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外汉语教学中有关课堂管理的研究探析_尹雪雪

对外汉语教学中有关课堂管理的研究探析_尹雪雪

对外汉语教学中有关课堂管理的研究探析

尹雪雪

北京大学 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100871

136********;yinxuexue@https://www.doczj.com/doc/f66993120.html,

摘要: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不仅依赖于教师的教学能力,也依赖于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本文从课堂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出发,通过对近年发表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有关课堂管理的文献分析,在教师背景和课堂管理内容两个方面,阐述了我国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有关课堂管理研究的现状,分析出这些研究目前存在的四大特点:研究成果多面化,个案研究新颖化,问题行为重点和文化冲突主因;探讨了我国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有关课堂管理研究存在的三个问题:缺乏系统理论的支撑,缺乏相应教师培训,研究面狭窄。关键字:对外汉语;课堂管理;特点和问题

一、引言

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说:“如果不坚持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良好的课堂教学不仅有赖于教师扎实的专业基础,还需教师具备高超的课堂管理能力。对外汉语教学在学生、教师和课堂环境方面与传统教学存在很多不同,其课堂控制尤其需要教育工作者多多关注。良好的课堂秩序是教与学顺利进行的前提,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教师和学生合作的保障。本文从这一意义出发,抽取近年关于对外汉语课堂管理的文章,从内容入手,对我国国内外的汉语教学进行特点分析和问题解剖,以期获得有效性的启示,并用来指导未来的实践教学。

二、课堂管理理论研究的历史回顾

17世纪,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他的教育里程碑式的著作《大教育论》,从此课堂教学研究成为了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20世纪以来,海外各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育改革,教育者开始了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将课堂管理作为研究的课题,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随着心理学、哲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发展,课堂管理理念逐渐成熟。如以行为主义为代表的心理学对人的行为的关注这一理论研究范式的确立及其在课堂管理中的应用, 使课堂管理在科学化的轨道上走向深人, 并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成为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理论。(刘家访,2002)随后,认知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从人的认知和情感需要入手,构筑课堂管理的新范式。随着哲学管理学等的多学科的发展,课堂管理理念逐渐形成了整套的理论体系,主要从学生、教师、和环境等方面切入分析。

三、我国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有关课堂管理研究的现状

3.1 研究历史回顾

受传统教育理念及对外汉语学科发展的影响,我国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有关于课堂管理的专章的研究,论文研究直到本世纪初才有。关于对外汉语课堂管理的文献并不多见,直到近十多年,此类文章才逐渐多起来,本文选用的二十多篇参考文章,也都是近十年内的论文。

3.2 已有研究成果的分类

3.2.1 以教师背景为标准

3.2.1.1 海外志愿者的一线教学经验。

中国教育部于2004年颁布了“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计划”,从国内招募志愿者到海外从事汉语教学,每年经汉办外派到世界各地的汉语教师志愿者有几千人;2006年又颁布了“国际汉语教师海外志愿者计划”,从国外招募志愿者在当地进行汉语教学。海外课堂对学习者来说最大的不足就是缺乏语言环境,加上其他各种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原因,学生汉语学习的动机不强。再者,国外教学氛围较为开放,师生关系没有国内紧张严肃。所以这类环境下的教学不难,但管理难,以这一背景展开论述的文章所占的比例相当大。论文作者基本上都是外派的硕士生志愿者,所以这类文章以硕士论文为主,且多以个人实习经验,展开国别话讨论。如杨雅惠(2009)、郭颖芳(2012)和高明明(2013)分别详细归纳了澳大利亚小学生的的汉语教学模式、学生问题行为和中学生汉语课堂的特殊性;夏明菊(2005)对菲律宾华裔的汉语课堂管理提出有明确的课堂指令,有紧凑充实的内容,有生动有魅力的教学行为三点建议;邵仲庆(2010)从文化归因角度探讨了美国高中学生汉语课堂冲突的表现并提出了建议,邓晓芳(2010)则对美国小学教师的管理语言的有效性进行了新手和老手的对比;常凌霄(2012)从教师培训方面略说了课堂管理能力的重要性,高明明(2013)对澳大利亚中学生的汉语课堂管理现状和成因做了详细的分析;申时会(2012)对韩国小学的师生冲突从定义、类型角度进行案例分析。

3.2.1.2 以高校为依托的成年留学生汉语教育。

这类涉及到课堂管理的内容主要是问题行为研究,但总体数量不多。彭丽(2008)和张燕华(2012)从案例角度入手,前者归纳出学生的七种问题行为,最普遍的是迟到和缺课,后者对具体的案例进行解剖,从指导理念、教师处理和案例反思三方面详细对学生每一个问题行为进行挖掘和总结;黄晓颖(2005)单纯从课堂组织管理方面提出四大建议:授课时间的分配、教学节奏的调控、课堂氛围的营造、教学环节的设计;李云霞(2007)从文化差异入手,提出针对国内美国留学生的教学策略:(一)课堂管理:1.话语,2体态语,3课堂气氛。4.改善师生关系(二)引导学生掌握语言技能:削减讲课内容,增加练习机会(三)激发学生动机。

3.1.2.3 对外汉语在国际学校低年级的教学情况。

由于国际学校只活跃在北上广的大城市,数量少。且学校并没有对一点教师提出理论要求,因此少有教师意识到其管理经验需要上升到理论层面。李满兰(2008)、黄莉(2008)和胡静(2011)就国际学校的中小学层面分别讨论了教师权威问题,课堂管理的内容和原则以及对学生问题行为的案例分析,并对问题学生的特点从性别,年龄,成长背景,个性特征,人格特质五个方面做了详细分析。

3.2.2 以课堂管理内容为标准:

随着近年来对课程管理研究的深入,众多论文里面体现的课程管理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重点有以下的内容。

3.2.2.1 文化差异

我国受儒家文化影响深远,中国的教育也传承了许多传统思想,如教师权威,尊师重道,遵守纪律,服从集体等。海外教学环境中,无论是欧美典型的西方文化的国家,还是泰国、菲律宾等西化的国家,其教育文化和中国有很大的差异性,高明明(2013),申时会

(2012),李云霞(2007),邵仲庆(2010)和朱焕之(2012)都谈到了这个问题,把文化冲突作为解释课堂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3.2.2.2 问题行为

彭丽(2008),王明芝(2008),胡静(2011),张燕华(2012)和郭颖芳(2012)对问题行为做了比较详尽的论述,主要从学生问题行为的概念、特点、原因、内容、对策和原则角度阐述的。彭丽(2008)指出学生问题行为具有普遍性和集中性,列出了随便说话,缺课,吃东西,迟到,玩手机,打瞌睡,走神这7种频率最高的问题行为;胡静(2011)则总结出四大点:反抗教师权威,寻求报复,引发他人关注,拉帮结伙;王明芝(2008)根据最普遍的分类方法,将课堂问题行为分为品行行为和人格行为。原因层面上,这几篇总结起来都涉及到了学生,环境和教师这三大因素。学生水平因素是最根本的,高水平的学生和学习困难的学生都易发生问题行为;教室物理环境和班级气氛也会影响学生,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教师教学技能也是诱发学生问题行为的一个因素。对策方面,则是根据原因逐条对应的,大致环境,心理,教学安排和权威树立几方面来谈。

3.2.3 以理论基础为标准

早期的研究关注的焦点是课堂秩序和纪律以及学生问题行为,但是,人们对待课堂纪律和问题行为的方式发生了转变,从借助教师的权威与控制转而采取了咨询的方法和手段,更多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其中绝大部分的方法及模式都表现出了对学生行为问题的尊重和理解,重点在于帮助学生更好的去了解其行为的利弊,鼓励他们与教师合作,形成良好的行为。不过现有的论文大部分还是讨论问题行为,如从时间拼读,内容上。不过也有少数已经意识到转变,开始对问题行为进行理解,并进行认知层面的讨论。

四、我国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有关课堂管理研究的特点

4.1 研究成果多面化

我国对外汉语学科领域的课堂管理的研究起步虽然晚,但是已经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非常注重对国际已有理论的消化吸收和本土化。已有的论文借鉴多学科的理论,如教育学,心理学,文化学,从不同国别地域、不同师生层次进行多样化考虑 ,反映出认识的全面性。研究模式多样化,如申时会(2012)胡静(2011)等志愿者教师硕士论文从实际教学的案例切入剖析问题,邵仲庆(2010)运用田野工作法从文化归因角度阐释课堂冲突所体现的文化因素,邓晓芳(2010)利用SPSS数据统计方法,科学计算出数据和现象之间的相关性。

4.2 个案研究新颖化

随着课堂管理这一理念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外汉语学科内的研究成果也逐渐增加,从2005年的第一篇到2012年的七篇。个案研究的硕士论文较多,形式都较新颖,反映出未来的对外汉语教师的中坚力量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4.3 抓住一个重点——问题行为

近些年的论文在课堂管理的重点上达成了一致:问题行为。谈这个问题的文章越来越多,且多为硕士论文。 彭丽(2008),王明芝(2008),胡静(2011),张燕华(2012)和郭颖芳(2012)对问题行为做了比较详尽的论述

4.4 抓住一个主因——文化冲突

引起课堂冲突的原因是多样的,有学生的原因,教师的原因,也有环境的原因,不过最深层次的是文化差异引起的适应性的问题。已发表的论文基本上都将课堂冲突的主要原因归结于文化冲突,这为研究抓住了重点。

五、我国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有关课堂管理研究存在的问题

5.1 缺乏系统的理论化支撑,数据的量化研究。

对于课堂管理的具体几方面内容没有很清晰的阐明,对策类阐述比较多,但是缺乏理论支撑;经验性研究较多,理论性的实证研究较少,研究深度有待加强。近年来发表的涉及课堂管理的相关论文, 大多数也是从一个侧面或某一层次切人, 往往缺乏从整体上对课堂管理的理性思考或对课堂管理作为一个连续的、整体的动态过程的研究。都是经验类的总结,没有一个标准的分类和专业术语。早期是国外理论的简单翻译理解和感性讨论。到近期,课堂管理作为论文的部分问题进行探讨,简单设计具体问题现象,没有深入的理论剖析和问题探讨,流于感性。

5.2 教师培训中管理课程少,现有课程设置在这方面的课程也不多见,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某些教师培训的文章提到了课堂管理培训的加强,但在课堂管理文章上却很少提到加上教师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已有的研究成果也提出进行课程改革,有几篇试图提出对汉教硕的课程建议,但也只是作为结语,并无实际的意义。还没有一篇专门的课程设置类的文章明确提出加强课程管理类的比重。

5.3 研究面稍显狭窄,主要是针对于初中级水平的学生和新手老师的研究,对于课堂环境的考虑过于简单。也能是高级水平和成年人班级的课堂管理问题不明显。

参考文献

常凌霄 2012 泰国中学汉语教师志愿者培训模式分析,中央民族大学。

邓晓芳等 2010 沉浸式幼儿汉语教学中教师课堂管理语言的有效性与特点,《学前教育研究》,第2期。高明明 2013 澳大利亚中学汉语课堂管理研究,吉林大学。

郭颖芳 2013 西班牙加纳利群岛小学汉语课堂问题行为及对策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

胡静 2011 小学CSL课堂问题行为及教师应对策略案例分析,华东师范大学。

黄莉 2008 浅谈汉语课堂教学的课堂管理,《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第6期。

黄晓颖 2005 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组织管理艺术,《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第4期。

菁菁 2012 来华蒙古国小学留学生教育问题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

李满兰 2008 论对中小学生的对外汉语教学课堂管理,《华商》第18期。

李云霞 2007 美国学生汉语课堂教学策略探讨,《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第1期。刘家访 2002 课堂管理理论研究述评,《课程.教材.教法》,第10期。

彭丽 2008 对外汉语课堂问题行为考察,北京语言大学。

邵仲庆 2010 对外汉语教学中课堂冲突的文化归因研究,西南大学。

申时会 2012 韩国小学汉语课堂管理案例分析,中山大学。

王明芝 2008 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行为及其控制,《中国校外教育(理论)》,第1期。

王晓华 2011 国际型师生关系与独特的对外汉语教师角色,《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西里 2012 泰国初中汉语课堂管理研究,中央民族大学。

夏明菊 2005 也谈菲律宾华校华语课堂的有效管理,《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第1期。

杨雅慧 2009 澳大利亚维州地区儿童汉语教学模式研究,北京语言大学。

张亚茹 2005 课堂管理中师生冲突的文献综述,《文学教育(上)》第7期。

张燕华 2012 新教师课堂管理视频案例分析,中山大学。

朱焕芝 2012 对外汉语课堂管理文化冲突及解决策略,《文学教育(下)》第3期。

Emmer E.T.,1987,Classroom management In Dunkin M,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Oxford: Pegramon Press, P437.

An Analysis on Classroom Management research of Teaching Chinese as Second Language Abstract:Sound teaching effects depend not only on the teaching skills of teachers, but also on the classroom management abilities. Starting with a brief analysis on the classroom management theories, this paper illustrat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lassroom management research of Teaching Chinese as Second Language in China, analyzed its four features, and exam d three problems of present research achievements.

Key Words:TCFL;Classroom Management;Summary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