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工作过程的《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

基于工作过程的《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

基于工作过程的《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
基于工作过程的《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

基于工作过程的

《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研究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0)

[摘要]高职高专会计专业《财务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应采取全新的工学结合课程开发模式,以职业能力为本位、

工作过程为导向、校企合作为渠道、职业标准为依据,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知识、技能与素质三者相结合。在课程实践教学中尝试采用岗位认知、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社会调研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培养学生财务管理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42

[文献标识码]

B

[收稿日期]2012-07-29

[作者简介]孙慧(1981-),

扬州市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会计专业教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一、高职高专《财务管理》课程定位

《财务管理》课程在《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等先修课程的基础上开设,属于会计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融预测、决策、投资、分配、营运管理、分析评价于一体,它以公司为对象,依据公司法、会计法、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财务制度等法律规章,基于资金时间价值观念,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类财务活动进行有效组织财务关系。

从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目标看,《财务管理》课程定位为:为社会培养理论基础扎实,上手快,动手能力强,并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胜任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二、《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方案设计思路

《财务管理》课程本身的实践性和操作性都较强,在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我们的设计理念为:采取全新的工学结合课程开发模式,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工作过程为导向、

校企合作为渠道、职业标准为依据,采用“教学做一体化”

的教学模式,将知识、技能与素质三者相结合。《财务管理》课程共64学时,其中,理论20学时,实践44学时,实践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为68.75%。在实践课时安排上,我们打破原来每周4学时的传统教学安排,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将部分实践课时集中安排在一周或数周内进行,这样便于学生进行系统化的实训。

具体思路如下:

1.根据财务管理职业岗位要求,设计实践教学模块我们以财务管理具体工作任务为中心,将《财务管理》课程按照岗位设置实践教学模块,通过“岗位认知——

—理论讲解———工作实践”三个基本环节,让学生以行动导向学习并亲历完整的工作过程,这充分体现了基于财务管理岗位和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

为此,我们将

《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划分为五个岗位,共14个工作任务,通过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财务预测、

筹资决策、投资决策、收益分配决策、营运资金管理和财务分析与评价等财务管理基本知识与实务操作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其职业素质。

2.立足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以校企合作形式共建实践课程体系

《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设置,应邀请行业企业一线专家组成财务管理实践课程开发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在财务管理行业所涵盖的业务岗位群进行任务和职业技能分析的基础上,以财务管理岗位为核心,以财务管理具体业务操作为主体,构建突出财务管理岗位职业性与实践性的教学内容。

3.以“教学做一体化”模式为目标,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以“教学做一体化”

模式为目标,通过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在培养学生财务管理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同时,让其感受到学习过程中的乐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本课程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采取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方法,利用ERP 财务软件、电子财务对抗、财务管理经营

实战演练等虚拟企业与项目,构建全真的财务管理实践

第2012年第8期(总第404期)

商业经济

SHANGYE JINGJI

No.8,2012Total No.404

[文章编号]1009-6043

(2012)08-0119-0211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