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远景能源的能源互联网技术

远景能源的能源互联网技术

远景能源的能源互联网技术
远景能源的能源互联网技术

一阵好风刮过风电场,可留下的电量总让你有点失望。不过,你不必再为此困惑和忧伤,远景能源的能源互联网技术或许能让你的心情豁然开朗。

远景能源的追问始于3 年前,这家公司研发的智慧风场Wind os ?操作系统率先在美国能源市场风生水起,目前已有美国Pattern 能源、大西洋电力、Orion 等能源公司使用这款系统,仅在美国它所管理的新能源资产超过1000 万千瓦。

远景能源的追问始于3年前,这家公司研发的智慧风场Wind osTM操作系统率先在美国能源市场风生水起,目前已有美国Pattern能源、大西洋电力、Orion等能源公司使用这款系统,仅在美国它所管理的新能源资产超过1000万千瓦。

在这些美国公司看来,这款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Wind osTM操作系统是一款很酷的互联网产品,不但可以让风电场能量损失的黑洞清晰可见,还彻底解决了推进能量利用率(EBA)管理模式的技术难题。

据远景能源美国休斯顿全球数字能源应用中心智慧风场软件服务总监Tim Hertel介绍,几年前,有欧美风电场运营商提出过这一概念,但由于计算模型的不确定性,这一概念并没有完全落地。这位EDPR的前技术总监坦诚地告诉《风能》,加入远景能源之前,他遇到的难题是不能紧密地把风电场和风机的数字模型结合在一起,但在远景能源他认识了“格林云”——,无论是风电场的实时流场模型,还是风机运行数据,都能算得精准,而且远景能源凭借智能风机、智慧风场、能源互联网信息化领域的雄厚技术与数据积累,已成为全球首家将EBA概念演进为风电场管理模式的公司。

为什么远景能源如此看重EBA,并将其视为改变风电场评价体系的战略性产品?远景能源智慧风场解决方案负责人李恒这样告诉《风能》,“从历史的角度看,在风机故障率较高、利用率较低的风电发展初期,时间利用率对促进风机质量的提升起到过积极作用,但风机进入较高时间利用率的阶段以后,再沿用这样的指标评体系,实际上就进入了一个误区,因为它模糊了好风机与坏风机、好风场与坏风场的差别,从发电量的角度看,它对价值创造的意义已不大,而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能量利用率(EBA)风电场评价体系却能改变这种现状,成为划时代的风电资产管理模式。”

简单地说,EBA是实际发电量和理论发电量的比值,但它是一个非常客观的风电场评价体系。李恒进一步解释,它不仅能衡量风电设备的情况,还能评价风电场运行检修的水平,通过能量损失的分解找到优化的方向,进而提升风电资产的收益,而远景“格林云”是其背后的技术支持。

进一步了解远景能源的能源互联网技术,会看到一个清晰的脉络:这家公司通过大数据产品Data Ocean将所有与风电相关的数据整合成一体,建立了包括风电场、风机、运行、资产收益等数据模型在内的公共信息模型(CIM),并与全球最先进的物联网大数据公司ParStream达成战略合作,在ParStream物联网数据分析平台的助力下,通过Wind osTM操作系统和格林威治TM云平台延伸大数据价值创造的链条。

显然,远景能源以互联网技术定义的EBA体系服务模式,对缩小中国与欧美国家风电场EBA差距是利好消息。Tim Hertel透露,美国风电场的EBA水平要比中国高出20 20%,这是一个不能视而不见的差距,更是需要唤醒的沉睡潜力。

据国家能源局4月2日发布的消息,截至3月末,全国并网风电装机容量10064万千瓦。想像一下,如此巨量的风电场存量资产,如果能提升15%至20%能量利用率,那是何等的惊喜?!“EBA体系的价值不只是能有效挖掘存量资产的潜力,更重要的战略价值在于,它能让这个巨大但却缺乏服务标准的运维市场变得成熟和健康。”远景能源后评估产品总监TimXu这样告诉《风能》。

4月中旬,远景新版EBA评估模块上线,这款被远景称为“大白”的评估模块意在让风电场的“真相”大白。TimXu解释说,对集团公司来说,EBA评估模块能够客观、科学地衡

量不同风电场的能量捕获水平和电量损失水平,以便确立准确的绩效考核指标。值得一提是,从风电场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角度看,EBA评估模块能与前期的投资决策实现“无缝对接”,并为所投资的资产能量效率定标,当资产进入运行后,后期的EBA指标可以有效地为前期的决策以及收益预期保驾护航。具体到风电场运行阶段,EBA评估模块通过人工智能和数据挖掘技术精准计算出各类因素损失的发电量和影响EBA的比重,做到各类损失“真相大白”——即资产运行管理透明化,为未来风电场技改优化建立“诊断档案”,进而帮助业主理性选择资产优化方案以及社会化的资产管理服务。

案例和数据最有说服力。在美国,目前已有Pattern能源等三家能源公司的风电场接入Wind osTM操作系统,在云上基于EBA框架评估风电场的实际运行状况,建立以EBA为核心的资产优化体系,通过大数据挖掘提升资产效益。比如使用远景智慧风场Wind osTM操作系统的美国某风电场,其EBA达到了90%。

Tim Hertel透露,正在使用Wind osTM操作系统的美国新能源公司,也将使用远景能源的格林威治TM云平台,通过与Wind osTM操作系统的对接,以形成从风机到风场的全面数字模型,彻底贯通从风电场设计到风电场运行的全生命期资产价值链,为提升风电资产的收益水平提供大数据基础。

与美国风电场相比,中国风电场在数据完备性方面有所欠缺,有的业主在风电场投运以后,就把风电场的数字模型搞丢了。“不过,这已不是影响EBA体系建立的问题了,因为远景‘格林云’可以重建风电场数字模型。”Tim Hertel告诉《风能》,“远景智慧风场Wind osTM 操作系统、格林威治TM云平台两者的集成,能够把风电场流场模型和风机状态模型绑在一起,任何时间、任意维度的电量损失计算与分析,以及建立和运行EBA指标体系所需要的风资源图谱和精准计算都能在远景‘格林云’上完成。”

在国内,远景能源和国内领先的某新能源开发商合作,基于Wind OSTM操作系统对河北某风电场项目的实际运行数据进行评估分析,结果发现2014年1月至8月,该项目EBA 仅为80.82%。于是,远景能源的EBA技术团队从风机可靠性、风机性能、场内外受累等维度着手,与客户共同制定并实施了EBA提升方案。数据表明,2014年9月至12月的4个月时间,该项目全场EBA平均水平为91.99%,提升幅度为11.17%。

远景能源美国休斯顿全球数字能源应用中心技术开发总监Feng向《风能》介绍了远景能源互联网技术的另一个应用——风电场协同控制。Feng说,“这在美国和中国的风电场都有案例,这方面的技术进化在于,起初是靠写入风机主控系统的代码实现控制,后来演化为用软件来定义和实现整场闭环的协同控制。”这就好像一支11人的足球队,需要各个位置上的球星,但最终决定输赢的是球队的整体攻防水平。

风电场协同控制,其实就是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将风电场实时流场数据、流场预测数据以及风机与测风塔测量等数据有效地整合在一起,真正建立和形成风电场级的数学模型,而且要把先进的风机通讯和行为管理纳入其中,通过协同控制实现机群发电整体最优。

“比如风况与风机的协同控制,”远景能源风电高级应用产品经理赵清声向《风能》举例,“由于风机受到叶片扰动,单靠风机本身是无法准确地感知和衡量湍流的真实状况,但通过云端格林威治TM矫正之后的数据,用于风况和风机的协同控制就不存在问题了。”对实时湍流状况准确把握的一个最为现实的应用是,在风电场限电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某台风机的实时湍流情况,决定该台风机是否优先停机,以减少风机大部件疲劳载荷,而由其它风机在正常的工况下自由发电,这样的协同控制可以在策略上更积极地应对限电,让风电场出力最大化。

赵清声说,协同控制还体现在对风电场尾流的有效控制上,也就是说,通过限制上风向风机出力来增大下风向风机的风能捕获,实现全场风机出力最优,可至少降低30%的尾流损失能量。

尾流效益是影响发电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尾流造成的真实能量损失超过了10%。为规避风险,业内常用的做法是,在主风向上尽可能增加风机间的距离以减小尾流效应的影响,但在主风向以外的其它风向上,仍可能由于尾流效应导致较大的能量损失。

可以说,有效控制尾流效应是协同控制中最具亮点的技术。在这点上,远景除了根据风况实时的动态变化对风机进行物理限制外,还通过智能协调算法将各台风机的运行状况反馈到风电场的流场模型中,通过在线学习和修正的方式提升协同控制的精度,进一步减小尾流效应可能对整场造成的能量损失。

在协同控制上,还有一点不能忽略——远景实现了风机与变电站静态无功补偿器(SVG)的无功协同控制。“风电场用SVG向电网提供无功功率是电网方面的要求,大多数风电场也是用SVG发无功,而实际上SVG的自耗电比较大,约占总功率的1%至3%。”据赵清声透露,“远景的做法是让风机和SVG协调发无功,通过无功电流优化场内线路的线损,以降低SVG 的自耗电量,这方面的协同控制可提升发电量1%以上。”

提到风电发电量提升或保持,风电场预防预测性维护已成为业界的前沿话题,而这也是远景能源互联网技术在风电领域最具发展潜力的一个应用。据透露,全球范围已有2000万千瓦的风电场资产接入远景的能源互联网平台,这个数据有望在2015年末达到3000万千瓦。

对于预防预测性维护,远景丹麦创新中心总经理Anders举例,以前风机偏航使用的摩擦片、机油、润滑油、蓄电池等耗材大多是定期更换,而现在能够基于大数据来预估它们的寿命,进而在其寿命末期到来的时去作更换,这是预防性维护;以前风机大部件的检修或更换是根据其运行中实际受损情况进行的,而现在风机状态监测和SCADA运行数据结合在一起,就会对大部件可能发生的问题作出比较准确的预测,从而作出积极的对策,这体现的是预测性维护。

可以与业界分享的是,远景能源投资自建的广灵风电场已取消了定期维护,正在做预防预测性维护方面的创新实践。这座在远景能源内部被定位为“业界标杆”的风电场,无人值守的背后是高度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其实,也不妨把远景广灵风电场理解为一座云上的风电场,它从未来向中国风电走来

区域能源互联网构架下的「综合能源服务」

区域能源互联网构架下的「综合能源服务」从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提出“互联网+”智慧能源行动,到2016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再到6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国家能源局《关于实施“互联网+”智慧能源行动的工作情况汇报》,以及7月4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进一步发布《关于推进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能源互联网在相关方面推动下,逐渐步入试点落地阶段。 一、能源互联网的模式和发展理念 近年来,随着化石能源枯竭以及环境危机加重,人类社会发展与传统能源结构的矛盾日益突出,世界范围内对能源供给与结构转变的需求愈发高涨,能源产业催生众多发展方向,出现了能源互联网、分布式能源、低碳、可再生能源、绿色和智慧等热词。 这些词汇内在存在一些共性:互联、高效、服务和友好。互联是指同类能源互联(区域电网、气网等)、不同能源互联(如燃气转换为电、电转换为热等)以及信息互联(如大数据与智慧城市、不同行业和部门间的信息沟通等);高效是指通过系统优化配置实现能源高效利用;服务是指从传统工程模式转化为为用户直接提供服务的模式;友好是指不同供能方式之间、能源供应与用户之间友好互动。 1、能源互联网的必然性 能源互联网是能源与信息深度融合的产物,是推动能源改革的必然之路。

(一)从技术层面。 目前能源供应模式已从集中式逐渐向集中式、分布式、微电网、户用式等多元供应发展。新能源发电技术、清洁能源发电技术、储能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能源互联网在技术上成为必然。 另外,信息技术包括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支撑着能源高效互联以及用户侧的友好交互。 (二)从机制方面。 新电改以及PPP政策在制度方面为能源互联网的实现提供了支撑。由于能源的优化配置涉及到各个行业间、各个地区间的利益博弈,传统能源企业从一开始的抗拒,到国家电网和中石油与BAT的跨行业合作,充分体现了传统能源企业对能源互联网大趋势从抗拒到顺应的转变。 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加重倒逼能源体制改革,以及经济新常态下企业的转型发展使得能源互联网成为必然。 (三)从政策方面。 在新电改之前,输配售环节几乎完全由电力公司负责,售电模式基本为发电企业售电给电网企业,再由电网企业售电给用户。在这种模式下,分布式发电只能间接地与用户交互。但是,通过电力体制改革,将输配售各个环节解开,输配售各个环节的电价由政府核定,实施宗旨为“放开两头,管住中间,大力支持分布式发展”。新电改增加了用户对中间环节的可选择性,推动着新能源以及能源互联网的发展。 能源互联网的重点包括分布式发电、智能配电、智能用电以及用户侧的服务,其体现了三个密集特点: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和资源密集。在能源互联网的背景下,需求侧响应以及综合能源服务快速发展。 2、能源互联网的雏形 目前国内对能源互联网的定义还不完全清晰,看一下目前能源互联网的几种模式: 1)上海世博园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 智能电网是能源互联网的基础,国家电网智能电网示范工程中,包括智能变电站、配网自动化、储能系统、新能源汽车、分布式能源接入。用电信息采集、电能质量监测

风机电气安装手册

远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EN15风机 现场电气安装手册EP15.X-1-11.1

版本历史:

目录: 1。动力电缆敷设与连接 (3) 2.控制、动力和通讯电缆的敷设与接线 (6) 3.风速仪,风标及航空灯的安装与接线 (8) 4.轮毂内变桨柜接线 (10) 5.塔筒内照明与插座电缆敷设与连接 ................................................................................................................................................................................................................................................................................................... 错误!未定义书签。6.机舱内照明的连接.............................................................................................................................................................................................................................................................................................................................. 错误!未定义书签。7.电葫芦供电电缆的敷设与连接 ........................................................................................................................................................................................................................................................................................................... 错误!未定义书签。8.防雷接地系统的连接.. (14) 9.清洁整理风机 (16) 附录一:离开风机检查内容 (17) 附录二:塔筒电缆预留长度参考 (17)

海上风电工程Briefintroductionto

海上风电工程Brief introduction to offshore wind projects 海上风电业务是华电重工“十二五”规划确定的战略新兴业务,并作为华电重工“十三五”期间重点发展的业务板块而着力发展。为抢占市场先机,华电重工提前布局,于2009年开始筹备海上风电业务,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海上风电业务已成为华电重工重要业务板块,在海上风电研发、设计、制造、施工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进展。 华电重工在2014年上半年成功购置了国内 首艘海上风电安装作业平台(华电1001号), 并成立了“海洋与环境工程事业部”,在天 津分公司设立了海上风电技术中心,专业涵 盖风资源、岩土、结构、电气等专业,专注 海上风电设计研发工作。 通过近年来的项目实践,(如丹麦Ramboll、华勘院等),同时整合捆绑了市场上紧缺的关键船机等施工资源(华尔辰号、博强58、长德号、华电稳强、力雅号、Ocean号等),在桩基优化设计、设备制造及施工安装等方面已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 长德号力雅号 目前,华电重工已拥有海上施工所需的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拥有开展风电场EPC总承包业务所需的风力发电设计资质,以及海工装备制造所需的钢结构设计甲级及制造特级资质。

Ocean号 业务范围 华电重工海上风电业务包括海上风电设计、风电机组配套设备制造、海上运输、基础施工、风机安装以及风电场后期运营维护等。 设计:海上风电设计。 设备制造:钢管桩、过渡段、导管架、塔筒、海上升压站及其他结构件制造。 基础施工:风机基础施工、升压站基础施工、测风塔基础施工、过渡段安装。 设备安装:风电机组及塔筒安装、升压站结构及设备组件安装、海上测风塔安装、海缆敷设等。 运营维护:风力发电机组运营期维护。

中国风机设备厂商名单

附件附件二二 国内风力发电设备整机厂商风力发电设备整机厂商名单名单名单 序号 名称 成熟机 型 国家 技术来源 备注 机型 1.5MW 引进Fuhrlander 公司技术 3.0MW 奥地利Windtec 联合设计 1 华锐风电科技有限公司 5.0MW 中国 引进技术 奥地利Windtec 联合设计 双馈 2 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1.5MW 中国 引进技术 引进Repower 公司技术 双馈 600KW 引进技术 引进Repower 公司技术 定浆定 速 750KW 引进技术 引进Jacobs 公司技术 定浆定速 3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5MW 中国 引进技术 引进Vensy 公司技术 直驱 750KW 引进技术 引进Repower 公司技术 定浆定 速 800KW 技术改进 变浆定速 4 浙江运达风力发电工程有限公司 1.5MW 中国 自主设计 英国GH 公司联合设计 双馈 5 保定惠德风电工程有限公司 1.0MW 中国 引进技术 引进Fuhrlander 公司技术 双馈 1.0MW 6 沈阳华创风能有限公司 1.5MW 中国 自主设计 引进沈阳工业大学技术 双馈 7 江苏新誉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1.5MW 中国 引进技术 引进沈阳工业大学技术 双馈

2.0MW 自主设计 德国萨尔兰应用技术大学 联合设计 直驱 1.25MW 引进技术 引进Dewind公司技术 双馈 8 上海电气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2.0MW 中国 联合设计 德国Areodyn联合设计 双馈 2.0MW 9 南通锴炼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1.5MW 中国 联合设计 清华大学 双馈 10 北京国晶电气制造有限公司 1.3MW 中国 自主设计 双馈 11 哈尔滨风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1.2MW 中国 自主设计 直驱 12 广州英格风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750KW 中国 自主设计 定浆定 速 13 内蒙古汇全环保动力有限公司 750KW 中国 自主设计 永磁高速 定浆定 速 14 广东明阳风电技术有限公司 1.5MW 中国 联合设计 德国Areodyn联合设计 双馈 15 北京北重汽轮电机有限责任公司 2.0MW 中国 引进技术 引进Dewind公司技术 双馈 16 南车株洲时代 1.65MW 中国 联合设计 奥地利Windtec联合设计 双馈 17 国电联合动力 1.5MW 中国 联合设计 德国Areodyn联合设计 双馈 2.0MW 联合设计 德国Areodyn联合设计 18 中船重工海装风电有限公司 850KW 中国 引进技术 德国Frisia公司 双馈 19 哈尔滨哈飞工业有限公司 1.5MW 中国 自主设计 半直驱 1.0MW 引进瑞典Delta公司技术 (双叶片) 定浆定速 20 武汉国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5MW 中国 引进技术 引进沈阳工业大学技术 双馈

中国风电机组制造厂名单(最新调整版)

序号 制造企业名称 机型 额定功率 技术来源 双馈异步发电机600KW 德国Jacobs 技术许可证双馈异步发电机750KW/800KW 德国Repower 技术许可证 永磁直驱发电机 1.5MW 消化吸收(Vensys )1200kW 技术,改进提高技术 2华锐风电科技有限公司双馈异步发电机 1.5MW 德国Fuhrlander 技术许可证3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双馈异步发电机 1.5MW 德国Repower 技术许可证双馈异步发电机750KW 德国Repower 技术许可证鼠笼式异步发电机800KW 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改进设计双馈异步发电机 1.5MW 自主设计(英国GH 公司校核) 变桨距风机600KW 永磁直驱风机750KW/900KW/1.5MW/2.0MW 双馈异步感应发电机 1.25MW (英国EU ENERGY WIND ,原德国DEWIND )技术许可证 变桨变速 2.0MW 联合设计(德国Aerodyn) 整机设计 7广东明阳风电技术有限公司变桨变速 1.5MW 联合设计(德国Aerodyn) 8湖南湘电风能有限公司永磁直驱发电机 2.0MW (日本原弘产收购荷兰Zephyros)技术许可证 变桨变速 1.5MW 引进沈阳工业大学技术变桨变速直驱 2.0MW 自主研发 整机设计 10北京北重汽轮电机有限公司变桨变速 2.0MW (英国EU ENERGY WIND ,原德国DEWIND )技术许可证 11浙江华仪风电有限公司双馈异步发电机 1.5MW 德国Aerodyn 联合设计 双馈异步发电机 1.0MW 自主研发双馈异步发电机 1.5MW 自主研发 13中船重工(重庆)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双馈异步发电机 2.0MW 与德国AERODYN 公司合作设计14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双馈 1.5MW 与德国Aerodyn 公司联合设计 15四川风瑞能源实业有限公司变桨恒频同步850KW/2.0MW 德国富瑞西亚16株洲南车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变浆变速 1.65MW 奥地利windtec 联合设计 17哈尔滨风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永磁直驱发电机 1.2MW 自主研发18久和能源 变桨同步850KW/2.0MW 德国Windrad 公司19中钢集团西安重机有限公司变桨变速直驱 1.5MW 沈阳工大技术转让定桨定速 1.0MW 瑞典Delta 技术许可证变桨变速 1.5MW 引进沈阳工大技术21兰州电机有限公司双馈异步发电机 1.0MW 引进沈阳工业大学技术22宁夏银星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变桨变速 1.0MW 引进日本三菱技术23保定天威风电科技有限公司变桨变速 1.5MW 与英国GH 联合设计 24沈阳中科天道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变桨变速 1.5MW 自主研发25 浙江天洁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双馈异步发电机 1.5MW 引进沈阳工业大学技术 西班牙安讯能集团技术 上海电气风电设备有限公司江苏新誉风力发电设备有限公司中国风电机组制造厂名单 145691220沈阳华创风能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国测诺德新能源有限公司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运达风力发电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航天万源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对能源大数据及助力能源产业转型升级的认识和思考-20160320-2301

HCR 对能源大数据及助力能源产业转型升级的认识和思考 能源大数据(鄂尔多斯)交易中心平台项目前景展望 HCR赵龙 2016/3/20

目录 一、认识大数据及能源大数据 (3) (一)大数据是什么 (3) (二)认识能源大数据及能源大数据产业相关概念 (4) 1.能源大数据及特征 (5) 2.国际国内从事能源大数据的四种模式及与HCR关系说明 (6) 3.对能源大数据价值链生命周期的划分和认识 (9) 4.与能源大数据紧密相关的能源云生态圈概念 (13) 二、能源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及与HCR拟在能源基地鄂尔多斯打造“能源垂直行业大数据平台项目”的关系 (15) (一)概述 (15) (二)能源大数据产业及企业现状 (15) 三、HCR全行业大数据战略及能源大数据垂直行业布局考量 (20) (一)HCR的简要介绍 (20) (二)HCR全行业平台战略 (21) (三)能源大数据垂直行业布局 (21) 1.HCR能源大数据(鄂尔多斯)交易中心平台项目介绍 (21) 2.HCR能源大数据(鄂尔多斯)交易中心平台项目定位 (22) 3.HCR能源大数据(鄂尔多斯)交易中心平台项目意义 (22) 4.对鄂能源产业转型升级的认识——对能源大数据与能源产业升级的关系认识 (23) 四、探讨及项目展望 (25) (一)数据源的问题 (25) (二)目前是布局能源大数据的最佳战略机遇期 (26) 五、展望:机遇与挑战并存 (28)

本文就大数据及能源大数据的认识、从事能源大数据相关产业现状、HCR及与鄂尔多斯市计划合作的能源大数据平台项目定位和对能源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路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思考和说明。对项目和合作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一、认识大数据及能源大数据 IT时代到DT时代是信息化浪潮发展的必然。因云计算、大数据和互联网的发展,企业内部ERP的数据、产业链条各个环节的数据和单个行业及全行业的数据具备了都变成了数据资产的可能性,经过大数据方法迭代加工,就会产生巨大的价值,必将对各个类型的产业产生全方位地、深刻且长远的影响。 作为一种先进生产力,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学术界和工业界都密切关注大数据的发展并围绕大数据展开了深刻的讨论,对大数据的影响、关键技术和应用领域都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指出大数据将会是带动未来生产力发展和创新以及消费需求增长的风向标。 (一)大数据是什么 大数据不仅是一种海量的数据状态和相应的数据处理技术,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信息时代,一种打通物质和能量的新型生产力。数据因大数据而成为了一种资源,而大数据就是针对这种数据资源的先进生产工具,代表了新兴生产力。 大数据具有4V 特征,即Volume(规模性)、Variety(多样性)、

项目公司电力生产月报 (2018年8月)-2018.8.28新模板000

XX公司2018年8月电力生产月报1、主要记事 格式参考: 1、2018年6月8日20:20,河南社旗集电二线L01至L02风机中间07S 塔B相跳线线夹与主线耐张线夹连接处熔断。更换线夹后,集电二线于6月9日12:09恢复运行。 2、2018年6月10日08:00,安徽桐城110kV送出线路开关由运行转检修,对35kV开关柜除湿改造并配合二期舒城风机接入。6月17日16:46全场设备恢复运行。 3、2018年6月13日22:06,河南社旗#1主变高后备保护动作,跳#1主变低压侧断路器。经检查,事件原因为外部电网故障导致。6月14日00:50经调度同意,全场设备恢复运行。 注意:大的电力生产事件一般按发生的时间顺序填写,如集电线路、35KV 母线、升压变、送出线路等故障停电,大的设备损坏(如箱变、集中式逆变器损坏需更换,风机叶片折断、变桨轴承开裂、风机发电机因故需更换),新电站升压站送电,新电站首批装机并网发电,收购电站的正式接管运行,其它较大影响事件,等等。 2损失电量 本月损失电量共计?万kWh,其中故障损失电量?万kWh,计划停运损失电量?万kWh,限电损失电量?万kWh,其他原因(如噪音问题、气候灾害等)损失电量?万kWh。

3设备检修 (例,注意时间段写明): 1、盘州风电场7月1日至7月24日完成全场风机智能消防系统安装; 2、姚安风电场7月1日至7月30日完成一期、二期共17台风机半年维保(力矩维护)工作;日7月9日至7月14日完成3台风机发电机对中工作,截至7月全场66台风机全部完成;7月27日至7月29日完成一期梅家山、二期尖山梁子M2F01-M1F27、M3F32、J1F01-J3F33共61台风机主控程序升级及主控配置文件修改工作; 3、师宗风电场7月24日至7月26日完成二期石梁山共18台风机发电机组轴对中工作; 4、弥勒风电场于弥勒风电场7月2日至7月27日完成一期石洞山共计19台机组全年检工作,7月3日至7月29日完成四期对门山共计21台机组全年检工作; 5、施甸风电场7月11日至7月19日完成13台风电发电机轴对中工作; 6、元谋天子山光伏电站7月17日至7月20日开展完成年度预试定检工作。 (备注:检修指的是电气设备的电气预防性试验、风机的五百小时检、半年检、全年检、光伏的逆变器保养检修、水电的定期检修试验。) 4可靠性管理 4.1设备故障类型及统计情况

江苏百强企业名单公布,2019年江苏最新百强企业名单及排名.doc

江苏百强企业名单公布,2019年江苏最新百 强企业名单及排名 江苏百强企业名单公布,江苏最新百强企业名单及排名 很多江苏本地网友对江苏百强企业很感兴趣,江苏有哪些企业比较有名、江苏哪些企业比较突出。本文小编带你一起了解关于江苏百强企业名单公布,江苏最新百强企业名单及排名,希望本文对你有帮助。 2018年江苏最新百强企业名单及排名尚未公布,以下是最新2017年江苏百强企业名单: 江苏省创新型企业100强名单 排名企业名称地区1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徐州2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无锡3天合光能有限公司常州4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连云港5中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南通6通富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南通7亨通集团有限公司苏州8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无锡9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常州10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徐州11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泰州12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泰州13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苏州14法尔胜泓昇集团有限公司无锡15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16常州市宏发纵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州17江苏奥赛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南京18

南京华东电子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19中简科技股份股份有限公司常州20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南京21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苏州22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连云港23南通醋酸纤维有限公司南通24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镇江25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常州26江苏神通阀门股份有限公司南通27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连云港28江苏亚星锚链股份有限公司泰州29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泰州30新誉集团有限公司常州31江苏中圣高科技产业有限公司南京32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扬州33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苏州34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35江苏先声药业有限公司南京36南京聚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37江苏新扬子造船有限公司无锡38苏州晶方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39江苏维尔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州40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苏州41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苏州42江苏沪宁钢机股份有限公司无锡43江苏金风科技有限公司盐城44南通海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南通45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无锡46江苏长海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常州47江苏科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盐城48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泰州49远景能源(江苏)有限公司无锡50昆山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苏州51江苏秀强玻璃工艺股份有限公司宿迁52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53多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54江苏共创人造草坪有限公司淮安55江苏通光电子线缆股份有限公司南通56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无锡57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苏州58中科曙光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59南京云海特种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南京60迈安德集团有限公司扬州61南京越博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南京62常州亚玛顿股份有限公司常州63苏州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

远景能源EN15型机组风机吊装方案

一、前言部分 1.编制说明 现根据业主招标文件提供的有关技术资料及技术标准和规范,以及多年来我公司施工300千瓦、450千瓦、500千瓦、600千瓦、750千瓦、850千瓦、1200千瓦、1500千瓦、2500千瓦、3000千瓦各类发电机组吊装的经验,特编制该施工方案,用于指导及监控管理整个施工全过程。 2.编制依据 1)按国颁、部颁及行业颁发的,适应起重安装专业的施工和验收规范及规定编制。 2)规范、规程和标准目录 ●《低速风力机安装规范》(JB/T9740.4-1999); ●《风力发电机组装配和安装规范》(GB/T19568-2004); ●《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DL796-2001); ●《钢结构高强螺栓连接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91) ●《高空作业机械安全规则》(JGJ5099-98) ●《起重机安全规程》(GB6067) ●《起重机设计规范》(GB/T3811-2008)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DL/408-91)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ZB/50231-98)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 ●《起重机械吊具与索具安全规程》(LD/48-1993) ●《司索、指挥规程》(GB5082-85) ●《风力发电场项目建设工程验收规程》(DL/T5191-200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82)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0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8-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2-93) ●《风力发电场项目建设工程验收规程》(DL/T5191—2004) ●《风力发电场运行规程》(DL/T666-1999) ●《风力发电场检修规程》(DL/T797-2001) 3)业主招标文件提供的远景能源1500kw机组有关技术资料及技术标准和规范。 二、工程概况及特点 该风电项目场址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康平县西关,项目分为A、B 两个标段,A标段安装风机16台,B标段安装风机17台。施工地形为丘陵地带,机位附近有松树林及耕地;场内风沙地带路面铺有40厘米厚的碎石,进场道路宽5米,场内路基宽9.5,风机吊装平台尺寸需修整至30米×40米;场内道路坡度不是很大。道路硬化石,有两处深沟。该工程的装机机型为远景能源1500kw风机33台,安装设备的最重部件为风机机舱,重量为54吨,风机轮毂的中心高度为70米。 本施工组织设计为A标段16台风机及B标段17台风机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本工程计划工期节点为:主机、塔架和风叶卸车从7月1日开始到8月份基本结束,电控柜及设备零部件集中堆放,在风机安装时由我方运输至现场;8月份开始安装,10月下旬安装基本结束。

远景能源为何风景独秀

当不少风电企业还在为消化库存发愁,记者近日却在远景能源江阴制造基地看到一番紧张生产的景象—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远景完成1000多兆瓦订单,排名国内风电行业前五,今年接到的订单至少已有2500兆瓦。远景能源战略业务部总监孙捷告诉记者,除了制造的智能风机、低速风机、海上风机大有市场外,远景还挖掘出国内规模达上千亿元的风机存量市场。 所谓存量市场,就是那些过了质保期、发电效率极低的风场。“十一五”以来,我国风电装机迅猛发展,截至2013年12月末,累计装机容量已居全球第一,然而,大量低端产能留下的风机设备发电效率低下。据省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顾为东介绍,近年来国内风电限电弃风现象日趋严重,也使风电制造业严重过剩。例如,大唐集团经营的800万千瓦风场,弃风率竟达40%~60%;华锐风电去年共注销或转让子公司15家。 而远景在江阴的厂房仅5000多平方米,一年收入却达几十亿。“不要把我们看作传统的设备制造企业,远景风机的制造环节只占价值链的3%-5%,核心竞争力在于设计和供应链的管理。我们进攻风机存量市场的底气,在于自主研发的基于智能传感网和云计算的智慧风场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说起这些,远景能源智慧风场全球服务总监顾晓华一脸自豪。 被称为远景“心脏”的全球智慧能源管理中心内,密布着大大小小的显示屏幕。在这间不到50平方米的小屋子里,远景管理着1000万千瓦的全球新能源资产,轻点鼠标,就能看到风场实时运行情况。“我们是第一家为美国风电场提供能源资产管理服务的中国公司。你看,这就是美国大西洋电力公司的几个风场。上面的监测数据表明,有一个风场正处于检修期,其它几个运转正常。”顾晓华向记者详细介绍,“这个系统,已在大西洋电力风电场试运行半年多,有效提高风场设计效率15%以上。” 今年初,远景智慧风场软件又中标北美市场Pattern Energy项目,将为其管理6个已运行风场的所有风机和变电站资产。“美国、欧洲的风电开发商中有一些是保险(放心保)金、养老金等非电力的投资企业,他们需要的是风电服务解决方案,我们看到的正是这一点。”孙捷说,“说得简单些,智慧风场管理系统,能帮助客户进行风场早期选址;在风机的运行投产阶段帮助风机与电网协同;对风机的状态进行检测,预判风机的亚健康状况;智能故障诊断系统,则能够指导风电场员工进行风电机组维护、诊断、维修……” 卖服务,每个月收“服务费”,远景正在开拓风电产业的“蓝海”。从最新排名可以看出,国内风机制造业也正由“营销制造”向“制造服务”转变。孙捷告诉记者,一般的风机质保期为3至5年,其间由风机整机制造商负责维修服务,目前国内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风机超出质保期,“风机的寿命一般是20年,装机5万千瓦的风电场每年的运维服务费用大概是300万元,后续的维修维护便是市场所在,我们格外看好智慧能源服务的市场前景。”但因为知识产权不怎么受重视,服务这一块目前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需要深耕。 顾晓华介绍说,在风电领域之外,远景的智慧风场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未来还可以应用到光伏、水电、火电等其他能源管理领域,带动形成更大规模的新能源资产管理产业。而在顾为东看来,未来十年,现有风机的运营维护会是一个大问题,抓住商机,必能胜出。

2014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统计

[特别声明] 1. 本报告版权归“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中国风能协会,Chinese Wind Energy Association,CWEA)”所有,未经事先书面授权,任何个人和机构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如引用,需注明出处为“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或“中国风能协会”,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删节和修改。 2. 本统计数据来源于风电机组制造商,虽与各方核实,但对于项目数据的绝对真实性和准确性本专委会不作任何保证。 3. 报告中的信息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本专委会不就报告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作任何担保。

总体装机情况 2014年,中国风电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新增风电装机量刷新历史记录。据统计,全国(除台湾地区外)新增安装风电机组13121台,新增装机容量23196MW ,同比增长44.2%;累计安装风电机组76241台,累计装机容量114609MW ,同比增长25.4%。 区域装机情况 2014年,我国各大区域的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与2013年相比,除东北地区有所下降外,其他区域的新增装机容量均呈上升态势。东北三省区域除黑龙江省新增装机容量略显增长外,吉林和辽宁分别同比下降28.76%和44.8%。西南和西北区域新增装机容量分别同比增长72.26%和67.84%,华北区域同比增长45.44%、华东区域同比增长41.26%。 2014年,我国各省区市风电新增装机容 量中,排名前五的省份有甘肃、新疆、内蒙古、宁夏和山西,占全国新增装机容量的52.6%。其中甘肃同比增长488.3%,宁夏同比增长91.44%,新疆同比增长2.23%,内蒙古同比增长29.46%,山西同比增长17.97%。 2014年,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除台湾地区外)为114608.89MW ,其中,内蒙古自治区依然保持全国首位,累计装机容量达到22312.31MW ,占全国19.5%。其次为甘肃,占全国9.36%,河北和新疆占比相当,分别为8.61%和8.44%。 海上风电装机情况 2014年,中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61台,容量达到229.3MW ,同比增长487.9%,其中潮间带装机容量为130MW ,占海上风电新增装机总量的56.69%。 2014年,远景能源和上海电气的海上风电机组供应量较大,其他企业仅安装了实验样机。截至2014 年 数据来源:CWEA 图1 2004年-2014年中国新增和累计风电装机容量

全国风机厂商及其成熟风机机型

国内风力发电设备整机厂商名单序号名称成熟机型国家技术来源备注机型 1.5MW 引进Fuhrlander 公司技术 1 华锐风电科技有限公司3.0MW 奥地利Windtec 联合设计 5.0MW 中国引进技术奥地利Windtec 联合设计双馈 2 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1.5MW 中国引进技术引进Repower 公司技术双馈600KW 引进技术引进Repower 公司技术定浆定速750KW 引进技术引进Jacobs 公司技术定浆定速 3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5MW 中国 引进技术引进Vensy 公司技术直驱 750KW 引进技术引进Repower 公司技术 定浆定 速 800KW 技术改进 变浆定 速 4 浙江运达风力发电工程有限公司 1.5MW 中国 自主设计英国GH 公司联合设计双馈 5 保定惠德风电工程有限公司1.0MW 中国引进技术引进Fuhrlander 公司技术双馈 1.0MW 6 沈阳华创风能有限公司 1.5MW 中国自主设计引进沈阳工业大学技术双馈 7 江苏新誉风电设备有限公司1.5MW 中国引进技术引进沈阳工业大学技术双馈

2.0MW 自主设计 德国萨尔兰应用技术大学 联合设计 直驱 1.25MW 引进技术引进Dewind 公司技术双馈 8 上海电气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2.0MW 中国 联合设计德国Areodyn 联合设计双馈 2.0MW 9 南通锴炼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1.5MW 中国联合设计清华大学双馈 10 北京国晶电气制造有限公司1.3MW 中国自主设计双馈 11 哈尔滨风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1.2MW 中国自主设计直驱 12 广州英格风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750KW 中国自主设计 定浆定 速 13 内蒙古汇全环保动力有限公司750KW 中国自主设计永磁高速 定浆定 速 14 广东明阳风电技术有限公司1.5MW 中国联合设计德国Areodyn 联合设计双馈 15 北京北重汽轮电机有限责任公司2.0MW 中国引进技术引进Dewind 公司技术双馈 16 南车株洲时代1.65MW 中国联合设计奥地利Windtec 联合设计双馈 17 国电联合动力1.5MW 中国联合设计德国Areodyn 联合设计双馈

科技创新八大工程

2009年 江苏科技创新八大工程 初步方案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二〇〇九年一月

目录 重大项目推进工程 (1) 高端跨越工程 (7) 企业创新引导工程 (13) 创新型园区提升工程 (19) 优良品种培育工程 (25) 科技惠民工程 (29) 创新创业双千人才工程 (32) 创新培训工程 (34) 重大项目推进工程 一、宗旨与原则 为加快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推进一批重大标

志性创新成果快速实现产业化,大力提升创新骨干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推动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按照省自主创新“双百工程”和《江苏省高科技产业发展(841攀登计划)技术纲要(试行)》确立的目标,从全省产业技术发展的布局和需要出发,选择部分创新意义重大、发展前景好、企业成长性高并有望较快形成重大战略产品的项目,集成各方面资源,启动实施重大项目推进工程。项目具体遴选原则为: 1、项目的核心关键技术具有重大创新突破,且为体现国家创新水平的重大标志性成果; 2、项目目标产品为基础性、通用性、集成性、战略性的重大产品,能形成很大规模,对大幅提升相关产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显著带动作用; 3、项目建设主体为国内本行业的创新骨干企业,具备雄厚的创新实力、产业化实施能力和高素质的人才团队。 二、2009年重点项目 2009年,重点推进电子信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现代装备制造、新医药和新材料领域的29个重大项目建设,支持一批创新骨干企业,推动15个省重点研发机构和17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的建设。具体情况详见拟推进重大项目名单。 三、推进措施 对重大项目实施可以继续滚动支持,也可以采取其它综合推进手段。主要措施手段包括:

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及企业排名

2013 年中国风电整机供应商(指当年在市场上出售/ 安装一台样机以上的风电整机制造企业)一共29 家,与上年基本持平。从产能来看,可以满足国内市场每年20GW以上的装机需求。 在新产品研发方面,2013 年比较突出的是超低风速型风电机组的陆续推出。如2013 年9 月,联合动力1.5 兆瓦97 米风轮直径的超低风速风电机组并网发电。2014年年初,远景能源在1.5 兆瓦93 米风轮直径机组的基础上,推出了1.8 兆瓦106 米风轮直径的机组,据其网站公布的运行数据,该机型在5.5 米/ 秒的年平均风速下发电小时超过2100 小时。2014 年4 月,金风科技宣布继GW93/1500 低风速机组之后,新研发的GW115/2000 超低风速直驱永磁机组并网发电,该机型可使年平均风速为5.2 米/秒的超低风速区域具备开发价值。近年来,由于三北地区弃风限电的出现,我国风电开发转向并网条件较好的低风速地区。低风速型风电机组的推出,使得占中国风能资源60% 以上的低风速区域具备了很好的开发价值,为我国因地制宜开发风电创造了条件。 2013 年我国在多兆瓦级风电机组研制方面没有突出表现。但新安装的风电机组平均功率继续增加,2013 年达到1720KW,比上一年的1646KW 增加74KW,如图1。平均功率增加较快的主要原因是单机功率1MW 及以下的风电机组数量减少,合计仅有198 台;1.5MW 机组不仅是主流机型,也成为最基本的机型,2013 年1.5MW 机型新增装机5466 台;除此以外,其余3692 台机组单机功率均大于1.5MW,其中以2MW 机型居多,安装2542 台,2.5MW 机型次之,安装469 台。各功率风电机组安装台数和容量分布见图2。 图1 我国新增和累计风电装机平均功率变化情况

截至2017年8月我国在建海上风电项目概况

截至2017年8月我国在建海上风电项目概况 截止2017年8月31日,我国开工建设的海上风电项共19个,项目总装机容量4799.05MW。项目分布在江苏、福建、浙江、广东、河北、辽宁和天津七个省(市、区)海域,其中江苏8个在建项目共计2305.55MW,福建6个在建项目共计1428.4MW,浙江、广东、河北、辽宁和天津分别有1个在建项目。 在建的19个海上风电项目里,使用(拟使用)上海电气机组总容量为2232MW;使用(拟使用)金风科技机组总容量为964.15MW;使用(拟使用)明阳智慧能源机组总容量为567MW;使用(拟使用)远景能源机组总容量为400.8MW;使用中国海装机组总容量为110MW;使用西门子歌美飒机组总容量为90MW。 一、华能如东八角仙300MW海上风电项目 华能如东八角仙300MW海上风电项目 开发商:华能如东八仙角海上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概况:项目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小洋口北侧八仙角海域,分南区和北区两部分,共安装风电70台,总装机容量302.4MW,配套建设两座110千伏海上升压站和一座220千伏陆上升压站。北区项目面积36平方千米,平均岸距15千米,平均水深0-18米,装机容量156MW,安装14台上海电气SWT-4.0-130机组和20台中国海装5.0MW机组(H171-5MW、H151-5MW两种机型都有安装),北区装机共34台;南区项目面积46平方千米,平均岸距25千米,平均水深0-8

米;装机容量146.4MW,安装远景能源EN-136/4.2机组12台和上海电气SWT-4.0-130机组24台,南区装机共36台。项目造价为约为17000元/kW,总投资约51亿元。 项目进度:2015年1月26日获得江苏省发改委核准,2016年4月份开工建设,2017年9月3日完成全部机组吊装。 二、鲁能江苏东台200MW海上风电场项目 开发商:江苏广恒新能源有限公司。 项目概况:项目位于江苏省东台市东沙沙洲东南部,场区中心离岸距离36km,涉海面积29.8km2,共布置50台上海电气SWT-4.0-130风电机组、一座220kV 海上升压站和一座陆上集控中心,通过35kV海缆将50台机组连接至海上升压站,再通过220kV海缆将海上升压站电能送至陆上集控中心。 项目进度:2015年7月11日东台项目正式启动。2016年4月份开工建设。2016年10月12日正式开始首台机组吊装,2016年12月16日完成首批机组并网发电。首批12台机组与2017年5月28日通过240试运行;2017年7月24日完成全部机组吊装工作。 三、大唐江苏滨海300MW海上风电场 开发商:大唐国信滨海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项目概况:项目位于江苏省滨海县废黄河口至扁担港口之间的近海海域,涉海面积15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8-22米,平均岸距21千米。项目初期计划安装100台华锐风电3.0MW机组,并于2015年底曾完成海上机组试桩工作。2017年该项目重新进行机组招标,金风科技和明阳风电分别中标150MW。 项目进度:2016年12月19日,该项目220kV海上升压站完成吊装。2017年5月重新进行风电机组招标并于2017年8月公布了机组中标结果,2017年年内完成数台机组的吊装。 四、国华投资江苏分公司东台四期(H2)300MW海上风电场项目 开发商:国华(江苏)风电有限公司。 项目概况:此项目是国华集团第一个获得核准的海上风电项目,位于江苏省东台近海北条子泥海域,风电场中心离岸距离约42公里,平均水深约6米,项目共安装机组75台,总装机容量302.4兆瓦,计划安装63台4.0兆瓦上海电气

2014-2015年国内外风电市场调研报告

2014-2015年国内外风电市场 调研报告 二0一五年四月

目录 一、全球风能现状及预测 二、我国风电现状及发展 1、2014年我国风电发展概况 2、我国风能资源状况和装机目标确定 3、海上风电建设 4、解决风电并网和消纳问题 三、风电产业链发展情况 (一)风电开发商情况 1、2014年国内风电开发商情况 2、国电龙源电力概况 3、小结 (二)整机厂商情况 1、外资企业 (1)维斯塔斯 (2)西门子 (3)GE 2、内资企业 (1)金风科技 (2)国电联合动力 (3)明阳风电 (4)远景能源 (5)湘电股份 (6)上海电气 (7)东方电气 (8)华仪电气 (9)华锐风电 (10)重庆海装 3、小结 (三)叶片厂商情况 1、内资企业 (1)中材科技 (2)国电联合动力叶片厂 (3)中复连众 (4)时代新材 (5)保定中航惠腾 (6)上玻院 (7)艾郎风电 (8)重庆重通 2、外资企业 (1)西门子叶片公司 (2)LM风能公司

(3)美国MFG公司 (4)TPI复合材料公司 3、小结 (四)原材料企业情况 1、树脂企业 (1)外资企业 (2)内资企业 2、胶黏剂企业 (1)康达 (2)汉高 (3)回天 3、芯材企业 (1)叶片芯材介绍 (2)芯材生产厂家及其产品 4、增强纤维 (1)玻璃纤维及其生产厂商(2)碳纤维及其生产厂商(3)碳/玻混杂纤维及其应用 5、小结 四、建议

一、全球风能现状及预测 目前,在世界能源市场上,风能已成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到2014年底,全球装机总量约370GW,新增装机将以每年3%—7%的速度增加。在发达国家中,美国风电市场在经历了2013年的低谷后,2014年开始恢复,并且将在未来两年内持续较为强劲的增长势头。加拿大未来两年的增长势头也比较迅猛。德国以5GW的创纪录装机容量引领欧洲市场,而欧洲市场的风电发展日益显现集中化的趋势。 图1 1997-2014全球年新增装机容量和累计装机容量 2014年,由中国和巴西引领非OECD经济合作组织国家的风电装机容量再次超越了传统的欧洲和北美市场。中国的年新增装机达到了创纪录的23GW,累计装机容量已达到114GW。而巴西也跃居全球风电市场第四位,其累计装机容量也首次进入了全球排名前十之列。2014年的另一个显著变化是,非洲风电市场实现了首次飞跃。除此以外,德国、智利、加拿大和土耳其新增装机容量均创新高。 图2 2014年全球新增装机前十图3 2014年全球累计装机前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