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包容性发展的适用范围、前提与原则

论包容性发展的适用范围、前提与原则

论包容性发展的适用范围、前提与原则
论包容性发展的适用范围、前提与原则

论包容性发展的适用范围、前提与原则

彭方志

自从胡锦涛同志首次提出要走包容性增长的道路以来,学术界掀起了研究的热潮,许多人呼吁地方也要走包容性增长、发展道路,甚至出现了“包容性改革”这样的新词语。对此本人不敢苟同,特撰文澄清概念,并初步探讨这个理念可能给我市科学发展带来的启示。

一、基本概念辨析

包容与宽容。包容,本意是指包涵、容纳。虽然你有错,但我气量大或者实力雄厚,不跟你计较。这是一种强大自信的体现。所谓海纳百川,你首先得是海才行。包容与宽容相似,但是有差别。你虽然有过错,但是我对你有感情,所以不惩罚你,但可能要教育、帮助你。包容是因为对自己有信心,宽容是因为对对方有感情。

包容与合作及妥协。在总资源一定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阶层与阶层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必然会为了各自的生存而博弈、竞争,这是人类的本性。但是有如下几种情况,人类可能会停止博弈、争斗:1、如果合作能够得到更多的资源,使得各方都能生存得更好,发展得更好,人们就会选择合作;2、如果各方势均力敌,斗下去会几败俱伤,人们会选择妥协;3、如果一方微不足道,另一方会选择包容。

宽容、合作、妥协、包容严格说来意思并不相同,但本文姑且忽视其差别,以与斗争、博弈相对。

二、包容性增长理念的适用范围

包容性增长是由亚洲开发银行在2007年首次提出的,胡锦涛同志于2010

年首次提到过。党的十八大报告也多处出现包容一词。在“十、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部分提到“包容共济促进和谐”,主要是指处理大陆与港澳关系的;在“十一、继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部分提到“包容互

鉴、合作共赢”,主要是讲处理国际关系的;第三处与第二处在同一部分,对包容互鉴给予了解释说明,即:就是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发展道路多样化,尊重和维护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由此看来,包容性增长这个概念主要用于指导处理港澳关系与国际关系的,并没有提到用于指导地区发展。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和决定,均没有出现包容一词。这可能是最高决策层认为十八大已经说清楚了,不需要再说了。

三、包容性发展的前提

1、自身实力够强,他国无法轻易撼动。如我国唐代,强大的国家实力给了唐人极大的信心,所以他们可以兼收并蓄,具有极大的包容心。但到了清代,我们实力不行,你倒是希望别人包容,可是最终得到的只是杀戮、劫掠。目前,我国综合实力勉强进入全球一流水平,还不是超一流,个人认为还不能片面强调包容,也还得讲原则。

2、合作、妥协可以共同获取更多的资源或者避免共同灭亡。虽然合作与妥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包容,但毕竟不再那么激烈争斗,结果相似。目前,许多全球性的问题(危机)正在凸显,为此我们不得不相互妥协、合作,求同存异,以获得共同的生存和发展。在此种意义上,可以谈一谈包容。

四、包容的原则

1、实力原则。这一点与前提相似,不再论证。

2、对等原则。尊重和认同是相互的,不能我方强调包容,对方强调征服、掠夺。这不叫包容,这叫懦弱。历史上这样的悲剧很多,最近看cctv9的《下南洋》就很有感触。没有对等的实力、对等的态度,绝不要奢谈包容。

3、共同准则原则。一个社会包括国际社会,要实现成员之间的包容、谅解,一般要有共同遵守或者大致相同的基本社会准则。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确实很宽容,但前提是你不要去违背它的基本准则。当然,这些准则本身也是不断演

变的。如,曾经美国共产党就被宣布为非法,现在则合法,这与双方的演进相关。我国社会还处于转型期,在一些方面尚未形成完整的共同准则,因此在倡导宽容、包容的同时,我们也得强调法律惩戒、道德谴责。

五、包容发展对攀枝花科学发展的启示

1、坚持区域开放,积极谋求与兄弟市州的合作共赢。

地方政府之间存在竞争与博弈,林毅夫指出,这种竞争是中国三十多年来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虽然带来了不少问题,但竞争将永远存在。到了今天,在各方责权利能够科学明确、存在共同准则、自身有一定实力的前提下,我们是可以打破区域界限,与其他地区开展共赢合作的。比如,我们可不可以考虑支持我市企业到市外甚至国外承包土地?可不可以考虑到别的市州与他们共建园区(这叫做发展飞地经济)?

2、鼓励理解和宽容,逐步建立共同准则,建设和谐向上的攀枝花

攀枝花是一个移民城市,天然有较强的包容性。但是,矛盾和相互不理解也不少,尚未实现真正的积极向上的和谐——只是和气而已。如,干部与群众之间、市政与国企之间、原住民与移民之间、南方移民与北方移民之间就有很多误解,甚至相互轻视。为此,要鼓励各团体、各阶层之间的理解和宽容,通过交流、协商,逐步建立最基本的共同准则,建设和谐而积极向上的攀枝花。

一家之言,不敢妄同。

2013年12月25日于海南旅途

包容性增长(what is inclusive growth)中文翻译

什么是包容性增长 本文目的在于定义“包容性增长”这个词语。“包容性增长”常和其他一系列词语互相换用。包括“广泛基础增长”,“共享型增长”和“利贫增长”。本文在阐明它们之间的区别的同时也指出了其相似之处。 本文认为,在集中研究增长的速度与方式方面,有关包容性增长的分析有着明显的特点。传统意义上,贫穷与增长的分析都是被分开处理的。本文描述了旨在结合以上两种分析的概念要素,并且确认和有限发展国家特定约束的可持续包容性增长。 定义包容性增长 快速且可持续的减贫需要包容性增长来使人民对经济增长既有所贡献也有利可得成为可能。毫无疑问地,快速增长对于可持续减贫是必要的。但从长远看,若要让这种增长保持可持续性,它必须是跨越各种行业具有广泛基础的。也必须是包括了国家绝大部分劳动力的。这个关于包容性增长的定义意味着增长的宏观和微观决定因素之间的直接联系。增长的微观层面指明了经济多元化和竞争的结构转变的重要性。这包括工作和公司的创造性破坏。 包容性增长涉及到了增长的速度和方式两个方面。这两者是相关联的。因此,也必须放在一起处理。增长速度和增长方式对于高速持续增长、减贫来说都至关重要。这个结论与《增长报告:可持续增长和包容性发展的策略(增长与发展委员会委员,2008)》里的结论是一致的。委员会指出,作为容括公正、公平与机会的概念,同时也是市场与就业转型的保障,包容性是任何一个成功的增长策略所必需的因素。 包容性增长着眼于长远,因为它关注的是生产性工作而不是给受排斥群体增加收入而进行的收入再分配。短期内,政府可以用收入分配方案来减小作用于起动增长穷人收入的政策产生的负作用。但是长远看来,转移支付方案是不可能起作用的。即使在短期内也可能问题重重。在贫穷的国家中,像这种方案将会给已经吃紧的财政预算来来负担,而且理论上说来,年平均收入低于700美元的国家来说,通过收入分配来减贫是不可能的任务。最新的OECD 研究表明,即使在发达国家,收入再分配也不是针对特困人群贫困率上升的唯一解决办法。 包容性增长与“利贫增长”的绝对定义相一致,但与其相对定义不同。在绝对定义下,只要穷人获益了,那增长就是利贫的。而在相对定义下,只有在穷人的收入增长比总人口的收入增长要快的情况下,不平等才会逐渐减少,这时增长才是利贫的。然而,由于绝对的利贫增长可能是直接收入再分配的成果,因为这种增长是包容性增长,必须提高生产力,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简而言之,包容性增长是提高增长速度,扩大经济规模的增长,也是公平投资环境,增加就业机会的增长。 就不平等而言,无论是贫困还是非贫困家庭,相对定义带来的可能不是最好的结果。举个例子,在相对定义下,若一社会想实现利贫增长,那么以下这种结果是最好的:平均收入增长2%,贫困家庭收入增长3%。而以下这种结果则不是很好:平均收入增长6%,贫困家庭收入增长4%。虽然增长的分配形态倾向于前者,但在后面一种情况下,无论是贫穷还是非贫穷家庭,它们的境况都变得更好了。因此,相对定义才是最有意义的。我们可以用绝对定义来提高增长率,从而最快速地减少贫困。

要想使文章有整体性连贯性就要学会正确使用连接词

English Writing Skills 英语写作和汉语写作一样,要写出好文章,首先内容要切题,结构要合理。好文章离不开好句子,而句子的好坏与选词、造句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就词汇、句子结构和文章整体与内容统一谈谈写作。 1、措词。在写作时要选明确、准确、生动形象的词,适当地使用成语或习语,可以避免语言的单调贫乏,使之生动而富于内涵。 2、句子。可以试用多种方法来表达同一概念,不断变化句子结构,使语言形式丰富多彩,强化表现力。 3、切题。文章内容必须与主题保持一致,否则文章语言再好,也只能算是失败之作。 一、措辞 1、选择生动准确的词 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人们要表达思想,就要选择适当的词语,这是写作的基本要求。词可分为一般概念的词(general words)和具体概念的词(specific words)。表示一般概念的词含义模糊;表示具体概念的词含义明确,表达准确,生动形象。写作时合理地使用具体概念的词能够使句子表达的意思准确,内容生动,更富有感染力。试比较下面各组句子: (l)A few houses were destroyed yesterday. (general) Five houses were burnt down yesterday. (specific) (2)His relatives gave him two gifts.(general)

His aunt and uncle gave him a watch and a pen as the birthday gifts.(specific) (3)Jack went to the window and looked at the crowd outside.(general)Jack tiptoed to the window and peeped into the room.(specific) 上面各组句中,第一个句子抽象概括,给人以空泛的感觉:第二个句子用词具体,使人感到意思确切,生动逼真。 2、使用英语成语和习语 人们在长期使用语言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习惯表达法。这些成语、习语内涵丰富,语言生动活泼。文章中适当地使用这类短语,可避免语言的单调贫乏,使句子生动而富于内涵。如: (l)George has lost his social position since his business failed. 可改为:George has come down in the world(落魄) since his business failed. (2)Maybe you have time to go to the cinema, but I have more important business to attend to. 可改为:Maybe you have time to go to the cinema, but I have other fish to fry(另有所图,还有其他事). 3、用词的宽度

包容性竞争及发展

包容性竞争促进包容性发展 在场的各位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专业,101034班的陈祥乐,很高兴能够以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的身份站在这里讲话,心里有点紧张,希望大家能够谅解。 言归正传,昨天收到演讲题目的时候我很是迷惑。首先,包容的字面意思是宽容、容纳。书上说包容是一种美德,它可以使你的人格得到升华,让你的心灵得到净化。那和发展有什么联系?于是我特意上网查了一下关于包容性发展的介绍才知道,原来“包容性发展”是胡锦涛主席在2011年博鳌亚洲论坛的年会开幕式演讲中提到的,并且被选定为2010年年会的主题。该主题的含义就是要使全球化、地区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利益和好处,惠及所有国家,使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效益和财富,惠及所有人群,特别是要惠及弱势群体和欠发达国家。 今天我们讨论的主题是“包容性竞争”促进“包容性发展”。我所理解的包容性竞争就是要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前提下,还要顾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经济建设固然重要,它是社会发展的源动力,没有了经济基础,其他的都是天方夜谭。但是过于激烈、无序、残酷的强调经济发展,势必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动荡、对抗,最终也无多少和谐可言,甚至可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陷入功亏一篑、前功尽弃之险境。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包容性”的态度看待问题。我们不只要做到经济上与发达国家比拼、抗衡,还要拿出一部分经历来投入到我们的生态环境,精神文明以及政治文化等方面上来。例如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展现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更是体育竞技乃至更高的体育精神上面的竞争。这一点我们国家做的非常出色,2008年奥运会就是一个最好的见证。还有我们的载人航天技术,核武器方面的研究等,都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然而这些还是不够的,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与发达国家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例如科技的发展,医疗事业的发展,计算机的研究与应用等等,然而这些方面的竞争同样的也都体现了竞争的包容性,因此我们也要在这些方面投入一定的精力,争取更全面的发展。

包容性发展理论

包容性发展理论 “包容性”已成为我国新阶段中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政策关键词。包容性发展要求机会供给、竞争参与及收益分享的有效协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我们也没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中国经济将会停滞不前。但发展过程中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拉大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进一步增长的严重问题,突出表现在收入份额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高低收入群体差距悬殊等方面。30年前,我们感叹中国反映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过低,还不到0.3,那是一种不正常的状态。30年后,我们又进入到了另一种不正常状态,2010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0.5,一跃而成为全球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这种锐变对于形成一个稳定的经济体是极其不利的,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基础结构在这种状态下其实并不稳定。 理论上看,一个国家内部最为稳定的结构被认为是椭圆形的社会阶层结构,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资源性的收入能够很好地补偿低收入群体。而现在来看,巨大的基尼系数使我们相信中国的社会结构似乎和金字塔模式更为接近。在金字塔模式下,国家所能获取的资源并不能很好地维系金字塔底部庞大人群的更好的需求,也难以创造足够的机会使金字塔底部人群的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通过有效的手段推进这种社会结构的变革,促进金字塔底部的人群在不受制度限制的情况下,进入到椭圆形的中部去,已经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面对的重要课题。 如果单纯依靠政策的补给,显然是力不从心和不可持续的,我们需要的是基于自然生存法则的、能让每一个自由人都有机会受惠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原先的发展模式似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包容性的发展模式被认为是中国未来解决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之一。2009年11月,胡总书记出席新加坡亚太经合组织第17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就世界经济增长

翻译目的论三原则

翻译目的论三原则 翻译目的论包括三个法则: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其中目的法则为翻译过程中的第一法则,它们的关系是:忠实性法则从属于连贯性法则,从属于目的法则。目的论认为,翻译的首要原则是目的法则,它是一切翻译都应遵守的,然后是连贯性法则和忠实性法则。 一,目的法则 翻译“目的论”认为目的性原则是翻译的首要原则。在翻译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译文在译语文化中所要达到的交际目的。目的性原则要求翻译的过程应该以译文在译语文化中达到它预期的功能为标准,翻译只是以原语文本为基础的一种翻译行为。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不再以对等理论所强调的原文及其功能为标准,而是注重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所要实现的一种或几种交际功能。目的性原则是决定翻译过程的根本原则。 二,连贯性原则 译文必须语内连贯,换言之,译文必须对于具有目的语交际环境和知识背景的接受者是可理解的。也就是说“译文必须能让接受者理解,并在目的语交际环境和文化中有意义”。 三,忠实原则 在目的论中,忠实性法则仅仅是指原文和译文中应该存在某种对应关系,并不要求原文和译文在内容上一字不差。忠实的程度与形式取决于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及翻译的目的。诺德认为,“在能够达

到译文预期功能的情况下,译者应尽可能保持译文与原文在语言特色上的一致。” 四,三大法则之间的关系 连贯性法则与忠实性法则从属于目的法则。如果目的原则要求原文与译文具有不同的功能,那么忠实原则就不适用。如果目的原则需要译文不通顺,及不符合语内连贯,则连贯原则就不适用。因此,语际连贯次要于语内连贯,这两种连贯性原则又从属于目的原则。目的原则是普遍适用的规则,而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是特殊规则。笔者认为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作为目的论的附属原则,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 在译文中目的论三大法则很难同时兼顾,可行的译文首先要符合“目的法则”,如果译文符合“忠实法则”和“连贯法则” [论文网https://www.doczj.com/doc/f614283685.html,]却不符合“目的法则”这样的译文是不合适的。例:汉语中的一则手表广告:出手不凡,钻石手表。译文1:Our Diamond brand means excellent wrist watch outof your hand.译文2:Ask for a Diamond brand,if every second counts for you.译文1属于直译,符合“忠实法则”和“连贯法则”却显得生硬含混,熟悉英文的中国人尚且很难理解,外国读者看后就更加不知所云了,这样的译文不但失去了原文的双关效果,更起不到广而告之的作用。是不合适的译文。译文2的字面意义与形式虽然不同于原文,但却起到了出语不凡、引人人胜的效果。“If every second

关于包容性发展课堂教学方案实践研究

关于“包容性发展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包容性增长”概念的提出: “包容性增长”的概念最早是在2007年亚洲开发银行展望亚洲发展的报告中提出的,该报告指出“要把关注的重点从应对严重的贫困挑战,转向支持更高和更为包容性的增长”。随后各国政要开始频繁使用“包容性增长”这一概念。但是,真正使“包容性增长”为国人所熟知的则是胡锦涛主席在各种国际会议上的讲话。例如,在2009年11月的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胡锦涛主席首次倡导“包容性增长”;此后,在2010年9月16日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胡锦涛主席再次使用“包容性增长”这一概念,强调“实现包容性增长的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包容性增长”的概念内涵丰富,包括让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保持平衡、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它的提出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包容性增长倡导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成果,作为一种价值导向就是要让人民过上幸福而有尊严的生活;包容性增长寻求的是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与可持续性。 核心词对教育教学价值的思考: 1公平合理分享成果:机会均等,公平参与,关注需求,成果分享,各得其所。 2 幸福而有尊严地生存:享受学习,激发兴趣,满足需求,个性发展。 3 协调可持续性发展:形成能力,掌握方法,产生愿景,渴望提高。 一什么是“包容性发展课堂教学”? 包容性: 本研究涉及的是学生,面对来自各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生活经历与基础、性格差异与适应能力不同、有各种不同需求以及发展目标的学生,我们的课堂教学,要以人为本,积极评价不同的地域文化与个人生活背景对他人的影响,吸纳一切先进文化元素,尊重差异,鼓励竞争,“和而不同”,体现出首都教育的公平、公允的容纳特点。 主要特点应表现为:接纳、认同、完善、提高、发展

第十四讲连贯性剪辑与非连贯剪辑

第十四讲连贯性剪辑与非连贯剪辑(二) 二、保持空间上的完整性 时间是空间中的时间,空间是时间中的空间,正如那个哲学命题“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样。事实上,如果镜头在时间上是断裂的,那么严格来说它们在空间上也不可能是同一的。空间的完整性包含两方面的意思:第一是保持空间的同一性;第二是保持空间的封闭性。具体来说,在剪辑时要使观众产生一种幻觉,一是他认为他看到的一切都处在同一个完整或连续的空间内,而不会想到这些空间事实上是割裂的。二是他认为他了解有关这个空间的全部信息,也就是说他们承认这个空间的封闭性。为保持空间的完整性,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1、轴线原则 和时间是有关于运动的一样,空间是一个有关方向的概念,我们对任何一个空间的了解首先反映在我们的方向感上。在电影里,我们要使得观众从一连串剪辑后的零碎的空间片段中获得完整的空间概念,最为基本是保持一个清晰的方向感。观众在进入一个电影空间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弄清自己在什么位置观看这个空间的,轴线原则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点。 轴线是电影空间中假象的一条直线,只要把摄影机机位在轴线的一侧180度区域变化的镜头组接在一起,就能为观众建立明晰的方向感,使观众建立一个完整的空间形象,如果跨越了这个区域,观众的方向感就会被混淆,也就无法建立起对空间的完整的认识。那么如何确定一场戏的轴线呢?通过长期实践归纳出了下面几点: (1)拍摄对象是两个人,那么两个人之间连线为轴线,即关系轴线。 (2)拍摄对象是一群人,那么离摄影机最近的两个人连线即为轴线。 (3)拍摄对象是运动的人或物,那么运动方向线为轴线,即方向轴线。 (4)拍摄对象是静止的人物,轴线可以随意确定,但是一旦确定就不能任意改变。 需要说明的是,越轴并不是不可以的,关键是要通过合适的方法,减少越轴给观众带来的空间混乱感,通常的做法就是通过穿插一个奇轴镜头或者一个表现越轴全过程的移动镜头来进行合法的越轴。甚至有时候,为了艺术效果的需要,在不至于给观众造成太大困惑的情况下,直接越轴也是可以被使用的。如《关山飞渡》中马车追逐场景采用了越轴镜头以加快节奏。由于这是一段很长的追逐段落,偶尔的越轴并不至于混淆观众的方向感,反而通过越轴所带来的方向性的变化,加强了场面的紧张感和冲突感,应该说是富有创造力和感染力的。 2、用全景表明空间关系 确定了观众在哪里观看这个问题后,观众接下来需要了解的是他在这个位置

包容性社会发展:从理念到政策

包容性社会发展:从理念到政策 提要:本文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回顾了包容性社会发展相关理念的历史演进和理论脉络,对包容性社会发展的概念、政策要素和战略路径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我国关于包容性发展的理论探讨和政策实践。文章指出,包容性社会发展第一次提出了独立的社会发展计划,是真正以社会自身为政策目标的发展理念。在战略层次上,“包容性”作为社会发 展的内在机制和规律,不仅应该成为社会发展主流范式的核心理念,更应该操作化,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有效政策体系。关键词:社会包容包容性发展包容性社会发展一、引言 在战略层次考量社会发展范式,不仅是社会政策的基本视角,更是社会理论的内在企求。发展的终极目标和主要机制是什么,以及如何实现更加美好的发展,一直是政策制定者和理论工作者的关注所在。冷战结束后,“包容性”理念和政策逐 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共同青睐。不过,关于“包容性”的含义众说纷纭,其政策赋值更是取决于不同 的发展语境。因此,不仅是实践领域,理论界对包容性相关概念的理解和使用也莫衷一是,不同的学科背景往往有不同的取舍。这些主要由国际机构提出的概念,比如“包容性增长”、“包容性发展”,不可避免地体现了建言者的机构宗旨和诉求,将“包容性”镶嵌于经济增长的话语体系中,进而受到经济发

展理论和政策体系的接纳和推崇。在社会学话语体系中,“社会包容”并不是一个经典的概念范畴,尽管其思想源远流长。所以,社会学家们并未对国际机构提出的“包容性社会发展”概念有敏锐和充分的解读。但从现实经验看,包容性社会发展理念正逐步成为社会政策规划的主流思想。因此有必要对“包容性”相关概念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渐进的实践形式进行回顾和梳理。二、理念及相关概念发展包容性社会发展(inclusive social development)具有深厚的理论思想渊源。早期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对于“团结”的界定,以及后来印度籍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所言的“人类发展”,都从不同方面为包容性社会发展提供了理论溯源和实质机制。可以说,包容性早就是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共同关注的议题。从社会学视角看,包容性社会发展的理念来源于社会整合、社会融合、社会凝聚等众多概念和思想。(一)理念来源社会整合(social integration)是个含义丰富或者说语焉不详的概念。兰德克曾指出,无法给出一般意义的社会整合概念,但可将其分为四类:文化整合、交流整合、功能性整合和规范性整合(Landecker,1951:332-340)。社会整合的内涵连续来源于社会学的宏大叙事,诸多经典社会学理论包含了社会整合元素,如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涂尔干的社会团结理论、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以及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等等。斯宾塞通过类似有机体生长

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 1思想性与科学性统一原则 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的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的教育 要求:1教师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2要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3要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4教师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思想水平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从理论联系实际的结合中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引导学生运用新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1重视对书本知识的教学,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2重视培养与形成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3加强教学的实践性环节,逐步形成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行“第三次学习”4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能力训练的关系5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3直观性原则 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形成多种形式的感知,让学生在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更全面、深刻的掌握知识 要求: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2将直观教具的演示与语言讲解结合起来3注重运用言语直观 4启发性原则 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的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1 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的主动性2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3让学生动手,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运用到实际4发扬教育民主 5循序渐进原则 被称为系统性原则,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要求:1要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从浅到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进行教学2教师的教学要有系统性3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体系化、系统化4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难点 6巩固性原则 是指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掌握知识和技能,以便于在需要用到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的呈现出来,有利于对知识和技能的利用 要求:1要在教学的全过程加深对知识的巩固2组织好学生的复习工作,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3通过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来巩固知识 7因材施教原则 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从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的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得到最佳发展。 要求:1要坚持课程计划与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2要了解研究学生,出实际出发进行教学3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的兴趣和爱好,并创造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 8量力性原则 量力性原则也称为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使他们能够接受,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要求:1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2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

多元文化文献综述定稿

多元文化文献综述 【引言】 在人类社会越来越复杂化,信息流通越来发达的情况下,文化的更新转型也日益加快,各种文化的发展均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新的文化也将层出不穷。我们在现代复杂的社会结构下,必然需求各种不同的文化服务于社会的发展,这些文化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就造就了文化的多元化,也就是复杂社会背景下的多元文化。多元文化自诞生起一直广为国内外学者关注,不同的社会文化影响下,人们对其研究的出发点和立脚点也不同。多元文化不仅仅是我们今天社会的一种文化形态,也是人们思想信念、价值观念的承载体,一种特定背景下的意识形态。因此,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对于多元文化的研究更显其必要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多元文化;多元文化教育 【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开始注意此问题,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直到今天,多元文化仍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根据中国知网上已载的论文数量看,自90年代初至今天,关于多元文化的研究论文整体上呈现一种逐年递增的趋势,尤其在我国融入全球化浪潮的2000年以来,更是达到了研究多元文化的高峰。从搜集到的相关研究文献来看,将多元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或文化状态的专著及研究较少,国内学者主要集中于对多元文化内涵的解读和多元文化的应用研究。 (一)关于多元文化概念的研究: 根据现有的资料来看,我国学者对多元文化这一概念主要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上来分析的。在宏观上,大多学者把多元文化理解为一种不同于以往单一文化而是多向发展,具有包容性的文化的总体形态。例如,郑荣双(1999)认为,“多元文化是指在一个集团群体、社会共同体、区域联合体等系统中共存的, 并且在系统结构中存在着一定相互联系的几种文化,即它必须是相互联系的文化。”在微观上,多元文化指的是“人类群体之间价值规范、思想观念乃至行为方式上的差异。”①也有学者通过对多元与文化两个词的解释来分析,例如,陈平(2004)认为,“元”,“始也”,“端也”。②即每个元,都是一个开始和起端。从字面上看,多元文化,是指具有不同起始端点的文化。③多元文化早已成热门话题,国内学者大多认为多元文化既包括文化形式上的相互联系,也包括内容上的多样融合,但其准确内涵究竟是什么,迄今并无定论。 (二)关于多元文化的比较研究: 多元文化起源于西方,虽然我国对其研究起步晚,但研究者在利用有限资源的情况下对多元文化作了充分的探讨,尤其注重对“多元文化”、“文化多元主义”与“多元文化主义”的比较研究。例如,刘曙辉(2008)认为“文化多元主义是一种针对文化差异性和多样性的情境为克服种族主义和性别主义等偏见和歧视而强调不同文化独特性的事实描述或政策”④;王希(2000)提出,“多元文化主义既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历史观、一种文艺批评理论,也是一种政治态度、一种意识形态”⑤;韩家炳(2006)认为,“多元文化”、“文化多元主义”以及“多元 ①郑金洲:《多元文化教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 ②《中华大字典》,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102页。 ③陈平:《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载《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④刘曙辉:《文化多元主义的宽容困境》,载《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1卷第3期。 ⑤王希:《多元文化主义的起源、实践与局限性》,载《美国研究》2000 年第2 期。

北京包容性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北京包容性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摘要:在厘清包容性发展维度的基础上,制订了北京包容性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专家打分法确定了权重,计算出北京包容性发展的具体分值。从深层次反映北京包容性发展的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 关键词:包容性发展;指标体系;经济发展 一、北京包容性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理论依据 包容性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和战略,它主张实施一种更加全面、更加公平、更加和谐的发展路径,有着丰富的理论内容。这就需要从发展的主体、过程和结果等几个方面去考察包容性发展的要素结构和逻辑框架(见图1)。 (一)发展主体的普遍性是包容性发展的逻辑起点 发展主体的普遍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人口构成、发展机会与参与程度。这三方面因素决定了发展主体的普遍性程度。 1. 人口构成 人口构成是人口存在和运动的形式,它是指依据人口所具有的各种不同的特征(如自然、社会、经济和生理)来描述人口内部关系。人口构成状况及其变动趋势,对于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人口构成要与国民经济结构和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无论是人口总体还是人口主体部分的劳动力人口,都必须与包容性发展保持着一种协调。如果这种协调被打破,人口构成将会影响到包容性发展的运行条件,阻碍包容性发展的实现。根据反映人口性质的不同标志及人口构成因素的特点,可以将人口构成分为三大类:人口的自然构成、人口的社会经济构成和人口的地域构成。 人口的性别结构和人口的年龄结构是人口自然构成的主要内容。经济发展程度以及发展方式是影响人口自然构成的主要因素。在发达国家或地区,个体的经济参与度高,出生率低,年轻人口比重较低,老年人口比重较大,女性平均寿命比男性长,女性人口略多于男性人口,其性别比较低;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个体的经济参与程度有限,人口出生率高,年轻人口比重较大,同时由于生产力不发达,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难以跟上实际要求,女性死亡率较高,男女平均预期寿命较接近,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其性别比较高。① 人口的产业结构和文化结构是人口社会经济构成的两个主要方面。人口的产业结构是指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各行业的就业人口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相互关系,人口的产业结构是由产业结构所决定的,并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而变化。包容性发展下人口产业结构体现出第一产业人口较少,第二产业人口稳定,第三产业人口比重较大的特点,物质生产领域人口与非物质领域人口比重均衡。

第三节 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德育原则: (一)德育原则的概念 德育原则是根据德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德育原则对制定德育大纲、确定德育内容、选择德育方法、运用德育组织形式等具有指导作用。 (二)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1.导向性原则 导向性原则是指德育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导向性原则是德育的一条重要原则,因为学生正处在品德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他们的可塑性大,另一方面他们又年轻,缺乏社会经验与识别力,易受外界社会的影响。学校德育要坚持导向性原则,为学生的品德健康发展指明方向。 贯彻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②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③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相结合起来。 2.疏导原则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讲明道理,疏导思想。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和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②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 ③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 5.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孔子早就提出了“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的了解学生的有效方法,并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育。 德育的途径: 德育的途径是指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我国德育的途径主要有: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活动、班主任工作,等等。 (一)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这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其中,政治课是向学生较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一门课程,具有重要的作用。各科教材中都包含有丰富的教育内容,只要充分发掘教材本身所固有的德育因素,把教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起来,就能在传授和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受到科学精神和社会人文精神的熏陶,形成良好品德。当然,教学这个途径也不是万能的,只通过政治课和其他学科教学进行德育,容易使学生脱离社会生活实际。 (二)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这是生动活泼地向学生进行德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它不受教学计划的限制,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愿选择参加,自主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制订并执行一定的计划与纪律,以调节自己的行为和处理人际关系。因此,通过这个途径进行的德育,符合学生的特点和需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

包容性

“中国梦”为何极具包容性? “中国梦”就是“让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所以“中国梦”很美,她美在包容。所谓包容,就是不一定以完美的秩序发端,但演化越深,就越包容和谐、就越接近美好的梦想。古人说,“君子和而不同”,做人如此,发展也是如此。“包容性发展”就是容得下不同的思想,容得下不同的利益,她尊重差别,却从不放弃“大同”的理想;“包容性发展”既强调机会的平等,又兼顾结果的平等,她追求公平正义,但又不急于求成。 “中国梦”有一个“包容性发展”的内核。李克强总理说,“不论是来自城市还是农村,不论是来自怎样的家庭背景,只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就可以取得应有的回报。不论是怎样的财富创造者,是国企、民企还是个体经营者,只要靠诚信公平竞争,都可以获得应有的收获。”无论是“约法三章”让政府过“紧日子”,还是千方百计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我们看到的一系列改革举措,都是为了抑制畸形利益格局的自我强化,都是为了打破基本生产要素的垄断,都是为了弥合城乡二元结构的分割,都是为了补齐教育医疗等公共产品的“缺位”……这是一种倡导机会平等的发展,是一种让人们积极参于其中、又公平分享发展成果的梦想。 “中国梦”有一个包容并蓄的文化基因。文化凝聚着价值观念、物质生产、生活方式,这些是中华民族获得认同感的根系,是我们国家维系统一的纽带。“欲灭人之国,必先灭其史”,想要复兴一个民族,一定离不开繁荣她的文化。 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其精神实质就是包容。“泰山不辞细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千年来,源于印度的佛教融入中国文化,成为中国传统经济社会和历史文化的一个支柱;百年来,源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国文化,成为我们建党建国、改革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国文化容得下一切符合历史规律、符合人民需求的多样文化。对比其他文明古国,唯独中国文化绵延不绝,这归因于中国文化的包容。对比中国近代史上的各种梦想,唯有当前的“中国梦”前途远大,这归因于“中国梦”的包容。 “中国梦”有一个渐趋成熟、日益包容的发展过程。建国以来,我们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尊重彼此不同的利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但始终尊重彼此不同的发展道路;新一届领导集体履新以来,我们凝聚了“中国梦”的共识,“中国梦”淡化了意识形态,力图让更多的物质、精神财富用于民生,这是对中国人民幸福的负责,也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所以说,“中国梦”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很少有一个梦想像“中国梦”这样包容。

社会融合文献综述

社会融合文献综述 1如何理解社会融合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融合”概念逐渐取代“平等”概念成为社会政策实践和研究中的核心概念之一。社会融合理论可以划分为一个基础和三个层次。一个基础,即社会融合的基础理论,包括脆弱群体理论、社会分化理论、社会距离理论和社会排斥理论。“社会融合”是一个动态的、渐进式的、多维度的、互动的概念(杨菊华,2009),是“一个综合而有挑战性的概念,而不仅仅具有一个维度或意义”(张文宏、雷开春,2008) o社会融合是迁入人口在迁入地逐步接受与适应迁入地的社会文化,并以此构建良性的互动交往,最终形成相互认可,相互“渗透、交融、互惠、互补”(周皓,2012)o 二、社会融合相关的国内外理论 许多研究在归纳总结“社会融合”理论渊源时认为,在众多流派中,“融合论”(Assimilation)(也称“同化论”)、“多元文化论” (Pluralism or Multiculturalism) 和“区隔融合论” (SegmentedAssimilation)是最为重要的三个理论(张文宏、雷开春,2008;杨菊华,2009) o西方关于社会融合的理论主要分为“同化论”、 “多元论”和“区隔融合论”三种。 “同化论”的代表人物有克雷夫科尔、特纳、帕克以及戈登(黄匡时, 2010; Park, 1924;马戎,2004)。①它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针对特定对象提出来的。这是一个族群内部传统文化逐渐消失,外部主流文化不断侵入的过程 (Simons 1901; Leonard & Kitsuse 1955 Spiro, 1955)。②但事实上,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其它地方,真正意义上的同化始终没有出现。“多元论”是相对于“同化论”提出的。它主张各群体内部应该保留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认同,保存原有的种族和族群文化(Berbrier, 2004)。③经验研究中,多元融合原本以种族移民为研究对象,之后扩展到妇女、同性恋、残疾人等弱势群体( Berbrier, 2002)④ 其最初是一种政治主张,目的是对抗具有明显种族歧视的同化论。它强调当移入地文化具有更大的包容性时,新移民会倾向于维持原有的文化价值,从而形成多元化的社会和经济秩序(Portes, 1980)。⑤“区隔融合论”主要是针对移民二代的融合而提出。它认为,移民的人力资本(教育、技术、文化)及他们在流入地最早遭受的待遇与社会融合模式之间存在互动(Portes 1995)o 三、社会融合的相关测量维度

包容性增长

论包容性增长与城市经济发展 [摘要]: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重要场合发表了关于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讲话,引起全国上下广泛学习包容性增长的现象。本文针对包容性增长的提出,对包容性增长进行释义;随即讨论包容性与城市发展关系,进而讨论包容性增长的实践问题,为中国包容性增长的现实意义做出探讨。 [关键词]:包容性增长城市经济贫富差距 包容性增长的提出 2010年3月,联合国人居署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主办了第五届世界城市论坛,论坛主题即为城市权利促进城市平等。在城镇化进程中,并非所有城市人口和团体、社会群体都享受到同等的发展机会,同样享受到同等的城市服务。针对以上问题,论坛提出了六个讨论的议题,包括如何促进城市的权利,如何促进城市的平等、建设包容性的城市,如何平等地获得住房和基本城市服务的权利,如何面对城市文化的多样性,如何治理和公众参与,以及如何建设可持续的城市。 同年9月,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致辞。胡锦涛指出,“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就包容性增长达成共识,提出要更好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更好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创造就业机会,造福广大民众。实现包容性增长,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为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实现经济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社会基础,这是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需要共同研究和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在第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上提倡将包容性增长加入“十二五”规划内,认为实现包容性增长,可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为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实现经济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社会基础。由此,中国国内开始了对于包容性增长广泛的学习和探讨。 包容性增长提出的意义 当前中国已经步入一个城市化加速的时期,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各项事业有了明显进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然而随之而来土地、户籍等诸多问题,对社会经济已经产生重大影响,一些制度问题也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瓶颈。同时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目前贫富差距十分悬殊,这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产生的最根本弊病之一。社会发展的成果不能为广大百姓所共享,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经济增长了,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受益,有的人受益多,有的人受益少,特别是贫困人口受益更少。如果贫富差距越拉越大,势必会

翻译目的论三原则

【摘要】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起源于1970年代,自诞生之日起发展迅速,为翻译研究领域开辟了新的视角。它改变了过去功能主义对等理论主导翻译实践的局面,开创了翻译目的是翻译过程的主导原则的新时代。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是目的论翻译理论,即翻译是一种具有特定目的的跨文化交际行为。目的论翻译理论包括三个原则:目的论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 关键词:功能主义目的论目的原则;忠实原则;连贯原则 一,简介 在当今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社会中,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活动已变得越来越频繁。那么什么是翻译?-美国语言学会主席尤金·奈达(Eugene Nida)表示:“所谓的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样式),以最适当,最自然的等同方式在目标语言中复制原始信息。在翻译过程中,翻译人员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如何翻译”的实际问题,翻译实践和翻译过程证明,仅靠单一的翻译标准和方法很难完全解决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由于需要翻译理论来支持翻译,因此,本文主要介绍德国功能主义的目的论,将其应用到翻译过程中,并选择日本文学作品《zaizaki》作为翻译文本来解释翻译的三项原则。目的论。 2,目的论翻译理论 (1)目的论在翻译中的出现 斯科普斯理论的创始人是德国学者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在1971年出版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局限》一书中,她首次提出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提出了不同文本的翻译原则和评价

标准,为目的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赖斯的学生汉斯·维米尔(Hans Vermeer)为该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汉斯从一个新的角度解释了这一理论。他认为翻译和其他人类活动一样也有目的。他还指出,“任何形式的翻译,包括翻译本身,都可以视为一种行为。任何行为都有目的或目的。” (2)目的论翻译的基本内容 目的论翻译理论是费米在1978年出版的《翻译理论的总体框架》中提出的。他强调目的论规则,连贯性规则和忠实规则是目的论理论的三个原则。 目的原则是核心原则,这意味着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全过程。翻译的目的也是翻译的要求,包括目的,时间,地点,情况,交流媒体和目标文本的功能。(1)连贯性原则是指舌内连贯性。在连贯性的指导下,它帮助翻译人员选择翻译策略以实现翻译的连贯性。翻译在目标文化中具有实际意义,目标接收者必须能够理解翻译。忠实原则意味着翻译的目的和译者对原著的理解决定了翻译与原著之间的相似性,翻译与原著之间应存在语言上的连贯性。在此原则下,忠实程度和形式由翻译者对原始文本的理解以及翻译的目的而定,翻译的目的可能会随目的的不同而变化。 以上三个原则之间的关系是:忠实原则从属于一致性原则,而两者都受宗旨原则约束。 3,从目的论的角度对两个版本进行对比分析 (1)从目的原则的角度

马克思社会发展代价理论与包容性发展

收稿日期:2011-04-21 作者简介:刘甜(1985-),女,陕西延安人,延安大学2009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发展哲学。 代价是始终存在于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大矛盾现象。所谓代价,是指人类社会在实现发展进步的实践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以及所造成的一系列消极后果。从代价的角度可将社会发展分为三种形态:无代价的发展、 高代价的发展、低代价的发展。无代价的发展是指在发展过程中,不付出任何代价的发展,这是一种理想化的发展模式,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因此,在实践中只存在高代价和低代价两种发展模式,这两种发展模式都是在一定的发展观指导下形成的。传统发展观是一种高代价发展观,近期,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包容性增长”这一概念,也就是包容性的发展观,这是一种低代价的发展观,这一发展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代价理论。 一 把社会历史发展与代价联系起来考察人类社会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历史所坚持的一贯方法,这一方法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揭示了代价产生的客观必然性。马克思主义在对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所导致的伦理道德败坏与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深刻地揭示了代价产生的客观必然性。首先,在历史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力迅速提高,社会财富迅速增长,社会制度也相应地得到调整和改变。但与此同时,与资本主义相伴相随的为富不仁、劳资对立、贫富悬殊的这一社会代价也变得越来越严重。为此,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有了“物的世界的增殖和人的世界的贬值”等论述。这表明了社会历 史发展所具有的 “悲剧”性质。然而“喜中有悲,悲中有喜”这一二律背反现象反映了历史自身的辩证逻辑,即历史总是通过自我否定乃至对抗来达到自我肯定和进步。其次,自工业革命以来,在西方工业经济迅速发展,人类改造大自然过程的同时,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也急剧恶化,人口膨胀、 资源面临枯竭、污染日趋严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从而使人类付出了严重的环境代价。 其次,它提出了评价代价的科学态度。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代价的产生和付出总是具有一定的历史性,社会发展付出代价又是以历史前进作为补偿的。马克思指出:“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 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2] 这揭示了代价是社 会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再次,提出了扬弃代价的正确途径。马克思在剖析资本主义异化导致人的片面、畸形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他指出在分工和私有制的条件下,人类总体对自然界的支配能力越发展,人类个体的发展就越片面,自我异化就越严重。但是,与此同时人类社会发展也创造着最终扬弃异化的条件,他坚信:“自我异化的 扬弃同自我异化走的是一条道路。” [2]最后,还提出了以最小的代价推动历史发展的基本原则。社会进步要付出代价,这是历史发展的辩证法。但是,我们不能借口代价与发展的统一性来否定、 忽视两者之间的对立性,因为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追求的基本目标。 可见,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历史发展与代价联系, 浅析马克思社会发展代价理论与包容性发展 刘 甜 (延安大学陕西延安716000) 摘要:包容性发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代价理论,指出了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走低代价的发展道路的一些措施。包容性发展奉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注重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结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代价论;包容性发展文章编号:978-7-80712-402-3(2011)03-025-02 第29卷第3期Vol.29,No.3西安社会科学Xi'an Social Science 2011年6月June.,2011 2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