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考研题库】2020年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考研题库】2020年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版权声明

本书根据最新复试要求并结合历年复试经验按照复试题型进行了整理编写,涵盖了这一复试科目该常考及重点复试试题并给出了参考答案,针对性强,由于复试复习时间短,时间紧张建议直接背诵记忆,考研复试首选资料。

青岛掌心博阅电子书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作者和来源。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作者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作者或来源,在此对原作者或权利人表示感谢。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作者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者批评指正。

特别说明

本书由本机构编写组多位高分在读研究生按照考试大纲、真题、指定参考书等公开信息潜心整理编写,仅供考研复试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一、辨析题

1.在信息时代,社会的基本关系表现为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答案】错误。

【解析】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它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它决定着政治关系、家庭关系、宗教关系等其他社会关系。计算机网络是当今人们社会交往的一种工具,它对社会关系产生深刻的影响。基于计算机网络而建立的关系体现了当今时代人们之间多种多样的社会关系,但不会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

2.“真理没有阶级性”的含义是人们对真理的认识与阶级立场无关。

【答案】错误。

【解析】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因而真理的内容不因任何认识主体的意志和要求而改变,这就是所谓真理没有阶级性的含义。真理没有阶级性,但是认识和运用真理的人在阶级社会中是有阶级性的,阶级立场往往制约着人们对真理的接受或选择。

3.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就能自动地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答案】错误

【解析】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表现为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生产者在价格的引导和利益的驱动下,必然将资源从投入过多,导致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低、获利减少的部门,向资源投入少,商品供不应求、价格高、获利多的部门转移,从而起到自动调节社会资源配置的作用。

但是,由于价值规律调节(市场调节)具有短期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缺陷,所以,单纯地依靠价值规律并不一定能够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必须把价值规律的作用与国家的宏观调控相结合,才有可能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4.垄断利润完全来源于垄断企业内部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答案】错误。

【解析】垄断利润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来自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剥削的加强;第二,由于垄断资本可以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来控制市场,使得它能获得一些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第三,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从国外获取利润;第四,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

5.苏联模式可以看作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

【答案】错误

【解析】苏联模式(公有制+计划经济)是在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生产力水平较低的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这种模式曾经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迅速调集有限的资源,集中精力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推动过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度发展,确保了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的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和人员保障。这种模式为处于帝国主义包围中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使苏联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模式的弊端逐步显现,主要是集中过多、管得过死、否定市场的作用,严重束缚了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证明,苏联模式是苏联特殊国情和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

6.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答案】错误。

【解析】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对立不在于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有些唯心主义哲学家并不否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如黑格尔就认为历史是一个有规律的过程,但他把历史规律说成是绝对观念所固有的。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对立表现在对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的回答上。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唯心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两者的其他对立和分歧都是由这一根本对立派生和发展而来的。可见,上述命题是错误的。

7.任何个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是起作用的。

【答案】正确。

【解析】这是恩格斯历史“合力论”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论断。社会历史是个人的活动构成的,无数互相冲突的个人意志构成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由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融合为“一个总的合力”,构成历史事件的历史过程。每个人都对“合力”有所“贡献”,都“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因为每个人都参加了一定的历史活动,有的起了推动作用,有的起了阻碍作用;其作用的范围、大小、深浅也有程度不同。但应指出,对历史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人民群众的力量,而不是某个人或某些人。

8.“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倒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

【答案】正确

【解析】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几千年的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每一次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无不经过曲折反复的斗争。社会主义也只能在斗争中曲折前进发展。这是因为:第一,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其成长不会一帆风顺。第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展开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第三,经济全球化对于社会主义

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9.所谓偶然性,只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它的原因,只要知道了它的原因,它就是必然的。

【答案】错误

【解析】必然性是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趋势,它是由事物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它是由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引起的。因此,必然性和偶然性的产生都是有原因的,只是必然性的原因是本质原因、内部原因;偶然性的原因是非本质原因、外部原因。所以,即使我们知道偶然性的原因,它仍然是偶然性,不会变成必然性。

10.割裂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会犯经验主义的错误,但可以避免犯教条主义的错误。

【答案】错误。

【解析】首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不能割裂…在认识的发展过程中从实践到认识的环节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这两个认识阶段是有区别的: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特征或外部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因此,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同时,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相互联系着的方面,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没有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一方面,感性认识也离不开理性认识,感性认识要上升为理性认识。其次,经验主义的错误的确在于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片面夸大了感性认识的重要性,忽略甚至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和作用。认为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可以避免教条主义是不正确。和经验主义不同,教条主义轻视感性经验,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认为只有理性、书本上的东西才是真实有用的,主张一切按本本办事。这说明,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都是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表现。

11.资产阶级国家掌握和运用国有资本,是为了直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答案】错误。

【解析】资产阶级国家直接掌握和运用国有资本,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之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加深,迫使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凭借国家的力量来加以缓解。

资产阶级国家掌握和运用国有资本,是为资本主义整体生产过程创造必要条件,为私人垄断资本提供公共基础设施、基本产品、开发高新技术等方面的服务,支持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资产阶级国家掌握和运用国有资本,主要是为干预和调节经济运行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以维护其垄断统治,并非直接为获取丰厚的利润。

12.现实中,商品的市场价格常常与价值不符,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答案】错误

【解析】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即要求价格与价值相一致。但在现实的商品交换中,一方面,由于受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价格常常会偏离价值而与价值不一致;另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