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乡土地理课程开发现状及对策建议

乡土地理课程开发现状及对策建议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课堂教育是实施现代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而课程是进行课堂教学的灵魂,课堂教学实施的好坏或者课程实施的质量是衡量学校甚至衡量教育部门教育实力的核心。课程资源作为课程教学实施的载体,在课堂教学中担任重要的角色。特别在当今社会中,不论是科技、经济还是知识都在飞速的发展,而世界各国的竞争也越来越多的表现为人才的竞争,为此世界各国针对教育问题掀起了改革的狂潮,以期提高自己国家国民的整体素质。我国在这么一个大背景之下,也倡导和实施课程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也被视为一个崭新的课题。
地理课程资源是课程资源中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学科特殊性,内容表现得更加丰富,比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教学而言具有重大意义,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帮助学生主动认识周围环境,这个过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同时能够增强学生热爱国家、家乡的情感。
对此,我国的教育部门针对初中地理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2001年、2003年和2010年分别颁布了不同的内容纲要,在这一系列文件纲要中均对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明确的要求,如《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年颁布)中提出:“要丰富地理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就要充分的开发利用地理课程资源”。《全日制普通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颁布)中也有所体现:“要合理的开发利用校内外地理课程资源学校教育与社会各界就要不断加强沟通与联系,寻求多各方面的合作”,并且在这一文件中也明确提出:“只有构建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以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为教育出发点才能够全面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而这样也才能反映地理这门学科的发展特点和适应社会生产和生活需要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 ) 》(2010年颁布)中也要求:“学校必须开展拓展性和实践性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修课程,从多方面来进行教育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为社会服务的功能”。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地理新课改的已在我国全面展开,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建设的提出是本轮地理新课改的一个重要亮点,因此,高度重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就显得尤为必要,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建设必将对促进地理课程改革发挥重要作用[ ]。
1.2研究意义
一、培养家国情怀乡土地理教学目的是“认识家乡的地理环境、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地理实践

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符合 21 世纪培养合格公民,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更易让学生在认知周围社区、地方、国家的地理特征基础上,树立国家认同感,培养家国情怀。
二、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 学生通过乡土地理的学习,切身感受到家乡山水的美丽、人民的勤劳和翻天覆地的变化,激发其树立改造家乡、建设家乡的崇高志向【2】。
三、丰富学校地理课程 乡土地理课程由于地域性强、生活化、实践化特征显著,成为校本课程的重要载体。乡土课程的开发对于学校进行多元化课程开发、精细化课程管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对学校提升办学水平、创建特色学校起到积极推进作用。
四、促进教师自我成长 乡土地理课程的开发利于教师提高自主专业发展意识、提升专业素养,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
五、提高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乡土地理课程从学生土生土长的环境角度研究周围环境对自己生产、生活的影响,以及人类行为对环境的作用,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乡土地理本身就是本土自然、人文等诸多要素的综合体,在对乡土现象、问题的分析中,让学生学会从多个维度分析,认识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制约的关系,从而较全面的认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通过乡土地理的探究、考察等活动,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在实践中落实核心素养,促进其观察、分析能力的提高和合作参与、创新实践能力的养成[]。
1.3研究现状
1.3.1国外研究现状
关于乡土地理教育的现状,国外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设计地理课程时强调学生学习地理要求从乡土地理开始,要求学生学习家长的地理知识。同时他还推断出:不重视或不实施乡土地理教育,无法完成地理教育的根本任务。18世纪,瑞士教育家Pestaoozzi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地理课程的学习要引导学生由近及远,从直接观察周围的地理事物到形成复杂的地理表象。近代地理学的创始人李特尔(Karlritter)从他自己的亲身经历中坚信了乡土地理教育和研究是一个地理学家成才不可缺少的环节。日本在普通教育中也非常重视乡土地理教育,如专门编写乡土地理的教材;利用节假日野外登山、露营等。Dan Hermann认为地理课堂教学应该就地取材,为学生列举一些来自乡土的地理教学案例,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培养学生理解地理概念和地理问题的能力。Fredric A. Ritter,Salvatore J. Natoli提出应该把当地社区作为地理教师的教科书,倡导教师在进行工业地理、国家地理等地理课程讲授时适当融入一些当地社区的地理元素。Scott A. Brady对美国乡土

地理课程设置做了相应的调查,了解到美国40个州约36%的大专院校都开设了乡土地理课程。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于17世纪末创立了学校地理教育,并将地理作为独立学科列入西欧普通学校课程。从学校地理课程创立至20世纪前半叶,欧洲国家以乡土教学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主要准则。20世纪50年代后,各国地理教育进行了适应于时代的调整,但也保留了传统特点,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这六个国家有一个共通点,就是十分看重乡土地理教育。美国地理课程标准《生活化的地理》明确表达了其教育理念,将所学习的地理知识运用到曰常生活中,学习地理服务生活。
1.3.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的地理教学相较于西方国家是开始的较晚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才把地理课程正式纳入中学教学。上世纪50年代我国教育部颁布了《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肯定了乡土地理的重要性,同时还要求高一高二的学生到本地的相关生产场所进行参观。60年代初颁布的中小学地理课程大纲又对地理教学的时长和内容都做出了详细规定,要求教师在讲解中国地理知识的同时还要向学生介绍当地的地理情况,对于乡土地理的教学内容没有统一的教材,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安排。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教学理念的革新也在不断地更新完善。本世纪初,我国教育部制订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该课标提出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学生必须要全面发展,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乡土地理教育是实现该目标的有效途径。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根据当地情况编纂了各具特色的乡土地理丛书,如《天津地理》、《台湾地理》、《上海地理》等。如今,乡土地理己成为中学地理教学必要的组成部分,其实用性得到了很多地理老师的认可,愈来愈多的高中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乡土地理案例。实验证明,在讲授地理理论知识时使用乡土地理案例,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胡高娟选取了我国最早开始新课程改革的地区——深圳,以初中地理教师为对象,调查教师对有关概念、理论、利用方面情况和条件性课程资源的配置,提出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策略:“提高教师课程资源开发技能”、“完善考核制度”、“把乡土内容融入课堂教学”、“开展丰富的乡土地理活动”。课程是一个不断建设的过程,当下,乡土地理课程迫切需要重新审视课程开发的初衷,顺应新时期中学课程改革的方向,继续用系统的、科学的理论来指

导和武装,形成完善的、操作性强的开发模式,进一步提高开发的规范性和时效性。
2 相关概念及理论
2.1乡土地理的定义
乡土地理,在《地理学辞典》中有这样的解释:“指一种小范围的综合地理。主要研究本乡的自然地理环境及本地的经济和文化活动的地理分布,并阐明其相互间的联系和作用,内容包括本乡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本乡河、湖、土壤、植被的特征及其相互联系;各种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改造自然的成就以及当地的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名胜古迹和人民生活情况等”
1978年原教育部颁布的教学大纲中把乡土地理的范围规定为:一般包括本省(直辖市、自治区)地理和本县地理;原国家教委1986年颁布的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和2000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地理教学大纲中规定:“乡土地理是指县一级行政区,但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以讲授本省地理,或者本地区(地级市)地理”。
2.2教育理论
2.2.1赞科夫教学与发展
赞可夫认为教育科学应重视对儿童成长过程的研究,了解儿童的心理是提高教育效果的前提条件,因此应把实验心理学和心理分析的方法弓入教育学研究中。他指出,教育学研究的任务之一是揭示学生掌握知识和心理发展的过程,并以此为依据来安排教学、教育工作,建立-种新的教学体系,以求达到此较高的教育效果,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
2.2.2布鲁纳的《教育过程》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教学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刺激--反应之间联结的形成或行为习惯的加强或改变,而是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认知结构)的形成或改组。教学就是促进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或改组。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布鲁纳认为教学理论必须考虑三件事:学生的本性、知识的本质、知识获得过程的性质。①动机原则:教师要利用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学习愿望,激发学生参与探究活动,以促进儿童智慧的发展。②结构原则:既要选择适当的知识结构,又要选择适合于学生认知结构的教学方式,使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结构相匹配,促进学生学习。③序列原则: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动机状态、知识背景等现状选择最佳顺序呈现教学内容。④强化原则:恰当提供强化,以便让学生适时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
3 天水市初中乡土地理教学现状的调查
3.1天水市初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现状问卷调查
3.1.1调查设计
本次调查设计的目的是对当前天水市范围内部分公立中学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和应用现状作出调查分析,调查问卷的调查对象为初中九年级学生和地理教师,调查内容主要针对学生对家乡的地理方面知识的了解和

喜好程度,探究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阻力在哪里。
问卷调查法,选取天水市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初中进行调查,对天水市秦州区初中阶段乡土地理教学概况进行调查。于2019年4月份对8所学校的20名地理教师400名八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向教师利用网络采取网络调查问卷的形式。学生问卷采取随机抽取的原则,做到每个班发放25份,回收360份,回收率90%。
3.1.2问卷设置
本问卷设有17个问题,全部为选择题。问卷在借鉴了其它论文的基础L,结合天水市的初中地理教学的特点来制订。问卷包括3部分:第一部分,调查对象的个人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级,学校,教育学历,是否师范院校毕业,教师职称:第二部分,新课程改革以来乡土地理教学使用的洁况;第三部分,天水市乡土地理教学内容体系建立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3.2天水市初中地理教学应用现状问卷调查的结果
3.2.1 教师对初中乡土地理教学的认识
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初中地理教师对乡土地理教学都有所了解的大部分地理教师一般了解乡土地理教学,说明很多老师都非常关心乡土地理教学。新课程标准实施和新教材的使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乡土地理教学的需求比以往都有所增加认为有所增加的占到了75%,这个比例非常高。
表1 教师对初中乡土地理教学认识调查结果表
问题 选项 选项所占百分比(%)
你认为有必要在高中实施乡土地理教学吗? A非常有必要 A 66.7
B有必要 B 25
C无所谓 C 8.3
D没有必要,尤其对高中没有必要 D0
您对乡土地理教学的认识 A非常了解 A13.9
B一般了解 B66.7
C不太了解 C 19.4
D不了解 D0
新课程实施以及新教材的使用,您认为高中地理教学对乡土地理的需求 A大幅度增加 A13.9
B有所增加 B75.0
C没有变化 C11 .1
3.2.2 教师开发与利用乡土地理教学内容的意识
根据当地的地理教学内容主要由天水市初中地理教师发展:81.4%的教师选择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其次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教学成绩占78.2%。初中阶段受高考升学的压力,教师开发和利用乡土地理教学主要目的是激发学习兴趣还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这与国家倡导的素质教育弱化现行的考试成绩有一定的差距。从开发和利用乡土地理教学内容的态度上看,绝大部分教师对乡土地理教学内容的开发和利用上持积极的态度,愿意去开发,但是种种条件的限制,花在开发和研究上的时间非常有限。谁来开发的问题上,多部分教师认为开发是地理专家和地理教师的事情,忽视了学校和上一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发挥的作用。
表2 教师开发利用乡土地理教学内容意识的调查表
问题 选项 所占比例(%)
您认为开发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