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导论》知识点归纳总结

《心理学导论》知识点归纳总结

《心理学导论》知识点归纳总结
《心理学导论》知识点归纳总结

心理学导论

第一章 心理学概论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英文为―psychology‖,系由希腊文中―psyche‖与―logos‖两字演变而成。

19世纪末,科学心理学萌芽时期一度被定义为―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的学科‖;

20世纪20-60年代曾又改变成―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科学‖。这一界说维持了40年之久; 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再度改变为―心理学是对行为与心理历程的科学研究‖。

一般而言,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现象

心理学的诞生

标志:1879年,德国冯特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座心理实验室。

心理学的历史

1、构造主义(structuralism )

2、机能主义(functionalism )

3、行为主义(behaviorism )

4、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

5、精神分析心理学(psychoanalysis )

6、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 )

7、认知心理(cognitive psychology )

(一)构造主义(structuralism )

人物:冯特(1879,莱比锡);铁钦纳

观点:心理学是研究直接经验—即意识的科学;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分析和描述组成心理的基本元素,发现这些元素如何合成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并用相应的神经过程来解释心理过程。最简单的心理元素有感觉、意象和感情,而各种复杂心理现象都是这些元素组合的结果。研究方法是实验内省法。

生理

现象

认知过程(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

心理过程 情感过程(喜、怒、哀、恶、惧等)

意志过程(采取决定、执行决定等)

心理

现象

个性倾向性(需要、兴趣、动机、信念等)

个性心理

个性心 能力(一般能力、特殊能力等)

构造主义创建了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以后的第一个心理学学派,促进了心理学的独立与发展;应用严格的实验法研究心理,为实验心理学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二)机能主义(functionalism)

人物:威廉﹒詹姆斯;约翰﹒杜威

观点(1)反对构造主义心理学的把意识分析为元素,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意识流);(2)反对将意识看作人体的附着物,强调心理的适应机能;(3)反对把心理学只看作一门纯科学,理应重视应用;(4)反对把心理学局限于研究正常人的一般心理规律,主张把范围扩大到动物心理、儿童心理、教育心理、变态心理、差异心理等领域。(三)行为主义(behaviorism)

人物:华生;斯金纳

观点:

(1)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将身体的变化与动作作为心理的指标,从而使得心理学简化为S—R公式;

(2)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认为内省法不能使心理学成为科学;

(3)新行为主义不再一味排除意识经验,提出了中间变量的概念,把人的行为反应模式改为S—O—R,主张用操作分析使心理学客观化。

行为主义(behaviorism)评价

行为主义使心理学向客观科学的发展道路迈进了一大步,提高了心理学的科学品位;使动物心理、儿童心理,尤其是实验心理、学习心理的研究获得重大进展;促进了心理学的应用。

行为主义的局限性在于:抹煞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差别,把人归结为动物,陷入了生物主义;抹煞了行为的不同层次的差别,单纯地归结为S—R公式,陷入了机械论和因果决定论。

(四)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人物:韦特海默;柯勒;考夫卡等

观点:(1)反对把意识分成元素,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部分或元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与意义;(2)动物的学习不是尝试错误式的,而是―顿悟‖的:通过对问题情景的观察后,突然―顿悟‖了自身动作与行为目标之间的关系,然后再行动。

格式塔心理学的重要贡献:一是整体观对心理学有科学方法论上的意义;二是对知觉特征及其组织原则等内容的研究,为后来的认知心理学发展奠定了基础;三是反对试误式学习理论,重视学习中的顿悟活动和创造性思维,开创了创造心理学的先河;四是团体动力学开创了实验社会心理学的新领域,推动了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应用心理学的发展。

其局限性是:(1)企图用主观内在规律解释心理形成的完整性,陷入了主观唯心主义的境地。(2)忽视生理机制的研究,有的概念较含糊,有的实验又缺乏足够的证据。因此这个学派并没有实现建设科学心理学的梦想。

(五)精神分析心理学(psychoanalysis)

人物:弗洛伊德

观点:重视对人的潜意识心理的研究,并把人的无意识视为最重要的行为原因。早期理论中把人的心理分为潜意识、和意识;后期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

研究内容:以潜意识为基础的人格结构论、本能论、焦虑论以及防御机制、性欲论、梦的理论等。

催眠、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 comolex)、埃勒克拉特情结(Electra complex)、自恋(Narcissism)等。

(五)新精神分析

人物:霍妮、沙利文、埃里克森等

主要观点:强调自我的自主性及其整合于调节的功能;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对人格的重大影响;强调自尊心的启发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强调对儿童早期经验的观察与研究,有与学院派实验心理学接近的趋势。

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主要贡献在于:开辟了潜意识研究的新纪元;开创了动力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促进了人际关系心理、跨文化心理学、比较心理学和心理史学的发展。

过分强调内在冲动、性动力、潜意识以及幼年经验的决定作用;过分强调性本能的消极性等。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

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观点:(1)批评行为主义是幼稚心理学;反对精神分析只研究异常人的―残废的心理学‖;

主张心理学应以正常人为研究对象,目的是了解人性,研究人的价值、尊严、欲望、情感、生命意义,发展人的潜能,从而促进人的自我实现。

(2)人性本善论、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论等。

人本主义心理学号称心理学的第三势力。第一次把人的本性和价值提到了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首位,开拓了心理学研究人类高级精神生活的新领域;坚信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有成长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强调动机的巨大作用,突出了人的高级需要所具有的更大价值。

缺点是过分强调了人性的自然因素及个人在自我实现中的作用,忽视社会发展和社会现实对个人自我实现的重要意义,在研究方法上过分强调经验范式的重要性,缺乏有力的实验分析与佐证。

(七)认知心理(cognitive psychology)

人物:纽厄尔、西蒙

观点:广义的认知心理学指对人的认识过程的研究,狭义的认知心理学则指对人的信息处理过程的研究。其研究范围主要包括注意、知觉、心像、记忆、思维和语言等认知活动以及儿童的认知发展和人工智能。强调知识对认知和行为的决定作用、认知结构和过程的整体性及揭示认知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

作为当今心理学两大主流之一的认知心理学打破了行为主义外周论和精神分析心理学非理性主义的禁锢,提出了一种研究人的认知过程内部心理机制的新范式,拓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在教育、管理、生产和临床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该理论的局限性:过分强调人脑与电脑的共性,忽视了人的心理活动的社会制约性,几乎完全局限于对认知过程的揭示,难以开展对情绪、需要、动机等非智力因素的研究。第二节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一、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发展性原则

3、系统性原则

4、教育性原则

二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一)观察法

(二)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三)测验法

(四)调查法:谈话、问卷、活动产品分析

(五)个案研究法

(一)观察法(observationmethod)

定义: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对人的外部行为表现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观察,从而发现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

适用条件:

优点:保持自然性和客观性

缺点:

难以重复验证

难以精确分析

研究现象没有出现

观察容易各取所需

(二)实验法(experimental method)

定义:严格控制或创造一定条件以对某些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可以分为自然观察和实验室观察法。

种类:

实验室实验: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

自然实验:在正常的生活情境中进行

优点:

设计严密,具有可重复性

研究有主动性,可得出因果结论

缺点:

实验情景的人为性很强,由于被试态度、情绪等影响的干扰,实验的客观性不够强。(三)测验法(measurementmethod)

定义:用经过标准化程序编制的量表测量某些心理品质的方法。按照内容可以分为智力测验、成就测验、创造性测验、性向测验和人格测验;按照规模可分为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等。

基本要求:

信度:测验的可靠程度

效度:测验的有效性

优点:

对心理现象进行量化分析

同时分析多个变量的相关

缺点:

难以推出因果性的结论

(四) 调查法

定义:是指同时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问一些同样的问题。

(五) 个案研究法

定义:对单一研究对象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

第五节人类心理的基本特点

一概括性

二预见性

三主观能动性

四社会制约性

第六节个体心理发展的理论

(一)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发展理论

(二)精神分析心理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

(三)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

(四)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

(一)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发展理论

环境决定论的发展观

儿童教育的主张:

第一,反对统一标准,提倡区别对待。

第二,反对体罚儿童。

第三,给予的目的是培养儿童各种习惯。

第四,对右耳养护的要求。

第五,提倡对儿童青少年进行正确的性教育。

(一)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理论

理论特别强调人的生物性本能,尤其是性本性,即里比多(libido);认为所有心理发展都是这种本能发生变化的结果,本能是人格的推动因素,是心理发展的动力。弗洛伊德声称,心理生活由三个不同的成份──伊底(id) 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构成;婴儿最初是由无意识地、非理性地作用的本能冲动(伊底)支配的。伊底所遵循的是快乐原则。

随着儿童的成长;自我就从伊底中派生出来,自我由帮助儿童应付现实的理性思维、知觉和计划组成,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后来在内化社会道德规范基础上就发展出超我,超我代表理想而非现实,它追求完美而非快乐心理生活的这三个心理成份之间的冲突,使人产生焦虑(anxiety)。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爱利克·埃里克森(Erik Homburger Erikson,1902年6月15日–1994年5月12日)是一名发展心理学家、心理分析学者,以其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著称,并创造了词语―认同危机‖(identity crisis)。

埃里克森因其人格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而闻名。他创造了―同一性危机‖(identity crisis)这一术语,他修改与扩充了S.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提出了心理社会发展论(psychosocial stage theory of development)。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人除了生理性的冲动外,在生长过程中还有一种注意外界并与外界相互作用的需要,而个人的健全人格正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他将人的一生划分成八个阶段,每一阶段或多或少均以同一性危机的概念来贯穿。

埃里克森的同一性危机观,显然得自他亲身的生活体验,在他的青少年时代,曾经历过三次危机:

因姓氏的危机:本来自己以为姓洪伯格,后来知道自己是父亲的继子,心中十分痛苦;

因种族的危机:本来自以为是德国人,后来发现因身为犹太人而受歧视时,心中十分痛苦;

因迷失的危机:高中毕业后失学失业,到处流浪,自我追寻中无法获得定向而深以为苦。

埃里克森是新精神分析学说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接受了弗洛伊德(S.Freud)的人格结构理论,但他并不主张把一切活动和人格发展的动力都归结为生物学方面的原因,尤其是性的原因,而强调社会文化背景的作用,认为人格发展会受特定文化背景的影响和制约。埃里克森在研究了几种文化背景下儿童发展的情况后推断说,尽管不同文化中存在某些差异,但情感的发展变化及其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却遵循着相似的方式。出于对文化和个体的关系的重要性的认识,埃里克森提出了把自我发展和环境影响结合起来的

人格发展阶段论。

埃里克森首先根据自己的临床跨文化观察,将人格发展分成各有侧重、互相连接的八个发展阶段,埃里克森认为个体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上都会面临一个确定的主题,或是说一个特定的心理危机。而每一个危机都涉及到一个积极的结果和一个消极结果,所谓积极结果就是指由于特定心理危机得到恰当地解决而使这个危机所对应的发展阶段对人的人格所产生的积极的影响,同样,消极结果是指某个发展阶段对人格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⑴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trust vs mistrust)。

⑵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autonomy vs shame and doube)。

⑶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autonomy vs guile)。

⑷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industry vs inferiority)。

⑸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identity vs identity confusion)。

⑹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intimacy vs isolation)。

⑺成年期(25~60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generativity vs stagnation)。

⑻成熟期(60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integrity vs despair)。

1、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1)成熟:是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它为形成新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教育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进程。

(2)物理环境: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是认识的来源;知识来源于动作,而非物体。有效的教育必定是注重学生体验的。

(3)社会环境:语言和教育在作用。

(4)自我调节:是最重要的因素,调节个体(成熟)与环境(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

2、心理发展的动力

同化:即个体将新的刺激事件,纳入个体现存的行为模式或认知结构之中的过程。―刺激输入的过滤与改变‖

顺应:个体借助与新知识或观念接触,促成原有结构发生改变或创立足以容纳新事物的结构的过程。―内部图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

平衡:同化和顺应两种心理活动之间存在一定的稳定状态。

3、皮亚杰的认识发展阶段论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特点:感觉和动作分化;后期思维开始萌芽;逐渐形成客体永久性

前运算阶段(2—7岁)

特点: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思维受直觉表象的束缚;思维特征: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以自我为中心;认知活动具有相对性;不可逆。

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特点:思维可逆,能进行逻辑推理;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思维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

形式运算阶段(12—)

特点: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能运用假设-演绎推理的方式解决问题;具有抽象逻辑思维;具备了补偿性的可逆思维;思维灵活。

(四)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

被譽為發展心理學領域内地位僅次於J. Piaget的心理學家。

發展心理學-社會文化歷史學派的創始人。

(一)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维果斯基从种系和个体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心理发展实质,提出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来说明的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历史发生问题。

1、两种心理机能:低级机能&高级机能

低级心理机能是个体作为动物而产生的进化结果,是个体早期以直接的方式与外界相互作用时表现出来的特征,如基本的知觉加工和自动化过程;

高级心理机能是作为历史产物的进化结果,即以符号系统为中介的心理机能,如记忆的精细加工系统。高级心理机能是人类在本质上区别于动物的特征。

高级心理机能的实质是以心理工具为中介的,受到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

2、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起源——心理工具(各种符号系统)

维果斯基认为最重要的心理工具是语言,他认为儿童使用语言不仅限于社会交往,而且也是以一种自我管理的方式计划、指导和监控自己的行为。自我管理的语言被称为―内在言语‖或―个人言语‖。3-7岁,儿童出现了由外部语言向内部语言过程的表现—自言自语。

3、心理机能的中介结构——历史文化

儿童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始于社会关系和文化,儿童的记忆、注意、推理能力的发展都和学习使用社会的创造发明有关。如语言、数学体系和记忆方法,在一种文化背景中,会包含学习如何借助电脑进行计算;而在另一种文化背景中,会包含用自己的手指或珠子计数。

(二)心理发展观

心理发展是个体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技能转化的过程。

1、由低级机能向高级机能发展的四个表现;

⑴随意机能的不断发展

⑵抽象-概括机能的提高

⑶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重组,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

⑷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2、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

⑴心理机能的发展是起源于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受社会规律的制约;

⑵从个体发展来看,儿童在与成人交往过程中通过掌握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言、符号

系统,从而在低级的心理机能基础上形成了各种新质的心理机能;

⑶高级心理机能是外部活动不断内化的结果。

(三)内化学说

维果茨基的内化学说的基础就是他的工具理论。他认为,人类的精神生产工具或―心理工具‖,就是各种符号。运用符号就使心理活动得到改造,这种改造转化不仅在人类发展中,而且也在个体的发展中进行着。学生早年还不能使用语言这个工具来组织自己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的形式是―直接的和不随意的、低级的、自然的‖。只有掌握语言这个工具,才能转化为―间接的和随意的、高级的、社会历史的‖心理机能。新的高级的社会历史的心理活动形式,首先是作为外部形式的活动而形成的,以后才―内化‖,转化为内部活动才能―默默地‖―在头脑中进行‖。

(四)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指儿童现有的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维果茨基称每个人目前发表现出来的发展程度为―现实发展水

平‖(level of actual development)。而个人在学习之后所表现出来的为―潜在发展水平‖(level of potential development),ZPD是潜在发展水平与现实发展水平之差。

基于最近发展区,我们认为,教学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它一方面可以决定儿童发展的内容、水平和速度等,另一方面也创造着最近发展区,因为儿童的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是动态的,它取决于教学如何帮助儿童掌握知识并促进其内化。教学需要注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实际的发展水平,同时不断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

第二章注意--导引你的认知历程

一、注意的概念与特点

(一)什么是注意

定义: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特点:1.指向(性):是指在某一瞬间,人的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朝向一定的对象。

2. 集中(性):指心理活动保持在一定对象上的强度和紧张性。

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特征(或组织特性)。(二)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

2.维持功能

3.整合功能

4.调节功能

(三)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范围

2、注意的紧张性

3、注意的稳定性

4、注意的分配

5、注意的转移

1.注意的范围

也称为注意的广度,它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能清楚地把握注意对象的数量。

影响注意范围的主要因素:

第一,注意范围的大小,与被知觉对象的特点有关。

第二,注意范围的大小,和人们当时的知觉任务多少分不开。

第三,注意范围的大小,主要决定于一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

2.注意的紧张性(高度集中)

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高度集中的程度。

―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专心致志‖

―听而不见‖、‖视而不闻‖

3.注意的稳定性(持久性)

指人们的注意在某一对象上所能保持时间的长短。

(1)狭义的稳定性:指注意在某一事物上的持续时间。其实人们对同一事物的注意很难长时间保持固定不变。

(2)广义的稳定性:指注意保持在某一活动上的时间。

注意的起伏(或动摇):注意的周期性的加强与减弱的现象。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有助于提高注意的稳定性,防止疲劳。

注意的分散(分心)

影响注意稳定的因素:注意对象的特点、活动主体的态度以及身体和精神状态、意志力等。

4.注意的分配

所谓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时进行多种活动时,注意能指向不同的对象。

小测验:―一手画方,一手画圆‖

良好注意分配的条件:

第一,在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中,至少有一种活动达到自动化或非常熟练的程度;

第二,在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中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系统。

5.注意的转移:

所谓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任务活动的要求,主动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

注意的转移不同于注意的分散(分心)。

注意的转移是根据任务的要求,有目的、主动地把注意转向新的对象,使一种活动合理地为另一种活动所代替;

注意的分散则是被干扰的、不集中的、消极的表现,使注意离开了需要注意的对象。二、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

(一)无意注意

1.什么是无意注意

也称为不随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并且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人们不由自主地对那些强烈的、新颖的和感兴趣的事物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的指向和集中。

2.影响无意注意的因素

(1)客观刺激物的特点

A. 刺激物的强度。

B.刺激物的新颖性。

C.刺激物的变化.

D.刺激物的对比关系。

(2)人的主观状态

A.人的需要和兴趣。

B.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

C.人的知识和经验。

(二)有意注意

1.什么是有意注意

又称随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做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特点:

其一目的性,它要注意些什么,不是由刺激物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而是由预先提出的任务决定的。

其二,意志努力,为了实现目的,就要排除干扰,克服困难,做出一定的意志努力。

有意后注意

定义:是指有自觉目的,但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

特点:

其一,它是以有意注意为先导的,因此具有潜在的目的性;

其二,不需要意志努力。

2.影响有意注意的因素

A.对活动的理解程度B对活动的合理组织C对活动的间接兴趣D.主体的意志努力

第三章感觉与知觉

一、感觉与知觉的概述

(一)什么是感觉、知觉

1.什么是感觉

定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的特点:

1.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的、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而不是过去的或间接的事物。

2.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不是事物的整体。通过感觉人们只能知道事物

的声音、形状、色彩等个别属性,还不能把这些属性整合起来整体地反映客观事物。

感觉的意义:

感觉是认识过程的最初级阶段。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常常是从认识客观事物的一些简单属性开始的。

一切较复杂、较高级的心理现象如知觉、记忆、思维等都是在感觉基础上产生的。

感觉的种类(根据性质)

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皮肤觉(温觉、冷觉、触觉和痛觉)

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

2.什么是知觉

定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的特点:

第一,知觉是以生理机制为基础的纯粹心理活动,它们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物体的各种属性加以综合和解释的过程,表现出人的主观因素的参与;

第二,知觉对事物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反映;

第三,知觉是在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参与下对事物整体属性整合的结果。

知觉的种类

根据知觉信息的来源不同,可以将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触知觉。根据知觉对象的空间、时间和运动特性来划分: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根据知觉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可划分:正确知觉、模糊知觉和错觉。

按照知觉对象是物体还是人,可以将知觉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

(二)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1.感觉与知觉的相互联系

(1)感觉与知觉所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和整体属性,都是对具体事物的现象或外在形象的反映,反映具体的、直观的、外在的。

(2)感觉是知觉形成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进一步深化。

2.感觉与知觉的区别

感觉反映的是对事物个别属性;而知觉反映的是对事物的整体属性及其外部关系。

知觉不是感觉的简单集合。

二、感觉的一般规律

(一)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感受性通常是用感觉阈限来度量的。

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感受性就是人感觉到最小的客观刺激量的能力。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感觉到的最小刺激量。

二者的关系: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在数量上成反比关系。E=1/R(E代表绝对感受性,R代表绝对感觉阈限)

2、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

差别感受性:是对两个刺激量强度差别的感觉能力。

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

二者之间的关系: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在数量上成反比关系。K=△I/I(△I/I代表增加或减少的刺激量,I代表原有刺激量)。

(二)感受性变化规律

1、感觉适应

同一感受器,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嗅觉适应;视觉适应:明适应和暗适应)

2、感觉对比

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3、联觉

(完整版)初中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第一章有理数考点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3 分) 1、实数的分类 正有理数 有理数零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实数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2、无理数:7, 3 2 π ,+8,sin60o 。 3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考点一、整式的有关概念(3 分) 1、单项式 只含有数字与字母的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注意:单项式是由系数、字母、字母的指数构成的,其中系数不能用带分数表示,如- 4 1 a 2 b ,这3 种表示就是错误的,应写成-13 a 2 b 。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如3 -5a3b 2c 是6 次单项式。 考点二、多项式(11 分) 1、多项式 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这个多项式的项。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2、同类项 所有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考点一、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6 分) 1、一元一次方程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 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其中方程 ax +b =(0 x为未知数,a ≠ 0)叫做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 是未知数x 的系数,b 是常数项。 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 考点一、直线、射线和线段(3 分) 1、点和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线面两种: ①点在直线上,或者说直线经过这个点。 ②点在直线外,或者说直线不经过这个点。 2、线段的性质 (1)线段公理:所有连接两点的线中,线段最短。也可简单说成: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3)线段的中点到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二物理知识点 复习梳理归纳 第一章机械运动 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1km=1000m=103m 1dm=0.1m=1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 =0.000001m=10-6m 1nm=0.000000001m=10-9m 3、正确使用刻度尺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量程是指它的测量范围;分度值是指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 (2)使用时要注意 ①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②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③厚尺子要垂直放置④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4、正确记录测量值: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1)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录无意义(2)读数时,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不能避免,能尽量减小,错误能够避免是不该发生的 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另外,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 6、特殊方法测量 (1)累积法如测细金属丝直径或测张纸的厚度等(2)卡尺法(3)代替法 时间的测量 1h=60min 1min=60s 运动描述 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描述是相对的 2、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1)参照物并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物体不动。

地理各模块知识点总结

地理各模块知识点总结 地理知识点总结了一篇又一篇,每次都是以不一样的视角去告诉学生,如果考试是这样考的,这样的知识点就必须要记住,今天也不例外,每块知识都是从不同角度来分析,这一定就是我们需要掌握的知识! 一、生态问题 1 水土流失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黄土土质疏松黄土高原)。 (2)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治理的措施: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 治理的意义: 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2 荒漠化问题 我国典型的地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等地)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全球变暖,蒸发旺盛;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鼠害;蝗害。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 治理措施: 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 治理意义: 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3 干旱缺水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地区:

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1.磁性:物体吸引铁、镍、钴等物质的性质。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它有指向性:指南北。 3.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①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一个是北极(N极);另一个是南极(S极) ②磁极间的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4.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带上磁性的过程。 5.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6.磁场的基本性质:对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7.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8.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而假想的曲线。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是从它北极出来,回到南极。(磁感线是不存在的,用虚线表示,且不相交) 9.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的方向相同。 10.地磁的北极在地理位置的南极附近;而地磁的南极则在地理位置的北极附近。(地磁的南北极与地理的南北极并不重合,它们的交角称磁偏角,这是我国学者:沈括最早记述这一现象。) 11.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12.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N极)。 13.安培定则的易记易用:入线见,手正握;入线不见,手反握。大拇指指的一端是北极(N极)。 14.通电螺线管的性质:①通过电流越大,磁性越强;②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③插入软铁芯,磁性大大增强;④通电螺线管 的极性可用电流方向来改变。 15.电磁铁:内部带有铁芯的螺线管就构成电磁铁。 16.电磁铁的特点:①磁性的有无可由电流的通断来控制;②磁性的强弱可由改变电流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来调节;③磁极可由电流 方向来改变。 17.电磁继电器:实质上是一个利用电磁铁来控制的开关。它的作用可实现远距离操作,利用低电压、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还可实现自动控制。 18.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 应电流。 19.产生感生电流的条件:①电路必须闭合;②只是电路的一部 分导体在磁场中;③这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20.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21.电磁感应现象中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22.发电机的原理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交流发电机主要 由定子和转子。 23.高压输电的原理:保持输出功率不变,提高输电电压,同时 减小电流,从而减小电能的损失。 24.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磁力的作用。 是由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应用是制成电动机。

审计学知识点归纳总结(20200930100756)

第一章审计概论 第一节:审计的定义和特征 1审计的定义: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或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规、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管活动 (1)审计主体:审计专职机构和专职人员 (2)审计授权者:泛指国家审计机关、政府有关部门领导的授权,单位主管领导和相关领导的授权,是针对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而言的 (3)审计客体:被审计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能够用财务报表及有关资料表现的全部或一部分经济活动 (4)审计依据: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用来评价和判断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真实性、合规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据以提出审计意见、做出审计结论的客观标准。主要包括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企业内部的预算计划、经济合同等 (5)审计目的:社会审计的目的就是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及相关资料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 (6)审计本质: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管、评价、鉴证活动 2审计的特征: (1)独立性:机构独立、业务工作独立、经济独立 (2)权威性:权威性是审计机构正常发挥作用的保证,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决定了其权威性 第二节: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1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1)我国审计的产生和发展:西周时期就有了审计萌芽的思想 秦汉时期是我国审计的确立阶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审计模式 “上计”制度日趋完善 审计地位提高,职权扩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1982 年12月4日五届人大通过新宪法,明确规定了设立审计机关,实施审计监督 1983 年9月正式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 1988 年11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条例》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2017.12 二年级上册 知识点概括总结 1.长度单位:是指丈量空间距离上的基本单元,是人类为了规范长度而制定的基本单位。其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常用单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千米(km)等等。长度单位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2.米: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标准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 3.分米:分米(dm)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1分米相当于1米的十分之一。 4.厘米:厘米,长度单位。简写(符号)为:cm. 有关厘米的单位转换: 1厘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 5.毫米:英文缩写MM(或mm、㎜) 进率关:1毫米=0.1厘米; 6.进位:加法运算中,每一数位上的数等于基数时向前一位数进一。 以个位向十位进位为例:基数为10(2进制的基数是2,类推),个位这个数位上的数量达到了10的情况下,则个位向前一位进1,成为一个十。 在十进制的算法中,个位满十,在十位中加1;十位满十,在百位中加一。 7.不退位减:减法运算中不用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例:56-22=34。6能够减去2,所以不用向高位5借位。 8.退位减:减法运算中必须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例:51-22=39. 1不能够减去2,所以必须向高位的5借位。 9.连加:多个数字连续相加叫做连加。例如:28+24+23=85. 10.连减:多个数字连续相减叫做连减。例如:85-40-26=19. 11.加减混合:在运算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例如:67-25+28=70。 12.角: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不重合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符号:∠ 13.乘法算式中各数的名称:是指将相同的数加法起来的快捷方式。其运算结果称为积。 “×”是乘号,乘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做因数,“=”是等于号,等于号后面的数叫做积。

最新外研版(新)八年级上册英语各模块知识点归纳总结

英语初二上册重点知识点讲解 Module 1 How to learn English 1.pair n. (相关的)两个人,一对,一双,一副 a pair of socks一双袜子 a pair of gloves一副手套two pairs of trousers两条裤子 e.g.A pair of teenage boys are watching a football game.两个青少年正在看足球赛。 2.correct (1)v. 改正,纠正 e.g.The teacher returned to her room to correct exercise books.老师回到房间去改练习本。 Correct the spelling.纠正拼写。 (2)adj.正确的;恰当的 e.g.correct pronunciation 正确发音 Do you have the correct time?你的表走得准吗? 3.advice (1)n.意思是“意见,建议”,为不可数名词,可用some,much,a piece of,pieces of等修饰,不能说an advice或many/a few advices。 (2)表示“有关……的建议”时,用介词on,接名词、代词或由疑问词引导的不定式。 advice on what to do next. 我们去征求一下他的意见下一步该怎么办。 e.g.Let’s ask for his 常见搭配: take/follow one’s advice接受某人的建议 ask for advice 征求意见 接受(拒绝)某人的建议 accept/refuse one’s advice offer advice to sb. 向某人提供建议 拓展: advise vt.建议 常见搭配:advise sb. to do sth.

六年级知识点归纳总结汇总

六年级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3.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5.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 ( a × b )×c = a × ( b × c ) 乘法分配律:( a + b )×c = a c + b c a c + b c = ( a + b )×c 6.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7.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注意:倒数必须是成对的两个数,单独的一个数不能称做倒数。 8.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真分数,所得的积小于它本身。 9.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假分数,所得的积等于或大于它本身。 10.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带分数,所得的积大于它本身。 11.分数应用题一般解题步骤。 (1)找出含有分率的关键句。

(2)找出单位“1”的量(以后称为“标准量”)找单位“1”: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或“是”、“占”、“比”、“相当于”的后面 (3)画出线段图,标准量与比较量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即可,标准量与比较量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即可。(4)根据线段图写出等量关系式:标准量×对应分率=比较量。求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几倍;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几 几 。 写数量关系式技巧: (1)“的”相当于“×”“占”、“是”、“比”相当于“ = ” (2)分率前是“的”: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3)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单位“1”的量×(1 分率)=分率对应量(5)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列式解答。 12.乘法应用题有关注意概念。 (1)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已知一个数,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单位“1”×对应分率=对应量 (2)找单位“1”的方法:从含有分数的关键句中找,注意“的”前“是、比、相当于、占、等于”后的规则。 (3)甲比乙多几分之几?计算方法是:(甲-乙)÷乙= 甲÷乙-1甲比乙少几分之几?计算方法是:(甲-乙)÷甲 = 1-乙÷甲 (4)“增加”、“提高”、“增产”等蕴含“多”的意思,“减少”、“下降”、“裁员” 等蕴含“少”的意思,“相当于”、“占”、“是”、“等于”意思相近。 (5)当关键句中的单位“1”不明显时,要把关键句补充完整,补充成“谁是谁的几分之几之几”或“甲比乙多几分之几”、“甲比乙少几分之几”的形式。(6)乘法应用题中,单位“1”是已知的。 (7)单位“1”不同的两个分率不能相加减,加减属相差比,始终遵循“凡是

审计学知识点整理

审计方法演进: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导向审计 审计要素: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财务报表(鉴证对象)、财务报表编制基础(标准)、审计证据和审计报告 财务报表审计的总体目标:1.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使得注册会计师能够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2.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根据审计结果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并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 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审计目标:1.发生:确认已记录的交易是真实的2.完整性:确认已发生的交易确实已经记录3.准确性:确认已记录的交易是按正确金额反映的4.截止:确认接近于资产负债表日的交易记录于恰当的期间5.分类:确认被审计单位记录的交易经过适当分类 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审计目标:1.存在:确认记录的金额确实存在2.权利和义务:确认资产归属于被审计单位,负债属于被审计单位的义务3.完整性:确认已存在的金额均已记录4.计价和分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审计目标:1.发生及权利和义务:将没有发生的交易、事项,或与被审计单位无关的交易和事项包括在财务报表中,则违反该目标2完整性:如果应当披露的事项没有包括在财务报表中,则违反该目标3.分类和可理解性: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4.准确性和计价: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 认定的含义:认定是指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中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注册会计师的基本职责就是确定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其财务报表的认定是否恰当 管理层的认定: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上的认定有些是明确表达的,有些则是隐含表达的。明确的认定:1.记录的存货是存在的2.存货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隐含的认定:1.所有应当记录的存货均已记录2.记录的存货都由被审计单位拥有 与所审计期间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1.发生: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2.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3.准确性: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4.截止: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5.分类: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 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1.存在: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在的2.权利和义务: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记录的负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偿还义务3.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4.计价和分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认定:1.发生以及权利和义务:披露的交易、事项和其他情况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2.完整性: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均已包括3.分类和可理解性: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4.准确性和计价: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 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 重大错报风险: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重大错报风险与被审计单位的风险相关,且独立存在于财务报表的审计。1.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与财务报表整体存在广泛联系,可能影响多项认定。此类风险通常与控制环境有关,但也可能与其他因索有关.如经济萧条。2.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考虑的结果直接有助于注册会计师确定认定层次上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初中科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初中科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一、科学在我们身边 作为科学的入门,本节内容从自然界的一些奇妙现象入手,通过对这些自然现象的疑问,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理解科学的本质——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相应答案的学科。 观察、实验、思考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改变着世界,但是我们要辩证地来看待这个问题。它对我们的生活既带来了正面的影响,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从而理解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二、实验和观察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要进行实验,就要了解一些常用的仪器及其用途和实验室的 操作规程。 试管:是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可以加热,用途十分广泛。试管加热时要用试管夹(长 柄向内,短柄向外,手握长柄)。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 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1/3处。 加热时试管要倾斜45度。,并先均匀预热,再在液体集中部位加热。热的试管不能骤冷,以免试管破裂。 停表:用来测量时间,主要是测定时间间隔。 天平和砝码:配套使用,测量物体的质量。 电流表:测定电流的大小。 电压表:测定电压的大小。 显微镜:用来观察细胞等肉眼无法观察的微观世界的物质及变化。

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实验室的主要热源。使用时用它的外焰加热。 烧杯:能用于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并能配制、稀释溶液等。 表面皿:可暂时盛放少量的固体和液体。 药匙:用来取用少量固体。 玻璃棒:主要用于搅拌、引流、转移固体药品。 认识自然界的事物要从观察开始。首先要有正确的观察态度,不能为了观察而观察,要明确观察目的,全面、细致地观察实验现象,通过比较、分析,正确地描述、记录实验现象。 由于人体感官具有局限性,所以运用感觉器官的观察——直接观察往往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为了能正确地进行观察,做出 准确的判断,我们可以借助工具,扩大观察的范围和进行数据的测量。 三、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测量和观察是我们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所谓测量是指将一个待测的量和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根据不同的测量 要求,测量对象,我们应能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尽可 能使用国际公认的主单位——即公认的标准量。 1、长度的测量。 国际公认的长度主单位是米,单位符号是m。了解一些常用的长 度单位,并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l千米(km)=1000米(m) 1米(m)=10分米(dm)=100厘米(cm)=1000毫米(mm)=106微米(m)=109纳米(nm) 测量长度使用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十一章三角形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3.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 的高. 4.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5.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 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6.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7.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8.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 9.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 10.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 角线. 11.正多边形:在平面内,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正多边形. 12.平面镶嵌:用一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平面的一部分完全覆盖,叫做用 多边形覆盖平面, 13.公式与性质: ⑴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⑵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性质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性质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n-·180° ⑶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2) ⑷多边形的外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 n-条对角 ⑸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①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3)

线,把多边形分成(2)n -个三角形.②n 边形共有(3)2 n n -条对角线.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基本定义: ⑴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⑵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⑶对应顶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 ⑷对应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 ⑸对应角: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2.基本性质: ⑴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就全确定,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 ⑵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⑴边边边(SSS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⑵边角边(SAS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⑶角边角(ASA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⑷角角边(AAS ):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⑸斜边、直角边(HL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 全等. 4.角平分线: ⑴画法: ⑵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⑶性质定理的逆定理: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5.证明的基本方法: ⑴明确命题中的已知和求证.(包括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 角、角平分线、中线、高、等腰三角形等所隐含的边角关系)

(完整版)圆的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圆的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一、圆的定义。 1、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点组成的图形。 2、在同一平面内,到一个定点的距离都相等的点组成的图形。 二、圆的各元素。 1、半径:圆上一点与圆心的连线段。 2、直径:连接圆上两点有经过圆心的线段。 3、弦:连接圆上两点线段(直径也是弦)。 4、弧:圆上两点之间的曲线部分。半圆周也是弧。 (1)劣弧:小于半圆周的弧。 (2)优弧:大于半圆周的弧。 5、圆心角:以圆心为顶点,半径为角的边。 6、圆周角:顶点在圆周上,圆周角的两边是弦。 7、弦心距:圆心到弦的垂线段的长。 三、圆的基本性质。 1、圆的对称性。 (1)圆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 (2)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它的对称中心是圆心。 (3)圆是旋转对称图形。 2、垂径定理。 (1)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且平分这条弦所对的两条弧。 (2)推论: ?平分弦(非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平分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弧所对的弦。 3、圆心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弧的度数。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弧度数的一半。

(1)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2)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圆周角为直角,它所对的弦是直径。 4、在同圆或等圆中,两条弦、两条弧、两个圆周角、两个圆心角、两条弦心距 五对量中只要有一对量相等,其余四对量也分别相等。 5、夹在平行线间的两条弧相等。 6、设⊙O 的半径为r ,OP=d 。 7、(1)过两点的圆的圆心一定在两点间连线段的中垂线上。 (2)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圆心是三边中垂线的交点,它到三 个点的距离相等。 (直角三角形的外心就是斜边的中点。) 8、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d 表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r 表示圆的半径。 直线与圆有两个交点,直线与圆相交;直线与圆只有一个交点,直线与圆相切; 直线与圆没有交点,直线与圆相离。 2 9、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x 1,y 1)、B (x 2,y 2)。 则AB=221221)()(y y x x -+- 10、圆的切线判定。 (1)d=r 时,直线是圆的切线。 d = r 直线与圆相切。 d < r (r > d 直线与圆相交。 d > r (r d 点P 在⊙O 内 d > r (r

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请各位同学按照下列知识点仔细阅读教材 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法约尔管理的职能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管理者的角色 ?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 管理者的技能 ?人际技能:运用其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关系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概念技能: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亚当·斯密管理思想 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 马萨诸塞车祸 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 欧文的人事管理 ?开创了在企业中重视人的地位和作用的先河,有人因此称他为“人事管理之父” 科学管理理论 ?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 ?代表人物主要有:泰罗、吉尔布雷斯夫妇以及甘特等 梅奥及其领导的霍桑试验 ?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功利主义道德观 基本观点: ?能给行为影响所及的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利益的行为才是善的 社会契约道德观 基本观点: ?只要按照企业所在地区政府和员工都能接受的社会契约所进行的管理行为就是善的 合乎道德的管理的特征 以社会利益为中心 把遵守道德规范看作责任

以组织的价值观为行为导向 自律 超越法律 视人为目的 重视利益相关者利益 影响管理道德因素的个人特性 管理者的个人特性对组织的管理道德有着直接的影响 ?管理者的个人价值观(包括道德观) ?自信心 ?自控力 影响管理道德因素的组织结构 组织内部机构和职责分工有没有必要的权力制衡、监察、检查、审计机制,有没有外部群众和舆论监督 组织内部有无明确的规章制度 上级管理行为的示范作用 绩效评估考核体系会起到指挥棒的作用 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 办好企业,把企业做强、做大、做久 企业一切经营管理行为应符合道德规范 社区福利投资 社会慈善事业 自觉保护自然环境 世界层面上的全球化具体表现 ?跨国服务贸易增长迅速 ?国外直接投资(FDI)发展迅猛 ?同国旅游人数快速增加 ?跨国并购进程加快 全球化下管理者的关键能力 ?国际商务知识、文化适应能力、换位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全球化的一般环境 ?政治与法律环境 ?经济和技术环境 ?文化环境 全球化的任务环境 ?供应商 ?销售商 ?顾客 ?竞争对手 ?劳动力市场及工会 全球化经营的进入方式 ?国际化经营的进入方式主要有:出口、非股权安排和国际直接投资 全球化组织模式考虑的因素 “全球一体化压力”和“本地化反应压力”

八年级上册英语外研版各模块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上册英语外研版各模块知识点归纳总结

Module 1 How to learn English advice take/follow one’s advice接受某人的建议ask for advice 征求意见accept/refuse one’s advice接受(拒绝)某人的建议 offer advice to sb. 向某人提供建议 try to (1)try to do sth .努力做某事try doing sth.试着做某事 try/do one’s best to do sth. 尽某人的全力做某事 5.as…as possible/one can time at a time一次,每一次at one time曾经,一度 at times /from time to time 有时,偶尔on time 准时 all the time 总是,一直in time及时,迟早 ①It’s time for sb. to do sth./It’s (high) time sb. did sth. Suggest

(2)形容词比较级用法 ①表示两者进行比较时用形容词比较级,最明显的提示词是than,其结构为“A…+比较级+than+B”。 ②有表示程度的副词a little,a bit,a few,a lot,much,even,still,far,rather,any等修饰时,用形容词比较级。 ③比较级前面可以加上表示具体数量差别的结构,表示具体“大多少”,“小多少”,“长多少”,“短多少”等。 ④表示“两者之间最……一个(of the two)”时,常用“the+比较级”结构。 ⑤表示“越来越……”,用比较级重叠结构,即“比较级+and+比较级”,多音节词和部分双音节词时用“more and more+形容词原级”。 ⑥表示“越……就越……”时,用“the+比较级,the+比较级”结构。 Module 4 Planes, ships and trains 形容词最高比较级用法 ①表示三者或三者以上的人或物进行比较时,用最高级形式。形容词最高级前必须加定冠词the,句末常跟一个in/of短语来表示范围。(of表示同范围,in 表示不同范围)

初中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第一章 有理数 考点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3分) 1、实数的分类 正有理数 有理数 零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 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 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2、无理数:32,7, 3 π +8,sin60o 。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考点一、整式的有关概念 (3分) 1、单项式 只含有数字与字母的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注意:单项式是由系数、字母、字母的指数构成的,其中系数不能用带分数表示,如b a 2 3 14-,这种表示就是错误的,应写成b a 2 3 13- 。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如c b a 235-是6次单项式。 考点二、多项式 (11分) 1、多项式 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这个多项式的项。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2、同类项 所有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考点一、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6分) 1、一元一次方程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其中方程 )为未知数,(0a x 0≠=+b ax 叫做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 是未知数x 的系数,b 是常数项。 第四章 图形的初步认识 考点一、直线、射线和线段 (3分) 1、点和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线面两种: ①点在直线上,或者说直线经过这个点。 ②点在直线外,或者说直线不经过这个点。 2、线段的性质 (1)线段公理:所有连接两点的线中,线段最短。也可简单说成: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3)线段的中点到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心理测量学重点知识整理

1、著名美国学者波林指出;在测验领域中.“19世纪80年代是高尔顿的10年,90年代是卡特尔的10年,20世纪头10年则是比奈的10年。 2、比奈与其助手西蒙发表《诊断异常儿童智力的新方法》,在这篇文章中介绍的就是第一个智力量表——比西量表。 3、心理测量的性质:(1)心理测量的间接性(2)心理测量的相对性(3)心理测量的客观性 4、心理测验的种类:(一)按测验的功能分类1.能力测验 2.学绩测验 3.人格测验 (二)按测验的对象分类 1.个别测验 2.团体测验 (三)按测验材料分类 1.文字测验 2.非文字测验 (四),按测验的目的分类 1.描述性测验 2.诊断性测验 3.预示性测验(五)按测验的难度和时限分类1.速度测验2.难度测验(六)按测验的要求分类 1.最高作为测验2.典型作为测验 (七)按测验的性质分类 1.构造性测 2.投射性测验(八)按测验的应用分类1.教育测验 2.职业测验 3.临床测验 5、下面是两种常见的排列方式: 1.并列直进式 2.混合螺旋式 6、对测验项目的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 7、误差的种类:一种是随机误差,又叫可变误差,这是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偶然因素引起而又不易控制的误差,它使多次测量产生了不一致的结果。此种误差的方向和大小的变化完全是随机的,无规律可循。另一种是系统误差,又叫常定误差,这是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因引起的一种恒定而有规律的效应,稳定地存在于每一次测量中,此时测值虽然一致,但不正确。8、经典测量理论的基本思想:把任何一个测验成绩都看做是真分数和测量误差的和,即:X=T+E (这里X为实得分数或观测分数,T是假设的真分数,E是测量误差) 9、估计信度的方法:①再测信度②复本信度③分半信度④同质性信度⑤评分者信度 10、信度系数有两个实际用处:一是用来评价测验,二是用来对分数作解释。 11、效度分为内容效度、构想效度和校标效度。 12、测验间法:①相容效度②区分效度③因素效度 13、分数的合成类型:①项目的组合②分测验或量表的组合③测验或预测源的组合 14、根据测量对象的性质和特点,不同形式的测量可分为:物理测量、胜利测量、社会测量(对社会现象的测量)、心理测量。 15、测量的参照点:a) 绝对参照点:以绝对的零点作为测量的起点b) 相对参照点:以人为确定的零点为测量的起点 16、Stevens将量表从低到高分为4个等级:a)命名量表:用数字来代表事物或对事物进行分类b)顺序量表:给个体赋值,使数值的大小次序与个体在所测量的心理特性上的多少、大小、高低等的次序相符合c)等距量表:给个体赋值,使数值间的差不仅能够反映出对应个体在所测量心理特性上的排序,而且能够反映出对应个体在该特性上的差异程度d)比率量表:给个体赋值,使数值间的比率能够反映对应个体在测量心理特性上比率 17、心理与教育测量的理论基础:1918年,桑代克曾提出:“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具有其数量”。1939年,麦柯尔进一步指出:“凡是有其数量的事物都可以测量。” 1、心理测验: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作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一种科学手段 2、难度:测验项目的难易程度 3、区分度:指测验项目对被试的心理特性的区分能力 4、误差:是在测量中与目的无关的变因所产生的不准确或不一致的效应。 5、真分数:就是在测量没有误差时所得到的真值。 6、信度:人们通常把测量结果的可靠性称之为信度。 7、效度:指的是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验对它所要测量的特质准确测量的程度。 8、内容效度:是指项目对欲测的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当程度。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英语全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Unit 1 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 一、短语: 1.have conversation with sb. 同某人谈话 2.connect …with… 把…和…连接/联系起来 3.the secret to… ……的秘诀 4.be afraid of doing sth./to do sth. 害怕做某事 5.look up 查阅 6.repeat out loud 大声跟读 7.make mistakes in 在……方面犯错误8.get bored 感到厌烦 9.be stressed out 焦虑不安的10.pay attention to 注意;关注 11.depend on 取决于;依靠12.the ability to do sth. 做某事的能力 二、知识点: 1. by + doing:通过……方式(by是介词,后面要跟动名词,也就是动词的ing形式); 2. a lot:许多,常用于句末; 3. aloud, loud与loudly的用法,三个词都与“大声”或“响亮”有关。 ①aloud是副词,通常放在动词之后。 ①loud可作形容词或副词。用作副词时,常与speak, talk, laugh等动词连用,多用于比较级, 须放在动词之后。 ①loudly是副词,与loud同义,有时两者可替换使用,可位于动词之前或之后。 4. not …at all:一点也不,根本不,not经常可以和助动词结合在一起,at all 则放在句尾; 5. be / get excited about sth.:对…感到兴奋; 6. end up doing sth:终止/结束做某事;end up with sth.:以…结束; 7. first of all:首先(这个短语可用在作文中,使得文章有层次); 8. make mistakes:犯错make a mistake 犯一个错误; 9. laugh at sb.:笑话;取笑(某人)(常见短语) 10. take notes:做笔记/记录; 11. native speaker 说本国语的人; 12. make up:组成、构成; 13. deal with:处理、应付; 14. perhaps = maybe:也许; 15. go by:(时间)过去; 16.each other:彼此; 17.regard… as … :把…看作为…; 18.change… into…:将…变为…; 19. with the help of sb. = with one's help 在某人的帮助下(注意介词of和with,容易出题) 20. compare … to …:把…比作… compare with 拿…和…作比较; 21. instead:代替,用在句末,副词; instead of sth / doing sth:代替,而不是(这个地方考的较多的就是instead of doing sth,也就是说如果of后面跟动词时,要用动名词形式,也就是动词的ing形式) 22.Shall we/ I + do sth.? 我们/我…好吗? 23. too…to:太…而不能,常用的句型是too+形容词/副词+ to do sth.

初中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部分 二种常见叙事线索:物线、情线。 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第二部分 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人物主要掌握通过适当的描写方法、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阅读技巧。 情节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及理解、分析小说情节的方法、技巧。 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例:《孔乙己》开端部分叙写咸亨酒店的格局和两种不同身份、地位的酒客(短衣帮、长衫主顾)来往的情景,交代了当时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社会背景,为下文孔乙己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场作下铺垫。 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 例:《孔乙己》发展部分叙写孔乙己第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通过刻画孔乙己的肖像、神态、动作、语言等,揭示其贫困潦倒、自欺欺人、迂腐可笑、死要面子、好逸恶劳的思想性格。 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例:《孔乙己》高潮部分叙写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通过侧面反映丁举人的横行霸道、心横手辣和正面描写孔乙己的身残气微,表现其悲惨遭遇,从而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例:《孔乙己》结局部分以“大约”、“确实”这样一组意味深长的词句,不仅为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增添了悲剧意味,还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思考。 环境主要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渲染气氛、衬托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本质、推动情节发展。 例1:《孔乙己》高潮部分通过描写秋天悲凉的景象,渲染了凄凉的气氛,预示着孔乙己即将死亡的悲惨结局。 例2:《我的叔叔于勒》高潮和结局部分通过描写两处对比鲜明海上景象,分别衬托出人物欢快和失落、沮丧的心情。 例3:《在烈日和暴雨下》全文极力描写烈日、狂风暴雨,不仅步步亦趋地推动着情节发展,还表现了拉车人牛马不如的悲惨命运,更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炎凉。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交代故事背景,揭示社会本质,铺垫下文内容。 例:《孔乙己》开端部分通过描写咸亨酒店的格局和来往酒客的情形,交代了当时阶级对立、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为下文孔乙己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场作下了铺垫。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连贯、得体。 记叙的三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属于插叙一种)。 第三部分 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