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通假字、虚词、实词(180个)

通假字、虚词、实词(180个)

通假字、虚词、实词(180个)
通假字、虚词、实词(180个)

初中文言通假字汇总

1、说yuè通,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

(3)公输盘不说《公输》

(4)秦王不说《唐睢不辱使命》

2、女rǔ通,

诲女知之乎?《论语?为政》

3、知zhǐ通“智”,明智;智慧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4、亡wú通,

(1)日知其所亡《乐羊子妻》

(2)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5、屏bǐng 通,

屏弃而不用《为学》

6、帖tiē,

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7、尔ěr 通“耳”,罢了

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

8、见xiàn通,

(1)有时见日《与朱元思书》

(2)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才美不外见(表现)《马说》

9、竦sǒng通,

10、阙quē通,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必能裨补阙漏《出师表》

11、反fǎn通,

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12、强jiāng通,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闲情记趣》13、曷hé通,

缚者曷为者也《晏子故事两篇》14、具jù通,

(1)百废具兴《岳阳楼记》15、遽jù通,

此何遽不为福乎?《塞翁失马》16、要yāo通,

便要还家《桃花源记》

17、坐zuò通,

满坐寂然《口技》

18、扳pān通,

日扳仲永谒于邑人《伤仲永》19、攀bān通,

右手攀右趾《核舟记》

20、惠huǐ通,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一厝朔东《愚公移山》

22、陇lǒng通,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愚公移山》

23、蕃fán通,

可爱者甚蕃《爱莲说》

24、那nǎ通,

问渠那得清如许《观书有感》

25、距jù通,

子墨子九距之《公输》

26、诎qū通,

公输盘诎《公输》

27、诎qū通,

诎右臂支船《核舟记》

28、圉yù通,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

29、有yòu通,

(1)舟首尾长八分有奇为字共三十有四《核舟记》(2)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

30、衡héng通,

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

困与心,衡于虑,而后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1、甫fù通,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核舟记》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33、错cuò通,

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唐睢不辱使命》

34、仓cāng通,

仓鹰击于殿上《唐睢不辱使命》

35、谕yù通,

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唐睢不辱使命》36、裁cái 通“才”,仅仅

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山市》

37、材cái通,

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38、以yǐ通,

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39、唱chàng通,

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陈涉世家》

40、被pī通,

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41、食sì通,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马说》

42、趣qū通,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始得西山宴游记》

43、畔pàn通,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5、拂bǐ通,

入则无法家拂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6、属zhǔ通,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47、无wù通,

苟富贵,无相忘《陈涉世家》

48、直zhí通,

玉盘珍馐直万钱《行路难》

49、辟bǐ通,

故患有所不辟《鱼我所欲也》

50、邪yé通,

(1)其真无马邪?《马说》

51、辩biàn通,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52、得dé通,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53、信shēn通,

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54、已yǐ通,

自董卓已来《隆中对》

55、不:fǒu通,

尊君在不?《陈太丘与友期》

56、简jiǎn通,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57、徧biàn通,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58、有yòu 通,“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59、支zhī通,

四支僵劲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

60、被pī通,

同舍生皆被具绣《送东阳马生序》

练习反馈

判断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进行解释

宣王说之《滥竽充数》通,

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通,

轻寡人与《唐睢不辱使命》通,

吾材之敏,倍人也《为学》通,

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送董劭南游河北序》通,辙生十有九年矣《上枢密韩太尉书》通,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通,

宁可共载不《陌上桑》通,

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通,

最喜小儿亡赖《清平乐村居》通,

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通,

初中常用文言虚词汇总练习卷

一(以、而、之、其、于)

一、用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的工具、物件、时间等可以译为“把”、“用”、“拿”、“在”、“从”等,或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译为“靠”、“凭借”、“根据”等。如:

1.屠惧,投以骨——()

2.能以径寸之木,为…——()

3.何以战?——()

4.虽不能察,必以情。——()

5.以弱为强——()

二、作连词,表目的时,可译作“(用)来”,“以便”;表顺接时,相当于“而”;表结果时,可译作“以致”;表原因,可译作“由于”、“因为”。

如:1.属予作文以记之——() 2.以伤先帝之明——()

3.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卷石底以出。——()

三、用作动词

如:1. 皆以美于徐公。 2.或以为死()

四、特殊用法:

1、通, 。如: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2、动词,如。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

演练:

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策之不以其道。()

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狼》

一、表顺接关系的连词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并且”。

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

如: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3.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如: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4.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二、表转接关系的连词,译作“但是”“可是”“却”。

如: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

三、特殊用法:

1而或:有时候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2 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

演练: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环而攻之而不胜。()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面山而居。()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青, 吾恂恂而起。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一、作助词用。主要用法有四种类型:

1、相当于“的”,是定语的标志。

例如:①故时有物外之趣。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时间副词后起补足调音节和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①公将鼓之。

4、宾语前臵的标志,无实义。其格式为:宾语+之+谓语。

①何陋之有?

5、定语后臵标志,无实义。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

如:马之千里者。

二、作代词用:

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

例如:①具答之。②亲戚畔之

例如:①渔人甚异之。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3、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

例如:辍耕之垄上。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演练:

菊之爱,陱后鲜有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彼竭我盈,故克之。()又数刀毙之。水陆草木之花。()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久之,目似暝,意暇甚。()宋何罪之有?()

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菊,花之隐逸者也。()行不知所之。《庄子》()人皆吊之《塞翁失马》()近塞上之人,死者十九。《塞翁失马》()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公将鼓之《曹刿论战》()蚓无爪牙之利《劝学》()

一、“其”用在句首,表示希望、祈使、疑问等语气

如: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第一个“其”,表反问语气,可译作“”;二个“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作“”。)

二、可作代词,指代人、事、物,相当于“他(她、它)们”或“他(她、它)们的”,有时也作指示代词,相当于“这”、“那”、“其中的”。

如:①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它们的)②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他们的)演练:

其如土石何?(表示语气,)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择其善者而从之。()

子其勉之!()

其一犬坐于前。()

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一、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可灵活地译为“在”、“向”、“到”、“从”、“跟”、“对”、

“给”等。例如: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在)②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对)

③舜发于畎亩之中(从)④欲报之于陛下也(向)

二、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例如:①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②皆以美于徐公。

三、在被动句中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示被动。“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之后,作补语。可译为“被”。

例: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演练: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报任安书》)()

甚于妇人。《战国策〃赵策》()

语于富者。《为学》()

于时冰皮始解。袁宏道《满井游记》()

不拘于时。韩愈《师说》()

每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

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初中常用文言虚词汇总练习卷二

一、作介词时,除表被动外都读作wèi,可译作“被”、“对”、“给”、“替”、“当”,“为了”、“因为”等。如:

①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wéi,)②不足为外人道也。(wèi )

③为楚造云梯之械。(wèi,)④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wèi,) ⑤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wèi,)

二、当“为”作动词时,读wéi,可依据语境的不同,译成各种相应的动词,如:“做”,“当作”、

“成为”,“雕刻”,“是”等,如:

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为宫室、器皿。()

④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⑤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

三、特殊用法: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演练:

山峦为晴雪所洗()

一、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

如: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

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③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

④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二、语气助词,起判断作用,可不译。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

如:

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②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演练:

如:且焉臵土石(《愚公移山》)

二、句末疑问语气助词,可译为“”。

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三、代词,相当于“之”。

如: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

四、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

如:①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演练: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判论战》)()

连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一、表示假设,可译为“”。

如:①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二、表示转折,可译为“”。

如: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演练: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虽人有百口()

故虽有名马()

虽不能察()

一、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

如:①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②谓为信然。(《隆中对》)

二、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

如:①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②然志犹未已。(《隆中对》)

三、语气助词,分三种情况: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地”。

如: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2.用于词尾或句尾,译作“”,“好像……似的”。。如: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演练: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始得西山宴游记》)()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一、作副词。有三种情况。

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

如: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世说新语〉三则》)

2.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

如: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

3.表示出人意料,译作“”。

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4.用于判断动中,相当于“”“”。

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二、作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可译为“”。

如: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三、作代词,译为“你、你的”。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演练:

乃入吴寻二陆。(《周处》)()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狼》)()

课本中常见的180个文言实词

一.安:

①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衣食所安

二卑:、

①非天质之卑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三备:

1、(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四被:

1、被于来世

2、皆被绮绣

五鄙:

1、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六毕:

1、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群响毕绝《口技》

七薄:

1、《岳阳楼记》

2、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薄如钱唇《活板》

八策:

1、执策而临之《马说》

2、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成语“束手无策”

九长:cháng

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不能称前时之闻

2、先帝称之曰能

十一诚:

1、帝感其诚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3、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十二惩:、

1、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

十三 . 驰:

1、愿驰千里足

2、公将驰之

十四出:

1、方其出海门

2、出则方叔、召虎

3、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计将安出

十五辞: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十六次:

1、(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十七箪:

1、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

2、一箪食,一豆羹

十八当:

1、当之无愧

2、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3、今当远离

4、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5、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

6、“锐不可当”

十九. 道:

1、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2、伐无道,诛暴秦

3、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文言实词、虚词整理

《桃花源记》文言实词、虚词整理

一词多义 舍:寻: 便舍船(舍弃 ) 寻向所志(寻找) 屋舍俨然(房子) 寻病终(不久) 志:中: 处处志之(做标记) 中无杂树(中间) 寻向所志(做的标记) 晋太元中(年间) 其:其中往来种作(里面)其中往来种作(代词,代指桃花源)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代词,代指桃花源中的人) 词类活用 渔人甚异之 异:形容词用为动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复前行,欲穷其林。 前: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 穷: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走到尽头。) 不复出焉 焉:兼词,“于之”,即“从这里”。 处处志之 志:用符号做标记,动词。 未果 果:名词作动词,实现

全文翻译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一次,渔人划着船)沿着小溪往前行,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数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芳香的青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渔人又向前划去,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一个小洞,(洞里)隐隐约约好象有光亮。(渔人)就离船上岸,从小洞口进入。(洞口)起初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一下子变得开阔敞亮了。只见那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幽美的池沼,以及桑园竹林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耕种劳作的人,男男女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桃花源中人)见了渔人,竟然大吃一惊,问他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作了回答。(人们)就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里,备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中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客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朝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与外界的人隔绝了。(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个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这个渔人给他们详细地介绍自己所听到的事,他们听了都很感叹。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去,都拿出酒菜饭食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告辞离开了。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渔人)出了山洞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先前的路回去,一路上处处标上记号。(渔人)到了武陵郡,便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随同渔人前往,(渔人他们)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结果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原来通向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有个刘子骥,是位清高的隐士,听到这个消息,兴致勃勃地打算前往桃花源。没有实现,不久就因病去世了。从此以后,就再没人探寻(桃花源)了。 古汉语句式 1)判断句 例: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也”表判断。句意:南阳刘子骥是高尚的名士。) 2)省略句 省主语: 一: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是“〈小口〉仿佛若有光”的省略。 二:便舍船,从口入。(是“〈渔人〉便舍船,从口入”的省略。 省宾语:例一:问所从来(是“问之所从来”的省略。“之”代“渔人”。句意:问〈渔人〉从哪里来。

初中文言文虚词整理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高考语文搞定文言文实词、虚词(高考复习)

【语文】搞定文言文实词、虚词 实词 1.课文求义法 利用课内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即遇到某一实词可以联想到课内曾经学过的这一实词的解释,看用它作为当前句中的解释是否合适。 例: 高考卷文言文阅读第一题的四个选项: A. 讽帝大征西方奇技。讽:劝告(出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B. 咸私哂其矫饰焉。哂:讥笑(出自读本《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C. 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遇:优待(出自《屈原列传》出则接遇诸侯,遇,接待。从而推出此项错误。) D. 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务:致力(出自《过秦论》) 除B选项是在语文读本中出现外,另三项皆根据课文。文言文知识考查一直是“题在课外,功在课内”。文言文阅读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新的,但它要考查的文言实词大都在课本中学过,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对课内文言文要充分重视,步步夯实。 2.成语印证法 即借助成语来推断实词词义。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成语的含义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为我们推断实词词义提供了方便。 例: “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闻名遐迩”这个成语大家很熟悉,“迩”对应“远”。把“近”的意思套进原句去,语意很通顺。因此,可推知,此句中的“迩”也是“近”的意思。这样的例子很多,如: ①设五寸之的,引十步之远。(有的放矢的:箭靶)

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狐假虎威假:借助) ③其文约,其辞微。(微言大义微:深奥、微妙) 成语求义可以和成语的运用结合起来,反推也可,互相印证,相互促进,可谓双赢。 3.结构求义法 古汉语相对于现代汉语在语言结构上更具对称美,上下文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依据这一特点,可有效帮助我们理解词义。 例: 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亡矢”与“遗镞”的结构是一样的,词的配搭是一致的。“亡”与“遗”相应,“矢”与“镞”相应。从而知道“亡”、“遗”都是失,就不会把“遗”理解为遗留或馈赠了。同样,可从“矢”是箭推知“镞”也是武器了。)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追亡”与“逐北”意思相同。由“追”可知“亡”是“逃亡”;“北”因与“亡”相应,则可推知“北”不是“北方”,而是“败北”之义。) ③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利用上下文的对称结构,可据易推难。“择”易于理解,可推出“简”也作“选择或选拔”讲。) 有时借助整齐的句式,还可以先推断出一个词的词性,进而推断出这个词的正确意思。 ①“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一句中借助“地”可以推断“固”应当是名词,进而解释为“坚固的地方”。 ②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借助“良”可以推断“劲”应为形容词,进而解为“硬”、“硬的”、“强有力的”。 ③变姓名,诡踪迹。借助“变”可以推断“诡”应为动词,就可以避免将“诡”解为“诡秘”的错误,而较为顺利地将“诡”解为“隐蔽”。 4.语法分析法 根据词性可以更准确地推出词义。我们在阅读文言文时,可以先确

八年级下册文言虚词整理

八下文言文虚词的用法 一、虚词“之”的用法和文中举例 1、代词 A、人称代词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代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她)们” a或置酒而招之 b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c执策而临之曰 d走送之 e乃记之而去。 f名之者谁 B、指示代词相当于“这”“这种” a弗怠之 b心乐之 c乃记之而去。 2、助词 A、结构助词译为“的”,有时可不译。 a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b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c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d虽有千里之能 e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f益慕圣贤之道 g从乡之先达执经扣问 h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i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j此则前人之述备矣 k岳阳楼之大观也 l览物之情 m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n山之僧智仙也 o山间之朝暮也。 p醉翁之意不在酒, q山间之四时也 r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s宴酣之乐 t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u曝(pù) 沙之鸟,呷(xiā)浪之鳞 v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w余之游将自此始 B、放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翻译 a当余之从师也 b无鲜肥滋味之享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xiá)满井之游也。 e如倩(qiàn)女之靧(huì)面而髻(jì)鬟(huán)之始掠也 f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C、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意义。 a久之,目似瞑

b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c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d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D、用于倒装句中 a马之千里者 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者有其君。 c何陋之有 3、作动词可译为“到”“往” 二、虚词“以”的用法和文中举例 1、介词 A是介绍动作行为的产生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以其境过清 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d以中有足乐者 e以其境过清 B是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作“凭借”“按照”“依靠” a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b忘怀得失,以此至终。 C是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或对象可译作“把”“拿”“用”等。 a以衾拥覆 b因以为号焉 c不以千里称也 d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e全石以为底 f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连词 A是表目的可译作“来” a嘱予作文以记之 b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c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d不敢出一言以复 B是表结果,可译为“以至”“因而” C是相当于“而” a卷石底以出 b计日以还 c俯身倾耳以请 D还可以做动词可译为“认为” 三、虚词“而”的用法和文中举例 而:表转接 1.而伯乐不常有; 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足肤皲裂而不知 4.而不知人之乐

语文中实词和虚词的区别

一、实词 实词是有实在意义的词,可以独立充当句子成分,一般可以单独回答问题。每一个实词都可以详细解说其词义。现代汉语实词一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也有人认为代词属于虚词,但多数学者认可代词为实词,因为代词虽然很难解释独立语义,但毕竟其指代内容是明确的。无论在现代汉语中还是在文言文中,实词都占有绝对多的数量,因为语言的基本作用是表意,离开有实际意义的实词,这一作用将很难达到。 (一)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名称的词。如:书本、桌子、儿童、雷锋、思维、政治等。(二)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现及发展趋势的词。如:走、跑、思考、学习、有、存在、能、可以等。 (三)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的词,汉语中的形容词可以修饰名词,也可以修饰动词,与英语不同。如:老、好、漂亮、干净、纯洁、飞快。 (四)数词:表示数目的词。如:一、十、第八、每等。 (五)量词:表示人或事物及动作的计量单位的词。量词一般与数词连用构成数量短语。如:个、件、幢、下、次、趟等。 (六)代词:用来指代人、事物、状态、过程的词。如:你、他们、这、彼等。 二、虚词 虚词是没有实在意义的词,一般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副词例外),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除外)。其存在的价值在于帮助构成句子的语法结构,表示某种语法关系。汉语的虚词主要有六种:副词、助词、连词、介词、叹词、拟声词。无论在现代汉语中,还是在文言文中,虚词的数量都相对较少,但作用却很大。 (一)副词:在句中表示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趋向等的词。如:很、非常、一律、也、将来等。在虚词中,副词是唯一能独立作句子成分的词,并且有少数副词(比如“不、没有、也许、大概”等)也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具有一定的实词特点。(注:汉语的副词与英语不同,在英语中,修饰动词或形容词的词都是副词,但在汉语中副词可以修饰动词和形容词,形容词同样也可以修饰动词和形容词。) (二)助词:在句中起辅助作用的词。现代汉语中的助词主要有:“的”、“地”、“得”、“着”、“了”、“过”。文言文中助词比较复杂,常见的有“之”、“者”等。 (三)连词:在句中起连接作用的词,连词往往标示词、短语、句子、句群、语段之间的逻辑关系。如:虽然、但是、因此、无论等。连词常常成对搭配使用或与副词搭配使用,如:“因为……所以……”、“即使……也……”、“只有……才……”等。 (四)介词:表示动作对象、时间等的引介关系的词。介词在汉语中比较复杂。如:在、从、对于、关于等。 (五)叹词:表示感叹或惊奇、惊喜、疑虑等语气的词。如:啊、唉、呀等。 (六)拟声词:模拟人或事物声音的词。如:哗、唧唧、哐等。

人教版初中语文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整理

人教版初中语文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整理 一.之 1、“之”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译为“他”(他们)、“它”(它们)、“这种” 例如:问所从来,具答之。(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 操蛇之神闻之。(代事,指愚公移山,译作“这件事”)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代物,指狼,相当于“它”。)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代词,指学过的知识)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代人。他,指曹刿。)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代人。他,指吴广。) 肉食者谋之。(代这件事。)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指代前面的“骨头”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指代前面的狼。) 渔人甚异之。(指代渔人前面所看到的景象。) 闻之,欣然规往。(指代渔人进桃花源这件事。) 以其境过清,不宜久留,乃记之而去。(指代小石潭的情景。)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代千里马)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代乐趣)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城) 属予作文以记之。(代重修岳阳楼这件事) 下视其辙,登軾而望之。(代齐军)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代齐威王纳谏这件事) 2、“之”作动词,“去”“往”“到”。 例如: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寡助之至;多助之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之”作助词 ①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例如: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于厅事之东北角。(林嗣环《口技》) 水陆草木之花。(周敦颐《爱莲说》) 明有奇巧人……能以径寸之木。(《核舟记》)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用于主谓之间,起到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不译。例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臣以王吏之攻宋《公输》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大道之行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唐雎不辱使命》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补足音节,无意义,不译。 例如:久之,目似瞑《狼》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桃花源记》 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④作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例如: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宋何罪之有?《公输》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满井游记》 ⑤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如:马之千里者。《马说》

[整理]【语文】初中文言文实词、虚词整理

[整理]【语文】初中文言文实词、虚词整理实词 1、安 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 衣食所安。(养) 2、卑 非天质之卑( 低下 ) 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 ) 3、备 前人之述备矣(周全、详尽 )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具备) 犹得备晨炊( 准备) 4、被 被于来世( 影响) 皆被绮绣( 通“披”,穿) 5、鄙 蜀之鄙有二僧( 边境) 肉食者鄙( 目光短浅) 6、毕 毕力平险( 尽) 群响毕绝( 全部) 7、薄 薄暮冥冥( 迫近,接近) 不宜妄自菲薄( 轻视) 狐裘不暧锦衾薄( 厚度小) 8、策 执策而临之( 马鞭) 策之不以其道( 鞭打,驱使) 策勋十二传( 记录) 束手无 策( 计谋) 9、长 cháng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长度) 北市买长鞭( 与“短”相对) 但愿人长久 ( 长久,健康) 死者长已矣( 长远) Zhàng木兰无长兄( 排行最大) 陈胜吴广皆次 当行( 头领) 10、称

称其气之小大( 相当,配合)chèn 不能称前时之闻( 相当,配合) 先帝称之曰能chēng(称赞) 11、诚 帝感其诚(诚心) 此诚危急存忘之秋也(的确、实在) 今诚以吾众诈称公子扶苏、项燕(果真)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果真) 12、惩 惩山北之塞也(苦于) 惩善扬恶(惩罚) 13、驰 愿驰千里足(骑) 公将驰之(驱车追赶) 14、出 皆出酒食(拿出)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在外面)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来到) 计将安出(产生) 15、辞 蒙辞以军中多务(推辞) 未尝稍降辞色(语言) 16、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 又间令之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17、箪 百姓谁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用箪装着) 一箪食,一豆羹(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 18、当 当之无愧(承当、承受) 当奖率三军(应当) 今当远离(将要)

文言虚词用法总结整理

一、而 1、作连词 ⑴表示转折关系,译为“然而”、“可就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③惑而不从师 ⑵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 ⑶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与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与”或不译。 ①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②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 ⑸表示顺承(承接)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⑹表示递进关系,译为“而且”、“并且”、“更”。 ①以其求思之深,而无所不在也。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⑺表示因果关系,译为“因而”、“因此”。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作代词 ⑴您,您的。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②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③若欲死而父。 3、作动词 ⑴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 4、与其它虚词连用,构成复合虚词。 ⑴【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②如就是而已。 ⑵【而后】才,方才;然后、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⑶【寻而、既而、已而、俄而、继而】等,表示时间短暂。可译为“不久、一会儿” ①俄而百千人大呼;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促织》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⑷【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 二、何 1、作疑问代词

2016年高考语文最容易考的实词虚词辨析和成语

备用知识 一、容易混淆的实词辨析 【颁布·颁发】前者指公布或发布,着重指向下颁发,对象多是宪法、纲领、法律、法令、条例等;后者指发布(命令、指示、政策等)或授予(奖状、奖章、证书等)。 【包含·包涵·饱含】“包含”指里面含有(多用于抽象事物);“包涵”是客套话,表示请求原谅;“饱含”指充分具有。 【报怨·抱怨】前者指报复仇怨;后者指因事情不称心而对人表示不满,其对象只能是他人。 【爆发·暴发】二者都有突然而猛烈地发生之意,但侧重点和适用范围有差异:前者侧重于猛烈性,多用于火山、重大事件等;后者侧重于突发性,多用于洪水、传染病等。 【倍受·备受】前者指更加受到,格外受到;后者指受尽,尝尽。 【鄙视·蔑视·藐视】三者都有看不起之意。“鄙视”是指把对方看得很卑贱,很卑劣;“蔑视”是指根本不把对方放在眼里;“藐视”侧重于小看对方。 【变换·变幻】前者指事物的形式或内容从一种更换为另一种;后者指没有规律、难以揣测地变化。 【不齿·不耻】前者指不与并列,不视为同类,表示极端瞧不起;后者指不以为耻。 【不力·不利】前者指不得力;后者指没有好处,不顺利。

【不日·即日】前者指过不了几天,侧重表示具体日期不确定;后者指当天,近日,最近几天,强调日程已定,语气肯定。 【仓促·仓皇】前者有匆忙、急促之意。侧重于时间紧迫,行动忙乱;后者有匆忙而慌张之意,多指心里害怕,神色慌张,举止失措。 【苍茫·苍莽】前者多指夜色、水域、大地等旷远、迷茫,引申为模糊不清。后者多指树林、山岭等广阔无边,引申为意境、心胸开阔。 【查访·察访】前者指调查(案情),询问(有关人员);后者指实地观察调查。 【猖狂·猖獗】前者指狂妄而放肆,只用于形容人的行为;后者指凶猛而放肆,形容的对象不限于人。 【场所·场合】前者指供活动的处所,一定的地方;后者指由一定的时间、地点、人员等构成的某种环境。 【陈腐·陈旧】前者指陈旧腐朽,多形容抽象事物;后者指旧,过时的,可形容具体事物,也可形容抽象事物。 【成才·成材】前者指成为人才,只用于人;后者指成为可用的材料,比喻成为有用的人,可用于物,也可通过比喻用于人。 【呈现·浮现】前者指显露出,出现,其对象通常指可见的,不是想象的;后者指往事在脑海中再现,某种感情不自觉地流露出来,显现、呈现。 【迟缓·弛缓】前者是慢、不快之意,指动作或事情进展缓慢;后者是(情况、心情等)和缓或松弛,指形势、心情的和缓。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总结 随着中考改革的逐步深入,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将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不再考查那些烦顼的词法、句法等古汉语知识。纵观近年各地中考试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二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三是文言句子的翻译。前两种是对文言虚词的显性考查,后一种是对文言虚词的隐性考查。 要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识记常用文言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②结合语句翻译确定该文言虚词在句中的意义;③根据文言虚词在语句中的作用,巧妙地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替代;④先多朗读,体会语气,再进行判断。 还有一点同学们要特别注意,一个虚词有多种用法,而相同的用法又可以用不同的虚词来表示。在平时学习中应注意打好基础,勤练多思,把握规律,这样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考点梳理」 在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四类:一类是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第二类是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第三类是起连接作用的,如“而、则、乃”;第四类是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夫、焉”。其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为便于同学们复习,现就初中常见的文言虚词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结合具体实例对其用法作简要分析。 之1、代词,代人,译为:他,他们。例: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2、代词,代事,译为:这,它。例:肉食在者谋之。(《曹刿论战》 3、代词,代物,译为:它,它们。例: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 4、指示代词,译为:这。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5、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

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对点练19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一含解析.doc

专项对点练19 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一) (时间:60分钟分值:5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 王方庆,雍州咸阳人也。其.先自琅琊南度,居于丹阳,为.江左冠族。其祖随褒北徙入关,始家.咸阳焉。父弘直,为汉王元昌友,畋猎无度.,乃上书切谏。元昌览书而遽止。方庆年十六,起家越王府参军。尝就记室任希古受.《史记》《汉书》。希古迁为太子舍人,方庆随之.卒业。永淳中,累迁太仆少卿。则天临朝,拜广州都督。广州地际南海,每岁有昆仑乘舶以珍物与中国交市。旧都督路元睿冒求其货,昆仑怀刃杀之。方庆在任数载,秋毫不犯。又管内诸州首领,旧.多贪纵,百姓有诣府称冤者,府官以先受首领参饷,未尝鞫.问。方庆乃集止府僚,绝其交往,首领纵暴者悉绳之,由是境内清肃。当时议者以为有唐以来,治广州者.无出方庆之右。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九》,有删改) 1.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畋猎无度.度:节制 B.尝就记室任希古受.《史记》《汉书》受:传授 C.又管内诸州首领,旧.多贪纵旧:过去 D.府官以先受首领参饷,未尝鞫.问鞫:审问 B [B项,受:学习。] 2.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始家.咸阳焉 A.妙尽璇机之正. B.乃使其从者衣.褐 C.臣不胜犬马 ..怖惧之情 D.夙遭闵凶. B [B项与例句都是名词作动词,例句“家”译为“安家”,B项,“衣”译为“穿”。A 项,正:形容词作名词,道理、原理。C项,犬马:名词作状语,像犬马一样。D项,凶:形容词作名词,不幸。]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①其.先自琅琊南度②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B.①为.江左冠族②公为.我献之 C.①方庆随之.卒业②蚓无爪牙之.利 D.①治广州者.无出方庆之右②今者.项庄拔剑舞 A [A项,均为代词,他的。B项,①动词,表判断,是;②介词,替,给。C项,①代词,代“希古迁为太子舍人”这件事;②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D项,①代词,……

文言虚词整理篇子

邵伯中学高三语文教学案 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考点剖析】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常见的文言虚词:而、何、乃、其、所、为、以、因、于、之 这里的“文言虚词”的概念沿用传统的提法。“在文中的用法”指对具体语境理解有意义的常见用法。 【知识梳理与解题思路】 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其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如: 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壁"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其可目"作宾语。)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如: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诘。) 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 3.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例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 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精选高中文言文虚词实词系统归纳整理

高中文言文虚词实词系统归纳整理 高考文言文阅读常用词语归类整理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w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13.折:指斥,指责,驳斥。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15.党:偏袒,伙同,包庇。16.矫:假托,假传。17.质:作人质;抵押。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w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w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 1、表官职的 (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6)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7)太尉:军事首脑。 (8)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9)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 (10)侍郎侍中:官庚侍卫。 (11)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12)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 (13)太史:记史,管文收。 (14)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 (15)左右拾遗:唐代谏官。 (16)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17)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 (18)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知,管理。 (19)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 (20)主簿:秘书。 2、表官职变化的 ①、表授予官职的词语。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举其偏,不为党。《左传"襄公三年》如: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

高考18个文言虚词总结和整理

高考十八个文言虚词的用法的归纳整理 一、而 1、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蟹六跪而二螯。 永州之地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2)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4)(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如:青,取出于蓝,而青于蓝。 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忘秦之续耳。 (5)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6)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相当于“地”“着”等,或不译。 如:吾恂恂而起。 吾尝终日而思矣。 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代词,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而母立于兹。 3、助词,附在其它的词上。 (1)作时间词,“既而”“俄而”“已而”“而后”等。

俄而百千人大呼。 (2)“而已“,放在句未,表示限制的语气,相当于“罢了”。 如: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二、何 1、疑问代词 (1)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什么”“什么原因”。 如: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如:大王来何操? 子何恃而往?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如:然则何时而乐耶? 2、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如:徐公何能及君也。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多么”“怎么”“怎么这样”。 如: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吏呵一何怒。 3、复音虚词。 (1)“何如”,用在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者“什么样”。 如:今日之事何如? 如太行王屋何? (2)“何以”,即“以何”。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的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如:荣禄待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

实词虚词辨析口诀(行测)

辨析常见实词口诀 心里不爽用黯然,光线不足用暗然;粗暴凶残用暴戾,武力强制用暴力;反击对手用报复,志向远大用抱负;报告来到用报到,新闻宣传用报道;请人原谅用包涵,包容含有用包含;突然发病用暴病,有病在身用抱病;心中不满用抱怨,报复仇恨用报怨;意外突发用暴发,力量突变用爆发;法令条例用颁布;公开发布用公布。伤心痛哭用悲痛,极度悲哀用悲恸;根本意义用本义,心里想法用本意;辨明是非用辩正,辨析考证用辩证;区分开来用辨别;真假伪劣用鉴别;发生变化用变换,不可捉摸用变幻;特征记号用标志,漂亮美丽用标致;抛弃人物用摈弃,舍弃观念用摒弃;主观要求用必须,客观需要用必需;不愿提及用不齿,不以为耻用不耻;没有尽力用不力,无益不顺用不利;品行不好用不肖,不敬父母用不孝;管理财产用财务,钱财物资用财物;考虑决定用裁决;法律判决用裁定;调查案情用查访,公开访问用察访;调查询问用查询,调查寻找用查寻;四季叶绿用常青,生命旺盛用长青;一年到头用长年,经常终年用常年;现实世界用尘世;世俗之事用尘事。过时规章用陈规,行之已久用成规;恭敬送上用呈献,显露出来用呈现;发怒瞪眼用瞋目;受窘惊呆用瞠目

严辞指责用斥责,大声呵斥用叱责;传播美名用传诵,传播事迹用传颂;风俗心情用纯美,酒味歌喉用醇美;人事交往用处世,处理事务用处事;参加会议用出席;无发言权用列席;独到见解用创见,创立建造用创建;生育下来用出生,经历身份用出身;人畜皆可用伺候,对待尊长用侍候;先后顺序用次序,有条有理用秩序;稍作改动用窜改,恶意作伪用篡改;不求名利用淡泊,感情不浓用淡薄;大的道义用大义,大概粗心用大意;重大事项用大事,毫无忌惮用大肆;已付定钱用定金,未付定钱用订金;花去时间用度过,水面空间用渡过;以后然后用而后,从此以后用尔后;阻遏控制用遏制,力促停止用遏止;法律制度用法制,依法治理用法治;精神振作用发奋,被激努力用发愤;来回翻动用翻覆,多次重复用反复;不论何事用凡事,总括一切用凡是;告诉别人用反映,相应结果用反应;言行荒诞用放诞,行为放纵用放荡;辨别区分用分辨,辩白解释用分辩;违背触犯用违犯,不遵纪律用违反;停止法令用废止,搁置不用用废置;流行习惯用风气;高尚风气用风尚;财物充裕用富裕,足够有余用富余;扶助平辈用扶养,扶助晚辈用抚养;附和提议用附议,重新讨论用复议;

中考文言文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初中常用11个虚词 1、之 “之”可以作代词,多为第三人称代词;也可以作动词,是“到”“往”的意思。“之” 作代词、动词时是实词,这里只说明其作虚词时的用法及意义。“之”为虚词时常作助词。 ①结构助词,译为“的”。 例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②结构助词,放在主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例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③音节助词,用来调整章节,无意义,一般不翻译。 例如:公将鼓之。 久之,日似瞑,意暇甚。 怅恨久之。 ④结构助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如:何陋之有 宋何罪之有 ⑤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以 “以”作动词时,是“认为”的意思,如“皆以美于徐公”。下面着重讲“以”作虚词时的用法。

(1)介词 ①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例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因为;后一个“以”表目的,来)②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例如: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凭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按照)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依靠) ③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 例如:屠惧,投以骨。(把) 徐喷以烟(用) 以衾拥覆。(拿) (2)连词 ①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 例如:无从致书以观。 属予作文以记之。 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杀之以应陈涉。 以光先帝遗德。 ②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因而”。 例如: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以伤先帝之明。 ③有时相当于连词“而”,表修饰。 例如:俯身倾耳以请。

高中语文粤教必修二《文言虚词的整理积累》曹翠莲教案教学设计 上课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面试

异中寻同,同中求异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虚词能力提升教学设计 广州市培正中学 曹翠莲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熟悉虚词的特征及高考考查方式。 2、技能目标 掌握一定的虚词识记的方法,并能通过词性和句法成分对虚词进行辨析。 3、情感目标 体味传统文化语言之美。 【教学重点】 掌握一定的虚词的识记和辨析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通过词性和句法成分对虚词进行辨析的思维方法。【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考试大纲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

的能力层级。 1、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与用法 2、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二、预习检测 抽检几个虚词的识记情况 三、异中寻同 1、教师给出归纳范例 例:浩浩乎. 如遗世独立 盘盘焉. ,囷囷焉 貌若甚戚者.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同: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2、学生小组讨论 3、课堂交流 四、同中求异 1、教师给出范例

(1)抛出问题:以字解为“因为”,是介词还是连词? ①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③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 ④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分析:四句中的“以”都解释为“因为”,①②句中的“以”后面是名词性短语,作介词;③④句中的“以”后是分句,作连词。 (2)讲解辨析方法:以+短语(名词短语或代词前,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 作介词 以+分句(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 作连词 2、学生小组讨论: 1)、与(和):介词?连词? 2)、动+而+动:修饰?承接? 3)、何:副词?代词? 4)、动+焉:代词?兼词? 3、课堂交流 4、老师小结 1)与(和):介词?连词? 连词:表并列关系。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一词多义、通假字归纳

初中文言文常用虚词 1、之 (一)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③ 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②宋何罪之有(《公输》)③而城居者未知之也。(《满井游记》)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②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太尉书》) (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2、者 (一)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③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④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二)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如: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3、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①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③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