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岱海水环保生态保护规划.docx

岱海水环保生态保护规划.docx

岱海水环保生态保护规划.docx
岱海水环保生态保护规划.docx

.\

前言

岱海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境内,是内蒙古自治区三大内陆湖之一,

同时也是自治区级湖泊湿地自然保护区。由于人为及自然因素的干扰,岱海水位快速下

降,湖面面积急剧萎缩,咸化程度加剧,水污染日趋严重,湖泊湿地面临着巨

大的生态风险。 2015 年 6 月,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对岱海、黄旗海水生态情况进行了

调研,形成了《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对岱海和黄旗海调研情况的汇报》,并向自治区政府报告了调研情况。自治区巴特尔主席、王玉明副主席极为重视,批示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提出具体意见,特别是岱海问题,一定要高度重视,

认真对待。 2015 年 8 月,凉城县人民政府委托北京华帆科技集团编制了《乌兰察布市

岱海水生态保护规划研究》,2015 年 10 月委托内蒙古自治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开展《乌兰察布市岱海水生态保护规划水利专项研究》,并在两项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乌兰

察布市岱海水生态保护规划》。2015 年 10 月中旬,乌兰察布市政府组织专家对规划编

制进行了咨询,编制组在后续规划编制过程中充分采纳了专家咨询意见,同时征求

了乌兰察布市政府及市水利局、环保局和凉城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意见,于2015年11 月中旬,编制完成了《乌兰察布市岱海水生态保护规划》。

本次规划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

落实自治区“ 8337”发展思路,以习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治水思路为统领,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国家出台的“水

十条”及自治区制定的实施意见。规划在对大量实测及调查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

了岱海流域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岱海生态现状,理清了主要水生

态环境问题,同时剖析了岱海水生态系统恶化的主要原因。在流域经济社会发展调控

的前提下,规划通过水资源调控、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保护措施,使岱海2020 年湖

2

面面积维持在 50km

左右、水质稳定在地表水Ⅳ类标准、矿化度小于 5g/L,2030 年湖

2

面面积不小于 80km、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矿化度维持在3g/L 左右。

本次规划范围为岱海流域,主要涉及凉城县、丰镇市和卓资县,总面积2312.75km2。规划分两期实施,近期为 2016~2020 年,远期为 2021~2030 年,规划治理措施总投资为 48.18 亿元,计划申请国家及内蒙古自治区资金。

在基础资料收集、实地调研及规划方案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

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及水利局、凉城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此致以衷

心的感谢!

.\

1岱海流域基本情况及主要生态问题

1.1流域概况

1.1.1地理位置

岱海是内蒙古自治区三大内陆湖之一,位于岱海盆地中央,地处东经112°33′31″~ 112° 46′40″、北纬 40°29′ 07″~ 40°37′06″之间。岱海盆地地处阴山中段、大青山东端偏南半干旱季风气候尾闾区,北部、西部及西南部与黄河流域毗邻,东南部与海河流域相接,东北部为内陆河流域黄旗海水系。岱海流域涉及乌兰察布市

凉城县、丰镇市和卓资县,流域面积为2312.75km2,其中凉城县 1968.71km2、丰镇市222.11km2、卓资县121.93km2,凉城县境内面积占全流域的85.1%。流域四周毗邻的县级行政区有乌兰察布市的丰镇市、卓资县,呼和浩特市的赛罕区、和林格尔县,以

及山西省的左云县和右玉县。岱海流域有22 条大小河沟直接汇入岱海,其中较大的

河沟有 8 条,分别为索代沟、水草沟、大河沿河(目花河)、天成河、步量河、土城子河、五号河和弓坝河。

1.1.2自然概况

岱海流域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漫长,夏季炎热短促。流域多年

平均气温为 5.0 ℃,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6.0 ℃(1961 年 6 月 10 日) ,历年极端最低气温-34.5℃。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407.5 mm,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 6 月至 9 月,占年降水量的72.7 %,其中7、8两个月的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50.7 %,而农田灌溉用水关键期5、6 两个月的降水量仅占年降水量的20.0 %。该地区日照时间比较充足,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达3023.7 h。多年平均年蒸发量为1938 mm( 20cm口径蒸发皿),其中 4、5 两个月的蒸发量占年蒸发量的30.0 %。该地区多风,多年平均风速为 2.6 m/s,多年平均年最大风速18.0 m/s。历年最大冻土深为 1.43 m。

根据 1986 年 7 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实测资料,岱海湖面面积为

2

,最大水深 16.05m,容积 9.93

19.1km,平均宽度 7.0km,

133.5km亿 m。湖泊东西长

湖周长 61.6km,湖水盐度 4g∕L,是微咸水湖。北岸发育有较多的间歇性短小溪流,南岸有 4 条较大支流注入。岱海流域属于内陆闭合流域,岱海的补给源主要为流域地表和地下径流、湖面降水,排泄和消耗主要是湖面蒸发。

.\

1.1.3社会经济

岱海流域 2014 年总人口 21.55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16.98 万人;灌溉面积为 23.285 万亩,其中农田有效灌溉面积 22.655 万亩,林牧渔灌溉面积 0.54 万亩;牲畜总头数为41.92 万头(只);国内生产总值为 70.09 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 24:51:25 ,工业增加值为 29.07 亿元,火电装机容量 240 万 KW。岱海流域 2014 年经济社会指标统计见表 1-1 。

2014 年岱海流域社会经济指标一览

表 1-1

人口(万人)灌溉有效灌实际灌溉面积(万亩)截止2014年年底节水灌溉面

行政(万亩)

面积溉面积

区划鱼塘

小计城镇农村(万亩)(万亩)小计水浇地菜田林果地小计渠灌管灌喷灌滴灌

补水

凉城县19.89 4.5615.3320.8820.48 19.6619.00 0.260.300.1017.36 0.4813.07 0.41 3.40丰镇市 1.530.00 1.53 2.16 1.96 1.44 1.24 0.000.200.00 1.89 0.620.46 0.000.82卓资县0.130.000.130.240.210.070.04 0.000.030.000.03 0.000.03 0.000.00合计21.55 4.5616.9823.2922.66 21.1820.29 0.260.530.1019.28 1.1013.56 0.41 4.22

2014 年岱海流域社会经济指标一览

续表 1-1

牲畜年末存栏数(万/头只)

行政

区划

小计大畜小畜猪凉城县 39.65 3.4733.362.81丰镇市 1.580.35 1.010.22卓资县0.690.060.630.01合计41.92 3.8835.003.04

GDP

第一产业工业增加值(亿元)建筑业第三产业火电

增加值增加值增加值装机(亿元)火电其他小计

(亿元)

(亿元)(亿元)(万

kw)66.1713.9217.0010.8727.87 6.6317.74240

2.67 2.67000000

1.250.050 1.20 1.20000 70.0916.6417.001

2.0729.07 6.6317.74240

1.2水生态环境状况及主要问题

1.2.1水生态环境状况

岱海自上世纪60 年代以来湖水位不断下降,湖面面积不断萎缩,尤其是本世纪

的近 10 年,岱海湖水位下降速度加快,至2014 年已降至 1216.57m(1956 年黄海高

2

程,下同),湖面面积已萎缩至63km 左右。

根据 2004~ 2014 年乌兰察布市环境监测站对岱海湖泊水质研究及监测数据:湖

水透明度较低,全湖平均值为0.85m,空间分布上差异较大,从西向东透明度逐渐升高; pH值在 8.59 ~8.91 之间变动,平均值为 8.75 ,空间分布上东北高、西南低;矿化度达 4.66g/L ,已接近咸水湖的标准 (5g/L) ;水型为氯化物类钠组Ⅱ型水; Ca2+的平

.\

2+

,钙镁离子当量比为0.224(1 :4.459) ;硬度均浓度为 30.93mg/L ,Mg 为 137.9mg/L

为664.37mg/L(2004 年);高锰酸盐指数 (COD Mn) 较高,全湖平均值为 14.8mg/L ,明显高于地表水Ⅳ类标准; 2010 年至 2014 年总氮年均值在 0.70 ~ 1.40mg/L 之间,氨氮年均值在 0.16 ~0.54mg/L 之间,总磷年均值在 0.07 ~ 0.24mg/L 之间 , 明显高于Ⅳ类水质标准限值,且有进一步恶化趋势;化学需氧量2010~ 2014 年年均值在139.6 ~247.3mg/L 之间,明显高于Ⅳ类水质标准限值,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岱海水域中浮游动物有 23 属 29 种,鱼类有 3 目 6 科 27 种 , 两栖、爬行动物有 2 目

4 科

5 种, 鸟类有 14 目 33 科 58 属 91 种,浮游藻类 8 门 78 属, 水生植物有 7 属 9

种。

1.2.2主要水生态环境问题

(1)湖水位下降迅速,湖面面积萎缩严重。

根据以往研究成果中岱海历史调查推断水位、三苏木水文站和坝底水文站历年观

测水位资料及1986 年实测水位~面积~库容曲线分析,在调查及实测的140 年间,岱海主要有两次上升过程和两次下降过程:自19 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现代小冰期结束,岱海地区降水增加,19 世纪末至20 世纪初进入第一个上升期,1875 年~ 1879年连续 5 年大旱,岱海湖面面积萎缩严重;其后岱海进入湖面扩张期,湖面面积增至

2

140km 左右;此后到30 年代初为第一个下降期,湖面急剧萎缩,水位急剧下降,到

2

1929 年湖面面积仅剩 80km 左右; 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到 60 年代末为第二个上升期,1934 年~ 1935 年连续大涝,湖面面积急剧扩张, 40 年代和 50 年代中期,西岸的河洞子、五号地、四块地、六甲地等先后被淹,反映湖面的进一步扩张,至60 年初期湖

2

年代初期湖面面积一直维持在2

以上;自 1973 年

面积最大达 182.46km ,至 70150km

开始,岱海水位又进入一个持续下降的时期,至今仅有3次短暂微幅回升,至 2014年湖面面积最低达 62.12km2。

岱海水位下降最快的时段为本世纪近10 年,年均下降0.395m,相应湖面面积年

23

均萎缩 2.66km ,蓄水量年均减少 2942万 m;受岱海湖盆形状影响,湖面面积萎缩及蓄水量减少速度最快时段发生在上世纪80 年代中期至 90 年代中期,湖面面积年均萎23

缩 3.48km ,蓄水量年均减少 3098 万 m,相应湖水位年均下降 0.296m。岱海水文特征

详见表 1-2 和图 1-1 。

.\

岱海水文特征变化统计成果

表 1-2

湖水位

湖面面积

蓄水量

时段

平均( m )

升降速度 平均

增减速度 平均

增减速度

( m/a )

2

2

3

3

(km ) (km/a )

(亿 m )

(万 m/a )

1955 年至 1224.79

0.093 160.93

2.90

12.14

1517

1964 年

1965 年至 1224.87

-0.097

163.30

-3.01

12.27

-1579

1974 年

1975 年至 1224.11

-0.073

140.92

-1.35

11.07

-1004

1984 年

1985 年至 1222.18

-0.269

113.75

-3.48

8.62

-3098

1994 年

1995 年至 1220.42

-0.058

91.57

-0.70

6.82

-529

2004 年

2005 年至 1218.30

-0.395

73.78

-2.66

5.10

-2942

2014 年

多年平均 1222.44 117.21 8.92

历年最大 1225.42 182.46 13.27

历年最小

1216.28

62.12

3.68

图 1-1 岱海历年湖水位及湖面面积变化示意

.\

(2)湖水咸化现象普遍,热污染严重。

岱海湖蒸发量大,入湖水量减少,水位下降,蓄水量减少,使湖水矿化度越来越

高。自上世纪60 年代以来岱海湖水年平均矿化度不断上升,从1962年的2250mg/L 上升到2009 年的4747mg/L,年均上升53mg/L。

岱海 1959 年至 2014 年、1959 年至 2005 年和 2006 年至 2014 年 4 月至 11 月多年平均水温分别为12.1 ℃、12.0 ℃和 12.8 ℃。岱海电厂一期工程自2006 年投产,该工程为贯流式机组,以岱海作为直流冷却池,工程运行后(2006 年至 2014 年)岱海 4月至 9 月平均水温较工程运行前升高了0.79 ℃,热污染严重。岱海各月水温统计成果

见表 1-3 。

岱海三苏木水文站 4 月至 9 月多年平均水温统计成果

表 1-3

分期 4 月 5 月 6 月7 月8 月9 月10 月11 月平均1959 年至

3.810.916.720.420.11

4.97.9 2.012.1 2014 年平均

1959 年至

3.610.616.420.220.11

4.98.0 2.012.0 2005 年平均

2006 年至

5.112.217.821.320.415.07.9 2.512.8 2014 年平均

2006 年前、

1.5 1.5 1.4 1.00.350.11-0.030.490.79后时段差值

(3)水污染严重,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加剧。

2014 年湖水 PH值较 2010 年升高 0.07 ,湖泊有碱化趋势;湖水硬度平均值由1996年463.34mg/L 升高到 2004 年的 664.37mg/L ,硬化现象明显;高锰酸盐指数 (COD Mn) 、总氮、氨氮、总磷及化学需氧量浓度指标高于地表水Ⅳ类标准限值,现状水质为劣Ⅴ

类,有机污染严重。人类活动向岱海湖排放大量的营养物质,在岱海湖蓄水量逐年减

少的情况下,氮、磷等营养物质的负荷超出湖泊及湿地的自净能力,水体富营养程度

加大。

(4)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减少。

湖水位持续下降,水面面积显著减少,导致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锐减,湖区生

2

态环境严重退化。岱海周围湿地上世纪60 年代曾种植芦苇0.67 万 hm,沿岸 1.0 ~1.5km 内均有水生维管束植物生长,西岸及南岸一带芦苇及蒲草生长极为茂盛;目前

芦苇种植面积寥寥无几,水生维管束植物大幅度减少,湖西滩涂的芦苇地、草地面积

.\

大幅锐减。近年来岱海湖爆发蓝藻危机,使得原有水生植被群落因缺氧和光照不足而

成片死亡,水体中其他水生生物也随之减少,生物多样性锐减。水污染对湖中的鱼类

繁殖影响较大,并严重威胁着鱼苗的投放安全。另外,湿地面积的锐减在一定程度上

也影响局部区域的气候变化。

(5)岱海径流来源区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

岱海流域属半干旱—干旱气候,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大风频繁,水资源匮乏、

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森林覆盖率仅为30%。同时,地下水过度开采导致干旱区绿洲地下水水位下降,造成了地表植被大批死亡,加速水土流失速度。

(6)湖滨缓冲带植被破坏,湖泊生态屏障丧失。

岱海岸线总长约67km,湖岸较陡,湖滨缓冲带较窄。岱海湖滨缓冲带涉及7 个乡镇计 8 万人,其中 2 个自然村位于缓冲带内, 3 个自然村紧邻缓冲带。湖滨缓冲区内

严重的人为干扰,农药、化肥、饲料和鱼药等的大量使用,导致了近岸水体污染严重,严重破坏了缓冲带生态系统及湖岸带自然景观,生态系统退化,生态机能基本丧失,

失去了湖泊最后一道保护屏障的生态功能,难以发挥拦截、过滤污染物的作用。

.\

2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及供需形势分析

2.1水资源特点

2.1.1降水量与蒸发量

(1)降水量

根据岱海三苏木站、坝底站和五号河北水泉站、五号村站1955 年至 2014 年 60

年降水量系列评价,岱海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

3

9.17 亿 m,相应降水深 396.1mm。

岱海多年平均年降水量较流域平均略大,多年平均为399.5mm。

从降水量年际变化来看(图 2-1 ),岱海 1975 年至 1984 年、1995 年至 2004 年两

个时段年平均降水量较大,较多年平均值偏大 5.5%和 7.8%;2005 年至 2014 年时段平

均降水量最小,较多年平均值偏小8.4%。从各雨量站年降水量统计成果及空间分布来看,岱海流域年降水量有自西北向东南递减的趋势。

图 2-1降水量历年变化示意

(2)蒸发量

根据岱海三苏木站 1955 年至 2014 年 60 年蒸发量系列评价(图 2-2 ),岱海多年平均年水面蒸发量为 977.2mm,年内 1 月至 6 月、9 月至 12 月水面蒸发量为 748.2mm。岱海蒸发量自上世纪 50 年代中期至今有逐渐减小的趋势,尤其是本世纪近十年,时

.\

段平均年蒸发量较多年均值偏小15.6%。

图 2-2岱海水面蒸发量历年变化示意

2.1.2水资源量及其分布

岱海流域是一个封闭的内陆盆地,流域内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均排泄、汇集于岱

海。岱海流域水资源量为岱海入湖水量与流域内耗水量之和。根据岱海实测水位、降

水量、蒸发量及岱海流域经济社会耗水量评价,1955 年至 2014 年多年平均水资源总

33

量为 9014.27 万 m,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5764.53 万 m,地下水资源量为

4029.54 万

33

m,二者之间的重复计算量为779.80 万 m。

岱海流域水资源量总体呈逐渐减少趋势,上世纪 50 年代中期至 60 年代中期最大,较多年平均水资源量偏大 61.5%;最小为本世纪近 10 年,较多年平均水资源量偏小

33

54.1%。历年最大水资源量为 18884 万 m(1967 年),历年最小水资源量为 2826 万 m (2009 年),最大水资源量是最小水资源量的 6.7 倍。岱海流域历年水资源量变化见

图2-3 。

3从水资源量地区分布来看,凉城县最多,多年平均为 8010.24 万 m;丰镇市第二,

多年平均为864.14万3m;卓资县最少,多年平均为139.883

万 m。分区水资源量计算成果见表 2-1 。

.\

图2-3 岱海流域水资源量历年变化示意

岱海流域行政分区水资源量计算成果表 2-1

计算面积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万 m3)地表水与地下

水资源总量

行政区划

其中地下水水之间的重复

233( km )(万 m)3(万 m)

可开采量量(万 m)

凉城县1968.715056.243599.453471.05645.448010.24丰镇市222.11585.89365.14281.7986.89864.14卓资县121.93122.4064.9635.7347.47139.88小计2312.755764.534029.543788.57779.809014.27 2.2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2.1水资源开发历程

岱海流域自上世纪50 年代后期至 60 年代初期开始进行大规模建设水库和塘坝,

开发流域地表水资源,同时配合机电井开采地下水,共同用于农田灌溉;70年代中期至 80 年代中期,主要以农田灌溉用水为主的水资源开发达到了顶峰。截止2014 年年

3底,岱海流域已建成水库 9 座(中型水库 2 座、小型水库 7 座),总库容为 6123 万 m,33

兴利库容为 594 万 m,设计灌溉面积 5.12 万亩,设计供水能力为1314 万 m。水闸已

建成 2 座,主要用于引洪及引水灌溉。规模以上(设计供水能力

3

及以上或设200m/d

计供水人口 2000 人及以上)农村供水工程已建成 5 处,设计供水规模为

3

,3565m/d

3

或 200 人<=设计供水规模3

设计供水人口为 2.87 万人;规模以下( 20m/d<200m/d

.\

2000 人)农村供水工程已建成 145处,设计供水规模为

3

,设计供水人口为5997m/d

6.13 万人;规模以下(设计供水能力

3

及以下或设计供水人口200 人及以下)20m/d

农村集中和分散供水工程供水井已建成10207 眼,供水人口为 10.60 万人;农村供水工程水源均为地下水。规模以上灌区已建成 6 处,主要水源为河库引水,补充水源为地下水,设计灌溉面积为 5.51 万亩。

2.2.2供水现状

3

岱海流域现状 2014 年供水总量为 5292.02 万 m(详见表 2-2 ),其中地表水供水

33

量为 1302.00 万 m;地下水供水量为 3990.02 万 m。按工程类型划分,蓄水工程供水

量为 180.00

33

万 m,占总供水量的 3.4%;引水工程供水量为 1122.00万 m(包括岱海

湖引水),占总供水量的 21.2%;机电井工程供水量为

3

3990.02 万 m,占总供水量的

75.4%。

岱海流域现状供水量一览

表 2-2单位:万 m3

行政区划

地表水供水量地下水源

总供水量蓄水引水小计供水量

凉城县180.001122.001302.003757.005059.00丰镇市0.000.000.00221.10221.10卓资县0.000.000.0011.9211.92合计180.001122.001302.003990.025292.02 2.2.3用水现状

岱海流域 2014 年总用水量为

3

2-3 ),其中生活用水量为5292.02 万 m(详见表

333

331.00 万 m,生产用水量为4959.02 万 m,生态用水量为 2.00 万 m。生产用水量中

第一产业用水量为 3388.82

33

万 m,第二产业用水量为 1557.20 万 m,第三产业用水量

3

为 13.00 万 m。

根据各行业用水量统计分析,生产用水量比重最大,约为 93.7%;生活用水量比重次之,约为 6.3%;生态用水量比重最小,约 0.04%。生产用水量中,农业用水量所占比重最大,约为 68.3%;其次为工业,约为 30.9%;再次为建筑业,约为 0.5%;最小为第三产业,约为 0.3%。

现状生活用水水源全部为地下水。生产用水主要以地下水为主,占用水量的

3

73.7%,地表水水源用水户主要为岱海电厂(1102.00 万 m)和农田灌溉( 200.00 万

.\

3

m)用水。生态环境主要是城镇生态环境用水,用水水源为地下水。

岱海流域现状2014 年用水量成果

表 2-3

3

单位:万 m 第一产业用水量

行政

农田灌溉林牧渔牲畜

区划合计水浇地菜田小计林果牧草鱼塘小计大畜羊猪小计

凉城县2946.0080.003026.0020.000.0040.0060.0040.0015.0015.0093.003179.00丰镇市180.000.00180.0013.600.000.0013.60 1.30 1.20 1.20 6.30199.90卓资县 6.400.00 6.40 2.000.000.00 2.000.830.060.06 1.529.92合计3132.4080.003212.4035.600.0040.0075.6042.1316.2616.26100.823388.82

岱海流域现状 2014 年用水量成果

续表 2-3

3

单位:万 m 生活用水量第二产业用水量

第三产生态

行政总用

工业建筑业用水用水

区划城镇农村小计合计水量

量量

火电其他小计

凉城县100.00208.00308.001192.00340.001532.0025.001557.0013.00 2.005059.00丰镇市0.0021.2021.200.000.000.000.000.000.000.00221.10卓资县0.00 1.80 1.800.000.200.200.000.200.000.0011.92合计100.00231.00331.001192.00340.201532.2025.001557.2013.00 2.005292.02

2014 年各行业总耗水量为

3

4105 万 m(详见表 2-4 ),耗水率为 77.6%,其中农业

耗水量为

3

68.4%;工业耗水量为

3

2808 万 m,占总耗水量的936 万 m,占总耗水量的

22.8%;生活、城镇公共及生态环境耗水量为

3

261 万 m,占总耗水量的 8.8%。

岱海流域现状 2014 年耗水量成果

表 2-4单位:万 m3行政区划农业灌溉牲畜工业城镇公共城镇生活农村生活生态合计凉城县254093936389020823907丰镇市1606000210187卓资县720002011合计2707101936389023124105在 2014 年用水和耗水水平情况下,根据岱海实测资料反算入湖水量为-1056 万

3

m,即流域经济社会用水消耗岱海蓄存水量。

.\ 2.3水资源及水环境承载状况

2.3.1水资源承载状况

岱海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

33 9014.27 万 m,现状用水总量为5292.02 万 m,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为58.7%,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已超出了国际上通常认可

的 40%的上限。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

3

万5764.53 万 m,现状地表水供水量为 1302.00

33

m,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为22.6%;地下水资源不重复量为3249.74 万 m,现状地下

3

水开采量为 3990.02 万 m,是地下水不重复量的 1.23 倍,已超出地下水承载能力。

2.3.2水环境承载状况

岱海流域内主要污染源为城镇生活、工业点源和农业面源。岱海主要污染源来自

生活污水和岱海电厂排污,目前共有 4 个排污口排放的污水进入岱海,污水量为188

万t/a ,其中凉城县污水处理厂污水由弓坝河排入岱海 , 农业污染源雨季由地表径流携

带进入岱海。

岱海流域 2014 年污染负荷排放量 CODcr为 93891t 、TN为 5550t 、TP 为 507t 、氨

氮为 1365t ,污染负荷入湖量 CODcr为 1190t 、TN为 820t 、TP为 168t 、氨氮为 534t ,是 2000 年各项指标的 2.4 倍、 3.7 倍、 3.8 倍、 2.4 倍。

按2014 年水质指标计算,维持Ⅳ类水质需要消减 CODcr1111t/a、TP5.1t/a, 剩余

容量 TN14.0t/a 、氨氮 10.4t/a ;维持Ⅲ类水质需要消解 CODcr1697t/a、TP7.0t/a 、

TN5.5t/a ,剩余容量氨氮 6.5t/a 。

2.4存在问题

(1)流域水资源开发过度,地下水超采。

岱海流域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为 58.7%,其中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为 22.6%、地

下水开发利用程度高达 105%,地下水已经超采。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过度,致使岱海湖

水位近年持续快速下降,湖面面积萎缩严重。

(2)用水效率不高,工业用水设备亟待更新改造,农业灌溉方式急需转变。

岱海流域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远高于乌兰察布市和自治区平均用水量,尤其是

3

岱海电厂一期工程,百万装机耗水指标高达0.3m /s ,机组为贯流式机组,耗水指标

较高,机组设备亟待更新改造。岱海流域农业灌溉以低压管灌为主,同时存在渠灌、

喷灌和滴灌,现状节水灌溉率较高,灌溉水利用系数高达0.768 ,但灌溉方式仍以普

通节水灌溉为主,不适应该流域水资源较为匮乏的实际,急需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和精

.\

准化农业。

(3)岱海水污染严重,水环境状况亟待改善。

岱海入湖水量骤减致使岱海水环境容量急剧下降,现状湖水水质为劣Ⅴ类,属于严重污染。《内蒙古自治区水功能区划》制定岱海湖水质目标为Ⅳ类,亟需进行保护。

(4)流域水利工程调度运行方式粗放,缺乏精细管理。

岱海流域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粗放,蓄水工程均未制定科学合理的调度运行方案,导致不合理蓄水,蒸发等无效损失增加。流域用水缺乏实时监测等精细化管理手

段,水行政主管部门无法进行科学有效监管。

2.5水资源供需形势分析

根据岱海水生态保护措施规划需要,确定水资源供需形势分析现状水平年为2014年,近期规划水平年为2020 年,远期规划水平年为2030 年。

2.5.1国民经济发展指标预测

根据岱海流域内各县(市)近 10 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十三五”时期初步发展目标和新农村、城镇一体化建设规划,并结合《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初稿)》、《内蒙古自治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三五规划(初稿)》、《内蒙古自治区新增“四个千万亩”

节水灌溉工程乌兰察布市发展规划》等水利行业规划,预测 2020 年、2030年社会经济发展指标。总体预测原则为:灌溉面积维持现状有效灌溉面积不新增;火

电行业考虑岱海电厂三期新增 132 万 KW装机,总规模达到 372 万 KW;人口、其他工

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及牲畜发展指标根据近 10 年发展速度考虑合理增长。经济社会发展指标预测成果见表 2-5 。

(1)人口

2014 年岱海流域总人口为 21.55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 4.56 万人。预测 2020 年总人口为 21.70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 5.39 万人; 2030 年总人口为 21.99 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为 6.46 万人。

(2)农业

2014 年岱海流域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为22.655万亩、林果地灌溉面积为0.53 万亩、鱼塘补水面积为0.1 万亩,规划水平年维持现状灌溉面积。现状牲畜总头数为41.92万头(只),预测 2020 年和 2030 年分别达到 40.99 万头(只)和 41.06 万头(只)。

(3)工业

2014 年岱海流域火电装机容量为240 万 KW,其他工业增加值为 12.07 亿元。预

.\

测 2020 年和 2030 年火电装机容量达到372 万 KW,其他工业增加值分别达到20.50亿元和 44.25 亿元。

(4)建筑业及第三产业

2014 年岱海流域建筑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 6.63 亿元和 17.74 亿元,预测2020 年分别达到 11.98 亿元和 31.43 亿元, 2030 年分别达到 25.86 亿元和 74.41 亿元。

(5)城镇生态环境

城镇生态环境包括绿化浇灌和环境卫生清洗面积,预测 2020 年和 2030 年分别达到43.62ha 和 58.62ha 。

2020 年岱海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指标预测成果

表 2-5

行政人口(万人)农业灌溉(万亩)牲畜(万头 / 只)

水平年鱼塘

区划小计城镇农村小计水浇地菜田林果地小计大畜小畜猪

补水

凉城县 20.45 5.3915.0620.8820.180.300.300.1039.16 2.3934.19 2.58

2020 年丰镇市 1.190.00 1.192.16 1.960.000.200.00 1.340.310.810.22卓资县0.070.000.070.240.210.000.030.000.490.040.440.01合计21.70 5.3916.3123.2922.360.300.530.1040.99 2.7435.44 2.81凉城县 21.07 6.4614.6120.8820.180.300.300.1039.68 1.7635.59 2.33

2030 年丰镇市0.870.000.872.16 1.960.000.200.00 1.080.280.600.21卓资县0.040.000.040.240.210.000.030.000.290.020.260.01合计21.99 6.4615.5323.2922.360.300.530.1041.06 2.0636.45 2.55 2020 年岱海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指标预测成果

续表 2-5

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城镇生态水平年行政区划火电装机容量其他工业增加值增加值增加值环境面积

(万 KW)(亿元)(亿元)(亿元)(ha)凉城县37218.4611.9831.4343.62

2020 年丰镇市00.000.000.000.00卓资县0 2.040.000.000.00合计37220.5011.9831.4343.62凉城县37239.8525.8674.4158.62

2030 年丰镇市00.000.000.000.00卓资县0 4.400.000.000.00合计37244.2525.8674.4158.62

.\

2.5.2需水量预测

(1)生活需水量

生活需水量包括城镇生活和农村生活需水量。拟定 2020 年和 2030 年水平城镇生活需水定额分别采用 80L/ 人·d 和 100L/ 人·d,农村生活需水定额分别采用50L/ 人·d

和 70L/ 人· d,预测 2020 年和 2030 年需水量分别为

33 455.24 万 m 和 632.33万 m,相

33

应耗水量分别为 329.33 万 m 和 443.70万 m。

(2)农业需水量

规划水平年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根据种植结构和灌溉方式拟定净灌溉定额水浇地

3

亩、菜田33

以上、

93m/74m/亩、林果地 54 为 m/ 亩,灌溉水利用系数 2020 年达到 0.93

2030 年达到 0.95 以上;拟定鱼塘补水定额

3

亩和

3 2020 年和 2030 年分别为 780m/750m/

亩;拟定大畜、羊和猪需水定额分别为70L/ 头·d、10L/ 只·d 和 40L/ 头·d。预测农

3

和 2564.173

业需水量 2020 年和 2030 年分别为 2630.48 万 m万 m,相应耗水量分别为33

2521.99 万 m 和 2500.53万 m。

(3)工业需水量

工业主要进行生产设备升级改造,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定额会逐渐降低。参照行

业用水定额,拟定火电用水定额2020 年和 2030 年分别为

3

0.060m /s · GW和

0.055m3 /s ·GW;参照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用水效率“十二五”时期控制指标,拟定其他

33

工业 2020 年和 2030 年用水定额分别为 19m/万元和 15m/ 万元。预测工业需水量 2020

3

和 1076.6633

年和 2030 年分别为 891.64 万 m万 m,相应耗水量分别为 780.84 万 m 和3

927.23 万 m。

(4)城镇公共需水量

城镇公共需水量包括建筑业和第三产业,考虑当地旅游业带动的后续发展潜力较大,现状建筑业及第三产业需水定额在乌兰察布市平均用水定额的基础上,并参照岱

海流域现状用水水平拟定建筑业万元增加值需水量2020 年和 2030 年分别为 5.5m3/ 万

333元和 5.0m / 万元,第三产业万元增加值需水量 2020 年和 2030 年分别为 1.6m 和 1.5m 。

预测城镇公共需水量

33

2020 年和 2030 年分别为 116.18 万 m 和 240.92万 m,相应耗水33

量分别为 23.24 万 m和 48.18 万 m。

(5)城镇生态环境需水量

根据自治区行业用水定额标准并结合当地实际拟定城镇生态环境需水定额2020

.\

年和 2030 年均为 1.5L/m 2

·次,预测需水量分别为

3

和 10.55

3

7.85 万 m万 m,全部按

耗水计。

(6)需水总量

3根据上述预测岱海流域2020年和 2030年需水总量分别为 4259.27 万 m和 4524.63

333

万 m,相应经济社会耗水量分别为3663 万 m和 3930 万 m,流域蓄水工程蒸发损失量

3

为 462 万 m。经济社会需水预测成果详见表2-6 。

岱海流域需水量预测成果

表 2-6单位:万 m3水平年行政区划

生活需水量第一产业需水量

城镇农村小计水浇地菜田林果鱼塘牲畜小计凉城县157.39274.85432.242038.1824.0017.4078.00223.522381.10

2020丰镇市0.0021.7221.72197.960.0011.600.0014.09223.65卓资县0.00 1.28 1.2821.210.00 1.740.00 2.7825.73合计157.39297.85455.242257.3524.0030.7478.00240.392630.48凉城县235.79373.29609.081997.8223.4017.1075.00208.892322.21

2030丰镇市0.0022.2322.23194.040.0011.400.0012.41217.85卓资县0.00 1.02 1.0220.790.00 1.710.00 1.6124.11合计235.79396.54632.332212.6523.4030.2175.00222.912564.17

岱海流域需水量预测成果

续表 2-6单位:万 m3

第二产业需水量

水平年行政区划工业

第三产业城镇环境

总需水量建筑业合计需水量需水量

火电其他小计

凉城县522.29369.20891.4965.89957.3850.297.853828.86

2020丰镇市0.000.000.000.000.000.000.00245.37卓资县0.000.150.150.000.150.000.0027.16合计522.29369.35891.6465.89957.5350.297.854101.39凉城县478.76597.751076.51129.301205.81111.6210.554259.27

2030丰镇市0.000.000.000.000.000.000.00240.08卓资县0.000.150.150.000.150.000.0025.28合计478.76597.901076.66129.301205.96111.6210.554524.63

.\

2.5.3供水分析

基于岱海入湖水量锐减、水生态恶化的实际,岱海流域经济社会供水保障工程应

立足于已建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维修加固、技术更新,加大污水处理回用。因此,本次供水分析主要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以及岱海微咸水。

(1)地表水供水量

地表水蓄水及引水工程可供水量通过来水频率P=25%、 P=50%、P=75%和P=90%四个年型计算,岱海流域地表水多年平均可供水量2020 年和2030 年分别为334.32万

3

m 和330.80

3万 m。

(2)地下水供水量

岱海流域现状地下水处于超采状态,主要是凉城县超采,超采率约为 8.2%。考虑本流域水资源相对匮乏及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水的实际,规划2020 年凉城县地下水供水量压采至地下水可开采量,丰镇市和卓资县地下水开发利用量控制在各自地下水

可开采量80%以内。因此,岱海流域地下水可供水量2020 年和2030 年均为3725.07

3

万 m,其中凉城县为3471.05

3

万 m;丰镇市为225.43万

3

m;卓资县为28.58 万

3

m。

(3)再生水利用量

3岱海流域现状已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 1 座,设计处理能力为 1.0 万 m/d ,处理工艺为卡鲁塞尔氧化沟,设计出水水质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 B 标准。规划近期应对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改造,使污水

处理厂出水水质达到工业及城镇生态用水水质要求;远期应根据污水产生量扩建污水处理厂及再生水回用工程。根据城镇生活、服务业和一般工业污水处理量分析计算岱

海流域 2020 年和 2030 年再生水可利用量分别为

3

和 415.94

3 267.77 万 m亿 m。

(4)微咸水利用量

微咸水利用主要指岱海电厂取用的岱海湖水量,根据再生水可利用量及用水户分析,岱海电厂在优先利用再生水的前提下,2020 年和 2030 年仍需取用岱海水量分别

33

为 262.37 万 m 和 73.37万 m。

(5)供水总量

通过前述分析预测,岱海流域2020 年和 2030 年供水总量分别为

3 4589.53 万 m

333

和 4545.17 万 m,其中凉城县可供水量分别为 4265.01 万 m 和 4221.96万 m;丰镇市

可供水量分别为 295.93

333

万 m 和 294.63 万 m;卓资县可供水量均为 28.58 万 m。供水

.\

总量预测成果见表2-7 。

岱海流域可供水量成果汇总

表 2-7单位:万 m3

水平年行政区划

地表水可供水量地下水再生水微咸水可供水蓄水工程引水工程小计可供水量可利用量利用量总量

凉城县263.820263.823471.05267.77262.374265.01

2020 年丰镇市070.5070.50225.4300.00295.93卓资县00028.5800.0028.58小计263.8270.50334.323725.07267.77262.374589.53凉城县261.600261.603471.05415.9473.374221.96

2030 年丰镇市069.2069.20225.4300.00294.63卓资县00028.5800.0028.58小计261.6069.20330.803725.07415.9473.374545.17

2.5.4水资源供需分析

根据前述强化节水情况下预测的需水量和供水量,对岱海流域各县(市)进行供

需平衡分析(详见表2-8 )。通过平衡分析可知,岱海流域2020 年不缺水, 2030 年凉3

城县缺水 37.31 万 m。

岱海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成果

表 2-8单位:万 m3

水平年行政区划可供水量需水量

供需平衡

余水量缺水量

凉城县4265.013828.86436.15

2020 年丰镇市295.93245.3750.56

卓资县28.5827.16 1.42

小计4589.534101.39488.14

凉城县4221.964259.2737.31

2030 年丰镇市294.63240.0854.55

卓资县28.5825.28 3.30

小计4545.174524.6357.8637.31

2.5.5水资源配置

(1)配置原则

①优先保证居民生活用水。在区域水资源总量中,优先保证城镇和农村居民的生活用水。

②合理配置生态用水。根据区域水生态与环境的保护要求,保障维持生态系统良

.\

性循环的河道内、河道外生态用水,以及城镇生态与环境建设的用水。

③合理预留风险水量。考虑到规划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与生

态环境的保护要求,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原则上按 80%控制,严重超采地区压采至采补平衡。地表水预留河道内生态用水。

④优化配置工业用水。根据区域产业发展布局以及水资源条件,优化配置生产用水;火力发电厂首先配置岱海镇污水处理厂再生水,不足部分由岱海湖水补充;食品

等特殊行业配置地下水。

⑤合理配置供水水源。生活用水及相对分散的农业用水主要配置地下水,配套地

表供水工程的灌区配置地表水,不足部分由地下水补充;工业用水配置再生水、地下

水及微咸水;城镇服务业配置地下水;城镇生态环境配置再生水。

(2)配置方案

近期 2020 年岱海流域不缺水,水资源配置方案中根据各行业预测需水足额配置。远期 2030 年岱海流域凉城县缺水,丰镇市和卓资县按各行业预测需水足额配置,凉

城县根据现状及规划供水水源情况配置,居民生活用水、牲畜饮水、城镇公共用水足

额配置地下水;城镇生态环境用水足额配置再生水;农业灌溉优先配置灌区配套水源

工程地表水,不足部分由地下水补充,但应不高于现状用水总量;工业用水配置水源

为再生水、地下水及微咸水,火电及对水质要求不高的行业优先配置再生水及微咸水,食品等对水质要求较高的行业配置地下水,工业用水配置为缺水配置。水资源配置成

果见表 2-9 。

岱海流域水资源配置成果

表 2-9

3

单位:万 m 生活农田、林果地及鱼塘牲畜工业

城镇公共

城镇

水平年行政区划火电其它环境缺水量

地下水地表水地下水小计地下水

再生水微咸水小计地下水地下水再生水凉城县432.242038.1824.002157.58223.52 259.92262.37 522.29369.20116.187.850.00丰镇市21.72197.960.00209.5614.090.000.000.000.000.000.000.00 2020

1.2821.210.002

2.95 2.780.000.000.000.150.000.000.00

卓资县

合计455.242257.3524.002390.09240.39 259.92262.37 522.29369.35116.187.850.00凉城县609.081997.8223.402113.32208.89 405.3973.37 478.76560.44240.9210.5537.31丰镇市22.23194.040.00205.4412.410.000.000.000.000.000.000.00 2030

1.0220.790.002

2.50 1.610.000.000.000.150.000.000.00

卓资县

合计632.332212.6523.402341.26222.91 405.3973.37 478.76560.59240.9210.5537.3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