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空调与供暖系统冷热源及管网节能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空调与供暖系统冷热源及管网节能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空调与供暖系统冷热源及管网节能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学习资料

单位(子单位)工程

名称

建筑节能(供暖分项工程名

空调与供暖系统冷热

源节能及管网节能

.施工单位 项目负责人 检验批容量

分包单位 /

分包单位项目负责

/ 检验批部位

施工依据

GB50411-2007验收规范

验收依据

GB50411-2007验收规范

验收项目

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 最小/实际抽样

数量

检查记录

检查

结果

主控项目

1 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设备及其辅助设备、阀

门、仪表、绝热材料等产品进场时,应按设计要求对其类型、规格和外观等进行检查验收,并应对下列产品的技术性能参数进行核查。验

收与核查的结果应经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代表)检查认可,并形成相应的验收、核查记录。各种产品和设备的质量证明文件和相关技术资料应齐全,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和规定。 第11.2.1条

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和

规定

2 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及管网节能工程的绝热管道、绝热材料进场时,应对绝热材料的导热

系数、密度、吸水率等技术性能参数进行复验,复验应为见证取样送检。

第11.2.2条

技术性能参数进行复

验,复验为见证取样送

3 空调与采暖

系统冷热源设备和辅助

设备及其管

网系统的安

装。

管道系统的制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第11.2.3条 符合设计要求

各种设备、自控阀门与仪表应按设计要求安装齐全,不得随意增

减和更换 第11.2.3条

按设计要求安装齐全 空调冷(热)水系统,应能实现

设计要求的变流量或定流量运行

第11.2.3条

能实现设计要求的变流量或定流量运行

供热系统应能根据热负荷及室外温度变化实现设计要求的集中质

调节、量调节或质-量调节相结合

的运行 第11.2.3条 符合设计要求

4 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和辅助设备及其管道和室外管网系统,应随施工进度对与节能有关的隐蔽部位或内容进行验收,并有详细的文字记录和必要的图像资料。 第11.2.4条

有详细的文字记录和必要的图像资料

5 冷热源侧的电动两通调节阀、水力平衡阀及冷(热)量计量装置等自控阀门与仪表的安装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方向应正确,位置应便于操作和观察。 第11.2.5条 符合设计要求

6 锅炉、热交换器、电动驱动压缩机的蒸汽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蒸汽或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等设备的安装,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位置及管道连接应正确。 第11.2.6条 符合设计要求

7 冷却塔水泵等辅助设备的安装,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冷却塔设置位置应通风良好,并应远离厨房排风等高温气体,管道连接应确

第11.2.7条 符合设计要求

空调与供暖系统冷热源节能及管网节能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H3.2.3-1

GB50411-2007

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措施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4404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措施 正式样本

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措施正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 安装热工仪表,掌握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 供热系统安装所需的热工仪表是掌握系统运行工况、准确了解和分析系统存在的问题、采取正确方法与措施以达到节能挖潜目的重要手段。目前热工仪表安装不全、不准的情况比较普遍,因此,必须要按照规定补齐所有热工仪表,并保证仪表的完好和准确。 2. 加强锅炉房的运行管理,是投资少、效果显著的节能措施 1.司炉人员及水处理人员必须经国家劳动部门或技术监督部门培训并考试合格; 2.建立正确、完善、切实可行的运行操作规程;

3.锅炉房水处理(包括软化水或脱盐、除氧)设备处理后的水质,必须达到而易见国家规程规定的水质标准,严禁锅炉直接补自来水或河水; 4.严格执行定期维修,停炉保养制度,保证设备完好,杜绝跑、冒、滴、漏。 3. 采用分层燃烧技术,改善锅炉燃烧状况 目前城市集中供热锅炉房多采用链条炉排,燃煤多为煤炭公司供应的混煤,着火条件差,炉膛温度低,燃烧不完全,炉渣含碳量高,锅炉热效率普遍偏低。采用分层燃烧技术对减少炉渣含碳量、提高锅炉热效率,有明显的效果。 沈阳惠天公司一台10.5MW的热水炉,采用分层燃烧后,热效率由70.2%提高到75.1%,炉渣含碳量由13%下降为10%。唐山热力公司采用该技术,使锅炉热效率提高10~15%,炉渣含碳量降低至10%以

太原市瑞光热电集中供热系统设计

太原市瑞光热电集中供热系统设计 来源:太原市热力设计有限公司作者:梁鹂加入时间:2008-12-2 9:48:02 【摘要】针对瑞光热电厂址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太原市市区南部对集中供热系统的迫切要求,综合考虑太原市集中供热系统各热网的并网要求,对瑞光热电集中供热工程采用三级换热,局部地区设置中继泵站的供热方式,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三级换热集中供热工程。 【关键词】集中供热三级换热中继泵站 1.概况 1.1太原市集中供热概况 太原市集中供热热源主要有:热电厂、工业余热、大型集中供热锅炉房和分散的中小型锅炉房以及燃气、燃油、电力等清洁型能源。其中,市区大型连片的集中供热建筑面积已经实现3000万m2,热源主要为:太原第一热电厂五期工程、太原第二热电厂四、五期工程、东山煤矿自备电厂、东山大型热源厂、城南大型热源厂。目前正在建设中的城西大型热源厂于2007年采暖季投入使用,具备供热能力700万m2。 以上集中供热热源参数均为130℃/70℃,热网的压力等级除东山煤矿自备电厂和东山热源厂(这两个热源已并网运行)的热网压力等级为2.5MPa外,其余均为1.6MPa。目前整个太原市大型集中供热属于多网多源、互为备用的模式。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能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强化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加大节能力度。发展采用热电联产和热电冷联产,将分布式供热小锅炉改造为集中供热。” 按照太原市“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底,集中供热面积普及率达到90%。瑞光热电集中供热工程是“十一·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供热规划的主要原则:以热电联产为主,大型热源厂及工业余热为辅,充分利用燃油、燃气、地热等清洁能源,因地制宜地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安全可靠、可持续发展的供热体系。 1.2 瑞光热电集中供热工程概况 瑞光热电厂(一期)4×300MW热电联产供热机组厂址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境内乌金山镇的西沙沟。工程建成后可实现供热面积2120万m2,集中供热工程建成后可取代市区254座锅炉房,从而达到进一步净化太原市空气、美化太原市环境的作用。 2.供热方案 2.1 热源的特殊性 热源供热能力为2120万m2,根据太原市集中供热的要求,将供热范围分成两部分,分别为南线和北线。北线供热范围在市区(南内环街以南、南中环街以北、滨河路以西、体育路以东),该区域发展迅速,是目前集中供热要求最为迫切的地方。南线供热范围为北营地区及机场大道两侧片区。 热源所处的乌金山镇比北营地区高80米,地形高差较大。北线供热区域最远端为19公里,南线供热区域最远端为16公里。 鉴于以上高差大、供热距离远这两个主要原因,如果采用130℃/70℃的高温水作为一次网热媒,采用两级换热的方式供热,这样经过计算,北线的热网压力等级将达到3.0MPa以上,这样工程投资将增大很多,并且不利于实现与其它热网并网运行。 2.2 供热形式的确定

常压热水锅炉安装系统图

特种设备中锅炉的定义是:利用各种燃料、电或者其他能源,将所盛装的液体加热到一定的参数,并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容积大于或者等于30L的承压蒸汽锅炉;出口水压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额定功率大于或者等于0.1MW的承压热水锅炉及有机热载体锅炉。 常压热水锅炉高层采暖系统安装示意图

常压热水锅炉安装 1前言 由于常压热水锅炉开口与大气相通,锅炉在运行或停止运行时,水位线处的压力始终与大气压力相同,从根本上消除了爆炸的可能性,而且还具有造价低廉、制造简单、运行管理方便、经济适用等诸多优点,因此在我国特别是北方地区使用的越来越广泛。常压热水锅炉与承压热水锅炉在安装使用方法上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本质区别,如安装使用不当,就会带来不必要的危害,危及系统正常运行,甚至导致锅炉的损坏或爆炸。以下我就谈谈机械循环式常压热水锅炉在安装运行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供大家参考。 常压锅炉系统安装图 2常压热水锅炉的锅炉房系统设置 2.1机械循环式供热系统的设置 常压热水锅炉供热系统内设备和管道的连接方式与承压锅炉系统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其中显著的区别是:常压锅炉的热水循环泵设在锅炉的出水侧,即常压锅炉出水口与循环泵入口相连,循环热水是从锅炉中抽出来的,用热水泵加压后,经管网送往热用户,在循环热水返回锅炉房时,应先经过除污器、阻力调节阀和启闭阀,然后回流至常压热水锅炉。其中除污器与承压系统相同,而后两种阀门为常压锅炉机械循环式供热系统所特有。其中阻力调节阀可采用截止阀、闸阀等,它可以使循环管路内有压的水在返回常压状态下的锅炉时,将回水减压,同时,对运行系统中工况的不断变化具有调节功能。启闭阀的功能是在循环泵突然停止运行时,及时切断管路,防止可能造成的循环管路被倒空等一系列事故。在实际应用中,供热系统通常有锅水直接循环式和二次水换热式两种供热形式。在我国通常采用锅水直接循环方式。它又可分为上供下回式(双点定压)和下供上回式(单点定压)两种供热系统。(见图1、图2) 2.2锅炉膨胀水箱的设置 锅炉膨胀水箱的设置,对常压锅炉几乎是必不可少的,它既可以吸收锅水受热产生的热膨胀又可以增加锅炉的水容积,以防止被水泵抽空,还可容纳一旦发生停泵时,启闭阀关闭滞后

供热系统及换热站工程设计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设计题目:天津迎光丽苑供热系统及换热站工程设计学生姓名: 学院名称:城建学院 专业名称: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班级名称: 学号: 指导教师: 教师职称: 教授 学历:本科 2017年3月3日

开题报告 一、选题依据 1.设计目的及意义 冬季采暖是我国北方居民的生活需求。采暖是人们为了保证适宜的生活条件而创造的。因此采暖方式与设备便成为了一直以来人们所关心的话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室内环境水平程度也越来越看重。现在的供暖方式日新月异,当然,每种供暖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保障冬季供热工作安全稳定运行,保障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同时,通过进一步的熟悉相关专业知识,了解相关规范,做好有关专业知识的衔接,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基础,让自己可以在这个领域有进一步的发展。 通过本设计可以清晰的了解供热系统及换热. 站的设计不走和相关设备的工作原理,进一步熟练应用专业知识,熟悉相关规范;同时,本设计也应理论联系实际,在符合相关规范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设计出节能环保的供热系统,使设计方案达到最佳。 2.设计拟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 (1)根据建筑物的实际工程概况,选择采暖系统,供水方式,计算热负荷; (2)选择散热器种类或者采用地暖,并计算散热器片数或者地暖热负荷; (3)计算管径和水利平衡并进行采暖管路布置; (4)选择换热器型号及数量; (5)选择水泵、水箱等设备并确定水泵、水箱等设备的布置位置; 室内供暖系统要考虑如何能够让整栋楼达到水力平衡,使每户温度在设计温度。室外管网要考虑怎样进行室外管网的最优设计,使其既经济合理,又不影响小区的整体规划美观,在出现故障时还能够方便检修;换热站的设计中设备、各种附件等的选型与布置,要保证其提供的热量能够满足各用户的需求,并且方便设备的维护与检修等。 3.设计拟应用的现场资料综述 据《供热通风与通条工程设计资料大全》气象资料,采暖室外计算温度-9℃,冬季室外平均风速3.1m/s,冬季室外最多风向的平均风速6.0m/s,冬季最多风向

常压锅炉与承压锅炉的区别

常压锅炉与承压锅炉的区别 一、各种锅炉供热系统 锅炉设备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锅炉分为蒸汽、热水两大类。锅炉供应的热水除了各种生活应用外,主要用于采暖。热水采暖要比蒸汽采暖节能20%-30%,其主要原因是:没有蒸汽采暖的凝结水难于回收的热损失;没有蒸汽采暖的三次蒸发损失;泄露量比蒸汽采暖少,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蒸汽锅炉必须大量放掉的排污损失。 由于承压热水锅炉处在封闭的循环系统中且在循环水泵出口压 力下工作,若出口堵死并进行加热,则可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成爆炸事故,即承压锅炉有爆炸的危险性。 常压(即无压)热水锅炉供热系统,目前有两种:一是日本式的,一种是中国式的。在日本为了消除热水锅炉爆炸的危险性,已经广泛采用了一种开口常压热水锅炉。 二、我国的常压热水锅炉供热系统与通常的承压热水锅炉供热系统,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 (1)承压热水锅炉供热系统的锅炉是承压设备,具有爆炸的危险。而常压热水锅炉供热系统锅炉不承压,始终与大气相通,所以,锅炉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爆炸,安全性能好。 (2)承压热水锅炉是满水的,没有水位控制问题。常压热水锅炉有水位控制问题。就是锅筒满水的锅炉,顶部仍连接有开口箱,仍有水位控制问题。 (3)承压热水锅炉必须装设压力表、安全阀和温度计,因为锅炉始终处于满水状态,所以不设水位计,而常压热水锅炉仅有水位计和温度计,因锅炉与大气相通,锅内压力始终为大气压力,没有爆炸危险,所以不必安装安全夜工,也可以不装压力表。 (4)承压热水锅炉供热系统的循环水泵,是抽系统工程的回水送往锅炉,一般选用清水泵。它既要克服系统循环阻力,又要维持锅炉有一定压力,保证高温时锅水不汽化。而常压热水锅炉供热系统的循环水泵是从锅炉里抽水,水泵是热水泵,其作用是克服系统阻力外,主要是克服回水调节阀的阻力。 (5)承压热水锅炉既能供应低温水,又能供高温水。而常压热水锅炉只能供应小于100℃的低温水。 三、常压热水锅炉有承压热水锅炉无可比拟的优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1.安全

供热系统及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改造方案

供热系统节能改造方案 采暖热损失一部分是由于供热系统自身存在的问题及运行管理不到位导致,另一部分是由于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性差,热损失严重及用户无自主节能意识,有私自放水放热现象导致。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节约能源已是供热企业的工作重点,它不但要求要有良好的企业管理模式,还要求要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措施及经济的运行方式。供热系统由热源、一次管网、换热器、二次管网、热用户组成。对供热系统的节能改造也围绕这几个部分进行。 1、热源 供热的热源主要包括:燃煤锅炉房、燃气锅炉房、热电厂三类,其他还有地源热泵、太阳能等,这些应用较少。 一般来说燃煤锅炉的锅炉容量越大,锅炉的效率越高,所以对于燃煤锅炉可以采用并网的方式,取消较小的燃煤锅炉房,并入其他热源中。 燃气锅炉房可以燃气余热回收装置,降低烟气的排烟温度,回收余热。一般采用预热一次管网回水的方式,当回水温度比较低的时候,可以使烟气的温度降低到露点温度以下,使烟气中的水蒸气冷凝,回收气化潜热。同时,也可以设置气候补偿器,根据室外温度调节锅炉的出水温度,按需调节,减少能源的浪费。 设备:气候补偿器 在采用热计量的供热系统中,有效利用自由热,按照室内采暖的实际需求,对供热系统的供热量进行有效的调节,从而利于供热节能。 它可以根据室外气候的温度变化,用户设定的不同时间的室内温度要求,按照设定的曲线自动控制供水温度,实现供热系统供水温度的气候补偿;另外它还可以通过室内温度传感器,根据室温调节供水温度,实现室温补偿的同时,还具有限定最低回水温度的功能。 一般本系统由四种主要产品组成 1)气候补偿节能控制器 气候补偿节能控制器由温度控制器和时间设定器组成。 作用:依据供/回水温度,以及室外温度进行气候补偿温度控制和时段设定。 2)浸入式温度传感器 作用:检测供/回水温度(依据实际管径大小,可选捆绑式和浸入式两种); 3)室外温度补偿传感器 作用:检测室外温度。

供热系统换热站设计

换热站设计2017年2 月份

目录 一、设计题目 二、小区基本资料 三、换热站设备选型 1.循环泵的选择 2.补水泵的选择 3.换热器的选择 4.除污器的选择 5.水箱的选择 6. 管道保温

一、设计题目 长春市某小区集中供热换热站设计。 二、小区基本资料 1、设计地区气象资料 供暖期室外计算温度:tw=--23℃; 供暖期室外平均温度:tpj=-8.3℃; 供暖天数:N=167天。 2、设计参数资料 一次网供回水温度:t1/t2= 90/60℃; 二次网供回水温度:tg/th =60/50℃; 供暖期室内计算温度:tn =18℃。 3、设计基本要求 本设计采用间接供热,在小区内设置换热站。供热站内选择两组各两台水—水换热器,单台换热能力占本区热负荷的50%,以便保证一台换热器故障情况下,其余一台换热器能保障基本热负荷的要求,循环水泵、补水泵在高低区各设两台,一用一备,补水泵按循环流量的4%选择。 4、小区基本资料 总建筑面积为150000㎡,总供热面积为150000㎡,均为地面热辐射采暖系统; 其中: 低区建筑面积为100000㎡; 高区建筑面积为50000㎡

换热站总供热面积为150000㎡ 三、换热站设备选择 (一)循环泵的选择: 1、循环水泵应满足的条件 (1)、循环水泵的总流量应不小于管网的总设计流量,当热水锅炉出口至循环水泵的吸入口有旁通管时,应不计入流经旁通管的流量。 (2)、循环水泵的扬程应不小于流量条件下热源、热力网最不利环路压力损失之和。 (3)、循环水泵应具有工作点附近较平缓流量扬程特性曲线,并联运行的水泵型号相同。 (4)、循环水泵承压耐温能力应与热力网的设计参数相适应。 (5)、应尽量减少循环水泵的台数,设置三台以下循环水泵时,应有备用泵,当四台或四台以上水泵并联使用时,可不设备用泵。 2、循环水泵的选择 1)Q=q f*F*10-3 式中:Q----供暖热负荷,KW; q f----建筑物供暖面积热指标,取45W/㎡; F----供热面积,㎡; 2)流量计算 根据公式G=3600Q/4.187*1000(tg-th)

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措施(2021新版)

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措施(2021 新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606

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措施(2021新版) 1.安装热工仪表,掌握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 供热系统安装所需的热工仪表是掌握系统运行工况、准确了解和分析系统存在的问题、采取正确方法与措施以达到节能挖潜目的重要手段。目前热工仪表安装不全、不准的情况比较普遍,因此,必须要按照规定补齐所有热工仪表,并保证仪表的完好和准确。 2.加强锅炉房的运行管理,是投资少、效果显著的节能措施 1.司炉人员及水处理人员必须经国家劳动部门或技术监督部门培训并考试合格; 2.建立正确、完善、切实可行的运行操作规程; 3.锅炉房水处理(包括软化水或脱盐、除氧)设备处理后的水质,必须达到而易见国家规程规定的水质标准,严禁锅炉直接补自来水或河水;

4.严格执行定期维修,停炉保养制度,保证设备完好,杜绝跑、冒、滴、漏。 3.采用分层燃烧技术,改善锅炉燃烧状况 目前城市集中供热锅炉房多采用链条炉排,燃煤多为煤炭公司供应的混煤,着火条件差,炉膛温度低,燃烧不完全,炉渣含碳量高,锅炉热效率普遍偏低。采用分层燃烧技术对减少炉渣含碳量、提高锅炉热效率,有明显的效果。 沈阳惠天公司一台10.5MW的热水炉,采用分层燃烧后,热效率由70.2%提高到75.1%,炉渣含碳量由13%下降为10%。唐山热力公司采用该技术,使锅炉热效率提高10~15%,炉渣含碳量降低至10%以下,而且锅炉燃烧系统的设备故障大大减少,提高了锅炉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对于粉末含量高的燃煤,可以采用分层燃烧及型煤技术。该技术是将原煤在入料口先通过分层装置进行筛分,使大颗粒煤直接落至炉排上,小颗粒及粉末送入炉前型煤装置压制成核桃大小形状的煤块,然后送入炉排,以提高煤层的透气性,从而强化燃烧,提高

供热系统优化节能技术措施的研究

供热系统优化节能技术措施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8-12-03T16:22:16.85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4期作者:王伟[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对能源的消耗越来越大,使得节能减排的环保理念不断深入,使供热系统的管理工作越来越严格 王伟 天津市热电有限公司天津市 300161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对能源的消耗越来越大,使得节能减排的环保理念不断深入,使供热系统的管理工作越来越严格。供热系统也开始积极倡导节能减排,并且加大管理措施,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重视和关注。本文主要针对供热系统的节能措施分析元阐述展开深入的探究,并提出几点针对性的建议、对策,以供相关人士的借鉴,旨在进一步推动供热系统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供热系统;节能措施;分析;阐述引言目前,城市集中供热已经成为一种大的趋势,城市集中供热不只包括供应热气,还要包括供应生活用水等等,甚至以后都会发展出供冷功能,这也是将来公共设施所发展的一个趋势。如今的城市集中供暖主要是靠供热管网实现的,相比于区域锅炉供热,它具有能耗小、绿色无污染的特点,为了开拓城市自动化供热减排技术目前所使用的这种技术主要有四种:供热管网的分层管控技术、气候补偿技术、用户热计量、水力平衡技术,今天我们对这些技术进行简单的介绍。 1供热系统能源浪费原因对于供热系统能源浪费的原因分析,主要是因为选型不合理导致电能浪费。一些设计人员针对供热系统能源应用设计,墨守成规的设计方式,加上按照平时工作经验对其进行设计,对于具体的能源消耗等调查与分析不到位,导致资源浪费现象非常严重。其次是技改措施不合理导致资源浪费,一些企业技术人员,其供热系统在运行期间存在供热问题,对于问题研究分析不到位,并没有准确寻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单凭经验进行问题处理,导致问题处理不及时、不到位,造成能源浪费。加上在管理措施上制定与执行不到位,造成水循环阻力增加,导致供热系统能源浪费。 2供热系统的节能技术研究 2.1用户方面的研究 (1)在用户端使用双通阀的系统。双通阀在用户室内进行安装时,常常都是在室内管网中安装相应的双通阀对用户室内供热系统进行控制。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到每一室内散热器都要配备一个性能优良的温度控制阀,进而可以实现系统自身控制并检测室内的散热情况,从而依次控制用户室内的水平系统和温度系统,而在用户室内安装温度控制阀,就能实现室内供热体系的平衡,另一方面能够最大程度实现供热系统对于变流量的要求。(2)在用户端使用三通阀的系统。用户室内也可以使用三通阀,利用三通阀可以实现室内供热系统的调节,进而使室内的供热系统达到平衡,一般三通阀主要用来控制垂直系统的散热体系,有效的使用三通阀也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供热系统对于变流量的要求。 2.2气候补偿技术 我们采用的是天然气的热水锅炉。利用气候补偿的技术就是自动化技术的一种,在面对不同的天气时候,人们所需要的工作量是不同的。比如天气晴朗,气候温暖的时候,虽然一样是寒冷的冬天,但是在室内的供热量可以收稍稍减少,但是在天气寒冷的情况下,虽然温度较高,仍然要加大供热量。气候补偿器就是这种自动调控技术的一种,将气候补偿器安放在天然气热水锅炉中,根据气候补偿器所获得的气候情况行输入到管理系统中,管理系统对各个采热管道的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可以通过管理系统调控热水的供应量和烧煤量以及供热程度等等,最后确定整体的工作量,这样就可以达到自动调节,不会起到过多浪费,比如说,天气炎热的时候,供热量卷和平常一样用户觉得室内温度过高,同时也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得不偿失。 2.3水泵变频技术 热计量系统中,用户可以根据室外温度和自身的需求,不断调节散热器。水泵是供热系统中比较重要的部分之一,以往传统的水泵主要采用节流调节的方式,导致大量的功率流失和浪费。但是水泵变频调节技术的应用,就可以大大发挥水泵的节能优势,同时也可以提升管道网设备和水泵的使用年限。 2.4水力平衡技术 静态水力失调主要是由于施工和设计方面出现的问题所导致的,也就是供热管自身的限制性因素。进而使管道阻力出现较为严重的差异,进而引发水力失调。动力水利失调主要是指在供热管道网的运行过程中,热用户随意调节阀门,进而使管道阻力出现变化。用户之间的流量会被重新分配,致使实际流量与设计流量出现偏差,引发水力失调。 2.5分层管控技术概述 这个技术主要是对供热管道的管理采用三级管理体系,我们将对每层管理进行详细的介绍如下:一级管理站是总体的调控中心,通过调控中心管理者可以实时采集和监控下属各个监控分站的各项数据,并及时进行彼此间异常数据与控制命令的传输。二级管理站就是调控中心和各个三级管理站的传递中心,主要对不同的区域的供热需求进行采集。主要有具备四种功能,第一种是通讯功能,第二种是数据采集功能,第三种是管理功能,第四种是数据转发功能。首先数据采集不需要我们过多的赘述。统计的整个控制区域的供热数据以及管道的正常运转信息,一旦出现于正常数据不同的时候,将信息传递到调控中心既可。收集从三级管理站得到的信息,汇总好后,转给调控中心即可。数据转发功能是指中介站作为三级管理站和一级管理站的数据转发中心所具有特色的功能,向上一级管理中心转达三极管理中心的供热的具体情况,同时给三级管理站传达一级管理站的具体命令在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延伸出的管理功能。通过日常的供热管道数据采集,可以得到整个供热管道正常工作时的各项数据指标范围,在确定数据指标范围之后,就可以对供热管道进行监控了,一旦发现数据异常的情况,就可以通过管理系统进行管理。管理之后延伸出的是通讯功能,在管理中心除了把数据转发,除了发送管道信息之外,也可以和一级管理中心通过系统进行沟通,对管道的问题进行调控。确定是否减少供热,还是增加供热,请工作人员对供热管道进行维修等等。三级管理即中继站的热量管理。中继站中的下位机在接收到由监控分站转发的操作指令后可在确保安全运行的前提下自行达成各种热量调控工作。

电锅炉采暖方案

电锅炉采暖方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电锅炉供暖方案 一、工程概况 供暖采用电热水锅炉采暖系统 二、参照标准、依据 1、蓄热式电锅炉房设计施工图集。 2、常压蓄热水箱。 三、系统工作原理 1、蓄热系统直接向采暖系统供热,简称直接供热。直接供热在蓄热系统和采暖系统中不设热交换器,采暖系统中的循环水也回到蓄热水箱中。由于直接供热系统中不设热交换器、补水泵、定压装置,减少了设备,锅炉房管道也较为简单。 2、谷电、平电、峰电时间段(以北京地区为例) 谷电时间: 23:00~7:00 共计8小时; 平电时间: 7:00~8:00 11:00~18:00 共计8小时; 峰电时间: 8:00~11:00 18:00~23:00 共计8小时。 电锅炉蓄热式供暖系统的运行,全部使用谷电: 23:00~7:00开启电锅炉加热水箱中的水,加热至95℃,向系统供热;

7:00~23:00关闭电锅炉,由蓄热水箱向系统供热。 3、电网电价: 谷电元/度 平电元/度 峰电元/度 4、自控: 蓄热状态和供热状态,蓄热水箱中的热水温度不断的在变化。但是锅炉房采暖供水温度却不能随蓄热水箱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为使锅炉房采暖供水温度保持在设定范围内,采取有效的温度调控装置是必须的。对直接供热的系统,采用合流三通阀来调控锅炉房采暖供水温度。淋浴系统出水管设温度自动控制阀。 5、蓄热式电锅炉房系统单独设置系统控制柜,系统控制柜一般应具备以下功能: ①控制蓄热箱是否达到蓄热温度。 ②控制锅炉在23:00自动启动,7:00达到蓄热温度后自动停炉。 ③控制电动三通阀,调控锅炉房采暖供水温度。 ④控制蓄热泵的启停,保证先启泵,后启炉,先停炉,后停泵。 6、电气部分: ①电锅炉的电源应由配电室直接供给,可用电缆或金属排输送。 ②锅炉控制柜及系统控制柜宜单独设置在控制室内。

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措施方案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措施(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15021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措施 Energy-saving technical measures for heating systems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1.安装热工仪表,掌握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 供热系统安装所需的热工仪表是掌握系统运行工况、准确了解和分析系统存在的问题、采取正确方法与措施以达到节能挖潜目的重要手段。目前热工仪表安装不全、不准的情况比较普遍,因此,必须要按照规定补齐所有热工仪表,并保证仪表的完好和准确。 2.加强锅炉房的运行管理,是投资少、效果显著的节能措施 1.司炉人员及水处理人员必须经国家劳动部门或技术监督部门培训并考试合格; 2.建立正确、完善、切实可行的运行操作规程; 3.锅炉房水处理(包括软化水或脱盐、除氧)设备处理后的水质,必须达到而易见国家规程规定的水质标准,严禁锅

炉直接补自来水或河水; 4.严格执行定期维修,停炉保养制度,保证设备完好,杜绝跑、冒、滴、漏。 3.采用分层燃烧技术,改善锅炉燃烧状况 目前城市集中供热锅炉房多采用链条炉排,燃煤多为煤炭公司供应的混煤,着火条件差,炉膛温度低,燃烧不完全,炉渣含碳量高,锅炉热效率普遍偏低。采用分层燃烧技术对减少炉渣含碳量、提高锅炉热效率,有明显的效果。 沈阳惠天公司一台10.5MW的热水炉,采用分层燃烧后,热效率由70.2%提高到75.1%,炉渣含碳量由13%下降为10%。唐山热力公司采用该技术,使锅炉热效率提高10~15%,炉渣含碳量降低至10%以下,而且锅炉燃烧系统的设备故障大大减少,提高了锅炉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对于粉末含量高的燃煤,可以采用分层燃烧及型煤技术。该技术是将原煤在入料口先通过分层装置进行筛分,使大颗粒煤直接落至炉排上,小颗粒及粉末送入炉前型煤装置压制成核桃大小形状的煤块,然后送入炉排,以提高煤层的透气性,从而强化燃烧,提高锅炉热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中原

集中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措施的研究及应用_0

集中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措施的研究及应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新时代绿色发展观的不断深入,我国集中供热行业对供热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节能要求,应当严格按照能源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在遵守国家节能政策的基础上不断降低供能的能源消耗,能源供应商在供热系统运营的过程中应当在降低运营成本的基础上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只有将多个节能技术综合起来才能够有效的实现供热系统的节能目的。 标签:集中供热;节能技术;措施 在目前环保低碳的大环境下,重视能源的节约是非常有必要的。日常的集中供热系统建设中,要将节能的理念贯穿其中,发现现行供热系统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利用节能技术和措施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供热系统使用中的能源消耗,达到绿色生活的目的,提高用户和企业的使用效益,进而实现经济的循环可持续发展。 1、集中供热节能的主体思路 做好集中供热系统的节能工作,需要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等工作的水平。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需要大力推广新设备,对补水泵、鼓引风等设备进行改造,引进先进的设备,采用先进的工艺和技术,使设备能够针对供热负荷实时调整工作状态,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管理方面,不仅要重视基础计量,合理安排计量人员和器具,定期校验计量仪表,健全计量管理办法,还要加强动态管理,在供热前制定合理的能耗指标和相应的奖惩办法,在生产过程中依据指标和数据进行管理,做好月考核、奖优罚劣等工作,消除浪费现象和不合理损耗。另外,还需要科学调配热源,有效整合管网,使热负荷需求更加均衡,保证热能合理分配。为做好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等工作,必須加强内部职工的培训,实现技术和行为节能。企业内部的各个环节和岗位都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现象,例如水质处理环节存在质量问题将导致锅炉结垢,进而降低供热效率,使能耗提高。如果没有针对气温等因素的变化而及时调节供热量,可能导致供热浪费或是降低供热质量等问题。因此,必须加强职工培训,让职工不仅具备高水平的专业技能,更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只有增强职工的工作责任心、提升职工专业能力,才能确保集中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措施的有效落实。除此之外,还需要重视对热用户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热用户的节能意识,改变不合理的用热行为,以科学的保温措施减少耗热量。 2、集中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措施的应用 2.1 烟气热回收装置的节能应用 热源节能进行改造比较重要的一项措施是烟气回收,锅炉在正常运行中,会不断排出燃料燃烧后的烟气,燃气的热量远远高于外部温度,所以这种烟气排放

供暖管线设计

1.采暖水系统: 1.1 本工程采暖水系统均采用金属管道,其中管径≤DN150,采用热镀锌钢管;管径>DN150采用无缝钢管,本图中的金属管道管径均以公称管径表示。管径≤DN100的可采用螺纹连接,DN>100的采用法兰或卡套式连接。垫层内埋地辐射采暖管采用S4系列PB管,PB管的壁厚如下: 公称外径:De20 De25 最小壁厚: 2.3mm 2.8mm 1.2 供水管道的分流三通及回水管的合流三通应采用下图连接方式: 1.3 水管坡向按图示,采暖管道宜采用0.003,不得小于0.002。系统最高点和最低点分设放气和泄水装置。 1.4 采暖水系统中阀门:除图例特别标注外,管径小于DN50者,采用截止阀,管径大于或等于DN50者,采用蝶阀,但是,自动放气阀接管处采用铜闸阀。 1.5 与PB管直接接触的连接件表面应镀镍,连接件表面应完整、无缺损、无变形、无开裂。 1.6 敷设在地面垫层内的PB管,均不允许有接口,且宜有阻氧层。 1.7 管道安装完工后,应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1.0MPa。试压合格后,应对系统反复冲洗直至排出水中不夹带泥砂,铁屑等杂质,且水色不浑浊时方为合格,管

路系统冲洗时,水流不得经过所有设备。水压试验合格后才能做垫层,垫层浇捣和养护过程中,系统应保持不小于0.4MPa的压力。 1.8 管道穿墙及单元板处应加套管,穿单元板套管应高出地面20mm,套管内径比管道外径大4-6mm,管道与套管之间用密封不燃填料填实。管道穿混凝土墙时,其套管必须在土建施工时预留。 1.9 建筑地面构造伸缩缝应按JGJ 142-2004要求设置。地板辐射盘管穿越伸缩缝时,在伸缩缝处设长度≥200mm的柔性套管。 1.10 当采暖管道穿过防火墙时,在管道穿过处应采取防火封堵措施,并在管道穿越处采取固定措施使管道可向墙的两侧伸缩。 1.11 初次通暖应缓慢升温,先将水温控制在25-30°C范围内进行24小时,以后再每隔24小时升温不超过5°C,直至达到设计水温。 二、工程概况: 1. 工程名称: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0101-016a、0101-020a地块F3其他类多功能用地项目 ——子项名称:016a-1#办公楼、2#办公楼、3#办公楼、4#商业楼,C01地下车库 2、016a地块概况: 016a地块地上单体建筑分别为016a-1#办公楼、016a-2#办公楼、016a-3#办公楼、主要功能为办公及商业;016a-4#商业楼,主要功能为商业。4#商业楼地下一层为商业;其余1#、2#、3#办公楼为地下两层,C01地下车库为停车库及设备用房。

电锅炉采暖方案

电锅炉供暖方案 一、工程概况 供暖采用电热水锅炉采暖系统 二、参照标准、依据 1、蓄热式电锅炉房设计施工图集。 2、常压蓄热水箱。 三、系统工作原理 1、蓄热系统直接向采暖系统供热,简称直接供热。直接供热在蓄热系统和采暖系统中不设热交换器,采暖系统中的循环水也回到蓄热水箱中。由于直接供热系统中不设热交换器、补水泵、定压装置,减少了设备,锅炉房管道也较为简单。 2、谷电、平电、峰电时间段(以北京地区为例) 谷电时间:23:00~7:00共计8小时;平电时间:7:00~8:0011: 00~18:00共计8小时;峰电时间:8:00~11:0018:00~23:00共计8小时。 电锅炉蓄热式供暖系统的运行,全部使用谷电: 23:00~7:00开启电锅炉加热水箱中的水,加热至95℃,向系统供热;7:00~23:00关闭电锅炉,由蓄热水箱向系统供热。 3、电网电价: 谷电0.21元/度 平电0.52元/度 峰电0.84元/度 4、自控:

蓄热状态和供热状态,蓄热水箱中的热水温度不断的在变化。但是锅炉房采暖供水温度却不能随蓄热水箱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为使锅炉房采暖供水温度保持在设定范围内,采取有效的温度调控装置是必须的。对直接供热的系统,采用合流三通阀来调控锅炉房采暖供水温度。淋浴系统出水管设温度自动控制阀。 5、蓄热式电锅炉房系统单独设置系统控制柜,系统控制柜一般应具备以下功能: ①控制蓄热箱是否达到蓄热温度。 ②控制锅炉在23:00自动启动,7:00达到蓄热温度后自动停炉。 ③控制电动三通阀,调控锅炉房采暖供水温度。 ④控制蓄热泵的启停,保证先启泵,后启炉,先停炉,后停泵。 6、电气部分: ①电锅炉的电源应由配电室直接供给,可用电缆或金属排输送。 ②锅炉控制柜及系统控制柜宜单独设置在控制室内。 ③所有设备外壳均应有可靠接地,接地电阻按有关要求执行。 四、设计参数 1、采暖系统: 采暖室外计算温度:-9℃ 采暖室内设计温度:20~22℃ 建筑物总耗热量:350KW 设计采暖天数:120天 采暖系统总阻力:60Kpa

供热系统及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改造方案

供热系统及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改造方案 采暖热损失一部分是由于供热系统自身存在的问题及运行管理 不到位导致,另一部分是由于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性差,热损失严重 及用户无自主节能意识,有私自放水放热现象导致。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节约能源已是供热企业的工作重点,它不但要求要有 良好的企业管理模式,还要求要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措施及经济的运行方式。供热系统由热源、一次管网、换热器、二次管网、热用户组成。对供热系统的节能改造也围绕这几个部分进行。 1、热源 供热的热源主要包括:燃煤锅炉房、燃气锅炉房、热电厂三类,其他还有地源热泵、太阳能等,这些应用较少。 一般来说燃煤锅炉的锅炉容量越大,锅炉的效率越高,所以对于燃煤 锅炉可以采用并网的方式,取消较小的燃煤锅炉房,并入其他热源中。燃气锅炉房可以燃气余热回收装置,降低烟气的排烟温度,回收余热。一般采用预热一次管网回水的方式,当回水温度比较低的时候,可以 使烟气的温度降低到露点温度以下,使烟气中的水蒸气冷凝,回收气 化潜热。同时,也可以设置气候补偿器,根据室外温度调节锅炉的出水温度,按需调节,减少能源的浪费。 设备:气候补偿器 在采用热计量的供热系统中,有效利用自由热,按照室内采暖的实际 需求,对供热系统的供热量进行有效的调节,从而利于供热节能。 它可以根据室外气候的温度变化,用户设定的不同时间的室内温度要

求,按照设定的曲线自动控制供水温度,实现供热系统供水温度的气候补偿;另外它还可以通过室内温度传感器,根据室温调节供水温度,实现室温补偿的同时,还具有限定最低回水温度的功能。 一般本系统由四种主要产品组成 1)气候补偿节能控制器 气候补偿节能控制器由温度控制器和时间设定器组成。 作用:依据供/回水温度,以及室外温度进行气候补偿温度控制和时段设定。 2)浸入式温度传感器 作用:检测供/回水温度(依据实际管径大小,可选捆绑式和浸入式两种); 3)室外温度补偿传感器 作用:检测室外温度。 4)执行元件 可以是电动调节阀也可以是分布式二级泵的变频器。其主要作用:用于液体、气体系统管道介质流量的模拟量调节,是AI控制。(如一次系统介质为水时,且水泵为变频运行或者介质为蒸汽时,阀门一般采用二通阀体;如一次系统介质为水时,且水泵为工频运行时,建议选用三通阀体,避免破坏水泵的运行工况,达到节电的目的),具体使用情况要根据官网的工艺结构而定。 特点: 1)针对不同的现场工况,选择相应的曲线号,实现各种智能化节能运

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措施样本

供热系统节能技术办法 【摘要】从当前国家建筑节能形势出发,简朴阐述了北方供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必要性。分析比较了近年来国内外既有居住建筑改造实例,探讨了国内北方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若干技术问题。分析了节能改造各环节技术路线基本规定,简介了节能改造评估与诊断办法,详细分析了节能改造技术方案。 【核心词】供暖地区节能改造技术路线技术方案 1. 安装热工仪表,掌握系统实际运营状况 供热系统安装所需热工仪表是掌握系统运营工况、精确理解和分析系统存在问题、采用对的办法与办法以达到节能挖潜目重要手段。当前热工仪表安装不全、不准状况比较普遍,因而,必要要按照规定补齐所有热工仪表,并保证仪表完好和精确。 2. 加强锅炉房运营管理,是投资少、效果明显节能办法 1.司炉人员及水解决人员必要经国家劳动部门或技术监督部门培训并考试合格; 2.建立对的、完善、切实可行运营操作规程; 3.锅炉房水解决(涉及软化水或脱盐、除氧)设备解决后水质,必要达到而易见国家规程规定水质原则,禁止锅炉直接补自来水或河水; 4.严格执行定期维修,停炉保养制度,保证设备完好,杜绝跑、冒、滴、漏。 3. 采用分层燃烧技术,改进锅炉燃烧状况 当前都市集中供热锅炉房多采用链条炉排,燃煤多为煤炭公司供应混煤,着火条件差,炉膛温度低,燃烧不完全,炉渣含碳量高,锅炉热效率普遍偏低。采用分层燃烧技术对减少炉渣含碳量、提高锅炉热效率,有明显效果。 鞍山锅炉厂生产一台10.5MW热水炉,采用分层燃烧后,热效率由70.2%提高到75.1%,炉渣含碳量由13%下降为10%。唐山热力公司采用该技术,使锅炉热效率提高10~15%,炉渣含碳量减少至10%如下,并且锅炉燃烧系统设备故障大大减少,提高了锅炉运营可靠性和安全性。 对于粉末含量高燃煤,可以采用分层燃烧及型煤技术。该技术是将原煤在入料口先通过度层装置进行筛分,使大颗粒煤直接落至炉排上,小颗粒及粉末送入炉前型煤装置压制成核桃大小形

36KW常压电热水锅炉系统控制设计

36KW常压电热水锅炉系统控制设计 摘要 由于人类社会经济水平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城市生活供暖的数量和质量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传统的控制方式调节精度差,自动化程度低,系统稳定性差,锅炉运行耗能大,并且存在安全隐患等缺点,所以现代锅炉运行方式需要改进。 本次设计以电热水锅炉硬件设计为核心,通过外围硬电器设备的连接实现电热水锅炉的控制要求及锅炉供回水温度、水位等信号,并且通过控制器的辅助控制运算,实现对中小型锅炉运行的自动控制。本次设计的电热水锅炉有占地面积小,组装维修方便,功能较齐全等优点。而且有很高的性价比,有很广的使用前景。同时在本次设计中加入了控制器的使用,通过控制器对水位信号和温度信号的监测达到自动控制的目的。而且在设计中根据需要达到的效果对电路需要的硬电器进行选型,并通过电路设计以及连接使其完成常压电热水锅炉的控制要求。同时为了降低设计和使用成本以及传递效率和热力损失等问题的考虑,本次设计的锅炉以水为传导媒介,这样也达到了节能环保的设计初衷。 关键词控制器;节能环保;硬电器

36 kw Atmospheric Pressure in the Boiler Control System Design Abstract Due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al and economic level,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continue to improve, the urban heating quantity and quality request is higher and higher. Due to the traditional way of control accuracy is poor, low degree of automation, the system stability is poor, boiler operation energy consumption, pose a safety hazard and other faults, so the modern boiler operation mode needs to be improved. This design in boiler hardware design as the core, through the peripheral hardware electrical equipment connected to realize the control request in boiler and boiler for the return water temperature, water level, such as signal, and the auxiliary control operation by the controller, to realize the automatic control of the middle and small boiler. The design in the boiler has small volume,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the advantages of complete function, and has a high cost performance, wide application prospect, help find possible fault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controller to realize automatic water supply system of control and adjustment, will guarantee normal gas boiler heating, stable system, guarantee the safe and economic operation, has high practical value and superiority. At the same time this system by hot water for single phase medium, greatly reduce the design cost, and improve the use efficiency to reduce the heat loss. Keywords Controller,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hard electronic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