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活与哲学》原理与方法论归纳整理(完整版)

《生活与哲学》原理与方法论归纳整理(完整版)

《生活与哲学》原理与方法论归纳整理(完整版)
《生活与哲学》原理与方法论归纳整理(完整版)

《生活与哲学》原理与方法论归纳整理

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认识论)

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物质观和意识观共5个)

一.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

碍作用。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使用范围〗:xx (人、政府或国家)根据(针对)XX(客观情况)制定XX(政策、方案);如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国家做出----。

制定的政策(方案)起到效果了(产生影响了)。如疫情得到了控制,积极好转---。二.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方法论〗: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

类。

〖使用范围〗:人(经过努力)成功完成XX;人做什么事情失败了,或者受到惩罚;如兴修水利、人工

降雨。

三. 意识能动作用原理(2+2)【五星考点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①意识具有目的性;②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反作用)。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

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使用范围〗:目标蓝图、预测、计划、规划、行动步骤等;科研攻关、科技成就等;在某思想指引下、

政策引导下---;弘扬某种精神,如抗疫精神等。

四.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即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要求〗:①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

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②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③要求我们所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_______

(简而言之,即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使用范围〗:通用上面。人(经过努力)成功完成XX;人做什么事情失败了,或者受到惩罚;兴修水

利、人工降雨。

五. 自然界的物质性(考的少)

〖原理内容〗: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要求我们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使用范围〗:生态环境保护,大自然的各种灾害等。

第二部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实践观、认识观和真理观共3个)

一.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即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五星考点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

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树立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使用范围〗:人经历过XX事情(实践)、科学实验第一次懂得或发现了什么道理,获取了什么知识、取得了什么成果,以前的认识进一步完善(发展)了;为了解决XX问题,国家出台XX政策措施(政策措施出台后,有利于解决XX问题);已有的认识得到了证实;。

在XX思想认识的指导下,XX得到了发展。(认识的反作用,认识的最终目的)

二.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重点掌握】〖原理内容〗:真理是有条件的,是具体的。〖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主观与客观(客观与主观是错的)、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使用范围〗:以前怎样,现在怎样;甲地怎样,乙地怎样等

三.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五星考点重点掌握】〖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方法论〗: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要重点注意反复性,知道认识为什么具有反复性?是因为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从认识主体来看;从认识客体来看。)〖使用范围〗:随着实践的发展,又形成了新的正确理论。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探索(主客观条件),经历失败,挫折,最后成功了。

第三部分: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辩证否定观共16 个)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三个重要范畴:联系、发展、矛盾。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的特征。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由矛盾决定的,所以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唯物辩证法承认矛盾,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否认矛盾,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I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共5个)一.联系的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一切事物与周围事物是普遍联系着的,但并不是说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联系,因为联系又是有条件的。)

〖方法论〗: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使用范围〗:一一XX影响了(导致了)XX。比如:“美国金融危机殃及中国”“欧债危机影响世界”“新冠疫情的影响”“防控疫情需要协同联动”,疫情的影响等。

二.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方法论〗: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同时,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

事物固有的联系(根据人的需要X),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使用范围〗:---虽然承认XX与XX之间的联系,但这种联系是本来不存在的。比如:“吉祥数888、666”;——人力利用某种条件加深了联系,如网络、交通等。

三.联系的多样性原理〖原理内容〗:联系具有多样性。〖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使用范围〗:不仅承认两个事物之间的联系,而且看到了多个事物对一个事物的影响(或一事物对多个事物产生了影响),如疫情对整个社会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四.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①整体处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整由部分构成,整体离不开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②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

被支配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离不开整体。部分的功能及其变

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①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②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使用范围〗:整体,部分,各个环节等

五.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原理〖原理内容〗: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方法论〗: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着眼于部

分X),从整体出发,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使用范围〗:优化结构,统筹考虑,优化组合等。

n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共3个)

一.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原理(发展的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原理内容〗: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使用范围〗:现在的客观情况(认识)与过去相比进步了(深化了),向好的变化等,如疫情防控形势向好的方向拓展。

二.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发展的总趋势)【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②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方法论〗: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还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

〖使用范围〗:发展过程不平坦、很艰难、有波折,当与过去相比,事物还是向前发展的。

三.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发展的状态)【重点掌握】〖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

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 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如此循环往复, 不断前进。

〖方法论〗:(1)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使用范围〗:相关俗语,名言警句。

川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共6个)

一.矛盾对立统一关系原理(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辩证关系原理、矛盾基本属性原理)难度系数五星答题公式:总(对立统一)分(对立和统一)总(意义:正是二者的对立统一,推动了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

例题.(26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 年8 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目前西强我

弱的国际话语格局下, 西方敌对势力将其价值观进行精心包装, 推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外渗透。同时,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新媒体的发展、多元思潮的冲击,意识形态话语传播力在扩大意识形态影响力、夺取意识形态话语权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会议提出,要把握正确與论导向,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知常明者赢,守正创新者进。推动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强起来,

“守正”是基础,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越是面对挑战和困难,就越需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就越需要統一思想、凝聚力量。推动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强起来,“创新”是关键,只有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宣传思想工作才能把握社会脉搏、反映时代精神、贴近现实生活,始终成为社会进步的先导。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分析】(2)本题要求结合材料,

运用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属于分

析说明类的试题。解答时,要明确设问范围是矛盾对立统一,切入点较小,首先要明确“守正”与“创

新”就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然后从二者侧重点不同分析“守正”与“创新”有一定区别,最后从二

者相互作用分析“守正”与“创新”的统一。

【解答】(2)①总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守正”与“创新”既对立又统一,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依存、

相互促进、相互对立。

②分(对立)“守正”强调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统一思想,“创新”强调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

基层工作创新,二者强调的方向和侧重点各有不同,存在一定的区别。

③分(统一)“守正”与“创新”是统一的。坚持“守正”,“创新”才能有明确的立场和指向;不断

“创新”,“守正”才能获得活力源泉和动力根基。

④总(意义)我们只有努力在“守正”中创新” ,坚持在“创新”中“守正” ,才能推动宣传思想工作

不断强起来。

〖原理内容〗: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有同一性和斗争性两个基本属性(强调二者即对立又统一)。(根据题意、需要写出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方法论〗:要求我们以一分为二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使用范围〗:反义词或者两者关系类题目。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重点掌握】〖原理内容〗: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不能回避矛盾)〖使用范围〗:问题解决型的材料,都可以用这个原理。如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精准扶贫中国家扶持与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等

三.矛盾的特殊性原理【重点掌握】〖原理内容〗: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特点)。〖方法论〗: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使用范围〗:分类概念、特征、特点等材料题。参考总结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俗语。如不搞一刀切,根据事物各自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现在疫情防控分区分级。

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一方面,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并且会在一定场合下要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使用范围〗:借鉴,搞试点,经验的推广等。如XX既具备同类事物的共同点,又有自身的实际情况。比如:个别号召与一般指导相结合;借鉴他人经验。

五.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原理内容〗: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办事情要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使用范围〗:参考主要矛盾与矛盾主要方面的区别。

要做好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有好多任务要完成,其中一件做重要(这一件做不好,其他事情的解决也会受到影响)。比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牵牛要牵牛鼻子;当务之急、关键是等词眼。六.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我们在分析一个事物矛盾时,抓住主流和本质,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使用范围〗:参考主要矛盾与矛盾主要方面的区别。如:我国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利大于弊;总的来说等。

W辩证否定观(创新)(共2个)

一.辩证否定观原理【重点掌握】〖原理内容〗: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联系的环节;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其实质就是“扬弃”。

〖方法论〗: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使用范围〗:创新

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三星

〖原理内容〗: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使用范围〗:创新

二.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

第一部分:历史观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唯物史观常写的第一个原理)〖原理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方法论〗:要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尊重社会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要确立先进的正确的社

会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

〖使用范围〗:社会生活中出现了客观的事件,才有了与之相应的社会思想;社会生活中的客观事件发生了变化,社会思想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比如:很多新的网络用语的出现,“楼脆脆”“欺实马”“最美逆行者”“我太南了”等流行语。

在某种社会思想的指导下,社会发生了客观的变化。写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二.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原理〖原理内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方法论〗:要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使用范围〗:改革(含义、根本目的)

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重点掌握】(唯物史观见人民群众或民生的必写)〖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使用范围〗: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如当前疫情防控要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第二部分:价值观、人生观

一.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重点掌握】(唯物史观比较重要的一个原理)

〖原理内容〗:①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大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想问题)和改造世界(办事情)的活动, 具有重要的导向

作用。③价值观是人生重要的向导。

〖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使用范围〗:强调价值观带来的结果,如科学发展观,生态价值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道德,人生观(屠呦呦、袁隆平等科技名人、革命烈士、优秀党员,医务工作者,社区干部)等。

注意:价值观是主观的,脑袋里的,有对有错,不能起决定作用。

二.人生价值的实现原理【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人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根本途径),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选项)),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主观条件)。

〖方法论〗:要求我们在劳动和奉献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同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有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全面提高个人素质,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指引,充分利用好客观条件。

〖使用范围〗: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业,如驰援武汉的医务工作者。

附:

一、课本标题与对应知识范围。

(1 )唯物论(第二单元探索世界):物质(规律)意识(主观能动性)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物质观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意识观

(2 )认识论(第二单元追求真理):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实践认识真理

(3)唯物辩证法(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联系发展矛盾创新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观)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辩证否定观)

(4)历史唯物主义(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与改革有关人民群众价值观(人的价值;价值观导向;价值判断与选择;价值创造与实现)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历史观)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价值(价值观与人生观)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唯物论,认识论,辩证

2020年高考政治哲学原理和方法论知识点整理(表格版)

第二单元探究世界与追求真理(唯物论) 标题原理方法论 世界的物质同一性原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想问题、办事情时,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 想,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有时候会考察课本“一切从实际 出发的内容”) 物质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 式,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①善于在运动中把握事物,不能静止地看问题,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 移。 ②既要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仁者心动);③又要反对离开运动 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刻舟求剑);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原理①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②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①既要承认事物的绝对运动,又要看到事物在运动中存在着相对静止,坚持绝对 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②既要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又要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轮;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①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②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 灭; ③规律是普遍的,任何事物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①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 罚。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 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 观 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 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 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 主动创造性和自 觉选择性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 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②反对否认 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注意两重 性);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萎靡的精神)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①物质决定意识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 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①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 思想意识 一切从实际出发: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①坚持客观规律②发挥主观能动性③把两者结合起来

哲学原理与方法论归纳整理

哲学原理与方法论归纳整理导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其中,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三个组成部分。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组成部分。学习时应把握以下范畴:物质、运动、静止、规律、意识、认识、实践、真理、联系、发展、矛盾、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人民群众、价值及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创造与实现。 一、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8、唯物辩证法19、认识论3)(共30条原理) 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物质和意识、规律和主观能动性)(共8条原理) 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的派生。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3、【反对】:反对实际工作中,违背世界物质性原理的表现是主观主义。 ☆☆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二、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3、【反对】: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三、意识能动作用原理(或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原理) 1、【原理内容】:(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意识具有计划性、目的性、主动创造性与自觉选择性。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2、【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反对】:反对否对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四、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反对】: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高中政治哲学原理方法论总结

高中政治哲学原理总结 一、(辩证)唯物论 1、自然界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在人类产生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方法论】:(1)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2)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因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物质和运动的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和运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3)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方法论】:(1)我们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2)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和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错误观点。 4、运动和静止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区别:二者含义不同;二者性质不同: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2)联系: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1)要求我们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还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2)既要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又要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5、规律的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改变或消灭规律,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方法论】:承认规律的客观性,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6、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尊重客观规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7、意识能动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

政治必修四原理与方法论经典总结

《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 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方法论 1、〖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2、〖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错误倾向〗: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二、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三、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及方法论 1、〖原理〗(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的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2、〖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错误倾向〗: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四、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2)〖方法论〗: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另一方面,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

常用哲学原理及方法论

常用哲学原理及其方法论 拔山中学高2014级政治组一、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 (1)物质是本原的,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它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推动物质世界的发展,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有破坏作用. 方法论: 1.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 2.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相结合; 3.树立正确的意识观,促进事物的发展. 二、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客观实在性. 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原理: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承担者);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方法论: 1.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也不存在脱离物质的运动。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形而上学,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 2.既要坚持唯物论,又要坚持辩证法;既反对唯心主义,又反对形而上学. 三、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区别: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联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方法论: 1.要在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中把握事物; 2.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和相对主义与诡辩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 四、人和规律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人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及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第一部分辩证唯物主义 一、辩证唯物论 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3、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二、认识论 1、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2、真理的客观性 3、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 4、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三、唯物辩证法 (一)联系观 1、联系的普遍性 2、联系的客观性 3、联系的多样性(联系的条件性、具体性) 4、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5、系统与要素的辩证关系(系统优化) (二)发展观 1、发展的普遍性 2、发展的趋势(发展的途径) 3、发展的状态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质量互变关系原理)

4、发展的原因(内外因辩证关系) (三)矛盾观 1、矛盾的客观性 2、矛盾的普遍性 3、矛盾的特殊性 4、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5、主次矛盾关系 6、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 7、发展的原因(内外因辩证关系) (四)创新观 1、辩证的否定观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3、创新的作用 第二部分历史唯物主义 一、历史观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人生价值观 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人生价值观 第一部分辩证唯物主义一、辩证唯物论

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原理内容: ①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②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2)方法论: 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我们就能够体会到规律对于我们的意义。一旦违背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人不能改变规律,但人能够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 2、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原理内容: ①物质的作用: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②意识的能动作用: A、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反映)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c、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B、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反作用)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

《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

《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 辩证唯物论(第四、五课) 一、世界的物质性统一性原理及方法论 1、【原理内容】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又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错误倾向】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它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二、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1、【原理内容】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2、【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无力,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3、【错误倾向】反对否认规律客观性和企图改变创造规律或消灭规律的唯心主义,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盲干的主观主义。 三、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1、【原理内容】 ①尊重客观规律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人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利用规律,造福人类;二是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改变或创造条件,发挥对人们有利的作用,限制其破坏作用甚至变害为利。 ③主观能动性与规律客观性二者是有机结合的。 2、【方法论】 ①想问题办事情要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②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握规律。 ③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的统一。 3、【错误倾向】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也反对片面夸大规律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 四、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及方法论 1、【原理内容】 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有目的性、计划性,自觉选择性、主动创造性。人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

哲学原理与方法论归纳整理

哲学原理与方法论归纳整理 导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其中,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三个组成部分。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组成部分。学习时应把握以下范畴:物质、运动、静止、规律、意识、认识、实践、真理、联系、发展、矛盾、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人民群众、价值及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创造与实现。 一、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8、唯物辩证法19、认识论3)(共30条原理) 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物质和意识、规律和主观能动性)(共8条原理) 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的派生。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3、【反对】:反对实际工作中,违背世界物质性原理的表现是主观主义。 ☆☆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二、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3、【反对】: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三、意识能动作用原理(或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原理) 1、【原理内容】:(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意识具有计划性、目的性、主动创造性与自觉选择性。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2、【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反对】:反对否对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四、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反对】: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_原理及方法论总结大全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辨证唯物论) 【原理内容】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的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A人们在实施行动之前要预先制定蓝图、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 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方法论】 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另一方面,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错误倾向】 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辨证唯物论) 【原理内容】 规律是客观普遍的,(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方法论】 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错误倾向】 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 六、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原理内容】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意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真理的客观性,不仅在于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且在于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客观标准。实践成为检验真理性的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应该是能把主观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从而确定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在的东西。而唯一能够满足这个要求的,便是人们的社会实践。因此,通过实践检验人的认识是否与客观实在相符合,才能使真理具有客观的确定性,经得起反复检验。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直接地把指导实践的认识同实践产生的客观结果相比较对照,使真理获得现实的证据)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含义与特点: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 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的特点是:①客观物质性; ②自觉能动性; ③社会历史性;④直接现实性。=对象性活动(最主要的特点) (2)实践有三大基本形式: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验,其中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具有巨大的指导实践的作用错误的认识不 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方法论】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还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树立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坚持正确的认识科学的引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及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及方法论 一.唯物论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错误倾向]: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1)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错误倾向]: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方法论]: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另一方面,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 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错误倾向]: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错误倾向]: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和企图创造规律或消灭规律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盲干的主观主义。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

必修四 哲学原理+方法论

必修四《哲学生活》 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 (一)唯物论(5个) ★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方法论 (辨证唯物论) 〖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二、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及方法论 (辨证唯物论) 1、〖原理〗(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2、〖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三、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辨证唯物论) (1)〖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2)〖方法论〗: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另一方面,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四、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辨证唯物论) 1、〖原理内容〗: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2、〖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五、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 (辨证唯物论) (1)〖原理内容〗: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2)〖方法论〗: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认识论(3个) ★六、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1)〖原理内容〗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方法论〗: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参与实践,同时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认识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真理)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七、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方法论大全

基本原理 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 1、原理归纳: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叫物质。 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2、方法论要求:这一原理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反对 二、意识能够反映客观事物的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1、原理归纳: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但会受主 客观方面因素的影响,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会不 同。主观方面的因素主要有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不同、思维方法不同、知识结构不同。 2、方法论要求:只要我们端正立场,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来观察事物,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为 指导,不断充实我们的科学知识,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我们就一定能够在正确认识世界的道路上不断前 进。 三、意识反作用的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1、原理归纳: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 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 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2、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反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 误的思想意识,既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又要反对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 错误。 1、原理归纳: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 展起积极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消极阻碍作用。 2、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既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第二课基本原理 一、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1、原理归纳: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 一整体。联系具有客观性和多样性。 2、方法论要求: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分析,反对形而上学孤立、片面地看问 题。 二、因果关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 1、原理归纳:唯物辩证法认为,原因是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结果是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在每事 每物的具体因果联系中,原因和结果有严格区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 客观性、条件性。 2、方法论要求: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正确把握 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反对倒因为果,倒果为因。 三、整体和部分关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 1、原理归纳: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各个局部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局部离不开整体,整体 也离不开局部,全局高于局部。 2、方法论要求: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 得到最大发挥;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观念。 四、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 1、原理归纳: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 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的过程。 2、方法论要求: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弄清事物 在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反对形而上学静止地 看冋题。 无论是自然 上帝创世说”。 四、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

生活与哲学原理总结自己归纳

《生活与哲学》基本原理总结 唯物论共有8个哲学原理 1、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2、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 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4、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 5、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6、规律的客观性和发挥主观能动性原理 7、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原理 8、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原理 1、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能动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1)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2)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要求我们①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变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4、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自然界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方法论】:①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②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必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5、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 【方法论】一方面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另一方面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6、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原理内容也表述为,尊重客观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总归纳(韩冰)

《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整理 唯物论原理归纳(认识世界与追求真理) 名称原理内容方法论要求具体运用 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 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①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②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 ③尊重自然界的客观性,按自然规律办 事,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针对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方面的材料,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社会的物质性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 活条件的基本要素也是物质的。 ①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②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 ③尊重社会的客观性、物质性,按社会 发展规律办事。 1、国家各种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 2、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发展循 环经济战略的提出与落实。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与落实。 4、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由国情决定。 5、各种财政制度政策,货币政策的调整与实施。 6、家庭消费与国情和家庭收入相适应。 7、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与社会发展水平相一致。 8、坚持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9、农村税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 世界的物质统一 性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及其构成要 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 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世界是物质 的世界,世界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一切从实 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反 对主观主义,反对“上帝创世说”。 物质决定意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 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 是,主观符合客观。 意识能动作用(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 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意识,则会把人 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 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 的思想意识。 111

《生活与哲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高考考点总结

《生活与哲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 《生活与哲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 ---福建省永定县坎市中学高三(1)班赖启发整理 (一)唯物论(5个)(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辩证唯物论:物质、意识、规律 1、世界物质性统一性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决定意识,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主观符合客观,反 对主观主义。 2、意识的指导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 想意识。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方法论】我们要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既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 符合客观,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举例:家庭实际消费、自身实际就业、省情制定发展战 略等) 4、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违抗的。规律是普遍的,事物在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 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 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5、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 【原理内容】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 利用客观规律的重要条件。 【方法论】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 性结合起来。 (二)认识论(3个) 唯物主义认识论:实践、认识 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做到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上升性) 【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