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义分析法讲义

语义分析法讲义

语义分析法讲义
语义分析法讲义

语义分析法提纲:

一.语义分析法的概念

二.语义分析法基本概念解析三.语义分析法的设计与实施步骤四.语义分析结果的处理与分析五.语义分析法的信度与效度六.语义分析法的应用

七.两种语义分析法的对比八.语义分析法的反思

参考文献

语义分析法

一.语义分析法的概念

语义分析法(method of semantic differential)又称语义分化法、语义差异法、双极形容词分析法,由美国心理学家奥斯古德(Charles E.Osgood)和其同事所创立的。语义分析法是运用语义区分量表来研究事物的意义的一种方法。通过人的联觉和联想,运用语义区分量表来研究某一事物或概念的意义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以纸笔形式进行,要求被试者在若干个七点等级的语义量表上对某一事物或概念进行评价,以了解该事物或概念在各被评维度上的意义和强度。等级序列的两个端点通常是意义相反的形容词,如诚实与不诚实、强与弱、重要与不重要。

语义分析法是根据人的联觉和联想建立起来的。例如,当看到红色时,人们常常产生温暖的感觉,而看到黑色时,人们则产生寒冷的感觉;人们总是将声音响亮与大的联想在一起,而将声音柔和与小的联想在一起;好的总是和“光明的”、“温暖的”、“快乐的”、“无上的”结合在一起,而不好的总是和“黑暗的”、“寒冷的”、“地下的”结合在一起。在不同民族、文化中,人们常常存在这种相同或相似的联觉或联想,这表明人类许多语言的意义是相同的、普遍的。根据这一特点,就可以设计出七点等级的语义区分量表,用其研究人们对不同事物或概念的意义的不同理解,对社会或某一问题的不同态度,或根据被试前后两次在寓意区分量表上反应的变化,研究被试态度的改变。

语义分析法提出之后,在心理学各研究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它可以用于检验某些理论,也可以用于文化的比较研究,个人及群体间差异的比较研究,以及人们对周围环境或事物的态度、看法的研究等等。还可以用于诊断,这在儿童心理学领域取得了有意义的成果,值得特别提出的是,语义分析法在跨文化研究中具有独特的作用。

二.语义分析法的基本概念解析

1.语义分析法的研究对象

在每一项研究中,所采用的评析对象,Osgood称之为“concept”(直译为“概念”)。它可以指:具体的事物,如金钱、学生等;特定的人或物,如贾宝玉、日月潭等;还可以指抽象的事物或概念如宗教、联招制度等。在每一项研究中,可能要选择几个评析对象,通过被试对它们的主观评价,对它们进行比较,对几个同类事物或设计方案进行筛选。

2.语义分析法的研究原理

语义分析法脱胎于“共通感觉”(synesthesia)的研究,所谓“共通感觉”就是人们在感觉方面常有的一种现象:当我们某项感官接受刺激时,会获得另一感官在接受刺激时所产生的感觉,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联觉”现象。如:红色——温暖;黑色——寒冷;声音响亮——大的;声音柔和——小的;好的——光明的、

温暖的、快乐的、无上的;不好的——黑暗的、寒冷的、地下的。

Osgood 研究发现,用语言来描述时,能查见其间有颇为明显的共同趋势。而且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人们常常存在这种相同或相似的联觉或联想,这表明人类许多语言的意义是相同的、普遍的。

3.语义分析法的实施途径:语义区分量表

⑴语义区分量表的来源

语义区分量表(semantic differential scale)又称语义差异量表或语义分化量表,是美国心理学家奥斯古德、萨奇和泰尼邦在1957年提出的一种区分、衡量概念及其意义的态度测量技术。它是以形容词的正反意义为基础,标准的语义区分量表包括一系列的形容词和它们的反义词,在每个形容词和反义词之间有约7-11个区间,我们对观念、事物和人的感觉可以通过我们所选择的两个相反形容词之间的区间反映出来。语义区分量表创制的基础基于以下假定:人类的行为主要由事件本身的意义决定,由事件的内在属性决定的成分比较少;任何概念的意义都是多元性的,由许多成分构成;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使用形容词来描述事物的特征和自己的观点。所以,语义区分量表用于评价、测量受试者个人对概念的内涵、意义的主观评价。这种量尺的编排,是由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两个极端之间被区分为多个量度,最中间的量度代表中性意义。

研究人员对语义区分量表中所使用的意义描述进行了统计,总结出了量表中所使用概念的三个维度:性质(evaluation):泛指对某种事物的价值予以评定的历程。正面的意义有好、美、有益、和平、成功等;负面的意义有坏、丑、无助、战争、失败等。力量(potency):指将来有机会学习或接受训练时可能达到的程度。正面的意义有如强、大、硬、重、勇猛等;负面的意义有若弱、小、软、轻、柔和等。行动(activity):指个体对于各种活动的参与性。正面的意义有主动、积极、活泼、兴奋、吵等;负面的意义有被动、消极、呆板、迟钝、静等。

每一个评价维度下面都设置若干个子项目或者量尺,子项目即确定了评价维度后,在每个维度上选择的具体的评价指标,又称量尺。这些量尺是由两个相对的形容词构成的,这两个形容词分别放在量尺的两端,其间分为7个等级。比如性质维度上可选好与坏;善与恶;喜欢与憎恶。

⑵语义区分量表的编制

完善的语义区分量表前面应有详细的说明(或者指导语)和如何填写实例,以保证评价者真正理解完成语义区分量表的要求和实际做法。编制时将意义相反的两个形容词列于等级序列的两边,中间留出代表7个等级的线段供评价者选择。

我们需要注意:不要将性质方向相同的形容词放在同一边。(如将重要的、好的、善良的、强的都列在同一边),以防产生心理反应效应,影响研究结果。

下面是一个语义区分量表的一部分:

(被评人)

(性质)好__ __ __ __ __ __ __ 坏

(力量)小__ __ __ __ __ __ __ 大

(活动)慢__ __ __ __ __ __ __ 快

(力量)强__ __ __ __ __ __ __ 弱

(性质)不友好__ __ __ __ __ __ __ 友好

(活动)活跃__ __ __ __ __ __ __ 不活跃

其他语义区分量表的形式:

例:你与其他同学的关系:

友好的不友好的相互支持的7□6□5□4□3□2□1□相互拆台的

相互认同的相互疏离的

由于量尺中有些不能确定它的实际所属维度,如和平与战争,可以属于性质维度也可以属于活动维度,所以我们在具体的研究中从3个评价维度方面考虑量尺但不用标明所属评价维度。

⑶语义区分量表的计分方法

七点等级量表计分有两种方式:

一种方式是将七点等级按性质维度从坏到好、按力量维度从弱到强、按活动维度从慢到快的顺序分别计为1至7分;

例如:善良7 6 5 4 3 2 1 邪恶

另一种方式是将七点等级量表的中间等级计为0分,而两端分别计+3和-3分,但这种方法在处理时不方便,采用者很少。

⑷语义区分量表的注意事项

①所选用的“概念”在一群人中应能引起彼此不同的意见或反应;

②那些“概念”应能从语义空间的各个方面去评量,换句话说,受试者可以在“性质”、“力量”、“活动”等方面去加以评析,评价维度尽量全面;

③语义分析的做法不宜进行过久,以免受试者有疲劳或单调之感,影响反应的可靠性;

④语义分析时的指导语应根据具体的施测对象进行设置,以能使受试者了解具体做法为原则。

三.语义分析法的设计与设施步骤

1.确定评定对象

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选择将要被评价的事物或概念。被评价的内容可以是具体的事物或概念(如学校、教师、父母、同学、作业本等),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物或概念(如祖国、诚实、自尊、分配制度等)。具体选用哪些概念或事物,视具体的研究目的而定。例如,如果要研究学生对学校的态度,就应当选择与学校、学习活动有关的一些事物或概念;如果要研究亲子关系,就应当选择与家庭生活、亲子交往有关的一些事物或概念。

确定评析对象的标准有三个:

⑴是否符合研究的目的与研究要求;

⑵受试者对概念的熟识程度;

⑶受试者能否对概念产生有效的反应。

我们需要注意一个量表中所出现的概念数量不宜过多。

2.确定评价维度

语义分析法在确定其评价维度时一般是选用性质、力量、活动三个因素。也就要求被评价的事物或概念可以允许评价者从语义空间的上述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评价。

我们需要注意:在实际研究中,当被评价的对象较多时,要同时顾及上述三个方面有时是困难的,因而有的研究者仅仅采用单一的评价维度。但一般而言,以尽可能同时采用上述三个维度为好。

3.选择子项目及数量

确定了三个或其中一个或两个评价维度以后,就需要决定在每个维度上选择什么具体评价的子项目(量尺)及数量。如在性质维度上可选好与坏、善与恶、喜欢与憎恶等。

我们应该注意:①选择子项目通常视被评价的特定事物或概念而定;②选择数量通常为三个或三个以上为宜。

4.编制语义区分量表

语义区分量表为7点等级量表。编制时需将意义相反的形容词列于等级序列的两边,中间留出代表7个等级的线段供评价者选择,注意不要在各具体评价的子项目上将性质方向相同的形容词都放在同一边(如将重要的、好的、善良的、强的都列在左边),以防产生心理反应效应,影响研究结果。

编制语义区分量表应按照以下的步骤进行考虑:

⑴选择概念。概念的选择标准有三个:是否符合研究的目的与研究要求;受

试者对概念的熟识程度;受试者能否对概念产生有效的反应。

⑵选择量尺(子项目)。按照三个评价维度,把概念所涉及的意义,用多对

形容词进行描述;能够找到多少对形容词,就可以形成多少个量尺。对每

一个量尺中的量度数目并没有严格的要求,一般为6-25个。对于儿童和文化程度不高的受试者,量度可以少一些。以学习这一概念为例,以形容词描述,可以有:有价值---无价值、愉快---不愉快、好---坏、亲切---可怕、认真---不认真、明亮---暗淡等,就这一概念可以形成6个量尺。

⑶维度排列。虽然各量尺分别归属不同的维度,但在量尺的排列顺序上,

没有严格的要求,一般采用混排的方式。

⑷题目数量。一般不超过50题。

⑸量尺的描述与计分。各量度的计分可以采用1、2、3、4、5、6、7,也

可以采用-3、-2、-1、0、1、2、3。一般采用前一种方式计分,后一种计

分形式在使用时要处理负数,不太方便,采用较少。

完善的语义区分量表前面应当有指导语,指导语应包括以下两个内容:⑴提醒被试题目没有正确答案;⑵要求被试要考虑自己的第一印象。

下面是几个语义区分量表的一部分:

大一新生

(活动)自由散漫__ __ __ __ __ __ __守纪律

(活动)勤奋__ __ __ __ __ __ __懒散

(性质)自私__ __ __ __ __ __ __友爱

(活动)活泼__ __ __ __ __ __ __孤寂

(力量)脆弱__ __ __ __ __ __ __坚强

现行的素质教育

措施得当__ __ __ __ __ __ __措施无效

有利于学生成长__ __ __ __ __ __ __不利于学生成长

受家长欢迎__ __ __ __ __ __ __不受家长欢迎

不受教师欢迎__ __ __ __ __ __ __受教师欢迎

成效低__ __ __ __ __ __ __成效高

下面是一个带有指导语的完整的语义区分量表:

根据给出的语义区分量表,描述你对生物学的喜欢程度。答案没有正确和错误之分,你只需要根据自己的感觉,做出评价即可。(A——G分别记1-7分,负向题目反向计分)

好 A B C D E F G 不好

干净 A B C D E F G 脏乱

没有价值 A B C D E F G 有价值

痛苦 A B C D E F G 和善

愉快 A B C D E F G 不愉快

沉闷 A B C D E F G 快乐

亲近 A B C D E F G 可怕

公正 A B C D E F G 不公正

5.实施语义区分量表

语义区分量表实施较为简单,可以集体施测,也可以个别施测。如被试为学生,通常在课堂教室中即可进行。施测的关键是要被试明确量表的含义和完成方法,要求被试在每一具体评价子项目的七个等级上只能做一选择(如打一个“√”或打一个“○”)。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集体施测时要防止被试间的相互影响,而且不要遗漏题目。

四.语义分析结果的处理与分析

被评价对象在某一具体评价子项目上的得分,对其既可以单独进行某些比较分析,也可以将其与其他同纬度的子项目得分合并起来,算出某一概念或事物在某一因素(或维度)上的得分,然后再进行某些比较分析。

⑴结果的处理与分析1

通过分析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体或团体在某一具体评价子项目或某一维度上的得分差异,了解他们之间的相似、接近程度和对事物、问题、社会的不同看法和态度。比如,被试A在评价“老师”时,在“亲切—不亲切”项目上给了6分,而被试B则在同一项目上给“老师”记了4分,这表明“老师”在被试A眼中更亲切一些。需要注意的是,比较两个团体的异同时,需用各团体成

员在某项目或维度上的平均分进行计算。

该分析模式图如下:

S1 S2

T

C

R1 R2

该模式图表示不同被试在同一时间对同一概念的反应异同,比较团体时,需用平均数比较。S:被试或团体T:时间,C:被评概念R:反应或得分。

⑵结果的处理与分析2

通过分析比较同一组被试在不同时间在某一具体评价子项目或某一维度上的得分差异,了解他们对事物、问题或社会的看法与态度的改变情况。比如,一组被试在评价“学校”时,在“喜欢----不喜欢”项目上得了3分,而经过一学期后,他们在同一项目上得了6分,这表明该组被试对“学校”的态度更为积极。

该分析模式图如下:

S

T1 T2

C

R1 R2

该模式图表示相同被试在不同时间对同一概念的反应异同。S:被试或团体T:时间,C:被评概念R:反应或得分。

⑶结果的处理与分析3

通过分析比较同一被试(或团体)在某一具体评价子项目或某一维度上对两个概念的不同评价结果,探讨这两个概念所含意义的接近程度,即语义距离。

该分析模式图如下:

S

T

C1 C2

R1 R2

该模式图表示相同被试对不同概念的反应异同。S:被试或团体T:时间,C:被评概念R:反应或得分。

五.语义分析法的信度与效度

语义分析法可以用数值的形式评分,也就是把各个尺度集合为一个分数,且以表明回答者总体的态度强度。语义区分量表的构建对教师而言是容易的,但它提供的关于学生的态度的信息却是非常有意义的。其优点是它可以不向学生直接提问而提供有关学生态度的表征,研究表明语义分析法具有相当高的信度。采用语义分析法能够从不同的维度考查出被调查者对研究对象的态度,而且实施程序与计分程序标准化,这样可以提升测试一致性的程度,所以奥斯古德认为语义分析法具有很高的再测信度和表面效度。(再测信度又称重测信度,指用同一种调查问卷(量表),对同一群对象进行两次测量,两次测量数据的相关系数即为再测信度值或重测信度值。表面效度指根据常识的判断,题项内容的字面含义与待测变量的相关性。)那么在具体的编制量表与实施量表时怎样增加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呢?

⑴增加量表信度的方法

①采用描述确切、含义明确的题目。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量表交由

他人进行检查或提前进行预测试。

②量表不宜过小。量表中要有合适的题量,以能够覆盖所评析的对象

为宜。一般不少于3个,不多于50个。

③在测试前、测试中,为受试者提供一个较为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

受试者的情绪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

④增加不需要作答的题目。例如,“本题不需要您作答,请直接在量

尺中选择第4个选项。如果受试者在这个题上的选项不是第4个选

项,那么,可以把这份答案视为废卷。

⑤重复个别题目。如果前后两个重复的题目答案不同,可以把这份答

卷视为废卷。

⑥将个别题目的量尺作反方向处理。

⑵增加量表效度的方法

①明确测试目的。

②对问题和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时,要选择学术界公认的定义。

③量表中的题目要有足够的数量,要能够代表所要研究的内容和行为。

④提高测试的信度。

六.语义分析法的应用

1.语义分析法主要从以下领域应用:

⑴社会心理学领域,主要是人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和看法;

如下面一个例子:

你对A商场的看法怎样?下面是一系列的评价标准,每个标准两边是描述它的形容词,这两个形容词的意义是相反的,用这些标准来评价A商场,在你认为合适的地方打勾,请注意不要漏掉任何一项标准。

你认为A商场是:

可靠的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不可靠的

时髦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过时

方便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不方便

态度友好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不友好

昂贵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便宜

选择多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选择少

下面是对一广告设计的评价:

高雅的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低俗的

单调的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丰富的

可信的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不可信

不和谐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和谐的

现代的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传统的

理性的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感性的

新奇的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平淡的

⑵发展心理学领域,主要是研究儿童行为发展,如制定一些适应行为量表、行为评定量表(他评量表,年长儿自评)、抑郁障碍自评量表、孤独症行为量表、儿童人格评定量表、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等等来诊断儿童的行为问题;又比如比较不同国家儿童、青少年的种族意识,探讨青少年自杀与其自我概念的关

系,了解不健康家庭儿童对家庭、父母、学校、社会、学习的不同态度时,都广泛地采用了语义分析法,并取得了许多有意义的成果。

⑶跨文化研究,主要是涉及量表或测试材料的翻译问题。翻译出来的量表材料是否仍保存其原有的全部意义,则往往难以确定。而语义分析法则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工具。

2.语义区分量表应用案例

论文:田丽丽,《青少年学校幸福感量表的编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年第3期,P100-106)

本案例与语义分析法的联系说明:本研究目的是验证青少年学校幸福

感量表的可行性,在有关在校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的分量表中使用了语义区分量表,通过对这个分量表的项目区分度分析与探索性因素分析,删除了充实与无聊、紧张与轻松等量尺;并对分量表的施测结果进行了题项与量表的相关系数、同质信度、分半信度、重测信度进行了分析;通过会聚效度对量表的效度进行了分析;最后,对这一分量表进行了验证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校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这一分量表具有很高的信度与效度。

研究问题:自行编制青少年学校幸福感量表,(其中包括在校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分量表属于语义区分量表),并对本量表进行验证。

评析对象:学校生活

被试:问卷中的被试为初一至高三6 个年级的在校中学生120 人,

对象的选取均考虑到性别、年级的均衡匹配。量表中的被试为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太原、西安、北京、深圳8 所中学的初一至高三年级在校中学生510 人进行集体施测,被试年龄介于12~20 岁。

研究工具:问卷调查,量表。

研究过程:在用问卷进行预测时,要求学生写出描述其在学校经常出现

的好、坏心情(即情绪情感体验) 的双音形容词各10个。由本研究的两位作者进行分析和统计,收集到积极词汇共计50 个,消极词汇57 个。积极词汇中提及率高于50 %的词19 个,消极词汇中提及率高于50 %的词14 个。请两位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博士生和两位中学生对19 个积极词和14 个消极词中意义接近的词进行合并,如将“快乐”、“高兴”、“开心”、“愉快”统一用“愉快”来代替,将“憋屈”、“抑郁”、“郁闷”统一用“郁闷”来代替。使用了语义区分量表,包括在校积极情感描述词兴奋、舒畅、幸福、美好、轻松、自信、愉快、充实8 个条目;在校消极情感沮丧、生气、无奈、心烦、痛苦、无聊、郁闷、紧张8 个条目。所有条目都采用1分到6分的6 点记分。设计出一个语义区分量表,并对这一量表进行施测,对施测结果进行了项目区分度、探索性因素、信度、效度等一系

列的分析,最后,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表明在校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分量表的信度与效度极高。

研究结果:⑴在中国青少年学生学校生活背景下,学校幸福感由学校满意

度、在校积极情感和在校消极情感三种成分组成。⑵本研究所编制的青少年学校幸福感量表(Adolescents’School Well - Being Scale) 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可供同类研究使用。

3.语义分析法在具体的论文中的应用:

⑴30位高校青年教师对工作环境态度的研究报告——雷玉霞,《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⑵基于语义分化理论的外语教师教学效能评价——卢杰,《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七.两种语义分析法的对比

在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汪凤焱,郑红的名为《语义分析法:研究中国文化心理学的一种重要方法》的文章中,(《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2010年第4期,113-118页,143页。)作者提到了文章中的“语义分析法”与奥斯古德(c.E.Osgood)及其同事所倡用的“语义分析法”(method of semantic differential)称谓相同,但二者的内涵与操作过程却不一样。文中的语义分析法,指先分析某一字的字形特点及其中所蕴含的意义(尤其是心理学含义);接着从历史演化的角度剖析此字的原始含义及其后的变化义,从而澄清此术语的本来面目;然后再用心理学的眼光进行观照,界定此术语在心理学上所讲的准确内涵或揭示其内所蕴含的心理学思想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语义分析法成为研究中国文化心理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多用于中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中。而奥斯古德等人所倡用的语义分析法实际上是控制联想与计量的组合,用之研究事物的“意义”的一种方法。

在张婧、徐采霞的《语义分析法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文教资料》,2008年第25卷,P138-140)和郑超的《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义分析法——从“动+补+宾"结构的表现形式和语义关系看语义教学》(《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P47-49),采用的都是第一种语义分析法。

八.语义分析法的反思

1.优点:

⑴实施方便,趣味性强,容易理解,易于被试了解与合作,可适用于较大

年龄范围的被试;

⑵语义区分量表客观统一,结果计分方式确定,易于计算机处理;

⑶实施程序与计分程序标准化,信度高;

⑷可在较短时间内收集较多的资料,向众多被试了解有关信息,节省人力、

时间和经费;

⑸可灵活地应用于各类研究,根据研究的具体目的、内容、对象确定被评价

的概念、事物和评价的维度与子项目;

⑹可较客观地研究人们对事物意义的不同理解、对事物的主观态度及其改

变,并特别适用于鉴别概念、个体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

2.局限性:

⑴语义区分量表的设计有一定的难度。

一方面,当被评价的事物或概念数目较多时,不易选择对它们都有意义的评价项目与维度;

另一方面,确定语义区分量表两端的形容词存在一定的难度,这些形容词需在意义上相互对立,尽可能涵盖事物的所有特性,相互独立不重复,还需对测量事物确切有效,要选择这样的形容词有时是十分不容易的。比如,汉语中“大红人”、“走红运”中的“红”,就难以找到具有与其相反意义的颜色形容词;

⑵多国研究时形容词无法准确翻译。

⑶只适用于研究较简单的、表面的问题,而很难对复杂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和研究。

参考文献:

1.董奇,《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郭春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辛涛,《心理与教育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袁军,《教育科学研究的工具——量表与量化(上)》,学苑出版社,2004。

5.张红霞,《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6.张克勤,《教师科研理论与方法》,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语义分析

语义分析 1.语义分析? 机器机和人不一样的地方是人可以直接理解词的意思,文章的意思,机器机不能理解。 人看到苹果这两个字就知道指的是那个圆圆的,挺好吃的东西,搜索引擎却不能从感性上理解。但搜索引擎可以掌握词之间的关系,这就牵扯到语义分析。 可参考:https://www.doczj.com/doc/f613537715.html,/dispbbs.asp?boardID=2&ID=74541 2.为什么要使用语义分析? 我国中文自然语言处理普遍采用西基于拉丁语系的“关键词”技术,以此来分析理解中文。然而,中文本身的特点决定它与西语之间巨大的区别,所以从汉语信息处理的需要看,当前急迫需要突破的是语义问题。 可参考: https://www.doczj.com/doc/f613537715.html,/dicksong2008/blog/item/88fb751e9ac9501a4134 17f4.html 2.1中文与西语不同决定我们无法采用西语的架构体系来处理中文,具体区别在于: 西语词间有间隔,汉语词间无间隔。众所周知,英文是以词为单位的,词和词之间是靠空格隔开,而中文是以字为单位,句子中所有的字连起来才能描述一个意思。 例如,英文句子I am a student,用中文则为:“我是一个学生”。计算机可以很简单通过空格知道student是一个单词,但是不能很容易明白“学”、“生”两个字合起来才表示一个词。把中文的汉字序列切分成有意义的词,就是中文分词,有些人也称为切词。 “我是一个学生”,分词的结果是:“我是一个学生”。中文分词就成了计算机处理的难题。 汉语形态不发达,句尾没有形态标记。英语动词、名词很清楚,加上词尾可以是副词;西语有时态,过去式、现在式等等非常清楚,中文则依靠词语或者依靠自己的判断来确定时态。 同音字多增加了机器识别的难度。 汉语语义灵活,由于形态不发达,所以语序无规律。在一次学术会议上,一位著名的人工智能专家说:“按…主-谓-宾?或…名-动-名?这一规则,计算机可显出…牛吃草?,也可显出…草吃牛?。从语法格式上看,…草吃牛?也不错,但这句话是说不通的。 人依靠自己的经验可以判断,机器如何来判断呢?

把字句的语义特征

“把字句”的语义分析 孙志景 我们这里所要讲的句式指的是一种比较有特色的动词性谓语句——把字句。把字句是用介词“把”将谓语动词支配关涉的对象提到动词前面的句子,它是现代汉语中很重要、很有特色的句式。其形式是“主语+(把+宾语)+谓词性词语”。 在现代汉语中,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词组(短语)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者制止,表示某种感慨,表示对一段话的延续或省略。句子和句子中间有较大停顿。它的结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省略号、或感叹号。 我们这里所要讲的句式指的是一种比较有特色的动词性谓语句——把字句。把字句是用介词“把”将谓语动词支配关涉的对象提到动词前面的句子,它是现代汉语中很重要、很有特色的句式。其形式是“主语+(把+宾语)+ 谓词性词语”。把字句强调的是对某物的处理结果。把字句是一种有特色的句子,那么这种句式到底有什么特点呢?第一,谓语动词大多数是表动作的及物动词,并且在语义上能支配把字后边的词语。及物动词一般后面都可以接宾语。例如:他把书看完了。“看”是及物动词,在语义平面“书”是“看”的受事。当然,这里的“书”可以被“看”所支配。又例如:“我踩到了石头”一句就不能改成了把字句,这里的“踩”对“石头”没有支配能力。第二,谓语动词(特别市单音节词)的后面或前面通常都有一些别的词语。例如:他把作业做完了。动词“做”的后面加了“完了”一词,表示一种结果,作业完成了。同时,又例:我把论文认真地审查了一遍。这个句子中,谓语动词前面加了“认真地”修饰动词,表明一种态度;而谓语动词的后面也加了“一遍”表示一种频率或者一个量。当然,有些谓语动词本身含结果意义,如“采纳、接受、拒绝、说服”等,这类动词如果前面有某些状语,后面可以没有别的词语。例如:董事会已经把她的建议采纳了。“已经”一词表示一种完成的结果,同时 采纳也有一定的结果含义,那么动词后面可以不用加词语。第三,“把”字后面的词语所代表的事物一般是定指的,是上下文出现过或交际双方都知道的。上例中的“作业、话、论文”都是定指的。有时候“把”字后面的词语包含有“一个、几个”之类的词语,但说话人认为所指的对象或范围仍是明确的。例如:我们把一个强大的中国带入了二十一世纪。这里的“中国”这个当然是特指,而后面的“一个”也是特指的,是大家都知道的,所表示的物象是明确的。第四,如果句中有否定副词或助动词,则出现在“把”字前面。例如:他没有把话说清楚。这里的“没有”要放在把字的前面。其实,看到这个特点,我想起了英文中的一个词“think”,跟我们这个把字句的这个否定特点很相似,都是将否定词放在前面。 前面都是在讨论“把”字句一些特点,下面我们就要讲讲把字句的作用。首先,语用表达的需要:强调动作的处置结果。这种把字句有不用把字的相对格式。例如:他推翻了原计划。//他把原计划推翻了。把字句就是把大家的焦点聚焦在句末,聚焦在谓语动词上,是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句意。在这个例子中强调的是已然的处置结果推翻了。又例:我明天可以看完这本书。//我明天可以把这本书看完。这里强调的是未然的处置结果看完。当然,也有一些“把”字句强调动作的致使结果,这种把字句的谓语中心通常是不及物动词或形容词。例如:繁忙的工作把他累垮了。其次,是在使用过程中结构上的需要。同时它们没有其相对格式。这里,有三种情况:第一,动词紧接着补语,不允许宾语将它跟动词隔开,这种情况一般用把字短语。例如:他把自行车放在车棚里。(“放”与“在……”关系密切)。第二,动词带双宾语,其中的一个或两个宾语都比较复杂,放在一起累赘拖沓,这种情况一般用“把”字把直接宾语提前。例如:我们把那封最后的通牒式的信退还给了他们。第三,动词后有“为、

技术的本质

技术的性质(第二课时) 一、课程标准对本章的要求 1.知道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2.知道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并能通过案例进行说明。 3.理解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4.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一些重大问题的调查和研究,理解技术的两面性. 5.知道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了解专利的作用、有关规定及申请方法。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技术的性质包括技术的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等。 2.知道创新的形式包括发明和革新。 3.理解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与联系。 4.知道知识产权的内容。知道专利制度的含义,能说出申请专利的一般过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举例分析,理解技术的目的性即是技术“因人而生,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具体体现。 2.通过讨论及案例理解创新对技术发展的作用。 3.通过举例分析理解技术与其他学科的相互关系。 4.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讨论理解技术的两面性。 5.理解知识产权及专利制度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交流、讨论,养成技术意识,破除对技术及创新的神秘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技术活动,培养创新意识。2.增强法制观念,自觉抵制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创新对技术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自觉抵制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难点:理解科学活动与技术活动的区别和联系。 四、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对第一章第一节“技术的的价值”的学习,学生对技术是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有了一定的认识,对技术“因人而生,为人服务”有了一定的了解,形成了对学习技术课程的欲望和兴趣。但是对技术仍有一定的神秘感,对技术的内涵,即内在特性还不够了解。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材分析: 这是学生学习通用技术后的第二节内容,在前面一节的学习中,学生感悟了技术的价值和魅力,对技术的含义有了一定的了解,懂得技术“因人而生、为人服务”,是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这一节要学习技术的基本特性,这里讲的基本特性并非是技术的本质,技术的本质是指诸多技术基本性质中最根本最核心的特性,这里要加以区别,教材中讲述了5种基本特性: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等,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中的学习目标可以看到,这一节由两个需要学生理解的性质是综合性和两面性,其他的性质只要求指导和了解既可,所以教学是要有所侧重。教材在最后的思考题是:你认为技术还有那些特性?请作具体说明。通过这个思考,学生会自然而然的将课本知识向课外延伸,给学生提供了一定的拓展空间,这一点要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 技术的目的性,教材首先指出技术都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的成果。而每一项具体的技术又一定是为人们某方面具体的需求服务的。然后用案例“助听器的发明”加以具体阐述。并指出技术的目的性体现在丰富多彩的技术活动之中。是推进技术不断优化和不断发展的源动力。对于这个案例的处理,要注意它是为了“技术都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的成果”这个论点进行说明的,所以在分析这个案例时,先要让学生分析,助听器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接着要分析,为了达到之一目的,人们都作了些什么,?又是如何去做的?。 技术的创新性,教材首先指出创新的重要性:创新是技术的核心所在,也是对人类富有挑战意义的内在原因。教材的“小辞典”包括随后的“讨论”就是要让学生正确理解创新的概念,告诉学生:技术创新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理解,要让学生认识到创新不一定就是发明,不要把创新看得太神秘,关键是突出一个“新”字。然后教材进一步明确技术创新常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并利用“瓦特蒸汽机”的例子说明技术发明对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老师可以补充像“超导技术”、“纳米技术”等,也可以让学生举一些身边发生的案例来进行说明。教材中技术的创新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历程,可以理解为技术的创新不是一帆风顺的,要培养自己百折不挠、实事求是、不怕困难、追求创新的良好态度与品质;技术创新没有止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谁也不知道将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子。这也正是创新对人类富有挑战意义的魅力所在。 技术的综合性,教材分成了三块进行了阐述:一是技术具有跨学科性,每项技术都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多方面的知识,教材举了小板凳的例子,教师可以让学生寻找一些身边的常用物品加以阐述;二是技术与科学的区别和联系,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 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定量分析法 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层次分析法一致性检验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对一些较为复杂、较为模糊的问题作出决策的简易方法,它特别适用于那些难于完全定量分析的问题。它是美国运筹学家T. L. Saaty 教授于70年代初期提出的一种简便、灵活而又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 §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与步骤 人们在进行社会的、经济的以及科学管理领域问题的系统分析中,面临的常常是一个由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众多因素构成的复杂而往往缺少定量数据的系统。层次分析法为这类问题的决策和排序提供了一种新的、简洁而实用的建模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建模,大体上可按下面四个步骤进行: (i)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ii)构造出各层次中的所有判断矩阵; (iii)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iv)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下面分别说明这四个步骤的实现过程。 1.1 递阶层次结构的建立与特点 应用AHP分析决策问题时,首先要把问题条理化、层次化,构造出一个有层次的结构模型。在这个模型下,复杂问题被分解为元素的组成部分。这些元素又按其属性及关系形成若干层次。上一层次的元素作为准则对下一层次有关元素起支配作用。这些层次可以分为三类: (i)最高层:这一层次中只有一个元素,一般它是分析问题的预定目标或理想结果,因此也称为目标层。 (ii)中间层:这一层次中包含了为实现目标所涉及的中间环节,它可以由若干个层次组成,包括所需考虑的准则、子准则,因此也称为准则层。 (iii)最底层:这一层次包括了为实现目标可供选择的各种措施、决策方案等,因此也称为措施层或方案层。 递阶层次结构中的层次数与问题的复杂程度及需要分析的详尽程度有关,一般地层次数不受限制。每一层次中各元素所支配的元素一般不要超过9个。这是因为支配的元素过多会给两两比较判断带来困难。 下面结合一个实例来说明递阶层次结构的建立。 例1 假期旅游有、、3个旅游胜地供你选择,试确定一个最佳地点。在此问题中,你会根据诸如景色、费用、居住、饮食和旅途条件等一些准则去反复比较3个侯选地点。可以建立如下的层次结构模型。 目标层选择旅游地 准则层景色费用居住饮食旅途 措施层 1.2 构造判断矩阵 层次结构反映了因素之间的关系,但准则层中的各准则在目标衡量中所占的比重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方法的演变及原因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方法的演变及原因 摘要:本文以特定时期著名的语法理论和语法著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方法在一个世纪的演变与发展,并试图找出语法研究方法演变与发展的原因。 关键词:语法研究、方法 一、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概况 1898年,马建忠参阅西洋语法,写出了《马氏文通》,才标志着中国现代语法学的全面建立。1924年,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问世,这是以白话文为对象,全面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的第一部力作。《新著国语文法》建立句本位,打破了《马氏文通》以来的“词类本位”的传统。他把句子划分成主语、述语、宾语、补足语、形容性的附加语、副词性附加语等六种成分,第一次明确地规定了分析句子的方法,建立了完备的现代汉语语法体系。这个时期,语法专题论文较少,最重要的当推赵元任的《北京、苏州、常州语助词的研究》(1926)。1938年,陈望道等人在上海发起了关于文法革新的讨论,这场讨论的目的是“以科学的方法严谨的态度缔造中国文法体系”。真正建立起新的汉语语法体系的是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1942)和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1943)此外,还有高名凯的《汉语语法论》(1948)美国赵元任的《国语入门》(1948)(《北京口语语法》)等重要作品问世。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给汉语语法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由于党和政府的提倡,社会上很快掀起了学习语法修辞的热潮。这个

时期可以称作语法学的发展时期。毛泽东对有关人士指示:“在报上写文章及为学校写文法教科书”,要在全社会普及“文法教育”。1951年6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从此开始普及语法知识,重要的著作有吕叔湘、朱德熙的《语法修辞讲话》(1951)、吕叔湘的《语法学习》(1951)和张志公《汉语语法常识》(1952)等。一些学者进行科学的语法研究,对当时及以后的语言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丁声树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王力的《汉语史稿》和陆志韦的《汉语构词法》等。这个时期的语法研究还有一项引人注目的成果,即教学语法。中国第一次有了全国统一使用的教学语法体系——“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它划分词类是根据词的意义和语法特点,往往对每类词的语法特点都详加说明,分析句子时采用中心词分析法,在确定主语宾语时不依据施受关系,而大体依据位置的先后。到了新时期,汉语语法研究空前活跃,空前繁荣,空前深入,是语言学科中发展最快的一个部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吕叔湘的《汉语语法分析问题》(1979)、朱德熙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1980)影响深远。80年代以来,研究的实践越来越证明,对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来说,“多角验证”的思路是既宽展又有效的。90年代以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比以往更加活跃,研究领域涉及汉语语法的各个方面,研究队伍更加壮大,取得的成果更加引人注目,新的理论、新的见解被提出来。“三个平面”理论、本位理论、配价语法、汉语的时体研究等问题都成为二十世纪末汉语语法研究的热点。这个时期,进一步加强了句法

层次分析法的计算步骤

8.3.2 层次分析法的计算步骤 一、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运用AHP进行系统分析,首先要将所包含的因素分组,每一组作为一个层次,把问题条理化、层次化,构造层次分析的结构模型。这些层次大体上可分为3类 1、最高层:在这一层次中只有一个元素,一般是分析问题的预定目标或理想结果,因此又称目标层; 2、中间层:这一层次包括了为实现目标所涉及的中间环节,它可由若干个层次组成,包括所需要考虑的准则,子准则,因此又称为准则层; 3、最底层:表示为实现目标可供选择的各种措施、决策、方案等,因此又称为措施层或方案层。 层次分析结构中各项称为此结构模型中的元素,这里要注意,层次之间的支配关系不一定是完全的,即可以有元素(非底层元素)并不支配下一层次的所有元素而只支配其中部分元素。这种自上而下的支配关系所形成的层次结构,我们称之为递阶层次结构。 递阶层次结构中的层次数与问题的复杂程度及分析的详尽程度有关,一般可不受限制。为了避免由于支配的元素过多而给两两比较判断带来困难,每层次中各元素所支配的元素一般地不要超过9个,若多于9个时,可将该层次再划分为若干子层。 例如,大学毕业的选择问题,毕业生需要从收入、社会地位及发展机会方面考虑是否留校工作、读研究生、到某公司或当公务员,这些关系可以将其划分为如图8.1所示的层次结构模型。 图8.1 再如,国家综合实力比较的层次结构模型如图6 .2: 图6 .2 图中,最高层表示解决问题的目的,即应用AHP所要达到的目标;中间层表示采用某种措施和政策来实现预定目标所涉及的中间环节,一般又分为策略层、约束层、准则层等;最低层表示解决问题的措施或政策(即方案)。 然后,用连线表明上一层因素与下一层的联系。如果某个因素与下一层所有因素均有联系,那么称这个因素与下一层存在完全层次关系。有时存在不完全层次关系,即某个因素只与下一层次的部分因素有联系。层次之间可以建立子层次。子层次从属于主层次的某个因素。它的因素与下一层次的因素有联系,但不形成独立层次,层次结构模型往往有结构模型表示。 二、构造判断矩阵 任何系统分析都以一定的信息为基础。AHP的信息基础主要是人们对每一层次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给出的判断,这些判断用数值表示出来,写成矩阵形式就是判断矩阵。判断矩阵是AHP工作的出发点,构造判断矩阵是AHP的关键一步。 当上、下层之间关系被确定之后,需确定与上层某元素(目标A或某个准则Z)相联系的下层各元素在上层元素Z之中所占的比重。 假定A层中因素Ak与下一层次中因素B1,B2,…,Bn有联系,则我们构造的判断矩阵如表8.16所示。 表8.16 判断距阵 Ak B1 B2 …Bn

语言学概论分类模拟语法(四)

语言学概论分类模拟语法(四) 分析题 1. 分析下面两个有歧义的语言片段,分析造成歧义的原因: (1)你这倒霉蛋的弟弟(2)三个艺术学院的学生 答案:(1)你这倒霉蛋的弟弟 属于组合歧义中的词义歧义,语义指向不同造成歧义。“倒霉蛋”可以指向“我”,意思是我是个倒霉蛋,我有个弟弟。“倒霉蛋”还可以指向“弟弟”,意思是我的弟弟是个倒霉蛋。 (2)三个艺术学院的学生 属于组合歧义中的语法歧义,层次不同造成歧义。“三个”可以修饰“艺术学院”,意思是有三个艺术学院,学生是这三个艺术学院的。“三个”也可以修饰“学生”,意思是艺术学院的三个学生。 2. 分析下面语段的层次,并说明其中含有哪几个词组、哪几个词、哪几个语素: 两本儿书、一份报纸我都收起来了。 答案:分析下面语段的层次,并说明其中含有哪几个词组、哪几个词、哪几个语素: 词组:两本儿书一份报纸我都收起来了 词:两本书一份报纸我都收起来了 语素:两本书一份报纸我都收起来了 3. 下面是台湾高山族阿眉斯语的一些句子和对应的汉语意义: nipatafaj kaku tiniraan. 我去陪伴他。 陪伴我他 niala tnira tura awaw. 他去拿那盏灯。 拿他那灯 u parakataj tmi. 阿麦是司机。 是司机阿麦 tku wama nimi. 阿麦父亲叫古拉斯。

古拉斯叫父亲阿麦 nitala hu kaku tmian. 我再去等一下阿麦。 等再我阿麦 niama kami tmian. 我们去阿麦那儿玩。 去玩我们阿麦 (1)写出上述材料反映的句子成分的语序。 (2)上述材料反映出来的表人专名有什么语法范畴? (3)上述材料反映出来的人称代词有什么语法范畴? (4)上述语法范畴是用什么语法手段表示的? (5)写出阿眉斯语表示宾格的语素。 答案:(1)上述材料反映阿眉斯语的句子成分的优势语序是BAC,即动词——施事——受事。 (2)上述材料反映表人专名的语法范畴有“格”,包括主格(如阿麦的主格mi)、所有格(如阿麦的形容词性所有格nimi和名词性所有格mian)和宾格(如阿麦的宾格mian)。 (3)上述材料反映出来的人称代词的语法范畴有“格”和“数”,“格”包括主格(如他nira)、宾格(如他iniraan),“数”包括单数(如我kaku)和复数(如我们kami). (4)上述语法范畴是用外部附加(ni)和内部屈折(如kaku—kaini)表示的。 (5)阿眉斯语表示宾格的语素有前加的i和后加的an。 4. 试以变换分析法说明下列句子的意义差异。 (1)墙上挂着画。 (2)台上演着梆子戏。 (3)山上架着炮。 答案:以上句子可以变换为: (1)墙上挂着画。………………………………………(1)a画挂在墙上。√ (2)台上演着梆子戏。…………………………………(2)a梆子戏演在台上。× (3)山上架着炮。………………………………………(3)a炮架在山上。√ (1)墙上挂着画。………………………………………(1)b墙上正在挂画。× (2)台上演着梆子戏。…………………………………(2)b台上正在演梆子戏。√ (3)山上架着炮。………………………………………(3)b山上正在架炮。√ 通过变换可见:“挂”的语义特征[+存现][-持续],“演”的语义特征[-存现][+持续],“架”的语义特征[+存现][+持续],即(1)墙上挂着画。表示存现、附着。(2)台上演着梆子戏。表示持续。(3)山上架着炮。有歧义,既可表示存现,又可表示持续。

自然辩证法-论技术的本质

自然辩证法概论 论文题目:论技术的本质 时间:2014.12 论技术的本质 对于技术本质的研究,是技术哲学的一个基本而且重要的理论问题。技术,从广义上讲,是按照某种有价值的实践目的来控制、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

人自身的全部活动中所应用的一切手段、方法和知识等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包含三个方面:与物质性、经济性相关的技术;建立并规定社会关系和组织关系的技术;在专门的科学部门,如哲学、语言、艺术创作中用到的技术,即精神技术。狭义上的技术是人类为满足社会需要而依靠自然规律和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来创造、控制、应用和改进人工自然系统的手段和方法。技术的存在取决于人们的需要,并满足其需要;早期人类创造及使用技术是为了解决其基本需求。而现在的技术则是为了满足人们更广泛的需求和欲望,并需要一巨大的社会结构来支撑它。理解技术的本质[1],需要先了解技术的范畴是活动过程,技术的目的是为了人类控制和掌握世界。 我认为从农民的耕种的方式的转变就能说明什么是技术的本质。在我那里的人们都是靠自己的双手,通过辛勤劳动来种植庄稼。很久以前,社会技术发展还不是很成熟,家乡人们的种植经验都是祖祖辈辈在耕种过程中长期观察大自然,及农作物生长的条件而积累下来的。才有了现在的我们知道在什么季节里种植什么样的作物,什么时候该对农作物进行修枝、除虫、除草等活动。而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聪慧的人们发明、创造了很多自动化、机械化的机器,这些机器帮助很多农民走向了机械化耕作作物的时代,大大减少了耕作的人力与物力。 从上面农民耕种的变化可以清晰地看出,技术的本质,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技术活动;狭义的是指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方法和手段;广义的是指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类自身的方法和手段;二是技术成果,是技术理论、技术工艺与技术产品。其中技术理论是在科学理论应用于工程实践的过程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是科学理论与工程实践的中介。技术与人是在矛盾中共同发展的,技术是由人开发的,技术的产生也是人类造成的,技术产生之后,人们会利用技术去生产一些产品以服务社会,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人们肯定会技术提出新的要求,这也会促使新技术的产生,所以技术离不开人,人也离不开技术。 技术是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和科学知识的发展而发展。当人类首次用石头做成原始的劳动工具--石器工具,实现了从猿到人的转变,从而也揭开了人类改造自然的历史序幕时,就有了技术的最初萌芽。在原始的刀、斧、弓、箭等工具的制造中,在狩猎、饲养、栽培的农牧业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生产经验和劳

层次分析法的详细步骤.doc

层次分析方法 倪致祥主讲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多准则思维的方法,它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把人们的思维过程层次化和数量化,在目标结构复杂且缺乏必要的数据情况下尤为实用。自70年代美国运筹学家Saaty T.L.提出以来,此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发展很快。 过去的物理是建立在纯化的实验和理想化的模型的基础上,去分析和探索物质世界最基本的规律。现代物理则开始呈现出一种研究复杂性现象的趋势,除了把物理知识应用到其它更复杂的科学领域,建立象量子化学、生物物理、量子生物学等交叉学科之外,在物理领域的本身也一反过去研究理想模型的惯例,开始向非理想、不规则的复杂现象进军。非晶态、无序、混沌、多体等问题正在吸引许多物理学家的注意。对这些复杂问题,传统的纯定量分析方法越来越变得软弱无力,需要借助于定性分析的方法来整体考虑。因此,层次分析方法也许会给我们提供帮助。 问题1 某工厂在扩大企业自主权后,厂领导正在考虑如何合理地使用企业留成的利润。在决策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有 (1)调动职工劳动生产积极性; (2)提高职工文化水平; (3)改善职工物质文化生活状况。 请你对这些因素的重要性进行排序,以供厂领导作参考。 分析和试探求解 这个问题涉及到多个因素的综合比较。由于不存在定量的指标,单凭个人的主观判断虽然可以比较两个因素的相对优劣,但往往很难给出一个比较客观的多因素优劣次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能不能把复杂的多因素综合比较问题转化为简单的两因素相对比较问题呢?运筹学家想出了一个好办法:首先找出所有两两比较的结果,并且把它们定量化;然后再运用适当的数学方法从所有两两相对比较的结果之中求出多因素综合比较的结果。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 进行两两相对比较,并把比较的结果定量化。 首先我们把各个因素标记为B1:调动职工劳动生产积极性;B2:提高职工文化水平;B3:改善职工物质文化生活状况。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在进行定性的成对比较时,人们头脑中通常有5种明显的等级:相同、稍强、强、明显强、绝对强。因此我们可以按照下表用1~

语义分析

三、词法、语法、语义分析结合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在实现词法、语法分析程序的基础上,编写相应的语义子程序,进行语义处理,加深对语法制导翻译原理的理解,进一步掌握将语法分析所识别的语法范畴变换为某种中间代码(四元式)的语义分析方法,并完成相关语义分析器的代码开发。 二、实验内容 语法制导翻译模式是在语法分析的基础上,增加语义操作来实现的。对于给定文法中的每一产生式,编写相应的语义子程序。在语法分析过程中,每当用一个产生式进行推导或归约时,语法分析程序除执行相应的语法分析动作之外,还要调用相应的语义子程序,以便完成生成中间代码、查填有关表格、检查并报告源程序中的语义错误等工作。每个语义子程序需指明相应产生式中各个符号的具体含义,并规定使用该产生式进行分析时所应采取的语义动作。这样,语法制导翻译程序在对源程序从左到右进行的一遍扫描中,既完成语法分析任务,又完成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方面的工作。 输入:包含测试用例,如由无符号数和+、?、*、/、(、)构成的算术表达式的源程序文件。 输出:将源程序转换为中间代码形式表示,并将中间代码序列输出到文件中。若源程序中有错误,应指出错误信息。 三、实验设计 语法制导翻译模式实际上是对前后文无关文法的一种扩展。一般而言,首先需要根据进行的语义工作,完成对文法的必要拆分和语义动作的编写,从而为每个产生式都配备相应的语义子程序,以便在进行语法分析的同时进行语义解释。要求从编译器的整体设计出发,重点通过对实验二中语法分析程序的扩展,完成一个编译器前端程序的编写、调试和测试工作,形成一个将源程序翻译为中间代码序列的编译系统。 对文法G3[<算术表达式>]中的产生式添加语义处理子程序,完成无符号数的四则运算的计值处理,将输入的四则运算转换为四元式形式的中间代码。本实验只进行了算术表达式四元式的翻译。 四、源代码 1、在.h文件中添加了 //语义分析部分 #define PMAX 5//define 后面不加括号,定义产生式符号属性字符串的长度 int NXQ=0; /*全局变量NXQ用于指示所要产生的下一个四元式的编号*/ int NXTemp=1;//整型变量NXTemp指示临时变量的编号 int SentenceCount=1;//存放文件中句子的个数 struct QUATERNION /*四元式表的结构*/ { char op[PMAX]; /*操作符*/ char arg1[PMAX]; /*第一个操作数*/ char arg2[PMAX]; /*第二个操作数*/ char result[PMAX]; /*运算结果*/ }pQuad[256]; /*存放四元式的数组*/ char EBracket_Place[PMAX];//(E)的语义属性

语义指向分析刍议

语文研究 1998年第3期(总第68期) 语义指向分析刍议 周 刚 80年代以来,我国汉语语法研究出现了一种新的语义分析方法,就是语义指向分析。随着语法研究从描写到解释不断深入和发展,语义指向分析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对这一方法的系统探讨和研究还不多见,本文旨在对语义指向分析的演进、类型、作用和语义指向的形式标志等问题加以探讨,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语义指向分析的演进 1 1 语义指向分析的来源 关于语义指向分析的来源,语法学界已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陆俭明1995)语义指向分析产生于80年代,胡树鲜(1982)在 两组副词的语义特点及其多项作用点 一文中已有萌芽,沈开木(1983)开始提到语义关系上的 指向 ,而第一次完整使用语义指向这个术语的是刘宁生(1984)。另一种则认为(沈开木1996),语义指向是由 指向 演化而来, 指向 是吕叔湘对沈开木(1983)一文审稿时提出来的,后来邵敬敏(1985)提出 语义指向 这一术语。 笔者有不同的看法。其实语义指向分析的源头还可以追溯到60年代,文炼(1960)就已指出汉语的句子在形式和意义上的不一致性,并且具体分析了这种语法现象: 他洗衣服洗得干干净净。 他看小说看得着了迷。 第 两句的格式相同,都是 主 谓 宾 谓(重用) 补 。但是表达的语义关系不完全一样:第 句的补语是说明宾语的,而第 句的补语是说明主语的。 文章虽然没有用到 语义指向 这一术语,但是使用了 说明 一词,相当于语义的指向。接着,李临定(1963)进一步讨论了有关补语跟其他成分的语义关系问题,却也没有使用 语义指向 这一术语,而延续使用 说明 一词。语义指向分析方法至此呈现萌芽状态。到70年代末,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1979)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 在语义上A指向C 的说法: 也有这种情形:论结构关系,A应该属于B,但是在语义上A指向C,例如:(a) 圆圆的排成一个圈 (圆的圈)|(b) 走了一大截冤枉路 (走得冤枉)|(c) 几个大商场我都跑了 (都总括几个)。 吕先生提纲挈领地分析了形容词状语、定语和副词状语三种成分的语义指向,为语法研究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进入80年代,沈开木(1983)开始使用 指向 这一术语,分析了 也 字语义上的 多项指向 问题。刘宁生(1984)首次使用 语义指向 这一术语,论述了在句首的 在 介词结构的语义指向,指出 在 句法上是全句的修饰语,其语义指向却不一致,有时指向主语,有时指向谓语。此后, 语义指向 这一术语就使用开了,运用语

技术分析的3大基石

技术分析的三大基石 上面谈到,必须设计技术指标来表示顺势而行/物极必反,然后将技术指标应用到实战中,但是,在设计技术指标前必须研究一下几个问题: 1.技术分析的理论基础 2.投资的基本原则 本章节讨论技术分析的理论基础 技术分析的理论基础,三大基石: 基石一:Market Action Discount Everything(市场行为代表/反映一切)基石二:Price Move In Trends(价格按趋势方式变动) 基石三:History Repeats Itself(历史会重演) 这3大基石是技术分析的理论基础和前提,没有这3大基石,技术分析研究就没有方向,研究技术分析就没有意义. 网上,几乎所有关于技术分析的三大基石的书籍,讲座,言论对这3大基石的解读基本上都是相互复制,摘抄,乱七八糟,毫无逻辑性,从表面上而不是从本质上解读,都自我陶醉,自我欣赏,实际上是错误的/片面的/误导的/胡乱解读的. 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技术分析. 广义的技术分析的范围很广泛,凡是研究证券价格极其变化规律的理论,技术指标等都是技术分析.技术分析是相对于基本面分析而言,基本面分析是研究证券的各种属性以及影响其价格变化的各种因素. 侠义的技术分析是可以在软件上运行的,有具体的/明确的买卖标准的技术指标.我 称之为实战技术分析. 首先讨论广义的技术分析,可以称之为理论技术分析,比如道氏理论,亚当理论,波浪理论,江恩法则,随机漫步理论等,理论技术分析的理论/学说/言论/书籍等非常非常多,也非常非常乱.其基本特点是: 1.99.99%以上的理论是错误的/片面的/表面的/非本质的/胡乱解读的,没有逻辑性, 科学性,可行性.上面已经谈到: 2.几乎只有道氏理论,亚当理论,波浪理论是正确的,有一定价值的,但是,这些理论只能给你提供操作的基本思路和方向,不能直接应用到具体的操作中.也就是说,这些理论 只能说,不能做.如果不掌握这些理论的本质,即便你花10年,20年,一辈子时间研究这些理论也没有用.他们都告诉你:要怎么怎么样,要顺势而为,要认清趋势.....,但是,如何顺势而为,如何认清趋势,如何用这些理论赚钱?---这些理论没有给出具体答案.你只能自己找答案. 道氏理论,亚当理论,波浪理论等都是讲一个道理:要顺势而为,就这样简单,你只要深刻理解顺势而为的重要性,了解顺势而为的本质即可,不一定要花大量时间研究这些理论.具体应该如何顺势而为,如何认清趋势,如何用这些理论赚钱?-需要你自己慢慢研究和琢磨,想从网上/书中直接找到答案—绝不可能. 反过来讲也是正确的:你要想找到答案,你必须认真研究道氏理论,亚当理论,波浪理论等,要深刻理解这些理论的本质.这不是一朝一夕,短期你能办到的,这些理论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非常非常难,需要你结合模拟操作,实战操作慢慢反复体会/琢磨/思考/研究,很多时候,你可能在付出惨痛的代价之后才真正理解这些理论的本质.可以说,你的思想,理念,想法,你对这些理论的理解至少够写10本书,甚至是100本书之后你才真正理解这些

层次分析法示例

中国计量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90后”员工工作满意度研究 ——基于杭州的实证 A Research on Job Satisfaction of the Post-90s Staffs —Based on the Empirical Study of Hangzhou 学生姓名学号 学生专业工商管理班级 1 二级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指导教师 中国计量学院 2014年5月

郑重声明 本人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本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培养单位。 学生签名:日期: 2014年5月20日

分类号:F272.9 密级:公开 UDC:33 学校代码:10356 中国计量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90后”员工工作满意度研究 ——基于杭州的实证 A Research on Job Satisfaction of the Post-90s Staffs —Based on the Empirical Study of Hangzhou 作者学号 申请学位管理学学士指导教师 学科专业工商管理培养单位中国计量学院 答辩委员会主席评阅人 2014 年 5 月

致谢

“90后”员工工作满意度实证研究 ——基于杭州的实证 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日渐形成和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国内各行各业的企事单业员工都承受着远超以往的工作压力。作为国家的希望,当“90后”这批新时代的生力军开始踏上职场之后,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如何,影响他们工作满意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职场,便成了人们关心的问题,这即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杭州市123位企事业单位“90后”员工工作满意度现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如下: (1)“90后”企事单业员工工工作满意度现状总体水平处于正常水平,但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2)“90后”企事单业员工对“同事关系”的满意度最高,而对“工作强度”的满意度最低; (3)除性别以外,不同教育程度、单位性质和收入状况对于“90后”企事单业员工的工作满意度的多数影响因素都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90后”员工;工作满意度;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272.9

义素分析

○对下面各组词进行义素分析。 1.名词 a.毛笔铅笔圆珠笔钢笔粉笔 毛笔:[+书写用具]、[+笔头用毛制成]、[+用墨汁书写] 铅笔:[+书写用具]、[+笔心用石墨或加颜料的黏土制成]、[+用笔心材料书写] 圆珠笔:[+书写用具]、[+笔尖是小圆钢珠]、[+用油墨书写] 钢笔:[+书写用具]、[+笔头用金属制成]、[+用墨水书写] 粉笔:[+书写用具]、[+笔身用白垩、熟石膏粉等制成]、[+用笔身材料书写] (注:为了简明,每词只注出具有的义素。不具备的义素一对比便知。) b.哥哥弟弟姐姐妹妹 哥哥:[+同胞]、[+年长]、[+男性] 弟弟:[+同胞]、[-年长]、[+男性] 姐姐:[+同胞]、[+年长]、[-男性] 妹妹:[+同胞]、[-年长]、[-男性] 2.动词 动词的义素结构模式可概括为{动词}=[主体、方式、动作、客体、结果]。试分析下列各组动词的义素结构模式。 a.切砍剁削 {切}=[+用刀、+向下、-用猛力、+分开、+物体本身、+成块状或片状] {砍}=[+用刀斧、+向下、+用猛力、+分开、+物体本身、+成块状] {剁}=[+用刀斧、+向下、+用猛力、+分开、+物体本身、+成小块或碎末状] {削}=[+用刀、+向下、-用猛力、+分开、+物体表层、+成片状] b.坐蹲站 {坐}=[+身体动作]、[+臀部着物]、[-脚部支撑身体重量]、[-直着身体] {蹲}=[+身体动作]、[-臀部着物]、[+脚部支撑身体重量]、[-直着身体] {站}=[+身体动作]、[-臀部着物]、[+脚部支撑身体重量]、[+直着身体] c.走跑跳 {走}=[+脚部动作]、[+双脚交互运动]、[+向前]、[+迅速]、[+用力] {跑}=[+脚部动作]、[+双脚交互运动]、[+向前]、[+迅速]、[+用力] {跳}=[+脚部动作]、[-双脚交互运动]、[+向前]、[+迅速]、[+用力] 3.形容词 请用义素分析法对下列词的词义进行辨析和描写。 优秀优良优异良好 优秀:[+好]、[+用于成绩]、[-修饰习惯]、[+修饰人才]、[-修饰品种]、[+程度2] 优良:[+好]、[+用于成绩]、[-修饰习惯]、[-修饰人才]、[+修饰品种]、[+程度1] 优异:[+好]、[+用于成绩]、[-修饰习惯]、[-修饰人才]、[-修饰品种]、[+程度3] 良好:[+好]、[+用于成绩]、[+修饰习惯]、[-修饰人才]、[-修饰品种]、[+程度0] (注:程度0表示基础级,1、2、3表示程度渐高。)?第七章语用 ?语用,即语言的使用。语用学(pragmatics)是语言学的一门新兴学科,也是符号学 (semiotics)的一个部门。它研究语言符号同符 号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即研究人们怎样运用语言 符号进行交际。它从语言使用的角度,探讨人们 在用语言进行交际时出现的种种现象及其规律。 ?第一节语用要素 一、语用要素概说 ?一次言语交际,必须具备以下要素:发话人(sender)、受话人(receiver)、话语 (discourse)、语境(context)。 ?发话人是言语行为的主体,受话人是言语行为的客体,话语是联系主、客体的媒介,语境是 言语行为存在的环境。 ?我们理解的语境是:与言语行为密切相关的各种主客观因素构成的交际环境。主要包括三个 方面: ?(1)言辞语境:前后词、前后语、上下段等。 ?(2)情景语境:交际时的具体情景因素构成的语境,如时间、地点、场合、受众(如人数 多少)等。 ?(3)社会语境:言语交际双方具有的社会人文因素所构成的语境,如地位、职业、性别、 年龄、信仰、情绪、修养等。 ?第二节语用行为 一、什么是语用行为 ?语用行为是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行为,也叫言语行为(speech act)。如问“这书是不是你 的?”你可以用点头这种身体行为表示肯定回答, 也可以用“是的。”这种言语行为进行回答,两 者是等价的。因此,言语行为和其他行为一样, 也是人类重要的行为。 二、语用行为的类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