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科上册第六单元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科上册第六单元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科上册第六单元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科上册第六单元试卷及答案

共4页,第1页 共4页,第2页

密 封 线

校名 班级 姓名 座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五年级数学科第六单元检测卷

评分:

一、判断题。(共6分,每题1分)

1、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

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一个三角形面积的2倍。 ( )

3、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

4、把一个长方形的框架挤压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减少了。 ( )

5、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底和高也一定相等。 ( )

6、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两条直角边的积除以2。 ( )

二、选择题。(共6分,每空1分)

1、已知梯形的面积是42.5dm 2,上底是3dm,下底是7dm,求它的高正确列式是( )。

A.42.5×2÷(3+7)

B.42.5÷(3+7)

C.42.5÷(3+7-3)

D.42.5×2÷(7-3)

2、如右图,阴影部分的面积( )空白部分的面积。

A.>

B.=

C.<

D.无法确定 3、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底也相等。如果三角形的高是6cm,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高是( )cm 。

A.3

B.6

C.12

D.18

4、能拼成一个长方形的是两个完全一样的( )三角形。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D.任意

5、一堆钢管,最上层4根,最下层8根,相邻两层均相差1根,这堆钢管共( )根。

A.35

B.32

C.49

D.30

6、把一个平行四边形任意分割成两个梯形,这两个梯形中( )总是相等的。

A .高

B .面积

C .周长 D.上下两底的和

三、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 1900平方厘米=( )平方米 4.31公顷=( )平方米

5平方米8平方分米=( )平方米=( )平方分米

2、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沿着( )剪开,能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与平行四边形的( )和( )一样长。

3、用字母表示下面各图形的面积公式:

平行四边形( )

三角形( )

梯形( )

4、一个三角形的底为8dm ,高为3dm ,它的面积是( )dm 2。

5、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24dm 2,底是3dm,高是( )dm 。

6、一个近似梯形的花坛,高是10m,上、下底之和是16m,面积是( )m 2。

7、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4厘米,高是9厘米,它的面积是( );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是( )。

8、用面积都是17.5平方分米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高是5分米,那么这条高所在的底边是( )厘米。

9、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不变,高扩大5倍,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10、一个三角形比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的面积少50平方厘米,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

11、一块梯形玉米实验基地,它的面积是968 m 2,上底是18m ,高是22m ,下底是( )m 。

12、从一个上底为6cm,下底为8cm,高为3cm 的梯形里面剪去一个最大的平行四边形,剩下部分的面积是( )cm 2。

共4页,第3页 共4页,第4页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四、计算。(共34分)

1、口算。(共10分,每题1分)

12.5×8= 1.5÷15= 3.6÷4= 3÷5= 1.6×3=

180×0.1= 0.24÷0.8= 12÷0.5= 6.12÷6= 3.22÷0.7=

2、计算下面各图形的面积。(共12分,每题4分)

1.

2.

3.

3、求下面组合图形或阴影部分的面积。(共12分,每题4分)

五、动手操作。(6分)

在下面的方格纸中画出一个面积是8cm 2的平行四边形和一个面积是6cm 2的三角形。(假定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cm 。)

六、解决问题。(共28分)

1、一块平行四边形玻璃,底为5m,高为4m,每平方米玻璃售价为48元。买这块玻璃需要多少元?(5分)

2、三角形的底边长26米,比高长6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5分)

3、黄大伯利用一面墙围成一个鸡舍(如图)。已知所用篱笆全长11.5m 。这个鸡舍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6分)

4、一块三角形广告牌,底是10m,高是3.4m 。如果要用油漆刷这块广告牌,每平方米用油漆0.75kg,刷这块广告牌一面至少要用油漆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千克)(6分)

5、一块梯形的地面积为45平方米,下底是10米;上底是5米,求它的高是多少米? (6分)

4厘米

6厘米

16cm 12cm

14cm

共4页,第1页 共4页,第2页

校名 班级

姓名 座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五年级数学科第六单元检测卷(答案)

一、判断题。(共6分,每题1分)

×

× √ √ × √

二、选择题。(共6分,每空1分)

A B A B D A

三、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 0.19 43100 5.08 508

2、 高 底 高

3、 S=ah S=ah ÷2 S=(a+b)h ÷2

4、 12

5、 16

6、 80

7、 126平方厘米 63平方厘米 8、 70 9、 扩大5倍 10、50平方厘米 11、70 12、3

四、计算。(共34分)

1、口算。(共10分,每题1分)

100 0.1 0.9 0.6 4.8

18 0.3 24 1.02 4.6 2、计算下面各图形的面积。(共12分,每题4分)

(1)260平方厘米 (2)1200平方分米 (3)2700平方米

3、求下面组合图形或阴影部分的面积。(共12分,每题4分)

312平方米 84平方厘米 22平方厘米

五、动手操作。(6分)

六、解决问题。(共28分)

1、960元(5分)

2、260平方米(5分)

3、12.75平方米(6分)

4、13千克(6分)

5、6米(6分)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第六单元 本组教材以“父母之爱”为专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略读课文《慈母情深》、《学会看病》。这几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父爱、母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令人震撼,让人感动,引人思考。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紧扣“父母之爱”的专题安排,让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爱,加强与父母的沟通。 在本组教学中,要紧紧扣住“父母之爱”这一专题,整和全组教学资源,把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语文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学习课文,应引导学生重点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品读文本,再现情境并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文本,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口语交际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爱。习作应在联系生活、表达真情上下功夫,让习作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通过习作加强与父母的沟通。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洛杉矶、混乱、昔日、废墟、爆炸、瓦砾”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运用提问题的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过程与方法 披文入情,以读促思,在读中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父子的亲情,学会爱别人,增强做人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教学时间:两课时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并阅读同类的颂扬亲情的故事。如学生搜集有困难,教师可提供《背影》《血泪亲情泣天地》《无私母爱创造生命奇迹》《7岁女孩拯救母亲的感人故事》等文章给学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洛杉矶、混乱、昔日、废墟、爆炸、瓦砾”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学会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明确专题:各自默读本组课文的导语,说说本组专题的内容及学习要求。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古诗三首《山行》同步练习D卷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古诗三首《山行》同步练习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19题;共95分) 1. (8分)看拼音写汉字。 gǔn nèn xìnì ________动________红空________________水 páng kuìsùyān ________大________败严________________没 2. (3分)写出近义词 临时—________ 艰难—________ 灰暗—________ 3. (5分)《山行》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杜牧,诗里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4. (6分)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富裕—________ 粗犷—________ 强悍—________ 无限—________ 明亮—________ 兴旺—________ 5. (3分)选择加线字的正确读音。 模仿(mó mú) ________喝彩(hè hē)________有朝一日(zhāo cháo)________ 6. (9分)读拼音写汉字 qīng fēng jìng

________山________树石________ ________澈________景________争 ________声________狂________然 7. (5分)解释下列词语。 ①坐: ②红于: 8. (5分)照样子写句子 例:几个小朋友在院里做游戏。 院子里有几个小朋友在做游戏。 许多孩子在广场上放风筝。 9. (5分)按课文填空。 ________寒________径斜, ________。 停________, 霜________。 10. (5分)解释下列词语及句子。 远上寒山石径斜 ①寒山: ②径: ③远上寒山石径斜: 11. (5分)请你从这三首诗中选择一首你最喜爱的诗默写下来,并说说喜爱的理由。

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阅读

一、选择破折号的用法。(6分) A.表示声音延续 B.表示解释说明 C.表示意思转折 1.我一直想买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 2.“妈——”我一边喊,一边用眼睛搜寻母亲的身影。() 3.他等了十分钟,——他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 二、在下面句子中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2分) (1)()父亲平时工作繁忙,()他还是来参加我们的讨论会了。 (2)()我是一名学生,()我有责任把学习搞好。 (3)()他已经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了,我们()暂且原谅他这一回吧。 (4)她那么可怜,你()不想法帮助,()故意刁难,不是雪上加霜吗? 三、句子万花筒。(12分) 1、补充语句,并在括号里写出作者或出处。(2分) (1)爱亲者,不敢恶于人;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 ,非宁静无以致远.() 2、指出下面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3分) (1)看病还用学吗?你给我看看不就行 了?() (2)祖国就是地图上像一只金鸡的地 方。() (3)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 时。() (4)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 将头伏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 碌……() (5)柳树把湖水当镜子照,扬扬得意地欣赏自己的美丽的 姿态() (6)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3、缩句。(8分) (1).扁担两头的绳子挂着沉甸甸的货物。 (2).这位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似乎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 (3).我们舒展身子躺在一块被山风吹得干干净净的大石头上。 (4).一个穿着红背心的挑山工正在一步一步地向上登攀。 四、快乐阅读。 (一)我______地把握住生活的_____,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_______”也好,“_______”也好,这两个极端的______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_____下,我努力地向前______。(3分) 1.“哪一股风”指的是什么?(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破折号在这里起什么作用?(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理解段落中的第一句话。(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儿子摇摇晃晃地走了。从他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我就是想锻炼他,也领着他一道去,一路上指点指点,让他先有个印象,以后再按图索骡(jìjìn)。这样虽说可能留不下记忆的痕迹(jījì),但来日方长,又何必在这病中这分分秒秒呢?时间艰涩(sèsh è)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

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除法练习题及答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除法练习题及答案 ⒈ 据216×32=6912,很快写出下面各题的积。⒉ 口算。 0.8×7= 1.5×7= 1.32×8=0.7×8=10.3×2=5×0.6= ⒊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0.72×80.312×1 1.08×25.92×15 7.83×1.2×2.11.82×0.4. 1×0.45 21.6×32=2160×32=0.216×32=.16×32=16×320= 、十个边长为1.5分米的正方形铁圈,需要多少米的铁丝? 5、“a×30的积一定大于30”这句话对吗?请举例说明。 6、水果店运来了3筐苹果,每筐30.5千克,一共运来多少千克?如果每千克苹果售价2.6元,这些苹果一共可收入多少元? ⒈ 个1.6相加,用加法表示算式是,用乘法表示版式是,结果是。⒉ 0.486×7的积末尾有位小数。 ★⒉ 按一定的规律填数 3.125、_______、12.5、________、________、100。

★★⒊ 在方框里填上适当的数字 在积里标上小数点。 小数乘、除法练习——小数乘法 一、用竖式计算。 2.52× 3.41.08×0.12×0.44 0.042×0.5 0.76×0.3 0.25×0.046 三、学校平均每天用电17.3度,5月份一共要用电多少度?如果每度电0.5元,这个月要交电费多少元? 四、无锡灵山大佛高88米,是四川乐山大佛的1.15倍还多0.6米,四川乐山大佛的高度是多少米? 五、水果店每一天卖出苹果32.5千克,每二天卖出的是第一天的0.9倍。⒈ 第二天卖出苹果多少千克?⒉ 哪天卖得多?多多少千克? ⒈ 15名同学要过河,每位同学要过渡费0.6元,10元钱够不够? ★里填上“>”或“<”。 0.73×× ★★⒊ AB两数的和是12.1,如果A数缩小10倍,就与B数相等,B数是多少? ⒈ 根据108×145=15660,直接写出下列各式的积。 10.8×1.45= 1.08×1450=0.108×14.5=

五年级数学:找规律(五上)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找规律(五上)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五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页~60页例1,以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让学生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初感规律

同学们,今天上课之前我们先来个“猜一猜“的游戏,看谁能一猜就中! 1、(课件显示)猜一猜,猜一猜()里什么图形?(生猜圆形)下一个?学生跟说…… …… 师:咦,同学们猜得真准,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呢? 2、猜一猜是什么颜色的磁铁? 老师手里有绿色和红色两种颜色的磁铁,请你猜一猜我第一次拿出来的是什么颜色的磁铁?师出示第一次是红色的,猜第二个是什么颜色?第三个呢?…… 怎么一开始你们猜不准,现在都猜对了呢?说说理由。 小结揭题: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原来啊图形的排列,磁铁的排列都有着一定的规律。像这样有规律的排列现象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今天就让我们带着“火眼金睛“一起出发去找规律吧。[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观察场景,感知物体的有序排列 1、(课件出示教材例1场景图)师:我们一起看这一幅图,从图中,你都看到些什么?(盆花、彩灯、彩旗)你还发现了什么?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古诗三首《望天门山》同步练习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古诗三首《望天门山》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18题;共86分) 1. (7分)写汉字。 chē lún xiàn zàiɡōnɡbùzǒnɡzh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ìyīzǒu lùlún liú 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分)我是拼音小能手 zhōng duàn chǔ jiāng gū fān _____________________ 3. (8分)形近字组词 谈_______ 淡_______ 断_______ 续_______ 睛_______ 晴_______ 抓_______ 孤_______ 4. (6分)写出近义词 牢固—_______ 障碍—_______ 遇到—_______ 必须—_______ 掌握—_______ 扫除—_______ 5. (6分)多音字组词

蒙:méng_______、měng_______ 奇:jī_______、qí_______ 相:xiāng_______、xiàng_______ 6. (2分)读诗《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根据诗意写诗句 ①两岸的青山一会儿出现,一会儿又忽闪不见,一叶小舟正乘风破浪,从日边驶来。 _______ ②水波荡漾的晴天,景色真好,烟雨迷茫的雨天景色更加奇特。 _______ 7. (4分)根据解释写诗句 ①雄伟的天门山好像是被从中间冲断了一样,让长江浩荡的流经这古代楚国的旧地。_______ ②滔滔东流的江水,在天门山遇到巨大的障碍掉头向北流去。_______ ③分列长江两岸的天门山,就像迎着江水扑面而来。_______ ④在那水流湍急的地方,有一只小船乘风扬帆,从太阳升起的东边驶过来。_______ 8. (3分)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继续——_______ ②容易——_______ ③伤心——_______ 9. (4分)默写古诗 望天门山 李白 _______,

趣味数学五年级上册

趣味数学 开发者:数学组

《趣味数学》课程说明 《趣味数学》课程就是要把“数学有趣,数学有用,数学不难”的理念放在第一位,故名“趣味数学”。本课程让孩子在趣味化、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自主地建构数学知识,创设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使教学活动源于孩子生活,源于孩子好奇之事,引导孩子积极运用自己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让他们亲身感悟数学知识。根据自己对小学数学节本的了解,设计出有趣的数学课程,对学生进行无痕的引导,降低学生接受的难度。通过学生的探究和发现感受到有趣有用的数学。同时体会我们中国古代光辉的数学成就,有信心学好数学。 孩子除了在数学活动中学数学,用数学外,更多的时间则是在一日生活中学,在生活中用。孩子生活“数学化”,就是要让孩子积极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最大限度地开拓数学学习的空间、时间及学习内容,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 游戏是儿童最好的学习方式和途径,而数学语言却以简练 和逻辑为特点。为了把抽象的数学符号变为生动活泼的形象 符号,让儿童更乐于接受,更容易掌握,《趣味数学》将寓教 于乐的传统教学理念移植到单调枯燥的数学教学中,让孩子 在看图朗诵、动手动脑中潜移默化地掌握操作学习法、阅读 学习法、迁移类推学习法、发现学习法、尝试学习法等众多 学习方法,让孩子通过饶有兴趣的认知方式轻松掌握所学的 知识。 数学源自生活,也必将为生活服务。让孩子将所学数学知

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这是数学教育的真正目的所在。《趣味 数学》依托于儿童最熟悉与最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实现数学 知识生活化、情景化,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将 数学思维和数学知识渗透到每一节节程之中,让孩子在解决 实际问题过程中认知数学符号,掌握数学概念,形成数学思维,明白数理意义,亲近数学学科。 《趣味数学》为孩子们提供了一系列数学故事、益智问题和数学游戏。这些问题和活动为学生提供探索数学奥秘的机会,学生在参与这些数学游戏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价值,锻炼数学智慧,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本册教材设置集系统化、趣味化、生活化于一体,让学生 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构建数学概念,激发学习兴趣,培养 思维能力。本册教材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趣味性。书中的 许多内容都用卡通的形式出现,很快使学生以一种轻松的心 情进入书中的情境之中,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数学问题 的渴望。兴趣是入门的钥匙,用生动有趣的卡通故事把学生 带进数学王国,是学习数学的第一步。二是益智性。教材选 择了大量有助于学生数学思考的问题,通过这些题目的训练, 可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洞察力、分析能力、图形识别能力、想像力、形象思维能力等。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获得思维的训练。 数学是一个神秘的王国,在这里充满乐趣、智慧的挑战。希望这套教材为更多的学生走进数学王国,进而喜欢数学,用自己的智慧探索数学奥秘打开一扇大门。

小学四,五年级奥数找规律讲解与答案

第1讲找规律(一) 一、知识要点 观察是解决问题的根据。通过观察,得以揭示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规律,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找规律: 1.根据每组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找出规律,推断出所要填的数; 2.根据相隔的每两个数的关系,找出规律,推断出所要填的数; 3.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数据之间的联系,从而很快找出规律; 4.数之间的联系往往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只要言之有理,所得出的规律都可以认为是正确的。 二、精讲精练 【例题1】先找出下列数排列的规律,并根据规律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4,7,10,(),16,19 【思路导航】在这列数中,相邻的两个数的差都是3,即每一个数加上3都等于后面的数。根据这一规律,括号里应填的数为:10+3=13或16-3=13。 像上面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串数叫做数列。 练习1:先找出下列各列数的排列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2,6,10,14,(),22,26 (2)3,6,9,12,(),18,21 (3)33,28,23,(),13,(),3 (4)55,49,43,(),31,(),19 (5)3,6,12,(),48,(),192 (6)2,6,18,(),162,() (7)128,64,32,(),8,(),2 (8)19,3,17,3,15,3,(),(),11,3.. 【例题2】先找出下列数排列的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1,2,4,7,(),16,22 【思路导航】在这列数中,前4个数每相邻的两个数的差依次是1,2,3。由此可以推算7比括号里的数少4,括号里应填:7+4=11。经验证,所填的数是正确的。 应填的数为:7+4=11或16-5=11。 练习2:先找出下列数排列的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10,11,13,16,20,(),31 (2)1,4,9,16,25,(),49,64 (3)3,2,5,2,7,2,(),(),11,2 (4)53,44,36,29,(),18,(),11,9,8 (5)81,64,49,36,(),16,(),4,1,0 (6)28,1,26,1,24,1,(),(),20,1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古诗三首《暮江吟》同步练习C卷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古诗三首《暮江吟》同步练习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15题;共62分) 1. (4分)选择正确的读音 皇榜(huáng wáng)________ 滥杀无辜(làn nàn)________ 斥责(cì chì)________ 纵身(zòng zhòng)________ 2. (1分)猜一猜,用拼音写出谜底。 hónɡ kǒu dài,lǜ kǒu dài, yǒu rén pà ,yǒu rén ài。 zhè shì ________。 3. (9分)读拼音写汉字 qīng fēng jìng ________山________树石________ ________澈________景________争 ________声________狂________然 4. (4分)选词填空 奇异奇怪 ①小兔突然一天没吃草了,小红感到很________。 ②桂林七星岩的钟乳石外形________。 宁静平静

③海底是一片________的世界。 ④听了老红军做的报告会后,我内心久久不能________。 5. (5分)请你从这三首诗中选择一首你最喜爱的诗默写下来,并说说喜爱的理由。 6. (5分)造句 ①格外: ②只要……就……: 7. (5分)解释下列词语 ①自告奋勇 ②冥思苦想 8. (5分)《暮江吟》一诗中,诗人吟咏了从傍晚到夜幕降临后江上的景色。请你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用一段话将这种景象描写下来 9. (2分)写出反义词 铺—________ 残阳—________ 10. (4分)形近字组词 暮________ 墓________ 渐________ 暂________ 11. (3分)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瑟瑟________ 可怜________ 露似________ 12. (1分)读古诗《暮江吟》,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一道残阳铺水中,________。 13. (5分)读诗文《暮江吟》,翻译诗句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单元知识小结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单元知识小结 一、易读错的字 机械.(xi è) 忙碌. (l ù) 魄.(p ò)力 竟.(j ìng)然 脊.(j ǐ)背 酸. (su ān)枣 噪.(z ào)音 告辞.(c í) 客栈. (zh àn) 榜.(b ǎn ɡ)样 偏僻.(.p ì) 启迪.(d í) 启.(q ǐ)发 冤.(yu ān)枉 纸屑.(xi è) 绸. (ch óu)缎 高跷. (qi āo) 二、易写错的字 抑:中间是“撇、竖提”,不要多写一撇。 碌:右下角不是“水”,笔顺是“竖钩、点、提、撇、捺”。 脊:上面书写时先两边后中间,笔顺是“点、提、撇、点、撇、捺”。 酸:左边是“酉”,不要丢掉里面的横。 竟:中间是“日”,不是“口”。 三、重点词语 连续 广播 铁路 辞退 挣钱 压抑 潮湿 忙碌 吊着 阴暗 炎夏 噪声 瘦弱 脊背 竟然 口罩 龟裂 好哇 忍心 心酸 数落 权利 蚕宝宝 渔船 报考 心疼 教训 席子 庙会 彩排 糖果 纸屑 抽象 启迪 钉鞋 陪嫁 毕业 寄宿 轮换 领略 路费 暑天 煮饭 枕头 意境 师范 磨灭 精致 四、多音字 数?????sh ǔ(数落)sh ù(数学) 龟?????gu ī(乌龟)j ūn(龟裂) 宿?????s ù(住宿)xi ǔ(一宿) 挣?????zh ēn ɡ(挣扎)zh èn ɡ(挣钱) 扎? ????z ā(扎紧)zh ā(扎针) 五、形近字 ?????噪(噪音)燥(干燥) ?????碌(忙碌)禄(高官厚禄) ? ????哇(好哇)洼(洼地) ?????惫(疲惫)备(准备) ?????迪(启迪)笛(笛子) ? ????梳(梳理)疏(稀疏)

五年级找规律

五年级找规律 作者:杨怡|来源:常州市雕庄中心小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 让学生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这类排列问题。 教学难点: 计算策略中,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怎样根据余数来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一、引发规律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纸盒,这个纸盒里面有一些彩球。(先拉出第一个)是红色,然后拉出绿色,猜一猜,下一个是什么颜色…… 提问:第五个是什么颜色?刚才在猜球的颜色的时候,大家不能一下子猜对,为什么这一次都能猜对是红色呢?它们是按照怎样一组一组排列的? 小结:看来纸盒中的球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按照这种排列的规律我们就能马上说出下一个球的颜色。 二、创设情境,探索规律 (出示例1情境图)从这幅图中,你能找到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事物吗?学生回答,教师相应板书: 盆花:每组2盆:蓝、红 彩灯:每组3盏:红、紫、绿 彩旗:每组4面:红、红、黄、黄 三、观察场景,感知物体的有序排列 1、(课件演示)照这样摆下去,第15盆是什么颜色?你能想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想吗? 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待大多数学生形成初步的认识后,再组织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教师注意每一小组交流的情况,发现学生采取的不同策略,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交流验证方法。(巡视) 学生小组可能提出如下的想法: (1)画图的策略: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结构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结构 一、教材简析 这组教材以“父母之爱”为主题,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和两篇略读课文《慈母情深》《学会看病》。其中《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时,一位父亲不怕劳累,不顾生命的危险,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的传奇而感人的故事。《慈母情深》讲述了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满足了我读书的强烈愿望。《“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记叙了父母亲对一个七八岁孩子写的第一首诗的不同评价,以至于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故事。《学会看病》中的母亲,为了培养孩子将来独立面对生活的水平,在感冒时让他自己上医院,学会了看病。这几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父爱、母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令人震撼,让人感动,引人思考。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紧扣“父母之爱”的专题安排,让学生准确理解父母的爱,增强与父母的沟通。 在本组教材的教学中,要紧紧扣住“父母之爱”这个专题,整合全组教学资源,把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语文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学习课文,应引导学生重点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品读文本,再现情境并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文本,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口语交际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引导学生准确理解父母的爱。习作应在联系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上下功夫,让习作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通过习作增强与父母的沟通,理解父母之爱。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水平:学会本单元的39个生字和词语盘点中的生词。依托语言文字,通过有感情朗读、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鼓励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感受父(母)子亲情,理解伟大的父(母)爱能给人巨大的勇气,能使人变得更加坚强。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找规律专项练习题

五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专项练习题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一、仔细读题,认真填空。(30分)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素数。 16=()+()=()+() 36=()+()=()+()=()+()=()+() 2.按规律填数。 2、3、5、7、11、13、17、()、23…… 1、4、9、16、25、()、49…… 1、2、6、24、()、720…… 3.按照规律在括号里画出每组的第63个图形。 (1)△○□△○□……………………()…… (2)○○○□○○○□………………()…… (3)△△△○○△△△○○…………()…… (4)○○△□○○△□………………()…… (5)△△□○○△△□○○…………()…… 4.按照规律填空。 (1)○□□○□□…………………… 前30个图形中,有()个○,有()个□。 (2)△△○○○△△○○○………… 前28个图形中,有()个○,有()个△。 (3)□□○○△△□□○○△△…… 前73个图形中,有()个○,有()个△,有()个□。 (4)△□○□□△□○□□………… 前54个图形中,有()个○,有()个△,有()个□。 二、细心读题,精确计算。(30分) 1.直接写出得数。(20分) 450÷9= 6.5-5.6= 7.51+1.49= 4.6+3= 1.8+0.9=12×60= 2-0.01= 1.08-0.08= 0.28+0.2= 9.65-5=240÷60= 8.5-2.9= 3+0.5= 7.4+1.6= 4.1+4.14=125×8= 0.9+1= 4.2-3.2= 8.6+0.14= 4.7+0.03= 2. 简便计算。(10分) 5.17-1.8-3.2 13.7+0.18+0.82+4.3

五年级上册数学乘除法1练习题

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练习题1 一、小数乘法 1、列竖式计算。 27×0.43(计算并验算)0.86×1.2(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1.2×1.4(精确到十分位) 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运算的要简便运算。 7.06×2.4-5.7 2.33×0.5×40.65×105 3.76×0.25+25.8 4.8×0.25 1.2×2.5+0.8×2.5 二、小数除法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1)68.8÷4=(2)85.44÷16=(3)67.5÷15= (4)289.9÷18=(5)101.7÷9=(6)243.2÷64= (7)16.8÷28=(8)15.6÷24=(9)0.138÷15=

(10)1.35÷27=(11)0.416÷32=(12)3.64÷52= (13)91.2÷3.8=(14)0.756÷0.18=(15)51.3÷0.27= (16)26÷0.13=(17)210÷1.4=(18)2.688÷0.56= (19)10.625÷25=(20)126÷45=(21)10÷25= (22)2.7÷7.5=(23)15÷0.06=(24)25.6÷0.032= 2、下面各题,商保留一位小数。 (25)14.36÷2.7≈(26)8.33÷6.2≈(27)1.7÷0.03≈ 3、下面各题,商保留二位小数。 (28)32÷42≈(29)1.25÷1.2≈ (30)2.41÷0.7≈ 命题人:王童童 审核人:

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练习题2 一、填空题。 1、根据46×5=690,1575÷15=105,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结果。 4.6×15=0.46×0.15=1 5.75÷0.15=15.75÷1.5= 2、0.8+0.8+0.8+0.8用乘法算式表示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用乘法算式表示是()。 3、在下面各题的()里填上“>”、“<”或“= ”。 7.5×0.8()7.5 7.5÷7.5()1 7.5÷0.8()7.5 7.5÷1.8()7.5 4、3.7÷3的商,用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表示是(),保留两位小数是()。 5、李师傅4小时做20个零件,平均每小时做( )个零件,平均做一个零需要( )小时。 6、3.47÷0.62,商是5.5 时,余数是( )。 7、一个三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是 1.50,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 )。 8、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到的数比原数少2.52,这个小数是()。 9、不计算,在下面各式的□里填上">"、"<"或"=". 34×0.98□34 0.6×1.01□0.6 0.02×1□0.02 789×1.001□789 3.5×5.3□5.3×3.5 4.8×0.999□4.8×1.01 二、选择题。 1、如果两个数相乘的积小于被乘数,那么乘数()。 (1)大于1 (2)小于1 (3)等于1 2、30分=( )时 (1)0.3 (2)3 (3)0.5 3、2.5÷0.01与 2.5×100 的结果比较( )。 (1)商较大(2)积较大(3)相等 4、24.6× 4.6+246× 0.44+24.6用简便方法计算应该是()。 (1)24.6×(4.6+0.44+1)(2)24.6×(4.6+4.4+1) (3)24.6×(4.6+4.4) 5、一个小数扩大3倍后得到的数比原数大 7.2,原来的小数是()。 (1)21.6 (2)3.6 (3)2.4 三、计算。 1、用竖式计算。 (1)5.08×0.65(2)9.62÷0.158(3)14.2÷11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商用循环小数表示)

五年级数学试题-五年级数学思维拓展图形找规律[人教版] 最新

数学思维拓展《图形找规律》 姓名: 一、填空题 1.下图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起来的,请按这一规律在“?”处画出适当的图形. 2.按照图形的变化规律,在“?”处画出相符的图形. 3.在图中找出与众不同的那个图形( ). 4.下图看似复杂,实际上只要你找到合适的方法,你就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解答出来,试试看,好吗? 5.请找一找图形的变化规律,在空格处画出恰当的图形. 6. . 7.找一下规律,从. 8.按照下列图形的变化规律,空白处应是什么样的图形. ? ?

那么 应变为 10.下面一组图形的阴影变化是有规律的, 请根据这个规律把第四幅图的阴影部分画出来. 二、解答题 11.图中,哪个图形与众不同 ? (1) (2) (3) (4) (5) 12.有一个立方体, 每个面上分别写上数字1、 2、3、4、5、6、,有 3个人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的结果如下图所示,这个立方体的每一个数字的对面各是什么数字? 13.下面是由几何图形组成的帆船图形,请按照一定的规律,在标序号处画出符合规律的小帆船. ? 1 2 6 1 3 4 ① ③

———————————————答案—————————————————————— 1. 这一组图形我们应该从两方面来看:一是旗子的方向,二是旗子上星星的颗数. 首先我们看一下旗子的方向.第1面旗子向右,第2面向上,第4面向下,可以发现,旗子的方向是按逆时针旋转的,并依次旋转? 90,所以第3面旗子应是第2面逆时针旋转? 90得来的,旗子应向下倒立. 其次我们看旗上星星的颗数.第1面是5颗,第2面是4颗,第4面是2颗,可见颗数是依次减少1颗,所以第3面旗上应是3颗星星.所以“?”处的图形应为: 2. 这组图形的变化只在于正方形中阴影部分的位置.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阴影部分是按照逆时针方向依次旋转? 90得到的.所以“?”处的图形应为: 3. 选(4).因为变化规律是从左到右依次逆时针旋转? 90. 4. 在这组图形中,不变的有以下几点:大小正方形不变,两条对角线不变.所以“?”处也应有大小两个正方形和两条对角线.发生变化的有:一、阴影部分和黑色部分的位置.通过观察,我们可以看出这两部分都是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旋转? 90得到的,所以“?”处的阴影部分应是小正方形的右边,黑色部分应在大正方形的下部.二、小竖线的位置.小竖线是从图形中心到相应的边所作的一条垂线.它的变化规律是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旋转? 90,这样,整个图形我们就分析完了,下面看一看你画出的图形和书上的一样吗?如果一样,就做对了. 5. 因为要填的是第1幅图,我们可以从后往前看.首先三角形的个数是发生变化的,依次是7、5、3.可以发现是从后向前依次减少2个的.所以第1幅图中应有1个三角形.其次三角形的方向也是有变化的,从后面观察,三角形

语文S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6课《古诗三首》(暮江吟)word教案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会认、会写“吟、瑟”2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朗读、背诵、默写这三首古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古诗中所寄托的思想感情,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诗词文化。 教学重点 理解并背诵诗句。 教学难点 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录像(长江波涛翻滚的景象),幻灯片古筝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望天门山》 1、学习诗的前两句。 在预习中,你对“天门”和“楚江”有哪些了解? (“天门”指江北的西梁山和江南的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象一座天设的门户。“楚江”指长江流经旧楚地的一段。) 设问:想象一下,楚江的“开”与“天门”的“中断”有什么关系? (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两座山。) 放录像(长江的波涛汹涌) 追问:你感受到了什么? 小结:是啊,在作者笔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它显示出的力量是神奇的,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想象着这幅动态的画面,读出“天门中断楚江开”的气势来! 再读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你有什么疑问吗? (既然长江波涛之大,竟能冲破天门,为什么这里又写“至此回”?) 围绕上述问题四人一组展开讨论,可以深入想一想,这句话突出描写的是谁的力量? 小结: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这一句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 连起来读读诗的前两句,感受一下“山”的雄姿和“江”的汹涌,两相辉映,这种大自然的杰作令人震撼,要努力通过读表达自己的感受。 2、学习后两句。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学期 第六单元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共11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1.(2018秋?衡水期末)一张三角形的彩色纸,底是2.4dm ,高是1.3dm ,这张彩色纸的面积是 . 2.(2018?南开区期末)一个高是4cm 的三角形与边长是4cm 的正方形的面积相等,三角形的底是 cm . 3.(2019?深圳)在①3448x x +=②695n +③5360x +>④1239-=⑤30x x +-= 中,是方程的有 , 是等式的有 . 4.(2019?永州模拟)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6.9平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 5.(2019?福建模拟)一个直角三角形,它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6cm 和8cm ,它的面积是 2cm . 6.(2019春?醴陵市期末)叔叔买了5斤苹果,每斤a 元,口袋里还剩b 元.叔叔原有 元. 7.(2018秋?南通期末)在一个长是8厘米,宽是6厘米的长方形中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 是 厘米,周长是 厘米. 8.(2019?芜湖模拟)一本故事书有x 页,明明看了a 天,每天看5页,剩下 页没看,再看时应该从第 页看起. 9.(2019春?南京月考)小明从家到学校每分走75米,a 分钟到学校;小华从家到学校每分走80米,a 分钟 也到达学校,小明.小华的家和学校都在同一条马路上,则小明和小华家,最远相距 米,最近相距 米. 10.(2019?益阳模拟)三角形的面积是18平方厘米,底边长是6厘米,它的底边上的高是 厘米 11.(2019?益阳模拟)一条200米长的拦河大坝的横截面是梯形,它的上底是8米,下底是32米,高是4.2米.修这条拦河大坝一共需要土石 立方米. 二.判断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12.(2019春?东台市校级期中)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等式仍成立. ( ) 13.(2019?株洲模拟)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0.1米,周长是3分米. ( ) 14.(2019春?高密市期中)m 的2倍等于2m . ( ) 15.(2019春?青原区期末)用长12米的铁丝围成的长方形,要比围成的正方形面积小. ( ) 16.(2017?邯郸)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周长也一定相等. ( ) 17.(2018秋?南开区期末)将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拉成长方形,它的周长不变,面积变大.( ) 三.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8.(2019?郴州模拟)如果3x =,4y =,那么3(xy = ) A .12 B .36 C .144 19.(2019春?英山县期末)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a ,个位上的数字是8,这个两位数表示( )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单元测试(认识小数、小数加减法、找规律)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单元测试(认识小数、小数加减法、找规律) 班级()姓名()得分()一、认真读题,谨慎填写.(每空1分,共14分) 1.在下面的括号中填上合适的数. 0.4里面有()个十分之一;0.09里面有()个百分之一; 1里面有()个十分之一,有()个百分之一. 2.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小数. ①一枝铅笔长20厘米,是()米. ②一根红头绳长55厘米,是()米. ③一条皮带长12分米,是()米. ④每千克巧克力是30元8角,是()元. 3.一个数,十位和十分位上都是6,千分位上是4,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精确到百分位是(). 4.若干个△和○,按△○○△△○○△△○○△…的规律排列,那么第35个图形是(); 在这35个图形中,○有()个. 5.□里可以填上哪些数? 4.□06≈5,□里可以填() 4.□06≈4,□里可以填() 二、巧思妙断,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10分.) 1.十个百分之一等于一个十分之一. ··················································() 2.一个小数的位数越多,这个小数就越大. ·········································()3.0.32是把整数“1”分成100份,表示这样的32份. ························() 4.5.14+6.3+4.86=6.3+(5.14+4.86)应用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 5.1.5和1.50的大小相等,表示的意义不同. ·······································() 三、反复比较,精心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1.我爱数学我爱数学……其中第34个字是(). A、我 B、爱 C、数 D、学 2.大于0.1而小于0.3的一位小数有(). A、0个 B、1个 C、9个 D、无数个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一、认真拼读音节,写出相应的词语(6分) chàn dǒu wǎlì t?ng xiě jǐn shan cí xiáng jí duān ( ) ( ) ( ) ( ) ( ) ( ) chū bǎn hùn luàn fai xū wā ju? bào zhà yuán quán ( ) ( ) ( ) ( ) ( ) ( ) kāi pì xī rì chàn dǒu qí tú chū bǎn yōnɡ bào bēi t?nɡ ( ) () ( ) ( ) ( )()() 二、在正确的音节下面“——”(7分) 1、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juǎn juàn)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guī jūn)裂的手指数.(shù shǔ)。 2、既然我是母亲,就应.(yìng yīng)及早教.(jiāo jiào)会他看.(kàn kān)病。 3、我妹妹见了生人有点腼腆.(tiǎn diǎn)。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2×3=6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破烂不堪安图索骥心安理得 B、喋喋不休误入歧途马不停蹄 C、一如即往忐忑不安高瞻完瞩 2、“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炼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炼自己。”这句话的意思是( )。 A、让孩子独自去看病,是对孩子的考验。 B、孩子独自去看病,让母亲饱受担心与痛苦。 C、让孩子独自去看病,是对孩子的考验。在这个过程中,母样饱受担心与痛苦的折磨,所以党也是对母亲的考验。 3、“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把“30万人”和“四分钟”对比,说明( ) A、受到伤害的人多 B、地震来的快,破坏力大 C、地里时间短 四、按要求写句子(2×3=6分) 1、我从同学家的收音机里听到过几次《青年近卫军》的连续广播。(缩句) 2、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改为陈述句) 3、有一天,妈妈忽然跟我说:“莺儿,我们要回英国去!”(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五、描写人物时,可从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方面来写,请判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