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9世纪初期文学

19世纪初期文学

19世纪初期文学
19世纪初期文学

19世纪初期文学一.

填空

1.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形成在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它是欧洲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期的产物。

2. 浪漫主义文学的哲学思想基础是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3.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开端是以夏多布里昂《阿达拉》的作品为标志的。

4. 夏多布里昂在《勒内》中,塑造了欧洲文学史上第一个表现出“世纪病”特征的浪漫主义的“英雄”形象。

5. 十九世纪初,法国著名的民主主义诗人,杰出的歌谣诗人贝朗瑞,他创作始终贯穿着革命的主题,并将法国的歌谣创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6. 乔治?桑的《木工小史》和《安吉堡的磨工》带有空想社会主义的色彩。

7. 华兹华斯曾与柯勒律治合著了《抒情歌谣集》。1800年,当其再版时,华兹华斯写了一篇序言成为了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

8. 《古舟子咏》的作者是柯勒律治。

9. 司多特是欧洲历史小说的创始人,他的代表作是《艾凡赫》。

10. 德国著名的诗人海涅创作了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论著《论浪漫派》剖析了德国浪漫派文学运动的主要特征。

11. 霍夫曼的代表作是《小怪物查里斯》(或《小查克斯》),他的作品有神秘主义色彩。

12. 史雷格尔兄弟是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的理论家,诺瓦利斯是浪漫主义在创作上主要代表,其代表作是《夜的颂歌》。

13.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是匈牙利国诗人裴多菲的诗句。

14. 十九世纪波兰著名的爱国诗人是密茨凯维支。匈牙利革命诗人是裴多菲。

15. 爱伦?坡是象征主义文学的鼻祖,他的代表作是《厄舍古屋的倒塌》。

16. 美国前期浪漫主义的重要作家是欧文,他被称为“美国文学之父”,其代表作是《见闻札记》。

17. 库珀开创了美国文学史上三种不同的小说形式,即以《间谍》为代表的革命历史小说,以《开拓者》为代表的边疆题材小说和以《水手》为代表的航海生活小说。

18. 美国后期浪漫主义文学受超验主义影响,重要代表作家有爱默生、霍桑。

19. 《草叶集》的主题是歌颂人,赞美人的创造性劳动,颂扬大自然,歌颂民主和自由。《草叶集》另一主题是崇尚科学技术、讴歌物质文明。

20. 惠特曼是十九世纪美国著名的诗人,他的代表作是《草叶集》。

21. 《红字》的作者是霍桑。

22. 莱蒙托夫在《当代英雄》中,又塑造了一个“多余人”形象是毕巧林。

23. 《东方叙事诗》的作者是拜伦,诗人在组诗中塑造了一系列孤傲忧郁的反叛者形象,他们被称为拜伦式英雄。

24. 拜伦的第一部诗集是《懒散的日子》,为了反驳《爱丁堡论》对这部诗集的否定,拜伦写了讽刺诗《英格兰诗人和苏格兰评论家》。

25. 拜伦的哲理诗剧《曼弗雷德》深受歌德《浮士德》的影响。深刻地表现了作者不屈的反抗精神和爱与恨的矛盾。

26. 拜伦最后一部未完成的诗体小说是《堂璜》,这是一部反映当时社会的大型讽刺性史诗。

27. 拜伦最重要的政治讽刺诗是《青铜时代》。

28. 雪莱因写作哲学论文《无神论的必然性》而被开除学籍,长诗《麦布女王》是雪莱早期创作的第一部重要作品。

29. 著名长诗《伊斯兰起义》的作者是雪莱,其副题是“黄金城的革命”。

30. 雪莱的政治诗《暴政的假面游行》以寓言的形式谴责了英国政府镇压工人的暴行。

31. 《西风颂》、《致云雀》的作者是雪莱。

32. 被恩格斯称为“天才的预言家”的诗人是雪莱,其代表作是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33. “要是冬天已经来了,西风呵,春天还会远吗?”该诗句出自作品《西风颂》,作者是雪莱。

34. 1827年雨果发表了《克伦威尔》一剧的序言,成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理论纲领;《欧那尼》的演出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决定性胜利。

35. 雨果的《克伦威尔?序》,抨击了古典主义美学原则,提出了以对照(或对比)原则为核心的浪漫主义文学的理论基础。

36. 雨果三十年代发表的成功的浪漫主义小说《巴黎圣母院》表达了反宗教禁锢、宗教迫害的主题。

37. 喀西莫多?克洛德?弗罗洛是作品《巴黎圣母院》中的人物。

38. 雨果在《悲惨世界》序言中提出了当代社会的三大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

39. 珂赛特、芳汀、冉阿让是作品《悲惨世界》中的人物。

40. “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此话出自作品《九三年》。

41. 雨果卓越的政治讽刺诗集是《惩罚集》,此外他的重要诗集还有《静观集》、《凶年集》(或《秋叶集》)。

42. 俄国第一部现实主义诗体小说是《叶甫盖尼?奥涅金》,第一部现实主义戏剧是《鲍里斯?戈都诺夫》。

43. 普希金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也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44. 普希金在1836年创办了文学杂志《现代人》,该刊后来成为进步思想的喉舌。

45. 《鲍里斯?戈都诺夫》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的剧作。

46. 普希金的“南方”组诗是用浪漫主义手法写成,而《别尔金小说集》是用现实主义手法写成。

47. 《别尔金小说集》的作者是普希金,其中的名篇《驿站长》开创了俄国文学史上“小人物”题材的先河。

48. 作品《茨冈》标志着普希金的创作由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

49. 普希金的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取材于18世纪的普加乔夫起义。

50. 普希金的诗作《纪念碑》是对自己一生创作的艺术总结。

二、多项选择题

1.浪漫主义文学的背景是(ABCDE)。

A.英国工业革命B.法国大革命C.思想领域的浪漫主义思潮

D.18世纪文学传统E.对古典主义的反抗

2.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有(ABCD )。

A. 强烈的主观色彩

B. 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

C. 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喜欢采用民间文学的题材、语言和表现手法

D. 注重艺术效果

E. 注重细节描写

3.耶拿派是德国最早的一个浪漫主义文学流派,其主要成员有(ABC)。

A.施莱格尔兄弟B.诺瓦利斯C.蒂克D.海涅E.席勒

4.英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作家是所谓“湖畔派”三诗人。他们是(ACD )。A.华兹华斯B.拜伦C.柯勒律治D.骚塞E.雪莱

5.诗人雪莱自然山水诗中最著名的有(AB )。

A.《云雀》B.《西风颂》C.《麦布女王》D.《伊斯兰起义》E.《唐?璜》

6.济兹最重要的长诗有(ABC )。

A.《安狄米恩》B.《拉美亚》C.《海批里安》D.《夜莺颂》E.《古舟子吟》

7.奥斯丁是英国18世纪末向19世纪过度的一位现实主义小说家,她的著名作品有(AB )。A.《傲慢与偏见》B.《爱玛》C.《艾丹赫》D.《海披里安》E.《简爱》

8.夏多布里昂的主要作品有(BC )。

A.《爱玛》B.《阿达拉》C.《勒内》D.《欧那尼》E.《笑面人》

9.史达尔夫人带有自传性的小说是(AB )。

A.《黛尔菲娜》B.《柯丽娜》C.《阿达拉》D.《爱玛》E.《女客》

10.大仲马的主要作品有(ABC )。

A.《亨利三世极其王宫》B.《基督山伯爵》C.《三个火枪手》D.《茶花女》E.《海上劳工》

11.乔治?桑的田园小说主要有(BCD )。

A.《安吉堡的磨工》B.《魔沼》C.《小法岱特》D.《弃儿弗朗杀》E.《黑郁金香》12.小仲马的主要作品有(ABC )。

A.《私生子》B.《放荡的父亲》C.《茶花女》D.《魔沼》E.《烟》

13.莱蒙托夫的著名诗作有(ABC )。

A.《诗人之死》B.《童僧》C.《恶魔》D.《当代英雄》E.《自由颂》

14.属于库柏“边疆系列小说”的作品有(ABCDE )。

A.《开拓者》B.《最后的一个莫希干人》C.《草原》D.《探路者》E.《打鹿将》15.爱伦?坡是美国文学史上最具有唯美倾向的作家。由于他的推理小说的成就被誉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远祖,他的推理小说作品有(CD)。

A.《厄舍古屋的倒塌》B.《黑猫》C.《毛格街的谋杀案》D.《失窃的信》E.《红字》16.爱伦?坡的恐怖小说对后来的美国南方的小说产生了影响。其恐怖小说的重要作品有(BD)。

A.《毛格街的谋杀案》B.《黑猫》C.《失窃的信》D.《厄舍古屋的倒塌》E.《死屋手记》

17.霍桑是美国19世纪影响最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他的长篇小说有(ACD )。

A.《红字》B.《古屋青苔》C.《福后传奇》D.《玉石雕像》E.《塔曼果》

18.《红字》的主要人物形象有(AB )。

A.海丝特?白兰B.丁梅斯代尔C.瑞普D.梅丽E.汤姆

19.19世纪波兰最伟大的诗人密茨凯维奇的诗作有(CD )。

A.《致意大利》B.《但丁纪念碑》C.《先人祭》D.《塔杜施先生》E.《心声集》20.拜伦的著名诗作主要有(ABC )。

A.《曼弗雷特》B.《青铜世纪》C.《唐?璜》D.《自由和爱情》E.《西风颂》

21.拜伦的《东方叙事诗》中的诗篇有(ABCD )。

A.《异教徒》B.《海盗》C.《巴里西那》D.《莱拉》E.《唐?璜》

22.拜伦的抒情诗中最出色的是(BD )。

A.《曼弗雷特》B.《希伯来歌曲》C.《该隐》D.《雅典的少女》E.《牧歌集》23.《唐?璜》的艺术特点有(ABCD )。

A.辛辣的讽刺B.插话C.题材和风格的无穷变化D.格律和诗歌语言等方面的创新E.细腻的叙事风格

24.雨果的诗集主要有(ACD )。

A.《东方集》B.《东方和西方合集》C.《秋叶集》D.《心声集》E.《草叶集》

25.雨果的长篇小说主要有(ACD )。

A.《海上劳工》B.《黄昏之歌》C.《悲惨的世界》D.《巴黎圣母院》E.《光和影》26.《九三年》中主要人物形象有(ABC )。

A.郭文B.西穆尔登C.朗德纳克D.克洛德E.伽西莫多

27.《巴黎圣母院》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有(BCD )。

A.冉阿让B.爱斯梅拉尔达C.伽西莫多D.克洛德E.芳汀

28.《悲惨的世界》的思想内容主要有(ABCDE )。

A.对贫苦人民不幸遭遇表示深切的同情B.对当时的社会进行揭露和控诉C.谴责了资产阶级法律的残酷D.热情歌颂了共产党人的英勇斗争精神E.表达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

29.普希金的政治抒情诗名篇主要有(BCD )。

A.《我爱过你》B.《自由颂》C.《拿破伦》D.《致西伯利亚》E.《上尉的女儿》30.普希金在南方流放时期所写的著名叙事诗是(ABC )。

A.《高加索的俘虏》B.《巴奇萨拉的喷泉》C.《强盗兄弟》D.《鲍利斯?戈都诺夫》E.,《死魂灵》

31.被称为“俄罗斯生活百科全书的”的普希金的两部作品是(BC )。

A.《强盗兄弟》B.《上尉的女儿》C.《叶甫盖尼?奥涅金》D.《驿站长》E.《茨冈》

19世纪西方文学一

一、单项选择题 1.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理论策源地是()。 A德国 B法国 C英国 D俄国 2.德国最早的一个浪漫主义文学流派是( )。 A“耶拿派” B“海德堡”派 C“湖畔派” D自然派 3.“海德堡”派的贡献主要是()。 A创建浪漫主义理论 B收集和整理德国民间文学 C揭露黑暗的现实 D歌颂大自然 4.德国作家海涅的代表作是()。 A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B《论浪漫派》 C《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之歌》 D《小查克斯》 5.英国“湖畔派”中成就最高的诗人是( )。 A华兹华斯 B柯勒律治 C骚塞 D济慈 6.诗的定义“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出自于()。 A 《夜的颂歌》 B《论浪漫派》 C《抒情歌谣集》 D《抒情歌谣集·序》 7.被恩格斯称为“天才的预言家”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是()。 A拜伦 B雪莱 C济慈 D华兹华斯 8.“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出自雪莱的一首诗,这首诗是() A 《给英国人民的歌》 B《西风颂》 C 《致云雀》、 D《云》 9.司各特历史小说的代表作是()。 A 《清教徒》 B《罗伯·罗埃》 C 《罗沁中区的心脏》 D《艾凡赫》 10.《勒内》塑造了文学史上第一个忧郁的“世纪病”形象,其作者是()。 A夏多布里昂 B斯达尔夫人 C 乔治·桑 D缪塞 11.《论文学》和《德意志论》两部重耍的理论著作的作者是()。 A夏多布里昂 B斯达尔夫人 C诺瓦利斯 D蒂克 12.乔治·桑宣扬普遍幸福和平等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作品是( )。 A《安吉堡的磨工》 B《康素埃洛》 C《小法岱特》 D《弃儿法朗莎》 13.被称为法国的“莎士比亚”的浪漫主义作家是( )。 A乔治·桑 B拉马丁 C缪塞 D维尼 14.“世纪病患者”的形象阿克达夫出自()。 A《阿达拉》 B《勒内》 C《小法岱特》 D《一个世纪儿的忏悔》 15.《基度山伯爵》的作者是()。

浪漫主义文学

第一章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第一节概述 一、浪漫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基本特点 1.19世纪欧美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a)法国大革命催生的社会思潮的产物。 b)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其提供思想基础。 c)文学自身的发展。 2.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特点: a)强调创造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 b)从民主主义的立场,或者从留恋旧制度的立场,抨击封建制度或者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 c)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 d)偏重于描写自然风光,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和现实,标举卢梭“回归自然”的主张。 3.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 a)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有强烈的主观性。 b)对各种艺术形式进行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民间文学的重视以及诗体 长篇小说的创造。 c)惯用对比和夸张,重视丑的美学价值,大力提倡想象。 d)忧郁感伤情调的喜好。 二、欧美各国的浪漫主义文学 1.英国 第一代:“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 向往中世纪的宗法制田园生活,他们隐居在英国西北部的湖区而闻名。 1798年出版的《抒情歌谣集》其中的《序言》,成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纲领。 第二代:拜伦(1799—1824)雪莱(1792—1822) 浪漫主义小说家司各特,其代表作为历史小说《艾凡赫》。 波西·比希·雪莱(1792—1822)被恩格斯称为“天才的预言家”。 雪莱第一部长诗叫《麦布女王》。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1819写成)。晚期的抒情诗以《西风颂(1819)、《云雀》(1820)等为著名。表达了诗人高昂的革命热情,对未来的深刻预言。 约翰·济慈(1795——1821)《夜莺颂》、《秋颂》、《希腊古翁颂》; 2.德国“浪漫主义故乡” (1)施莱格尔兄弟《雅典娜神像》 (2)格林兄弟《儿童与家庭童话集》 (3)霍夫曼(1776—1822) 代表作为《金罐》、《谢拉皮翁兄弟》(短篇小说集) (4)海涅(1797—1856)犹太人,革命民主主义诗人。代表作《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德

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知识总结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知识总结【知识结构】 【时空定位】

【知识梳理】

【专题重点】 一、文学艺术与政治演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关系 1.古代中国文学艺术发展与政治演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关系。 (1)唐朝:唐朝实行科举制,进士科以诗、赋为主要内容,这为唐代诗歌的繁荣提供了政策环境。唐朝的边塞诗折射出当时的边疆开发与生活状况。唐朝开放的文化政策、国家的

繁盛统一为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提供了创作素材。唐朝的由盛转衰、藩镇割据,孕育了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 (2)宋朝:宋代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为词的流行、话本和风俗画的出现提供了经济、社会基础。生活在两宋之交的李清照,其词风的差异深受生活环境变迁的影响。辛弃疾的词体现了南宋时期宋金对峙、人民渴望收复中原的愿望。 (3)元朝:元初中断科举制,部分文人转向元曲和杂剧的创作,这为元曲和杂剧的繁荣提供了社会基础,随着科举制的恢复,元曲和杂剧的创作开始衰落。 (4)明清时期:在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商品经济繁荣、工商业市镇的兴起、工商业者社会地位的提高、市民阶层的进一步壮大的时代背景下,通俗化的明清小说繁盛。《儒林外史》抨击八股取士的危害,《红楼梦》折射封建制度走向衰落,《西游记》体现了新兴工商业者追求个性自由的欲求。明清的文化专制促使部分画家借物抒情、借物铭志,以梅、竹、兰、菊等为主要素材的文人写意画成熟。清朝时期北京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京剧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环境。 2.近代以来西方文学艺术发展与政治演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关系。 (1)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是剧烈的革命、频繁的战争,腐败的政治,使启蒙思想家曾经渴望的“理性王国”一时幻灭。文学家艺术家转而关注和表现人的内心情感世界,崇尚浪漫主义。 (2)19世纪中叶后,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和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各种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文学艺术家开始对社会现实进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批判现实主义开始盛行。 (3)19世纪末,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电气时代的到来,艺术家重视光和色的作用,捕捉瞬间印象,印象画派兴起。同时,电影诞生、电影技术发展。 (4)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和不断的经济危机带来了大动荡和大变化,使西方文学艺术产生重大变化,现代主义文学兴盛起来。 二、19世纪以来西方主要文学流派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影响 (1)时代背景:①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革命和战争频仍,动乱不已。政治中的黑暗,社会的不平等,使人们感到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远不如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这种社会情绪反映在文学创作领域,就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②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社会矛盾也日益尖锐,在此期间,很多有作为、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纷纷批判

外国文学史19世纪文学试卷及答案

外国文学史19世纪文学试卷及答案 外国文学19 世纪文学试卷 A 卷 一、填空(每空 1 分,共10 分) 1.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两部历险记的书名分别是(《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2.托尔斯泰主义的两个命题是(道德自我完善)和(勿以暴力抗恶)。 3.分别举出英国19 世纪三位女性小说家及其代表作。作家是(简?奥斯丁)、(夏洛蒂?勃朗特)和(艾米丽?勃朗特),依次的小说代表作是(《傲慢与偏见》)、(《简?爱》)和(《呼啸山庄》)。 二、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20 分) 1 .复调小说艺术:复调本是音乐术语,指多声部音乐。苏联著名文艺家巴赫金称陀氏的小说是“复调小说”。复调性指的是“多声部性”小说、“全面对话”的小说。复调小说的主人公不仅是作家描写的对象和客体,也是存在独立意识,表现自己观念的主体。主人公与作家关系是平等的,对话的关系,各有其独立意识,不可替代。 2.多余人:多余人形象是指俄国19 世纪前半期文学中的一组贵族青年形象。 他们不满现实,却又不能挺身反抗社会。想干一番事业,却又没有实际行动。想得多,做得少,最终一事无成,成为多余的人,无用的人。通常认为,多余人形象有奥涅金(《叶甫盖尼?奥涅金》)、毕乔林(《当代英雄》)、罗亭(《罗亭》)、别里托夫(《谁之罪》)、拉夫列茨基(《贵族之家》)、奥勃洛摩夫(《奥勃洛摩夫》)。他们反映了贵族阶级趋于没落时期的社会现实。 3.人间喜剧: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97部小说的总题名。全部作品分为三大类:分析研究、哲理研究、风俗研究。其中风俗研究又分为六个场景,包括私人生活、外省生活、巴黎生活、政治生活、军旅生活、乡村生活。巴尔扎克采用人物再现的方法,将各部小说串连起来,建成人间喜剧大厦。人间喜剧以编年史的叙述方式,描写贵族阶级的没落史、资产阶级的发家史、金钱的罪恶史。 4.湖畔派诗人:19世纪初期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流派。指住在英国北部昆布兰湖区的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三诗人结成的诗歌流派。湖畔诗人共同反对古典主义传统,向往唯物论,歌颂大自然。1798年,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共同发表了《抒情歌谣集》,并写了序言。序的主要内容是强调诗的题材源于日常生活与情感,诗的语言应是日常生活语言,诗人应该具有创造性的想象。这篇序言成了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三诗人的代表诗作分别是华兹华斯的《丁登寺》、柯勒律治的《老水手之歌》、骚塞的《审判的幻景》。 三、简述题(每题10 分,共20 分) 1.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要点:叙写人情风俗史,重视客观性,描写普通人,注意细节描写,坚持人道主义,以小说为主要体裁。 2.复述《安娜?卡列尼娜》小说的结尾描写. 此题主要是为了检查学生阅读外国文学名著的情况,“逼迫”学生读原著,重视细节描写。而不是背教科书。《安娜?卡列尼娜》小说的结尾描写是安娜卧轨自杀。 四、论述题(20 分) 1.于连形象的现代意义

外国文学史之浪漫主义文学概述

外国文学史之浪漫主义文学概述 一、浪漫主义思潮的产生: 1.浪漫主义思潮是法国大革命和欧洲民主、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期的产物,浪漫主义的主导特征是表现自我、抒发主观情感。 2.浪漫主义与当时欧洲一些国家的政治时局有着一定关系。19世纪前30年,法国政治领域出现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潮,贡斯当和斯达尔夫人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自由主义思潮中强调的个人独立、极端自由成为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核心。 3.德国古典哲学为浪漫主义文学奠定了哲学基础。 4.浪漫主义:浪漫主义作为文学创作的方法和艺术风格,从艺术产生之日起就已存在,早在古希腊时期的《荷马史诗》中就开始运用。至于中世纪的骑士传奇则与浪漫主义有直接渊源。近代的浪漫主义概念源于中世纪的“罗曼司”,指中世纪的骑士生活、骑士与贵妇的爱情故事和风流韵事等。文艺复兴时期,塔索、斯宾塞的叙事诗继承了罗曼司的不少特点。到18世纪下半叶,浪漫主义一词开始在英德法流行开来,在文学传统上浪漫主义与18世纪启蒙文学,特别是伤感主义文学有紧密联系。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被认为是浪漫主义的前奏,而英国兴起的伤感主义则被称为前浪漫主义。 二、浪漫主义文学基本特征: 作为一个具有共同社会历史背景和哲学理论基础的文艺流派,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特征: 1、首先,强调主观感情,注重抒发自我。这是浪漫主义文学最突出、最本质的特征。浪漫主义作家都认为古典主义所宣扬的理性对文艺创作是一种束缚,于是强调创作自由,把情感和想象提到首要的地位,华兹华斯在《抒情歌谣集·序》中声称“诗歌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因此,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诗歌。 2、其次,推崇想象力。浪漫主义作家在创作中抒发自我情感时,其笔下大胆的想象也着实令人折服。比如雪莱在致友人葛德文的信中对自己的才能评价道:“我一向认为我自己的才能就是在于这一点:在于同情心,在于跟感情和深思相互联系的那种想象力。”所以在浪漫主义文学中,作家可以在作品中驰骋想象、尽情发挥,天上人间无所不写。 3、再次,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由于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和城市工业化的丑恶,浪漫主义作家响应卢梭“回到自然”和18世纪伤感主义文学“返回自然”的口号,着力描写自然景物,描绘山岭、湖泊、海洋和森林,抒发作家对大自然的感受。在他们笔下,充满了对城市文明的诅咒,往往同城市生活的丑恶、庸俗卑下只是为了衬托大自然的美和崇高,借以寄托对自由的理想。例如湖畔派的诗歌、普希金的《茨冈》、《致大海》等。现在,浪漫主义作家创作的歌颂、赞美大自然的作品已成为生态批评笔下的热门话题。 4、第四,重视中世纪的民间文学,提出“回到中世纪”的口号。“浪漫主义”一词本来就是由中世纪的浪漫传奇演变来的,浪漫主义文学也是从搜集中世纪民间文学开始的。由于中世纪民间文学不受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的束缚,想象丰富、情感真挚、表达方式自由、语言通俗,这些特点正符合浪漫主义的理想追求。此外,中世纪民间文学充分体现了各国民族文化传统,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有助于唤起民族的觉醒。因此,由于浪漫派作家的倡导,民间文学对革新当时文学内容和形式都起了重大作用。 5、第五,夸张的手法、强烈地对比、离奇的情节。这是浪漫主义文学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最鲜明的特点。雨果就是对比艺术的倡导者和大师,他在《克伦威尔序言》中提出了著名的美丑对照原则:“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崇高的背后藏着粗俗,善与恶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这样,强烈地对比,离奇的情节,鲜明夸张的人物形象,神话色彩以及奇特的异域情调和平凡的日常景象的交织、对照,就构成了浪漫主义文学艺术上的鲜明特征。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作业】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一、选择题 1.(2019·辽宁六校协作体联考)“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来到。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现今是令人悲哀。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下列作品与之属于同一流派的是() A.《战争与和平》B.《自由引导人民》 C.《童年》D.《百年孤独》 B[根据材料“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来到……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属于积极浪漫主义,《战争与和平》属于现实主义,故A项错误;《自由引导人民》属于浪漫主义,故B项正确;《童年》属于无产阶级文学,故C项错误;《百年孤独》属于现代主义,故D项错误。] 2.(2019·北京东城区检测)1836年,参加宪章运动的英国工人们高举着旗帜集会,旗帜上写着:“自由之神再一次召集大军,发抖吧,你们这些暴君!难道你们还讪笑这是虚张声势?到头来,你们会流血而非流泪!”这首名为《自由》的诗属于() A.浪漫主义文学B.古典主义文学 C.现实主义文学D.现代主义文学 A[根据材料时间和诗歌中注重对感情的表达可以判断是浪漫主义,故A项正确;古典主义文学强调的是形式的统一,材料中并未体现,故B项错误;现实主义文学是对社会现实的揭露,故C项错误;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兴起的,与题目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3.(2019·辽宁五校联考)1836年,果戈理发表了《钦差大臣》,该书描写道,纨绔子弟赫列斯达可夫从彼得堡途经外省某市,被误认为“钦差大臣”,在当地官僚中引起恐慌,闹出许多笑话。果戈理用喜剧这面镜子照出了当时社会达官显贵们的丑恶原形。这反映出作者() A.反封建反专制的崇高理想B.着重刻画人物内心的情感 C.反传统反理性的表达方式D.批判剖析不公的社会现实 D[材料中反映了作者对官僚讽刺,但并未上升到反封建反专制的高度,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当时的社会形态,未突出个人情感,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反传统反理性,故C项错误;根据“用喜剧这面镜子照出了当时社会达官显贵们的丑恶原形”可知作者意在揭露和批判当时不合理的社会现实,故D项正确。] 4.近现代某一文学流派反映了工业化进程中个人普遍的陌生感和孤独感,揭示了物质文明的残酷和冷漠无情,集中体现了西方世界普遍性的精神危机和悲观情绪。下列属于该流派的作品是() A.《悲惨世界》B.《战争与和平》 C.《母亲》D.《等待戈多》

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在19世纪上半叶达到繁荣时期,是西方近代文学最重要的思潮之一。在纵向上,浪漫主义文学是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本主义理念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僵化的法国古典主义的有力反驳;在横向上,浪漫主义文学和随后出现的现实主义共同构成西方近代文学的两大体系,造就19世纪西方文学盛极一时的繁荣局面,对后来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定义 以现实为基础,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绚丽多彩的想象和直白夸张的表现手法,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简析 以现实为基础——现实为文学创作的土壤,浪漫主义的创作源泉和灵感都来自于现实,并非脱离现实。 热情奔放的语言——浪漫主义抒发感情的文字特点。浪漫主义文学的字句极其考究,力求完美,因为此特点,浪漫主义文学许多作品成为“唯美主义”的代表作。 绚丽多彩的想象——在形象塑造上,浪漫主义文学常用比喻、象征等手法。 直白夸张的表现手法——浪漫主义文学通篇看似脱离现实,因为其塑造的形象极其夸张,但仔细品读,会发现自己身边就存在相似的人或事。 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目的。“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其实就是希望社会更美好,所以浪漫主义文学的创作目的和其他文学创作的目的是相同的。 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创作方法,与其他文学创作方法相比,并无优劣之分,只是表现手法不同而已。 分类 传统政治分类

浪漫主义文学在传统分类中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 积极浪漫主义——具有强烈的革命精神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消极浪漫主义——不具有革命精神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以上分发明显不科学,但从作品的感情抒发的方式不同,积极和消极的概念仍可保留,不过需要重做定义: 积极浪漫主义——以直白宏大的语言表达感情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如雪莱、屈原、普希金消极浪漫主义——以含蓄内敛的语言表达感情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如英国湖畔派、中国新月派 以作品表现形式 浪漫主义以作品表现形式分类可以分为两类:有神浪漫主义与无神浪漫主义。 有神浪漫主义——以传说或自创的“神”的形象为载体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如泰戈尔、屈原、但丁 无神浪漫主义——以自然或社会现象为载体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如应该湖畔派、中国新月派 文学作品各类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积极浪漫主义文学并不比消极浪漫主义文学更优越,无神浪漫主义文学也不比有神浪漫主义文学更先进。之所以对文学作品分类,只是为了更好的学习与品读,除此之外并无实际意义。 介绍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一样,作为一种文学观念和一种文学的表现方式,在世界各民族文学发展的初期,就已经出现了。但是作为一种文学思潮,一种文学表现类型,以及作为一个明确的文学理论概念,却是后来逐渐形成的;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如果说浪漫主义文学最基本的特点是以充满激情的夸张方式来表现理想与愿望的话,那么,可以说,在世界各民族最初的文学活动中,就已经存在这种形态的文学了。例如各个民族都有的远古神话、中国先秦文学中的《楚辞》,都有这样的特点。表现理想和幻想本是促成文学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文学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浪漫精神是文学的一个重要源头,文学从一开始就和浪漫主义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不过,明确地把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精神来倡导、来鼓吹,以至于形成了一个波澜壮阔文

19世纪欧美文学复习资料 精简版

19世纪欧美文学复习资料精简版 浪漫主义文学: 1.1798年,华兹华斯(湖畔派中成就最高)与柯勒律治合作《抒情歌谣集》,标志英国浪漫文学兴起。《抒情歌谣集·序》称为英国浪漫主义划时代的宣言。 2.英国湖畔派:(英国第一代浪漫主义诗人) ①英国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作家是“湖畔派”三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 ②他们远离城市隐居湖区,都喜欢歌颂大自然,描写宗法制农村生活,以此来抵制资本主义的城市文明。 3.英国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拜伦、雪莱) 4.拜伦(英国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贵族、反叛者、自由与正义) 长篇讽刺诗《唐璜》 (1818-1823) 5.拜伦式英雄:是指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作品中的一类人物形象。这些英雄大多出自于拜伦的《东方叙事诗》里。他们高傲倔强,既不满现实,要求奋起反抗,具有叛逆的性格;但同时又显得忧郁、孤独、悲观,脱离群众,我行我素,始终找不到正确的出路。例如,抒情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中贵公子哈洛尔德,《东方叙事诗》之一《海盗》中的主人公康拉德,哲理剧《曼弗雷德》中的主人公曼弗雷德,等等。 6.东方叙事诗: ①1813—1816年拜伦完成了一组以东方故事为题材的故事,称《东方叙事诗》。包括《异教徒》、《阿比道斯的新娘》、《海盗》、《莱拉》、《柯林斯之围》、《巴里西纳》6部长诗。 ②叙事诗中的主人公被称作“拜伦式英雄”,这些叙事诗又叫“叛逆者叙事诗”。 7.拜伦长篇讽刺诗《唐·璜》热情、玩世不恭、但不绝望、忧郁。 8.雨果《(克伦威尔)序言》的发表,是法国浪漫主义的宣言书。 9.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的先驱:夏多布里昂 10.雨果(法国浪漫主义的主将和领袖) 11.《巴黎圣母院》(1831)美丑对照 12.《悲惨世界》(1862):人道主义思想主要人物:冉阿让、芳汀、柯塞特。 13.惠特曼(美国浪漫主义最伟大的诗人):《草叶集》“自由诗体” 14.麦尔维尔《白鲸》(1851) 自然主义文学: 1.左拉: 《苔蕾丝·拉甘》:是左拉的第一部自然主义小说。 《卢贡-马卡尔家族》:是左拉自然主义大型系列小说,长河小说,它的副标题“第二帝国时期一个家族的自然史和社会史”。1871-1881创作第一阶段,1882-1893第二阶段。《小酒店》(1876):第一部获得巨大成功的作品。主人公少妇:绮尔维丝 《娜娜》(1879-1880):是《小酒店》的续篇。绮尔维丝的女儿:娜娜 《萌芽》:描写劳资矛盾。主人公青工:艾蒂安·朗蒂埃 2. 自然主义:是文学艺术创作中的一种倾向。作为创作方法,自然主义一方面排斥浪漫主义的想象、夸张、抒情等主观因素,另一方面轻视现实主义对现实生活的典型概括,而追求绝对的客观性,崇尚单纯地描摹自然,着重对现实生活的表面现象作记录式的写照,并企图以自然规律特别是生物学规律解释人和人类社会。在文学艺术上,以“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摹仿”作为出发点的自然主义创作倾向,是同现实主义创作倾向一样源远流长的。但作

19世纪外国文学

第四节普希金 1. 普希金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也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 和“俄国诗歌的太阳”。在普希金的抒情诗中,最能体现他个性,最具有社会影响的,是他的政治抒情诗。如《自由颂》《致恰达耶夫》《乡村》等。 2. 普希金南方诗篇:《高加索的俘虏》,《强盗兄弟》《茨冈》等。长诗主人公都性格强悍,感情激越,与黑暗社会势不两立。 3. 普希金的抒情诗自然质朴、真挚纯洁,且“包含着生命”(别林斯基)。著名作品有《致凯恩》《皇村的回忆》《十月十九日》《窗》《我爱过你》等。被别林斯基誉为“俄国第一个偷到缪斯金腰带的人。” 4. 普希金最负盛名的剧作是历史悲剧《鲍利斯·戈都诺夫》。作者通过人物之口明确提出“人民的公意”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 5.1830年,普希金写出了由5个短篇组成的《别尔金小说集》。《驿站长》是其中最优秀的短篇,开俄国文学抒写小人物命运之先河。 6.普希金反映农奴的苦难和农民暴动的小说,其中成就最高的是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这是一部反映普加乔夫起义的作品。 7.《叶甫盖尼·奥涅金》是普希金最重要的一部作品,是他的第一部诗体小说,也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石。作品的意义:贵族知识分子与人民关系的问题。它和《上尉的女儿》一起被誉为“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 8.奥涅金形象:(1)塑造了俄国贵族革命时期奥涅金这个开始觉醒但又找不到出路的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2)奥涅金具有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的思想倾向。他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也看不到出路,看不到希望。他愤世嫉俗但又非常脆弱。他希望改变现状但又不可能与这个社会彻底绝裂。因此他的生活态度往往是消极的逃避。(3)奥涅金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的典型。 9.达吉雅娜是普希金理想中的贵族妇女。她具有奥涅金的叛逆气质,又有奥涅金所没有的东西,她真诚、朴实、纯正、高贵,是普希金最喜爱的人物,作者把她称为“我可爱的理想”。第七章19世纪文学(二) 第一节现实主义成为文学主流 1.批判现实主义的产生:(1)冷静务实的社会心理。(2)自然科学、唯物主义哲学、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长足发展。(3)承前启后的现实主义传统。 2.批判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1)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2)批判性、暴露性、改良性。 (3)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3.19世纪中期,现实主义文学开始成为主流,但浪漫主义文学仍在继续发展。无产阶级文学、象征主义文学、唯美主义文学也开始出现。 4.宪章派文学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文学。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宪章运动的 产物,主要成就是诗歌。最有名的宪章派诗人有琼斯、林顿等。 法国: 1. 梅里美是19世纪法国极富艺术魅力的作家。后期作品以《卡门》即《嘉尔曼》最为有名,是极富浪漫色彩的爱情悲剧。从卡门这个充满野性与性感的女人身上作者发掘并放大了现代文明之外的原始的生命强力。 2.福楼拜《包法利夫人》爱玛的悲剧及社会意义:(1)作品描写了爱玛?包法利的悲剧命运。这是一个在贵族资产阶级社会的腐蚀和逼迫下堕落毁灭的妇女形象。(2)爱玛感情热烈,耽于幻想,厌倦乡下生活和平凡的丈夫。她追求传奇式的爱情却变成了别人的玩物;模仿贵族

欧美文学史19世纪前重点论述

论述 1.堂吉诃德的人物形象:外在滑稽的喜剧性与内在矛盾的悲剧性 (1)典型形象: ①矛盾复杂。一心匡正社会,小说当现实。无视时代抱不平,“最讲道德、 最有理性的疯子”。 ②维护正义甘愿牺牲的勇士。痛恨专制残暴,同情劳苦大众,向往自由, 保护权利尊严。见义勇为。“一切东西都平等”善良幽默可亲渊博。 ③理想主义化身。执著于理想化骑士道,不怕议论讥笑侮辱打击。碰壁 却越战越勇。人文悲剧。 ④悲剧性人物。迂腐固执、脱离现实、耽于幻想、行动盲目,想入非非, 丧失理性对现实感觉判断,荒唐卤莽,不吸取教训,碰壁后害人害己。(2)人物形象的喜剧性错位: ①喜剧是一种凸显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现实与理想、目的与手段、 动机与效果等不协调或不和谐,给人以笑的审美类型。 ②矛盾即喜剧主体采取行动的外部形式与内在精神间的矛盾,导致主体 目的与手段间错位,行为动机与结果悖反 ③堂吉诃德的人物形象通过四个矛盾的设置,表现了喜剧性的错位效果: 一是梦幻中的时代/现实世界;二是主观任意幻想/企图实现幻想的方 式;三是梦想中贵族骑士/现实中破落绅士;四是年轻骁勇游侠骑士/ 年老赢弱乡绅 (3)悲喜交融的内在崇高性: ①滑稽与崇高、喜剧性与悲剧性矛盾统一: 滑稽的喜剧性(外在的滑稽)——表现在人物的形象、行动、语言、思 维方式等等; 崇高的悲剧性(内在的崇高)——表现在人物的理想主义、嫉恶如仇、 见义勇为、不惜性命等性格特点 ②痴迷的幻想家和清醒的智者的矛盾组合: 即“心灵与现实的脱节”——学识渊博、谈吐不凡、向往黄金时代和 反对自由与奴役、清廉公正爱民的政治理想。 2.《失乐园》的艺术成就: (1)《失乐园》创作于1667年,长一万九千余行,共12卷,题材来源于《圣经》中的《创世纪》和《启示录》。 (2)谋篇布局:史诗采用倒叙手法,结构宏大、场面雄伟,人物超凡脱俗,讽喻隐秘巧妙,音调铿锵有力,艺术炉火纯青; 史诗共分两条情节线索:一是大天使撒旦反叛上帝,被逐出天堂,打 入地狱;二是人类始祖亚当夏娃违反禁令,偷食禁果,被逐出伊甸园, 线索交叉于撒旦引诱夏娃吃禁果的第九章。 (3)艺术形式: ①回归荷马、维吉尔以至但丁的传统,以史诗形式进行创作;也避开 欧洲当时盛行的骑士文学,从《旧约全书》短短的开篇“创世纪” 中取材,铺陈推衍。 ②整部史诗处处高潮迭起,充满戏剧化的张力,描绘了奇瑰的想象和

(完整word版)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各作家要点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第一节概述: 一、浪漫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基本特点 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为繁荣时期 产生背景:1、它法国大革命催生的社会思潮的产物:自由、平等、博爱,浪漫派作家往往从个性受压抑、个人才能得不到发展、个人愿望和抱负得不到实现等角度,表现人物与社会的矛盾。法国大革命对这些作家的浪漫主义倾向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2、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欧美浪漫主义文学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3、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经历了历史的发展过程。从英德——法国——俄国。 思想特点:1、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提倡个性解放,反对社会对人的精神束缚和压迫:古典主义崇尚“三一律”,典雅和崇高的风格,浪漫主义突破了这道顽 固的藩篱。 2、从民主主义立场,或者从留恋旧制度的立场,抨击封建制度或者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 3、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 4、偏重与描写自然风光,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和现实,标举卢梭“回归自然”的主张。 艺术特点:1、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有强烈的主观性。 2、浪漫派对各种艺术形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民间文学的重视以及实体长篇小说的 创造:学习表现手法,采用民间口语、名额韵律创作,丰富了文学的表现手法,在当时一味仿古的低劣 作品充斥文坛的情况下,无疑带来了清新、活泼、健康的新气象。 3、浪漫主义文学惯用对比和夸张,重视丑的美学价值,大力提倡想象。雨果是对比艺术的提倡者和大师。 4、忧郁感伤的情调为浪漫派作家所喜好。 二、欧美各国的浪漫主义文学 英国最早出现浪漫主义文学的国家之一。 ?罗伯特.彭斯和威廉.布莱克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前驱,彭斯从苏格兰民歌中吸取养料,擅长抒情和讽刺。 ?湖畔诗人:华兹华斯,萨缪尔.柯勒律治和罗伯特.骚赛:寄情山水,缅怀中世纪和宗法式农村生活。 ?拜伦和雪莱将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推向高峰,两人加强了对现实的关注,具有批判精神。雪莱:冬天如果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发源地,早期浪漫主义文学具有浓厚的唯心主义和宗教色彩。 ?“耶拿派” ?“海德尔堡浪漫派” ?格林童话:雅科布.格林和威廉.格林 法国浪漫主义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雨果,大仲马 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以诗歌为主 ?强烈战斗精神,向往自由和民主。 ?茹科夫斯基,俄国第一位抒情诗人,革新了诗歌的形式和个格律,受到伤感主义影响,充满神秘色彩。 ?普希金、果戈里 东欧 美国:爱默生,梭罗、华盛顿.欧文(美国文学之父)、华兹华斯 第二节华兹华斯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先驱,“湖畔派”诗人中创作成就最大的一位。 一、创作特色: 1、最乐于、善于描写大自然。

19世纪文学名词解释

19世纪文学名词解释 1、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是18世纪末兴起于德国,并在19世纪初期盛行于欧美各国的一种文学思潮。浪漫主义作家偏重于表现主观理想,他们的作品想像丰富,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对丑恶的的社会现实的厌恶使他们往往寄情山水,讴歌自然;浪漫主义作家批判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重视中世纪的民间文学,提出“回到中世纪”的口号;作品追求离奇的情节和强烈的艺术效果,主人公常常活动于奇异的自然环境或富有异国情调的遥远的部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诗歌,其次是戏剧和小说。代表作家有:拜伦、雨果、普希金、惠特曼等。 2、批判现实主义 批判现实主义是19世纪30年代在法国出现,后在19世纪中后期和20世纪初期的欧美具有极大影响的一种文学思潮。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突出特点就是真实和广阔地反映社会生活,深刻地揭露现实矛盾和批判社会罪恶;同情社会下层的小人物,反映他们的悲惨命运和内心痛苦;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并注意细节的真实。但不少作家以抽象的人道主义为出发点来批判黑暗现实,难以找到准确变革社会的道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各种文学体裁均有佳作,其中尤以长篇小说为最。优秀作家众多,如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易卜生等。 3、自然主义 19世纪60年代产生于法国并流行于欧洲,自然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孔德的实证主义,泰纳首先把它应用到文学上。自然主义文学的理论创始人左拉在《实验小说》和《自然主义小说家》等著作中提出一整套创作原则:强调文学创作的科学性,否定典型化原则;主张超越政治和道德,以遗传学和生理学原理去解释人的行为与社会现象;要求作家对社会进行冷静客观的、照相实录式的描写。严格按照这种原则创作的作品往往缺乏提炼、思想、想象和情感。比较典型的体现自然主义风格的作品是龚古尔兄弟合写的《翟米尼·拉赛德》等小说。左拉虽提倡自然主义,但在实际创作中仍接近现实主义。 4、唯美主义 唯美主义是19世纪中后期在法、英等国流行的一个文学流派。唯美主义作家愤世嫉俗,不愿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但又采取逃避现实、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他们反对“附庸美”,既反对艺术受制于金钱,也反对艺术为人生服务,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他们认为艺术不应反映生活,无需顾及道德,艺术要追求的就只是感觉和印象,是绝对的和至高无上的美。然而在实际创作中,唯美主义作家还是创作了一些从独特的角度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唯美主义的作品讲究辞藻、韵律,重视静物的描绘,形式较为精致。代表作家主要有:英国的王尔德、法国的戈蒂耶等。 5、巴黎公社文学 巴黎公社文学是1871年公社革命时期的文学,包括公社诞生前后近20年公社战士的文学创作,它宣告了无产阶级文学新时代的到来。公社文学生动地描述了战士为推翻专制制度而进行的浴血斗争,讴歌了他们们的大无畏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控诉了资产阶级对革命的血醒镇压,同时表达了共产主义的理想。公社文学体裁多样,有小说、散文、政论、诗歌、戏剧等,以诗歌成就最大。最著名的诗人是《国际歌》的作者欧仁·鲍狄埃。 6、美丑对照原则 “美丑对照”是雨果著名的美学主张,也是他不少作品的鲜明特色。雨果认为:“丑就在美的旁

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知识总结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知识总结 【知识结构】 【时空定位】 19 世 纪 以 来 的 世 界 文 学 艺 术 文学的繁荣 美术的辉煌 音乐 流 派 19世纪 现代主义---心灵迷惘和痛苦(20C 中期以来) 亚非拉文学—反帝反殖 苏联文学—社会主义革命建设(20C 上半期) 现实主义 20世纪 流派 早期印象画派(19C 后半期)光色研究、色彩变化 新古典主义(18C 末----19C 初)英雄主义、理性 现实主义(19C 中期)---表现社会现实 浪漫主义(19C 上半叶)--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后期印象画派(19C 末20C 初)个性、色彩、夸张 现代主义(20C 中后期)反传统、反理性、精神困惑 19世纪音乐 20世纪音乐 现代主义(流行音乐)—爵士、摇滚、蓝调 电影:诞生---默片---有声---彩色---宽荧幕立体声—3D 电影 歌剧 浪漫主义 民族乐派 影视 艺术 电视:出现---首次播出---电视剧---彩色---电视普及---实况录像、卫星传播

【知识梳理】

【专题重点】 一、文学艺术与政治演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关系

1.古代中国文学艺术发展与政治演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关系。 (1)唐朝:唐朝实行科举制,进士科以诗、赋为主要内容,这为唐代诗歌的繁荣提供了政策环境。唐朝的边塞诗折射出当时的边疆开发与生活状况。唐朝开放的文化政策、国家的繁盛统一为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提供了创作素材。唐朝的由盛转衰、藩镇割据,孕育了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 (2)宋朝:宋代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为词的流行、话本和风俗画的出现提供了经济、社会基础。生活在两宋之交的李清照,其词风的差异深受生活环境变迁的影响。辛弃疾的词体现了南宋时期宋金对峙、人民渴望收复中原的愿望。 (3)元朝:元初中断科举制,部分文人转向元曲和杂剧的创作,这为元曲和杂剧的繁荣提供了社会基础,随着科举制的恢复,元曲和杂剧的创作开始衰落。 (4)明清时期:在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商品经济繁荣、工商业市镇的兴起、工商业者社会地位的提高、市民阶层的进一步壮大的时代背景下,通俗化的明清小说繁盛。《儒林外史》抨击八股取士的危害,《红楼梦》折射封建制度走向衰落,《西游记》体现了新兴工商业者追求个性自由的欲求。明清的文化专制促使部分画家借物抒情、借物铭志,以梅、竹、兰、菊等为主要素材的文人写意画成熟。清朝时期北京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京剧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环境。 2.近代以来西方文学艺术发展与政治演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关系。 (1)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是剧烈的革命、频繁的战争,腐败的政治,使启蒙思想家曾经渴望的“理性王国”一时幻灭。文学家艺术家转而关注和表现人的内心情感世界,崇尚浪漫主义。 (2)19世纪中叶后,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和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各种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文学艺术家开始对社会现实进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批判现实主义开始盛行。 (3)19世纪末,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电气时代的到来,艺术家重视光和色的作用,捕捉瞬间印象,印象画派兴起。同时,电影诞生、电影技术发展。 (4)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和不断的经济危机带来了大动荡和大变化,使西方文学艺术产生重大变化,现代主义文学兴盛起来。 二、19世纪以来西方主要文学流派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影响 (1)时代背景:①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革命和战争频仍,动乱不已。政治中的黑暗,社会的不平等,使人们感到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远不如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

外国文学史19世纪文学复习资料

19世纪文学复习资料 第一节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繁盛) 一、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对个人的独立和极端自由的强调,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核心思想。)浪漫主义把创作视为一种自我表现,一种个性的外化和一种情感的宣泄,因而作品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 浪漫主义文学表现了对自然的崇拜,对都市文明的厌倦,对“异国情调”的浓烈兴趣。在浪漫主义诗人那里,自然的崇高和“异国情调”与都市文明的庸俗丑恶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浪漫主义文学有一种“中世纪精神”(Medievalism),它表现为对基督教的美化、对民间文学的重新发现、对非古希腊罗马的神话的浓厚兴趣 浪漫主义文学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倡导艺术的独创性和个人色彩,强调情感、想象、天才、灵感和无意识。 二、浪漫主义文学在各国的发展状况 (一)德国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思潮的发源地) 早期浪漫主义( 1797至1802) 1、“耶拿派”:是欧洲第一个浪漫主义团体,核心人物是施莱格尔兄弟,创办《雅典娜神殿》杂志,宣传浪漫主义的文艺主张。

2、“耶拿派”的另一作家是诺瓦利斯,诗的内容多为赞美死亡,描写黑暗,充满浓厚的悲观情绪和宗教神秘主义色彩,如诗集《夜的颂歌》是为悼念早逝的未婚妻而作;另一作家则是蒂克,他著有《民间童话集》三卷,开创了童话小说的新题材。 ●中期浪漫主义(1803至1815 ) 1、“海德尔堡浪漫派”:代表是布仑塔诺和阿尔尼姆,他们关注现实,重视发掘民族文化遗产,搜集整理民间诗歌,编纂了德国民歌集《男孩的神奇号角》。 2、格林兄弟《儿童与家庭童话集》所搜集的童话是世界文化遗产中

塞三诗人结成的诗歌流派。他们厌恶都市文明,反对资产阶级文明,致力于描写远离现实斗争的题材,讴歌农村生活和自然风景,描写神秘而离奇的情节和异国风光。 2、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共同构思创作的《抒情歌谣集》标志着浪漫主义文学在英国正式出现。1800年华兹华斯为诗集再版写序言,主张“诗歌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想象力是诗歌的灵魂”。1815年又从诗集中抽出自己的诗作单独成册,又附加一篇序言,这一前一后两篇序言,后来被称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美学宣言”。 ●第二代诗人:(拜伦、雪莱)恶魔派/积极浪漫主义 拜伦 拜伦式英雄: 高傲而倔强,忧郁而孤独、神秘而痛苦、与社会格格不入从而对之进行彻底反抗的叛逆者英雄性格—-烫烙着拜伦的思想个性气质。孤傲的反叛者,心怀人间悲哀同整个社会抗争 代表作品: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 ?《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主要内容:通过对哈洛尔德游历生活的叙述和抒情主人公的议论、抒情,反映了19世纪初期欧洲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主题思想:渴望自由、反对侵略、憎恨专制统治、歌颂民族解放斗争。拜伦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叙事诗《恰尔德?哈罗德游记》主要歌颂了欧洲民族民主解放运动。(反暴政、反侵略) 第一章主要写主人公在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见闻,反映了拿破仑铁蹄下当地人民的苦难,反抗和对自由的渴望。

19世纪后期外国文学的主要文学流派

一、19世纪后欧洲文学 十九世纪最后30年,是欧美文学史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 原因:主潮式的文学发展模式受到冲击,多元格局初步形成,是这时期文坛的显著特点。作为19世纪中期主潮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仍在继续发展,并拥有一批重要的动摇。在各种政治、社会、思想力量的影响下,无产阶级文学、自然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等流派带着各自的风采汇入历史的长河,它们或相互补充、交融渗透,或相互排斥、竞争发展,与批判现实主义分庭抗礼,构成多足鼎力之势。 (一)巴黎公社文学 巴黎公社文学是巴黎公社革命的直接产物,也是早期无产阶级文学的继续和发展。随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及其独立斗争的展开,19世纪三四十年代,在西欧的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相继出现了萌芽状态的无产阶级文学,如法国的工人诗歌、英国的宪章派文学和德国的革命诗歌等。巴黎公社文学主要包括公社斗争前后约二十年间公社战士们的大量文学创作,其基本题材多取自巴黎公社革命事业,真实地纪录了巴黎人民英勇的事迹和反对派血腥镇压的滔天罪行;表现了被压迫阶级为争取做人的权利而斗争的主题;塑造了无产阶级的英雄形象;采用通俗化、大众化的诗歌形式,诗歌是公社文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欧仁·鲍狄埃、让·巴蒂斯特·克莱芒和路易丝·米歇尔是公社诗人的杰出代表,主要作家及其作品:米雪尔(著名巴黎公社诗人):《和平示威》狄盖特:《红色圣女》鲍狄埃:《国际歌》。深深植根于革命斗争现实的巴黎公社文学,以其鲜明的政治倾向、丰富的思想内涵、昂扬的格调和理想的光彩,谱写了无产阶级文学光辉的第一章。 (二)自然主义 自然主义是对批判现实主义的继承、变异和发展。受科学技术进步的触动,在实证哲学和进化论、遗传学、生理学等学科成果的直接影响和启发下,自然主义文学思潮于19世纪中叶的法国开始萌动,主张“客观”、“冷漠”的福楼拜的创作,可谓自然主义先声。19世纪60年代初,龚古尔兄弟登上文坛,它们相继发表理论和作品,标志自然主义的诞生。60年代后期,特别是80年代初,左拉撰写了一系列重要的论文,对自然主义文学理论作了全面的总结和深入的阐述。与此同时,他创作了系列小说《卢贡-马卡尔家族》20部,使其成为自然主义文学的最杰出的代表。70年代末,左拉周围聚集了一群年轻作家,深受他文学观点的影响,其中著名的有莫泊桑和若利-卡勒·于斯曼(1848-1907)等。他们曾共同发表短篇小说集《梅塘夜话》(1880),被视为自然主义的盛举。80年代中,“梅塘集团”解体后,法国自然主义开始衰落,而影响却逐渐蔓延全欧,尤以在德国的声势最大。 特征: 1、再现自然,就是真实地而不是典型化地描写日常生活。 2、强调客观性,作家不是道德家,不要作任何价值评判,而是解剖家。 3、突出的科学性认为人的性格、欲望、行为都受制于生物规律,尤其是遗传规律。 4、要求描写达到一种科学性的精确,认为创作就是一种实验的过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