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高考化学高中化学重难点复习教案氨和铵盐的性质及应用
- 格式:docx
- 大小:974.26 KB
- 文档页数:9
新课程改革高考化学专题考点复习教案
高中化学 氨和铵盐的性质及应用
ZHI SHI SHU LI知识梳理
1.氨气(NH3)
(1)结构
NH3的电子式为,结构式为,氨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三角锥形___。键角107°18′,是极性分子。
(2)物理性质
无色有__刺激性___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小___,易液化。__极易___溶于水(1︰700),可由__喷泉___实验证明。
(3)化学性质
(4)实验室制取
新课程改革高考化学专题考点复习教案
高中化学
其它制取方法
方法 化学方程式(或原理) 气体发生装置
加热浓
氨水 NH3·H2O=====△NH3↑+H2O
浓氨水
+固体
CaO CaO与水反应,使溶剂(水)减少;反应放热,促使氨水分解。化学方程式为NH3·H2O+CaO===NH3↑+Ca(OH)2
(5)氨的用途
化工原料,用于制硝酸、铵盐、纯碱、尿素,用作制冷剂。
2.铵盐
(1)物理性质:都是__无___色或__白___色晶体,都__易___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①受热分解(不稳定性)
NH4Cl受热分解:__NH4Cl=====△HCl↑+NH3↑___。
NH4HCO3受热分解:__NH4HCO3=====△NH3↑+CO2↑+H2O___。
②与强碱反应(如NaOH)——碱解
稀溶液不加热:__NH+4+OH-NH3·H2O___。
浓溶液或加热:__NH+4+OH-=====△NH3↑+H2O___。
③铵盐溶于水易水解:NH+4+H2ONH3·H2O+H+。
(3)NH+4的检验 新课程改革高考化学专题考点复习教案
高中化学 待检物――→强碱△无色气体――→湿润红色石蕊试纸试纸变蓝――→结论有NH+4
特别提醒:
(1)制氨时,选用的铵盐及碱都有一定的要求。选铵盐时,不选(NH4)2CO3、NH4HCO3、NH4NO3等,因它们受热易分解,使产生的NH3中混有较多的杂质气体,另外NH4NO3易爆炸;选碱时,用Ca(OH)2而不用NaOH或KOH,因NaOH、KOH具有吸湿性,易结块,不利于产生氨气,且在高温下均能腐蚀玻璃。
(2)干燥氨气不能用浓硫酸,也不能用无水CaCl2(8NH3+CaCl2===CaCl2·8NH3),通常用碱石灰干燥氨气。
XIAO TI SU CE小题速测
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充满纯净氨气的试管倒扣在水槽中,水会迅速充满试管( √ )
(2)浓氨水可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漏气( √ )
(3)把NH3通入稀HNO3中,当溶液的pH等于7时,是NH3和HNO3等物质的量反应( × )
(4)氨水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粒子是NH3·H2O(除水外)( √ )
(5)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够实现N2――→H2高温、高压、催化剂NH3――→HClaqNH4Cl(aq)( √ )
(6)某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生成盐,则该元素一定是氮元素( √ )
(7)NH3能使酚酞溶液变红、NH3可用于设计喷泉实验,上述叙述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 × )
(8)因为NH4Cl为强酸弱碱盐,所以可用加热法除去NaCl中的NH4Cl( × )
(9)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 )
(10)检验NH+4时,往试样中加入NaOH溶液,微热,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逸出的气体( × )
2.(1)将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与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有白烟产生吗?为什么?
__没有,浓硫酸难挥发。___
(2)固态NH4Cl受热变成气体,气体遇冷又变为固态NH4Cl;固态碘受热变成蒸气,蒸气遇冷又变成固态碘,这两种现象的本质是否相同?请说明判断的理由。
__不相同。NH4Cl固体受热分解生成NH3和HCl,发生了化学变化;固态碘受热升华成为碘蒸气,是物理变化___。
3.液氨和氨水有哪些区别?请完成下列表格。
液氨 氨水 新课程改革高考化学专题考点复习教案
高中化学 形成 __NH3易液化___ __NH3溶于水___
物质分类 __纯净物___ 混合物
微粒种类 __NH3___ NH3、NH3·H2O、H+、H2O、NH+4、OH-
存在条件 常温常压下不能存在 常温常压下可存在
1.(2019·经典习题选萃)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制取NH3,并用AlCl3溶液吸收多余氨气制氢氧化铝,最后回收氯化铵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
A.用装置甲制取NH3
B.用装置乙吸收NH3制取Al(OH)3
C.用装置丙在不断搅拌下分离Al(OH)3和NH4Cl溶液
D.用装置丁蒸干NH4Cl溶液并灼烧制NH4Cl
[解析] B中,NH3极易溶于水,导管在液面下,图中装置可发生倒吸,故B错。C中,过滤时不能搅拌,易捣破滤纸,则不能分离Al(OH)3和NH4Cl溶液,故C错。D中,蒸干NH4Cl溶液NH4Cl分解,应选结晶法制NH4Cl,故D错。
2.(2019·新题预测)氮及其化合物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路线①②③是工业生产硝酸的主要途径
B.路线Ⅰ、Ⅱ、Ⅲ是雷电固氮生成硝酸的主要途径
C.反应③中,NO2作氧化剂,H2O作还原剂
D.液氨可用作制冷剂,硝酸可用于制化肥、农药、炸药、染料、盐类等
[解析] 氨经一系列反应得硝酸,A正确;雷电固氮是N2→NO→NO2→HNO3,B正确;在反应3NO2+H2O===2HNO3+NO中,N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C错误;D正确。
3.(2019·经典习题选萃)为落实“五水共治”,某工厂拟综合处理含NH+4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N2、CO2、SO2、NO、CO,不考虑其他成分),设计了如下流程: 新课程改革高考化学专题考点复习教案
高中化学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固体1中主要含有Ca(OH)2、CaCO3、CaSO3
B.X可以是空气,且需过量
C.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
D.处理含NH+4废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NO-2===N2↑+2H2O
[解析] 废气中CO2、SO2能与石灰乳反应生成CaCO3、CaSO3,故A项正确;气体1是不能被过量石灰乳吸收的NO、CO和氮气,NO和NO2按1︰1的体积比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亚硝酸钠,所以X可以是空气,但不能过量,过量会使NO2的量增加,从而有NaNO3生成,故B项错误;气体2的成分为N2和CO,因此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故C项正确;含NH+4废水用NaNO2溶液处理后得到无污染的气体,因此会生成N2,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NO-2===N2↑+2H2O,故D项正确。
萃取精华:
NH+4的检验方法
4.(2019·经典习题选萃)如图是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的4个喷泉实验方案。下列有关操作不可能引发喷泉现象的是( B
)
A.挤压装置①的胶头滴管使CCl4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
B.挤压装置②的胶头滴管使NaOH溶液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
C.用鼓气装置从装置③的a处不断鼓入空气并打开止水夹 新课程改革高考化学专题考点复习教案
高中化学 D.向装置④的水槽中慢慢加入足量浓硫酸并打开止水夹
[解析] 氯气易溶于有机溶剂四氯化碳,烧瓶中的气体压强就会减小,故能形成喷泉;氢气不溶于水,也不会和氢氧化钠反应,所以烧瓶中的气体压强不会有明显的变化,故不能形成喷泉;用鼓气装置从装置③的a处不断鼓入空气,使锥形瓶中液体进入烧瓶中,氨气极易溶于水,烧瓶中的气体压强就会减小,故能形成喷泉;浓硫酸溶于水时放热,使得浓氨水受热分解产生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烧瓶中的气体压强就会减小,故能形成喷泉。
5.(2019·山东聊城模拟)如图装置中,干燥烧瓶内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挤压滴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A
)
A.CO2(NaHCO3溶液)/无色喷泉
B.NH3(H2O中含酚酞)/红色喷泉
C.H2S(CuSO4溶液)/黑色喷泉
D.HCl(AgNO3溶液)/白色喷泉
[解析] CO2在NaHCO3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因此不能形成喷泉;NH3极易溶于水生成NH3·H2O,NH3·H2O发生电离生成OH-,遇酚酞使之显红色;H2S和CuSO4溶液反应生成CuS黑色沉淀;HCl极易溶于水,且和AgNO3发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因此A不正确。
萃取精华:
喷泉实验的原理及应用
(1)喷泉实验的原理
由于容器内外产生压强差而形成喷泉。气体迅速溶于水或某种溶液中,容器内压强小于容器外压强,从而产生喷泉,依据这一原理,只要能够造成容器内气体大量溶于液体,就可以形成喷泉。
(2)引发喷泉的几种方法
①使烧瓶内的气体迅速溶于水或某种液体中。
②使烧瓶内气体温度降低,从而使气压减小。
③使待喷液面上的气压增大。
(3)喷泉实验的几种常见装置 新课程改革高考化学专题考点复习教案
高中化学
说明:装置②中最好采用顶部有孔的烧瓶。装置③引发喷泉的方法是打开止水夹,用热毛巾或双手捂热烧瓶,松开后片刻即形成喷泉现象。
(4)形成喷泉的类型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能形成喷泉的气体和液体。
气体 HCl NH3 CO2、Cl2、
SO2、H2S NO2 NO、
O2(4︰3) NO2、O2
(4︰1)
吸收剂 水、NaOH
溶液 水 NaOH溶液 水 水 水
6.(2019·试题调研)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D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解析] NH4Cl受热可产生NH3和HCl,但两者遇冷会重新凝结产生NH4Cl,且可能出现堵塞导管的情况,③中试管口未向下倾斜会导致水倒流入试管而使试管破裂,故①③符合题意。
7.(2019·衡水检测)如图为化学教学中所用的喷泉实验装置。某同学用烧瓶盛不同成分的气体进行喷泉实验,请帮助分析实验后烧瓶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假设是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