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反应釜的结构和原理基础常识

反应釜的结构和原理基础常识

反应釜的结构和原理基础常识
反应釜的结构和原理基础常识

反应釜的基本结构与原理

(一)高压反应釜由反应容器、搅拌器及传动系统、冷却装置、安全装置、加热炉等组成。

1、釜体、釜盖采用1Cr18Ni9Ti不锈钢加工制成,釜体通过螺纹与法兰联接,釜盖为正体平板盖,两者由轴向均布的主螺栓、螺母紧固联接。

2、高压釜主密封口采用A型的双线密封,其余密封点均采用圆弧面与平面、圆弧面与圆弧面的线接触的密封形式,依靠接触面的高精度和光洁度,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

3、釜体外装有桶型碳化硅炉芯,电炉丝穿于炉芯中,其端头由炉壳侧下部穿出,通过接线螺柱,橡套电缆与控制器相连。

4、釜盖上装有压力表,爆破膜安全装置,汽液相阀,温度传感器等,便于随时了解釜内的反应情况,调节釜内的介质比例,并确保安全运行。

5、联轴器主要由具有很强磁力的一对内、外磁环组成,中间有承压的隔套。搅拌器由伺服电机通过联轴器驱动。控制伺服电机的转速,便可达到控制搅拌转速的目的。

6、隔套上部装有测速线圈,连成一体的搅拌器与内磁环旋转时,测速线圈便产生感应电动势,该电势与搅拌转速相应,该电势传递到转速表上,便可显示出搅拌转速。

7、磁联轴器与釜盖间装有冷却水套,当操作温度较高时应通冷却

水,以及磁钢温度太高而退磁。

8、轴承采用1Cr18Ni9Ti不锈钢轴承或高强电化石墨,耐摩损,且维修周期长

(二)控制器

1、外壳采用标准铝合金机箱,上盖可以向后抽出,便于维护和检修。面板装有温度数显表、电压表、转速表以及控制开关和调节旋钮等,供操作者操作使用。

2、电气原理:搅拌控制电路的电子元件均组装在一块线路板上,采用双闭环控制系统,具有调速精度高、转速稳定、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并且具备限制超速、过流等完善的保护功能,调节“调速”旋钮即可改变直流电机的直流电压,从而改变电机的转速,达到控制搅拌速度的目的。

3、加热电路中采用固态继电器(俗称调压块)调压,使加热电路趋于简单化,只要调节“调压”旋钮即可调节加热功率,同时,加热电路的控制部分配备智能化数显表,使之加热温度根据工艺的要求随意调速,并且控制温度精度极高(详见温度表使用说明书)

4、所有外接引线均从后面板通过防水接头由控制器内的接线端子引出。

二、安装和使用

1、高压釜应放置在室内。在装备多台高压釜时,应分开放置。每间操作室均应有直接通向室外或通道的出口,应保证设备地点通风良好。

2、在装釜盖时,应防止釜体釜盖之间密封面相互磕碰。将釜盖按固定位置小心地放在釜体上,拧紧主螺母时,必须按对角、对称地分多次逐步拧紧。用力要均匀,不允许釜盖向一边倾斜,以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

3、正反螺母联接处,只准旋动正反螺母,两圆弧密封面不得相对旋动,所有螺母纹联接件有装配时,应涂润滑油。

4、针型阀系线密封,仅需轻轻转动阀针,压紧密封面,即可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

5、用手盘动釜上的回转体,检查运转是否灵活。

6、控制器应平放于操作台上,其工作环境温度为10-40℃,相对湿度小于85%,周围介质中不含有导电尘埃及腐蚀性气体。

7、检查面板和后板上的可动部件和固定接点是否正常,抽开上盖,检查接插件接触是否松动,是否有因运输和保管不善而造成的损坏或锈蚀。

8、控制器应可靠接地。

9、连接好所有导线,包括电源线、控制器与釜间的电炉线、电机线及温度传感器和测速器导线。

10、将面板上“电源”空气总开关合上,数显表应有显示。

11、在数显表上设定好各种参数(如上限报警温度、工作温度等)

然后,按下“加热”开关,电炉接通,同时“加热”开关上的指示灯亮。调节“调压”旋钮,即可调节电炉加热功率。

12、按下“搅拌”开关,搅拌电机通电,同时“搅拌”开关上的指示灯亮,缓慢旋动“调速”旋钮,使电机缓慢转动,观察电机是否为正转,无误时,停机挂上皮带,再重新启动。

13、操作结束后,可自然冷却、通水冷却或置于支架上空冷。待温降后,再放出釜内带压气体,使压力降至常压(压力表显示零),再将主螺母对称均等旋松,再卸下主螺母,然后小心地取下釜盖,置于支架上。

14、每次操作完毕,应清除釜体、釜盖上残留物。主密封口应经常清洗,并保持干净,不允许用硬物或表面粗糙物进行擦拭。目前,化工,食品,医药等行业都需要反应釜设备,然而,反应釜也在不断的改善它的制造结构以方便客户的使用,但在高压釜的使用上却很难引起客户的重视.

1、钢制(或衬瓷板)反应釜最常见的钢制反应釜的材料为Q235钢(或容器钢)。钢制反应釜的设计、制造与普通的压力容器一样。钢制(或衬瓷板)反应釜设计时选用的操作压力、温度为反应过程中最高压力和最高温度。钢制(或衬瓷板)反应釜装有夹套的壳体依照外压容器计算,而夹套本身按内压容器计算,附属零、部件如人孔、手孔、工艺接管等通常设置在釜盖上,壳体、封头直径及壁厚可参照标准选用。

2、铸铁反应釜铸铁反应釜对于碱性物料有一定抗腐蚀能力。

当铸铁反应釜用于壁温低于25℃、内压低于0.6MPa时,铸铁反应釜最大直径达1000mm;当铸铁反应釜铸铁牌号提高时,最大直径可达3000mm。铸铁反应釜设备在磺化、硝化、缩合、硫酸增浓等反应过程中使用较多。

3、搪玻璃反应釜搪玻璃反应釜是用含高二氧化硅的玻璃,经高温灼烧而牢固地结合于金属设备的内表面上。搪玻璃反应釜具备玻璃的稳定性和金属本身强度高的优点,耐腐蚀,光滑,耐磨而且有一定的稳定性,搪玻璃反应釜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化工、农药、医药、染料、食品及冶金工业等。

理论知识模拟试题

第二部分理论知识(模拟试题) (51?110题,共100道题,满分为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51?110题,每题1分,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恰当的答案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安母涂黑) 51、关于劳动力结构过剩,说法错误的是 ( ) 。 (A) 在发展中国家的表现比发达国家更明显 (B) 个人择业的“高不成低不就”可能造成劳动力结构过剩 (C) 由于劳动的自我选择性以及非经济性考虑,会使劳动力结构力结构性的矛盾更为严重 (D) 产业结构的变动造成劳动要素需求结构的改变是造成劳动力结构过剩的原因之一 52、在进行统计调查的过程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 (A) 明确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是设计调查方案的关键所在 (B) 单一表的优点是可以容纳较多的调查内容,而且便于分类和整理 (C) 设计调查方案时,应先确定调查方式方法,确定调查的具体内容 (D) 调查标准时间是指从调查工作开始到结束的时间,一般进行调查登记工作的时间 53、新员工员职业生涯管理的任务是 ( ) 。 (A) 对员工的潜能时行考察 (B) 帮助员工建立和发展职业锚 (C) 帮助员工度过职业发展的“高原区” (D) 帮助员工接受权利、责任、中心地位下降的事实 54、在个人决策的过程中,当自己的看法与多数人不致的情况下选择服从大家的意见,我们称为( ) (A) 权威效应(B) 先入为主 ( C) 从众效应(D) 回避极端 55、供求均衡工资论认为 ( ) 。 (A) 劳动力供给曲线给呈现向右下方倾斜的状态 (B) 劳动力供给曲线和劳动力需求曲线的趋势方向常常是一致的 (C) 劳动力供给数量与工资水平的关系是工资越高,劳动力供给数量越少 (D) 当工资偏离均衡点时,劳动力市场上供需求的自发力量可以使工资回到均衡点 56、在调查报告主体部分的结构安排上,按调查对象的发展过和来组织材料属于( ) 。 ( A) 横式结构( B) 纵式结构 ( C) 对比性结构(D) 因果性结构 57、非正式群体的特征不包括 ( ) 。 (A) 群体内部有不成文的规定 (B) 成员通常有共同的价值观念 (C) 能满足成员交往需求和情感需求 (D) 每个人的活动都指向组织的目标 58、关于参与型领导,说法错误的是( )。 (A)参与型能与员工协商,愿意征求和接受员工的看法和建设 (B ) 参与型领导善于通过团队会议让员工参与决策,促进沟通和合作 (C)在执行非例行化的工作时,参与型领导会强调员工工作角色的澄清 (D)参与型领导可将决策的权力及决策结果所需承担的责任和风险分解给下属 59、关于员工满意度评估,说法错误的是( )。

搅拌反应釜计算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搅拌式反应釜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指导教师

“过程装备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者姓名:班级:学号: 指导老师:日期: 1.设计内容 设计一台夹套传热式带搅拌的反应釜 2.设计参数和技术特性指标 3.设计要求 (1)进行罐体和夹套设计计算;(2)选择接管、管法兰、设备法兰;(3)进行搅拌传动系统设计;(4)设计机架结构;(5)设计凸缘及选择轴封形式;(6)绘制配料反应釜的总装配图;(7)绘制皮带轮和传动轴的零件图 1罐体和夹套的设计 1.1 确定筒体内径

当反应釜容积V 小时,为使筒体内径不致太小,以便在顶盖上布置接管和传动装置,通常i 取小值,此次设计取i =1.1。 一般由工艺条件给定容积V 、筒体内径1D 按式4-1估算:得D=1084mm. 式中 V --工艺条件给定的容积,3m ; i ――长径比,1 1 H i D = (按照物料类型选取,见表4-2) 由附表4-1可以圆整1D =1100,一米高的容积1V 米=0.953m 1.2确定封头尺寸 椭圆封头选取标准件,其形式选取《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图4-3,它的内径与筒体内径相同,釜体椭圆封头的容积由附表4-2 V 封=0.1983m ,(直边高度取50mm )。 1.3确定筒体高度 反应釜容积V 按照下封头和筒体两部分之容积之和计算。筒体高度由计算 H1==(2.2-0.198)/0.95=0.949m ,圆整高度1H =1000mm 。按圆整后的1H 修正实际容积由式 V=V1m ×H1+V 封=0.95×1.000+0.198=1.1483m 式中 V 封m --3封头容积,; 1V 米――一米高的容积3m /m 1H ――圆整后的高度,m 。 1.4夹套几何尺寸计算 夹套的结构尺寸要根据安装和工艺两方面的要求。夹套的内径2D 可根据内径1D 由

(完整版)钳工初级理论模拟试卷2(含答案)

钳工初级理论知识模拟试卷2 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第1题~第80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每题1分,满分80分) 1.一张完整装配图的内容包括:(1)一组图形;(2)();(3)必要的技术要求;(4)零件序号和明细栏;(5)标题栏。 A.正确的尺寸B.完整的尺寸 C.合理的尺寸D.必要的尺寸 2.下列制动中()不是电动机的制动方式。 A.机械制动B.液压制动 C.反接制动D.能耗制动 3.为改善T12钢的切削加工性,通常采用()处理。 A.完全退火B.球化退火 C.去应力退火D.正火 4.零件图中注写极限偏差时,上下偏差小数点对齐,小数点后位数相同,零偏差()。 A.必须标出B.不必标出 C.文字说明D.用符号表示 5.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规定省略标注符号的是()。 A.轮廓算术平均偏差B.微观不平度+点高度 C.轮廓最大高度D.均可省略 6.()常用来检验工件表面或设备安装的水平情况。 A.测微仪B.轮廓仪 C.百分表D.水平仪 7.千分尺的制造精度主要是由它的()来决定的。 A.刻线精度B.测微螺杆精度 C.微分筒精度D.固定套筒精度 8.下列()为形状公差项目符号。 A.⊥B.∥C.◎D.○ 9.孔的最小极限尺寸与轴的最大极限尺寸之代数差为正值叫()。 A.间隙值B.最小间隙 C.最大间隙D.最大过盈 10.剖分式滑动轴承常用定位销和轴瓦上的()来止动。 A.凸台B.沟槽 C.销、孔D.螺孔

11.能保持传动比恒定不变的是()。 A.带传动B.链传动 C.齿轮传动D.摩擦轮传动 12.依靠传动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力实现的传动叫()。 A.链传动B.带传动 C.摩擦传动D.摩擦轮传动 13.轴组的装配要求是轴和其上零件装配后()。 A.固定不动B.相对转动 C.运转平稳D.提高转速 14.下述()是液压传动的基本特点之一。 A.传动比恒定B.传动噪声大 C.易实现无级变速和过载保护作用D.传动效率高 15.轴承合金由于()不能单独作轴瓦。 A.强度很低B.强度很高 C.强度一般D.强度较高 16.在氧化物系和碳化物系磨料中,磨削硬质合金时应选用()砂轮。 A.棕刚玉B.白刚玉 C.黑色碳化硅D.绿色碳化硅 17.内燃机是将热能转变成()的一种热力发动机。 A.机械能B.动能 C.运动D.势能 18.应用最普遍的夹紧机构有()。 A.简单夹紧装置B.复合夹紧装置 C.连杆机构D.螺旋机构 19.工件以外圆柱面作为定位基准,当采用长V形块定位时,可限制()自由度。 A.一个B.两个 C.三个D.四个 20.在夹具中,夹紧力的作用方向应与钻头轴线的方向()。 A.平行B.垂直 C.倾斜D.相交 21.磨削加工的主运动是()。 A.砂轮圆周运动B.工件旋转运动 C.工作台移动D.砂轮架运动 22.渗碳零件用钢是()。

反应釜设计程序.doc

反应釜设计程序 (1)确定反应釜操作方式根据工艺流程的特点,确定反应釜是连续操作还是间歇操作。 (2)汇总设计基础数据工艺计算依据如生产能力、反应时间、温度、装料系数、物料膨胀比、投料比、转化率、投料变化情况以及物料和反应产物的物性数据、化学性质等。 (3)计算反应釜体积 (4)确定反应釜设计(选用)体积和台数。 如系非标准设备的反应釜,则还要决定长径比以后再校算,但可以初步确定为一个尺寸,即将直径确定为一个国家规定的容器系列尺寸。 (5)反应釜直径和筒体高度、封头确定。 (6)传热面积计算和校核。 (7)搅拌器设计。 (8)管口和开孔设计。 (9)画出反应器设计草图(条件图),或选型型号。 3.设计要求(1)进行罐体和夹套设计计算;(2)选择接管、管法兰、设备法兰;(3)进行搅拌传动系统设计;(4)设计机架结构;(5)设计凸缘及选择轴封形式;(6)绘制配料夹套反应釜的总装配图;(7)从总装图中测绘一张零件图或一张部件图。1罐体和夹套的设计1.1 确定筒体内径表4-2 几种搅拌釜的长径比i值搅拌釜种类设备内物料类型长径比i值一般搅拌釜液-固相或液-液相物料i=1~1.3气-液相物料i=1~2发酵罐类I=1.7~2.5 当反应釜容积V小时,为使筒体内径不致太小,以便在顶盖上布置接管和传动装置,通常i取小值,此次设计取i=1.1。一般由工艺条件给定容积V、筒体内径按式4-1估算:得D=1366mm.式中V--工艺条件给定的容积,;i——长径比,(按照物料类型选取,见表4-2)由附表4-1可以圆整=1400,一米高的容积=1.539 1.2确定封头尺寸椭圆封头选取标准件,其形式选取《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图4-3,它的内径与筒体内径相同,釜体椭圆封头的容积由附表4-2 =0.4362 ,(直边高度取50mm)。1.3确定筒体高度反应釜容积V按照下封头和筒体两部分之容积之和计算。筒体高度由计算H1==(2.2-0.4362)/1.539=1.146m,圆整高度=1100mm。按圆整后的修正实际容积由式V=V1m×H1+V封=1.539×1.100+0.4362=2.129 式中;——一米高的容积/m ——圆整后的高度,m。1.4夹套几何尺寸计算夹套的结构尺寸要根据安装和工艺两方面的要求。夹套的内径可根据内径由500~600700~18002000~3000 +50 +100 +200选工艺装料系数=0.6~0.85选取,设计选取=0.80。1. 4.1夹套高度的计算H2=(ηV-V封)/V1m=0.755m1.4.2.夹套筒体高度圆整为=800mm。1.4.3罐体的封头的表面积由《化工设备机械基础》附表4-2查的F封=2.345。1.4.4一米高的筒体内表面由《化工设备机械基础》附表4-1查的。F1m=4.401.4.5实际的传热面积F== 5.6665>3,由《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式4-5校核5.6665〉3所以传热面积合适。2夹套反应釜的强度计算强度计算的参数的选取及计算均符合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的规程。此次设计的工作状态已知时,圆筒为外压筒体并带有夹套,由筒体的公称直径mm,被夹套包围的部分分别按照内压和外压圆筒计算,并取其中较大者。...[ 过程装备夹套反应釜化工机械化工课程设计] 反应釜设计 摘要

搅拌反应釜的设计

1 绪论 1.1 反应釜概况 搅拌设备是一种在一定容积的容器中,借助搅拌器向液相物料中传递必要的能量进行搅拌过程的化学反应设备。反应釜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一种,它适用于多种物性(如粘度、密度)和多种操作条件(温度、压力)的反应过程,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等行业,是一种用以完成磺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以及有机染料和中间体的许多其它工艺过程的反应设备。 搅拌式反应釜有很大的通用性,由于搅拌可以把多种液体物料相混合,把固体物料溶解在液体中、将几种不互溶的液体制成乳浊液、把固体微粒搅浑在液体中制成悬浮液或在液相中析出结晶等,故搅拌反应釜可以在带有搅拌的许多物理过程中广泛的应用。同时在研究容器的结构方面,如容器形状、搅拌装置、传热部件等,搅拌式反应釜都具有代表性。在大多数设备中,反映釜是作为反应器来应用的。例如在三大合成材料的生产中,搅拌设备作为反应器,约占反应器总数的90%。其它如染料、医药、农药、油漆等设备的使用亦很广泛。有色冶金部门对全国有色冶金行业中的搅拌设备作了调查及功率测试,结果是许多湿法车间的动力消耗50%以上是用在搅拌作业上。搅拌设备的应用范围之所以这样广泛,还因为搅拌设备操作条件(如浓度、温度、停留时间等)的可控范围广,又能适用于多样化的生产。 搅拌式反应釜在石油化工生产中被用于物料混合、溶解、传热、制备悬浮液、聚合反应、制备催化剂等。例如石油工业中,异种原油的混合调整和精致,汽油添加四乙基铅等添加物而进行混合,使原料液或产品均匀化。化工生产中,制造苯乙烯、乙烯、高压聚乙烯、聚丙烯、合成橡胶、苯胺燃料和油漆颜料等工艺过程,都装备着各种型式的搅拌设备。因为在石油工业中大量使用催化剂、添加剂,所以对于搅拌设备的需求量比较大。由于物料操作条件的复杂性、多样性、对搅拌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理论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1)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理论知识模拟试卷 及答案(二) 一、名词解释 1、教育:就学校教育而言,是指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受教育者学习的主动性,使其德、智、体、美诸方面(或身心两方面)生动活泼地全面和谐地发展。 2、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予以规定,要求适龄儿童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保证的,强制、免费和普通的国民基础教育。 二、填空 1、在教育史上关于教育的起源主要有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三种不同的主张。 2、社会发展从古至今经历里五种生产关系,因而也就有五种不同的教育,它们分别是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封建社会教育、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社会主义教育;除此而外,还可以用生产力标准划分社会发展阶段,相应的,也可以把教育划分为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两个发展阶段。 3、教育的功能有社会发展功能和人的发展功能两个大方面,前者主要是指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反作用,后者主要是指教育对人的发展的推动作用,其中,社会功能是教育的本质特征之一。

4、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是生产性、民主性、科学性、创新性;我国的教育现代化,应该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地位,以“三个面向”为重点,抓住推进素质教育这个中心环节,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开拓思想、实践能力和崇高理想的一代新人而努力奋斗。 5、小学教育的重要性,一是决定于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基础教育,二是决定于小学教育在儿童发展中启蒙作用;小学教育具有一般教育的特点外,还有它自身独具的基本特征,它是全民性、义务性、全面性。 6、小学阶段的教育对人的一生发展起着重要的启蒙作用,一是在身体素质方面的启蒙作用,二是在学习知识方面的启蒙作用,三是在思想品德方面的启蒙作用。 三、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⑴) ⑴生产劳动⑵模仿⑶语言⑷动物本能 2、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产生的需要的观点,是(⑵)的基本主张。 ⑴心理起源说⑵劳动起源说⑶生物起源说 3、(⑶)已经出现学校和教师 ⑴封建社会⑵资本主义社会⑶奴隶社会 4、把教育划分为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两个阶段,其划分依据是以(⑵)为标准的。

夹套搅拌反应器设计(DOCX 30页)

夹套搅拌反应器设计(DOCX 30页)

夹套搅拌反应器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夹套搅拌反应器设计 学生 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老师耿绍辉 化工设备基础 Nefu.20121228

夹套搅拌反应器设计 目录 第一章设计方案简介 1.1反应釜的基本结构 1.2反应釜的机械设计依据 第二章反应釜机械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第三章反应釜釜体的设计 3.1 罐体和夹套计算 3.2厚度的选择 3.3设备支座 3.4手孔 3.5选择接管、管法兰、设备法兰 第四章搅拌转动系统设计 4.1转动系统设计方案 4.2转动设计计算:定出带型、带轮相关计算 4.3选择轴承 4.4选择联轴器 4.5罐体搅拌轴的结构设计、搅拌器与搅拌轴的连接结构设计4.6电动机选择 第五章绘制装配图 第六章绘制大V带轮零件图 第七章本设计的评价及心得体会 第八章参考文献

夹套搅拌反应器设计 第一章设计方案简介 搅拌设备在石油、化工、食品等工业生产中应用范围很广,尤其是化学工业中,很多的化工生产或多或少地应用着搅拌操作,化学工艺过程的种种物理过程与化学过程,往往要采用搅拌操作才能得到好的效果。搅拌设备在许多场合时作为反应器来应用的,而带搅拌的反应器则以液相物料为特征,有液-液、液-固、液-气等相反应。 搅拌的目的是:1、使互不相溶液体混合均匀,制备均匀混合液、乳化液、强化传质过程;2、使气体在液体中充分分散,强化传质或化学反应;3、制备均匀悬浮液,促使固体加速溶解、浸取或发生液-固化学反应;4、强化传热,防止局部过热或过冷。所以根据搅拌的不同目的,搅拌效果有不同的表示方法。 搅拌操作分为机械搅拌和气流搅拌。气流搅拌是利用气体鼓泡通过液体层,对液体产生搅拌作用,或使气泡群以密集状态上升借所谓气升作用促进液体产生对流循环。与机械搅拌相比,仅气泡的作用对液体所进行的搅拌时比较弱的,所以在工业生产,大多数的搅拌操作均是机械搅拌。本设计实验要求的就是机械搅拌搅拌器设备的设计遵循以下三个过程:1根据搅拌目的和物理性质进行搅拌设备的选型。2在选型的基础进行工艺设计与计算。3进行搅拌设备的机械设计与费用评价。在工艺与计算中最重要的是搅拌功率的计算和传热计算。 1.1反应釜的基本结构

2019年二级健康管理师《理论知识》全真模拟试卷A卷

省(市区)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考试须知:123 一、单选题(本题共70小题,每题1分,共70分) 1、夏季在烈日下剧烈运动出汗过多时,为预防中暑应多喝( ) A 、糖水 B 、淡盐水 C 、白开水 D 、以上都不对 2、《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BMI 分类,不正确的是( )。 A 、18.5-23.9为正常 B 、24-27.9为超重 C 、≥28肥胖 D 、≥30为肥胖 3、社会医疗保险对医疗机构的费用支付的最大特点是( )。 A .严格控制 B .费用审核 C .起付线的设置 D .第二方支付 E .报销比例不同 4、疾病风险评估的方法有( )。 A 、前瞻性队列研究和以往流行病学的综合分析及循证医学方法 B 、病例对照研究 C 、现况研究 D 、问卷调查 5、按照信息的应用领域分类,其类别不包括( )。 A.反馈信息 B.科技信息 C.社会信息 D.管理信息 E.军事信息 6、下列属于人格权的是( )。 A.健康权 B.亲属权 C.配偶权 D.监护权 E.抚养权 7、最能反映医患关系性质的表述是( )。 A 、陌生人关系 B 、信托关系 C 、主动-被动关系 D 、类似父子的关系 8、坚持知情同意的目的不包括( )。 A 、保护病人或受试者 B 、保护医院的利益 C 、促进个人的自主性 D 、鼓励义务人员自律 9、某家庭成员因负责供养家庭而成为家庭的决策者,这个家庭属于下列权力结构中的( )。 A.传统权威型 B.工具权威型 C.分享权威型 D.感情权威型 E.转换权威型 10、以下不属于COPD 的高危人群的是( )。 A 、经常饮酒者 B 、慢性咳嗽、咳痰症状者 C 、儿时反复下呼吸道感染 D 、有长期吸烟者 11、身体对酒精的吸收率和代谢率的关系用一种数值表示,这个数值是( )。 A.DC 数值 B.BMI 数值 C.BMC 数值 D.BAC 数值 12、健康管理师的定义( )。 A 、从事健康咨询、指导等工作的专业人员 B 、从事个体健康的监测、分析、评估的工作人员 C 、从事个体或群体健康的监测、分析、评估以及健康咨询、指导和危险因素干预等工作的专业人员 D 、从事个体健康的监测、分析、评估的工作人员 13、家庭主要健康问题是记录家庭发生( )。

反应釜的结构和原理基础常识

反应釜的基本结构与原理 (一)高压反应釜由反应容器、搅拌器及传动系统、冷却装置、安全装置、加热炉等组成。 1、釜体、釜盖采用1Cr18Ni9Ti不锈钢加工制成,釜体通过螺纹与法兰联接,釜盖为正体平板盖,两者由轴向均布的主螺栓、螺母紧固联接。 2、高压釜主密封口采用A型的双线密封,其余密封点均采用圆弧面与平面、圆弧面与圆弧面的线接触的密封形式,依靠接触面的高精度和光洁度,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 3、釜体外装有桶型碳化硅炉芯,电炉丝穿于炉芯中,其端头由炉壳侧下部穿出,通过接线螺柱,橡套电缆与控制器相连。 4、釜盖上装有压力表,爆破膜安全装置,汽液相阀,温度传感器等,便于随时了解釜内的反应情况,调节釜内的介质比例,并确保安全运行。 5、联轴器主要由具有很强磁力的一对内、外磁环组成,中间有承压的隔套。搅拌器由伺服电机通过联轴器驱动。控制伺服电机的转速,便可达到控制搅拌转速的目的。 6、隔套上部装有测速线圈,连成一体的搅拌器与内磁环旋转时,测速线圈便产生感应电动势,该电势与搅拌转速相应,该电势传递到转速表上,便可显示出搅拌转速。 7、磁联轴器与釜盖间装有冷却水套,当操作温度较高时应通冷却

水,以及磁钢温度太高而退磁。 8、轴承采用1Cr18Ni9Ti不锈钢轴承或高强电化石墨,耐摩损,且维修周期长 (二)控制器 1、外壳采用标准铝合金机箱,上盖可以向后抽出,便于维护和检修。面板装有温度数显表、电压表、转速表以及控制开关和调节旋钮等,供操作者操作使用。 2、电气原理:搅拌控制电路的电子元件均组装在一块线路板上,采用双闭环控制系统,具有调速精度高、转速稳定、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并且具备限制超速、过流等完善的保护功能,调节“调速”旋钮即可改变直流电机的直流电压,从而改变电机的转速,达到控制搅拌速度的目的。 3、加热电路中采用固态继电器(俗称调压块)调压,使加热电路趋于简单化,只要调节“调压”旋钮即可调节加热功率,同时,加热电路的控制部分配备智能化数显表,使之加热温度根据工艺的要求随意调速,并且控制温度精度极高(详见温度表使用说明书) 4、所有外接引线均从后面板通过防水接头由控制器内的接线端子引出。 二、安装和使用 1、高压釜应放置在室内。在装备多台高压釜时,应分开放置。每

夹套反应釜课程设计

有搅拌装置的夹套反应釜 前言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学工程、制药工程类专业以及其他相近的非机械类专业,对化下设备的机械知识和设计能力的要求而编写的。通过此课程的学习,是通过学习使同学掌握基本的设计理论并具有设计钢制的、典型的中、低、常压化工容器的设计和必要的机械基础知识。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是《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学生体察工程实际问题复杂性,学习初次尝试化工机械设计。化工设计不同于平时的作业,在设计中需要同学独立自主的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自己做出决策,根据老师给定的设计要求自己选择方案、查取数据、进行过程和设备的设计计算,并要对自己的选择做出论证和核算,经过反复的比较分析,择优选定最理想的方案和合理的设计。 化工设备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设计能力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裸程设计,培养学生独立地运用所学到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际的知识,综合地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当学生首次完成该课程设计后,应达到一下几个目的: ⑴熟练掌握查阅文献资料、收集相关数据、正确选择公式,当缺乏必要的数据时,尚需要自己通过实验测定或到生产现场进行实际查定。 ⑵在兼顾技术先进性、可行性、经济合理的前提下,综合分析设计任务要求,确定化工工艺流程,进行设备选型,并提出保证过程正常、安全可

行所需的检测和计量参数,同时还要考虑改善劳动条件和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 ⑶准确而迅速的进行过程计算及主要设备的工艺设计计算及选型。 ⑷用精炼的语言、简洁的文字、清晰地图表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和计算结果。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是一项很繁琐的设计工作,而且在设计中除了要考虑经济因素外,环保也是一项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除此之外,还要考虑诸多的政策、法规,因此在课程设计中要有耐心,注意多专业、多学科的综合和相互协调。

搅拌反应釜课程设计(优选.)

课程设计说明书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要求与说明 一、学生采用本报告完成课程设计总结。 二、要求文字(一律用计算机)填写,工整、清晰。所附设备安 装用计算机绘图画出。 三、本报告填写完成后,交指导老师批阅,并由学院统一存档。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5) 二、设计方案简介 (6) 1.1罐体几何尺寸计算 (7) 1.1.1确定筒体内径 (7) 1.1.2确定封头尺寸 (8) 1.1.3确定筒体高度 (9) 1.2夹套几何计算 (10) 1.2.1夹套内径 (10) 1.2.2夹套高度计算 (10) 1.2.3传热面积的计算 (10) 1.3夹套反应釜的强度计算 (11) 1.3.1强度计算的原则及依据 (11) 1.3.2按内压对筒体和封头进行强度计算 (12) 1.3.2.1压力计算 (12) 1.3.2.2罐体及夹套厚度计算 (12) 1.3.3按外压对筒体和封头进行稳定性校核 (14) 1.3.4水压试验校核 (16) (二)、搅拌传动系统 (16) 2.1进行传动系统方案设计 (17) 2.2作带传动设计计算 (17) 2.2.1计算设计功率Pc (17) 2.2.2选择V形带型号 (17) 2.2.3选取小带轮及大带轮 (17) 2.2.4验算带速V (18) 2.2.5确定中心距 (18) (18) 2.2.6 验算小带轮包角 1 2.2.7确定带的根数Z (18) 2.2.8确定初拉力Q (19) 2.3搅拌器设计 (19) 2.4搅拌轴的设计及强度校核 (19) 2.5选择轴承 (20) 2.6选择联轴器 (20) 2.7选择轴封型式 (21) (三)、设计机架结构 (21) (四)、凸缘法兰及安装底盖 (22) 4.1凸缘法兰 (22) 4.2安装底盖 (23) (五)、支座形式 (24) 5.1 支座的选型 (24) 5.2支座载荷的校核计算 (26)

理论知识考试模拟试卷(答案)

物流师(仓储配送)(四级)理论知识试卷 一、判断题(第1题~第60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号中,正确的填“√”,错误的填 “×”。每题0.5分,满分30分。) 1、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2、物流系统是指按照计划为达成物流目的而设计的相互作用的各要素的统一体。(√) 3、企业物流是在企业经营范围内的由生产或服务活动所形成的物流系统。(√) 4、由于产品质量或物流过程中造成的货损,以及顾客出于消费倾向造成的合理退货, 均属回收物流。(√) 5、装卸是在同一场所内对物品进行水平短距离移动为主的物流作业。(×) 6、配送是以配货、送货形式最终完成社会物流并最终实现资源配置的活动。(√) 7、物流基础模数是设备制造、设施建设、物流系统中各个配合协调的依据。(√) 8、物流服务水平的衡量涉及到以最低的成本给供应链提供最大的增值利益。(√) 9、进口物流和出口物流是根据货物跨国运送的特性能的分类。(×) 10、仓库是指保管、存储物品的建筑物和场所的总称。(√) 11、托盘是用于集装、堆放、搬运和运输的放置作业为单元负荷的货物和制品品质水平 平台装置。(√) 12、集装箱是一种集成化运输设备。(√) 13、GPS是具有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二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系统。(√) 14、EDI 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EDI 硬件、EDI软件、电子数据和数据标准化。(×) 15、不得以普通货物的名义托运危险品货物,也不得在普通货物中夹带危险品。(√) 16、职业道德对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17、储存和装卸搬运的工作质量不仅取决于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18、仓库作业安全管理的内容包括开展安全操作竞赛。(×) 19、仓库消防管理必须遵循以下几项原则:依靠群众原则、依法管理原则、科学管理原 则和专项治理原则。(×) 20、仓库常用的防火方法有控制可燃物、控制助燃物、消除着火源和阻止火势蔓延。 (√) 21、商品入库作业分为入库交接、入库验收、入库手续等环节。(√) 22、根据入库货物的品牌、包装、颜色等情况以及接运方式,确定搬运、检验、计量等 方法,配备好所用车辆、检验器材、度量衡器和装卸、搬运、堆码苫垫的工具。(×)23、专线接运是指公路运输部门将转运的货物直接运送到仓库内部专用线的一种接运方 式。(×) 24、自提货是指仓库直接到供货单位提货。(√) 25、货物在交给运输部门前和承运后发生的损失以及由于发货单位工作差错等发生的损 失,由发货单位负责。(×) 26、货运记录必须在收货人装卸前或提货前,经承运单位复查确认后,由承运单位填写 交货单位。(√) 27、公路运输交接单是指在公路运输中发生损失或差错事故,并确定其责任属于承运单 位时,所编写的书面凭证,是收[发]货方向承运单位提出索赔的依据。(√) 28、货物进行入库验收的方式的有质检和量检。(×) 29、验收工作基本要求的是及时和省时。(×)

反应釜

反应釜的相关知识 反应釜的相关知识反应釜常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等行业,用以完成磺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以及有机染料和中间体的许多其它工艺过程的反应设备。低压反应釜,一般是指1.6MPa以下的反应釜。由于工艺条件和介质的不同,反应釜的材料选择及结构也不尽相同,但基本组成是相同的,它包括传动装置、传热和搅拌装置、釜体(上盖、筒体、釜底)、工艺接管等。设备的外观尺寸,一般取反应釜有效高度Hgz/反应釜内径Di=1.0~1.2,如果Hgz/Di>1.5,则需增设桨叶数。桨叶直径di通常取1/3/Di,上、下桨叶的间距应略大于桨径。在设备的结构上设置必要的传热和搅拌装置是为了强化反应过程。反应釜体普遍采用钢制(或衬里)、铸铁或搪玻璃。 反应釜所用的材料、搅拌装置、加热方法、轴封结构、容积大小、温度、压力等各有异同、种类很多,它们的基本特点分述如下:一、结构反应釜结构基本相同,除有反应釜体外,还有传动装置、搅拌和加热(或冷却)装置等,可改善传热条件,使反应温度控制得比较均匀,并不强化传质过程。 二、操作压力 反应釜操作压力较高。釜内的压力是化学反应产生或由温度升高而形成,压力波动较大,有时操作不稳定,突然的压力升高可能超过正常压力的几倍,因此,大部分反应釜属于受压容器。 三、操作温度 反应釜操作温度较高,通常化学反应需要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才能进行,所以反应釜既承受压力又承受温度。获得高温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1、水加温 要求温度不高时可采用,其加热系统有敞开式和密闭式两种。敞开式较简单,它由循环泵、水槽、管道及控制阀门的调节器所组成,当采用高压水时,设备机械强度要求高,反应釜外表面焊上蛇管,蛇管与釜壁有间隙,使热阻增加,传热效果降低。 2、蒸汽加热 加热温度在100℃以下时,可用一个大气压以下的蒸汽来加热;100~180℃范围内,用饱和蒸汽;当温度更高时,可采用高压过热蒸汽。 3、用其它介质加热 若工艺要求必须在高温下操作或欲避免采用高压的加热系统时,可用其它介质来代替水和蒸汽,如矿物油(275~300℃)、联苯醚混合剂(沸点258℃)、熔盐(140~540℃)、液态铅(熔点327℃)等。 4、电加热 将电阻丝缠绕在反应釜筒体的绝缘层上,或安装在离反应釜若干距离的特设绝缘体上,因此,在电阻丝与反应釜体之间形成了不大的空间间隙。 前三种方法获得高温均需在釜体上增设夹套,由于温度变化的幅度大,使釜的夹套及壳体承受温度变化而产生温差压力。采用电加热时,设备较轻便简单,温度较易调节,而且不用泵、炉子、烟囱等设施,开动也非常简单,危险性不高,成本费用较低,但操作费用较其它加热方法高,热效率在85%以下,因此适用于加热温度在400℃以下和电能价格较低的地方。 四、搅拌结构 在反应釜中通常要进行化学反应,为保证反应能均匀而较快的进行,提高效率,通常在反应釜中装有相应的搅拌装置,于是便带来传动轴的动密封及防止泄漏的问题。 五、反应釜的工作

立式搅拌反应釜设计

立式搅拌反应釜设计 第一节推荐的设计程序 一、工艺设计 1、作出流程简图; 2、计算反应器体积; 3、确定反应器直径和高度; 4、选择搅拌器型式和规格; 5、按生产任务计算换热量; 6、选定载热体并计算K值; 7、计算传热面积及夹套高度; 8、计算搅拌轴功率。 二、机械设计 1、确定反应器的结构型式及尺寸; 2、选择材料; 3、强度计算; 4、选用零部件; 5、绘图; 6、提出技术要求。 三、化工仪表选型 四、编制计算结果汇总表 五、绘制反应釜装配图 六、编写设计说明书 第二节釜式反应器的工艺设计 一、反应釜体积和段数的计算 1、间歇釜式反应器: V=V R/φ(3—1) V R=V O(τ+τ') (3—2)式中V—反应器实际体积,m3; V R—反应器有效体积,m3。

V O —平均每秒钟需处理的物料体积,m 3/s ; τ' —非反应时间,s ; τ —反应时间,s ; ?=Af x R A A V dx n 00,τ (3—3) 等温等容情况下 ()? -=Af x A A A r dx C 0 0,τ (3—4) 对一级反应 Af x k -= 11 ln 1τ 对二级反应 ()Af A A x xC x -= 10,0 ,τ φ—装料系数,一般为0.4~0.85,具体数值可按下列情况确定: 不带搅拌或搅拌缓慢的反应釜 0.8~0.85; 带搅拌的反应釜 0.7~0.8; 易起泡沫和在沸腾下操作的设备 0.4~0.6。 2、连续釜式反应器 (1)单段连续釜式反应器: ()φφA A A R r x F V V -= =0, (3—5)其中 F A,O —每秒钟所处理的物料摩尔数,kmol/s 。 对于一级反应:(-γA )=kC A =kC A,O (1-A x ) 则有效反应体积: () () 20,00,0,1A A A A A A A R KC C C V x kC x F V -= -= 其中 V O —每秒所处理的物料体积,m 3/s 对于二级反应:(-γA )= ()2 20,21A A A x kC kC -=,代入式(3-5)中 则有效反应体积为:V R =()()2 0,020,01A A A A A A kC C C V x kC x V -=- 其中 A x —转化率,其它符号同前。 (2)多级连续釜式反应器 V= φ ∑=n i i R V 1 ,, 而 V R,i = () ()i A i A i A r C C V ---,1,0 (3—6)

2020年高级育婴师考试《理论知识》综合模拟卷一

2020年高级育婴师考试《理论知识》综合 模拟卷一 1. 考试时间:90分钟。 2. 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 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 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第1~80题。请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将答题卡中相应的字母涂黑。每题1分.共80分。) 1.婴儿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各系统发育不平衡.最早发育的系统是 ( B )。 A、呼吸系统 B、神经系统 C、生殖系统 D、消化系统 2.下列对形成龋齿的原因描述不正确的是( A )。 A、乳牙较小 B、乳牙牙釉质簿 C、牙本质较松脆 D、容易被腐蚀 3.婴儿前囟和后囟的闭合时间是( B )。 A、前囟3个月左右.后囟12~18个月 B、后囟3个月左右.前囟12~18个月 C、前囟1岁左右.后囟6个月 D、后囟3个月左右.前囟24~30个月 4.下列关于婴儿大动作发展顺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D )。 A、新生儿动作主要为自发性运动.无规律.不协调 B、1个月能俯卧位抬头片刻 C、6个月会翻身 D、4个月会爬 5.下列关于婴儿意志力发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B )。 A、新生儿没有意志力 B、运动能力的掌握和运动的目的性.与婴儿意志力的产生没有直接联系 C、婴儿的意志力水平极差.只处于萌芽状态 D、婴儿的行动有很大的冲动性 6.碘缺乏的结果是( C )。 A、血红细胞减少.产生贫血 B、佝偻病和手足抽搐 C、甲状腺功能不足、智力低下、呆傻等 D、矮小症、异食癖、食欲减退、伤口愈合差等

7.对婴儿教育的原则不正确的是( B )。 A、以情感体验为主体的原则 B、教育第一.养育第二的教养原则 C、促进婴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原则 D、尊重婴儿发展权利的原则 8.历史上规范儿童权利内容最丰富且最为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法律文件是( C )。 A、《母婴保健法》 B、《未成年人保护法》 C、《儿童权利公约》 D、《劳动法》 9.适宜婴儿饮用的奶制品是( B )。 A、原奶 B、全脂奶粉 C、麦乳精 D、炼乳 10.婴儿喂养不足是由于( B )。 A、喂的食物种类过少 B、喂食的量数过少 C、进食时速度过快造成 D、吃了不宜消化的食物 11.对造成婴儿便秘的原因描述不正确的是( D )。 A、饮水量过少 B、饮食结构不合理 C、食量过多 D、食物热量过低 12.关于婴儿的喂奶量描述正确的是( B )。 A、对用牛奶喂养的新生儿.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任何时候想吃就吃 B、如果母乳量正常.哺乳量应逐渐稳定并随新生儿体重逐步增加 C、开始断乳就要停止喂奶 D、断乳成功后才能减少喂奶量 13.婴儿先天就具备的生理功能是( B )。 A、吸吮、咀嚼功能 B、吸吮、吞咽功能 C、吞咽、咀嚼功能 D、吸吮、吞咽、咀嚼功能 14.降低婴儿食物过敏的正确方法是( B )。 A、减少母乳喂养 B、添加泥状物品的时间适当提前 C、添加泥状食品首选菜泥 D、记进食日记 15.添加泥糊状食品不当.婴儿可能会出现( B )。 A、嗜睡 B、喜动 C、厌食 D、消化不良 16.添加泥糊状食品时.要经过试食.以利于( C )。 A、吊起婴儿的胃口 B、通便 C、让婴儿适应后而喜欢 D、提高婴儿对味道的辨别能力 17.婴儿水代谢紊乱的症状可表现为( B )。 A、嘴唇干裂 B、水肿 C、体温增高 D、无小便 18.婴儿每日排出的水分包括( A )。

反应釜总体结构设计正文

1前言 1.1课题介绍 搅拌设备使用历史悠久,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食品、采矿、造纸、涂料、冶金、废水处理等行业中。搅拌器除用作化学反应器和生物反应器外,搅拌反应器还大量用于混合、分散、溶解、结晶、萃取、吸收或解吸、传热等操作。在化工容器制造过程中,一台压力容器从设计到投入运行,要经过设计、制造、检验、安装、运行监督和维修等多个环节,设计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设计的正确、合理与否,不仅涉及到制造、检验等环节的难易程度,影响到压力容器的制造成本和运转费用,而且直接关系到产品运行的可靠性。 1.2课题研究背景及发展趋势 压力容器从产生到现在,大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表现在20世纪初,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所以一些应用于化工生产的中、低压力容器的设计与试验应用,主要是薄壁容器的碳钢容器及部分不锈钢容器的应用。 第二阶段,21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压力容器有广泛的应用于工业、农业、军工及民用等许多部门,这时的压力容器不能单独地构成一台设备,它内部必须装入为完成某一化工单元操作所需的内件,诸如合成塔、分离器、热交换器及特殊工艺的高压容器。 第三阶段,21世纪的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制造也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经济提高的基础。但随着世界性的能源危机,许多国家正在大力的开发能源,一方面加紧开发煤气和天然气,另一方面积极发展核能发电,这些能源装置需要大量的高压容器和超高压容器。预计在不久的将来,高压容器的设计理论与制造技术将会成为我们所要掌握的关键部分。 1.3机械搅拌设备的组成 机械搅拌设备由搅拌容器和搅拌机两大部分组成。 搅拌容器包括釜体、封头、内构件以及各种用途的开孔接管等,在运行过程

反应釜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 资料袋 机械工程学院(系、部) 2012 ~ 2013 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指导教师职称 学生专业班级班级学号题目酸洗反应釜设计 成绩起止日期 2013 年 6 月 24 日~ 2013 年 6 月 30 日 目录清单 . . .

过程设备设计 设计说明书 酸洗反应釜的设计 起止日期: 2013 年 6 月 24 日至 2013 年 6 月 30 日 学生 班级 学号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机械工程学院(部) 2013年6月26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机械工程学院(系、部)专业班级 课程名称:过程设备设计 设计题目:酸洗反应釜设计 完成期限:自 2013 年 6 月 24 日至 2013 年 6 月 30 日共 1 周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系(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 目录

第一章绪论 (4) 1.1 设计任务 (2) 1.2 设计目的 (2) 第二章反应釜设计 (2) 第一节罐体几何尺寸计算 (2) 2.1.1 确定筒体径 (2) 2.1.2 确定封头尺寸 (2) 2.1.3 确定筒体高度 (2) 2.1.4 夹套的几何尺寸计算 (3) 2.1.5 夹套反应釜的强度计算 (4) 2.1.5.1 强度计算的原则及依据 (4) 2.1.5.2 筒及夹套的受力分析 (4) 2.1.5.3 计算反应釜厚度 (5) 第二节反应釜釜体及夹套的压力试验 (6) 2.2.1 釜体的水压试验 (6) 2.2.1.1 水压试验压力的确定 (6) 2.2.1.2 水压试验的强度校核 (6) 2.2.1.3 压力表的量程、水温及水中Cl-的浓度 (6) 2.2.2 夹套的水压试验 (6) 2.2.2.1 水压试验压力的确定 (6) 2.2.2.2 水压试验的强度校核 (6) 2.2.2.3 压力表的量程、水温及水中Cl-的浓度 (6) 第三节反应釜的搅拌装置 (1) 2.3.1 桨式搅拌器的选取和安装 (1) 2.3.2 搅拌轴设计 (1) 2.3.2.1 搅拌轴的支承条件 (1) 2.3.2.2 功率 (1) 2.3.2.3 搅拌轴强度校核 (2) 2.3.2.4 搅拌抽临界转速校核计算 (2) 2.3.3 联轴器的型式及尺寸的设计 (2) 第四节反应釜的传动装置与轴封装置 (1) 2.4.1 常用电机及其连接尺寸 (1) 2.4.2 减速器的选型 (2) 2.4.2.1 减速器的选型 (2) 2.4.2.2 减速机的外形安装尺寸 (2) 2.4.3 机架的设计 (3) 2.4.4 反应釜的轴封装置设计 (3) 第五节反应釜其他附件 (1) 2.5.1 支座 (1) 2.5.2 手孔和人孔 (2) 2.5.3 设备接口 (3) 2.5.3.1 接管与管法兰 (3) 2.5.3.2 补强圈 (3) 2.5.3.3 液体出料管和过夹套的物料进出口 (4) 2.5.3.4 固体物料进口的设计 (4) 第六节焊缝结构的设计 (7) 2.6.1 釜体上的主要焊缝结构 (7) 2.6.2 夹套上的焊缝结构的设计 (8) 第三章后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结束语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