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节 化学平衡教学设计

第三节 化学平衡教学设计

第三节   化学平衡教学设计
第三节   化学平衡教学设计

第三节化学平衡教学设计

一、教册分析

平衡的理念其实一直是涉及在生活的大大小小事情中的(图片展示),随着化学知识的不断积累和对实验现象的深入观察,学生可能会产生是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能进行完全(达到反应的限度)这样的疑问。教学中本着温故知新的原则,从学生已有的溶解的知识,从溶解平衡导入化学平衡。从一个熟悉的内容出发引领学生进行思考,充分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对溶解平衡的理解和迁移,让学生建立化学平衡是个动态平衡的概念。达到激发学习兴趣,又启发思维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 2、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和特征

3、掌握化学平衡的判断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给出的情境,生活中触手可及的现象,让学生自己深切的领会到平衡存在的广泛性,真实性;

2.可以在一定启发的前提下,用自己的话总结出平衡的概念;并且会找出平衡状态

3.能够熟练运用到化学反应的分析上,和他人进行平衡状态的探讨,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自己的总结,可以让学生学会对化学反应的分类和总结;

2.深刻体会到化学平衡的状态,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将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牢记,树立判断是否平衡的理念。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化学平衡状态概念,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和判断标志

难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和判断标志

四、教学手段与方法:方法:启发、交流讨论、讲解等手段:多媒体

五、教学流程框图:

六、教学过程

思考1:在进行化学计算时,从未考虑的问题是?

蔗糖的溶解平衡阅读P25及资料

讨论:在一定条件下,达到溶解平衡后,蔗糖晶体的质量和溶液的浓度是否变

化?溶解和结晶过程是否停止?

一、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

定义: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注意:

1.可逆符号

2.同一条件,同时进行

3.可逆反应总是不能完全进行到底,得到的总是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混合物。

习题1:下列反应不属于可逆反应的是()

A. Cl2溶于水

B. NH3溶于水

C. 可充电电池的反应,如H2O+Zn+Ag2O Zn(OH)2+2Ag

D. 电解水生产氢气和氧气,点燃氢气和氧气的混合物生成水

2、在密闭容器中充入SO 2和18O原子组成的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开始反应,在达到平衡后,18O存在于()

A. 只存在O2中

B. 只存在于SO2中

C. 只存在于SO2 和SO3中

D. SO2、SO3、O2中都有可能存在

二、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

例一、在1L的密闭容器里,加0.01molCO和0.01mol H2 O(g), 发生反应CO(g)+H2 O(g)

CO2 (g)+H2 (g)。

1、反应刚开始时:反应物浓度___________,正反应速率____________

生成物浓度为_________,逆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

2、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浓度___________,正反应速率___________

生成物浓度____________,逆反应速率___________

3、一定时间后,必然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t1时刻后,v正=v逆即正反应消耗的量与逆反应生成的量相等,反应物和生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化学平衡

三、化学平衡

1、概念: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条件下,____________进行到一定的程度时__________________相等,化学反应进行到最大限度,反应物和生成物的______不再发生变化,反应混合物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简称

______________

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①逆:可逆反应②等: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③动:动态平衡(υ正= υ逆≠0 )

④定: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各组分的含量保持一定

⑤变:条件改变,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

四、平衡判断的方法规律一、对立统一,比例计量

例一:以反应mA(g)+nB (g ) pC(g)为例,达到平衡的标志为:

A的消耗速率与A的生成速率 A的消耗速率与C的速率之比等于

B的生成速率与C的速率之比等于

A的生成速率与B的速率之比等于

练习一

3、一定条件下,反应A2(g)+B2(g) 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同时生成n molAB

B、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B 同时生成n mol B

2

C、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 同时生成n mol B2

D、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 同时消耗n mol B2

4、一定条件下,反应N2+3H22NH3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一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三个H-H键形成

B、一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三个H-H键断裂

C、一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六个N-H键断裂

D、一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六个N-H键形成

规律二:能变化的物理量保持不变

例二、以反应mA(g)+nB (g) pC(g)为例

①混合气体的总压强、总体积、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改变而,(适用

于)

②、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密度不随时间改变而,(适用

于)

③各气体体积、气体分压、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随时间改变

3、在一定温度下,向a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气体和2mol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

X(g)+2Y(g)

2Z(g),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2

D、单位时间消耗0.1molX的同时生成0.2molZ

4、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A(s)+3B(g) 2C(g)+D(g)

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B的物质的量浓度

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规律三:特殊标志

①对于有色物质参加反应,如果体系颜色不变,反应达到平衡

②对于吸热或放热反应,如果体系温度不变,反应达到平衡

(g) + I2(g) 2HI(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5、可逆反应H

A、在1molH-H键断裂,同时有2molH-I键生成。

B、容器内各组分物质的量的分数保持不变。

C、容器内颜色的深度保持不变。

D、容器内的总压强保持不变。

小结

一、可逆反应:同一条件下,同时发生的两个方向相反的反应。可逆反应是不能进行到底的。从理论上讲,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可逆的,关键是反应的条件。

二、化学平衡状态: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质量(或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称之为化学平衡状态。

三、化学平衡特征:逆、等、动、定、变

四、.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1)υ正= υ逆(实质)规律:对立统一、比例计量

(2)(2)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标志)规律:能变化的物理量保持不变(3)特殊标志①对于有色物质参加反应,如果体系颜色不变,反应达到平衡

②对于吸热或放热反应,如果体系温度不变,反应达到平衡

【作业】教材P32T1、T5。

2020-2021年高二化学 化学平衡状态教学案

2019-2020年高二化学化学平衡状态教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可逆反应,掌握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 2.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运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计算,转化率的计算 教学重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运用化学平衡常数对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判断。 教学难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化学平衡状态 1、可逆反应 定义:在相同条件下同时向正、反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称可逆反应。 例: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水在电解时生成氢气和氧气,H2+O2=H2O是可逆反应。 (2)硫酸铜晶体加热变成白色粉末,冷却又变成蓝色,所以无水硫酸铜结合结晶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3)氯化铵加热变成氨气和氯化氢气体,两种气体又自发变成氯化铵,氯化铵的分解是可逆反应。 实用文档

可逆反应的特点: (1)不能进行到底,有一定限度 (2)正反两个方向的反应在同时进行 (3)一定条件下,正逆反应达平衡 可逆反应在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 反应开始 V正 > V逆 反应过程中 V正减小, V逆增大 到一定时间 V正=V逆≠0 2.化学平衡 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这种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要点:对象——可逆反应 条件——一定条件下,V正=V逆 特征——各成份的浓度不再变化 特点: 动—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V正=V逆≠0; 定—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的浓度保持不变; 实用文档

变—当外界条件(C、P、T)改变时,V正≠V逆,平衡发生改变 二、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1)等速标志,υ正= υ逆(本质特征) ①同一种物质:该物质的生成速率等于它的消耗速率。 ②不同的物质: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计量数之比,但必须是不同方向的速率。 (2)恒浓标志,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外部表现): ①各组成成分的质量、物质的量、分子数、体积(气体)、物质的量浓度均保持不变。 ②各组成成分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分数、气体的体积分数均保持不变。 ③若反应前后的物质都是气体,且总体积不等,则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总压强(恒温、恒容)、平均摩尔质量、混合气体的密度(恒温、恒压)均保持不变。 ④反应物的转化率、产物的产率保持不变。 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方法 实用文档

化学平衡移动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课:有哪些主要的特征?化学平衡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3.如果我们向一个处于化学平衡 的反应中增加反应物的量,经过一 段时间后,它还会平衡吗?(溶解 平衡相联系)。相等 回答:改变影响速 率的条件,来打破 原有平衡,建立新 平衡, 基本概念 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得知化学平 衡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维持,如果我们在改变外界条件(温度、浓度、压强)时,平衡状态会发生改变,经过一段时间又会重新建立一个新的平衡状态。创设情景,引入基本概念 新课学习[板书] 第三节影响化学平衡的条 件 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提出]浓度是否会影响平衡 [演示]将10mL0.01mol/L的KSCN溶 液与10mL0.01mol/L的FeCl 3 溶液相 混合,观察现象,给出信息,判断反 应物的反应量变化情况 [预测]往混合溶液中继续滴加 1mol/L的KSCN溶液,会有什么现象 [演示] 往KSCN与FeCl 3 的混合溶液 中滴加1mol/L KSCN,观察现象 [探讨] 溶液颜色加深,原混合液中过量的 FeCl3,和加入KSCN溶液继续反 应,使生成物浓度增加,溶液颜色 加深,你赞同该看法吗? [演示] 往原混合液中继续滴加1mol/L的 FeCl3溶液,观察现象 [结论]此反应为可逆反应,增大反 应物浓度平衡右移,生成物浓度增 加,颜色加深结合溶液颜色变化 [结论]对于可逆反应,增大反应物浓 度,平衡向减弱反应物浓度增大的方 向移动 [思考]在 的反应中,是否可以用改变浓度的方 法来减小CO的含量? 认真记笔记并回答 老师的提问。 按给出的化学方程 式进行计算,得出 FeCl 3 过量的结论 讨论,并给出可能 情况 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学生讨论分析 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创设情景,互动 合作 设计思路引导— —通过改变反应 物或生成物的浓 度来观察化学平 衡是否改变,如 何移动?→实验 现象具有可视 性、可比性、要 能通过现象说明 平衡的移动方 向。→联想到是 否可用颜色的变 化说明浓度的变 化(浓度越大颜 色越深)→提供 实验药品和工具 →进行实验。 小节理解浓度对化学平衡影响注意要点 并画出图像 ①浓度改变是指 气体浓度、溶液浓 深入探索化学平 衡的标志Fe2O3 2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2.3《化学平衡状态》参考教案

第三节化学平衡 一、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 溶解平衡的建立 开始时v(溶解)>v(结晶) 平衡时v(溶解)=v(结晶) 结论:溶解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二、化学平衡状态 1、定义: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引入]我们已经学过许多化学反应,有的能进行到底,有的不能进行到底。请同学们思考并举例说明。 [讲]化学反应速率讨论的是化学反应快慢的问题,但是在化学研究和化工生产中,只考虑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是不够的,因为我们既希望反应物尽可能快地转化为生成物,同时又希望反应物尽可能多地转化为生成物。例如在合成氨工业中,除了需要考虑如何使N2和H2尽快地转变成NH3外,还需要考虑怎样才能使更多的N2和H2转变为NH3,后者所说的就是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问题——化学平衡。 [板书]第三节化学平衡 [讲]如果对于一个能顺利进行的、彻底的化学反应来说,由于反应物已全部转化为生成物,如酸与碱的中和反应就不存在什么反应限度的问题了,所以,化学平衡主要研究的是可逆反应的规律。 [板书]一、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 [思考]大家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我现在在一个盛水的水杯中加蔗糖,当加入一定量之后,凭大家的经验,你们觉得会怎么样呢? 开始加进去的很快就溶解了,加到一定量之后就不溶了。[问]不溶了是否就意味着停止溶解了呢? [讲]回忆所学过的溶解原理,阅读教材自学思考后回答:没有停止。因为当蔗糖溶于水时,一方面蔗糖分子不断地离开蔗糖表面,扩散到水里去;另一方面溶解在水中的蔗糖分子不断地在未溶解的蔗糖表面聚集成为晶体,当这两个相反的过程的速率相等时,蔗糖的溶解达到了最大限度,形成蔗糖的饱和溶液。 [讲]所以说刚才回答说不溶了是不恰当的,只能说从宏观上看到蔗糖的量不变了,溶解并没有停止。我这里把这一过程做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化学平衡常数(教学设计)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化学平衡常数 考纲要求: (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①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②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③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④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的计算。 ⑤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并能利用相关理论解析其一般规律。 ⑥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高考分析: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高考的必考容,其主要命题的容有: ①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及其计算; ②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及其影响因素; ③应用平衡移动的原理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图像分析; ⑤转化率、平衡常数的含义及相关计算 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与化工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的题目是最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热点,特别是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及其计算是新教材增加的容,高考的热点。 学情分析: 从解题得分的统计可以发现:学生不能灵活的利用平衡移动的规律解决有关平衡的问题,特别是复杂点的问题往往感到触手无策;对平衡常数的理解仅停留在概念定义层面,不能充分发挥它解决平衡问题的功能。 复习目标: 1.加深学生对化学平衡常数的理解,并熟练的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的计算,提高解题技能。 2.帮助学生将化学平衡、平衡常数等知识点进行系统化、网络化。 教学过程: 1.展示考纲要求: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①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②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③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④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的计算。 ⑤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并能利用相关理论解析其一般规律。 ⑥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讲解: 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及其计算是新教材增加的容,是高考的热点。2013、2014年新课标全国Ⅰ卷、Ⅱ卷均考查了化学平衡常数这一知识点。

高中化学_化学平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化学平衡(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 2、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和特征过程与方法: 1、借助数学知识的图像来理解化学平衡的建立,利用数学工具解决化学问题 2、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归纳和总结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动态平衡的学习,加深理解“对立统一”这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点 1、化学平衡状态概念 2、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和判断标志 三、教学难点 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和判断标志 四、教学方法 类比、归纳、精讲点拨 五、教学过程 [导入]:图片引入课题 [复习]:可逆反应的定义和可逆反应的特点 1.可逆反应的定义: [练习] 判断下列有关可逆反应的说法是否正确 (1)H2和O2反应能生成水,水又能分解生成H2和O2,该反应为可逆反应 (2)SO2溶于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3)在一定条件下,把氢气和足量的氮气混合,充分反应后,氮气完全消耗。 2.可逆反应的特点: [引导学生理解溶解过程及溶解平衡的建立,为化学平衡建立做铺垫]

[类比溶解平衡,引导学生建立化学平衡] [类比溶解平衡,引导学生建立化学平衡] [引导学生归纳化学平衡相关结论] (二)化学平衡

[引导学生完成思考与交流1和2,归纳有关的规律]。 【思考与交流1】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3B(g) 2C(g) 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 C的生成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 B. 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同时生成3n mol B C. 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D. A、B、C的分子数比为1:3:2 【思考与交流2】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当物质的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不能表明反应A(g)+2B(g) C(g)+ D(g)达到平衡。() A. 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 B.混合气体的总压强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D.混合气体的密度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 [试一试]: [布置] :课下作业 1教材P32 2、3、4 2、预习化学学平衡的移动

《化学平衡状态》教案

一、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 溶解平衡的建立 开始时v(溶解)>v(结晶) 平衡时v(溶解)=v(结晶) 结论:溶解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二、化学平衡状态 1、定义: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板书]第三节化学平衡 [讲]如果对于一个能顺利进行的、彻底的化学反应来说,由于反应物已全部转化为生成物,如酸与碱的中和反应就不存在什么反应限度的问题了,所以,化学平衡主要研究的是可逆反应的规律。 [板书]一、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 [思考]大家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我现在在一个盛水的水杯中加蔗糖,当加入一定量之后,凭大家的经验,你们觉得会怎么样呢? 开始加进去的很快就溶解了,加到一定量之后就不溶了。 [问]不溶了是否就意味着停止溶解了呢? [讲]回忆所学过的溶解原理,阅读教材自学思考后回答:没有停止。因为当蔗糖溶于水时,一方面蔗糖分子不断地离开蔗糖表面,扩散到水里去;另一方面溶解在水中的蔗糖分子不断地在未溶解的蔗糖表面聚集成为晶体,当这两个相反的过程的速率相等时,蔗糖的溶解达到了最大限度,形成蔗糖的饱和溶液。[讲]所以说刚才回答说不溶了是不恰当的,只能说从宏观上看到蔗糖的量不变了,溶解并没有停止。我这里把这一过程做成了三维动画效果,以帮助大家理解溶解过程。

[投影]演示一定量蔗糖分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讲]这时候我们就说,蔗糖的溶解达到了平衡状态,此时溶解速率等于结晶速率,是一个动态平衡。 [板书]溶解平衡的建立 开始时v (溶解)>v (结晶) 平衡时v (溶解)=v (结晶) 结论:溶解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探讨]我们学过那些可逆反应?可逆反应有什么特点? 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完全, [讲]在容积为1L 的密闭容器里,加0.01molCO 和0.01molH 2O(g),的体系中各组分的速率与浓度的变化 [投影] [讲]开始时c(CO) 、c(H 2O)最大,c(CO 2) 、c(H 2)=0。 相等 V 正 时间 速率 V 逆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专题教学设计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专题教学 瓯海中学徐宇峰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中学化学基础理论部分的重点也是难点,同时也是历年高考试题中的热点。本章内容理论知识多,比较抽象,考查方式多样,面对众多的形式各异的方程,只有抓住本质,灵活应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顺利解题。本专题尝试在梳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回顾高考考点,剖析典型例题,在思维能力方法上进一步提升,并进行积极的拓展,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领悟,最后通过练习巩固。 一、考试大纲和基础知识的梳理 2005年考试大纲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平衡的要求(与2003年、2004年相同):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理解化学平衡的涵义及其与反应速率之间的内在联系。 (3)理解勒沙特列原理的涵义。掌握浓度、温度、压强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摘自(200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综合化学部分)) V= 概念 单位:mol/L·s 化学反应速率 外因: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 影响因素 内因:反应物的性质 概念 特征:逆、等、定、动、变 浓度 化学平衡影响因素压强勒夏特列原理 温度 计算:浓度、百分含量、转化率、产率、平均分子量 对于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两大块的知识复习,一定要注重知识的内在联 系,能够将知识网络化和体系化。化学平衡态的判断和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 本质上就是化学反应速率的改变情况。凡是影响化学平衡的外界条件都是影响反 应速率的条件,但是有些外界条件能同等程度的增大或减小反应速率,故对化学 平衡无影响。如:对于反应前后体积不变的化学平衡,增大压强,能加快反应速 率,但正逆反应速率的增大程度是相同的,所以平衡不移动。

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平衡常数教案

第三课时化学平衡常数【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能正确书写给定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并能进行相应的简单计算。 2、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各种数据资料的分析和处理,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合作意识。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重点】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温度对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 [引导]我们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存在化学平衡状态。那么,当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究竟有多少反应物转化成了生成物,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之间是否有一定的关系? 请大家完成P44页的问题解决表2-6 NO2(g)-N2O4(g)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计算求出平衡浓度关系,最后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探究活动]阅读教材和P44页表2—6,对表中数据进行观察计算并归纳。 起始浓度(mol·L-1) 平衡浓度(mol·L-1) 平衡浓度关系 C(NO2) C(N2O4) C(NO2) C(N2O4) C(N2O4) C(NO2) C(N2O4) C(NO2) 2.00×10-20 6.32×10-3 6.84×10-3 1.082 171.25 3.00×10-20 8.00×10-3 1.10×10-2 1.375 171.68 0 2.00×10-29.46×10-3 1.52×10-2 1.607 169.85 0 0.100 2.28×10-28.86×10-2 3.886 170.44 [总结]一定温度下: c (N2O4)/c2(NO2)=K [小结]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无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又不论反应物起始浓度的大小,最后都能达到化学平衡,这时N2O4的平衡浓度与NO2平衡浓度的平方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如果反应物或生成物不止一种,情况又如何呢? 如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H 2(g) +I2(g)2HI(g) 起始以及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如下表(见幻灯片)所示。他们的浓度间存在何种关系? [板书]一、化学平衡常数 1、定义:一定温度下,对于已达平衡的反应体系中,生成物以它的化学计量数为乘幂的浓度之积除以反应物以它的化学计量数为乘幂的浓度之积是个常数,这个常数叫做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用符号K表示。 [启发]刚才得出的平衡常数K是由一个特殊的反应引出的,其,但 如果对于任意一个可逆化学反应:m A+n B p C+q D其平衡常数K又该如何表示呢? [回答]平衡常数实际上是平衡混合物中各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方的乘积除以反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4高中《化学平衡》教案一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4高中《化学平衡》教案一 姓名班级学号 【课标要求】: 1.了解浓度、压强、温度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2.掌握用化学平衡的移动原理来定性定量地分析化学平衡问题。 3.了解平衡移动原理的重要意义,学会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重点】 浓度、压强、温度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难点】 用化学平衡的移动原理来定性定量地分析化学平衡问题。 阅读教材:P26-28 知识要点: 一、化学平衡的移动 化学平衡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___,化学平衡是有条件限制的___________平衡,只有在______________时才能保持平衡,当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改变时,化学平衡会被______________,反应混合物里各组分的含量不断___________,由于条件变化对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不同,致使v正__________v 逆 ,然后在新条件下建立___________ 1、化学平衡移动的定义:化学上把这种可逆反应中旧化学平衡的破坏、新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叫做化学平衡的移动 2、化学平衡移动的性质: ⑴、若外界条件变化引起v 正> v 逆 :平衡向______方向移动 ⑵、若外界条件变化引起v 正< v 逆 :平衡向______方向移动 ⑶、若外界条件变化引起v 正= v 逆 :旧平衡未被破坏,平衡_________ 巧记:化学平衡总往反应速率______的方向移动二、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增大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___________,平衡向___________移动 增大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 ,平衡向 移动 减小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 ,平衡向 移动 减小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 ,平衡向 移动 【结论】: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____反应方向移动; 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化学平衡向_____反应 方向移动。 【练习】 1、 在水溶液中橙红色的Cr 2O 72—与黄色的CrO 4—有下列平衡关系:Cr 2O 72— +H 2O 2CrO 4—+2H +把重铬酸钾(K 2Cr 2O 7)溶于水配成稀溶液是橙色。 ⑴向上述溶液中加入NaOH 溶液,溶液呈 色,因为 ⑵向已加入NaOH 溶液的⑴中再加入过量的H 2SO 4溶液,溶液呈 色,因为 。 ⑶向原溶液中加入Ba(NO 3)2溶液(已知Ba(CrO 4)2为黄色沉淀),溶液呈 色,因为 。 2、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SO 2(g)+ 12O 2(g) SO 3(g),如果温度保持 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A 增加的SO 2浓度,正反应速率先增大,后保持不变 B 增加的O 2浓度,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C 增加的SO 2浓度,逆反应速率先增大,后保持不变 D 增加的O 2浓度,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规律: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移动; 减小压强,化学平衡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移动;

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平衡状态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可逆反应,掌握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 2.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运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计算,转化率的计算 教学重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运用化学平衡常数对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判断。 教学难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化学平衡状态 1、可逆反应 定义:在相同条件下同时向正、反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称可逆反应。 例: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水在电解时生成氢气和氧气,H2+O2=H2O是可逆反应。 (2)硫酸铜晶体加热变成白色粉末,冷却又变成蓝色,所以无水硫酸铜结合结晶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3)氯化铵加热变成氨气和氯化氢气体,两种气体又自发变成氯化铵,氯化铵的分解是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的特点: (1)不能进行到底,有一定限度 (2)正反两个方向的反应在同时进行 (3)一定条件下,正逆反应达平衡 可逆反应在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 反应开始V正> V逆 反应过程中V正减小, V逆增大 到一定时间V正=V逆≠0 2.化学平衡 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这种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要点:对象——可逆反应 条件——一定条件下,V正=V逆 特征——各成份的浓度不再变化 特点: 动—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V正=V逆≠0; 定—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的浓度保持不变; 变—当外界条件(C、P、T)改变时,V正≠V逆,平衡发生改变 二、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1)等速标志,υ正= υ逆(本质特征) ①同一种物质:该物质的生成速率等于它的消耗速率。 ②不同的物质: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计量数之比,但必须是不同方向 的速率。 (2)恒浓标志,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外部表现): ①各组成成分的质量、物质的量、分子数、体积(气体)、物质的量浓度均保持不 变。 ②各组成成分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分数、气体的体积分数均保持不变。

高中化学平衡常数学案教案

化学平衡常数 【学习目标】: 1、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 2、运用化学平衡常数对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判断 3、运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计算,转化率的计算 【学习过程】: [引言]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之间有怎样的定量关系,请完成44页[问题解决],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一、化学平衡常数 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物浓度以系数为指数的幂的乘积与反应物浓度以系数为指数的幂的乘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 2、表达式: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mA (g )+ nB (g )pC (g )+ qD (g ) 当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K==c p (C)·c q (D)/c m (A)·c n (B) 阅读45页表2-7,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平衡常数的意义: (1)平衡常数的大小反映了化学反应进行的 程度 (也叫 反应的限度 )。 K 值越大,表示反应进行得 越完全 ,反应物转化率 越大 ; K 值越小,表示反应进行得 越不完全 ,反应物转化率 越小 。 (2)判断正在进行的可逆是否平衡及反应向何方向进行: 对于可逆反应:mA(g)+ nB(g)pC(g)+ qD(g),在一定的温度下的任意时刻,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有如下关系:Q c =C p (C)·C q (D)/C m (A)·C n (B),叫该反应的浓度商。 Q c <K ,反应向 正反应方向 进行 Q c =K ,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Q c >K ,反应向 逆反应方向 进行 (3)利用K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 若升高温度,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 吸热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若升高温度,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 放热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阅读45页表2-8、2-9,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二、使用平衡常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化学平衡常数只与 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2、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水(液态)的浓度、固体物质的浓度不写 C(s)+H 2O(g) CO(g)+H 2(g),K=c(CO)·c(H 2)/c(H 2O) Fe(s)+CO(g)Fe(s)+CO 2(g),K=c(CO 2)/c(CO) 3、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关 例如:N 2(g)+3H 2(g)2NH 3(g)的平衡常数为K 1,1/2N 2(g)+3/2H 2(g) NH 3(g)的平衡常数为K 2,NH 3(g)1/2N 2(g)+3/2H 2(g)的平衡常数为K 3; 写出K 1和K 2的关系式: K 1=K 22 。 写出K 2和K 3的关系式: K 2·K 3=1 。 写出K 1和K 3的关系式: K 1·K 3=1 。 三、某个指定反应物的转化率=该反应物的起始浓度 该反应物的平衡浓度该反应物的起始浓度 ×100%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教学设计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分析 (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补充说明 6.描述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知道化学平衡常数的涵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反应物的转化率。 6.1 知道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及其限度;能描述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认识化学平衡移动规律。 可利用图像、数据等描述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 6.2 知道化学平衡常数和转化率的涵义。 6.3 能进行有关化学平衡常数和转化率的简单计算 7.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用相关理论加以解释。 7.1 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7.2 理解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能运用该原理对化学平衡的移动情况进行分析。 (二)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状态建立的过程,认识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并能初步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2) 认识化学平衡移动的规律,知道化学平衡常数和转化率的涵义。 (3) 了解温度、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利用图像、数据等描述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 (2) 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培养学生利用实验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运用勒夏特列原理对化学平衡的移动情况的分析和判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素养。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应用化学理论解决一些相应的化工问题的同时,体会化学理论学习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本节内容在教材编写上,力图体现从定量角度更为深刻地认识化学反应,因此与有关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限度两方 面相关的概念和理论,就构成了本节的教学重点。 从学生学的角度考虑,本节内容既抽象又具体。抽象在它的理论解释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有些反应的深层本质学生是接触不到的,只能凭思考,想象,增大了学习的难度;说它具体,是在生活中有大量鲜活的事实,因此为学生掌握本节内容造成相当难度。 从教师教的角度考虑,化学平衡及影响因素等教学内容,教师在大纲教学时相对熟悉,而化学平衡常数是本节的新增内容,教师接触较少,无形中给教师的教造成一定难度。通过以上分析。确定本节的重、难点如下: 本章教学重点: 1. 化学平衡的概念的建立。 2.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 3. 勒沙特列原理的归纳总结。

化学平衡移动教学设计精编WORD版

化学平衡移动教学设计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教学设计

些因素的影响? 3.如果我们向一个处于化学平衡的反应中增加反应物的量,经过一段时间后,它还会平衡吗?(溶解平衡相联系)。回答:改变影响速 率的条件,来打破 原有平衡,建立新 平衡, 基本概念 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得知化学平 衡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维持,如果我们在改变外界条件(温度、浓度、压强)时,平衡状态会发生改变,经过一段时间又会重新建立一个新的平衡状态。创设情景,引入基本概念 新课学习[板书] 第三节影响化学平衡的条 件 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提出]浓度是否会影响平衡 [演示]将10mL0.01mol/L的KSCN溶 液与10mL0.01mol/L的FeCl 3 溶液相 混合,观察现象,给出信息,判断反 应物的反应量变化情况 [预测]往混合溶液中继续滴加 1mol/L的KSCN溶液,会有什么现象 认真记笔记并回答 老师的提问。 按给出的化学方程 式进行计算,得出 FeCl 3 过量的结论 讨论,并给出可能 情况 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学生讨论分析 创设情景,互动 合作 设计思路引导— —通过改变反应 物或生成物的浓 度来观察化学平 衡是否改变,如 何移动?→实验 现象具有可视 性、可比性、要 能通过现象说明

[演示] 往KSCN与FeCl 3 的混合溶液中滴加1mol/L KSCN,观察现象[探讨] 溶液颜色加深,原混合液中过量的FeCl3,和加入KSCN溶液继续反应,使生成物浓度增加,溶液颜色加深,你赞同该看法吗? [演示] 往原混合液中继续滴加1mol/L的FeCl3溶液,观察现象 [结论]此反应为可逆反应,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右移,生成物浓度增加,颜色加深结合溶液颜色变化 [结论]对于可逆反应,增大反应物浓度, 向移动 [思考]在 的反应中,是否可以用改变浓度的方法来减小CO的含量?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平衡的移动方 向。→联想到是 否可用颜色的变 化说明浓度的变 化(浓度越大颜 色越深)→提供 实验药品和工具 →进行实验。 Fe 2O 3 2

人教版高二年级化学《化学平衡常数》教案

第三节 化学平衡 第三课时 化学平衡常数 晨背关键语句 ⒈一定温度下的可逆反应a A+b B c C+d D 达平衡后,K = ⒉化学平衡常数K 只受温度的影响,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无关。 ⒊K 值越大,正向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进行得越完全,反应物的转化率越 高。 理解教材新知识 知识点一 化学平衡常数 [自学教材 填要点] 1. 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达到 时, 浓度幂之积与 浓度 幂之积的比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叫做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 用符号K 表示。 2. 表达式对于任意反应:m A+n B p C+q D K = 3、书写平衡常数表达式时,要注意: (1) 化学平衡常数只与 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 无关。 (2) 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有固体和纯液体存在时, (2) 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式有关,化学平衡常数是指某一 具体反应的平衡常数。若反应方向改变,则平衡常数 。若方程式中各物质的 系数等倍扩大或缩小,尽管是同一个反应,平衡常数也会 。 [师生互动 解疑难] ⑴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若升高温度,K 值越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反之亦然。 ⑵K 值越大,说明平衡体系中生成物所占比例越大,它的正向反应进行的程度越 大。 ⑶如果反应中有固体和纯液体参加,它们的浓度不应写在平衡关系式中,因为它 们的浓度固定不变,化学平衡关系式中只包括气态物质和溶液中各溶质的浓度。 ⑷同一化学反应,在同一温度下,平衡常数的具体数值与方程式的写法相关,方 程式写法不同,表达式中的幂不同,平衡常数不同。可以用不同的化学方程式来 )(c )(c )(c )(c b a d c B A D C ??

高中化学_化学平衡常数 转化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平衡常数"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轮复习 【课堂引入】关于平衡常数,高考怎么考? 2015----2018全国卷考察知识点年份Ⅰ卷Ⅱ卷Ⅲ卷 201526、电离常数的应用 28、Ksp、K的计算26、利用Ksp的计算 K的表达式及影 响因素 28、K的计算 201627、转化率大小判断 K 、Ksp的计算26、K的计算,产率 的判断 27、α、K大小的 判断 、K的表达式 201727、利用Ksp的计算,α、K 的计算及α大小的判断27、转化率α与平衡移动关系 【自主学习】:化学平衡常数转化率 环节一自主学习巩固基础 1.化学平衡常数转化率 (1)平衡常数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时,生成物 与反应物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以反应m A(g)+n B(g)p C(g)+q D(g)为例,写出下列表达式: ( c0(A)代表A的初始浓度,[A]代表A的平衡浓度) 平衡常数。A(g)的平衡转化率 (2)意义:化学平衡常数和转化率的大小反映了。 平衡常数K 正反应进行 的程度 平衡时生成 物浓度 平衡时反 应物浓度 反应物 转化率α 越大越越越越 越小越越越越 一般地说,当K>105时,就认为反应基本进行完全了,当K<10-5时,认为反应很难进行。

2.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 对于确定的化学反应,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压强无关。 (1)对于吸热反应,升高温度,K值。 (2)对于放热反应,升高温度,K值。(填增大或减小) [应用体验] 1、书写下列化学平衡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①N2(g)+3H2(g)2NH3(g)K1 ②2NH3(g)N2(g)+3H2(g)K2 ③NH3(g)1 2N2(g)+ 3 2H2(g)K3 ④CO2-3+H2O HCO-3+OH-K4 ⑤C(s)+H2O(g)CO(g)+H2(g) K5 2、已知反应A(g)+3B(g)3C(g)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若各物质的平衡浓度分别为c(A)=2.0 mol·L-1、c(B)=2.0 mol·L-1、 c(C)=1.0 mol·L-1,则K=。 3、在一密闭容器中,等物质的量的A和B发生如下反应:A(g)+2B(g)2C(g),反 应达到平衡时,若混合气体A和B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这时A的转化率为() (三段式写出计算过程) A.40%B.50%C.60%D.7 总结:关于平衡常数我们要注意什么? 【学生活动】课前自习自主学习完成。 【学生展示】自主完成,全体提交,老师批阅 【课堂活动】自主学习课前案反馈,展示学生学案情况,引导他们分析如何解决问题,及时反馈 【学生活动】根据展示总结补充完善基本知识 1、固体及纯液体(浓度视作常数),不写入表达式 2、K代入的是物质的平衡浓度,而不是任意时刻浓度,也不能用物质的量。 3、平衡移动,只要温度不变,K大小不变 4、反应逆向进行或方程式计量数变,K就变

化学平衡教学设计

化学平衡教学设计彭红霞 一、教材分析: 化学平衡是高中化学教材的重要理论之一,是学习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卤化烃的水解、酯的水解的基础,对很多知识的学习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化学平衡是一个重要的化学概念。但是,化学平衡概念比较抽象,化学平衡观点的建立也具有一定难度。因此,能否使学生建立起清晰的化学平衡的观点是本节教学成功的关键。 二、化学平衡教学设计 (1)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 (2)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 (3)培养学生根据实验事实,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GAGGAGAGGAFFFFAFAF

(4)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内因与外因、现象与本质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三、教学过程: (一)讨论请同学们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在饱和蔗糖溶液中,加入蔗糖还会溶解吗?是不是溶解停止了?并设计一个实验加以证明。(使学生明确:(1)当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和结晶仍在进行,但蔗糖的溶解速率和结晶速率相等,处于溶解平衡状态。(2)溶解平衡状态是在该条件下蔗糖的溶解量达到最大值)动画模拟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当水箱进水的速度与出水的速度相等时,水箱中的水位保持不变,处于平衡状态。(强化溶解平衡是动态平衡) 2.这个溶解平衡状态是如何逐渐建立的?引导学生分析:蔗糖从溶解开始到平衡状态的过程中蔗糖浓度的变化情况,并要求学生画出v-t图。(帮助学生从化学反应角度建立和理解溶解平衡状态的概念) GAGGAGAGGAFFFFAFAF

3.当蔗糖达到溶解平衡状态时,如果改变外界条件(如加入水或加热)会出现什么情况?(理解动态平衡是相对的)(二)提出学习的课题———化学平衡 讨论在一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SO2和1mol18O2,加入 V2O5并加热。若隔一段时间后做同位素示踪检测,在哪些物质中存在18O原子?经过足够长的时间,最终能否得到 2molSO3?为什么?(从定量的角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可逆反应的特点:(1)在正反应进行的同时逆反应也在进行;(2)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讲解因此,对一个可逆反应来说,不仅涉及反应进行的快慢问题,还涉及反应进行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前一个问题是化学反应速率问题,而后一个问题是化学平衡问题。 GAGGAGAGGAFFFFAFAF

高中化学_化学平衡转化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复习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及表示方法。 (2)、能知道平衡转化率。 (3)能运用化学平衡常数和转化率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例题表格的数据分析,培养学生利用各种图表分析、处理 数据的能力 (2)、通过对获取的大量事实和数据等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培养学 生归纳、概括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本章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化学对人类生活、科学研究 和社会的贡献。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运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化学平衡转化率表示方法及简单的计算。 三、教学难点化学平衡常数和转化率的简单的计算。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资源多媒体 六、教学方法问题推进法、讨论、比较法 七、教学过程

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回答。 除了化学平衡常数外,还可以运用平衡转化率表示一定温度下某反应的限度。 二、反应物的转化率 1、概念:某一反应物的转化率等于该物质在反应中已转化的量与该物质总量的比值。 2、表达式: 该反应物的起始浓度-该反应物的平衡浓度 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0% 该反应物的起始浓度 该反应物的起始物质的量-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0% 该反应物的起始物质的量 该反应物的起始体积-该反应物的平衡体积 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0% 该反应物的起始物质的量 给出三段式计算的一般模式 m A(g)+n B(g) p C(g)+q D(g) 起始量a b 0 0 变化量mx nx px qx 平衡量a-mx b-nx px qx 计算之前给出可能用到的小概念和计算注意问题。 注意: (1)计算过程单位要统一,可以都用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体积等。但平衡常数必须用平衡浓度代入计算 (2)△c(A): △c(B) :△c(C): △c(D) =m:n :p:q (3)反应物A: [A]=c0(A) - △c(A ) 生成物D: [D] = c0(D) +△c(D) (4)一般设转化量为x 给出例题 1

化学平衡教学设计2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三节化学平衡(2) 主备教师:课时:5课时 一、内容及其解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包括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及勒夏特列原理,其核心内容是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理解它关键是利用数据、图片、演示实验引发学生思考,把抽象的知识适度地直观化。学生已经在必修2中学习过化学平衡的内容,本节课的内容就是在其基础上的发展。由于它还与后续学习的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并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重点是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解决重点的关键是利用数据、图片、演示实验引发学生思考,把抽象的知识适度地直观化,引发学生的联想,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目标定位及其解析 1、目标定位 (1)掌握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掌握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3)掌握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4)掌握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5)理解勒夏特列原理,会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目标解析 (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①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②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对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发生变化的化学反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①、增大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总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②、减小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总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3)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如果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的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的方向移动。 (4)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催化剂能够同等程度的改变正逆反应的速率,所以使用催化剂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但是可以改变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 (5)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三、问题诊断与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不能正确理解化学平衡的移动的原因,不能很好的利用化学平衡的移动图像分析问题。,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这一部分知识比较抽象,难懂。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从溶解平衡导入化学平衡,利用数据、图片、演示实验引发学生思考,把抽象的知识适度地直观化,引发学生的联想,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迁

化学平衡教学反思范文(精选3篇)

化学平衡教学反思范文(精选3篇) 化学平衡教学反思范文(精选3篇)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化学平衡教学反思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化学平衡教学反思1化学平衡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知识,在中学化学理论中占重要地位。它的大部分知识内容抽象、理论性很强,学生学起来觉的很吃力。因此课堂教学的主体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重点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法上老师精讲,学生多练以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回顾化学平衡的教学过程,反思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效果,有以下感想: 一、努力做到课堂精讲精练 精讲精练字面上可以说是陈词滥调,但在教学实际中它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它需要不断创新,不断充入新的教学理

念、教学思维和教学探究,努力做到每一堂课的精讲精练,是一个教师时时刻刻必须追求的课堂教学目标。 备课过程中我首先对章节知识的大结构进行粗框架、主线索的大扫描,定好大方向后,再侧重知识点之间的有机衔接和知识梯度的合理铺设,重难点知识要自然合理穿插引入,努力实现学生课堂和课后自我突破,使学生在表观抽象、散乱、灵活的化学理论知识面前轻松领略逻辑和本质在化学理论推证、分析应用中的魅力。真正实现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的教学目标。对于课上例题及课后练习都按照题型进行精心的筛选,使学生在练习时能够有的放矢,事半功倍,扎扎实实。 对教材的处理,我觉得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化学平衡概念的引入建立于对同学门已经很熟悉的溶解结晶平衡的复习基础之上,类比于化学平衡,找出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动、等、逆、定、变,为避免部分同学将达平衡时“浓度不变”理解为“浓度相等”,课本上反应达平衡后CO、H2O、CO 2、H2浓度示例数据可稍做改动,以免误导。 2、化学平衡部分知识的检测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平衡状态的判定、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等效平衡的判定。这三方面均为重难点。教师在处理这类知识应用时,应牢牢把握一个解题原则:万变不离其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