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疗器械行业研究报告

医疗器械行业研究报告

医疗器械行业研究报告
医疗器械行业研究报告

2017年度医疗器械行业研究报告

概述

2017年10月28日,中国药品监督管理研究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医疗器械蓝皮书》编委会联合发布了《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报告(2017)》。这是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第一部蓝皮书。

蓝皮书中指出,从过去几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总体来看,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势头正猛,规模以上生产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在%—%,明显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发展的增幅,并且高端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形势喜人,创新产品加速涌现。

2017年被誉为人工智能、大数据、3D打印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融合发展的一年。在新兴技术的引领下,技术的更迭使得医疗器械行业的竞争加剧。医疗器械行业或迎来新一轮变革,企业不能再只看重利润,而不注重服务质量的提升。医疗器械虽是制造行而言,但也同样如此。在激烈的竞争下,企业为了寻找新的出路,开始探索新的业务模式。

前沿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总体部署,为加速推进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发展,科技部办公制定并发布了《“十三五”医疗器械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根据《规划》的框架和内容,明确了医疗器械行业发展面临的新的战略机遇及目标,提出了医疗器械前沿技术和重大产品的发展重点。

《规划》中指出的具体发展目标有:

1.突破1-3项原始创新技术,10-20项前沿关键技术,形成核心专利300项以上;

2.研发10-20项前沿创新产品,引领筛查预警、早期诊断、微/无创治疗、个体化诊疗、人工智能诊断、术中精准成像、智慧医疗、中医治未病等新型医疗产品与健康服务技术发展;

3.重点培育8-10家在国内、国际市场具备较强竞争力的大型医疗器械企业集团,建立8-10个医疗器械科技产业集聚区,80-100家具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且具备一定规模的创新型高技术企业。

同时,《规划》阐述的重点任务包括:前沿和颠覆性技术重点发展方向、共性关键技术重点发展方向、重大产品研发重点发展方向、示范推广重点发展方向、基地建设重点发展方向。

一.2017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现状

医疗器械行业属朝阳行业,其规模源于国家和内需的强烈干预。

1.生产数量变化

我国生产企业目前大约万家,经营企业186269万家;增长趋势稳定且高速,在未来几年内增长数量会明显增多。

2.生产企业地区分布图

从地域数量统计来看,医疗器械行业生产企业与其他行业等同,支撑国内医疗器械近60%产业的产能集中在华北、华东、华南地区。目前,华北、华南和华东是国内经济基础较为雄厚的地区,说明未来医疗器械行业的最佳发展落实地也在此3个地区。

3.医疗器械总产值趋势图

从2008年-2015年的医疗器械总产值来看,一直呈稳定上升趋势,但医疗器械行业的增长比呈曲折增长,说明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虽然发展势头正旺,但道路是曲折的,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较多,需要大家多加克服。

4.医疗器械进出口分析图

通过2010-2016年我国医疗器械进口额和出口额分析,我国出口总量逐渐增大;进口额也在增加但幅度降低。且出口额的增长率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而进口额的增长率在逐渐降低。

这与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十二五》中国家对医疗器械发展规划分不开,致力于大力发展国内医疗器械创新和研发能力。

而在《十三五》中,又明确提出了前沿和颠覆性技术重点发展方向、共性关键技术重点发展方向、重大产品研发重点发展方向、示范推广重点发展方向、基地建设重点发展方向。旨在大力扶持国内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

5.医疗器械销售额规模分析

据统计,2015年全国医疗器械类销售额排名前10的省区是:广东、河南、北京、浙江、安徽、山东、四川、上海、黑龙江、湖南。排名前10省区销售额占全国销售总额的比例分布为:%、%、%、%、%、%、%、%、%、%。

6.医疗器械销售额规模增长预估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需求近年来持续增长,预计未来仍有较大增长空间。近年,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和投资较为活跃,国家战略型新兴产业政策导向和国内医疗卫生机构装备的更新换代需求,使未来医疗器械消费市场持续增长。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规模正以快速稳定的趋势发展,预计在未来2-5年内,会保持%的年增长率,直逼6660亿大关。

7.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量

截至2015年10月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达98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2万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万个,村卫生室64万个。

总体医疗趋势处于稳定增长,医疗器械领域需求度会进一步提高。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居民对于健康保健和疾病预防更加重视,正在从原来的“生病—看病”模式向“保健预防—少生病”转变,推动了医疗器械新的需求。

医疗器械的朝阳性已经不言而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卫生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的消费和投入增加已是不争的事实。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迅速壮大,是带动全球市场增加的主要区域。如今,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

医疗器械与药品是医疗的两大重要手段。发达国家这两者的销售额比例约为1:1,而我国仅为1:10,可见我国医疗器械市场潜力巨大。

我国医疗器械市场活跃,国家政策的导向和国内医疗卫生机构装备的更新换代需求,促使中国成为了巨大的医疗器械消费市场。

二.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的问题与壁垒

医疗器械制造业是世界高技术产业中发展最为迅速的产业之一,在我国发展非常迅猛。但医疗器械制造业往往过度注重持续总量的增长,造成大量的结构性矛盾,形成市场分散、集中度不高且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致使我国医药制造业总体发展水平比较低,国际竞争力弱。

1.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器械产业规模结构分散

我国医疗器械企业规模过小,产业组织结构分散,产业竞争力水平处于较低位置。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长期实行追求数量增长的外延式粗放型扩张战略,虽然近年来通过兼并重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生产集中度的问题,但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2).器械制造业产品结构重复

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企业不仅规模普遍较小,而且长期存在严重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由于企业多、品种少,大量生产企业产品同质化严重,形成“恶性”竞争。例如:仅仅是河北霸州一带,其民营医疗器械企业就有七八家,而这七八家企业的产品一样是技术含量低的病床及相关产品。

(3).器械制造业技术结构落后

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的技术结构,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生产技术仍落后,显着反映在我国医疗器械商品的进出口贸易中,比如:产品档次不高,专业化程度较低。失衡的进出口产品结构,也造成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出口利润低、效益差。

(4).器械制造业生产结构失衡

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是在上世纪50年代极其薄弱的基础上开始发展的,而全球在上世纪50年代及60年代,却是其医疗器械发展的黄金时期,我国器械制造业与世界初始发展阶段脱轨,致使如今我国赶超世界水平难度极大,二者之间的差距难以缩小。

同时,因我国政府针对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的政策导向不充分不明晰,医疗器械研发的资金支持严重不足,造成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的新产品研究缺少鼓励创新机制和宏观环境。

2.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存在问题的因素

(1).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制约了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速度和方向。

社会医疗卫生总费用的水平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以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例来估计。我国在20世纪末社会卫生费用约占GNP的5%左右,远低于美国(早在1993年美国已经达到了19%)。

现阶段,一方面由于人民消费水平有限、医院经济实力较差,大多数中、下层医院买不起也用不起昂贵的现代化医疗设备;另一方面受国家和企业财力的限制,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医疗器械开发能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

(2).技术因素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这是影响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

资料显示,我国医疗器械产品的总体水平比发达国家落后15年,主要医疗器械产品达到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不到5%,产品可靠性差、性能落后,市场竞争力弱。

即使是中低档医疗器械产品,我们也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以呼吸机为例,产品平均无故障时间仅200小时左右,而国外产品高达3000小时。

另外,当今医疗器械产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产品被仿制的可能性大为减小,竞争壁垒大大提高。相对低下的技术水平,削弱了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竞争力,极大影响着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

(3).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涵盖诸多方面的内容,比较复杂。诸如企业所有制结构的转换、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医疗保健体制的变革、国家政策的扶持等等,这些都影响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

随着改革的深入,制约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将逐步得到解决。

3.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存在的壁垒

(1).准入壁垒

企业各类产品的销售均需要在完成一系列检测、分析、临床试验,并通过产品注册的前提下进行,对新进入的企业而言有较高障碍。

(2).渠道壁垒

建设完善的营销网络体系,不仅需要大量的前期资金投入,更需长期积累对市场的深刻认识和前瞻把握,以及不断为顾客创造价值所形成的品牌效应。

(3).资金壁垒

医疗器械行业是高投入行业,没有一定规模的资金投入,进行产品研发以及建立销售和服务网络,企业难以在市场上生存。

(4).技术壁垒

产品主要的生产设备都是根据自身生产工艺量身所定制的,在长期生产过程中不断优化和改进。缺乏符合要求的工艺设备,以及缺乏长期的工艺技术经验积累的企业,是难以生产出质量稳定的合格产品。

(5).人才壁垒

核心技术人才需具备医学、电子、自动化控制等综合知识,还要具备多年同行业实践经验;同时,销售人员也要具备市场营销和产品性能、使用等多方面知识。

(6).品牌壁垒

医疗器械关系到使用者的生命健康,客户在选择产品时对品牌尤其关注,优质产品多年积累的品牌效应,是新进入者短期内难以逾越的障碍。

三.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1.中国医疗器械行业面临的机遇

(1).政府医药卫生支出提高

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推动了普通居民医疗需求增长,促进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不断提高,推动医疗卫生财政支出也不断增大。

2013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年度消费支出中医疗保健为元,城镇居民人均年度消费支出中医疗保健为元,国家财政支出中医疗卫生支出达到亿元。

(2).人口老龄化

根据中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

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2000年上升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上升个百分点。到201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突破2亿,占总人口%。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与老年疾病相关的一些医疗卫生服务、医疗器械需求也必将增大。

(3).医疗器械市场前景广阔

医疗器械行业大量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涉及光学、电子、超声、磁、同位素、计算机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包括人工材料、人工脏器、生物力学、监测仪器、诊断设备、影像技术、信息处理、图像重建等多种科技率先在医疗器械产品中应用。

目前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城乡全体居民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合)率稳定在95%以上。公司的最终客户所属的行业主要为各级医院、社区或乡村卫生服务站、各地疾控中心以及其他医疗卫生服务机构。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及老龄化的加剧,下游行业客户的完善与健全将会为公司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

2.中国医疗器械行业面临的挑战

跨国集团加大进入步伐

新医改将带动基层医疗机构(包括农村医疗机构和社区医疗机构)医疗器械设备的升级。

然而,国外的跨国医药集团也早已注意到了这点。新医改方案提出后,它们纷纷加快进入我国医疗器械市场的步伐。这些跨国集团包括西门子、通用电气等,它们不但在华建立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还组建了专门的医疗服务队伍,并开发出针对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器械产品。

新医改是这次外资企业转变发展策略进入我国低端医疗器械市场的“罪魁祸首”。以前,我国低端医疗器械市场基本是本土企业的天下,现在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的扩容将对低端医疗器械首先带来利好。于是这些外资企业看准机会,纷纷进入这个市场。

因此,我国本土医疗器械企业应提高警惕,外资企业早已经瞄准了这块巨大的“蛋糕”,我国本土医疗器械企业不能再“高枕无忧”了。

四.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趋势

1.全球——将形成两大格局

2008年,全球医疗器械产品的销售总额占全球医药市场总销售额的一半。其中,排名前25位的医疗器械企业的销售额合计占到全球医疗器械总销售额的六成,市场集中度显着提高——未来全球医疗器械市场将形成两大格局。而随着全球医疗器械产业的高速发展,这两种市场大格局的形成也越来越明显。

这两大格局一方面是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的以高科技为主的新型医疗器械产业链,这些产品包括CT机、身体检测与扫描仪器等等。我国高端医疗器械产品七成都是从国外进口,而它们也垄断了全球绝大多数的市场。

另一个格局就是以劳动密集型且技术含量不高的传统型医疗器械产品逐渐从欧美发达国家向劳动力成本比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如一次性的手术手套、一次性注射器等等,这些主要向亚洲国家转移,如中国和印度,当然日本不在其中。

2.我国——向高科技、人性化发展

一方面,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将朝向更高科技、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生产出更适用于家庭自我监护与诊断及远程医疗器械产品。

另一方面,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将开启微创医疗器械的新时代,过去医疗器械产品精确度不高,在治疗疾病时可能会产生一些负作用,未来这些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

3.未来三年医疗器械行业将迎来景气高峰

我国投入近83亿元人民币在农村医疗器械的采购上,巨额资金将淘汰过去农村市场一批旧、差、安全有隐患的医疗器械产品和“二手”医疗器械设备。这83亿将主要投入在X光机、监护仪、超声波诊断仪、生化分析仪、灭菌器等基础医械。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人口进入老龄化以及人们对养生保健方面的需求增加,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将得到飞速发展,新医改的相关效应在未来几年显现。

接下来3年也将是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一个景气高峰,特别是对于一些基础的、相对低端的医疗器械产品有非常积极的影响。同时,对于低端医疗器械企业如新华医疗来说也是一次契机。

4.医疗器械行业整合并购

随着健康中国2030、中国制造2025作为国家战略的全面推进,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在总体上呈良性态势。特别是近两年,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一改上涨态势。2016年医疗器械行业并购案例更是增加迅猛,已披露的并购案例近百件,其中既包括国内并购案例,也包括跨国并购案例。

总体来说,医疗器械行业整合并购确实是未来大体方向,国内企业也一直进行并购。根据医疗器械产业的业态分析,由于器械公司产品的单品种、技术不可延展性等缺陷,导致公司内生性发展容易出现瓶颈。未来想要突破这种瓶颈,可采取搭建多品类的平台型公司的措施,行业并购是快速突破的瓶颈的最有效方式之一。

五.医疗器械行业未来展望

预计未来5年至10年,中国医疗器械产业与世界医疗器械市场的关联度将越加紧密,对中国医疗器械制造工艺、新材料应用、研发水平、营销网络势必产生巨大影响,促使中国医疗器械产品从中低端向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转化。重点产品如影像、免疫、疫苗、生化、血透、监护、高端耗材与植入及家庭康复用品等,研发与投入将突破瓶颈制约。

虽然,现在医疗器械行业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但是基于其庞大的市场需求,国家的大力支持,说医疗器械行业是朝阳行业一点也不为过。

未来,中国将会成为全球医疗器械经济体中最庞大的国家。

咨询业分析研究报告咨询行业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咨询业分析 因为现代咨询主要是从国外传到国内的,所以下面主要从其起源、发展、现状和在国际上与中国国内面临的问题来阐述。尤其是对业内的拥有知名品牌的咨询企业进行了分析,从中得到启迪,以来为进入这个行业提供初步认识。 一:咨询业的现状分析。据07年9月6日的统计表明,在中国的海外咨询公司已超过140家。根据2004年的统计,中国外资咨询企业占全国咨询机构数量的%,国有性质的咨 询机构比例较高,占%。由此,中国咨询业的格局已初步形成了国有、民营与外资三足鼎立的态势。随着中国加入WTO,一些国际着名的咨询机构在中国大力拓展业务。全球 着名的咨询机构几乎都已在上海设立了分支机构。国际一流咨询机构的进入,使处于幼稚期的中国咨询业普遍感到压力,同时也为中国的咨询业提供了发展的机会。而根据国内 咨询业的格局与同层次需求的对应情况,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次:第一层级就是知名的跨国咨询公司,以麦肯锡为代表,科尔尼、埃森哲、罗兰贝格等公司,其收入多则以亿元计,占据了最主要的市场份额。2003中国企业投入咨询业的总额 达25亿元人民币,其中有一半投进IT行业,另有63亿元左右属于企业战略咨询投资。这些巨额投入基本上被五六家国际咨询机构瓜分。目前以麦肯锡为代表的外国咨询公司已占 到中国咨询市场份额的50%,而且大多是高端市场。第二层级为提供全面管理咨询方案的综合型咨询公司。第三层级就是一大批专门从事某少数细分市场的咨询公司。主要在营销咨询、人力资源咨询、物流咨询、经理人持股设计等方面进行专项咨询。二:近几年咨询业动荡不断。咨询业近来频繁发生的并购重组和高层震荡,不由让人们产生种种疑问:咨询业到底怎么了?是什么原因使咨询业遭逢这种动荡?对此,来自罗兰?贝格公司的报告显示,过去三年占全球咨询业务四分之三份额的欧美市场陷入低迷。中国是全球咨询业唯一还在增长的市场。与过去拥有的荣耀相比, 以麦肯锡、波士顿咨询和贝恩(Bain&Co.)为代表的战略型咨询公司目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里,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福特汽车公司、通 用电气等跨国企业改变了以往出手大方的习惯,迫于生存压力减少了聘请咨询顾问的项目。据专业研究机构ConsultingInformationServices统计,战略咨询项目的平均实施 时间已从1990年的半年至一年半下降为现在的90天。而业内人士分析,由于经济环境日益复杂,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也越来越大,而传统的管理咨询并没有取得期望的效果 ,企业在这方面的开销也因此越来越谨慎,咨询公司从纯粹的咨询领域获得的收益不断降低。对中国客户切身需求的忽视是一些国际咨询公司失败的主要原因。就在五年前,“麦肯锡兵败实达”这一事件就已暴露出咨询业的问题,只不过那时人们都把视线聚集在了 事件本身上。一些中国的企业家指责“洋顾问”不了解中国实际情况,但一些媒体却对实达本身的经营管理提出了质疑。无论孰对孰错,其中很关键一点就是看似不错的方案需 要由客户自己来执行,而在执行时,客户才发现方案根本无法适应企业的业务和生存环境。“不介入公司运营”曾经是麦肯锡的金科玉律,如今却被越来越多的咨询公司发现行 不通。埃森哲中国区总裁李纲的一番话一语中的:“现在客户对我们的要求远远要比做一个调研报告多得多,光有一个好主意是不够的,你还必须把它变成现实,这就需要别的业务作 为补充!”许多客户越来越不满意传统的咨询服务,他们不仅需要咨询公司提供一个解决方案,而且需要咨询公司帮助他们将方案变成现实。对于前几年国际咨询公司在中国“ 水土不服”的传言,李纲认为主要原因是解决方案执行不到位造成的。他说:“无论本土企业还是海外企业,当他们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他们往往更看重结果。这就决定了 那些只做战略和方案,不做实施的公司就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被迫转型------“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这句话对咨询业照样适用。IT业与咨询业相互渗透正在成为行业新的发展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后,欧美跨国公司的发展进入管 理竞争的时代,企业面临着快速变革的挑战,企业重组与并购频繁发生,核心竞争力的加强最终取决于对战略的有效实施,取决于变革管理的能力。因此,传统上与战略相关的 咨询行业开始将“变革管理”(ChangeManagement)作为管理咨询的重点,其职能开始从过去的方案性、基础性为主变为以实施性和操作性为主,帮助客户把管理战略和变革的 愿望实施到位成为咨询公司的主要工作内容。与此同时,包括ERP(企业资源规划)、CRM(客户关系管理)、SCM(供应链管理)、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崛起,使企业在制定战略时 不仅要从市场、竞争、投资环境和法律规范的角度考虑,更要从技术的角度考虑,科技在很大程度上开始影响企业的管理与发展。对比之下,埃森哲、毕博和凯捷安永

人力资源管理调研报告

人力资源管理调研报告 世界进入知识时代以来,伴随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显得犹为重要。实际上,它与物质资本、自然资本并驾齐驱,甚至在某些领域超过后者。目前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上大至可概括为4个方面:1、人力资源的配置,2、培训与开发,3、社会保险及工资福利,4、制度建设。就我们公司而言,人力资源管理在现有体制机制下,要注重解决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公司目前人力资源的现状 1、人员结构方面:公司现有在册员工2239人,在岗非生产性人员488人(不含生产处室87人)与生产性人员之比达21.8%;如果加上内退人员284人,将达到772人与生产性人员之比将达到34.48%。 2、年龄结构方面:35岁以下员工831余人,占总人数的37.12%。 3、技术结构方面:现有专业技术人员249人,其中高级职称18人、中级职称89人、初级职称142人,占员工总人数的11.13%。现有具备技师资格人员52人,其中高级技师5人、中级技师47人,占职工总数的2.3%。 4、录用选拔调配方面:采取考试考核相结合的办法。今年以来公司从中层管理人员的选拨,一般管理人员的调配,直至公司生产岗位的调整均采取面向全公司招聘的方式录用人员。招聘方式,采用理论及实践考试与各级管理部门综合考核相结合的办法。 5、员工培训引进方面:去年我们招收了专业对口的大学生5人,充实到生产一线。

公司制定并下达了全年职工培训计划,职教中心全年将组织特殊工种进行轮流理论培训,各分厂进行日常技术培训并进行考核,全年培训员工达2800课时。同时人力资源部门积极配合劳动部门并鼓励员工参加社会劳动部门组织的技能等级资格考试。并对获证人员进行登记备案。 二、公司多年存在的问题 1、人员臃肿、人力成本增大。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700多人的非生产性人员相当于一个中型企业的员工人数,员工工资加上单位交纳的“四险一金”(单位部分人均年交约4500元),平均按XX0元计算,全年下来公司要支出一千四百万元。其次是岗位人员的按排不尽合理,有的岗位人员编置过大,造成人浮于事。三是岗位设置存在科学性的问题。有些单位的部分岗位可以部分合并而未整合。 2、技术工人的结构性问题,公司现有具备技师资格的技术工人52人,占员工总数的2.3%,这个比例与公司生产自动化水平,技术含量,员工文化素质要求高的特点是极其不相适应的。实际上在这些技师中尚有20名技师不在岗。这是公司目前技术工人结构上的矛盾。 3、专业技术人员的配置问题,公司现有技术人员249人,占员工总数的11.02%;实际上中级以上的工程技术人员只有65人,而且大部分进入领导岗位,真正从事技术、研发的人员很少。从而制约了公司在技改、生产技术、研发等方面能力。

生物医药行业分析报告

生物医药行业分析报告

生物医药行业在战略新兴产业中属于盈利周期较长的产业,一个生物医药品种从临床前研究到上市,一般需要5~10年时间,期间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因此,生物医药产业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高技术密集型的特点,决定了股权融资是生物医药企业在成长期的重要融资方式,也提示我们应该根据生物医药企业的在成长期的财务特点和投资风险,设置能够适应研发型企业特性的上市标准。 生物医药行业基本情况 (一)生物医药行业简介 生物医药产业由生物技术产业与医药产业共同组成。生物技术产业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生物芯片技术、基因测序技术、组织工程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等。生物技术产业涉及医药、农业、海洋、环境、能源、化工等多个领域。而制药产业与生物医学工程产业是现代医药产业的两大支柱。 生物医药产业可细分为五大产业:生物制药产业、化学制药产业、现代中药产业、医疗器械产业、保健食品产业。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虽然兴起较晚,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加速以及科技水品的不断攀升,目前我国已成为生物医药产业的主力消费市场,众多生物医药类的跨国企业都将发展重心挪到中国市场。 近年来,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规模持续扩张。各个细分子行业销售市场均表现良好,发展势头可谓是蒸蒸日上。,我国生物药品行业共计实现销售收入为238第三十六节

划提供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银行信贷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二) 生物医药产业被称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生活环境的变化、人们健康观念的变化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等因素影响,与人类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生物医药行业近年来一直保持了持续增长的趋势。根据全球最大的医药市场咨询公司IMS Health的统计报告,2017年全球医药市场销售额将达到1.1万亿美元,未来几年将保持5%-8%的复合增长率,这反映了全球医药市场强劲的整体增长趋势。尽管各国政府均在控制医药费用的增长,但由于新药开发、人口结构变化及人们对健康预期的提高,药品市场的增长仍快于经济增长的速度。 按照年销售额10亿美元的重磅药物标准,2013年有近百种药品达标,其中TOP50的达标线为16.43亿美元,这些重磅药物全部出现在美国和欧洲。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从二十世纪80年代开始,目前尚没有出现年销售额超过10亿人民币的药物。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生物医药行业持续高速增长。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发布的数据,2014年至2017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销售收入从1686亿元增长到2154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1.65%。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16年末,我国医药制造业总资产达到18480亿元;2016 年全年,我国医药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20593亿元,较“十五”末期的2005年增长16573亿元,复合增长率22.66%。

咨询行业分析报告

咨询行业分析报告 一、咨询的概念: 咨询(consultation )是通过专业人士所储备的知识经验和通过对各种信息资料的综合加工 而进行的综合性研究开发。咨询产生智力劳动的综合效益,起着为决策者充当顾问、参谋和 外脑的作用。 二、分类 1、传统分类 传统的企业咨询划分为两个类别:第一类是企业管理咨询,第二类是人力资源咨询。 2、纵向分类 咨询产业在纵向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信息咨询业、管理咨询业和战略咨询业。 3、横向分类 (1)战略咨询 战略是企业的根本。在今天的商业社会中,企业为了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必须及时准确的 掌握市场动态,迅速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有效措施。企业做出这种选择就是战略决策。现代企业管理的重心已转向经营,经营的重心转向为战略决策。因此,企业战略咨询在现代管理咨 询中具有头等重要的地位。 企业战略所需要回答的问题往往是包括:我们将如何进行市场竞争,保持优势?我们将如何找出新的利润增长点?我们将如何不断地为客户增加价值? 特点:」 1.战略的咨询项目是探索性的,提出的方案是有风险的。 2.必须有独创性。咨询顾问提出的方案,必须剖析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分析其实质,真正提出即有远见性,又有实际意义的新理念。 3.制定战略时要充分考虑客户的战略实施能力,使得战略能够付诸实施。 4.战略的形成和检验必须是不断前进的过程。因此,咨询师不仅要保证咨询方案在一定程度 上的顺利实施,还要帮助培养客户对新机会和压力的战略适应能力。—| (2)财务咨询 公司财务咨询,是指相关财务管理专家,深入企业现场进行调查研究,从综合反映公司财务 管理的经济指标分析着手,寻找薄弱环节,深入分析影响这些指标的财务因素和管理因素,并找出关键的影响因素。然后,根据公司战略对财务管理的要求和公司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改进措施并指导其实施的一系列活动。 特点:1?财务咨询注重收集资料,通过财务咨询可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进行客观正确的评价,以了解本企业在同行业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2?财务咨询的结果将为企业经营管理其他方面的咨询提供正确的方向和目标。 3?财务咨询,可以为企业从不同角度引进财务管理的新观点,技术方法,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理财能力和财务管理的水平。 (3)市场营销咨询 市场营销咨询是咨询顾问运用市场营销的理论与方法,深入调查和分析企业的市场营销环境 与市场营销活动的现状,从而发现企业面临的风险、威胁、衰退危机和企业发展的市场机会,帮助企业解决现存问题,改善和创新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使企业能够更好的躲避风险,迎接挑战,战胜衰退危机,抓住并创造市场机会,促进企业获得快速、持续繁荣发展而进行的咨询。特点:1.不同行业里,企业的市场营销会有较大差异。 2.市场营销咨询还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企业的竞争战略及策略。 (4)人力资源咨询

2021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研究分析报告

2021年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研究分析报告

目录 1.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现状 (4) 1.1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定义及产业链分析 (4) 1.2人力资源服务市场规模分析 (5) 2.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前景趋势 (6) 2.1人力资源服务向高知识含量的专业化发展 (6) 2.2人力资源服务业品牌建设受到重视 (6) 2.3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7) 2.4国际化步伐加快 (7) 2.5延伸产业链 (8) 2.6行业协同整合成为趋势 (8) 2.7需求开拓 (8) 3.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存在的问题 (8) 3.1市场竞争格局分散 (9) 3.2人服行业头部集中化趋势明显 (9) 3.3市场管理机制不断完善 (9) 3.4供应链整合度低 (10) 3.5基础工作薄弱 (10) 3.6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10) 3.7供给不足,产业化程度较低 (11) 4.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2)

4.1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2) 4.2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13) 4.3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13) 4.4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13) 5.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竞争分析 (15) 5.1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竞争分析 (15) 5.1.1对上游议价能力分析 (15) 5.1.2对下游议价能力分析 (15) 5.1.3潜在进入者分析 (16) 5.1.4替代品或替代服务分析 (16) 5.2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品牌竞争格局分析 (17) 5.3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竞争强度分析 (17) 6.人力资源服务产业投资分析 (18) 6.1中国人力资源服务技术投资趋势分析 (18) 6.2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投资风险 (18) 6.3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投资收益 (19)

2021数据中心行业研究分析报告

2021年数据中心行业研 究分析报告

目录 1.数据中心行业现状 (4) 1.1数据中心行业定义及产业链分析 (4) 1.2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分析 (5) 2.数据中心行业前景趋势 (6) 2.1专业IDC服务商发展空间巨大 (6) 2.2传统IDC同质化竞争激烈,向云计算数据中心升级是未来趋势 (6) 2.3一线城市周边成为IDC新建热点区域 (7) 2.4用户、数据中心设施、解决方案将持续增长 (7) 2.5延伸产业链 (7) 2.6生态化建设进一步开放 (8) 2.7呈现集群化分布 (8) 2.8数据中心产业与互联网等产业融合发展机遇 (9) 2.9行业发展需突破创新瓶颈 (10) 3.数据中心行业存在的问题 (12) 3.1资源利用率低 (12) 3.2资源孤岛 (12) 3.3自动化程度很低 (13) 3.4数据中心面临的威胁不只是安全性 (13) 3.5供应链整合度低 (13) 3.6基础工作薄弱 (14)

3.7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14) 3.8供给不足,产业化程度较低 (14) 4.数据中心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6) 4.1数据中心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6) 4.2数据中心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16) 4.3数据中心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16) 4.4数据中心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17) 5.数据中心行业竞争分析 (18) 5.1数据中心行业竞争分析 (18) 5.1.1对上游议价能力分析 (18) 5.1.2对下游议价能力分析 (18) 5.1.3潜在进入者分析 (19) 5.1.4替代品或替代服务分析 (19) 5.2中国数据中心行业品牌竞争格局分析 (20) 5.3中国数据中心行业竞争强度分析 (20) 6.数据中心产业投资分析 (21) 6.1中国数据中心技术投资趋势分析 (21) 6.2中国数据中心行业投资风险 (21) 6.3中国数据中心行业投资收益 (22)

某咨询行业分析报告(二)

目录 上篇:行业分析提要 (1) 下篇:行业分析说明 (2)

I 行业基本评价(SWOT)

II 行业分析 一、我国咨询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一)现状 国内咨询服务业刚刚启动,处在发展初期。存在着咨询力量欠缺、经营能力弱和咨询环境差等主要问题;同时也面临市场、资本和政策方面有利的外部环境。 我国的咨询服务业刚刚启动,处在发展初期。各种力量如资本、企业、技术、人力等还在相互探索和组合,市场格局尚未最终形成。 尽管国内咨询服务业还处在发展初期,但市场复杂,竞争激烈。首先客户因素非常复杂,国内企业在没有完成市场化的情况下面临全球化,在基础管理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实现流程重组、战略联盟等管理手段,而且企业间管理水平、经营状况以及信息化基础设施很不平衡。另外,外资咨询公司纷纷进入国内市场,某种程度上国内咨询市场上的竞争已是国际竞争国内化,竞争变得异常激烈。 (二)问题 1、缺乏对咨询业正确认识 尚未确立咨询业应有的社会地位,社会咨询意识与市场经济发展尚有差距,缺乏咨询价值意识、先行意识、有偿意识等。 产业某些决策部门或企业领导找外脑解决问题意识淡薄,对咨询业

的需求不迫切,尚未从依靠政府和主管部门中彻底摆脱出来。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及制度化尚缺乏完整的立法程序保证,“拍脑袋”、“拍胸脯”、“拍屁股”三拍现象仍不时存在。 咨询企业还缺乏“导入意识”,缺少自我宣传、自我形象推销和塑造自我优势的意识。 2、咨询业发展不规范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咨询业存在着盲目发展的趋向,主要表现为业务方向不明、市场定位不明确,找不到咨询主体业务,机构数量膨胀、良莠不齐、单个规模小、专业化水平低、人员业务素质不高、手段落后、咨询项目付诸实施能力差,处理大型项目的能力不足,服务质量不高,短期行为较为普遍,咨询人员与客户的信任关系尚未建立起应有的信誉。转制后的一些咨询机构,尚带有浓厚的“官办”色彩,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走向规范要经过从咨询机构从决策部门的附属,转向咨询机构与决策部门的分离。要形成独立咨询产业(产业规模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尚需确定国家法规。 3、咨询公司普遍素质不高 咨询公司(机构)较多,依据现有资料,统计数据与现实调查不符,有水平、实力及服务能力强、信誉好的为数不多。为寻求生存与发展,咨询公司(机构)业务内容及范围不够稳定,还摆脱不了以副(从事其它经营业)养主(咨询)的局面。 有相当一部份咨询企业还不能独立解决咨询项目中的问题,企业还不习惯通过咨询来解决问题,走上咨询岗位的专业人员相当一部分不熟

管理咨询行业特点

管理咨询行业特点介绍 一、管理咨询的内涵与意义 管理咨询,在美国通称Management Consulting 也可以译成“管理顾问”,在日本称为“管理诊断”,在中国,管理咨询和和管理顾问的内涵和外延基本一致。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咨询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市场越完善、竞争越激烈,咨询产业也就越发达,咨询产业越发达的国家,企业竞争力就越强,国家的经济实力也就越强。 管理咨询业是近些年来世界上发展较快的一个行业,其影响渗透到政治经济生活的许多领域,目前,世界500强的企业中60%左右的公司拥有自己长期合作的国际著名的咨询公司。美国的通用电器公司有500多家咨询公司为其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咨询,每年投入的咨询费用高达2亿多美元;在德国,咨询产业是德国经济中发展最快、最稳定的现代产业部门,其年增长率远远高于德国国民经济的年增长率,成为德国经济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企业诊断如同医生对病人患者的身心诊断,医生对患者身心的诊断,其目的在于维护病人身体和心理的健康;而企业诊断,则在于维护企业管理经营的稳定、健全和发展。 医生之于对象,有的是例行检查,预防疾病之发生;有的或因身体不适,问诊于医生。概而言之,一个人有了不适的症状,就自然问诊于医师,以便诊断出疾病之根源,对症下药,开出药方,进行适当的治疗。 在企业界,这种诊断程序和医学上医师诊断患者之程序基本相同,贤明的企业经营者很重视咨询顾问对企业的初步诊断和检查。至于选择何种专家做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乃是以“患者”所呈现的症状而定。 企业诊断是针对企业的病态,分析原因,指出病情,建议改进,力求企业今后的健全生存与继续壮大发展。 总而言之,管理咨询就是帮助企业和企业家,通过解决经营和管理问题,鉴别和把握新的机遇,强化学习和实施变革以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一种独立的、专业咨询服务。它是由丰富经营管理知识和经验的专家深入到企业的现场,与企业管理人员密切配合,运用各种科学方法,找出经营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定量及定性分析,查明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改善方案并指导实施,谋求企业坚实发展的一种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的服务活动。二、管理咨询的价值 管理咨询的目的在于管理咨询公司以客观的态度,了解状况,判别病情,探求病理,促使企业生理恢复、促进活力,并提出各种可行的改善建议。 1、专业研判问题,准确找到症结 对企业而言,往往从企业内部难以全面和准确的发现问题,因此要求助于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咨询顾问,管理咨询顾问提供的外部审视的价值观表现在用新的思维方式、新的观点去观察企业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也表现在以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去设计切实可行又有所突破的方案。 2、地位公正独立,科学公允客观 管理咨询在咨询的过程中服务于企业发展的最高目标,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咨询顾问所从事的工作不为企业领导人的意见或企业员工的情绪所左右,他们根据调查研究,科学分析得出的结论,不因外部的干扰而轻易的改变,咨询人员独立地思考工作方法,贯穿于整个咨询过程。 3、过程紧密配合,促进技能提升 管理咨询可以增强企业解决问题的能力。咨询顾问有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框架,企业领导在与咨询顾问的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得到这些方法,这有助于领导思维能力的提高。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管理咨询过程的知识传递和转移,企业能够培养解

人力资源分析报告范文

公司2009年1-6月人力资源分析报告模板 (标题黑体三号加粗居中) 说明:本模板罗列了大致分析方向,第二部分所提供的表格仅供作图时参考,具体表现形式不局限,可采用多种图表格式进行。全文请用倍行距编辑。分析报告完成后请将红色及蓝色字体部分删除。 一、 公司组织结构图 (一级标题黑体四号加粗左端顶头对齐) 描述公司现有的组织结构设置,如有调整,反映出组织结构调整过程并简述原因。 分析:(宋体五号) 二、201X 年1-6月人力资源效率指标分析 人力资源效率指标主要是指人均净利润、万元人工成本净利润、人均销售收入,该指标可以与历史数据对比进行分析,也可以在集团内部与其他单位进行对比分析。人均净利润可以分析年度目标值完成情况。目标值以净利润双定目标除以年初人数确定。 例图(仅供参考): 三、 人力资源结构分析 人力资源结构主要包括岗位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工龄结构、职称结构等, 分析时可对进行组合如岗位——学历结构分析,岗位——年龄结构分析等,还可考虑对一定时间段内人力资源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或者挑选较重要的类别如管理类、产品类人员进行专门的分析。 1岗位结构(二级标题黑体小四加粗左端顶头对齐) 依据最新的岗位序列结构,岗位设置分为五大类:管理类、产品类、专业类、客户类、生产类。 可对公司进行整体岗位结构分析或者对某一类别的结构进行更细致的分析。 例图: 2年龄结构 年龄龄区间划分 为25岁以下、26岁-35岁、36岁-45岁、45岁以上 四个区间。 仅仅对年龄分布 进行一维分析,只能看出员工的年龄层次结构。只有 当把年龄分布和其他相关的指标结合起来,才可以从数据中看出问题,例如将年龄分 人工效率指标完成情况 1 2 3 2 3 5 4 5 6 0 1 2 3 4 5 6 7 201X 201X 201X 人均净利润 万元人工成本净利润 人均销售收入

中国制药行业的研究报告

中国制药行业的研 究报告 1

中国制药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研究/深度研究风险评级:偏多投资要点: 1、人口的自然增长和老龄化趋势、环境污染、生活节奏和饮食习惯的变化、社会财富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人类对疾病的认识加深以及对药物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的提高构成了制药产业价值增长的驱动因素。药物知识产权保护对制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受上述因素的驱动,未来内全球药品市场将保持10%的速度增长,而中国则为15%. 2、”创新”是制药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专利药物是全球药品市场的主流,创新专利药物的不断推出,支持了全球药品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未来的几年中,新一轮的专利新药上市高潮即将到来。而与药品市场销售规模相对应,药物研发的重点领域继续是抗心血管药、神经系统药物、抗感染药物、抗肿瘤药等领域,其中,抗肿瘤药领域是当前药物在研项目最多的。 3、专利药物具有生命周期,在此期间内,其市场价值将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Me-too药和通用名药都将对专利药物构成威胁。 4、受大量重磅炸弹级的专利名药在专利期满后转为非处方药,近年来,全 2

球OTC市场市场快速增长,达到整个药品市场的20%。全球85%以上的药品销售收入产生在美国、日本、欧洲这样的规范药政市场,随着国内药物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的提高,中国、印度这样的非规范市场也正在向规范市场转化,孕育着巨大的市场机会。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药物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 5、制药厂商发展模式主要有四大类:创新型的专利药厂商、非专利药(通用名药)厂商、原料药厂商、区域性的仿制药厂商。通用名药厂商与特色原料药厂商之间一般具有比较稳固的合作关系。不同类型厂商具有不同的成本结构。 6、制药产业链由”研究”和”生产”两条相对独立但又有所交织的价值链组成,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分工体系。 7、通用名药市场已经占全球药品市场的40%以上,随着众多”重磅炸弹级”专利药品在迎来一个专利到期高峰,与此同时通用名药市场也将迎来一轮新的发展。 8、中国制药企业的主要发展模式是对未受中国专利保护的外国专利药物进行仿制,这种模式的必然结果是恶性的市场竞争和畸形的利润分配结构。 3

生物制药行业研究报告

生物制药行业 研 究 报 告

一、医药行业管理体制 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是国家卫生部所属机构,主管全国药品监督管理工作,在职责范围内负责与药品有关的监督管 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 本行政区域内的药品监督管理工作。国家药监局在药品监督的 主要职能包括: (1)制定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和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政策、规划并监督实施,参与起草相关法律法规和 部门规章草案; (2)负责药品、医疗器械行政监督和技术监督,负责制定药品和医疗器械研制、生产、流通、使用方面的质量管理规 范并监督实施; (3)负责药品、医疗器械注册和监督管理,拟订国家药品、医疗器械标准并监督实施,组织开展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 器械不良事件监测,负责药品、医疗器械再评价和淘汰,参与 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配合有关部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 度,组织实施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 (4)负责制定中药、民族药监督管理规范并组织实施,

拟订中药、民族药质量标准,组织制定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并监督实施,组织实施中药品种保护制度; (5)监督管理药品、医疗器械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放射性药品、麻醉药品、毒性药品及精神药品,发布药品、医疗器械质量安全信息; (6)组织查处消费环节食品安全和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等的研制、生产、流通、使用方面的违法行为; (7)指导地方食品药品有关方面的监督管理、应急、稽查和信息化建设工作; (8)开展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有关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2、药品生产许可证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开办药品生产企业,须经企业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发给《药品生产许可证》,凭《药品生产许可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无《药品生产许可证》的,不得生产药品。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办的药品生产企业还应当符合国家制定的药品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防止重复建设。 研制新药,必须按照规定如实报送研制方法、质量指标、药理及毒理试验结果等有关资料和样品,经国家药监局批准后,方可进行临床试验。完成临床试验并通过审批的新药,经国家药监局批准,发给新药证书。生产新药或者已有国家标准

咨询行业分析报告[1]

咨询行业分析 一、咨询行业简介 1.1咨询行业概况 1.1.1 咨询行业基本概念 1.1.2 咨询业的特点 1.1.3 咨询行业分类 1.2 咨询业现状及发展 1.2.1 行业历史 1.2.2 行业现状 1.2.3 行业发展 二、咨询行业就业分析 2.1 人才需求现状 2.2 薪酬待遇 2.3 职业生涯 2.3.1 从业人员职业发展路线 2.3.2 岗位介绍 2.4 择才标准 2.4.1 咨询业的人才标准 2.4.2 学校和专业 2.4.3 如何为进入咨询公司做准备 三、相关企业介绍 3.1麦肯锡 3.1.1 公司简介 3.1.2 用人之道 3.1.3 培训 四、进入行业的职业规划

一、咨询行业简介 1.1咨询行业概况 1.1.1 咨询行业基本概念 (1)管理咨询 广义的管理咨询等同于咨询,咨询按其咨询功能的种类可以划分为:战略、运营管理、信息技术、电子商务和人力资源四种,狭义的管理咨询即为管理咨询。 战略咨询 战略咨询是指为企业提供管理、决策、市场、预测等领域的咨询服务。如:公司的业务发展战略规划、成长战略、营销转型战略及市场进入战略;兼并收购战略、定价策略、业务策略、渠道策略;战略业绩提升、共享服务实施、外包治理等;革管理、组织设计、公司治理和管控设计、业绩管理以及变革项目管理等。 运营管理 运营管理就是对运营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是与产品生产和服务创造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运营管理也可以指为对生产和提供公司主要的产品和服务的系统进行设计、运行、评价和改进。近30年来出现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物料需求计划(MRP)、制造资源计划(MRPII)以及企业资源计划(ERP)等,在企业生产运营中得到广泛应用。 (2)咨询业 靠从业人员的知识经验和智力来产生咨询报告,并为社会进行有偿服务。该类企业是产生知识价值的部门,它对国家机关、行政部门、企业、社会集团或者个人委托的复杂课题,提出解决课题的优化方案,正确最佳效益。咨询业在我国属于第三产业。 1.1.2 咨询业工作的特点 总的来说,对咨询业抱有积极看法并能坚持做下去而不放弃的人,多是那些在繁重工作压力下仍能不断进步的人;他们能同时处理多项工作,并能成功应付不确定的情形;在经受压力和疲劳时他们仍能保持冷静的头脑并能集中精力工作。 优点 1. 有机会同很多睿智的人一起工作并向他们学习 2. 在一种声望显赫的环境中培养一系列广泛、受欢迎的工作技能 3. 不断的培训,不断的学习 4. 有机会接触不同的行业 5. 被顶尖商学院录取的可能性将增大 6. 收入丰厚 7. 有着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 8. 增强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9. 有机会和大公司的管理层直接对话,出谋划策

2020年人力资源分析报告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2020年人力资源分析报告

目录 前言 (1) 第一部分:人力资源状况综述.......................................................................................................... 31.1公司背景........................................................................................................................................ 31.2公司的人力资源现状 ................................................................................................................... 41.2.1管理人员..................................................................................................................................... 41.2.2技术人员..................................................................................................................................... 51.2.3市场人员..................................................................................................................................... 6第二部分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诊断 ................................................................................................. 72.1概述................................................................................................................................................. 72.2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 82.2.1公司领导未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82.2.2未树立全员参与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82.2.3组织结构..................................................................................................................................... 82.2.4人力资源规划 ............................................................................................................................ 92.2.5工作分析..................................................................................................................................... 92.2.6员工培训及开发....................................................................................................................122.2.7绩效考核.................................................................................................................................132.2.8薪酬.........................................................................................................................................172.2.9企业文化 (17) 2.2.10结论.......................................................................................................................................20

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17-07-28分析师吕祖山药时代 作者:分析师吕祖山) (本文转自:益通资产 一、世界医药近况 1、全球医药快速增长 全球医药得益于主要药品的专利将陆续到期和新兴国家的经济快速增长,这些年取得了快速发展,2016年全球药品销售额突破1.1万亿元,2011-2016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6%。新兴经济体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其医药市场占比大幅提高,从2005-2016年的十年间新兴经济体医药市场份额由原先的12%提升到了30%。

2、医药研发支出大 2016年全球医药研发支出达到了1474亿美元,同比增长2.5%,同时期国内规模以上的药企研发支出达到了607.2亿元,同比增长27.5%。制药行业研发支出占比持续保持在高位,全球制药龙头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21%,国内制药龙头企业在这一比重上略低,达到了12%,体现了制药行业高资本和知识密集型的特点。 全球的药物研发正在逐渐升温,这主要基于癌症、糖尿病、认知障碍和炎症等疾病治疗领域中一些新分子药物的出现、诊断和治疗的紧密结合和相辅相成,以及人们对传统商业模式依赖性的下降等重要因素的影响。

3、医药并购风行全球 2015年是生物医药界并购很强劲的一年,但出乎业内预料的是2016年医药行业的收购交易额和交易量都有明显的下降,当年全球生物医药并购前十位交易量为1956.06亿美元,较2015年的3039.26亿美元下降了36%。2016年医药行业最大的一笔并购是德国巨头拜耳以660亿美元收购农业巨头孟山都,其次是夏尔320亿美元收购Baxalta,相比于2015年辉瑞1600亿美元收购艾尔健、阿特维斯405亿美元收购艾尔健全球制药业务都有所下滑。预计2017年制药公司之间的大交易将会增加,各家公司将会拿出更多的现金,寻找重要的资产来扩张产品线。 二、中国医药工业现状 2016年中国药品终端市场总体规模达到了13775亿元,同比增长7.6%,较2010年增长近2倍。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不但主营业务收入逐年增长,而且利润总额也是逐年增长。据统计2015年医药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885.2亿元,同比增长9%,高于全国工业增速8.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为2768.2亿元,同比增长12.2%,高于全国工业增速14.5个百分点。在子行业中,生物制品的利润率增幅尤为明显。 中国的生物医药企业起步晚于发达国家,但大而不强,与发达国家在全球市场占有率、产品竞争力等方面的差距依然很大,美国、欧盟、日本企业的国际市场份额占有率已经分别达到59%、19%、17%,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其它国家只占有不及5%。 预计2016-2020年五年间,中国医药市场的整体增速在7%左右,2018年和2019年将会有不少新药品上市,但是2019年之后由于有很多产品的一致性评价面临过期,可能会对本土企业和外资企业提出新的挑战和行业格局的变化。 三、生物医药产业特点 1、产品回报率高 生物医药产业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高收益、低污染的特征。生物工程药物的利润回报率很高。一种新生物药品一般上市后2-3年即可收回所有投资,尤其是拥有新产品、专利产品的企业,一旦开发成功便会形成技术垄断优势,利润回报能高达10倍以上。

某年度管理咨询行业发展报告

XX年度管理咨询行业发展报告! 尽管管理咨询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已超过十年,社会上对管理咨询的认识仍然处于“盲人摸象”、“雾里看花”的状态。在此背景下,我们2002年开始对“上市公司业绩与管理咨询的相关性”开始了探索性的研究,2003年,推出《2003年度中国管理咨询行业市场发展报告》,对中国企业使用管理咨询服务的系列问题发表了独家观点。 之所以将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是因为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公开、有规模、是市场经济的主流、队伍正在发展壮大、对管理咨询的需求相对集中。因此,以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能够客观地折射出中国企业与管理咨询的关联性。 本项目执行时间为2003年,数据收集采用访问并结合二手资料研究,并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普查,研究对象为截止至2002年12月31日之前上市的1197家上市公司,共成功访谈889家公司,容包括:(1)财务业绩指标(主要为净资产收益率),(2)是否接受过咨询,(3)项目类型和时间。 第二阶段为分层抽样,成功访问了100家接受过管理咨询的上市公

司,容包括:(1)咨询对财务业绩指标的影响,(2)咨询对具体业务的影响程度,(3)企业对管理咨询是否满意,(4)企业是否愿意继续接受咨询服务。 第一部分:咨询的春天 中国管理咨询市场迅速增长 2002年,管理咨询公司的新增客户数量增长80%,市场渗透率增长32.5%(见图1)。咨询项目数量更是长势喜人,2002年上市公司所委托的咨询项目数相当于前三年项目数的总和,是2001年的2.2倍(见图2)。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注: 当年新增客户数量=当年第一次接受咨询服务的新客户数量 市场渗透率=曾经接受过咨询的上市公司数(咨询时间不限)/上市公司总数 客户接受管理咨询的地域差别巨大 、、在市场规模上领先。值得一提的是,的市场渗透率也名列前茅,高达74%,是发育最为成熟的区域市场。从发展速度上看,东部发展快于西部,东部增长速度高达125%,明显高于西部29%的年增长速度(见图3)。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