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放射防护监测

放射防护监测

放射工作人员培训班

佛山市职业病防治所

石瑞芬 主管医师

放射防护监测

?放射监测的分类

?放射监测仪器

?工作场所放射防护监测

?个人剂量监测

?放射诊疗设备性能检测

放射防护监测

?大量先进放射诊疗设备在医学领域中使用,为患者的诊断治疗带来了便利,提高了诊疗效果,同时也带来了不少放射防护的问题。为了保证放射诊疗设备的临床使用安全,避免对周边环境及公众造成影响,减少放射诊疗职业人员、患者或受检者、陪同人员或探视人员等接受的放射剂量,就必须对使用的放射诊疗设备及场所定期进行放射防护监测。

放射防护监测

?放射防护监测是指为估算和控制公众、放射诊疗职业人员、患者或受检者、陪同人员或探视人员所受放射剂量而进行的测量,它是放射防护的重要组成部分。监测的含义不等于测量,更不等于物理测量和化学分析方法。监测包括纲要的制定、测量和结果的解释。监测纲要的制定必须依据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并充分考虑评价的要求。

放射防护监测

?放射防护监测是重要的,但它本身并不是目的,它只是为了衡量放射防护条件与效果,达到防护目的的一种手段。对一项从事放射性工作的实践,判断其有无危害和危害大小,应采取何种防护措施或对已有的防护设施合理性的验证,均依赖于防护监测数据作为科学依据;而在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后,对防护效果或污染的控制程度进行正确评价,则放射防护监测数据又是必不可少的客观指标;在实践运行中出现的意外照射(如潜在照射或事故照射)更离不开放射防护监测。

放射防护监测

?因此放射防护监测仪表的选择是否适当,监测方法是否正确,监测数据是否可靠,对监测结果的分析与评价是否科学等,对做好放射防护工作,确保相关人员的健康与安全至关重要。

放射防护监测的定义

?放射防护监测是指为支持放射防护最优化,保持可接受的尽可能低的放射照射水平、实现满意的工组条件和良好的环境质量而进行的放射测量,并对测量结果作出评价的活动。

放射监测的分类

?根据管理性质和目的不同:常规监测、操作监测、特殊监测

?按照监测对象不同:工作场所监测(外照射剂量率监测、空气污染监测、表面污染监测)、个人剂量监测、环境监测

放射监测的分类

?根据管理性质和目的不同

?1:常规监测

?对工作场所放射水平和对职业照射人员个人受照剂量,以及对环境质量的定期的重复性监测。这是一种例行监测,与连续操作有关,按事先制定的时间表进行,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强制性。常规监测的目的是要论证说明工作条件是否满意、环境是否受到了放射污染、人员是否受到超剂量照射,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也能为立刻作出运行管理决定提供剂量率数据支持;为放射防护最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放射监测的分类

?根据管理性质和目的不同

?2:操作监测

?是一种非常规性的监测,是针对某个任务而进行的工作场所和该场所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的监测,这种监测结果可以为立即确定安全运行方案提供数据支持。比如新引进一台放疗设备,为明确该设备使用时会对人员和周围环境造成哪些影响,就可进行操作监测。

放射监测的分类

?根据管理性质和目的不同

?3:特殊监测

?是一种具有调研性质的监测,是对已经发生或怀疑将会发生异常照射的监测。

放射监测的分类

?按照监测对象不同

?根据监测对象不同,医学领域的放射防护监测可分为以下两类:

?1:工作场所监测

?为放射诊疗职业人员提供工作环境与其从事的操作有关的放射水平的数据而进行的监测。

放射监测的分类

?工作场所监测包含下列3项内容:

?(1)外照射剂量率监测:是说明工作条件是否满意、是否符合法规要求;为立刻作出运行管理决定提供剂量率数据支持;为放射防护最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放射监测的分类

?工作场所监测包含下列3项内容:(续上)

?(2)空气污染监测:有助于控制工作人员由于吸入而导致的内照射;提供工作条件恶化或异常的早期探测结果,以便随后采取补救或者防护行动;为工作人员体内污染监测计划的制定提供信息。

?(3)表面污染监测:是为了支持防止污染扩散的防护措施;探测非密闭源包容的失效或偏离安全操作的程序;为制定体内污染监测计划和制定安全操作程序提供依据的一种监测。

放射监测的分类

?按照监测对象不同

?2:个人剂量监测

?利用工作人员个人佩戴的剂量计进行的监测,或对其体内及排泄物中放射性种类和活度进行的监测,或对其体表放射性污染的监测。个人剂量监测包含下列三项内容:

?(1)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监测人员受到外照射剂量。?(2)内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监测人员受到的内照射剂量。?(3)皮肤污染监测:监测沾染到人体皮肤表面的放射性物质的量。

放射监测的分类

?按照监测对象不同

?3:环境监测

?是对带有放射的实践活动的设施边界外的放射水平和环境介质中的放射性核素浓度水平所进行的与该设施运行有关的测量。

放射监测仪器

?目前用于放射防护剂量监测的仪器种类繁多,性能各异,但按照探测器的类型分主要是两类:气体电离探测器和闪烁探测器。

?国内目前用于X射线及γ射线辐射场剂量监测的气体电离探测器主要是高压电离室型巡测仪,如451B型和451P型巡测仪、9DP P型巡测仪等;用于中子辐射剂量测量的190N型中子巡测仪、FH752型中子巡测仪等。

?用于X射线及γ辐射场剂量检测的闪烁探测器主要是碘化钠[NaI(Tl)]和塑料闪烁体,如使用NaI(Tl)的FD-3013B型γ放射仪,使用塑料闪烁体的6150AD系列、AT1123型X-γ剂量仪等。

放射监测仪器

?常用放射探测器及原理

?电离辐射无色无味,对电离辐射的测量必须使用专用的探测装置,其一般原理是根据放射的物理和化学效应。这些效应包括:电离辐射在气体中的电离、电离辐射在某些固体中的电离和激发、电离辐射使化学系统的改变、电离辐射使物质活化等。

放射监测仪器

?常用放射探测器及原理

?人们根据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后产生上述的各种效应,制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探测器。目前,我们在监测中常用的探测器按物理过程可分为两类:电离型探测器和发光型探测器。电离室探测器、正比计数管,盖革-米勒计数管(G—M计数管),半导体探测器等属于电离型探测器;闪烁探测器,切伦科夫探测器,热释光探测器等属于发光型探测器。下面我们着重介绍应用最广泛的几类探测器。

放射监测仪器

?常用放射探测器及原理

?电离室探测器

?电离室探测器是利用射线在气体中的电离效应而工作的。它相当一个充气的密封电容器,其结构有平行板型和园柱型两种。平行板电离室有正负两极。当一个直接电离的粒子进入电离室两电极间的空间时,在其通过的轨道上产生的正负带电离子,正离子向负极运动,负离子向正极运动,形成电离电流。它是该气体中放射强度的一种度量,这种电流非常弱(约为10~12安掊),因而需要灵敏的电子学电路(即直流放大器)来进行测量,我们把这种探测器称为电离室。

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制度

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 制度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制度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与防护条例》、《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保证放射诊疗质量和辐射水平符合有关规定或标准,防止放射性危害,制定本制度。 1、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放射性建设项目的评价,放射诊疗设备、工作场所及防护设施的定期检测工作。 2、放射科主任负责本院的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工作,建立并保存检测与评价档案。 3、医院新、扩、改建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应在建设项目施工前委托具有省卫生厅资质认可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评价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取得评价报告后及时向辖区有权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建设项目卫生审查。经审查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并取得认可文件后,方可施工。 4、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应委托具有省卫生厅资质认可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评价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取得评价报告后及时向辖区有权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经验收合格并变更《放射诊疗许可证》的方可投入使用,未经竣工验收合格不得结清项目施工有关经费。 5、正常使用的放射诊疗设备,应每年委托省卫生厅资质认证的检测机构进行一次状态检测;新安装、维修或更换重要部件后的设备也应经省卫生厅资质认证的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后方可启用。 6、本院放射诊疗工作场所和防护设施应当每年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检测,保证辐射水平符合有关规定或标准。对检测发现有明显辐射泄漏的,应根据辐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和检测机构的建议进行整改,整改后应及时进行复测,确保整改到位。 7、检测与评价有关报告应向放射工作人员告知,妥善保存,并及时向辖区卫生监督部门报告。

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第二部份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的主要内容应有:对使用的辐射源或进行的实践特性和规模进行描述,根据辐射监测结果和其他调查数据资料评价放射防护设施的有效性和适宜性,评价正常、异常和事故工况下电离辐射对工作人员健康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影响。 1 概述 1.1 评价目的 1.1.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需要; 1.1.2对建设项目的放射防护设施和防护措施进行评价,预防、控制辐射危害,确定建设项目的放射防护设施和防护措施在控制职业照射和防止潜在照射方面的有效性、适宜性,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 1.1.3为卫生行政部门和相关部门对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提供技术依据。 1.2 评价范围 描述评价的区域范围、防护设施和人员范围。 1.3 内容与方法 1.3.1 内容 简要介绍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辐射源项,防护设施、防护措施、辐射监测、工作人员受照剂量、健康监护和事故应急措施等。 1.3.2 方法 在预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增加检测与检验的方法。 1.4 评价依据 列出评价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评价参考的其他资料。 1.5 评价目标 放射工作应遵循的放射防护原则,建设项目拟采用的管理目标值,工作场所辐射水平、表面放射性污染控制目标和其他技术条件或技术指标。 2 建设项目概况 2.1 概况

包括建设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建设地址,建设项目性质(新建、扩建、改建、技术改造),建设规模(工程主要设施名称、建筑面积、投资总额),人员结构,发展规划。 2.2 周围环境条件及人口分布 2.3 环境γ辐射水平和环境介质辐射水平 3 工程分析和工艺流程 3.1 工程分析 3.2 平面规划及工艺流程包括设施布置平面图 4 辐射源项及防护措施 4.1 辐射源项 4.1.1 辐射源项概况 4.1.2 正常运行状态 4.1.3 异常和事故状态 4.2 防护措施 4.2.1 辐射分区 4.2.2 辐射防护屏蔽设计 4.2.2.1屏蔽计算依据的法律、法规、标准或规范; 4.2.2.2计算模式或公式及其出处,计算参数; 4.2.2.3辐射屏蔽计算结果与实际屏蔽厚度相比较; 4.2.2.4对辐射防护屏蔽情况作出评价,确认屏蔽是否满足放射防护标准要求,是否符合放射防护最优化原则。 4.2.3 工作场所放射防护及安全措施 4.2.3.1对安全连锁装置、装置故障系统、故障自动停机系统、装置运行保障系统、故障显示系统、紧急停机装置,报警装置,观察和对讲装置,警示标志等防护与安全装置进行描述; 4.2.3.2介绍对安全连锁装置等防护与安全装置的使用情况和防护效果; 4.2.3.3对防护与安全装置或系统的评价,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确认工作场所的放射防护及安全措施是否符合冗余、多样化原则。4.2.4 个人防护用具

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制度

放射防护安全操作规程 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制度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与防护条例》、《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保证放射诊疗质量和辐射水平符合有关规定或标准,防止放射性危害,制定本制度。 1、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放射性建设项目的评价,放射诊疗设备、工作场所及防护设施的定期检测工作。 2、放射科主任负责本院的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工作,建立并保存检测与评价档案。 3、医院新、扩、改建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应在建设项目施工前委托具有省卫生厅资质认可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评价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取得评价报告后及时向辖区有权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建设项目卫生审查。经审查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并取得认可文件后,方可施工。 4、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应委托具有省卫生厅资质认可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评价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取得评价报告后及时向辖区有权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经验收合格并变更《放射诊疗许可证》的方可投入使用,未经竣工验收合格不得结清项目施工有关经费。 5、正常使用的放射诊疗设备,应每年委托省卫生厅资质认证的检测机构进行一次状态检测;新安装、维修或更换重要部件后的设备也应经省卫生厅资质认证的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后方可启用。 6、本院放射诊疗工作场所和防护设施应当每年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检测,保证辐射水平符合有关规定或标准。对检测发现有明显辐射泄漏的,应根据辐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和检测机构的建议进行整改,整改后应及时进行复测,确保整改到位。 7、检测与评价有关报告应向放射工作人员告知,妥善保存,并及时向辖区卫生监督部门报告。 页脚内容1

放射卫生防护检测与评价机构资质基本条件

放射卫生防护检测与评价机构资质基本条件 一、机构条件 (一)具有法人资格; (二)能独立开展相应技术服务工作; (三)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从事相应技术服务的工作场所、工作条件; (四)岗位设置合理,职责明确; (五)通过计量认证,并具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六)具有《放射工作卫生许可证》。 二、人员要求 (一)基本条件 1、有与其申请技术服务项目相适应的管理、技术和质量控制人员。 2、熟悉相关法律、标准和文件以及本单位质量管理手册。 3、专业技术负责人应精通本专业业务,专业人员的专业与申请的技术服务项目相一致。 4、专业技术人员必须经省级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二)有关人员具体条件 1、申请放射卫生防护检测与评价的,应当有项目评价、放射卫生防护检测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 项目评价、放射卫生检测和质量控制方面的技术负责人必须具有相关专业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从事相关专业工作5年以上。卫生检验方面技术负责人应当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从事相关专业工作3年以上。 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专业人员人数不得少于专业人员总数的30%。 2、外聘(含返聘)技术人员不得超过从事该项目总人数的20%,技术负责人不得外聘。 三、仪器设备

(一)申请单位应当具有所申请的技术服务项目所必需的仪器设备: 项目名称主要设备名称 医用辐射卫生防护诊断X射线机X、γ射线测量仪、环境X、γ剂量率仪、诊断X射线机(不包括CT机、DSA)质量控制X射线剂量仪、数字式X射线曝光时间测量仪、千伏(kVp)测量仪、X射线质控检测工具 X射线CT机质量控制CT剂量仪/专用电离室、性能检测模体、头部剂量模体、体部剂量模体 X射线数字减影装置(DSA)质量控制X射线剂量仪、数字式X射线曝光时间测量仪、kVp测量仪、DSA性能检测模体、X射线质控检测工具 放射治疗装置(钴-60治疗机、后装治疗机、医用加速器、γ刀、深部治疗机、模拟定位机)放疗剂量仪/电离室、标准充水模体、热释光测量装置、中子测量装置、扫描水箱、低感光度胶片、环境X、γ剂量率仪、α、β表面污染监测仪、X、γ射线测量仪 核医学设备(SPECT 、PET、γ照相机)X、γ射线测量仪、环境X、γ剂量率仪、α、β表面污染监测仪、风速仪、SPECT性能测试模体、PET性能测试模体 非医用辐射的卫生防护检测非医用加速器(不包括中(高)能加速器) 、中子发生器、X、γ剂量率仪、热释光测量装置、中子测量装置、环境X、γ剂量率仪、工业射线探伤机、核子计、测厚仪、料位计等小型密封型放射源、X射线衍射仪X、γ剂量率议、环境X、γ剂量率议、α、β表面污染监测仪 非密封型放射源应用X、γ剂量率议、环境X、γ剂量率议、α、β表面污染监测仪、空气取样装置、低本底α、β测量仪 职业人员个人剂量监测X、γ射线个人剂量监测热释光剂量元件、热释光测读装置、退火装置 中子射线个人剂量监测中子测量用径迹片、蚀刻装置、显微镜或其他测读装置、中子测量用径迹片、蚀刻装置、显微镜或其他测读装置、热释光剂量元件、热释光测读装置、退火装置 β射线个人剂量监测β射线个人剂量计、β射线个人剂量测读装置 人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光学显微镜、培养箱、超净工作台 淋巴细胞微核实验光学显微镜、培养箱、超净工作台 环境与生物样品的放射性测量环境样品(大气、水、土壤及其他固体,疑被污染的各类

PDCA放射防护

PDCA 工作法:放射防护改进 PDCA 是计划( Plan) 、实行( Do) 、检查( Check) 、处理( Action) 四个质量控制阶段首尾相接周而复始的循环程序, 是美国 工程师戴明博士总结, 用于质量管理的有效方法, 也称PDCA 循环, 后来被直接引用到放射照片质量管理领域。 我科2016年开始将PDCA 工作法用于放射防护改进,提高服务质量管理取得明显效果, 为加强放射科诊疗工作的管理,保证放射科诊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放射科诊疗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现将PDCA 工作法应用过程及体会介绍如下。 1 计划阶段 1. 1 分析现状, 找出存在的问题( 找问题) :(1)我们随机调查了 一个时间段病人,对其进行现场采访,约50%病人对放射线的危害一无所知,约90%的病人对放射防护知识表示不了解。(2)发射科工作人员虽然对放射线的危害及放射防护有所了解,但未深入掌握。(3)因病人数量较多,技术员未对每位病人进行必要的放射防护。 (4)照射野太大.(5) 拍错部位、搞错病人等,导致病人进行二次不必要曝光。(6)X机、CT机未定时校准。(7)X线告示牌较少。(8)防护用具缺少,管理不规范。(9)重复检查。 . 1. 2 找出主要问题, 寻求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 找主要问题) 根据巴雷特( Pareto) 原理: / 关键的少数, 次要 的多数, 每次循环必须集中力量解决影响大的起关键作用的少数一两个问题,。 1. 3 寻找服务缺陷的原因( 找原因) 针对上述重点问题, 发 动全科医生寻找可能造成上上述各种原因, 加于归类整 理, 然后画出因果图( 也称鱼刺图) , 如附图1 所示, 通过因果图, 可以明了的知道造成X线防护的不足,给我们指明了解决问题的方向, 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用排除法确定造成问题的直接和间接原因。 图(一) 2 计划对策 针对造成问题原因的因素和环节, 我们采取如下措施进行改进。 2. 1放射科工作人员要增强放射防护意识和责任性,在放射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守医疗照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科室定期组织对放射科诊疗场所、设备和人员进行放射防护检查。放射科各X线检

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制度

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制度 1、目的: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与防护条例》、《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保证放射诊疗质量和辐射水平符合有关规定或标准,防止放射性危害,制定本制度。 2、内容 2.1本制度适用于门诊部放射性建设项目的评价,放射诊疗设备、工作场所及防护设施的定期监测工作。 2.2 指定专人负责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工作,建立并保存检测与评价档案。 2.3门诊部新、扩、改建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应在建设项目施工期委托具有省卫生厅资质认可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评价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取得评价报告后及时向辖区有权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建设项目卫生审查。经审查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并取得认可文件后,方可施工。 2.4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应委托原预评价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取得评价报告后及时向辖区

有权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建设项目竣工验收。验收合格并变更《放射诊疗许可证》的方可投入使用,未经竣工验收合格不得结清项目施工有关经费。 2.5正常使用中的放射诊疗设备,应每年委托省卫生厅资质认可的检测机构进行一次状态检测;新安装、维修或更换重要部件后的设备也应省卫生厅资质认可的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后方可启用。 2.6门诊部放射诊疗工作场所和防护设施应当每年委托有资质的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检测,保证辐射水平符合有关规定或标准。对检测发现有明显辐射泄漏的,应根据辐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和检测机构的建议进行整改,整改后应及时进行复测,确保整改到位。 2.7检测与评价有关报告应向放射工作人员告知,妥善保存,并及时向卫生监督部门报告。

放射防护安全检查规定

文件编号:NTRPD/M-04005 版本:C版 发放号: 受控状态: 放射防护安全检查规定 编制:王兵 审查:邓艳丽谢增明 审核:王利明 批准:陈志强 2005-6-1发布2005-6-1实施

放射防护安全检查规定 1.目的 为了保障全公司放射防护安全各项规章制度的顺利实施,控制公司正常运营中各个质量环节的辐射安全状态,对公司各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有效的检查和监督,特制定本规定。 2.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从事和涉及放射工作的部门和人员。 3.检查监督主责部门 公司放射安全管理小组 4.检查涉及的工作场所及部门 检查涉及的工作场所包括密云生产基地各车间、项目组在密云的实验场所、各项目工程现场、公司其他放射工作相关部门。 各部门、项目组负责人应认真履行其职责,确保工作场所及人员的辐射安全; 具体检查内容参考通知和附件“XXX辐射防护安全检查记录”。 5.检查监督内容 证件 ●公司生产场所是否按照国家规定正确悬挂“辐射安全许可证”; ●放射工作人员是否持有“放射工作人员证”等证件。 放射工作人员 检查公司放射工作人员是否按要求参加复训、在岗体检,是否正确使用个人剂量计等情况。 辐射剂量仪器/表 检查辐射防护仪器/表是否能正常工作、是否被正确使用、是否在检定有效期内等等。检查范围主要是公司自用仪器。公司自用仪器/表的管理遵照《计量设备管理工作流程说明书》(NT/A0)执行。对随产品移交用户的仪器/表,各现场工程师有责任建议并督促用户及时检查仪表的性能和检定证书时效性。

安全联锁 检查安全联锁系统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安全管理制度: 检查场地辐射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张贴上墙。现场工作人员是否熟知辐射安全的各项管理制度。 日常记录: ●立项(开工前)或年保养前必须填写《辐射安全责任书》。立项(开 工前)填写的《辐射安全责任书》同时上报本部领导和放射安全管理小组,经确认后方可进行现场作业;年保养前填写的《辐射安全责任书》上报本部领导备案。 ●场所环境检测:系统每半年必须进行一次场所环境剂量检测,做好 检查记录。检查记录表为《环境剂量检测报告》。方法见《XX检查系统现场首次出束时辐射防护性能检测作业指导书》或《XX系统辐射防护性能检测规范》。 ●设备安全检查:系统每半年必须进行一次设备安全检查,做好检查 记录。检查记录表为《安全联锁检查记录》,方法见《XX检查系统现场首次出束时辐射防护性能检测作业指导书》或《XX检查系统安全联锁系统调试检验规范》。 ●根据放射安全检查小组的要求定期进行放射安全检查,并做好记录, 记录表为《XX安全检查记录》。 6.检查方式 定期检查 全方位地监督和检查公司各部门和放射工作人员对公司各项辐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执行和实施情况。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查: ●人员视察:公司放射安全管理小组派人到现场进行实地检查和监督。 ●定期自查:根据公司放射安全管理小组发出的放射安全检查通知, 各部门按通知要求实施检查并填写记录。 不定期抽查 公司放射安全管理小组将对工程现场或部门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当发生事故、发现安全隐患的情况下,增加抽查次数),每年抽查最少不少于

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制度

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制 度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制度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与防护条例》、《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保证放射诊疗质量和辐射水平符合有关规定或标准,防止放射性危害,制定本制度。 1、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放射性建设项目的评价,放射诊疗设备、工作场所及防护设施的定期检测工作。 2、放射科主任负责本院的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工作,建立并保存检测与评价档案。 3、医院新、扩、改建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应在建设项目施工前委托具有省卫生厅资质认可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评价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取得评价报告后及时向辖区有权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建设项目卫生审查。经审查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并取得认可文件后,方可施工。 4、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应委托具有省卫生厅资质认可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评价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取得评价报告后及时向辖区有权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经验收合格并变更《放射诊疗许可证》的方可投入使用,未经竣工验收合格不得结清项目施工有关经费。 5、正常使用的放射诊疗设备,应每年委托省卫生厅资质认证的检测机构进行一次状态检测;新安装、维修或更换重要部件后的设备也应经省卫生厅资质认证的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后方可启用。 6、本院放射诊疗工作场所和防护设施应当每年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检测,保证辐射水平符合有关规定或标准。对检测发现有明显辐射泄漏的,应根据辐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和检测机构的建议进行整改,整改后应及时进行复测,确保整改到位。 7、检测与评价有关报告应向放射工作人员告知,妥善保存,并及时向辖区卫生监督部门报告。

口腔放射防护检查表

2014年杭州市口腔种植放射诊疗单位检查表 医疗机构名称:地址: 机构类别:核定牙椅数:张;2013年度种植手术:人颗 一、放射防护管理 1、《放射诊疗许可证》:有无;按期校验:是否;发证机关: 许可设备数:台(其中口内机台,全景机台,口腔CT 台 [卧位、站位、坐位]) 2、设专兼职专管员:有无;专管员姓名:联系电话: 3、建立放射防护管理台账:是否;台账质量:完善基本完善不完善;制度上墙:是否; 二、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 1、放射工作人员数:人,持证人;具有放射影像医师资格人; 2、按期开展职业健康检查人,个人剂量检测人,防护知识培训人; 3、查体或个人剂量监测异常情况及处置情况: 三、放射诊疗设备管理 1、定期开展设备稳定性检测:是否,最近检测时间及检测单位:; 检测结果:合格(张贴合格标识:是否)不合格(检修记录:有无); 2、年拍片量:张(其中口内片张,全景片张,口腔CT 张);拍片登记本:有无。 四、放射工作场所防护措施 1、机房数:间,各机房面积(长X宽):; 设置通风装置的间;设置闭门装置的间;一房多机的间。 2、警示标志:有无,辐射危害告知:有无;有效的工作指示灯:有无;门-灯联锁:有无; 观察窗:有(间)无(间,其中设监控间) 3、定期开展防护检测:是否,最近检测时间及检测单位:; 检测结果:合格不合格(整改情况:有无); 4、防护用品配置:铅颈套件,铅帽件,铅围裙件,铅衣件,其他: 超过6年的铅橡胶防护用品件;专用防护用品悬挂存放设施:有无; 五、建设项目管理 建设项目数:项(以2007年起计),开展预评价项,开展控制效果评价项; 六、整改处罚情况 2013年至本次监督处理情况:合格;书面责令整改;单处警告;罚款(金额:元)其他处理: 检查日期:年月日陪同检查人员:检查人员:

放射安全防护管理规章制度

放射安全防护管理规章制度 为避免辐射事故的发生,确保辐射安全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有关规定,特制定如下制度: 1、放射科X线辐射防护工作由放射科主任负责,科室指定兼职人员协助科主任做好X线辐射防护工作。 2、放射科工作人员要增强放射防护意识和责任性,在放射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守医疗照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科室定期组织对放射科诊疗场所、设备和人员进行放射防护检查。 3、放射诊断人员必须按要求具备相应的资质;各级各类人员应熟悉放射设备的主要结构和安全性能,确保设备安全,防止意外放射事件的发生。 4、放射科X线检查室、CT室、控制室的辐射防护必须达到国家要求,放射科诊疗场所必须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放射科诊疗场所必须配备工作人员和受检查防护用品。 5、在放射检查前应事先告知受检者辐射对健康的影响,在登记室、X线检查室设置告示牌,做放射检查时,应问明是否怀孕,非特殊需要对受孕后8周至15周的育龄妇女,不得进行下放射影像检查,在放射检查中对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

6、操作人员在放射检查前应关闭检查室门、窗、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检查室,确实因病情需要必须陪同检查者,应给予必要的防护用品,陪同人员应尽量远离设备。 7、技术人员要严格执行各种放射设备的操作规程,确保影像质量、减少废片、避免重复照射。 8、放射科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应佩带个人计量仪、接受专业及放射防护培训,定期健康查体,医院应建立个人计量、职业健康管理和教育培训档案。 9、X线等机器应当指定专人保养,定期进行检修,注意用电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放射防护评价资质

一、放射防护评价一般要求 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报告的编制单位应持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书,并取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资质。 1.必须由甲级机构承担的项目 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授权的有关部门审批、核准或备案,总投资在五十亿元人民币以上的建设项目 核设施、绝密工程等特殊性质的建设项目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的建设项目 2.1乙级放射防护检测项目分类(1) 应具备相应放射项目放射卫生检测能力 诊断X射线机防护 诊断X射线机(不包括CT机、DSA)质量控制 X射线CT机质量控制 X射线数字减影装置(DSA)质量控制 放射治疗装置(钴-60治疗机、后装治疗机、医用加速器、γ刀、深部治疗机、模拟定位机) 2.2乙级放射防护检测项目分类(2) 核医学设备(SPECT 、PET、γ照相机) 非医用加速器[不包括中(高)能加速器] 、中子发生器 工业射线探伤机、核子计、测厚仪、料位计等小型密封型放射源、X射线衍射仪 非密封型放射源应用 X、γ射线个人剂量监测 2.3乙级放射防护评价项目分类(1) 诊断X射线机防护和质量控制 X射线CT机质量控制 X射线数字减影装置(DSA)质量控制 放射治疗装置(钴-60治疗机、后装治疗机、医用加速器、γ刀、深部治疗机、模拟定位机) 2.3乙级放射防护评价项目分类(2) 核医学设备(SPECT 、PET、γ照相机) 非医用加速器[不包括中(高)能加速器] 、中子发生器 工业射线探伤机、核子计、测厚仪、料位计等小型密封型放射源、X射线衍射仪 非密封型放射源应用 3.人员资质 评价报告的编制人员应经过放射防护专业培训与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 放射建设项目的分类 建设项目按可能造成的潜在照射危害程度的分类,编制评价报告书(A类)或评价报告表(B 类、C类)。 A类(1) n核设施 n甲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日等效最大操作量大于4X109Bq的核医学诊疗场所、放射性实验室和生产、使用、贮存、分装、处理设施) B类(1) n乙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2×107Bq~4×109Bq的核医学诊疗场所、放射性实验室和生产、使用、贮存、分装、处理设施)

医用X线设备的放射防护检测

医用X线设备的放射防护检测 发表时间:2019-06-26T15:00:49.487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作者:桂红午洪丹丹 [导读] 医用X线设备对人体进行照射,一方面能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另一方面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程度的损伤,包括杀死相对数量的细胞,使细胞克隆恶变,甚至致癌,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形等,因此必须保证医务人员和受检者及其后代的健康和安全,防止有害的非随机性效应,并将随机性效应的发生率限制在可以接受的水平。 浙江君安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医用X线设备对人体进行照射,一方面能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另一方面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程度的损伤,包括杀死相对数量的细胞,使细胞克隆恶变,甚至致癌,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形等,因此必须保证医务人员和受检者及其后代的健康和安全,防止有害的非随机性效应,并将随机性效应的发生率限制在可以接受的水平。本文对医用X线设备的放射防护检测进行探讨。 关键词:X线设备;辐射;放射防护;医疗风险 1材料与方法 1.1检测对象 检测对象为我院的3台CT、5台DR、2台DSA、3台移动式X线机、1台加速器等X线设备的机房。设备的使用年限为2-10年。 1.2检测项目与检测设备 X线设备放射防护检测的项目为其机房周围环境辐射水平检测结果。检测周期包括每年的定期检测和维修后检测。每个机房的常规检测部位包括操作位、观察窗5cm处、控制室与机房之间、防护门外5cm处、机房与候诊区之间、候诊区、过道、楼上地面5cm处等地方。根据每次维修点不同,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可以重点检测维修设备时更换部分和移动部分,比如防护门门缝、防护门门把手、机房与操作台的线槽连接孔等。检测设备采用χ、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仪(型号为RM2030)。 1.3检测标准与检测环境 根据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的规程和规定,对电离辐射源的使用必须将其产生的照射给予适当限制,从而防止发生对健康有害的非随机效应,并将随机性损坏效应的发生率降低到认为可以接受的水平。本研究针对放射防护的安全性,引用的相关标准如下:GB8279-2001《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卫生防护要求》;GBZ130-2002《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监测标准》;GBZ138-2002《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监测规范》;YY0292.2-1997《医用诊断X射线辐射防护器具》第2部分:防护玻璃板;YY0291.11997《医用诊断X射线辐射防护器具》第1部分:材料衰减性能的测定;GBZ/T149-2002《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的卫生防护培训规范》;后发[2011]6号《军队卫生监督规定》;[2000]卫防字第109号《军队放射防护监督实施办法》;GBZ165-2012《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放射防护要求》等。为了保证测试环境的一致以及检测结果的可对比性,X线设备机房放射防护的检测环境温度为(23±2)℃;相对湿度为(65±15)%;大气压力为86~106kPa[8-9]。 1.4方法 进行检测前,将X线设备调至最大曝光条件,将χ、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仪的探测主机与探测棒进行连接,开启剂量率仪,在X线设备曝光过程中,整个探测棒在探测区域平行移动,同时观察剂量率仪的读数是否超过国家标准。见图1。 表2 CT机房维修处测试点辐射水平检测结果(μGy/h) 由检测结果可知,该CT机房的辐射水平基本上符合国家标准,但是随着设备的长期使用,防护门的长期开关,导致防护门处的辐射会

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卫生防护及影像质量保证管理规定

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卫生防护及影像质量保证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医用X射线诊断质量,保障受检者、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切使用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国家对医用X射线诊断的放射卫生防护及影像质量保证实行监督管理。 第四条医用X射线诊断工作单位必须接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与指导。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影像质量;减少重拍率、误诊率及漏诊率;注意受检者的屏蔽防护,减少和控制受检者的照射剂量,做好放射卫生防护及影像质量保证工作。 第二章许可证件申请与管理 第五条凡从事医用X射线诊断工作的单位必须事先向所在地县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办理申请手续,经审查合格,领取《射线装置工作许可证》后,方可从事许可范围内的工作。 第六条新建、扩建和改建的X射线机房,在场址选择、建筑设计、防护设施等方面,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必须按规定的程序接受县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预防性审查和竣工验收。 第七条凡申请从事医用X射线诊断工作的单位、个人,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具备与所开展的X射线诊断项目相适应的场所,设施和防护性能合格,运行指标满足所开展诊断项目要求的设备。

(二)、具备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确认的相应专业技能、熟悉防护知识,健康条件合格,并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的工作人员。 (三)、设有放射防护组织或专(兼)职放射防护人员,并建立工作人员及受检者防护和质量保证管理制度。 第八条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安装完毕后,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机构进行验收检测。证明其主要运行指标及防护性能符合国家有关标准,领取《射线装置工作许可证》后,方可投入临床使用。 第九条颁发《射线装置工作许可证》的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按有关规定对持证单位及个人进行定期核查,核查情况记录在许可证的附本上。 第十条从事医用X射线诊断工作的单位或个人,需要变更许可范围或终止放射工作前,应及时到原审批部门办理变更或注销手续。 第三章受检者的防护 第十一条临床医师和放射科医师,在获得相同诊断效果的前提下,避免采用放射性诊断技术,合理使用X射线检查,减少不必要的照射。 第十二条从事X射线诊断工作的单位,必须建立和健全X射线检查资料的登记、保存、提取和借阅制度。不得因资料管理及病人转诊等原因使受检者接受不必要的照射。 第十三条对婴、幼、儿童、青少年的体检,不应将X射线胸部检查列入常规检查项目;从业人员就业前或定期体检,X射线胸部检查的间隔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年;接尘工人的X射线胸部检查间隔时间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临床医师和放射科医师尽量以X射线摄影代替透视进行诊断。未经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允许,不得使用便携式X射线机进行群体透视检查。

放射防护检测报告

放射防护检测报告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报告编号:**CDC/**FW[2014]第0**号 检测报告 (第1页,共6页) 评价项目:X射线机放射防护检测 委托单位:xxxxxx镇卫生院 检测类别:常规检测 x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单位地址:xxx市xxx路xxxx号 电话:xxxxxxxxx 邮编:xxxxxx

报告编号:**CDC/**FW[2014]第0**号第2页共6页 说明 1.对本检测报告有异议者,请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中心提出。 2.本检测报告只对被检机器现场放射防护负责。 3.检测工作依据有关法规、协议和技术文件进行,其结果只向委托单位和有关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4.本报告未经许可请勿复印。 5.本报告一式三份,一份存档,两份交委托单位。 6.本报告涂改无效。

报告编号:**CDC/**FW[2014]第0**号第4页共6页 检测结果 一、设备基本情况 二、放射工作场所基本情况 三、机房周围环境 北↑ 备注:X射线机房位于医院东侧,为一层建筑,其环境平面图如上。

报告编号:**CDC/**FW[2014]第0**号第5页共6页 四、检测结果(见下表) x射线影像诊断机房放射卫生防护检测结果(μSv/h) 检测结果 解释与说明: 1.仪器探测限:FD-3013H型智能化x-γ辐射仪:周围剂量当量率探测限为μSv/h;

2.本底在机房走廊外,距地面米处测定为~μSv/h,机房周围防护检测结果均未扣除本底; 3.检测仪器经计量检定部门检定,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报告编号:**CDC/**FW[2014]第0**号第6页共6页 检测报告

放射科放射工作场所及个人剂量监测制度

放射科放射工作场所及个人剂量监测制度放射科工作场所及个人剂量监测制度 、CT工作场所的放射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必须按规定佩戴好个人剂量监测计。 、个人剂量监测计必须佩戴在工作衣左胸口,如穿铅防护服时可佩戴在左衣 领上。 三、CT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当量每年不大于20MSV四、个人剂量监测计必须按照实际接受剂量,不得随意放在CT机房内。 五、CT工作人员下班,不得将戴有剂量监测计的工作服放在 CT机房内。 六、个人剂量检测按委托检测部门的要求定期(90 天/ 次)进行个人剂量计的检测。 七、定期委托有资质的技术服务机构对放射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一年一次)。 八、发现工作人员有超剂量照射时,应及时配合有关部门查明原因,及时整改。 九、放射科工作人员工作调动时,应将个人剂量档案资料转入所调入单位的放射防护部门,并向有关部门备案。 放射科安全防护与质量保证制度 为加强放射诊疗工作的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特制订放射科放射安全防护与质量保证制度

、科主任负责放射诊疗工作的质量保证和安全防护。其主要职责是:(一)组织制定并落实科室放射诊疗和放射防护管理制度; (二)定期组织对放射诊疗工作场所、设备和人员进行放射防护检测、监测和检查 (三)组织本科室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接受专业技术、放射防护知识及有关规定的培训和健康检查; (四)制定本科放射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五)记录本科室发生的放射事件并及时报告院主管科室和院领导。 二、科室 的放射诊疗设备和检测仪表,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科室新安装、维修或更换重要部件后的设备,应当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检测机构对其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启用; (二)定期进行稳定性检测、校正和维护保养,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检测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状态检测; (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检验或者校准用于放射防护和质量控制的检测仪表 (四)科室的放射诊疗设备及其相关设备的技术指标和安全、防护性能,应当符合有关标准与要求。不合格或国家有关部门规定淘汰的放射诊疗设备不得购置、使用、转让和出租。 三、医院应当定期对放射诊疗工作场所、防护设施进行放射防护检测,保证辐射水平符合有关规定或者标准。 四、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配戴个人剂量计。五、医院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对放射诊疗工作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健康检查,定期进行专业及防护知识培训,并分别建立个人剂量、职业健康管理和教育培训档案。六、医院应当制定与本单位从事的放射诊疗项目相适应的质量保证方案,遵守质量保证监测规范。 七、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对患者和受检者进行医疗照射时,应当遵守医疗照射正 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有明确的医疗目的,严格控制受照剂量; 对邻近照 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并事先告知患者和受检者辐射对健康的影响。 八、在实施放射诊断检查前应当对不同检查方法进行利弊分析,在保证诊断效果的前提下,优先采用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小的诊断技术。实施检查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严格执行检查资料的登记、保存、提取和借阅制度,不得因资料管理、受检者转诊等原因使受检者接受不必要的重复照射;(二)不得将胸部CT检查列入对婴幼儿及少年儿童体检的常规检查项目 (三)对育龄妇女腹部或骨盆进行CT检查前,应问明是否怀孕;非特殊需要,对 受孕后八至十五周的育龄妇女,不得进行下腹部CT等放射影像检查; (四)应当尽量以胸部X射线摄影代替胸部CT检查;(五)实施CT检查操作时, 应当禁止非受检者进入操作现场;因患者病情需要其他人员陪检时,应当对陪检者采取防护措施。九、科

放射诊疗防护专项检查表(X射线影像诊断、介入放射学)

放射诊疗防护专项检查表(X射线影像诊断、介入放射学) 被检查单位: 负责人: 联系人: 地址: 电话: 类别检查内容检查 结果 是否经核准登记的医学影像科诊疗科目放射诊疗许可证许是否经卫生行政部门许可可情况是否过期未效验或超许可范围执业是否亮证执业新、改、扩建放射诊疗场所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三 同时”是否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查验收 操作场所是否隔室操作放射诊疗场所建筑 和布局 X射线机房面积,单管头是否不小于24?,双管 头不小于36? 是否有擅自更改已核定的面积、设施和布局等现象 是否有组织网络及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 是否制定质量控制和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是否制定放射工作人员职责管理制度制度管理 是否制定放射事件应急救援预案 是否制定X射线机器操作规程 开展介入放射学是否有带影像增强器的医用诊断 X射线机、数字减影装置等设备 是否配备放射工作人员防护用品:铅衣、铅围裙 设备和防护用品是否为开展介入治疗工作的内、外科医生配备防护 用品 是否配备受检者(病人)个人防护用品:铅帽、铅

围脖、铅围裙、铅三角 是否有放射工作场所和防护设施检测报告 现场放射工作人员是否佩戴个人剂量计 是否为开展介入治疗工作的内、外科医生配备个人 剂量计 是否有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定期检测报告安全防护和质量保 是否为开展介入治疗工作的内、外科医生进行定期证 个人剂量检测 是否有介入和X射线影像诊断设备放射防护性能 报告 是否制定介入或X射线影像诊断质量保证方案 工作场所的入口处和门上,是否设有电离辐射警告警示标识和提醒标 志标志和工作指示灯 是否在放射诊疗场所设置孕妇提醒标志 是否有取得执业医师资质的专业放射影像医师 开展介入治疗是否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 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放射影像医师放射工作人员资质开展介入治疗是否配备有放射影像技师 开展介入诊疗是否有相关的内、外科医生 是否对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在岗和离岗前未经职业 健康检查,或两次检查的时间间隔超过2年的 是否组织开展介入治疗工作的内、外科医生进行职 业健康检查 是否为放射工作人员建立或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

医院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制度

XXX医院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制度 使用说明:请根据本单位开展的放射诊疗工作进行针对性完善。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与防护条例》、《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保证放射诊疗质量和辐射水平符合有关规定或标准,防止放射性危害,制定本制度。 1、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放射性建设项目的评价,放射诊疗设备、工作场所及防护设施的定期检测工作。 2、院医务科(或设备科等)负责本院的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工作,建立并保存检测与评价档案。 3、医院新、扩、改建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应在建设项目施工前委托具有省卫生厅资质认可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评价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取得评价报告后及时向辖区有权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建设项目卫生审查。经审查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并取得认可文件后,方可施工。 4、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应委托原预评价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取得评价报告后及时向辖区有权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经验收合格并变更《放射诊疗许可证》的方可投入使用,未经竣工验收合格不得结清项目施工有关经费。 5、正常使用中的放射诊疗设备,应每年委托省卫生厅资质认可的检测机构进行一次状态检测;新按装、维修或更换重要部件后的设备也应经省卫生厅资质认可的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后方可启用。 6、本院放射诊疗工作场所、放射性同位素储存场所和防护设施应当每年委托有资质的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检测,保证辐射水平符合有关规定或标准。对检测发现有明显辐射泄漏的,应根据辐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和检测机构的建议进行整改,整改后应及时进行复测,确保整改到位。 7、检测与评价有关报告应向放射工作人员告知,妥善保存,并及时向卫生监督部门报告。 xx医院 年月日

放射防护评价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资料(由客户提供) 1.委托书、技术服务协议 2. 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建设单位情况简介、建设项目简介(目的、意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3.建设项目概况(见表1) 4.辐射源装置一般情况(见表2) 5放射防护设施 5.1图纸 (1)医院地理位置图(城市区域位置) (2)医院总平面布置图(需要标出建设项目具体位置) (3)射线装置所长楼层的平面布置图。机房邻近情况(包括前、后、左、右(东南西北方位)、楼上及楼下做何用途(需要同时提供上下两层平面图) (4)辐射屏蔽设计图(平面与剖面设计参数)(标明房间尺寸、单边长度) 5.2防护设施设计说明 (1)屏蔽设计方案(见表3) (2)屏蔽材料 举例:四周墙体采用实心砖加防护涂料,实心砖密度为1.6 5g/㎝3,防护涂料的密度3.0g/㎝3,施工要求墙体之间砂浆饱满,顶棚采用混泥土加防护涂料,混泥土密度不低于2.35 g/㎝3,防护门采用铅版的厚度,观察窗的防护铅当量,通风系统情况包括排风量。警示标志和警示灯情况,(上述材料供参考,按照医院实际情况提供) 6放射事故应急响应 6.1放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包括组织机构、科室或成员职责) 6.2其它相关制度 7辐射防护管理 7.1辐射防护安全管理制度 (1)医院放射防护安全管理规定或制度(包括组织机构、科室或成员职责) (2)科室人员岗位职责

(3)机器安全操作规程 (4)凡是安全联锁系统检查制度 (5)装置维护制度 (6)放射防护检测制度(检测的周期、委托机构等)如场所监测制度、个人剂量监测制度等工作人员健康检查制度、培训制度,放射告知制度等) (7)其它相关制度 7.2改扩建项目需提供制度管理执行、归档等材料说明。 7.3职业健康监护管理 (放射工作人员基本信息汇总(见表6)提供复印件 (2)个人剂量监测报告(见表7)提供复印件 (3)职业健康体检报告(2年内或最近一次)若有复检项目请一并提供)提供复印件 (4)提供放射防护培训的证明材料(两年内)复印件 (5)放射工作人员证(复印件) (6)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和个人剂量档案建立情况。 湛江市职业病防治所放射卫生防护科 联系人:钱玉波联系电话:0759— 邮箱:27989 附表: 表1 建设项目概况 表2 射线装置清单

放射科辐射监测方案

放射科辐射监测方案 为加强对放射源管理与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控制放射性物质的照射,规范放射工作防护管理,保障相关员工健康和环境安全,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个人剂量监测 1、我院辐射环境监测工作由放射防护领导小组组织,放射科、核医学科具体实施,医院预防保健科负责联系有剂量监测资质的机构对我司参与放射源管理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 2、个人剂量监测期内,个人剂量计每三个月检测一次。佩戴周期第三个月份的月底各有关部门放射防护管理人员收齐本部门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仪后交至预防保健科更换佩戴个人剂量计,预防感染科统一将个人剂量计送至有资质机构检测并领取新的个人剂量计。 3、剂量监测结果一般每季度由预防保健科向各有关部门通报一次;当次剂量监测结果如有异常,预防感染科通知具体放射工作人员及部门分管领导。 4、预防保健科和放射防护领导小组负责建立我院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档案。 二、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 我院预防保健科科联系有放射人员体检资质的医院,组织相关放射工作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未经体检和体检不

合格者,不得从事放射性工作。 三、工作场所监测 后勤设备管理科负责联系有放射设备性能、工作场所防护监测资质的机构对我院放射设备进行每年一次的设备性能与防护监测。 1、外部监测:根据需要联系有监测资质的机构对我院放射工作设备性能与场所辐射防护进行监测或环境评价。 2、内部监测:由核医学科每季度初指定专人对我院存放放射物质场所进行监测,并记录档案。 3、应急监测:应急情况下,为查明放射性污染情况和辐射水平进行必要的内部或外部监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