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Java的仿QQ聊天程序的设计与实现(论文)

基于Java的仿QQ聊天程序的设计与实现(论文)

基于Java的仿QQ聊天程序的设计与实现(论文)
基于Java的仿QQ聊天程序的设计与实现(论文)

基于java socket的聊天室项目文档

北京邮电大学软件学院 2010-2011 学年第 1学期实训项目文档 (每个项目小组一份) 课程名称:全日制研究生实训 项目名称:通信软件实训 项目完成人: 姓名:学号: 姓名:学号: 姓名:学号: 姓名:学号: 姓名:学号: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2011年1月21日

基于java socket的聊天室实现 一 . 实训项目目的和要求(说明通过本项目希望达到的目的和要求) 目的:熟练掌握socket编程原理,并用java socket实现聊天室 要求:实现p2p和聊天室功能 二 . 实训项目开发环境(说明本项目需要的环境) 开发工具:Eclipse SDK Version: 3.5.2 和NetBeans 6.9.1 版本 系统:win7 三 . 实训项目内容(说明本项目的内容,如:问题分析、设计方案、算法、设计图等) 1.问题分析 网络编程中两个主要的问题一个是如何准确的定位网络上一台或多台 主机,另一个就是找到主机后如何可靠高效的进行数据传输。在TCP/IP协 议中IP层主要负责网络主机的定位,数据传输的路由,由IP地址可以唯一 地确定Internet上的一台主机。而TCP层则提供面向应用的可靠(tcp)的 或非可靠(UDP)的数据传输机制,这是网络编程的主要对象,一般不需要 关心IP层是如何处理数据的。目前较为流行的网络编程模型是客户机/服务 器(C/S)结构。即通信双方一方作为服务器等待客户提出请求并予以响应。 客户则在需要服务时向服务器提出申请。服务器一般作为守护进程始终运 行,监听网络端口,一旦有客户请求,就会启动一个服务进程来响应该客户, 同时自己继续监听服务端口,使后来的客户也能及时得到服务。 两类传输协议:TCP;UDP。TCP是Tranfer Control Protocol的简称, 是一种面向连接的保证可靠传输的协议。通过TCP协议传输,得到的是一个 顺序的无差错的数据流。发送方和接收方的成对的两个socket之间必须建 立连接,以便在TCP协议的基础上进行通信,当一个socket(通常都是server socket)等待建立连接时,另一个socket可以要求进行连接,一旦这两个socket连接起来,它们就可以进行双向数据传输,双方都可以进行发送或 接收操作。

基于MFC的聊天程序设计

聊天程序设计报告 ----网络编程设计报告 目录 【1】设计原理————————————————————————1 【2】功能描述————————————————————————1 【3】详细设计————————————————————————2 【4】工作进度————————————————————————7 【5】设计总结————————————————————————8 【6】使用方法————————————————————————9 【7】附录——————————————————————————9 一. 设计原理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至今已经大大超越了人们当初的预想,无论是人们日常的工作还是学习,我们都越来越多的依靠到互联网。各种实时性的聊天娱乐软件也同时诞生,而且为我们的即时通讯带来了众多的方便,比如说大家所熟知的腾讯QQ、微软的MSN、中国移动的Fetion等,都是做的比较成功的实时聊天工具。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各种聊天工具也层出不穷,但当我们学习了《网络编程》这门课程之后,我们便会觉得,其实要实现简单的网络通讯其实并不难。接下来的课程设计就是针对一个简单的网络聊天程序,利用MFC为开发工具,实现基本的通讯功能。 此程序主要分为两个模块:服务线程和聊天线程。服务线程用于提供一个网络端口,等待客户线程发出请求,登录到作为服务端的程序,然后进行网络通讯和消息的收发;客户端可通过服务器端的IP地址发送连接请求,然后建立连接,进行通讯。整个程序的主体使用了CSocket类的方法,实现了网络通讯聊天。 二.功能描述(需求分析) 1、一对一会话。此程序既可以作为服务器,也可以作为客户端。当发起聊天请求时是客户端,而当接受连接请求时时服务器。通讯基于可靠的TCP连接。

JAVA代码编写一简单网络聊天程序

要求:聊天室服务器、聊天室客户端;客户端之间可以聊天。 因为我是初级选手,想借此程序分析学习java,所以代码最好多一点注释... 分数有限,望大家不吝赐教!!问题补充: 需要图形用户界面哦,最好用swing组件 服务器端:采用多线程,可以向客户广播:当前聊天室人数,客户名称列表,客户进入离开提示; 客户端:可以设定昵称,性别,客户间可以私聊 服务器端: import java.awt.*; import java.awt.event.*; import javax.swing.*; import java.io.*; import https://www.doczj.com/doc/f615724624.html,.*; public class Server extends JFrame implements ActionListener{ JPanel contentPane; JLabel jLabel2 = new JLabel(); JTextField jTextField2 = new JTextField("4700"); JButton jButton1 = new JButton(); JLabel jLabel3 = new JLabel(); JTextField jTextField3 = new JTextField(); JButton jButton2 = new JButton(); JScrollPane jScrollPane1 = new JScrollPane(); JTextArea jTextArea1 = new JTextArea(); ServerSocket server = null; Socket socket = null;BufferedReader instr =null;PrintWriter os=null ; //Construct the frame public Server() { jbInit(); }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该线程负责接受数据 public void run(){ try{ while(true){ this.sleep(100); instr= 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socket.getInputStream())); if(instr.ready()){ //检查是否有数据 jTextArea1.append("客户端: "+instr.readLine()+"\n"); } } }catch(Exception ex){} }

计算机网络--简单聊天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实验报告 课程计算机网络实验名称简单聊天程序的设计与实现第 1 页 一、实验目的 1.熟悉VisualC++的基本操作;掌握最基本的Client/Server(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的网络编程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更为复杂的网络编程。 2.基本了解基于对话框的windows应用程序的编写过程。 3.对于Windows Socket编程建立初步概念。 二、实验内容 1、按实验步骤中参考程序使用VC++设计出程序; 2、在第1步的基础上使用VC++或其他工具设计出一个能实现两个人聊天的网络程序。 三、实验原理 1.Windows Socket和套接字的基本概念; 程序分为服务端和客户端两个,其主要工作过程如图1所示: 服务器端:服务器程序首选启动,通过调用socket()函数建立一个套接字,然后调用bind()函数使套接字和本地网络地址联系在一起,再调用listen()使套接字做好侦听的准备,并规定它的请示队列的长度,之后就调用accept()来接收连接。客户机端:客户机程序也使用socket()建立套接字,然后调用connect()函数和服务器建立连接。连接一旦建立,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就可以通过调用read()和write()来发送和接收数据。 最后,等数据传送结束后,双方调用close()关闭套接字。 四、实验环境和实验工具 实验环境:Windows 平台、实验工具:VC++ 五、实验步骤 服务器端程序 (1)运行VC++,选择File --->New,弹出如图2所示的窗口。 (2)创建一个名为CS的工程:选中Projects中的MFC AppWizard[exe],在Project name中 输入Server,在Location中选择存储的目录,如本例中为D:\VC temp\.接着点击OK。 (3)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Dialog based,然后点击“Next”。出现图3所示的窗口,选择Windows Sockets,并输入服务器,点击“Next”. 如果忘了添加Windows Sockets选项,可以在文件头部添加下列语句进行补救: #include "Winsock.h" #include "Ws2tcpip.h" #pragma comment(lib,"Ws2_32.lib" ) 注:这些语句支持winsock2。 (4)其余窗口一直默认,点击“Next”直至“Finish”

java简单聊天小程序

网络编程java简单聊天小程序[下次修改成多线程的,这个必须等待对方输入结束,有机会修改成可视化窗口] By 刘汪洋 写入正确的ip地址即可正常用当然目前只停留在命令行界面 还没有写成可视化窗口界面 运行时请带上参数 如java TransServer 张三 Java TransClient 李四 ( 和刘正南在局域网试验的截图成功 这是修改后的 加上了姓名! ) (修改前的截图)

代码: 客户端: package com.baidu.chat; import java.io.BufferedReader;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io.InputStreamReader; import java.io.PrintWriter; import https://www.doczj.com/doc/f615724624.html,.Socket; import https://www.doczj.com/doc/f615724624.html,.UnknownHostException; // 简单聊天小程序客户端 public class Trans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f(args[0]==null) args[0] = "他"; startClient(args[0]); } private static void startClient(String name) { Socket sk = null; BufferedReader bufr = null; try { sk = new Socket("127.0.0.1",10000);// 1 创建 socket服务 bufr = 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System.in));// 2 获取录入键盘 PrintWriter out = new PrintWriter(sk.getOutputStream(),true);// 3 获取输出流true表示自动刷新 BufferedReader bufIn = 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sk.getInputStream()));// 4 获取输入流 // 5 发送获取 String text_send = ""; String text_get = ""; String ServerName = ""; System.out.print("聊天已开启..."+"\r\n"+"我说:");

C+++网络聊天室设计报告和源程序

目录 1.需求分析 (2) 2.相关知识............................................... - 3 -2.1W INSOCK介绍 (3) 2.2MFC类CA SYNCSOCKET和CS OCKET (3) 2.3利用CS OCKET进行有连接的通信 (4) 3.详细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客户端的实现 (4) 3.2服务端的实现 (8) 4.程序运行结果.......................................... - 13 -4.1服务器端 .. (13) 4.2客户端 (13) 5.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需求分析 当前是数字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任何一种编辑工具都不能忽视在网络上的应用,并且随着Internet 的普及和宽带技术的成熟,越来越多的用户进入网络世界中享用浏览新闻、查询信息、发送邮件、在线观看电影等服务,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和办公的高效,与此同时一个新型的Web应用程序为网民之间提供了一个实时通信的功能和场所,这就是聊天室。 在网络早期就开始盛行,不论是BBS,IRC 都有类似网上聊天室的机制。聊天室为网友提供了实时性对话的渠道,是网络上极为流行的一项服务。 聊天室适用于网上会议或闲聊的一些场合。聊天室为网友提供了较好的交友环境,网友之间相互以文字交谈,在形式上有点类似笔友的性质,却大大节省了书信往返的时间,这也是网上交友之所以如此热门的原因。 聊天室的设计目标 本课题是建立聊天通信模型,设计一个聊天室软件,包括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主要功能为: 服务器端功能: 1、初始化socket, 创建服务器端。 2、维护一个链表,保存所有用户的IP地址、端口信息。 3、接受用户传送来的聊天信息,然后向链表中的所用用户转发。 4、接受用户传送来的连接判断命令,并向用户发出响应命令。 客户端功能: 客户端界面上的两个文本框,一个用于显示接受的聊天信息,一个用来接受用户输入的聊天信息。当按下“发送”按钮时将信息发送给服务器。 通过本课题的毕业设计,可以比较深入的了解和掌握WINSOCK控件基本属性、方法和事件,理解网络聊天通信的概念,输控制协议(TCP)进行数据交流,初步掌握网络聊天通信程序的设计方法。并能巩固和扩展大学期间的学习内容,进行项目的设计开发训练,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

Java源代码___聊天室

Java 聊 天 室 制作人:_____杨永生_____ 制作时间:2012.9.26 目录 1本文简介 (2) 2聊天室截图与说明 (2) 2.1用Java编译: (2) 2.2服务器登录界面 (2) 2.3服务器窗口 (2) 2.4客服端登录界面 (3) 2.5客服端窗口 (3) 3服务器端 (6) 3.1MyServer()方法 (6) 3.2Login()方法 (10) 3.3Time()方法 (13) 4客户端 (14) 4.1MyClient()方法 (14) 4.2Login()方法 (18) 4.3Time()方法 (20)

1 本文简介 这是一个简单的Java聊天室,仅提供给一些刚学Java的学生做实验,本文也是仅供参考. 本文代码都有注释,希望读者能读懂代码,本实验内部还有一些错误,比如只能一条一条的发信息,不能连发,希望能解决本问题的朋友能给我发信息,我的QQ号就是百度号! 2 聊天室截图与说明 2.1 用Java编译: 本代码有七个类,放在六个java文件中,类名在下方希望读者自己观看, 2.2 服务器登录界面 要先运行服务器端的程序 用户名:y 密码:1 用户名密码可以自己设定点击确定可以登录,2秒后到服务端界面 2.3 服务器窗口

聊天室的IP为本机的网络虚拟IP,在任何电脑上都能用,端口应设置在1024以后, 2.4 客服端登录界面 和服务器端的登录一样 2.5 客服端窗口

当登录上后客服端就显示已经连接了,此时服务器端的窗口如下

由于本程序设计的不是很完整,具体的聊天要先从客服端开始: 在客服端输入一条聊天内容后按确定,在服务器端就可以收到信息,之后客户端不能输入了,要等待服务器端来信息后才能继续输入信息. 想要结束聊天,直接可以关闭窗口,也可以输入’bye’后断开聊天

简单的tcp一对一,一对多通信

课程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C#网络编程 实验项目名称:实验三窗体TCP通信 专业班级:B11522 姓名: 学号:201320120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2014 年 3 月24 日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实验三窗体TCP通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SOKCET面向连接通信的基本原理; 2、掌握窗体程序下套接字通信程序中服务器端的通信流程; 3、掌握窗体程序下套接字通信程序中客户端的通信流程; 二、实验内容 1. 完善控制台程序,实现一对多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程序代码,其中服务器只需接收多个客户端的信息,无需给每一个客户端发送回复。 2. 实现窗体程序下tcp通信中,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通信程序,实现一对一多次通信。 3. 尝试服务器能和多个客户端通信,并行模式(服务器可以同时和多个客户端进行收发信息的通信),提示:服务器端程序每来一客户端连接请求,需要打开一个新的窗口来实现和客户端的通信。(此部分内容,实验报告上可以不体现) 三、实验过程 第一题: 服务器端代码: namespace server_more { class Program { private static byte[] result = new byte[1024]; private static int myprot = 8889; static Socket serverSocket;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PAddress ip = IPAddress.Parse("127.0.0.1"); serverSocket=new Socket(AddressFamily.InterNetwork,SocketType.Stream,ProtocolType.Tcp); serverSocket.Bind(new IPEndPoint(ip, myprot)); serverSocket.Listen(10); Console.WriteLine("启动监听成功|", serverSocket.LocalEndPoint.ToString()); Thread myThred = new Thread(ListenClientConnect);

java版基于UDP协议网上聊天程序课程设计

湖南工业大学 课程设计 资料袋 计算机与通信学院学院(系、部)2013 ~ 2014 学年第 1 学期课程名称网络协议分析指导教师李建设职称副教授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网络工程学号 题目基于UDP协议网上聊天程序 成绩起止日期2013 年11 月25 日~2013 年12 月13 日 目录清单

5 6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3 —2014学年第1 学期 学院(系、部)计算机与通信学院专业网络工程班级102 课程名称:网络工程学生姓名: 设计题目:基于UDP协议网上聊天程序指导教师:李建设 完成期限:自2013 年11 月25 日至2013 年12 月13 日共 3 周 容 及 任 务 一、设计内容 实现一个基于UDP协议的简单的聊天程序,包括服务器和客户端。 1.支持多人聊天。 2.客户端具有图形化用户界面。 二、设计任务 课程设计说明书(纸质+电子版),内容包括:设计内容、系统分析(包括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等)及功能分析;系统设计(要求画出系统整体功能框图、流程图、并给出相应地关键的代码且对所使用的主要数据结构进行说明等。)、设计总结(评价/遇到的问题/体会/建议等)、使用说明等。 三、设计要求 1.按功能要求开发系统,能正确运行。程序代码书写规范,有充足的注释。 2.课程设计所使用的编程语言任选,但建议使用C或C++; 3.绿色软件:程序运行不需安装,避免写系统和注册表; 进 度 安 排 起止日期工作内容 2013-11-25~2013-11-3 选题 2013-12-1~2013-12-3 系统分析和设计; 2013-12-4~2013-12-8 熟悉软件开发工具、编码系统、系统测试 2013-12-9~2013-12-13 撰写并提交课程设计说明书(含电子文档)、源程序等。

实现一对一聊天程序

实现一个一对一的聊天程序 一实习题目 实现一个一对一的聊天程序。其基本过程如下:服务器首先启动,创建套接字后等待客户的连接;客户启动以后,创建套接字,然后和服务器建立连接;连接建立后,客户机和服务器可以通过建立的套接字连接进行通信。服务器和客户端可以是一台电脑上的两个进程,也可以分别部署在两台电脑上。 二原理概述 本题是一个简单的聊天室程序,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式,分为客户端程序和服务器端程序。由于服务器只能支持一个客户,实际上是一个点对点通信的程序。客户端程序和服务器程序通过网络交换聊天字符串内容,并在窗口的列表框中显示。重点是流式套接字对象的使用,处理网络事件的方法。本此课程设计是利用网络聊天程序的基本设计思想,并按照网络通信的协议设计出来的一个基于UDP 的网络聊天程序。端口号拼接到IP地址即构成了套接字(socket)。套接字(socket)=(IP地址:端口号)。在网络编程时常常把套接字作为应用进程和运输层协议之间的接口。当应用进程(客户或服务器)需要使用网络进行通信时,必须首先发出socket系统调用,请求操作系统为其创建一个“套接字”。这个调用的实际效果是请求操作系统把网络通信所需要的一些资源分配给该应用进程。操作系统为这些资源的总和用一个叫做套接字描述符的号码来表示,然后把这个套接字描述符返回给应用进程。此后,应用进程所进行的网络操作都必须使用这个套接字描述符。 三设计方案 1 问题分析: 本次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实习的任务是设计一个一对一的聊天程序。根据课程设计要求程序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式,分为客户端程序和服务器端程序。其基本过程如下:服务器首先启动,创建套接字后等待客户的连接;客户启动以后,创建套接字,然后和服务器建立连接;连接建立后,客户机和服务器可以通过建立的套接字连接进行通信。服务器和客户端可以是一台电脑上的两个进程,也可以分别部署在两台电脑上。客户端程序和服务器程序通过网络交换聊天字符串内容,并在窗口的列表框中显示。重点是流式套接字对象的使用,处理网络事件的方法。 2 设计思路: 程序采用VB语言编写,运用UDP面向无连接数据报协议完成实验,程序的核心是运用的空间为VB网络编程中的Winsock控件。数据之前不必建立连接,只需要将Winsock绑定到一个端口上,其他无连接协议的Winsock若想向此处发送数据,需要指明地址和端口。 (1)将RemoteHost 属性设置为另一台计算机的名称或者IP地址。 (2)将RemotePort 属性设置为另一台计算机Winsock控件所绑定的LocalPort 属性。 (3)调用Bind 方法,指定使用的LocalPort。 3 系统模块结构: 根据程序设计要求,设计出整个网络聊天程序的设计框图。

c++MFC CSocket仿QQ聊天软件,实现1对1聊天,群聊

c++/MFC CSocket仿QQ聊天软件,实现1对1聊天,群聊 分类:c++ 2012-11-25 16:45 1582人阅读评论(13) 收藏举报c++C++mfcMFCqqQQsocket聊天 学习,c++有2个星期了。本来,本人是做php出身的。做php快2年了,最近身边多了很多高手。让自己对c开始感兴趣了,就开始学习c++了。首先接触的就是mfc。前几天,看到了一个博文,是有关,mfc网络编程的。可对方,的实例只能是多对多,出于兴趣,自己改写了下它的程序,实现了点对点的聊天。所以,本实例并非纯原创的。这个还请大家见谅,尤其是作者。我在他程序基础上,增加了1对1的聊天,同时还保留了群聊。而且,最关键的是,我增加了很多备注。很适合新手学习。。。本人也是新手,还请各位高手提出宝贵建议。。。先谢谢大家了。 如果要转载请注明原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f615724624.html,/open520yin/article/details/8222279 实例下载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f615724624.html,/detail/open520yin/4808903(为了自己能有点下载积分,客户端和服务端一起打包5个积分不算贵吧。。呵呵。。。) 大家要是想看懂这个可能还需要先了解一下mfc的socket的一些基本使用规则我也有一篇博文写了 c++/MFC 极为简单的socket实例:https://www.doczj.com/doc/f615724624.html,/open520yin/article/details/8202465 MFC的CSocket编程,利用CSocket实现一个基于TCP实现一个QQ聊天程序。 ///////////////////////////////////////////////////////////////////////// 服务端 start /////////////////////////////////////////////////////////////////////////////////////////////////////////////////////////////////////////////////////////////////////////// 先讲讲服务端,一切先从服务端开始: 首先就是要使用AfxSocketInit初始化winsocket, [cpp]view plaincopyprint? 1. //初始化winSock库,成功则返回非0否则返回0 2. WSAData wsData; 3. if(!AfxSocketInit(&wsData)) 4. { 5. AfxMessageBox(_T("Socket 库初始化出错!")); 6. return false; 7. } m_iSocket 是一个CServerSocket*的指针 ,CServerSocket类是一个我们自己的类我会在后面给出相应代码,他继承于CSocket类。 [cpp]view plaincopyprint? 1. //创建服务器端Socket、采用TCP 2. m_iSocket = new CServerSocket(); 3. if(!m_iSocket) 4. { 5. AfxMessageBox(_T("动态创建服务器套接字出错!")); 6. return false; 7. }

若干个经典的Java小程序源代码

一个Java小程序源代码(反转字符串)//BorderLayoutTest.java import java.awt.*; import java.awt.event.*; import javax.swing.*; import javax.swing.border.*; import javax.swing.event.*; public class test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loneFrame frame = new cloneFrame(); frame.setDefaultCloseOperation(JFrame.EXIT_ON_CLOSE); frame.show(); } } class cloneFrame extends JFrame { public cloneFrame() {

setTitle("机试程序"); setSize(600, 400); JPanel buttonPanel = new JPanel(); buttonPanel.setBackground(new Color(56,43,85)); Button1 = new JButton("点击复制反转字符串"); Button1.addActionListener(new turnListener()); buttonPanel.add(Button1); JPanel textPanel = new JPanel(); textPanel.setBackground(new Color(100,100,100)); field1 = new JTextField("姓名:老孙;学号:2004132028", 20); field2 = new JTextField("反转", 20); field2.setEditable(false); textPanel.add(field1); textPanel.add(field2); JPanel tuPanel = new JPanel();

毕业设计-聊天室的设计与实现

编号: 毕业论文 题目:聊天室的设计与实现 院(系): 专业:计算机及应用 学生姓名:唐靖琳 学号: 030111301444 指导教师:李志远 职称:教授 题目类型: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工程设计工程技术研究软件开发 2012年4月15日

随着Internet的普及,很多人已经不满足于仅仅上网冲浪,而希望能参与其中的开发与研究。怎样做好网页便是人们所渴望的事情。想做好一个网页就要选好工具,我的课题是聊天室的设计与制作。因此,我这里选择的开发软件是Macromedia Dreamweaver 8。Macromedia Dreamweaver 8目前作为最主流的ASP开发工具,它可以将前台界面设计和后天程序设计充分结合,包括asp等。而微软的asp和目前推广的https://www.doczj.com/doc/f615724624.html,,是广大网页后台设计师的首选,其应在IIS服务器环境中运行并通过调用ACCESS数据库来实现。 在线聊天室是一种十分普及的动态交互系统,是一种比较直观的且容易接受的交流方式,特别对于刚刚接触的新网民,在线聊天室相对于其他网络交流方式来说有很多不可比拟的优势,比如操作简单,界面简单,信息显示十分直观,十分适合新手;信息的及时传递无延迟,用户可以十分自如地和他人交流而无须等待。这些优点也是聊天室出现这么长时间以来的仍然被广泛使用的原因。至今在线聊天室仍是被很多网站作为吸引网民的利器. 本人制作的是在线聊天室的功能实现,实现用户的登陆和注册,用户在线聊天功能,私聊功能及管理员管理用户功能。聊天的界面有框架构成的。 建设此聊天室,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和相同爱好的朋友提供一个实时交流的平台,而不会因为距离而疏远了。 关键词:聊天室;ASP IIS服务器;ACCESS数据库;Macromedia Dreamweaver 8

聊天程序java

目录 前言 ............................................................................................................................................. - 1 - 工程概况...................................................................................................................................... - 1 - 正文 ............................................................................................................................................. - 1 - 2.1课程任务及要求.................................................................................................................... - 1 - 2.2选题意义................................................................................................................................ - 2 - 2.3 程序需求分析....................................................................................................................... - 2 - 2.3.1可行性分析......................................................................................................................... - 2 - 2.3.2 服务器端............................................................................................................................ - 2 - 2.3.3 客户端................................................................................................................................ - 3 - 2.4 算法设计............................................................................................................................... - 3 - 2.4.1 UML图如下:................................................................................................................... - 3 - 2.4.2 C/S模式套接字的连接...................................................................................................... - 4 - 2.4.3 文字聊天的实现.............................................................................................................. - 4 - 2.5 程序设计与实现................................................................................................................... - 5 - 2.5.1建立连接............................................................................................................................. - 5 - 2.5.2断开连接........................................................................................................................... - 5 - 2.5.3 C/S模式套接字的连接................................................................................................... - 6 - 2.6程序测试与分析.................................................................................................................... - 8 - 2.6.1启动服务器......................................................................................................................... - 8 - 2.6.2启动客户端......................................................................................................................... - 8 - 2.6.3成功启动客户端................................................................................................................. - 8 - 2.6.4聊天过程............................................................................................................................. - 9 - 2.6.5 断开连接............................................................................................................................ - 9 - 2.7课程设计小结...................................................................................................................... - 10 - 参考文献.................................................................................................................................... - 10 - 课程设计总结............................................................................................................................ - 11 - 致谢 ........................................................................................................................................... - 12 - 附录 ........................................................................................................................................... - 13 -

基于TCP的简单一对一聊天程序设计

基于TCP的简单一对一聊天程序设计 一、课程设计目的 1、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深入理解TCP/IP参考模型 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3、使学生掌握搜集资料、调查研究、整理报告的方法。 4、初步掌握网络应用程序开发技术以及互联网的应用技术。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及原理 1、课程设计要求。实现一个一对一的聊天程序。其基本过程如下:服务器首先启动,创建套节字等待客户连接;客户启动以后,创建套届字,然后和服务器建立连接;连接建立以后,客户机和服务器可以通过建立的套节字连接进行通信。服务器和客户端可以是一台电脑上的两个进程,也可以使分别部署在两台电脑上。 2、课程设计原理。 客户服务器模型。它是指客户/服务器模型是所有网络应用的基础。客户/服务器分别指参与一次通信的两个应用实体,客户方主动地发起通信请求,服务器方被动地等待通信的建立。它是一个在建立分布式应用时最常用的范例。在这种方案中客户应用程序向服务器程序请求服务。这种方式隐含了在建立客户机/服务器间通讯时的非对称性。客户机/服务器模型工作时要求有一套为客户机和服务器所共识的惯例来保证服务能够被提供(或被接受)。这一套惯例包含了一套协议。它必须在通讯的两头都被实现。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协议可能是对称的或是非对称的。在对称的协议中,每一方都有可能扮演主从角色;在非对称协议

中,一方被不可改变地认为是主机,而另一方则是从机。无论具体的协议是对称的或是非对称的,当服务被提供时必然存在"客户进程"和"服务进程"。一个服务程序通常在一个众所周知的地址监听对服务的请求,也就是说,服务进程一直处于休眠状态,直到一个客户对这个服务的地址提出了连接请求。在这个时刻,服务程序被"惊醒"并且为客户提供服务-对客户的请求作出适当的反应。虽然基于连接的服务是设计客户机/服务器应用程序时的标准,但有些服务也是可以通过数据报套接口提供的。 相关协议。应用到的网络协议主要有TCP协议。TCP协议被称作一种端对端协议。这是因为它为两台计算机之间的连接起了重要作用:当一台计算机需要与另一台远程计算机连接时,TCP协议会让它们建立一个连接、发送和接收资料以及终止连接。传输控制协议TCP协议利用重发技术和拥塞控制机制,向应用程序提供可靠的通信连接,使它能够自动适应网上的各种变化。即使在Internet 暂时出现堵塞的情况下,TCP也能够保证通信的可靠。IP协议只保证计算机能发送和接收分组资料,而TCP协议则可提供一个可靠的、可流控的、全双工的信息流传输服务。 三、设计方案 首先本程序的定位是一对一的聊天程序;程序没有采用图形界面;程序的设计语言采用的是C++;基于winsock;开发工具为VC++。 聊天程序的设计可以采用UDP或者TCP,程序采用TCP。采用的是客户服务器模型。在本程序中,一个用户作为Server端,另一个用户作为Client端。也就是说,作为Server端的用户,需要首先启动程序,等待Client端的连接请求。Client端自动建立连接请求。当TCP连接握手以后,双方方可进行交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