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关村生命科学城配套区

中关村生命科学城配套区

关于中关村发展模式的几点思考

关于中关村发展模式的几点思考 2013-09-09 8月22日,我应邀参加海淀区委主办的“中关村发展模式”座谈会,会上我谈了我对于中关村发展模式的几点思考:一是中关村与硅谷的区域个性,二是中关村学习硅谷的独到之处,三是中关村次一级政府的作用,四是中关村成功发展的三模式。 一、中关村与硅谷的区域个性 中关村和硅谷的区域个性中差异最明显地方就在于:基于美国实用主义的精神,硅谷的法律环境非常适合创业者的生存和发展,因为凡是法律没有禁止的都可以去尝试、去创新,但是硅谷却不重视对区域整体的研究,缺乏对硅谷区域创新的理论总结;对于中国而言,所缺乏的是允许试错的法律环境,但中关村的优势恰恰是硅谷的劣势,即非常强调和重视从整体来研究一个区域,中关村善于学习成功地区的经验,更加善于在理论上进行总结和提炼,例如区域创新理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中关村作为后发展地区,想要实现跨越式发展,追赶先进地区,就必须首先在理论上要超前,在思想上要领先。 硅谷和中关村之间的差异还在对待原创想法的态度上。从每年的创业数来看,海淀是2.6万家,多年来一直比硅谷高,但是去年硅谷创业企业达到了4.6万家,是过去的3倍。出现这种变化最大的原因是硅谷对新想法很重视,对更伟大的想法更重视,并且有大量的天使投资支持从想法到创业这一环节,因此催生出大量的创业企业。这就是中关村和硅谷的最大差别,比如乔布斯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

这种想法在硅谷很常见,但是在中关村对颠覆性的想法支持很不够。同一个想法,在中国评价就是可行与不可行,但是在硅谷的评价就是太妙了或是没新意。 二、中关村学习硅谷的独到之处 现在全世界都想学习硅谷,建成一个新的硅谷,他们做法就是建大学城,比如纽约在罗斯福岛上设立应用型大学,想打造自己的硅谷;俄罗斯在斯科尔科沃打造莫斯科的硅谷,但我认为这都不会成功,因为他们都不懂硅谷成功的真正原因。 最近一些美国很多研究区域经济的学者来到中关村之后就很震惊,比如MIT教授史蒂夫·伯兰克,他说:“在全世界范围内看过很多创业集聚的地方,但北京最让我吃惊,这里的创业环境已经达到了硅谷的水平;北京已经成为硅谷在全球唯一的竞争对手。”这些说明中关村的成功正在逐渐被世界所接受。 我认为中关村学习硅谷的独到之处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从创业开始发展。因为中关村本来就没有什么基础,只能从创业起步,如陈春先,并且中关村附近优质的大学资源,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创业原动力,这是其得天独厚的条件;二是形成了以创业为核心的硅谷——中关村人脉关系网络。硅谷的成功在于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而其他地方只学硅谷的一方面是没有用的,最重要的是学习硅谷的生态环境。中关村学习硅谷不仅仅学习硅谷的核心做法——创业,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与硅谷广泛而活跃的人脉网络,通过人员的流动,将硅谷的生态环境一点一滴地成功移植到中关村。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35年)(2020年九月整理).doc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财联社29日讯,9月29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发布,要点如下: 一、建设什么样的首都 1、战略定位: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2、发展目标: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3、城市规模:常住人口到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并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到2020年减到2860平方公里左右,到2035年减到2760平方公里左右。 4、空间结构: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 一核——首都功能核心区 一主——中心城区,包括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 一副——北京城市副中心,原通州新城规划建设区 两轴——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

多点——5个位于平原地区新城,包括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新城 一区——生态涵养区,包括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以及昌平和房山的山区。

二、怎样建设首都 核心区“两减一增一控” 5、核心区逐步降低人口密度,逐步降低建设密度,增加绿地和水域,加强建筑高度控制。 中心城区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 6、疏解腾退区域性商品交易市场。严禁在三环路内新建和扩建物流仓储设施,严禁新建和扩建各类区域性批发市场。 7、疏解大型医疗机构,鼓励五环路内现有综合性医疗机构向外迁建或疏解。 8、严禁高等院校扩大占地规模,严控新增建筑规模、办学规模。 高水平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 9、构建“一带、一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 10、建设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古今同辉的人文城市。 11、坚持建管并举,努力使未来北京城市副中心成为没有“城市病”的城区。

中关村发展概述

中关村产业发展概述: 一、“电子一条街”的发展初期 中关村,中国科技园区圣地,依照美国波士顿128号公路园区或者旧金山“硅谷”为模板打造的北京“技术扩散区”;1988年5月10日,国务院批准成立我国首家科技园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这就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前身。 在此之前,它仅仅是“电子一条街”。1980年10月23日陈春先创办中关村第一家民办科技机构,其后出现了以“两通”(四通、信通)、“两海”(京海、科海)为代表的科技企业群体。到1985年,中关村地区的科技企业已有90多家,电子一条街初步形成。 1988年,在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基础上,“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应运而生。这是全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这里,联想、四通、北大方正、清华紫光等一大批技术企业逐渐成长起来。 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成立后,政策支持随之而来,同月,国务院颁布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从试验区面积、税收减免政策、技术职务评定等出台了不少创新性措施。 二、从电子卖场到“中关村” 1992年,电子街的经营模式与现在截然不同。买方卖方都是以学习和掌握电子技术为出发点,价格不是重点。当然,这期间电子市场依然有利可图。一台286的电脑,成本一万多,售价往往在3万元左右。 随着时间的推移。至1995年,竞争的白热化,令众商家不得不在竞相杀价中兜售产品,杀到无利可图时,只好通过更换新的产品来增加要价的资本。而这也导致部分商家大搞杂牌产品,以次充好。商家逐利原本正常,但带来的信誉丧失,也给市场带来阵痛。利润与诉求的矛盾,随着中关村电子市场的扩张,愈加显得突出。而中关村不可能轻易地抛弃电子卖场,因为电子卖场已融入其血液。这就要求政府必须介入电子市场的监管活动。 到1999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北京市政府和科学技术部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请示,原则同意请示中关于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意见和发展规划,这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我国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国家中央领导曾先后多次到中关村科技园区视察、指导工作。中关村在中国科技发展领域的地位和意义进一步提升。 得到国家政策认可和扶持的中关村发展速度已经远不是“电子一条街”所 能涵盖。在海龙集团董事长鲁瑞清的博客中是这样描述的:从产业方面,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也在悄然变化中。电子市场逐步退出历史,电子城开始登场并获得碰头彩。

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科技园区国防科技园规划设计

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科技园区国防科技园规划设计 项目名称: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科技园区国防科技园规划设计招标单位:北京理工大学科技园公司成果完成时间:2009年7月目录1.项目分析 0011.项目分析1.1规划背景1.2规划范围与现状分析1.3规划目标1.项目分析1.1规划背景1.1.1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科技园前期概况自1992年起,北京理工大学与当时的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实验区合作建设学校周边产业开发区,共同投资三亿多元建设了三座大厦(理工科技大厦、海淀科技大厦、理工国家教育交流中心),形成了科技园周边产业开发区的主体建筑。目前科技园周边产业开发区占地面积约100亩,已开发建成近10 万平方米建筑物。理工科技大厦建筑面积32083平方米,用于中小企业创业,具有中小型科技企业办公良好环境,地理位置优势突出。海淀科技大厦建筑面积28000平方米,是中关村科技园区数字园办公大楼。理工国际教育交流大厦建筑面积19956平方米,大厦内有入驻企业办公场地,北京理工科技集团总部设在大厦六层,大厦内设有用于企业交流、学术会议、信息发布等报告厅、会议室,三星级客房和中西餐厅等服务设施。理工科技大厦海淀科技大厦理工国际教育交流大厦1.项目分析1.1规划背景1.1.2项目区位与规模区位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校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校区东邻中关村南大街,南接魏公村路,西毗苏

州桥街,北跨北三环路,与友谊宾馆接壤,处在北京海淀区文化城、中关村科学城和北京新技术开发试验区中心地段,具有得天独厚的办学条件。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科技园区国防科技园规划项目位于学校中关村校区西部(戊区),西三环北路与北三环西路交叉口,南与5、6大学生公寓隔校园道路相望,北至校园北路向西延长线,西临西三环,东至校园西路。占地面积与建设规模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科技园区国防科技园规划项目占地面积73亩(约4.9万平方米),地块呈南北向直角梯形(南端顶边176米,北端底边209米,南北长255米)。本项目用地性质为教学科研用地,拟规划建设规模为:规划容积率4.2,控制高度80米,建筑密度30,绿地率35,地上建筑物规模20万平方米。项目在北京市的区位项目在理工大学的区位1.项目分析1.2规划范围与现状分析规划范围项目地处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校 区西部,南至5、6大学生公寓北侧,北至校园北路向西延长线,东至校园西路西,西至西三环。周边现状分析项目地理位置重要,主要考虑如下周边现状:第一,项目处于西三环北路与北三环西路交口,重要临街面面向三环,对将来建成的建筑外立面形象要求较高。第二,项目与武警总部大楼和北京电视台办公楼隔三环相望。第三,考虑项目本身与校园主楼的相互关系。综上,设计时需要从各个角度,各个高度都推敲科技园区建筑的形体关系,才能满足周边环境的需

湿地及其在高科技园区中的营造(一)

湿地及其在高科技园区中的营造(一) 内容摘要通过分析湿地生态系统的概念和能够为人们提供的服务,总结了人工湿地的特点和应用,提出湿地生态系统建造的意义。以北京中关村生命高科技园区规划为例,介绍了湿地生态系统在高科技园区规划中的应用,计算了园区的平均水量平衡。分析表明,建立湿地生态系统不仅可以带来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还能够大大节约使用水资源。 前言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重要项目,位于北京西北郊,一期工程占地130多hm2。国务院和北京市人民政府有志于将其建设成国际一流的、具有21世纪时代特色的高科技园。为了提出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和满足高科技园区创新网络环境要求的规划方案,经过深入研究探讨,将湿地概念引入规划,不仅对于提高规划质量和个性,而且对于改善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总体环境质量都有一定的价值。湿地是一种自然景观,一个自然综合体,是地球上具有重要环境功能的生态系统和多种生物的栖息地和孳生地,也是若干原材料和能源的地矿资源。据有关资料,全世界共有湿地8.5亿hm2,占陆地总面积的6.4%,我国大约有湿地0.63亿hm2,天然湿地0.25亿hm2,人工湿地0.38亿hm21]。北京分布着大小河流200多条,分属于海河流域的大清河、永定河、北运河、潮白河和蓟运河等5个水系;市区现有湖泊26个,总面积约600hm2,这些湖泊中有的是历代皇家园林,如北海、中海、南海、昆明湖等;有的则是新中国成立后,经人工疏挖整治而成的人工湖。目前,这些湖泊多数已成为广大市民休息、游览、开展水上活动的场所,有些还是国内、国际著名旅游景点。此外,在北京周围,还曾经存在大量低地沼泽和稻田。随着城市发展过程中对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开发,沼泽已经基本上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稻田从2000年开始也将成为过去。这些河流、湖泊、沼泽和稻田,都属于湿地的范畴,他们对于改善北京总体环境质量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而这一作用却往往被人们忽视。在中关村地区进行高科技园区的设计,重视对水的考虑是有其历史渊源的。历史上海淀中关村的西北就是北京湖沼最发育的地方。这里最有名的皇家园林颐和园和圆明园或临湖而建,或就建在湖沼低丘之上。如圆明园的水面面积占全园总面积的54%,可谓无水不成为圆明园。1湿地概念湿地生态系统(wetlandecosystem)是指地表过湿或常年积水,生长湿地植物的地区2]。由于湿地分布广泛,种类繁多,相互之间差异显著,给湿地下一个统一的定义是十分困难的。不同的人对湿地有不同的理解,有人统计过大约有50多种定义3]。总体上看来,湿地的定义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类是管理者给出的定义,通常采用的最有代表性的是《湿地公约》(《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中关于湿地的定义,即:“不问其为自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不超过6m的水域”。另一类是学者的定义,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根据研究的区域及对象不同,给出的定义也不完全一样,从学科来看可以概括为水文学、动力地貌学、生态学、泥炭地质学、景观学等。从系统论观点来看,湿地是一个半开放的系统,一方面它是一个较独立的生态系统,它有其自身的形成、发展和演替过程,如独特的土壤形成过程(潜育化或泥炭化)和植被演替过程;另一方面它在许多地方又需要依赖相邻的地貌景观,和它们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同时也影响临近系统的活动。经过反复分析,本文所持的湿地定义可以理解为“湿地是地球表层上由水、土和挺水或湿生植物(可伴生其他生物)相互作用构成,其内部过程长期为水控制的自然综合体4]”。很显然,这一定义是不完全等同于规划设计中经常使用的水景的概念和手法的。湿地可以理解成为水景的一种,但并非所有的水景都符合湿地概念的要求。这里以圆明园谐奇趣的水池进行讨论。历史上,谐奇趣是一个容喷泉、水池和西洋建筑于一体的水景园(见彩图)。圆明园被毁后,其水池孳生出茂盛的芦苇和香蒲植物群落,同时也成为水鸟、蝴蝶和蜻蜓的家园。在整个生长季都生机盎然。这些生命自生自灭,周而复始,无需人们的维护(见彩图)。显然,前者只不过是一处水景,而后者则具有了湿地的特点和功能。2人工湿地生态系统2.1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概述(1)人工湿地概念人工湿地就是由人工建造

2020中关村软件园发展状况调查报告.doc

2020中关村软件园发展状况调查报告主要数据: 1、XX年企业总数为295家,新入驻51家;新入驻企业主要为移动互联网、智能设备、大数据、互联网医疗、在线教育、信息安全等高精尖领域;绝大部分为成立时间在1-3年的创新创业企业; 2、XX年,园区企业中有21家被认定为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31家(含分支机构)已成功上市;XX年,销售收入过亿的企业有39家;入选瞪羚计划有32家企业;入选十百千工程有26家;中国软件百强企业有10家。 一、企业数量 调研数据显示,中关村软件园XX年企业总数为295家,比XX年增加18家。其中新入驻企业有51家。 @数据背后的观点: 园区吸引更多的创新型企业入驻 XX年园区新入驻企业有51家,主要是创新型的小微企业。创新方向集中在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领域,为园区带来创新的新鲜血液的同时,为园区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产业整合带来了种子。 二、分布结构 1、大型企业36家 调研数据显示,XX年园区内有大型企业36家,占园区企业总数的.2%;中型企业占比7.5%;小型企业数量最多,占比55.6%;微型企业占比24.7%。

2、软件产品类企业占45.5% 调研数据显示,XX年园区企业中,软件产品类数量最多,占比45.5%;数据处理和运营服务类、软件技术咨询服务类企业数量分别占比17.4%和14.3%。 @数据背后的观点 园区企业业务类型由软件产品向服务转型 XX年园区企业纷纷由原有仅提供软件产品向提供相关服务转型。园区企业广联达在提供建筑行业产品与解决方案的同时,推出了"材知道"行业交流平台,为企业提供建筑行业的相关服务;中兴通搭建了税务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税务服务。 3、外资企业33家 调研数据显示,XX年园区有外资企业33家,占比11.2%。 4、总部在园企业占86.3% 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园区企业总部在中关村软件园的占比86.3%。 三、高端特点 1、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21家 调研数据显示,XX年园区企业中有21家被认定为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 2、上市企业31家 调研数据显示,XX年园区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企业中有31家(含分支机构)已经成功上市。与XX年相比,XX年新增信威集团、中科曙光和数字政通三家上市公司,其中数字政通新迁入园区,信威集团借壳上市,中科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 (2010年12月23日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 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12号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已由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于2010年12月23日通过,现予公布施行。 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0年12月23日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创新创业主体 第三章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 第四章人才资源 第五章科技金融 第六章土地利用 第七章政府服务和管理 第八章核心区建设 第九章法律责任 第十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促进和保障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的组织和个人。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外的组织和个人从事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相关的活动,也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由海淀园、丰台园、昌平园、电子城、亦庄园、德胜园、石景山园、雍和园、通州园、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以及市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批准划定的其他区域等多园构成。 第四条示范区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服务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坚持首都城市功能定位,推进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建设成为深化改革先行区、开放创新引领区、高端要素聚合区、创新创业集聚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第五条示范区应当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营造创新创业和产业发展环境,创新组织模式,构建和完善以项目为载体、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第六条示范区建设应当纳入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计划,统筹示范区与行政区协调发展,统筹各种创新资源配置,统筹示范区研发、生产和生活需要。 第七条示范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以各园区特色产业基地为基础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示范区重点建设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技城等海淀区和昌平区南部平原地区构成的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大兴区整合后空间资源构成的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 第八条鼓励和支持示范区内的企业制定创新发展战略,提升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和国际知名品牌。 第九条鼓励组织和个人在示范区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支持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制度、体制和机制在示范区先行先试,营造鼓励创新创业、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 第十条市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规划、组织、协调、服务示范区的建设与发展。 市人民政府设立示范区管理机构负责具体工作落实。 第二章创新创业主体 第十一条任何组织和个人可以依法在示范区设立企业和其他组织,从事创新创业活动。 在示范区申请设立企业,经营范围中有属于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在登记前须经批准的项目的,可以申请筹建登记。对符合设立条件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直接办理筹建登记,并将办理筹建登记的情况告知有关审批部门;企业获得批准后,应当申请变更登记。筹建期限为一年,筹建期内企业不得开展与筹建无关的生产经营活动。 在示范区设立企业,除申请的经营范围中有属于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在登记前须经批准的项目外,以指定集中办公区作为住所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予以登记。 示范区内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各类企业,根据发展需要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转换组织形式;企业的分支机构或者分公司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变更隶属关系。

北京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十年回顾与展望

集成电路产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是信息产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其发展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世界各国和各地区都高度重视集成电路产业的战略地位,采取多种措施扶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为迅速,竞争最为激烈的产业之一。 自国务院4号文颁布以来,北京集成电路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已形成了以设计为龙头、以制造为支撑,包括封装、测试、材料、装备等各个环节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中关村地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八大处工业园和林河工业开发区等四大产业集聚区已初具规模。作为我国重要的半导体产业基地之一,北京经受住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考验,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在全国继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设计业,仍旧保持着明显的优势。 近十年来,北京集成电路产业在技术研发、集成电路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设备和材料等方面都快速发展,在国内同行业中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已成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重镇之一。而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已成为北京发挥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北京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回顾 (一)产业总量快速增长 至2011年,十年来北京集成电路产业的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0%,2011年销售收入达到239.97亿元,比2003年销售收入62亿元增长了287%,集成电路产量超过100亿块。2006-2011年,北京集成电路产业纳税总额41.56亿元。 (二)重点企业发展良好 近年来,北京集成电路产业在技术研发、集成电路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设备和材料方面都具备了较强的基础和竞争力,已培养了一批国内领先的重点企业。2011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7家,超过1亿元的有32家,与2010年相比过亿元企业增加了5家。另外,过亿元企业销售收入之

2020中关村软件园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2020中关村软件园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主要数据: 1、XX年企业总数为295家,新入驻51家;新入驻企业主要为移动互联网、智能设备、大数据、互联网医疗、在线教育、信息安全等高精尖领域;绝大部分为成立时间在1-3年的创新创业企业; 2、XX年,园区企业中有21家被认定为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31家(含分支机构)已成功上市;XX年,销售收入过亿的企业有39家;入选瞪羚计划有32家企业;入选十百千工程有26家;中国软件百强企业有10家。 一、企业数量 调研数据显示,中关村软件园XX年企业总数为295家,比XX年增加18家。其中新入驻企业有51家。 @数据背后的观点: 园区吸引更多的创新型企业入驻 XX年园区新入驻企业有51家,主要是创新型的小微企业。创新方向集中在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领域,为园区带来创新的新鲜血液的同时,为园区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产业整合带来了种子。 二、分布结构

1、大型企业36家 调研数据显示,XX年园区内有大型企业36家,占园区企业总数的%;中型企业占比%;小型企业数量最多,占比%;微型企业占比%。 2、软件产品类企业占% 调研数据显示,XX年园区企业中,软件产品类数量最多,占比%;数据处理和运营服务类、软件技术咨询服务类企业数量分别占比%和%。 @数据背后的观点 园区企业业务类型由软件产品向服务转型 XX年园区企业纷纷由原有仅提供软件产品向提供相关服务转型。园区企业广联达在提供建筑行业产品与解决方案的同时,推出了“材知道”行业交流平台,为企业提供建筑行业的相关服务;中兴通搭建了税务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税务服务。 3、外资企业33家 调研数据显示,XX年园区有外资企业33家,占比%。 4、总部在园企业占% 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园区企业总部在中关村软件园的占比%。 三、高端特点 1、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21家

北京总部基地之争CBD一笑置之

北京“总部基地”之争:CBD一笑置之低价争夺“总部基地” 魏奕祉女士一直抿嘴在笑。一旁的许为平说,“大魏”是捧着个大馅饼,乐得不知道从哪儿下嘴。许为平是北京道丰科技商务园发展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魏是公司副总策划。 “大魏”手里的“大馅饼”,其实是一个叫做北京丰台“道丰科技商务园”的项目。这个项目的另一个名称是“中关村(丰台)总部基地(Advanced Business District,简称ABD)”。“这个名字可有北京市政府同意的啊!”许为平强调说。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最早作为明清迁京移民聚集地的丰台(城墙外),既远且偏,水质不好。而现在,许为平眼中的丰台已经完全不同。“那都是老黄历了,”许为平说,“这儿的自来水早就跟城里没什么两样,地底下还有北京最好的温泉。要说交通,早晨我一个小时就能到昌平,但出中关村至少得花半个小时吧?”旁边跟着有人附和,他从宣武门到西南四环的丰台科技园,准备了1个小时,没料想只用了不到30分钟。 为了烙好“道丰科技商务园”这张巨饼,作为“洋厨师”英国道丰国际集团的CEO,许为平说自己与“中方厨师”丰台区政府方面整整谈判了4年,“下个月终于可以正式开张了”。许介绍,从事“电子、通信、网络系统集成等高科技项目投资以及房地产、物业投资与开发为一体的综合性国际投资管理”业务的英国道丰国际集团,总部设在英属塞舌尔维多利亚群岛,其中国业务主要集中于北京,近两年投资逾20亿元人民币。 许为平介绍,“道丰科技商务园”位于丰台科技园二期产业基地内,总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计划3—5年完成,其中一期65万平方米在2005年底以前完成。整个园区预计总投资30亿元,其中北京丰台科技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占40%,道丰国际集团占45%,北京道丰数码园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占15%。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定位报告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B6a-B6c地块 项目定位报告 一、项目概况 1、项目暂定名称 北大国际养生文化创意园(二期) 2、建设地点 北京昌平区生命园西路55号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内B6a-B6c地块 3、地块指标 总占地14.6万平米,总建设规模22万平米,其中,地上17万平米,地下5万平米,容积率1.2,绿化率不低于40%,限高48米,局部30米。该地块土地使用性质为教育科研用地。 二、“北大国际养生文化创意园”整体建设思路 1、“北大国际养生文化创意园”一期(A5a-A5b地块) 产品设计以类住宅产品为主,产权以全部出售为目的,为公司快速回笼资金。 2、“北大国际养生文化创意园”二期(B6c-B6d地块) 以创建新型国际老年养生文化园区为主题,同时为培育国内养生养老文化市场提供教育、研究、示范、培训平台。为配合新型老年养生社区建设,增设北大国际小学,北大国际幼儿园,完善整个产业链条。 充分利用项目地块土地资源,采取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管理、分期实施的“三统一,一分期”方法进行科学化开发建设,为首都建设一处为老年人全方位服务的国际化的老年社区。要建成为规模适当、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先进配套、各项标准达到国际一流并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的综合性老年养生社区。并以此为基础,在整合北大优势资源的前提下,将养生、中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等资源进行全方位整合,不断开拓市场,将老年养生社区开发模式化,系统化、连锁化,产业化。 3、北大国际养生文化创意园各地分区

充分利用北大资源集团在全国各地的土地储备资源,建立起全国统一的养生文化基地连锁企业,为北大资源集团寻求新的未来发展发展方向,为人们提供新的养生场所和就业机会。 三、北大国际养生文化创意园(二期)建设必要性 1、项目的建设可突破土地使用性质对资金的束缚 2、项目建设满足集团资产自持升值及资金平衡需要 四、产品功能划分 该地块划分为养老项目和国际小学2个部分 1、养老社区(“北大国际养生文化创意园”二期) 根据养老社区的功能需要,项目将建设养生养老中心、康复娱乐中心、配套服务中心、物业管理中心四大中心功能区,同时建设环境优美的中心绿化区及道路市政工程。 1)养生养老中心 建筑面积共13万平米,其中家居养生养老用房,建筑面积8万平米;酒店式公寓养生养老用房,建筑面积5万平米。 2)康复娱乐中心 建筑面积共1.5万平米,包括室内体育场馆,温泉康乐中心等,如室内网球馆、羽毛球馆、桌球室、沙弧球、太极球、综合健身恢复器械、水疗中心等。 3)配套服务中心 建筑面积共7.1万平米。 其中包括: 配套酒店及中西餐厅2万平米 超市、银行、邮局0.5万平米 会展中心0.5万平米 老年大学0.5万平米 宗教场所0.2万平米 图书馆0.3万平米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多园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多园 协同发展支持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试行)》政策解读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多园协同发展支持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已于2017年9月22日正式印发。现将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实施细则》出台背景及依据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6?52号)、《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央城市工作会、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等会议和文件精神,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落实《关于推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多园统筹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推动一区多园统筹协同发展,促进分园高端化、特色化、协同化发展。 依据《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多园协同发展支持资金管理办法》(中科园发[2017]15号)制定了《实施细则》,对支持内容、申报材料、申报流程等内容进一步的明确细化。 二、《实施细则》的支持主体 支持对象为在中关村示范区内开展绿色生态园区、特色园区、创新社区、军民融合园建设和存量空间资源盘活改造

的投资、建设或运营管理单位;服务示范区企业的人才住房保障项目的投资、建设或管理单位;向园区辐射转移和落地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高精尖”产业项目、公共服务平台的创新主体;开展智慧中关村示范试点的项目单位。 三、《实施细则》的支持主要内容 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多园协同发展支持资金管理办法》(中科园发[2017]15号)基础上,对绿色生态园区建设等9个支持方向在支持内容和申报材料方面进行明确和细化。 (一)推进绿色生态园区建设 细化支持条件:1.明确生态建设项目领域包括建筑节能、海绵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清洁能源高效利用、大气污染防治、绿色照明、绿色交通、生态景观、生态智慧管控系统、固体废弃物处理、地下综合管廊、生态修复等。2.对第三方社会资本参与的生态建设项目,申报单位须为园区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公司或中关村示范区政策范围内注册企业,且为项目出资方,出资金额须高于项目生态建设投资的40%。 明确申报材料:包括项目申报表、生态园区建设规划或实施方案及其专家评审意见或相关评审会议纪要等复印件、相关合同文件及资金往来凭证复印件、生态建设项目实施效益分析报告等。 (二)存量空间资源盘活改造 细化支持条件:

中关村科技园区2000年经济发展综述

中关村——腾飞的一年 —中关村科技园区2000年经济发展综述 2000年,是落实中央领导提出的中关村科技园区“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指示的第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在园区企业20多万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中关村科技园区各项经济指标均呈高速增长态势。 入园企业增势迅猛。自1999年6月5日《国务院关于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有关问题的批复》公布以来,国内外大量高科技企业、大批创业者和投资者看好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展前景,纷纷抢先入驻,企业创业高潮方兴未艾。2000年,园区新认定企业在1999年创记录增长的基础上又翻了一番,全年新批入园企业2461家,比上年的1227家增长1倍。截止到2000年年底,园区中已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达6186家。 进入2001年,新认定企业继续保持高增长势头,初步统计将达3060家。 中关村科技园区历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 股份制企业是园区发展的主流。2000年新批企业中,股份制企业1897家,占新入园企业总数的77.1%,累计认定股份制企业4814家,占入园企业总数的58.5%,比上年提高9.4个百分点;三资企业发展保持增势,新认定三资企业329家,累计认定三资企业1501家,占入园企业总数的比重保持在18.3%的水平,其中合资企业899家,合作企业64家,独资企业538家;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比重下降,新批企业分别仅有28家和8家,累计认定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分别为964家和438家,占总量比重分别为11.7%和5.3%,比上年下降6个和6.4 个百分点。 1000 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俞孔坚(主题、方案介绍)·优选.

关于原总体规划 1 生命细胞概念 设计一个创新网络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与设计一个结构完善,生态功能健全,可持续的景观综合体是一致的。正如一个细胞,因其有完善的结构,使其具有卓越的适应能力,新陈代谢能力及自我繁殖功能一样,一个具有完善格局的景观综合体,具有健康的生态过程和有利于人类创新过程的特质。 基于生命细胞的概念和上述构思来源,本规划有以下四大特征: (1)生态基质:一个可持续的湿地系统 这一湿地系统犹如生命细胞的细胞液和细胞基质,滋育着园区创新功能体的生长和发育。湿地的水源有三个:一是汇聚园区地表径流;二是汇集处理后的生活污水;三是在必要情况下少量引灌上庄水库清水。 湿地系统分为两部分: 第一,外围生活污水处理湿地:这是一条与污水处理温室相结合的线性湿地走廊,环绕整个园区外围边界。来自各个功能体的污水。集中后,引入污水处理温室。后顺地势沿湿地走廊缓慢绕园一周,使之与湿地植物充分接触和降解,最后排入中部湿地。 第二,中部景观和休闲湿地将雨水和处理后的灰水汇集于中部,形成以景观和休闲为主要功能的湿地系统,湿地走廊枝状延伸八周围的建筑群。这里生长着荷花、菖蒲、茨菇等丰富多样的植物和多种生物及鸟类,纵横的栈道穿越其间,成为独特的景观和休闲地。 这个湿地系统构成了一个能自我更新的,可持续的生态基质,成为高技术人员创新思维的源泉。 (2)功能体:高效的创新单元 功能建筑群如同细胞核及胞间体,有完善的结构,高效运作,富于创新能力。功能建筑群在总体分布上以园内环路为界,形成内圈和外圈。内圈建筑呈半岛状延伸入湿地,与中心湿地环境有充分的接触。它们是科技人员相对集中的研发场所以及各类正式和非正式交流场所(酒吧、茶座等)。外圈则以外围绿地为环境,借助于东西两侧的公路复道,可向外直接开口,方便货物出入同时避免对内部研发环境的干扰,因而布局货流集中,科技人员相对较少的实验配套设施、动物饲养场地,植物温室,以及大型集中实验室。

北京市“十五”时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DOC22页)

市“十五”时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 为促进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推动本市建设全国知识经济发展基地,依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和国家有关部门制订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科技教育发展专项规划(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国家计委计规划〔2001〕712号),特制定本规划。 一、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一)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以1988年国务院批准建立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为标志,本市高新技术产业得到蓬勃发展。特别是“九五”期间,高新技术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产业总体规模迅速扩大,已初步形成了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主导、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柱、科技创新为动力的发展格局。 1.总量快速增长,产业发展充满生机。200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213.5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28.9%,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8.7%,分别比1995年提高13.2%和3%。“九五”期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2%。

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本市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近万家,包括联想集团公司、北大方正集团公司、四通集团等一批高新技术骨干企业,蓬勃发展。2000年本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18.7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40.4%;软件产品出口额约占全国软件产品出口额的67%,软件产业自主产权收入占全国软件产业自主产权总收入的一半以上。 2.积极发挥科技优势,创新环境初步形成。“九五”时期,《市人民政府印发市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京政发〔1999〕14号)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相继出台,加强了引导支持力度,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时,随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科研院所转制工作的全面启动,初步整合了首都科技资源。 2000年,本市签定技术合同金额达140.3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技术交易中心。地区2000年专利申请量超过1万件, “九占全国专利申请总量的10%。现已成立各种孵化器15家,五”期间累计孵化成功近300个项目和200余家企业。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基金得到发展,风险投资体系初步形成。 3.产业结构重点突出,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目前,初

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理委员会

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理委员会 海园发…2013?4号 关于印发《海淀区初创期企业股权投资基金 实施细则》的通知 各镇政府、街道(地区)办事处,各委、办、局,各有关单位:《海淀区初创期企业股权投资基金实施细则》已经2012年11月8日穆鹏常务副区长主持召开的专题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二O一三年一月十六日

海淀区初创期企业股权投资基金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核心区自主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京海发…2012?12号),加强产业发展引导,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委…2005?第39号令)、《关于促进股权投资企业规范发展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1?2864号)、《海淀区促进重点产业发展支持办法》(海行规发…2012?5号)和《海淀区促进科技金融创新发展支持办法》(海行规发…2012?7号)的精神,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海淀区初创期企业股权投资基金(以下简称股权投资基金)由区政府专门设立,重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重大科技成果在海淀区转化和产业化,加速初创期企业成长,鼓励创业投资机构投资海淀区初创期企业。 第三条股权投资基金主要来源于核心区自主创新和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第四条其他资金来源:股权投资基金投资形成的股权退出后的本金及收益;闲臵资金存放银行的利息收益;其他各级政府资金等。 第五条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和资金使用必须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

第二章投资领域和方向 第六条股权投资基金主要采用直接投资、跟进投资等方式,遵循“政府出资、市场运作、非营利性、参股不控股、适时保本退出”的原则,对海淀区的初创期企业承担的项目进行投资。 第七条重点支持移动互联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导航与位臵服务、云计算、集成电路设计、生物工程与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海淀区具有优势和特色的产业领域。 第八条申请股权投资基金的项目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符合海淀区重点支持的产业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国家战略性意义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项目承担单位为拥有核心技术或知识产权的初创期企业,原则上成立时间不超过5年,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年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职工人数不超过300人,直接从事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20%以上。对于创新性、产业带动性和示范效应较强的重点项目的实施企业,可适当突破上述条件限制; (三)项目承担单位须为公司制法人,在海淀区办理工商注册和税务登记,且承诺在获得股权投资后约定期限内不迁离海淀区; (四)优先支持中关村科学城重点产业技术研究院、特色产业园科技成果孵化项目和转化项目; (五)优先支持海淀区“创业领军人才”“青年英才”承担的项目。

【附件】中关村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空间布局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空间布局 中关村科学城。 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和先行先试力度,聚集产业创新要素和高端业态,调动高校、院所、企业等主体的积极性,推进协同创新,大力发展高端研发和楼宇经济,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创制一批新标准、转化一批重大成果。重点建设以中关村大街为核心的"中关村生命科学与新材料高端要素聚集发展区",以知春路为核心的"中关村航空航天技术国际港",以学院路为核心的"中关村信息网络世纪大道"。把中关村科学城建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体制机制创新的前沿阵地、科技成果转化的辐射源和区域创新的先行示范区。 未来科技城。 突出生态环保、科技示范作用,高标准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生态环境。积极推进中央企业创新资源集聚发展,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建设一流科研人才的集聚地、引领科技创新的研发平台和全新运行机制的人才特区,探索实行国际通行的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创业机制,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基地。 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 以海淀区平原地区、昌平区南部地区为重点,大力推进研发服务、信息服务等高端产业集聚,加速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孵化转化,建设"生态良好、产业集群、用地集约、设施配套、城乡一体"的世界领先的研发服务和高技术产业集聚区。 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 有效整合亦庄、大兴为主体的城市南部产业空间资源,拓展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范围,加大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带动房山高端制造业基地联动发展,打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成为高技术制造业发展和对外辐射合作的重要承载区。

2020中关村软件园发展状况调查报告范本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2020中关村软件园发展状况调 查报告

编号:FS-DY-20898 2020中关村软件园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主要数据: 1、XX年企业总数为295家,新入驻51家;新入驻企业主要为移动互联网、智能设备、大数据、互联网医疗、在线教育、信息安全等高精尖领域;绝大部分为成立时间在1-3年的创新创业企业; 2、XX年,园区企业中有21家被认定为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31家(含分支机构)已成功上市;XX年,销售收入过亿的企业有39家;入选瞪羚计划有32家企业;入选十百千工程有26家;中国软件百强企业有10家。 一、企业数量 调研数据显示,中关村软件园XX年企业总数为295家,比XX年增加18家。其中新入驻企业有51家。 @数据背后的观点: 园区吸引更多的创新型企业入驻

XX年园区新入驻企业有51家,主要是创新型的小微企业。创新方向集中在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领域,为园区带来创新的新鲜血液的同时,为园区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产业整合带来了种子。 二、分布结构 1、大型企业36家 调研数据显示,XX年园区内有大型企业36家,占园区企业总数的12.2%;中型企业占比7.5%;小型企业数量最多,占比55.6%;微型企业占比24.7%。 2、软件产品类企业占45.5% 调研数据显示,XX年园区企业中,软件产品类数量最多,占比45.5%;数据处理和运营服务类、软件技术咨询服务类企业数量分别占比17.4%和14.3%。 @数据背后的观点 园区企业业务类型由软件产品向服务转型 XX年园区企业纷纷由原有仅提供软件产品向提供相关服务转型。园区企业广联达在提供建筑行业产品与解决方案的同时,推出了“材知道”行业交流平台,为企业提供建筑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