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贵州省平塘县民族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解析版)

【化学】贵州省平塘县民族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解析版)

贵州省平塘县民族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1.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乙酸的结构简式为:C2H4O2

B. F-的结构示意图为:

Cl

C. 中子数为17的氯原子:37

17

D. NH3的电子式为: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乙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A错误;B.F-的结构示意图为,B正确;C.中子数为17的氯原子的质量数=17+17=34,可表示为,C错误;D.NH3的电子式为,D错误,答案选B。

考点:考查化学用语判断

2.全矾液流电池是一种新型电能储存和高效转化装置。某溶液中含有NO3-和Cr2O72-,现向此溶液中滴入29.00mL 0.1mol/L的FeSO4溶液,恰好使VO2+→VO2+、Cr2O72-→Cr3+。再滴入2.00mL 0.020mol/L KMnO4溶液,又恰好使VO2+→VO2+,而Cr3+不变,此时MnO4→Mn2+,则原溶液中Cr的质量为()

A. 156 mg

B. 234 mg

C. 31.2 mg

D. 46.8mg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由信息滴入29.00mL0.1mol/L的FeSO4溶液,恰好使VO2+→VO2+,Cr2O72-→Cr3+,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V、Cr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再滴入 2.00mL,0.020mol/LKMnO4溶液,又恰好使VO2+→VO2+,而Cr3+不变,此时MnO4→Mn2+,M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V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整个过程中Fe、Mn、Cr的化合价变化,设原溶液中Cr的质量为x,由电子守恒可知,29.00mL×10-3L×0.1mol/L×(3-2)=x/52g/mol×(6-3)+2.00mL×10-3L×0.020mol/L×(7-2),解得x=46.8×10-3g=46.8mg,答案选D。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3.已知某物质X能发生如下转化,下列有关上述转化关系中物质及其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若X为N2或NH3,则A为硝酸

B. 若X为S或H2S,则A为硫酸

C. 若X为非金属单质或非金属氢化物,则A不一定能与金属铜反应生成Y

D. 反应①和②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③一定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D

【分析】由转化关系可知,A能发生连续氧化,则由氨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最终实现转化的生成物是硝酸;S在氧气中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再被氧化后产物和水反应生成的是硫酸,A为硫酸或硝酸,X为氮气、氨气、S或H2S等,以此来解答。

【详解】A.若X为N2或NH3,Y为NO,Z为NO2,则A为硝酸,故A正确;

B.若X为S或H2S,Y为SO2,Z为SO3,则A为硫酸,故B正确;

C.若X为非金属单质或非金属氢化物,A为硝酸和硫酸,稀硝酸与Cu反应Y,浓硝酸和Cu反应不生成Y,且Cu与稀硫酸不反应,则A不一定能与金属铜反应生成Y,故C正确;D.反应①和②能氧气参与反应,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而反应③若为二氧化氮和水的反应,则也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4. 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关系:

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合物与电解质属于重叠关系

B. 化合物与碱性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

C. 溶液与胶体属于并列关系

D. 离子化合物和电解质属于交叉关系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电解质属于化合物;B碱性氧化物属于化合物;C溶液与胶体是不同的分散性属于并列关系;D离子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故选C

考点:考查基本概念

5.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内分别放入0.1mol的Na、Na2O、Na2O2和NaOH,然后加入100 mL水,搅拌,使固体完全溶于水。则甲、乙、丙、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顺序是()

A. 甲<乙<丙<丁

B. 丁<甲<乙=丙

C. 甲=丁<乙=丙

D. 丁<甲<乙<丙

【答案】B

【分析】先根据钠原子守恒计算溶质的质量,再根据反应方程式计算溶液的质量,从而计算溶液的质量分数。

【详解】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内分别放入0.1 mol钠、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氢氧化钠,钠、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方程式分别如下:

2Na+2H2O=2NaOH+H2↑,溶液增加的质量=m(Na)-m(H2)=2.3g-0.1g=2.2g;

Na2O+H2O=2NaOH,溶液增加的质量=m(Na2O)=0.1mol×62g/mol=6.2g;

2Na2O2+2H2O=4NaOH+O2↑,溶液增加的质量=m(Na2O2)-m(O2)=m(Na2O)=6.2g;将氢氧化钠加入水中,溶液增加的质量为氢氧化钠的质量=0.1mol×40g/mol=4g;

所以溶液增加的质量大小顺序为:钠<氢氧化钠<氧化钠=过氧化钠,根据钠原子守恒知,0.1mol的钠、氧化钠、过氧化钠、氢氧化钠溶于水所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1mol、0.2mol、0.2mol,0.1mol,通过以上分析可知,0.1mol的钠、氧化钠、过氧化钠、氢氧化钠分别溶于水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100+2.2)×100%、8/(100+6.2)×100%、8/(100+6.2)×100%、4/(100+4)×100%,所以甲、乙、丙、丁的质量分数大小的顺序是:丁<甲<乙=丙,故答案选B。

6.在下列变化①大气固氮②硝酸银分解③实验室制取氨气中,按氮元素被氧化、被还原、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③②①

D. ③①②【答案】A

【解析】①大气固氮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化合价由0价升到+2价,被氧化

②硝酸银分解,生成银、二氧化氮、氧气,氮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到+4价,被还原

③实验室制取氨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

7. 实验室中以下物质的贮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A. 浓硝酸用带橡胶塞的细口、棕色试剂瓶盛放,并贮存在阴凉处

B. 保存硫酸亚铁溶液时,要向其中加入少量硫酸和铁粉

C. 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D. 试剂瓶中的液溴可用水封存,防止溴挥发

【答案】A

【详解】A.浓硝酸具有腐蚀性,见光易分解,因此浓硝酸应该用带玻璃塞的细口、棕色试剂瓶盛放,并贮存在阴凉处,A错误;

B.硫酸亚铁易被氧化,且亚铁离子水解,因此保存硫酸亚铁溶液时,要向其中加入少量硫酸和铁粉,B正确;

C.钠易被氧化,易与水反应,密度大于煤油,因此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C正确;D.试剂瓶中的液溴可用水封存,防止溴挥发,D正确。

答案选A。

8.利用废镀锌铁皮制备磁性Fe3O4胶体粒子及副产物ZnSO4晶体的实验流程如下:

已知:Zn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Al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相似。

(1)用NaOH溶液处理废镀锌铁皮除溶解锌外,另一个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缩短用NaOH溶液处理废镀锌铁皮的时间,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条)。

(2)加入适量H2O2溶液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B中n(Fe2+):n(Fe3+)=__________。

(3)在由溶液B制得Fe3O4胶体粒子的过程中,须缓慢滴加稀NaOH溶液并持续通入N2,持续通入N2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补充完整下列由溶液A获得副产品ZnSO4晶体的实验步骤:

①向溶液A中通入CO2气体,得到Zn (OH)2沉淀;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洗涤得到沉淀;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将溶液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即可得到产品。

【答案】(共14分。每空2分)

(1)除去表面的油污(适当)加热,增大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将固体粉碎

充分搅拌等(合理答案均可)

(2)氧化部分亚铁离子(Fe2+) 1:2(或0.5)

(3)防止亚铁离子(Fe2+)被氧化

(4)②过滤③用适量的稀硫酸将沉淀完全溶解

【解析】试题分析:(1)由于Zn的性质与Al的相似,可溶于NaOH溶液,因此用NaOH溶液处理废旧镀锌铁皮,除去表面的油污后,可将镀层锌溶解。为缩短用NaOH溶液处理废镀锌铁皮的时间,可采取的措施有加热,增大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将固体粉碎、充分搅拌等。故填:除去表面的油污;加热、增大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将固体粉碎、充分搅拌等(2)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2+,加入适量H2O2溶液的目的是氧化部分亚铁离子(Fe2+)。在Fe3O4中n(Fe2+):n(Fe3+)=1:2,因此溶液B中n(Fe2+):n(Fe3+)=1:2。故填:氧化部分亚铁离子;1:2

(3)溶液B中含有Fe2+、Fe3+,加入NaOH溶液、加热,可得Fe3O4胶体粒子,其中Fe2+极易被氧化成Fe3+,持续通入N2的目的是防止Fe2+被氧化。故填:防止亚铁离子(Fe2+)被氧化

(4)根据实验操作步骤的提示可知,②中洗涤得到沉淀,首先要过滤得到沉淀,由①得到Zn(OH)2沉淀结合实验的目的是制备ZnSO4;因此③用适量的稀硫酸将沉淀完全溶解,故填:过滤;用适量的稀硫酸将沉淀完全溶解

考点:考查了化学工艺流程的相关知识。

9.SCR和NSR技术可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在空气过量条件下的NO x排放。

(1)SCR(选择性催化还原)工作原理:

①尿素[CO(NH2)2]水溶液热分解为NH3和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②反应器中NH3还原N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③当燃油中含硫量较高时,尾气中SO2在O2作用下会形成(NH4)2SO4,使催化剂中毒。用化学方程式表示(NH4)2SO4的形成:________。

④尿素溶液浓度影响NO2的转化,测定溶液中尿素(M=60 g·mol?1)含量的方法如下:取

a g尿素溶液,将所含氮完全转化为NH3,所得NH3用过量的v1 mL c1 mol·L?1 H2SO4溶液吸

收完全,剩余H 2SO 4用v 2 mL c 2 mol·

L ?1 NaOH 溶液恰好中和,则尿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2)NSR (NO x 储存还原)工作原理:

NO x 的储存和还原在不同时段交替进行,如图a 所示。

① 通过BaO 和Ba(NO 3)2的相互转化实现NO x 的储存和还原。储存NO x 的物质是_________。

② 用H 2模拟尾气中还原性气体研究了Ba(NO 3)2的催化还原过程,该过程分两步进行,图b 表示该过程相关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第一步反应消耗的H 2与Ba(NO 3)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

③ 还原过程中,有时会产生笑气(N 2O )。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发现笑气的产生与NO 有关。在有氧条件下15NO 与NH 3以一定比例反应时,得到的笑气几乎都是15NNO 。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_______ 催化剂 □15NNO+□H 2O_______ 【答案】(1). CO(NH 2)2+H 2O CO 2+2NH 3 (2). 8NH 3+6NO 27N 2+12H 2O

(3). 2SO 2+O 2+4NH 3+2H 2O=2(NH 4)2SO 4 (4).

11223(2c v c v )100a

(5). BaO (6). 8∶1 (7). 415NO+4NH 3+3O 2415NNO+6H 2O 【详解】(1)①尿素[CO(NH 2)2]水溶液热分解为NH 3和CO 2,结合原子守恒,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NH 2)2+H 2O 2NH 3↑+CO 2↑。②从图中可以看出NH 3在催化剂作用下还原NO 2生成氮气和水,根据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可得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NH 3+6NO 27N 2+12H 2O 。③SO 2在O 2作用下与NH 3、H 2O 反应形成(NH 4)2SO 4,此反应中SO 2是还原剂,氧气是氧化剂,结合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可得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O 2+O 2+4NH 3+2H 2O=2(NH 4)2SO 4。④硫酸的物质的量为:v 1×10-3L×c 1 mol·L ?1,其中与NaOH

溶液反应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12

×v 2×10-3L×c 2mol·L ?1,所以吸收NH 3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

v1×10-3L×c1 mol·L?1-1

2

×v2×10-3L×c2 mol·L?1=(v1c1-

1

2

v2c2)×10-3 mol,则尿素[CO(NH2)2]的物

质的量为:(v1c1-1

2

v2c2)×10-3mol,尿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v1c1-

1

2

v2c2)×10-3

mol×60g/mol÷a g×100%=

()

1122

32c v c v

100a

-

(2)①由图示可知BaO和NO x作用生成Ba(NO3)2,Ba(NO3)2再还原为N2,则储存NO x的物质是BaO。②由图示可知,第一步反应为H2与Ba(NO3)2作用生成NH3,1molBa(NO3)2

作用生成NH3共转移16mol电子,根据电子守恒,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

16mol÷2=8mol,则消耗的H2与Ba(NO3)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8:1。③反应物有15NO与NH3,结合产物中有水,可知还有另一反应物O2,反应中NH3是还原剂,15NO与O2是氧化剂,因含氮产物均为15NNO,则15NO与NH3以1:1参加反应,结合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可得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15NO+4NH3+3O2415NNO+6H2O。

【点睛】本题以SCR和NSR技术控制发动机的NO x排放为载体,重点考查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应用等知识,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计算能力和对试题的综合分析能力。注意读图时要结合题目要求展开,如题中图a表示NO x的储存和还原过程,因此主要就是从图左到图右,BaO转变成Ba(NO3)2,Pt没有发生变化,所以BaO是储存NO x的试剂,而Pt没有变化则可能是该储存过程中的催化剂。该题涉及到方程式的书写较多,尤其是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是解答的难点,注意利用好“守恒”三原则(即质量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

10.常见的五种盐A、B、C、D、E,它们的阳离子可能是Na+、NH4+、Cu2+、Ba2+、Al3+、Ag+、Fe3+,阴离子可能是Cl-、NO3—、SO42—、CO32—,已知:

①五种盐均溶于水,水溶液均为无色;

②D的焰色反应呈黄色;

③A溶液呈中性,B、C、E的溶液呈酸性,D的溶液呈碱性;

④若在这五种盐的溶液中分别加入Ba(NO3)2溶液,只有A、C的溶液不产生沉淀;

⑤若在这五种盐的溶液中,分别加入氨水,E和C的溶液中生成沉淀,继续加氨水,C中沉淀消失;

⑥把A的溶液分别加入到B、C、E的溶液中,均能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

已知:向Ag +溶液中滴加氨水,先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氨水,沉淀溶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五种盐中,一定没有的

阳离子是_________;所含阴离子相同的两种盐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D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D 溶液显碱性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

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 和C 的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 和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检验B 中所含的阳离子,正确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Cu 2+、Fe 3+ (2). (NH 4)2SO 4、Al 2(SO 4)3 (3). Na 2CO 3 (4). CO 32-+H 2O HCO 3-+OH - (5). Ag ++Cl -=AgCl↓ (6). Al 3++3NH 3·H 2O=Al(OH)3↓+3NH 4+ (7). 取少量B 于试管中,加入浓NaOH 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观察是否变蓝色

【分析】①五种盐均溶于水,水溶液均为无色,五种盐溶液中一定不含Cu 2+、Fe 3+,Ba 2+与SO 42-、CO 32-不在同一溶液中,Al 3+与CO 32-不在同一溶液中,Ag +与Cl -、SO 42-、CO 32-不在同一溶液中;

②D 的焰色反应呈黄色,D 中阳离子为Na +; ③A 的溶液呈中性,B 、C 、E 的溶液呈酸性,B 、C 、E 的溶液中含NH 4+、Al 3+、Ag +,D 的溶液呈碱性,D 中含CO 32-,结合②知D 为Na 2CO 3;

④若在这五种盐的溶液中分别加入Ba (NO 3)2溶液,只有A 、C 的溶液不产生沉淀,A 、C 溶液中不含CO 32-和SO 42-;

⑤若在这五种盐的溶液中,分别加入氨水,E 和C 的溶液中生成沉淀,继续加氨水,C 中沉淀消失,根据“已知:向Ag +溶液中滴加氨水,先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氨水,沉淀溶解”,C 中阳离子为Ag +,E 中阳离子为Al 3+,Ag +与Cl -、SO 42-、CO 32-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C 为AgNO 3;

⑥把A 的溶液分别加入到B 、

C 、E 的溶液中,均能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C 为AgNO 3,A 的阴离子为Cl -;E 中阳离子为Al 3+,A 的溶液呈中性,A 为BaCl 2,E 为Al 2(SO 4)3,结合前面的分析,B 溶液呈酸性,则B 为(NH 4)2SO 4。

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①五种盐均溶于水,水溶液均为无色,五种盐溶液中一定不含Cu 2+、Fe 3+,Ba 2+与

SO42-、CO32-不在同一溶液中,Al3+与CO32-不在同一溶液中,Ag+与Cl-、SO42-、CO32-不在同一溶液中;

②D的焰色反应呈黄色,D中阳离子为Na+;

③A的溶液呈中性,B、C、E的溶液呈酸性,B、C、E的溶液中含NH4+、Al3+、Ag+,D

的溶液呈碱性,D中含CO32-,结合②知D为Na2CO3;

④若在这五种盐的溶液中分别加入Ba(NO3)2溶液,只有A、C的溶液不产生沉淀,A、C 溶液中不含CO32-和SO42-;

⑤若在这五种盐的溶液中,分别加入氨水,E和C的溶液中生成沉淀,继续加氨水,C中沉淀消失,根据“已知:向Ag+溶液中滴加氨水,先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氨水,沉淀溶解”,C 中阳离子为Ag+,E中阳离子为Al3+,Ag+与Cl-、SO42-、CO32-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C

为AgNO3;

⑥把A的溶液分别加入到B、C、E的溶液中,均能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C为AgNO3,A的阴离子为Cl-;E中阳离子为Al3+,A的溶液呈中性,A为BaCl2,E为Al2(SO4)3,结合前面的分析,B溶液呈酸性,则B为(NH4)2SO4。

(1)五种盐中,一定没有的阳离子是Cu2+、Fe3+;所含阴离子相同的两种盐的化学式是(NH4)

SO4、Al2(SO4)3,其中阴离子都为SO42-。

2

(2)D的化学式为Na2CO3。Na2CO3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CO32-发生了水解,CO32-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CO 32-+H2O HCO3-+OH-。

(3)A为BaCl2,C为AgNO3,A与C的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E为Al2(SO4)3,E与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

(4)B为(NH4)2SO4,B中阳离子为NH4+,检验NH4+的正确的实验方法是:取少量B

于试管中,加入浓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观察是否变蓝色,若试纸变蓝色,说明B中含NH4+。

【点睛】本题考查离子的检验和推断,熟悉各离子的性质、离子之间的反应以及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理是解题的关键。离子推断时必须的遵循是:肯定原则(通过实验现象确定一定存在的离子)、互斥原则(相互间能反应的离子在同一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电荷守恒原则(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

11.[2017新课标Ⅱ]化合物G是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比索洛尔”的中间体,一种合成G的路线如下:

已知以下信息:

①A的核磁共振氢谱为单峰;B的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峰面积比为6∶1∶1。

②D的苯环上仅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1 mol D可与1 mol NaOH或2 mol Na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2)B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_。

(3)C与D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由E生成F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

(5)G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

(6)L是D的同分异构体,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1 mol的L可与2 mol的Na2CO3反应,L共有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四组峰,峰面积比为3∶2∶2∶1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2). 2-丙醇(或异丙醇)(3).

(4). 取代反应(5). C18H31NO4(6). 6 (7). (8).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中信息可知,A的分子式为C2H4O,其核磁共振氢谱为单峰,则A 为环氧乙烷,其结构简式为;B的分子式为C3H8O,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峰面积比为6∶1∶1,则B为2-丙醇,其结构简式为CH3CH(OH)CH3;A与B发生反应生成C;D的分子式为C7H8O2,其苯环上仅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1molD可与1mol NaOH或2mol Na反应,则D的结构简式为;由E的分子式并结合G的分子结构可

知,C与D发生取代反应生成E,E 为;由F的分子式并结合G 的分子结构可知,E 与发生取代反应,F 为;F与2-丙胺发生取代反应生成G。

(1)A 的结构简式为.

(2)B的化学名称为2 丙醇.

(3)C与D反应生成E 的化学方程式为.(4)由E生成F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C H NO.

(5)G的分子式为18314

FeCl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L有(6)L是D ()的同分异构体,可与3

Na CO反应,说明L有两个酚羟基和一个甲基。当两个酚羟基;1mol的L可与2mol的23

酚羟基在苯环上邻位时,甲基的位置有2种;当二个酚羟基在苯环上间位时,甲基的位置有3种,当二个酚羟基在苯环上对位时,甲基的位置有1种,所以L共有6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四组峰,峰面积比为3:2:2:1的结构简式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考生对有机物的性质、物质的反应类型、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和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进行结构简式的判断时,注意结合题目中已知信息进行分析,找出分子结构的变化之处,分析官能团的变化,结合反应条件分析反应类型,确定生成物的结构简式。书写同分异构体时,要把题中限定的性质转化为结构信息,并根据其可能的排列方式找到所有同分异构体,防止漏解。

12.A~G是前四周期除稀有气体之外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七种元素。A与其他元素既不同周期又不同族;B、C的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数都是2;E核外的s、p能级的电子总数相等;F与E同周期且第一电离能比E小;G的+1价离子(G+)的各层电子全充满。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元素名称:B ,G 。

(2)写出F 的价电子排布图: 。

(3)写出化合物BC 的结构式: 。

(4)由A 、C 、F 三元素形成的离子[F(CA)4]— 是F 在水溶液中的一种存在形式,其中F 的杂化类型是 。

(5)在测定A 、D 形成的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实验测定值一般高于理论值的主要原因是 。

(6)E 的一种晶体结构如图甲,则其一个晶胞中含有 个E ;G 与D 形成的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乙,若晶体密度为ag/cm 3,则G 与D 最近的距离为 pm

(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 A 表示,列出计算表达式,不用化简;乙中○为G ,●为D 。)

【答案】(1) 碳(1分) 铜(1分) (2)

(3)C≡O

(4)SP 3杂化 (5)HF 分子间通过氢键形成缔合分子(合理答案均计分)

(6)2×108pm (3分) 【解析】试题分析:A ~G 是前四周期除稀有气体之外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七种元素。A 与其他元素既不同周期又不同族,是H ;B 、C 只能是第2周期元素,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数都是2是2p 2和2p 4产生的,故分别是C 和O ;E 核外的s 、p 能级的电子总数相等,有1s 22s 22p 4或1s 22s 22p 63s 2,从晶体来看为金属,故是Mg ;F 与E(Mg)同周期且第一电离能比Mg 小,F 是Al ;G 的+1价离子(G +)的各层电子全充满,是第4周期元素,离子应该为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是Cu 。D 不在第IA 族,有时8O~12Mg 之间,为F 。

(4)离子[Al(OH)4]— 中的Al 价层电子4对,杂化类型是sp 3。

(5)在测定A 、D 形成的化合物HF 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因HF 分子间通过氢键形成缔合分子使得实验测定值一般高于理论值。

(6)如图甲Cu 的一种晶体结构是六方最密堆积,图为3个晶胞,一个晶胞中含有2个Cu ;Cu 与F 形成的化合物是的晶胞结构如图乙,1:1的是CuF ,Cu 与F 最近的距离为为对角线

的1/4,故有:

Cu与F最近的距离×108pm 考点:物质结构及相关知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