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化学第六单元知识点及练习题

初中化学第六单元知识点及练习题

初中化学第六单元知识点及练习题
初中化学第六单元知识点及练习题

课题一金刚石、石墨、C 60 一、碳的几种单质

1. 金刚石(C )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 )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

(1)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电刷等。

注意:铅笔不含铅,是石墨和黏土混合而成的混合物。H 代表Hard,坚硬的;B 代表Black ,黑的。6B 最软,颜色最深;6H 最硬,HB 软硬适中。 (2)无定形碳: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 活性炭、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所以有强烈的吸附性,可用于:制糖工业、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

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3.C 60 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形似足球,性质很稳定。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

, 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

1.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4个电子,既不容易得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档案材料一般用碳素墨水书写;古代书画历经百年也安然无恙;木质电线杆埋入地下部分用火烧焦可防腐都是利用这个原理。

2.碳具有可燃性:

C+O 2CO 2(充分燃烧) 2C+O 22CO (不充分燃烧)

碳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燃烧剧烈,发出白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3. 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 2Fe 2O 3+3C 4Fe+3CO 2↑

【实验现象】黑色固体逐渐变成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方程式】C+2CuO

2Cu+CO 2↑ ?

反应开始的标志: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在酒精灯上加网罩的目的: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

配制混合物时木炭粉应稍过量的目的:防止已经还原的铜被氧气重新氧化。 ? 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的后果:石灰水倒吸入热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

1.纳米材料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纳米碳管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直径为几个纳米(1nm=10-9) 的空心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纳米碳管是一种新型的有机化合物B.纳米碳管材料如果完全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

C.纳米碳管材料管道多,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D.纳米碳管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2.活性炭可用来除去冰箱异味,净化饮用水,填充防毒面具的滤毒罐及蔗糖脱色等。这是利用活性炭的( )

A.稳定性B.吸附性C.可燃性D.还原性

3.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

A.金刚石是单质,石墨是化合物B.金刚石和石墨碳原子排列不同C.金刚石和石墨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D.金刚石不含杂质,石墨含杂4.石墨炸弹爆炸时能在方圆几百米范围内撒下大量的石墨纤维,造成输电线路、电厂设备损坏。这是因为石墨( )

A.有放射性B.能导电C.易燃、易爆D.有毒

5.将一种黑色粉末装入试管中加强热后,有红色物质生成,同时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此黑色粉末是( )

A.氧化铜B.木炭粉和二氧化碳C.木炭粉D.氧化铜和木炭粉

6.我国古代的珍贵字画,虽年深日久仍不变色,原因是常温下墨汁中的含碳单质( ) A.化学性质稳定B.具有氧化性C.具有还原性D.具有可燃性7.20世纪30年代化学家按照石墨和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两种单质,应该可以相互转化的假设,设计实验验证。经过反复实验,最终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将石墨金刚石,该变化是( )

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物理反应D.化学变化

8.下列物质中,有一种物质能与其他三种物质发生反应,它是()。

A.二氧化碳气体B.焦炭C.氧气D.氧化铜粉

9.下列碳单质的用途中,利用了碳的化学性质的是()。

①做电极,②做滤毒剂,③制作固体润滑剂,④做燃料,⑤制作装饰品,⑥冶炼金属,

⑦制作染料。

A.①②③④B.⑤⑥⑦C.①③⑤⑦D.④⑥

10.下列物质中,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气体是()。

A.氧气B.氢气C.木炭D.高锰酸钾

11.下列物质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是()。

A.金刚石B.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D.甲烷(CH4)12.将3g碳放在6g氧气中燃烧,可生成的物质()。

A.只有CO2B.只有CO C.既有CO2又有CO D.以上说法都不对13.将少量的木炭烧红后,伸入到装有足量氧气的集气瓶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剧烈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B.反应后生成了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

C.燃烧中要吸收大量的热D.反应后生成了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14.下列物质中,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

A .石灰水

B .木炭

C .铁

D .红磷

15.下列各组物质中,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是()。

A .氯酸钾、氯化钾

B .白磷、红磷

C .金刚石、活性炭

D .水、冰

第二节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一、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1.原料: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

◆ 不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的原因: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

◆ 不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的原因:浓盐酸易挥发,使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而不纯。

◆ 不用纯碳酸钙或碳酸钠等代替大理石、石灰石的原因:反应速率太快,不容易控制和收集,且成本较高。

2.反应原理:CaCO 3+2HCl=CaCl 2+H 2O+CO 2↑

3.发生装置:同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

(原因:固体和液体混合,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气体)

4.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原因: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5.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用止水夹夹住导气管,再从长颈漏斗中加水,当水没过下端管口后,若水面不下降,则表明不漏气。

6.验满: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证明已经收集满了。

7.检验: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收集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一检、二装、三注入、四收集

正确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错误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

8.制取二氧化碳的注意事项

(1)在实验前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2)先放石灰石,后加稀盐酸

将固体药品放入锥形瓶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收集二氧化碳

从长颈漏斗处加入酸

(3)长颈漏斗应伸入液面以下

(4)导气管不能伸入太长

(5)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6)在集气瓶口盖玻璃片

(7)集气瓶中导管应伸到集气瓶底

(8)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

二、二氧化碳和氧化钙的工业制法:CaCO3CaO+CO2↑

1.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常用的方法是( )

A.煅烧石灰石

B.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C.燃烧木炭

D.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

2.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充满集气瓶的正确方法是

A.将澄清石灰水倒入集气瓶内振荡

B.将点燃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C.将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D.将带火星的木条接近集气瓶口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而不能用硫酸的原因是

A.这两种物质间不能反应

B.反应太剧烈来不及收集

C.因为硫酸易挥发,因而产生的气体中混有杂质

D.生成了微溶性物质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4.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无需用到的仪器是

A.集气瓶

B.水槽

C.导气管

D.长颈漏斗

5.下列粒子中,能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是

A.碳原子

B.二氧化碳分子

C.氧原子

D.碳原子和氧原子

6.两份质量相等的碳酸钙,一份充分煅烧,另一份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两种方法得到二氧化碳的质量

A.一样多

B.跟稀盐酸反应得到的多

C.煅烧后得到的多

D.无法判断

7.右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其中的错误共有()

A.1处B.2处C.3处D.4处

8.如图所示,锥形瓶内有一支试管,试管内盛有足量的稀盐酸,锥形瓶底部盛有足量碳酸钙,气球紧紧绑在玻璃导管上(本装置气密性很好)。将此装置放在托盘天平左盘上,调节天平平衡后,取下此装置并将其倾斜,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锥形瓶底部。过一会儿,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将此装置放回天平左盘上,天平指针_____________(填“偏左”或“偏右”或“不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对应的探究实验:

?无色无味,常温常压下为气体。

?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实验操作】如右图(1),将CO2气体慢慢倒入杯中。

【实验现象】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实验分析】二氧化碳气体沿烧杯内壁流下,先聚集在底部,

然后逐渐上升,把杯内的空气自下而上排出。

【实验结论】①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②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实验操作】如右上图(2)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

【实验现象】瓶体变瘪。

【实验分析】二氧化碳溶于水时,使瓶内的气体体积减小,因而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把瓶子压瘪了。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实验操作】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第一朵纸花喷上稀醋酸,第二朵纸花喷上水,第三朵纸花直接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第四朵纸花喷上水之后,再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四朵纸花的颜色变化。然后将第四朵纸花取出,小心烘烤,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①第一朵小花变红;②第二朵小花不变色;③第三朵小花不变色;④第四朵小花变红;⑤第四朵小花被烘烤后由红色变成紫色。

【实验分析】①醋酸能使紫色小花变红,说明酸(溶液)可以使紫色石蕊变红;②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③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④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⑤说明碳酸被分解了。【化学方程式】CO2 + H2O=H2CO3 和H2CO3 = H2O+CO2↑

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 该反应可鉴定二氧化碳气体。

4.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注意:二氧化碳没有毒性)

5.二氧化碳能与灼热的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CO2+C2CO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CO2—氧化剂,C—还原剂);该反应也可将二氧化碳变为一氧化碳的。

二、二氧化碳的用途

1.灭火(既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原因:①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②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2.干冰: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舞台云雾。

3.光合作用:作气体肥料,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三、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造成温室效应

【能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二氧化碳、臭氧(O3)、甲烷(CH4)、氟氯代烷等。、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

1、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2、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清洁能源。

3、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1.下列有关碳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 2释放O 2

B .动、植物呼吸作用吸收O 2释放CO 2

C .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过量的CO 2,以解决温室效应

D .提倡“低碳生活”,大力推广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2.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易产生使人中毒的气体,该气体是()

A 、水蒸气

B 、一氧化碳

C 、二氧化碳

D 、二氧化硫

3.C02的下列用途既跟它的物理性质有关,又跟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 .灭火

B .做化工原料

C .制干冰

D .温室中用做肥料

第二课时:一氧化碳

一、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

一氧化碳只能用排水法收集,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 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2CO+O 2

2CO 2

【燃烧的现象】①发出蓝色火焰;②放热;③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煤炉从上至下,常发生的三个反应:2CO+O 2

2CO 2、CO 2+C 2CO 、C+O 2

CO 2

2.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CO+CuO Cu+CO 3CO+Fe 2O 32Fe+3CO 2 一氧化碳具有毒性。

原因: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

注意:由于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因此在室内摆放一盆水无法预防煤气中毒。

三、一氧化碳的用途:

1. 可燃性:作气体燃料

2. 还原性:冶炼金属(3CO+Fe 2O 3 2Fe+3CO 2

、CO+CuO Cu+CO 2)。 (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实验操作:

①先通入一氧化碳,在加热前必须先检验一氧化碳的纯度;

②点燃酒精灯;

③熄灭酒精灯;

④再通入一会儿一氧化碳直到试管冷却。

实验现象: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注意事项:

①检验一氧化碳纯度的目的:防止加热空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引起爆炸。

②实验开始时先通CO 的目的:排净装置内的空气,防止CO 与空气混合加热引起爆炸。

高温 === △ ===

③实验完毕后继续通入CO 的目的: 防止灼热的铜重新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2Cu+O 2 2CuO )。

④因为CO 污染空气,所以尾气中的CO 气体要经过处理。可将尾气点燃 ⑤澄清石灰水的作用:①证明反应生成二氧化碳;②除去装置内的二氧化碳。

(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

【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与上面的实验类似(⑥下的酒精灯要换成酒精喷灯)

【实验现象】红色粉末逐渐变黑,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工业铁的冶炼】

◆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C + O 2 ===== CO 2 C + CO 2 2CO 3CO + Fe 2O 3 2Fe + 3CO 2 3. 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

※除杂:CO[CO 2] 通入石灰水或氢氧化钠溶液

CO 2[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aO[CaCO 3] 煅烧

Cu[CuO] 通入一氧化碳并加热

CuO [Cu] 在空气中加热

四、三大还原剂:H 2、C 、CO —— 共同性质:可燃性、还原性。

还原性:CO+CuO △Cu+CO 2【非置换反应】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记住要领:一氧化碳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

尾部酒精灯的作用是处理尾气,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1.有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都是气体,都难溶于水

B 、都能与氧化铜反应

C 、都可由碳与氧气反应得到

D 、都能与石灰水发生反应

2.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

A .制取CO 2气体时,始终收集不到CO 2──收集CO 2的集气瓶没盖严

B .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点燃前可能没有检查氢气的纯度

C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由于引燃的火柴过长

D .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1/5──红磷过量

3.欲鉴别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甲烷4种气体,现有一盒火柴,还要用到下列实验用品中的( )

A .装有蒸馏水的烧杯

B .装有无色酚酞的烧杯

C .冷而干燥的烧杯

D .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4.除去氧化铜中的碳粉的最好方法是()

A .隔绝空气加热混合物

B .在空气中加热混合物

C .在氧气流中加热混合物

D .在二氧化碳流中加热混合物

5.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 ,对煤气的下列叙述中,与CO 性质无关的是( )

A. 煤气有毒

B. 煤气可燃

C. 煤气有刺激性气味

D. 煤气有还原性

6.如果要除去CO 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CO ,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A 、点燃

B 、倾倒到另一个容器里

C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 、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 === 高温 ===高温

===

点燃

7.若完全除去N2中混有的少量H2,CO2,H2O(气),可用以下操作: a.通过浓H2SO4吸水b.通过灼热的CuO c.通过澄清石灰水,最好的操作顺序为( )

A.abc B.acb C.bac D.cba

8.H2、CO、C都可以用来在高温下冶炼金属,主要原因是( )

A.它们在燃烧时都能放出大量的热B.它们都具有还原性

C.它们都是非金属单质D.它们都具有可燃性

9.区别CO和H2最好的方法是( )

A.利用它们的溶解性B.利用它们的还原性

C.据它们燃烧时的火焰不同D.根据它们燃烧后的产物不同

10.将N2、CO和CO2混合气体先通过足量石灰水,接着再通过炽热的氧化铜后,剩余气体是()

A.CO2B.CO和N2 C.N2D.CO2和N2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墨写的字不易褪色,这是因为常温下碳化学性质不活泼

B.碳和氧化铜中的氧结合成二氧化碳,而被氧化,碳是氧化剂

C.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

D.金刚石和石墨是同种元素组成的同一种单质

12.在区别下列各物质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A . CO和CO2分别通入Ca(OH)2溶液,观察现象B.O2和CO2分别通入灼热的氧化铜,观察现象

C.H2和CO2分别通人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D.CO和O2分别通入灼热的铜网,观察现象

13.能把氧气与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氮气与一氧化碳、甲烷和二氧化碳都区别出来的是( )

A.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B.分别通人紫色石蕊试液C.用燃着的木条检验D.以上几种方法都行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气体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此气体是一氧化碳

B.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时,能产生气泡,此固体中一定含CaCO3

C.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

D.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加热后红色加深

15.冬天在较密闭的房间用煤炉取暖,若烟囱排气不良,就会发生煤气中毒事件,危及人的生命安全。一但发现此类事故,下列措施可采取的是()

A. 首先用水泼灭炉火,然后迅速就地抢救伤员

B. 首先在室内撒下大量木炭,然后迅速就地抢救伤员

C. 首先在室内泼撒大量石灰水,然后转移、救护伤员

D. 首先开窗通风,然后转移、救护伤员

16.把10 gCO 和CO 2混合气体通入过量的石灰水,反应后过滤,得干燥的固体10克,原混合气体中CO 的质量是( )

A .5 g

B .4.4 g

C .5.6 g

D .10 g

本单元相关的反应方程式

CO CaCO 3 CO 2 C H 2CO 3

碳与氧气充分燃烧 C +O 2CO 2

碳与氧气不充分燃烧 2C +O 22CO

碳还原二氧化碳 CO 2+C

2CO 碳还原氧化铜 2CuO +C 2Cu +CO 2↑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 2+H 2O =H 2CO 3 碳酸不稳定分解 H 2CO 3=CO 2↑+H 2O 二氧化碳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O 2+Ca (OH )2=CaCO 3↓+H 2O 大理石(石灰石)与稀盐酸制二氧化碳 CaCO 3+2HCl =CaC l2+H 2O +CO 2↑ 碳酸钠与稀盐酸制二氧化碳 Na 2CO 3+2HCl =2NaCl +H 2O +CO 2↑

高温煅烧石灰石 CaCO 3CaO +CO 2↑

生石灰变成熟石灰CaO +H 2O =Ca(OH)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CO +CuO Cu +CO 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Fe 2O 3+3CO

2Fe +3CO 2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 Fe 3O 4+4CO

3Fe +4CO 2 甲烷燃烧 CH 4+2O 22H 2O +CO 2

乙醇燃烧 C 2H 5OH +3O 2

3H 2O +2CO 2

点燃 点燃 高温

高温

高温 △

高温

高温

点燃 点燃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六单元测试测A卷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六单元测试(A)卷 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Ca:40 Fe: 56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40分)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用石墨粉打开生锈的铁锁B.金刚石刻划破璃 C.石墨转化为金刚石D.铅笔芯折断 2.我国的黑白山水画用的墨汁主要成分为炭黑的微粒,用这种墨汁画的国画千百年都不 易褪色,这是因为墨汁中的炭() A.具有氧化性B.具有还原性 , C.具有吸附性D.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3.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A.一定是单质B.一定不是混合物 C.一定是纯净物D.一定不是化合物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最合适原料是() A.石灰石与浓盐酸B.石灰石与稀盐酸 C.碳酸钠与稀盐酸D.石灰石与稀硫酸 5.有关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描述正确的是(){ A.都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都属于非金属氧化物D.都有毒性,使人中毒死亡 6.下列物质若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物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C2H5OH和CH4B.H2和CO C.H2和CH4D.CO和CH4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种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单质B.金刚石和石墨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C.金刚石和石墨都是黑色晶体D.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8.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鼓励农民将秋后农作物秸杆焚烧;②建议农民向温室里通入适量的CO2;③夜晚 煤气泄漏首先打开电灯查找泄漏源; ④大规模绿化可有效地控制“温室效应”的现象;⑤埋入地下的木制电线杆的一端应 先烧焦其表面;⑥清洗水壶的水垢应加入少量醋酸.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④⑤⑥D.①⑤⑥ 9.将干冰放在空气中,其周围就会产生大量的白雾,因而舞台上常用其制造云雾缭绕的幻境(干冰因此可以做致冷剂和人工降雨).干冰能产生白雾是因为() A.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大量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液滴 B.干冰蒸发出大量的水蒸气 C.干冰蒸发出大量的白色的二氧化碳 $ D.干冰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产生了大量的白色气体 10.“吸烟有害健康,拒吸二手烟”.香烟燃烧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一氧化碳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CO和CO2都可以通过碳和氧气反应而得到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化合物 (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本题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石墨导电 B.金刚石切割金属 C.用铅笔写字 D.用焦炭冶炼 2. 含硫煤如果发生不完全燃烧,会排放出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是() A.二氧化硫 B. 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C. 硫和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3.下列表示二氧化碳的几种用途,其中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的是() 4. 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学性质相同而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 A.同种元素组成,但原子排列不同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C.都是碳元素组成D.原子的相对质量相同 5. 某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化合物中() 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只含碳、氧两种元素 C.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6.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可使混合气体通过() A.石灰水 B. 灼热的碳层 C.水 D. 灼热的氧化铜 7. 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A. 将混合气体点燃 B. 通入炽热的氧化铜中 C. 将混合气体通入到盐酸溶液里 D. 将混合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 8.“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于谦的《石灰吟》蕴含着一定的科学知识,诗句“烈火焚烧若等闲”形象地描述了化学反应: CaCO3 CaO十CO2↑,该反应的类型是()A.化合反应B.置换反应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 9. 为了控制温室效应和改善生存环境环境,下列措施中切实可行的是() ①减少煤等燃料的使用;②禁止使用煤等燃料;③禁止乱砍乱伐;④开发氢能源;⑤利用 水力发电;⑥种植花草树木。 A. ①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④⑤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④ 10. 试管中盛有黑色粉末,将其加强热,粉末变为红色,同时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 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该黑色粉末可能是()A.木炭粉 B.四氧化三铁 C.氧化铜 D.木炭粉和氧化铜 高温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检测试卷(解析版)

第六单元卷2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不属于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的是() A.金刚石B.石墨 C.碳60 D.一氧化碳 【考点】碳的单质. 【难度】易 【专题】物质的分类. 【分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互称为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同种元素形成,不同单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同种元素形成,不同单质;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必须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 A、金刚石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属于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 B、石墨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属于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 C、碳60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属于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 D、一氧化碳属于化合物,不是单质,不属于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判断是否互为同素异形体的关键要把握两点:①同种元素形成,②不同单质,这是解决此类题的关键之所在. 2.书写重要文献时,要求再保存期内清晰不褪色,应选用() A.铅笔 B.蓝色圆珠笔C.碳素墨水 D.蓝墨水 【考点】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难度】易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作为重要文献,在长期保存中签署的姓名清晰,则需要使用性质稳定,不易褪色的墨水签署文件. 【解答】解:碳素墨水、墨汁中含有碳,用碳素墨水笔或墨汁书写的材料能够保持很长时间不褪色,其它材料均无该特性.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碳的化学性质稳定,在常温下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的特点,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3.1991年碳纳米管被发现,碳纳米管是由石墨中的碳原子卷曲而成的管状的材料,管的直径一般为几纳米(最小为1纳米左右)到几十纳米,管的厚度仅为几纳米.碳纳米管由于其独有的结构和奇特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其潜在的应用前景而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有关碳纳米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碳纳米管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化合物 B.碳纳米管的化学性质常温时很稳定 C.碳纳米管导电属于化学变化 D.碳纳米管的结构和性质与金刚石相同

(完整)初三化学第六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九年级化学单元测试题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 学号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本题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石墨导电 B.金刚石切割金属 C.用铅笔写字 D.用焦炭冶炼 2. 含硫煤如果发生不完全燃烧,会排放出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是() A.二氧化硫 B. 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C. 硫和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3.下列表示二氧化碳的几种用途,其中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的是() 4. 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学性质相同而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 A.同种元素组成,但原子排列不同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C.都是碳元素组成 D.原子的相对质量相同 5. 某化合物4.6g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该化合物中() 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只含碳、氧两种元素 C.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6.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可使混合气体通过() A.石灰水 B. 灼热的碳层 C.水 D. 灼热的氧化铜 7. 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A. 将混合气体点燃 B. 通入炽热的氧化铜中 C. 将混合气体通入到盐酸溶液里 D. 将混合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 8.“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于谦的《石灰吟》蕴含着一定的科学知识,诗句“烈火焚烧若等闲”形象地描述了化学反应: CaCO3 CaO十CO2↑,该反应的类型是()A.化合反应B.置换反应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 9. 为了控制温室效应和改善生存环境环境,下列措施中切实可行的是() ①减少煤等燃料的使用;②禁止使用煤等燃料;③禁止乱砍乱伐;④开发氢能源;⑤利用 水力发电;⑥种植花草树木。 A. ①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④⑤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④ 10. 试管中盛有黑色粉末,将其加强热,粉末变为红色,同时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 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该黑色粉末可能是()高温 第 1 页共6 页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知识点总结: 1、请根据所学知识写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氢 H 2、请写出四大反应类型,并写出其反应通式: 反应类型反应通式反应方程式举例 化合反应A+B=AB 3、同素异形体的定义为:,请举两例有关同素异形体的例子:①② 4、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填写下表: 物质性质作用 金刚石 石墨 焦炭 炭黑 活性炭(或木炭) 5、为什么活性炭、金刚石、石墨、焦炭、炭黑它们都是碳的单质但是性质差异却如此的明显 6、请根据了解的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填写下表:

化学性质作用 稳定性 下面有关内容书写化学方程式 可燃性 氧气充足时 氧气不足时 还原性 碳和四氧化三铁 碳和三氧化二铁 碳和二氧化碳 碳和氧化铜 7、什么是氧化反应;什么是还原反应 。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有哪些①②③ 8、请根据所学知识,填写如下表格: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实验现象为: 该反应中酒精灯上加网 罩的作用为: 9、根据碳在空气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填写下表: 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

10、我们已知,木炭或者活性炭有一定的(性质)作用,可以去除异味和部分杂质,我们如果将性质归为两大类,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质的话,那么,这属于(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11、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填写下表: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需的药品有: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方程式为: 在选取药品制取二氧化碳时,为什么不选用稀硫酸、浓盐酸或碳酸钠 12、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装置我们可以适用于排空气法来收集气体,若我们收集的气体是密度远小于空气密度的,则 进口、出口分别是(“a进b出”或“b进a出”),若我们收集的气体密度远大于空 气密度,则进口出口分别是(“a进b出”或“b进a出”)。 (2)若我使用该装置收集氢气,那么进口、出口分别是(“a进b出”或“b进a出”), 当我需要检验集气瓶中氢气是否已经收集满时,我们可以怎么做发生的现象什么 若使用该装置收集的是CO,则需要在(a、b)口增加(实验仪器)来进行尾气处理,原因是CO (化学性质)。尾气处理的化学方程式: 。 14、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表: (1)上图中,哪些是发生装置哪些是收集装置(填写序号) (2)根据所学气体收集装置填写下表:

初中化学第6单元知识点

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 电极、 电车的滑块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1、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C+O2点燃CO2 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O2点燃2CO 3、还原性:C+2CuO高温2Cu+CO2↑(置换反应)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2Fe2O3+3C高温4Fe+3CO2↑ 三、二氧化碳的制法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制O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CO只能用排水法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 2) 选用和制氢气相同的发生装置 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4)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3、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CO2↑ 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H2O=Ca(OH)2 四、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 2、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化合物 一、选择题:(本题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 A.石墨导电 B.金刚石切割金属 C.用铅笔写字 D.用焦炭冶炼 2. 含硫煤如果发生不完全燃烧,会排放出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是 ( ) A.二氧化硫 B. 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C. 硫和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3.下列表示二氧化碳的几种用途,其中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的是( ) 4. 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学性质相同而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 ( ) A .同种元素组成,但原子排列不同 B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C .都是碳元素组成 D .原子的相对质量相同 5. 某化合物4.6g 完全燃烧,生成8.8g 二氧化碳和5.4g 水,该化合物中 ( ) 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只含碳、氧两种元素 C.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6. 除去CO 2中混有的少量CO ,可使混合气体通过 ( ) A.石灰水 B. 灼热的碳层 C.水 D. 灼热的氧化铜 7. 除去CO 中混有的少量CO 2,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 A. 将混合气体点燃 B. 通入炽热的氧化铜中 C. 将混合气体通入到盐酸溶液里 D. 将混合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 8.“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于谦的《石灰吟》蕴含着一定的科学知识,诗句“烈火焚烧若等闲”形象地描述了化学反应: CaCO 3 CaO 十CO 2↑,该反应的类型是 ( ) A .化合反应 B .置换反应 C 分解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9. 为了控制温室效应和改善生存环境环境,下列措施中切实可行的是 ( ) ①减少煤等燃料的使用;②禁止使用煤等燃料;③禁止乱砍乱伐;④开发氢能源;⑤利用水力发电;⑥种植花草树木。 A. ①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④⑤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④ 10. 试管中盛有黑色粉末,将其加强热,粉末变为红色,同时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该黑色粉末可能是 ( ) A.木炭粉 B.四氧化三铁 C.氧化铜 D.木炭粉和氧化铜 11. 已知实验室制取气体D 的表达式为:A(固)+B(固) C+D ↑,气体D 易溶于水,D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则应选择下列何种发生装置和收集方法 ( ) A. 制CO 2的装置和向下排空气法 B.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和向下排空气法 C.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和排水集气法 D.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和向上排空气法 12. 实验室制取CO 2有以下几个步骤:①按要求装好仪器;②向漏斗中注入盐酸;③向反应器中加入块状石灰石;④检查装置气密性;⑤收集生成的气体。以上操作正确排列顺序为(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①④③②⑤ D.①②④③⑤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8分 ) 高温

(完整)初中物理知识框架图

单位: 基本工具:刻度尺 基本工具:停表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描述: 运动的快慢 速度 定义: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常用单位:千米/小时(km/h) 主单位:米/秒(m/s) 公式: t s v= 变速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做变速运动,用平均速度表示变速运动的快慢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速度不变的运动 测量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t s v= 机 械 运 动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长度的测量 时间的测量 长度的主单位:米(m),其他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时间的主单位:秒(s),其他单位:小时(h)、分钟(min) 运动的描述 定义: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参照物: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实验器材:刻度尺、秒表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二章声现象 声现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产生条件:发声体在振动 (3)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一般来说在固体 中传播速度最快、液体较慢、气体最慢) 声音的传播特点 (1)需要介质 (2)真空不能传播 (4)声音在同一介质中传播速度还与温度有关 (5)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声音的三个特征 音调 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 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响度 响度表示声音的强弱,用分贝来表示 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决定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 音色 又叫做音品,反映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噪声 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减弱噪声的途径 在声源处减弱 在人耳处减弱 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被称为次声波 超声波和次声波 超声波:频率高于20KHz的声音被称为超声波 声音的利用 声音能传递信息:例如B超检查身体、回声定位等 声音能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波碎石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六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质软),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 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润滑剂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 2 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金属。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相同 1、常温下的稳定性强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 2: C+O 2 点燃CO 2 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O 2 点燃2CO 3、还原性:C+2CuO 高温 2Cu+CO 2 ↑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应用:冶金工业 2Fe 2O 3 +3C 高温 4Fe+3CO 2 ↑ ↑ + + 2 4 3 2 3 2CO Fe C O Fe高温 三、二氧化碳的制法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A) (B) (C) (D)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A)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B)(C)(D)装置。(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A) (B) (C)

排水法:气体难溶于水 (A ) 向上排空气法: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B) 向下排空气法: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C) CO 只能用排水法(有毒,密度与空气相近,不能用排空气法) CO 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要溶于水、跟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 3+2HCl==CaCl 2+H 2O+CO 2↑ 2) 发生装置:左图 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4)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气体已集满。 3、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 CaCO 3高温CaO+CO 2↑ 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H 2O=Ca(OH)2 四、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 2、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 2+H 2O==H 2CO 3 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H 2CO 3 == H 2O+ CO 2↑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 2+Ca(OH)2==CaCO 3↓+H 2O 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4)与灼热的碳反应: C+CO 2高温2CO 5)参与光合作用 3、用途: 灭火,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升华吸热,物理性质) 温室肥料(光合作用,化学性质) 4、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 五、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排水法收集) 2、化学性质: (H 2、CO 、C 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 ②还原性) 1)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生物体缺氧而中毒。 2)可燃性:2CO+O 2点燃2CO 2 (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CO 燃烧火焰是:发出蓝色的火焰。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测试题

初三化学第二次月考题(A卷) 班别姓名学号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每小题 1.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这是因为 A.纸的质量好 B.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比较稳定 C.保存方法得当 D.碳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与其他物质反应 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CO使人中毒 B.澄清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 C.干冰变为二氧化碳气体 D.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3.为了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充满集气瓶,正确的方法是 A.加入澄清石灰水 B.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C.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 D.用燃着的木条迅速伸入瓶底 4.不能用来鉴别CO和CO2两种气体的方法是 A.通入澄清石灰水 B.观察颜色 C.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D.点燃 5.常温下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合反应的物质是 A.水 B.澄清石灰水 C.氧气 D.木炭 6.下列气体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化合物是 A.氧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氮气 7.要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可把混合气体通过 A.水 B.炽热的炭层 C.澄清石灰水 D.灼热的氧化铜 8.下列各组仪器中,不能用来组装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是 A.长颈漏斗、集气瓶、酒精灯 B.长颈漏斗、集气瓶、试管 C.长颈漏斗、锥形瓶、集气瓶 D.平底烧瓶、长颈漏斗、集气瓶

9.将干冰放在空气中,其周围就会产生大量的白雾,因而舞台上常用其制造云雾缭绕的环境。干冰能产生白雾的原因是 A.干冰蒸发出大量的水蒸气 B.干冰蒸发出大量的白色二氧化碳气体 C.干冰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产生了大量的白色气体 D.干冰蒸发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大量的水蒸气凝结成了小液滴 10. 将N2、CO、CO2的混合气体依次通入足量石灰水和灼热CuO后,冷却至室温,剩余气体是 A.N2、CO2 B.N2 C.CO2 D.N2、CO2、H2O 11.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包括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C.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是不活泼的 D.单质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12.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膜,除去这白膜使试剂瓶变得明净的最好方法是 A.用蒸馏水冲洗 B.用钢丝刷刷洗 C.用稀盐酸洗涤 D.用热水冲洗 13.如果要除去一氧化碳气体中混有少量二氧化碳,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A.把混合气体点燃 B.把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 C.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把混合气体由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里 14. 用一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还原氧化铜,发现已制得的铜又很快变黑了,你推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温度太低 B.试管口倾斜了 C.反应开始时,没有把试管内的空气排干净 D.铜没有在一氧化碳气流中冷却而又被空气中氧气所氧化 15. 一种无色气体X与炽热的木炭反应,得到另一种无色气体Y,Y在加热条件下与一种黑色固体反应又得到X和一种亮红色固体,则气体X和Y是 A.X是CO,Y是CO2 B.X是CO2,Y是CO C.X是O2,Y是CO2 D.X是O2,Y是CO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完美打印Word版(_中考必背)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7.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8.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 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测试卷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检测卷(带答案新人教版) 九( )班 号 姓名 成绩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O-16 Zn-65 Cu-64 Ca-40 一、我会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28分) 1.下列关于金刚石、石墨、C 60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它们都是电的良导体 B.石墨质软,可作铅笔芯 C. C60是一种新型的单质 D.金刚石硬度大,可切割大理石 2.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石墨作铅笔芯 B .金刚石作钻头 C .干冰作致冷剂 D .天然气作燃料 3.纳米管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纳米管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直径为几个纳米(1纳米=10-9 米)的空心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纳米管是一种新型有机化合物 B.纳米管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C.纳米管如完全燃烧,则生成物为二氧化碳 D.纳米管管道多,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 4.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室内放置一大盆水,就可防止煤气中毒 B .室内着火,应立即开窗通风 C .夜间室内有煤气泄露,可立即开灯检查 D .久未开启的地窖、窖井,不可冒然进入 5.关于二氧化碳的自述中,你认为不符合事实的是( ) A.我能在灭火中大显身手 B.我承认“温室效应”主要是我惹的祸 C.我能帮助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D.我能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6.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下列性质:①颜色;②密度;③溶解性;④可燃性;⑤能否与水反应,必须考虑的是(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②③⑤ 7.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应采取的方法是( ) A .点燃混合气体 B .把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C .把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 D .把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水中 8.下列叙述中,主要利用了单质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的是( ) ①档案材料要用碳素墨水填写 ②木桩埋入地里的一段用火将其表面烤焦 ③石墨做铅笔芯 ④古代用墨汁写字绘画 ⑤石墨粉作耐高温的润滑剂 A.①④⑤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⑤ 9.检验某种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的最常用的方法是( ) A.将燃烧的木条放入气体中 B.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 D.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10.下列图示是二氧化碳的几种用途,其中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的是( ) 11. “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是: ( ) A.先变红后变紫 B.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 人工增雨 灭火器灭火 尿素 化肥 植物的光合作用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六单元测试测A卷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六单元测 试测A卷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六单元测试(A)卷 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Ca:40 Fe: 56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40分)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用石墨粉打开生锈的铁锁 B.金刚石刻划破璃 C.石墨转化为金刚石 D.铅笔芯折断 2.我国的黑白山水画用的墨汁主要成分为炭黑的微粒,用这种墨汁画的国画 千百年都不易褪色,这是因为墨汁中的炭() A.具有氧化性 B.具有还原性 C.具有吸附性 D.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3.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A.一定是单质 B.一定不是混合物 C.一定是纯净物 D.一定不是化合物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最合适原料是() A.石灰石与浓盐酸 B.石灰石与稀盐酸 C.碳酸钠与稀盐酸 D.石灰石与稀硫酸 5.有关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描述正确的是() A.都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都属于非金属氧化物 D.都有毒性,使人中毒死亡 6.下列物质若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物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C2H5OH和CH4 B.H2和CO C.H2和CH4 D.CO和CH4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种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单质 B.金刚石和石墨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C.金刚石和石墨都是黑色晶体 D.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8.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鼓励农民将秋后农作物秸杆焚烧;②建议农民向温室里通入适量的 CO2;③夜晚煤气泄漏首先打开电灯查找泄漏源; ④大规模绿化可有效地控制“温室效应”的现象;⑤埋入地下的木制电线 杆的一端应先烧焦其表面;⑥清洗水壶的水垢应加入少量醋酸.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⑤⑥ D.①⑤⑥ 9.将干冰放在空气中,其周围就会产生大量的白雾,因而舞台上常用其制造云雾缭绕的幻境(干冰因此可以做致冷剂和人工降雨).干冰能产生白雾是因为() A.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大量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液滴 B.干冰蒸发出大量的水蒸气 C.干冰蒸发出大量的白色的二氧化碳 D.干冰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产生了大量的白色气体 10.“吸烟有害健康,拒吸二手烟”.香烟燃烧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一氧化碳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CO和CO2都可以通过碳和氧气反应而得到 B.尼古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C.CO比O2更容易同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体内缺氧 D.尼古丁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0:14:2 11.下列有关气体的制备与收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既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又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B.制备气体时,一定要先检验气密性 C.密度比空气小,且不溶于水的气体,既可用向下排空气法又可用排水法收集 D.一氧化碳只能用排水法收集

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测试题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测试题 1、我国古代遗留下来的珍贵字画,虽年深日久仍不变色,因为写字绘画时使用的是() A.蓝墨水B.红墨水C.蓝黑墨水D.墨汁 2、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除金刚石、石墨外,还有一些新的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碳。其中,发现较早并在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的是C60分子。下列有关C60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它的一个分子中含有60个碳原子B.它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C.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0 D.它是一种单质 3.常温下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合反应的物质是( ) A.水 B.澄清石灰水 C.氧气 D.木炭 4、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二氧化碳在加压降温下转变成干冰B.山体滑坡 C.喷洒液体二氧化碳灭火D.二氧化碳溶于水 5、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对气体的下列性质不必考虑的是() A.颜色B.密度C.溶解性D.是否与水反应 6、碳的单质中,质地较软,常用做电极的是( ) A.金刚石B.活性炭C.炭黑D.石墨 7、如果要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 A.把混合气体点燃B.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C.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D.把混合气体从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中8、粉刷后的石灰墙壁已基本干燥,但住人后往往会又变潮湿,这是因为() A.熟石灰变成生石灰和水B.熟石灰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生成物中有水 C.空气中的水凝结在墙壁上D.墙壁中的水凝结在墙壁上 9、纳米管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纳米管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直径为几个纳米(1纳米=10-9米)的空心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纳米管是一种新型有机化合物B、纳米管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C、纳米管如完全燃烧,则生成物为二氧化碳 D、纳米管管道多,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 10. 将N2、CO、CO2的混合气体依次通入足量石灰水和灼热CuO后,冷却至室温,剩余气体是( ) A.N2、CO2 B.N2 C.CO2 D.N2、CO2、H2O 11、化学上把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例白磷和红磷。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CO和CO2B.金刚石和C60C.冰和干冰D.液氧和氧气 12、当氧化铜中混有少量的炭粉时,下列除去炭粉的方法中合理的是()

初中化学第六单元测试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选择题 1.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石墨导电 B.金刚石切割大理石 C.用铅笔写字 D.将石墨转化成金刚石2.在防毒面具中用于吸附有毒气体的物质是() A.活性炭 B.金刚石 C.石墨 D.焦炭 3.取几粒石灰石放入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几毫升酸溶液,开始时有气泡产生,一会儿后就不再产生气泡,可能的原因是( ) A.装置漏气 B.加入的是稀盐酸 C.加入的稀硫酸 D.生成的气体被酸溶液溶解了 4.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能跟空气中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现要收集一瓶一氧化氮气体,应采取的方法是( ) A.排水集气法 B.向上排空气法 C.向下排空气法 D.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5.检验一瓶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的正确方法是( ) A.将燃烧的木条伸入瓶中,观察木条是否熄灭 B.将燃烧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 C.向瓶内倒少量澄清石灰水,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D.放入一只小动物,观察小动物能否存活 6.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一般不必使用的仪器是( ) A.锥形瓶 B.导管 C.水槽 D.长颈漏斗 7.试验某化合物中是否含有碳酸根离子,常需使用的药品有( ) A.盐酸 B.石灰水 C.石灰石和盐酸 D.石灰水和盐酸 8.将二氧化碳中混入的一氧化碳除去,得到较纯净的二氧化碳,应采用的方法是( ) A.将混合气体通过加热的氧化铜 B.点燃该混合气体 C.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D.将集气瓶口朝上,移开玻璃片使一氧化碳气体自动逸出 9.下列气体,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甲烷 D.臭氧 10.下列各方案中,不能用于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是( ) A.用鼻子闻 B.测定它们在水里的溶解能力 C.分别用燃烧的木条试验 D.分别用石灰水试验 11.鉴别CO2、O2、空气三瓶气体时,最简便且可行的方法是 A.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B.分别加入石灰水并振荡 C.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D.分别加入水并振荡 12.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主要是因为( ) 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生成碳酸 B.二氧化碳能与正在燃烧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二氧化碳不能燃烧 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可燃、一般也不助燃13.2005年1月格鲁吉亚前总理在寓所中毒身亡,各种迹象表明他死于煤气中毒,生活中的煤气中毒就是一氧化碳引起的,其原因是( ) 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B.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C.一氧化碳将血液中的氧气转化成二氧化碳

(完整word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

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阿瓦提县英艾日克乡中学

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 第一部分:声学部分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1.发生的条件:一切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生也就停止。2.传播的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不能传播。 3.传播的速度:在15℃的空气中声速为υ = 340 m/s (υ固 > υ液 > υ气 ) 4.声音的反射——回声: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才可分开.二、乐音的三个特征(三要素)(乐音:和谐悦耳的声音,它是由发声体有规则的振动产生的。) 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 2.响度:指声音的大小,由发声体的振幅,距发声体的远近决定。3.音色:指声音的特色,不同发声体,音色一般不同。 三、噪声: 1.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等级及危害:等级用分贝(dB)来划分 3.减弱噪声的途径:A在声源处减弱;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C在人耳处减弱。 四、声音的应用: 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医用听诊器、回声定位(测距)、医用“B超”等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如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眼镜;用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等 第二部分:光学部分 一、光的传播规律:光直、光反、光折 二、光的直线传播: 1.条件:在同种均匀介质中; 2.光线: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物理研究方法:模型法); 3.光速: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3×108m/s(3×105km/s)。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4.现象: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等。 5.应用:激光引直挖掘隧道;“三点一线”射击瞄准;把队伍站直等。 三、光的反射: 1.条件:光射到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第 1 页 共 6 页 九年级化学单元测试题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化合物 (测试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本题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 A.石墨导电 B.金刚石切割金属 C.用铅笔写字 D.用焦炭冶炼 2. 含硫煤如果发生不完全燃烧,会排放出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是 ( ) A.二氧化硫 B. 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C. 硫和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3.下列表示二氧化碳的几种用途,其中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的是( ) 4. 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学性质相同而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 ( ) A .同种元素组成,但原子排列不同 B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C .都是碳元素组成 D .原子的相对质量相同 5. 某化合物4.6g 完全燃烧,生成8.8g 二氧化碳和5.4g 水,该化合物中 ( ) 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只含碳、氧两种元素 C.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6. 除去CO 2中混有的少量CO ,可使混合气体通过 ( ) A.石灰水 B. 灼热的碳层 C.水 D. 灼热的氧化铜 7. 除去CO 中混有的少量CO 2,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 A. 将混合气体点燃 B. 通入炽热的氧化铜中 C. 将混合气体通入到盐酸溶液里 D. 将混合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 8.“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于谦的《石 灰吟》蕴含着一定的科学知识,诗句“烈火焚烧若等闲”形象地描述了化学反应: CaCO 3 CaO 十CO 2↑, 该反应的类型是 ( ) A .化合反应 B .置换反应 C 分解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9. 为了控制温室效应和改善生存环境环境,下列措施中切实可行的是 ( ) ①减少煤等燃料的使用;②禁止使用煤等燃料;③禁止乱砍乱伐;④开发氢能源;⑤利用 水力发电;⑥种植花草树木。 A. ①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④⑤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④ 10. 试管中盛有黑色粉末,将其加强热,粉末变为红色,同时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 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该黑色粉末可能是 ( ) 高温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框架复习

第一章简单的机械运动 1、定义:物理学里把称为机械运动。 2、参照物在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时,需要明确是以哪个物体为标准,这个 作为标准的物体叫。 (如大地,地面) 4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静止是相对的,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 止,取决于所选的。 运动的种类:⑴匀速直线运动:①定义:运动的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②速度:定义: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③物理意义:表示物体的物理量; ③公式:;④单位:a国际单位:;b交通运输上: ⑤换算关系:1m/s= km/h ⑥6m/s的物理意义:; ⑵变速运动:(表示物体的平均快慢程度)平均速度等于v=S总/t总,而不能用 v=(v1+v2)/2 。 ⑴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⑵长度的国际单位是:,常用的 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1km= m;1m= mm= μm= nm。 "看"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和。 ②"放"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尽量靠近被测物体,不用磨损的零刻度线。 ③"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 ④"记"测量值是由和组成,测量结果的记录形式为:、、 ;测量结果的倒数第二位是值,最末一位是值。 ⑸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用累积法测微小长度,如细铜丝直径、纸张厚度;用平移法测量硬币、乒乓球直径、圆锥体高度;用化曲为直法测量地图上的铁路长度、园的周长。 ⑹误差与错误:①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测量时的误差是不可的,只能减小,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②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规则或粗心等原因造成的,能够消除的,误差不是错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