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习书法应懂得书写之法(一二三四)

学习书法应懂得书写之法(一二三四)

学习书法应懂得书写之法(一二三四)
学习书法应懂得书写之法(一二三四)

学习书法应懂得书写之法(一、二、三、四)

学习书法应懂得书写之法

(一、二、三、四)

罗振玉刻字

书法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光辉的传统。前人于长期的书写习惯中悟出了书写之道,积累了丰富的书写经验,论书者颇多,精辟妙论丰富多采。有志学书者若为己所用,则能事半功倍。是今人学书的经验之谈。愿广大书友读后收获多多。

郭沫若书法

目录

一.字如其人立品为先

二.临摹入门循序渐进

三.形神相依意境为重

四.笔墨技法熟而后巧

五.筋骨血肉相容互济

六.结体章法辩正安排

七.立姿取势气贯神足

八.手随意运意在笔先

九.变化万千贵在自然

十.通晓各体博而后约

十一.精研流派广采众长

十二.理法兼长力求上乘

十三.学识修养字外功夫

十四.莫懈耕耘精益求精

一、字如其人立品为先

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即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清.松年《颐园画论》

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清.王妤

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

自胜焉。张沅《石涛画语录》

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其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以身,德而熟之以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书法三味》

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清.刘熙载〈艺概〉

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唐.张彦远〈法书要录〉

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东汉.蔡邕〈石室神授笔势〉.

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明.项穆〈书法雅言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清.刘熙载〈艺概〉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明.项穆〈书法雅言)

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书尚青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清.刘熙载〈艺概〉

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唐.孙过庭〈书谱〉

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

以后世贵重。清.松年〈颐园论画〉

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清.刘熙载〈艺概〉

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心得,以终其身。宋.朱文长〈续书断〉

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唐.虞世南〈笔髓论田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则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东汉.赵一,非草书〉

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字平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元.陈绎曾〈翰林要诀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军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苏轼《书论》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不可以为书。清.刘熙栽《艺概》

夫书者,英杰之馀事,文章之急务也。虽其为道,贤不肖皆可学,然贤能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也,岂以不肖者能之而贤者遽弃之不事哉!宋.朱文长〈续书断〉

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骸。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明.项穆〈书法雅言〉

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明.项穆〈书法雅言〉

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著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二、临摹入门循序渐进

初学不外临摹。临书得其笔意,摹书得其间架。临摹既久,则莫如多看,多悟,多商量,多变通。清.周星莲《临池管见》

唯初学者不得不摹,亦以节度其手,易于成就,皆须是古人名笔,置之几案,悬之座右,朝夕谛观,思其用笔之理,然后可以摹临。南宋.姜夔《续书谱》

麓台云:画不师古,如夜行无烛,便无入路。故初学必以临古为先。清.秦祖永《绘事津梁》

学书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大要临古人墨迹,布置间架,担破管,书破纸,方有功夫。明.解缙《学书法》先学间架,古人所谓结字也;肩间架即明,则学用笔。间架可看石碑,用笔非真迹不可。清.冯班《钝吟书要》临池之法:不外结体,用笔。结体之功在学力,而用笔之妙关性灵。苟非多阅古书,多临古贴,融会于胸次,未易

指挥如意也。能如秋鹰博兔,碧落摩空,目光四射,用笔之法得之矣!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故学书全无贴意,如旧家子弟,不过循规蹈矩,饱暖终身而已。清.钱泳《书学》

学书者,既知用笔之诀,尤须博观古贴,于结构布置,行间疏密,照应起伏,正变巧拙,无不默识于心,务使下笔之际,无一点一画,不自法贴中来,然后能成家数。清.冯武《书法正转》

先资政公曰:凡书未成家者,宜日与古贴为缘,无论何贴,皆足以范我笔力。清.梁章钜《学字》)

学书须步趋古人,勿依傍时人。学古人须得其神骨,勿徒其貌似。清.梁谳《平书贴》

凡临古人书,须平心耐性为之,久久自有功效,不可浅尝辄止,见异既迁。清.梁章钜《学字》

取法乎上,仅得乎中,人人言之。然天下最上的境界,人人要到,却非人人所能到。清.周星莲《临池管见》石湖云:学书须是收昔人真迹佳妙者,可以详视其先后笔势轻重往复之法,若只看碑本,则惟得字画,全不见其笔法神气,终南精进。南宋.陈牺《负暄野录》

石刻不可学,但自书使人刻之,已非己书也,故必须真迹观之,乃得趣。北宋.米芾《海岳名言》

故凡得名迹,一望而知为何家者,而通篇意气归于本家

者,真迹也。一望知为何家之书,细求以本家所习前人法而不见者,仿书也。清.包世臣《安吴论书》

学书时时临摹,可得形似。大要多取古书细看,令入神,乃到妙处。惟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北宋.黄庭坚《论书》凡临古人始必求其似,久久剥换,遗貌取神。清.王淑《论书滕语》

每习一贴,必使笔法章发透入肝膈,每换后贴,又必使心中如无前贴。积力即久,习过诸家之行质,性情无不奔会腕下,虽曰与古为徒,实则自怀杼轴矣。清.包世臣《艺舟双辑》

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摩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南宋.姜夔《续书谱》

初学书类乎本,缓笔定其行势,忙则失其规矩。晋.王羲之《笔书论十二章》

又学时不在旋看字本,逐画临仿,但贵行,住,坐,卧常谛玩,经目著心。久之,自然有悟入处。信意运笔,不觉得其精微,斯为善学。南宋.陈牺《负暄野录》

且一食之美,惟饱其日,倘一观而悟,则润于终身。唐.张坏灌《六体书论》

学古人书,须得其神骨,魄力气格,命脉,勿徒貌似而不深求也。清.梁谳《学书论》

临摹用工,是学书大要,然必先求古人意指,次究用笔,

后像行体。清.朱履贞《学书捷要》

不泥古法,不执己见,惟在活而已矣。清.郑板桥

临摹古人不在对临,而在神会,目意所结,一尘不入,似而不似,不容思议。明.沈灏〈画尘〉

自运在服古,临古须有我。两者合之则双美,离之则伤神。清.王淑〈论书滕语〉

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北宋.苏轼〈论书〉

学书一字一笔须从古贴中来,否则无本。早矜脱化,必规矩,初宗一家,精深有得。继采诸美,变动弗拘。斯为不掩性情,自辟门经。清.梁谳《学书论》

凡临摹须专力一家,然后以各家总览揣摩,自然胸中餍饫,腕下精熟。久之眼光广阔,志趣高深,集众长以为己有,方得出群境地。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习古人书,必先专精议一家。至于信手触笔,无所不似,然后可兼收并蓄,淹贯众有,亦决不能自成一家,到得似来,只为此家所盖,枉费一生气力。清.王淑〈论书滕语〉只学一家,学成不过为人作奴婢;集众长归于我,斯为大成。《翰林粹言》

学书须临唐碑,到极劲键时,然后归到晋人,则神韵中自俱骨气,否则一派圆软,便写成软弱字矣。清.梁谳《学书论》

今之学书者,自当以唐碑为宗。唐人门类多,短长肥瘦,各臻秒境;宋人门类少,蔡,苏,黄,米,俱有毛疵。学者不可不知也。清.钱泳《履园丛话》

旧他拓本与拓手精,则肥瘦不失,精神充足,而紧要在执笔得法,执笔不得法,纵令临古人墨迹,皆无是处也。清.梁谳《学书论》

古人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则下笔时随人意。学书即成,且氧于心中无俗气,然后可以作,示人为揩式。北宋黄庭坚《论书》

故学必有法,成则无体,欲探其奥,先识其门。有知其门不知其奥,未有不得其法而得其能者。唐.张怀灌《六体书论》

近人不知其用力所自出,专攻近体,可谓数典忘祖矣,焉能卓然以自立哉!清.范公勉《书法述要》

近代以来,殊不师古,而缘情弃道,才记姓名,或学不该赡,闻见又寡,致使成功不就,虚费精神。自非道灵感物,不可与谈斯道矣!东晋.卫铄《笔阵图》

学说以今方新,学书以古方朴。清.范公勉《书法述要》近世士人多学今书,不学古书,务取媚好,气格全弱,然而以古并之,便觉不及;岂古人心法不传而规模形似,不足以得其妙乎。宋.周行己《浮止集》

学一半撒一半,未尝全学;非不欲全,实不能全,亦不

必全也。清.郑板桥

学者贵于慎取,不可遂为古人所欺。清.吴德旋《初月楼论书随笔》

不善学者,即圣人之过处而学之,故蔽于一曲。今世学《兰亭》者,多此也。北宋.黄庭坚《论书》

古人笔法渊源,其最不同处,最多相合。李北海云:似我者病。正以不同处求同,不似处求似,同于似者皆病也。清.恽寿平《瓯香馆画跋》

大抵下笔之际,尽仿古人,则少神气;专勿遒劲,则俗病不除。所贵熟习精通,心手相应,斯为美矣。南宋.姜夔《续书谱》

用力到沉着痛快处,方能取古人之神,若一味仿摹古法,又觉刻划太甚,必须脱去摹似蹊径,自出机轴,渐老渐熟,乃造平淡,遂使古法优游笔端,然后传神。清.宋曹《书法约言》

临摹古人,须食古而化,独自成家。明.李流芳

若执着成见,凝滞于胸中,终不能参以活法运用,虽参活法,亦自有一定不易之势。奔放驰骤,不越范围,所谓师古而不泥于古,则得之。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作书须自家主张,然不是不学古人;须看真迹,然不是不学碑刻。清.冯班〈钝吟书要〉

观能书者,仅得数字揣摩,便自成体。无他,专心既久,

悟其用笔,用墨及结体之法,供我国运用耳。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凡学书者得其一,可以通其馀......北宋.欧阳修《试笔》学书易少年时将楷书写定,始是第一层手。清.梁谳《学书论》

凡作字须熟观魏,晋人书,会之于心,自得古人笔法也。欲学草书,须精真书,知下笔向背,则识草书法,草书不难工矣。北宋.黄庭坚《论书》

古之善书者,必先楷法,渐而至于行草,亦不离乎楷正。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

学书须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楷书既成,乃纵为行书;行书既成,乃纵为草书。学草书者,先习章草,知偏旁来历,然后变化为草圣。学篆者亦必由楷书,正锋既熟,则易为力。学八分者,先学篆,篆既熟,方学八分,乃有古意。明.丰坊《学书法》

凡学书字,先学执笔......,若初学,先大书,不得从小。晋.卫铄《笔阵图》

古贴字体大小,颇有相径庭者。如老翁携幼孙行,长短

参差,而情意真执,痛痒相关。清包世臣《安吴论书》作书起转收缩,须极力顿挫,笔法既得,更多临唐贴以严其结构。清.梁谳《学书论》

若气质薄,则体格不大,学力有限;天资劣,则为学限,而入门不易;法不得,则虚积岁月,用功徒然;工夫浅,则笔画荒疏,终难成就;临摹少,则字无师承,体势粗恶;识鉴短,则徘徊今古,胸无成见。清.朱履贞《学书捷要》初作字,不必多费诸墨。取古拓善本细玩而熟视之,既复,背贴而索之。学而思,思而学,心中若有成局,然后举闭而追之......清.宋曹《书法约言》

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未尝庄语,而辄放言,无是道也。北宋.苏轼《论书》旭常云:或问书法之妙,何得其古人?曰妙在执笔,令其圆畅,勿使拘挛;其次识法,须口传手授,勿使无度。所谓笔法也,其次在布置,不慢不越,巧使合宜;其次变通识怀,纵合规矩;其次纸笔精佳。五者备矣,然后能齐古人。唐.蔡希综《法书论》

初学字时,不可尽其形势,先想字成,意在笔前。一遍正其手脚,二遍须学形势,三遍须令似本,四遍加其遒润,五遍每加抽拔,使不声涩。晋.王羲之《笔势论》

若泛学诸家,则字有工拙,笔多失误,当连者反断,当断者反续,不识向背,不知其止,不悟转换,随意用笔,任

笔赋形,失误颠错,反为新奇。南宋.姜夔《续书谱》初学条理,必有所事,因象而求意。终及通会,行所无事,得意而忘象。故曰由象识心,象不可着,心不可离。明.项穆《书法雅言》

夫人工书,须从师授。必先识试势,乃可加功;功势既明,则务迟涩;迟涩分矣,无系拘踞;拘踞既亡,求诸变态;变态之旨,在于奋斫;奋斫之理,资于异状;异状之变,无溺荒僻;荒僻去矣,务于神采;神采之至,几于玄微,则宕逸无方矣。唐.张怀灌《玉堂禁经》

三、形神相依意境为重

形者,其形体也;神者,其神采也。宋.袁文

形者,神之质地;神者,形之用也。是则形称其质,神音其用;形之与神,不得相异。南北朝.范缜《神灭论》神即形也,行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射则神灭也。南北朝.范缜《神灭论》"

夫神在形似之外,而形在神气之中。形不生动,其失则板;生外形似,其失则疏。故求神似于型似之外,取生意于形似之中。明.高廉

取意舍形,无所求意。故得其形,意溢于形;失其形,意云何哉?明.王履

学书之要,唯取神,气为佳,若模象体势,虽形似而无精神,乃不知书者所为耳。宋.蔡襄《宋端明殿学士蔡忠公文集》

书之心,主张布算,想像化裁,意在笔端,未形之相也;书之相,旋折进退,威仪神采,笔随意发,既形之心也。明.项穆《书法雅言》

夫字以神情为精魄,神若不如,则无态度也;以心为筋骨,心若不坚,则字无劲健也;以副毛为皮层,副若不圆,则字无温润也。神,心之用也。唐.李世民《指意》, 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可绍于古人。南朝.王僧虔《笔意赞》

故之书道玄妙,必资于神遇,不可以力求也;机巧必须于心悟,不可以目取也。清.冯武《笔髓》

其有一点一画,意态纵横,偃亚中间,绰有馀裕,结字峻秀,类于生动,幽若深远,焕若神明,以不测为量者,书之妙也。唐.张怀灌《评书药石论》

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形,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东汉.蔡邕《九势》

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气立矣。东汉.蔡邕《石室神授笔势》

古人作书,于联络处见章法;于洒落处见意境。清.周星莲《临池管见》

至若磔髦竦骨,短截长,有似夫忠臣抗直补过匡主之节也;矩则轨转,却密就疏,有似夫孝子承顺慎终思远之心也;耀质含章,或柔或刚,有似夫哲人行藏知进知退之行也。唐.张怀瓘《书断》

夫心合于气,气合于心;神,心之用也,心必静而已矣。唐.李世民《指意》

成形结字,得形体不如得笔法,得笔法不如得气象。《翰林粹语》

要使笔落纸上,精神能冲其中,气韵目晕于外。似生实熟,圆转流畅,则笔笔有笔,笔笔无痕矣。清.华琳《南宗诀秘》故有笔法而有生动之情,有墨气而有活泼之致。清.丁皋《写真秘诀》

盖法高于意则用法,意高于法则用意,用意正其神明于法也。清.刘熙载《艺概》

风神者,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三须纸笔佳,四须险劲,五须高明,六须润泽,七须向背得宜,八须时出新意。则自然长者如秀整之士,短者如精悍之徒,瘦者如山泽之矍,肥者如贵游之子,劲者如武夫,媚者如美女,欹斜如醉仙,端楷如贤士。南宋.姜夔《续书谱》

夫字以神为精魄,神若不知,则字无态度也;以心为筋

骨,心若不坚,则字无劲健也;以副毛为皮肤,副若不圆,则字无温润也。唐.李世民《笔法诀》

有功无性,神采不生;有性无功,神采不实。。《翰林粹语》

书道只在巧妙二字,拙则直率而无化境矣。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机者,传奇之精神;趣奇,传奇之风致。少此二物,则如泥人土马,有生形而无升气。李渔《闲情偶记》所谓神品,于吾神所著故也。明.懂其昌《画禅随笔》

学术通于学仙,钟神最上,钟气此之,钟形又此之。

书贵入神,而神有我神他身之别。入他身者,我化为古也,入我神者,古化为我也。清.刘熙栽《艺概》

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宋.沈括《梦溪笔谈》

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庄子》

然智者无涯,法不固定,且以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工用者居下。唐.张怀灌《书艺》

书之大局,以气为主;字字有骨肉筋血,以气充之,精神乃出。姚配中

气韵有发于墨者,有发于笔者,有发于意者,有发于无意者。发于无意为上,法于意次之,发于笔又次之,发于墨下矣。清.张庚

提要之要,以己之神,取人之神也。清.丁皋《写真密诀》意,先天,书之本也;象,后天,书之用也。清.刘熙栽《艺概》

作字要手熟则气神完实而有余韵,于静中自是一乐事。宋苏轼《东坡题跋》

不求形似,正是潜移造化而于天游;近人只求形似,欲似所以愈离。清.恽寿平《欧香馆画跋》

书要力实而气空,然求空心于其实,未有不透纸而能离纸者也。

书要心思微,魄力大。微者条理与字中,大者磅礴乎字外。清.刘熙栽《艺概》

笔墨一道,用意为上。清.王原矜

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渊深之理,伏于查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非有独闻之听,独见之明,不可议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唐.张怀灌《书艺》

阳气明而华壁立,阴气大而风神生。晋.王羲之《述天台紫真传授笔法》

有笔有墨谓之画,有韵有趣谓之笔墨,潇洒风流遗之韵,尽变穷奇谓之趣。清.恽寿平《香馆画禅》

笔底深秀,自然有气韵,有书卷气。清.蒋骥《传神秘要》气有清浊厚薄,格有高低雅俗。清.刘熙载《艺概》

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

但亦为他人写照而已。清.刘熙载《艺概》

古人论诗之妙,必曰沉着痛快。惟书亦然,沉着而不痛快,则肥浊而风韵不足;痛快而不沉着,则潦草而法度荡然。明.丰坊《书诀》

笔墨酣畅,意趣超古。清.吴历

仆曰: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可谓得简易之道。欲知其妙,初观莫测,久视弥珍,虽书已缄藏,而心追目极,情犹眷眷者,是为妙矣。唐.张怀灌《文字论》书法惟风韵难及......。清.左因生《书式》,

夫翰墨及文章至妙者,皆有深意以见其志览之即了然。唐.张怀灌《书议》

沉者,下笔不浮,刻入纸中也;萤者,如孤月流天,无云翳也;清者,非谓瘦与寒也;肥者,亦有清气也,在参古贴而得之。《书法三味》

临不测之水,使人神清;登高万仞之山,自然意远。唐.张怀灌《书断》

凡书贵有天趣......。明.孙《书画题跋》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战国《孟子.公孙丑上》

凡论书气,以士气为上。若妇气,兵气,村气,市气,匠气,腐气,伧气,鲱俳气,江湖气,门客气,酒肉气,疏笋气,皆士气之弃也。清.刘熙载《艺概》

笔墨可知也,天机不可知也;规矩可得也,气韵不可得

也。清.恽寿平《瓯香馆画跋》

书之心,主张布算,想象化裁,意在笔端,未形之相也。书之相,旋折进退,威仪神采,笔随意发,既形之心也。明.项穆《书法雅言》

凡状物者,得其形,不若得其势;得其势,不若得其韵;得其韵,不若得其性。明.李日华

四、笔墨技法熟而后巧

书法者,书而有法之谓,故笔落纸上,即入“法”中,动静皆能含法为上乘。唐.欧阳旬《用笔论》

书之神韵,虽得于心,然法度必讲资学。沈括《梦溪笔谈》

今书之美字钟,王,其功在执笔用笔。元.解缙《春雨杂述》用笔之法:拓大指,偃中指,敛第一指,拒名指,,令掌心虚如握卵,此大要也。唐.卢携《临池诀》)

执笔之法,实指虚拳。运笔之法,意在笔先。清.冯武《书法正传》

古之所谓实指虚掌者,谓五指皆贴管为实,其小指贴名

指,空中用力,令到指端,非紧握之说也。握之太紧,力止在管,而不注毫端,其书必抛筋露骨,枯而且弱。清.包世臣《安吴论书》

大凡学书指欲实,掌欲虚,管欲直,心欲圆。元.陈绎曾《翰林要诀》

卢公忽相谓曰:子学吾书,但求其力耳,殊不知用笔之力,不在于力;用于力,笔死矣。虚掌实指,指不入掌,东西上下,何所阂焉?常人云:永字八法,乃点画尔,拘于一字,何异守株!唐.林蕴《拨镫序》

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献酎之丽。东汉.蔡邕《石室神授笔势》

书重用笔,用之存乎其人。故善书者用笔,不善书者为笔所用。

笔心,帅也,副毫,卒徒也。清.刘熙载《艺概》

昔人传笔诀云:“双钩悬腕,让左侧右,虚掌实指,意前笔后。”论书势:“如屋漏痕,如壁坼,如锥画沙,如印印泥,如折钗股。”明.丰坊《书诀》

张长史折叉股,颜太师屋漏法,王右锥画沙.印印泥,怀素风鸟出林,惊蛇入草,索靖银钩虿尾,同是一笔法:心不知手,手不知心法耳。黄庭坚《论书》,

小学生毛笔书法课教学教程_毛笔字基

xx毛笔书法课教学教程_毛笔字基 础_笔画_教案费小学学生毛笔字教学材料 xx毛笔书法课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的: 毛笔书法入课堂,墨香满校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开展毛笔书法课艺术普及教育,培养小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和实际表现水平,组织学生自愿参加各种竞赛活动。 二、教学形式: 通过课堂教学,辅之以互相观摩、单独辅导、组织小型展览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 三、展览形式: 书法班的展览可分为作业展览和作品展览两大部分。作业展览是根据教学计划和步骤,选择完成较好的作业进行展览;作品展览是在教学工作进行到一半,学生掌握了一定基础之后,规定内容,完成作品,在学期中及学期末举办作品展示活动。 四、教学进度: 以每周两次的课程设置,完成相应的教学计划和内容。 五、教学内容: 1 小学学生毛笔字教学材料 本学期的书法教学主要以基本笔画的教学为主,在掌握基本笔画的同时,把笔画应用到简单的字当中。 六、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

第一周 1、为书法课程作好准备.介绍文房四宝及书法习惯(执笔.坐姿.用笔)了解书法的基本常识,能够初步认识中国书法 2、用笔技法的基础训练。掌握书法的基本姿态,为今后的书法学习作铺垫第二周 1、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横掌握横画的基本写法 2、包含横的简单字练习了解横画在字中的不同表现方法,能较好的完成字型练习 第三周 1、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竖掌握竖画的基本写法 2、包含竖的简单字练习了解竖画在字中的不同表现方法,能较好的完成字型练习 第四周 1、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撇掌握撇画的基本写法 2 小学学生毛笔字教学材料 2、包含撇的简单字练习了解撇画在字中的不同表现方法,能较好的完成字型练习 第五xx 1、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捺掌握捺画的基本写法 2、包含捺的简单字练习了解捺画在字中的不同表现方法,能较好的完成字型练习 第六周

书法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书法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一、书法课堂教学的主要内涵 所谓书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书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式,进行师生之间双向的互动和交流,用最少的时间,投入最小的精力,来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满足社会以及个人教育价值的各种需求,从而取得学校、家庭和师生的共同认可。具体可以从5个方面来认识:一是高中书法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将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放到首位;二是在书法教学中,要重视教学效益的开发,即利用最少的时间取得最佳的收益,获得学生的肯定;三是书法教学要充分重视教师自身的发展,教师要做到品德高尚、书法艺术高超、教学水平一流;四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能力;五是要关注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创新教学手段,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 二、提高书法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意义 1.书法课堂教学有效性是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 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效果,但由于部分教师对于新课改的精神实质把握不够准确,过分追求新理念,在书法课堂教学中很少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书法水平的差异性,一味强调学生的作用却忽视了教师的引导性,过分关注情感目标教学却轻视技能目标,致使书法课堂教学的效率低下,因此,提高书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2.书法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提高书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活动发展的客观要求,教师应通过落实良好的教学效果来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从而真正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的需要。在书法教学中通过对教学行为的研究,可以促进学生掌握对书法学习的科学方法,激发学生对书法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的效率,让学生在书法学习的过程中体验乐趣,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 3.书法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需要 书法教学是高中教学中一门新的课程,学好书法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当前书法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地探究和分析,有助于书法教学的进步。对于当前的高中书法教育工作者来说,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积极改进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总

毛笔行草书法书写技巧大全

毛笔行草书法书写技巧大全 一、从基本功入手三个联合临贴与创作联合、大字小字联合、楷书与行书联合。三看1、平时多看名帖、2、看书法展、3、看名家挥毫。从好作品中罗致养分。二、推荐范本“多景楼”、“虹县诗”、“研山铭”、“李太白忆旧游诗”、“花气诗”等。三、三大创作 一、从基本功入手 三个联合临贴与创作联合、大字小字联合、 楷书与行书联合。 三看1、平时多看名帖、2、看书法展、3、看

名家挥毫。从好作品中罗致养分。 二、推荐范本 “多景楼”、“虹县诗”、“研山铭”、“李太白忆旧游诗”、“花气诗”等。 三、三大创作原则 线条坚而浑——激情原自线条的熟练。线是力和势的组合行笔要冷静愉快做到稳健、轻巧重笔势(即趋向)凭据字形巨细排字的走向线条斜势整体纵向走势。 结体奇而稳——注意重心。欹侧、擒纵、疏密、崎岖。 章法变而贯——竹节式(几个字一节)节数间有清闲;贯珠式(中心线);蛇行式(左右

摆动);疏影式(疏疏朗朗)。 四、七大整体结构要点 1、一字不能成行。 2、字与字之间有呼应上承下启左映右带行距和字距不能相等。书眼放中央可大些字与周边气贯。 3、整体上展出适合墨迹浓重的作品。挂家中适合疏淡的作用。 4、作品中不能有错别字异体字不外于冷清。 5、作品整体结构上面重下面轻。 6、评作品优劣主要看总体视觉效果节奏、墨色、用笔。 7、三三两两似散还续气脉一向此结构之妙也。 五、十个誊写要害词 1、八面出锋。借助于八面出锋自然显出墨色

浓淡湿中有干干中有湿浓中有淡淡中有浓,变化万万,使作品富有节奏感。 2、刚柔相济。刚力-----铁划银钩(粗)柔力-----行云流水(细)。 3、惜墨如金。楷书要求蘸一次墨写一个字,甚至数字;行草一笔写3-5字,每笔竣事笔毛回复,要求纸上调锋。 4、豁然爽朗。留白处有宽有窄,宽处给人以突然爽朗之感。艺术是制造矛盾,到解决矛盾的历程。 5、中侧用。中锋得法立骨,侧锋得势求变。中锋是理性的要求,是书法审美的焦点所在;侧锋是情性的化身,是书法通神的手段。

汉字书写发展为书法艺术的成因阅读附答案

汉字书写发展为书法艺术的成因阅读附答案 汉字书写发展为书法艺术的成因 在我们固有的观念中,汉字与书法艺术是绝对不能割裂的。“书法是书写汉字的艺术”。世界上存在着数百个国家和民族,它们大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但它们的文字书写没有成为一门艺术。而独有汉字在其衍变过程中成了艺术,或在汉字产生之初便具有某种艺术性。一些学者以“书画同源”说阐释汉字成为艺术的起因及性质,如刘纲纪《书法美学简论》、金学智《书法美学谈》等。由于文字起源于象形,并且由于“文字的点画书写能够造成各种同现实生活中的形体(或动态)有类似之处的形体”(刘纲纪语),所以文字书写成了能够描写现实生活的形象艺术。这种以为书法一定反映现实生活的观念,显然只是套用了一般的艺术原理。更多的人认为汉字成为艺术是由于汉字的结构这一事实,并由此认定书法是一门抽象艺术。汉字结构的繁简、点画的错落造就了许多美的因素,这是其成为艺术的一个先决条件。没有汉字结构的复杂性,其单纯的书写成为艺术似乎是不可想象的。 从“六书”造字原则看,我们似难以确信汉字产生的过程即是书法艺术产生的过程。“六书”即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其中象形、指事、形声、会意为造字方法,转注、假借为用字方法。四种造字方法的目的并非在于审美,而均在于实用。即使如象形,是根据物质形状描绘简化而成,其简化的过程多少含有某些抽象的因素,然其目的仍是致用为上。由此可见,汉字在一开始并无明显成为书法艺术的迹象。 我们似应再作如下的假设:如果说,作为书法艺术主要表现工具的毛笔至今仍没有发明,今天所说的书法是否能在历史上作为一种艺术而存在呢?也许人们会说,今天见到的许多历代名作并不全由毛笔表现,那些墓志砖铭、摩崖刻石、甲骨卜辞、青铜铭文等等,或由刀刻,或以模铸,而它们的艺术水平仿佛不在毛笔书法之下。但应当指出,这些非毛笔书写类的书法,在它们制作之前已经汲取了毛笔书法的意味(笔意),人们在刻或铸时潜意识地将笔意考虑在文字的运笔中,大多数碑刻则为毛笔书丹后刻石的,这是毛笔使用后给人们在书写时带来某种审美意义上的超越。比较一下笔画尖细的甲骨卜辞与血肉丰美的青铜器铭文,可以悟得毛笔等书写工具的使用对文字书写成为艺术的促进作用。 由此可以断定,汉字书写成为书法艺术的成因,除了先天的汉字特质外,毛笔等工具的使用是一个重要因素,它是文字书写发展为艺术的催化剂。而使毛笔等工具的功能发挥到极致的,则是 中国文化思想的渗入。古代大师们在挥运毛笔时感悟到了某种表达其审美理想的可能,这使文字书写跃过单纯的美而成为一门独立而蕴含极深的艺术。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汉字书写发展为书法艺术的成因的一项是 A.汉字结构的繁简、点画的错落造就了许多美的因素,这是汉字书写发展为书法艺术的前提。 B.笔画尖细的甲骨卜辞与血肉丰美的青铜器铭文,或由刀刻,或以模铸,它们的艺术水平也很高。 C.古代的大师们在用毛笔等工具书写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能借助书写表达自己的审美理想,使文字书写蕴含极深。

小学生毛笔书法课教学教程

小学生毛笔书法课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的: 毛笔书法入课堂,墨香满校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开展毛笔书法课艺术普及教育,培养小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和实际表现水平,组织学生自愿参加各种竞赛活动。 二、教学形式: 通过课堂教学,辅之以互相观摩、单独辅导、组织小型展览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 三、展览形式: 书法班的展览可分为作业展览和作品展览两大部分。作业展览是根据教学计划和步骤,选择完成较好的作业进行展览;作品展览是在教学工作进行到一半,学生掌握了一定基础之后,规定容,完成作品,在学期中及学期末举办作品展示活动。 四、教学进度: 以每周两次的课程设置,完成相应的教学计划和容。 五、教学容:

本学期的书法教学主要以基本笔画的教学为主,在掌握基本笔画的同时,把笔画应用到简单的字当中。 六、教学容及目标要求: 第一周 1、为书法课程作好准备. 介绍文房四宝及书法习惯(执笔.坐姿.用笔) 了解书法的基本常识,能够初步认识中国书法 2、用笔技法的基础训练。掌握书法的基本姿态,为今后的书法学习作铺垫 第二周包含横的简单字练习了解横画在字中的不同表现方法,能较好的完成字型练习 1、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横掌握横画的基本写法 2、第三周 1、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竖掌握竖画的基本写法 2、包含竖的简单字练习了解竖画在字中的不同表现方法,能较好的完成字型练习 第四周 1、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撇掌握撇画的基本写法 2、包含撇的简单字练习了解撇画在字中的不同表现方法,能较好的完成字型练习 第五周

1、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捺掌握捺画的基本写法 2、包含捺的简单字练习了解捺画在字中的不同表现方法,能较好的完成字型练习 第六周 1、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提掌握提画的基本写法 2、包含提的简单字练习了解提画在字中的不同表现方法,能较好的完成字型练习 第七周 1、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点掌握点画的基本写法 2、包含点的简单字练习了解点画在字中的不同表现方法,能较好的完成字型练习 第八周 1、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钩掌握钩画的基本写法 2、包含钩的简单字练习了解钩画在字中的不同表现方法,能较好的完成字型练习 第九周 1、毛笔楷书笔画的写法-----折掌握折画的基本写法 2、包含折的简单字练习了解折画在字中的不同表现方法,能较好的完成字型练习 第十周 1、毛笔楷书结构的写法-----上下结构掌握上下结构字型的安排规律,熟练完成练习

四年级毛笔字书法课优秀教案

四年级毛笔字写字课教案 第一课偏旁 (一)一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石、耳、纟、心”这四个偏旁的书写要领。 2.了解带有这四个偏旁的字的一般书写规律。 3.写好例字,要求写得正确、端正,结构比例恰当。 二教学过程 1.写写偏旁。通过练习,初步掌握“石、耳、纟、心”这四个偏旁的书写要领。石字旁:横短撇长,撇从横中起笔;“口”上宽下窄。 耳字旁:上横不能过长,横间距平分。最后一横变提。 绞丝旁:上撇折大于下撇折,夹角上大下小,提画要出锋。 心字底:卧钩弯如新月,“心”字略宽,显出载上笔势。 2.描描写写。先让学生说说哪个字比较难写,然后进行范写。 3例字指导: 砍:头脚不齐,左小右大。 聪:头齐脚也齐,左右基本均等。 缝:左窄右宽,头脚不齐。 悉:上长下窄,下宽载上。 三.自己练练。 第二课偏旁(二) 一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又,虫,门,灬”这四个偏旁的书写要领。

2.了解带有这四个偏旁的字的一般书写规律 3.写好例字,要求写得正确、端正,结构比例恰当 二教学过程 1.写写偏旁。通过练习,初步掌握草字头和竹字头这两个偏旁的书写要领。又字旁:左旁形窄,捺变长点。 虫字旁:左旁形长,横变提。 门字匡:左竖短,右竖长,字近似方。 四点底:左边一点,方向不同,位置稍低,右边三点,方向一致,后点略大。2.描描写写。先让学生说说哪个字比较难写,然后进行范写。 3.书写指导。 观:头脚都不齐,左小右大,左窄右宽。 虾:头脚都不齐,左高右低,左右大小相等。 阔:注意字的大小要适中。 熟:笔画较多,注意结构。 三、自主练习。 第3课偏旁(三) 一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疒、巾、足,车”这四个偏旁的书写要领。 2.了解带有这四个偏旁的一般书写规律。 3.写好例字,要求写得正确、端正,结构比例恰当。 二教学过程

书法教学及评价指导意见

书法教学及评价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更新观念,改进方法,重建制度。也就是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建立新的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评价制度。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也促进教师发展。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有三层含义: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第二,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情感体验。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与学的内容和过程,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能力的一段愉悦情绪生活和积极情感体验。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在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渠道,要把课程蕴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资源充分开发出来,把课程已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使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帮助学生建立爱心、同情心、责任感。 二、教学及评价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是一种尊重学生人格和潜能,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的教学理念。小学写字课堂教学评价要突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要关注人的可持续性发展,

以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为宗旨,树立“一切为了师生的发展”的意识。 (二)科学性原则。祖国的文字具有严肃性:它代表着民族的尊严、民族精神,写好民族文字,是热爱祖国的表现,规范、工整、美观的字,是一个人的第二形象。全面发挥写字育人的功能,提高学生素质,我们不仅要重视写字技能的训练,更要发挥育人的功能,通过写字育德、启智、求真、养心、健体。 (三)灵活性原则。书法千变万化的笔姿和结构态势,足以涵尽一切自然现象和人类创造的博大精深。因此教学及评价决不能僵化、死板,而应该丰富多样、灵活。从1-6年级,要求逐步提高。主要从笔画是否正确、大小是否合适、结构是否匀称、字体是否美观、卷面是否整洁等方面评价。小学写字课堂教学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的发展是动态的,很难用整齐划一的标准去穷尽可能发生的一切。因此,小学写字课堂教学的评价也应该是开放的。小学写字课堂教学评价要注重用客观的动态发展的眼光去评价主体,以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为目的。以学生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教师相结合。 (四)实效性原则。小学书法课堂教学评价研究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步骤要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针对性,有较强的实用性,以方便师生的教学活动,真正为教学起到导向作用。 三、实施方案 1、建全写字教育管理网络。成立学校写字教学领导小组,严格把关全过程管理。各年级成立写字教研组,定期活动、研究,学科间

篆书临摹与创作浅谈

篆书临摹与创作浅谈 临摹是学习书法艺术的必经阶段和入门途径,同时,更是书法家终生学习和掌握书法技法的唯一手段。同时,临摹也是书法创作的必由之路。因为临摹的过程是对经典法帖审美价值的积累和修正原有书写习惯并使之向更高层次发展的过程。我们的书法创作灵感也往往是在临帖的过程中被激发的,可以说临摹碑帖,为我们的书法创作提供了不尽的营养。 因而掌握正确的书法临摹的方法,对于有效地提升书法家的艺术创作水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不同的书体,在临摹的方法和难度方面是有所不同的,一般说来,篆书临摹难度要大于其他书体,这主要是由于篆书与我们相距太遥远,必然会对我们今天的理解与判断带来隔阂,古代对临习篆书技法的相关书论太少,当代又缺少系统而实用的篆书临习技法方面的读物,加之篆书的临摹与创作还需要有较高的学术含量,因而当代的篆书创作一直弱于其他书体。高度关注当下的篆书创作状况提高篆书创作水平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本文拟从篆书的用笔、结字、用墨和章法几个方面,并结合笔者多年来对篆书研习的感悟与体会,谈谈对篆书临摹与创作的肤浅认识。 一用笔

唐代孙过庭在《书谱》中说:“篆尚婉而通”,这五个字可以说是篆书用笔的度世金针,警世名言。“婉”和“通”虽仅二字,却准确揭示出对篆书用笔的基本笔势和篆书笔画质量的要求。因此,临习篆书写应以中锋为主,中锋立骨,中锋才能使笔画圆实劲健,运笔应流畅,此乃正宗古法、风格神采所系。否则,极易写得板滞,要打破其板滞,用笔的虚灵是其关键。篆书的捉笔须掌虚而指实,运笔讲求中含内敛、流畅通达,笔力藏于笔画之中,使气息浩浩然、绵绵然而首尾贯通。清人朱和羹认为:“笔不虚,则欠圆脱,妙在能合,神在能离,离合之间,神妙出焉。此虚实兼到之谓也,”可谓得其三昧。一般说来,实笔,指用笔较为重而迟缓且墨浓;虚笔,指用笔较轻而急速且墨干。用笔要虚实互出、润燥相生,才可以使得篆书的笔画(线条)节奏鲜明,韵律生动,行气贯通。故而,书篆宜虚实相生、润燥结合,宜圆转涩进,涩而通畅,才能使线条浑厚、通畅而又古拙、虚灵,从而表现出圆通劲健的力度来,形成毛、涩、松、畅的艺术效果。此外,在临摹过程中还要注意线条粗细穿插和变化,切不可一味求均求匀。 当然,我们在临习篆书的初级阶段,首先要把篆书的字形和笔顺搞清,不要以为其简单而被忽视。到熟练之后,就可把注意力转向用笔,关注用笔的骨力、虚实、疾涩、润燥等细节,从而使临习走向更高级阶段,最终完成从形质向神采的过度。

听课记录评价--课堂听课记录及评价表

课堂听课记录及评价表

课堂教学评价表(听课记录) 09年 12 月 14 日

薛慧老师的语文课给我的感受是备课充分、讲解精辟、重点突出、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房平老师的英语课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安排合理、效果良好。 林燕、陈红梅老师的课有一定改进,但仍需努力,要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虚心学习,不断提高,力争成为学校骨干教师。 杨增贵: 3月1日听了王娟老师的《Dream Homes》,认为林燕老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有了很大进步,知识点讲解清晰,所选练习讲解较精当,教学中各环节能有效衍接,课堂容量较足。但根据初一学生状况,课堂教学中学生口语练习还可增加,知识点的讲解、巩固如能使用多媒体设备来辅助教学效益会更高。

3月6日听了孙立新老师的《美好人生我选择》——直面升学与择业,认为本节课学习内容是与学生生活、学习紧密结合、息息相关的课题,教师授课中有针对性地探讨了学生面临的问题及相应对策,教学中能密切结合校园内及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件开展教学,深入浅出,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开展讨论。教师语言表述清晰、精要、幽默。建议教师要对学生的分析、提炼、总结问题的能力加强培养,提高要求。 3月8日听了徐明智梅老师的一堂课,认为本节语法课内容紧扣知识要点,所选内容突出了重点、难点,加深了学生的体会,便于学生理解。教师语法授课中讲解能注意引导、启发。在课堂中学生朗读能力培养还略显欠缺,各环节紧凑性还可加强,老师对学生纪律要提高要求。 3月8日听了何英莲老师的《透镜光的折射》一课,认为教师语言表述能力好,课堂讲解层次清晰,注重启发、拓展,教师的基本功扎实,讲解中注重知识的记忆、整理,结合习题在授课中及时巩固,并做到精批精讲,板书相当清晰、规范。但做为复习课,对学生能力要求可再提高一些,课堂上可适当给予学生互动的空间。 梁少海: 3月6日听了王斌老师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课,认为本堂课知识点明确,条理清晰,板书大方,教师注意归纳总结,能联系书本以外的知识,扩大学生听闻。教学语言形象、丰富、生动,浅入深出,但与学生互动交流稍显欠缺。 3月8日听了郭守录老师的《分式的加减法》,认为该课语言幽默、风趣,生动形象,着力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引导学生动手、动口,注意矫正反馈,注重双基训练。 3月12日听了王文峰老师的《我的老师》一课,认为教师语言语调抑扬顿挫,普通话过硬,板书优美,基本功扎实,能循循善诱,逐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及分析事件与人物,解决讨论要点有成效。并注重学生的诵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 3月13日听了张成祥老师的《鸟(专题)》一课,认为该专题内容丰富多彩,一定程度上积淀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学生参与多,课件精美,涉及知识范围广,开阔学生眼界,点面结合加练笔,让学生对鸟的认识逐步深入,效果较好。 3月13日听了王同年老师的《曹刿论战》,认为教师能让学生在理解中背诵,逐步掌握本文的重点、难点,但气氛少活泼。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积累一些文言虚词和固定用法,能一定程度上自译成文。做到讲练结合,联系疏通新旧知识,分析精当。 郭尧 赵宽业的《分式的通分》,通过类比学习是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小潘老师恰当地采用了这一点,值!教师示范---学生板演---巩固练习的过程清晰且训练较具体,巩固及时。但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注意细节,另外也多了一点严肃,少了一点轻松。 3月7日李秀霞的《一面》,通过课前学生的讲述新闻,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能力,还能培养所有学生参与分类,评价,鉴别能力。对重点词、句作了必要分析,为学生语文素质打下了坚实基础。学生参与面广,但似乎缺少点激情。

汉字与书画艺术

汉字与书画艺术 [摘要]由汉字发展而来的中国书法,和汉字的组成、字型及书写的内容是密不可分的。了解了书法与汉字的关系,就可以更好的掌握书法艺术的审美创作规律,书法艺术才有意义,才能真正体现出书法艺术的博大宏深和价值所在。 [关键词]汉字书法艺术线条字型内容情感 汉字是一种古老的文字,而由汉字发展来的中国书法,更是一种极为特殊的艺术,它是中国传统艺术中最简单最典雅而又最富有内涵的艺术,它是汉民族思想的载体,蕴藏着汉民族的审美意识、伦理思想、哲学思想。人们欣赏一件优秀的书法作品时,无疑会得到美的享受,艺术的陶醉。但是,一般的用毛笔将汉字书写出来并不是书法,只有当毛笔书写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也就是要具有独特的风格,气韵生动的点画,优美的字形,充满艺术美的内涵,才能称为书法。当然,书写与书法之间,并没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界线。不过可以说:书写是学习书法的基础,而书法则是书写的提高和发展。书法艺术将汉字的美无时无刻不表现的淋漓尽致,一个草书的“舞”字,就把那舞蹈者轻盈的舞步,飘舞的衣裙以及动态的舞姿表现的淋漓尽致。然而为什么以汉字为基础的

书法能给人带来如此的审美愉悦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汉 字本身不但具有独特的形态美,进而还含有深层的文化意蕴。书法之所以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我认为与汉字的组成、字型及书写的内容是密不可分的。 1汉字 汉字是一种以线条为基本组成部分的文字。线条组合的丰富性和稳定性决定了汉字造型的灵活和稳定,不同的线条,不同的结合,就形成了不同的文字。灵活之中显得稳重,对称之中表现和谐,汉字线条的这种独特的特征带给汉字的就是一种“骨”,这是一种从汉字本源所散发出来的“气”。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就是由线条来完成的,而体现线条美的基本要素,则是要求线条富于变化。而书法使用的书写工具是毛笔,以笔锋来说,柔软而富有弹性。书写的轻重、疾快、强弱、顿挫、提按、正偏在纸上留下浓谈、干湿、刚柔、动静、方圆等各种千变万化的线条、它是具有生命力的线条、能够充分体现线条的和谐美和动态美。 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以线为生命之本的,汉字由点和线组合而成,具有高度抽象化的特质。而“点”是线的浓缩,“线”亦是点的延长,“点”和“线”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因而中国的书法艺术,又被称作线条的艺术。古人曾说“学书贵能通变”,运笔中掌握提按、顿挫、徐疾和某些过渡性技巧,使线条呈现变化的主要方法,通过按笔可以达到“重若

书法课教学反思4

书法课教学反思4 书法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养成良好的书法习惯,具备熟练的书法技能,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学生应有的基本素养。反思我的书法教学,有做得比较好的方面,也有很多今后需加强的方面。在教学中我注意从以下方面进行教学: 一、先观察再书写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在教学中我首先指导学生观察字形,读准字音,把读与写结合起来,去加深学生的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认读后,指导其仔细观察每个字的构字特点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指导认识字形结构,让学生找一找这个字的关键笔划,说说写这个字时应该注意的地方。如在教学带撇的字时,先出示一些带撇的字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每个字中瞥的特点,比较它们写法上的的异同及写时应注意的地方,再练习写。在掌握一些瞥的基本写法之后,再进一步教学稍有难度的带撇的字,如:“爬”,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横撇和竖撇的不同及注意特点,并说一说,做到心中有数,然后进行书写训练。 二、先示范再练习 示范是书法教学的先导。在指导学生书法时,先在黑板上画好的田字格中示范,向学生展示书法的全过程。我边演示边讲述:这个字是什么结构,第一笔在田字格的哪个部位落笔,每一笔画的名称、运笔方法以及笔顺等,使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如教写“人”字,“人”是个独体字,第一笔是“撇”,应在田字格竖中线上中部落笔,先向右按,然后向左下格中部撇出;第二笔是“捺”,在田字格横线上部靠“撇”的地方落笔,向右下格中部运笔,稍作停顿,然后向右平捺出锋,做到“撇”中有尖,“捺”中有角,点画分轻重。对于较复杂的笔画,如“勹”、“乙”等,要指导转折和笔的走向变化等等。这样一笔一笔地写,一笔一笔地讲,一笔一笔地教,再对每个字中点画特点,如横、竖的长短与直斜,撇、捺的平斜与长短,点的向背与大小等作具体指导。有些上下结构的字,如“它”、全”、“写”、“夜”、“黑”等,哪些字上大下小,哪些字上下相等,哪些字上宽下窄,哪些上窄下宽;左右结构的字,如“他”、“林”、“河”、“都”等,哪些字左窄右宽,哪些字左宽右窄,哪些字左右相等,哪些字左低右高,哪些字左高右低;一些独体字如“月”、“四”等字形的长、扁、方等

小学毛笔书法课参考教案

课题:第一课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1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学会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坐姿和执笔方法。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巡视用具摆放位臵。 二、用几分钟时间讲一个书法家学习的小故事,教师出示坐姿挂图,让学生观察。 三、讲授新课。 通过挂图,老师和同学一起总结出坐姿,先板书课题:第一课:写字姿势(其它内容待挂图出示后再补上)。坐姿要求:头正,身直稍向前倾,两肩要平,两臂自然分开,坐正,两脚放平和肩同宽(请同学们说出与写硬笔字坐姿的区别:左手放的位臵不同)。老师巡视行间,纠正坐姿。老师出示站姿挂图,和同学们一起总结出要领:头正、身直(稍前倾)、肩平、臂开、左手伏案、脚放平与肩同宽。老师出示执笔挂图,同时补课题:执笔方法。老师和同学一起总结执笔方法: (一)捏:大拇指和食指末节捏住笔管(虎口成圆形或扁圆形)。 (二)勾:中指勾住笔管,紧贴食指。 (三)顶:用无名指末节的背部(指甲和肉相连部)向外顶住笔管。 (四)靠:小拇指靠着无名指,不接触笔管。 (五)指要实在地握住笔管,掌心空,掌要竖起来,手腕要平。老师边演示,边让学生练习,边纠正。学生可能有些紧张,用力过大,老师要提醒。小结:坐姿、执笔一块总结。再练习一下站姿。 四、巩固练习:完成硬笔部分的作业,要求和字头像,老师巡视行间,纠正一些毛病。 五、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号召同学们课下练习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课题:第二课米字格和笔画名称 2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认识米字格和笔画名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写字习惯。 教学重、难点:认识米字格和笔画名称。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检查书写用具摆放的位臵、坐姿、站姿和执笔。 三、讲授新课。老师:四四方方一座城,四条公路穿城中,两条最长,两条最短,看看四条公路组成一个什么字?黑板上贴有一张方白纸,标出中心,用四张红纸条,请同学贴出。老师出示挂图,同时板书:第二课:米字格(后半部分待讲到时再添上)。老师和同学一起给米字格起名:1.横竖中线;2.两条斜线;3.左上格、坐下格;4.右上格、右下格。老师可采用抢答方式,让同学说出米字格的各部名称。老师出示“永”字挂图,同时补课题。和同学一起按顺序说出它的名称(横画和挑画应适当加辅助虚线,帮助同学认识,如图)。为了使同学的思路清晰,先在图上表好数字: 1. 点2.横3.竖4.钩5.挑6.撇7.短撇8.捺老师可采用指哪个笔画让同学说哪个笔画,由慢到快,待同学熟悉后可进行比赛。 四、总结米字格和笔画名称,完成硬笔部分的作业,可提出要求:1.临得像;2.要有起笔和收笔;3.捺要写得自然。学生书写时伴以音乐。老师巡视行间,发现优点,纠正错误,以利总结。 五、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号召同学课下练习写字。

书法评价标准

大武学校小学生书法兴趣小组评价标准 一、小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与“执笔方法”要求及评价标准。 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但是写好字的前提,也是提高身体素质的关键。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但是写好字的前提,也是提高身体素质的关键。不 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但影响书写的效果,而且对身体的危害是很大的,如 易患近视、斜肩、驼背、脊椎弯曲等毛病。通过仔细观察,我们发现 “三个一”并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有其内在联系的。由于小学生手小,肌肉又不发达,为了写字时使得上劲,往往握笔离笔尖太近,这就导致 视线被手遮挡便看不到笔尖在纸上是如何运行的。为了看到笔尖,学生 身子势必前倾,以致胸脯紧贴桌边,头部又势必偏向左侧,以致眼睛离 本子太近。久而久之,眼睛怎能不近视呢?在写字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 的进行强化训练(如在铅笔的一寸处贴上胶贴,小刀刻印等)直至习惯 养成。“一寸‘的问题解决得好,则“一拳”“一尺”的问题也就迎刃 而解了。为了更好地规范小学生写字姿势与执笔方法,实验教师还需要 加强与科任老师联系,请他们上课时做到要求一致,督促学生保持正确 的姿势。并和家长取得联系,请他们在孩子写家庭作业出现错误姿势时,及时地进行纠正,配合学校规范孩子的写字姿势。 1.正确的写字 姿势身要坐直,头要端正,两腿自然与肩宽。要求做到“三个一”, 即眼睛距离书写本一尺;笔尖距离捏笔的手指一寸;胸部距离书桌的边 缘一横拳。歌谣:头要正,身要直,脚放平,同肩宽,手离笔尖一寸远,眼离纸面一尺远,认认真真把字练。 2.正确的执笔姿势拇指、食 指的指肚和中指的侧面捏住笔杆的下端,四指和五指紧贴中指后面; 笔尖距捏笔的手指约一寸左右;笔杆倾斜地靠在虎口上。 二、小学生书法作业评价标准

(初稿)毛笔书法课教学计划

毛笔书法课教学设计 一、基本理念 (一)以语文课程中的写字教学为基本内容,以提高汉字的书写能力为基本目标,以描红、临摹、欣赏、创作等书写实践为基本途径,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 (二)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孩子写好汉字;毛笔和硬笔兼修,审美和实用相辅;遵循书写规范,关注个性体验;加强技能训练,提高文化素养。 二、设计思路 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中国书法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不但有着鲜明的艺术性和广泛的实用性,而且自身还蕴藏着丰富的德育因素。书法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美学追求,人文精神,聪明才智,思想感情,成为一个反映生命的艺术,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象征。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并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 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中如果注重挖掘这些因素,并恰当地将其融合、渗透在教学当中,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

情操,提高他们自身的审美素养和知识水平会大有裨益。 书法班教学对象主要为7-12岁小学生。首先,要正确认识少儿的年龄特征,从较低层次对孩子进行初步的书法技能、书法审美和人格品德教育,初步培养他们一些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其次,引导孩子临帖、写字时要排除杂念,做到平心静气、专心致志,塑造学生形成宁静心境,提升孩子专注力。此外,要引导孩子在“看、识、品、学、练”五点上下功夫,综合兼修,初步了解真(楷书)、草、隶、篆、行五种格体,大致区分各体的字形特点,尤其是了解楷书中柳、颜、欧三体,倡导积极尝试、习练爱好之精神,让孩子观赏一些经典作品,开阔眼界、品评杰作、学会审美、勤学苦练、效仿名人,以此提高孩子的兴趣和求知欲。多用毛笔示范学生,经启发诱导,渐渐使孩子被书法艺术的美所吸引,情不自禁地步入书法之门。 三、基本教法 (一)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毛笔与硬笔,摹写与临帖,示范与练习,集中练习与自习,书写与欣赏等时间要合理调配。 (二)注重培养孩子的书法基本功。临摹是书法学习的而基本方式,通过读帖、摹帖、临帖、反思、调整等阶段提升临摹水平,通过欣赏、创作等方式提升书法兴趣。

汉字书写的要求

汉字书写各方面要求 汉字书法艺术博大精深,它以其特有的造形方式和表现力独树一帜,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一朵艳丽的奇葩。继承和发扬书法艺术的优良传统,是每个中国人特别是人民教师的崇高职责。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笔顺正确,笔画清楚,字形规范,字体美观,以及行款格式正确,卷面整洁”等。这些要求是侧重于汉字书写的实用方面提出来的,而从实用性与艺术性两个方面来说,要求学生不仅适应将来的工作需要,同时还应了解汉字与书法的关系及其历史渊源,掌握汉字造形规律,懂得书法创作与欣赏的一般原理。作为人民教师,还要求掌握一套比较完整的教学方法,从而为养书法事业的接班人打下基础,让书法艺术世代绵延,长盛不衰。 一、汉字与书法最早出现的汉字,大多为近似图画的象形字。汉字的象形为其演变为书法艺术提供了良好的内在条件,而书法是关于汉字书写的一种线条造型艺术,无论是作为观照对象或书写实践,汉字与书法都是密切相关的。但前者毕竟属于文字范畴,而书法既然是一门艺术,它的首要任务是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情感,所以它们之间还存在着明显的界线。 (一)、不同的社会功能。汉字作为社会应用工具,需要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帮助语言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进行思想交流,因此必须得到相应社会范围内的全体成员共同认可,还可翻译成其他民族的语言在整个人类社会流通。书法是对汉字固有艺术因素的升华,与其他艺术一样,它只能在社会分工规律制约下由一部分人掌握,而且是通过视觉让人直接“意会”的。(二)、不同的容量和含义汉字的含义和点画结构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能靠约定俗成,一个字还可以有几个意义。字的含义不是它的形体所固有的,但一经约定,又是相对稳定、明确的,为保证其适用性,还可通过词典之类工具书使之规范化,但它的任何一点细微变化都要经历较长的历史演变。书法虽然也以汉字为载体,但它的涵义是一定的艺术趣味、由具体的点画形态、间架结构等因素传达出来的,其中包括字与字之间的呼应联络,以及点画、字行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分布关系。一定的艺术趣味作为书法的内涵,可以和所书写的文词相关,也可以毫不相干,而且可以通过不同水平的“再创作”,从多侧面、多角度作不同的理解,因此无法规范,甚至欣赏者本人对同一书作的理解和评价前后也不一定相同。 (三)、不同的规范要求 汉字的规范性是单一的,一个字在一定历史时期只容许一种标准写法。而书法的规范性是多样的,书法创作普遍遵循的原则是:不脱离汉字、不任意杜撰笔形、字形,能在传世名碑法帖中找到根据就行了。与汉字单一的规范性相反,在书法作品中,相同的字容许出现异体或“同形异构”,使其异形纷呈,各具风姿。如王羲之《兰亭序》有十九个“之”字,虽然写法各不相同,但合乎书法原理。(四)、不同的象形性 汉字“象形”是描摹自然景物,即“画成其物”,具再现性。书法“象形”重在表现,即通过具体笔画表现出特定的感受或情感,这些感受或情感即使和书

小学生毛笔书法课教案

磻溪中心小学书法兴趣小组教案 课题:第一课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学会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坐姿和执笔方法。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巡视用具摆放位置。 二、用几分钟时间讲一个书法家学习的小故事,教师出示坐姿挂图,让学生观察。 三、讲授新课。 通过挂图,老师和同学一起总结出坐姿,先板书课题:第一课:写字姿势(其它内容待挂图出示后再补上)。坐姿要求:头正,身直稍向前倾,两肩要平,两臂自然分开,坐正,两脚放平和肩同宽(请同学们说出与写硬笔字坐姿的区别:左手放的位置不同)。老师巡视行间,纠正坐姿。老师出示站姿挂图,和同学们一起总结出要领:头正、身直(稍前倾)、肩平、臂开、左手伏案、脚放平与肩同宽。老师出示执笔挂图,同时补课题:执笔方法。老师和同学一起总结执笔方法: (一)捏:大拇指和食指末节捏住笔管(虎口成圆形或扁圆形)。(二)勾:中指勾住笔管,紧贴食指。

(三)顶:用无名指末节的背部(指甲和肉相连部)向外顶住笔管。 (四)靠:小拇指靠着无名指,不接触笔管。 (五)指要实在地握住笔管,掌心空,掌要竖起来,手腕要平。老师边演示,边让学生练习,边纠正。学生可能有些紧张,用力过大,老师要提醒。小结:坐姿、执笔一块总结。再练习一下站姿。 四、巩固练习:完成硬笔部分的作业,要求和字头像,老师巡视行间,纠正一些毛病。 五、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号召同学们课下练习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课题:第二课米字格和笔画名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认识米字格和笔画名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写字习惯。 教学重、难点:认识米字格和笔画名称。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书法教学标准

《书法》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硬笔书法》 【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 1、前言 1.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专业技能方向课程,其功能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间架结构及章法布局的处理方法,熟练而规范的书写汉字,从而为原始凭证、会计账簿等会计岗位技能提供扎实的技术保障;同时通过书法基本知识、书法鉴赏等学习,培养一定的审美情趣与人文素养。 1.2设计思路 本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以书法练习的一般流程为基本线索,首先介绍书法练习的基本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技法、基本姿势、练习方法、文房四宝等,然后遵循先线条后结构的逻辑顺序,从基本笔画到间架结构,再到章法布局,最后是书法作品的创作与鉴赏。 课程内容重实践,轻理论,以楷书练习为主,兼顾行书、草书等其他书体,在纠正学生错误书写习惯的基础上,传授正确的书写方法。建议本课程总学时36个,其中讲解18个,指导练习18个,再辅以适量的课外练习。 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熟悉基本笔画的运笔方法,明确楷书间架结构的处理原则,纠正不规范的书写习惯,能够流利的书写硬笔行书,初步了解书法作品鉴赏的基本常识,培养基本的审美情趣,达到学以致用的基本目的。

3、课程内容和要求

4、实施建议 4. 1教材选用建议 (1)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硬笔书写练习为主体,兼顾毛笔练习内容,适当编入精要的书写姿势、书写习惯的指导内容和书写技法指导的内容,适当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的内容。容量适当,难易适度,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2)教材内容应凸显实践性、实用性,注重与会计岗位操作技能的结合,增加硬笔楷书范例信息量,同时充分考虑本学科在整个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权重,不宜选择过于专业的书法教材。 4. 2教学建议 (1)精讲多练、做学一体。 (2)教学与指导练习并重。 (3)注重日常练习,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加大课后作业的比重。 4. 3教学评价 (1)以学习目标为评价标准,坚持用多元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学习评价宜以过程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注重实践性引导,过程评价以鼓励为主。 (3)教学效果评价重点评价学生书写水平的提高。

书法捻管技法浅说

书法捻管技法浅说 人们常说书法有法,但是何谓书法之法?书法爱好者都知道书法中的藏锋、顿、运笔、提、按、挫等技法,在书写用力方面包括臂力、腕力、掌力、指力的运用等。而捻管或称转管、使转,是书写毛笔字的一种技法,通俗地说就是书写毛笔字时,根据实际需要将毛笔笔管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进行捻动或转动。 捻管技法的作用与目的 捻管技法的第一个作用是使笔锋保持顺畅的态势,确保书写的流畅;第二个作用是通过捻管随时调整笔锋在笔划的中央位置运行,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中锋运笔,只有通过中锋运笔,最终才能达到力透纸背的艺术效果。 说白了,只有通过捻管才能使楷书的起笔稳健,使行、草书的笔划似流动的水、像飘逸的云,使楷、魏体书法收锋做到苍劲有力的艺术效果。 捻管技法的艺术效果 何谓力透纸背?力透纸背不是泼墨成堆去晕染透宣纸的背部,而是通过中锋运笔使笔锋时刻在点划的中央运行,毛笔在运行的过程中将最后的余墨通过笔锋留在点划的中央位置,在宣纸背面表现出来的则是点划中间是一道浓浓的墨迹。所以说,力透纸背的艺术效果只有通过捻管才能实现,如果不捻管,整幅作品全是侧锋动笔,力透纸背无从谈起,何谈书法呢? 捻管动作的适用范围 捻管动作的适用范围很广。小楷、中楷、榜书需要捻管,行、草、隶、篆书的大小字更要捻管,如果不捻管,在运笔的过程中就做不到中锋运笔。在这里要强调的是篆书只有横、竖、弧三个点划,横划与竖划把握藏、运、收就行,但弧的书写不捻管则做不到中锋运笔。 不论写哪种字体都要捻管,如孙过庭在书谱里说:“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形质;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草乖使转,不成文字;真亏点画,犹可记文,回互虽殊,大体相涉”。也就是说,真书以点画组成形体,靠使转表现情感;草书用点画显露灵性,靠使转构成形体。草书用不好使转的笔法,便写不成样子;真书如欠缺点画功夫,就可记述文辞。两种书体形态彼此不同,但使转的规则是大致相通的。所以,用书法的标准衡量字的优劣,不用捻管的技法都是不行的。 捻管书写的必要性 书法创作中,捻管技法的运用是很必要的,不可或缺。一是书法表现效果不允许,书写中如果缺乏捻管技法的运用将很难表现出书法作品的艺术效果。二是草书字转动360度以上是不允许的。这里讲中锋运笔是通过捻管而实现的,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