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高考语文总复习 考点各个击破专题 第十四章 论述类文本阅读

2011高考语文总复习 考点各个击破专题 第十四章 论述类文本阅读

1.2010年新课标《考试说明》规定: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1)理解 B

①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预计2011年考查会呈现以下趋势:

(1)在知识点考查上,理解词句、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概括文中观点是考查的重点。

(2)题型多以客观题形式出现,但也不排除个别省市向北京、上海、广东卷题型靠拢,客观题与主观题综合考查。

(3)题量一般为3~4个,分值一般为每题3~4分。

(2009年宁夏海南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像当时的创作盛况。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交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

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人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自己就不写诗了。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

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到晚唐大概就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谷建

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至于说历代的歌唱同样珍贵,为什么唐诗让我们心存景仰,甚至徐志摩的诗总觉得要比现在的歌词好多了?且以唐三彩为例。唐人见到的唐三彩一定和我们见到的不一样,我们见到的要美得多,是时间和距离产生了美。当时的唐三彩和唐诗一样流行、时尚,时时面对的东西美不到哪里去。迎面的歌唱可能不被看重,千百年前的歌唱会滋润和鼓舞同样歌唱着的心。

(摘编自陈鹏举《诗与歌词》)

1.下列对于唐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让人们感到真切和亲切的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的情感所难以割舍。

B.在唐朝,人们盛行写诗和传唱诗,所以可以肯定,其中有一些诗并不是为了求取功名而创作的。

C.现在人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唐朝既被用作一种社交方式,又被作为流行歌曲的歌词,其中尤以后者为多。

D.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就渐渐不再流行了,唐朝诗人之多,于此可见一斑。

【解析】李白诗的传唱,到了晚唐就不再流行,不是唐朝诗人之多的原因,两者不构成因果关系。

【答案】 D

2.下列关于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的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历史上唐诗最终为宋词元曲所取代,而三十年来中国的流行歌词却能长盛不衰,这是值得欣喜的。

B.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一样,写的都是人的现实和梦想,都会使人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C.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和李白的《静夜思》,在表现对故乡的依恋和怀念方面可谓异曲同工。

D.比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我和你》显得更为出色。

【解析】A项中唐诗被宋词元曲取代,而三十年来中国的流行歌词长盛不衰,值得欣喜,在文中没有二者的比较;B项中“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一样……都会使人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用心去歌唱”在文中无体现,文中说“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D项中,《我和你》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色,文中无此意。

【答案】 C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之涣说,如果最美的歌女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就不写诗了。这说明王之涣的诗当时曾被广泛传唱。

B.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一些,这应该跟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难以流行。

C.在唐代,唐三彩和唐诗一样也是流行的、时尚的东西,因而当时的人们是不会把它看得很珍贵的。

D.时间和距离能够产生美,可以想见,现在流行歌曲的歌词在若干年后应该也会被人们推崇的。

【解析】B项中,杜甫的诗当时难以流行,并不是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一定的关系”,相反,正是因为“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答案】 B

“论述类”文本一般以议论文的面目出现,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以阐述观点、说明道理、分析事实、辩驳旧说、介绍新见等为主要内容。主要考查对文本中的重要概念、句子的理解,文中信息的筛选,文章结构思路的分析,内容要点的概括,评价或概括作者在文中表达的观点和态度的能力。试题选材侧重于新闻性、考据性、议论性的文章,以社会科学类文章为主。从理解信息含量特别高的关键词句、归纳重要语段信息、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根据文章进行推断和想像这4个点进行考查。

一、理解重要概念

所谓“重要概念”,是就这个概念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而“文中”则指的是阅读语境。阅读语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语境指对语义影响最直接的现实语境,如上下词、上下句、上下段等。广义的语境指除现实语境外,还包括在一定时代、社会条件下书面语交际的时间、场合、对象和话题的社会语境以及由作者和读者的文化修养、生活经验、语言风格及方言基础等构成的个人语境。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要注意以下几点:

1.弄清概念的含义

概念是事物的特有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概念的内容叫做概念的内涵,它表示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有属性。概念的适用范围叫做概念的外延。概念是用有实在意义的词或短语来表达的。因而对概念性词语的考查要注意区分是考查对概念本质特征的理解还是考查对概念外部特点的阐释。

(1)概念的本质特征即概念的内涵,揭示概念所代表的事物的特点,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关键因素。题干表达一般是要求选择正确的一项,因为概念的定义一般只有一个。信息也一般集中在文中某一个段落或层次,有比较具体的解释说明。

(2)概念的外部特征是概念的条件、表现、作用等。因为事物的外部特征表现在多个方面,可从多个角度设置选项,而题干多是要求选择错误或不准确的一项。涉及的信息往往分散在原文的不同段落或层次。如2007年全国卷Ⅰ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的理解就是依据原文中的“两个条件”从多个角度设题的。干扰项却是从“态度”角度设题。

2.联系上下文把握语境

要会分析词语的适用范围、使用对象、感情色彩等,可以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全面地理解词语,以求准确把握其在文中的正确含义。理解对整个句子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表情达意时有特定意义的重要词语。

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

所谓“文中重要句子”,是就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是指对语段、意义层次、篇章等内容或形式起着决定性影响的句子。一般说来,以下句子可以算是重要的句子:

1.从内容上看,能揭示文章题意、主旨的句子;段落中那些有概括段意作用的句子。2.从表达方式上看,那些直接抒情或间接抒情的句子,那些发表议论的句子。

3.从结构上看,那些能领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句子,表示承前、启后、过渡的句子,有重要指示代词的句子,位于全文或全段开头、结尾处的句子等。

4.从修辞上看,那些运用了比喻、反问、排比、反复、象征等手法的句子以及语意比较含蓄的句子等等。

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意,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读懂原文。

2.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子的含意常常由某个或几个关键的词语来承载,它们或在结构上起起承转合等结构作用,或在意义上表明对象、原因、方式、途径等角度或指向。可以说,抓住关键词语是弄清句子含意的切入口。

3.注意句子的表达形式。有时,句子比较长,句子的结构比较复杂,句子中的词语具有比喻性、指代性作用,就需要对句子本身的结构或写法作必要的分析,以帮助抓住关键词语,帮助把握句子的指向。如果是简单的单句,抓住主、谓、宾,就大致可以把握句意。

4.注意句子的位置及句间关系。如果说句子在文章、语段中起着总领的作用,那么理解、解释它就必须从它所领起的那些内容去看、去分析;如果是起过渡、承上启下的作用,那就要注意审视上下文段的意思;如果是起小结的作用,那么理解、解释时就必须从它的上文去找相关的信息。总之,要抓住句子的“管辖”范围,从句子的“管区”内寻找答案。

在抓住句子管辖范围的基础上再进行分析该句与上下相邻句甚至与全文的联系。一般来说,句间相互关系有指代、总分、说明、扩展(含阐述、解说)、呼应等。

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所谓“筛选”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来区分信息的有无、主次、轻重,去粗取精,去次留主,通过辨别把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

所谓“整合”是指把筛选出来的有用的语言材料按题干要求进行分类,用准确的语言对加工过的信息进行描述或总结概述。

“信息”是指作者通过阅读得到的知识、内容、事实、理论、观点或设想等。“文中的信息”主要是指文章中介绍的最新知识以及对这些知识进行阐释的语言材料、作者的观点等。具体内容如下:

1.文章中的基本概念和最新知识。这是一篇文章的主要价值所在,也是阅读中首先要关注的地方。

2.对重要概念、知识进行阐释的语句和相关材料。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中一定要把握关键,具体辨别,认真筛选,抓住主要信息,把握本质特征。

3.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即文章主旨的语句。这方面的信息一般隐含在文章的材料及作者的相关评说中,做题时一定要准确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把握文章的主体内容联系与思想倾向,并要具备一定的抽象分析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注意通读并勾画

“通读”是读原文、读题干、读选项。读原文时要随时注意每一段落、每一部分的概括性语句,把握好本部分的意义和写作意图,通过对每一段落的理解而达到对全篇的中心内容、写作思路的理解,从而弄明白材料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有什么最新见解,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加以介绍、说明的。

“勾画”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因为“筛选”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所以“勾画”尤为重要。勾画主要是原文中的主干句、关键词及题干中的关键词句。勾画有两个意义,一是可以掌握全文的脉络和从中获得相关信息,答题时可以迅速明确目标把握方向;二是题目选项多半与这些主干句有关,抓住了主干句就抓住了解题的钥匙。

2.筛选信息要有目标意识

阅读和答题都要心中有一定的目标。阅读的目标意识是指在读文章时要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路。答题的目标意识就是始终抓住题干,特别是分析选项时,不要忘记题干要求。

3.整合信息,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同一信息

文章往往在表述同一内容时会变换不同的说法,但这些不同说法体现的信息是一样的;或者命题人在设置选项时故意变换一种说法,其实这种说法和文本中的说法是一个意思。判断信息是否同一是整合信息的一个难点。

(2)遥远信息

在一篇文章中,解说同一观点的材料可能不集中在同一段落或相邻的段落,可能相距较远;或能支持某观点的句子、名言、例子相距较远,这些信息不聚在一起,但解说的是同一观点。阅读时要善于寻找遥远的信息,并把它们拉近,使其聚在一起。寻找遥远信息是阅读文章,特别是阅读论述类文章经常遇到的问题和难点,也是考查筛选、整合信息的重点之一。(3)潜在信息

“潜在”或是言在此意在彼,或是有隐含的话,亦即话外之音。如果离开具体的语境,该句就不再是这个意思了。

(4)分散信息

有些重要的信息不一定集中在一个段落中,常常分散在文章的各个部分。这些分散的信息组合在一起,恰恰说明某一个问题;或者某几句组合起来,说明的是一个问题,另几个句子组合起来,说明的是另一个问题。

四、分析概括观点态度

作者的观点态度是对论述的社会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一般说来,论述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明确的。但有的文章作者的观点态度就不够明显。有的文章从总体上看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明确的,但具体到对文中某一部分内容的观点态度,如引用、转述多人观点时作者本人的意图就比较隐蔽。

论述文中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①辨析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观点态度;②概括作者对文中某一内容的观点态度;③比较作者在文中引用、转述的多人的观点;④分析比较选文的信息材料与作者的观点的异同。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整体解读,筛选出文中直接表明作者观点态度的语句。一般来说,论述文的标题、起始段落的中心句,开启几个重点主体段落的起始句,收束几个重点主体段落的收束句,全文总结性段落的总括句,往往直接表明了作者的观点态度。整体阅读时快速抓住这些语句,对于理清文章局部的内容要点或分论点,把握文章局部内容的内在关联,具有全局性的定向作用。2.分析文章的中心内容,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态度。作者写文章往往围绕一个中心来展开文章内容,因而阅读时,把握文章的中心内容是理解作者观点和态度的关键。有时还需要对文中各段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把握好作者的观点态度。

3.分析文中材料,把握作者观点态度。

论述类文本运用的材料包括事实材料和征引的文献资料,包括理论。这些材料,有的用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有的用来发表某种见解,有的用来反驳某种主张。分析这些材料,正确理解其本身的含义和在文中的作用,便成了把握文章思想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4.从结构分析入手,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阅读“论述类”文本的关键是准确把握作者在文章中的观点。观点与结构的关系是互为依存的,文章观点的表达是无法脱离文章结构独立呈现的,而文章结构离开了为表达观点服务,也就没有了文章本身存在的价值。论述类文章观点的呈现,一般有两种情形:一是作者用明确的语言在文章适当的地方直接点出,或在文首、段首,或在文末、段末;二是作者将观点隐含在文章之中,即所谓表露在字里行间,这就需要从文章结构的解析入手,来仔细探析了。5.分析作者对有关事物的评价,把握引述材料隐含的作者的真实意图。这一点是论述文阅

读考查的重点。阅读时要在筛选整合有关信息的基础上,抓住作者评论或议论性的文字,推求材料与作者意念之间复杂的关系。

6.通过对文中不同观点、不同态度的比较,辨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有两种方法:(1)正反对比:要通过上下文来对比两者或几者的观点,分析作者的观点。(2)相似辨析:有些观点不是明显的对立,而是相容、相交、发展、递进,这要仔细辨析,方可取胜。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解开中国舱外航天服之谜

神七航天员于9月27日16时30分进行首次太空行走,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与出舱航天员一起暴露于太空中。

如果忽略暗藏在“飞天”上的种种“机关”,“飞天”很像特大码的羽绒服。从上到下依次是头盔、上肢、躯干、下肢、压力手套和靴子,背上还有一只1.30米高的大背包。舱外服分为6层:由特殊防静电处理过的棉布织成的舒适层,橡胶质地的备份气密层,复合关节结构组成的主气密层,涤纶面料的限制层,通过热反射来实现隔热的隔热层,以及最外面的外保护层。外层的防护材料可耐受正负100摄氏度以上的温差变化,堪称国内最贵的服装面料。通过调节大小,一套航天服可以用于不同身材的航天员。舱外航天服躯干的设计既要保证一定的强度、刚度,又要尽量减轻重量,还要能承受一定程度的磨损,这对材料和工艺的要求之高,超乎想像。

舱外航天服内有电控台、气液控制台、气液组合插座、应急供氧管、电脐带,躯干外壳上分布着各种仪器。一个只有汉语辞典大小的控制台里,集成了20多种阀门,每个阀门又是一个更精巧的开关集合体。舱外航天服为航天员提供三方面的保障。一是辐射、真空、微流尘等环境的防护;二是生命保障,也就是要保持一个适合人生存的气体和温度湿度环境;三是良好的功效保障,保证航天员穿着舱外航天服能开展维修器材等太空作业。可以说,舱外航天服就是一个“穿在身上的飞船”。

因为出舱活动主要靠手完成操作和“行走”,舱外航天服手套必须灵活,同时又要有相当的厚度以保证气密性、隔热性,这在材料与工艺上几乎是矛盾的。“飞天”的手套采用国际上先进的“三维数字扫描”技术,为每个航天员量身定做的,既安全又灵活。戴上它,航天员能够轻松握持直径为25毫米的物体,拿起一个水杯不在话下。手心握物部位的密密麻麻的凸粒状橡胶,就是为了隔热和防滑而设计的。

飞船发射前,舱外航天服是打包固定在轨道舱壁上的。这可不是简单的“打包”,必须使其不受上升段超重、过载的力学环境影响。“舱外服启封”项目分为21个操作单元,其中仅仅是“解开舱外服的包装物”就包含了12个大步骤,每个步骤又分为数十个动作。航天员需要特殊工具,才能把衣服打开。由于体积、重量的限制,这次舱外航天服在完成出舱任务后不随飞船,把价值三千万的航天服留在轨道舱里,日后随轨道舱的坠落而烧毁的确可惜,但这套服装一旦顺利完成出舱保障,也就完成了最重要的使命,随舱回到地面的,将是比舱外航天服本身更宝贵的技术和经验。

重而不笨,最高可达两米的“飞天”是中国的第一代舱外航天服,就单个设备而言,功能不一定强大,但在系统的集成上具有优势。就完成目前任务的能力而言,这套服装接近国际水平。

1.下列对舱外航天服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舱外航天服就是由头盔、上肢、躯干、下肢、压力手套、靴子、背包组成的“特大码的羽绒服”,可以调节大小,适合不同身材的航天员。

B.舱外航天服从内到外是舒适层、气密层、主气密层、限制层、隔热层和外保护层,防护材料可以承受100摄氏度以上的温差变化。

C.舱外航天服内分布着多种仪器,由一个集成20多种开关的控制台操控,可以实现飞船的多项基本功能。

D.舱外航天服可以为航天员提供环境防护、适合人生存的基本条件和完成舱外维护器材等太空作业的保障。

【解析】A项除此以外还有各种仪器;B项可以承受正负100摄氏度以上的温差变化;C 项“由一个集成20多种开关的控制台操控”不合文意。

【答案】 D

2.下列关于“飞天”的手套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安全灵活,航天员戴着它便于完成舱外的操作和“行走”。

B.既有气密性又有隔热性,这在材料与工艺上几乎是矛盾的。

C.采用“三维数字扫描”技术,每一个航天员都可拥有适合自己的手套。

D.握物部位有密密麻麻的橡胶凸粒,可使航天员轻松握持一个水杯。

【解析】B项与原文第四段表述不一致。

【答案】 B

3.关于文章内容分析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在完成出舱任务后,由于压力、重量和工具的限制,舱外航天服被直接抛弃在外太空。B.“飞天”单个设备功能不一定强大,但由于系统的集成优势,所以具有世界领先水平。C.随着经验的积累、技术的进步,日后航天服的设计会不断改进,也可能随舱地面。D.航天服被弃虽然遗憾,但它已完成了自己最重要的使命,无须重复使用。

【解析】A项航天服会随轨道舱坠落而烧毁;B项单个设备功能不一定强大,系统的集成上具有优势,完成目前任务的能力接近国际水平;D项“无须重复使用”不当。

【答案】 C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郑和之谜与李约瑟难题

李约瑟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提到一个问题:为什么近代科学诞生在欧洲,而不是出自此前科学技术一直领先的中国?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难题。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停滞不前的现象大约始于15世纪,也正是在那个时期,还有一个让今天的学者困惑的事件——郑和之谜。毋庸臵疑,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罕见的壮举。它增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的交流,大大提高了中国在海外诸国的声望。特别是郑和的出使远航是和平目的的,没有征讨和杀伐;而哥伦布等人把掠夺、殖民和屠杀带给了沿途人民。在这一方面,他们将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与郑和相比,实有天壤之别。哥伦布等人的航海不仅在时间上要比郑和晚了几十到上百年不等,而且航程、船舶数量及吨位,都远不及郑和船队。但为什么郑和却没有像哥伦布等人那样,对世界历史和文明的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什么更早的郑和宝船却没有把中国较欧洲更早地“载入”工业文明?为什么郑和之后没有郑和,而哥伦布之后有无数哥伦布呢?

郑和之谜和李约瑟难题有显而易见的共同之处,那就是,中国一度的领先优势并没有保持下去,没有产生更积极的历史影响,而是走向了衰落(中国古代航海事业的衰落以1433年郑和下西洋活动被罢停为标志,中国古代科技停滞不前通常公认发生在明末清初),而且这种衰落都发生得出乎意料,为什么在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这样两件如此相像的事情?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明朝强势的封建秩序下,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得不到正常的发展,因而中国传统科学技术和传统航海事业均缺乏新兴社会力量带来的创新活力,缺乏深刻的社会动力,特别是来自经济方面的动力。

明代已经产生了向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自发过渡的种种迹象,但明朝统治者为了稳固其封建统治基础,强化了“重农抑商”的政策,因为商业的平等、互利、自主等特点与封建制度的人身依附关系和等级秩序是互相冲突的。活跃的航海贸易自然带来商品交换的活跃,这是为封建统治秩序所忌讳的。再反观同一时期的欧洲,哥伦布曾经说:“黄金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东西!谁有了它,谁就可以把灵魂送上天堂。”这就是当时欧洲人的心理写照。新兴的资产阶级更是希望通过航海获得更多的原始积累,当时欧洲的航海行为就整体而言是被一种内在的经济力量所推动的行为。

因此,可以推测,即使郑和早在哥伦布之前就到过美洲,早在麦哲伦之前就实现了环球航行,世界格局也不会有什么变化。因为郑和船队与哥伦布船队的最大区别不在于规模与航程,而在于:一个是曾经强大的结果,一个是开始强大的起因。

李约瑟难题早已超出了单纯的学术范畴,这也正是郑和之谜在中国受到空前关注的原因所在。

4.下列对近代科学没有诞生在中国的根本原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朝社会没有新兴的社会动力,尤其是经济方向的动力。

B.明朝社会缺乏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得不到正常发展。

C.明朝统治者在强势封建秩序下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

D.明朝社会还没有要通过航海来获得原始积累的心理准备。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注意题干“根本原因”。

A、B、D三项所述的原因都是C项“统治者在强势封建秩序下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导致的,均不是根本原因。另外,B项“缺乏商品经济”的表述也与原文不符。

【答案】 C

5.下面是对郑和船队与哥伦布船队所作的比较,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和船队以和平交流为目的,哥伦布船队却以掠夺、殖民和屠杀为目的。

B.郑和船队提高了中国在海外的声望,哥伦布船队因其丑行将永远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C.郑和船队象征着强盛中国的结束,哥伦布船队却象征着强大欧洲的开始。

D.郑和船队并没有为中国带来工业文明,哥伦布船队却将欧洲带入了工业文明社会。

【解析】A项原文第二段说:“哥伦布等人把掠夺、殖民和屠杀带给了沿途人民”,这里说的并非“目的”,而是结果;B项见原文第二段“大大提高了中国在海外诸国的声望……他们将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C项见原文倒数第二段“一个是曾经强大的结果,一个是开始强大的起因”;D项见原文第二段“为什么更早的郑和宝船却没有把中国较欧洲更早的‘载入’工业文明”。

【答案】 A

6.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郑和船队的和平之旅没能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可见,和平友好的文化交流不能对世界文明史产生积极的影响。

B.中国古代航海业的衰落与中国古代科技的停滞不前几乎在同一时期,这说明,没有发达的航海业,便不能有科技的发展。

C.哥伦布的航海是一种内在经济力量所推动的行为,因此可以说,没有来自经济方面的动力,就没有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D.“郑和之谜”已超出学术范畴而备受国人空前关注,这不仅是民族自豪感的反映,更是国人对民族命运深层思考的体现。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综合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郑和之谜”现今备受国人空前关注,并超出学术范畴,实际上是国人在思考“明代中国科技发展为什么没有领先于世界?”“郑和为什么没有像哥伦布等人那样对世界历史和文明的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正是对国家民族命运深层思考的体现。A项,郑和船队虽然没能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平友好的文化交流不能对世界文明史产生积极的影响”,说法不对。

B项,发达的航海业并不是科技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不能因为“中国古代航海业的衰落与中国古代科技的停滞不前几乎在同一时期”,就作此推断。C项,郑和的航海本身并没有经济方面的动机,可它照样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答案】 D

1.集中注意力,通读全文。标出自然段数,明确每节的中心内容,尤其要认真阅读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并在头脑中大体复述各段内容。勾画出关键的字词,如“可能”“将”“一些”“正在”“主要”“如果”“假如”“但是”等,勾画出信息承载量大的句子,标示出文章中揭示主旨的句子。理清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把握全文的内容,进而把握全文的中心意思。

2.精读原文,注重整体阅读,题文对照,明察秋毫地找出明明白白的词语,更要细心捕捉间接或隐性的词语,准确理解其含义。一段话或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文中的基本概念和涉及的有关知识,对重要概念和知识的解释和阐释,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的关键语句等。还有一些较长的句子,结构复杂严密,表意细密。对于论述类文章要注重整体阅读,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论述类文章往往是内容上较深奥,结构上有较强的逻辑性,从结构分析入手,能进一步强化对文章内容的整体认知。

3.细读试题。认真读懂题目的要求,根据拟题者的考查思路进行思考。题文对照,明察秋毫地找出阅读的区域,细心捕捉间接或隐性的词语,大体确定作答范围,然后仔细取舍。4.单选试题,不要急于从题肢中选择答案,可先阅读题干,把题肢还原到原文的相关部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