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盲豹格雷】中庸但不平庸的全能打野

【盲豹格雷】中庸但不平庸的全能打野

【盲豹格雷】中庸但不平庸的全能打野
【盲豹格雷】中庸但不平庸的全能打野

【盲豹格雷】中庸但不平庸的全能打野作者:VON战队

上手难度:中

位置:打野

在大多数版本中,豹子都是个中庸的英雄,只有少数版本才能大放光彩。前期打不过猫,花花之流,中期刚不过taka,罗纳一类,后期遇上挖掘机,鬼剑也没辙。但是正因为他的中庸,无论是前妻还是后期这个英雄都不能被忽视,他没有鬼剑虚弱的前期,没有taka无力的后期,中期时的gank能力更是无人能比。

技能特点:

1)神技,进可抓脆皮,退可保小命,豹子6不6,1技能用得好不好占一半

2)相比1技,相对黯淡许多,2的重置平A是豹子前期的爆发所在

3)以自身为基点进行的aoe伤害,伤害可观,同时3的被动亦不可忽视

加点推荐:

豹子这个英雄适应所有加点流派,不同加点配合不同出装和打法

小技巧:

豹子是个皮糙肉厚的爆发型英雄,这就决定了打团时他的站位是稍次于辅助或者和辅助并排

前行。打团时通常有两种情况,第一种,单刀直入,看见敌方后排直接1冲上去扔回来集火秒掉,同时尽量存活下来。第二种,待在辅助左右,开团时保护自家后排不会被切,尽量帮后排吃伤害同时保证输出。同时豹子3的被动加成也是很重要的,提升吸血与大招的伤害,尽量叠满20层。

说到豹子,就不得不提他的1技能了,1技能有个小技巧,便是1推人的瞬间可以接上2技能,爆发颇高,不过这个连招难度颇高且有可能导致敌人不会眩晕甚至不会被推飞,慎用。

豹子的1有三忌:

一,日墙,无论是抓人还是逃跑或者是追杀,日墙是大忌!日了一次墙可以被队友笑一整局,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二,救敌,没有把握当前角度可以把残血敌人扔回来的时候,宁愿不推也不要随便推。

三,灭友,千万千万不要把鬼剑,罗纳这类英雄往己方后排扔,一扔死一次,还不带反抗的。

应对方法:

前期压制,野区有前期英雄就前期压爆他野区,不要让他发育起来,中后期直接无视他去秒后排,若是没有就和平打野,拼后期,反正他也压不过来,当然技术碾压除外。辅助要时刻注意线上放雷,豹子gank能力相当恐怖,一个不小心就是一个死。

出装路线:

前期:小手枪+300小刀*2+一级鞋

中期:700枪+六角飞镖+大剑+格挡护腕+一级鞋

后期:斧头+庇护/熔炉+700枪+900暴击+一级鞋

神装:斧头+庇护/熔炉+凿子+眼镜/面具+三级鞋

浅谈如何理解儒家的中庸思想

“执两用中”与“尽善尽美” ——浅谈如何理解儒家的中庸思想 云南大学韩扬文 众所周知,“中庸”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中的重要观点之一。《论语·雍也》:“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将“中庸”作为至高的道德,因此后代的儒家还专门写了《中庸》,来阐发这种至德。《中庸》相传为子思所作,西汉时被收入《礼记》,后来朱熹又将这篇文章抽取出来,独立为《四书》之一。可见,对于历代儒家以及儒学研究者而言,“中庸”都是一个重要的范畴。 “中庸”,郑玄训为“中用”,大概的意思是折中、用中,无过,也无不及。这种思想反对极端主义,认为凡事做得不到位或者过了头都有危险之虞。《中庸》进一步提出:“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说为政要善于把握对立的两端,在两端之间找出一个可用的正确之点。(中者,正也。也有正确、适宜的意思。)这种“执两用中”的说法,更明确地提出了“用中”的前提——“执两”。“执两”是指要“把握两端”,也就是说,在“用中”之前,对于该事物的正反两极需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且能够掌握它们。这样,才可以找到其中的正确之点。否则,这个“中”就是抽象的,先验的,是不可把握的。 在“执两”之前,还有一个隐藏的前提之前提,就是对事物要有反思,如果没有反思,就去盲目实践,必定无法找到正确之点。《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儒家的这种勤于反省的精神是他们得出一切结论的根源,是他们能够审察时弊、提出治国之术的前提。那么,“执两用中”之所依靠的也就是这种内省的精神。 当然,“中庸”也好,“执两用中”也好,其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一个“中”字,儒家试图以这种方法来寻求事物的正确、平衡之点。这个“中点”不是指数学中线段的“中点”,不是绝对居中的,而是可变动的,否则,“中庸”就有形而上学之嫌。但是,这种方法论说起来似乎简单清楚,但在理解上却可能会遇到一定的问题。 这些可能的问题包括:“执两用中”的“中”的活动范围究竟是什么?虽然我们已经说,“中”不一定在两端的正中间,但是它是在两端之间的某处呢,还是也可以在两端?如果可以包括两端,那么是仅仅在某一端呢,还是既可以在这一端,又可以在那一端?如果它既可以在这里,又可以在那里,那么这个“中”的存在又依靠什么来进行判断呢?还有,是只有儒家持这种中庸观念,还是其他哲学流派也有这种思想呢?如果另外的哲学流派也有中庸的思想,那么他们所指的“中”是一样的,还是不同的?如果不同,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另外,我们今天应该怎样看待中庸思想呢? 让我们分三种情况来讨论儒家的“执两用中”。第一种,正确之点不在两极而在中间某处的;第二种,正确之点在两极而可变动的;第三种,正确之点在两极且不可变动的。 第一种情况大致符合人们对于“执两用中”的一般理解,这种情况相对后两者最容易被接受。因为按照生活经验我们知道,生活并不总是太好,也不总是太坏,因此按照自然运行的规则,在绝对P和绝对非P之间找到一个正确的行事方法,这是符合日常逻辑的。 如“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论语·雍也》。在“简”和“不简”中,孔子没有简单地说一切从简,而是赞同为政者存心要严肃庄重(存心不简),但行政要从简的方式;不同意存心简陋,行政也简陋的方式。可见,在简和不简中孔子所找到的正确之点是在两极中的某处,这就是“执两用中”比较容易理解的一种方式。

我对儒家思想中庸思想的看法

我对儒家思想中庸思想的看法 在我上讲授儒家思想这节课,我觉得很大收获是中庸的思想,不是两个极端,而要要其中间,看事要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地方,中间的那个。这是一个很值得提倡的。 我们不要软弱,也不要鲁莽,要取其中,要勇敢。要做人做事要下定决心坚持下去,但不是一味的钻牛角尖;要宽容大度不斤斤计较,但不是任人欺负没有反抗;要适时的表现自己的才能,但不是骄傲自满;要谦虚有礼,但不是总认为自己低人一头;总之,要有中间的那个。 有的人反对中庸之道。有人说中国人都是受中庸之道的影响,所以出不了世界级的企业家或者政治家,像比尔盖茨等等,中国没有这样的人才或天才是因为中国人什么都折中,所以没有出类拔萃的人才吗?不是,“中”与“和”是中庸之道的重要概念,“中”就是不偏不倚,保持适可而止,恰到好处的处世态度。“和”和谐,对一切事物何持一颗平常心。我们要提倡。中庸是周全,中庸思想强调的是一种重要做事原则,认清自我,周全考虑,这是做事成功的保证。有时人在争,争没有看到中间,有什么用呢。 我就来说个例子吧,在清的时期,我们自称“天朝上国”,闭关自守,结果,就没有了;而五十年代的大跃进又有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结果果也失败了。这些都是极端,是不可取的。还有的就是贾诩,他一生做了很多聪明事,投降曹操后,他一直低调做人,中庸做事,作为从敌人阵营里投降过来的人,贾诩是曹操所有谋士里结局最好的一位,可以说贾诩为人处事的原则正是他智慧的体现。 虽然中庸的确有平庸,调和的含义,但是这绝不是中庸的全部内涵,在前面我已经谈到,中庸是有原则的思想,我讲求合乎情理。中庸既是一种伦理学说,也代表了一种思想。在当代道德缺失,人格不完善,极端纵横的今天,中庸更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对我个人而言,中庸是生活的哲学,是我一直在学习领悟的。学习中庸之道,总是能让我从中领悟到许多道理,更好地运用到生活当中,让自己做得更好。 中庸还不只有一个意思。还有中正、平和的意思。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说真,这个真的很难做到,但我们可以控制好自己,不让自己过度。 在现在的社会中,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凡事处理的稍有不当,就会招致很多麻烦,轻则工作生活不愉快,重则影响职业生涯家庭幸福;因此无论做人还是做事关键在于把握好度,说白了就是一句话,做人要低调,做事要中庸。中庸做事,不仅可以保护自己,融入人群,与人们和谐相处。 中庸之道让我在发展的过程中走了不少弯路,好像我作为一个学生,之

儒家法律思想评析

儒家法律思想评析 发表时间:2006-12-3 9:48:00 阅读数次:14 有学者论及:秦始皇依靠武力自西向东统一了中国,而孔子则依靠思想自东向西统一了中国。事实上,孔子(儒家)的思想并非仅仅如此,而且统领了中国的整个封建社会,其博大精深,融会了政治、道德、经济、艺术、法律等诸多方面。无庸质疑其伦理道德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的社会进程,但孔子对法之精神的揭示也奠定了中国古代法律发展的基础,为其发展提供了总的指导原则。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今天,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其进行探讨,以为中国的法治现代化提供镜鉴。 一、孔子法律思想的物质基础及理论基点 法学作为一门社会学科,同艺术宗教法律一样,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其最高理想是能够“克己复礼”,复礼,即复周礼,其理想社会的模板也是周代社会的克隆,其思想基础与周代的治世之道有直接的继承性。 史料记载,周代的中国,特定的地理条件使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侧重于渭河平原一带,依次向东是广阔的平原;良好的自然气候条件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天时地利;秋收春种使得人民衣食无忧。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各行业进而产生,与其他东方古国一样阶级产生以后,以维持定居和稳固统治的上层建筑随之产生;再者,中国奴隶社会的漫长发展和阶级社会的政治早熟现象,由父系氏族社会直接进入了奴隶社会,家天下的局面成为中国阶级社会的雏形,由家及国,家法推而广之成为国法,形成“大宗”和“小宗”来维系社会以形成“尊尊”、“亲亲”、王祭天、侯祭川的局面,血缘成了社会关系的锁链,“家平则国治”,德教则为优益之法,由此形成的“明德慎刑”、“敬德保民”的治国之道。 西周后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熄战、和平、稳定成为时代之需,孔子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又欲恢复旧的稳定秩序,提出其经世之法,而且付诸行动,“知其不可而为之”。 孔孟之道形成后,“人之初,性本善”成为其理论根基,孟子归“羞恶知心,恻隐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于“性本善”,为理论体系找到了基点,而孔子并非如此,“性本善”的迹象并不明显,“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于此之理解,程树德在《论语集释》中解释到“性也,人所禀以生也,习者,谓生后有百仪常所行习之事也,人俱禀天地之气以生,虽复厚薄有殊,而同是禀气,故曰相近也,

浅析儒家中庸和谐思想对中国历史 文化和现实社会的影响

浅析儒家中庸和谐思想对中国历史文化和现实社会的影响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庸和谐思想又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和基本精神。恪守中庸、追求和谐是儒家的基本价值理想,它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影响广泛而 深远。本文选择尝试从“中庸和谐”角度浅析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和现实影响。 一、儒家关于中庸和谐的论述和意义 何谓“中庸”?“中,正也(《说文》)”。正,就是中正、不偏不倚的意思。“庸,用也,从用,从庚;更事也(《说文》)”。用,则指的是平常、常道和应用。朱熹解释: “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程颐认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和谐”两字都是指音乐的合拍与禾苗的成长,“和”即是“谐”,“谐”即是“和”,表示各种事物有条不紊和相互协调。“和谐”就是“中庸”,中庸即是合理。朱子说:“无一事不合理,才是中庸”。“中”本身就是一种“和”,“中”的目的就是要达到“和”,达到一定“度”的“和谐”。 儒家的中庸和谐思想主要体现在行为规范与和谐发展两个方面: 所谓行为规范,是指儒家把对中庸和谐的追求作为人生与社会的理想境界,表现为追求族群、邦国、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和谐、有序与协调,要求个人和社会要按照“礼”的道德生活 规范和礼节仪式实践和运行。《礼记·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是在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发展。《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强调社会秩序的作用,贵在使社会和谐。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特别强调“人和”。儒家思想对中庸和谐非常重视,著作中讲中庸和谐的地方很多。儒家认为,只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睦、和谐、和平,才可能构建“家和万事兴”的局面。但要实现中庸和谐,就必须依靠“礼”。“礼”是儒家的重要价值观,实质上是儒家设计的社会规范和政治秩序。孔子认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就是要求用道德感化世人、用礼仪规范大家的行为。大家都“克己复礼”,则即达到了“仁”的境界。 所谓和谐发展,是指儒家强调“天人合一”、“回归自然”、“天人协调”,在对待和处理人与自然、个人修行,人际交往、统治意志等各方面,把和谐作为主题和目的所在。宋代张 载在《正蒙》中首先使用了“天人合一”四字,并提出了“民吾同胞,的吾与也”的命题,意即人类是我的同胞,天地万物是我的朋友,天与人、万物与人类本质上是一致的。中国古代哲人根据天人合一的观念,要求以和善、友爱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善待鸟、兽、草、木,提出了丰富的保护自然资源的思想。钱穆说:“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观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天人合一”代表着中国人的人生精神,就是追求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所谓“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孟子·滕文公上》:“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而夷子二本故也。”自然的天产生了 万物,人和万物同属一个来源,那么人的生产生活要遵守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如一个家庭要做到“家和万事兴”;做生意讲“和气生财”;搞政治要求“政通人和”;做事业要“和衷 共济”、“内和外顺”;与人相处要“和以处众”;对外关系要“协和万邦”。总而言之,方方面面都要追求和谐。 由此可见,中庸强调的是通过折衷、调和实现事物对立两端的和谐统一,主要涵义是:伦理道德,思想方法,行为方式经常遵守一定的标准,恰当适度、无过无不及。和谐追求的是一 种社会理想,主要涵义是是:事物尽管千差万别,矛盾交织,却能实现多样的统一,复杂的平衡;种种不同的事物聚在一起能够协调和谐、共生并存,互相促进。儒家认为中庸和谐实现的方法和途径是:中庸之道—和谐社会—礼为政体。 二、儒家中庸和谐思想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 儒家“中庸和谐”思想贯穿于中国政治思想和传统文化的各个时期和各家各派之中,积淀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是我国传统文化核心精神的集中 体现,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影响巨大。 就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来看,儒家中庸和谐思想不仅是为人之道,作为君子人格修养的重要方面,而且是作为社会协调的价值尺度,更多是体现在政治理想和社会秩序方面。中庸和 谐思想在中国历史文化史上起到了保证传统文化发展的稳定性,反对过度的破坏活动,使文化的发展不致中断的作用。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凡是时间延续较长的朝代,其前期往往按中庸和谐思想制定“礼义兴行”和“修养生息”的政策。具体而言,经济与劳力征用政策为“轻徭薄赋”;法律政策为“省刑罚”、“法设而民不犯”;民族政策采取“羁縻”与“怀柔”,主张“和同为一家”,用人政策为“忠贤布职”;社会教化与保障政策为“中庸”、“崇敬让”、“孝治”,使整个社会达到“君臣同心,上下和洽,海内康平”,“群生和乐,方外蒙泽”。西汉前期奉行“黄老之治”、即“无为政治”,实施的修养生息政策,出现“文景之治”、“昭宣中兴”、“光武中兴”、“明章之治”;唐朝推行了较长时期的“与民休息”政策,因此,唐朝唐代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成为中国古代盛世繁荣的典型。明清两朝前期开启的“休养安息”政策,“洪宣之治”和“康乾盛世”是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快速发展,文化相对繁荣,国力强盛的时期。 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来看,儒家中庸和谐精神对国人的思想和行动的影响巨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非常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儒家主张天人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认为“天地生万物”,人与万物都是自然的产儿,主张“仁民爱物”,由己及人、由人及物,把“仁爱”精神扩展至宇宙万物。古代尊重人的生命,讲求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宋代儒者讲“人 与天地万物一体”,讲仁爱之心遍及鸟兽、草木、瓦石,讲“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二是非常强调人与自身和谐。儒家强调要通过正心、诚意、修身来规范人的行为。孔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精神生活,特别是在于人有道德,所以儒家以“仁爱”为中心,推演出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把培养有道德的人作为学问的根本,认为这是社会稳定和谐的根基。三是非常强调人与人和谐。儒家重视“礼”,主张通过“中庸”、“人和”来实现社会和谐,这便是“礼之用,和为贵”。孔子以“仁爱”为原则,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创造宽厚处世、协和人我的人际环境。四是非常强调人与社会和谐。行“王道”、“仁政”实现政治和谐,“先富后教”实现经济和谐,“和而不同”实现文化和谐。五是非常强调世界和谐。儒家的理想就是“天下大同”。《礼记》“以中国为一人,以天下为一家”,就是以超越一国一族的“天下观”。总之,儒家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共生共存的,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热爱生命。《孟子·尽心上》有“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朱熹在《孟子集注》中对“爱”、“物”两字做了解释,“爱”:取之有时,用之有节;“物”:谓禽兽、草木。显然,“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恰是生态道德和人际道德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的体现。 三、儒家中庸和谐思想对现实社会的影响

儒家思想中庸

儒家思想——中庸 中国的文化上下五千年,可以说是博大精深,作为中国人的我,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感到很惭愧,不过还好这学期我们的选修课中有一门是中国传统文化,老师主要是从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两方面给我们进行讲解,通过这次课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个人对儒家思想比较感兴趣,我就谈一谈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儒家的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孔子门下弟子三千,总结出很多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比如“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等。 儒家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上: 政治思想:其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教育思想:孔子首次提出“有教无类”,认为世界上一切人都享有受教育的的权利。在教育实践上他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教师在教书育

人的过程中应该“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他认为学生应该有好的学习方法如“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学习还要结合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好学“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习态度要端正。孔子的教育思想,至今仍然有启发和教育的重要意义。 美学思想:孔子的美学思想核心为“美”和“善”的统一,也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孔子提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并且孔子认为,一个完人,应该在诗、礼、乐修身成性。孔子的美学思想对后世的文艺理论影响巨大。 儒家思想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是为“中庸”,中庸之道是最高超的道德智慧,是极其高明的思想,体现了道德智慧的精神特质。它既以一系列博大精深的道德范畴为表征,如“道”、“仁”、“德”等,又表现在人们日常的、世俗的生活之中,表现为适恰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态度和境界。是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的身心和谐的思想。 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中庸的道德智慧表现为我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最终臻至天人合一的境界。 就人与社会的关系而言,道德智慧体现为我与社会的和谐共生。是个体与周围世界的互动中,肯定他人、他物的存在价值,能领悟出与自己的适度关系,并能恰如其分地在态度和行为上表现出来的意识和能力。正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

简析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简析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文章摘要】文学是一个广泛而深远的概念,文学自起源起,就成为人类社会生活和思维心理的重要反映。在历史的长河中,文学反映着思想,而思想反过来哺育着文学,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集大成者,它虽然比文学产生晚,但它对中国文学发展以及成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文学中无不体现着儒家仁、义、礼、治的思想,无论是唐韩愈领导的儒学“复古运动”,还是现代“国学”教育的火热进行,都可见儒学思想在几千年的浮浮沉沉中凭借其强大的生命力保存下来。对于中文系的学生来说,了解儒家思想对于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围绕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以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具体表现,深刻地揭示出儒家思想不仅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更是“为文学立根”。 【关键词】文学;儒家;政治;忧患意识;仁 早在几千年前,孔子论诗便指出诗有“兴、观、群、怨”之作用,可见儒家思想积极入世,重视实践的思想已深入人心,与其相符的文学作品更是数不胜数。但我们应知道的是,在“文学”诞生之初,它的种种社会功用是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的,只是人们口耳相传的,记录光怪陆离神奇之事,多是神的故事及英雄传说,但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王朝的建立,儒家思想的产生,原先的神话故事在儒家学子的改造下逐渐被“理性化”,原先的神变成了“人”,原先的“英雄”变成“帝王将相”,文学被人们重新认识、加工、包装,从此有了新的社会功用,就像统治者手里的权杖,指挥着社会的伦理道德,纲常教化。那么儒家思想究竟对中国文学有怎样深刻的影响呢?那就不得不说以下三个方面 1 文以载道,为政治教化服务 《论语·子张》:“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孔子十分重视学习与从政的关系,认为“学而时习之”后应关心国家政事。可见儒家思想注重学以致用,是一种积极“入世”的思想,“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是孔子所提出的文学标准,仔细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是十分提倡文学的社会实践功用的,而不仅仅是人们寓情于诗,借诗抒情的产物,这种社会公用与唐代提倡的“文以载道”、“文以明道”“作文害道”等思想结合,不难看出儒家所提倡的文学是要经世致用,为政治教化服务。这种社会政治教化的文学是统治者维护其地位,治国安邦的重要法宝,这也是中国文学最显著,最本质的特征之一。 《诗序》中提出的“六义”“美刺”等说,都是与政治教化息息相关的。《诗大序》有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这一段不仅对诗、歌、情、志的关系有了深刻的阐释,而且充分肯定了诗对于国家政治、社会教化的重要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