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盐酸普鲁卡因半数致死量的测定

盐酸普鲁卡因半数致死量的测定

盐酸普鲁卡因半数致死量的测定
盐酸普鲁卡因半数致死量的测定

药物急性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

【目的】

了解药物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的意义、原理,掌握半数致死量的测定方法和计算过程。

【原理】

LD50是指在一群动物中能使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由于实验动物的抽样误差,药物的致死量对数值大多在50%质反应的上下呈正态分布。在这样的质反应中药物剂量和质反应间呈S型曲线,S型曲线的两端处较平,而在50%质反应处曲线斜率最大,因此这里的药物剂量稍有变动,则动物的死或活的反应出现明显差异,所以测定半数致死量能比较准确地反映药物毒性的大小。

LD50的测定方法很多,例如目测机率单位法、加权机率单位法(Bliss氏法)、寇氏法(Karber氏法)及序贯法等,其中Bliss氏法最常用。此法要求剂量按等比级数排列,每组小鼠数相等(不应太少,一般10-20只),剂量范围接近或等于0%-100%死亡率之间,一般分5-8个剂量组。

【实验材料】

1、动物:小白鼠,体重18-24g,雌、雄各半,实验前禁食12小时,不禁水。

2、药品:盐酸普鲁卡因,苦味酸。

3、器械:小鼠笼,天平,注射器(1mL),电子计算器。

【方法和步骤】

(一)预备实验

1、探索剂量范围:

先找出100%及0%死亡的剂量,此即上下限剂量(Dm及Dn)。方法是先取出小鼠9-12只,每组3只,按估计量(根据经验或文献资料定出)给药,如3只小鼠全死则降低剂量一半,如全不死则增加剂量一倍,如部分死亡,则按2:1的比例向上、向下调整剂量,由此找出上下限剂量。

2、确定组数,计算各组剂量:

确定组数(G):可根据适宜的组距确定组数,一般分5-8个剂量组。

计算各组剂量:要求各组剂量按等比级数排列,在找出Dm及Dn和确定组数后,可按下列公式求出公比r:

r =(G-1)√D m/D n

再按公比计算各组剂量D1,D2,D3,D4,D5……Dm,其中D1=Dn=最小剂量,D2=D1r; D3=D2r; D4=D3r; D5=D4r; ……DG=DG-1r。r值一般以~之间为宜。

计算举例:已知某药在致死毒性实验中,Dm= mg/kg; Dn= mg/kg, 确定组数G=5,求r及各组剂量。先代入公式求r=,再计算各组剂量D1=Dn= mg/kg, D2==96 mg/kg, 依次计算D3,D4,及DG(D5)分别为120,150, mg/kg。

3、配制等比稀释药液系列,使每只小鼠给药容量相等,一般为 mL/10g。母液浓度C= Dm/等容注射量,如某药的Dm= mg/kg,等容注射量为 mL/10g,则母液浓度C=(mg/kg)/(mL/10g)=%。按此配制母液25mL放入5号小烧杯,即为5号液;从中吸出20 mL 放入4号小烧杯,加水至25mL,即为4号液;再吸出20mL 4号液放入3号杯中,加水至25mL,即为3号液,如此类推,配制出2号液和1号液。

(二)正式实验

1、分组编号:称各小鼠体重,将体重相同小鼠放一笼,分别用苦味酸做好标记。再按确定组数(5组)分层随机分组,使各组平均体重及性别分布尽可能一致,每组一般用小鼠10只(5只雄性,5只雌性)。

2、给药:先计算各体重组小鼠腹腔等容注射药量(10g),取相应的等比稀释药液,给各组小鼠腹腔注射。给药顺序:如分为5组,先按2、

3、4组顺序给药,再根据实验结果决定是向下或向上注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