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关昭通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些思考

有关昭通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些思考

有关昭通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些思考
有关昭通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些思考

有关昭通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些思考

发表日期:2009年12月1日出处:昭通市司法局作者:小宋

市委二届七次全会提出“一二三四六”的发展思路,把旅游业列为昭通重点发展的“六大产业”之一。昭通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昭通旅游产业,是实现昭通跨越发展的重要方面。立足昭通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笔者谨谈一些个人见,权作交流。

一、昭通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我们社会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谐社会当然有着丰富的内容,人的精神层面的和谐,应该是和谐社会题中的应有之义。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旅游活动的开展以及旅游产业的发展,是以社会经济的一定程度的发展为前提的。改革开放初期,不可能有今天如此大规模的旅游,也不可能会实行“黄金周”长假制度;而近年来旅游活动的大规模兴起,也恰恰说明,经过30多年的不断发展,我们在经济方面已经具备了从事旅游活动的实力;在精神层面,已经产生了这一方面的需求。从这个方面来说,促进旅游活动的开展,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应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

当今社会,旅游作为人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已经成为衡量生活质量水平的一种标志。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国际旅游接待国,年接待人数将超过1.3亿人次,将占

世界市场总量的8.6%。根据国家旅游局的预测,到2020年我国旅游收入年增长率将高于10%。旅游所包含的行、游、住、食、购、娱六大要素,与交通、住宿、餐饮、商业、景区景点、农业以及信息、金融、保险、医疗、咨询、环保等产业关联,其直接和间接影响的细分行业多达100余个。从宏通经济角度来看,当前经济运行模式普遍存在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调整的方法,一是改造传统的产业,再就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比如旅游业。这特别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直接影响外部需求、出口量明显下降的情况下,加快发展旅游业,对于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居民消费,扩大就业创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昭通作为人口大市、资源富市、工业小市和财政穷市,全市主要产业为传统的农业种植业,财政支柱除烟草外,主要就是资源开采所带来的税费收入。以基础投资和资源开发为主的发展模式,除了GDP 单位能耗问题外,对于环境生态的保护、地方整体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亦很大。加快发展旅游业,除了本身回笼货币,稳定市场,扩大就业,丰富文化生活等功能外,旅游业所带来的开放和人员往来,各种知识、观念的碰撞交流对于促进民众教化和观念的更新,加快昭通对外开放,吸引外界眼光发现昭通,更好宣传和推介昭通亦有巨大作用。同时,旅游也是招商引资的重要途径,对于推动其它产业发展的作用不容小视。

二、昭通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

昭通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历史上为云南通往中原的重要枢纽,是

“南方丝绸之路”的要冲,素有“锁钥南滇,咽喉西蜀”之称,也是云南通往四川和长江中下游的北大门。东西宽241公里,南北长234公里,总面积23021平方公里。从市政府所在地到省会昆明市公路里程344公里,全部为二级以上路面,汽车只需3个多小时;直飞昭通的航班飞行时间只需30分钟。

昭通的旅游景点,人文景观主要有我国“南方丝绸之路”要冲的“五尺道”;素有“入滇第一关”之称的石门关、唐代袁滋奉使云南册封南诏王时题记的“摩岩”;省、市、县三级党委政府精心打造的云南“第一精品旅游小镇”豆沙镇;位于湍急江边峭壁的“僰人悬棺”;具苏州园林风韵,亭台楼阁与水相映的“清官亭”;党的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扎西会议”旧址;爱国将领龙云、卢汉故居及罗炳辉将军的纪念馆等。自然景观有有与燕子洞、阿卢古洞媲美的石灰岩溶洞“青龙洞”;有垂直落差65米、宽20余米与贵州黄果树瀑布同样壮观的“标水岩”大瀑布;有集瀑布群、美丽壮观的百川挂岩、水帘长廊于一体的“黄连河”自然风景区;誉为亚洲第一大露天温泉的西部大峡谷温泉等等。随着昭阳区境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山包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步伐的加快(5年后,大山包“国家公园”有望跻身国家5A级风景区),对于丰富昭通旅游内涵、提升昭通旅游知名度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昭通是多民族散杂居住地区,境内世居民族23个,其中10万人口以上的有苗族、彝族、回族。苗族是昭通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其服饰文化、生活风俗内容丰富。彝族是昭通的土著民族,昭通是彝族的发祥地之一(据考证,今昭通市昭阳区旧圃镇葡萄井一带是彝族祖先

居住和六祖分支的地方,也是彝族同胞灵魂的归宿之地)。回族人口占全省回族的1/4 ,是云南回族居住较为集中,人口最多的地区。民族风情方面,苗族花山节、彝族火把节、回族开斋节较为热闹,有很强的民族特色。

同时,昭通还有宜人的气候,曾获“2006年中国避暑旅游城市排行榜”(昭通市入选第20位)。优美的自然风光,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和革命历史文化,构成了昭通独特的待开发的旅游资源,开发前景十分广阔。特别省委、省政府旅游“二次创业”战略目标的提出,把昭通列为全省旅游开发“六大片区”之一的定位,为昭通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

三、当前昭通旅游业发展的大概状况

作为云南旅游开发的“六大片区”之一,昭通是云南旅游的后发地区。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先后形成了滇南、滇中、滇西、滇西南、滇西北等五大块旅游热区,昭通的旅游业受交通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低等因素的制约,起点低、起步晚,认识不足,策划不到位,所以一直处于劣势。2001年,省委、省政府作出启动滇东北旅游区的战略部署,并明确指出要加快滇东北旅游片区旅游业的发展。2005年,我市召开首届文化旅游发展大会,明确把文化旅游业作为全市继烟草、能源、矿业、生物资源之后的又一大支柱产业进行培植,确定了未来昭通旅游产业的战略地位、发展目标、工作思路,实施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加强文化旅游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加强文化旅游队伍建设,并编制出台了《昭通市“十一?五”旅游发展规

划》,提出了昭通旅游“中国西部千里大峡谷”战略构想。自此,昭通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大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十一五”期间重点打造的“滇川古道”精品旅游线路全面启动,各景区景点建设的步伐加快,为昭通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据统计,2009年1月至10月全市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达428.25万人,同比增长24.05%。其中海外游客568人,同比增长257.23%;国内旅游者达428.19万人,同比增长24.05%。旅游业总收入11.48亿元,同比增长21.37%;其中旅游外汇收入21.4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71.42万元,同比增长438.51%;国内旅游收入11.47亿元,同比增长21.23%。

四、对推动昭通旅游发展的一些个人见解

旅游业作为新兴的第三产业,其能耗低、环境污染小、能够吸纳较多的就业人员、产业关联度高、创造附加值的能力强和一业兴百业旺的特点为人所共知。旅游业的发展有一个过程,其中需要设计出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方案。而旅游业的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包括旅游资源、投资、外部环境、宣传造势等等。其中,旅游资源是决定性因素,而对旅游业的投资在旅游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尤为明显。这种投资不仅是旅游基础设施、景区建设等的投入,同样也包括旅游定位包装、宣传造势等。对于昭通而言,其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丰富,决定性因素已经具备,另外又迎合了云南建“文化旅游大省”的契机,可谓天时地利,而由以上分析发现,昭通“人不和”。昭通旅游现今最缺乏的是知名度,不具备很强的吸引力,这主要归咎于宣传推介、

产业发展理念等。对推动昭通旅游产业发展,笔者作如下见解:

(一)准确定位,高位推动。旅游要发展,规划要先行。昭通旅游发展需要一个整体的发展规划,对全市的旅游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及相关行业的发展进行统筹安排,形成像大理“风花雪月”、昆明“天天都是旅游节”、石林“地质旅游”般的特色定位。规划要有大手笔、大创意,尽可能聘请国际先进的、有较高品位的旅游规划设计单位和科技人员统筹编制昭通的旅游总体规划,以求“点石成金”之效益,以体现昭通特色,提升昭通品位,体现昭通旅游业的竞争力。关于这点,市人事局副局长李晓波在《对昭通建设旅游避暑胜地的思考》一文中提出了“以避暑为龙头,建设昭通旅游避暑胜地”的思路。同时,笔者以为溪洛渡和向家坝两个世界级大型水电枢纽工程也应是旅游开发热点,发展以水电站为载体的体验式科普游应该是一个不错的想法!当然,旅游定位是一项高水准的工作,应当由高层次的专业人业综合考虑,其中游客的组成情况应当重点考虑。据专家统计分析,一个地方的游客约70%均来源于500公里半径区域内。所以,旅游定位更多应在这个范围内考虑,突出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以增加旅游吸引力。

(二) 统筹开发,形成线路。旅游线路就是以某一区域景点与另一个区域的景点,按事先开发旅游线路时的协议共同分享经营游客消费

的成果。当前,昭通不管是红色旅游,还是古镇旅游、大峡谷温泉都是孤立“点”的“自乐其得”,“零敲碎打”,“各自为阵”,缺乏龙头带动、一条线观光、连锁经营,没有进行科学统筹,形成旅游线路。旅游线路的形成除了政府的统一规划,打破区域界线,为实现资源共享、经

营联合提供平台,更主要的是依靠顺应旅游市场的自身发展规律、专业策划人的筹谋和旅行社的营销运作,这不是政府一手包办的问题。

(三)大胆运作,吸引资金。旅游开发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一个地方旅游产业的发展政府不应大量投入资金具体开发某个项目,而且这对于昭通财政而言亦不现实。这就需要走资本化运营道路。当然,资本进入并不是无偿的,肯定需要有所回报,但旅游经济一旦形成,其产生的收益却是长期的,同时由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联性,某一产业的发展对其它行业的带动作用亦不可小视。所以我们完全可以采取出让经营权、提供优惠政策等方式进行招商引资,这不论对景区开发还是旅游配套产业开发都有效。当前,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加之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许多投资人资金闲置正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投资项目,这对昭通旅游发展是一次机会。

(四)立足本土,培养导游。导游人员,顾名思义,就是从事导游服务的人员,旅游教材中的定义是依法取得由国家旅游局颁发的导游人员资格证书,并且从事导游服务的人员。之所以把培养本土导游作为一个单独问题,是因为导游被视为旅游的灵魂、旅行社的窗口,一个地方的形象大使。随着昭通旅游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以及对旅游资源内涵的挖掘,做好本土导游人员及讲解人员的培养工作成为当务之急。导游除了需要一定的文化知识、思想首先和服务技能等统一要求外,更要有地方特色,加强对昭通本土的认识和昭通人文历史、风土人情、民族风俗的了解,成为昭通文化风情的见证者和推介者。

(五)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品牌就是竞争力,品牌就是市场,有品牌

就有吸引力。对昭通旅游产品的定位除了观光类,也应兼顾体验型旅游、参与型旅游和休闲型旅游。打造昭通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就要突出产品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突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迅速以简单的资源要素竞争转入品牌经营战略。如亚洲最大的露天温泉--西部大峡谷温泉的休闲功能,大山包黑颈鹤自然保护区、大关黄连河瀑布群的自然景观,昭通避暑旅游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等。应该说,观光旅游、避暑旅游及历史人文旅游是昭通的旅游产品特色,同时以溪洛渡、向家坝两个巨型电站为代表的科普旅游也是重点,应下大力气打出特色品牌。

(六)抓好配套,夯实基础。旅游产业与社会其它各行各业息息相关,所以综合配套工作是一个很大的课题,起码包括了社会治安秩序整治、形成便利的道路交通网、提高旅游接待规模和旅游车辆保障,做好本土导游的培训、形成本土旅游风格,开发旅游购物产业链、旅游纪念品市场,做好民族特色文化的发掘、保护和完善、建设民族文化体验区,形成成熟的旅游利益分配机制,等等。基础配套工作看似与旅游无直接联系,但影响却很大。比如脏、乱、差的形象很长时间影响着外地人对昭通的认识,这对昭通招商引资、发展旅游肯定不利,所以重塑昭通形象是发展旅游的当务之急。当然,抓好基础配套工作有一个较长的逐步完善的过程,需要找准政府角色定位,把主要精力放在服务、规范、协调组织等方面,并广泛调动社会各界的参与积极性,共同推动昭通旅游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

当前,昭通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风生水起。作为云南规化的旅

游开发“六大片区”之一,昭通旅游发展不能长期落后于其它片区,亦不能落后于本地其它产业。面对现状,昭通旅游发展无疑还任重而道远,我们需要共同努力,把昭通打造成一个旅游强市,早日看到云南旅游“第六板块”的真正腾飞!

未来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中国、世界旅游业发展趋势调研 一、世界旅游业发展趋势 世界旅游业从形成到发展,现在进入了稳定发展时期,21世纪将是旅游业的第二个黄金时代。旅游业将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旅游者将达到空前的规模,来自各个国家、各个阶层的旅游者将把他们的足迹印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尽管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以及旅游业的发展模式不同,但就整个国际旅游业来看,将出现下列发展趋势。 (一)旅游业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 旅游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新兴产业,每年国际旅游业的交易额已超过3000亿美元。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00年底,国际旅游人次可望达到6.6亿,相当于世界总人口的10%左右。旅游收入将增至5000 亿美元,旅游业将取代石油工业、汽车工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创汇产业。1992年世界旅游与观光理事会根据总收入、就业、增值、投资及纳税等几个方面的分析,证明旅游业作为世界上最大产业的态势正在形成。因此,世界旅游与观光理事会指出:旅游业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旅游业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就业部门,共产生 1.27亿个工作岗位,约占世界劳动力总数的6.7%;旅游业是创造高附加值的产业,其增值额已达到14490亿美元;旅游是各国财政中主要的纳税产业之一,全世界的旅游企业及从业人员的纳税总额高达3030亿美元。旅游业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不仅是产生的产值和提供就业岗位的贡献,它同时还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带来一系列的经济效益。 (二)国际旅游区域的重心将向东转移 欧洲和北美是现代国际旅游业的两大传统市场。在80年代以前,它们几乎垄断了国际旅游市场,接待人数和收入都占世界总数的90%左右。80年代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等地区一批新兴市场的崛起,使国际旅游业在世界各个地区的市场份额出现了新的分配组合。尤其是东亚、太平洋地区,近些年来,国际旅游增长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达到7.5%。预计到2010年国际旅游者人数将达到1,9亿。在迈向21世纪的发展中,欧洲和北美地区国际旅游市场上的份额将呈进一步缩小之势,旅游重心由传统市场向新兴市场转移的速度将会加快。随着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繁荣,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居民去邻国度假者必定会增加,区域性国际旅游将大大发展。特别是随着全球经济重心也相应东移,使亚太地区成为未来国际旅游业的“热点”区域。从中国的情况看,1996年至1998年三年间来华旅游入境人数平均每年以11%的幅度增长。1998年旅游入境人数达6347.84万人,显示出非常强劲的增长势头。 (三)国际旅游客源市场趋向分散化 长期以来,国际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在地区结构上一直以西欧、北欧和北美为主。这两个地区作为现代国际旅游的发源地,其出国旅游人数几乎占国际旅游总人数的四分之三左右。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旅游客源国中,除亚洲的日本、大洋州的澳大利亚

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对策和建议-最新范文

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对策和建议 摘要:旅游和文化相互促进,相互依存。河南的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需要逐步推进,分阶段进行。应充分发挥河南政府的扶持作用,寻求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新的结合点,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要发挥科技在文化旅游融合中的作用,培育精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推动河南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高度融合,扩大河南在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带动中原经济区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河南;旅游产业;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一、河南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意义 2011年3月,国家出台了《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大力拓展延伸旅游产业体系,进一步扩大与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融合。2012年,《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纲要》提出,要“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

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印刷、广告、演艺、娱乐、会展等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同年2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河南省“十二五”旅游规划》,规划中对全省的旅游业发展思路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并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方法,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指明了具体的方向。旅游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一方面,河南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开发需要提高知名度,而地域文化的辐射与渗透可以为旅游业注入精神文化内涵,提高其旅游品质,使旅游业脱离单一的景观模式从而显得异常丰富多彩,给旅游者带来较高的文化审美体验,从而发展壮大河南旅游业,促进河南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的发展也需要旅游业为其提供载体和实现的途径。河南地处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其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如古都文化、根亲文化、姓氏文化、功夫文化等等,这些传统文化的传播需要依托一定的载体才能实现,而河南各地的旅游资源为其提供了合适的载体。利用旅游资源,传统文化得到了推广,有利于实现文化产业的市场化和规模化,能够促进文化“保护—开发—再保护”的良性循环,促进中原民族文化的保护发展。 二、政府要提供良好的扶持政策

昭通市发展现状材料

硕士学位论文 云南省昭通市旅游发展规划阿题研究 研究生姓名彭建明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李波(教拉). 学科专业二雄游管理 研究方向旅游规划与开发 论文工作 起止日期2008年10月一2009年一"月 论文提交日期2009年1.1月昆明理工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或 我个人,,)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 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 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 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澎刘 期:之oo甲年!!月弓"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昆明理工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或其他复制 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 !,币!!:承!!文作者签名:鲤 日期:加研年11月马/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 摘要 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一个切实可行的旅游规划,而有的旅游规 划编制则是照抄照搬,不考虑当地情况,这样不但没有发挥出一个地区本身的特 色,还会使其特色消失殆尽" 昭通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社会经济发展比较落后,旅游业起步较晚,旅游

业市场长期处于自然增长状态"而造成昭通旅游发展缓慢的原因还在于昭通旅游 规划存在问题"本文通过昭通市历年旅游规划与旅游发展现状对比分析,总结出 昭通旅游规划的问题所在,并提出自己对昭通旅游规划编制的新思路" 论文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0的思路进行"通过对比昭 通市旅游发展规划!以及十县一区历年旅游规划,发现的主要问题有:旅游规划 修编不及时;市级旅游规划与县区级旅游规划衔接性较差;对昭通旅游资源的分 布结构认识模糊!功能区划依据不足;规划实施过程中反馈不及时,经济落后导 致的交通!服务设施及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够,达不到规划的预期;对昭通 旅游发展阶段认识不足,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考虑不全,以超前的规划条件 进行规划编制等"根据昭通历年旅游规划存在的问题,结合

关于对县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

关于对县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 刚刚闭幕的县委全会和县人代会提出了“20**年是全县的旅游突破年”,**旅游业的发展再次被提上一个新的高度,这也将是今后全县的一项重点工作。 旅游业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已经和汽车业、石油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被誉为“永远的朝阳产业”、“永远的环保绿色产业”、“国民经济提升的催化剂”。旅游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创造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据统计,与旅游相关的行业、部门已超过110个,旅游消费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和铁路客运业的贡献率超过80%,对文化娱乐业的贡献率超过50%,对餐饮业和商品零售业的贡献率超过40%。因此,很多地方将旅游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加大了旅游产品开发的力度,国内旅游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景象,竞争愈来愈激烈。但国内旅游产业整体水平较低,正处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可以说,要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分得“一杯羹”,机遇与挑战并存,前景和难度同在。 有人说:滇东北无旅游。虽很笼统,但从全省来看,旅游业已成为全省的支柱性产业。横向比较,昭通市的旅游业发展,与滇西黄金旅游地“第一军团”相比,仍属于“欠发达”地区,还属于“藏在深闺无人知”。目前,**县位于全市旅游产业发展的靠后位置,处于“创业”阶段。

**的旅游开发思路提出较早,但起步较晚,至今尚未形成规模。1986年,国家将旅游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就曾有人 提出开发**旅游,受认识和经济基础不足的制约,未能引起重视。19**,**化厂曾计划在**山建职工疗养地,但因故未搭成协议,这算是** 发展旅游的起步。1994年、1995年各乡镇纷纷推出自己的旅游项目,县文体部门对**森林资源、**九老洞溶洞、铜厂**瀑布等旅游资源进行了考察和论证,旅游发展成为当时**的热点话题。到1997年县内 个体户首次对**山、二十四岗进行旅游投资,开设餐旅、休闲、娱乐项目,**旅游业开发正式进入实质性阶段。xx年,县委十届二次全 会提出建设“绿色经济强县、湖滨生态旅游县、文明幸福小康县”的奋斗目标,首次将旅游发展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同年12月,成立**县旅游局。xx年,启动**县旅游规划编制工作。众所周知, 受交通不便、移民工作等因素影响,**县旅游业发展进程缓慢。 去年县委**届七次全会提出了“1245”发展思路;刚刚闭幕的 县委全会,又将今年确定为“旅游突破年”。围绕旅游发展战略定位,从去年开始,全县旅游业发展全面提速,进入了快车道,如县城绿化亮化、公路沿线房屋量化、面山绿化等项目快速推进,围绕旅游要素培植做了大量的工作。今年,将立足“水上游、城中看、山上玩、乡村吃”的思路,加快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筹办“两赛一节”(龙舟、垂钓两大赛事和美食节)活动,大力发展水上娱乐项目和乡村旅游。

世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趋势及启迪

关键词:世界;旅游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启示 旅游业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发展成为超过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的世界第一大产业,也是世界经济中持续高速稳定增长的重要战略性、支柱性、综合性产业。当今,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世界旅游业更是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2011年3月3日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发布的《2011-2021旅游业经济影响报告》认为,尽管目前世界经济增长遇到了很多挑战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但旅游业却一直是增长速度最快的部门之一,而且成为推动经济和就业增长的主要力量。预计未来10年里,世界旅游业对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每年将达到%,总额为万亿美元,并创造6500万个就业机会。准确把握世界及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特点和主流趋势,对于我国确立旅游业发展战略,提升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由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的迈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世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过去60年来,世界旅游业发展一直长盛不衰,期间虽然也有波动,但总体上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推动世界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有三个:一是各国经济快速增长及与其相关的国民收入稳步提高,使人们有能力支付价格不菲的旅游旅行费用。比如,目前在欧洲,一个月收入4,000~6,000欧元的中等收入家庭,可非常容易地到亚洲、非洲旅行。每人每次旅行的平均费用大约为2,000欧元,比月收入还低。现在欧美有些家庭每年的出境旅游已成为习惯。二是交通运输技术的巨大进步,使长途旅行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大大缩短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距离,使“地球村”的理念成为现实。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宽体喷气式飞机的发明、家用小汽车的普及和高速铁路的广泛运用。三是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和人权、民生状况的不断改善,使人们可以有大量的闲暇时间用于旅游旅行。以发达国家中每周工时最短、一年带薪假期最长的国家法国为例,从1919年起每周法定劳动时间为48小时,1936年起减为40小时,2000年起实行每周35 小时工作制;除了每年法定的节假日,一年带薪假期1936年是两周,1956年增加到3周,1968年4周,1981年起增加到5周。也就是说,法国人每年大约有

云南旅游业运行现状分析

云南旅游业运行现状分析 (一)国内旅游市场 1、国内旅游市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15年,全省共接待国内旅游者32343.95万人次,同比增长15.04%,其中过夜游客17430.55万人次,同比增长14.20%;一日游游客14913.40万人次,同比增长16.25%。从各月接待情况看,1至12月云南省每个月平均接待国内旅客达2695.33万人次,与2014年相比增长15.03%。 2、国内旅游者客源结构合理。一是省外游客仍是云南省主要的客源市场。2015年,省外游客占全省接待总量的57.57%,与2014年同期相比,增长1.32个百分点。云南周边地区、沿海及东部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份仍是云南省最大的国内客源市场,其中四川、重庆和贵州居云南省国内市场的前三位,接待量分别占所有游客的7.20%、4.05%和3.28%,四川游客增幅最大,增长1.52个百分点。同时,山西、陕西和宁夏等中、西部省(区)入滇游客所占比重均有所提高,说明随着云南省旅游产品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市场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强,省外游客的来源地更加趋于多样化,进而推动云南省国内旅游市场结构更加的多元化。二是省内客源市场进一步壮大。2015年本省居民占国内游客总量的42.43%,其中经济较发达的昆明游客最多,占所有游客的11.27%。同时,曲靖、红河、玉溪等7个州市占全省国内市场的比重均超过1.7%,进一步增强了云南省国内旅游市场发展的后劲,其中曲靖游客比重达4.84%,居省内客源市场的第二位,红河、玉溪市游客分别占4.57%、4.43%,紧随其后。三是非城镇居民游客比重进一步提高。伴随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扶持,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非城镇居民开始由物质提高转变为精神层面的提高,2015年非城镇居民游客所占比重提升了8.12个百分点,达27.58%。 3、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云南旅游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指出,2015年云南省各州市国内旅游市场发展良好。昆明、大理、丽江等传统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接待国内旅客均超过了2800万人次,同比增长均在10%以上,其中昆明接待国内游客6796.91万人次,位居全省第一,丽江增长15.07%。西双版纳、迪庆、红河、德宏、保山等热点旅游地区同比增幅均在15%以上,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其中红河接待国内游客居全省第四位,达2563.99万人次,同比增长21.45%。此外,玉溪凭借位于滇中经济圈和良好的交通优势,接待游客达2309.57万人次,同比增长13.77%,居全省第五位。与此同时,楚雄、昭通、普洱、怒江、临沧、文山等新兴的温热旅游地区实现了快速增长,其中临沧市接待国内游客781.33万人次,同比增长高达36.4%。 (二)节假日旅游继续成为云南省旅游市场发展的强劲增长点 1、“黄金周”假日旅游带动作用明显。2015年“春节”黄金周全省共接待游客1265.08万人次,同比增长10.38%,占当月接待国内旅客总量的40.27%;“国庆”黄金周,全省共接待游客1163.01万人次,同比增长9.34%,占当月接待国内旅客总量的37.90%。 2、小长假短线游成为云南省旅游市场增长的拉动点。2015年“元旦节”小长假接待旅客298.47万人次,占当月接待国内旅客总量的15.04%;“清明节”小长假,全省共接待游客323.13万人次,占当月接待国内旅客总量的12.25%;“五一”小长假接待旅客469.32万人次,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新稿)

文化旅游工作汇报 近年来,在上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文化部门积极探索文化旅游工作发展之路,积极找准文化旅游工作发展的突破口,为文化旅游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彰显文化发展特色,取得了全面发展。 一、文化旅游工作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建县以来,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10年来,彭阳县文化旅游业始终坚持以改善基础条件为切入点,切实加强行业管理,文化旅游工作从起步到发展,从单一到繁荣,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目前,全县建成了县文化广播电视综合大楼、宣传文化中心(文化馆)、图书馆、文物管理所、文化艺术中心等办公楼和栖凤山公园、怡园广场、茹河生态文化园、皇甫谧文化广场、乔家渠民俗风情园暨毛泽东长征宿营地等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和旅游景点。全县建成1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3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156个农家书屋,28个村级文化室,27个农民文艺队,41个农民文化中心户;17个旅游景点。现有各类文物遗址294处,其中国保单位1处,区保单位7处,县保单位70处,有馆藏文物5200余件,已鉴定的国家一级文物9件,二、三级文物726件,是全区

典型的文物大县。又有刺绣、根雕、剪纸等10余门类2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彭阳县旅游业起步较晚,发展相对滞后。2009年,我们组织编制了《彭阳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彭阳县任山河红色文化区详细规划设计方案》和《彭阳县杨万珍生态农业旅游区细规划设计方案》。对彭阳旅游进行了形象定位,即“生态彭阳,花果之乡”。先后编制了《小岔沟毛泽东红军长征宿营地开发项目方案》《杨万珍生态农业旅游区建设方案》《乔家渠民俗风情园建设方案》《彭阳百里香茶园建设方案》《彭阳纸臶画项目方案》《彭阳县泥塑彩绘项目建设方案》等旅游项目方案文本,积极申报,争取旅游建设项目。注册成立了彭阳县盛达旅游开发服务公司、宁夏中铁青年旅行社彭阳分公司。积极筹集资金近80万元,对无量山石窟、古朝那遗址城墙进行了维修保护,筹资380万元,建成了皇甫谧文化广场一期工程。 另外,根据彭阳实际,我们确定了三大主题旅游品牌的开发方向。一是以“长征足迹-彭阳精神”为主题,开发以任山河战场遗址(烈士陵园)、毛泽东小岔沟和乔家渠长征宿营地等为重点的红色旅游项目;二是以“历史天空-文化之乡”为主题,开发以战国秦长城、皇甫谧故里(朝那古城)、无量山石窟和旧石器遗址等为重点的人文旅游项目;三是以“清

对泰宁县旅游业发展的几点思考(精)教学教材

加快提升和突破,把泰宁发展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对泰宁县旅游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郑剑波 目前,旅游业已成为中国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现代旅游业不仅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共同发展,扩大劳动就业和消费需求,还可以塑造地区品牌形象和扩大对外影响力,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优化经济结构极具潜力的切入点。近几年来,泰宁旅游业取得了惊人的发展速度和骄人的发展成就,但是作为新兴旅游区,泰宁与其他国内知名旅游区相比,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泰宁旅游还存在旅游市场发育不成熟、旅游要素发展不平衡、旅游从业队伍良莠不齐、景区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要把泰宁发展成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就必须立足提升,着眼突破,加快产业升级转型,切实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一、立足提升,加快产业升级转型 泰宁旅游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如今又面临新的发展时期,如何在取得世界级品牌之后,把它真正打造成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提升: 1、要提升品牌,加快由省内知名旅游区向全国知名旅游区转变。近两年来,泰宁的知名度在显著提高,但不可否认它仍是个区域性品牌,远未达到全国知名的程度,市场的响应力也不够强。为打造全国知名品牌,让更多的游客了解泰宁、认可泰宁、向往泰宁,要从四个方面提升品牌:一是争创全国5A级旅游区。泰宁要对照5A标准,精心组织,扎实创建,努力完善各项硬件、软件,做好特色项目的开发、建设工作,争取完成省级初验和国家验收,获取5A级旅游区这张名片。二是积极参与“中国丹霞地貌” 联合申报“世遗”。泰宁要按照联合申报要求,积极做好入选国家遗产、文本编写、申报区划定、环境整治等工作。要把“申遗”过程作为宣传炒作泰宁的过程,实现申报与宣传双赢,推动泰宁跻身中国顶级旅游区行列。三是策划举办有影响力的节庆活动。要及早策划、精心运作、强力造势,着力举办好《大金湖风光》邮票发行宣传、纪念南宋状元邹应龙诞辰835 周年、第22届全国旅游地学等主题活动。各活动要做大规模、做大声势、做大影响,引起市场的强烈关注并诱导形成旅游消费,并逐步形成自己特色的节庆。四是加强品牌传播。一方面,要在主攻强势主流媒体,以中央级、港澳和重点目标市场的电视、报刊、网络为投放对象,扩大宣传受众面。除继续长年投放央视《请您欣赏》外,还要努力打开《中国旅游报》、《风景名胜》等主流旅游报刊的宣传局面,进军上海、杭州、长沙、武汉、南昌等都市频道旅游栏目,加强对外宣传网站建设,链接国内知名旅游网站,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宣传,从而多平台联动,多手段组合,强力宣传

云南旅游产业现状及简单分析

云南旅游产业现状及简单分析 班级:工商132 姓名:杨俊皓 学号:13071227

云南旅游产业现状及简单分析 摘要:运用直接劳动报酬系数/完全消耗系数/产业影响力系数/产业感应度系数的定量指标及产业集群分类特点/波特钻石模型的定性指标分析云南的旅游产业发展状况,为云南“意义大、动力大、市场大、效能大、关联度大、包容度大”的“大旅游”产业目标,及从“旅游大省”到“旅游强省”的转变做简单分析和建议。 关键词:云南旅游产业增长 在总体的社会经济中,某一经济活动能否被界定为具有产业性质,主要应视该经济活动是否能形成业务链或业务体系,如果某项经济活动只是有一两项经济活动构成,一般是不能称之为产业的。因而产业具有三个特点:(1)产业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2)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3)产业是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旅游作为一个完整的经济活动被经营,具备成为产业的条件,它由旅游资源、旅游餐饮、旅游住宿、旅游娱乐、旅游文化活动、旅游贸易活动以及旅游自身派生的旅游交通、旅游信息等构成,这些活动不能单独的抽离出来形成一项产业,但这些业务的集合,构成业务链或业务体系,就形成了旅游产业,即旅游产业是一种由与旅游活动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多重业务构成,主要以非物质生产性的经济活动向旅游需求者提供服务的部门。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产业发展非常迅速,旅游业已经成为全国经济的新增长点之一,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促进作用和关联作用也日益突出。中国旅游业的综合实力在 21 世纪初已经居世界第五,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中国在2020 年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出境旅游国,入境旅游收入可能达到635 亿美元,占 GDP 约 8%。作为中国旅游大省,云南旅游产业的发展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现已是云南省的支柱产业之一。旅游业作为云南省重要的经济产业,对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日益显著,从 2005年到2015年,云南省旅游业增加值由203.1亿元上升到3000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 GDP的比重从5.87%上升到6.4%。云南正在由旅游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和中国一流、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的方向跨进。那么作为国民经济动力的旅游

发展旅游业的思考与建议论文

对发展我国旅游业的思考 与对策建议

对我国旅游业的思考与对策建议 专业学生学号 关键词:发展回顾主要问题对策建议 一、导言 旅游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对促进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我国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资源的优势逐渐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中国旅游业得到迅猛的发展,30多年来,中国旅游业在接待人数、外汇收入、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资源的开放与保护、旅游队伍建设等各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旅游消费的需求进一步上升,旅游业在国民经济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同时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也日益显现。中国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占重要地位的支柱产业。 二、我国旅游业发展回顾 (一)从“事业型”到“产业型”的转变 我国旅游业发展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举世瞩目。1978年转换机制,发展产业型旅游业。1984年中央提出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齐上、自力更生与利用外资一齐上的旅游建设方针,揭开了全方位发展旅游产业的序幕。1986年国务院决定将旅游业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正式确立其国民经济地位。1992年中央明确提出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中的重点产业,之后,中共中央提出的《关于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建议》,旅游业被列为第三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序列的第一位。此后,国家计委把旅游项目列入国债项目,铁路部门及时开行了数百列旅游专列。中央和国务院的支持为旅游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发展阶段来看,1980年以前,旅游产业总体

发展特色产业助推昭通市跨越式发展

发展特色产业助推昭通市跨越式发展 张檀朋 (云南省昭通市彝良驰宏矿业有限公司,云南彝良 657600) 摘要:昭通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地处川、滇、黔三省结合部,是一个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迈向十三五的过程中,昭通经济的发展在面临更多机遇的同时必将遭遇更大的挑战。根据市场需求,依托当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努力把昭通建设成为云南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的重要门户、云南次级交通枢纽、中国内地连接南亚和东南亚的双向大走廊,推动昭通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谱写好中国梦昭通篇章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昭通地区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特色产业 1昭通市经济发展背景及现状: 昭通市是云南省东北部的一个贫困落后地区,下辖 1 区 10 县,多山地,交通闭塞,经济发展相当落后,昭通地区的昭阳区、鲁甸县、巧家县、盐津县、大关县、永善县、威信县、绥江县、彝良县、镇雄县等被列为国家级贫困扶贫县。尽管国家实施扶贫开发以来,昭通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全市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条件不断改善,2013年度:人均生产总值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47%、全国平均水平(41907)的28%。人均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26%。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昭通为8200元,仅为全省平均水平(19200)的43%、全国平均水平(25548)的35%。从总体来看全市农村贫困面依然很大,贫困程度依然很深。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以及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调整特别是一带一路及西部大发战略的实施,为昭通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大环境。 要想使昭通尽快富起来必须依靠昭通全体人民的力量,面向市场,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寻求适合当地的发展致富之路。近几年,昭通地区切实抓住国家投资重点向中西部转移和一带一路等重大历史机遇,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不断加大。通过几年的努力昭通的产业实践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且涌现出一批初具规模的大中型企业,如巧家糖厂、彝良氮肥厂、地区电力公司、云天化股份公司、昭通烟厂、彝良驰宏矿业有限公司等。除昭通烟厂,云天化股份公司、彝良驰宏矿业有限公司外,其他产业的规模还比较小,带动农户致富的面不够大;生产布局的方向不够明确;在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利益分配上,农户往往处于劣势地位;由于农民在农业生产上缺乏应有的指导和帮助,其产品质量科技含量低、产品质量上不去、不适应市场需求、农产品价格低以及农业生产物资近几年不断上涨等因素使得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不高。同时政府各级各部门对此缺乏系统的研究,没有按照特色产业发展规律和要求办事,在制度和管理方面没有投入足够的关注和做好相应的配套工作,结果导致产业结构欠佳,发展后劲不足。这种情况不利于昭通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实现昭通人民脱贫致富,更不利于昭通经济健康稳步的发展。 2昭通市的特色产业发展方向和目标 特色产业就是要以“特”制胜的产业。是一国或区域范围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积淀、成型的一种或几种特有的资源、文化、技术、管理、环境、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从而形成的具有本国或本地区特色

对X县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及建议

对X县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及建议 近年来,随着我县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旅游已成为居民日常休闲娱乐的一大生活方式,如何发展我县的旅游产业,促进XX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是值的我们思考的重要问题。现就我县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现状及存在问题做简要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 一、优势和机遇 XX不仅拥有发展旅游产业的独特区位优势,而且适逢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一)交通区位优势 XX县位于XX省最北端,秦晋蒙三省(区)交界的黄河“金三角”地带,东与山西省河曲县、保德县隔河相望,北与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接壤,西南与神木县毗邻,素有“鸡鸣闻三省”之称。是全国文明县城和省级平安县、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城市。XX交通便捷畅通,神(木)-朔(州)、准(旗)-神(木)、准(旗)-朔(州)铁路穿境而过,神府、府店、府准、野大、边府等干线公路与周边地区路网衔接,大石一级等一批由地方投资兴建的高等级公路建成通车,交通网络四通八达。 (二)生态环境优势 XX县发展旅游产业具备很好的生态环境优势和条件。今年开通的沿黄公路,北起XX县墙头农业园区,墙头四面环山,土地平坦,怀抱黄河,万绿成荫,“天下黄河富宁夏,XX黄河富墙头”这里农业条件得天独厚,交通水运十分便利,自然景观独特奇异,人文历史纯后悠久,园区内无任何工矿企业,环境优美,山清水秀,空气

清新,其中黄河入陕第一湾(龙湾)、莲花辿、紫城寨、万里明长城起点等乡村旅游景点已初现成效。 (三)人文资源优势 XX历史悠久,是XX历史文化名城。早在X多年前就有先民们在这里繁衍生息,西汉时设置富昌县,公元X年(后唐天佑七年)改设XX县,迄今为止已有X多年的历史,是XX市建县最早、历史最长的县之一。XX人杰地灵,历史上涌现出巾帼英雄折赛花、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王嘉胤等英雄人物。XX是革命老区,自从1926年8月建立党的组织以来,这片热土孕育了赵博、高克亭等大批革命志士,留下了抗日英雄马占山光辉的战斗足迹。XX文化底蕴深厚,黄河与长城在这里交汇,黄土文化与草原文化在这里融合,府州古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人台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地方文化丰富多彩。这些人文资源赋予了XX生态旅游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成为XX发展旅游产业的强劲支撑。 (四)政策主导优势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位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已将旅游产业打造为国家经济支柱型产业的目标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调结构、转方式是当前发展的主题。在国家和省、市的政策指引下,XX 确立了旅游业在全县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对XX县旅游发展做出总体规划,成立XX 县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建设领导小组,由县级领导牵头担任组长,按照“政府主导、资金捆绑、渠道不变、各记其功”的原则,建立政府统筹各部门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发改、财政、土地、文化、建设、交通、水利、林业等职能部门和有关镇村,共同规划建设旅游景区,改变过去由文化部门一家单打独斗搞旅游的工作机制。成立由政府控

现代旅游业发展趋势分析

现代旅游业发展趋势分析 全国“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推动科学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着力加快旅游业发展方式转变,提升旅游产业现代化水平。为了全面理解如何转变、在哪些方面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必须弄明白什么是“旅游产业现代化”,从哪些方面提升旅游产业现代化水平。 现代旅游业是对传统旅游业的继承、创新和提升,但又具有与传统旅游业所没有的新特征、新业态、新功能。现代旅游业的主要特征是:一、旅游资源。二、旅游产品。三、客源市场。四、科技支撑。五、旅游企业。六、产业队伍。七、产业形态。八、与自然环境关系。九、产业功能。十、国际合作。虽然现代旅游业比之传统旅游业有着如此多的优点,但是随着世界经济不断发展,和平环境也日益稳定,生态旅游提上日程,可持续旅游越来越受到关注,旅游理念也从“人类中心论”转变为“生态中心论”。并且现在人们旅游的自主性占据着人们旅游心态的大半,各类自驾游等陈处不穷。种种这些,让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也变得多种多样。 总得来说有以下几种趋势:1、旅游多样化、大众化趋势。2、文化性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3、形式与内容的多元化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主旋律。4、旅游服务逐渐向人性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5、旅游业科技化趋势日益突出。这几种趋势都有着各自的特色、优点,但必须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这里所分析的是“形式与内容的多元化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主旋律”。作为旅游业发展的主旋律,它需要从两个方面分析。第一就是从形式,第二就是内容。因为在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们主要以游览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为目标。但随着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观山看水”,而更多地是要求在旅游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和体验生活。人们旅游需求的多层次发展势必迫使旅游业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均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形式上:(1)自助游等旅游形式将越来越普遍。自助游有这么几个形式: 1.完全自助游:不需要旅行社参与,但所有行程、票务、食宿都需要自行安排; 2.不完全的自助游,最为常见:只是借助旅行社或一些专业的旅游预定组织(如携程、希尔顿预定中心等)进行订住宿、交通票和门票,其他的则可以自行安排也可以有选择地找旅行社帮忙。 3.参加一些自助游团体,如车友会之类的。这类形式是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众多旅游者越来越不满足多年一贯制的观光旅游,而希望能够在旅游中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积极的探索、参与和休息,人们将更加重视精神疲劳的消除。人们消费是为了实现自我爱好,为了自由娱乐,表现丰富的感情等。传统的观光、娱乐等旅游方式已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旅游方式朝着个性化、多样化、文化化的方向发展,各种内容丰富、新颖独特的旅游方式和旅游项目将应运而生。(2)体验式旅游方式将得到进一步发展。体验式旅游是一种预先设计并组织的、游客需要主动投入时间和精力参与的,对环境影响小、附加值高的旅游方式,游客通过与旅游产品间的互动,获得畅爽旅游体验,实现自我价值。是一种以追求心

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现状swot分析

二、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状况SWOT分析 对西双版纳旅游业的自身状况和外部环境进行SWOT分析,即分析西双版纳旅游业面临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有助于政府部门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正确的旅游业发展战略。 (一)优势分析 1.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西双版纳有许多特有种群和古老的孑遗动物,被国家列为一级保护对象的有亚洲象、懒猴、长臂猿、云豹、野牛、赤颈鹤、犀牛等10种,二、三级保护动物30多种,未列入保护的上万种。所拥有的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和淡水鱼种类分别是全国已知种类的13.6%、15.6%、34.3%、18.9%和11.8%。西双版纳有地球北回归线上保存完好的一片原始热带雨林。原始森林面积大,其中以热带雨林为主。境内高等植物种类占全国的1/7,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52种。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曾将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评为中国最美的森林之一。云南省被称为我国的“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西双版纳则被誉为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皇冠上的明珠”。 2.立体的气候资源 西双版纳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其独特的气候条件——既不受寒潮直接威胁,也不受台风袭击。年温差小。日温差大,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干湿分明而四季不明显,年平均气温在21℃,最冷的1月的平均气温是16℃。降水丰富,在1200—2400mm之间,雨量多在5—10月,具有“长夏无冬、一雨成秋”的特点。所以,反季节旅游资源占据极大优势,故西双版纳成为了很多人冬天避寒的圣地。 3.独特的民族风情 西双版纳民族文化艺术、节日、宗教活动色彩斑斓。傣族主要的节日有泼水节、开门节和关门节。此外。傣族和其它民族的婚姻、生活等习俗,傣族的艺术壁画、神话传说、音乐、舞蹈(孔雀舞、象脚鼓舞)等,都独具特色,很有魅力。另外,西双版纳还居住着14种少数民族。比如,西双版纳独有的基诺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哈尼族、布朗族等),其独具风格的民族风俗也十分绚丽。 4.当地的佛教文化 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村中几乎有寨必有缅寺,佛教文化已经很好地融合到傣族文化当中,以景洪市为中心的西双版纳州的建筑风格都深刻体现着佛教文化与傣族文化的巧妙融合。2007年中国最大的南传上部座佛教寺院在西双版纳景洪曼弄枫落成。这为弘扬传统傣族文化。增加西双版纳新亮点发挥了新的品牌效应——“佛在西双版纳,福在西双版纳”。 5.普洱茶文化 西双版纳是普洱茶的最大生产地区,著名的普洱茶六大茶山均在西双版纳境内,而且中国茶城坐落于普洱市,加之傣族传统的贝叶文化和古老的普洱茶文化,所以,茶马古道和澜沧江使得西双版纳与普洱市、临沧市的地域文化秉承相连,为三个地区能形成建立西双版纳——普洱——临沧旅游地区的旅游产业价值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6.区位优势 西双版纳与缅甸、老挝接壤,与泰国的优势距离、澜沧江——湄公河的丰富

旅游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pdf

一、引言 旅游业是指集交通、游览、住宿、等多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近三十多年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上升,旅游产业蓬勃发展起来。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中心城市,由于地理位置,文化历史发展的特殊性故而形成了诸多特色旅游文化景点。从2014年的统计数据上来看,无论是国内旅游人数,还是人均旅游消费增加值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当然,也存在着旅游业服务功能不健全,产业链不完善,石油生产对旅游开发产生不利影响等问题。本文通过对近几年的东营市旅游发展理论的梳理,旨在深入的分析东营市的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与阻力,并未东营市旅游产业在今后的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二、东营市旅游资源基本情况介绍 东营市的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石油工业旅游资源、古齐文化旅游资源。其中,尤以石油工业和湿地生态这两种旅游资源最为典型,具有特殊性和不可再生性。东营市位于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驻地。经过多年的石油开发,胜利油田已形成了蔚为壮观的石油工业景观。林立的井架,海上钻井平台,四通八达的油气管道,还有著名的孤东围海大堤和石油工人新村。由于东营市位于黄河入海口处,所以这里拥有独特的湿地景观。在这有以槐林为主的面积达100平方公里的国家级森林公园、面积达820平方公里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1620平方公里的新生地和滨海湿地,这些自然景观既具有极大地观光价值。另外,丰富的鸟类资源,多种多样的植物资源,都是东营不可多得的自然旅游风光。东营市的历史文化资源主要集中在广饶和利津两县。这里曾是古齐文化和黄河文化的汇聚与交融地,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后世遗存下许多宝贵的文物古迹和人文典故。主要古迹有傅家遗址、柏寝台、汉八博士墓、倪宽墓、孙武祠等。 三、东营市旅游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 目前来看,关于东营市的旅游产业研究数量较少,深度不大,主要还是停留在对东营市旅游产业现状分析以及对策方面,还未形成针对像东营市这样历史文化资源浅薄,自然旅游资源开发不完善的石油城市的相关旅游理论。 (一)东营市旅游产业面临的问题 1、东营市面临主要旅游产业问题是基本类型资源较少,旅游资源趋于同质化。这主要表现在自然景观资源所占比例较小,仅占有22%,而人文旅游资源数量就占到了78%,大多数人文旅游资源为现代城市文化景观。而且少数的历史文化遗物、遗迹也破损严重,旅游价值不高。湿地等自然景观资源是东营市旅游业的特色,品质较高,具有特殊性,但也具有脆弱性和易破坏性的特点。所以在旅游产业方面东营市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相对丰度不足。 2、打造品牌形象意识不足,缺少亮点旅游产品和旅游品牌。对旅游产业市场的认识也不足,没有良好的旅游业发展规划,同时也缺少相关人才。例如,在对孙子故里的宣传和开发方面不够重视,导致资源品牌建设严重滞后。除此之外,也缺乏完善的旅游业要素配套。 3、石油城市转型困难。石油已经成为了东营市的支柱产业。这就面临着开发与保护双重的难题,既有进行油气的开发,旅游资源的开发,又面临自然生态脆弱,科技、人才、资金短缺的现状,所以东营市很难在短时间内迅速的发展旅游业。 (二)解决东营市旅游产业问题的相关对策 1、加快公共设施的建设,强化城市旅游功能。到打造典范的文化旅游城市,构建便利的旅游交通线路,加强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开通旅游资讯服务体系,完善旅游接待与售后服务。丰富东营市的旅游商品种类,开发传统工艺制作的品牌。 2、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将具有东营自主品牌的旅游产业包装好。例如,对孙子故里文化的开发,就可以将孙子的“兵圣”文化与故里的历史文化景观很好地结合,类似“广饶孙子文化节”的举办就起到了提高知名度的作用,在电视台投放广告也对其旅游形象的塑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通过活动和广告是引起媒体和消费人群的关注是到打造自主品牌的好方法。 3、开发与保护并重。东营市的自然旅游资源十分脆弱,所以在推进旅游产业升级的过程中,一定要十分的注意对自然景观的开发与保护,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石油工业发展与自然生态观光的平衡。政府应出台一些与保护自然景观相关的法律法规,尤其是针对湿地的。对破坏自然景观的个人或集体予以严惩。同时也要规范游客的行为,加强景区管理和必要设施的建设。 四、结论 总的来说,东营市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旅游环境相对恶劣,旅游业基础相对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自主的旅游品牌,也存在着旅游资源使用不合理,旅游环境受到污染等问题。本文仅仅选取与东营市旅游发展理论相关的一部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强化城市旅游功能,打造自主旅游品牌,旅游开发与保护并行的对策,希望该建议能对今后东营市旅游业发展有所帮助。 作者:孙婷婷 马庆景 单位: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文法与经济管理学院

昭通苹果产业发展战略的研究

2012年度红河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昭通苹果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院-系: 专业: 年级: 学生姓名:马关雄 学号: 导师及职称: 日期:

2012Annual Graduation Thesis (Project) of the College Undergraduate ZhaoTong Apple Industry Development Strategy Research Department: Business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Business College Major: Grade: Student’s Name:Ma GuanXiong Student No.: Tutor: Finished by

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马关雄日期: 毕业论文(设计)授权使用说明 本论文(设计)作者完全了解红河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论文(设计)并向相关部门送交论文(设计)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论文(设计)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设计)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的论文(设计)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马关雄日期:

_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答辩小组)成员名单 姓名职称单位备注 红河学院 红河学院 红河学院 红河学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