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路电阻计算公式

电路电阻计算公式

电路电阻计算公式
电路电阻计算公式

矩公式为T=9550x 功率P/转速n,要是多级传动的话每级的扭矩要乘以减速比

,速度越低扭矩

越大

功率的计算公式

p=w/t

p=UI

W=U A 2 *t /R

1, 两相家用电器功率的计算方法是

: P=电流*电压*功率因素

如5A 电流*220V 交流电压*0.9功率因素=990W

1 度电=1000W

2, 对称三相交流家用电器功率的计算方法是 :

有功功率(W )P=跟号3*电流*交流电压*功率因素(COS ) 无功功率(VAR )Q=跟号3*电流*交流电压*功率因素(SIN ) 视在功率(VA )S=跟号3*电流*交流电压

P 表示功率,单位是 瓦特”简称 瓦”符号是“w” .W 表示功,单位是 焦耳”简称焦”符号是“ J ” .t 表示时间,单位是 秒”符号是 “s 因为W=F ( f 力)*s ( s 距离)(功的定义式),所以求功率 的公式也可推导出 P=F ?V (F 为力,V 为速度).

功率越大转速越高,汽车的最高速度也越高,常用最大功率来描述汽车的动力性能

?最大功率 一般用马力(PS )或千瓦(kw )来表示,1马力等于0.735千瓦.

1w=1J/s

P=W/t=FV=FL/t

② 电压:U=U1=U2 (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③ 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或

6【电学部分】

1电流强度:1= Q 电量/t

P=|A2 : P=Fv *R

P=UA2 /R

1

功的计算公

式: W=Fs W=UIt

W=I 人2 *Rt

2 电阻:R=p L/S

3欧姆定律:1= U/R

4焦耳定律:

⑴Q = l2Rt普适公式)

⑵Q = Ult = Pt = 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5串联电路:

⑴ 1 = I1 = I2

⑵ U = U1 + U2

⑶ R = R1 + R2

⑷U1/U2 = R1/R2 (分压公式)

⑸ P1/P2 = R1/R2

6并联电路:

⑴ 1 = I1 + I2

⑵ U = U1 = U2

⑶ 1/R = 1/R1 + 1/R2 [ R = R1R2/(R1 + R2)]

⑷11/12 = R2/R1(分流公式)

⑸ P1/P2 = R2/R1

7定值电阻:

⑴ I1/I2 = U1/U2

⑵ P1/P2 = I12/I22

⑶ P1/P2 = U12/U22

8电功:

⑵P = I2A R = U A2/R (纯电阻公式)

常用导体材料电阻率计算公式

常用导体材料电阻率计 算公式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电学部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⑴Q=I2Rt普适公式) ⑵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⑴I=I1=I2 ⑵U=U1+U2 ⑶R=R1+R2 ⑷U1/U2=R1/R2 (分压公式) ⑸P1/P2=R1/R2 6并联电路: ⑴I=I1+I2

⑵U=U1=U2 ⑶1/R=1/R1+1/R2 [ R=R1R2/(R1+R2)] ⑷I1/I2=R2/R1(分流公式) ⑸P1/P2=R2/R1 7定值电阻: ⑴I1/I2=U1/U2 ⑵P1/P2=I12/I22 ⑶P1/P2=U12/U22 8电功: ⑴W=UIt=Pt=UQ (普适公式) ⑵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 ⑴P=W/t=UI (普适公式) ⑵P=I2^R=U^2/R (纯电阻公式) 电流密度的问题:一般说铜线的电流密度取6A/mm2,铝的取 4A,考虑到大电流的趋肤效应,越大的电流取的越小一些,100A

以上一般只能取到左右,另外还要考虑输电线路的线损,越长取的也要越小一些。 计算所有关于电流,电压,电阻,功率的计算公式 1、串联电路电流和电压有以下几个规律:(如:R1,R2串联) 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②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 ③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nR 2、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有以下几个规律:(如:R1,R2并联) ①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②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③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或。 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R总= R 注意: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支路电阻都小。 电功计算公式:W=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电阻、电阻率、方阻

电阻率的定义(Ω·m) 电阻率(resistivity)是用来表示各种物质电阻特性的物理量。某种材料制成的长1米、横截面积是1平方毫米的在常温下(20℃时)导线的电阻,叫做这种材料的电阻率。 电阻率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率的单位是欧姆·米(Ω·m或ohmm),常用单位是欧姆·毫米和欧姆·米。 电阻率的计算公式 电阻率的计算公式为:ρ=RS/L ρ为电阻率——常用单位Ω·m S为横截面积——常用单位㎡ R为电阻值——常用单位Ω L为导线的长度——常用单位m 表面电阻率(Ω)(理论上等于方阻) surface resistivity 平行于通过材料表面上电流方向的电位梯度与表面单位宽度上的电流之比,用欧姆表示。 注:如果电流是稳定的,表面电阻率在数值上即等于正方形材料两边的两个电极间的表面电阻,且与该正方形大小无关。 是指表示物体表面形成的使电荷移动或电流流动难易程度的物理量。在固体材料平面上放两个长为L、距离为d的平行电极,则两电极间的材料表面电阻Rso与d成正比,与L成反比,可用下式表达: d Rs=ρs—— L 式中的比例系数ρs称作表面电阻率,它与材料的表面性质有关,并随周围气体介质的温度、相对湿度等因素有很大变化,单位用Ω(欧)表示。 方块电阻 ohms per square 在长和宽相等的样品上测量的真空金属化镀膜的电阻。方块电阻的大小与样品尺寸无关。 薄层电阻又称方块电阻,其定义为正方形的半导体薄层,在电流方向所呈现的电阻,单位为 欧姆每方 方阻就是方块电阻,指一个正方形的薄膜导电材料边到边“之”间的电阻,方块电阻有一个特性,即任意大小的正方形边到边的电阻都是一样的,不管边长是1米还是0.1米,它们的方阻都是一样,这样方阻仅与导电膜的厚度等因素有

电流、功率、电压、电阻计算公式.

= 1.732 X U X I X COSφ 功率 P =1.732X380X I X0.85 电流 I = P / (1.732 X 380 X 0.85 功率分有功和无功,有功P=U*I*(cos a;无功Q=U*I*(sin a;注:a是功率因数。 三相电动机的功率电阻的电流如何计算。电压已知为380V。求高人指点!2012-4-20 09:43 提问者:mfkwfntxgt|浏览次数:364次 我来帮他解答 2012-4-20 10:23 满意回答 电流=I,电压=U,电阻=R,功率=P U=IR,I=U/R,R=U/I, P=UI,I=P/U,U=P/I P=U2/R,R=U2/P 就记得这一些了,不知还有没有 还有P=I2R P=IU R=U/I 最好用这两个;如电动机电能转化为热能和机械能。电流 符号: I 符号名称: 安培(安) 单位: A 公式: 电流=电压/电阻 I=U/R 单位换算: 1MA(兆安)=1000kA(千安)=1000000A(安)

1A(安)=1000mA(毫安)=1000000μA(微安)单相电阻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压U*电流I 单相电机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压U*电流I*功率因数COSΦ 三相电阻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1.732*线电压U*线电流I (星形接法) = 3*相电压U*相电流I(角形接法) 三相电机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1.732*线电压U*线电流I*功率因数COSΦ(星形电流=I,电压=U,电阻=R,功率=P U=IR,I=U/R,R=U/I, P=UI,I=P/U,U=P/I P=U2/R,R=U2/P 就记得这一些了,不知还有没有 还有P=I2R ⑴串联电路 P(电功率)U(电压)I(电流)W(电功)R(电阻)T (时间) 电流处处相等 I1=I2=I 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U=U1+U2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R=R1+R2 U1:U2=R1:R2 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 W=W1+W2 W1:W2=R1:R2=U1:U2 P1:P2=R1:R2=U1:U2 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 P=P1+P2 ⑵并联电路 总电流等于各处电流之和 I=I1+I2 各处电压相等 U1=U1=U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积除以各电阻之和 R=R1R2÷(R1+R2)

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精)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一、实验目的:学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阻值,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二、实验原理:用刻度尺测一段金属导线的长度L ,用螺旋测微器测导线的直径d ,用伏安法测导线的电阻R ,根据电阻定律,金属的电阻率ρ=RS/L=πd 2R/4L 三、实验器材:①金属丝②千分尺③安培表④伏特表⑤(3伏)电源⑥(20Ω)滑动变阻器⑦电键一个⑧导线几根 【点拨】被测金属丝要选用电阻率大的材料,如铁铬铝合金、镍铬合金等或300瓦电炉丝经细心理直后代用,直径0.4毫米左右,电阻5~10欧之间为宜,在此前提下,电源选3伏直流电源,安培表选0 0.6安量程,伏特表选0 3伏档,滑动变阻器选0 20欧。 四、实验步骤 (1)用螺旋测微器三次测量导线不同位置的直径取平均值D 求出其横截面积S=πD 2/4. (2)将金属丝两端固定在接线柱上悬空挂直,用毫米刻度米尺测量接入电路的金属丝长度L ,测三次,求出平均值L 。 (3)根据所选测量仪器和选择电路的原则画好电路图1,然后依电路图按顺序给实物连线并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 点拨:为避免接线交叉和正负极性接错,接线顺序应遵循:电源正极→电键(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用电器→安培表正极→安培表负极→电源负极,最后将伏特表并接在待测电路的两端,即先接干路,后接支路。 (4)检查线路无误后闭合电键,调节滑动变阻器读出几组I 、U 值,分别计算电阻R 再求平均值,设计表格把多次测量的D 、L 、U 、I 记下来。 【点拨】测量时通过金属丝的电流应控制在1.00A 以下,本实验由于安培表量程0~0.60A ,每次通电时间应尽量短(以能读取电表数据为准),读数完毕立即断开电键S ,防止温度升高使金属丝长度和电阻率发生明显变化。 计算时,务必算出每次的电阻值再求平均值,不能先分别求电压U 和电流I 的平均值,再由欧姆定律得平均值,否则会带来较大计算误差。 五、实验记录 图1

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

高阻计法测定高分子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 2010年03月07日10:37 admins 学习时间:20分钟评论 0条高分子材料的电学性能是指在外加电场作用下材料所表现出来的介电性能、导电性能、电击穿性质以 及与其他材料接触、摩擦时所引起的表面静电性质等。最基本的是电导性能和介电性能,前者包括电导(电导率γ,电阻率ρ=1/γ)和电气强度(击穿强度Eb);后者包括极化(介电常数εr)和介质损耗(损耗因数tg δ)。共四个基本参数。 种类繁多的高分子材料的电学性能是丰富多彩的。就导电性而言,高分子材料可以是绝缘体、半导体和导体,如表1所示。多数聚合物材料具有卓越的电绝缘性能,其电阻率高、介电损耗小,电击穿强度高,加之又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耐化学腐蚀性及易成型加工性能,使它比其他绝缘材料具有更大实用价值,已成为电气工业不可或缺的材料。高分子绝缘材料必须具有足够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决定于体积电阻与表面电阻。由于温度、湿度对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有很大影响,为满足工作条件下对绝缘电阻的要求, 必须知道体积电阻率与表面电阻率随温度、湿度的变化。 表1 各种材料的电阻率范围 材料电阻率(Ω·m) 材料电阻率(Ω·m) 超导体导体≤10-810-8~10-5半导体绝缘体10-5~107 107~1018 除了控制材料的质量外,测量材料的体积电阻率还可用来考核材料的均匀性、检测影响材料电性能的 微量杂质的存在。当有可以利用的相关数据时,绝缘电阻或电阻率的测量可以用来指示绝缘材料在其他方面的性能,例如介质击穿、损耗因数、含湿量、固化程度、老化等。表2为高分子材料的电学性能及其研 究的意义。 表2 高分子材料的电学性能及测量的意义 电学性能电导性能 ①电导(电导率γ,电阻率ρ=1/γ) ②电气强度(击穿强度Eb) 介电性能 ③极化(介电常数εr) ④介电损耗(损耗因数tanδ) 测量的意义实际意义 ①电容器要求材料介电损耗小,介电常数大,电气强度高。 ②仪表的绝缘要求材料电阻率和电气强度高,介电损耗低。 ③高频电子材料要求高频、超高频绝缘。 ④塑料高频干燥、薄膜高频焊接、大型制件的高频热处理要求材料 介电损耗大。 ⑤纺织和化工为消除静电带来的灾害要求材料具适当导电性。理论意义研究聚合物结构和分子运动。 1 目的要求 了解超高阻微电流计的使用方法和实验原理。 测出高聚物样品的体积电阻率及表面电阻率,分析这些数据与聚合物分子结构的内在联系。 2 原理 名词术语 1) 绝缘电阻:施加在与试样相接触的二电极之间的直流电压除以通过两电极的总电流所得的商。它取决于体积电阻和表面电阻。

高分子物理实验高聚物体积电阻系数和表面电阻系数的测量

实验六 固体高聚物体积电阻系数和表面电阻系数的测量 2011011743 分1 黄浩 实验日期:2014-3-12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固体高聚物体积电阻系数和表面电阻系数的测量方法和影响因素 2.测定填充和未填充聚烯烃圆片的体积电阻系数和表面电阻系数 二、实验原理: 一般高聚物的分子是由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没有自由电子和可移动的离子,本应没有电导电流。但实际上作为绝缘材料的高聚物,总有微弱的导电性。这种导电性主要是由于聚合物的单体生产过程,聚合过程以及加工过程引进的各种杂质离子引起的。 在工程上把试样二电极上所加直流电压与流经电极间电流的比值称为绝缘电阻。它包括体积电阻和表面电阻二部分。为了便于比较引入了体积电阻系数v ρ和表面电阻系数s ρ。 体积电阻系数v ρ:指介质每边都是1厘米的正立方体相对二个面之间的电阻值。 v v S R d ρ=(欧姆-厘米) 式中:v R :体积电阻(欧姆); S :测量电极面积(厘米2); d :试样厚度(厘米)。 表面电阻系数s ρ:指介质表面上每边都是1厘米的正方形相对二个边之间的电阻值。 s s L R b ρ=(欧姆) 式中:s R :表面电阻(欧姆); L :测量电极长度(厘米); b :电极间距离(厘米)。 影响体积电阻和表面电阻测量的主要因素: 1、时间:流经试样的电流可分为三部分: a 、瞬时充电电流:它是介质变形极化产生位移电流和试样电容充电电流之和,它作用时间很短,衰减很快。 b 、吸收电流:是偶极极化和界面极化所产生的电流,其衰减时间可以从几秒到几小时。

c 、漏导电流:它是当极化电流衰减到零,由可移动离子电子所组成不随时间变化电流。 但实际上极化电流逐于零时所需时间,是随材料而异的,可达几十分钟甚至几小时,在工业测定上为了便于比较,一般取一分钟电流值来计算绝缘电阻。 2、湿度:湿度增加,使绝缘电阻降低,因而对易吸水,多孔性材料温度影响大些,对于非极性材料影响就小些。所以通常要求试样在25°C ,相对湿度65%下处理不少于16小时再测量。 3、温度:在高聚物中一般温度增加,绝缘电阻降低,且一般在玻璃化温度前后有一突变,所以可用v ρ——温度关系来测定玻璃化温度g T ,在标准测量中一般要求在252±°C 下测量。 4、电压:一般选择在100~1000V 内测量,影响不大。 5、电极:要求电极与试样良好接触,否则影响测量结果。本实验用在铝箔上涂硅油来增加接触。 用三电极系统测量时接线方法如图1。 a 、 测体积电阻系数: v v S R d ρ= 电极面积近似计算可采用: 2 2 00 2(1)4 D S DD πδ= - 式中012D r r =+ 图1

电流 电阻 电压 计算公式

电流电阻电压计算公式 1、串联电路电流和电压有以下几个规律:(如:R1,R2串联) 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②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 ③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nR 2、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有以下几个规律:(如:R1,R2并联) ①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②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③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或。 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R总= R 注意: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支路电阻都小。 电功计算公式:W=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5、利用W=UIt计算电功时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6、计算电功还可用以下公式:W=I2Rt ;W=Pt;W=UQ(Q是电量); 【电学部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⑴Q=I2Rt普适公式) ⑵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⑴I=I1=I2 ⑵U=U1+U2 ⑶R=R1+R2 ⑷U1/U2=R1/R2 (分压公式) ⑸P1/P2=R1/R2 6并联电路: ⑴I=I1+I2 ⑵U=U1=U2 ⑶1/R=1/R1+1/R2 [ R=R1R2/(R1+R2)] ⑷I1/I2=R2/R1(分流公式) ⑸P1/P2=R2/R1 7定值电阻: ⑴I1/I2=U1/U2 ⑵P1/P2=I12/I22 ⑶P1/P2=U12/U22

电阻率

电阻率 电阻率是用来表示各种物质电阻特性的物理量。某种物质所制成的原件(常温下20°C)的电阻与横截面积的乘积与长度的比值叫做这种物质的电阻率。电阻率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等因素无关,是导体材料本身的电学性质,由导体的材料决定,且与温度有关。 电阻率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Ω·m,读作欧姆米,简称欧米。常用单位为“欧姆·平方毫米”。 定义 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有公式R=ρl/s其中的ρ就是电阻率,l为材料的长度,S 为面积。可以看出,材料的电阻大小与材料的长度成正比,而与其截面积成反比。 电阻率(resistivity)是用来表示各种物质电阻特性的物理量。 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有公式 其中的ρ就是电阻率,L为材料的长度,S为面积。可以看出,材料的电阻大小与材料的长度成正比,即在材料和横截面积不变时,长度越长,材料电阻越大:而与材料横截面积成反比,即在材料和长度不变时,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由上式可知电阻率的定义为: 推导公式: 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率的单位是欧姆·米(Ω·m或ohmm),常用单位是欧姆·毫米和欧姆·米。 计算公式

电阻率的计算公式为: ρ为电阻率——常用单位Ω·m S为横截面积——常用单位㎡ R为电阻值——常用单位Ω L为导线的长度——常用单位m 电阻率的另一计算公式为: ρ为电阻率——常用单位Ω·mm2/m E为电场强度——常用单位N/C J为电流密度——常用单位A/㎡ (E,J 可以为矢量) 影响电阻率的外界因素 电阻率不仅与材料种类有关,而且还与温度、压力和磁场等外界因素有关。金属材料在温度不高时,ρ与温度t(℃)的关系是ρt=ρ0(1+at),式中ρ1与ρ0分别是t℃和0℃时的电阻率;α是电阻率的温度系数,与材料有关。锰铜的α约为1×10-1/℃(其数值极小),用其制成的电阻器的电阻值在常温范围下随温度变化极小,适合于作标准电阻。已知材料的ρ值随温度而变化的规律后,可制成电阻式温度计来测量温度。半导体材料的α一般是负值且有较大的量值。制成的电阻式温度计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有些金属(如Nb和Pb)或它们的化合物,当温度降到几K或十几K(绝对温度)时,ρ突然减少到接近零,出现超导现象,超导材料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利用材料的ρ随磁场或所受应力而改变的性质,可制成磁敏电阻或电阻应变片,分别被用来测量磁场或物体所受到的机械应力,在工程上获得广泛应用。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一、电线电缆材料用量 铜的重量习惯的不用换算的计算方法:截面积*8.89=kg/km 如120平方毫米计算:120*8.89=1066.8kg/km 1、导体用量:(Kg/Km)=d^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 / d=铜线径G=铜比重N=条数K1=铜线绞入率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 2、绝缘用量:(Kg/Km)=(D^2 - d^2)* 0.7854 * G * C * K2 D=绝缘外径d=导体外径G=绝缘比重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 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0.7854 * G D1=完成外径D=上过程外径G=绝缘比重 4、包带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G * Z D=上过程外径t=包带厚度G=包带比重Z=重叠率(1/4Lap = 1.25) 5、缠绕用量:(Kg/Km)= d^2 * 0.7854 * G * N * Z d=铜线径N=条数G=比重Z=绞入率 6、编织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N * G / cosθ θ =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 目数/ 25.4 / T d=编织铜线径T=锭数N=每锭条数G=铜比重 比重:铜-8.89;银-10.50;铝-2.70;锌-7.05;镍-8.90;锡-7.30;钢-7.80;铅-11.40;铝箔麦拉-1.80;纸-1.35;麦拉-1.37 PVC-1.45;LDPE-0.92;HDPE-0.96;PEF(发泡)-0.65;FRPE-1.7;Teflon(FEP)2.2;Nylon-0.97;PP-0.97;PU-1.21 棉布带-0.55;PP绳-0.55;棉纱线-0.48 二、导体之外材料计算公式 1.护套厚度:挤前外径×0.035+1(符合电力电缆,单芯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4mm,多芯电缆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8mm) 2.在线测量护套厚度: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2π 或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0.1592 3.绝缘厚度最薄点:标称值×90%-0.1 4.单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5%-0.1 5.多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0%-0.2 6.钢丝铠装:根数=

线圈电阻计算方法

计算电阻公式为: S L R *ρ= 其中,ρ为铜的电阻率,值为:mm *24.17Ωμ(m *01724.0Ωμ),L 为导线长度,S 为导线的横截面积。 1. 导线长度的求法: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估算: K D D n L ++≈2*21π 式中 n 为圈数,D 1、D 2分别为内外径,K 为不足一圈的长度 其中,误差有:2 21D D E +≤π 由我们的线圈n=32,D 1=4.8mm ,D 2=24.4mm ,K=0。 算得L=1467mm ,E=45.8,则L 应该大于1421.1mm ,而小于1512.8mm 第二种,精确计算: 设螺线的方程为θπ *2d r =,式中,d 代表相邻螺线间的距离,在本文中,指代间距(d )和一半线宽(b ,8mil )之和(4mil+4mil=8mil=0.203mm ) 则[] d D d D K In d L M M N N N M π?π?θθθθπ??==+++++=,)1(1422 式中,D N 是外径,D M 是开始时的内径。d 也可表示为(D N -D M )/2n 带入算得:[]0)1(1122.0250 4922+++++=θθθθIn L ,

L=1466.6mm 有结果看出,两者相差不大。对计算阻抗影响不大。 2.计算铜线截面积 在PCB工艺中,铜线为长方体,其厚度由敷铜时的参数决定,一般是1oz(盎司)敷铜,此时铜线厚度为35微米,相应的,若在制板时采用2oz或者更厚的敷铜,则厚度倍增。计算时假设是1oz敷铜,设计时导线宽度为8mil(0.2032mm)所以横截面积为 S=0.2032*0.035=0.007112mm2 μ,大概3.55欧姆 由此算得:R=17.24*1466.6/0.007112=Ω 那么两个线圈串联电阻约为2*3.55=7.1欧姆

常用导体材料电阻率计算公式

常用导体材料电阻率计算 公式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电学部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⑴Q=I2Rt普适公式) ⑵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⑴I=I1=I2 ⑵U=U1+U2 ⑶R=R1+R2 ⑷U1/U2=R1/R2 (分压公式) ⑸P1/P2=R1/R2 6并联电路: ⑴I=I1+I2

⑵U=U1=U2 ⑶1/R=1/R1+1/R2 [ R=R1R2/(R1+R2)] ⑷I1/I2=R2/R1(分流公式) ⑸P1/P2=R2/R1 7定值电阻: ⑴I1/I2=U1/U2 ⑵P1/P2=I12/I22 ⑶P1/P2=U12/U22 8电功: ⑴W=UIt=Pt=UQ (普适公式) ⑵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 ⑴P=W/t=UI (普适公式) ⑵P=I2^R=U^2/R (纯电阻公式) 电流密度的问题:一般说铜线的电流密度取6A/mm2,铝的取 4A,考虑到大电流的趋肤效应,越大的电流取的越小一些,100A

以上一般只能取到左右,另外还要考虑输电线路的线损,越长取的也要越小一些。 计算所有关于电流,电压,电阻,功率的计算公式 1、串联电路电流和电压有以下几个规律:(如:R1,R2串联) 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②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 ③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nR 2、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有以下几个规律:(如:R1,R2并联) ①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②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③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或。 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R总= R 注意: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支路电阻都小。 电功计算公式:W=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61.体积电阻仪(GEST121)说明书

GEST-121 体积表面电阻测定仪 使 用 说 明 书 *(使用前请详细阅读使用说明书)* 北京冠测试验仪器有限公司 地址:海淀区永丰基地新材料创业大厦B座429室 电话:(010)59442132 传真:(010)51651740 https://www.doczj.com/doc/f56111549.html, https://www.doczj.com/doc/f56111549.html,

目录 一概述 (1) 二主要特点 (1) 三主要应用范围 (1) 四技术指标 (1) 五使用方法 (5) 5.1. 接好电源线和测试线 (5) 5.2 量程置于104档 (5) 5.3 选择合适的测量电压 (5) 5.4 接通电源 (5) 5.5.调零 (5) 5.6.测试 (5) 5.7 测试完毕将量程拔至“104”档后关闭电源 (5) 六使用注意事项 (6) 6..1 应在“Rx”两端开路时调零 (6) 6.2 禁止将“Rx”两端短路,以免微电流放大器受大电流冲击 (6) 6.3 在测试过程中不要随意改动测量电压 (6) 6.4 测量时从低次档逐渐拔往高次档 (6) 6.5 大部分绝缘材料,特别是防静电材料的电阻值在加电压后会有一定变化而引起数 字变化 (4) 6.6 接通电源后,手指不能触及高压线的金属部分 (4) 6.7 测试过程中不能与微电流测试端 (4) 6.8 在测量高阻时,可采用屏蔽盒将被测物体屏蔽 (4) 6.9 每次测量完时应将量程开关拨回“104”档再进行下次测试 (4) 七测量电流及1015Ω以上超高电阻的测量 (5) 7.1. 测量电流及1015Ω以上超高电阻的测量 (6) 八、常见问题 (6) 8.1 为什么在测量同一物体时用不同的电阻量程有不同的读数? (7) 8.2.为什么测量一些物体的电流时用不同的量程也会出现测出结果相差较大? (7) 8.3.为什么测量时仪器的读数总是不稳? (7) 8.4.为什么测量完毕时一定要将量程开关再拨到104档后才能关电源? (7) 8.5 为什么在测量电阻过程中不要改变对被测物的测试电压? (7) 8.6 为什么测量完毕要将量程开关再拨到104档后一定要关闭电源? (7) 九、体积电阻率与表面电阻率的计算 (8) 9.1 体积电阻与表面电阻读数值 (7) 9.2 体积电阻率计算公式 (8) 9.2 表面电阻率计算公式 (8) 十、三电极接线说明 (9) 十一、使用屏蔽箱时的接线说明--------------------------------------------------10

DL421-1991绝缘油体积电阻率测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绝缘油体积电阻率测定法 式中R ――液体介质的体积电阻,Q; U ---- 电极间施加的电压, V ; I ——通过试液的电流,A 。 体积电阻率是液体介质在单位体积内的电阻的大小,用P 表示,以下简称电阻 率。 2引用标准 2.1 GB 5654液体绝缘材料工频相对介电常数、介质损耗因数和体积电阻率的测 量。 2.2 GB 7597电力用油(变压器油、汽轮机油)取样方法 3仪器和材料 3.1绝缘油电阻率测试仪 测试的范围108?1016 cm ,仪器的测量误差不大于士 10%。 3.2电阻率测试仪恒温装置 包括配套的电极杯,温度能在 50?100C 范围内自由调节。温控精确度 C 。 3.3电极杯 3.3.1系采用复合式电极杯,结构紧凑,体积小,零部件容易拆洗,在重新装配时能 不改变电极杯的电容量。 保护电极和测量电极的绝缘应良好, 能承受2倍试验电 压。 电极杯的规格和结构分别见 表1和图1。 表1电极杯规格表 DL 421 — 91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1991-10-04批准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绝缘油、抗燃油等液体介质的体积电阻率 1方法概要 体积电阻是施加于试液接触的两电极之间的直流电压与通过该试液的电流 即 1992-04-01 实施 (cm)。 比, ± 0.5

表1电极杯规格表 332电极材料采用不锈钢,电极表面经抛光精加工,支撑电极的绝缘采用聚四氟乙烯(或熔融石英、高频陶瓷等),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低损耗因素,并具有耐热、 不吸油、不吸水 图1Y型复合式电极杯

S.1 ¥型?合式电程杯 1—屏?帽?3—欄帽乱]3-?母* 4一樂黑檢P 耳一屏義环r 6—排吒几* T 一內电fib fl-外电《 1—屏蔽帽; 5—屏蔽环; 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3.3.3为避免外部电磁场的干扰, 3.4秒表 准确到0.1s 。 3.5试剂和材料 3.5.1溶剂汽油、石油醚或正庚烷。 3.5.2磷酸三钠。 3.5.3洗涤剂。 3.5.4蒸馏水。 3.5.5绸布或定性滤纸。 3.5.6玻璃干燥器。 3.5.7 0?100C 水银温度计。 3.5.8干燥箱。 4准备工作 4.1电极杯的清洗 4.1.1拆洗电极。先拧去屏蔽帽,再松开内电极的压紧螺母 (屏蔽环可不必拆)。各部 件先用溶剂汽油(或石油醚)清洗,再用洗涤剂洗涤 (或在5%?10%的磷酸三钠溶液 2 —测温孔;3—螺母;4—绝缘板; 6 —排气孔;7—内电极;8—外电极 引线、加热器和电极都应加有金属屏蔽。

电缆直流电阻计算

电缆直流电阻与长度的关系 您好!电线、电缆每1千米的直流电阻计算公式:每1千米的直流电阻=电阻系数×1000÷截面积(平方毫米)·欧/1000米电阻系数:其中当温度T=20℃时,铜的电阻系数为0.0175欧·平方毫米/米铝的电阻系数为0.0283欧·平方毫米/米其中当温度T=75℃时,铜的电阻系数为0.0217欧·平方毫米/米铝的电阻系数为0.0346欧·平方毫米/米注意不论是单根或是多根都是以总截面积为计。例如以1.5平方毫米铜芯线(环境温度为20℃)计算: 0.0175×1000÷1.5≈11.667(欧/1000米) 绝缘铜电线最大直流电阻计算方法 20度时铜导体直流电阻=17.241/实际截面积单位:欧/km t度时铜导体直流电阻=(17.241/实际截面积)*(1+0.00393*(t-20))* 1.012*1.007 若为铝芯,17.241换为28.264,0.00393换为0.004 03 求出的是单位长度电阻,有多长再乘即可注:20度时最大电阻可查GB3956-1997,有国标就尊重国标 直流电动机: 4.0.2 测量励磁绕组和电枢的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 0.5MΩ。 4.0.7 测量励磁回路连同所有连接设备的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0.5MΩ。交流电动机: 1 额定电压为 1000V 以下,常温下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 0.5MΩ;额定电压为 1000V及以上,折算至运行温度时的绝缘电阻值,定子绕组不应低于1MΩ/KV,转子

绕组不应低于0.5MΩ/KV。此外还应考虑温度对绝缘电阻值的影响。 直流电阻和20℃电阻率的单位及计算公式 1)定义或解释电阻率是用来表示各种物质电阻特性的物理量。某种材料制成的长1米、横截面积是1平方毫米的导线的电阻,叫做这种材料的电阻率。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率的单位是欧姆·米,常用单位是欧姆·平方毫米/米。 (3)说明①电阻率ρ不仅和导体的材料有关,还和导体的温度有关。在温度变化不大的范围内,:几乎所有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作线性变化,即ρ=ρo(1+at)。式中t是摄氏温度,ρo是O℃时的电阻率,a是电阻率温度系数。②由于电阻率随温度改变而改变,所以对于某些电器的电阻,必须说明它们所处的物理状态。如一个220 V 1OO W电灯灯丝的电阻,通电时是484欧姆,未通电时只有40欧姆左右。③电阻率和电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电阻率是反映物质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属性,电阻是反映物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属性。下表是几种金属导体在20℃时的电阻率. 材料电阻率(Ω m) (1)银 1.6 × 10-8 (5)铂 1.0 × 10-7 (9)康铜 5.0 ×10-7 (2)铜 1.7 × 10-8 (6) 铁 1.0 × 10-7 (10)镍铬合金 1.0 × 10-6 (3)铝 2.9 × 10-8 (7)汞 9.6 × 10-7 (11)铁铬铝合金1.4 × 10-6 (4)钨 5.3 × 10-8 (8)锰铜 4.4 × 10-7 (12) 铝镍铁合金1.6 × 10-6 (13)石墨(8~13)×10-6 可以看出金属的电阻率较小,合金的电阻率较大,非金属和一些金属氧化物更大,而绝缘 体的电阻率极大.锗,硅,硒,氧化铜,硼等的电阻率比绝缘体小而比

表面体积电阻率的标准测试方法

绝缘材料的直流电阻率或电导率的标准测试方法该标准发布在名为D 257的标准文件中;紧跟标准文件名称后的数字表示最初采用的年份,对于修订版本而言,表示最近一次修订的年份。括号里的数字表示最近一次通过审批的年份,上标ε表示自从最后一次修订或通过审批以来的编辑性的修改。 1、适用范围 1.1这些测试方法涵盖了直流绝缘电阻率、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的测量步骤。 通过试样、电极的几何尺寸和这些测量方法可以计算得到电绝缘材料的体积和表面电阻,同时也可以计算得到相应的电导率和电导。 1.2这些测试方法不适用测量适度导电的材料的电阻和电导。采用测试方法 D4496来表征这类材料。 1.3这个标准描述了测量电阻或电导的几种可替换的方法。最适合某种材料的测 试方法是采用适用于该材料的标准ASTM测试方法,而且这种标准测试方法定义了电压应力的极限值和有限的通电时间,以及试样的外形和电极的几何形状。这些单个的测试方法能更好的表示出结果的精度和偏差。 1.4测试步骤出现在下列部分中: 测试方法或步骤部分 计算13 测试仪器和方法的选择7 清洁固体试样10.1 试样的处理11 屏蔽电极的有限区域附录X2 电极系统 6 影响绝缘电阻或电导测量的因素附录X1 湿度控制11.2 液体试样和电池9.4 精度和偏差15 电阻或电导测量的步骤12 参考文件 2 报告14 取样8 意义和使用 5 试样安装10 测试方法总结 4 专业术语 3

绝缘材料表面、体积电阻或电导的测试试样9 典型测试方法附录X3 1.5 这个标准并没有列出与其应用相关的所有安全方面的考虑。使用该标准的用户需要建立适当安全、健康的操作规范和确立使用前监管限制的适用范围。 2、参考文件 2.1 ASTM标准 D150 电绝缘固体的交流损耗特性和介电常数的测试方法 D374 电绝缘固体的厚度的测量方法 D1169 电绝缘液体的电阻率的测试方法 D1711 与电绝缘体相关的术语 D4496 适度导电材料的直流电阻和电导的测试方法 D5032 通过水甘油溶液保持恒定相对湿度的做法 D6054 处理测试用电绝缘材料的方法 E104 通过水溶液保持恒定的相对湿度的做法 3、术语 3.1 定义——下列定义来自于术语D1711中,并被应用到本标准所使用的术语中。 3.1.1 电导,绝缘,n——两电极之间(或试样中)总的体积和表面电流与两电极间直流电压之比。 3.1.1.1 讨论——绝缘体的电导是其电阻的倒数。 3.1.2 电导,表面,n——两电极间(试样表面)的电流与两电极间的直流电压之比。 3.1.2.1 讨论——(一些体积电导不可避免的包含在实际的测量中)表面电导是表面电阻的倒数。 3.1.3 电导,体积,n——两电极间试样体积范围内的电流与两电极间直流电压之比。 3.1.3.1 讨论——体积电导是体积电阻的倒数。 3.1.4 电导率,表面,n——表面电导乘以试样的表面尺寸比(电极间的距离除以电极的宽度,这规定了电流路径),如果两电极位于正方形材料的对边上,表面电导率在数值上等于两电极间的表面电导。 3.1. 4.1 讨论——表面电导率用西门子来表示,通常为西门子/平方(正方形材料的尺寸与材料属无关)。表面电导率是表面电阻率的倒数。 3.1.5 电导率,体积,n——体积电导乘以试样的体积尺寸比(电极间的距离除以电极的截面积),如果电极位于单位立方体相对的面上,体积电导率在数值上等于两电极间的体积电导。

电路电阻计算公式

电路电阻计算公式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矩公式为T=9550x功率P/转速n,要是多级传动的话每级的扭矩要乘以减速比,速度越低扭矩越大 功率的计算公式: p=w/t p=UI P=I^2 *R P=Fv P=U^2 /R 功的计算公式: W=Fs W=UIt W=I^2 *Rt W=U^2 *t /R 1,两相家用电器功率的计算方法是: P=电流*电压*功率因素 如 5A电流*220V交流电压*功率因素=990W 1度电=1000W 2,对称三相交流家用电器功率的计算方法是: 有功功率(W)P=跟号3*电流*交流电压*功率因素(COS) 无功功率(VAR)Q=跟号3*电流*交流电压*功率因素(SIN) 视在功率(VA)S=跟号3*电流*交流电压 P表示功率,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W表示功,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t表示时间,单位是“秒”,符号是“s”.因为W=F(f 力)*s(s 距离)(功的定义式),所以求功率的公式也可推导出P=F·V(F为力,V为速度). 功率越大转速越高,汽车的最高速度也越高,常用最大功率来描述汽车的动力性能.最大功率一般用马力 (PS)或千瓦(kw)来表示,1马力等于千瓦. 1w=1J/s

P=W/t=FV=FL/t 1、串联电路电流和电压有以下几个规律:(如:R1,R2串联) 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②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 ③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nR 2、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有以下几个规律:(如:R1,R2并联) ①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②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③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或 . 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R总= R 注意: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支路电阻都小. 电功计算公式:W=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5、利用W=UIt计算电功时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6、计算电功还可用以下公式:W=I2Rt ;W=Pt;W=UQ(Q是电量); 【电学部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⑴Q=I2Rt普适公式) ⑵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绝缘油体积电阻率测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432-91绝缘油体积电阻率测定法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绝缘油、抗燃油等液体介质的体积电阻率(Ω.cm) 1 方法概要 体积电阻是施加于试液接触的两电极之间的直流电压与通过该试液的电流比,即:R=U/I (1) 式中:R——液体介质的体积电阻,; U——电极间施加的电压,V; I——通过试液的电流,A。 体积电阻率是液体介质在单位体积内的电阻的大小,用ρ表示,以下简称电阻率 2 引用标准 2.1 GB5654-85《液体绝缘材料工频相对介电常数、介质损耗因素和体积电阻率的侧量》。2.2 GB7597-87《采样法》。 3仪器和材料 3.1绝缘油电阻率测试仪 测试的范围108~1016 Ω.cm,仪器的测量误差不大于±10%。 3.2电阻率测试仪恒温装置 包括配套的电极杯,温度能在50~100℃范围内自由调节。温控精度±0.5℃ 3.3电极杯 3.3.1系采用复合式电极杯,结构紧凑,体积小,零部件容易拆洗,在重新装配时能不改 变电极杯的电容量,保护电极和测量电极的绝缘应良好,能承受2倍试验电压。电极杯的规格和结构分别见表1和图1. 3.3.2电极材料采用不锈钢,电极表面经抛光精加工,支撑电极的绝缘采用聚四氟乙烯(或 熔融石英、高频陶瓷等),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低损耗因素,并具有耐热、不吸油、不吸水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3.3.3为避免外部电磁场的干扰,引线、加热器和电极都应加有金属屏蔽。 3.4秒表准确到0.1S。 3.5 试剂和材料。 3.5.1 溶剂汽油、石油醚或正庚烷。 3.5.2 磷酸三钠。 3.5.3 洗涤剂。 3.5.4 蒸馏水。 表1 电极杯规格表 名称电极杯型号

并串联电阻计算公式

串联是连接电路元件的基本方式之一。将电路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用电器等)逐个顺次首尾相连接。将各用电器串联起来组成的电路叫串联电路。串联电路中通过各用电器的电流都相等。 并联是元件之间的一种连接方式,其特点是将2个同类或不同类的元件、器件等首首相接,同时尾尾亦相连的一种连接方式。通常是用来指电路中电子元件的连接方式,即并联电路。 所有并联元件的端电压是同一个电压 串联电路的特点 欧姆定律:I=U/R 变形求电压:U=IR 变形求电阻:R=U/I 电压的关系:U=U1+U2 电流的关系:I=I1=I2 电阻的关系:R=R1+R2 并联电路的特点 电压的关系:U=U1=U2 电流的关系:I=I1+I2 电阻的关系:1/R=1/R1+1/R2 电功的计算:W=UIt

电功率的定义式:P=W/t 常用公式:P=UI 焦耳定律:Q放=I2Rt 对于纯电阻电路而言:Q放=I2Rt =U2t/R=UIt=Pt=UQ=W 照明电路的总功率的计算:P=P1+P1+…… 串、并联电路中的等效电阻 学习目标要求: 1.知道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特点。 2.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3.会计算简单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4.理解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5.会运用串、并联电路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的串、并联电路问题。 中考常考内容: 1.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2.串联电路的分压作用,并联电路的分流作用。 3.串、并联电路的计算。 知识要点: 1.串联电路的特点

(1)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由于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 一条路径,因此,各处的电流均相等,即;因此,在对串联电路的分析和计算中,抓住通过各段导体的电流相等这个条件,在不同导体间架起一座桥梁,是解题的一条捷径。 (2)由于各处的电流都相等,根据公式,可以得到 ,在串联电路中,电阻大的导体,它两端的电压也大,电压的分配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因此,导体串联具有分压作用。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串联导体两端电压之和,即 。 (3)导体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因此,串联导体的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串联导体的电阻,总电阻等于各串联导 体电阻之和,即。如果用个阻值均为的 导体串联,则总电阻。 2.并联电路的特点 (1)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由于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分别相接且又分别接入电路中相同的两点之间,所以各支路两 端的电压都相等,即。因此,在电路的分析和计算中,抓住各并联导体两端的电压相同这个条件,在不同导体间架起一座桥梁,是解题的一条捷径。 (2)由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根据公式,可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