阅读相关书籍,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学以致用,关注孩子们的成长,关注孩子们的教育。 然而,这只是电影的开始。《辛亥革命》这部电影,以秋瑾的牺 牲拉开序幕,从第一个镜头就给我们一种沉重的画面。然后就是1911年4月27日,黄兴等人领导的广州起义。起义队伍与清军展开激烈 巷战,但最终因力量不敌而失败。后收殓到72具烈士遗骸,合葬于 * ,由此建成 * 七十二烈士墓,但此次起义中牺牲的起义军则不止此数。 每一次的战斗都有牺牲,每一次的战斗都会给活着的人以伤痛和 对生命、生活的反思。特别是电影中的青年林觉民,他的那封“与妻书”,他的那句“我们一同举事,一同赴死。大清索我的命,我诛大清的心”,真正的震撼了我。在战斗的前一刻,他还在海边奔跑、追逐打闹、嬉笑;在战斗后他不顾一切奋战,却不幸被俘,被抛入海中。前后的场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一刻给了我震撼,使我感动。中国的人民应该有着一颗为国奋斗的心,中国的年轻人也应如此,他们有着年轻的面容,年轻的体力,更有着年轻的思想!我们,不应畏惧。

辛亥革命论文

辛亥革命 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迅猛传播,震撼着中国思想界,并推动民主革命运动的到来。首先觉醒的是新兴知识分子群体。 影响较大的有兴中会、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和光复会。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成立。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作为政治纲领。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清政府的“铁路国有”政策一公布,立即引起湘、鄂、川、粤四省各阶层人民的反对,出现了广泛的保路运动。保路运动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是四川。1911年6月,四川成立保路同志会,宣布“以保路、废约为宗旨”。9月,全省60余县成立保路公会,数千万人卷入运动。清政府一面调湖北新军入川,一面命“实力弹压”保路运动,四川保路运动成为武昌起义的直接导火线。四省保路风潮兴起时,湖北武昌的文学社和共进会便积极准备相机发动武装起义。10月9日,孙武在汉口机关配制炸药不慎,起义机密泄漏,刘复基、彭楚藩等人被捕。10日晨,彭、刘被杀,清军四处捕捉革命党人。当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士兵,打死镇压革命士兵的排长,攻占楚望台军械库,打响武昌起义的枪声。经一夜战斗,11日,起义军占领武昌城,成立湖北军政府;12-13日,起义军攻占汉阳、汉口。武昌首义的成功,鼓舞了全国各地人民的革命斗志,全国各地革命党人纷纷起义响应。首先响应的是湖南和陕西。此后,江西、山西、云南、贵州、浙江、江苏、广西、安徽、四川以及福建、广东等省先后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 中华民国成立: 1911年12月29日,孙中山以16票的绝对多数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3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28日,各省代表会议改组为临时参议院,成为临时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 政治影响 辛亥革命被中国共产党称为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及中国实行二千余年的封建皇权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在此之前的中国的历次起义都是以一个朝代代替另一个朝代而结束,但辛亥革命却彻底推翻帝制,并试图建立新的政治体制——共和制。尽管后来民主共和的规则受到北洋军阀多次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一度有短暂帝制的复辟,但他们都不能从根本上颠覆众望所归的共和国体。 当时成功的中国革命党人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治国方案,遂按照美国宪法,美国政治体制,实行总统共和制。尽管因为现实社会条件的限制和统治者们对约法的蔑视,例如孙文为约制袁世凯而随意更改《民国约法》,袁世凯后来又因称帝而中止了约法,民国初年民主共和体

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摘要:辛亥革命被称为“不结果实的花”,本文围绕着这一观点,以辛亥革命的背景及历程作为基础,阐述了辛亥革命的失败之处与其历史意义。不夸大辛亥革命的正面影响,也不对它的历史进步方面的意义予以抹杀,客观地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辛亥革命,武昌起义,袁世凯,失败,历史意义 一、革命背景 1、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 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这次改革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逐渐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开端,是日本近代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而帝国议会产生的历程和君主立宪制的实现,特别是1904年至1905年日俄战争中日本的胜利,激励了中国官僚、士绅等追求宪政。日本实行宪政的步骤和朝野推动立宪的方式成为了中国朝野各界开展立宪运动的范例。 2、清末变革 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维新派人士发起“戊戌变法”,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

清朝光绪二十四年间(公元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光绪皇帝亲自领导,进行政治体制的变革,希望中国走上君主立宪的现代化道路。无奈变法受到清朝廷内保守势力(尤其是慈禧太后)的反对,导致流产。1901年,原维新派领袖、后来的立宪派首领梁启超便曾发表《立宪法议》一文,鼓吹君主立宪制。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12月5日,清末立宪派开始结成组织推动君主立宪。1905年,清政府曾派五大臣出国“考察政治”,1907年9月宣布“预备仿行宪政”。1911年(宣统三年)5月清政府组成皇族内阁,彻底暴露了集权皇室的阴谋;令有心改革之士大失所望,转而同情革命,也敲响了亡清的丧钟。 3、文化与军队的革新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废除了延续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度,开始兴办新式学堂。到辛亥革命前,全国已经有6万多所新式学堂。废除科举后,大量以参加科举谋求官职的传统文人失去了出路。 为了培养新军的军官,各地开办了许多新军学堂。部分地方的新军(如张之洞主持的湖北和湖南地区)大量起用留学生为军官;相反,北洋新军中留学生却极少。到辛亥革命前夕,组编好的部队已达整编16镇和10余个协、营。 4、革命团体的陆续成立 革命的主要组织有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以及后来成立的中国同盟会。除此以外,还有共进会,文学社,同盟会中的

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

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 金冲及 对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一直有着不同的议论。作者认为,过去的估计常常过低。辛亥革命虽然没有能从根本上解决帝国主义侵略和中国封建势力的问题,但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把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一举推倒,为此后的革命打开了通道。这是辛亥革命的巨大功绩。对反动的清朝政府,是像革命派那样抛头颅洒热血去推翻它,还是像立宪派那样维护它?这是根本的道路问题。在这点上立宪派的方向是错了;但对它所起的某些积极作用,也不能予以否定。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强烈地激动过一代人心的辛亥革命,离现在已经整整七十年了。随着岁月的消逝,当年种种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可是,对这场革命的功过得失,在国内以至国外一直还有着不同的议论。这篇文章,不准备全面地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只想就其中两个比较重要的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 林伯渠同志在四十年前曾经很有感慨地说:“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荏苒三十年》)林老亲身参加过辛亥革命。他这段语重心长的话,说得何等中肯!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可以举出很多条。其中突出的一条,就是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在当时确实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我们不能把从君主专制到建立共和国,只看作无足轻重的政体形式上的变化,甚至只看作是换汤不换药的招牌的更换。 中国在君主专制政体统治下经历过几千年的漫长岁月。这是一个沉重得可怕的因袭重担!多少年来,至高无上的君权一直是封建主义的集中象征。人们从幼年起,头脑中就不断被灌输“三纲五常”这一套封建伦理观念,把它看成万古不变的天经地义。“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主成了代表天意、站在封建等级制度顶颠的最高代表。每个人在这种制度面前,必须诚惶诚恐地遵守“名分”,不容许有丝毫逾越。这就是所谓“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河南程氏遗书》卷五)谁要是敢有一点怀疑,轻则叫做“离经叛道”、“非圣无法”,重则成了“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红楼梦》里的王熙凤有一句名言:“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可见在那个时候,谁要是想“把皇帝拉下马”,那就得有“舍得一身剐”的大无畏气概,一般人是连想都不敢想的。 到了近代,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急遽激化,使中国社会处于剧烈的动荡和变化中。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前仆后继。但是,直到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前,还没有一个人提出过推翻君主专制制度的主张来。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旧式农民革命的最高峰。洪秀全做了天王,其实还是皇帝。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更只是“扶清灭洋”。资产阶级改良派鼓吹爱国救亡,介绍了不少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学说、政治制度到中国来,起了巨大的启蒙作用。可是,他们把忠君和爱国看作是一回事。康有为那些声泪俱下、处处不忘“列祖列宗及我皇上深仁厚泽涵濡煦育数百年之恩”的话,是最能打动当时一般士大夫的心的。而那时世界上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除法美两国外,英国、日本、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沙俄等等无一不保留着君主制度。所以,康有为提出以俄国彼得大帝和日本明治天皇的改革作为中国学习的榜样,在许多人看来是很有理由的。 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破天荒地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主张。孙中山在几次演讲中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见《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且世界立宪,亦必以流血得之,方能称为真立宪。同一流血,何不为

辛亥革命观后感4篇_心得体会

辛亥革命观后感4篇 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辛亥革命观后感4篇,感谢您的阅读! 辛亥革命观后感(一) 《辛亥革命》这一电影是对历史事件的纪念,通过荧幕上的历史画面,让我们看到祖国发展的道路,通过了解历史,认知历史,以促进当代的发展。 《辛亥革命》是一场充满荆棘的革命,在这一道路上,革命烈士用自己的鲜血描绘祖国的未来。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注定了辛亥革命是一场空前的革命,孙中山先生用自己的坚强意志,开拓了革命的新道路。电影中有许多细节描述,比如孙中山先生在国外与外国政府官员协谈时的激烈争论的一幕,其以一己之力舌战众人,在面对种种刁难与不领略的情绪下,孙中山先生丝毫没有动摇过自己的意志,这是铁一般的意志!这是铁一般的力量!正因为孙中山先生在思想上已经有了彻底的觉悟,在整个革命的道路上,才能走到最后。 电影中还有那么一幕,在孙中山先生与革命同志们讨论临时大总统的事宜的时候,有刺客枪击。一阵慌乱后,刺客被抓,在审问刺客的过程中,刺客对孙中山是满嘴的辱骂,黄兴进来后说了一句:"他和我们没有生活在一个世界里。"从这一细节可以看出,在当时清政府的历史背景下,要完成一场革命并不只是军阀形式的占领,一场完整意义上的革命,应该是深入群众的内心,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都要播种革命的种子,而且还要让其健康成长。所以说,辛亥革命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它不仅改变了形式,而且革命的精神深入人心,是一场实质改变的革命。 时代的发展需要结合实际,一旦其发展变成盲目的,脱离实际的,就需要勇于改变,将发展的方向标重新定位。辛亥革命给予了我们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历史不会再重演,但历史的规律是会再现的,我们要观史而明智,把握历史的发展规律,正确指导自我的发展,不断提高自我的综合能力。 辛亥革命观后感(二) 他,仅仅一袭白衣就足以构成残酷战争中最美的一道风景,脸上革命的骄傲足以让末路之人看不到生还的退路,甚至望而生畏。侠肝义胆,铁骨铮铮,利落的装枪上膛,迅捷的瞄准射击,一举一动,凌厉中饱含诗意,白衣上点点血色漫延而开,踉跄的身影凝聚了毫不屈服的意志……这不是翩翩公子的白衣,这不是

辛亥革命小论文

永怀辛亥革命 1911年10月10日的夜晚,湖北新军第八营驻地响起了清脆的枪声,在熊秉坤的一声枪响后辛亥革命开始了。 辛亥革命是我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它埋葬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创建了民族共和的新纪元。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推翻了皇帝,结束了中国二千余年的专制统治,而是为中国传统社会划了一个句号,使19世纪中叶的中国抛却了旧传统的束缚,为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开辟了一条通路,斩断了中国社会任何后退的可能。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帝制制度,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辛亥革命的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它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矛盾激化和人民顽强斗争的必然结果。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起,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西方列强的野蛮侵略和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屈服,进行了前仆后继、可歌可泣的抗争。中国人民从反抗斗争中逐渐认识到,要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必先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清王朝是中国反动封建势力的代表,同时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不扫除这个障碍,要获得人民的解放和幸福是不可能的。辛亥革命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振兴中华的深切愿望。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反动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辛亥革命,极大地推

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打开了新的视野。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虽然它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潮流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激励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而更加勇敢地奋斗。 我们都知道辛亥革命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胜利,它虽然没有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但它在中国近代革命的历史上却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为,这次革命对亚洲的觉醒以及全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有着深远的意义。当时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伟大的列宁就在俄国社会民主党第六次全国代表会议决议中指出“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将给亚洲带来解放,使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遭到破坏的世界意义。” 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民革命的洪流汹涌澎湃、势不可当。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相继爆发。不久,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从此,中国人民革命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孙中山先生领导国民党同共产党实行第一次合作,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对他的三民主义做了新的解释,形成了新三民主义。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他的革命精神,与一切忠于他的事业的人共同努力,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打败了国内外一切反动势力,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首先,推翻了清朝封建腐朽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其次,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制定了《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再次,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法令,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最后,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对推动亚洲各国民族解放斗争有重大影响。总之,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一方面,客观原因是国内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另一方面,主观原因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和政治上的软弱性:首先,缺乏彻底反帝反封的勇气和力量;其次,没能提出明确而完整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再次,没能发动农民革命;最后,没有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 辛亥革命历史教训:没有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第一,说明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彻底胜利;第二,宣告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的终结;第三,表明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亥革命的历史评价 对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一直有着不同的议论。作者认为,过去的估计常常过低。辛亥革命虽然没有能从根本上解决帝国主义侵略和中国封建势力的问题,但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把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一举推倒,为此后的革命打开了通道。这是辛亥革命的巨大功绩。对反动的清朝政府,是象革命派那样抛头颅洒热血去推翻它,还是象立宪派那样维护它?这是根本的道路问题。在这点上立宪派的方向是错了;但对它所起的某些积极作用,也不能予以否定。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强烈地激动过一代人心的辛亥革命,离现在已经整整七十年了。随着岁月的消逝,当年种种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可是,对这场革命的功过得失,在国内以至国外一直还有着不同的议论。这篇文章,不准备全面地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只想就其中两个比较重要的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 林伯渠同志在四十年前曾经很有感慨地说:“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荏苒三十年》)林老亲身参加过辛亥革命。他这段语重心长的话,说得何等中肯!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可以举出很多条。其中突出的一条,就是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在当时确实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我们不能把从君主专制到建立共和国,只看作无足轻重的政体形式上的变化,甚至只看作是换汤不换药的招牌的更换。 中国在君主专制政体统治下经历过几千年的漫长岁月。这是一个沉重得可怕的因袭重担!多少年来,至高无上的君权一直是封建主义的集中象征。人们从幼年起,头脑中就不断被灌输“三纲五常”这一套封建伦理观念,把它看成万古不变的天经地义。“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主成了代表天意、站在封建等级制度顶颠的最高代表。每个人在这种制度面前,必须诚惶诚恐地遵守“名分”,不容许有丝毫逾越。这就是所谓“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河南程氏遗书》卷五)谁要是敢有一点怀疑,轻则叫做“离经叛道”、“非圣无法”,重则成了“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红楼梦》里的王熙凤有一句名言:“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可见在那个时候,谁要是想“把皇帝拉下马”,那就得有“舍得一身剐”的大无畏气概,一般人是连想都不敢想的。

关于辛亥革命的认识与感悟

关于辛亥革命的认识与感悟 现行关于辛亥革命的主流历史叙述是1920年代国共合作推动北伐战争期间形成的,得到国共两党的共同认可,而且,对历史的这种共识也正是两党合作的基础之一。所以,时至今日,尽管海峡两岸的意识形态截然不同,但关于辛亥革命过程的历史叙述却大同小异。 这种历史叙述实际上也是一种胜利者的历史叙述(因为“北伐”的胜利使国民政府成为战胜北洋政府的胜利者),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切胜利者历史叙述的特点: (1)夸大自己在革命中的作用; (2)夸大对手的罪过; (3)对于对手真正的技术上的失误予以漠视。 于是,在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叙述上,我们就能看到这样的景象:一律先从孙中山成立兴中会讲起,将辛亥革命视作是自1895年兴中会成立以来,孙中山所领导的革命党不懈努力的逻辑结果。对于武昌起义前同盟会内部四分五裂和武昌起义的自发性则尽量不提。对于革命后,为何政权最终落到了袁世凯手里,则归结为袁世凯的奸诈和革命党的幼稚,指斥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成果。进而甚者,对这场革命作出矛盾不堪的评价:先胜而后失败! 这种叙述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夸大了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的作用,把这场实际上已不在他们掌握中的革命硬性安排在他们的名下,自然就无法解释何以袁世凯最后成为形势的主宰者。 (2)夸大了清王朝和袁世凯的罪过,无意中掩盖了革命发生的真实原因和袁世凯最终能掌握政权的真实原因,也掩盖了革命党失败的真实原因。 (3)对于清王朝晚期施政方针缺少技术性的总结,没能从一个政权的倒台过程中吸取应有的教训。 胜利者撰写的历史存在这样的问题在所难免,因为他们撰写历史时,还身陷于历史的漩涡之中,历史是他们革命合理性的论证,自然要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然而,一百年过去了,当时的革命者已成为真正的胜利者,角色已由革命者转变为执政者,对他们来讲,历史的主要作用已经不再是论证自己革命的合理性,而

关于辛亥革命的论文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 —追寻辛亥革命的精神 摘要:时至今年,辛亥革命已经过去100周年了,但是中国历史上这一次伟大的革命依然被广大的中国人民所牢记,依然激动人心,辛亥革命仁人志士的崇高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在新时代,我们依然面临着各方面巨大的挑战,我们依然需要辛亥革命这场斗争中的精神来引导和激励我们前进。 关键词:信仰,坚持,价值 正文: 1、回顾历史: 1911年,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使共和观念深入社会中上层人士思想中。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中山先生领导下的中国革命,有一贯的革命精神思想,以为革命活动之张本,更有革命

方略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不知多少革命先烈的鲜血与汗滴,才写成的革命光荣史页。中国革命遵循这个革命路线,意志日坚,奋斗不懈,更为焕发,革命进行,尤为积极。 2、立足现在: 回首峥嵘岁月,革命先烈们为了革命事业豪情万丈,视死如归,我们敬仰不已。审时度势,目前中国正处在快速发展的时期,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蓝图展现在我们面前,当代青年生逢盛世,肩负着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那么,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继续发扬辛亥革命的崇高精神呢? 第一,自觉学党史、知党情,牢固树立永远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我们要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和党的基本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充分了解和认识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了解和认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认识和理解党的领导的历史逻辑和必然性,在高度理论自觉的基础上坚定永远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信念。 第二,按照党的要求,刻苦学习,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我们要牢记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纪念大会上重要讲话中对青年学生提出的殷切希望,努力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刻苦学习,夯实理论基础,提高专业素养,积极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勇攀科技高峰,切实掌握建设国家的过硬本领,努力成长为堪当大任的一代。 第三,响应党的号召,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积极贡献。我们要把坚定信念跟党走转化为具体行动,坚持把个人价值和社会责任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