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阿尺目刮——最具傈僳族特色的民间歌舞

阿尺目刮——最具傈僳族特色的民间歌舞

阿尺目刮——最具傈僳族特色的民间歌舞
阿尺目刮——最具傈僳族特色的民间歌舞

阿尺目刮——最具傈僳族特色的民间歌舞

在云南美丽而险峻的“三江并流”自然遗产保护区的腹地——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生活着8万多人的傈僳族人民。他们生活在澜沧江两岸雄伟的深山之中,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对这个生活在大山中的民族不甚了解,这也给这个民族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走入到这片神奇美丽的傈僳族聚居地区,并对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的田野调查,特别是在维西县叶枝、康普、巴迪等澜沧江沿岸高山中的傈僳族聚居地带。

尤其引起我们关注的,是在这些傈僳族地区流传着一种特有的民间舞蹈,名叫“阿尺目刮”的歌舞。这种群体性的舞蹈不仅舞步别树一帜,而且配有特殊的、模仿山羊声音形成的曲调。

阿尺目刮的由来

“阿尺目刮”歌舞的来历到目前为止没有考证的结论。现有的资料都是来自于民间人们自己的传说。就此歌舞的来历我们也对当地老艺人进行了访问,据老艺人们讲述,“阿尺目刮”是傈僳语的称呼,意思是“山羊的歌舞”,又称为“倮当目刮”,“倮”是“箐沟”的意思,“当”有两层含意,一是“在”的意思,二是“装下”的意思,连起来是箐沟中在或装下的歌舞。“阿尺目刮”是他们的祖先一代代地传承下来的,是当地人长期游牧

生活中,模仿山羊的声音和动作而形成的一种相互间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羊是傈僳族最喜爱的家畜,他们对羊有着特殊的感情,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他们的祖辈以大山为家,以羊为伴,世代在林间草地中牧羊生活。模仿羊的叫声和动作来抒发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如今在“渴倮爪”的调子中许多唱词是以赞美山羊的诗句来比喻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洛、新洛等地的傈僳族现在还保持着羊角挂在正房中央和大门上,以示祭羊的习俗。

这种模仿羊、以羊的声调动作来表达自己内心思想感情的歌舞,在其他民族中还是比较少见的。这种有着悠久历史的歌舞还可能和这个民族的历史渊源有着重要的联系。傈僳族及彝语支的众多民族都源于氐羌族群。据方国瑜先生主编的《云南地方史讲义》上记述:“羌族最早时期,住居在黄河上游,现在甘肃、青海连接的山岳地带,《说文》:‘羌,牧羊人也。’是游牧民族,迁徙无常处。……云南羌语系氏族,是自北而南发展来的。……”按照傈僳族自己说法,他们的民族是“追赶太阳的民族”,其实也就是这个善于牧羊的民族逐水草而迁徙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追求。正是由于这种牧羊的历史传统,使得傈僳人民对羊有着特殊的感情,逐渐形成了模仿羊的声、形来表达感情的形式。

阿尺目刮的特点

第一,“阿尺目刮”这种歌舞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不同场地有不同的表现,无论什么时间和场合都可进行,也不因场地的大小和人数的多少而影响歌舞所表现的内容,只要人们高兴,随时

随地都可以跳唱。人多人少或场地大小主要因人因事而定,它的队形也有十几种变化,如:“左倮邓”(圆环舞),歌舞者围成一个大圆圈,站时男女可以手拉手,也可以搂肩搭背,有时男女各站成一边,舞蹈时朝顺时针转动。“腊腊邓”的跳法则是舞者站成一个大圆圈,歌舞时朝里进四步一跺,朝外退四步一跺。“阿尺邓”(跳山羊),是由男领舞者或女领舞者带头,形成连绵不断的曲线运动。“搓玛邓”f对脚板)男女各站成两排纵队,舞蹈时相互对脚板,同时整体朝顺时针方向移动。“阿来几”(龙盘旋),由一人或二人领头走成二龙吐水队形。“别别玛”f舞旋风),参舞者手拉手,合着大家的脚步声走成“卷席筒”队形和“蝉退壳”队形,以示羊群下坡的风貌。“切勒涡制破” f磨盘旋转),歌舞时站成大圆圈进行相互穿花队形。“矣然邓”(迎宾舞),保持两大排队形相互插花碰肩动作。此外还有很多不同的队形和场记,这就组成了“阿尺目刮”这一独具特色的民族歌舞。

第二,模仿山羊的跳跃动作是“阿尺目刮”主要特征。舞蹈的动作主要是以转身大半圈“搓”“跺”“蹋”的摆跳、低头、抬头等的动作为主线,附合者手、眼、步法的密切配合,组成协调行的舞蹈动作。热烈粗犷的步伐和轻悠的摆闪,构成了“阿尺目刮”歌舞轻重缓急相并的风格。在整套舞蹈动作中,能清楚地看出模仿山羊动作的痕迹,配上模仿山羊的悠悠歌声,让人有一种穿透时空的震撼感受。

第三,悠悠长鸣的仿山羊歌声,是“阿尺目刮”歌舞的关键所在。这种歌舞没有乐器伴奏,以一人或二人能歌善舞的民间艺人带头起音唱出引子为开端,尔后参舞者全体帮腔合唱,同时进行舞蹈动作,歌唱完一段后又由领舞者接着唱出引子,就这样依次轮回歌舞,时间的长短,主要是靠男女领唱者的唱词水平,如相互对答不上,歌舞将会停止。“阿尺目刮”歌曲主要表现山羊的声音和神韵,乐曲悠扬婉转,唱时多以颤抖音出现,尤其是开头的一句,无词的起音(称之为引子句),其声颤抖而悠长,宛如林野中山羊的悠悠长鸣,音调曲折多变,蕴含着丰富的感情,用当地老人话讲,是用羊的语言在跟自己心爱的动物——山羊,在进行亲切的交谈,整个乐曲以模拟山羊叫声为基调,听了使人如置高山牧场,引发丰富的联想。曲目歌词没有固定的段句,主要以舞蹈者所要表现的环境和内容,进行临时性编入的。

“阿尺目刮”的曲目有三类,一是“渴僳目刮”,这类歌曲由老人围座在火塘边唱,歌词内容大部分是以讲古为主。在没有文字的时期,老人就是以唱“阿尺目刮”向下一代传授天文、地理、历法、节气、种植、采集以及文学艺术、远古传说等方面的知识,青年人以帮腔、合唱的形式学会了这些知识。二是“色敌目刮”,这类曲调优美轻柔,是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爱情调。傈僳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一般都采用对歌的形式来表达相互的爱慕之情,很少用语言表达的方式。三是“瓦器目刮”,这类曲调有缓有急,音符跳跃频繁且幅度较大,给人以自由舒展的感受。

第四,古老的服饰穿戴是“阿尺目刮”的特殊表现。叶枝、康普、巴迪等地的傈僳族从语言、语音及服饰穿戴方面,与其它地区的傈僳族不同,他们琳琅满目的服饰穿为一体。如男服饰给人以剽悍勇猛之感,头戴“壳扒腊哄”f羊毡帽),蓄长发,毡帽边沿围绕一圈“洒捕涡湎”f用红丝线做成的镶边),内衣穿大襟白短褂,外衣穿自纺织的麻布或棉布做成的前襟开口黑白条纹长衫,腰以下开口分为左、右、后三片,腰系羊毛带子,左挎“花腊裱”,佩长刀,右背弩弓、箭包,裤子为大档宽口裤,裤长仅齐膝,打麻布绑腿f过去用竹片穿成的绑腿),婚后的男子左耳戴大耳环,头饰大多数用麦秆编织而成的缨络于发问(当地称为“耍俄朵缀”),前后两根络长至腰间,头顶插箐鸡尾,显示出傈僳汉子特有的气质。

女服饰以“普偏”值径十公分左右的花纹图案银片)和“拉本”f大小不同的海贝)为装饰,显示出高山型傈家妇女的古朴典雅风范。女式服饰的装扮显得十分复杂,头戴一顶长尖帽,布满海贝,外缘订有由4~6个“普偏”制成的圆形花纹图案装饰。戴长约8公分的大耳环,头发辫子从背后拖至腰部,称为“抗贝仲”,在辫子上系满各种珍珠。胸褂“来俄马省”(五彩宾芬的珠子),上身穿麻布长衫,外穿紫红或黑色坎肩,下身穿麻布制成的百褶裙f壹罗),裙外系绣有花草等图案的围腰,系白色羊毛带子,右挎“花腊裱”,绑腿与男式相同,手戴金、银、铜手镯,右胯间带有用獐子皮制作而成的“平岁”,须边系着三股羊骨或獐子

犬齿类骨头。

阿尺目刮的传承与保护

现在,每次进行“阿尺目刮”歌舞表演时,傈僳族人都必须穿上这些美丽的衣饰,载歌载舞。绚丽而古朴的服饰,深沉而悠扬的歌声,雄健而粗犷的步伐,跺脚、弯腰、回头、转身处处模仿着山羊的动作,让人惊叹不已。这种极具特色的傈僳族传统舞蹈,不仅仅是傈僳人民淳朴、热情、热爱生活的美好心态的反映,也是他们的社会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在各种节庆,各种重大活动,如:嫁娶、丧葬、祭祀、庆丰收时都要运用“阿尺目刮”这种特有的歌舞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不仅如此,很多“阿尺目刮”的歌曲已经形成一种固定的叙事长诗的形式,里面讲述了傈僳族迁徙、历史渊源、天文地理、历法、种植等等各个方面的知识,这对于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来说是最为重要的传承自己知识文化的手段。

综上,无论是“阿尺目刮”歌舞的歌曲、歌词还是它的舞蹈形式,都包含着丰富的傈僳文化的信息,在更多人对它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对这种民族歌舞的保护和传承,使这株璀璨的民族艺术之花能长开不败。

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Normal 7.8 磅 2 false false fals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普通表格;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fareas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0400; mso-fareast-language:#0400;

mso-bidi-language:#0400;} 以下提供一篇调研报告给大家参考! “郡县治,天下安”。内蒙古自治区**市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是全国唯一的达斡尔族自治旗,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少数民族地区。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莫旗农业比重大、农村人口多,是**市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地区之一。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内蒙古自治区和**市两级党委、政府坚持“以农牧民为本”,重点扶持欠发达农牧区,积极发挥政策的主导性,充分调动旗市的主动性,突出优势产业,明确特色定位,采取各项有效措施,推动以莫旗为代表的农牧业旗县向多元型、创新型、特色型的发展目标迈进,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一、坚持政策主导,为欠发达地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欠发达地区要摆脱落后的局面,不能仅仅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必须充分发挥上级政策的主导性,利用好国家优惠政策、争取国家投入和外部援助,拉动经济快速发展。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同时,结合国家产业布局和地区发展规划,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政策倾斜力度,优化区域经济布局,通过一系列重大建设项目安排和合理积极的转移支付,逐步缩小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20XX年启动“三少”民族危草房改造工程,累计投资1.37亿元,改造危草房5482栋。20XX年组织18个厅局单位对莫旗进行重点帮扶,实施了一批农牧林水、教育卫生和城乡基础设施项目。20XX年已落实帮扶资金5734万元。同时,积极发展民族经济,实施标准化养殖小区、草原围栏、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项目和“千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等扶贫工作,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条件不断改善,发展信心进一步增强。**市坚持统筹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努力为莫旗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把岭西煤炭资源向莫旗远程配置,20XX年重点实施2×2.5万千瓦背压机组热电联产项目,加快推进2×30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报批立项,积极做好华润风能20万千瓦风电项目的前期工作。构建立体交通网络。组织申报阿—

浅谈民族舞蹈

民族舞蹈是代表各个民族的风格特征,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汉族民间舞、藏族舞、蒙古族舞、维吾尔族舞、傣族舞、彝族舞、朝鲜族舞,这七种民族舞。 1 汉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 汉族民间舞蹈种类繁多,在民间中广为流传的有龙舞、狮舞、灯舞、绸舞、秧歌等等。现经专家整理加工已进入课堂的有东北秧歌、云南花灯、安徽花鼓灯、山东胶州秧歌和鼓子秧歌等。 2 藏族舞蹈的风格特征 在素称“世界屋脊”的我国西部青藏高原上,生活着能歌善舞、具有悠久歌舞传统的藏民族。几百万藏族同胞勤劳、纯朴,善于以歌抒怀,借舞抒情。银白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莽原,正好引吭高歌,河谷飞平坦的坝子上可以尽情欢舞。大自然造就了藏族人民优美的歌喉、矫健的体魄,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豪迈的现实生活则是他们即兴歌舞创作的源泉。人民在歌舞中欢庆佳节,也在歌舞中祭祀祈祷,用歌舞来伴随劳动,也以歌舞赞美爱情与生活,歌舞活动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而西藏舞蹈与歌唱艺术密切结合,以歌中有舞、舞中有歌的独特艺术风格着称。 3 蒙古族舞蹈的风格特征 蒙古族人民世代生息在我国北方辽阔的大草原上,自古以来崇拜天地山川和雄鹰图腾,由于长期的游牧狩猎生活和受草原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蒙古族与其他东方民族差异很大,形成了强悍、矫健的体魄和桀骜不驯、勇往直前的性格,同时也创造了富有草

原文化气息的、具有游牧民族特色的草原游牧舞蹈——蒙古族舞。他们的民间舞蹈热情奔放,稳健有力,节奏欢快,具有粗犷、剽悍、质朴、庄重的鲜明特点,洋溢着来自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呈现出一派豪放与自信的“天之骄子”的气概。 4 维吾尔族舞蹈的风格特征 中国维吾尔族自古居住在中国的西北部新疆,它是我国最大的省区之一,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丰富的艺术遗产,其中歌舞艺术更是绚丽多姿,因此自古以来即以“歌舞之乡”着称。维吾尔族舞蹈与其他民间舞蹈一样来自于生活。维吾尔族人民早先生活在我国北方的大草原上,后移居至西域(今新疆),由草原牧骑生活发展到地区的农业生活,在不同历史时期信奉过萨满、摩尼、佛、伊斯兰等宗教。这种经济生活和宗教文化在维吾尔族舞蹈中留下了多重的文化印迹,使之既有历史中《胡腾》、《胡旋》的风韵,又有萨满跳神的姿态;既有古波斯、阿拉伯舞蹈的神态,又有邻近民族舞风的余味。维吾尔族舞蹈在继承古代鄂尔浑河流域和天山回鹘族乐舞的传统基础上,又吸收古西域乐舞的精华,经过历代新疆各族人民的艺术创造和长期发展与演变,不断追求完善,形成具有多种形式和特殊风格的深受人民喜爱的民间舞蹈艺术。 5 傣族舞蹈的风格特征 傣族主要聚居在我国西南地区云南省西双版纳和德宏自治区以及耿马、孟连自治县等地,那里江河纵横、绿树繁荫,蕴藏着许许多多天然的美丽。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的哺育熏陶下,以及随着社

莫旗简介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简介 一、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概况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以下简称莫旗)位于大兴安岭东麓中段、嫩江西岸。地处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两省区结合部,行政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是以达斡尔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的全国唯一的达斡尔族自治旗,成立于1958年8月15日,总面积1.1万平方公里, 辖8个镇、2个鄂温克民族乡、7个办事处、220个行政村,总人口34万。这里气候四季分明,全年日照2500—3000小时,年平均气温-1.3℃—2.6℃,年平均降水量为450—520毫米,无霜期为90—115天左右。莫旗自然环境良好,无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是国家绿色保护生态建设示范区和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之一。自治旗享有“曲棍球之乡”、“大豆之乡”、“歌舞之乡”的美誉。 二、自然资源 种植业资源 莫旗耕地总面积760万亩,耕地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高,自然肥力大,适宜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农作物以大豆、玉米、水稻、小麦、马铃薯、中草药为主,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也是内蒙古自治区优质绿色无公害大豆、水稻主产区,以县为单位大豆产量居全国第一,年稳定产量在10亿斤以上。2003—2009年连续七年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荣誉称号,其中2007、2008年被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地县标兵”。 畜牧业资源 莫旗草场总面积330万亩,年农作物副产品20多亿斤,还有粮食加工后的饼、粕、麸、皮以及人工种植的饲草、饲料和饲料生产企业生产的配、混饲料,可保证饲养牛100万头、羊300万只、家禽1000万只。2009年牧业年度全旗存栏大小牲畜230.75万(头)只。 野生动物资源 莫旗野生动物品种和数量繁多。全旗有珍稀野生动物93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熊、丹顶鹤等,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天鹅等。

[民间舞蹈,根性,底蕴]“根性”文化:民族民间舞蹈的底蕴简析

“根性”文化:民族民间舞蹈的底蕴简析 摘要:各民族民间舞蹈扎根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凝结为民族生产生活、思想信仰的交织综合体,体现出一种“根性”文化。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民族民间舞蹈体现出民族特色,传承了民族精神,是文化内涵的厚重载体。对民族民间舞蹈进行分析之后不难发现,民族民间舞蹈的“根性”文化植根于民族传统,贯穿于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表现于艺术风格,蕴含其中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传承性,需进行保护与传承。 关键词:“根性”文化;民族民间;舞蹈 0 引言 民族民间舞蹈表现一个民族的生产劳作、传统风俗、个人生活情感和社会生活状态,蕴含着民族的审美意识、性格特点和道德观念,是勤劳和智慧的结晶。那些曾经为祈求丰收、唱诉历史、教育后代、歌唱家乡的舞蹈,扎根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经过千年的演进,凝结为民族生产生活、思想信仰的交织综合体,体现出一种“根性”文化。 1 民族民间舞蹈的“根性”文化,植根于民族传统 民族民间舞蹈最早可以追溯到洪荒时期,这一时期,超越了人类文字的记载时间,人们通过身体动作展现民俗活动的全貌,其“根性”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精髓的结晶。 这些来源于人们日常劳作、交往、祭祀的舞蹈,展现出人们生产生活的过程,具有浓厚的民族性,是生活的精炼缩影,其所包含的内涵韵味,需要我们细细体会。民族民间舞蹈多数涉及对生活状态的展现,通过个体或是集体的呈现,表现出地域文化模式,其所具有的质朴、生动、形象的特性,利于记忆,易于传播,且舞蹈的内容多半和现实的环境相结合,如藏族舞蹈“弦子”中含胸前倾的基本体态、连绵起伏的步伐特点、优美舒展的姿态动作,充分体现出了藏民的民族性格及生活习性。 民族民间舞蹈表达质朴生动、形象简练,具有一定的观赏性,能够融合现在的艺术形式,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经过千百年的传承,民族民间舞蹈汇集了民族的共同特性,通过不断地改变,不断融入、积淀新的舞蹈元素,展现出各民族的生活状态。 2 民族民间舞蹈的“根性”文化,贯穿于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 用通俗的话语来说,民族民间舞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展现出了人们生活的情态。例如,蒙古族的《牧马舞》、壮族的《扁担舞》、布依族的《织布舞》、黎族的《打柴舞》等,均源自人们的劳作中,代表人们生产生活过程的舞蹈具有浓厚的地域代表性。 民族民间舞蹈源远流长,多生根于远古时代的祭祀活动。那时,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通过祭祀祈求上天的保佑,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舞蹈里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并未消失,如今仍遗存在民族信仰中的祭祀歌舞,如壮族的《师公舞》、侗族的《多耶舞》、瑶族的《盘王舞》等,都承载着人们对鬼神的信仰、对生活的领悟和对未来的期待。又如彝族的《阿细跳月》,具有浓烈的宗教体验,表现彝族人民对未来生活的寄望。

中国达斡尔民族园导游词范文

( 内蒙古导游词)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38533 中国达斡尔民族园导游词范文Chinese Daur National Park Tour Guide

中国达斡尔民族园导游词范文 达斡尔族民族园位于莫旗登特科镇内的斡包山上,距莫旗政府所在地尼尔基镇约9公里,东滨未来的尼尔基水库,西邻111国道,总占地面积218.41万平方米。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中国达斡尔民族园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中国达斡尔民族园导游词范文1: 各位游客,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晨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呼伦贝尔××××旅行社全体员工,并以达斡尔族同胞的名义,对大家光临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表示热烈的欢迎!我叫莫昆,达斡尔语意为“村落”——这是我们达斡尔人和谐聚居的地方。今天我们要去游览的中国达斡尔民族园,实际上就是按达斡尔人理想中的大村落设计建造的。旅行社派我给大家当导游,我愿意为大家竭诚服务,有服务不周的地方,请大家多加指点,多多包涵。谢谢大家的关照与配合。 我们要去的中国达斡尔民族园位于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境内,距旗政府所在地尼尔基镇9公里,处于尼尔基水库一侧的斡包山上,隔水库与黑龙江讷河市相望,西邻111国道,交通极为便利。占地面积2.18公顷,是我国惟一集达斡尔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生态旅游于一体的民族园,现为国家3A级旅游区。 达斡尔民族园建设有三级水泥路面1300米,半径45米的圆形广场一处,这是由民族文化墙、民族图腾柱、民族吉祥小饰品等构成的休闲广场;还建有反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小熊舞.pdf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 1—3级师资培训班理论考试题 培训地点: 河南省许昌市培训时间: 2012年10月4—7号 培训级别:1—3级答卷人: 罗方雪 一、请完成一份教案,要求如下: 教学对象:4—6岁儿童 授课舞目: 一级舞目---小熊舞(儿童舞蹈) 教案内容: 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难点、教学步骤等 教学目标: 1、模仿小熊的动作特征: 席地而坐、舔掌心、吃蜂蜜等突出小熊憨态可掬的形 象。 2、围绕突出小熊的特点而展开的训练。以此激发小朋友们对小动物形象进行模 仿学习的兴趣。

3、训练孩子上身的含、冲、靠、腆这四个动势,以及点指、耸肩、扩指、 跪地 爬等动作。通过这些动作训练让孩子们初步掌握一些手位、手形和上身的 基本动势。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师生互动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难点: 1、关键动作: .盘腿做含展动作时,上身要经过直立状态(切不可抠胸、缩脖子)。 2、要强调五个手指用力张开。耸肩时重拍向上,去找耳朵。 3、表现小熊刚刚睡醒时的状态,捉蜜蜂时的调皮和吃饱后的满足。 教学步骤: 1、导课: 首先将舞目的背景进行阐述,再让小朋友们了解这个舞蹈的动律,掌 握好基本动律以后让小朋友们想象刚睡醒的样子(打哈欠、揉眼睛等)、还有吃饱后拍拍小肚子,最后让小朋友想象小熊的形象并把它加入到舞蹈中。也可 以用一些小故事将动作串联起来。例如: 寒冷的冬天过去,春天来了,一只刚刚经过冬眠的小熊在树洞中慢慢性来 咯额。伸出洞来感受一下温暖的阳光,忽然觉得空了一个冬天的肚子饿了,就 钻出洞来寻找一下有什么好吃的吧。这时它看到了三只小蜜蜂,有蜜蜂,当然 就有蜂蜜啦!小熊高兴极了!几只可爱的小熊爬着聚拢到一起,伸出小熊掌不 停地捞起蜜蜂,放到嘴里舔一舔,真甜啊,吃的好高兴啊! 2、按音乐分段教、练:

彝族舞蹈《阿细娃娃耍月》说课稿1

彝族舞蹈《阿细娃娃耍月》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彝族舞蹈《阿细娃娃耍月》。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民族民间舞是幼师专业学生的重点学习内容。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文化古国,各民族民间舞是我国传统舞蹈艺术的源泉,而彝族民间舞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具有纯朴、清新、欢快、豪放的特点,是为提高学生舞蹈能力而选的内容。 2、教学目标 我们幼师班学生,基础较弱,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a、通过彝族舞《阿细娃娃耍月》的教学,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彝族舞蹈的风格、舞步、造型、动 作韵律特点等。 b、扩大丰富学生的眼界及知识,广泛积累舞蹈素材,以便不断提高自身鉴赏、表演舞蹈的能力。 c、培养、增进学生热爱少数民族文化的情感。 3、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重点掌握彝族舞蹈的动律特点以及风格,难点在于把握跳月步和翻身踏月步的衔接。 二、说教法与学法 1、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结合学生能力水平及舞蹈专业的特点,采用“定向——模仿——整合——训 练”四段式教学方法,直接面授与学生练习相结合,在动作训练过程中,让学生直观感受动作的要领,解决动作规范问题。 2、在教学中学生以“动”为主,充分感知肢体的感觉,在练习中通过观察、模仿、对比、思考、提 问、帮助等方法领悟知识技能要点。 三、说教学程序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使用多媒体播放彝族舞蹈,让学生们欣赏,通过视觉的刺激和教师对彝族舞蹈的讲解,使同学们在欣赏中了解彝族文化及彝族舞蹈。 3、演示示范,讲授新课 在这个环节中,采用“定向——模仿——整合——训练”四段式教学法进行讲解 a、首先教师用情境教学法,示范动作,让学生体会彝族舞蹈的风格特点,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这个环节教师把舞蹈用肢体动作表现出来,让学生们仔细观察,记住这些动作的空间位置,让学生对舞蹈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b、随后教师把这些动作进行分解,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使动作深入人心;(这一环节教师要用慢动作讲解的方法来突出教学的重难点,以跳月步讲解为例……) c、其次就让学生自己去模仿,由组长带队进行分组讨论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设置这个环节主要是为了增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让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在这过程中,不时的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对比,“谁的动作做得好看?”“为什么好看?”“对在哪里,错在哪里?”;教师的动作与学生的动作进行对比,“老师做动作时,身体的各个部分是怎样的?”;自己与自己对比:镜子是最好的老师,通过镜子,把一些动作上的细节给弄清楚,“一样的动作,我这样做与那样做哪个更漂亮?哪个更体现彝族舞的特点?”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找准彝族舞的特点。) d、再来就是整合,为了让动作更加规范化,教师一边示范动作,一边讲解要领,并把每一个基本动作逐个的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舞蹈。 e、最后是训练,在这个环节中,可以把学生分为若干组进行比赛,通过竞赛的方式了解她们对舞蹈的掌握情况。 4、布置了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对舞蹈《阿细娃娃耍月》进行动作到位练习,并融入情感表现。 四、说教学反思 a、优点:通过四段式的教学方法,便于加深学生对舞蹈动作的理解与记忆,使课堂结构科学合理化。 b、不足:学生的基础薄弱,身体的协调性掌握的不够完美。 c、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便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的舞蹈知识。 说课完毕,希望各位评委、老师对本堂说课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民族舞有哪些特点

民族舞有哪些特点 民族舞泛指产生并流传于民间、受民俗文化制约、即兴表演但风格相对稳定、以自娱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民间舞不乏朴实无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等特点,历来都是各国古典舞、民间舞、宫廷舞和专业舞蹈创作不可或缺的素材来源。不同地区、国家、民族的民间舞蹈,由于受生存环境、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民族性格、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因素影响,以及受表演者的年龄性别等生理条件所限,在表演技巧和风格上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 特点: 载歌载舞,自由活泼。中国民间舞蹈很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舞蹈与歌唱的紧密结合。这种载歌载舞的形式,自由、生动、活泼,可以比纯舞蹈易于表现更多的生活内容,而且通俗易懂,所以非常为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巧用道具,技艺结合。中国的很多民间舞蹈都巧妙地使用道具,如扇子、手帕、长绸、手鼓、单鼓、花棍、花灯、花伞等等,这就大大地加强了舞蹈的艺民族舞术表现能力,使得舞蹈动作更加丰富优美、绚丽多姿。 情节生动,形象鲜明。中国的民间舞蹈很着重于内容,大多都有一定的故事传说为依据,因此,人物形象鲜明、人物性格突出。虽然有的舞蹈仅是表现某一种情绪,但它也多是作为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的片断而出现的。如广东的《英歌》是表现梁山泊英雄好汉攻打大名府的故事;福建的《大鼓凉伞》传说是表现郑成功抵御外寇练兵的活动。 自娱娱人,意旨统一。中国很多民间舞蹈常常是自娱性和表演性的统一。有些舞蹈活动,对于舞者来说,他是自娱,同时也是为了表演给观众看,因此舞者很注意自己舞蹈技艺的提高,故而中国的民间舞蹈得到了较高程度的发展。 情之所至,即兴发挥。中国各个地区的民间舞蹈在流传中,虽然都有一定的格式和规范,但也都有即兴发挥的传统,特别是在一些民间舞蹈家的身上这一点尤为突出。在他们情感最激动的时刻,常常是能出现闪烁着独特光彩的舞蹈的时候。 舞种:

内蒙古旅游景点大全

?内蒙古旅游景点大全?腾格里沙漠月亮湖 ?响沙湾 ?大青沟自然保护区 ?满洲里 ?五当召 ?格根塔拉草原 ?扎兰屯吊桥公园 ?喀喇沁亲王府 ?阿尔山海神圣泉旅游度... ?文化旅游村 ?维信国际高尔夫度假村 ?贺兰山南寺生态旅游区 ?昭君墓 ?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 ?大召寺 ?扎兰屯秀水山庄 ?成吉思汗庙 ?石门风景区 ?乌兰夫纪念馆 ?美岱召 ?红花尔基森林公园

o满洲里 o扎兰屯吊桥公园 o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 o扎兰屯秀水山庄 o红花尔基森林公园 o呼和诺尔草原旅游度假... o海拉尔国家森林公园 o达斡尔民族园 o布苏里度假山庄 o鄂伦春博物馆 ?赤峰景点 o喀喇沁亲王府 o曼坨山庄 o达里湖 o布日敦沙漠旅游区 o巴林左旗召庙 o翁牛特旗红山湖 o勃隆克沙漠旅游区 o巴林右旗巴林蒙古部落 o达里诺尔湖 o贡格尔草原

o昭君墓 o大召寺 o乌兰夫纪念馆 o乌素图国家森林公园 o蒙古包 o希拉穆仁草原 o格根塔拉草原 o呼和浩特 o呼和浩特大昭寺 o内蒙古 ?通辽景点 o大青沟自然保护区 o珠日河草原 o霍林郭勒怪山风景旅游... o霍林郭勒静湖度假村 o内蒙古民族大学 o甘旗卡火车站 o通辽 o奈曼王府 o通辽机场 o兴源寺

?锡林郭勒景点 o西乌旗蒙古汗城旅游区 o赛汗塔拉旅游娱乐园 o葛根敖包草原旅游度假... o西乌珠穆沁旗蒙古汗城 o锡日塔拉草原旅游度假... o苏尼特右旗社保局旅游... o锡林浩特 o乌珠穆沁草原 o浑善达克沙地 o浑善达克沙漠 ?包头景点 o五当召 o石门风景区 o美岱召 o包头南海 o新世纪青年生态园 o庙法寺 o北方兵器城 o美岱召文物旅游点 o西河水库旅游度假村 o成吉思汗陵

《阿细跳月》教案

《阿细跳月》名师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民族管弦乐队及民族乐器的分类,能够在乐曲中听辨部分主奏乐器音色特点。 2.能够在不同形式的音乐聆听活动中感受乐曲旋律特征并记忆主题,体验乐曲固定主题变化中速度、音区、力度、音色等音乐要素的变化所表现的意境。 3.在《阿细跳月》的聆听中感受彝族音乐的风格特点,进一步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重点难点: 重点:听辨民族管弦乐器音色特点,在体验中记忆乐曲主题。 难点:根据旋律特点的体验来感受《阿细跳月》民族音乐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激趣引导,感受乐器音色: 师: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推开民族音乐的大门,感受一次现场版的开门大吉。 1.吹管组乐器——笛子 聆听主题片段感受笛子清脆、悠扬、演奏灵活的特点,了解笛子是我国各地普遍流行的一种吹管乐器。介绍吹管组乐器:(笛子,笙,萧,唢呐等)主要是利用气流振动管体而发音,色彩鲜明,个性突出,善于演奏流畅的旋律,经常被充当主奏乐器,或在合奏中主奏旋律。 2.拉弦乐组乐器——二胡 聆听主题感受二胡柔美抒情、富有歌唱性的音色特点,了解拉弦组乐器(二胡,高胡,板胡,京胡)是用装在细竹弓子上的马尾摩擦琴弦,使之振动发音的乐器。 3.感受弹拨组乐器音色 聆听主题片段,感受弹拨组(琵琶,扬琴,古筝)乐器清澈、明亮,富于颗粒性的音色特点辨别乐器演奏方式。

设计意图:以学生兴趣为前提,引用贴近学生生活的综艺节目“开门大吉”作为学生乐器音色的体验形式,激发学生在主动聆听的过程中了解乐器分类及其演奏方式。 (二)整体聆听,引发听觉注意: 1.感受乐曲整体情绪。 师:用灵敏的耳朵听一听,除了刚才我么所听到的乐器之外音乐中你还听到了哪一类乐器?乐曲又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打击组乐器介绍。 民族打击乐可分为有固定音高和无固定音高的两种。(无固定音高的如:大、小鼓,大、小锣,大、小钹,板、梆、铃等,有固定音高的如:定音缸鼓、排鼓、云锣等。)对烘托音乐内容、戏剧情节和加强音乐的表现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民族管弦乐队介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乐曲的整体聆听中感受乐曲热烈欢腾的情绪,感知打击组乐器的演奏及其表现作用,培养学生纵向和声听觉。 二、感受主题,体验旋律特征: (一)聆听主题,感受乐句。 1.图谱同步,感受乐句及乐器音色。 2.画旋律线感受旋律。 感受笛子灵活的演奏技巧和跳跃起伏的四个乐句所构成的主题音乐。 3.模唱主题,感受旋律节奏特点。 师生接唱,感受每一句旋律相同的结尾521,总结乐曲主题由每一句节奏相同、结尾相同的规整的四个乐句组成的。 谱例: 5 1 3 1 3 5 2 1 | 5 3 3 1 3 5 2 1 | 5 1 6 1 3 5 2 1 | 5 5 3 1 3 5 2 1| 设计意图:通过听、画、唱、动等不同形式感受主题,在体验中探究主题音乐音色、乐句、节奏等旋律特征,提高学生对主题音乐的记忆。 (二)音画结合,深入感知,

呼伦贝尔各景区公里数

海拉尔――――满洲里市220KM 海拉尔――――牙克石市79KM 海拉尔――――扎兰屯342KM 海拉尔――――根河270KM 海拉尔――――额尔古纳市137KM 海拉尔――――莫旗535KM 海拉尔――――阿荣旗391KM 海拉尔――――鄂伦春490KM 海拉尔――――鄂温克9KM 海拉尔――――新巴尔虎左旗174KM 海拉尔――――新巴尔虎右旗341KM 海拉尔――――陈巴尔虎30KM 旅游景区景点 海拉尔--------巴尔虎部落170KM 海拉尔―――陈旗呼和诺尔45KM 海拉尔―――陈旗金帐汗39KM 海拉尔―――陈旗白彦哈达43KM 海拉尔―――满洲里呼伦湖小可口200KM 海拉尔―――满洲里国门229KM 海拉尔―――鄂温克五泉山81KM 海拉尔―――鄂温克巴彦呼硕49KM 海拉尔―――鄂温克维纳河193KM 海拉尔―――鄂温克红花尔基126KM

海拉尔―――鄂温克伊敏煤店公司101KM 海拉尔―――额尔古纳黑山头界河205KM 海拉尔―――额尔古纳室韦304KM 海拉尔―――额尔古纳根河湿地140KM 海拉尔―――额尔古纳莫尔道嘎365KM 海拉尔―――额尔古纳黑山头口岸189KM 海拉尔―――牙克石凤凰山庄87KM 海拉尔―――牙克石凤凰山庄滑雪场95KM 海拉尔―――喇嘛山272KM 海拉尔―――牙克石绰河源299KM 海拉尔―――根河市玉泉森林度假村290KM 海拉尔―――根河市敖鲁古雅(旧址)270KM 海拉尔―――奥克里堆山390KM 海拉尔―――根河市敖鲁古雅(新址)270KM 海拉尔―――根河市鹿鸣山庄310KM 海拉尔―――扎兰屯市秀水山庄(吊桥)342KM 海拉尔――-扎兰屯市柴河406KM 海拉尔―――新巴尔虎左旗诺门罕233KM 海拉尔―――新巴尔虎左旗额布都格口岸198KM 海拉尔―――新巴尔虎左旗甘珠尔庙188KM 海拉尔―――新巴尔虎左旗道乐都280KM 海拉尔―――新巴尔虎右旗栓马桩292KM

最新浅谈民族舞蹈

浅谈民族舞蹈风格 1 2 民族舞蹈是代表各个民族的风格特征,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3 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汉族民间舞、藏族舞、蒙古族舞、维吾尔族舞、傣族舞、4 彝族舞、朝鲜族舞,这七种民族舞。 5 1 汉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 6 汉族民间舞蹈种类繁多,在民间中广为流传的有龙舞、狮舞、灯舞、7 绸舞、秧歌等等。现经专家整理加工已进入课堂的有东北秧歌、云南花灯、安8 徽花鼓灯、山东胶州秧歌和鼓子秧歌等。 9 2 藏族舞蹈的风格特征 10 在素称“世界屋脊”的我国西部青藏高原上,生活着能歌善舞、具有11 悠久歌舞传统的藏民族。几百万藏族同胞勤劳、纯朴,善于以歌抒怀,借舞抒12 情。银白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莽原,正好引吭高歌,河谷飞平坦的坝子上可以13 尽情欢舞。大自然造就了藏族人民优美的歌喉、矫健的体魄,悠久的历史文化14 和豪迈的现实生活则是他们即兴歌舞创作的源泉。人民在歌舞中欢庆佳节,也15 在歌舞中祭祀祈祷,用歌舞来伴随劳动,也以歌舞赞美爱情与生活,歌舞活动16 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而西藏舞蹈与歌唱艺术密切结合,以17 歌中有舞、舞中有歌的独特艺术风格着称。 18 3 蒙古族舞蹈的风格特征 19 蒙古族人民世代生息在我国北方辽阔的大草原上,自古以来崇拜天地20 山川和雄鹰图腾,由于长期的游牧狩猎生活和受草原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21 影响,蒙古族与其他东方民族差异很大,形成了强悍、矫健的体魄和桀骜不驯、22 勇往直前的性格,同时也创造了富有草原文化气息的、具有游牧民族特色的草23 原游牧舞蹈——蒙古族舞。他们的民间舞蹈热情奔放,稳健有力,节奏欢快,

[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发展现状调研报告]少数民族发展现状

[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发展现状调研报告]少数 民族发展现状 “郡县治,天下安”。内蒙古自治区**市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是全国唯一的达斡尔族自治旗,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少数民族地区。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莫旗农业比重大、农村人口多,是**市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地区之一。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内蒙古自治区和**市两级党委、政府坚持“以农牧民为本”,重点扶持欠发达农牧区,积极发挥政策的主导性,充分调动旗市的主动性,突出优势产业,明确特色定位,采取各项有效措施,推动以莫旗为代表的农牧业旗县向多元型、创新型、特色型的发展目标迈进,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一、坚持政策主导,为欠发达地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欠发达地区要摆脱落后的局面,不能仅仅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必须充分发挥上级政策的主导性,利用好国家优惠政策、争取国家投入和外部援助,拉动经济快速发展。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同时,结合国家产业布局和地区发展规划,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政策倾斜力度,优化区域经济布局,通过一系列重大建设项目安排和合理积极的转移支

付,逐步缩小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20xx年启动“三少”民族危草房改造工程,累计投资1.37亿元,改造危草房5482栋。2019年组织18个厅局单位对莫旗进行重点帮扶,实施了一批农牧林水、教育卫生和城乡基础设施项目。2019年已落实帮扶资金5734万元。同时,积极发展民族经济,实施标准化养殖小区、草原围栏、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项目和“千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等扶贫工作,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条件不断改善,发展信心进一步增强。**市坚持统筹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努力为莫旗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把岭西煤炭资源向莫旗远程配置,2019年重点实施2×2.5万千瓦背压机组热电联产项目,加快推进2×30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报批立项,积极做好华润风能20万千瓦风电项目的前期工作。构建立体交通网络。组织申报阿—莫铁路项目,围绕尼尔基湖建立水上航线。调整**支线机场建设规划,将莫旗纳入规划范围,积极争取立项实施。2019年,加大公路建设力度,累计完成总投资2.7亿元,修路573公里。2019年,积极争取尼尔基至腾克公路项目、111线至李屯大桥公路工程、111线那吉屯至尼尔基镇升级一级公路项目,力争早日立项开工。 二、坚持发挥优势,为欠发达地区实现科学发展培育内在源泉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受资源、技术、市场、人才等制约,欠发达地区不能照搬沿海地区工业化发展模

彝族民间舞蹈阿细跳月分析

彝族民间舞蹈阿细跳月分析 阿细跳月也称“阿西跳月”、“跳月”。自称“阿西”、“撒尼”的彝族民间传统舞蹈。流行于云南弥勒、路南、泸西等地。青年男女社交娱乐形式。男舞者弹大三弦或吹笛子,女子合着节拍与男对舞。或者牵手围圈,左右摆动,拍掌踹脚,旋转而舞。彝族撒尼人和阿细人的民间舞蹈之一。流行于云南彝族地区。主要动作有三步一蹦跳、拍掌、跳转等。节奏鲜明,情绪欢快。又称跳乐。中国民族音乐家彭修文曾根据该舞蹈的音乐,写了民族管弦乐曲《阿细跳月》。 这种舞蹈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男青年挎着一个大三弦边弹边跳。大三弦全长约135厘米,琴筒宽度约27厘米,长约33厘米,弦码处置有铁皮扣片,弹拨时“嚓、嚓”作响。男青年斜挎如此大而重的三弦,边弹边舞,显示出男性的矫健与豪放。伴奏曲多是五拍为一乐句,前三拍为主弦律,后两拍用力拨弦。舞者的步伐与此相吻合,前三拍进退、转身、跳跃,后两拍原地拍掌对脚。表演时,大家随着领舞者忽而形成两大横排,进退欢舞,如潮涨潮落,忽而又变为“二龙吐须”,双双对舞后,依次散开,如渠水分流而去。舞蹈的基本动律是左右晃身、摆胯。整个舞蹈热情奔放,大幅度的跳动和变化鲜明的图形,构成炽热的气氛,具有浓烈的野趣美。 自古以来,阿细山寨就流传着“活着不跳乐,白在世上

活”,“大三弦一响,脚底板就痒”等谚语。新中国成立后,“阿细跳月”正式搬上文艺舞台。多次出省、进京演出。1954年,“阿细跳月”作为中国的优秀民间舞蹈,到波兰华沙参加第三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引起强烈的轰动效应;八十年代,“阿细跳月”乐曲被列为世界名曲之一;1992年2月,由弥勒县西山地区彝族农民组成的阿细跳月艺术团破天荒作为全国唯一的县级农民艺术团,列为第三届中国艺术节大型文艺表演者之一,在昆明人民胜利堂一展让人心动、诱人迷恋的“阿细跳月”风采,赢得了中外人士的赞誉。 中国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期间,弥勒县组织200人的“阿细跳月表演团”参加世博会开幕式和开园仪式、中国馆日、闭幕式演出,原汁原味的阿细跳月再度辉煌;新千年第一个春天,悠扬、欢快的“阿细跳月”旋律在音乐圣殿维也纳金色大厅作为全世界迎新春音乐会的开篇再次轰然奏响。它再次证明: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阿细跳月像一朵盛开在云岭高原上妍丽的山茶花,美丽着一方神奇的红土地。

民族民间音乐(1)

《民族民间音乐》总复习 一、填空及判断题复习内容 1、我国的传统音乐种类 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 2、民间音乐的分类 民间歌曲、民间舞蹈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间器乐 3、汉族民间歌曲的体裁分类:号子、山歌,小调 4、劳动号子的分类、代表曲目、歌唱方式 搬运号:《哈腰桂》、工程号子:《大锤号子》、农事号子:《连枷号子》、船渔号子、《澧水号子》、作坊号子:《打蓝号子》 歌唱方式:一人领唱,众人和唱。 5、汉族山歌的分类:一般山歌、放牧山歌、田秧山歌 6、汉族山歌在各地的称谓 陕北:信天游/山西:山曲/内蒙古:爬山调/青海、甘肃:花儿,少年/湖北:赶五句/四川:晨歌/安徽:慢赶牛 7、汉族一般山歌的代表种类、流行地、代表曲目 信天游,流行于陕北一带,《脚夫调》、《兰花花》。花儿,流行于甘肃、青海一带,《上去高山望平川》、《十八辆马车龙摆尾》。山曲,流行于山西一带,《三天路程两天到》、《想亲亲想在心眼眼上》。爬山调,流行于内蒙古一带,《想亲亲》、《阳婆里抱柴瞭哥哥》。客家山歌,流行于江西,广东,台湾一带,《打只山歌过横排》、《忆苦思甜》 8、汉族小调的分类:吟唱调、瑶曲、时调 9、谣曲中诉苦歌的主要分类及代表曲目

工人诉苦歌《揽工人儿难》、孤儿诉苦歌《小白菜》、寡妇诉苦歌《孟姜女》 10、时调的主要种类及典型形态 孟姜女调、剪靛花调、鲜花调、银纽丝调、无锡景调、妈妈娘糊涂调、绣荷包调。典型形态:孟姜女调 11、蒙古族的长调、短调民歌的代表曲目 长调:《辽阔的草原》《枣红色的立蹄马》短调:《森吉德玛》、《嘎达梅林》 12、朝鲜族的“抒情谣”的代表曲目:《阿里郎》《道拉吉》 13、维吾尔族民歌的代表曲目:《送我一支玫瑰花》《加乃》 14、彝族的“四大腔”:《山药腔》《五山腔》《海菜腔》《四腔》 15、苗族的“飞歌” 是苗族青年男女在游方时所演唱的歌曲具有热烈,豪放的性格。代表曲目:《歌唱毛主席》 16、世界音乐三大音乐体系 中国音乐体系,欧洲音乐体系,阿拉伯音乐体系 17、少数民族多声部民歌:蒙古族“呼麦”;侗族大歌 18、蒙古族“呼麦”的种类:乌音根呼麦,哈日黑热呼麦 19、汉族民间舞蹈音乐南、北方代表种类 南方:采茶、花鼓、花灯/北方:秧歌、二人转、二人台 20、秧歌的表演形式可分为哪两种:地秧歌,高跷 21、二人转的演出形式可分为哪四类:单、双、群、戏

宣传员培训心得体会

宣传员培训心得体会 【篇一:新闻宣传通讯员培训心得体会】 用细致的心去发现线索用犀利的笔去记录事件 ----全市宣传干部暨 通讯员培训心得体会 4月11日至13日,我非常荣幸的参加了市委宣传部组织的全市宣 传干部暨通讯员培训班。虽然只有短短三天的培训,却让我收获颇多。这次培训中,共为我们开设了八场讲座。每场讲座都好似一道 道精心烹制的美味佳肴,使我们享受了一次又一次精神上的饕餮盛宴。专家教授们分别从理论知识和自身经验两方面讲授了新闻写作、新闻摄影、网络舆情、应用文写作等方面的知识,使我进一步开拓 了视野,转变了观念,调整了思路。在师资的配臵方面,市委宣传 部也是煞费心机,不仅安排了省内学院的名牌教师,还请到了潍坊 市发展研究院、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党委宣传部和山东网络文化办公 室的有关领导前来授课,培训的内容和理念都令人耳目一新。本期 培训班开班后,全市各单位、乡镇街道、大中型企业的相关人员从 工作岗位进入高强度、全封闭的学习环境,克服了许多困难,很快 完成了角色的转变。在此我想感谢市委宣传部给我们搭建这个平台,感谢市委党校为做好这次培训所付出的努力,使我有了这次同专家 教授们学习的机会,下面,我就参加本次学习培训的感悟汇报如下:一、培训内容广、收获颇多 增长了知识。 王咏梅教授的《新闻写作入门》,从新闻写作的基本理论入题,对 新闻的特性、新闻价值的要素、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概括性 的讲解。同时立足新闻的定义、结构、种类、特点,结合一系列鲜 活生动的例子进行了针对性的讲解与点评,使我对新闻写作有了较 为系统的认识,扫除了许多工作上的知识盲点,对新闻写作技巧有 了更深的理解,也更加激发了自己想要写好新闻的信心和决心。 齐淮东主任的《新闻发现力和舆论影响力漫谈》,从他自己多年来 采写新闻的若干经验体会入手,以《诸城农民迈进3公里社区服务圈》这篇报道为例,告诉我们新闻稿的写作离不开题材,好的题材 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离不开对题材的加工,很多在平常人 眼里看来的小事情都有可能是一篇优秀的新闻稿。除此之外,作为 记者还要有自己的独立思维和想法,对事物要有公正的、独特的看

中国民族民间舞 级理论试题

中国民族民间等级考试 7-9级师资培训班理论考试题 一、请完成一份教案,要求如下: 教学对象:12-13岁儿童 授课舞目:八级舞目——花棍飞舞(东北秧歌) 教案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难点、教学步骤等。 注释:(也可按自身具有特色的授课方式进行创造性设计) 《花棍飞舞》 教案内容:打花棍是我国普遍流传的民间舞蹈形式,表演时,舞者手持花棍,击打自己的肩、背、手、膝、足等身体部位潇洒作舞。该舞运用了民间绕、打花棍的动作,结合汉族民间舞中常用的“十字步”等,使学生初步掌握花棍的基本打法。 教学准备:花棍、8级DVD、CD碟等 教学目标:通过击打花棍,训练学生们手腕灵活性和花棍的基本打法 教学重点:绕棍踢跳、横打肩转身、磋步打棍短句 教学难点:1、绕棍时注意手腕放松向内绕,平转花棍 2、绕棍踢跳踢出出和绕棍在同一拍完成,重拍在外 3、磋步注意不要上下窜

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辅导法、练习法 教学步骤:1、学习绕棍,注意手腕放松向内绕,平转花棍 2、学习绕棍踢跳 3、学习横打转肩、磋步打棍短句 4、舞蹈教学: 前奏 [1] —[2] 四人体对8点于台左后区准备,右手持花棍。 第一遍音乐 [1] 1—4 右脚先起踩踏步两次向2点行进,右起双摆手两次,眼随手动。 5—8 快一倍做1—4动作两次。 [2] 1—8重复[1] 1—8动作。 [3] 1—2体对2点,绕棍踢跳,左手身侧随摆。 3—4左后踏步左转体,肩前持棍,左背手,头左倾。 5—8 横打肩两慢三快。 [4] 1—8重复[3] 1—8动作。 [5] —[6] 体对一点,原地做[1]1—8动作两遍成横排。

浅析少数民族舞蹈的发展与保护

浅析少数民族舞蹈的发展与保护 摘要:少数民族舞蹈在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历史地位,是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强以及西方文化的不断融入,使少数民族舞蹈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冷落,而一些地区的民族舞蹈呈现出民族属性渐渐淡化的迹象. 因此,必须加强我国民族舞蹈的保护与发展应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民族舞蹈发展与保护 一、少数民族舞蹈的发展概述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而灿烂的传统文化资源,这些传统文化资源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瑰宝。这其中,舞蹈在传统文化资源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历史地位,是传统文化资源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一方面它是人类传情达意的产物,曾在宗教崇拜、传授知识、记述历史、团结人民和娱乐中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另一方面,舞蹈在情感表达上符合人的身心需要的本质特征以及愉悦身心健美肢体、联络情感和团结群体等独特的功能,使它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尤其是民族舞蹈它对于传承民族文化的传承,传达民族感情,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辞海》中认为所谓的少数民族舞蹈指的是\”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舞蹈形式。\”现代的民间舞研究者将少数民族舞蹈定义为\”一个民族或地区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的过程中,由劳动群众集体创作,又在群众中进行传承,而且仍在流传的舞蹈形式,他具有鲜明的地域与民族特点,既表现了一定历史时期经济条件下的文化背景,又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注入新的成分。\” 如藏族的\”弦子\”、\”果谐\”,苗族的反拍\”芦笙舞\”、\”打歌\”,土家族的\”摆手舞\”,白族的\”绕山林\”,彝族的\”阿细跳月\”,傣族的\”嘎央\”、\”嘎洞\”等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舞蹈形式。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的种类和风格样式之多是无与伦比的,据我国民间舞蹈集成普查,我国的民间舞蹈品种包括汉族在内约有一千多种,然而人口只占全国%的少数民族,其民间舞蹈却占全国民间舞的50%左右,可见少 数民族地区被誉为\”歌舞的海洋\”是名副其实。二、我国少数民族舞蹈发展与保护的现状与问题少数民族舞蹈是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并拥有的一种至高无尚的精神财富,它不但反映了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文脉。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强以及西方文化的不断融

内蒙古著名景点导游词合集大全

内蒙古著名景点导游词合集大全 内蒙古的自然风光应该不用多介绍了吧?蓝天白云,广阔草原,在那里生活没有太大的压力,每天都很惬意。下面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内蒙古著名景点导游词,欢迎阅读。 内蒙古著名景点导游词1 老虎山原名独耳龙山,地图上标注的正式名字是陶山,位于蚌埠市南郊(今光彩大市场东南侧),东西长约一公里,南北长约三公里,可当地人都叫它为老虎山,有人说因为它形状象卧虎,因此得名,也有另外的说法。 老虎山公园始建于1980年,公园建成后,因其人文历史和园林风景成为集宁市一处著名的风景区,闻名区内外。不仅是本市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而且是游客观光的风景胜地。随着城市建设和旅游业发展的需要,集宁市又投资对虎山、白泉山公园进行改造建设。改造后的老虎山、白泉山公园占地共536.8公顷;建设期总投资5600多万元,建成集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新的老虎山公园总体共设九个区,它们分别是:大门瀑布区、纪念碑区、植物园区、虎石区、虎山游乐区、赵家大院、老潭区。冯将军林和老城遗址。大门瀑布区为大型山石瀑布景观,水从

20米高处倾泻而下,形成大型瀑布景观。纪念碑广场为林荫广场,栽有大树、樟子松、油松等。植物园区设7处景观,分别布置在纪念碑周转以四季之景:虎山春色、百花争艳、虎山秋色、冬雪松林及桃花园、香花园、相思园,以寄托后人对先烈的怀念和崇敬。 老虎石周围增加塑石配景,老虎洞重新改造恢复原貌,并在洞前设有贺龙战役纪念馆及雕塑广场。在虎山南边的空地上,建有一处大院,名为赵家大院,在院的入口处设碑,记载赵家大院始于1898年,集宁建成于1931 年等历史变迁之事。与赵家大院相邻的是虎山游乐园,它位于虎山公园的西南大门,附近就是居住区,便于附近居民就近游玩,同时又与赵家大院形成餐饮、游乐一条龙旅游体系。在与老虎山南边相对的小山上,有龙潭,龙潭内设有龙喷水雕塑喷泉,龙潭内的水以溪流的形式由南向北,顺坡就势穿过赵家大院流入植物园区附近又一潭内,将滋润虎山四季景观。 老虎山位于蚌埠市南郊,东西长约一公里,南北长约三公里,地图上标注的正式名称是陶山,可当地人都叫它为老虎山,也许它的形状象卧虎吧。山脚北面就是东海大道,东海大道东西延伸二十多公里,是蚌埠的一条东西大通道,由蚌埠卷烟厂赞助修建,故名东海大道,“东海”乃是蚌埠卷烟厂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品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