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初中数学论文

关于初中数学论文

关于初中数学论文
关于初中数学论文

关于初中数学论文

摘要:数学概念中的定义是数学科学知识体系的基础,是中学数学基础知识的核心。

数学概念定义也是数学思维的细胞,是数学能力的根基之一。由此可见,要想掌握一门学

科就要掌握这门学科核心的、根本的概念。因此,教师应对数学概念教学的方法及策略进

行探究,以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数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方法及策略

数学概念的定义是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是中学数学基础知识的核心;掌握一门学科

就是要掌握这门学科核心的、根本的概念。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数学教学=概念教学+命题

教学+解题教学。

一、数学概念的意义、组成、特征

1.意义:数学概念一般指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方面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同时,又是数学思维的细胞,也是知识与方法的载体。

2.概念的组成:概念的名称、定义、符号、例子和属性等五个方面。例如,“平行线”是概念的名称“;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概念的定义;“∥”是符号;不同

位置和方向上的各组平行线可以看作正例及其变式“;两条没有公共点的直线叫做平行线”可以看做是一个反例;“平行线”的属性有:传递性、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

角互补等。3.概念的特征:概括性和抽象性。

二、数学概念教学的现状

现状1:重结果,轻过程。“一个定义,几项注意”。一步到位、举例训练、反复练习、迎接考试,急功近利。“概念教学=解题教学”式大容量训练;经典语言“:教概念不

如多讲几道题目。”观念2:例题教学替代概念的概括过程,认为应用概念就是理解概念,不知道怎样教概念,只知道“模仿+训练”。

三.数学概念教学的方法

一概念形成模式的教学过程

概念形成———如果某类数学对象的关键属性主要是由学生对大量同类数学对象的不

同例证进行分析、类比、猜想、联想、归纳等活动基础上,独立概括出来的,那么这种概

念获得的方式就叫做概念形成。概念形成的心理过程依次是:1.感知、辨别不同事例;2.

从一类相同事例中抽象出共性;3.将这种共性与记忆中的观念相联系:4.同已知的其他概

念分化;5.将本质属性一般化;6.下定义。

二概念形成模式教学一般步骤

1.概念背景与引入正例;

2.学生分析、比较、综合不同典型例证让学生多举例;

3.从例

证中概括共同本质特征得到概念本质属性;4.下定义用多种数学语言准确表示;5.概念的辨

析举正反例,分析关键词,考查特例;6.概念的应用代表性、形成用概念作判断的操作步骤;7.形成概念系统建立概念体系,完善认知结构。

三概念同化模式的教学过程

1.概念的同化———新的数学概念在已有概念的基础上添加其他新的特征性质而形成,这时学生利用自己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相关知识对新概念进行加工、改造,从而理解新概念

的意义,这种获得概念的方式就叫做概念的同化。2.类型:新概念与旧概念之间具有下位

关系和不具有下位关系两种情况。1新概念与旧概念之间不具有下位关系用定义直接陈述

概念———举例说明或解释———认识新概念的意义———领会新概念的本质属性。2新

概念与旧概念之间具有下位关系概念教学一般流程:①呈现先行组织者;②下定义属+种

差;③概念的辨析举正、反例,分析关键词,考查特例;④概念的应用代表性、形成用概念

作判断的操作步骤;⑤形成概念系统建立概念体系,完善认知结构。

四、概念教学的策略

策略1:实施“组块化”教学所谓组块是指在记忆中把若干较小的单位组合成熟悉的

较大单位的信息加工过程。案例:在求一元二次不等式ax2+bx+c>0的解集时,通常首先

要分a>0和a<0两种情况分别讨论,然后再对判别式△=b2-4ac分△>0、△=0、△<0三种

情况进行讨论,前后一共有六种情况。策略2:整体感悟,主动建构知识与方法奥苏贝尔

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学习原则:“渐进分化”和“综合贯通”。

一“从整体背景到局部知识”的结构教学

案例:函数的概念教学活动1:初步感受生活中两个变量的关系1.一个变化过程;2.

两个变量;3.一种对应,即一个量随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

二从思维策略到具体方法的结构教学

章建跃认为数学教学要把“认识数学对象的基本套路”作为核心目标之一,即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研究、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基本思维路径和基本操作方法。

三从上位概念到下位概念的结构教学

新的概念从属于学生数学认知结构中已有的、包容范围较广的知识时,则构成下位关系,原有的概念叫做上位概念,新的概念叫做下位概念。策略3:系统梳理,揭示知识的

联系与规律从系统的角度学习知识,置知识于系统中,着眼于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规律,从

而深入本质,因为联系和规律就是本质,着眼于数学思想的渗透。教师可从三方面概括概

念体系:1.建立概念网络,概念图或思维导图;2.明示概念之间的关系;3.揭示蕴含在这个

概念体系中的数学思想方法。策略4:运用“长程两段式”教学策略“长程两段”教学策略,就是在整个单元的知识结构、特有的育人价值思考与开发的基础上,将每一个结构单

元的教学过程分为“教学结构”和“运用结构”两大阶段。“教学结构”阶段。主要采用

发现的方法,让学生从现实的问题出发,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发现和建构知识,充分地感

悟和体验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的结构存在,逐步形成学习的方法结构。“运用结构”阶段。主要让学生运用学习的方法与步骤结构,主动学习和拓展掌握与结构类似的相关知识。

总之,中学数学概念定义的教学,要从实际出发,精心设计、认真对待;采取不同的

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揭示对象的本质属性,适时地引入新概念,为

学习新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燕.对初中数学函数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22.

[2]朱家芳.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方法分析[J].中学时代,20218.

[3]李平.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之策略[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2110.

[4]周华.浅谈初中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2124.

一、以新颖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追求

所在。课前导入作为教学的首要环节,能否抓住学生情感的中枢,吸引学生的高度注意,

对于教学的成败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初中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尚未成熟的特殊阶段,

对事物的认识还大多停留在表象的层面,课堂导入方法是否新颖、刺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

学习兴趣。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尊重学生求新、求变的价值取向,结合教学内容构建新

颖别致的导入形式,促使学生的兴奋点、注意力从课间活动转移到课堂学习上来。例如,

在讲“平方差公式”时,教师可以铺设如下故事情境:小涛去水果店买苹果,苹果的单价

是3。9元/kg,小涛一共买了4。1kg,售货员刚要用计算器算算是多少钱,小涛脱口而出:“不用算了,是15。99元。”售货员非常惊讶,夸奖地说:“怎么算得这么快?你是个

神童吧。”小明一摆手说:“过奖了,很简单的,我就是用了一个数学公式。”我们今天

学的就是小明用的那个公式。这样的导入,增强了内容和形式的新鲜感,有效激发了学生

的学习兴趣,使高效课堂的构建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水到渠成。

二、以艺术的授新,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

授新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发挥课堂授新艺术是实践新课程理念、调动学生积极思

维的关键。教师要明确初中数学学科的特点,重视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和领悟,开发教

学情感因素,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首先,教师要深刻领会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运用换位意识,在全面研读教材、分析学情的基础上,以学生的实际水平考

虑学习要求和学习范围,深化师生之间的情感交融。其次,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艺术处理,调节课堂节奏,让课堂高潮迭起。再次,教师要积极应用多媒体网络手段,将枯燥的

数学知识衍化为直观、生动的视频或画面,增强课堂教学的愉悦性和趣味性。最后,结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