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揭秘消极认知思维对焦虑症的影响

揭秘消极认知思维对焦虑症的影响

揭秘消极认知思维对焦虑症的影响
揭秘消极认知思维对焦虑症的影响

揭秘消极认知思维对焦虑症的影响

对于焦虑症而言,一般是思维模式大都存认知上的误区,以下这几种消级思维,我们都能在里面找到自己的影子。一旦找到这些思想上的影响因素,要有效应对,建立一种积极的向上的乐观的认知。焦虑症也就好的差不多了。以下分析看看你是否存在这样的认知界定?

1、过于概括消极思维

就是当一件事发生了,你会武断的认为,它就像魔咒一样在你身上阴魂不散,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这种感觉会使你非常难过。

2、心灵过滤

你从任意的情景中有选择的记住一些消极细节,仔细思考这些细节,你慢慢的会发觉整个环境都是消极的。这种情形太普遍了,存在于焦虑症患者的思维中;对于失眠症患者来说,他把所有的与睡眠无关的信息全部过滤,唯独留下不好的那份子反复琢磨;对于恐艾者,他把所有对艾滋有利的进展全部忽略,独独留下死亡的恐怖。当你抑郁焦虑时,你就戴上了一付特别的有色眼镜,经过它的过滤,什么东西都是消极的。你只允许让消极的东西进入你的思想意识里。这是一种坏习惯,它会使你承受不必要的痛苦。

3、要么一切要么全无的思想消极思维

我们很多人都会有这种体会,当你处在焦虑中的时候,你做错了一件事或一个决定,你可能会这样想,“完了,我又将事情搞砸了,我真是个一无是处的笨蛋”。这种评价标准是不现实的,生活中很少有非此即彼。没有一个人绝对优秀,也没有一个人绝对的一无是处。这种思想的基础是完美主义,它会使你害怕任何错误与不完美,你会感觉自身不足,没有价值。

4、贬损积极的东西消极思维

某些抑郁症病人总是倾向于把中性的甚至是积极的体验转化成消极的体验。你不仅无视积极体验,事实上你又快又准地把积极体验转化成了恶梦般的消极体验。贬损积极的东西是认知扭曲中最具破旧性的一种形式。

5、跳跃式结论消极思维

你会武断的跳到一个不被周围事实所支持的消极结论上来。这种情况的两个例子就是“测心术”和“先知错误”。

测心术: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了,你在QQ上和朋友聊着,突然对方不回应你了,你的第一反应,他不理我了。进而得出错误的推论:一定是我刚才聊天的时候,让他感觉讨厌了。而事实上,对方可能正巧家里来人去接待地,或是去接个电话。患有焦虑症的人习惯以一种打击自己的模式先入为主。我自己早期经常会这有这样的想法。

针对自己这种想像出来的消极反应,你的感觉就会很沮丧。这种自我打击的行为模式就像一个自我满足的预言,与一种事实上不存在的东西建立了一种消极的相互影响的关系。

先知错误:就好像你有一颗只预言不幸的水晶球一样。你猜想某些事情要发生,然后你

就把这个预言当成一个事实,尽管这不是真的。有很多朋友在焦虑的时候,不断的发短信给我,我活不过今天了。我快要死了。这个预言是不真实的,事实上她们都好好的活过了当晚,也没有死掉。

6、情绪推理消极思维

你把自己的情绪当做真理的证据。你的逻辑就是“我觉得自己像一个哑火的臭弹,所以我就是一颗臭弹。”这种推理是一种误导,因为你的感情反映了你的思想和信念。如果他被扭曲了(许多情况下都是这样),你的情绪就没有了合理性。例如有些产妇在产后因为吃药没法喂奶,她就常常这样对自己说“看,我有奶却不能喂,我真是一无是处。”这种推理其实是很荒谬的。

情绪推理的一个常见后果就是拖延。你回避擦桌子,因为你告诉自己:我一想起脏兮兮的桌子就恶心,擦桌子是不可能的。“六个月后,你终于做了这件事。事实证明这件事是很让人满意的,并没有那么恐怖。你一直在愚弄自己,因为你养成了一种让消极感情指导你行为方式的习惯。

7、贴标签与标签不当消极思维

为自己贴标签意味着你基于个人所犯的错误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完全消极的自我形象。贴标签是过于概括的一种极端形式。其背后的哲学是”衡量一个人的标准就是看他所犯的错误。“当你用”我是一个……“这样的句式描述自己的错误时,你就有了绝好地为自己贴标签的机会。比如,当你投资一只股票只跌不涨时,你或许会想”我是一个失败者“而不是”我投资错了“。

给自己贴标签不仅自己打击自己,而且是非理性的。你的自我不能够和任何你做的某件事情相等同。当你给别人贴标签的时候,你难免产生敌意。一个常见的例子就是老板会把他不时会发怒的秘书称作”一个不合作的笨蛋“。由于贴上了这样的标签,他会憎恨她,不时跳出来指责她。反过来,她也会把他称之为”感觉迟钝的沙文主义“,而且一有机会就抱怨。长此以往,他们就互相掌握了对方的要害,把对方的每个缺点或不当之处都看做是对方没有价值的表现。

8、归已化消极思维

这种扭曲是负罪感之母!即使毫无根据,你也会假定自己应该为某一消极事件负责。你武断的认为事情的发生是因你的过错,或反映了你的不足,即便在这件事上你并无责任。这种感觉使你深受责任的麻痹与重负之苦,责任迫使你把整个世界都压到自己肩上。

9、夸大与缩小消极思维

你可能会陷进另一思想圈套“夸大”或“缩小”,因为你要不合比例地夸大事情,要么不合比例地缩小事情。夸大通常发生在你看待自己的错误、恐惧或不完美之处时,你夸大他们的重要性:“天啊!我做错了一件事。多糟糕,多可怕,流言似飞火,我的名声全毁了!”你通过夸大来看待你的错误,使它们变得又大又怪。

当你考虑自己的力量时,你又会反着做——使这样的事情看起来既微小又不重要。如果你夸大你的不足,缩小你的优点,你肯定会觉得自己卑贱。

10、应该陈述消极思维

你试图通过说”我应该做这个“”我必须做这个“来激发自己。这种陈述会令让感到一种压力和怨恨。矛盾的是,你最终会感到冷淡和缺乏动力。当你把应该陈述往别人身上套时,你通常会感到灰心。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陈述为你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情绪紊乱。当你自己的行为在现实中没有达到标准时,你的应该陈述就会让自己讨厌自己,让你自己感到羞耻和内疚。

焦虑症的病因

焦虑症的病因 焦虑是人们对情境中的一些特殊刺激而产生的正常心理反应,只是每个人经历的时间长短不一或程度不同。只有当焦虑原因不存在或不明显,焦虑症状很突出而其他症状不突出,焦虑的持续时间及程度均超过一定的范围,以致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时,才可以认为患了焦虑,又称为焦虑性神经症。焦虑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焦虑症这种心理疾病在当今社会越来越普遍,许多现代人都患有焦虑,致病的原因各不相同,所患的焦虑症也是各种各样。很多人由于对自己的症状不了解而未能对自身的症状进行正确的诊断,从而耽误了治疗,最终使自己终生都活在了焦虑症的阴影之中。那么要想对焦虑症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就要对焦虑的原因进行一定的了解,下面南宁江岭医院失眠科专家为大家具体介绍焦虑的原因。 (1)、遗传因素: 多年来的研究证明,焦虑症倾向作为一种人格特征,至少有一部分是由遗传决定的;引起焦虑症直接原因是社会或环境因素,但其潜在的原因是遗传;惊恐障碍与广泛性焦虑具有不同的遗传病因学背景。(2)、生化及内分泌因素: 焦虑症患者血中乳酸盐含量增高,而血中乳酸盐含量可能与焦虑发作有关,但其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同时焦虑症患者肾上腺素能系统、多巴胺、5-HT及R氨基丁酸4种神经递质系统在脑的不同部位存在着

不同水平相互作用,这种复杂的细胞间信号的相互作用,借助于第二信使在亚细胞水平加以整合在脑和身体的各部位引起不同的变化,形成广泛性焦虑的各种临床表现在对有关受体研究中也发现惊恐发作出现心悸、颤抖、多汗等症状均为肾上腺素受体大量兴奋的征象,而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有减轻惊恐发作与焦虑的作用。(3)、躯体疾病或者生物功能障碍:病人的焦虑症状可以由躯体因素而引发。 (4)、认知过程:或者是思维,在焦虑症状的形成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病人比一般人更倾向于把模棱两可的、甚至是良性的事件解释成危机的先兆,更倾向于认为坏事情会落到他们头上。通过上文对于焦虑的原因的相关介绍,相信广大读者对焦虑的原因这一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了解了焦虑的原因之后,就要和自身的病症进行对比,从而找出自己的焦虑的原因,之后再针对病因对其进行有效地治疗,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对自身焦虑症的治疗快速而有效。 专家指出:焦虑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它在现在社会中越来越流行,日常我们对于紧急时间的焦虑情绪的反应并不属于,只有当人们的焦虑情绪超过了一定的界限与持续时间,才会被判断为焦虑症这种心理疾病,希望广大读者能够引起注意。那么焦虑症成因都有哪些?下面就为您具体介绍。 1.焦虑症成因之环境因素:外界环境的剧烈变化或未知的充满风险

焦虑症的心理治疗和案例解析

焦虑症的心理治疗和案例解析 焦虑症的心理治疗和案例解析。 关键词:焦虑、恐惧症、失眠、疑病症、惊恐发作。 作者于飞,心理咨询师、催眠治疗师、心理督导师,综合正心疗法创立者,擅长焦虑症、强迫症、社交恐惧症的疗愈。 一、综合论述 01、焦虑情绪的解析 焦虑情绪是指向未来,是担心有不好的事情会发生。 担心的对象多种多样,比如犯错、失败、被质疑、被否定、被贬低、被嘲笑、被冷落、被疏远、生病、意外、死亡...... 以无意识的、快速的、自动化的、习惯性的、模式化的思维逻辑推理、画面想象的形式存在,引发焦虑情绪体验。 焦虑情绪同时也在推动着上述思维形式。 思维形式和情绪感受交互影响,相互促进、恶性循环。02、焦虑症状的解析 焦虑反映在思维上:担心有不好的事情会发生。 焦虑反映在情绪上:紧张、不安。 焦虑反映在身体上:胸闷、呼吸短促、肩颈僵硬、头晕脑胀、头沉、心跳加快、呼吸困难、肠胃不适、失眠多梦......

焦虑反映在表现上:坐立不安、瞻前顾后、犹豫不决…… 焦虑反映在人际上:敏感、多疑,猜忌、回避...... 思维形式推动着焦虑情绪,焦虑情绪引发身体不适和外在的不良症状表现,影响着自己对自己的感觉和看法,以及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自己和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又影响着情绪变化...... 思维形式和内容、情绪感受、身体反应、外在表现、外界人际关系评价等交互影响,相互促进、恶性循环......以上任何一个方面,都可以成为新的诱发因素,引发一个新的恶性循环。 举例:自己担心某人会怀疑、否定自己,从而感到情绪紧张,从而身体僵硬、胸闷、呼吸短促、表情不自然,感到不舒服,他人看到自己紧张不自然,感觉自己心里有鬼、不真诚...... 03、常见的焦虑形式 广泛性焦虑:经常或持续的无明确对象和固定内容的提心吊胆及紧张不安,肌肉紧张,难以忍受而又无法摆脱。是习惯性的对事物的消极预期和灾难化联想,以及习惯性的焦虑情绪和回避做法。是一种谨小慎微、严防意外发生的身、心状态。 躯体症状:焦虑情绪引起的身体不适感,如胸闷气短、肩颈僵硬、头晕脑胀、头沉、心跳加快、呼吸困难、肠胃不适......很多当事人一开始的时候会以为是躯体疾病,跑到医院检查又发现不了什么实质性的问题,医生往往会给一个轻微病症的诊断,有的医生会建议去看心理科,后来才知道是焦虑的躯体症状。

焦虑症

焦虑症(焦虑障碍) 一:概念:焦虑是一种不愉快的、痛苦的情绪状态,同时伴有躯体方面的不舒服体验。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是以广泛性焦虑障碍(慢性焦虑障碍)和惊恐障碍(急性焦虑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 其紧张程度与现实情况不相符。(即无相应的脑或躯体器质性疾病的基础.........)(1)急性焦虑障碍:主要表现为惊恐样发作,多在夜间睡梦中发生,有濒死的感觉。患者心脏剧烈地跳动,胸口憋闷,喉头有堵塞感和呼吸困难,还会诱发四肢麻木、口周发麻、面色苍白、腹部坠胀等。一般急性焦虑发作持续几分钟或数小时,当发作过后或适当治疗后,症状可以缓解或消失。 (2)慢性焦虑障碍:基本特征为泛化且持续的焦虑,不局限于特定的外部环境。病程多在6个月以上。一般慢性焦虑的典型表现为五大症状,即心慌、疲惫、神经质、气急和胸痛。此外还有紧张、呼吸急促、出冷汗、晕厥、嗳气、恶心、口干、腹胀、便秘、尿频急等。 二.焦虑症的症状有哪些?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1、多种躯体不适表现:心悸、心慌、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或疼痛,心跳和呼吸次数加快,全身疲乏感,生活和工作能力下降,简单的日常家务工作变得困难不堪,无法胜任,加重患者的担忧和焦虑。还有失眠、早醒、梦魇等睡眠障碍,而且颇为严重和顽固。此外,还可有消化功能紊乱症等。 绝大多数轻度焦虑症病人还有手抖、手指震颤或麻木感、阵发性潮红或冷感,月经不调、停经、性欲减退、尿意频急、头昏、眩晕、恐惧、晕厥发作等。 2、病理性焦虑情绪:持续性或发作性出现莫名其妙的恐惧、害怕、紧张和不安。有一种期待性的危险感,感到某种灾难降临,甚至有死亡的感受。 多数患者还同时伴有忧郁症状,对目前、未来生活缺乏信心和乐趣。有时情绪激动,失去平衡,经常无故地发怒,与家人争吵,对什么事情都看不惯,不满意。轻度焦虑症有认识方面的障碍,对周围环境不能清晰地感知和认识,思维变得简单和模糊,整天专注于自己的健康状态,担心疾病再度发作。 3、精神运动性不安:坐立不安、心神不定、搓手顿足、踱来走去、小动作增多、注意力无法集中、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如此惶恐不安。 三:为什么会得焦虑症呢? 目前病因尚不明确。研究表明,焦虑症与遗传因素、个性特点、不良事件、应激因素、躯体疾病、认知等均有关系。 机体的素质(遗传,家庭素质) 环境因素 精神因素,如长期面临威胁或处于不利环境的人,易焦虑。 个性特征:内向、自卑、羞怯、敏感、多疑、孤独、怯懦 不良认知导致焦虑:1.读心术:即使没有他人在想什么的充分证据,你也以为自己知道人们在想什么。例如,“他认为我是个失败者”。 2.预测未来:你对未来进行预测——事情会变得更糟或者前面有危险。例如,“我会考不过这次考试”,或者“我不会得到这份工作”。 3.灾难化:你相信已经发生的或者即将发生的事情是如此的糟糕和难以忍受,以至于你不能够承受它。例如,“如果我失败了,那将太可怕了”。 4.贴标签:你给自己或他人以整体的负性评价。例如,“我是不受欢迎的”,或者“他是个极讨厌的人”。

状态-特质焦虑量表

摘自《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 戴晓阳 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 T A I) 【概述】 状态—特质焦虑问卷 (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 STAI), 由Charles D Spielberger 等人编制。S T A I 首版(S T A I—FormX)于1970年问世,曾经过2000项研究。1979年,Spielberger等人对首版进行了修订,修订版的S T A I—F o r m Y于1980年译成中文。 Spielberger 等人编制S T A I的目的,旨在为临床学家、行为学家和内科学家提供一种工具,以区别评定短暂的焦虑情绪状态和人格特质性焦虑倾向,为不同的研究目的和临床实践服务。S T A I适用于具有焦虑症状的成年人,可广发应用于评定内科、外科、心身疾病及精神病人的焦虑情绪;也可用来筛查高校学生、军人和其他职业人群的有关焦虑问题;以及评价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的效果。 Cattle和Spielberger提出了状态焦虑(state anxiety)和特质焦虑 (trait anxiety)的概念。 特质焦虑指个体对广泛的威胁性刺激作出焦虑反应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倾向;而状态焦虑是觉察到危险性刺激而产生的一种短暂的情绪状态,

包括个体的紧张、担心、不安、困扰及自主神经系统的过度兴奋。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就是试图将状态焦虑与特质焦虑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焦虑区分开来,以便为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更有效的测量工具。 【内容及实施方法】 状态—特质焦虑问卷由评价两种不同焦虑类型的分量表组成,共40个条目。第1~20项为状态焦虑分量表(S T A I—F o r m Y-I,S-AI),其中半数为描述负性情绪的条目,半数为描述正性情绪条目,主要用于评定个体即刻的或最近某一特定时间或情境的恐惧、紧张、忧虑和神经质的体验或感受。第21~40项为特质焦虑分量表(S T A I—F o r m Y-I,T-A I),用于评定较稳定的焦虑、紧张性人格特质,其中有11项为描述负性情绪的条目,9项描述正性情绪。该问卷又自我评定来完成。评定无时间限制,一般在10~20分钟可完成所有条目的回答。可用于个人或集体测验,受试者一般须具有初中文化水平。S T A I采用四点评分法。S-AI:1=完全没有,2=有些,3=中等程度,4=非常明显;其中10 项为反向计分。T-A I:1=几乎没有,2=有些,3=经常,4=几乎总是如此;也有10项为反向计分。 【测量学指标】 Spielberger 在高中生、大学生、新兵和成年工作人员的大样本人群中进行了S T A I现场测试,制定了常模。通过测试发现:S-AI和T-A I的题-总净相关系数在0.46~0.61(M=0.52)。S-AI和T-A I评分的相关系数为0.59~0.75.原作者对该量表进行了重测信度检验,发现T-A I的稳定性较高,两次评分的相关系数为0.73~0.86

焦虑症案例分析

我们可能会经常听说过,某某学生又想不开,可能是压力太大引起的,其实在现代的社会发展中,家长们对孩子们的学习是非常重视的,也因此,孩子们的压力也是非常大的,然而患上心理上的各种疾病的现象也是很常见的,其中考试焦虑症是最为典型的一种心理疾病,对此广州协佳医院精神科的王颖主任给我们分享了这样一个案例。 “李兵今天中午、晚上都不想吃东西,吃下去的全吐了。劝他去看病他不去,说是没病,还坚持要去课室复习,准备考试。再望望李兵,只见那原本消瘦的脸上满含着忧郁,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看上去身体很是虚弱。 李兵是医学系四年级的学生,学习很刻苦,成绩却不太理想。每逢考试他都很拼命,开夜车是常事,考试后又常因成绩不好而懊恼不已。李兵沉默了片刻,开始诉说。“昨天考第一科,我考得很糟,心里非常失望。我花了很多时间去复习,没想到还是考不好。晚自习时,我开始复习下一科,可老是走神。 昨晚一晚都没睡好,总在想白天的考试,越想越自责。今早很早就醒了,我不敢多睡,匆匆去课室看书;可越看越觉得很多内容都没记住,心慌得厉害,脑子也不听使唤了。午饭我一点胃口也没有,但还是强迫自己吃点,没吃下多少,就忍不住全吐了出来。晚餐也是这样。我很害怕,我可能读不下去了。”他紧锁着眉头,不安地说。” 王颖主任分析,听了他的叙述以后,确定他患的事考试焦虑症,这是考试时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就多数人来说,面临重要的或关键性的考试,总会引起一些心理压力,产生一定程度的考试焦虑,这是正常的,

也是无害的。但严重的考试焦虑则会产生极大的危害,使人出现注意力分散、记忆过程受干扰、思维过程受阻等问题,并威胁着人的身心健康。 那么患上考试型焦虑症我们应该怎么办呢?王颖主任给了以下几 个意见: 自我心理调节方法,如果学生在生活及学习中,能常常保持放松、平静,那么当应对考试或是重大考试时,自然能良好面对。放松心情,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减轻自己的压力。 心理阅读,“书籍是人进步的阶梯”,而心理读本更是心灵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通道,每个人的心灵都不可能一尘不染,尤其在当前这个浮躁、浮夸的时代。给大家推荐几本心灵图书《淡定是修炼出来的》、《生命的重建》、《你变了,世界就变了》。 主动参与社外活动,对于学生来说,学士是很重要的,但是也得讲究劳逸结合,适当的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心情好了,学习自然就有积极性了,良性循环,面对考试也就不容易产生焦虑了。也可以自己适当的做一些运动,有助于消除紧张和焦虑。 通过上述一个案例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此都有一定的了解,我们在学习的同时也要注意好自己的身心健康,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心浮气躁,让自己放松下来。

广泛性焦虑障碍第七

广泛性焦虑障碍 一、定义 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是一种以焦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障碍,患者常常有原因不明的提心吊胆、紧张不安,并有显着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肌肉紧张及运动性不安。患者往往能够认识到这些担忧是过度和不恰当的,但不能控制,因难以忍受而感到痛苦。病程不定,但趋于波动并称为慢性。 多数GAD患者合并有抑郁障碍或其他焦虑障碍,称为共病现象。常见的共病有抑郁障碍、惊恐障碍、强迫障碍等,共病造成GAD的诊断和治疗困难。 二、流行病学 GAD是最常见的焦虑障碍,终生患病率约为%%,在普通人群中年患病率%%,45—55岁年龄组比例最高,女性患者是男性患者的2倍。GAD常为慢性病程,国外资料显示患者在明确诊断前已经有10年病程者并不少见。 三、病因与发病机制 1.遗传:荟萃分析表明GAD有家族聚集性,遗传度大约为32%。 2.神经生物学: (1)神经影像学:目前研究的重点是杏仁核,研究发现GAD的青少年杏仁核体积增大,前额叶背内测体积也增加;杏仁核、前扣带回和前额叶背内测活动增加,并与焦虑的严重程度正相关;而前额叶背外侧活动相对下降。(2)神经生化 ①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焦虑伴有警觉程度增高和 交感神经活动增强的表现,提示患者的肾上腺素能活动增加。某些可以降低去甲肾上腺素能活动的药物如可乐定,有减轻焦虑的作用。? ②?5-羟色胺的作用:??5-羟色胺释放增加时,出现明显焦虑反应。??? ③γ-氨基丁酸的作用:γ-氨基丁酸有抗焦虑的作用。焦虑也许与γ-氨基 丁酸的功能不足有关。 ④乳酸盐的作用:静脉注射乳酸盐可以引起惊恐发作,是焦虑症研究的重 大进展之一。乳酸盐的致焦虑作用已在制造焦虑模型及检验抗焦虑药物的疗效中得到应用。 ⑤另外,尚有研究发现,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血浆肾上腺素、促肾上腺皮 质激素及白细胞介素Ⅱ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而皮质醇却低于对照组。待焦虑症状缓解后,上述各生理指标均恢复正常。 3.心理学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焦虑是对某些环境刺激的恐惧而形成的一种条件反射。心理动力学理论认为,焦虑源于内在的心理冲突,是童年或少年期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冲突在成年后被激活,从而形成焦虑。在临床上,一些焦虑障碍的患者病前有应激性生活事件,特别是威胁性事件更易导致焦虑发作。近来的研究显示童年时期发展的不安全的依恋关系、对照料者的矛盾情感、父母的过度保护、被虐待和威胁、与养育者过多分离均可能是焦虑产生的原因。 四、临床表现 GAD起病缓慢,可与一些心理社会因素有关,尽管部分患者可自行缓解,但多表现为反复发作,症状迁延,病程漫长者社会功能下降。 1.精神性焦虑:精神上的过度担心是焦虑症状的核心。表现为对未来可能发生 的、难以预料的某种危险或不幸事件经常担心。有的患者不能明确意识到他担心的对象或内容,而只是一种提心吊胆、惶恐不安的强烈内心体验,称为

焦虑症案例分析与解决方案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二班王东雪学号:201138010216 焦虑症案例分析与解决方案 案列:肖华(化名),女,22岁,她说自己学习十分刻苦成绩却不十分理想。每次阶段考试前都有明显的焦虑紧张,胃口很差,吃不下东西,但一直坚持去课室复习迎接考试。且因过分看重考试成绩经常在考试复习中熬夜学习,而考试后又常因成绩不好而懊悔不已。她曾经紧缩眉头,不安地叙述道:“还记得上大一考第一科时,我考的很糟,心里非常失望。我花了很多时间去复习,没想到还是考不好。当天晚上我开始复习接下来要考的科目,可老是走神。晚上一夜没有睡好,总在想白天的考试,越想越自责,觉得自己在考试中如果能够发挥的好一些不至于考的这么糟糕。第二天很早就醒了,我不敢多睡,匆匆去课室看书;可是越看越觉得很多内容都没记住,心慌的厉害,脑子也不听使唤了。午饭我一点什么都不想吃,不过想到要继续考试复习还是强迫自己吃点,没有吃下多少就忍不住全吐了出来。晚饭也是如此。我很害怕,我可能读不下去了。” 分析:从她的叙述情况容易判断,她所经历的情形为考试焦虑症。焦虑是人们的一种情绪体验,它来自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当主观认识对客观事物赋予了超过心理承受能力的过高意义后,在重新审视自己时,发现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较大,又不具备良好的客观条件去应对,因而感受到压力,进而产生焦虑。这是每个人在生活中都能体验到的一种心理感觉。 考前压力对每一个考生来说是正常现象,压力来自对目标的期望

值,现实与期望值之间的差距越大,所形成的压力越大;没有期望也就没有压力。适度的压力可以激励考生为争取好成绩而努力。压力过大时,需要了解在达到预期目标的道路上是否出现了难以跨越的障碍,是现实的障碍,还是心理的障碍。 在学校中,考试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几乎每一个学生在考试时都会有一定程序的紧张感和担心,这是很正常的,也是学校将考试作为督促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的心理依据。但考试给学生带来的焦虑却有着很大的个体差异。一般来说,性格内向,情绪波动大,挫折耐受力和内部矛盾化解力差的人,或自我意识差(自我多疑或自我评价过高)、独立性差、优柔寡断、谨小慎微的人容易出现过度焦虑。 考前焦虑大致来自几种情况:对考试所赋予特殊意义的认定,如:关系到人生发展、关系到个人荣誉、对父母的报答、是个人价值体现的砝码等。考试失败就是上述意义的永久丧失,不可弥补。这种对考试失败结果会造成危害的认识,随危害强度增大,心理感受性提高,承受考试压力带来的心理阈限降低,人越敏感、焦虑。适当的焦虑可以产生激励自己的动力,没有焦虑也不能鼓舞人的斗志,过于焦虑则会让未上阵的考生在心理上先乱了方寸,不战自溃。舒缓的办法是接受现实,别给考试赋予太多的含义。给自己一个适当的定位,在现有的条件下提出合乎情理的期望值,在此基础上建立现实的奋斗目标,去争取好的结果。

运动认知特质焦虑量表

运动认知特质焦虑量表 简介 马顿斯在斯皮尔伯格的焦虑理论的基础上,又根据相互作用的理论把体育运动中存在的特质焦虑视为体育运动中特有的特质焦虑(以下简称运动特质焦虑),即运动特质焦虑是把运动情景觉察为威胁、伴随着恐惧和紧张感对运动情景反应的个性特征。马顿斯进而认为斯皮尔伯格的一般特质焦虑测量不能有效地测量运动特质焦虑,并编制了运动焦虑量表,用以测量运动特质焦虑。 记分方法 原始分的记分方法:1、A=4、B=3、C=2、D=1; 根据以下条目编号计算运动认知特质焦虑量表各测度的原始分。 社会评价焦虑=27+17+22+21+16+28; 比赛准备焦虑=26+32=25+23+24+29; 竞技水平发挥焦虑=5+4+11+9+14; 失败焦虑=8+19+12+33+18; 对方实力焦虑2+31+6+1; 受伤焦虑=3+7+13+15; 测谎分数=10+20+30。 条目15为逆向记分条目,即A=1、B=2、C=3、D=4。测谎分数用以检验回答的真实性。测谎分数( =10+20+30 )为7 分以上者的回答视为可接受的真实回答。 运动认知特质焦虑量表 这个问卷列举了运动员面临比赛时,常有的一些心情。每个运动员的心情不完全相同,对于下面问题的回答自然不同,因而回答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请对下面的问题,表达你个人的心情。问卷中每一个问题都有四个回答(A、B、C、D),列在回答栏中,供你选择一个。现举例如下:问题1、我喜欢体育运动。 A、很适合 B、大致适合 C、不太适合 D、很不适合 A、B、C、D中哪一个回答和你的个人看法相近?在回答栏里选择一个最相近的回答,划上一个圆圈表示。比如,不太喜欢体育运动的人就圈上“C”。 很合适大致合 适不大合 适 很不合适 1、关心比赛当天的天气 A B C D 2、关心对手的强处 A B C D 3、担心在比赛中受伤 A B C D 4、担心自己的竞赛表现不好 A B C D 5、担心发挥不出最大的力量 A B C D 6、关心赛场的状况 A B C D 7、因为以前受过伤,害怕受伤 A B C D 8、比赛还没有开始就只想到输 A B C D 9、担心让教练、同伴失望 A B C D 10、默契是集体运动项目必不可少的 要素 A B C D 11、担忧能否发挥出平时的水平 A B C D 12、觉得自己和对手的水平相当时感 A B C D

解读“焦虑症”

解读“焦虑症” 发表时间:2017-01-21T14:35:28.150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32期作者:万尚姝 [导读] 焦虑是人类在与环境作斗争及生存适应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基本人类情绪。 (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江西南昌 330022) 【摘要】焦虑是困扰人们工作、学习及生活的重要的情绪和心理障碍,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症,是在人类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负性情绪。近十年来,有关焦虑症心理生理机制的相关研究,国内外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对焦虑症的定义、分类、人格特征及治疗进行了整理与总结。 【关键词】焦虑症;治疗 【中图分类号】R749.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2-0278-01 1.前言 从2012年的财经网的《全民焦虑时代的中国何以解忧?》的文章中可以看到“据统计,2010年我国15岁及以上成年人精神疾病患病率约为17%,其中抑郁症约为5%,焦虑症约5%,药物、酒精等物质依赖症约5%。而更多人对焦虑的感性认知来自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烦躁”和“压力大”。从这则新闻中可看出,焦虑已成为了当下的一个趋势,全民焦虑将成为通病。而焦虑是什么,焦虑是不是一定会对我们的学习生活造成不良的影响呢,以及如何缓解焦虑呢,本文会进行详细探讨。 2.焦虑的定义 焦虑是人类在与环境作斗争及生存适应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基本人类情绪,它包括人在预感到潜在威胁时,在主观上感到的紧张、忧虑、烦恼等心理,也包括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同时出现的亢进现象。适度的焦虑对动物和人类的生存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过度、不当的情绪则会严重困扰。 3.焦虑的分类 3.1 病理性焦虑 病理性焦虑是指持续的无具体原因的感到紧张不安,或无现实依据的预感到灾难、威胁或大祸临头感,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运动性不安,常常伴随主观痛苦感或社会功能受损。 3.2 现实性焦虑 与病理性焦虑不同,现实性焦虑所表现的是对现实的潜在挑战或威胁的一种情绪反应,而且这种情绪反应是与现实威胁的事实相适应的,是一个人在面临其不能控制的事件或情景时的一般反应。特点是焦虑的强度与现实的威胁程度相一致,并与现实威胁的消失而消失,因而具有适应性意义,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适应和应对环境的一种情绪和行为反应方式。 4.焦虑症患者人格特征的研究 国内外的学者试图通过各种评价手段对焦虑症患者的人格特征进行研究。通过艾森克问卷(EPQ)和A型行为问卷(TABP)对焦虑症患者的人格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焦虑症患者的N分(神经质)和P分(精神质)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 张亚林等研究现实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N、P分均显著高于常模。当患者症状好转时,其EPQ中的N分显著下降,A型行为TH因子分也显著降低,提示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神经质的个性特征和时间紧迫感的行为模式是具有可塑性的。 余常红、周云飞也以MMPI为研究工具,对焦虑症与恐惧症的人格进行进一步研究,发现社交恐惧症的强迫分和人际关系分、偏执分明显高于广泛性焦虑、惊恐障碍和惊恐障碍伴广场恐怖组,其焦虑分和总均分显著高于广泛性焦虑组;广泛性焦虑组的恐怖分明显低于惊恐障碍和惊恐障碍伴广场恐怖组。反映社交恐惧症的分最高,而广泛性焦虑临床症状分最低,此研究者推测焦虑症和恐惧症是由广泛性焦虑、惊恐障碍、社交恐惧症这样一个从症状由轻到重的连续谱系障碍。 5.焦虑症的治疗 5.1 元认知干预技术 元认知干预技术是让来访者了解问题形成的心理机制,认识和理解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射的运行过程,并对其进行认知调整,然后在心理放松训练中用暗示技术把情感组织者和一套新的程序性知识输入其大脑使新的程序性知识替代旧的程序性知识,阻止原有条件性情绪的发生,从而有效地控制相应的不适应性行为。 5.2 认知行为治疗 认知行为的治疗方法来源于Beck的认知治疗方法,原理是通过改变思维或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治疗关键在于帮助患者形成新的思维方式,缓解焦虑,最终达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效治疗焦虑症的最终目的。 6.小结 焦虑并不意味着都是有临床意义的病理情绪,在应激面前适度的焦虑具有积极的意义。焦虑并不一定意味着就是不好的,对人的生活产生不良的影响,相反如果我们积极去看待,焦虑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推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轶,李雪晶,张志滨,等.焦虑症病人的人格特质与情绪调节方式[C].全国老年护理学术交流会议,2012. [2]黄慧兰,刘新民,王瑞权,等.人际心理治疗与认知行为治疗对广泛性焦虑障碍治疗效果的对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2):186-189. [3]谢健,吴爱勤.焦虑症患者的个性特点和行为类型[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5):327-328. [4] Bruggink A,Huisman S,Vuijk R, et al.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adul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J].Research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2016, 22:34-44. [5] Yap M B,Jorm A F.Parent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hildhood anxiety,depression,and internalizing problem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2015, 175(1 April 2015):424-440.

焦虑症案例分析

“李兵今天中午、晚上都不想吃东西,吃下去的全吐了。劝他去看病他不去,说是没病,还坚持要去课室复习,准备考试。再望望李兵,只见那原本消瘦的脸上满含着忧郁,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看上去身体很是虚弱。 李兵是医学系四年级的学生,学习很刻苦,成绩却不太理想。每逢考试他都很拼命,开夜车是常事,考试后又常因成绩不好而懊恼不已。李兵沉默了片刻,开始诉说。“昨天考第一科,我考得很糟,心里非常失望。我花了很多时间去复习,没想到还是考不好。晚自习时,我开始复习下一科,可老是走神。 昨晚一晚都没睡好,总在想白天的考试,越想越自责。今早很早就醒了,我不敢多睡,匆匆去课室看书;可越看越觉得很多内容都没记住,心慌得厉害,脑子也不听使唤了。午饭我一点胃口也没有,但还是强迫自己吃点,没吃下多少,就忍不住全吐了出来。晚餐也是这样。我很害怕,我可能读不下去了。”他紧锁着眉头,不安地说。” 王颖主任分析,听了他的叙述以后,确定他患的事考试焦虑症,这是考试时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就多数人来说,面临重要的或关键性的考试,总会引起一些心理压力,产生一定程度的考试焦虑,这是正常的,也是无害的。但严重的考试焦虑则会产生极大的危害,使人出现注意力分散、记忆过程受干扰、思维过程受阻等问题,并威胁着人的身心健康。 那么患上考试型焦虑症我们应该怎么办呢王颖主任给了以下几个 意见:

自我心理调节方法,如果学生在生活及学习中,能常常保持放松、平静,那么当应对考试或是重大考试时,自然能良好面对。放松心情,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减轻自己的压力。 心理阅读,“书籍是人进步的阶梯”,而心理读本更是心灵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通道,每个人的心灵都不可能一尘不染,尤其在当前这个浮躁、浮夸的时代。给大家推荐几本心灵图书《淡定是修炼出来的》、《生命的重建》、《你变了,世界就变了》。 主动参与社外活动,对于学生来说,学士是很重要的,但是也得讲究劳逸结合,适当的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心情好了,学习自然就有积极性了,良性循环,面对考试也就不容易产生焦虑了。也可以自己适当的做一些运动,有助于消除紧张和焦虑。 通过上述一个案例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此都有一定的了解,我们在学习的同时也要注意好自己的身心健康,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心浮气躁,让自己放松下来。

解读广泛性焦虑症

解读广泛性焦虑障碍 摘要:按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焦虑症分为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是一种表现为过度、持久的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莫名其妙的紧张恐惧、担忧不安,并伴随有躯体和自主神经功能亢进的症状,严重者影响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让患者感觉痛苦不堪,不能控制。在本文中,我将从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研究历程、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标准、发病原因以及治疗预防六个方面分析,以期能够使得此种焦虑障碍能够为更多人所了解,或为正在忍受这种焦虑的人群提供一些帮助。目录

一、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研究历程 泛性焦虑障(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以下简称GAD,在了解GAD 的研究历程之前先了解一下GAD诊断标准的发展过程,诊断标准的适用性会帮助我们更好的鉴别疾病并对病情进行有效控制,诊断标准的发展是对GAD认识的一部分。最早把广泛性焦虑纳入到DSM是第三版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Ⅲ;美国精神病协会,1980)在这一版中GAD是指不符合其他焦虑诊断的残留类别,也就是说这个阶段GAD自身的一致特征还没有界定清楚。到DSM-Ⅲ-R时做了诊断标准的修改,病程要求6个月以上,核心症状是不切实际的过度的焦虑和担忧,鉴别要求是当焦虑和I轴上的其他障碍出现时,只有担忧焦虑的焦点与这一障碍没有关系时才能做出诊断,并且指出担忧是GAD的核心症状,GAD已经做为一个独立的精神障碍症状。再到DSM-Ⅳ根据相关研究更确定担忧的特点,是对广泛领域的普遍性的担忧,对一些小事情的担忧是GAD区别于其他焦虑和非焦虑的关键。另外删除了对儿童过度焦虑的诊断,一个原因是儿童的过度焦虑也属于GAD,另外第四版修改的相关研究样本没有包含7岁以下的儿童,所以说这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证明。2010年又修订了第五版,没有太大的变化,世界上目前最普遍使用的的还是DSM-Ⅳ,另外ICD-10《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修订版,是1993年WHO研究的诊断准则,两者在病程标准上表述略有不同,ICD-10中指出“至少数周(通常数月)在大多数时间存在焦虑原发症状”就可以,总体来看DSM-Ⅳ对病情的描述更为详细,而我国《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强调鉴别诊断,必须排除一些躯体疾病的继发性焦虑,排除药物引起,排

焦虑理论

在西方文化史中,正式地、深入地对焦虑进行研究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早深入研究焦虑的人是哲学家克尔凯戈尔(1944),在《恐惧的概念》一书中明确指出,焦虑是人面临自由选择时所必然存在的心理体验,焦虑的产生与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有关。弗洛伊德对焦虑也有系统的研究,他对焦虑症的临床影响仅次于其对癔症的影响。20世纪曾被者称为“焦虑的时代(AGE OF ANXIETY)”。对焦虑的神经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心理治疗学、精神药理学的研究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对焦虑的行为-认知治疗受到了临床工作者的重视,同时,抗焦虑药物的临床应用也使焦虑的治疗呈现出多样性的局面。 在精神分析之后,其他各大流派也对焦虑做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他们各自的焦虑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焦虑起源于超我和本我之间的冲突,焦虑是潜意识中存在着危险的一个信号,为了回应这个信号,自我会动用一系列的防御机制,从而防止那些不为人接受的冲动和欲望进入意识层面。如果作为信号的焦虑不能激发起自我的防御或防御失败,那么就会出现持续的焦虑状态或者其他神经症的症状。所以,焦虑既是冲突的产物又代表着自我为消除冲突所作的努力。在弗洛伊德之后,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霍尼和沙利文也提出了自己的焦虑理论。霍尼认为,她认为焦虑的形成分成三种:(1)原始焦虑——儿童与父母的分离引起;(2)惊时焦虑——突发性意外、陌生环境、恐怖的电影引起。(3)期待焦虑——是在压力情境的预期。她认为焦虑是一种存在于富有敌意的世界里一个人所体验到的孤独感和无助感,在霍妮看来个体人际关系的失调,尤其是亲子关系的失调是产生基本焦虑。沙利文认为,“当抚养者表现出焦虑的张力时,就会引起婴儿的焦虑”。霍尼和沙利文都认为,焦虑是神经症的一个最基本的要素。 存在-人本主义站在存在主义立场上,认为人的本质就是他自身的存在,从而认为焦虑是人的存在的不可避免的一个方面,是由人的内在冲突引发的情绪反应。当代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和心理治疗大师罗洛·梅对心理学最主要的贡献之一是他的焦虑理论。罗洛·梅认为,个体无时无刻不受到存在感丧失的威胁,而对这种威胁的觉知就是焦虑。焦虑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冲突,冲突的核心是"发挥自我潜能体现价值"和"安全感缺失"之间的矛盾,它体现的是人的存在和非存在之间的冲突(夏烨和丁建略,2008)。 社会学习派的焦虑理论直接来源于行为主义,认为焦虑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反应。学会恐怖和焦虑只是症状形成的第一步,症状之所以不会消除,还在于人们学会了“逃避”而是焦

焦虑症的案例分析

焦虑症的案例分析 案例介绍: 小雅,女,19岁。南安一中高中补习生,数学基础较差,补习后进步不大。村里有十多人同读高三,仅她一人为补习生。家境较好,家人很关心她,经常到学校看望她,给她带一大堆补品,叮嘱她要好好学习,争取考上大学,为家族争光。这给她造成很大压力,思想包袱大,上课易开小差,注意力无法集中,经常担心“考不上大学怎么办?”又想到比其他同村同学多读了一年,如考不上大学,不仅无颜见江东父老,而且丢尽了家族的脸。于是,为了考上大学,给家族争光,她整天都在考虑着该怎样学习才能考出好成绩,除了加班加点拼命学习外,下了晚自习,教室和宿舍的灯熄了,她还要躲在昏暗的路灯下看书。后来,睡眠渐渐不足,头昏沉沉的,书看不下去,又舍不得休息,认为休息会耽误了时间而比别人考得差。特别是考试时,“怕比其他人考得差”的念头总在头脑里不断闪现。因为考前的紧张感加剧,所以每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并且逐渐下降,这令她更加焦虑。高考临近,“考不上大学怎么办?”害怕失败的阴影总困扰着她。小雅偶尔也会给自己鼓励:自己一定要考上大学。可是一上课,精力总集中不了,脑子里总想:“要是再次考不上怎么办?”越想越紧张,于是经常敲自己的头,掐自己的手。想让自己平静下来,好好地读书,但难以做到。在苦恼不堪的情形下,她找到了老师,诉说了一切。 案例分析: 小雅的症状突出表现在注意力无法集中,紧张和焦虑,并伴有运动性不安,如:书看不下去,又舍不得休息,认为休息会耽误时间;经常敲自己的头,掐自己的手;难以让自己平静下来。而且,小雅的焦虑是经常性的,属于持续性焦虑。虽然,她也有强迫性的思想,但并不是主要的症状。这些都符合广泛性焦虑症的诊断要点,因此,小雅的症状是广泛性焦虑症,而且以考试焦虑为中心。 因为她光宗耀祖的心态太重,害怕辜负家人的期望,丢家族的脸。她觉得只有自己考上大学,才能让家人在村里扬眉吐气,至少也不能让自己在同村十多人的高考大阵容中败下阵来,而且自己还是唯一的高四生,如果自己再次落榜,而其他人考上大学,这不仅对自己是一个大的打击,还会给家族蒙羞,让家人在村里抬不起头来。于是升学心切导致效果不佳而产生焦虑。另外她在性格上过于自律,对自己要求过高过严,操之过急。这种过严要求,使她在学习上加班加点,不注意用脑卫生,不注重科学学习和休息,不顾生理规律,精力不济,精神负担越来越重,产生了不能原谅、不能接受自己的思想,出现了过度考试焦虑。 对于焦虑症,我们一般可以采用认知调整和放松训练法。认知调整的关键是帮助患者摆脱不合理观念的纠缠。而放松训练对缓解广泛性焦虑的症状具有明显疗效。首先,我们要让小雅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弱势,弥补不足,多在数学上下功夫,不要过早的对考试感到焦虑。此外,还要让小雅积极的面对现实,从高考失利的阴影中走出来。然后,让她学会自我放松,当她感到焦虑或紧张时,可以进行自我调节,让自己放松,从而摆脱焦虑。同时,家长、老师和同学的支持与配合也很重要,家长要尽可能少的在她面前提高考的事情,不要给她带来压力,而老师和同学要多关心和帮助她。

如何评价焦虑抑郁状态

处于焦虑状态的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张力增高为主,影响血流动力学稳定,对平稳的手术管理带来不利影响。目前评估焦虑状态主要对术前患者的精神状态进行分析(包括心理测试和测量血压心率)而缺少客观指标。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是评价植物神经功能的指标,广泛应用于麻醉深度的判断,麻醉药理研究,患者围手术期心血管不稳定性的风险预测,在临床工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HRV指逐次心跳之间的微小差异,采用心电图标准导联的QRS波为原始信号,应用傅里叶分析转换原理和功率谱分析技术,监测心电图R-R间期的微小变化,对电率变异的速度和幅度进行频域分析,得到以频率为横坐标,功率谱能量为纵坐标的功率谱图,主要包括3个频率带:低频带(LF,0.04-0.15h)与血压调节活动有关,受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双重调节,主要反映交感神经活性;高频带(HF,0.15-0.04h),与呼吸运动引起的心率变化有关,可用来反映心脏迷走神经张力活动变化;低频带/ 高频带(LF/HF)比值反映交感、迷走神经的张力平衡状态。观测平均心率(AHR)、房性心律失常(AP)、室性心律失常(vp)、心率变异性参数:高频(HF)、低频(LF)、极低频(VLF)、低频/高频(LF/HF)、24h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标准差(SDNN),全部相连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值(RMSSD),校正QT间期(QTc)。一般认为SDNN等时域指标代表植物神经功能系统的总体水平,在24h睡眠剥夺后频域指标的变化显示了处理后植物神经系统总体活性增强。频域指标主要有低频(LF)、高频(HF)和低频/高频(LF/HF),高频和心迷走传出活动

焦虑状态护理常规

焦虑状态护理常规 一、相关知识 焦虑状态是介于焦虑情绪和焦虑症之间的一种状态,比焦虑情绪重而较焦虑症轻,焦虑状态有明显的焦虑情绪,烦躁,易怒,易激惹,紧张,坐立不安,伴随睡眠障碍以及一些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如心慌、心悸、胸闷、乏力、出冷汗,但这些症状一般时间较短,可有一定诱因,且是时好时怀,可以通过自我调节缓解。 二、护理问题 1、睡眠障碍 2、抑郁 3、语言交流障碍 4、知识的缺乏 三、评估 1、入院评估 2、心理状态评估 四、辅助检查 1、行为-认知治疗 2、物理治疗: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是一种与传统药物治疗、电抽搐治疗完全不同的治疗方法,是通过低强度微量电流刺激大脑,改变患者大脑异常的脑电波,促使大脑分泌一系列与焦虑、抑郁、失眠等疾病存在密切联系的神经递质和激素,以此实现对这些疾病的治疗。 五、护理措施 心理治疗是指临床医师通过言语或非言语交谈建立起与患者的良好医患关系,应用有关心理学和医学的知识指导和帮助患者克服和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情绪障碍、认知偏见以及适应问题。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是帮助焦虑症患者康复的两条腿适合焦虑症的心理治疗有:支持治疗、行为治疗、认知治疗、生物反馈治疗等等。 放松训练就是通过身体放松而达到心理放松,比较简单的如深呼吸法:焦虑不安时闭上眼睛,慢慢用鼻子吸气,口鼻呼气,反复三到五次。也可以采用冥想法:即有意识地想一件开心的事情,尽量真实而具体。过度紧张、焦虑时,先轻闭双眼,全身放松,做几次均匀而有节奏的深呼吸,反复地自我暗示:"不要着急"、"放松、放松",几分钟后,情绪就会平稳。 [2.药物治疗:中西药物焦虑既能稳定患者的情绪,改善身体的状态。 在治疗早期通过情绪调节药物快速调整情绪,中后期结合心理治疗解除心理障碍并通过心理训练达到社会功能的恢复并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六、健康宣教 1、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兴奋、激动、焦虑等不良情绪。 2、戒烟酒,有规律生活,进低盐低脂饮食,糖尿病患者进糖尿病饮食。 3、进行心理疏导,避免长时间独处 4、危险因素的控制:按医嘱服药,不要擅自停药或改药,掌握常用药物作用及副作用。 5、出现心慌、心悸、胸闷、乏力、出冷汗等症状及时就诊。

大学生焦虑症的研究与分析

目录 摘要 (2) 关键字 (2) 一、焦虑的含义 (3) 二、大学生焦虑的主要类型 (3) 1、学习焦虑 (3) 2、社交焦虑 (4) 3、就业焦虑 (4) 三、大学生焦虑原因的分析 (4) 1、部分学生缺乏健康心理 (4) 四、解决大学生心理焦虑的对策思考 (6) 五、在研究中的启示与研究的展望 (9) 主要参考文献: (9)

大学生焦虑症的研究与分析 摘要:本文运用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在研究学者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大学生这个现在特殊群体的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作些研究,其主要调查内容包括:高校大学生焦虑的主要类型,影响大学生焦虑的各类因素(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及社会因素分析等);发现影响大学生焦虑的因素是动态的,因时间、空间、对象的不同而不同。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引导大学生克服焦虑的预防措施:包括全社会需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焦虑问题,尤其在教学管理实践中,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大学生解除心理烦恼,加强自我调节,减轻心理压力,从而正确引导大学生克服焦虑,不断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 关键字:大学生焦虑症研究对策 Abstract: This article uses research methods of psychology and Sociology , Based on a large amount of researchers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Do some research on this special group now anxiet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main research contents include: the main types of college students anxiety, various influence factors of college students anxiety (personal factors, family factors and social factors and so on);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college students anxiety is dynamic, because of time, space, the different objects and different. On the basis of some guide them to overcome anxiety prevention measures include: the whole society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students' anxiety problems, especially in the teaching management practice, should tak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help students relieve psychological troubles, strengthen self-regulation, relieve the psychological pressure, so as to guide them to overcome anxiety, promot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Anxiety Research Countermeasure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