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高中文言文衔接语法知识(学生版)

初高中文言文衔接语法知识(学生版)

初高中文言文衔接语法知识(学生版)
初高中文言文衔接语法知识(学生版)

文言文语法知识(学生版)

一.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名词活用动词”在文言文中很常见。文言词有些本身就兼有名词和动词两种词性,如“道”,作“道路”、“方法”、“道理”讲是名词,作“说”讲是动词;“艺”,作动词,意思是“种植”,名词,意思是“技艺”。这类词在句中无论用作名词还是动词,都是正常现象。

A. 名词用作动词。

是指有些名词在句中临时用作动词。例如:“陈胜王”中的“王”就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中的“指”“目”都是名词用作动词,“指”是“”;“目”是“”的意思,但是“指”本身就有“手指”和“指着”两种意思,一般不把它看作名词活用为动词;而“目”平时只作名词用,这里就是用如动词。

B.名词作状语。

在文言文中普遍名词可以直接作动词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表示主语做某事时的态度,或表示动作的处所或方法。如:

其一犬坐于前。犬,就是名词用作“坐”的状语,译“”,而不是狗坐在前边。

叩石垦壤,箕畚(jīběn)运于渤海之尾。这里的“箕畚”是名词,用作“运”的状语,译“”。昨夜见军帖……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句中的“”“”“”都是时间名词作状语。

谨食之,时而献焉。这句中的“”就是名词作状语。

2.形容词的活用

A.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在古汉语中有些形容也可以用作动词,是普遍现象。例如:

苟富贵,无相忘。这句中的“富贵”就是形容词用作动词,“”。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一个“老”字是动词“”的意思,第二及第三个“老”’字是名词“”的意思;第一个“幼”字是动词“”的意思,第二及第三个“幼”字是名词“”的意思;两句中的“及”都有“”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B.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绿”使动用法,“”。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句中的“、、、、、、”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C.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例如:渔人甚异之。句中“”就是意动用法,译为。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耻”是意动用法。可译为。

形容词对它的宾语含有“认为宾语怎样”,可译为“以…为…”“把…当作…”。

D.形容词活用做名词。形容词是用来表示事物的性质、状态的、如果把这种性质、状态看作是一种抽象事物的名词,那么形容词就用如名词了。例如:

将军身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这句中的“、”就是形容词用作名词。

3.动词的用法

A.动词的使动用法。君将哀而生之乎。其中“生”译为“”,就是使动用法。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这句中的“、”就是使动用法。

B.动词活用做名词:动词形容词都可以用作抽象名词,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例如: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句中的“伏”就是动词用作名词。译为“”。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句中的“出、入”都是动词用作名词。译为“”、“”。

总结:【文言实词活用的特点】

1.名词、形容词在句子中如处在动词的位置并具有动词的语法功能,就用如动词。代词、数量词也是如此,但是这样用的较少。

2.无论是动词还是用如动词的名词,如果主语有使宾语怎么样的含义,动词就作使动用,如果主语有认为宾语怎么样的含义,动词就作意动用。

3.动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在理解时必须按照“使宾语怎么样”或“认为宾语怎么样”的格式,但译时不必过于拘泥,只要不违背原意,翻译时可以灵活些,以使更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

二、文言文的特殊句式

1.判断句: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要在主语的谓语之间加判断动词“是”。古代通常不用“是”来联系,而是采用以下方式表示。

(1)用语气助词来表示判断。

主语后用“者”字提顿,谓语后用“也”帮助判断,构成“……者,……也”式。有时省去“者”,有时省去“也”,有时“者”、“也”都不用。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可译为:。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可译为:。

刘备天下枭雄。可译为:。

(2)用副词加强判断或构成否定判断。

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可译为:。

此则岳阳数之大观也。可译为:。

(3)以动词“为”代替“是”表示判断。

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可译为:。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可译为:?

判断句特殊标志,需要记住。

1.判断方法“……者,……也”等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粟者,民之所种。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是”字判断句。文言早期“是”字往往不作判断词用,而是指示代词;但在汉、魏以后,“是”作判断动词的逐渐增多,如:①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②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3.句意判断句。这种判断句没有标志词语,只能根据句意来判断。如:①刘备天下枭雄。②秦,虎狼之国。

2.被动句:现在被动句常用“被”来表示,文言文常用介词“为”或“于”来表被动,偶尔也用“见”或“被”,而且它们的用法也各不相同。

(1)用“为”或“为……所”配合表示被动。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可译为:

其印为予群从辈所得。可译为:

(2)用介词“于”放在动词后,并引出施动者。

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可译为:

(3)用“见”表示被动。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译为:

(4)没有任何表示被动词语的被动句。帝感其诚。可译为:

樯倾楫摧。可译为:

3.省略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句子成分的省略,是古今汉语都有的现象,很多句子成分都有省略。

(1)主语省略。()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主语就省略了。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2)谓语省略。谓语是对主语加以陈述,是句子中的重要成分,一般不省略,但在有些情况下谓语也可以省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宾语省略。宾语是动词的受动对象,我们要注意动词谓语,就能分析被省略的宾语。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余闻()而愈悲。

(4)省略介词“于”。介词“于”、“以”在文言文中常被省略。林尽()水源。

口技人坐()屏障中。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4.倒装句:

(1)谓语提前句。文言文中有的主语在前,谓语在后,这是句子的常式,但有时为了突出谓语或

表达某种感情,也可以把主语谓语的顺序颠倒过来。

甚矣,汝之不惠。现代汉语也有这种谓语提前的句子,如,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2)宾语前置句。古汉语中的宾语,在一定的条件下要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具体条件是:以疑问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前置。且焉置土石?子何恃而往?在否定句中,宾语为代词,宾语放在动词之前。彼不我恩也。译:

对于宾语前置句式判断方法如下:

断方法之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忌不自信。

判断方法之二: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沛公安在?

判断方法之三:宾语前置的固定句式,一般为“唯......是......"、"惟......之......"或单用“之”等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词语,这种用法具有很明显的强调宾语的作用。如:子曰:何陋之有?

唯利是图。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定语后置句:定语后置现代汉语的定语一般都放在它所修饰的中心词前,古文中有时为强调定语所表示的意义或使句子节奏短而鲜明,可以把较长的修饰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定语后置就是把本来应在前面修饰中心词的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形成倒装。

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句中,“石”是中心词,“铿然有声”是定语,正常语序应为:

又如:“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在句中,“”是中心词,“”是定语,正常语序应为:。译:

定语后置句一般有三种形式,其判断方法如下:

⑴断方法之一:中心语+定语+者

①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译:

②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译:

⑵判断方法之二:中心语+之+定语,“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⑶断方法之三:中心语+之(而)+定语+者,“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②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4)状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和“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句中一般作状语。例如:“以勇气闻于诸侯。”“闻”是谓语中心词,“于诸侯”意思是“在诸侯之间”,在句中作状语修饰“闻”,本来应该在“闻”前,现在后置了。状语后置的判断有以下几种方法。

(1)判断方法之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位于动词之后时,一般后置作状语。如:①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译

②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译

(2)判断方法之二:用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位于动词之后时,一般后置作状语。如:

具告以事。译

(3)判断方法之三:用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位于动词之后时,“乎”的意思相当于“于”,一般作后置的状语。如: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译:

②名垂乎后世。译:

实例:如屠惧,投之(以骨)。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咨臣(以当世之事)。故临崩寄臣(以大事)。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以上这些知识在学习古汉语时都应注意。倒装句的几种类型一定要记清楚,此为考试之重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