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领航】2014高考生物一轮 课时规范训练:必修三 3-5-1(含2013模拟及解析)

【高考领航】2014高考生物一轮 课时规范训练:必修三 3-5-1(含2013模拟及解析)

【高考领航】2014高考生物一轮 课时规范训练:必修三 3-5-1(含2013模拟及解析)
【高考领航】2014高考生物一轮 课时规范训练:必修三 3-5-1(含2013模拟及解析)

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解析:动物可作为消费者和分解者,细菌可作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都是自养生物。

答案:C

2.(2013·南通质检)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

B.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C.病毒是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D.蚯蚓是需氧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解析:太阳光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病毒营寄生生活,但自身不能独立进行代谢活动;蚯蚓为分解者。

答案:B

3.兔子吃草,红狐吃兔,狼吃红狐构成的食物链中,红狐所处的消费者级别和营养级别依次是()

A.次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B.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

C.三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D.三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

解析: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是指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的异养生物(主要是动物)。直接以植物为食的为初级消费者,以草食动物为食的为次级消费者,以小型肉食动物为食的为三级消费者。而营养级是指一条食物链的每一环节上所有生物的总和,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草食动物(初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小型肉食动物(次级消费者)为第三营养级。

答案:B

4.下图表示某水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大型植物

B.该食物网由5条食物链构成

C.信息在鲤鱼和梭子鱼之间双向传递

D.鲤鱼在该食物网中占有3个营养级

解析:由食物网可知,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包括大型植物和自养型鞭毛虫。该食物网由6条食物链组成。鲤鱼在该食物网中占有第2、3、4、5共4个营养级。

答案:C

5.在阳光明媚、水草丰茂的鄂尔多斯草原上,生活着牛、羊、鹿、狼、兔、鼠,还有秃鹫、苍鹰、蜣螂、细菌、真菌等,关于它们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②它们中的牛、羊、鹿分别组成了三个种群

③它们中的动物是一个生物群落

④它们中的蜣螂、腐生菌是分解者

A.②③B.③④

C.②④D.①④

解析:牛、羊、鹿是消费者,蜣螂、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与真菌等是分解者,此外还包括了阳光、空气、温度、水、土壤等无机环境,即它们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其无机环境构成的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是一个生态系统;它们中的牛、羊、鹿分别是三种动物的总称,每一种动物会涉及到很多具体种类,因而不能把它们中的牛、羊、鹿仅看做是三个种群;它们中的动物并不包括该环境中的所有生物,与群落概念不符。

答案:D

6.(2013·豫南九校联考)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C.细菌与蝉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

D.蛇属于三级消费者

解析:图示中包括了无机环境(光、CO2等)、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蝉等)和分解者(细菌),它们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蝉是消费者,细菌是分解者,两者之间不构成竞争关系。蛇属于四级消费者。

答案:A

7.不同的生态系统中枯枝落叶分解的速率不同(如下表):

A.光B.微生物

C.湿度D.温度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成分和作用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枯叶落叶的分解,主要依靠微生物进行。微生物的分解活动又与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有直接关系。因为起分解作用的微生物是异养生物,所以与光没有直接关系。

答案:A

8.下图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三个种群数量变化的相互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a肯定是生产者,b肯定是初级消费者

B.a→b→c构成一条食物链

C.a与b,b与c为捕食关系

D.a与c为竞争关系

解析:本题考查对食物链的营养结构的理解。由图中的a、b、c之间的递减关系可以推知三个种群之间存在捕食关系。由a增加、b减少,可知a不是生产者。由b增加引起a增加、c减少,可知a与c不属于竞争关系。

答案:C

9.下图是一个陆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含有两个及以上营养级的生物有乙、己、丁、庚、辛

B.同时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的只有丙和乙、丁和辛

C.若丙种群的数量下降10%,则辛种群的数量将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D.此食物网中共有14条食物链,若增加“甲→戊”这一关系,则其食物链增加4条

解析:根据图示可知,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的除丙和乙、丁和辛外,还有乙和丁;

在复杂的食物网中,丙的种群数量增多或减少,对最高营养级辛种群的数量影响不大;增加“甲→戊”这一关系,食物链仍为14条;图中含有两个及以上营养级的生物有乙、己、丁、庚、辛。

答案:A

10.下列有关种群或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群落有空间结构,种群没有空间特征

B.在裸岩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土壤中的有机物逐渐减少

C.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D.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解析:种群不仅具有数量特征,还具有空间特征,如均匀分布、集群分布和随机分布等;在裸岩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由于生物逐渐增多,土壤中的有机物逐渐增多;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不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答案:D

11.下图为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①该食物网中共有6条食物链②H占据3个营养级③G和F之间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④

图中A、E均为生产者⑤一旦H的数量大量减少,该生态系统就很难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A.①④B.③④

C.②③D.①⑤

解析:该食物网中,A、E均为生产者,共有7条食物链;H占有第三、第四和第五三个营养级;G和F均以E为食物,因此它们存在着竞争关系;H为最高营养级,其数量减少时,该系统仍能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答案:D

12.经调查,某生态系统中Y、X、Z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的个体数量如图甲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一段时间后个体数量发生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营养级的生物被捕食的压力明显增加

B.Z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增加是由捕食对象专一引起的

C.Y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捕食者对捕食对象有选择的结果

D.X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且其中某种生物处于竞争劣势

解析:X营养级各物种的个体数量均减少,Z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量增加,X营养级的生物被捕食的压力增加,Z营养级对捕食对象并不专一;Y营养级各物种的个体数量增加是由X营养级各物种的个体数量减少引起的;X营养级的个体数量减少是由被捕食引起的,不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

答案:A

13.下图1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图2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情况,请据图回答:

据图1回答:

(1)从营养功能的角度来填写成分: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

(2)B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和________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桥梁”(填字母)。

(4)最主要成分和最活跃成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据图2回答:

(5)该生态系统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

(6)鹰占有________个营养级,请写出鹰为最高营养级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蛇和鹰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要使该生态系统完整,还需要增加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若蛇绝种,鹰的数量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若植食性昆虫减少,在短期内哪种生物数量将锐减?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1)无机环境和生产者之间的物质联系是双向的,因此图1中A是消费者,B是分解者,C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是生产者;(2)分解者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3)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桥梁”,是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组成成分;(4)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最主要成分,数量众多的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起加快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作用,是生态系统最活跃的成分;(5)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以不能再被其他生物捕食的生物为终点,图2中的植物是各条食物链的起点,共有8条食物链;

(6)在不同食物链中鹰占有4个营养级,其中鹰占最高营养级的食物链是最长的食物链;(7)蛇和

鹰存在捕食关系,都以食虫鸟为食时,二者是竞争关系;(8)该生态系统中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有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9)若蛇绝种,鹰会以老鼠、食虫鸟为食,食物链缩短,鹰获得的能量增多,数量增加;(10)若植食性昆虫减少,在短期内食虫昆虫会锐减,因为其食物单一且有许多天敌。

答案:(1)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3)D B(4)D A

(5)8(6)4植物→植食性昆虫→食虫昆虫→蛙→蛇→鹰(7)捕食和竞争(8)分解者、非生物

的物质和能量(9)增多食物链变短,鹰获得的能量增多(10)食虫昆虫因为其食物单一且有许多天敌

14.(2013·南通高三第一次模拟)下图1表示一个人工白杨林中层食物网简图。苔类、物种C、G和I生活于白杨树中层的树枝表面,物种A、E和F则在白杨林中部来回飞动寻找食物。

(1)图1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次级消费者是________;两者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

系的是________。

(2)如果因某种原因,物种E突然大量减少,而较长时间内发现A的数量无明显变化,

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种A的食物中各种类所占比例如图2所示。若除去全部物种A一年后,与对照地区相比,

该处种类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________将成为优势种,而物种E和F数量大为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图中从白杨树开始的食物链有5条,从苔类开始的食物链有2条。初级消费者为B、

C、G、E、F,以它们为食物的则是次级消费者I、

D、A。A以D为食物,两者又都以C、G

为食物,故是捕食和竞争的关系。(2)E是A的食物,但A还可以C、D、G、F为食物,所以E大量减少,对A的数量无明显影响。(3)从图2可见,物种A的食物中C占的比例最大,故若除去全部的A,则C的数量会明显增多而成为优势种。因苔类、C、G、I都是生活在白杨树中层的树枝表面,故当C的数量明显增多,则苔类的数量减少,物种E和F因失去食物而数量减少。

答案:(1)7I、D、A A和D

(2)E在食物网中的位置可由同营养级的多种生物代替(或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

(3)C C大量繁殖,占据了白杨树中层树枝的表面,使苔类不能生长,物种E和F因失去食物

而数量减少

15.某同学为了研究环境中重金属元素对生物的污染情况,分别测定了池塘和草原生态系统中某金属元素在各种生物体内的质量分数,结果如下表。请据表回答问题。

(1)

池塘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草原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金属元素在这两条食物链中的各种生物体内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出现这种现象,你认为合理的假设应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上述池塘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_;

在上述草原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如果误服重金属盐会引起中毒,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采取解毒的相应措施是可服用大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填:A.水;B.食盐水;C.牛奶;D.蛋清;E.豆浆)(多选)。

解析:有毒物质的生物富集作用是沿着食物链逐级增加的。营养级越高含有的有毒物质越多。人如果误服重金属盐会引导起中毒的原因是重金属盐引起蛋白质变性失活;相应的解毒措施是服用蛋白质类物质。

答案:(1)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小鱼→大鱼草→昆虫→食虫鸟→猫头鹰

(2)营养级越高,含有的有毒物质越多

(3)在生物体内有毒的物质不被分解,有生物富集的作用

(4)浮游植物昆虫、食虫鸟、猫头鹰

(5)重金属盐能使人体内的蛋白质发生变性而失去生理活性C、D、E

2014年浙江高考理综生物试卷(WORD版)

2014年浙江高考理综生物试卷(WORD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理科综 合生物部分 1.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被细胞胞吞的一定是固体物质 B.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属于易化扩散 C.通过载体蛋白的物质转运属于主动转运 D.胞吐过程一定会产生分泌泡与质膜的融合 【解析】胞吞作用包括吞噬作用和胞饮作用,吞噬作用是以大的囊泡形式,内吞较大的固体颗粒,而胞饮作用则是将滴状液体吞入细胞内的过程,故A错。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属于胞吐作用,B项错误。通过载体蛋白的物质转运包括主动运输和易化扩散,C项错误。胞吐的过程一定会产生分泌泡与质膜(细胞膜)融合,故D项正确。 2.下图表示施用IAA(吲哚乙酸)对某种植物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C.由多个祖细胞培养形成的细胞群为一个克隆 D.未经克隆化培养的细胞系细胞具有相同的性状 【解析】连续细胞系的细胞其核型已发生改变;一个祖细胞培养形成的细胞群才为一个克隆;未经克隆化培养的细胞系细胞可能是不同细胞分裂形成的,其性状可能不同。 4.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 B.种群的内源性调节因素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 C.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D.植食动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冬季最大 【解析】环境容纳量是指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也就是说环境中的种群数量有可能超过环境容纳量,故A错误;环境条件若改变,环境容纳量也会改变,而内源性调节因素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B正确;理想条件下为“J”型增长,无环境容纳量,C项错误;自然条件下,冬季植食动物的食物减少,其环境容纳量会变小,故D错误。 5.某哺乳动物体细胞在培养中能够分裂,在培养过程中

历年高考全国卷Ⅲ理综生物真题汇总

历年高考全国卷Ⅲ理综生物真题汇总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 A.tRNA、rRNA和mRNA都从DNA转录而来 B.同一细胞中两种RNA的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 C.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 D.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 【知识点】 本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必修二第四章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中“遗传信息的转录”考点,在考纲中属于Ⅱ层次要求;同时考查必修一第二章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中的“核酸的分布”考点,在考纲中属于Ⅰ层次要求。必修一和必修二模块间进行一定的融合,本题整体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解题技巧】题干明确考查真核细胞的转录过程,要求考生能够抓住“真核细胞中”这个关键词语,为后面的C选项作出铺垫。 【答案解析】 A选项中考查DNA转录的产物,高中教材介绍了三种RNA,tRNA、rRNA 和mRNA,属于识记层次 B选项考查理解能力,同一细胞中不同的基因转录可以同时进行,其

转录的产物RNA不同,所以不同的两种RNA可以同时转录得到,属于理解层次 C选项考查知识的迁移能力,真核细胞中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在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的DNA(见教材必修一第27页),所以在线粒体和叶绿体内也可以发生转录过程,形成RNA,故细胞核外也可以发生RNA的合成 D选项考查DNA转录过程中的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转录时,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合成RNA,故合成的RNA和原模板连的碱基之间的关系就是互补配对的 【答案】 C 【教学反思】 通过本题的解析与反思,在教学中要立足于课本,回归教材,挖掘教材,对同一知识点进行全面而准确地复习,特别在后期复习中要以某一个知识点为中心,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展开合理的延伸。遗传信息的转录与翻译的考查形式多以选择题的形式为主,所以在备考时要加强综合练习,特别要阅读课本,熟读内容。 2.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体内的激素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B.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C.癌细胞是动物体内具有自养能力并快速增殖的细胞 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知识点】

2014年高考生物新课标全国卷1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 B. 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C. 甘油是极性分子, 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D. 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2.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 O2的产生停止 B.CO2的固定加快 C. ATP/ADP比值下降 D.NADPH/NADP+比值下降 3.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4.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 用黑藻叶片进行试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5.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Ⅳ代的两个

2014年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ⅰ)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Ⅰ)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6分)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叙述,错误的是() 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 B.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C.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2.(6分)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O2的产生停止B.CO2的固定加快 C.比值下降D.比值下降 3.(6分)内环境稳定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定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4.(6分)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5.(6分)如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Ⅳ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有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是,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策略汇总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策略汇总 1老师讲的最有用。 很多同学把生物课堂自己改成了自习课或者是休息时间,上课不听。其实这是最浪费时间的方式。在课堂上,老师讲的每一分钟都是精心准备的,集体备课讨论出来的结果,是对后面的二轮复习及高考的铺垫。如果课堂不听,课下要花100倍的时间弥补。 2人教教材是根本。 非选择题答非所问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熟悉书上的核心过程和概念,不能用准确的生物学术语熟练的回答。2021高考北京生物的29题第一问,很多同学丢分,但是这恰恰是人教教材必修三第48页书上的原话。不妨反思一下,同学们是否能准确的回答出细胞分化的概念,尤其是一些核心的词语?如果不能,静下心来多看书吧!只有会看书,才能得高分,这是硬道理。这里不仅是“看”书,而是要用智慧去思考,把你的心带上,再去读书。对于生物的复习,我们要看教材的具体黑字部分知识点、知识框架、联系、以及小字部分的科学小故事,如果能边看书,边做笔记是最好的。近几年北京高考,考察到教材小字部分的蛋白质变性以及水通道蛋白。去年一个高考成绩690分的学员,他的成功秘笈就是看书,同时把做题过程中遇到的不懂得知识点落实到教材上,并且记录总结起来,最后二轮复习及高考之前,非常有用。 3错题本子不能少。 高三,学习效率第一!很多同学迷信题海战术,效果虽然有,但大题量缺乏针对性的修补薄弱项,很浪费时间。到了高三卷子满天飞,遇到错的题,可以把它剪下来,贴到错题本上,当然要用特殊颜色笔改正。或者直接将卷子装订成册,定期整理和总结。错题本要简单易行,这样才容易坚持下来,这个本子大家如果用心做了,在考试之前绝对是你的秘密武器,而且是你的独家专享,会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去年多名680分以上的学员证明,到了二轮复习,很多同学找不到重点,但是自己的错题本就告诉自己薄弱的地方在哪儿,让我们有的放矢。 4做题不做偏难怪。 一轮复习重点在知识点,不要让偏难怪的题影响你的信心和复习的方向,选择同步的习题,难度适中,要花20分钟以上才能做完的难题就干脆放弃,过于简单的题做多了也没有任何意义。很多同学都在做5年高考3年模拟,对于北京的学员来说,北京、全国的题适合一轮复习做,其他省市的题不适合一轮复习做,可以留到二轮复习时。 一轮复习最重要的其实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复习比初次学习要难得多,这就像打篮球,三步篮的要领人人都可以掌握,但是想玩儿的漂亮就需要我们付出你的耐心、智慧和汗水。尤其是11月的时候,各科基本上都复习到了高中最难的内容,你会发现好多内容似乎都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做题也很困难,大家一定要坚持住。在老师再现知识的过程,

2014年生物高考真题新课标全国卷2卷生物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课标生物) 1.A4[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 B.动物细胞间的黏着性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C.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 D.哺乳动物的细胞可以合成蔗糖,也可以合成乳糖 1.D [解析] 胞间连丝是植物细胞间的通讯连接,是由穿过细胞壁的质膜围成的细胞质通道,所以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A项正确。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使癌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可见动物细胞间的黏着性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B项正确。ATP是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细胞内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反应相联系,C项正确。蔗糖是植物细胞特有的二糖,哺乳动物的细胞不能合成,D项错误。 2.D2[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同一动物个体的神经细胞与肌细胞在功能上是不同的,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二者所处的细胞周期不同 B.二者合成的特定蛋白不同 C.二者所含有的基因组不同 D.二者核DNA的复制方式不同 2.B [解析] 同一动物个体的神经细胞和肌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分裂、分化而来,所以二者含有相同的基因组,C项错误。神经细胞与肌细胞都是高度分化的细胞,没有连续分裂的能力,所以不存在细胞周期,A项错误。核DNA的复制方式都是半保留复制,D项错误。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在不同类型的细胞中表达的基因不一样,导致合成的特定蛋白不相同,B项正

确。 3.H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 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 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 3.A [解析] 组织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发生物质交换,氧气由组织液扩散进入组织细胞参与氧化分解,所以回流的组织液氧气含量降低,A项错误。组织液与血浆之间是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并保持动态平衡的,B项正确。血浆中的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组织液中的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回到血浆,C、D项正确。 4.C2、C3[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 ) A.实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组的高 B.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小于b组的 C.a组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ATP大于b组 D.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 mol·L-1之间

高考必背知识点生物必修一

高考必背知识点 必修一 1.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的基础是细胞代谢;生长发育的基础是细胞的增殖分化;遗传变异的基础是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其他区别还有分裂方式原核的只有二分裂,原核的变异自然条件下只有基因突变,原核没有核糖体之外的细胞器,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没有染色体。 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相似性有:都有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都有核糖体,都以DNA 做遗传物质。 4.细胞学说主要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没有揭示差异性。 5.物质鉴定的原理:还原性糖和斐林试剂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Cu2O),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显紫色(紫色络合物),脂肪与苏丹Ⅲ(苏丹Ⅳ)反应呈橘黄色(红色)。 6.斐林试剂使用时要甲乙液等量混合,现用现配,需要加热;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1毫升,摇匀再加B液4滴,无需加热。 7.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的通性: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成人有8种必须氨基酸,必须从外界环境中直接获取,不能在人体细胞中合成。 8.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原因是:氨基酸水平上看,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从多肽链的水平看,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 9.蛋白质的功能:结构蛋白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成分;绝大多数酶的催化作用;血红蛋白、载体蛋白的运输作用、蛋白质类的激素的信息传递作用(或调节作用);抗体的免疫功能等。 10.蛋白质的变性的原因:高温、强酸、强碱都是破坏其空间结构使其失活变性,低温不破坏其空间结构,仍能在条件适宜时恢复活性。所以低温可以储存酶制剂。 11.核酸的功能: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2.在观察DNA和RNA分布的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和染色剂的结合。烘烤载玻片的目的是杀死并固定细胞。实验结论是: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线粒体、叶绿体中也有少量的DNA)。 13.DNA和RNA组成成分的主要区别是:DNA特有核糖和胸腺嘧啶;RNA特有核糖和尿嘧啶。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DNA一般是双链的,RNA一般是单链的。 14.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可分为单糖、二塘、多糖。单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脱氧核糖;二糖包括麦芽糖、蔗糖和乳糖,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单糖不用消化可直接被吸收,二糖的结构分别是麦芽糖是两分子葡萄糖构成,蔗糖是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乳糖是一分子半乳糖和一分子葡萄糖。 15.不能供能的糖有三种:核糖、脱氧核糖和纤维素;动植物共有的糖有三种: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植物特有的糖:果糖、麦芽糖、蔗糖、淀粉、纤维素共5种;动物特有的糖有半乳糖、乳糖、糖原。 16.细胞中的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固醇(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脂质分子中氧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多。脂肪的作用有三条:良好的储能物质、绝热保温、缓冲减压保护内脏器官。磷脂是构成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生物】2014年高考真题---生物部分(新课标卷I)解析版

2014年高考真题---理综生物(新课标全国卷I)解析版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 B.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C.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膜 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答案】C 【KS5U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的主要成份有脂质和蛋白质,还含有少量的糖类,A项正确。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物质的运输功能降低,B项正确。甘油等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透过细胞膜的方式为自由扩散,C项错误。细胞膜的功能之一就是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比如通过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故D 项正确。 2.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O2的产生停止B.CO2的固定加快 C.ATP/ADP比值下降D.NADPH/NADP+比值下降 【答案】C 【KS5U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光合作用的过程这一知识点。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之后,没有光,植物不能进行光反应,就不能产生光反应的产生O2 ,没有光反应的ATP、[H],就不能进行暗反应将CO2的固定,故A、B项正确,ATP/ADP比值应该是升高,C项错误。光反应的[H]一般和NADP+结合成NADPH,光反应弱,NADPH减少,故NADPH/NADP+比值下降正确,D项正确。 3.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答案】D 【KS5U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命活动调节这一知识点。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是正常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对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都是有利的,而且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就是Na+、K+的跨膜运软输形成的,故A、B、C 项都正确。丙酮酸氧化分解给供能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即是细胞内进行,而内环境为细胞外液,故D项不正确。 4.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答案】B 【KS5U解析】本题考查的质壁分离实验这一知识点,教材上这一实验用的材料是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就是因为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便于观察吸水或失水后液泡大小的变化。同理,用红色花瓣与白色花瓣相比,也是这一原因有利于实验现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攻略:复习方法总结

2019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攻略:复习方法总结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攻略:复习方法总结 一、充分发挥《考试大纲》高考试题的强大导向作用 在老师的引导下,在刚进入高考复习阶段就要认真研读上一年的《考试大纲》,明确高考的要求,知道自己应在哪些方面下功夫,以便使自己的复习目标与老师要求合拍,与高考接轨。通过认真做前三年的本地所用的高考试题,体会考试大纲在试题中的体现方式,以及对知识、能力的要求程度。 二、用生物学的基本观点指导复习 贯穿于中学生物学教材的生物学观点主要有: 1.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2.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3.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4.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5.生物进化的观点; 6.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要把知识点的归纳与整合放在相应的观点下,再加以整理。对这些观点的理解和认识应该贯穿于整个复习过程中,从历年来理综高考生物试题来看,一般都体现了这些重要的生物学观点。 三、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提高应试能力 高考试题年年变,而解题所依据的基础知识却是相对不变

的,所以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是学生取胜于高考必须具备的,对基础知识深刻理解,把握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内涵和外延,做到提取准确、迁移灵活、运用合理,这样才能解决考题中设置的新情景问题。双基教学是一轮复习的重中之重,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打好了基础,能力才会提高。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实行地毯式、拉网式清理,覆盖所有知识点,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 1.将一个单元内的知识通过一条主线联系在一起进行复习。 2.将不同章节的内容进行有机综合,归纳成图解,全面系统复习和巩固。如:细胞与生殖发育;新陈代谢与生命活动的调节;生命的延续、发展与进化等。 3.以一幅图、一个图解、一张图表等材料为题,围绕该部分内容展开讨论,对该部分知识进行整理,提高综合能力。 总复习备考阶段在强调基本知识(概念、原理、法则、定律、过程、事实)、基本能力(方法、技能、思路、记忆、理解、应用)、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注意对知识的整理加工,把知识内化为能力素质。这是一种新的、科学的、有效的复习策略。 4.注重能力的培养。 ①审题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深刻理解每个概念的内涵、外延和形成过程,对概念中的重点字词要划出、圈出、点出,明确运用范围,在做题时形成遇到相关问题时能迅速通过圈、点、划提取问题中的重要信息,解决审题关。

2014年高考(课标卷Ⅰ)理综生物部分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适用地区:湖南、湖北、河南、河北、江西、山西、陕西) 1.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 ..的是 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 B.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C.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2.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O2的产生停止B.CO2的固定加快 C.ATP/ADP比值下降D.NADPH/NADP+比值下降 3.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4.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 ..的是 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5.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IV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是1/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A.Ⅰ-2和Ⅰ-4必须是纯合子

历年全国高考生物真题分章汇编

历年全国高考生物真题分章汇编 第1章 (四川卷)2. 下列有关细胞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具有细胞膜但不一定具有磷脂双分子层 B.都具有细胞核但遗传物质不一定是DNA C.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但不一定发生在线粒体中 D.都能合成蛋白质但合成场所不一定是核糖体 (四川卷)6. 人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RNA病毒,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可使机体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导致脱水。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利用吡罗红染液染色,可以鉴别小肠上皮细胞是否被轮状病毒感染 B. 病毒RNA在小肠上皮细胞内复制的过程中,会有氢键的断裂和形成 C. 病毒侵入机体后,能被内环境中的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特异性识别 D. 患者严重脱水后,经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将会减少 (天津卷)1.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中,显微镜下可依次观察到甲、乙、丙三种细胞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观察甲到观察乙须将5倍目镜更换为10倍目镜 B.甲、乙、丙可在同一个细胞内依次发生 C.与甲相比,乙所示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低 D.由乙转变为丙的过程中,没有水分子从胞内扩散到胞外 【答案】B 考点:本题考查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显微镜使用方法的相关知识。 (北京卷)1. 将与生物学有关的内容依次填入下图各框中,其中包含关 系错误 ..的选项是

(江苏卷)4.蛋白质是决定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物质。下列相关 叙述错误 ..的是 A.细胞膜、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都是蛋白质 B.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生成的H2O中,氢来自于氨基和羧基 C.细胞内蛋白质发生水解时,通常需要另一种蛋白质的参与 D.蛋白质的基本性质不仅与碳骨架有关,而且也与功能基团有关

2014年高考(课标卷Ⅰ)理综生物部分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4年普通咼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卷) (适用地区:湖南、湖北、河南、河北、江西、山西、陕西) 1 ?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 B .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C .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D .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2 .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 . O2的产生停止 B . CO?的固定加快 C . ATP/ADP比值下降 D . NADPH/NADP +比值下降 3.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 .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 .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 .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4.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 .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D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5. 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 表现型正常个体)。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IV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 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是1/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点汇总

201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点汇总 必修1 第一节细胞中的原子和分子 一、组成细胞的原子和分子 1、细胞中含量最多的6种元素是C、H、O、N、P、Ca(98%)。 2、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C元素。(碳原子间以共价键构成的碳链,碳链是生物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称为有机物的碳骨架。) 3、缺乏必需元素可能导致疾病。如:克山病(缺硒) 4、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生物界特有的。 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和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 二、细胞中的无机化合物:水和无机盐 1、水:(1)含量:占细胞总重量的60%-90%,是活细胞中含量是最多的物质。 (2)形式:自由水、结合水 ●自由水:是以游离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的水。作用有①良好的溶剂;②参与细胞内生化反应;③物质运输; ④维持细胞的形态;⑤体温调节 (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一般较多) ●结合水:是与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作用是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 (结合水的含量增多,可以使植物的抗逆性增强) 2、无机盐 (1)存在形式:离子 (2)作用 ①与蛋白质等物质结合成复杂的化合物。 (如Mg2+是构成叶绿素的成分、Fe2+是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I-是构成甲状腺激素的成分。 ②参与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如钙离子浓度过低肌肉抽搐、过高肌肉乏力) 第二节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 一、糖类 1、元素组成:由C、H、O 3种元素组成。 2、分类 蔗糖→1葡萄糖+1果糖麦芽糖→2葡萄糖乳糖→1葡萄糖+ 1半乳糖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纤维素→纤维二糖→葡萄糖w.糖原→葡萄糖

2014年高考真题精校精析纯word可编辑·2014高考真题解析 全国新课标卷Ⅰ生物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课标生物) 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 B.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C.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1.C[解析] 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是脂质和蛋白质,A项正确。衰老细胞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B项正确。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依据相似相溶原理,极性分子甘油易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C项错误。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D项正确。 2.[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O2的产生停止 B.CO2的固定加快 C.ATP/ADP比值下降 D.NADPH/NADP+比值下降 2.B[解析] 用黑布将培养瓶罩住,光反应停止,氧气的产生停止,A 项正确。光反应停止,[H]和ATP 的产生停止,导致暗反应中C3的还原速度减慢,C3在叶绿体内积累导致CO2的固定减慢,B项错误。光反应停止,ATP 的生成减少,ATP/ADP 比值下降,C 项正确。光反应停止,NADPH([H])的产生减少,NADPH/NADP+比值下降,D项正确。 3.[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3.D[解析]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从而为细胞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A 项正确。内环境稳态可使细胞生活在温度和pH 等相对稳定的环境中,从而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项正确。静息电位的维持主要依赖于K+外流,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依赖于Na+内流,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C 项正确。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丙酮酸的彻底氧化分解发生在线粒体中,不彻底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不发生在内环境中,D 项错误。 4.[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4.B[解析] 红色花瓣细胞的液泡呈红色,比白色花瓣更便于观察质壁分离现象,A 项正确。黑藻叶片的叶肉细胞中液泡呈无色,叶绿体的存在使原生质层呈绿色,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B项错误。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不一定相同,用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方法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方法高三第一轮复习复习时间是9月至明年3月初,复习时间长,且复习工作量大,又是第二轮复习与第三轮复习的基础及先行者,所以一轮复习尤为重要。小编整理了生物的一轮复习策略,快来看看吧。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的主要任务是:按章节捋清知识点,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构建知识体系,配合经典的题例、将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向纵横方向引申和扩展,通过复习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以利于知识的迁移,这是学科能力综合能力培养和提高的前提。一轮复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二轮复习的质量和高考成败。 一、充分发挥《考试大纲》高考试题的强大导向作用 在老师的引导下,在刚进入高考复习阶段就要认真研读上一年的《考试大纲》,明确高考的要求,知道自己应在哪些方面下功夫,以便使自己的复习目标与老师要求合拍,与高考接轨。通过认真做前三年的本地所用的高考试题,体会考试大纲在试题中的体现方式,以及对知识、能力的要求程度。 二、用生物学的基本观点指导复习 贯穿于中学生物学教材的生物学观点主要有: 1.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2.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3.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4.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5.生物进化的观点;

6.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要把知识点的归纳与整合放在相应的观点下,再加以整理。对这些观点的理解和认识应该贯穿于整个复习过程中,从历年来理综高考生物试题来看,一般都体现了这些重要的生物学观点。 三、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提高应试能力 高考试题年年变,而解题所依据的基础知识却是相对不变的,所以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是学生取胜于高考必须具备的,对基础知识深刻理解,把握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内涵和外延,做到提取准确、迁移灵活、运用合理,这样才能解决考题中设置的新情景问题。双基教学是一轮复习的重中之重,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打好了基础,能力才会提高。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实行地毯式、拉网式清理,覆盖所有知识点,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 1.将一个单元内的知识通过一条主线联系在一起进行复习。 2.将不同章节的内容进行有机综合,归纳成图解,全面系统复习和巩固。如:细胞与生殖发育;新陈代谢与生命活动的调节;生命的延续、发展与进化等。 3.以一幅图、一个图解、一张图表等材料为题,围绕该部分内容展开讨论,对该部分知识进行整理,提高综合能力。 总复习备考阶段在强调基本知识(概念、原理、法则、定律、过程、事实)、基本能力(方法、技能、思路、记忆、理解、应用)、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注意对知识的整理加工,把知识内化为能力素质。这是

2014年高考理综新课标全国卷II生物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4新课标卷2—理综—生物部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D ) A.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 B.动物细胞间的粘着性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C.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 D.哺乳动物的细胞可以合成蔗糖,也可以合成乳糖 2.同一动物个体的神经细胞与肌肉细胞在功能上是不同的,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两者所处的细胞周期不同B.两者合成的特定蛋白不同 C.两者所含有的基因组不同D.两者核DNA复制的方式不同 3.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 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 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 4.将某植物的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组 (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 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下图所示。假如蔗 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 A.实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组的高 B.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小于b组的 C.a组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ATP大于b组 D.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mol·L-1之间 5.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聚合酶的参与 B.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 C.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 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高中生物必修一1-4章历年高考试题及答案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分子与细胞分子与细胞分子与细胞》第一章走近细胞 1.(山东卷)5.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生物细胞不含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无丝分裂 C.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 D.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系统(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 2.(上海卷)1.下列藻类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A.伞藻 B.衣藻 C.硅藻 D.颤藻 3.(海南卷)10.关于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T2噬菌体由蛋白质和RNA组成 B.蓝藻无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 C.通过诱变育种可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 D.赤霉菌分泌的赤霉素可促进植物生长 (08江苏卷)30.(7分)某班学生选取了江苏一水体中的4种生物:棚藻(单细胞绿藻),水绵(多细胞绿藻),菹草(高等植物)和颤藻(蓝藻),用其生长旺盛的新鲜材料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A、B两组同时开展平行实验,进行有关光合作用的研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这4种生物中,含有叶绿体的有。 (2)A组的实验结果如上图所示。据图推测,一年中最早出现生长高峰的生物可能是;夏季高温阶段最具生长优势的生物可能是。 (3)B组测得的棚藻净光合放氧率明显低于A组。仔细对比发现,两组实验条件的唯一差别是B组接种棚藻的浓度明显高于A组。实验在短时间内完成,水中也不缺乏各种营养,造成B组棚藻净光合放氧率低的主要原因

是。 (4)在富营养化水体中,浮游藻类的大量增殖常常会引起鱼类缺氧死亡,为种情形下,导致水体缺氧的主要原因有和。第二章细胞的分子组成 1.(2011全国)3.若要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到质壁分离、RNA和脂肪,下列四组材料中应选择的一组是 A.水稻胚乳和花生子叶 B.天竺葵叶和水稻胚乳 C.紫色洋葱和花生子叶 D.天竺葵叶和紫色洋葱 2.(2011全国)4.水中氧含量随水温的升高而下降。 生活在寒温带湖泊中的某动物,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 含量与其生活的水温有关。右图中能正确表示一定温 度范围内该动物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随水温变化趋 势的曲线是 A.甲 B.乙 C.丙 D.丁 4.(江苏卷)1.下列物质合成时,需要模板的是 A.磷脂和蛋白质 B.DNA和酶 C.性激素和胰岛素D.神经递质和受体 5.(江苏卷)21.研究发现,砷( As)可以富集在植物体内,转化为毒性很强的金属有机物,影响水稻的株高、根长和干重;加P(与As原子结构相似)处理后水稻茎叶和根中P含量增加、As含量相对减少,水稻生长加快,干重增加。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A.As在水稻细胞内富集,由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决定 B.As进入水稻细胞,导致有关酶失去活性,影响细胞代谢 C.P影响As的吸收,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有关 D.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的重要元素,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 6.(上海卷)11.甲状腺的滤泡细胞分泌甲状腺素,C细胞分泌32肽的降钙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滤泡细胞和C细胞内含有不同的基因 B.控制降钙素合成的基因长度至少为192对碱基 C.在降钙素溶液中加入适量的双缩脲试剂,溶液呈橘红色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大纲版含解析版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大纲版) 一、解答题 1.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是细胞核中染色质的组成成分 B.细胞核中可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转录 C.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大分子物质不能 D.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核膜消失和重新形成的现象 2.ATP是细胞中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线粒体合成的ATP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B.机体在运动时消耗ATP,睡眠时则不消耗ATP 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都能形成ATP D.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所需的ATP来源于呼吸作用 3.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 B.效应T淋巴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 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 D.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 4.某同学在①、②、③三种条件下培养大肠杆菌,这三种条件是: ①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断补充培养基,及时去除代谢产物 ②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补充培养基,不去除代谢产物 ③以葡萄糖和乳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补充培养基,不去除代谢产物 根据培养结果绘制的一段时间内菌体数的对数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如下: 假设三种培养基中初始总糖量相等,则①②③三种条件依次对应的趋势图是( )

A.甲、乙、丙B.乙、丙、甲C.丙、甲、乙D.丙、乙、甲5.为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这一结论,需要先利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之后再测定其含量.假定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只与运输有关.下列收集生长素的方法(如图所示)中,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6.小肠的吸收是指食物消化后的产物,水和无机盐等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0.9%的NaCl溶液时与兔的体液渗透压相等的生理盐水,某同学处于麻醉状态下的兔的一段排空小肠结扎成甲,乙,丙,丁4个互不相通,长度相等的肠袋(血液循环正常),并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如表. 甲乙丙丁 向肠袋内注入等量的溶液, 使其充盈0.7%NaCl 10mL 0.9%NaCl 10mL 1.1%NaCl 10mL 0.9%NaCl+微量Na+ 载体蛋白的抑 制剂共10mL 维持正常体温半小时后,测肠袋内NaCl溶液的量1mL3mL5mL9.9mL 请根据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1)实验开始时,水在肠腔和血液之间的移动方向是:甲组从 ;丙组从 .在这一过程中水分子的运动方向是从溶液浓度 处流向溶液浓度 处.本实验中水分子的这种移动过程称为 . (2)比较乙和丁的实验结果,可推测小肠在吸收Na+时,需要 的参与. 7.现有A,B两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其生物组成和光照条件见表.一段时间后,发现A瓶的生态系统较B瓶的稳定.

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教案

第一单元细胞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专题一细胞的物质基础 第1章走近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知识梳理: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如: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运动、应激性等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7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一 个池塘的全部鱼?) 8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不是 所有的鱼,包含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 9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它生存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10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与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知识梳理: 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 1 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2 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 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 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