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就高考谈力学复习

就高考谈力学复习

就高考谈力学复习

备课组长:陈进生撰写者:黄剑峰

[本文摘要:物理学科是考查学生理解、推理、实践、创新应用、综合分析、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实验等方面能力的学科,在理科综合中最能体现高考的区分度。而力学部分又是每年高考主要组成部分,有关力学或电力学结合的题目也往往是每年高考物理试题中的压卷题。本文就最近几年来高考力学方面的特点,笔者近年来在总复习中的反思,及采取对应措施,提出了粗浅的见解,供同行参考。本文分为三部分]

第Ⅰ部分:近年来高考理综试卷中力学特点及分析

特点一:近年来高考物理力学试题注重多种能力的考查,包括5个方面: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如04年理综试卷中15题考查了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推理能力, 23题考查了万有引力定律应用和平抛运动相结合的分析综合能力,25题考查了牛顿运动定律和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相结合的分析综合能力;05年理综试卷中23题既考查了人与跳蚤运动过程的分析,又考查了人与跳蚤起跳过程的联系,24题既考查了挂钩分别挂上物体C、D后各物体的运动和能量转化过程分析,又考查了前后两个过程中隐含的弹性势能及其改变量相等的内在联系,两题都突出考查了分析综合能力和运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06年理综试卷中19题以考查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运用数学处理物体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将题目给出的实验装置与振动图象结合起来,认识竖直弹簧振子的自由振动、受迫振动的图景,结合共振的知识,做出正确的判断。24题既考查了煤块与传送带运动过程的分析,又考查了煤块与传送带运动过程的联系,既可用牛顿运动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题的分析综合能力,也可用图像法来求解的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特点二:近年来高考理综物理试题中,力学都占了大部分,让人不得有“得力学者,得天下”的感言,力学所占比例,统计如下:

表(一):2004年—2006年高考理综试卷试题力学部分一览表

科内的综合,符合《考试大纲》对各部分知识点要求的比重,覆盖面上突出主干知识,兼顾非主干知识。力学知识比例分配统计如下:

表(二)2004年—2006年高考理综试卷试题力学知识点分布一览表

特点四:关注课改理念,注重联系生活,关注社会热点和现代前沿科技知识。

近几年来高考理综物理力学试题中出现了与生活、生产、科研实际联系的题目,增加与科技发展动态、社会热点的题目,统计如下:

表(三)2004年—2006年高考理综部分力学试题的知识背景

查力与运动学,能量守恒定律。考查力度加大,稳中有变,稳中有新,美中不足的是:考查的题型以物理模型化内容居多;突出物理实践能力、理论联系实验的试题较少。但这两个问题也成为明年高考我们要注意的问题。

第Ⅱ部分:近年来力学复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方面:

1、对于个别不是从高一开始带班,而是高三才接手的老师,就应根据学生在高一、二年学生所学力学知识掌握的程度,重新安排复习的进度和要采取的措施。而不是还是以自己为中心,按照以前的老方法去复习。

2、随着高考提前开始,在复习中就存在了复习时间紧、赶进度的问题,力学作为高考中考查的主要部分,学生掌握的好坏也往往立刻体现在高考的成绩上,为了提高复习质量,在复习上决不能因为时间紧就去赶进度,而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安排复习进度,制定学习计划,确实做到复习到位,保证复习质量。

3、教师队伍良莠不齐,年轻教师较多的问题。随着高中扩招,需要的教师变多了,教师素质良莠不齐,年轻教师增多,这都对复习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于它,应充分利用备课组的力量,集思广益,互助互补,让老教师带动新教师,发挥集体的智慧。

二、学生方面

1、定位不准确。对自己的物理水平没有准确的定位,不能够实事求是,清醒地认识自己的能力。突出的有两类;第一类,

高估自己的水平,在复习过程中一味钻研难题,忽略基础知识,追求巧解偏题怪题,忽略常规解法。另一类,估自己的水平,习惯于解决较为容易的物理题,一旦遇到刺手的题目,不自觉地“退避三尺”,总以为自己的能力不够,而不愿意深思熟虑。只有真正了解自己,才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2、“题海战术”提高物理成绩。许多学生认为:“只要我不笨,没有搞不会的”。例如做一份试卷,把错误挑出来,再做一张试卷,再挑出来。不管怎样,总会多一点掌握。导致高三复习中,“做题目→对答案→再做题目→……”,实际上收效甚微。高三不能不做题,但光做题目不行。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甚者许多学生遇到曾解过的题目,没有任何记忆。心理学家指出:“如果,你想记住什么,你要做的就是将它与已知或已记住的东西联系起来。”建议分专题集中练习,练习过程中不断进行归纳,使自己的认识不断提高,例如:力学部分的斜面问题、杆绳问题、瞬间作用问题等等。希望学生做到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并且要求题目的系统性和通性通法,以不变应万变,切勿“题海战术”,无力自拔。

3、养成良好的习惯。好的习惯终生受益,不好的习惯终生后悔。学生在第一轮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强调良好的解题习惯,做到事半功倍。高考题区别平时的训练题,平时的题目可能在某一个知识点上要求的能力较高。但是高考题目的设计思想常常定位在知识点之间的横向联系以及各类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上。所以在第一轮复习中,一定要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并且学到会归纳总结知识点和常用的基本方法,善于思考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与转化,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综合能力提高和知识的灵活应用。积小流,才至江河;积跬步,才至千里;提升自己的解题习惯,物理复习的重要环节之一。

第Ⅲ部分:力学部分总复习的建议

一、07年第一轮力学复习备考的几点建议

时间:9月至12月初,大约3个月;

形式:以章节为单元进行单元复习训练;

主要任务:针对各单元知识及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归纳,以形成力学知识体系;

重点: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对考生的要求: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

重要性:第一轮的力学复习质量直接决定高考成绩。

建议一:加强双基、建立力学知识体系;

1、抓好基本物理力学知识的教学是高中物理第一轮复习的首要任务;

高考第一轮复习中,基本力学概念和基本力学规律的学习在整个复习中处于核心的地位,从根本上决定学习的效果。学生可以通过两种形式来学习基本力学概念和基本力学规律:一是先从观察实验中获得感性认识,然后再从已经感知的大量同类事物的不同例证中抽象出它们共同的关键特征,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这就要求教师做好演示实验,或者指导学生做好学生实验;二是先用文字或符号直接给出力学概念的定义和力学规律,然后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对新概念和规律进行消化和理解,明确它所反映的物理对象的属性和规律。高中阶段的复习以后一种形式为主。

力学概念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抓住力学概念的本质特征理解概念;理解力学概念的物理意义;理解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

力学规律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弄清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注意物理规律之间的联系;要深刻理解规律的物理意义;注意物理规律的适用范围。

2、掌握力学知识结构,建立力学知识体系是学习基础知识、提高基本能力的有效学习方式。

复习完一部分力学内容后,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体系图是掌握概念、规律间逻辑体系的一种有效学习方式。

(1)弄清概念、规律间的逻辑体系;明确概念、规律、观念和方法之间是如何联系起来的,从而完整地理解物理知识结构。

(2)先建小体系,再建大结构。滚动进行,螺旋上升。

而当全部复习完力学后,要使学生了解:受力分析和运动学是整个力学的基础,而运动定律则将原因(力)和效果(加速度)联系起来,为解决力学问题提供了完整的方法。动量和机械能则从系统的观念和空间的观念开辟了解决力学问题的另外两条途径,提供了求解系统问题、守恒问题等的更为简便的方法。有了这样的分析,整修力学知识就不再是孤立和零碎的,而是为了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有机整体。

3、要真正把加强双基落到实处:

(1)要认真分析学生情况,针对学生水平制订详细周密的复习计划,明确主攻方向,把握好复习节奏;

①分析学生水平,冷静面对各在模拟练习,切忌盲目追难、追新、追偏;

②分析学生问题所在,设计好针对训练;

(2)要以教材为主,以复习资料为辅,体现教材的基础作用;重点内容,重点复习,非重点内容,也要“面面俱到”,不留知识死角。

(3)要鼓励学生不怕苦、不怕累,敢于向困难挑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今日事今日毕,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同时又要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一步一个脚印,迈着坚定步伐朝前走。

(4)该学生自己做的事情,一定得让学生自己做,教师只能做设计师、引路人、观察员、评论员,要做到少讲、精讲、讲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去总结。

(5)及时反馈,重在落实。

加强双基、建立力学知识体系,特别是对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提高尤其重要,从近几年的高考力学试题中都反映了该点,特别是在选择题部分,如:(附录例1和例2)。

建议二:指导学生学会过程分析、掌握规范解题的步骤和方法;

1、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复习中要重视每一个问题的过程分析,每分析、解决一个物理问题都要知道它是一个什么样的模型,涉及到什么概念,应用了什么规律,采用了什么方法。一个良好的思维程序应该是:①逐字逐句,仔细审题。②想象情景,建立模型。③分析过程,画出草图,找到特征。④寻找规律,列出方程。⑤推导结果,讨论意义。

2、如何提高学生的解答物理习题的能力?

(1)每天的解题训练必不可少,除正常教学中的习题布置外,可在教室专栏中设置《物理每日一题》,教师精选典型习题由科代表负责抄写,调动学生解答物理习题的积极性。

(2)以传统题、基础题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努力培养学生正确、良好的解题习惯。

(3)题量要适当,我们反对题海战术,但没有一定数量的训练,想要提高物理解题能力,就只能成为一句空话。关键是要做到题目要精选,难度要适当,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解题反思,举一反三,以一当十,提高效益,发展能力。

(4)即时纠错。

让学生学会过程分析、掌握规范解题的步骤和方法、形成一个良好的思维习惯,这在高考中也是尤其重要的,从近

年来高考的力学试题中,它并不回避成题,从每年高考试题中我们都可以找到教材和复习中习题的影子,如:(附录例3和例4)。

建议三:培养兴趣和信心

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力学的兴趣和信心。对于高三的学生谈学习兴趣问题看似没有必要,实际上兴趣既是学习好物理力学的重要非智力条件,同时兴趣又是学生对学好物理充满信心的心理基础。从阅卷情况看,一些学生由于对物理没有信心,畏难情绪驱使他们放弃对简单物理试题的分析与解答,跳过本来比较基本的物理题,从而痛失了本来属于他们的得分。因此我们在复习过程中,教学的要求一定要切准学生的实际水平,特别一般校的复习工作,针对基本欠佳的学生,教学中不要盲目的追求高考试题中的难题,而应在基本题和中档题上下功夫。

二、第二轮专题复习中力学部分的建议

1、在第二轮复习中,应加大力学知识调用的跨度,提高综合应用力学知识的能力,再次帮组学生理解力学知识间的联系,构建力学知识网络。并着重于力学的主干知识及其应用。其主干知识如下:

力学主要研究物体的受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物体的受力及初始条件决定了物体的运动情况。

(1)力和运动的关系

关于物体的受力特征、运动类型、运动规律等,要通过归纳和总结,构建起知识体系的框架,做到融会贯通。

(2)解决力学综合问题的三种思路

力学的主要物理规律有: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运动学的基本规律、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等。解题时对所涉及到的物体和系统,应能明确问题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能够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图景、运动图景和能量图景,上述两大方面是解决力学综合问题的基础。

根据力学的基本规律,可以总结得到解题的三条基本思路:

①牛顿运动定律结合运动学规律解题。这适合于解决恒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如匀变速运动(直线或曲线),对于变力作用下的复杂运动,运动学规律就难以奏效了。

②从动量角度出发,运用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解题,动量是状态量,动量守恒不涉及物体的过程量,所以尤其适用于变力作用下的复杂变化,如打击、碰撞、爆炸等瞬时作用(或时间很短)的问题。当然,对恒力的持续作用问题,也可以从动量的角度来解决。

③从能量的角度出发,运用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动能、势能、机械能都是状态量,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只涉及物体的始、末状态,而不涉及到具体过程和过程量,从而避免了分析过程量(诸如s、a、t等)所带来的复杂性,使解题过程得以简化,对于恒力或变力、持续作用或短暂作用、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都可以从能量的角度来解决,而且越是复杂多变的用牛顿定律和运动学规律难以解决的问题,用能量来解决就越显得简便。

在解力学综合题时,应优先考虑从能量和动量的角度着手,选好研究对象,明确物理过程,分清初态、末态,可把动量和能量的相关规律结合求解,不要看到力学问题,就想到用F=ma和运动学的规律,而不进行思路选择,这种倾向应注意克服。

(3)功和能

功和能是力学范围内最重要的两个基本概念,要明确常见的力做功各有什么特点,明确做功与能量转化之间的关系——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某种力所做的功和特定形式的能量转化相对应,应该明确这种能量转化的对应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功和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为熟练应用打下扎实的基础。

常见的力做功特点及所对应的能量转化关系见下表:

2、再以上面的力学主干知识,相应设置一些专题,如牛顿第二定律专题,动量和能量专题,圆周运动(类平抛运动)专题

在第二轮复习中,加强学科内综合,尤其是力学知识板块内综合是尤其重要的,可以肯定地说,理综试题不再可能免强进行理、化、生等学科间的综合,物理试题中综合题是肯定会有的,这也是新课程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之一。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进行物理学科内的综合,如:(附录例5)。

综上所述,高三物理复习只要在打好基础、提高能力上去下功夫,就能达到全面提高物理复习质量和效率的目的。分析能力、应变能力、推理能力及解答物理问题的综合能力也就会顺理成章地得到提高。也就实现了“得力学者,得天下”的感言。

附录:例1(05年全国卷Ⅰ)14.一质量为m 的人站在电梯中,电梯加速上升,加速大小为3

g

,g 为重力加速度。人对电梯底部的压力为:( )

A

3mg B mg 2 C mg D 3

4mg

【答案】: D

【解析】:要求得人对电梯底部的压力,可以反之求电梯底部对人的支持力,对人分析可知,人具有一个向上的加速度为3

g ,人发生超重现象,所以:3

4mg

ma mg F =

+=支。 【备考提示】::本题涉及超重失重的考查,只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认真分析题意,就能顺利解答。

例2(06年全国卷I )20.一位质量为m 的运动员从下蹲状态向上起跳,经Δt 时间,身体伸直并刚好离开地面,速度为v 。在此过程中,

A .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 +mg Δt ,地面对他做的功为

2

1mv 2

B .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 +mg Δt ,地面对他做的功为零

C .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 ,地面对他做的功为

2

1mv 2 D .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 -mg Δt ,地面对他做的功为零 【答案】:B

【解析】:设地面对运动员的作用力为F ,则由动量定理得:(F -mg )Δt =F Δt =mv +mg Δt ;运动员从下蹲状态到身体刚好伸直离开地面,地面对运动员做功为零,这是因为地面对人的作用力沿力的方向没有位移。

【备考提示】:本题涉及动量定理和功的考查,只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认真分析物理过程,正确转换物理模型,就能顺利解答。 例3(05年全国Ⅰ)23、原地起跳时,先屈腿下蹲,然后突然蹬地。从开始蹬地到离地是加速过程(视为匀加速),加速过程中重心上升的距离称为“加速距离”。离地后重心继续上升,在此过程中重心上升的最大距离称为“竖直高度”。现有下列数据:人原地上跳的“加速距离”d 1=0.50m ,“竖直高度”h 1=1.0m ;跳蚤原地上跳的“加速距离”d 2=0.00080m ,“竖直高度”h 2=0.10m 。假想人具有与跳蚤相等的起跳加速度,而“加速距离”仍为0.50m ,则人上跳的“竖直高度”是多少?

【解析】:用 a 表示跳蚤起跳的加速度,v 表示离地时的速度,则对加速过程和离地后上升过程分别有:222ad v = 222gh v =

若假想人具有和跳蚤相同的加速度a ,令V 表示在这种假想下人离地时的速度,H 表示与此相应的竖直高度,则对加速过程和离地后上升过程分别有:

122ad V = gH V 22=

由以上各式可得:2

1

2d d h H =

代人数值,得:H=63m 【备考提示】:本题就涉及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规律的考查,既考查了人与跳蚤运动过程的分析,又考查了人与跳蚤起跳过程的联系,题目设计巧妙,能力要求较高,对分析物理过程也要有较高的能力。

例4(04年全国Ⅰ)25、一小圆盘静止在桌布上,位于一方桌的水平桌面的中央。桌布的一边与桌的AB 边重合,如图。已知盘与桌布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盘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现突然以恒定的加速度a 将桌布抽离桌面,加速度方向是水平的且垂直于AB 边。若圆盘最后未从桌面掉下,则加速度a 满足的条件是什么?(以g 表示重力加速度) a

B

【解析】:设圆盘的质量为m 盘的加速度为1a ,有: 11ma mg =μ

桌布抽出后,圆盘在桌面上作匀减速运动,以2a 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有:

22ma mg =μ ②

设圆盘刚离开桌布时的速度为v ,移动的距离为1S ,离开桌布后在桌面上再运动距离2S 后便停下,有: 1122S a v = ③

2222S a v = ④

圆盘没有从桌面上掉下的条件是:122

1

S l S -≤

⑤ 设桌布从圆盘下抽出所经历的时间为t ,在这段时间内桌布移动的距离为S ,有:

221at S =

⑥ 2112

1

t a S = ⑦ 而:12

1

S l S += ⑧

由以上各式解得:()2

1212μμμμg

a +≥

【备考提示】:本题就涉及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规律的考查,既要分析圆盘的运动过程,也要分析桌布的运动过程,且还要知道桌布和圆盘运动过程之间的联系,对分析物理过程也要有较高的能力。

共同点:同一类运动模型的研究:初速度为零——匀加速——匀减速——未速度为零。要说有区别,那就是05年的情境设置要简单,所涉及和应用的物理规律要更少一些。这类运动问题非常重要,特点非常明显(中间特殊点)。

例5:(2005年全国Ⅰ)24、(19分)如图,质量为m 1的物体A 经一轻质弹簧与下方地面上的质量为m 2的物体B 相连,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A 、B 都处于静止状态。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轻滑轮,一端连物体A ,另一端连一轻挂钩。开始时各段绳都处于伸直状态,A 上方的一段绳沿竖直方向。现在挂钩上升一质量为m 3的物体C 并从静止状态释放,已知它恰好能使B 离开地面但不继续上升。若将C 换成另一个质量为(m 1+m 2)的物体D ,仍从上述初始位置由静止状态释放,则这次B 刚离地时D 的速度的大小是多少?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 【解析】:开始时,A 、B 静止,设弹簧压缩量为x 1,有:k x 1=m 1g ① 挂C 并释放后,C 向下运动,A 向上运动,设B 刚要离地时弹簧伸长量为x 2,有:

k x 2=m 2g ②

B 不再上升,表示此时A 和

C 的速度为零,C 已降到其最低点。由机械能守恒,与初始状态相比,弹簧性势能的增加量为:

△E =m 3g(x 1+x 2)-m 1g(x 1+x 2) ③

C 换成

D 后,当B 刚离地时弹簧势能的增量与前一次相同,由能量关系得:

E x x g m x x g m m v m v m m ?-+-++=++)()()(2

1

)(21211211321213 ④ 由③④式得:)()2(2

12112

31x x g m v m m +=+ ⑤

由①②⑤式得:k

m m g m m m v )2()(2312

211++=

【备考提示】:本题涉及胡克定律、功能关系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考查,这是一个多物体组成的系统的力学问题,涉及的知识多,求解方法惟一,对系统内各物体的运动状态认定不易,能量守恒方程比较复杂,这些都加大了试题的难度,突出考查了分析综合能力和运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是一道典型的学科内综合,尤其是力学知识板块内综合的题目。

力学 受力分析[整理]

力学 一、正确地理解力的概念 力是力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学习力学应注意的五点: 1.力是一种作用 当物体间发生了作用才会产生力。如果物体之间没有发生作用,就没有力的产生。例如,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两块砖之间。 2.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孤立的一个物体不存在力的作用。没有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这个力是不存在的。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施力物体给受力物体一个作用力时,受力物体也给施力物体一个反作用力。 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的物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没有先后之分。 4.力的作用效果 (1)可以使物体的体积、形状发生改变。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5.力是矢量 任何一个力都是有方向的。大小相同,方向不同的力是不同的力。两个力只有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时才能说是相等的。力的矢量性在讨论力的作用效果时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力学中的几种常见力 1.重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物体所受到的重力作用点是物体的重心。物体的重心不一定都在物体上,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对于质量分布不均匀、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或支撑法来确定它的重心位置。 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即G=mg。在同一个地点g 值是一个不变的常数,而在不同地点g值不同,所以物体所受重力随其所在地球上纬度的不同而改变;随物体所在高度的不同而改变。 2.弹力 固体在力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形状和体积的变化,叫做形变。外力撤去后,能恢复原来形状和体积的形变叫弹性形变。但固体的弹性形变是有限度的,

高考物理难重点力学部分最易错易混的十大知识点全解析

高考物理难重点力学部分最易错易混的十大知识点全解析 可在对比三组概念中掌握: ①位移和路程:位移是由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实际长度,是标量,一般来说位移的大小不等于路程; ②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前者对应一段时间,后者对应某一时刻,这里特别注意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③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平均速度=位移/时间,平均速率=路程/时间。 易错点2:不能把图像的物理意义与实际情况对应 易错分析: 理解运动图像首先要认清v-t和x-t图像的意义,其次要重点理解图像的几个关键点: ①坐标轴代表的物理量,如有必要首先要写出两轴物理量关系的表达式;②斜率的意义;③截距的意义;④“面积”的意义,注意有些面积有意义,如v-t图像的“面积”表示位移,有些没有意义,如x-t图像的面积无意义。 易错点3:分不清追及问题的临界条件而出现错误 易错分析: 分析追及问题的方法技巧:①要抓住一个条件,两个关系.一个条件:即两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两个关系:即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通过画草图找两物体的位移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 ②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一定要注意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 ③应用图像v-t分析往往直观明了。 易错点4:对摩擦力的认识不够深刻导致错误 易错分析:

摩擦力是被动力,它以其他力的存在为前提,并与物体间相对运动情况有关.它会随其他外力或者运动状态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分析时,要谨防摩擦力随着外力或者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而发生突变.要分清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只有滑动摩擦力才可以根据来计算Fμ=μFN,而FN并不总等于物体的重力。 易错点5:对杆的弹力方向认识错误 易错分析: 要搞清楚杆的弹力和绳的弹力方向特点不同,绳的拉力一定沿绳,杆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分析杆对物体的弹力方向一般要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 易错点6:不善于利用矢量三角形分析问题 易错分析: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定则是力的运算的常用工具,所以无论是分析受力情况、力的可能方向、力的最小值等,都可以通过画受力分析图或者力的矢量三角形.许多看似复杂的问题可以通过图示找到突破口,变得简明直观。 易错点7:对力和运动的关系认识错误 易错分析: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合外力决定加速度而不是速度,力和速度没有必然的联系.加速度与合外力存在瞬时对应关系:加速度的方向始终和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加速度的大小随合外力的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加速度和速度同向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反向时做减速运动.力和速度只有通过加速度这个桥梁才能实现“对话”,如果让力和速度直接对话,就是死抱亚里干多德的观点永不悔改的“顽固派”。 易错点8:不会处理瞬时问题 易错分析: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与合外力的瞬时对应关系.所谓瞬时对应关系是指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后立即产生加速度,外力恒定,加速度也恒定,外力变化,加速度立即发生变化,外力消失,加速度立即消失,在分析瞬时对应关系时应注意两个基本模型特点的区别: (1)轻绳模型:①轻绳不能伸长,②轻绳的拉力可突变;

高三力学经典练习题

高三力学经典练习题. 力学真题练习题 一.选择题(共16小题)1.如图,两个轻环a和b套在位于竖直面内的一段固定圆弧上:一细线穿过两轻环,其两端各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在a和b之间的细线上悬挂一小物块.平衡时,a、b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圆弧的半径.不计所有摩擦,小物块的质量为) (

2m.D..m CAm . B2.如图,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斜面体P,两长方体物块a和b叠放在P的斜面上,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将a和b、b与P、P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大小) f、和f表示.则(分别用f321 =0ff=0,00 B.f≠,≠=0A.f,f≠0,f311322C.f≠0,f≠0,f=0 D.f≠0,f≠0,f≠03321123.如图,滑块A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B在一水平力作用下紧靠滑块A(A、B接触面竖直),此时A恰好不滑动,B刚好不下滑.已知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与B21)的质量之比为 ( . A.B页(共2第30页)

. CD.4.如图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绳的另一端固定于O点.现用水平力F缓慢推动斜面体,小球在斜面上无摩擦地滑动,细绳始终处于直线状态,当小球升到接近斜面顶端时细绳接近水平,此过程中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以及绳对小球N)的拉力F的变化情况是(T 不断增大保持不变,FA.F NT不断减小不断增大,FB.F NT C.F保持不变,F先增大后减小TN先减小后增大FD.F不断增大,NT5.如图所示,一夹子夹住木块,在力F作用下向上提升.夹子和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M,夹子与木块两侧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f.若木块不滑动,力F的)最大值是 ( ..CD.A .B6.如图,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N,球1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N.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2)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 (

专题高中力学(受力分析总结与题型分析)

专题二 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 一、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受力分析) 1、受力分析 (1)、受力分析的一般顺序 先分析重力,然后分析接触力(弹力、摩擦力),最后分析其他力(电力、磁力、浮力等).所有物体都要进行力分析,不得遗漏。 可以假设为有摩擦力,摩擦力方向一定沿切线(与接触面平行)方向。 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1)、平衡状态: 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2)、共点力的平衡条件:任意方向:F 合=0 或者 任意方向建立的坐标? ???? F 合x =0F 合y =0 3、共点力平衡的几条重要推论 (1)、二力平衡: 如果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必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三力平衡: 如果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3)、多力平衡: 如果物体受多个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何一个力与其余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解读: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及推论. (1)、物体受力平衡:(比如,静止、匀速直线运动),任何方向建立的坐标系,在坐标轴上均受力平衡(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例如,物体受三个力作用,且平衡,任意方向建立坐标,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题2、3) 题型分析 2.[受力分析和平衡条件的应用]滑滑梯是小孩很喜欢的娱乐活动. 如图2所示,一个小孩正在滑梯上匀速下滑,则( ) A.小孩所受的重力与小孩所受的弹力大小相等图2 B.小孩所受的重力与小孩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C.小孩所受的弹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与小孩所受的重力大小相等 D.小孩所受的重力和弹力的合力与小孩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分析:如果物体受三个力平衡,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D 3.[受力分析和平衡条件的应用]如图3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放着一个质量为m的光滑小球,小球被竖直的木板挡住,则小球对木板的 压力大小为( ) A.mg cos θB.mg tan θ C.mg cos θD. mg tan θ 图3 解析:取光滑小球为研究对象,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由于小球是

高考物理超经典力学题集萃

高考物理经典力学计算题集萃 =10m/s沿x1.在光滑的水平面内,一质量m=1kg的质点以速度v 0 轴正方向运动,经过原点后受一沿y轴正方向的恒力F=5N作用,直线OA与x轴成37°角,如图1-70所示,求(1)如果质点的运动轨迹与直线OA相交于P点,则质点从O点到P点所经历的时间以及P的坐标;(2)质点经过P点 时的速度. 2.如图1-71甲所示,质量为1kg的物体置于固定斜面上,对物体施以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1s末后将拉力撤去.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1-71乙,试求拉力F. 3.一平直的传送带以速率v=2m/s匀速运行,在A处把物体轻轻地放到传送带上,经过时间t=6s,物体到达B处.A、B相距L=10m.则物体在传送带上匀加速运动的时间是多少?如果提高传送带的运行速率,物体能较快地传送到B处.要让物体以最短的时间从A处传送到B处,说明并计算传送带的运行速率至少应为多大?若使传送带的运行速率在此基础上再增大1倍,则物体从A传送到B的时间又是多少? 4.如图1-72所示,火箭内平台上放有测试仪器,火箭从地面起动后,以加速度g/2竖直向上匀加速运动,升到某一高度时,测试仪器对平台的压力为起动前压力的17/18,已知地球半径为R,求火箭此时离地面的高度.(g为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 5.如图1-73所示,质量M=10kg的木楔ABC静止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摩擦因素μ=0.02.在木楔的倾角θ为30°的斜面上,有一质量m=1.0kg的物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当滑行路程s=1.4m时,其速度v=1.4m/s.在这过程中木楔没有动.求地面对木楔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重力加速度取g=10/m·s2) 6.某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在正常航线上作水平飞行时,由于突然受到强大垂直气流的作用,使飞机在10s内高度下降1700m造成众多乘客和机组人员的伤害事故,如果只研究飞机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且假定这一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试计算: (1)飞机在竖直方向上产生的加速度多大?方向怎样? (2)乘客所系安全带必须提供相当于乘客体重多少倍的竖直拉力,才能使乘客不脱离座椅?(g取10m/s2) (3)未系安全带的乘客,相对于机舱将向什么方向运动?最可能受到伤害的是人

高一物理力学受力分析专题(精选)

受力分析练习: 1.画出静止物体A 受到的弹力:(并指出弹力的施力物) 2.画出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并写出施力物:(表面不光滑) B A A 静止不动 A 向右匀速 A 沿着斜面向上运动 A 相对斜面静止 A 沿着斜面向下运动 A 匀速下滑

3:对下面物体受力分析: 1)重新对1、2两题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在图的右侧画)2)对物体A进行受力分析(并写出各力的施力物) 3)对水平面上物体A和B进行受力分析,并写出施力物(水平面粗糙) 4)分析A和B物体受的力分析A和C受力(并写出施力物) A沿着水平面向左运动A沿着墙向上运动A 沿着水平面向右运动 A、B相对地面静止 A与皮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 A、B一起向右匀速运动 A、B一起向右加速运动 A、B相对地面静止 木块A沿斜面匀速上滑 A、B相对地面静止A、 B、C一起向右加速运动 A、B一起向右加速运动 物体静止不动 A 在水平力F作用下A、B沿桌面匀速运动,

思路点拨 1、如图所示,质量为m=2kg 的物体在水平力F=80N 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上,物体与墙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用二力平衡知识可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 ,弹力大小为________N 。(g=10N/kg ) 2、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质量为20kg ,物体与水平面间1.0=μ,在运动过程中,物体还到一个水平向左的大小为F =10N 的拉力的作用,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 ,方向_______。(g=10N/kg ) 3、如图,A 和B 在水平力F 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试分析A 、B 物体 所受的力,并指出B 所受的每一力的反作用力。 基础训练 1、如图所示的物体A ,放在粗糙的斜面上静止不动,试画出A 物体受力的示意图,并标出个力的名称。 2、重G =5N 的木块在水平压力F 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面上,则木块所受的静摩擦力f = N ;若木块与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则当压力F N = N 时木块可沿墙面匀速下滑。 3、如图(1)人和木板的质量分别为m 和M ,不计滑轮质量及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保持系统静止 时,求人对绳子的拉力T 2=? 4、如图所示,物体A 沿倾角为θ 的斜面匀速下滑.求摩擦力及动摩擦因数。 5、如图所示,重G 1=600N 的人,站在重G 2=200N 的吊篮中,吊篮用一根不计质量的软绳悬挂,绳绕过不计质量和摩擦的定滑轮,一端拉于人的手中。当人用力拉绳,使吊篮匀速上升时,绳的拉力T 及人对吊篮底部的压力N ’多大? 6、两个大人和一个小孩沿河岸拉一条小船前进,两个大人的拉力分别为F 1=400N 和F 2=320N ,它们的方向如图所示.要使船在河流中间行驶,求小孩对船施加的最小的力。 7、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在外力F 的作用下物体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求物体与平面间的摩擦力系数。 F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力学部分 专题05 牛顿运动定律基础单元测试卷A卷

专题05 牛顿运动定律 1.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牛顿第一定律是根据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总结出来的 B. 牛顿第一定律可以用实验直接验证 C. 理想实验的思维方法与质点概念的建立一样,都是一种科学的抽象思维方法 D. 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外力作用 【答案】C 【解析】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在伽利略等前人实验的基础上,根据逻辑推理得出的,是以实验为基础, 2.把A、B两个弹簧测力计连接在一起,B的一端固定,用手沿水平方向拉测力计A,测力计B受到A的拉力为F,测力计A受到B的拉力为F',则() A. F与F'大小相等 B. F的方向水平向左 C. F'的方向水平向右 D. F'作用在测力计B上 【答案】A 【解析】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的特点可知: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故A正确;由题可知,测力计B受到A的拉力为F的方向向右。故B错误;测力计A受到B的拉力为F′方向为向左。故C错误;F′是测力计A 受到B的拉力,所以是作用在A上。故D错误。故选:A。 3.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宇航员在火箭发射与飞船回收的过程中均要经受超重与失重的考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火箭加速上升时,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 B. 飞船落地前减速下落时,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 C. 火箭加速上升时,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小于自身重力 D.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加速度逐渐减小时,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 【答案】A 【解析】火箭加速上升时,加速度方向向上,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大于自身重力,故A正确,CD错误。船落地前减速下落时,加速度向上,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故B错误;故选A。 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在方向与水平面成斜向下、大小为F的推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则物体的加速度为() A. B. C. D. 【答案】C 5.质量为45kg的小明站在电梯中的“体重计”上,当电梯竖直向下运动经过5楼时,“体重计”示数为50kg,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取10m/s2.此时小明处于

(完整版)高考物理动力学经典试题

1.汽车前方120 m处有一自行车正以6 m/s的速度匀速前进,汽车以18 m/s的速度追赶自行车,若两车在同一条公路不同车道上做同方向的直线运动,求: (1)经多长时间,两车第一次相遇? (2)若汽车追上自行车后立即刹车,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则再经多长时间两车第二次相遇? 2.如图2-1-2所示,一个球形物体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并与竖直光滑墙壁接触,A、B两点是球跟墙和地面的接触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2-1-2 A.物体受重力、B点的支持力、A点的弹力作用 B.物体受重力、B点的支持力作用 C.物体受重力、B点的支持力、地面的弹力作用 D.物体受重力、B点的支持力、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作用 3.小车上固定一根弹性直杆A,杆顶固定一个小球B(如图2-1-3所示),现让小车从光滑斜面上自由下滑,在下图的情况中杆发生了不同的形变,其中正确的是() 图2-1-3 4.如图2-1-7所示为位于水平面上的小车,固定在小车上的支架的斜杆与竖直杆的夹角为θ,在斜杆的下端固定有质量为m的小球。下列关于斜杆对小球的作用力F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图2-1-7 A.小车静止时,F=mg sin θ,方向沿杆向上 B.小车静止时,F=mg cos θ,方向垂直于杆向上 C.小车向右匀速运动时,一定有F=mg,方向竖直向上 D.小车向右匀加速运动时,一定有F>mg,方向一定沿杆向上

5.图2-1-9的四个图中,AB、BC均为轻质杆,各图中杆的A、C端都通过铰链与墙连接,两杆都在B处由铰链连接,且系统均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等长的轻绳来代替轻杆,能保持平衡的是() 图2-1-9 A.图中的AB杆可以用轻绳代替的有甲、乙、丙 B.图中的AB杆可以用轻绳代替的有甲、丙、丁 C.图中的BC杆可以用轻绳代替的有乙、丙、丁 D.图中的BC杆可以用轻绳代替的有甲、乙、丁 6.足球运动是目前全球体育界最具影响力的运动项目之一,深受青少年喜爱。如图1所示为四种与足球有关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 A.图甲中,静止在草地上的足球受到的弹力就是它的重力 B.图乙中,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足球由于接触而受到相互作用的弹力 C.图丙中,即将被踢起的足球一定不能被看作质点 D.图丁中,落在球网中的足球受到弹力是由于球网发生了形变 7.在半球形光滑碗内斜搁一根筷子,如图2所示,筷子与碗的接触点分别为A、B,则碗对筷子A、B两点处的作用力方向分别为() 图2 A.均竖直向上 B.均指向球心O C.A点处指向球心O,B点处竖直向上 D.A点处指向球心O,B点处垂直于筷子斜向上 8.如图4所示,质量为m的球置于斜面上,被一个竖直挡板挡住。现用一个力F拉斜面,使斜面在水平面上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忽略一切摩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聚合物材料动态力学分析

聚合物材料动态力学分析 实验目的 1.了解DMA的测量原理及仪器结构 2.了解影响DMA实验结果的因素,正确选择实验条件 3.掌握DMA试样制备方法及测量步骤 4.掌握DMA在聚合物分析中的应用 实验原理 材料的动态力学行为是材料在振动条件下,即在交变应力下(或交变应变)作用下的所作出的力学相应。测试材料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动态力学性能的变化即为动态热力学分析。 聚合物是粘弹性材料,研究聚合物的粘弹性常采用正弦性的交变外力,使试样产生的应变以正弦方式随时间改变,这种周期性的外力引起试样周期性的形变,应变始终落后应力一个相位。 δ=ε0E l sinω++ε0E"cosω+ 其中,E l = ζ0cosδ/ε0 ,与应变同相的模量,称为实数模量,又称贮能模量。 E" = ζ0sinδ/ε0 ,与应变异相的模量,称为虚数模量,又称损耗模量。 损耗角正切或损耗因子tanδ=E" /E l 原料及仪器 试样:PS 条件:DMA多级应变尺寸:10.00mm×10.22mm×4.2mm ,振幅:20μm,泊松比:0.35 实验仪器:美国TAQ800动态机械分析仪 模量范围:1KPa-3TPa 频率范围:0.01-200HZ 力值范围:0.001-18N 温度范围:-145-600℃ 应变分辨率:1nm 动态变形:±0.5-104μm 实验步骤 1.仪器及系统校准 2.试样的制备 a.对试样的总要求:表面光滑平整,无气泡,边缘精确平行、垂直,尺寸公差不超过 ±0.1%,湿度大于滞留溶剂的试样必须预先干燥。 b.根据试样模量大小选择受力方式,按照各测量方法,对照试样的尺寸要求制备试样。 c.选择测量方式遵循的原则。 3.根据测量方式选择相应夹具,将夹具固定在合金柱上,装载试样,在室温下进行应力- 应变扫描,确定线性弹性区域,从而选择正确的测试条件 4.测量试样尺寸 5.根据要求编辑测试条件 6.实验结束后,自动温度控制器停止工作

专题一受力分析在解决力学问题中的应用

专题一受力分析在解决力学问题中的应用 三岔中学薛莲 正确对物体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题目的关键。在初中阶段主要初步学习了重力、摩擦力(包括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滚动摩擦力)、弹力(包括压力、拉力、支持力、浮力等)。受力分析主要是分析这些力。初中物理要求研究的力学问题基本上是处于平衡状态下的,只有正确的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才能准确合理的结合物理规律和公式来解决问题,所以受力分析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重要环节。下面简要分析受力分析在力学中的应用。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受力分析的方法; 2、学会利用受力分析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 二、知识储备: 1、二力平衡的条件:;;;。二力平衡合力为。 2、重力的方向;作用点。 3、相互接触的物体受力,如图1中A、B两物体;不相互接触的物体受力,如图2中两磁铁。 4、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摩擦力的方向。 三、典例分析: (一)、受力分析: 例1. 如图3所示,小球用线系住挂在天花板上并与墙面接触,画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分析:1、首先画出小球受到的重力G;2、小球与悬线和墙面接触。若撤去悬线小球下落,故悬线对小球有竖直向上拉力T.若撤去墙面小球维持现状不动,故墙面对小球没有推力;3、若墙面光滑小球维持现状不动,故墙面对小球没有静摩擦力。因此小球受到重力G和拉力T。

例2. 如图4所示,木块放在斜面上静止不动,试画出木块受力示意图。 分析:1、首先画出木块受到的重力G;2、木块与斜面接触,若撤去斜面木块将下落,不能维持现状,故斜面对木块有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N;3、若斜面光滑木块将下滑而不能维持现状,故斜面对木块有沿斜面向上静摩擦力f,因此木块受到重力G、斜面的支持力N和静摩擦力f。 由以上例题,总结对物体受力分析的步骤: (1)首先要确定研究对象(可以把它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只分析它所受的力,不考虑研究对象对周围物体的作用力); (2)在分析物体受力时,应先考虑重力,然后是弹性力、摩擦力等,并分析物体在已知力的作用下,将产生怎样的运动或运动趋势; (3)根据物体的运动或运动趋势及物体周围的其它物体的分布情况,确定力,保证力既不能多也不能少;(4)画出研究对象的受力示意图; (5)检验,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平衡力的知识来检验所画出的力是否正确。 跟踪练习1: 1、如图5所示,试分析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A作匀速运动时的受力情况。 2、如图6所示,物体放在作匀速直线运动的传送带上,请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如果传送带突然 加速或减速运动,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3、一小球静止在竖直的墙壁之间,如图7,请画出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二)、应用: 例1、一个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受到分别为5牛和3牛的两个力F1、F2的作用后仍处于静止状态,如图8所示,则该物体受到的合力为,桌面对此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方向为。 分析:该物体处于平动平衡状态,和不受外力作用时等效,所以它所受合力为0;因为F1>F2,所以由同一直线上力的平衡条件不难知道摩擦力方向和F2相同,且有关系式F1=F2+F摩,由该式就可以求得F摩=2N。 跟踪练习2: 1、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所受的多个力中,有一对大小为15N的平衡力,当这对力突然消失后,该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理想气体经典测试题附答案(6)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理想气体经典测试题附答案(6)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在一端开口且足够长的玻璃管内,有一小段水银柱封住了一段空气柱。玻璃管绕通过其封闭端的水平轴,从竖直位置开始,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在转动一周的过程中(水银不溢出),管内空气压强p随夹角θ变化的关系图象大致为 A.B. C.D. 2.关于下列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B.乙图在用油膜法测分子大小时,多撒痱子粉比少撒好 C.丙图说明,气体压强的大小既与分子平均动能有关,也与分子的密集程度有关 D.丁图水黾停在水面上的原因是水黾受到了水的浮力作用 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的P-V图像如图所示,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气体在a状态的内能比b状态的内能大 B.气体向外释放热量 C.外界对气体做正功

D .气体分子撞击器壁的平均作用力增大 4.如图所示,1、2是一定质量的某气体在温度分别是1t ,2t 时状态变化的等温线,A 、B 为线上的两点,表示它们的状态参量分别为1p 、1V 和2p 、2V ,则由图像可知( ) A .12t t > B .12t t = C .12t t < D .1122p V p V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 B .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 C .气体的温度越低,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 D .温度一定,分子密集程度越大,气体的压强越大 6.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氢气(可看作理想气体)由状态A 经状态B 变化到状态C ,设由A 到B 、由B 到C 的过程外界对气体做的功分别为W 1、W 2,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分别为Q 1、Q 2,则 A .10W >,20W > B .10Q >,20Q > C .1212W W Q Q +=+ D .1212W W Q Q +>+ 7.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使其压强增大,则在这一过程中气体 ( ) A .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B .对外界做了功 C .密度增大 D .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8.如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出发,经过等容过程ab 到达状态b ,再经过等温过程bc 到达状态c ,最后经等压过程ca 回到初态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高中物理动态力学分析

专题动态平衡中的三力问题图解法分析动态平衡 在有关物体平衡的问题中,有一类涉及动态平衡。这类问题中的一部分力是变力,是动态力,力的大小和方向均要发生变化,故这是力平衡问题中的一类难题。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是:把“动”化为“静”,“静”中求“动”。根据现行高考要求,物体受到往往是三个共点力问题,利用三力平衡特点讨论动态平衡问题是力学中一个重点和难点 方法一:三角形图解法。 特点:三角形图象法则适用于物体所受的三个力中,有一力的大小、方向均不变(通常为重力,也可能是其它力),另一个力的方向不变,大小变化,第三个力则大小、方向均发生变化的问题。 方法:先正确分析物体所受的三个力,将三个力的矢量首尾相连构成闭合三角形。然后将方向不变的力的矢量延长,根据物体所受三个力中二个力变化而又维持平衡关系时,这个闭合三角形总是存在,只不过形状发生改变而已,比较这些不同形状的矢量三角形,各力的大小及变化就一目了然了。 例1.1 如图1所示,一个重力G的匀质球放在光滑斜面上,斜面倾角为,在斜面上有一光滑的不计厚度的木板挡住球,使之处于静止状态。今使板与斜面的夹角缓慢增大,问:在此过程中,挡板和斜面对球的压力大小如何变化? 解析:取球为研究对象,如图1-2所示,球受重力G、斜面支持力F1、挡板支持力F2。因为球始终处于平衡状态,故三个力的合力始终为零,将三个力矢量构成封闭的三角形。F1的方向不变,但方向不变,始终与斜面垂直。F2的大小、方向均改变,随着挡板逆时针转动时,F2的方向也逆时针转动,动态矢量三角形图1-3中一画出的一系列虚线表示变化的F2。由此可知,F2先减小后增大,F1随增大而始终减小。 同种类型:例1.2所示,小球被轻质细绳系着,斜吊着放在光滑斜面上,小球质量为m,斜面倾角为θ,向右缓慢推动斜面,直到细线与斜面平行,在这个过程中,绳上张力、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的变化情况?(答案:绳上张力减小,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增大)

高考物理专题一(受力分析)(含例题、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定位 受力分析、物体的平衡问题是力学的基本问题,主要考查力的产生条件、力的大小方向的判断(难点:弹力、摩擦力)、力的合成与分解、平衡条件的应用、动态平衡问题的分析、连接体问题的分析,涉及的思想方法有:整体法与隔离法、假设法、正交分解法、矢量三角形法、等效思想等.高考试题命题特点:这部分知识单独考查一个知识点的试题非常少,大多数情况都是同时涉及到几个知识点,而且都是牛顿运动定律、功和能、电磁学的内容结合起来考查,考查时注重物理思维与物理能力的考核. 考题1对物体受力分析的考查 例1如图1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A放在质量为M的三角形斜面B上,现用大小均为F,方向相反的水平力分别推A和B,它们均静止不动,则() 图1 A.A与B之间不一定存在摩擦力 B.B与地面之间可能存在摩擦力 C.B对A的支持力一定大于mg D.地面对B的支持力的大小一定等于(M+m)g 审题突破B、D选项考察地面对B的作用力故可以:先对物体A、B整体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得到地面对整体的支持力和摩擦力;A、C选项考察物体A、B之间的受力,应当隔离,物体A受力少,故:隔离物体A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求解B对A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解析对A、B整体受力分析,如图, 受到重力(M+m)g、支持力F N和已知的两个推力,水平方向:由于两个推力的合力为零,故

整体与地面间没有摩擦力;竖直方向:有F N=(M+m)g,故B错误,D正确;再对物体A受力分析,受重力mg、推力F、斜面体B对A的支持力F N′和摩擦力F f,在沿斜面方向:①当推力F沿斜面分量大于重力的下滑分量时,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下,②当推力F沿斜面分量小于重力的下滑分量时,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③当推力F沿斜面分量等于重力的下滑分量时,摩擦力为零,设斜面倾斜角为θ,在垂直斜面方向:F N′=mg cos θ+F sin θ,所以B对A的支持力不一定大于mg,故A正确,C错误.故选择A、D. 答案AD 1.(单选)(2014·广东·14)如图2所示,水平地面上堆放着原木,关于原木P在支撑点M、N处受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 A.M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 B.N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 C.M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MN方向 D.N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水平方向 答案 A 解析M处支持力方向与支持面(地面)垂直,即竖直向上,选项A正确;N处支持力方向与支持面(原木接触面)垂直,即垂直MN向上,故选项B错误;摩擦力与接触面平行,故选项C、D错误. 2.(单选)如图3所示,一根轻杆的两端固定两个质量均为m的相同小球A、B,用两根细绳悬挂在天花板上,虚线为竖直线,α=θ=30°,β=60°,求轻杆对A球的作用力() 图3 A.mg B.3mg C. 3 3mg D. 3 2mg

高考物理分值分布分析

高考物理分值分布分析 1、考点分值情况分析: (1)力学部分: 09年必考力学部分:38分,占物理总分34.5% 10年,必考力学部分42分,占物理总分的38.2%。 11年必考力学部分:47分,占物理总分42.7% 12年必考力学部分:38分,占物理总分34.5% 13年必考力学部分:50分,占物理总分45.5% 14年必考力学部分:49分,占物理总分44.5% (2)电磁部分: 09年必考电磁学部分: 57分,占物理总分51.8% 10年,电学部分共考查: 53分,占物理总分的48.2%。 11年必考电磁学部分: 48分,占物理总分43.6% 12年,电学部分共考查: 57分,占物理总分的51.8%。 13年必考电磁学部分: 45分,占物理总分40.9% 14年必考力学部分: 46分,占物理总分41.8% (3)选修部分:每年选考部分:15分,占物理总分13.6%。 2、整体内容分析: (1)必考部分:从所占分值来看,主要是以选修3-1为主,必修1、必修2共在42分左右,而选修3-2通常只考2个左右选择题。09年、10、12、13年高考都出现物理学史方面的题,所以在高考复习时要引起重视。万有引力部分在这五年中,每年都考了1道选择题,牛顿定律、机械能和电场、磁场总是高考的考查重点。实验题通常是考1道力学和1道电学题,一大一小,共15分,通常会以电学实验为大题,但11年就是以测加速度为大实验,12年全部为电学实验,所以还是不能一概而论。计算题在这五年中,09、10、11、13都是1道直线运动和1道带电粒子在电、磁场(或单纯的磁场)中运动题,尽管09年的直线运动题中会用到动能定理。而12年却出了一道关于力的平衡的计算题。 (2)选考部分:选修3-5:选择题在五年中有两年考了光电效应(09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功和能经典测试题含答案(6)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功和能经典测试题含答案(6)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用同种材料制成的一个轨道ABC,AB段为四分之一圆弧,半径为R,水平放置的BC段长为R。一个物块质量为m,与轨道的动摩擦因数为μ,它由轨道顶端A从静止开始下滑,恰好运动到C端停止,物块在AB段克服摩擦力做功为() A.mgR μB.mgR C.1 2 mgR πμD.() 1-mgR μ 2.如图,半径为R、质量为m的半圆轨道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将质量也为m的小球从距A点正上方h高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自由落体后由A点经过半圆轨道后从B冲 出,在空中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3 4 h,则 A.小球和小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小车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为1 2 R C.小球离开小车后做斜上抛运动 D.小球第二次能上升的最大高度1 2 h<h< 3 4 h 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光滑弧形槽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底部与水平面平滑连接,一个质量也为m的小球从槽高h处开始自由下滑,则() A2gh B2gh C.小球在下滑过程中,小球和槽组成的系统总动量守恒 D.小球自由下滑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4.如图,光滑圆轨道固定在竖直面内,一质量为m的小球沿轨道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已知小球在最低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N1,在高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N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N1–N2的值为 A.3mg B.4mg C.5mg D.6mg 5.假设某次罚点球直接射门时,球恰好从横梁下边缘踢进,此时的速度为v.横梁下边缘离地面的高度为h,足球质量为m,运动员对足球做的功为W1,足球运动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为W2,选地面为零势能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对足球做的功为W1=mgh+mv2 B.足球机械能的变化量为W1-W2 C.足球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为W2=mgh+mv2-W1 D.运动员刚踢完球的瞬间,足球的动能为mgh+mv2 6.一质量为m的木块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从0 t=开始,将一个大小为F的水平恒力作用在该木块上,作用时间为1t,在1 0~t内力F的平均功率是() A. 2 1 2 F m t?B. 2 2 1 2 F m t?C. 2 1 F m t?D. 2 2 1 F m t? 7.小明和小强在操场上一起踢足球,若足球质量为m,小明将足球以速度v从地面上的A 点踢起。当足球到达离地面高度为h的B点位置时,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取B处为零势能参考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明对足球做的功等于mgh B.足球在A点处的机械能为 2 2 mv C.小明对足球做的功等于 2 2 mv +mgh D.足球在B点处的动能为 2 2 mv -mgh 8.质量为m的滑块沿高为h,长为L的粗糙斜面匀速下滑,在滑块从斜面顶端滑至底端的过程中

高中物理力学部分知识点归纳

高中物理力学部分知识点归纳 1、基本概念:力、合力、分力、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三种常见类型的力、力的三要素、时间、时刻、位移、路程、速度、速率、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加速度、共点力平衡(平衡条件)、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频率、向心加速度、向心力、动量、冲量、动量变化、功、功率、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简谐运动的位移、回复力、受迫振动、共振、机械波、振幅、波长、波速 2、基本规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12个方程);三力共点平衡的特点;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第二、第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行星、人造地球卫星、万有引力完全充当向心力、近地极地同步三颗特殊卫星、变轨问题);动量定理与动能定理(力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冲量与动量变化的关系—功与能量变 化的关系);动量守恒定律(四类守恒条件、方程、应用过程);功能基本关系(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重力、分子力、电场力、引力做功的特点);功能原理(非重力做功与物体机械能变化之间的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守恒条件、方程、应用步骤);简谐运动的基本规律(两个理想化模型一次全振动四个过程五个物理量、简谐运动的对称性、单摆的振动周期公式);简谐运动的图像应用;简谐波的传播特点;波长、波速、周期的关系;简谐波的图像应用;

3、基本运动类型:运动类型受力特点备注直线运动所受合外力与物体速度方向在一条直线上一般变速直线运动的受力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同上且所受合外力为恒力 1. 匀加速直线运动 2. 匀减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所受合外力与物体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速度方向沿轨迹的切线方向合外力指向轨迹内侧(类)平抛运动所受合外力为恒力且与物体初速度方向垂直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匀速圆周运动所受合外力大小恒定、方向始终沿半径指向圆心(合外力充当向心力)一般圆周运动的受力特点向心力的受力分析简谐运动所受合外力大小与位移大小成正比,方向始终指向平衡位置回复力的受力分析 4、基本方法:力的合成与分解(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多边形、正交分解);三力平衡问题的处理方法(封闭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多力平衡问题—正交分解法);对物体的受力分析(隔离体法、依据:力的产生条件、物体的运动状态、注意静摩擦力的分析方法—假设法);处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解析法(解方程或方程组)、图像法(匀变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v-t图像);解决动力学问题的三大类方法:牛顿运动定律结合运动学方程(恒力作用下的宏观低速运动问题)、动量、能量(可处理变力作用的问题、不需考虑中间过程、注意运用守恒观点);针对简谐运动的对称法、针对简谐波图像的描点法、平移法 5、常见题型:合力与分力的关系:两个分力及其合力的大小、方向六个量中已知其中四个量求另外两个量。斜面类问题:(1)斜面上静止物体的受力分析;(2)斜面上运动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的分析(包括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相互作用经典测试题含答案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相互作用经典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灯笼,又称彩灯,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如图是某节日挂出的一只灯笼,轻绳a 、b 将灯笼悬挂于O 点绳a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绳b 水平.灯笼保持静止,所受重力为G ,绳a 、b 对O 点拉力分別为F 1、F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B . C .F 1和F 2的合力与灯笼对地球的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D .灯笼只有重心位置处受重力作用,其他位置不受重力 2.质量为m 的物体,沿倾角为θ,质量为M 的斜面匀速下滑,如图所示,若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斜面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物体下滑过程中,斜面仍静止在地面上,下述正确的是( ) A .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小于(m +M )g B .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大于(m +M )g C .斜面不受地面的摩擦力作用 D .斜面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平行地面向左 3.已知力F 的一个分力F 1跟F 成30°角,F 1大小未知,如图所示,则另一个分力F 2的最小值为:( ) A . 2F B .3F C .F D .无法判断 4.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关于接触处的弹力和摩擦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一定有弹力,但不一定有摩擦力 B .如果有弹力,则一定有摩擦力

C .如果有摩擦力,则一定有弹力 D .如果有摩擦力,则其大小一定与弹力成正比 5.如图所示为小朋友喜欢的磁性黑板,下面有一个托盘,让黑板撑开一个安全角度(黑板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不易倾倒,小朋友不但可以在上面用专用画笔涂鸦,磁性黑板擦也可以直接吸在上面.图中就有小朋友把一块质量m 为黑板擦吸在上面保持静止,黑板与黑板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黑板擦对黑板的压力大小为mgcosθ B .黑板斜面对黑板的摩擦力大小为μmgcosθ C .黑板对黑板擦的摩擦力大于mgsinθ D .黑板对黑板擦的作用力大小为mg 6.一质量为中的均匀环状弹性链条水平套在半径为R 的刚性球体上,已知不发生形变时环状链条的半径为R/2,套在球体上时链条发生形变如图所示,假设弹性链条满足胡克定律,不计一切摩擦,并保持静止.此弹性链条的弹性系数k 为 A .223(31)2mg R π+ B .3(31)2mg R π- C .3(31)mg + D .3(31)mg + 7.某小孩在广场游玩时,将一氢气球系在了水平地面上的砖块上,在水平 风力的作用下,处于如图所示的静止状态.若水平风速缓慢增大,不考虑气球体积及空气密度的变化,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细绳受到拉力逐渐减小 B .砖块受到的摩擦力可能为零 C .砖块一定不可能被绳子拉离地面

高中物理力学部分(附标答和难度系数)

力学物理进阶(附答案) 讨论QQ 群:118349030 1.(★)如图5所示,水平横梁一端A 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有小滑 轮B ,一轻绳一端C 固定于墙壁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 一质量为m=10kg 的重物,,则滑轮受到绳子作用力为( C ) A .50N B .50 C .100N D .1003N 2. (★)伽利略在著名的斜面实验中,让小球分别沿倾角不同、阻力很小的斜面从静止开始滚下,他通过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得到的正确结论有 ( B ) A .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位移与时间成正比 B .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C .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时的速度与倾角无关 D .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所需的时间与倾角无关 3.(★★)如图,甲、乙、丙三个物体,质量相同,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受到三个大小相 同的作用力F ,则它们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关系是: ( D ) A .三者相同 B .乙最大 C .丙最大 D .条件不够,无法判断大小 4.(★★)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A 放在斜面体B 上,若A 和B 沿水 平方向以相同的速度v 0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 和B 之间的相互作 用力大小为( A ) A. mg B. mgsin θ C. mgcos θ D. 0 5. (★★)水平地面上斜放着一块木板AB ,如图所示,在木板上放一木块处于静止状态,现使斜面的B 端缓慢的降低(即使斜面的倾角缓慢的减小),则在此过程中木块所受弹力N ,摩擦力f 的变化情况是( A ) A.N 增大,f 减小 B.N 减小,f 增大 C.N 减小,f 减小 D.N 增大,f 增大 6. (★★★)如图,一物体恰能在一个斜面体上沿斜面匀速下滑(如图),可以证明此时斜面不受地面的摩擦力作用,若沿斜面方向用力向下推此物体,使物体加速下滑,则斜面受地面的摩擦力(A ) A .大小为零 B .方向水平向右 C .方向水平向左 D .无法判断大小和方向 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