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碳钢的焊接性试题

碳钢的焊接性试题

碳钢的焊接性试题
碳钢的焊接性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写在题号前面的括号里。(四号宋体加粗)()1、影响焊接性的材料因素包括()。

A钢的化学成分 B热处理 D力学性能

( )2、钢中元素,对冷裂纹敏感性影响最显著的元素是( )

A碳 B硅 C 硫 D磷

( )3、下面属于焊接性间接评定方法的有( )

A碳当量法 B小铁研实验 C插销试验 D 刚性拘束裂纹试验

( )4、小铁研实验中焊后静置和自然冷却()后截取式样和进行裂纹检测。

A 12h

B 24h

C 48h

D 2h

( )5、一般认为,在小铁研试验中若裂纹率低于()%,在实际结构焊接时就不致发生裂纹。

A、12

B、20

C、15

D、25

( )6、下面常用于评定焊接冷裂纹试验的有()。

A 小铁研试验

B 插销试验

C 拉伸拘束裂纹试验

D 刚性拘束裂纹试验

()7、中碳钢当碳的质量分数下限附近时,焊接性()。

A、良好

B、一般

C、较差

D、困难

( )8、中碳钢随着含碳量的增加,焊接性逐渐变()。

A、好

B、不变

C、差

D、不确定

二、填空题:

1.金属材料的焊接性是指。

2.金属材料的焊接性的判断方法有、。

3.中碳钢的焊接时采取的工艺措施有、、

4.Q235属于钢,含碳量、塑性,一般不需、

、等工艺措施。

5.中碳钢最恰当的焊接方法是。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选用

焊条;

6.特殊情况下,可采用焊条焊接或补焊中碳钢;焊接、补焊经验表明,采取先在坡口表面堆焊一层,再进行焊接的效果较好。它用的焊条通常选用含碳量很低、强度低、塑性好的焊条(w(c)≤0.03%)。

7.35,ZG35钢不要求等强度时焊用、、、。要求等强度时可焊条选用、。35钢轴与Q235法兰盘插入式焊接时,焊条应选用。(焊条牌号或型号)

8.E5015焊条使用前经烘干并保温2 h。

9.CE 焊接性好;CE 焊接性稍差。CE 焊接性较差,属难焊材料

三、判断题:

()1、凡是接头质量高、性能好的,就称为焊接性好。

()2、影响焊接性的材料因素也包括气体保护焊时的保护气体。

()3、对于同一种母材,采用不同的焊接方法和工艺措施,所表现出来的焊接性相同。()4、碳当量法可以比较准确的估计焊接性的优劣。

()5、焊接性能好的材料易于用一般的焊接方法和工艺焊接。

()6、钢的碳当量越大焊接性越好。

()7、碳当量只考虑了碳钢和低合金高强度钢化学成分对焊接性的影响,而没有考虑其他因素对焊接性的影响。

() 8、后热的作用是避免形成淬硬组织及使氢逸出焊缝表面,防止裂纹产生。

()9、低碳钢几乎可采用所有的焊接方法,并都能保证焊接接头的良好质量。()10、特殊情况下,可采用铬镍不锈钢焊条焊接或补焊中碳钢,这时不需预热,也不容易产生近缝区冷裂纹。

四、简答题:

1、什么叫焊后热处理?焊后热处理的目的是什么?

2、国际焊接协会推荐的估算碳钢及低合金钢的碳当量公式是什么?如何评定焊接性?

3、中碳钢的焊接性如何?焊接时应采取哪些措施?

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

1、A

2、D

3、 A

4、C

5、B

6、A

7、A

8、C

二、填空题:

1、金属材料对焊接加工的适应性和使用的可靠性

2、碳当量鉴定法,

金属焊接性试验 3、预热、后热、焊后热处理4、低碳钢、好、好、预热、后热、焊后热处理5、焊条电弧焊,碱性焊条6、铬镍不锈钢焊条,过渡焊缝,纯铁7、E4303,E4301 、E4316,E4315 、E5016、E5015

8、450℃9、≤0.4%,=0.4~0.6,≥0.6%

三、判断题:

1、x

2、√

3、√

4、x

5、√

6、x

7、√

8、√

9、√10、√

四、问答题

1、什么叫焊后热处理?焊后热处理的目的是什么?

答:(1)焊后热处理是将焊件整体或局部加热保温,然后炉冷或空冷的一种处理方法。

(2)目的是为了防止延迟裂纹,消除应力,改善接头组织和性能。

2、国际焊接协会推荐的估算碳钢及低合金钢的碳当量公式是什么?如何评定焊接性?

答:(1)CE= C+(Mn/6)+(Cr+Mo+V)/5+(Ni+Cu/15

(2)CE=0.4~0.6%焊接性稍差;CE≥0.6%焊接性较差,属难焊材料;CE≤0.4%焊接性好。

3、中碳钢的焊接性如何?焊接时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1)中碳钢与低碳钢相比较,含碳量较高,因此其强度也较高,焊接性较差。常见的有35钢、45钢及55钢等。

(2)1)尽量采用碱性焊条,这类焊条的抗冷裂和抗热裂性能较好。

2)预热预热是防止冷裂纹的重要工艺措施之一。

3)焊接工艺上的措施

4)焊接坡口尽量开成U形,以减少焊件溶入量,减少焊件溶入焊缝金属中的比例(即减少熔合比)。

5)焊接第一层焊缝时,尽量采用小电流、慢焊速,以减少熔合比,防止热裂纹。 6)采用碱性焊条施焊时,焊前焊条要烘干,烘干温度为350~400℃,保温时间2h。 7)采用锤击焊缝的方法,以减少焊接残余应力,细化晶粒。

8)焊后尽可能缓冷。焊件焊后放在石棉灰中或放在炉中缓冷。

9)焊后热处理。对含碳量高、厚度大和刚度大的焊件,焊后做600~650℃的消除应力回火处理。

碳钢和不锈钢焊接

碳钢和不锈钢焊接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普通Q235碳钢与不锈钢SUS304 可以直接焊接么,有什么缺陷和注意的么对结构是否会产生影响呢 Q235碳钢(珠光体钢)与不锈钢 SUS304(奥氏体钢——0Cr18Ni9)可以焊接。不过,焊接时除了注意金属本身物理、化学性能对焊接性带来的影响外,还应注意两种金属成分与组织上的差异对接头性能的影响。 两种母材自身的问题: 珠光体钢:冷裂纹、脆化等 奥氏体钢:热裂纹等 特殊问题:

(1)母材对焊缝的稀释,引起焊缝组织与性能的变化 珠光体钢母材的溶入,将稀释填充金属,引起其成分与组织的变化。(2)形成凝固过渡层 在靠近珠光体钢一侧熔合线的焊缝金属中,会形成一层与内部焊缝金属成分不同的过渡层。过渡层中的高硬度马氏体组织会使脆性增加,塑性显着降低,形成低塑性带,从而降低了焊接结构的可靠性。 (3)形成碳迁移过渡层 在焊接或焊后加热(热处理或高温运行)时,碳从珠光体母材通过熔合区向焊缝扩散,在靠近熔合区的珠光体母材

上形成一个软化的脱碳层,而在靠近熔合区的奥氏体焊缝中形成硬度较高的增碳层。 (4)接头应力状态复杂 局部加热引起的热应力、两种钢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引起的残余应力(热处理无法消除此应力)。 焊接材料:焊条型号—— E310-16 或E310-15 焊接工艺要求: 1、焊接方法

用熔合比小的焊接方法,降低母材的稀释作用。带极堆焊、非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焊条电弧焊均可。 2、焊接参数 小直径焊条或焊丝,小电流、大电压、快速焊。 3、堆焊过渡层 焊接厚大焊件时,可在珠光体钢的坡口表面堆焊过渡层,过渡层用高铬镍奥氏体焊条或镍及镍合金电焊条(如 Ni307)。过渡层厚度一般为6~ 9mm。 4、焊接接头一般不焊后热处理。

金属材料的焊接性能汇总

金属材料的焊接性能 (2014.2.27) 摘要:对各种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性能进行研究,通过参考各类焊接丛书及焊接前辈多年的经验总结,对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工艺可行性起指导作用。 关键词:碳当量;焊接性;焊接工艺参数;焊接接头 1 前言 随着中国特种设备制造业的不断发展,我们在制造产品时所用到的金属材料种类也在不断增加,相应地所必须掌握的各种金属材料的焊接性能也在不断研究和更新中,为了实际产品制造的焊接质量,熟悉金属材料的焊接性能,以制定正确的焊接工艺参数,从而获得优良的焊接接头起到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 2 金属材料的焊接性能 2.1 金属材料焊接性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 2.1.1 金属材料焊接性的定义 金属材料的焊接性是指金属材料在采用一定的焊接工艺包括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焊接规范及焊接结构形式等条件下,获得优良焊接接头的能力。一种金属,如果能用较多普通又简便的焊接工艺获得优良的焊接接头,则认为这种金属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金属材料焊接性一般分为工艺焊接性和使用焊接性两个方面。 工艺焊接性是指在一定焊接工艺条件下,获得优良,无缺陷焊接接头的能力。它不是金属固有的性质,而是根据某种焊接方法和所采用的具体工艺措施来进行的评定。所以金属材料的工艺焊接性与焊接过程密切相关。 使用焊接性是指焊接接头或整个结构满足产品技术条件规定的使用性能的程度。使用性能取决于焊接结构的工作条件和设计上提出的技术要求。通常包括力学性能、抗低温韧性、抗脆断性能、高温蠕变、疲劳性能、持久强度、耐蚀性能和耐磨性能等。例如我们常用的S30403,S31603不锈钢就具有优良的耐蚀性能,16MnDR,09MnNiDR低温钢也有具备良好的抗低温韧性性能。

金属焊接性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工艺焊接性:在一定工艺焊接条件下,能否获得优质、无缺陷的焊接接头的能力。 2.碳当量:把钢中包括碳在内的合金元素对淬硬、冷裂及脆化等的影响折合成碳的相当含量。 3.晶间腐蚀:是起源于金属表面沿金属晶界发生的有选择的深入金属内部的腐蚀。 4.高温脆性:指钢在变形温度为0.4~0.6TT时所出现的高温塑形急剧下降的现象。 5.焊接性:金属材料对焊接加工的适应性和使用的可靠性。 6.半热焊:正焊前将铸件整体或局部预热到300℃~400℃,在焊补过程中保持这一温度,并在焊后采取缓 冷措施的工艺方法称为热焊。 7.σ相脆性:指不论母材还是焊缝,在ω(Cr)>21%,并且在520~820℃之间长期加热形成的硬而脆的铁铬 金属间化合物。 8.调质钢:含碳量在0.3-0.6%的中碳钢。 9.刀状腐蚀:简称刀蚀,它是焊接接头中特有的一种晶间腐蚀,只发生在含有Ti、Nb等稳定化元素的 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中。腐蚀部位沿熔合线发展,处于HAZ的过热区,由于区域很窄,形状有如刀削缺口,故称为刀状腐蚀。 10.使用焊接性:焊接接头或整体结构满足技术条件中所规定的使用性能的程度。 11.不锈钢:指主加元素铬的质量分数ω(Cr)>12%的钢。 12.奥氏体不锈钢:是指在常温下具有奥氏体组织的不锈钢。钢中含Cr约18%、Ni 8%~10%、C约0.1% 时,具有稳定的奥氏体组织。 13.沉淀硬化不锈钢:在不锈钢中单独或复合添加硬化元素,通过适当的热处理获得高强度、高韧性并具 有良好耐蚀性的一类不锈钢。 14.固溶处理:指将合金加热到高温单相区恒温保持,使过剩相充分溶解到固溶体中后快速冷却,以得到 过饱和固溶体的热处理工艺。 15.475℃脆性:铁素体钢在ω(Cr)≥15.5%,并在温度400~500℃长期加热后,常常出现强度升高而韧 性下降的现象。 16.耐热钢:在高温下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的合金钢。它包括抗氧化钢(或称高温不起皮 钢)和热强钢两类。 17.应力腐蚀开裂:在拉伸应力与腐蚀介质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断裂。 18.热裂纹:是指焊接过程中,焊缝和热影响区金属冷却到固相线附近的高温区间产生的焊接裂纹。 19.冷裂纹:指的是焊接接头冷却到较低温度时产生的焊接裂纹。 20.热焊:正焊前将铸件整体或局部预热到600℃~700℃,在焊补过程中保持这一温度,并在焊后采取缓冷 措施的工艺方法称为热焊。 21.高强度钢:屈服点TT≥295TTT、抗拉强度TT≥390TTT的钢。 22.热影响区:在焊接热循环作用下,焊缝两侧处于固态的母材发生明显的组织和性能变化的区域,称为 焊接热影响区。 二、填空 1.焊接性是金属材料的一种工艺性能,除了受材料本身性质影响外,还受到工艺条件、(结构条件)和(使用条件)的影响。 2.中、高碳钢焊后若(冷却)速度较快,则可能在焊缝和热影响区形成(马氏体)组织,导致裂纹倾向增大。 3.一根45钢,Φ75mm机轴,采用焊接方法连接,焊接接头处就、开坡口,预热温度为(200℃),采用(E5015)焊条。 4.热轧及正火钢随着合金元素的增加,焊接的问题主要来至于两方面,即:(热影响区的脆化)与(冷裂纹)。 5.焊接低温钢时所选用的焊接材料必须使焊缝金属具有与母材相近的(低温韧性)和(线膨胀系数)。

材料焊接性

《材料焊接性》(专科)学案 第一章绪论 二、本章习题 1. 根据本章所述内容,举例说明低合金钢焊接在工程结构中的重要作用。 2.先进材料的发展和应用在工程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简述先进材料(如陶瓷、金属间化合物和复合材料等)和金属材料相比,在工程结构中的应用有什么不同? 第2章材料焊接性及其试验方法 1. 了解焊接性的基本概念。什么是工艺焊接性?影响工艺焊接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焊接性,是指金属材料在采用一定的焊接工艺包括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焊接规范及焊接结构形式等条件下,获得优良焊接接头的难易程度。 工艺焊接性是指在一定焊接工艺条件下,获得优质、无缺陷的焊接接头的能力。 影响因素:材料因素、工艺因素、结构因素、使用条件。 2. 什么是热焊接性和冶金焊接性,各涉及到焊接中的什么问题? 冶金焊接性指在熔焊高温下的熔池金属与气象熔渣等相互之间繁盛化学冶金反映所引起的焊接变化

3. 举例说明有时工艺焊接性好的金属材料使用焊接性不一定好。 工艺焊接性是指影响焊接操作的焊接性能,如电弧的稳定性、焊缝的成形性、脱渣性、飞溅大小及发尘量等。而使用焊接性则是指焊件需满足的使用要求,如接头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及化学性能要求。 有时,工艺焊接性好的材料如果焊接材料选择不当,其使用性能就不一定好:例如不锈钢焊接,若使用普通结构钢焊条焊接,其工艺焊接性很好,即焊接过程很顺利,但是,焊缝不耐腐蚀,就不能满足不锈钢焊件的使用要求,因此焊接接头是不合格的。 金属材料使用性能主要指力学性能,即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表现出来的各种特性,如弹性、塑性、韧性、强度、硬度等。 比如低碳钢焊接性好,但其强度、硬度却没有高碳钢好| 第3章低合金结构钢的焊接 1. 分析热轧钢和正火钢的强化方式及主强化元素有什么不同。二者的焊接性有何差异,在制定焊接工艺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热轧钢的强化方式有:(1)固溶强化,主要强化元素:Mn,Si。(2)细晶强化,主要强化元素:Nb,V。(3)沉淀强化,主要强化元素:Nb,V.;正火钢的强化方式:(1)固溶强化,主要强化元素:强的合金元素(2)细晶强化,主要强化元素:V,Nb,Ti,Mo(3)沉淀强化,主要强化元素:Nb,V,Ti,Mo.;焊接性:热轧钢含有少量的合金元素,碳当量较低冷裂纹倾向不大,正火钢含有合金元素较多,淬硬性有所增加,碳当量低冷裂纹倾向不大。热轧钢被加热到1200℃以上的热影响区可能产生粗晶脆化,韧性明显降低,而是、正火钢在该条件粗晶区的析出相基本固溶,抑制A长大及组织细化作用被削弱,粗晶区易出现粗大晶粒及上贝、M-A等导致韧性下降和时敏感性增大。制定焊接工艺时根据材料的结构、板厚、使用性能要求及生产条件选择焊接 2. 分析16Mn的焊接性特点,给出相应的焊接材料及焊接工艺要求。

碳钢管道焊接工艺规程(优选.)

碳钢管道焊接工艺指导书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管道和公用管道的碳钢类钢材的焊接施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 50235-97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36-98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焊工技术考核规程》 3 先决条件 3.1 材料 3.1.1 母材 进入现场的管材、管件等应符合相应标准和设计文件规定要求,并具有材料质量证明书或材质复验报告。 3.1.2 焊接材料(以下简称焊材) 3.1.2.1 进入现场的焊材应符合相应标准和技术文件规定要求,并具有焊材质量证明书。 3.1.2.2 施工现场的焊材二级库已建立并正常运行。焊材的管理按《焊接材料管理规范》规定要求执行。 3.2 主要设备及工具 3.2.1 设备 焊机等设备完好,性能可靠。计量仪表正常,并经检定合格且有效。 3.2.2 工具 角向磨光机、钢丝刷、凿子、榔头等焊缝清理与修磨工具配备齐全。 3.3 焊接工艺评定按相应规程、标准规定的要求已完成。 3.4 焊工按《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则》规定要求,经考核具有相应的持证项目。 3.5 焊接环境 3.5.1 施焊环境应符合下列要求: 3.5.1.1 施焊环境温度应能保证焊件焊接时所需的足够温度和焊工操作技能不受影响;3.5.1.2 风速:手工电弧焊小于8m/s,气体保护焊小于2m/s;

3.5.1.3 焊接电弧在1m范围内的相对湿度小于90%。 3.5.2 焊件表面潮湿、覆盖有冰雪,或在下雨、下雪、刮风期间,必须采取挡风、防雨、防雪、防寒和预加热等有效措施。无保护措施,不得进行焊接。 4 焊接工艺流程 焊接工艺流程见图1。 焊接工艺流程图 5 工艺要点 5.1 坡口加工 5.1.1 管道的坡口形式和坡口尺寸应按设计文件或焊接工艺规定要求进行。 5.1.2 不等厚对接焊件坡口加工应符合《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要求。 5.1.3 坡口加工宜采用机械方法,也可采用等离子切割、氧乙炔切割等热加工方法。在采用热加工方法加工坡口后,应除去坡口表面的氧化皮、熔渣及影响接头质量的表面层,并应将凹凸不平处打磨平整。

金属材料焊接性知识要点(最新整理)

金属材料焊接性知识要点 1. 金属焊接性:指同质材料或异质材料在制造工艺条件下,能够形成完整接头并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能力。包括(工艺焊接性和使用焊接性)。 2. 工艺焊接性:金属或材料在一定的焊接工艺条件下,能否获得优质致密无缺陷和具有一定使用性能的焊接接头能力。 3. 使用焊接性:指焊接接头和整体焊接结构满足各种性能的程度,包括常规的力学性能。 4. 影响金属焊接性的因素:1、材料本因素2、设计因素3、工艺因素4、服役环境 5. 评定焊接性的原则:(1)评定焊接接头中产生工艺缺陷的倾向,为制定合理的焊接工艺提供依据;(2)评定焊接接头能否满足结构使用性能的要求。 6. 实验方法应满足的原则:1可比性 2针对性 3再现性 4经济性 7. 常用焊接性试验方法: A:斜Y坡口焊接裂纹试验法: 此法主要用于评定碳钢和低合金高强钢焊接热影响区对冷裂纹的敏感性。 B:插销试验 C:压板对接焊接裂纹试验法 D:可调拘束裂纹试验法 一问答:1、“小铁研”实验的目的是什么,适用于什么场合?了解其主要实验步骤,分析影响实验结果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答:1、目的是用于评定用于评定碳钢和低合金高强钢焊接热影响区对冷裂纹的敏感性。评定碳钢和低合金高强钢焊接热影响区对冷裂纹的敏感性时,影响结果稳定因素焊接接头拘束度预热温度角变形和未焊透。(一般认为低合金钢“小铁研实验”表面裂纹率小于20%时。用于一般焊接结构是安全的) 2、影响工艺焊接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因素:(1)材料因素包括母材本身和使用的焊接材料,如焊条电弧焊的焊条、埋弧焊时的焊丝和焊剂、气体保护焊时的焊丝和保护气体等。 (2)设计因素焊接接头的结构设计会影响应力状态,从而对焊接性产生影响。 (3)工艺因素对于同一种母材,采用不同的焊接方法和工艺措施,所表现出来的焊接性有很大的差异。 (4)服役环境焊接结构的服役环境多种多样,如工作温度高低、工作介质种类、载荷性质等都属于使用条件。 3、举例说明有时工艺焊接性好的金属材料使用焊接性不一定好。 答:金属材料使用焊接性能是指焊接接头或整体焊接结构满足技术条件所规定的各种使用性能主要包括常规的力学性能或特定工作条件下的使用性能,如低温韧性、断裂韧性、高温蠕变强度、持久强度、疲劳性能以及耐蚀性、耐磨性等。而工艺焊接性是指金属或材料在一定的焊接工艺条件下,能否获得优质致密、无缺陷和具有一定使用性能的焊接接头的能力。比如低碳钢焊接性好,但其强度、硬度却没有高碳钢好。 4、为什么可以用热影响区最高硬度来评价钢铁材料的焊接冷裂纹敏感性?焊接工艺条件对热影响区最高硬度有什么影响? 答:因为(1).冷裂纹主要产生在热影响区; (2)其直接评定的是冷裂纹产生三要素中最重要的,接头淬硬组织,所以可以近似用来评价冷裂纹。 一般来说,焊接接头包括热影响区,它的硬度值相对于母材硬度值越高,证明焊接接头的

材料焊接性考试重点试题及答案

3.5.分析低碳调质钢焊接时可能出现的问题?简述低碳调质钢的焊接工艺要点,典型的低碳调质钢如(14MnMoNiB、HQ70、HQ80)的焊接热输入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在什么情况下采用预热措施,为什么有最低预热温度要求,如何确定最高预热温度。 答:焊接时易发生脆化,焊接时由于热循环作用使热影响区强度和韧性下降。焊接工艺特点:焊后一般不需热处理,采用多道多层工艺,采用窄焊道而不用横向摆动的运条技术。。典型的低碳调质钢的焊接热输入应控制在Wc>0.18%时不应提高冷速,Wc<0.18%时可提高冷速(减小热输入)焊接热输入应控制在小于481KJ/cm当焊接热输入提高到最大允许值裂纹还不能避免时,就必须采用预热措施,当预热温度过高时不仅对防止冷裂纹没有必要,反而会使800~500℃的冷却速度低于出现脆性混合组织的临界冷却速度,使热影响区韧性下降,所以需要避免不必要的提高预热温度,包括屋间温度,因此有最低预热温度。通过实验后确定钢材的焊接热输入的最大允许值,然后根据最大热输入时冷裂纹倾向再来考虑,是否需要采取预热和预热温度大小,包括最高预热温度。 4.3. 18-8型不锈钢焊接接头区域在那些部位可能产生晶间腐蚀,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如何防止?答:18-8型焊接接头有三个部位能出现

腐蚀现象:{1}焊缝区晶间腐蚀。产生原因根据贫铬理论,碳与晶界附近的Cr形成Cr23C6,并在在晶界析出,导致γ晶粒外层的含Cr量降低,形成贫Cr层,使得电极电位下降,当在腐蚀介质作用下,贫Cr层成为阴极,遭受电化学腐蚀;{2}热影响区敏化区晶间腐蚀。是由于敏化区在高温时易析出铬的碳化物,形成贫Cr层,造成晶间腐蚀;{3}融合区晶间腐蚀{刀状腐蚀}。只发生在焊Nb或Ti的18-8型钢的溶合区,其实质也是与M23C6沉淀而形成贫Cr有关,高温过热和中温敏化相继作用是其产生的的必要条件。防止方法:{1}控制焊缝金属化学成分,降低含碳量,加入稳定化元素Ti、Nb;{2} 控制焊缝的组织形态,形成双向组织{γ+15%δ};{3}控制敏化温度范围的停留时间;{4}焊后热处理:固溶处理,稳定化处理,消除应力处理。 4.7何为“脆化现象”?铁素体不锈钢焊接时有哪些脆化现象,各发生在 什么温度区域?如何避免?答:“脆化现象”就是材料硬度高,但塑性 和韧性差。现象与避免措施:{1}高温脆性:在900~1000℃急冷至 室温,焊接接头HAZ的塑性和韧性下降。可重新加热到750~850℃, 便可恢复其塑性。{2}σ相脆化:在570~820℃之间加热,可析出σ相 。σ相析出与焊缝金属中的化学成分、组织、加热温度、保温时间以 及预先冷变形有关。加入Mn、Nb使σ相所需Cr的含量降低,Ni能使形成σ相所需温度提高。{3}475℃脆化:在400~500℃长期加热后可出 现475℃脆化。适当降低含Cr量,有利于减轻脆化,若出现475℃脆

碳钢及普通低合金钢的焊接

碳钢及普通低合金钢的焊接 1.什么是碳素钢?常用的有哪几种? 答:碳素钢也叫碳钢。常用焊接的有低碳钢(含C≤0.25%)和中碳钢 (含C=0.25%--0.60%);优质碳素结构钢(08、10、15、20、25、30、35、40、45)2.为什么叫普通低合金钢?它们是如何分类的? 答:在普通低合金钢中,除碳以外,还含有少量其他元素,如:锰、硅 、钒、钼、钛、铝、铌、铜、硼、磷、稀土等,性能发生变化,得到比一般碳钢更优良的性能,如:高强度钢、耐蚀钢、低温钢、耐热钢等。 3.什么是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 答:强度、硬度、朔性、韧性、耐疲劳和蠕变性能等。 4.什么是钢材的工艺性能? 答:钢材承受各种冷热加工的能力,如:可切削性、可锻性、可铸性和可焊接性等。 5.什么是金属的焊接性? 答:在一定的焊接工艺条件下获得优质焊接接头的难易程度。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接合性能,又称工艺可焊性;二是使用性能,又称使用可焊性。 6.为什么ER50-6实心焊丝使用十分普遍?它适合哪些钢材? 答:ER50-6实心焊丝(如:唐山神钢MG-51T)适合的钢材有: 〈1〉普通碳素结构钢:Q215 Q235 Q255 Q275 〈2〉优质碳素结构钢: 08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15Mn 20Mn 25Mn 30Mn 35Mn 〈3〉碳素铸钢:ZG200-400H ZG230-450H ZG275-485H 〈4〉压力容器用碳素钢: 20R 〈5〉锅炉用碳素钢: 20g 〈6〉桥梁用碳素结构钢: 16q 〈7〉核压力容器用碳素钢: 20HR 〈8〉汽车制造用碳素结构钢: 08Al 15Al 〈9〉普通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Q295 (09MnV、09MnNb、09Mn2) Q345 (14MnNb、16Mn、16MnRE)Q390 (15MnV、15MnTi、16MnNb) Q420 (15MnVN、14MnVTiRE) 〈10〉船体用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AH32 DH32 EH32 AH36 〈11〉压力容器用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16MnR 15MnVR 15MnVNR 〈12〉锅炉用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16Mng 19Mng 22Mng 〈13〉桥梁用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16Mnq(16MnCuq)15MnVq 15MnVNq 〈14〉石油天然气管道用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S290 S315 S360 S380 S415 7.为什么低合金高强钢会出现裂纹?有哪些影响因素? 答:随含碳量和合金元素的增加,产生冷裂纹的敏感性增加。产生冷裂纹的三要素是:〈1〉焊接接头中产生淬硬的马氏体组织〈2〉焊接接头中扩散氢〔H〕含量高 〈3〉焊接接头中有较高的残余应力 8.为什么防止冷裂纹要采取工艺措施? 答:防止冷裂纹要采取的工艺措施有: 〈1〉建立低氢的焊接环境 〈2〉制定合理的焊接工艺和焊接顺序

碳素钢及合金钢的焊接

6 碳素钢及合金钢的焊接 6.1 一般规定 6.1.1 本章适用于含碳量小于或等于0.30%的碳素钢、低合金结构钢、低温钢、耐热钢、不锈钢、耐热耐蚀高合金钢现场焊接设备和管道的手工电弧焊、氩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埋弧焊及氧乙炔焊。 6.1.2 焊缝的设置应避开应力集中区,便于焊接和热处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6.1.2.1 钢板卷管或设备、容器的筒节与筒节、筒节与封头组对时,相邻两纵向焊缝间的距离应大于壁厚的3倍,且不应小于100 mm,同一筒节上两相邻纵缝间的距离不应小于200 mm; 6.1.2.2 加热炉受热面管子的焊缝中心与管子弯曲起点、联箱外壁及支、吊架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70 mm;同一直管段上两个对接焊缝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50 mm; 6.1.2.3除焊接及成型管件外的其他管子对接焊缝的中心到管子弯曲起点的距离不应 小于管子外径,且不应小于l00 mm;管子对接焊缝与支、吊架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0 mm。同一直管段上两对接焊缝中心面间的距离:当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150mm时不应小于150mm;公称直径小于150mm时不应小于管子外径; 6.1.2.4 不宜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当不可避免时,应符合本规范第11.3.9条的规定。 6.1.3焊缝的坡口形式和尺寸应符合设计文件和焊接作业指导书的规定。当无规定时,埋弧焊焊缝坡口形式及尺寸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埋弧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GB 986的规定,其他焊缝坡口形式和尺寸应符合本规范附录C第C.0.1条的规定。 6.2 焊前准备 6.2.1焊件的切割和坡口加工宜采用机械方法,也可采用等离子弧、氧乙炔焰等热加工方法,在采用热加工方法加工坡口后,必须除去坡口表面的氧化皮、熔渣及影响接头质量的表面层,并应将凹凸不平处打磨平整。 6.2.2焊件组对前应将坡口及其内外侧表面不小于l o mm范围内的油、漆、垢、锈、毛刺及镀锌层等清除干净,且不得有裂纹、夹层等缺陷。 6.2.3除设计规定需进行冷拉伸或冷压缩的管道外,焊件不得进行强行组对。 6.2.4 管于或管件对接焊缝组对时,内壁应齐平,内壁错边量不宜超过管壁厚度的10%,且不应大于2mm; 6.2.5设备、容器对接焊缝组对时的错边量应符合表6.2.5及下列规定。 6.2.5.1只能从单面焊接的纵向和环向焊缝,其内壁最大错边量不应超过2mm; 6.2.5.2 复合钢板组对时,应以复层表面为基准,错边量不应超过钢板复层厚度的50%,且不应大于1mm。 6.2.6 不等厚对接焊件组对时,薄件端面应位于厚件端面之内。当内壁错边量超过本规范第6.2.4条及第6.2.5条规定或外壁错边量大于3nim时,应对焊件进行加工(图6.2.6)。

中级电焊工考试题库

焊接工艺学试题(中级) 一、填空题。(共27分,每空1分) 焊接是利用两个物体原子间产生的结合作用来实现连接的,连接后不能在拆卸,成为永久性连接。 按照焊接过程中金属所处的状态不同,可以把焊接方法为熔焊、压焊和钎焊三类。 根据氧与乙炔混合比的大小不同,可得到三种不同性质的火焰、即碳化焰、中性焰和氧化焰。 气割利用气体火焰的热能,将工件切割处预热到一定温度后,喷出高速 氧流,使其燃烧并放出热量。 电弧具有两个特性,即它能放出强烈的光和大量的热。 在焊接过程中,因气流的干扰、磁场的作用、电极的影响,电弧中心偏离电极轴线的现象称为电弧偏吹。 手工电弧焊接电极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熔化极手工电弧焊和非熔化极手工电弧焊。 焊接接头的基本形式可分为:对接接头、T型接头、搭接接头、角接接头四种。 手工电弧焊的焊接工艺括:焊条选择、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焊接层次等。 焊条由药皮和焊芯两部分组成。 二、是非题(是画√,非画×)(共20分,每题2分) 焊接电弧是一种气体燃烧现象。(×)

直流电源比交流电源更容易保持电弧稳定燃烧。(√) 焊接电流越大,则熔深越大;电弧电压越小,则熔宽越大。(×) 熔合区是焊接接头中综合性能最好的区域。(×) 采用正接法时,焊件的温度比反接法时焊件的温度高。(√) 焊接过程中,硫易引起焊缝金属热烈,故一般规定:焊丝中的含硫量不大于%,优质焊丝中不大于%。(√) 若低碳钢含硫量过高,为防止焊接接头出现裂纹,焊前需进行预热,一般预热温度为100~150℃。(√) 焊接熔池一次结晶时,晶体的成长方向总是和散热方向一致。(×) 使用交流电源时,由于极性不断变化。所以焊接电弧的磁偏吹要比采用直流电源时严重。(×) 氧化物与硫化物共晶存在于晶界会引起焊缝金属的热脆。(√) 三、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 1、弧焊变压器正常工作时其焊接电流方向每秒钟要改变b 次。 .100c 2.熔池中的低熔点共晶物是形成a 主要的原因之一。 a.热裂纹 b.冷裂纹 c.再热裂纹 3、焊接电弧是一种c 现象。 a.燃料燃烧 b.化学反应 c.气体放电 4、焊接电弧的阳极区和阴极区的温度主要取决于a。 a.电极材料 b.电弧电压 c.焊接电流

碳钢的焊接性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写在题号前面的括号里。(四号宋体加粗)()1、影响焊接性的材料因素包括()。 A钢的化学成分B热处理D力学性能 ( )2、钢中元素,对冷裂纹敏感性影响最显著的元素是( ) A碳B硅C 硫D磷 ( )3、下面属于焊接性间接评定方法的有( ) A碳当量法B小铁研实验C插销试验D 刚性拘束裂纹试验 ( )4、小铁研实验中焊后静置和自然冷却()后截取式样和进行裂纹检测。 A 12h B 24h C 48h D 2h ( )5、一般认为,在小铁研试验中若裂纹率低于()%,在实际结构焊接时就不致发生裂纹。 A、12 B、20 C、15 D、25 ( )6、下面常用于评定焊接冷裂纹试验的有()。 A 小铁研试验 B 插销试验 C 拉伸拘束裂纹试验 D 刚性拘束裂纹试验 ()7、中碳钢当碳的质量分数下限附近时,焊接性()。 A、良好 B、一般 C、较差 D、困难 ( )8、中碳钢随着含碳量的增加,焊接性逐渐变()。 A、好 B、不变 C、差 D、不确定 二、填空题: 1.金属材料的焊接性是指。 2.金属材料的焊接性的判断方法有、。 3.中碳钢的焊接时采取的工艺措施有、、 。 4.Q235属于钢,含碳量、塑性,一般不需、 、等工艺措施。

5.中碳钢最恰当的焊接方法是。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选用 焊条; 6.特殊情况下,可采用焊条焊接或补焊中碳钢;焊接、补焊经验表明,采取先在坡口表面堆焊一层,再进行焊接的效果较好。它用的焊条通常选用含碳量很低、强度低、塑性好的焊条(w(c)≤0.03%)。 7.35,ZG35钢不要求等强度时焊用、、、。要求等强度时可焊条选用、。35钢轴与Q235法兰盘插入式焊接时,焊条应选用。(焊条牌号或型号) 8.E5015焊条使用前经烘干并保温2 h。 9.CE 焊接性好;CE 焊接性稍差。CE 焊接性较差,属难焊材料 三、判断题: ()1、凡是接头质量高、性能好的,就称为焊接性好。 ()2、影响焊接性的材料因素也包括气体保护焊时的保护气体。 ()3、对于同一种母材,采用不同的焊接方法和工艺措施,所表现出来的焊接性相同。()4、碳当量法可以比较准确的估计焊接性的优劣。 ()5、焊接性能好的材料易于用一般的焊接方法和工艺焊接。 ()6、钢的碳当量越大焊接性越好。 ()7、碳当量只考虑了碳钢和低合金高强度钢化学成分对焊接性的影响,而没有考虑其他因素对焊接性的影响。 ()8、后热的作用是避免形成淬硬组织及使氢逸出焊缝表面,防止裂纹产生。 ()9、低碳钢几乎可采用所有的焊接方法,并都能保证焊接接头的良好质量。

碳钢的焊接性

碳钢的焊接性

碳素钢的焊接性随含碳量增加而恶化,因为含碳量较高的钢从焊接温度快速冷却下容易被淬硬。被淬硬的焊缝和热影响区因其塑性下降,在焊接应力容易产生裂纹。碳素钢被淬硬主要是在马氏体组织形成而引起,马氏体的数量受冷却速度影响,非常快的冷却速度可以产生100%的马氏体,从而可达到最高硬度。因此,焊接含砚较高的碳素钢时,就应当注意减缓冷却速度,使马氏体的数量减至最少。 焊接的冷却速度受焊接热输入、母材板厚和环境温度的影响。厚板或在低温条件下焊接,其冷却速度加快;预热或加大焊接线能量,可以降低冷却速度,减少裂纹产生。 碳素钢的碳含量增加到约0.15%以上时,对氢致裂纹尤其敏感。因此,焊接碳含量高于0.15%的碳素钢时,须注意减少氢的来源。例如大气中的水分,焊前对待焊部位及附近须清除油污、铁锈等。手弧焊时宜选用低氢焊条,在其它焊接方法中应制造低氢环境,以减少焊缝周围环境中的氢含量。 焊接碳素钢时产生裂纹的力学原因是结构的拘束力和不均衡的热应力。即使是不易淬硬的低碳钢,在受拘束力条件下采用了不正确的焊接程序,也会因这些应力过大而产生裂纹。 总之,对碳素钢的焊接,应针对其碳含量不同而采取相应的工艺措施。当含碳较低时,如低碳钢,应着重注意防止结构拘束应力和不均衡的热应力所引起的裂纹;当含碳量较高时,如高碳钢,除了防止因这些因为应力所引起的裂纹外,还要特别注意防止因淬硬而引起的裂纹。 焊接特点 低碳钢的含碳量低(≤0.25%),其它合金元素含量较少,故是焊接性最好的钢种。采用通常的焊接方法后,接头中不会产生淬硬组织或冷裂纹。只要焊接材料选择适当,便能得到满意的焊接接头。 用电弧焊焊接低碳钢时,为了提高焊缝金属的塑性、韧性、和抗裂性能,通常都是使焊缝金属的碳含量低于母材,依靠提高焊缝中的硅、锰含量和电弧所具有较高的冷却来达到与母材等强度。因此,焊缝金属会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加,其强度会提高,而塑性和韧性会下降。当厚板单层角焊缝时,焊角尺寸不宜过小;多层焊时,应尽量连续施焊;焊补表面缺陷时,焊缝应具有一定的尺寸,焊缝长度不得过短,必要时应采用100-150℃的局部预热。

碳钢焊接作业指导书

天津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 质量体系文件 GDGY-A-12-2008 压力管道安装 低碳钢及不锈钢管道焊接作业指导书 2008年1月1日发布2008年1月10日实施编制:技术质量科审批:杜军科

低碳钢及不锈钢管道焊接作业指导书 GDGY-A-12-2008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材质为碳素钢及不锈钢的管道焊接施工。焊接方法为手弧焊、埋弧焊、半自动气保焊、半自动自保焊、氩弧焊等。 2 引用标准 GB 50236-2011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 GB 50683-2011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DL 5031-94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焊接工程》 3 焊接材料 3.1 碳素钢焊接材料应具备出厂质量证明书,并符合相应规定要求。 3.2 焊接材料必须在干燥的库房中存放,库房内不允许有腐蚀性介质和有害气体,并应保持整洁。焊条、焊剂使用前应按说明书要求进行烘干,焊条领用后应在保温筒内存放使用,超过四小时焊条、焊剂必须进行重新烘干。焊丝在使用前应检查表面的锈蚀、油污等杂质应仔细清理去除。 3.3 氩弧焊所用氩气纯度应不低于99.9%,且含水量不大于50ml/m3。 4 焊前准备 4.1 焊接工艺评定 按《特种设备焊接作业人员考试规则》或设计图样的特殊要求对试件进行评定。 4.2 焊工考试 从事碳素钢管道焊接的人员,必须按照现行《特种设备焊接作业人员考试规则》进行考试,考试应按照已经合格的焊接工艺评定进行。考试合格后,方可从事相应项目的焊接施工。 4.3 坡口加工及组对 4.3.1焊件的切割和坡口加工宜采用机械方法,也可采用等离子弧、氧乙炔焰等热加工方法,在采用热加工方法加工坡口后,必须除去坡口表面的氧化皮、熔渣及影响接头质量的表面层,并应将凹凸不平处打磨平整。 4.3.2 焊件组对前应将坡口及其内外侧表面不小于10mm范围内的油、漆、垢、

焊工试题库

电焊工理论考试题 一、填空题 1. 不同厚度钢板对接,进行环缝焊接时,应对厚板进行(削薄处理)。 2. 焊接接头的基本形式可分(对接接头)、(角接接头)、(T型接头)、(搭接接头)。 3. 焊接时常见的焊缝内部缺陷有(气孔)、(加渣)、(裂纹)、(未溶合)、(未焊透)、(加钨)等。 4. 焊接电缆的常用长度不超过(20)米。 5. 厚度较大的焊接件应选用直径(较大)的焊条。 6. 焊条直径的选择应考虑(焊件厚度)、(接头类型)、(焊接位置)、(焊接层数)。 7. 一般电弧焊接过程包括(引燃电弧)、(正常焊接)、(熄弧收尾)。 8. 有限空间场所焊接作业的主要危险是(缺氧窒息)、(有毒有害气体)、(易爆易燃)、(易于触电)。 9. 在易燃易爆、有毒、窒息等环境中焊接作业前,必须进行(置换)和(清洗)作业。 10. 焊条受潮后为焊接工艺性能变差,而且水分中的氢容易产生(气孔)、(裂纹)等缺陷。 11. 常用钢材中的五大元素,影响焊接性能的主要元素是(碳、硫、磷)。 12. 气体保护焊可以分成(熔化极气体保护焊)、(非熔化极气体保护焊)两大类。 13. 下列操作应在(切断电源)后进行改变焊机接头、改变二次回线、转移工作地点、检修焊机、更换保险丝。 14. 自动埋弧焊的主要焊接工艺参数为(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 15. 焊接残余变形的矫正法有(机械矫正法)和(火焰加热矫正法)两大类。 16. 焊接接头中以(对接接头)的疲劳强度最高。 17. (预热)能降低焊件焊后的冷却速度。 18. 消除或减小焊接残余应力的方法有(整体高温回火)、(局部高温回火)、(机械拉伸法)、(温差拉伸法)、(机械震动法)。

各种材料的焊接性能

###焊接性能良好的钢材主要有: 低碳钢(含碳量<0.25); 低合金钢(合金元素含量1~3、含碳量<0.20); 不锈钢(合金元素含量>3、含碳量<0.18)。 焊接性能一般的钢材主要有: 中碳钢(合金元素含量<1、含碳量0.25~0.35); 低合金钢(合金元素含量<3、含碳量<0.30); 不锈钢(合金元素含量13~25、含碳量£0.18)。 焊接性能较差的钢材主要有: 中碳钢(合金元素含量<1、含碳量0.35~0.45); 低合金钢(合金元素含量1~3、含碳量0.30~0.40); 不锈钢(合金元素含量13、含碳量0.20)。 焊接性能不好的钢材主要有: 中、高碳钢(合金元素含量<1、含碳量>0.45); 低合金钢(合金元素含量1~3、含碳量>0.40); 不锈钢(合金元素含量13、含碳量0.30~0.40)。 焊条和焊丝选择的基本要点如下: 同类钢材焊接时选择焊条主要考虑以下几类因素: 考虑工件的物理、机械性能和化学成分;考虑工件的工作条件和使用性能; 考虑工件几何形状的复杂程度、刚度大小、焊接坡口的制备情况和焊接部位所处的位置等;考虑焊接设备情况;考虑改善焊接工艺和环保;考虑成本。 异种钢材和复合钢板选择焊条主要考虑以下几类焊接情况: 一般碳钢和低合金钢间的焊接;低合金钢和奥氏体不锈钢之间的焊接;不锈钢复合钢板的焊接。 焊条和焊丝的选择参数查阅机械设计手册中焊条和焊丝等章节和焊条分类及型号(GB 980-76)、焊条的性能和用途(GB 980~984-76)等有关国家标准。 ###15CrMoR的换热器的热处理工艺 ***当板厚超过筒体内径的3%时,卷板后壳体须整体热处理。 *** 15CrMoR焊接性能良好。手工焊用E5515-B2(热307)焊条,焊前预热至200-250℃(小口径薄壁管可不预热),焊后650-700℃回火处理。自动焊丝用H13CrMoA和焊剂250等。 ###压力容器用钢的基本要求 压力容器用钢的基本要求:较高的强度,良好的塑性、韧性、制造性能和与相容性。 改善钢材性能的途径:化学成分的设计,组织结构的改变,零件表面改性。 本节对压力容器用钢的基本要求作进一步分析。 一、化学成分 钢材化学成分对其性能和热处理有较大的影响。 1、碳:碳含量增加时,钢的强度增大,可焊性下降,焊接时易在热影响区出现裂纹。 因此压力容器用钢的含碳量一般不应大于0.25%。2、钒、钛、铌等:在钢中加入钒、钛、

碳钢管道焊接工艺

Proposal on Carbon Steel Pipe Welding 碳钢管道焊接工艺 1Technical description 技术特征 1.1Pipe material and size: 20# seamless steel pipe 材质、规格:20#无缝钢管 1.2Work medium:water 工作介质:水 1.3Designed pressure:4㎏/㎝2 设计压力:4㎏/㎝2 1.4Work pressure:4㎏/㎝2 工作压力:4㎏/㎝2 1.5Test pressure:6㎏/㎝2 试验压力:6㎏/㎝2 2Related documents to this proposal: 本工艺编制依据: 2.1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F06B F06B技术文件 2.2GB50236-98《Field Equipment and Industrial Pipe Welding Work Execution and Acceptance Code》 国标GB50236-9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3GB50235-97《Industrial Metal Pipe Works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Code》 国标GB50235-97《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4CEFOC Welding Technical Appraisal Report : HG3,HG2002-1 本公司焊接工艺评定报告:HG3,HG2002-1 3Welder焊工 3.1Welder should be certified in passing the Welding Examination of Boiler Pressure Container and Pressure Pipe。 焊工应具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规则”规定的焊工考试合格证。 3.2 Welder should pass the qualification test by GB50236-98 Code to obtain work permit of the Contractor before starting the welding work of this project. 焊工进入现场后,应按GB50236-98规定,先进行焊接实际操作考试合格。经总包方认可发证后,方能承担本项目的焊接工作。3.3 This technical proposal should be complied to during the welding work of this project 焊工承担本项目的焊接工作中,应切实执行本焊接工艺。 4 Welding work inspection 焊接检验 4.1 Welding inspector should be fully acquainted with the F06B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and both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nd this proposal 焊接检验人员应F06B技术文件及相关国标和本工艺。

焊接试题库1

试卷一(满分100分) 一、判断题(25分) 1、低氢钠型和低氢钾型药皮焊条的熔敷金属都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和力学性能。(×) 2、埋弧焊时,依靠任何一种焊剂都能向焊缝大量添加合金元素。(×) 3、板对接焊时,焊前应在坡口及两侧20mm范围内,将油污、铁锈、氧化物等清除干净。(√) 4、定位焊所使用的焊条可以和正式焊接的焊条不一致,焊接工艺也可以降低。(×) 5、埋弧焊必须使用直流电源。(×) 6、埋弧焊与焊条电弧焊相比,对气孔的敏感度较小。(×) 7、埋弧焊时,焊丝伸出长度增加,熔深减小,熔宽增加,余高减小。(√) 8、几乎所有的金属材料都可以用氩弧焊焊接。(√) 9、钨极氩弧焊时,通过焊接电流和电弧电压的配合,可以控制焊缝的截面形状。(√) 10、CO2气体保护焊的焊接电源有直流和交流电源。(×) 11、焊接飞溅是CO2气体保护焊的主要缺点。(√) 12、点焊的焊点间距应达到满足结构强度要求所规定的数值。(×) 13、点焊是焊件装配成搭接接头后,压紧在两极之间,利用电阻热熔化固体金属,形成焊点的电阻焊方法。(√) 14、焊接接头包括焊缝区、熔合区和热影响区。(√) 15、焊接热输入相同时,采取焊前预热可以降低焊后冷却速度,增加高温停留时间,加大晶粒粗花。(×) 16、Y型坡口比U型坡口角变形大。(√) 17、坡口角度越大,角变形越小。(×) 18、焊接材料只影响焊缝金属的化学成分和性能,不影响焊接热影响区。(√) 19、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焊接时产生热裂纹的可能性比冷裂纹小得多。(√) 20、焊接奥氏体型不锈钢时,焊前进行预热处理可以提高耐腐蚀性能。(×) 21、内部缺陷位于焊缝内部,可用破坏性检验、无损探伤方法和焊缝检测来发现。(×) 22、再热裂纹是焊后焊件再一定温度范围内再次加热而产生的裂纹。(√) 23、焊接缺陷进行返修前,必须对焊接缺陷进行彻底的清除。(√) 24、弯缺试验分为正弯、背弯和测弯三种。(√) 25、超声波探伤是检验焊缝内部缺陷的一种准确而可靠的方法,它可以显示出缺陷的种类、形状和大小,并可作为永久的记录。(×) 26、埋弧焊只使用于平焊和平角焊。(√) 27、钨极氩弧焊时,氩气流量越大,保护效果越好。(×) 28、CO2气体保护焊时,只要焊丝选择合适,产生CO2气孔的可能性很小。(√) 29、单道焊产生的焊接变形比多层多道焊小。(×) 30、锤击焊缝金属既可以减小焊接变形,又可以减小焊接应力。(√) 二、单项选择题(25分) 1、E4303、E5003属于(A)药皮类型的焊条。 A、钛钙型 B、钛铁矿型 C、低氢钠型 D、低氢钾型 2、硫会使焊缝产生(B),所以,必须要进行脱硫。 A、冷裂纹B、热裂纹C、气孔 D、夹渣 3、按我国现行规定,氩气的纯度应达到(D)才能满足焊接的要求。 A、98.5% B、99.5% C、99.95% D、99.99%

金属材料焊接性知识要点精选版

金属材料焊接性知识要 点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金属材料焊接性知识要点 1.金属焊接性:指同质材料或异质材料在制造工艺条件下,能够形成完整接头并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能力。包括(工艺焊接性和使用焊接性)。 2.工艺焊接性:金属或材料在一定的焊接工艺条件下,能否获得优质致密无缺陷和具有一定使用性能的焊接接头能力。 3.使用焊接性:指焊接接头和整体焊接结构满足各种性能的程度,包括常规的力学性能。 4.影响金属焊接性的因素:1、材料本因素2、设计因素3、工艺因素4、服役环境 5.评定焊接性的原则:(1)评定焊接接头中产生工艺缺陷的倾向,为制定合理的焊接工艺提供依据;(2)评定焊接接头能否满足结构使用性能的要求。 6.实验方法应满足的原则:1可比性2针对性3再现性4经济性 7.常用焊接性试验方法: A:斜Y坡口焊接裂纹试验法:此法主要用于评定碳钢和低合金高强钢焊接热影响区对冷裂纹的敏感性。B:插销试验C:压板对接焊接裂纹试验法D:可调拘束裂纹试验法 一问答:1、“小铁研”实验的目的是什么,适用于什么场合了解其主要实验步骤,分析 影响实验结果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答:1、目的是用于评定用于评定碳钢和低合金高强钢焊接热影响区对冷裂纹的敏感性。评定碳钢和低合金高强钢焊接热影响区对冷裂纹的敏感性时,影响结果稳定因素焊接接头拘束度预热温度角变形和未焊透。(一般认为低合金钢“小铁研实验”表面裂纹率小于20%时。用于一般焊接结构是安全的) 2、影响工艺焊接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因素:(1)材料因素包括母材本身和使用的焊接材料,如焊条电弧焊的焊条、埋弧焊时的焊丝和焊剂、气体保护焊时的焊丝和保护气体等。 (2)设计因素焊接接头的结构设计会影响应力状态,从而对焊接性产生影响。 (3)工艺因素对于同一种母材,采用不同的焊接方法和工艺措施,所表现出来的焊接性有很大的差异。 (4)服役环境焊接结构的服役环境多种多样,如工作温度高低、工作介质种类、载荷性质等都属于使用条件。 3、举例说明有时工艺焊接性好的金属材料使用焊接性不一定好。 答:金属材料使用焊接性能是指焊接接头或整体焊接结构满足技术条件所规定的各种使用性能主要包括常规的力学性能或特定工作条件下的使用性能,如低温韧性、断裂韧性、高温蠕变强度、持久强度、疲劳性能以及耐蚀性、耐磨性等。而工艺焊接性是指金属或材料在一定的焊接工艺条件下,能否获得优质致密、无缺陷和具有一定使用性能的焊接接头的能力。 比如低碳钢焊接性好,但其强度、硬度却没有高碳钢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