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化检验中的定标

生化检验中的定标

生化检验中的定标
生化检验中的定标

定标的意义:

定标就是要找出一个参考点,就是一个K值(或F值)。它是由仪器与试剂共同确定下来。当我们测定一个标本时,无论是手工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出来的值只是一个吸光度,这个吸光度对我们没有什么意义,我们要把这个吸光度转化成一个浓度或是酶的活性,那就要乘上一个K值,计算出来的结果对我们就有意义了。K值就是我们通过定标找出来的。一般来说测定K值的最低要求是用标准品和试剂空白来测定,经过仪器测定出这两个吸光度,即标准品的吸光度和试剂空白的吸光度。

K=标准浓度/(A标准-A试剂空白) PS:A表示吸光度

标准液的浓度我们是知道的,这两个吸光度可以由仪器测出,这样就得出一个K值。任何标本,用其吸光度乘以K值就得到了其浓度值。因此,K值具有非常决定性的意义,可以决定标本的准确性。

K值的决定因素:

我们看看K值会受到什么影响呢?

第一,标准液的浓度一定要准确(标准液最好与标本一样是以血清为基质的)。

第二,标准液的吸光度与试剂空白的吸光度一定要准确。吸光度受仪器、试剂的影响,如果仪器稳定,试剂也稳定,那K值就稳定。仪器和试剂是影响K值的主要因素。

如何确定K值是准确的?

一般我们用质控血清来检查,最好是两种水平的质控来检查,如果质控结果很好,可以说K 值是准确的,用这个K值计算出来病人的结果也是准确的,所以K值非常关键。

K值的真面目:

K值实际上代表了斜率,截距代表试剂空白,试剂空白每天都在变化,所以K值的稳定性由仪器与试剂决定,如果仪器与试剂都十分稳定,那K值也很稳定。

多长时间定一次标合适?

这要看您试剂的稳定性,质控结果不好,有些项目做试剂空白可以解决,有些项目要做两点定标。

酶的项目如何确定K值:

一是计算出来的理论K值;

K = (TV × 1000)/(SV × L × ε)

二是用有酶项目的定标液得出K值(K=标准浓度/(A标准-A试剂空白)):目前各公司可以提供多项目的定标液,不仅有底物类的项目,也有酶类的项目。

生化检验中的各种空白概念

时间:2009-5-8 9:54:09,点击:61对所谓"试剂空白""样本空白""水空白""杯空白"等"空白"名词,有些同行可能感到困惑.特此汇集了一下各种言论(包括本论坛高手们发表的一些意见)并结合自己的理解,总结如下,希望大家指正和补充:

空白概念区别要点:**空白=只含**的空白(只含**的吸光度)

1、试剂空白:

由于生化测试测量的吸光度为相对吸光度,所以从理论上说,所有终点法的测试都需要把试剂本身的吸光度扣除,试剂本身的吸光度就是试剂空白。测量方法是按照正常测试的试剂和样本量,把样本换成蒸馏水来测量。

在传统手工方法中,每次测定都要做至少三个管:测定管、标准管、空白管。其中空白管是试剂加蒸馏水,测出来也就是试剂空白。因为操作环境、仪器状态、试剂稳定性等变异,所以要求每次都要测定试剂空白,称为实时试剂空白。

在全自动分析仪上,大体上是模拟手工操作。但许多全自动分析仪为追求速度,在设计上采用一些折中方法来测定试剂空白。以日立全系列生化仪为例。该系列分析仪是做不了实时试剂空白,因为它们全是先加入样本后加试剂,为了折中,只好在定标时做一个试剂空白,保存起来,需要扣除试剂空白时再减这个预先保存的值。这种做法,对于比较稳定的试剂来讲,对结果影响不大。

通俗的讲,日立的仪器工作流程中首先是将标本加入到比色杯中,然后依次加入R1试剂、R2试剂,所以试剂空白在每个测定项目曲线中是无法看到的。但是7170从CALIBRATION中是可以看到的,S1ABS就是代表试剂空白吸光度,在CALIBRAT ION画面里的下方找到Reaction Monitor(反应监察),其中STD(1)就是代表试剂空白反应曲线.为了减小误差,日立仪器会连续做两次测定,所以你看到FIRST和SECOND两条,计算时是取他们的平均值。做试剂空白目的之一就是观察试剂是否稳定,积极采取措施纠正。对于日立的这种试剂空白测定很多仪器都采用这种方法,也叫做试剂空白校准。

总的说来,自动生化仪上的试剂空白一般表现为零点吸光度,该吸光度是通过校准确立的。

2、样本空白:

由于溶血、脂血、黄疸等情况,会导致样本本身的吸光度对测试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对样本本身吸光度的测量,即样本空白,可以去除这方面的影响。测量方法是按照正常测试的试剂和样本量,把试剂换成蒸馏水或生理盐水来进行测量。自动生化仪上,很难界定样本空白。消除

样本空白有关的大约有如下几点:

a).在双试剂测定时,加入试剂1和样品后的吸光度可一定程度上扣除样本空白,所以有单试剂不能扣除样本空白的说法。

b).现在优质的试剂的抗干扰能力都比较强,比如有些双试剂,R1加入后先和样本孵育一段时间,将血红蛋白、脂肪、胆红素等反应掉,再加入R2开始测定反应。在一定范围内都可以消除样本空白。

c).现代全自动生化仪大多采用双波长测定.双波长测定的原则是根据干扰组分和待测物质吸收光谱的峰形特征,选择两个波长和,使干扰组分在这两个波长处的吸光系数相等,而使待测物质在两波长处的吸光系数有显著差别。以两波长分别测定分析溶液的吸光度,以两个吸光度值之差(△A)计算。这也可以扣除一部分样本空白.

d).有些仪器,例如日立系列,有专门的“血清信息”功能的设置。做法都是单独占用一个空白通道来计算,这也叫做样品空白校准。

3、水空白:

比色杯在加入水以后的吸光度。水空白的意义主要是对光路系统进行检查和校正,如光源,比色杯等,同时在计算中起到消除“杯差”的作用。日立7060中的Cell Blank(杯空白)测定的就是水空白。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生化检验中的定标复习课程

生化检验中的定标

定标的意义: 定标就是要找出一个参考点,就是一个K值(或F值)。它是由仪器与试剂共同确定下 来。当我们测定一个标本时,无论是手工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出来的值只是一个吸光度,这个吸光度对我们没有什么意义,我们要把这个吸光度转化成一个浓度或是酶的活 性,那就要乘上一个K值,计算出来的结果对我们就有意义了。K值就是我们通过定标找 出来的。一般来说测定K值的最低要求是用标准品和试剂空白来测定,经过仪器测定出这两个吸光度,即标准品的吸光度和试剂空白的吸光度。 标准液的浓度我们是知道的,这两个吸光度可以由仪器测出,这样就得出一个K值。任何 标本,用其吸光度乘以K值就得到了其浓度值。因此,K值具有非常决定性的意义,可以 决定标本的准确性。 K值的决定因素: 我们看看K值会受到什么影响呢? 第一,标准液的浓度一定要准确(标准液最好与标本一样是以血清为基质的)。 第二,标准液的吸光度与试剂空白的吸光度一定要准确。吸光度受仪器、试剂的影响,如 果仪器稳定,试剂也稳定,那K值就稳定。仪器和试剂是影响K值的主要因素。 如何确定K值是准确的? 一般我们用质控血清来检查,最好是两种水平的质控来检查,如果质控结果很好,可以说 K值是准确的,用这个K值计算出来病人的结果也是准确的,所以K值非常关键。 K值的真面目: K值实际上代表了斜率,截距代表试剂空白,试剂空白每天都在变化,所以K值的稳定性 由仪器与试剂决定,如果仪器与试剂都十分稳定,那K值也很稳定。 多长时间定一次标合适? 这要看您试剂的稳定性,质控结果不好,有些项目做试剂空白可以解决,有些项目要做两

点定标。 酶的项目如何确定K值: 一是计算出来的理论K值; K = (TV X 1000)/(SV X L ) X £ 二是用有酶项目的定标液得出K值(K=标准浓度/(A标准—A试剂空白)):目前各公司可以提供多项目的定标液,不仅有底物类的项目,也有酶类的项目。 生化检验中的各种空白概念 时间:2009-5-8 9:54:09, 点击:61 对所谓“试剂空白""样本空白""水空白""杯空白“等“空白“名词,有些同行可能感到困惑.特此汇集了一下各种言论(包括本论坛高手们发表的一些意见)并结合自己的理解,总结如下,希望大家指正和补充: 空白概念区别要点:**空白二只含**的空白(只含**的吸光度) 1、试剂空白: 由于生化测试测量的吸光度为相对吸光度,所以从理论上说,所有终点法的测试都需要把试剂本身的吸光度扣除,试剂本身的吸光度就是试剂空白。测量方法是按照正常测试的试剂和样本量,把样本换成蒸馏水来测量。 在传统手工方法中,每次测定都要做至少三个管:测定管、标准管、空白管。其中空白管是试剂加蒸馏水,测出来也就是试剂空白。因为操作环境、仪器状态、试剂稳定性等变异,所以要求每次都要测定试剂空白,称为实时试剂空白。 在全自动分析仪上,大体上是模拟手工操作。但许多全自动分析仪为追求速度,在设计上采用一些折中方法来测定试剂空白。以日立全系列生化仪为例。该系列分析仪是做不了实时试剂空白,因为它们全是先加入样本后加试剂,为了折中,只好在定标时做一个试剂空白,保存起来,需要扣除试剂空白时再减这个预先保存的值。这种做法,对于比较稳定的试剂来讲,对结果影响不大。 通俗的讲,日立的仪器工作流程中首先是将标本加入到比色杯中,然后依次加入R1 试剂、R2试剂,所以试剂空白在每个测定项目曲线中是无法看到的。但是7170从CALIBRATION 中是可以看到的,S1ABS就是代表试剂空白吸光度,在CALIBRAT ION画面里的下方找到 Reaction Monitor (反应监察),其中STD(1)就是代表试剂空白反应曲线.为了减小误差,日 立仪器会连续做两次测定,所以你看到FIRST和SECONDS条,计算时是取他们的平均值。做 试剂空白目的之一就是观察试剂是否稳定,积极采取措施纠正。对于日立的这种试剂空白测定很多仪器都采用这种方法,也叫做试剂空白校准。

生化质控操作方法修订稿

生化质控操作方法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iChem---330生化分析仪 做质控,样本测试之前,注意一下几点: 一、试剂针,样本针,搅拌杆以及清洗臂的各个位置是否正确,特别是反应杯的位置,如 把试剂或者标本加至反应杯壁上,对测试有影响; 二、所有反应杯是否干净,杯子里有无残留水,反应杯外壁上是否有水,反应槽里是否有 水,如有水,请擦干净; 三、执行清洗程序,观察7阶清洗臂清洗反应杯时,杯子里的水是否会溢出来,7根清洗针 的针尖是否会滴水下来。 质控测试: 一、点击质控液设置,点击增加,输入名称:质控液,批号:852UN,浓度水平:中,样本 盘号:1号样本盘,虚拟号:0,样本杯号:58,然后选中所有项目,分别点击右下角的平均浓度的白色框,输入项目的靶值和标准差,然后选中某个项目,输入其靶值和 标准差(所有项目的靶值和标准差根据说明书的靶值表设定)见附表: 二、依次输入所有要做质控的项目的靶值和标准差,完成之后,点保存即可,保存之后, 检查下所有靶值和浓度有无输错,如有输错,点击修改,然后再保存; 三、然后点击质控申请,选中你刚刚所加的那个质控液的编号,然后点击编号对应的小正 方形,会出现一个小勾勾,右边所有的项目默认都会选中(有绿点代表选中),确认 所做项目无缺漏之后,点击开始测试,它会自动跳到样本检测的那个界面,点开始测 试,就进行质控的测试了(点开始测试之前,注意全部试剂盖子去掉,质控液用样品 杯装着,放在设定的位置); 四、测试完成之后,点击质控结果,点击查询,观察测试值是否在靶值的正负两个标准差 之内,如不在范围之内,请检查质控液,定标,试剂是否正常,机器测试过程中有无 异常现象; 五、如均无异常,调整K因子,公式:新K因子=(均值÷测试值)×定标出来的K因子; 六、定标出来的K因子在定标结果里查看,首先找到定标结果里的因子,例如UREA的 “K”值是,然后乘以10000等于86, 86才是真正要换算的K因子; 七、得出新的K因子之后,在定标设置里找到项目UREA,将定标规则修改为K因子法,输 入新的K因子,然后点击保存即可; 八、重新做质控测试,观察质控结果。 质控液复溶步骤

临床生化检验知识点

临床生化检验 1、糖酵解:指从葡萄糖至乳糖的无氧分解过程,可生成2分子ATP。是体内糖代谢最主要途径。最终产物:乳酸。依赖糖酵解获得能量:红细胞。 2、糖氧化——乙酰CoA。有氧氧化是糖氧化供能的主要方式。1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为CO2和H2O,可生成36或38个分子的ATP。 3、糖异生:非糖物质转为葡萄糖。是体内单糖生物合成的唯一途径。肝脏是糖异生的主要器官。防止乳酸中毒。 4、血糖受神经,激素,器官调节。 5、升高血糖激素:胰高血糖素(A细胞分泌),糖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糖异生),肾上腺素(促进糖原分解)。 降低血糖激素:胰岛素(B细胞分泌)(唯一) 6、糖尿病分型: Ⅰ型:内生胰岛素或C肽缺,易出酮症酸中毒,高钾血症,多发于青年人。 Ⅱ型:多肥胖,具有较大遗传性,病因有胰岛素生物活性低,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功能异常。 特殊型及妊娠期糖尿病。 7、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有糖尿病症状加随意血糖≥11.1 mmol/L;空腹血糖(FVPG)≥7.0 mmol/L;(OGTT)2h血糖≥11.1 mmol/L。初诊需复查后确证。

8、慢性糖尿病人可有:白内障(晶体混浊变形),并发血管病变以心脑肾最重。 9、糖尿病急性代谢并发症有:酮症酸中毒(DKA,高血糖,尿糖强阳性,尿酮体阳性,高酮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多<40岁,年轻人),高渗性糖尿病昏迷(NHHDC,血糖极高,>33.6mmol/L,肾功能损害,脑血组织供血不足,多>40岁,老年人),乳酸酸中毒(LA)。10、血糖测定: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偶联法(GOD-POD法)。己糖激酶法(HK):参考方法 (>7.0mmol/L称为高血糖症。<2.8mmol/L称为低血糖症。) 11、空腹低血糖反复出现,最常见的原因是胰岛β细胞瘤(胰岛素瘤)。胰岛B细胞瘤临床特点:空腹或餐后4—5h发作,脑缺糖比交感神经兴奋明显,有嗜睡或昏迷,30%自身进食可缓解故多肥胖。 12、血浆渗透压=2(Na+K)+血糖浓度。 13、静脉血糖〈毛细血管血糖〈动脉血糖。 14、血糖检测应立即分离出血浆(血清)尽量早检测,不能立即检查应加含氟化钠的抗凝剂。 15、肾糖阈:8.9—10.0mmol/L。 16、糖耐量试验:禁食10—16h,5分钟内饮完250毫升含有75g无水葡萄糖的糖水,每30分钟取血一次,监测到2h,共测量血糖5次(包括空腹一次)。

检验科临检生化质控方法

检验科临检、生化室内质控方法 一、质控的概念。质量控制是为了监测和评估本实验室的工作质量,以此决定本实验各检验可否发出的检查、控制手段。 1、OCV:表示本实验室在目前最佳条件下某项目所能达到的最好精密度水平。其基本原则是,OCV测定需采用与常规工作相同的试剂、仪器及检测方法。一般来说,实验室都用OCV测定来确定本室新开展的一项新项目的精密度,如果数值偏大,则说明该测定方法可能不稳定,不成熟,应该尽量避免在本实验室使用该方法。 2、RCV:表示本实验室在目前条件下,常规工作中某项目检验的精密度水平,是室内质控中靶值和允许误差范围确定的依据。在第一次测定OCV后及每更换一次质控血清批号后,均应对新质控血清进行RCV测定。一般实验室的质控工作都是以RCV为标准的。 3、RCVK:表示常规条件下对定值血清测定的变异。在RCVK中,根据RCV 数据所绘制的“空图”,对于同一批号的质控品是不变的。不得将当月的检测结果代替RCV测定中的数据来绘制质控图。 4、RCVU。常规条件下未定值血清测定的变异。 目前在国内外采用最多的质控方法是(均值)图法。我认为佳音内部开展的质控方法还是以其为最佳。在建立图之前应做一些准备工作。 二、准备工作。 1、建立质控的规章制度及普及质控知识。质控工作的开展,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的,还需要掌握大量的质控知识。这就需要在平时的工作中下大力气规定出一些制度来实施质控的工作,并在检验科中多加强这方面的学习,使每个员工都掌握一定的质控知识,才能让员工在平时的工作中加以用心,把质控工作开展起来。 2、定期检校仪器。对使用的仪器定期进行检查和校正,并建立完善的资料数据,以便在质控工作开展起来后,分析数据时加以应用。 3、制备生化质控血清。质控工作的开展需要大量的质控血清,而假如全部从试剂公司购置的话,是笔不小的开支。可以采取多份血清标本,混合后分装冻存作为质控血清使用。自制质控血清最好一次性制备够半年甚至是一年的量。在检验过程中应注意防止肝炎感染。在使用冻存的质控血清时,必须使其完全融化并达到室温后方可测定。 4、选择标准血清。每一项目都需要标准品来标定一些数据,标准品的品质直接关系到质控的准确性和精密度。因此要做好质控工作,就要选择稳定性较好而瓶间较小的标准品。

生化检验中的定标

定标的意义: 定标就是要找出一个参考点,就是一个K值(或F值)。它是由仪器与试剂共同确定下来。当我们测定一个标本时,无论是手工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出来的值只是一个吸光度,这个吸光度对我们没有什么意义,我们要把这个吸光度转化成一个浓度或是酶的活性,那就要乘上一个K值,计算出来的结果对我们就有意义了。K值就是我们通过定标找出来的。一般来说测定K值的最低要求是用标准品和试剂空白来测定,经过仪器测定出这两个吸光度,即标准品的吸光度和试剂空白的吸光度。 K=标准浓度/(A标准-A试剂空白) PS:A表示吸光度 标准液的浓度我们是知道的,这两个吸光度可以由仪器测出,这样就得出一个K值。任何标本,用其吸光度乘以K值就得到了其浓度值。因此,K值具有非常决定性的意义,可以决定标本的准确性。 K值的决定因素: 我们看看K值会受到什么影响呢? 第一,标准液的浓度一定要准确(标准液最好与标本一样是以血清为基质的)。 第二,标准液的吸光度与试剂空白的吸光度一定要准确。吸光度受仪器、试剂的影响,如果仪器稳定,试剂也稳定,那K值就稳定。仪器和试剂是影响K值的主要因素。 如何确定K值是准确的? 一般我们用质控血清来检查,最好是两种水平的质控来检查,如果质控结果很好,可以说K 值是准确的,用这个K值计算出来病人的结果也是准确的,所以K值非常关键。 K值的真面目: K值实际上代表了斜率,截距代表试剂空白,试剂空白每天都在变化,所以K值的稳定性由仪器与试剂决定,如果仪器与试剂都十分稳定,那K值也很稳定。 多长时间定一次标合适? 这要看您试剂的稳定性,质控结果不好,有些项目做试剂空白可以解决,有些项目要做两点定标。 酶的项目如何确定K值: 一是计算出来的理论K值; K = (TV × 1000)/(SV × L × ε) 二是用有酶项目的定标液得出K值(K=标准浓度/(A标准-A试剂空白)):目前各公司可以提供多项目的定标液,不仅有底物类的项目,也有酶类的项目。

生化质控操作方法

iChem---330生化分析仪 做质控,样本测试之前,注意一下几点: 一、试剂针,样本针,搅拌杆以及清洗臂的各个位置是否正确,特别是反应杯的位置,如 把试剂或者标本加至反应杯壁上,对测试有影响; 二、所有反应杯是否干净,杯子里有无残留水,反应杯外壁上是否有水,反应槽里是否有 水,如有水,请擦干净; 三、执行清洗程序,观察7阶清洗臂清洗反应杯时,杯子里的水是否会溢出来,7根清洗针 的针尖是否会滴水下来。 质控测试: 击质控液设置,点击增加,输入名称:质控液,批号:852UN,浓度水平:中,样本盘号:1号样本盘,虚拟号:0,样本杯号:58,然后选中所有项目,分别点击右下角 的平均浓度的白色框,输入项目的靶值和标准差,然后选中某个项目,输入其靶值和 标准差(所有项目的靶值和标准差根据说明书的靶值表设定)见附表: 二、依次输入所有要做质控的项目的靶值和标准差,完成之后,点保存即可,保存之后, 检查下所有靶值和浓度有无输错,如有输错,点击修改,然后再保存; 三、然后点击质控申请,选中你刚刚所加的那个质控液的编号,然后点击编号对应的小正 方形,会出现一个小勾勾,右边所有的项目默认都会选中(有绿点代表选中),确认 所做项目无缺漏之后,点击开始测试,它会自动跳到样本检测的那个界面,点开始测 试,就进行质控的测试了(点开始测试之前,注意全部试剂盖子去掉,质控液用样品 杯装着,放在设定的位置); 四、测试完成之后,点击质控结果,点击查询,观察测试值是否在靶值的正负两个标准差 之内,如不在范围之内,请检查质控液,定标,试剂是否正常,机器测试过程中有无 异常现象; 五、如均无异常,调整K因子,公式:新K因子=(均值÷测试值)×定标出来的K因子; 六、定标出来的K因子在定标结果里查看,首先找到定标结果里的因子,例如UREA的“K” 值是0.0086,然后0.0086乘以10000等于86, 86才是真正要换算的K因子; 七、得出新的K因子之后,在定标设置里找到项目UREA,将定标规则修改为K因子法,输 入新的K因子,然后点击保存即可; 八、重新做质控测试,观察质控结果。

检验科生化室内质控办法

检验科生化室内质控办法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检验科生化室内质控方法 一、质控的概念。质量控制是为了监测和评估本实验室的工作质量,以此决定本实验各检验可否发出的检查、控制手段。 二、1、OCV:表示本实验室在目前最佳条件下某项目所能达到的最好精密度水平。其基本原则是,OCV测定需采用与常规工作相同的试剂、仪器及检测方法。一般来说,实验室都用OCV测定来确定本室新开展的一项新项目的精密度,如果数值偏大,则说明该测定方法可能不稳定,不成熟,应该尽量避免在本实验室使用该方法。 三、2、RCV:表示本实验室在目前条件下,常规工作中某项目检验的精密度水平,是室内质控中靶值和允许误差范围确定的依据。在第一次测定OCV后及每更换一次质控血清批号后,均应对新质控血清进行RCV测定。一般实验室的质控工作都是以RCV为标准的。 四、3、RCVK:表示常规条件下对定值血清测定的变异。在RCVK中,根据RCV数据所绘制的“空图”,对于同一批号的质控品是不变的。不得将当月的检测结果代替RCV测定中的数据来绘制质控图。 五、4、RCVU。常规条件下未定值血清测定的变异。 六、目前在国内外采用最多的质控方法是(均值)图法。我认为佳音内部开展的质控方法还是以其为最佳。在建立 图之前应做一些准备工作。 七、二、准备工作。 八、1、建立质控的规章制度及普及质控知识。质控工作的开展,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的,还需要掌握大量的质控知识。这就需要在平时的工作中下大力气规定出一些制度来实施质控的工作,并在检验科中多加强这方面的学习,使每个员工都掌握一定的质控知识,才能让员工在平时的工作中加以用心,把质控工作开展起来。 九、2、定期检校仪器。对使用的仪器定期进行检查和校正,并建立完善的资料数据,以便在质控工作开展起来后,分析数据时加以应用。 十、3、制备生化质控血清。质控工作的开展需要大量的质控血清,而假如全部从试剂公司购置的话,是笔不小的开支。可以采取多份血清标本,混合后分装冻存作为质控血清使用。自制质控血清最好一次性制备够半年甚至是一年的量。在检验过程中应注意防止肝炎感染。在使用冻存的质控血清时,必须使其完全融化并达到室温后方可测定。 十一、4、选择标准血清。每一项目都需要标准品来标定一些数据,标准品的品质直接关系到质控的准确性和精密度。因此要做好质控工作,就要选择稳定性较好而瓶间较小的标准品。 十二、三、质控的方法。 十三、1、OCV和RCV的测定和计算机分析。 十四、用制备好的同批质控血清本实验室的最佳条件下反复测定至少20份,计算全部结果的均值、标准差S和变异系数CV,此处的CV即OCV。 十五、取测过OCV或准备用于下阶段的质控血清,每天随病人标本测定一瓶(或一支)。20天后,计算各项目测定结果的、S、CV,此处的CV即为RCV。对于我们集团来说,可能不会每天都有生化测定,这时可以用每次常规测定时做的质控血清的值,连续20次结果计算、S、RCV。 十六、由于计算器及计算机的普及,这里只介绍结果的计算器的算法:按一下STA键,会出现一个统计框,点返回后,输一个结果按一下DAT键。输完结果后,点SUM即为结果的总和;AVE为均值;S即为标准差S;S/AVE即为CV值。2、OCV及RCV测定的注意事项:(1)RCV测定应尽可能保证最佳条件,一个数据尽量来自一瓶质控血清。最好在4-5天内每天测定 十七、4-5个结果,这样4-5天内就可以得到做分析所用的20个数据。综合表达了批间和天间的精密度水平。 十八、(2)RCV测定必须保证是和标本测定相同的处理条件,每次的RCV测定次序必须随机。且20个数据要来自于20次测定中的20瓶质控血清。一天内多个数据,一批内多个数据,或每天将同一瓶质控血清测定多次求平均值,均不符合RCV测定的要求。 十九、(3)、在OCV测定中,如有某个数据超过±3S的范围,应废除全部数据,重新测定OCV。如RCV测定中有一个数据超过±3S的范围,则删除该数据,用剩下的19个数据计算RCV;如果有一个以上的数据超过±3S,则应舍弃全部的数据,重新测定RCV。 二十、(4)当一批质控快要用完时,应提前制备下一批质控血清,并做RCV测定。 二十一、(5)RCV一般比OCV大,但不超过OCV的两倍。且两者的应十分接近。如果RCV值小于OCV值,说明OCV 没有在实验室的最佳条件下测定。

临床生化检验知识点

1、糖酵解:指从葡萄糖至乳糖的无氧分解过程,可生成2分子ATP。是体内糖代谢最主要途径。最终产物:乳酸。依赖糖酵解获得能量:红细胞。 2、糖氧化——乙酰CoA。有氧氧化是糖氧化供能的主要方式。1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为CO2和 H2O,可生成36或38个分子的ATP。 3、糖异生:非糖物质转为葡萄糖。是体内单糖生物合成的唯一途径。肝脏是糖异生的主要器官。防止乳酸中毒。 4、血糖受神经,激素,器官调节。 5、升高血糖激素:胰高血糖素(A细胞分泌),糖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糖异生),肾上腺素(促进糖原分解)。 降低血糖激素:胰岛素(B细胞分泌)(唯一) 6、糖尿病分型:Ⅰ型:内生胰岛素或C肽缺,易出酮症酸中毒,高钾血症,多发于青年人。 Ⅱ型:多肥胖,具有较大遗传性,病因有胰岛素生物活性低,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功能异常。 特殊型及妊娠期糖尿病。 7、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有糖尿病症状加随意血糖≥11.1 mmol/L;空腹血糖(FVPG)≥7.0 mmol/L;(OGTT)2h血糖≥11.1 mmol/L。初诊需复查后确证。 8、慢性糖尿病人可有:白内障(晶体混浊变形),并发血管病变以心脑肾最重。 9、糖尿病急性代谢并发症有:酮症酸中毒(DKA,高血糖,尿糖强阳性,尿酮体阳性,高酮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多<40岁,年轻人),高渗性糖尿病昏迷(NHHDC,血糖极高,> 33.6mmol/L,肾功能损害,脑血组织供血不足,多>40岁,老年人),乳酸酸中毒(LA)。 10、血糖测定: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偶联法(GOD-POD法)。己糖激酶法(HK):参考方法(>7.0mmol/L称为高血糖症。<2.8mmol/L称为低血糖症。) 11、空腹低血糖反复出现,最常见的原因是胰岛β细胞瘤(胰岛素瘤)。胰岛B细胞瘤临床特点:空腹或餐后4—5h发作,脑缺糖比交感神经兴奋明显,有嗜睡或昏迷,30%自身进食可缓解故多肥胖。 12、血浆渗透压=2(Na+K)+血糖浓度。 13、静脉血糖〈毛细血管血糖〈动脉血糖。 14、血糖检测应立即分离出血浆(血清),尽量早检测,不能立即检查应加含氟化钠的抗凝剂。 15、肾糖阈:8.9—10.0mmol/L。 16、糖耐量试验:禁食10—16h,5分钟内饮完250毫升含有75g无水葡萄糖的糖水,每30分钟取血一次,监测到2h,共测量血糖5次(包括空腹一次)。

生物化学检验考试重点知识总结教学提纲

生物化学检验考试重点知识总结

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 第一章 临床生物化学的概念:临床生物化学与是在人体正常的生物化学代谢基础上,研究疾病状态下生物化学病理性变化的基础理论和相关代谢物的质与量的改变,从而为疾病的临床实验诊断,治疗监测、药物疗效和预后判断、疾病预防等方面提供信息和决策依据的一门学科。(选择题) 第二章 1.血浆蛋白质电泳区带顺序:前清蛋白、清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1-球蛋白、β2-球蛋白、γ-球蛋白 2.急性时相反应:当人体因感染、自身免疫性等组织损伤(如创伤、手术、心肌梗死、肿瘤等)侵害,诱导炎症,使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等细胞释放紧急反应性因子,再经血液循环,刺激肝脏细胞产生Hp、Cp、CRP等,使其血浆中浓度显著升高,而血浆前清蛋白、清蛋白、转铁蛋白浓度则出现相应下降,此炎症反应过程,称之为急性时相反应(APR),该过程出现的蛋白质统称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APP)。各APP升高的速度和幅度有所不同,C-反应蛋白首先升高,在12小时内α1-酸性糖蛋白也升高,尔后α1-抗胰蛋白酶、触珠蛋白、C4和纤维蛋白原升高,最后是C3

和铜蓝蛋白升高,通常在2至5天内这些APP达到最高值。 3.M蛋白→多发性骨髓瘤 4.清蛋白(Alb)的生理功能:①保持血浆胶体渗透压:以维持血管内外体液的平衡。②重要的营养蛋白:用于组织蛋白的补充和修复③血浆中主要的载体蛋白:许多水溶性差的物质,可以通过与Alb的结合而运输④具有缓冲酸碱的能力: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 5.CRP的临床意义: CRP是第一个被认识的APP。CRP是非特异性指标,主要用于结合临床检测疾病:①筛查微生物感染;②评估炎症性疾病的活动度;③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白血病和外科手术后并发的感染(血清中浓度再次升高)④新生儿败血症和脑膜炎的监测;⑤监测肾移植后的排斥反应等(简答题) 6.体液总蛋白测定的方法:凯氏定氮法是经典的蛋白质测定方法(参考方法);双缩脲法是常规方法。 7.清蛋白可与阴离子染料溴甲酚绿(BCG)或溴甲酚紫(BCP)结合,而球蛋白基本不结合这些染料。 8.前清蛋白(PA):在正常血清蛋白电泳(SPE)中显示在清蛋白前方故而得名,生理功能:PA为运载蛋白和组织修

生化检测基本常识

生化检测常识

目录 第一章生化检测基本常识 1.1标本的获得 (2) 第二章常规生化检测项目简介 2.1生化项目的临床意义 (2) 第三章生化仪参数测量原理 3.1自动生化仪的分类 (3) 3.2分立式生化仪结构 (5) 3.3生化检验的原理和方法 (6) 3.4生化分析仪测定方法的分类及应用度的计算 (9) 3.5.测定值计算方程 (10) 3.6 定标参数和浓度的计算 (17) 第四章几个重要概念 5.1试剂空白 (21) 5.2样本空白 (21) 5.3水空白 (21) 5.4样本 (21) 5.5质控物质 (21) 5.6底物控制 (21)

第一章生化检测基本常识 生化检测是医院检验科(或化验室)常用的检测手段,通常以人的血清为标本,通过测量血清中各生化成份的含量,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1.1标本的获得 一般要求病人空腹时采静脉血(全血)。全血经过离心机离心,分层为血清和血细胞,正常情况下,上层颜色浅且透明(血清),下层颜色深且不透明(血细胞)。有的血清较为特殊,或分层不明显(融血),或血清不透明(脂血,呈牛奶状)。 第二章常规生化检测项目简介 2.1生化项目的临床意义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又称为谷丙转氨酶(GPT)是衡量肝功能的重要指标,许多低端医 疗机构在做体检时仅测此一项生化项目。正常人一般在40U/L以内。干粉试剂复溶后为单试剂,液体试剂一般为双试剂,应用动力学法可计算结果。 ◆蛋白:通常测白蛋白(ALB)和总蛋白(TP),终点法。一般用单试剂,有的TP试剂为双试剂, 可用两点终点法测。蛋白质是血清的主要成份,大部份由肝细胞合成。通过蛋白的测定可以协助某些疾病的诊断。 ◆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简称血糖(GLU)。常用于糖尿病的诊断。正常人空腹血糖一般为3.9~ 6.1mmol/L。市场上单、双试剂的商品化试剂盒都有,可用终点法(单试剂)或两点终点法测量 (双试剂)。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又称为谷草转氨酶(GOT),主要用于心肌和肝胆疾病及骨骼肌病 的诊断。是肝功能测试的常用指标之一。正常人一般在40U/L以内。同ALT一样,无论单、双试剂,用动力学法可计算结果。 ◆碱性磷酸酶(ALP):主要用于肝胆疾病及骨骼病的诊断。是肝功能测试的常用指标之一。正常 人一般在240U/L以内。用动力学法计算结果。 ◆γ-谷氨酰转移酶(GGT):主要用于肝胆疾病诊断。是肝功能测试的常用指标之一。正常人一般 在50U/L以内。用动力学法计算结果。 ◆胆红素(BiL):胆红素的测定,能准确反映黄疸的程度,判断黄疸的类型。一般测量总胆红素(TBil) 和直接胆红素(DBil)。 ◆甘油三酯(TG):其含量测定是血脂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 ◆总胆固醇(CHOL):是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的总称,其测定对高脂蛋白血症和冠心病的诊断 及发病机理的研究有一定意义。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主要在肝脏中合成,是血清中颗粒数最多的脂蛋白。其含量是 冠心病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肌酐(CREA):是肌酸代谢的最终产物,由肾脏排出。是肾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尿素(Urea):是蛋白质分解代谢的终产物。血尿素测定是肾功能的最敏感指标。 ◆载脂蛋白A1(APOA1):是高密度脂蛋白的主要组成成分,临床上主要用于脑血管病风险度的估 计。 ◆载脂蛋白B(APOB):是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组成成分,临床上主要用于冠心病的风险度的估计。 ◆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通常存在于动物的心脏、肌肉以及脑等组织的细胞浆和线粒体中,是 一个与细胞内能量运转、肌肉收缩、ATP再生有直接关系的重要激酶。可用于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常见肌病(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发作期、病毒性心肌炎、多发性肌炎、挤压综合征等严重肌肉损伤)及脑血管疾病的诊断。

生化检验质控操作流程

生化检验质控操作流程

生化检验质控操作流程 【操作步骤】 一、室内质控品的选择 理想的室内质控品至少应具备以下特点:人血清基质;无传染性;瓶间变异小,酶类项目CV%<2%,其它分析物CV%<1%;冻干品复溶后稳定性好,多数常规生化项目2~8℃稳定7天,-20℃稳定30天;有效期应在1年以上。 二、质控品的正确使用与保存 严格按质控品说明书操作和保存,不使用超过保质期的质控品;冻干质控品的复溶确保所用溶剂的质量和所加溶剂的量的准确性,复溶时应轻轻摇匀,使内容物完全溶解,切忌剧烈振摇,防止泡沫产生,复溶时间不得少于20分钟;质控品要在与患者标本同样测定条件下进行测定;每天至少做两水平以上质控品。 三、室内质控图的绘制 1.均值和质控限的确定 在开始室内质控时,首先要确定质控图的均值和质控限,将质控品应与常规标本一起测定。根据20次质控结果(每天开一瓶,一天测一次),对数据进行离群值检验(剔除超过3s 外的数据),计算出平均数和标准差,作为暂定均值和暂定标准差。 以此暂定均值和标准差作为下一个月室内质控图的均值和

四、失控情况处理及原因分析 室内质控出控时,应填写失控报告单,并上交专业主管,由专业主管做出是否发出与测定质控品相关的那批患者标本检验报告并分析及登记失控原因。失控信号的出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操作上的失误、试剂、校准物、质控品的失效,仪器维护不良以及采用的质控规则、质控限范围、一次测定的质控标本数等等。 失控信号一旦出现就意味着与测定质控品相关的那批患者标本报告可能作废。此时,首先要尽量查明导致的原因,然后再随机挑选出一定比例(例如5%或10%)的患者标本进行重新测定,最后根据既定标准判断先前测定结果是否可接受,对失控做出恰当的判断。对判断为真失控的情况,应该在重做质控结果在控以后,对相应的所有失控患者标本进行重新测定。如失控信号被判断为假失控时,常规测定报告可以按原先测定结果发出,不必重做。当得到失控信号时,可以采用如下步骤去寻找原因: 1.立即重测定同一质控品。此步是主要是用以查明人为误差,每一步都认真仔细操作,以查明质控的原因;另外,这一步还可以查出偶然误差,如是偶然误差,则重测的结果应控。如果重测结果仍不在允许范围,则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 2.新开一瓶质控品,重测失控项目。如果质控品结果正常,

临床生化检验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临床生化检验基础知识培训 一、生化基础知识 二、生化仪器基础知识 三、部分生化项目的临床意义 本文档仅供生化应用工程师参考阅览,更多专业知识请查阅后附参考文献。 肖自强 2014-3-19

一、生化基础知识 1.1生化诊断试剂盒为由一定的化学品或者酶类组成的多成分混合试剂(Reagent),最终以水溶液的方式与待测物发生一系列化学或者生化反应,通过生成物或反应物中某物质的吸光度变化,测量待检测物中某种特定物质的含量。 1.2生化诊断试剂用于检测样本,包括:人体血清(主要)、血浆及尿液中的各种酶类和代谢产物,用于预测,诊断以及治疗监测,协助临床医生诊治疾病提供数据参考。 1.3按功能分为:肝功、血脂、肾功、心肌、代谢、免疫&风湿、离子&其他。 1.4试剂性能评价指标: 1 试剂外观 2批间差 3准确度 4精密度 5线性(灵敏度) 6抗干扰能力(特异性) 7稳定性 1.5试剂检测原理(朗伯比尔定律):A=Kbc

式中,A 为吸光度;K 为吸收系数,是与入射辐射的波长及吸收物质的性质有关的常数;b为液层厚度,单位为cm;c 为吸收物质的浓度。当浓度的单位为mol/L 时,K 的单位为L/mol·cm,称为摩尔吸收系数,通常用ε表示。摩尔吸收系数ε表示物质对某一波长的辐射的吸收特性。ε愈大,表示物质对某波长辐射的吸收力愈强,因而分光光度法测定的灵敏度就愈高. 1.6理论值与实测值偏差的解释:实测值偏离了朗伯比尔定律。 偏离Lambert-Beer定律的因素: 1复合光对Beer 定律的偏离:吸收定律要求入射光为单色光,而分光光度计单色光的纯度主要决定于色散元件及光路设计,即使高精度的仪器,也得不到纯单色光,而是波长宽度的复合光,其结果导致偏离Lambert Beer 定律。 2杂散光的影响:杂散光(stray light) 是进入检测器待测波长以外的光。主要来源于仪器色散元件表面的散射、单色器内壁尘埃等。 3狭缝宽度的影响:单色器设有进、出口狭缝,狭缝愈窄,单色光愈纯,吸光度增加,但辐射能减小,对弱吸收带的测量有一定影响。定性分析时,为提高分辨能力常采用较小的狭缝,而定量分析时,在灵敏度允许的情况下,宜采用较大狭缝。当出、入射狭缝宽度相等时,狭缝宽度引起的误差最小。 4非吸收作用引起的误差: 1.散射效应:光吸收定律只适用于均匀的吸收体系,如待测溶液是混浊的,当 光通过时,将产生散射效应。其结果使光通过吸收物质的光程不固定,散射光的一部分和透射光一起进入检测器,导致偏离Beer 定律。因此,免疫比浊法常用多点校准来做标准曲线。 2. 荧光效应:分子吸收辐射能后产生的激发态分子以重新发射辐射的方式回 到基态而发射荧光。由于多数显色体系荧光效应很小,而且荧光发射是各向同性,只有一部分沿透射光方向进入检测器,使测量吸光度偏低。一般情况下,荧光效应对分光光度法产生的影响较小。目前,多数光度计设有两个样品室,对有荧光试样可置于离检测器较远的样品室,或在光路中插入适当的滤光片以消除荧光效应。 5测定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化学反应引起的误差,人为的误差等,在此不作详细解释。 1.7生化测定方法:临床化学自动分析仪所涉及的测定方法包括终点测定法、连续监测法、固定时间法等。 1.8.1生化分析基本术语概述: 1双波长:由主波长和副波长构成的两个波长,测定样品采用双波长可以消除对实验的影响。主波长是指测定某物质时,生成的产物颜色对光吸收的特有波长。副波长是指测定某物质时,为消除其他干扰物质在主波长造成测定干扰所设定的波长。 2反应杯空白:在特定波长下,光通过以蒸馏水或空气为反应体系所测得的吸光度值。 3试剂空白:在各特定波长下,光通过以蒸馏水或生理盐水为样品和相应测定项目

生化检验中的定标审批稿

生化检验中的定标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定标的意义: 定标就是要找出一个参考点,就是一个K值(或F值)。它是由仪器与试剂共同确定下来。当我们测定一个标本时,无论是手工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出来的值只是一个吸光度,这个吸光度对我们没有什么意义,我们要把这个吸光度转化成一个浓度或是酶的活性,那就要乘上一个K值,计算出来的结果对我们就有意义了。K值就是我们通过定标找出来的。一般来说测定K值的最低要求是用标准品和试剂空白来测定,经过仪器测定出这两个吸光度,即标准品的吸光度和试剂空白的吸光度。 K=标准浓度/(A标准-A试剂空白) PS:A表示吸光度 标准液的浓度我们是知道的,这两个吸光度可以由仪器测出,这样就得出一个K值。任何标本,用其吸光度乘以K值就得到了其浓度值。因此,K值具有非常决定性的意义,可以决定标本的准确性。 K值的决定因素: 我们看看K值会受到什么影响呢? 第一,标准液的浓度一定要准确(标准液最好与标本一样是以血清为基质的)。 第二,标准液的吸光度与试剂空白的吸光度一定要准确。吸光度受仪器、试剂的影响,如果仪器稳定,试剂也稳定,那K值就稳定。仪器和试剂是影响K值的主要因素。 如何确定K值是准确的? 一般我们用质控血清来检查,最好是两种水平的质控来检查,如果质控结果很好,可以说K值是准确的,用这个K值计算出来病人的结果也是准确的,所以K值非常关键。 K值的真面目: K值实际上代表了斜率,截距代表试剂空白,试剂空白每天都在变化,所以K值的稳定性由仪器与试剂决定,如果仪器与试剂都十分稳定,那K值也很稳定。 多长时间定一次标合适? 这要看您试剂的稳定性,质控结果不好,有些项目做试剂空白可以解决,有些项目要做两点定标。

检验科基础知识培训

检验科基础知识培训 一,检验科室组成 生化室、临床检验室、免疫室、细菌室(微生物室) 二,生化室仪器与试剂 生化室是检验科开展生化检验的实验室。其设备主要有 721/722分光光度计、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血凝分析仪、血气分析仪、水浴锅、离心机。 耗材主要有试管、注射器、真空采血管、采血针、样品杯、试 剂。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按测定速度分小型、中型、大型、超大型四 种,这是我们自己划分的,以方便记忆和区别。 测试速度是以单位时间生化分析仪能够完成测试的生化项目数 以200左右测试速度为小型机 小型机适用县级中医院、妇保院、乡镇卫生院 以400左右测试速度为中型机 中型机适用县医院、地市级中医院妇保院 以800左右测试速度为大型机 大型机适用县医院、地市级医院中医院妇保院 800以上至翻倍速度为超大型机 超大型机适用地市级以上医院中医院妇保院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有国产和进口之分,多数医院喜欢进口仪器。

进口仪器品牌有: 罗氏、日立、奥林巴斯、贝克曼、东芝、雅培、西门子、日本电子(BM6010)、希森美康,其中奥林巴斯生化仪被贝克曼收购,成为一个公司两个品牌,西门子生化仪是贴牌日本电子。 国产仪器品牌主要有: 上海科华、南京英诺华、深圳迈瑞、长春迪瑞(四川新成)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又有湿化学和干化学两类机器。 上面讲的进口和国产都是湿化学生化分析仪。 湿化学和干化学的本质区别是试剂的物理性状。 湿化学的试剂是液体的,干化学的试剂是以干片形式存在。 两种试剂价格比较,干片试剂价格较高, 目前市场上以强生的干片机为主,其它品牌有希森美康、罗氏等,较少见。还没有国产干片生化仪。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耗材有: 试剂、标准品、质控品、清洗液、样品杯、采血管等。 标本类型:血清、血浆、尿液、胸腹水等。 生化分析仪测定项目: 生化分析仪的测定项目与人体脏器功能、人体内环境、营养状况等密切相关。 AST——谷草转氨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丙转氨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在人体广泛存在,在心肌、肝脏活性最高,因此,AST/ALT可用于心肌炎、心肌梗塞、急性肝炎、

生化检验中的各种空白概念

生化检验中的各种空白概念

生化检验中的各种空白概念 对所谓"试剂空白""样本空白""水空白""杯空白"等"空白"名词,同学们可能会感到困惑.特此汇集了一下各种言论,并结合自己的理解,总结如下,希望大家指正和补充: 空白概念区别要点:**空白=只含**的空白(吸光度) 1、试剂空白: 由于生化测试测量的吸光度为相对吸光度,所以从理论上说,所有终点法的测试都需要把试剂本身的吸光度扣除。试剂本身的吸光度就是试剂空白。测量方法是按照正常测试的试剂和样本量,把样本换成蒸馏水来测量。 在传统手工方法中,每次测定都要做至少三个管:测定管、标准管、空白管。其中空白管是试剂加蒸馏水,测出来也就是试剂空白。因为操作环境、仪器状态、试剂稳定性等变异,所以要求每次都要测定试剂空白,称为实时试剂空白。 在全自动分析仪上,大体上是模拟手工操作。但许多全自动分析仪为追求速度,在设计上采用一些折中方法来测定试剂空白。以日立全系列生化仪为例。该系列分析仪是做不了实时试剂空白,因为它们全是先加入样本后加试剂,为了折中,只好在定标时做一个试剂空白,保存起来,需要扣除试剂空白时再减这个预先保存的值。这种做法,对于比较稳定的试剂来讲,对结果影响不大。

(3)现代全自动生化仪大多采用双波长测定。双波长测定的原则是根据干扰组分和待测物质吸收光谱的峰形特征,选择两个波长和,使干扰组分在这两个波长处的吸光系数相等,而使待测物质在两波长处的吸光系数有显著差别。以两波长分别测定分析溶液的吸光度,以两个吸光度值之差(△A)计算。这也可以扣除一部分样本空白。 (4)有些仪器,例如日立系列,有专门的“血清信息”功能的设置。做法都是单独占用一个空白通道来计算,这也叫做样品空白校准。 3、水空白: 比色杯在加入水以后的吸光度。水空白的意义主要是对光路系统进行检查和校正,如光源,比色杯等,同时在计算中起到消除“杯差”的作用。日立7060中的Cell Blank(杯空白)测定的就是水空白。定标的意义: 定标就是要找出一个参考点,就是一个K值(或F值)。它是由仪器状态和试剂状态确定下来的。当我们测定一个标本时,无论您是用手工的方法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出来的值只是一个吸光度,这个吸光度对我们没有什么意义,我们要把这个吸光度转化成一个浓度或是酶的活性。那就要乘上一个K值,计算并打印出来的结果对我们就有意义了。K值就是我们通过定标找出来的。一般上最低要求是由试剂空白与标准品,经过仪器测定出两个吸光度。

基础生物化学知识点总结

4.各种RNA 的功能:RNA 主要负责遗传信息的表达,在蛋白质合成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mRNA 是由DNA 转录而来,携带着DNA 的遗传信息,并作为蛋白质的合成的模版;rRNA 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核糖体的重要组成部分;tRNA 是密码子翻译为相对应氨基酸的桥梁。 5.核酸的一级结构:核酸分子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和连接方式。 6.核酸链中的核苷酸之间形成3’,5’-磷酸二酯键。 7.核酸链的表示方法:要按5’→3规定书写,具有方向性。 8.DNA 双螺旋结构的特点:(1)DNA 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相互盘绕形成双螺旋结构。两条链围绕同一个中心轴形成右手螺旋,双螺旋的直径为2nm.(2)由脱氧核糖和磷酸间隔相连而成的亲水骨架在双螺旋的外侧,疏水碱基对则在内部,碱基平面与中心轴垂直,螺旋旋转一周约10个碱基对,螺距3.4nm ,这样相邻碱基平面间间隔0.34nm ,并有一个360的夹角,糖环平面与中心轴平行。(3)两条DNA 链借彼此碱基A=T 、G=C 之间形成的氢键而结合在一起。(4)在DNA 双螺旋结构中,两条链配对偏向一侧,形成一条大沟和一条小沟。 9. A-T ,C-G ,单链A+T+C+G=100%,G-C 含量多则DNA 熔点较高,生活环境温度较高。 10.DNA 双螺旋构象多态性:A-NDA 、B-DNA :是最稳定,最常见的右旋DNA 、C-DNA ;Z-DNA 是左旋DNA 。 11.tRNA 的二级结构呈三叶草状结构模型。 12.tRNA 一般由四个臂和四个环组成。四臂:氨基酸臂、二氢尿嘧啶臂、反密码子臂、T ΨC 臂;四环:二氢尿嘧啶环DHU 、反密码子环、额外环、T ΨC 环。 13.氨基酸接受臂由7个碱基对组成,3’-端均为CCA 序列,可以接受活化的氨基酸(结合位点-CCA )。 14.tRNA 的三级结构是L 形的。 15.原核生物的核糖体含3种rRNA :23S rRNA 、5S rRNA 和16S rRNA;真核生物的核糖体有4种:28S rRNA 、5.8S rRNA 、5S rRNA 和18S rRNA 。 16.5’帽子结构:m 7G-5’PPP-N-3’P ;3’尾巴结构:PolyA3’或AAAAAAA-OH 17.核酸的紫外吸收最大值260nm 附近。利用260nm 与280nm 光吸收比值(A260/A280)可判断核苷酸样品的纯度。纯DNA= A260/A280=1.8,纯RNA= A260/A280=2.0。 21. DNA 的熔点:通常把热变性过程中光吸收达到最大吸收(完全变性)一半时的温度称为DNA 的熔点或熔解温度,用Tm 表示。 (1)Tm 值与DNA 分子中G-C 含量成正比。(2)G-C 含量高的DNA ,Tm 值也高。(3)(G-C )%=(Tm-69.3)×2.44 23.蛋白质中N 的平均含量为16%,即1mg 蛋白氮相当于6.25mg 蛋白质。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蛋白质含N 量×6.25。 24.20种蛋白质氨基酸差别:侧链集团R 的不同。 25.非极性氨基酸:丙氨酸(Ala ):CH3- 只含甲基、缬氨酸(Val )、亮氨酸(Leu)、异亮氨酸(Ile )、脯氨酸(Pro )、苯丙氨酸(Phe )、色氨酸(Trp )、甲硫氨酸(Met )。 极性氨基酸:(1)极性不带电荷:甘氨酸(Gly ):H-、丝氨酸(Ser ):HO-CH2、苏氨酸(Thr )CH-CH(OH)-、半胱氨酸(Cys )HS-CH2-、酪氨酸(Tyr )HO-苯环-CH2-、天冬酰胺(Asn )H2N-CO-CH2-、谷氨酰胺(Gln )H2N-CO-CH2-CH2- (2)碱性氨基酸(+): 赖氨酸(Lys )、精氨酸(Arg )、组氨酸(His ) (3)(3)酸性氨基酸(-): 天冬氨酸(Asp )、谷氨酸(Glu ) 计算题:极性氨基酸等电点计算。 26.pH=5.97时,甘氨酸以兼性离子形式存在,氨基酸的净电荷为0,这个pH 称作:等电点。 酸性氨基酸 pI= 2 1(pK1’+pKR ’)两小数之和; 碱性氨基酸 pI=21(pK2’+pKR ’)两大数之和。 27.氨基酸的重要化学反应:(1)与茚三酮反应,生成蓝紫色化合物。脯氨酸或羟脯氨酸与之反应生成黄色化合物,是因为亚氨基的存在(2)与2,4-二硝基氟苯反应(DNFB 或FDNB )生成黄色二硝基苯氨基酸,被Sanger 用于测定肽链N 端氨基酸,被称为Sanger 反应。 28. 氨酸残基:由于形成肽键的α-羧基与α-氨基之间缩合释放出一分子水,肽链中的氨基酸已不是完整的分子,因而称作氨酸残基。 29.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多肽链中氨基酸从N 端到C 端的排列顺序。 30.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肽链主链不同肽段通过自身的相互作用,形成氢键,沿某一主轴盘旋折叠而成的局部空间结构。是蛋白质结构的构象单元,主要有:α螺旋、β折叠、β转角、无规卷曲。 31. α螺旋特征:α螺旋每一圈含3.6个氨基酸残基,沿螺旋轴方向上升0.54nm 。Sn=3.613(13表示上升一圈含13个原子) 32.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多肽链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通过侧链基团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卷曲折叠。凭借次级键维系使α螺旋、β折叠、β转角等二级结构相互配置而形成的特定构象。 34. 四级结构:由相同或者不同亚基按照一定排布方式聚集而成的蛋白质结构。 35. 论述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1、一级结构不同的蛋白质,功能各不相同,如酶原和酶 2、一般结构近似的蛋白质,功能也相似,如同源蛋白(细胞色素等) 3、来源于同种生物体的蛋白质,其一级结构变化,往往是分子病的基础,如镰刀型贫血症 4、变性作用证明蛋白质空间结构与功能有十分密切关系 5、别构酶、别构蛋白等也证明蛋白质空间结构与功能有十分密切关系,如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 36. 在酸性环境中,蛋白质带正电荷,pHpI 。 蛋白质的等电点:当蛋白质在某一Ph aq 中,酸性基团带的负电荷恰等于碱性基团带的正电荷,蛋白质分子净电荷为零,在电场中既不向阴极移动,也不想阳极移动,此时aq 的pH 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pI ,pH=pI 。 蛋白质变性的表现:(1)丧失生物活性(2)溶解度降低,黏度增大,扩散系数变小(3)某些原来埋藏在蛋白质分子内部的疏水侧链基团暴露于变性蛋白质表面,导致光学性质变化(4)对蛋白酶降解的敏感性增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