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发文字号:国发【2005】第044号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目录

一、序言

二、指导方针、发展目标和总体部署

1.指导方针

2.发展目标

3.总体部署

三、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

1.能源

(1)工业节能

(2)煤的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液化及多联产

(3)复杂地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利用

(4)可再生能源低成本规模化开发利用

(5)超大规模输配电和电网安全保障

2.水和矿产资源

(6)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综合开发利用

(7)综合节水

(8)海水淡化

(9)资源勘探增储

(10)矿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

(11)海洋资源高效开发利用

(12)综合资源区划

3.环境

(13)综合治污与废弃物循环利用

(14)生态脆弱区域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重建

(15)海洋生态与环境保护

(16)全球环境变化监测与对策

4.农业

(17)种质资源发掘、保存和创新与新品种定向培育

(18)畜禽水产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

(19)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现代储运

(20)农林生物质综合开发利用

(21)农林生态安全与现代林业

(22)环保型肥料、农药创制和生态农业

(23)多功能农业装备与设施

(24)农业精准作业与信息化

(25)现代奶业

5.制造业

(26)基础件和通用部件

(27)数字化和智能化设计制造

(28)流程工业的绿色化、自动化及装备

(29)可循环钢铁流程工艺与装备

(30)大型海洋工程技术与装备

(31)基础原材料

(32)新一代信息功能材料及器件

(33)军工配套关键材料及工程化

6.交通运输业

(34)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与养护技术及装备

(35)高速轨道交通系统

(36)低能耗与新能源汽车

(37)高效运输技术与装备

(38)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39)交通运输安全与应急保障

7.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

(40)现代服务业信息支撑技术及大型应用软件

(41)下一代网络关键技术与服务

(42)高效能可信计算机

(43)传感器网络及智能信息处理

(44)数字媒体内容平台

(45)高清晰度大屏幕平板显示

(46)面向核心应用的信息安全

8.人口与健康

(47)安全避孕节育与出生缺陷防治

(48)心脑血管病、肿瘤等重大非传染疾病防治

(49)城乡社区常见多发病防治

(50)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

(51)先进医疗设备与生物医用材料

9.城镇化与城市发展

(52)城镇区域规划与动态监测

(53)城市功能提升与空间节约利用

(54)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

(55)城市生态居住环境质量保障

(56)城市信息平台

10.公共安全

(57)国家公共安全应急信息平台

(58)重大生产事故预警与救援

(59)食品安全与出入境检验检疫

(60)突发公共事件防范与快速处置

(61)生物安全保障

(62)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与防御

11.国防

四、重大专项

五、前沿技术

1.生物技术

(1)靶标发现技术

(2)动植物品种与药物分子设计技术

(3)基因操作和蛋白质工程技术

(4)基于干细胞的人体组织工程技术

(5)新一代工业生物技术

2.信息技术

(6)智能感知技术

(7)自组织网络技术

(8)虚拟现实技术

3.新材料技术

(9)智能材料与结构技术

(10)高温超导技术

(11)高效能源材料技术

4.先进制造技术

(12)极端制造技术

(13)智能服务机器人

(14)重大产品和重大设施寿命预测技术 5.先进能源技术

(15)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

(16)分布式供能技术

(17)快中子堆技术

(18)磁约束核聚变

6.海洋技术

(19)海洋环境立体监测技术

(20)大洋海底多参数快速探测技术

(21)天然气水合物开发技术

(22)深海作业技术

7.激光技术

8.空天技术

六、基础研究

1.学科发展

(1)基础学科

(2)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

2.科学前沿问题

(1)生命过程的定量研究和系统整合

(2)凝聚态物质与新效应

(3)物质深层次结构和宇宙大尺度物理学规律

(4)核心数学及其在交叉领域的应用

(5)地球系统过程与资源、环境和灾害效应

(6)新物质创造与转化的化学过程

(7)脑科学与认知科学

(8)科学实验与观测方法、技术和设备的创新

3.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

(1)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生物学基础

(2)农业生物遗传改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科学问题(3)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的影响机制

(4)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

(5)复杂系统、灾变形成及其预测控制

(6)能源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

(7)材料设计与制备的新原理与新方法

(8)极端环境条件下制造的科学基础

(9)航空航天重大力学问题

(10)支撑信息技术发展的科学基础

4.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1)蛋白质研究

(2)量子调控研究

(3)纳米研究

(4)发育与生殖研究

七、科技体制改革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1.支持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2.深化科研机构改革,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

3.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4.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八、若干重要政策和措施

1.实施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

2.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3.实施促进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

4.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

5.实施促进创新创业的金融政策

6.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

7.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机制

8.扩大国际和地区科技合作与交流

9.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

九、科技投入与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1.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

2.调整和优化投入结构,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益

3.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4.建立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共享机制

十、人才队伍建设

1.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

2.充分发挥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3.支持企业培养和吸引科技人才

4.加大吸引留学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

5.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

党的十六大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要求制定国家科学和技术长远发展规划,国务院据此制定本纲要。

……

5.实施促进创新创业的金融政策

建立和完善创业风险投资机制,起草和制定促进创业风险投资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积极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建立加速科技产业化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鼓励有条件的高科技企业在国内主板和中小企业板上市。努力为高科技中小企业在海外上市创造便利条件。为高科技创业风险投资企业跨境资金运作创造更加宽松的金融、外汇政策环境。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开展对未上市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流通的试

点工作。逐步建立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探索以政府财政资金为引导,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资金投入为主的方式,采取积极措施,促进更多资本进入创业风险投资市场。建立全国性的科技创业风险投资行业自律组织。鼓励金融机构对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给予优惠的信贷支持,建立健全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信用担保制度和其他信用担保制度,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良好条件。搭建多种形式的科技金融合作平台,政府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和民间资金参与科技开发。鼓励金融机构改善和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鼓励保险公司加大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为科技创新提供全面的风险保障。

……

关于成立股份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的通知

关于成立股份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的通知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关于成立XXXX股份有限公司 科学技术委员会的通知(2017年) 公司各部门: 因近期公司人员有变动,为促进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发展,提高科学技术实力,加强科学技术项目管理工作,公司决定成立科学技术委员会。 一、组成人员 主任:李XX 副主任:张XX 委员:王XX、赵XX等 二、聘用资格 科学技术委员会成员必须具备副高及以上专业职称或在某一工作领域专业技能突出并获得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关心公司建设和发展并且有参与科学技术议事的意愿和能力,能够正常履行职责。 三、主要职责 科学技术委员会是负责公司科学技术管理、咨询建议的常设机构,主要职责为: 1、对公司重要决策所需的技术专题进行调研、论证与咨询; 2、审定评议科技发展规划、组织研究评议企业重大科学研究与技术经济政策; 3、针对公司内部立项的科研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五小”创新项目的科学性、可行性、经济性等方面组织评审并提出意见。 4、组织公司科技成果奖励的评审及推广与实施工作;

5、对科技论文进行审查把关 6、其他与技术相关的职责。 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任期二年,公司每年将根据各委员履责情况给予适当的经济补贴。 四、工作流程 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和副主任负责制定公司科学技术管理政策和相关制度,组织讨论决定重大的科学技术管理事项;公司科技管理部负责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各业务相关部门可申请组织技术类会议,依据要开展的工作内容提出人员组成并报经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批准后开展相关工作。 本通知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XXXX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7月7日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2020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 (1999年5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65号发布根据2003年12月20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决定》第一次修订根据2013年7月1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订2020年10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31号第三次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组织,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国务院设立下列国家科学技术奖: (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二)国家自然科学奖; (三)国家技术发明奖; (四)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第三条国家科学技术奖应当与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国家加大对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奖励。国家自然科学奖应当注重前瞻性、理论性,国家技术发明奖应当注重原创性、实用性,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应当注重创新性、效益性。 第四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五条国家维护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公正性、严肃性、权威性和荣誉性,将国家科学技术奖授予追求真理、潜心研究、学有所长、研有所专、敢于超越、勇攀高峰的科技工作者。 国家科学技术奖的提名、评审和授予,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干涉。 第六条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国家科学技术奖的相关办法制定和评审活动的组织工作。对涉及国家安全的项目,应当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应当实施绩效管理。 第七条国家设立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等组成评审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负责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和监督工作。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人选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提出,报国务院批准。 第二章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设置 第八条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下列中国公民: (一)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

科学技术与创新型国家

科学技术与创新型国家 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和标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改变生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民族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成败. 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立足于本国实际,努力探询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其中有一些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走上科技强国的道路,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国际学术界把这一类国家称之为创新型国家。 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科技创新已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当前,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国家的竞争优势已从传统以资源和成本优势为主转向以技术优势为主,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成为一个国家保持持久竞争力的不二法门。发达国家经过长期的探索,逐步积累了许多符合本国国情、各具特色的驱动科技创新的做法与经验。 为引导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方向,各国政府高度重视顶层设计,合理筹划并出台一系列前瞻性的、旨在促进技术创新的宏观战略规划。美国早在克林顿政府时期就提出科技创新发展的战略目标,专门成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负责协调联邦政府各部门和各机构的科技政策与计划预算。布什政府执政时期发布《美国竞争力计划》,对未来十年美国的科技发展作了明确规划,主要目的是通过保障美国在创新方面的领先地位。奥巴马上台后,又制定《美国创新战略:推动可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就业》,力图进一步提高美国的持续创新能力。英国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制定颁布多部信息技术和战略性研究计划。2004年,英国政府出台了《十年(2004—2014)科学与创新投入框架计划》,决定将对科技投入的增长置于其他投入之上,主要目标是使英国成为将知识转换成新产品和服务的世界领先者。2008年,英国政府又出台《创新国家》白皮书,力图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适宜创新企业和创新攻关服务的国家。

关于下发《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附件2: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期实施情况 部门调查表 部门: (单位公章) 联系人姓名: 联系人电话: 联系人邮箱: 科技部发展计划司 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 二零一三年一月

填写说明 一、调查目的。本调查表为了解《科技规划纲要》自2006年以来在各行业部门的实施情况而设计。 二、适用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公安部、民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水利部、农业部、文化部、卫生部、人口计生委、海关总署、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版权局)、体育总局、安监总局、林业局、旅游局、地震局、气象局、粮食局、能源局、烟草专卖局、海洋局、测绘局、民航局、邮政局、文物局、食品药品监管局、中医药管理局、煤矿安监局 三、报送日期。请各部门科技主管司局抓紧组织填报,于2013年3月6日前,报送科技部发展计划司。 四、填报要求: 1.该表为样表,电子版可从科技部门户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f26400367.html,)“通知公告”栏下载。填报打印后,盖章报送,并附电子版光盘。 2.填报时要实事求是,据实填报,不得虚报、瞒报、谎报相关数据和内容。 3.调查表内栏目不得空缺,涉及到2012年的部分数据若未统计,可填写估计值,并注明。如果某项内容或数据没有,请填“无”。 4.填报内容要求文字精练,注重用事实和数据说明。若部分内容字数较多,可另附页。

一、本部门贯彻执行《科技规划纲要》的总体情况 1. 本部门2006年以来科技发展的总体部署情况:(如发展思路、战略布局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006年以来,本部门出台的对行业/领域科技发展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的规划、政策、意见、办法等重要文件: 序号文号文件名称颁布部门颁布时间1 2 … 3. 2006年以来,本部门科技工作的重大举措:(如采取的重大科技行动/工程/专项,组织的与科技相关的重大活动等) 序号时间举措名称工作内容主要成效 1 2 … 4. 本部门组织实施科技发展规划的方式/途径:(可多选) A. 参照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制定了本部门(行业/领域)科技发展规划; B. 制定实施本部门科技发展规划时,注重与其他部门的协调; 请说明:。 C. 实施本部门科技发展规划时,有明确的实施机制和途径; 请说明:。 D. 对本部门科技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了监测评估和动态调整;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建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科研计划项目可行性方案 (V1.0版) 项目名称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承担单位(盖章)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邮政编码 项目责任人 手机电子邮件 20 年月日订

填写说明 一、本提纲供编写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建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计划项目可行性方案使用。 二、在“申请市科委科技计划类型”中请选择第14项:“环境条件计划”。 三、项目责任人应根据本提纲要求,逐项认真编写,表达要明确严谨,字迹要清楚易辨。外来语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 四、申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资助经费在20万元人民币及以下时,毋须填写表2至表3。 五、项目可行性方案编写请使用A4纸双面印刷,请不要采用胶圈、文件夹等带有突出棱边的装订方式,请采用普通纸质材料作为封面。 六、报送市科委书面材料一式三份(特殊情况,另定)和电子文本一份。电子文本通过网络递交。项目申请人必须确保书面材料和电子文本的一致性。 七、本提纲制订单位是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计划类别: (完整的计划类别名称)

项目可行性方案提纲: 一、组建背景和意义 1、本技术领域的确切含义,技术发展趋势和国内外研究开发、产业化发展现状; 2、重要性(中心所在行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中心所处技术领域在行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等); 3、必要性(组建中心的需求和意义); 4、可行性(本行业、本技术领域组建中心的时机和条件是否成熟)。

二、组建内容和实施方案 1、组建目标; 2、工程技术开发的主要内容; 3、中心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管理机构、部门设置、管理制度、与承担单位的关系、中心负责人等); 4、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

关于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 推荐工作的补充说明 一、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同意,科技部批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自2013年起增设创新团队奖励,每年奖励数量不超过3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授予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团队协作为基础,依托一定的科研平台,围绕一个学科、领域或某个研究方向,进行长期合作研究与开发,取得重大原创性成果并具备持续创新能力,得到同行公认的科研群体。创新团队奖励不分等级,严格按照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标准评审、授奖。 二、创新团队应是经有关部门确认的且在行业或学科领域内得到公认的优秀研究团队,团队的研究方向属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重点领域或国际重大科技前沿热点问题,学术水平和研究成果国际领先,拥有经授权并有效的发明专利或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已取得多项惠及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国防建设和基础研究的重大原创性成果。 三、创新团队应实现人才聚集、资源整合度以及开放度高,队伍结构合理,组织管理先进,机制运行良好,支持单位能够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平台,团队持续研发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强,具有能够长期保持国家科技创新团队荣誉的实力和条件。 四、创新团队带头人应为业界公认的国家级学术带头人,或担任过本创新团队主要研究领域方面的重大科技项目首席科学家或核心技术负责人,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 五、创新团队应在本团队研究方向、领域内取得持续突破和长期累积成就;团队成果曾获国家科学技术奖的,不应仅以单个获奖项目成果作为主要支撑;团队成员曾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不应仅以最高奖获得者获奖时所依托的成果作为主要支撑;应重点说明团队在曾获奖励之后的后续成就。 六、创新团队的推荐不受“同一人同一年度只能作为一个推荐项目的完成人参加国家科技奖励评审”、“曾经推荐但未获奖的项目再次推荐需隔一年以上”、“作为项目完成人获奖后再次作为项目完成人报奖被推荐需隔两年以上”等规定的限制。 七、创新团队推荐材料需登录我办网上平台报送,全部推荐材料均不得涉密。如有团队工作内容涉密的,推荐材料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保密规定进行脱密,并提供主要支持单位保密委员会进行保密审查后出具的不涉密证明。

科学研究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社会变革的主导推动力量,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外行为的最基本动因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二者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科学的发展历程也表明,科学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进入20世纪,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在国家的竞争中,科学技术能力的竞争越来越成为关键。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使人们清楚地看到了科学技术在国家安全中的突出重要性,人们开始越来越紧密地把科学与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科学是重要的国家资源的观点开始更加深入地影响世界各国的政治家和科学家,科学研究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对国家利益产生越来越大重要性。在学习完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之后,明白了科学技术对于国家的发展具有很大作用,下面是我的学习心得。 回顾往昔,六十年来,站起来的中国人民,经过艰难的探索,其间,也走了弯路,吃了苦头,几经波澜。百年之交,千年之会的今天,终于迎来当今这个凭实力兴国强民的21世纪大发展时期,回首过去远至几百年近至几十年的悠悠历史,我们不难总结,20世纪乃至近代几个世纪从来都属于西方发达国家,这是因为西方发达国家在近代率先完成科技革命,把国家经济推向繁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繁荣的经济进而将国家的一切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向更高层次。可以说,繁荣和成就来源于科技与创新,科技与创新反作用于经济,经济又直接对其他领域产生积极影响,进而使国家各个领域全面发展,增大了国家利益。对科学的研究是科技进步的源泉和根源,科学研究进行的程度和深度直接决定了科技革新的速度和程度,无疑这会影响国家大局利益。 不难理解,国家利益就是满足或能够满足国家以生存发展为基础的各方面需要并且对国家在整体上具有好处的事物。科学研究能够产生新领域的发现,新发现势必会对科学进步和技术革新产生助推作用,韬光养晦的民族和国家都将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置于重要地位。 当今,科学研究已成为国家的一种重要战略资源,综合国力的竞争已明显前移到了科学研究。对于我国来说,迅速提升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和原始创新能力,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本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至关重要。可以说,科学的发展代表着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解读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解读 2006年2月9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这个纲要立足国情,面向世界,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奋斗目标,对我国未来15年科学和技术发展作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是新时期指导我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这不仅是科技界的大事,也是全国人民社会生活的大事。为了让全所科技人员能够更多地了解这个规划纲要的相关信息,特整理做专题解读。 问:纲要确定了那些发展目标? 答:规划纲要共分为十个部分,分别是序言,指导方针、发展目标和总体部署,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重大专项,前沿技术,基础研究,科技体制改革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若干重要政策和措施,科技投入与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问:国家四大重大科研研究计划是什么? 答:根据世界科学发展趋势和我国重大战略需求,选择能引领未来发展,对科学和技术发展有很强带动作用,可促进我国持续创新能力迅速提升,同时具有优秀创新团队的研究方向,重点部署四项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这些方向的突破,可以显著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大力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重点跨越。这四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是:蛋白质研究、量子调控研究、纳米研究、发育与生殖研究。 问:五大人才建设目标是什么? 答:(1)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 (2)充分发挥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3)支持企业培养和吸引科技人才 (4)加大吸引留学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 (5)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 问:规划纲要中确定的11个重点领域是什么?

答:重点领域是指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安全中重点发展,为科技提供支撑的产业和行业。 1.能源 2.水和矿产资源 3.环境 4.农业 5.制造业 6.交通运输业 7.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 8.人口与健康 9.城镇化与城市发展 10.公共安全 11.国防 问:规划纲要确定的68项有限主题如下: 答:优先主题是指在重点领域中急需发展、任务明确、技术基础较好,近期能够突破的技术群。 (1)工业节能 (2)煤的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液化及多联产 (3)复杂地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利用 (4)可再生能源低成本规模化开发利用 (5)超大规模输配电和电网安全保障 (6)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综合开发利用 (7)综合节水 (8)海水淡化 (9)资源勘探增储 (10)矿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 (11)海洋资源高效开发利用 (12)综合资源区划 (13)综合治污与废弃物循环利用 (14)生态脆弱区域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重建 (15)海洋生态与环境保护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摘要)

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二〇〇六——二〇二〇年) (摘要) 八、若干重要政策和措施 3.实施促进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细则,鼓励和保护自主创新。建立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协调机制。对国内企业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高新技术装备和产品,政府实施首购政策。对企业采购国产高新技术设备提供政策支持。通过政府采购,支持形成技术标准 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 (摘要) 四、政府采购 (二十二)建立财政性资金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制度。建立自主创新产品认证制度,建立认定标准和评价体系。由科技部门会同综合经济部门按照公开、公正的程序对自主创新产品进行认定,并向全社会公告。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在获得认定的自主创新产品范围内,确定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实行动态管理。 加强预算控制,优先安排自主创新项目。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以下统称采购人)用财政性资金进行采购的,必须优先购买列入目录的产品。采购人在编制年度部门预算时,应当标明自主创新产品。财政部门在预算审批过程中,在采购支出项目已确定的情况下,优先安排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预算。发挥财政、审计与监察部门的监督作用,督促采购人自觉采购自主创新产品。 国家重大建设项目以及其他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重大装备和产品的项目,有关部门应将承诺采购自主创新产品作为申报立项的条件,并明确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具体要求。在国家和地方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中,国产设备采购比例一般不得低于总价值的60%.不按要求采购自主创新产品,财政部门不予支付资金。 (二十三)改进政府采购评审方法,给予自主创新产品优先待遇。在政府采购评审方法

关于成立股份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的通知

关于成立股份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的通知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关于成立XXXX股份有限公司 科学技术委员会的通知(2017年) 公司各部门: 因近期公司人员有变动,为促进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发展,提高科学技术实力,加强科学技术项目管理工作,公司决定成立科学技术委员会。 一、组成人员 主任:李XX 副主任:张XX 委员:王XX、赵XX等 二、聘用资格 科学技术委员会成员必须具备副高及以上专业职称或在某一工作领域专业技能突出并获得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关心公司建设和发展并且有参与科学技术议事的意愿和能力,能够正常履行职责。 三、主要职责 科学技术委员会是负责公司科学技术管理、咨询建议的常设机构,主要职责为: 1、对公司重要决策所需的技术专题进行调研、论证与咨询; 2、审定评议科技发展规划、组织研究评议企业重大科学研究与技术经济政策;

3、针对公司内部立项的科研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五小”创新项目的科学性、可行性、经济性等方面组织评审并提出意见。 4、组织公司科技成果奖励的评审及推广与实施工作; 5、对科技论文进行审查把关 6、其他与技术相关的职责。 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任期二年,公司每年将根据各委员履责情况给予适当的经济补贴。 四、工作流程 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和副主任负责制定公司科学技术管理政策和相关制度,组织讨论决定重大的科学技术管理事项;公司科技管理部负责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各业务相关部门可申请组织技术类会议,依据要开展的工作内容提出人员组成并报经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批准后开展相关工作。 本通知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XXXX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7月7日

最新《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全文(自2020年12月1日起施行)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 (共5章38条,2020年10月修订,自2020年12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组织,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国务院设立下列国家科学技术奖: (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二)国家自然科学奖; (三)国家技术发明奖; (四)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第三条国家科学技术奖应当与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国家加大对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奖励。国家自然科学奖应当注重前瞻性、理论性,国家技术发明奖应当注重原创性、实用性,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应当注重创新性、效益性。 第四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的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五条国家维护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公正性、严肃性、权威性和荣誉性,将国家科学技术奖授予追求真理、潜心研究、学有所长、研有所专、敢于超越、勇攀高峰的科技工作者。 国家科学技术奖的提名、评审和授予,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干涉。 第六条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国家科学技术奖的相关办法制定和评审活动的组织工作。对涉及国家安全的项目,应当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应当实施绩效管理。 第七条国家设立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等组成评审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负责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和监督工作。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人选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提出,报国务院批准。 第二章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设置 第八条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下列中国公民: (一)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 (二)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或者对维护国家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锁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是国务院组成机构,其主要工作是研究提出科技 发展的宏观战略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法规;研究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确定科技发展的重大布局和优先领域;推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研究提出科技体制改革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推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科技创新体制和科技创新机制;指导部门、地方科技体制改革。 目录 1机构简介 2历史沿革 3主要职能 4下属机构 5机构领导 1机构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是国务院组成机构,其主要工作是研究提 科技部负责提出科技发展宏观战略 出科技发展的宏观战略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法规;研究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确定科技发展的重大布局和优先领域;推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研究提出科技体制改革的方针、政策和措

施;推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科技创新体制和科技创新机制;指导部门、地方科技体制改革。 2历史沿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是国务院主管国家科学技术工作的部门, 其前身是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于1956年5月。1958年11月23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102次会议决定撤销国家技术委员会,设立科学技术委员会。1970年6月22日中央决定撤销该机构,1977年9月恢复科学技术委员会。1978年改为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根据1998年3月10日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决定》,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3主要职能 科学技术部 研究提出科技发展的宏观战略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法规;研究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确定科技发展的重大布局和优先领域;推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 组织编制全国民用科学技术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 研究提出科技体制改革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推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科技创新体制和科技创新机制;指导部门、地方科技体制改革。 研究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的措施;优化科技资源的配置;负责归口管理的科学事业费、科技“三项费”和科技外事经费等有关费用的预、决算。 研究制订加强基础性研究、高新技术发展的政策措施;负责重大基础性研究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科技攻关计划、科技创新工程和社会发展科技计划的制定与组织实施。 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应用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工作;指导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国家级高新技术重点新产品工作;负责火炬计划、星火计划、成果推广计划等科技开发计划

发展战略-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背

《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背景及做法: 制定新时期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六 大明确提出要制定我国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未来10~20 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也是科技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国防实力、综合国力的提高,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挑战,都对科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务院从2003 年6 月开始,组织各方面2000 多名专家学者和有关部门力量,在深入进行战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这次规划是我国进入21 世纪新阶段对科学技术发展进行的第一次全面规划,也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制定的第一个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温家宝总理提出了十项原则和方法:1 充分认识未来10~20 年是我国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重要机遇期,要认真研究我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 要重视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工作并始终保持战略研究工作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前瞻性; 3 在研究工作中必须扎实做好研究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三个紧密结合; 4 要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通过认真论证,凝练出能够大幅度增强综合国力的重点目标和重点发展领域; 5 要充分体现中央关于“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 6 要实行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集中力量办 大事,同时注意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 7 要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各地方、各单位之间要大力协同,同时学科之间和专家之间也要大力协同,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 8 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搞开放式的研究,要有国际视野,密切关注国际科技新变化、新趋势和特点以及国际经济、政治、军事发展对科技的影响; 9 要坚持处理好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使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10 要努力形成发扬民主、鼓励争鸣、集思广益、科学决策的良好环境,要坚持“双百”方针,大胆使用人才,同时培养锻炼出一支从事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队伍。 内容及特点: 方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战略研究的主要内容:科技发展的宏观战略问题、科技发展的重大任务、科技发展的投入与政策环境、重大科技专项四个部分,分为20 个专题。其中第八专题是人口与健康科技问题研究。在战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规划纲要,研究重点分为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领域、优先主题。 医药卫生领域重点: 目标: 重大疾病防治水平显著提高,艾滋病、肝炎等重大疾病得到遏制,新药创制和关键医疗器械研制取得突破,具备产业发展的技术能力。 发展思路: 1.控制人口出生数量,提高出生人口质量; 2.疾病防治重心前移,坚持预防为主、促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结合; 3.加强中医药继承和创新,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4 研制重大新药和先进医疗设备。重大专项: 新药创制,传染病防治; 优先主题: 1.安全避孕节育与出生缺陷防治; 2.心脑血管病、肿瘤等重大非传染疾病防治;

国家科技奖励评审机构的设置及职责

国家科技奖励评审机构的设置及职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和《国家科技奖励条例》的有关规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机构设立: 1.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复审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奖励评审委员会,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评审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专业(学科)评审委员会。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实行现两级三审的评审制度。两级评审即: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专业(学科)评审委员会和国家科技奖励评审委员会。三审即;初审、复审、终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专业专业(学科)评审委员会、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的初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专用项目评审委员会负责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涉及国家安全和国防专用项目的评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复审委员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奖励评审委员会负责审复审国家科技奖励各专业(学科)评审委员会的初审结果。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评审委员会负责评审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候选者。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是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最高评审机构,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国际合作奖的终审。 2.根据科学技术的研究对象,客观属性和内在联系,按照国家标准《学科分类号码》的体系,设置下一列专业(学科)评委会。 (1)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专业评审委员会共设置22个专业评审委员会,负责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项目的初审。 电子、仪器、仪表专业评审委员会 轻工专业评审委员会 纺织专业评审委员会 地质、矿产专业评审委员会 机械专业评审委员会 电力专业评审委员会 交通运输专业评审委员会 水利专业评审委员会 化工专业评审委员会 冶金专业评审委员会

建材专业评审委员会 工程建设专业评审委员会 农业专业评审委员会 林业专业评审委员会 医疗卫生专业评审委员会 医药、医疗器械专业评审委员会 环境保护专业评审委员会 自然灾害监测预报专业评审委员会 民用核技术专业评审委员会 软科学技术专业评审委员会 科技服务专业评审委员会 科技著作专业评审委员会 (2)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学科评审委员会共设立6个学科评审委员会,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的初审。 数、理科学评审委员会 化学科学评审委员会 地球科学评审委员会 生命科学评审委员会 材料与工程科学评审委员会 信息科学评审委员会 (3)专用项目评委会设立5个专用项目评分会,负责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此类专用项目的评审。 公安专业评审委员会 安全专业评审委员会

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若干配套政策

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若干配套政 策 为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发〔2005〕44号,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环境,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特制定如下配套政策: 一、科技投入 (一)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提高,使科技投入水平同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要求相适应。 (二)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各级政府把科技投入作为预算保障的重点,年初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分配,都要体现法定增长的要求。2006年中央财政科技投入实现大幅度增长,在此基础上,“十一五”期间财政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

(三)切实保障重大专项的顺利实施。《规划纲要》确定的重大专项的实施,要遵循“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原则,组织专家进一步进行全面深入的技术、经济等可行性论证,并根据国家发展需要和实施条件的成熟度,报经国务院批准后,统筹落实专项经费,以专项计划的形式逐项启动实施。 (四)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财政科技投入重点支持基础研究、社会公益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合理安排科研机构正常运转、政府科技计划(基金)和科研条件建设等资金。重视公益性行业科研能力建设,建立对公益性行业科研的稳定支持机制。优化政府科技计划体系,明确支持方向,重点解决国家、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 (五)发挥财政资金对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引导作用。创新投入机制,整合政府资金,加大支持力度,激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对引进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再创新。要引导和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开展竞争前的战略性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的研究开发,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创新平台;加强面向企业技术创新的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的投入力度,鼓励中小企业自主创新。

国家与科学技术发展

国家与科学技术发展 孙丕业(数学科学学院) 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历史上对社会发展起巨大推进作用的进步的力量。从中国被外国列强敲开闭关锁国的大门开始,被科学技术的差距所打败的中国开始醒悟: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成为一个国家强弱兴衰与否的一个重要评判标准。因此,洋务运动、兴办学堂等各种为了强国而进行的以发展科学技术为目的的手段开始出现。共产党建党前后,李大钊与陈独秀等人举起了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向国人宣告了科学技术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改变腐朽观念,传播新的思想,遵从马克思主义原理做事。扩大马克思主义研究和传播,海外留学热潮,兴办工人学校,创办工人刊物,科学技术的重要逐渐被提到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上,科技在国家的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建国以来,改革开放的如今,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等一系列的关于科技发展的思想至今仍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下,“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长征系列的研制与发射,神舟载人火箭与登月计划的实施,种种成绩都表明着中国也在向着科学大国的方向迈进。在科学的发展中,共产党员起着领先带头的作用:“两弹一星”的功臣钱学森与邓稼先,气象学家竺可桢,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他们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过,中国与真正的发达国家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上还有一定的差距,中国的高科技产品大多是来自外国的知识产权,核心的软件技术往往无法自己生产,大学的科技教育中国也要低于部分发达国家,每年在科学技术的最先进成果中,由中国人所得到的几乎没有,大多是由美国等几个先进的国家所包揽。因此,要达到真正可以与国外强国的科学技术相抗衡的程度,还需要发展的时间。 我作为一个数学系的学生,长时间可以接触到很多与数学相关的信息。数学是一门纯理论的科学,它位于其他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最基础的地方,数学是一个基础的科学,它为其他的科学提供了研究的方法与工具,因此数学中一个重要方法或定理的发现,往往能带动起几个学科的同时发展。而中国虽然每段时间都会出现在数学界有一定贡献的数学家,但那些真正最顶尖,对数学有极大推进作用的结果,却都是出自于其他国家人之手。况且国内许多优秀的人才在留学的热潮下都涌向了国外并由于国外的优异条件而选择留在了国外,造成了优秀人才的外流,致使即使国内不断在改革教育与研究,国内始终没能在基础的学科上得到十分大的发展。 我能为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做些什么呢?我们是否应该跟随留学的热潮而涌向国外呢?我想,在条件适合的时候,我们应该向国外走,那里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体系与更好的教育资源模式,在那里,也许我们可以学到更多对我们有利的知识。但是,当我们学成之后,我们是否不应该继续留恋国外的优质生活,而应该选择回国将自己所学到的所有知识,倾情的奉献给养育我们几十年的祖国,来报答我们的祖国,让他发展壮大起来呢?这便是我们能为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所能做的事情吧。 总有一天,国家与共产党对科学的重视,会将我们国家变成一个真正的令世人赞叹的科学大国。

整套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可行性方案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科研计划项目可行性方案 ( V1.0版) 指南名称 项目名称 开始日期 结束日期 承担单位(盖章)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邮政编码 项目责任人 手机电子邮件 20 年月日订

填写说明 一、本提纲供编写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可行性方案使用。 二、项目承担单位应根据本提纲要求,逐项认真编写,表达要明确严谨,字迹要清楚易辨。外来语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 三、申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资助经费在20万元人民币及以下时,毋须填写表2至表 3。 所有项目在可行性方案阶段无须填报《表5 实验动物使用情况表》。 若项目涉及国际合作事项,则必须填写《表6 国际合作基本信息表》。 所有项目必须填写《表7知识产权基本情况表》 所有单价≥30万元的购置/试制设备的项目必须填写《表8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基本信息表》 四、项目申报单位通过上海科技网(https://www.doczj.com/doc/f26400367.html,)上的“科研计划项目可行性方案申报”系统进行相关内容的申报,并经申报系统软件打印书面材料(非由申报系统软件打印的书面材料,或书面材料与网上申报材料不一致的项目不予受理)。 五、报送市科委项目可行性方案书面材料一式一份(特殊情况另定),请使用A4纸双面印刷,请不要采用胶圈、文件夹等带有突出棱边的装订方式,请采用普通纸质材料作为封面。 六、本提纲制订单位是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计划类别: (完整的计划类别名称)

项目可行性方案提纲: 一、趋势判断和需求分析 国内外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含知识产权状况和技术标准状况);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科学技术价值、特色和创新点。 二、研究内容和技术关键 项目研究的总体目标和创新点,主要内容及所需要解决的技术关键(专利技术二次开发专项申请项目要求着重描述如何通过创新形成新的专利技术)。 三、执行年限和计划进度 按季度、年度列出计划进度和关键的、必须实现的节点目标。 四、工作条件和环境保障 项目申请单位情况;已经具备的实验条件;项目组织机制设计;产学研结合加快工作进展的设想。 五、成果形式和考核指标 具体的成果定性、定量考核指标;成果的表达形式,能否申请并获得专利。包括:1.主要技术指标、形成的专利(申请不同类别专利数和可望授权专利数)、标准(标准草案和形成的技术标准水平)、新技术、新产品、新装置、论文专著及其数量、指标和水平等;2.项目实施中形成的实验室、研发中心、示范基地、中试线、生产线及其规模等;3.经济考核指标;4.人才培养情况。 六、预期效果和风险分析 项目成果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经济效益和产业化前景(预计年产值、年利润、年节汇、年创汇、年节能等);对环境影响程度及资源综合利用情况;可能的技术风险;可能的市场风险。

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 年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我国“十一五”时期发展的主要目标、指导原则和重大部署,强调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全国科技大会进一步明确了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部署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强调要发挥基础研究引领未来的作用,将增强基础研究综合实力纳入总体发展目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科学基金)作为我国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之一,必须深入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按照《规划纲要》的统一部署,制定和实施科学基金“十一五”发展规划,推动科学基金事业健康发展,繁荣基础研究,为全面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发展基础研究,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抉择。基础研究以认识自然现象、揭示自然规律,获取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和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等为基本使命,是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源泉,培育创新人才的摇篮,建设先进文化的基础,是未来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胡锦涛同志指出,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将进一步为人类认知客观规律、推动技术和经济发展展现新的前景;要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培育新兴产业,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期间及今后更长的时期,我国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技进步、依赖于基础研究的创新成就,依赖于基础研究必然孕育的优秀人才。加强基础研究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积累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是跻身世界科技强国的必要条件。 “十一五”期间,科学基金工作必须从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求出发,科学规划,统筹部署,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科学基金工作,把自主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贯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落实“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必须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牢牢把握有可能实现后来居上的机遇,按照“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的要求,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为提高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科学事业又快又好地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一、指导思想 科学基金“十一五”发展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战略定位,加强统筹部署,贯彻工作方针,切实发挥科学基金对全面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支撑作用。 准确把握“支持基础研究、坚持自由探索、发挥导向作用”的战略定位,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支持基础研究,着力为提高我国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供支撑,为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成果和人才储备;努力营造有利于科学家自由探索和自主创新的宽松环境;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加强战略引导。 加强科学基金统筹,就是要统筹国家战略需求和科学发展需求,既要支持以科学自身发展需要为动力的研究,也要支持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为动力的研究;统筹全面布局与重点部署,

《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制实施办法(试行)》2019年修订版

《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制实施办法(试行)》2019年修订版 第一条为规范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根据《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精神,依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专家学者、组织机构和相关部门(以下统称提名者)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的活动。 第三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奖励办公室)负责相关组织工作。 第二章提名资格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专家学者(以下简称专家)是指: (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 (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以下简称院士,不含外籍院士); (三)2000年(含)以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及以上,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一等奖(含创新团队)项目的第一完成人。 提名专家年龄不超过70岁,院士年龄不超过75岁,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年龄不受限制。 第五条本办法所称组织机构(以下简称机构)是指经科技部认定的具有提名资格的全国学会、行业协会(联合会)以及其他组织机构。 (一)机构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社会科技奖励的设奖者或承办机构; 2.所设社会科技奖励符合《科技部关于进一步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指导意见》(国科发奖〔2017〕196号)的要求; 3.所设社会科技奖励已连续开展3个周期(含)以上的奖励活动,近5年内无违法违规记录和不良社会影响。 (二)经科技部认定的其他机构。 第六条本办法所称相关部门(以下简称部门)是指: (一)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

(二)国务院有关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 (三)中央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馆、领馆。 (五)经科技部认定的其他部门。 第三章提名条件 第七条提名专家每人每年度可以独立或与他人联合提名1项国家科学技术奖通用项目,联合提名时列第一位的为责任专家。 (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可以独立提名,且奖种不限。 (二)专家可以3人联合提名1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必须由院士3人联合提名。 (三)院士可以独立提名1项完成人仅为1人或第一完成人40岁(含)以下的国家自然科学奖或技术发明奖。 第八条提名专家应在本人熟悉学科领域范围内进行提名,责任专家应在本人从事学科专业(二级学科)内提名。 第九条提名专家在同年度应回避本人提名项目所在奖种评审委员会、评审组(含网评组)的评审活动。 第十条 3名专家联合提名时,与提名项目任一完成人同一单位的专家不应超过1人。 第十一条提名机构和部门应在本学科、本行业、本地区、本部门范围内进行提名,原则上提名奖种和数量不限。驻外使馆、领馆仅可以提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第十二条提名涉及国家安全的专用项目的部门应具备相应的保密资格,专用项目只接受相关部门的提名。 第四章提名程序 第十三条奖励办公室每年度公开发布提名工作通知。 第十四条具备提名资格的专家、机构、部门,根据提名工作通知的要求开展提名工作。 第五章责任与监督 第十五条提名者应承担提名、答辩、异议答复等责任,并对相关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