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鼠、防蝇、防虫害装置使用及检查记录(十九)

防鼠、防蝇、防虫害装置使用及检查记录(十九)

防鼠、防蝇、防虫害装置使用及检查记录(十九)
防鼠、防蝇、防虫害装置使用及检查记录(十九)

长春市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管理通用记录表(十九)

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防鼠、防蝇、防虫害装置使用及检查记录

企业名称:

长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

防鼠、防蝇、防虫害装置使用及检查记录

第页

序号防护措施投放场所投放时间投放人检查时间检查人检查情况备注:相关内容要严格按照《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14881)规定执行。

生产车间及仓储鼠虫害防治措施

目的:为了使厂区内鼠虫害得到有效的控制,以使鼠虫害绝对不影响产品的生产各环节为目的。 范围:公司内所有厂区、车间及有关控制人员。 职责:综合办为本规定的管理部门,各相关部门协助其工作及具体实施。 内容: 1.公司内对鼠虫控制的手段应以物理方式为主,当使用虫药品灭害时必须经过SSOP控制部门的检验通过后方可使用。 2.综合办根据具体情况制订厂区捕鼠设备网络图,并在采购后安装到各部门相关位置,并与各相关部门签订交接记录,由鼠夹所在的部门负责其日常保管、看护。 3.综合办负责每日对鼠夹捕鼠情况检查一次,并填写相关记录。4.0 对昆虫的控制应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4.1生产车间及仓储窗户必须安装纱窗并保持纱窗的卫生及常闭; 各门必须安装门帘,并保持门帘的有效性;

4.2夏秋季节,应安装灭蝇纸、灭蝇灯等设施,并保持常开; 4.3 厂区内绿化带发生大规模虫害时,必须立即制订《虫害分析 及处理报告》,并根据报告采取相应的方式进行灭虫。 4.4灭蝇虫应根据季节的不同,相应改变灭蝇虫的次数及频率。 5.0仓库的防疫管理 5.1 原材料仓库需有专人负责日常的防疫工作,及时清理无关的 杂物,日常保持干净整洁。 5.2 每周一次对仓库环境进行大扫除。 5.3 成品的堆放产品不得直接接触地面,防止潮湿,外箱发霉。 5.4 成品仓库要具备防潮(如采用隔板等)、防虫、防鼠等设施。 5.5成品仓库内保持干净整洁,杂物及时清理,并在适当时进行卫 生大扫除。 6.0品管部对生产、加工、存放等环节防疫措施的监督 6.1对原材料防疫管理的监督 检查原材料仓库是否保持干净、无虫、无蜘蛛网。 6.2.对生产过程防疫管理的监督 6.2.1检查公司各部位防疫设施日常是否保持良好。 6.2.2对包装区防疫管理的监督 6.2.3是否定期做好清洁、杀虫、灭鼠工作,记录是否完整。 6.3对品管部的监督 检查质检员在检验产品时是否包含防疫内容的项目,重点检查日常检验记录。

鼠害虫害防治管理制度

鼠害虫害防治管理制度 1. 目的与编制依据 1.1 编制目的 为规范公司虫害、鼠害防治工作的管理,保障产品质量与作业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2000) 《质量手册》(××公司,2008) 《环境手册》(××公司,2008) 2. 主题内容 本制度规定了防治虫害、鼠害的管理职责和实施要求,明确了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 3. 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厂区范围内虫害、鼠害防治工作的管理。4. 职责 4.1 质量保证部(以下简称“质保部”)为公司防治虫害、鼠害的职能管理部门之一,负责组织虫害、鼠害防治措施和改进措施的制订,并监督其落实,检查操作记录。 4.2 行政部为防治虫害、鼠害的另一职能管理部门,负责公司厂区公共区域的虫害、鼠害防治和清洁卫生检查。生产部、中试部、设备动力部(以下简称“设动部”)、财务部(仓库)负责各自管理区域室内虫害、鼠害的防治。

4.3 质保部负责组织本制度的编制和修订,行政部、生产部、设动部、财务部(仓库)、安全环保部(以下简称“安环部”)等相关部门参与。本制度经公司管理程序审核、批准后,由行政部颁布实施。质保部负责将本制度及其修订版本报行政部备案。 5.术语 5.1 虫害 飞行类或爬行类昆虫进入办公、生产和仓储区域对员工健康、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造成的危害。 5.2 鼠害 鼠类或其他小型动物(鸟类、蛇类、猫、狗等)进入办公、生产和仓储区域对员工健康、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造成的危害。 5.3 公共区域 厂区道路、绿地、综合楼、门卫室、生产和仓储建筑物周边室外区域。 6.虫害防治 6.1 公共区域虫害防治 6.1.1 行政部负责公共区域的清洁卫生管理,消除蚊蝇孳生地,并定期进行清洁卫生检查(每月不少于1次),及时消除卫生死角,保障厂区卫生,并做好检查记录(见附件1)。 6.1.2 行政部负责联系有合法资质的卫生防疫专业公司或具有合法资质的人员对公共区域定期喷洒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并做好杀虫剂喷洒记录(见附件2)。喷洒频率见下表:

工厂防虫防鼠方案

工厂防虫防鼠方案 1、目的:规范工厂的防虫防鼠工作,使食品工厂的防虫防鼠工作安全有效,制定本方案。 2、适用范围:工厂的外来虫害鼠害预防和消杀。 3、定义:虫害鼠害,指非原料自身携带的昆虫、鼠、鸟类等动物给食品带来直接或潜在的污染的现象。 4、职责: 4.1行政部负责厂区的环境要求部分。 4.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工作区域的消杀工作。 4.3品保部负责消杀工作的安全资料识别和现场操作安全监督管理。 5、内容和要求: 5.1厂区环境要求 5.1.1在厂区内不得养动物,也不得让外来猫狗入内。 5.1.2在厂区内外离生产设施和生产性建筑物30米内不得有鸟巢。也不得有鸟类在厂房区内长期逗留。 5.3厂房外围区域的防鼠 5.3.1厂房外围靠墙设置鼠饵盒,内放做成蜡块的诱饵,药物成分为法律法规允许使用于食品工厂灭鼠的药物。所使用的药物要有处于有效期的农药登记证号,能提供该药品的原包装和复印件。备案供应商

提供的该农药完整的MSDS(化学品安全资料),MSDS详细说明产品化学成分,危害性,被伤害的补救措施等。 5.3.2鼠饵盒应是密闭的防水盒,雨水不能淋进盒内。有锁,专用钥匙才能开启。鼠饵盒外涂醒目标识,提示该盒内装物品有毒有害的。 5.3.3视鼠害的程度来设置鼠饵盒的个数和设置间距。一般情况下,设置20米距离一个鼠饵盒。鼠饵盒都有编号,按照一定的方位顺序来编号。首次设置鼠饵盒的位置一周至少检查一次以上,一个月后2周检查一次以上。检查内容包括诱饵的进食程度,有无异常,并填写检查记录。鼠饵盒内有记录卡片,记录检查人,检查日期。 5.4仓库内部的捕鼠 5.4.1车间入口,使用能自动关闭的弹簧门。 5.4.2仓库对外的出入口,设置挡鼠板。仓库出入口未使用时,应装上挡鼠板。挡鼠板按照一定顺序编号,并表注在防虫防鼠图中。 5.4.3黏鼠板黏鼠胶每班检查一次,发现有黏住的老鼠、虫子,即拿出做无害化处理。使用黏鼠板应避开水淋到的地方,或户外夜露的地方,水会使黏鼠胶黏鼠效果变差。 5.5工厂应有防鼠图,防鼠图中所示灭鼠点有鼠饵盒鼠笼的编号,并与实际相符合。防虫防鼠图应标明绘制日期,定期更新,更新周期不得超过1年。每月做一次鼠害趋势分析,用折线图来表示各个区域的鼠害程度。当趋势分析表明鼠害程度有明显增加时,采取增加外围和厂房内鼠笼的设置点数,或增加外围、仓库、车间的黏鼠板设置等措施。 5.6仓库的防虫和消杀

防虫、防鼠控制标准

防虫、防鼠控制标准

1 目的 通过消除虫鼠滋生、繁衍的环境,减少虫鼠害的种群和数量,以提高环境质量,避免虫鼠害对产品造成破坏或污染。 2 范围 生产车间(主车间、水处理)、仓库及车间外围。 3 参考资料 3.1 GB 12695《饮料企业良好生产规范》 3.2 GB 14881《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3.3 CAC《食品卫生通则》 4 职责及任务分配 4.1生产部门:负责全工厂的防虫、防鼠设施的选择、放置及检查,及时清除虫鼠尸体并做无害化处理,防虫、防鼠设施的设计及维护。 4.2 品控部门:监督防虫、防鼠控制的管理及监督工作。 5 作业内容 5.1 防虫措施及作业要求 5.1.1 各部门责任区域必须经常进行卫生清理,电线槽加盖、电气柜、配管与墙壁缝隙保持封闭,区域内尽量保持干燥防止产生积水,从而消除蚊虫滋生地。 5.1.2 依区域功能需要安装诱捕式或电击式灭蝇灯。原则上每80m2安装一个灭蝇灯,灭蝇灯高度距地面1.5-1.8米,并离天花板至少60厘米。在设置灭蝇灯时,需要避免在车间与外界连接的入口设置灭蝇灯(蚊蝇有趋光性)。灭蝇灯每周至少清扫一次,灯管用抹布清洁。 5.1.3 生产车间到洗手池的出门通道、产品输送链条至成品库的通道等与车间直接连接的通道安装防虫帘。 5.1.4 杀虫剂按照《有毒有害化学物的标记、存储和使用》程序进行管理。 5.1.5物料正常出入后随手把门关闭。 5.2厂区外围防虫、防鼠措施及监控要求 5.2.1 外围使用普通杀虫剂,如垃圾场、垃圾桶、废品间等,在飞虫进入建筑设施之前予以杀灭。 5.2.2 在进入建筑设施主要部分的入口处、收发货地点、建筑有阳光照射的部分采用滞留性杀虫剂,在飞虫进入建筑设施之前予以杀灭。(见《工厂除虫灭害平面图》) 5.2.3 定期对厂区下水道、排水沟等处投放药物以杀死蚊虫幼虫。 5.2.4 必要时由品控通知行政部组织人员对地面杂草、草丛、灌木丛、垃圾等进行清除,以减少害虫的接近和藏匿。在飞虫高发季节增加对垃圾及垃圾站周围的药物喷洒处理频率,同时增加送货通道的

防虫 防鼠管理办法

一、防控目的 建立防虫防鼠控制程序,预防鼠类及各种昆虫对生产、储存区域造成污染和危害,保证储存区域、车间生产现场整洁。 二、防控原则 综合办组织,仓库、生产参与;属地管理,全面治理;科学规划,综合防控。 三、防控责任 1、所有进出生产车间、储存区域的人员,负责按本标准要求,使用和维护好防虫防鼠设施; 2、防虫防鼠设施专职人员,负责按本标准要求检查,以确保措施始终处于良好防护状态; 3、专职卫生清洁人员,负责已杀灭的昆虫和杀虫灯的卫生清洁; 4、生产部、质量部负责按本标准要求,实行监督管理。 四、防控措施 (一)、措施及要求 1. 储存区域、车间出入口及外界相连的排水通风口和厂区卫生间设置窗纱、塑料门帘、地漏网等防鼠、防蝇蚊设施,并要经常检查维修,保持其完整性。 2.制定严格的工作制度,保证人员出入储存区域、车间要随手关门。 3.控制蚊蝇的孳生地,捣毁鼠类的栖息场所,确保厂区及周围环境卫生。

4.厂区内不宜采用药物灭鼠的方法来进行灭鼠,可以采用捕鼠器、粘鼠胶等方法,各负责部门随时监控灭鼠情况并清理。 5.车间门窗应封闭良好,下水道口盖板严密,排水口加筛网。 6.派专人查找死鼠并集中进行焚烧处理。 7.每年的5-9月份,每周用杀虫剂对厂区进行灭虫一次,每年的10月份至次年的4月份,每月至少一次用杀虫剂对厂区进行灭虫。 8.厂区内的垃圾应用带盖密闭容器,每天由专人进行清理,以免蚊蝇孳生。 9.生产车间入口处有防蝇门帘、灭蝇灯,并及时清理灭蝇灯。每周清理一次,并做好清理记录。 10.车间门窗应封闭良好,窗纱破损者应及时修复。 (二)、纠正措施 1.根据虫害发生情况及时调整灭虫方案,必要时维修、更换或增加灭蝇灯,以及其它应急措施。 2.害虫害鼠活动活跃的季节必要时加强措施。要针对灭鼠工作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程序和计划,保证相应的措施得到落实,做好记录。 3.若原辅料仓库内发现老鼠活动的痕迹,必须对鼠害情况进行评估做相应的处理措施。 五、监控和记录保持 1、对厂区进行消毒,并做好《清洁消毒记录》 2、做好《防虫防鼠措施执行记录表》、《灭蚊灯清洁记录》 3、各区域负责人负责各类报表填写

防虫防鼠管理制度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预防和杀灭飞虫、爬虫、老鼠的措施和方法。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规范防虫、防鼠的管理,以保证仓库、生产厂房内无虫、鼠等动物,从而为保证产品质量创造条件。 本制度适用于厂房、仓库等房间的防虫防鼠操作。 2.引用标准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版。 3.职责 稽查后勤部负责防虫防鼠设施的安装,并监督检查措施的落实及完善。 生产车间、仓储部负责本部位防虫防鼠设施的编号和定期清理工作,并记录结果。 4.管理内容 飞虫的预防及杀灭措施 在公司内生产厂房周围的垃圾箱应有盖,封闭厂房与外界交接处的门口内部安装捕杀灭虫灯。 灭虫灯应悬挂在略高于门,且对交通无任何妨碍的位置。 灭虫灯应保证单独供电,其开启时间为:1、2、12月不开启;3、4、11月份夜间开启,5- 10月份24小时开启。 车间将本部位灭虫灯画出分布图并进行编号,以便清理时作记录。 灭虫灯1、2、12月每月清理一次,3、4、11月每周清理一次,5?10月每周清理两次。 灭虫灯清理时先断开电源,拉出抽屉斗,详细记录(记录1)飞虫的种类、数量,分 析其来源,根据飞虫情况安排厂房外的药物消杀,记录完毕将抽屉斗内的飞虫尸体倒入厂房外的垃圾箱内, 在厂房外用湿抹布擦拭抽屉斗至无污迹,同时用湿抹布擦拭灭虫灯的外表面及抽屉斗框架至无污迹。清理完毕将洁净的抽屉斗上好,开启电源,检查灯管发光是否正常,以便通知维修人员及时维修。

在5?10月份为苍蝇易发季节,在此期间对生产厂房周围的草坪每周进行药物杀灭飞虫一次,每周两次对垃圾箱喷洒药物灭苍蝇。 爬虫的杀灭及预防爬虫主要集中在仓库,主要是入库物品带入,因此仓库是控制爬虫的主要地点。 在每年3、4月及9、10月爬虫易发生的季节,每周对仓库四周进行一次药物灭虫。仓库内应及时修补墙面,地面裂缝,杜绝爬虫栖息,及时消灭已发现的爬虫。老鼠的预防、杀灭措施及方法应防止老鼠进入的场所为:变、配电室、仓库和厂房。 在变、配电室与外界交界处,安装固定的挡鼠板。在仓库、厂房与外界的交界处的物料、器具进出门口安装活动的挡鼠板,在每次物料、器具进出完毕后,立即放下挡鼠板。除物料、器具进出时间外,不得拿开挡鼠板。 除采取上述预防措施外,库房内需定期采用器械灭鼠。灭鼠器械为捕鼠盒或粘鼠板,每周定期灭鼠一次。仓库根据物料存放情况,画出灭鼠器械分布图,在每周五按灭鼠器械分布图安放捕鼠盒或粘鼠板,更换新鲜诱饵(馒头、肉食等)。 在每周一上午按灭鼠器械分布图查看捕鼠情况,如发现被捕捉的老鼠,放在水中闷 15 分钟至确认闷死后,去室外土中深埋。每周一检查处理后,真实填写记录(记录2)。 记录的填写 灭虫灭鼠工作应严格按频次执行,认真填写记录内容。记录内容应包括操作人、时间、数量、位置。 分析记录数据,以便采取措施。 5.相关文件 6.发放范围总经理、常务副总、办公室、生产技术部、质保部、生产车间、仓储部、稽查 后勤部。

防尘防鼠防虫害设施及其相关物品管理要求

防尘防鼠防虫害设施及其相关物品管理要求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防尘、防鼠、防虫害设施及其相关物品管理制度1.加工经营场所门窗应按以下门窗要求设置防尘防鼠防虫害设施。①食品处理区墙壁应采用无毒、无异味、不透水、不易积垢、平滑的浅色材料构筑。②粗加工、切配、烹饪和餐用具清洗消毒等需经常冲洗的场所及易潮湿的场所,应有1.5m以上、浅色、不吸水、易清洗和耐用的材料制成的墙裙,各类专间的墙裙应铺设到墙顶。③粗加工、切配、烹饪和餐用具清洗消毒等场所及各类专间的门应采用易清洗、不吸水的坚固材料制作。④食品处理区的门、窗应装配严密,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和可开启的窗应设有易于拆洗且不生锈的防蝇纱网或设置空气幕,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和各类专间的门应能自动关闭。室内窗台下斜45度或采用无窗台结构。⑤以自助餐形式供餐的餐饮服务提供者或无备餐专间的快餐店和食堂,就餐场所窗户应为封闭式或装有防蝇防尘设施,门应设有防蝇防尘设施,宜设空气幕。 2.加工经营场所可设置灭蝇设施。使用灭蝇灯的,应悬挂于距地面2m左右高度,且应与食品加工操作场所保持一定距离。 3.排水沟出口和排气口应有网眼孔径小于6mm的金属隔栅或网罩,以防鼠类侵入。 4.应定期进行除虫灭害工作,防止害虫孳生。除虫灭害工作不得在食品加工操作时进行,实施时对各种食品应有保护措施。 5.加工经营场所内如发现有害动物存在,应追查和杜绝其来源,扑灭时应不污染食品、食品接触面及包装材料等。 6.杀虫剂、杀鼠剂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存放,应有固定的场所(或橱柜)并上锁,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并有专人保管。 7.使用杀虫剂进行除虫灭害,应由专人按照规定的使用方法进行。宜选择具备资质的有害动物防治机构进行除虫灭害。

工厂防虫防鼠方案

工厂防虫防鼠方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工厂防虫防鼠方案 1、目的:规范工厂的防虫防鼠工作,使食品工厂的防虫防鼠工作安全有效,制定本方案。 2、适用范围:工厂的外来虫害鼠害预防和消杀。 3、定义:虫害鼠害,指非原料自身携带的昆虫、鼠、鸟类等动物给食品带来直接或潜在的污染的现象。 4、职责: 行政部负责厂区的环境要求部分。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工作区域的消杀工作。 品保部负责消杀工作的安全资料识别和现场操作安全监督管理。 5、内容和要求: 厂区环境要求 在厂区内不得养动物,也不得让外来猫狗入内。 在厂区内外离生产设施和生产性建筑物30米内不得有鸟巢。也不得有鸟类在厂房区内长期逗留。 厂房外围区域的防鼠 厂房外围靠墙设置鼠饵盒,内放做成蜡块的诱饵,药物成分为法律法规允许使用于食品工厂灭鼠的药物。所使用的药物要有处于有效期的农药登记证号,能提供该药品的原包装和复印件。备案供应商提供的该农药完整的 MSDS(化学品安全资料),MSDS 详细说明产品化学成分,危害性,被伤害的补救措施等。

鼠饵盒应是密闭的防水盒,雨水不能淋进盒内。有锁,专用钥匙才能开启。鼠饵盒外涂醒目标识,提示该盒内装物品有毒有害的。 视鼠害的程度来设置鼠饵盒的个数和设置间距。一般情况下,设置20米距离一个鼠饵盒。鼠饵盒都有编号,按照一定的方位顺序来编号。首次设置鼠饵盒的位置一周至少检查一次以上,一个月后2周检查一次以上。检查内容包括诱饵的进食程度,有无异常,并填写检查记录。鼠饵盒内有记录卡片,记录检查人,检查日期。 仓库内部的捕鼠 车间入口,使用能自动关闭的弹簧门。 仓库对外的出入口,设置挡鼠板。仓库出入口未使用时,应装上挡鼠板。挡鼠板按照一定顺序编号,并表注在防虫防鼠图中。 黏鼠板黏鼠胶每班检查一次,发现有黏住的老鼠、虫子,即拿出做无害化处理。使用黏鼠板应避开水淋到的地方,或户外夜露的地方,水会使黏鼠胶黏鼠效果变差。 工厂应有防鼠图,防鼠图中所示灭鼠点有鼠饵盒鼠笼的编号,并与实际相符合。防虫防鼠图应标明绘制日期,定期更新,更新周期不得超过 1 年。每月做一次鼠害趋势分析,用折线图来表示各个区域的鼠害程度。当趋势分析表明鼠害程度有明显增加时,采取增加外围和厂房内鼠笼的设置点数,或增加外围、仓库、车间的黏鼠板设置等措施。 仓库的防虫和消杀

防鼠防虫管理制度

防鼠防虫管理制度 篇一:016防鼠防虫害管理制度 广东怡翔制药有限公司文件 目的:规范公司虫害、鼠害防治工作的管理,保障产品质量与作业安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厂区内虫害鼠害防治工作的管理。 责任:本制度由生产部负责起草,质量管理部经理、生产部经理、综合管理部经理以及生产管理负责人审核,质量管理负责人批准,各部门负责各自管理区域鼠害虫害防治实施。 内容: 1 定义 1.1 虫害:飞行类或爬行类昆虫进入办公区、生产区和仓储区对员工健康、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造成的危害。 1.2 鼠害:鼠类或其他小型动物(鸟类、蛇类、猫、狗等)进入办公区、生产区和仓储区对员工健康、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造成的危害。 2 飞虫的预防及杀灭措施。 2.1 在公司内生产厂房周围的垃圾箱应有盖,封闭厂房建筑内部安装电击式灭蝇灯。 2.2 灭蝇灯应安装高度应在1.8~2.0m 之间,且对交通无任何妨碍;不得安装在正对与室外相连的通道出入口。

2.3 灭蝇灯应保证供电,在相应室内的工作时间内应全程开启,使用部门发现灭蝇灯故障时应及时通知装备动力部修理。 2.4 所有室内区域灭蝇灯的规格和设置数量均必须保证覆盖室内所有区域,所有灭蝇灯均应编号。 2.5 所有设置灭蝇灯的场所均由相关负责人定期检查,及时组织清理,并做好检查清理记录。装备动力部负责所有灭蝇灯的维修、更换,并保障所有灭蝇灯的电气线路以及防爆灭蝇灯的防爆状况良好。 2.6 灭蝇灯每周三清理一次,并详细记录清理情况。 2.7 各部门使用的垃圾桶应及时清理,桶内垃圾高度不得超出垃圾桶高度的2/3。垃圾清理后垃圾桶内外应清洗干净。 2.8 灭蝇灯清理时先断开电源,拉出抽屉斗,详细填写《灭蝇灯检查记录》( FB-YX/GB/05.016-01)。根据飞虫的种类、数量,分析其来源,安排厂房外的药物消杀,记录完毕将抽屉斗内的飞虫尸体倒入厂房外的垃圾箱内,在厂房外用湿抹布擦拭抽屉斗至无污迹,同时用湿抹布擦拭灭蝇灯的外表面及抽屉斗框架至无污迹。清理完毕将洁净的抽屉斗上好,开启电源,检查灯管发光是否正常,以便通知维修人员及时维修。 3 爬虫的杀灭及预防 3.1 爬虫主要集中在仓库,主要是入库物品带入,因此仓库是控制爬虫的主要地点。 3.2 仓库内应及时修补墙面,地面裂缝,杜绝爬虫栖息,及时消灭已发现的爬虫。 3.3 如在仓库或

防虫防鼠管理制度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预防和杀灭飞虫、爬虫、老鼠的措施和方法。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规范防虫、防鼠的管理,以保证仓库、生产厂房内无虫、鼠等动物,从而为保证产品质量创造条件。 本制度适用于厂房、仓库等房间的防虫防鼠操作。 2. 引用标准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版。 3. 职责 3.1 稽查后勤部负责防虫防鼠设施的安装,并监督检查措施的落实及完善。 3.2 生产车间、仓储部负责本部位防虫防鼠设施的编号和定期清理工作,并记录结果。 4. 管理内容 4.1飞虫的预防及杀灭措施 4.1.1 在公司内生产厂房周围的垃圾箱应有盖,封闭厂房与外界交接处的门口内部安装捕杀灭虫灯。 4.1.2 灭虫灯应悬挂在略高于门,且对交通无任何妨碍的位置。 4.1.3 灭虫灯应保证单独供电,其开启时间为:1、2、12月不开启;3、4、11月份夜间开启,5-10月份24小时开启。 4.1.4 车间将本部位灭虫灯画出分布图并进行编号,以便清理时作记录。 4.1.5 灭虫灯1、2、12月每月清理一次,3、4、11月每周清理一次,5~10月每周清理两次。 4.1.6 灭虫灯清理时先断开电源,拉出抽屉斗,详细记录(记录1)飞虫的种类、数量,分析其来源,根据飞虫情况安排厂房外的药物消杀,记录完毕将抽屉斗内的飞虫尸体倒入

厂房外的垃圾箱内,在厂房外用湿抹布擦拭抽屉斗至无污迹,同时用湿抹布擦拭灭虫灯的外表面及抽屉斗框架至无污迹。清理完毕将洁净的抽屉斗上好,开启电源,检查灯管发光是否正常,以便通知维修人员及时维修。 4.1.7 在5~10月份为苍蝇易发季节,在此期间对生产厂房周围的草坪每周进行药物杀灭飞虫一次,每周两次对垃圾箱喷洒药物灭苍蝇。 4.2爬虫的杀灭及预防 4.2.1爬虫主要集中在仓库,主要是入库物品带入,因此仓库是控制爬虫的主要地点。 4.2.2 在每年3、4月及9、10月爬虫易发生的季节,每周对仓库四周进行一次药物灭虫。 4.2.3仓库内应及时修补墙面,地面裂缝,杜绝爬虫栖息,及时消灭已发现的爬虫。 4.3 老鼠的预防、杀灭措施及方法 4.3.1 应防止老鼠进入的场所为:变、配电室、仓库和厂房。 4.3.2 在变、配电室与外界交界处,安装固定的挡鼠板。 4.3.3在仓库、厂房与外界的交界处的物料、器具进出门口安装活动的挡鼠板,在每次物料、器具进出完毕后,立即放下挡鼠板。除物料、器具进出时间外,不得拿开挡鼠板。 4.3.4除采取上述预防措施外,库房内需定期采用器械灭鼠。 4.3.5 灭鼠器械为捕鼠盒或粘鼠板,每周定期灭鼠一次。 4.3.6 仓库根据物料存放情况,画出灭鼠器械分布图,在每周五按灭鼠器械分布图安放捕鼠盒或粘鼠板,更换新鲜诱饵(馒头、肉食等)。 4.3.7 在每周一上午按灭鼠器械分布图查看捕鼠情况,如发现被捕捉的老鼠,放在水中闷15分钟至确认闷死后,去室外土中深埋。每周一检查处理后,真实填写记录(记录2)。 4.4记录的填写 4.4.1 灭虫灭鼠工作应严格按频次执行,认真填写记录内容。 4.4.2记录内容应包括操作人、时间、数量、位置。 4.4.3 分析记录数据,以便采取措施。 5. 相关文件

防虫防鼠管理规程

防虫防鼠管理规程 一、目的 防止昆虫及小动物进入厂房,以保证生产区域环境。

二、范围 厂区内鼠虫害防治。 三、职责 工程部负责对公司厂区鼠虫害的防治工作,确保厂区内的良好生产环境不受鼠虫害影响。 四、内容 1.工程部对厂房内外通道布局进行详细的调查,绘制出厂区鼠虫防治平面图,在图上标出所有存在鼠虫进入可能的通道口位置。 2.针对通道口的实际结构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安装虫鼠防治装置设备,也包括在厂房外围附近设置虫鼠诱捕器具。 2.1防治装置的功能应能阻碍各类小动物的进入,以及阻碍或杀灭各类昆虫,包括:猫、狗、老鼠、苍蝇、蚊子、蚂蚁、蟑螂、甲虫、蜘蛛、蟋蟀、蜈蚣……等; 2.2鼠虫防治装置包括:格栅网(金属丝网)、电子驱鼠/虫器、粘鼠板、风幕机、灭蚊/蝇灯、粘蝇纸、滞留性杀虫剂、门隙密封条…等。 3.虫鼠防治装置的定期检查 3.1工程部对所有的虫鼠防治装置进行编号列表,并在厂区虫鼠防治平面图上标出具体的安装位置。 3.2工程部明确指定人员对这些装置器具进行定期检查,及时更换或维护,并做好记录,确保其始终 4.虫害事件的调查与预防措施 4.1任何人在厂房区域内发现鼠(小动物)迹或昆虫,都应保护好现场,及时向工程部门报告; 4.2工程部应马上到达现场,进行仔细的调查和检查,分析找出小动物或昆虫进入的通道及原因; 4.2.1应着重检查最容易疏忽的鼠虫进入通道: 4.2.1.1门隙的密封条不严密; 4.2.1.2通往外部的电缆、管子的过墙洞/沟留有空隙; 4.2.1.3通往外部的下水道/沟无格栅网; 4.2.1.4通向外部的通风口的金属丝网破损; 4.2.1.5其他 4.3针对虫害事件的原因,采取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

防尘 防鼠 防虫害设施及其相关物品管理要求

防尘、防鼠、防虫害设施及其相关物品管理制度 1.加工经营场所门窗应按以下门窗要求设置防尘防鼠防虫害设施。①食品处理区墙壁应采用无毒、无异味、不透水、不易积垢、平滑的浅色材料构筑。②粗加工、切配、烹饪和餐用具清洗消毒等需经常冲洗的场所及易潮湿的场所,应有1.5m以上、浅色、不吸水、易清洗和耐用的材料制成的墙裙,各类专间的墙裙应铺设到墙顶。③粗加工、切配、烹饪和餐用具清洗消毒等场所及各类专间的门应采用易清洗、不吸水的坚固材料制作。④食品处理区的门、窗应装配严密,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和可开启的窗应设有易于拆洗且不生锈的防蝇纱网或设置空气幕,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和各类专间的门应能自动关闭。室内窗台下斜45度或采用无窗台结构。⑤以自助餐形式供餐的餐饮服务提供者或无备餐专间的快餐店和食堂,就餐场所窗户应为封闭式或装有防蝇防尘设施,门应设有防蝇防尘设施,宜设空气幕。 2.加工经营场所可设置灭蝇设施。使用灭蝇灯的,应悬挂于距地面2m左右高度,且应与食品加工操作场所保持一定距离。 3.排水沟出口和排气口应有网眼孔径小于6mm的金属隔栅或网罩,以防鼠类侵入。

4.应定期进行除虫灭害工作,防止害虫孳生。除虫灭害工作不得在食品加工操作时进行,实施时对各种食品应有保护措施。 5.加工经营场所内如发现有害动物存在,应追查和杜绝其来源,扑灭时应不污染食品、食品接触面及包装材料等。 6.杀虫剂、杀鼠剂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存放,应有固定的场所(或橱柜)并上锁,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并有专人保管。 7.使用杀虫剂进行除虫灭害,应由专人按照规定的使用方法进行。宜选择具备资质的有害动物防治机构进行除虫灭害。 8.各种有毒有害物品的采购及使用应有详细记录,包括使用人、使用目的、使用区域、使用量、使用及购买时间、配制浓度等。使用后应进行复核,并按规定进行存放、保管。

防虫防鼠作业操作规程

1 目的 在厂区内设置防虫防鼠措施,以防止虫、鼠侵入对产品造成污染。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厂区的所有区域。 3 职责 由虫控公司负责日常维护、记录、控制。 4 描述 4.1 控制措施: 4.1.1 加工车间各入口设有塑料软帘进行防虫,车间内设有灭蝇灯进行防虫,设置防鼠夹进行防鼠,车间 与外界联系的排水沟设有防护罩以防虫、鼠的侵入。 4.1.2 防鼠具体措施及方法: 4.1.2.1车间下水道通口处用网密封。 4.1.2.2车间外出水口下水道用密封水泥板。 4.1.2.3物料库及其他直接与外界相通的门外两侧放置物理粘捕器。 4.1.2.4厂房外围和厂区周围放置老鼠诱饵站。 4.1.2.5生活区有专人负责清洁卫生,及时运走生活垃圾,保持厂区清洁卫生。 4.1.3 防虫措施及方法: 4.1.3.1每周定期对车间周围喷洒杀虫剂。 4.1.3.2各入口门是双层缓冲,在入口处等必要位置安装杀虫灯。 4.1.3.3原辅料入口有两层缓冲间。 4.2 监测: 由虫控公司专业人员每月进行一次定期检查和维护,蚊虫高发期(5月-10月)安排每月两次检查和维护。 4.3 纠正措施: 4.3.1 根据发现死鼠的数量和次数以及老鼠活动痕迹的情况,及时调整防鼠方案,必要时调整捕鼠设备的 疏密或更换其他类型的设备。 4.3.2 根据杀虫灯检查记录以及虫害发生情况及时调整灭虫方案,必要时维修或更换或加密杀虫灯,以及 采取其他措施。

4.3.3 害虫害鼠活动活跃的季节必要时加强措施。 5 相关文件和记录 5.1 相关文件 无 5.2 相关记录 5.2.1 MMR-005 《灭鼠检查记录表》 6 文件变更历史

防尘、防鼠、防虫害设施及其相关物品管理要求

防尘、防鼠、防虫害设施及其相关物品管理制度1.加工经营场所门窗应按以下门窗要求设置防尘防鼠防虫害设施。①食品处理区墙壁应采用无毒、无异味、不透水、不易积垢、平滑的浅色材料构筑。 ②粗加工、切配、烹饪和餐用具清洗消毒等需经常冲洗的场所及易潮湿的场所,应有1.5m以上、浅色、不吸水、易清洗和耐用的材料制成的墙裙,各类专间的墙裙应铺设到墙顶。③粗加工、切配、烹饪和餐用具清洗消毒等场所及各类专间的门应采用易清洗、不吸水的坚固材料制作。④食品处理区的门、窗应装配严密,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和可开启的窗应设有易于拆洗且不生锈的防蝇纱网或设置空气幕,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和各类专间的门应能自动关闭。室内窗台下斜45度或采用无窗台结构。⑤以自助餐形式供餐的餐饮服务提供者或无备餐专间的快餐店和食堂,就餐场所窗户应为封闭式或装有防蝇防尘设施,门应设有防蝇防尘设施,宜设空气幕。 2.加工经营场所可设置灭蝇设施。使用灭蝇灯的,应悬挂于距地面2m左右高度,且应与食品加工操作场所保持一定距离。 3.排水沟出口和排气口应有网眼孔径小于6mm的金属隔栅或网罩,以防鼠类侵入。 4.应定期进行除虫灭害工作,防止害虫孳生。除虫灭害工作不得在食品加工操作时进行,实施时对各种食品应有保护措施。 5.加工经营场所内如发现有害动物存在,应追查和杜绝其来源,扑灭时应不污染食品、食品接触面及包装材料等。 6.杀虫剂、杀鼠剂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存放,应有固定的场所(或橱柜)并上锁,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并有专人保管。 7.使用杀虫剂进行除虫灭害,应由专人按照规定的使用方法进行。宜选择

具备资质的有害动物防治机构进行除虫灭害。 8.各种有毒有害物品的采购及使用应有详细记录,包括使用人、使用目的、使用区域、使用量、使用及购买时间、配制浓度等。使用后应进行复核,并按规定进行存放、保管。 高考是我们人生中重要的阶段,我们要学会给高三的自己加油打气

防鼠防虫管理制度.docx

防鼠防虫管理制度 篇一: 016 防鼠防虫害管理制度 广东怡翔制药有限公司文件 目的:规范公司虫害、鼠害防治工作的管理,保障产品质量与作业安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厂区内虫害鼠害防治工作的管理。 责任:本制度由生产部负责起草,质量管理部经理、生产部经理、综合管理部经理以及生产管理负责人审核,质量管理负责人批准,各 部门负责各自管理区域鼠害虫害防治实施。 内容: 1 定义 1.1 虫害:飞行类或爬行类昆虫进入办公区、生产区和仓储区对 员工健康、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造成的危害。 1.2 鼠害:鼠类或其他小型动物(鸟类、蛇类、猫、狗等)进入 办公区、生产区和仓储区对员工健康、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造成的危 害。 2飞虫的预防及杀灭措施。 2.1 在公司内生产厂房周围的垃圾箱应有盖,封闭厂房建筑内部 安装电击式灭蝇灯。 2.2 灭蝇灯应安装高度应在 1.8~2.0m 之间,且对交通无任何妨碍;不得安装在正对与室外相连的通道出入口。 2.3 灭蝇灯应保证供电,在相应室内的工作时间内应全程开启, 使用部门发现灭蝇灯故障时应及时通知装备动力部修理。 2.4 所有室内区域灭蝇灯的规格和设置数量均必须保证覆盖室内

所有区域,所有灭蝇灯均应编号。 2.5 所有设置灭蝇灯的场所均由相关负责人定期检查,及时组织清理,并做好检查清理记录。装备动力部负责所有灭蝇灯的维修、更换,并保障所有灭蝇灯的电气线路以及防爆灭蝇灯的防爆状况良好。 2.6 灭蝇灯每周三清理一次,并详细记录清理情况。 2.7 各部门使用的垃圾桶应及时清理,桶内垃圾高度不得超出垃 圾桶高度的 2/3。垃圾清理后垃圾桶内外应清洗干净。 2.8 灭蝇灯清理时先断开电源,拉出抽屉斗,详细填写《灭蝇灯 检查记录》( FB-YX/GB/05.016-01)。根据飞虫的种类、数量,分析其来源,安排厂房外的药物消杀,记录完毕将抽屉斗内的飞虫尸体倒入 厂房外的垃圾箱内 ,在厂房外用湿抹布擦拭抽屉斗至无污迹,同时用湿 抹布擦拭灭蝇灯的外表面及抽屉斗框架至无污迹。清理完毕将洁净的 抽屉斗上好,开启电源,检查灯管发光是否正常,以便通知维修人员 及时维修。 3爬虫的杀灭及预防 3.1 爬虫主要集中在仓库,主要是入库物品带入,因此仓库是控 制爬虫的主要地点。 3.2 仓库内应及时修补墙面,地面裂缝,杜绝爬 虫栖息,及时消灭已发现的爬虫。 3.3 如在仓库或车间现场发现未捕到的地虫等害虫时,应立即组织仓库人员采取捕捉措施进行捕捉,并 对周围环境和设施进行检查,查找出原因,立即整改。 4老鼠的预防、杀灭措施及方法

虫害风险分析

虫害控制方案 虫害主要是指苍蝇、蚊子、蟑螂、老鼠等危害。这些虫害不仅有携带多种病菌,传播多种疾病,且它们的分泌物及排泄物等污染物,还会造成感官上的不良影响。 特别是在食品加工厂,食品、用具等受到这些虫害的污染,会影响食用者的身体健康,损坏食品加工厂的信誉,造成无可估量的损失。 所以根据这些虫害的性质及工厂的内外环境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止虫害在工厂内外的发生,以及控制虫害在最低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虫害控制计划 1、目的 公司厂房场地,车间和仓库不得有害虫,厂区内无蝇、鼠孳生地。 2、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公司所有厂房场地、食品生产车间、食品及原材料贮存仓库的 虫鼠控制。虫害控制主要是对苍蝇、蚊虫、蟑螂、老鼠等虫害的预防和消灭。 3、主要职责与权限 质控部负责虫害控制检查及纠正措施的验证。 生产部和后勤保障部共同负责车间的虫害控制及防虫害设备设施的检查维护。仓存部负责仓库的虫害控制。 物业公司负责执行厂区车间外围的定期杀虫工作。 4、控制程序内容 4.1 食品厂区的设施卫生要求 4.1.1 食品处理区的门、窗应装配严密,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和可开启的窗应设有 易于拆下清洗且不生锈的防蝇纱网或设置空气幕,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和各类专间的门应能自动关闭。窗户不宜设室内窗台,若有窗台台面应向内侧倾斜(倾斜度宜在45度以上)。 4.1.2 门与地面之间的空隙应不超过6毫米,门的下边缘须安装金属板,以防老鼠 啃咬后进入。 4.1.3 车间和仓库各出入口须装有胶帘和灭蝇灯,车间和仓库内采用密封铝合金玻 璃窗,所有车间和仓库与外界相连的通风排气口必须有纱网及挡片覆盖,防止害虫进入车间;车间下水道装设防鼠网;厂区外围放有鼠箱。 4.1.3.1 装置灭蝇灯的要求:为防止昆虫触杀后掉入食品中,灭蝇灯应距离处理食物的

防鼠防虫管理制度

防鼠防虫管理制度 防鼠、防虫管理制度 1.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库区内鼠、虫害防治的办法及使用的药具、用药注意事项等各项工作的管理。 2. 职责 办公室:负责鼠、虫害防治的监督、管理。 质量管理员:负责鼠、虫害防治的监督、指导。 仓管员:具体负责鼠、虫害的防治工作。 3. 内容 3.1 防治对象生态习性特点 3.1.1 防治对象主要包括鼠类及各种昆虫(主要指蚊、蝇、蟑螂、蛾等害虫)。 3.1.2 鼠类的特点:视觉差、听觉灵敏、色盲、性成熟快,是杂食类动物。 3.1.3 蚊类的特点:幼虫生活在水中,有滤食、刮食、捕食等多种取食方法。 3.1.4 蝇类的特点:边吃边吐、拉,白天活动,有趋光性,食性复杂。 3.1.5 蟑螂喜欢选择温暖、潮湿、食物丰富和多缝隙的场所栖居。 3.1.6 蛾类都具有明显的趋光性。 3.2 防治措施

3.2.1 封堵好各库房与外界相连的各个环节,防止鼠虫进入,如:建筑收缩缝及门窗的不当开启等。 3.2.2 在主要的出口、通道及昆虫可能出没的地方要安装紫外线杀虫灯。 3.2.3 公司各区内禁止存放、倾倒食物及食物残渣。 3.2.4 公司各区内道路上不得有积水,特别是污水。 3.2.5 定期清理各垃圾、残渣废料堆放点。 3.2.6 每年大面积灭鼠一次。灭鼠时间由办公室安排并通知全公司,灭鼠方法采取长期使用捕鼠器,如粘鼠板、鼠笼、鼠夹灭鼠,坚持不懈完成灭鼠工作。 3.2.7 灭虫 3.2.7.1 选用敌百虫、倍硫磷、杀螟松作为杀虫齐,敌百虫配成0.3-0.5%的水剂喷施,倍硫磷配成1-2%水剂喷施,杀螟松配成1-2%的水剂喷施。在春、夏、秋三季每月给库外草坪喷药杀灭蚊、蝇、蛾类。 3.2.7.2 使用杀虫剂种类、品牌、由办公室提出报告,经质量管理员认可,并签署意见后,由办公室派专人管理。 3.2.8 对非库区、营业场所出现的蟑螂选用市售灭害灵喷雾,由各部门员工配合进行。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食品工厂防虫防鼠规范

食品工厂防虫防鼠规范 1、目的 规范食品工厂的防虫防鼠工作,使食品工厂的防虫防鼠工作安全有效,制定本规范。 2、适用范围 食品工厂的外来虫害鼠害预防和消杀。 3、定义 虫害鼠害:指非原料自身携带的昆虫、鼠、鸟类等动物给食品带来直接或潜在的污染的现象。 4、职责 行政部负责厂区的环境要求部分。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工作区域的消杀工作。 品管部负责消杀工作的安全资料识别和现场操作安全监督管理。 5、内容和要求 厂区环境要求 5.1.1在厂区内不得养动物,也不得让外来猫狗入内。 5.1.2 在厂区内外离生产设施和生产性建筑物30米内不得有鸟巢。也不得有鸟类在厂房区内长期逗留。 厂房结构要求 5.2.1 车间通向外部的排水口和排气孔,应有不锈钢或其它硬质拦网设计,拦网与周围建筑材料连接牢固。排水管还应有U形水封设计。排水口拦网孔隙小于1cm。排气孔孔隙小于1mm。 5.2.2 无其它直接通向车间外超过1mm的孔隙,包括管道穿过墙壁造成的缝隙,均应用硬质材料填封。 5.2.3 门窗均密封严实,无虫害入侵的通道。纱窗均采用钢丝等硬质材料,密闭牢固能防鼠。 厂房外围区域的防鼠 5.3.1 厂房外围靠墙设置鼠饵盒,内放做成蜡块的诱饵,药物成分为溴敌隆或其它法律法规允许使用于食品工厂灭鼠的药物。所使用的药物要有处于有效期的农药登记证号,能提供

该药品的原包装和复印件。备案供应商提供的该农药完整的MSDS(化学品安全资料),MSDS详细说明产品化学成分,危害性,被伤害的补救措施等。 5.3.2 鼠饵盒应是密闭的防水盒,雨水不能淋进盒内。有锁,专用钥匙才能开启。鼠饵盒外涂醒目标识,提示该盒内装物品有毒有害的。诱饵蜡块中溴敌隆的药物浓度为%。诱饵蜡块用能转动的装置固定。 5.3.3 视鼠害的程度来设置鼠饵盒的个数和设置间距。一般情况下,设置20米距离一个鼠饵盒。鼠饵盒都有编号,按照一定的方位顺序来编号。首次设置鼠饵盒的位置一周至少检查一次以上,一个月后2周检查一次以上。检查内容包括诱饵蜡块的进食程度,有无异常,并填写检查记录。鼠饵盒内有记录卡片,记录检查人,检查日期。 厂房内部的捕鼠 5.4.1车间入口,使用能自动关闭的弹簧门。 5.4.2仓库对外的出入口,设置挡鼠板。有月台能充当挡鼠板的仓库可不设置。仓库出入口未使用时,应装上挡鼠板。挡鼠板按照一定顺序编号,并表示在防虫防鼠图中。 5.4.3 仓库和杀菌车间,物料间等洁净度要求不高的区域,设置鼠笼。仓库的入口,两侧2米内各设置一个开口向门的鼠笼。仓库进车间的物料通道门口,各设置一个开口向门的鼠笼。其它墙壁,每隔15米靠墙设置一个鼠笼。鼠笼设置的位置以不影响正常作业为宜。鼠笼放置位置用黄线框标识,并有按照一定顺序的编号。 5.4.4 鼠笼中的诱饵不得使用易变质食物,要求使用无污染的鼠饵球。 5.4.5 鼠笼的检查 a每班生产前,生产人员和仓库人员检查鼠笼中是否有鼠,鼠笼是否关闭。发现有鼠的鼠笼,即将鼠笼拿出车间用水溺死后焚烧做无害化处理。 b消杀员(可兼职)每2周检查记录一次鼠笼状态。检查鼠笼是否正常工作。鼠笼上悬挂检查记录卡片,记录鼠笼检查日期和检查人。 5.4.6 黏鼠胶当鼠害较严重时,仓库可增设黏鼠胶。黏鼠胶每班检查一次,发现有黏住的老鼠、虫子,即拿出做无害化处理。使用黏鼠板应避开水淋到的地方,或户外夜露的地方,水会使黏鼠胶黏鼠效果变差。 工厂应有防鼠图,防鼠图中所示灭鼠点有鼠饵盒鼠笼的编号,并与实际相符合。防虫防鼠图应标明绘制日期,定期更新,更新周期不得超过1年。每月做一次鼠害趋势分析,用折线图来表示各个区域的鼠害程度。当趋势分析表明鼠害程度有明显增加时,采取增加外围和厂房内鼠笼的设置点数,或增加外围、仓库、车间的黏鼠板设置等措施。 仓库的防虫和消杀

防尘防鼠防虫害设施及其相关物品管理要求

防尘防鼠防虫害设施及其相关物品管理要求 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

防尘、防鼠、防虫害设施及其相关物品管理制度1.加工经营场所门窗应按以下门窗要求设置防尘防鼠防虫害设施。①食品处理区墙壁应采用无毒、无异味、不透水、不易积垢、平滑的浅色材料构筑。②粗加工、切配、烹饪和餐用具清洗消毒等需经常冲洗的场所及易潮湿的场所,应有 1.5m以上、浅色、不吸水、易清洗和耐用的材料制成的墙裙,各类专间的墙裙应铺设到墙顶。③粗加工、切配、烹饪和餐用具清洗消毒等场所及各类专间的门应采用易清洗、不吸水的坚固材料制作。④食品处理区的门、窗应装配严密,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和可开启的窗应设有易于拆洗且不生锈的防蝇纱网或设置空气幕,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和各类专间的门应能自动关闭。室内窗台下斜45度或采用无窗台结构。⑤以自助餐形式供餐的餐饮服务提供者或无备餐专间的快餐店和食堂,就餐场所窗户应为封闭式或装有防蝇防尘设施,门应设有防蝇防尘设施,宜设空气幕。 2.加工经营场所可设置灭蝇设施。使用灭蝇灯的,应悬挂于距地面2m左右高度,且应与食品加工操作场所保持一定距离。 3.排水沟出口和排气口应有网眼孔径小于6mm的金属隔栅或网罩,以防鼠类侵入。 4.应定期进行除虫灭害工作,防止害虫孳生。除虫灭害工作不得在食品加工操作时进行,实施时对各种食品应有保护措施。 5.加工经营场所内如发现有害动物存在,应追查和杜绝其来源,扑灭时应不污染食品、食品接触面及包装材料等。 6.杀虫剂、杀鼠剂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存放,应有固定的场所(或橱柜)并上锁,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并有专人保管。 7.使用杀虫剂进行除虫灭害,应由专人按照规定的使用方法进行。宜选择具备资质

食品工厂防虫防鼠规范

食品工厂防虫防鼠规范 I'目的 规范食品工厂的防虫防鼠工作,使食品工厂的防虫防鼠工作安全有效,制定本规范。 2、适用范围 食品工厂的外来虫害鼠害预防和消杀。 3、定义 虫害鼠害:指非原料自身携带的昆虫、鼠、鸟类等动物给食品带来直接或潜在的污染的现象。 4、职责 4.1行政部负责厂区的环境要求部分。 4.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工作区域的消杀工作 4.3品管部负责消杀工作的安全资料识别和现场操作安全监督管理 5、内容和要求 5.1厂区环境要求 5.1.1在厂区内不得养动物,也不得让外来猫狗入内。 5.1.2在厂区内外离生产设施和生产性建筑物30米内不得有鸟巢。也不得有鸟类在厂房区内长期逗留。 5.2厂房结构要求 5.2.1车间通向外部的排水口和排气孔,应有不锈钢或其它硬质拦网设计,拦网与周围建筑材料连接牢固。排水管还应有U形水封设计。排水口拦网孔隙小

于1cm。排气孔孔隙小于1mm。 5.2.2无其它直接通向车间外超过1mm的孔隙,包括管道穿过墙壁造成的缝隙,

扌彳-FFFFF-* - F.-F- - - = *XFXF* " ~ ' iFFF-r-F-FFF F-=. FXF —…八 均应用硬质材料填封。 523门窗均密封严实,无虫害入侵的通道。纱窗均采用钢丝等硬质材料,密闭牢固能防鼠。 5.3厂房外围区域的防鼠 5.3.1厂房外围靠墙设置鼠饵盒,内放做成蜡块的诱饵,药物成分为溴敌隆或其它法律法规允许使用于食品工厂灭鼠的药物。所使用的药物要有处于有效期的农药登记证号,能提供该药品的原包装和复印件。备案供应商提供的该农药完整的MSDS (化学品安全资料),MSDS详细说明产品化学成分,危害性,被伤害的补救措施等。 5.3.2鼠饵盒应是密闭的防水盒,雨水不能淋进盒内。有锁,专用钥匙才能开启。鼠饵盒外涂醒目标识,提示该盒内装物品有毒有害的。诱饵蜡块中溴敌隆的药物浓度为1.5%。诱饵蜡块用能转动的装置固定。 5.3.3视鼠害的程度来设置鼠饵盒的个数和设置间距。一般情况下,设置20米距离一个鼠饵盒。鼠饵盒都有编号,按照一定的方位顺序来编号。首次设置鼠饵盒的位置一周至少检查一次以上,一个月后2周检查一次以上。检查内容包括诱饵蜡块的进食程度,有无异常,并填写检查记录。鼠饵盒内有记录卡片,记录检查人,检查日期。 5.4厂房内部的捕鼠 5.4.1车间入口,使用能自动关闭的弹簧门。 5.4.2仓库对外的出入口,设置挡鼠板。有月台能充当挡鼠板的仓库可不设置。仓库出入口未使用时,应装上挡鼠板。挡鼠板按照一定顺序编号,并表示在防虫防鼠图中。 5.4.3仓库和杀菌车间,物料间等洁净度要求不高的区域,设置鼠笼。仓库的入口,两侧2米内各设置一个开口向门的鼠笼。仓库进车间的物料通道门口,各设置一个开口向门的鼠笼。其它墙壁,每隔15米靠墙设置一个鼠笼。鼠笼设置 的位置以不影响正常作业为宜。鼠笼放置位置用黄线框标识,并有按照一定顺序的编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