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 科学在我们身边

§1—1 科学在我们身边

§1—1 科学在我们身边
§1—1 科学在我们身边

§1—1 科学在我们身边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科学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学问,知道科学的发现可以从观察身边的事物入手

2、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向往,培养和形成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

3、知道科学研究需要具备的科学知识和发展,需要合作和交流,需要意志、毅力和正确

的科学态度。

4、知道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是观察、实验和思考,体验学习科学的过程

5、知道科学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二、教材分析

1、重点: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科学探究意识,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

2、难点: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3、教具:

【板书设计】:

第一节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一、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现象,寻找各种答案的学问。

二、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仔细观察,积极实验,认真思考

三、科学技术改变了世界

§1—2 实验和观察(1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简单实验现象的观察方法和准确记录及描述。

难点:对实验现象的正确观察、准确的记录和描述。

[课前准备]

实验器材:试管架、试管、试管夹、停表、天平和砝码、电流表、电压表、显微镜、药匙、酒精灯、烧杯、玻璃棒、玻璃皿、放大镜(可让学生自带)等。

药品:食盐、鸡蛋、白醋

[教学手段]

师生共同参与讨论、实验探究;

[教学思路]

1、通过对图1-1

2、图1-13的讨论,得出准确判断的方法;

2、展示实验仪器,了解仪器的名称和用途

3、通过演示实验,归纳出操作和观察的准确性。

[板书设计]

§1—2 实验与观察

一、实验室里的仪器

二、实验的操作和观察

实验时:1、明确目的

2、仔细观察

3、规范操作

§1—3 长度和体积的测量(3课时)

[教学目标]

重点: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量筒

难点:刻度尺的正确使用、体积的特殊测量方法

[课前准备]

实验器材:1、最小刻度值不同的米尺各一把、皮卷尺等刻度尺,学生自带各种刻度尺;

2、各种刻度值的量筒、量杯、细线、水(滴几滴红墨水)、形状不规则的小

石块、长方体、学生自带饮料瓶

[教学思路]

(一)长度的测量

4、列举事例先让学生直觉的判断长短、大小和远近,引导学生说出各种测量的方法,归

纳测量的实质,引出长度单位。

5、通过举一些物体长度的实例,对长度单位形成初步的概念,进而介绍常用单位及换算。

6、通过多种刻度尺的比较,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了解零刻度、测量范围、最小刻度。

再通过实例“测课本的长和宽”,归纳出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7、通过讨论交流,了解测量工具的选择和测量方法的设计。

(二)体积的测量

1、简单回顾小学已学过的立方体和柱体体积的计算及单位换算

2、讨论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介绍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及换算。

3、讲清量筒的正确使用。最后讨论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实验一测量物体的长度和体积

目标:1、学会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练习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选择刻度尺。

2、初步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初步学会用量筒测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器材:

带有毫米刻度的直尺、卷尺、三角尺、量筒、烧杯和水、圆柱体、细线、小石块(大小能放入量筒)。

过程:

1、观察各种刻度尺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填入下表。

2、测量物体的长度

(1)估计待测物体的长度,填入下表。

(2)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的刻度尺,填入下表。

(3)正确读数,填入下表中。

4、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

(1)用烧杯将适量的水(估计能浸没石块)倒入量筒内,都读出水的体积V1,填入下表。(2)将小石块用细线拴住,缓缓放入量筒内的水中,当石块沉倒筒底,并被水完全浸没时,读出此时水面所指示的刻度值V2,填入下表。(想一想;此时测的V2是什么?)

5、取出小石块放回原处,把量筒内的水倒回烧杯中,整理好仪器。

讨论:

1、你会测算不规则形状物体的面积吗?试测算下图中树叶的面积,并说说你是怎样思考的。(图略)

2、观察图中所示的实验。(图略)

实验中测出木塞的体积是________。这种测量方法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教学反思]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测量的含义理解上有些生涩,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强化,而且学生容易简单理解成是测量仅包括长度的测量,另外就是科学记数法来表示物质的长度的时候,学生由于之前没有学习过这方面的内容,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来讲解,并简单加以应用。在刻度尺的使用过程中,对于四个正确,学生对于读正确存在较大的问题,因为教材对于该内容是忽略处理,而教学中又将它明确提出,学生因此在理解上需要一定的练习和时间来巩固。

§1—4温度的测量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和测量原理

3、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学会摄氏度的读法和写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摄氏温度的规定和温度计的制作

2、正确使用温度计

三、教学方法:探究、学生边活动边讨论

四、教具:烧杯、温度计

五、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第四节温度的测量

一、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二、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工具

1、原理: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单位;摄氏度

3、种类:酒精温度计、水银温度计、体温计

三、正确使用温度计

使用前:观察量程

测量时: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读数时:不能把温度计拿出,视线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记录时:写上单位

§1—5质量的测量

【教学目标】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2.知道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

3.知道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的构造及其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质量及其单位。托盘天平的用途、构造和使用步骤。

难点:托盘天乎的构造、功用和使用步骤。游码质量的读法。

【课前准备】

教师演示用具:铁锤1把,大铁钉1个,盛有1分米3的纯水的烧杯1只,牙膏皮1块,

装有冰的饮料、托盘天平1台、砝码1盒。

学生实验器材:托盘天平和砝码

【教学手段】师生共同参与、探究,得出结论

【教学思路】

1、过实物来具体说明物质与物体的区别,通过比较引出质量的概念,提出学习质量给我们实际生活带来的现实意义。

2、让学生通过观察,知道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逐渐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3、联系实物,引入质量的单位,通过实物来感受质量的大小并用练习加深理解。

4、从现实生活入手,了解测量工具的名称及基本使用范围,并进一步引出托盘天平,通过对照实物认识天平的结构

5、师生共同参与,讨论,总结天平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1.物体中所含的物质多少叫做质量。

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

2.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还有吨(t)、克(g)、毫克(mg)。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3. 托盘天平构造:底座、横梁、托盘、平衡螺母、指针、分度盘、游码、标尺 1)托盘天平的调节

2)托盘天平的使用

3)托盘天平的维护

§1—6 时间的测量

【教学目标】

1.知道时间的单位,了解时刻和时间间隔的区别

2.了解时间的测量工具

3.初步学会时间的测量工具使用及读数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时间及其单位。停表的使用步骤。

难点:停表的使用步骤及其读法。

【课前准备】

教师演示用具:散文“匆匆”,时间作息表,钟,表,停表

学生实验器材:学生每桌准备机械停表,学生课前准备有关时间内容的资料

【教学手段】师生共同参与、探索,掌握时间的各种知识

【教学思路】

3、创设情景,从散文内容中引出学习的主题“时间”,从具体的内容来概括时间的特点,在

体验中明白要珍惜时间的道理。

4、引出时刻和时间间隔的概念和区别,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进一步巩固时刻和时间间

隔的区别

5、通过学生课前准备,找到大量翔实的材料,丰富学生有关时间内容的知识储备,同时,通

过自己参与,探究,加深对时间测量工具及方法的理解

6、从时间的测量方法过渡到时间的单位,进而来学习时间单位之间的转化关系,通过实物来

学习停表的使用方法,直观,具体。

7、同时结合多媒体的课件,模拟停表的使用以及停表的读数。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的知识【教学过程设计】

小学三年级第一单元 科学在我们身边知识点

第一单元科学在我们身边(123) 1.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2.对观察过的事物能提出“为什么”,是我们解决问题、走向创新的起点。 3.我们在研究科学时,要先提出问题,再对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然后想办法解决问题。对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能帮助我们明确探究的目标和方向。 4.科学家为了弄明白一个事物的真相和原理就要不断地做实验,直到弄清楚为止。 5.科学就是提出问题,然后相办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了科学研究,才会有发明创造,我们的生活才会不断改善。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科学。 6.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科学。我们身边的动物、植物、玩具、学习用品等里面都有科学。 7.玩具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它蕴含着很多科学道理。玩玩具时要边观察玩具的特点,边提出研究的问题,边探究玩具的秘密。我们玩玩具的时候要做到与同学合作,边玩边仔细观察。为了深入研究玩具的内部构造,可以亲手拆开玩具看一看。 8.我们可以从形状、大小、颜色、性能等方面对玩具进行描述,还可以从玩法进行描述。 9.对于你玩过的泡泡盒、遥控飞机、小汽车、皮球等玩具,你能提出你想知道的问题吗? 我吹的肥皂泡为什么是五颜六色的?小汽车为什么有电池才能跑?遥控飞机是靠什么运动的?皮球为什么会弹起来?等 10.肥皂水能吹泡泡,是因为肥皂水能形成一层肥皂膜,它不易破碎。在阳光下是多种颜色的。 11.汽车的轮子上有花纹,这是为什么? 轮子上有花纹是为了增加轮子与地面间的摩擦力,这样车轮在柏油路上就不会打滑,也容易刹车。 12.小皮球有多少种玩法? 拍打,看能连续拍多少下;在地上滚动,按照一定的轨迹滚动;当保龄球用;练习投篮等。 13.我们要爱护身边的动植物。和校园里的植物交朋友,我们采用的方法:给树挂牌,介绍它的生长特点;在植物园中插上“爱护花草”的宣传牌;给植物浇水、给植物挂牌、测量植物的生长情况、观察植物的开花时间和周期。 14.怎样保护我们周围的动物?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科学在我们身边 教案

一、科学在我们身边-奇妙的大自然 春夏秋冬 云雨雪露 火山龙卷风流星日食 雨过彩虹种子萌发秋天雁南飞葵花向太阳 指间蜂猴小鸡孵化含羞草神秘太空夏天的雷鸟竹节虫冬天的雷鸟枯叶蝶 不断变化的自然界 问题:同学们,你能举出更多的自然现象吗? 答:昆虫蜕皮,青蛙冬眠,,刮风下雨,冰山融化,病毒感染,,蜘蛛织网, 螳螂捕蝉等都是自然现象。 核潜艇正是运用了鱼鳔 的原理,使得它才能在 海洋中升降自如的。

科学的定义 1、定义: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学问。 2、提出问题比发现问题更重要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发现问题更重要”。你能对你最感兴趣的自然现象提出问题吗?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和他的蒸汽机 探究实验: 1、把石块投入水中将会怎样? 2、泡沫或软木塞投入水中又是如何呢? 3、金鱼为什么会在水中上浮和下沉呢? 问题:你猜测金鱼在水里上升和下沉的原因是什么呢? 答:气球的浮沉跟气球浸在水中的体积大小有关;金鱼的体内是否也有类似于气球的结构; 金鱼是通过鳔来调节自身体内的气体量而改变自己在水中的位置的! 科学探究的过程: 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进行实验——获取证据——得出结论 本实验中所获得的结论有什么应用呢? 二、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1.交通工具的变化 1、在气球里装20克左右的小石子; 2、往里吹足气,用细线绑好; 3、放入装有水的缸中,观察气球浮沉状态,并记下; A.把里面的气放出一些,然后再观察,并作好记录; B.重复步骤4,观察气球在水缸里的位置变化情况; C.通过这个实验你有什么结论或感想?

2.通讯方式、工具的变化 3.家用电器给生活带来的便捷 4.登月,探索海底、地球内部 5.仿生 6.基因技术 结合上面的讲述你能谈谈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哪些方面的意义?(1)家用电器的出现为人类生活提供方便 (2)通讯、交通的变化 (3)登月、探索火星等宇宙空间;探索地球的形成及内部结构等 (4)给农业、工业生产带来经济效益 (5)为人类的健康提供各种先进的医疗技术

初中科学《科学在我们身边》教学设计

第一节科学在我们身边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科学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学问,知道科学的发现可以从观察身边的事物入手 2、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向往,培养和形成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及科学研究所需具备的科学知识. 4、培养学生的科学想象力,科学的发展性 5、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过程、学科学的目的和意义 二、教材分析 本节是初中《科学》的入门课,教材从奇妙的大自然和不断变化的自然界、科学技术的作用等方面着手,把刚迈进初中学习阶段的学生由对自然现象的好奇转化为对科学的向往,使学生认识科学的本质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的答案。启发学生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应留心观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等。通过对常见现象的讨论、探究、实验等使学生撩开科学神秘的面纱,认识到科学就在身边。 三、教学目标: 1、重点:让学生认识科学,培养观察能力培养科学精神,知道科学研究的方法。 2、难点: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用例子说明科学研究的过程及意义。 3、教具:多媒体课件(光盘) 4、课前准备: (1)学生思考题 你如何理解科学?科学在你身边吗?你知道科学家是如何进行工作的吗?你知道有科学对世界有影响的事例?(可查资料,或请教父母长辈)(2)实验器材:500ML烧杯、气球、沙子、线、小瓶、红墨水、水 5、课时: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放一首歌曲《校园的早晨》,使学生进入情境,感受到课堂氛围的和谐、轻松愉快,缩短师生间的情感距离,尽量体现师生间的民主平等的关系。 (二)简单的科学课程改革的介绍,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三)分组,确定小组长。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分组,大约6-8人一组,确定组名,本组奋斗的目标, 制定课堂纪律规则及评价条例。每节课应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这对组织教学很重 要。

1.1 科学在我们身边教案A

1.1 科学在我们身边教案A 教学目标 1.知道科学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学问,知道科学的发现可以从观察身边的事物入手 2.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向往,培养和形成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 3.知道科学研究需要具备的科学知识和发展,需要合作和交流,需要意志、毅力和正确的科学态度。 4.知道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是观察、实验和思考,体验学习科学的过程 5.知道科学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6.教材分析 7.重点: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科学探究意识,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 8.难点: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9.课堂练习 1、学会科学探究是为了………………………………………………………()A.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B.当科学家 C.提高智商D.提高解题能力,得到好成绩 2、下列不属于科学研究的是…………………………………………………() A、小明到杭州旅游,发现西湖十大美景 B、苹果落在牛顿头上,发现万有引力 C、瓦特好奇水沸腾,发明蒸汽机 D、麦哲伦航海探险,发现地球是圆的 3、科学家之所以有许多发明和创造,首要工作是…………………………………() A.关注现象,提出问题 B.收集资料,发现规律 C.记录结果,分析论证 D.写论文报告,资源共巷 4、小明很喜欢《科学》课程,要进入科学的世界,下列说法和知识不正确的是() 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 B、留心观察,认真思考??

C、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对的 D、学习前积累的科学知识 5、学会科学探究是为了() A、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B、当科学家 C、提高智商 D、提高理解能力,得到好成绩 1、在观察鸡蛋放在溶液里的实验时,我们看到:把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里,鸡蛋便会,在烧杯里边搅拌边放入盐,鸡蛋会,最后。 一个工人在油漆面积为12平方米的地板,用去油漆6升,则地板上油漆的平均厚度是多少? 在一个青山绿水,风景秀丽的小山村,村民小张为了带动村民致富,在小河边办起一个纸张加工厂,几年下来,许多村民都富起来了,可是村边的小河却不财再清澈见底,而变得浑浊不堪,还散发着一股臭味。对此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10.教学过程

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六四班的黄秋鳌,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同学们,你们知道向日葵为什么总是向着太阳吗?你们知道冰淇淋为什么会“冒气”吗?你们知道为什么燃烧的火焰总是向上窜吗?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司空见惯的现象,里面却蕴藏着深奥的科学知识。当你们看着可爱的动画片,玩着迷人的电脑游戏与先进的玩具,坐上高速的列车……你可曾意识到科学的力量?科学不仅改变了这个世界,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翻开20世纪的壮丽篇章,我们发现人类在这百年中不仅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更创造了无数科学奇迹。在21世纪的今天,高科技更是无处不在。作为跨世纪的一代,我们又该以怎样的姿态去适应新世纪,担起新世纪的重担呢?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科学不只为尖端技术服务,也越来越多地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这就正需要我们小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参加科技比赛、阅读科技书籍,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精密的机器人,不用燃料的汽车,虚拟的足球赛,高科技信息的传送等等,一个个生动有趣的现象,激起了我探索科学的愿望。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习科学,传播文明,在享受新生活的同时,更要创造新生活。从1910年发明的真空吸尘器,到人造地球卫星、载人宇宙飞船、蛟龙号、太空漫步,科技在不同领域里显示出了强大的力量。电子产业、

通讯技术的日益普及,纳米技术、超导材料的广泛应用,不久的一天,也许就在你的餐桌上,会出现像太空青椒、人造牛排等生物工程食品。学习科学技术,不是为了成为科学家,而是为了能适应生活,更为了能成为新世纪的主人,担起新世纪,为国家建设,为人类文明做出贡献。 邓小平爷爷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确如此,科学为我们祖国的腾飞插上了翅膀。毛泽东主席曾对青年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这句话,饱含了长辈们对我们的殷切期望。 同学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让我们从小做起。我们要努力学好各门功课,因为这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同时,对各种适合我们小学生看的科普书籍、报刊,最好在课余多阅读一些;还应该积极动手搞各种科学小实验、小制作,写科学小论文等,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历史告诉我们,中国的腾飞需要科学技术;时代告诉我们,赶超世界先进国家离不开科学技术;我们的使命在不断地提醒我们,祖国需要有知识有文化的接班人。让我们从小学科学知识,当科学主人,发奋学习,向着世界科技的高峰,一步一个脚印地攀登,再攀登!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科学:1.1《科学在我们身边》教案-

科学在我们身边 1、知识和技能 (1)知道科学是研究自然现象,并找出相应问题答案的学问; (2)知道通过探究和实验可以了解自然现象并对一些现象作出比较合理的解释; (3)理解科学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创造过程,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4)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影响,知道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保护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和形成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向往;树立学好《科学》的良好习惯和决心。 知道科学是研究自然现象,并找出相应问题答案的学问;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和形成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讨论式、探究式。 淘米汤、碘酒、白纸、气球、小石块、沙、大烧杯、玻璃棒、筷子、CAI媒体课件

§1.1 科学在我们身边 各种 自然现象 1、 不明飞行物(UFO ):是宇宙中的一种神秘现象,是出现在天空或地面附近会移动的光或物体;有各种 形态,如碟子、雪茄,呈球形、环形或椭圆形等。据统计被目击到的UFO 的形态有100多种。目前世界各地对UFO 的描述有:快速地移动或盘旋,移动时悄然无声、飘忽不定或轰鸣异常。 2、 壮观的火山岛:是地壳运动的一种结果,由于地壳以下的温度很高,有些地方的岩石熔化成岩浆,由 于地层的强大压力,岩浆便随着裂缝喷出地面。如我国的澎湖列岛,世界著名的夏威夷火山公园等。 3、 珍贵的间蜂猴:是地球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属于哺乳纲灵长目懒猴科,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森林, 体重250~350克,个体小,俗称“小懒猴”。 4、 美丽的含羞草:含羞草又称“知羞草”“怕痒草”和“惧内草”。含羞草被摸后,先是小羽片一片片闭 合起来,四根羽柚接着也合拢了,然后整个叶柄都下垂。含羞草常见于路边、空地等开阔场所,全株皆可入药。它的特殊在于它奇异的植物运动现象。 5、 雨后出现彩虹:阳光是由7种色光混合而成的,下雨时(或雨后)空中悬浮着很多小水滴,它们就像 三棱镜一样,将阳光分解成7种色光,形成彩虹。 由于夏天常常下雷雨或阵雨,这些雨的范围不大。往往是这边天空在下雨,那边天空仍闪耀着强烈的阳光。雨过以后,天空中还悬着许多小水滴。而冬天天气一般较冷,空气干燥,下雨机会少,阵雨就更少,多数是降雪,而降雪是不会形成虹的,所以冬天很少出现彩虹。 §1.1 科学在我们身边 科学探究 科学 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寻找各种答案的学问 科学科技改变了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要保护 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学习科学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

《科学在我们身边》 教学反思 浙科版七年级上

《科学在我们身边》教学反思浙科版七年级上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对自然的认识很多是以“接受”的方式形成的。这种“接受”的形式各有不同,有的是被告知,有的是在活动过程中感受到的,更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感性的观察所“积累”的。正因为如此,我剪辑了一系列有关自然现象的影片,通过“对自然事物的感受”“对自然现象的好奇”“问题的发现和提出”这一线索,鼓励学生观察、思索身边的自然现象,引导他们自觉地提出疑问,激发探究的兴趣,形成对科学本质的理解,而更重要的是从他们习以为常地“积累”中怎样得到一个真切的体验,怎样感受到科学的魅力:从问题开始,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根据《科学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我在教学组织形式中加入了小组协同和小组讨论等形式,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和交流的能力。 在初中学生的想象中,科学研究是高深而神秘的,而且可望不可及。为了消除同学们的这种畏惧心理,我在课件中插入了《伽利略摆的等时性》动画片,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理解科学研究是一个探索发现的过程,需要用到很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需要在实验室里一丝不苟地工作,需要协作和交流。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通过简单的实验来检测一些科学理论。“金鱼在水里上浮和下沉”,这是一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现象,为了理解这一现象,我安排了一个“会沉浮的气球”的演示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指导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用语言表达出来。 在这节课最后我安排了“科学技术改变了世界”这部分内容的讨论,学生们各抒己见,在讨论和交流中明白了科学的发展是无穷尽的,人们在不断提出和发现新问题的过程中,推动了科学不断地发展,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对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好处,但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要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保护环境,才能创造更为美好的生活。 - 1 -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1.我们周围的植物

【一年级科学教案11】第四单元土壤与动植物:11.我们周围的植物 教学目标: 1、知道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与特征。 2、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能用多种感官感知植物的特征,并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植物的特征。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植物的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 4、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植物。 教学重点:知道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与特征。 教学难点:学生能用多种感官感知植物的特征,并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植物的特征。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观察周围常见的花草树木。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它们的名称,找一找它们的特征。 1、教师展示多种多样的植物与图片,学生说出植物的名称,使学生感受到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 2、小结: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特征。 二、我们这样认植物。 (一)看花认植物。

1、观看图片。 2、引导观察。 3、归纳观察方法:我们可以利用自己的眼睛、鼻子、皮肤等感官观察比较花的颜色、形状、气味等特点。 4、分组观察研究。 交流发现,把比较结果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二)看叶认植物。 (三)看茎认植物。 三、说一说,植物生长在哪里。 1、出示植物图片:玉米、金鱼藻。 2、交流玉米、金鱼藻两种植物的生长环境。 3、交流其他植物的生长环境。 4、小结:植物的生长环境不同。 四、它们有什么不不同。 1、教师出示芫荽、芹菜的实物或图片。 2、学生观察两种植物的不同之处并汇报交流。 3、小结:外形相似的植物也有不同之处。 五、到田野里看一看,认识更多的植物。 教师布置任务:到野外继续观察,认识更多的植物。 板书设计:

《我们周围的植物》 菠菜、柳树、月季……都是植物。植物属于生物。(一)看花认植物。 (二)看叶认植物。 (三)看茎认植物。

我们身边的科学

我们身边的科学 1、牛奶加热后为什么会有层皮 那层浮在牛奶表面的皮是凝固了的蛋白质.牛奶中含有牛生长发育的所有必需的营养成分,蛋白质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营养成分. 蛋白质一旦受热就会凝固.煮熟的鸡蛋之所以会凝固,就是因为鸡蛋里 的蛋白质凝固了.牛奶中的蛋白质也会因加热而凝固. 蛋白质,特别是牛奶的蛋白质,即便不加热,一变质就会凝固.蛋白质 变质时会产生酸,酸能使牛奶凝固.用乳酸菌凝固的酸奶酪虽然能吃,但自然变质而凝固的牛奶还是不吃为好,因为不知道里面会含有什么样的能使人致病的细菌. 2、火柴是用什么做的 火柴的杆有纸做的和木头做的两种,木质的火柴杆,一般是以白杨木, 核桃木等五六种木柴为原料. 在火柴的圆头中,含有氯酸钾,重铬酸钾,氧化铁,硫磺,松香,二氧化锰,硫化锑等,有时也适当地掺入一些一氧化铅. 为了便于火柴燃烧,紧挨着火柴圆头的杆上还涂有1厘米长的石腊.纸制火柴杆上,这一部分看得更清楚. 火柴盒的摩擦面上涂有作为发火剂的红磷,氧化锑,有时也涂有二氧化锰,硅砂等. 在火柴盒的摩擦面上,压住火柴猛一划,摩擦面上的红磷最先燃烧.这一热量使其他氧化剂在一瞬间发出氧气来,杆上的石腊就被引燃,火柴棍就能顺利地燃烧起来. 3、刮风时为什么会发出"嗖嗖"的声响 强劲的风一旦碰上电线或树枝这种细长的东西时,就发出"嗖嗖"的声 响.细长的鞭子在空中猛烈抖动,鞭子这种棒状物的后面就形成了空气的漩涡,从而引起空气振动发出声音.风吹树枝的道理与挥鞭子一样. 在呈锐角的地方或缝隙的后面,刮风时也会形成这种漩涡,并发出"嗖 嗖"的声音,而且根据风力的强弱,发出的音调高低也不同. 4、水滴入热油里为什么会溅起来 用油炒,炸食物的适当温度,一般是在160℃~200℃左右.这时,就等 于把附在食物上的少量的水一下子放入高温中.我们知道,水到100℃就沸腾.液体的沸腾就是汽化,此时,其体积不仅发生很大变化,而且还是在很短的时间里变化的. 少量的本进入了多量的高温的油里,水便爆发性地汽化蒸发.这样,周围的油被带得飞溅起来,由此,就产生了"溅油"现象. 炸药是一种猛烈的爆炸物,它能爆炸,是因为炸药的主要成分硝化甘油是由碳,氢,氮,氧组成的,这些东西在爆炸时,各自都因急剧的化学变化而产生气体,其体积突然猛增,于是发生爆炸. 炒,炸食品时发生的"溅油"现象,就是急剧蒸发的少量气体在非常短 的时间里激起了周围的液体所造成的. 5、关电视机的一瞬间为什么会出现小画面 用扫描线扫过电视显像管,就会出现电视画面.扫描线扫描显像管,是 利用偏光线圈的磁场作用移动电子线来完成的. 电子线的弯曲形式,是由偏光线圈的磁的强弱(即在偏光线圈上所加电压的强弱)决定的. 在关电视的时候,并不是在关的那一刹电就被切断了,尽管是一瞬间, 电流由于惯性还要继续流过,渐渐变弱,过一会儿,才完全被切断.这样, 加在偏光线圈上的电压的强度也有一个变化过程. 由于以上的原因,画面一点儿一点儿变小,最后消逝. 开电视时的情况正好相反,最初出现小画面,过一会儿立即变大.这个道理,大家自己能弄明白吗

七年级科学上册《科学在我们身边》学案1 浙教版

课题1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1 知识题练 知识点1 科学在我们身边 例 1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科学研究是科学家的工作,和我们无关 B.科学研究是高深而神秘的,可望而不可及 C.科学研究是很复杂的工作,我们没有办法完成 D.只要留心观察,从身边的问题着手,我们都可以进入科学世界进行科学研究 思路导引:总体感知,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科学研究并不神秘,关键在于你是否善于观察和思考。 解析:科学研究其实是一项平凡而又充满创造性的工作,对每一个人来说,只要留心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都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 答案:D 题练 1 发明蒸气机的科学家是() A.牛顿 B.瓦特 C.伽利略 D.爱迪生题练 2 鱼能在不同的水层中上下游动,是因为其体内又一个, 它的体积变,鱼就可以上浮,若要下沉,则体积变。 知识点2 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例 2 下列关于科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科学是对人类有用的,它能推进人类文明进步 B.科学对人类有用,没有任何不利之处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我们要学好科学,为人类社会服务 思路导引:从辨正的角度看,任何事物都是存在正反两方面因素的。我们看问题要全面客观,既要看到科学带给人类的巨大推动力,也要看到科学的负面效应。 解析:科学发展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但也给人类带来了负面影响,如汽车的发明一方面带来了交通工具的重大革新,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环境的污染。 答案:B 题练3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宇宙飞船发射升空,它载着、 两名宇航员,进行了时间长达119小时的太空飞行。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如果在飞船外作业,他们之间就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你认为产生这种区别的原因是() A. 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 B. 太空中没有空气,声音不能传播 C. 太空中噪声太大 D. 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输 题练 4 请举例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来带来的负面影响。 方法题练

科学在我身边的作文

科学在我身边的作文 篇一:科学在我身边 我们的生活充满奥妙,是什么是这些奥妙出现?就是一点点科学的道理。蚂蚁为什么爱吃糖?大象的鼻子为什么那么长?这有着什么作用呢?让我们走进生活,去探索,去寻找。 比如,在一些小朋友的家里,他们做菜炒的油,放在柜子底下,久而久之就会有一些虫蚁爬满油桶。特别是蟑螂,其实它不是来伤害人类的,它只是想让自己吃饱,其实它的早中晚餐就是放在柜子底下的那一点点油。就像我们人吃米饭一样,补充营养,蟑螂就是靠吃油来补充营养的。蟑螂身体里就是所需油里包含的纤维素,让自己维持更久的生命。 小朋友家里也许有黄糖,这是哪种动物爱吃的食物呢?当然是蚂蚁了。你知道蚂蚁是怎么吃食的吗?让我来为你详细介绍介绍吧!首先只有一只蚂蚁去观察地点和重量的,它回去后再用触须传递信息。其他蚂

蚁知道后都联群结对地向食物地点走去。先一部分蚂蚁把食物抬起来,再上去一部分蚂蚁帮助它们把食物抬回去。回去后,蚁王就开始分食物,让蚂蚁们都收到食物,但蚂蚁们都会尊敬地让蚁王先吃,然后再张开那小小的嘴,慢慢地咀嚼着食物。 …… 生活中的奥妙远远不止这些,其他的奥妙还需我们慢慢地探索、发现,从中更深地明白科学的道理。你发现科学了吗?其实生活的每一个时间、每一个地点都藏着无数的奥秘。 篇二:科学在我身边 科学无处不在,在书中,生活中,头脑里等等。今天我为大家讲讲生活中科学家的故事。 我国伟大的科学家张衡于公元78年出身在荆州南陽,也就是现在的 河南省南陽市。他从小就博览群书。十五岁的时候,便告别家乡出外游学。他先入武关,游三辅。十七岁的时候,他去洛陽的途中,登上了骊山峰顶。面对广阔的天地和壮丽的山河,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自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1.我们周围的植物

教学目标: 1、知道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与特征。 2、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能用多种感官感知植物的特征,并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植物的特征。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植物的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 4、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植物。 教学重点:知道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与特征。 教学难点:学生能用多种感官感知植物的特征,并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植物的特征。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观察周围常见的花草树木。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它们的名称,找一找它们的特征。 1、教师展示多种多样的植物与图片,学生说出植物的名称,使学生感受到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 2、小结: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特征。 二、我们这样认植物。 (一)看花认植物。 1、观看图片。 2、引导观察。

3、归纳观察方法:我们可以利用自己的眼睛、鼻子、皮肤等感官观察比较花的颜色、形状、气味等特点。 4、分组观察研究。 交流发现,把比较结果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二)看叶认植物。 (三)看茎认植物。 三、说一说,植物生长在哪里。 1、出示植物图片:玉米、金鱼藻。 2、交流玉米、金鱼藻两种植物的生长环境。 3、交流其他植物的生长环境。 4、小结:植物的生长环境不同。 四、它们有什么不不同。 1、教师出示芫荽、芹菜的实物或图片。 2、学生观察两种植物的不同之处并汇报交流。 3、小结:外形相似的植物也有不同之处。 五、到田野里看一看,认识更多的植物。 教师布置任务:到野外继续观察,认识更多的植物。 板书设计: 《我们周围的植物》 菠菜、柳树、月季……都是植物。植物属于生物。

(一)看花认植物。(二)看叶认植物。(三)看茎认植物。

科学在我们身边教案

第一章第一节《科学在我们身边》 科学2010年8月24日 一、学情与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七上第一节经过小学相关知识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迈进初中学习阶段的学生对身边的自然现象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又根据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它们正处于人的一生第二次生理增长高峰,也是学习和增长知识的重要时期,他们精力充沛,好奇心强,好胜心强,热情活泼,朝气蓬勃,对不少自然现象的好奇正在转化为对科学的向往。他们会越来越多地产生着“为什么”,他们希望了解科学家的工作方式,他们试图用已有的知识去想像或找出一些问题的答案。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第一节课就以很多生活中的现象来引入,让学生了解到科学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正在改变着我们的世界,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责任感。同时简单地介绍了科学和科学家的工作,让学生对科学有一个初步的感受,并初步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内容比较少,难度也不是很大。 二、教学目标: 1、知道科学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学问,知道科学的发现可以从观察身边的事物入手。 2、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向往,培养和形成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及科学研究所需具备的科学知识和发展 三、教学重点: 1、通过“观察”各种自然现象,让学生对科学产成一定的兴趣。这节的关键是让学生意识到“观察”在生活中学习科学的重要性,及如何通过观察去得出实验答案. 四、教学难点:从自然现象到最新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并且在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里就要引用大量的例子来说明了从而培养学生信心和兴趣。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各种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体验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1、观察各种各样变化着的自然现象不明飞行物(UFO)、含羞草、间蜂猴、弯曲的铅笔、雨后彩虹等用图片呈现突出变化.(通过课件对P2,3页出现的自然现象进行生动的展示) 2、火山爆发,地震等用视频呈现 (二)新课教学 1.科学在我们身边 提问:你最感兴趣的自然现象是什么?你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种自然现象吗?(同学间可以互相问答)视频呈现牛顿和瓦特照片,并介绍他们发现万有引力和蒸汽机的过程,从而引出科学的本质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的答案(视频呈现)。

科学就在我身边主题班会

科学就在我身边主题班会 芦台一小四(4)班 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认真思考的能力,使学生从小热爱科学,并立志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社会做贡献。 活动准备: l.搜集在我们身边的一些自然科学现象。 2. 搜集一些科学家和历史名人从小爱科学的小故事。 3.搜集一些三无小食品的样品或是图片 活动过程: 宣布活动开始 主1:同学们,其实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你平常观察到哪些自然现象?生自由交流观察到的自然现象。 主2: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风霜雨雪、闪电雷鸣这些看似寻常的自然科学现象,曾经引起了无数科学家注意,他们通过不懈的努力,刻苦的钻研,从中发现了许多科学奥秘,并受到启发,发明和制造了许多造福人类的科学产品。这些科学家从小就爱观察、爱思考。我们生活中也在一些科学小常识,我们来看一下吧。(出示第二张幻灯片)生1:(出示第三张幻灯片)为什么人常常眨眼睛? 生2:眼睛是人体最娇气的器官,俗语说,眼睛里不揉沙子,就是这个意思。其实人体许多器官对外界的反应都有一种自我保护的能力,眨眼就是其中的一种。眨眼的时候,眼睛能把眼球表面的细微灰尘洗掉,保持了眼部的清洁。另外,眨眼也是眼睛休息的一种方式。 生1:(出示第四张幻灯片)为什么刚生下来的小孩没有牙? 生2:刚生下的小孩嘴里虽然看不出牙齿,但实际上在他的牙槽骨里已经有了牙齿,只不过还没长出来就是了。孩子长到七个月的时候,下颌的两颗门齿开始长出来。以后其他的牙齿也陆续往外长。一直到两岁多,20颗乳牙就全部长齐了。 生1:(出示第五张幻灯片)为什么眼泪流不完? 生2:在人的眼球上方,有一处叫泪腺的地方,除了睡觉外,能不停的制造眼泪。可我们却感觉不到,这是因为平时这些眼泪都通过眼角处的鼻泪管流到鼻腔里去了。 生1:(出示第六张幻灯片)为什么人打呵欠时会眼泪汪汪? 生2:在人的两只眼睛外上方的眼眶里,各有一个泪腺。除了睡觉之外,泪腺时时刻刻都在分泌泪水。平时,泪腺分泌的泪水很少,这些泪水通过泪道流到鼻腔中,因此人几乎感觉不到自己在流泪。人在打呵欠时张大了嘴巴,一股气体从口中冲出,这时口腔内的压力很高,鼻腔内的压力也随之而增高,泪水通行的泪道暂时受阻,便只得夺眶

2018青岛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11课《我们周围的植物》教学设计

11.我们周围的植物 教学目标: 1、知道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与特征。 2、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能用多种感官感知植物的特征,并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植物的特征。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植物的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 4、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植物。 教学重点:知道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与特征。 教学难点:学生能用多种感官感知植物的特征,并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植物的特征。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观察周围常见的花草树木。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教师问: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敢不敢挑战猜谜语,多媒体出示谜面.(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回答)师及时表扬.师:这些都是我们周围的植物 教师板书课题:我们周围的植物. 二、探究新知: (一)说一说它们的名称,找一找它们的特征。 1、看视频说名称: 师:今天,老师特意为你们准备了一段有关植物的视频,在看视频时,老师有个小小要求:边看边想,视频中出现的植物有哪些是自己认识的?你是根据什么来认识的? 生看视频,说一说自己认识的植物的名称和特征,师生:及时评价 小组活动一:仔细寻找月季和玫瑰的不同 视频出示:活动要求,师朗读,活动时间3分钟.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分工情况,两个小组上台分享.师生:及时评价表扬. 师:我们不仅可以通过比较植物的花叶茎等的不同,进一步全方位的认识了解植物。 2、小结: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特征。 (二)、我们这样认植物,了解不同植物油不同的特征。 1、看花认植物。 (1)、观看图片。 (2)、引导观察。

(3)、分组观察研究,交流发现,师生及时评价。 2、看叶认植物。观看图片,根据叶子的特征认识植物(松树和柏树) 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师生评价。 3、看茎认植物。观看图片,根据树茎的特征认识植物(青桐树和猴面包树) 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师生评价。 总结:1、归纳观察方法:我们可以利用自己的眼睛、鼻子、皮肤等感官观察比较花、叶的颜色、形状、气味等特点; 2、归纳观察途径:我们可以观察比较植物的花、叶、茎、根、生长环境等方面的不同,全方位的认识植物的特征。 师:同学们都学会认识植物的方法和途径了吗?敢不敢挑战再难一点的问题? 三、课堂实践:(挑战高难度)它们有什么不同? (一)、教师出示芫荽、芹菜的实物或图片。 出示:活动要求(师朗读) 1、从四方面比较它们的不同; 2、小组中,每一名同学选一方面轮流说一说; 3、组长认真组织,一个人说,其他同学认真听,做好记录; 4、组长管理好发言顺序,做好分工,安排好发言人,代表本组上台分享你们组的研究成果。(时间5分钟,现在开始) (二)、师:时间到,上位做好。哪一个小组第一个上台分享? 学生观察两种植物的不同之处并汇报交流。师生及时评价表扬 (三)、小结:外形相似的植物也有不同之处。 五、课堂拓展:植物生长的环境 师:这么多好看好吃的植物,离不开它们生长的环境,它们都生长在哪里呢? 视频出示图片:玉米、金鱼藻、谷子、水稻(早期) 生:口答,师:评价。懂得真多。 (视频出示)生长的环境:1、生长在土里: 2、生长在水里: 谁还知道其他植物呢?师及时评价。 六、课堂升华:植物对人类有什么好处和帮助呢 生发言,师及时评价表扬,出示视频图片进一步总结。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提供食物,因此我们要爱护环草树木,保护植物。 教师布置任务:到野外继续观察,认识更多的植物。

科学在我们身边

科学在我们身边 科学在我们身边 教学目标: 1.知道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学问,知道通过探究和实验可以了解自然现象并对一些现象作出比较合理的解释,理解科学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创造过程,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影响,知道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保护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准备: 演示实验“会沉浮的气球”、“喷泉”实验、在水槽里游动的金鱼、活鲫鱼、课件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如何鼓励学生观察、思索身边的自然现象,引导他们自觉地提出疑问,激发探究的兴趣,形成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教学过程: 教师讲述:先给同学们看一段动画片,开心一下。(播放动画片) 在小学常识里,我们已经知道了广袤的宇宙、神奇的生物、形形色色的物质,由它们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界。我

们就生活在这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这里有无数奇妙的现象,并且大自然中的各种事物都在发生变化。 教师讲述:请同学们看P2、P3的图,(奇妙的大自然、不断变化的自然界)。 展示8月6日西湖上空出现的彩虹图片。 另外老师剪辑了一组反映大自然的影片,给同学们欣赏。不过老师希望同学们在观看时注意,你从这组影片中发现了哪些自然现象?记录在纸上。一会我们交流。笔和纸准备好了吗?(播放影片) 学生交流。教师给予评价。 教师提问:哪位同学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自然现象是什么? (用一、两句话说明感兴趣的理由。) 学生活动 教师讲述:讨论了这么多的自然现象,你们有没有产生想提问题的冲动呢?比如说:天空为什么会下雨?夏天雨后为什么能出现彩虹?蚂蚁为什么要搬家?蜘蛛为什么要织网?等等问题。你产生了问题吗?(学生自由提问,略。这里最好由同学帮助他解答这个问题)。 教师讲述:学习了《科学》这门课程,你们会产生更多的问题。能产生这些问题,说明你们有智慧,具备科学研究的动力。事实上,人类就是在不断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

§1—1 科学在我们身边

§1—1 科学在我们身边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科学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学问,知道科学的发现可以从观察身边的事物入手 2、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向往,培养和形成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 3、知道科学研究需要具备的科学知识和发展,需要合作和交流,需要意志、毅力和正确 的科学态度。 4、知道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是观察、实验和思考,体验学习科学的过程 5、知道科学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二、教材分析 1、重点: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科学探究意识,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 2、难点: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3、教具:

【板书设计】:

第一节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一、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现象,寻找各种答案的学问。 二、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仔细观察,积极实验,认真思考 三、科学技术改变了世界 §1—2 实验和观察(1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简单实验现象的观察方法和准确记录及描述。 难点:对实验现象的正确观察、准确的记录和描述。 [课前准备] 实验器材:试管架、试管、试管夹、停表、天平和砝码、电流表、电压表、显微镜、药匙、酒精灯、烧杯、玻璃棒、玻璃皿、放大镜(可让学生自带)等。 药品:食盐、鸡蛋、白醋 [教学手段] 师生共同参与讨论、实验探究; [教学思路] 1、通过对图1-1 2、图1-13的讨论,得出准确判断的方法; 2、展示实验仪器,了解仪器的名称和用途 3、通过演示实验,归纳出操作和观察的准确性。

[板书设计] §1—2 实验与观察 一、实验室里的仪器 二、实验的操作和观察 实验时:1、明确目的 2、仔细观察 3、规范操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