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鼻腔口腔吸痰法操作流程

经鼻腔口腔吸痰法操作流程

经鼻腔口腔吸痰法操作流程
经鼻腔口腔吸痰法操作流程

经鼻腔口腔吸痰法操作

流程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经鼻腔、口腔吸痰法操作流程

仪表准备:我是***,我现在要做的操作是经鼻腔、口腔吸痰法,我已做到服装鞋帽整洁,仪表大方,举止端庄。

抄写,治疗单与医嘱两人核对,正确无误,并签名。按七步洗手法洗手。

去评估患者:先检查评估的用物,手电筒、听诊器,敲门进病房。

核对“你好,你是3床李华吗”“我是你的责任护士小王。请先让我核对一下你的床尾卡(携治疗单至床尾,核对床号、姓名、住院号)。“你现在感觉怎么样”(有点憋气)“请让我检查一下你的肺部情况”。肺部听诊顺序一般从肺尖开始,至上而下,分别检查前胸、侧胸及后背,左右部位进行对比听诊,注意呼吸音的变化,“肺上有痰鸣,呼吸有点快”,协助把衣服整理好,“现在我协助你拍背,把痰咳出来”。

拍背方法:患者背对护士,护士五指并拢,成杯状,用指腹及大小鱼翼着落,叩击时放松手腕,均匀叩击,每一部位叩击一分钟,叩击顺序应沿支气管走行方向自下而上,由边缘到中央,有节律地叩拍患者背部,同时嘱病人缓慢深呼吸,嘱患者咳痰,了解患者的排痰能力,“痰咳不出来”,“我准备用吸痰器帮助你吸痰,再检查一下你的鼻腔和口腔情况(口腔无活动性义齿)”,“你先休息一下,我去准备用物,马上给你吸痰。”回治疗室,用有效氯溶液(500mg/L)擦洗治疗盘,按七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

用物准备:按无菌原则铺口鼻吸痰盘,治疗盘内放置:两个无菌换药碗(一个盛无菌生理盐水、另一个盛弯曲管钳或镊子一把)、纱布二块(注明铺盘时间)。外放电动吸引器、听诊器、弯盘、治疗巾、棉签、连接管、12至14号一次性吸痰管数根、别针。

操作过程:进入病房前用快速洗手液洗手,推治疗车至床旁,操作前核对患者手腕带,查对患者床号、姓名,并作好解释,取得合作。“李华,现在我要给你吸痰了,吸痰就是用一根吸痰管,自鼻腔或口腔插入,吸出你气管及深部的痰液,稍微有点恶心等不舒服,不要紧张,会很快的,痰液吸出后,你的呼吸会顺畅多的”

消毒试管系于床头,将吸引管接头插入床头试管中待用,别针固定管道于床旁大单上,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各部连接是否完善,有无漏气。调

节负压:一般成人吸痰负压约—,儿童<。患者头转向操作者,治疗巾铺颌下,弯盘置口角旁。检查铺无菌盘的时间,打开无菌盘,连接吸痰管,右手持无菌镊夹住吸痰管前端,吸生理盐水,检查管道是否通畅。吸痰前调高氧流量,操作中再次核对患者的床号、姓名。嘱患者口张开(昏迷患者吸痰时可用压舌板或张口器,协助患者张口)。左手反折吸痰管末端,右手用无菌镊持吸痰管前端,将吸痰管轻轻插入口腔,放开导管末端,左右旋转,吸出口腔内分泌物。吸生理盐水冲洗吸痰管,用后将吸痰管放医疗垃圾桶内弃用。更换吸痰管,吸生理盐水冲洗,左手反折吸痰管末端,右手持无菌镊将吸痰管插入咽喉部(口腔插入约10~15cm),放开导管末端,迅速地左右旋转,边吸边提吸痰,消除气道分泌物,并注意观察病人的呼吸。在吸引过程中,如病人咳嗽厉害,应稍等片刻后再行吸出。并随时冲洗吸引管,以免痰液堵塞。如口腔吸痰有困难时,可由鼻腔插入(颅底骨折患者禁用),其顺序由鼻腔前庭→下鼻道→鼻后孔→咽部→气管(鼻腔插入约约20-25cm),将分泌物逐段吸尽。若有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时,可由插管或套管内插入,将痰液吸出。

吸痰毕冲管,关闭吸引器,取下吸痰管,接头插入试管中,用纱布擦净患者面部,撤去弯盘。“你好,3床李华,吸痰已结束,请再让我检查一下你的肺部情况,看一下吸痰的效果。”

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肺部痰鸣已经明显减轻,请你放心,好好休息。”调节氧流量,指导患者:“虽然经过吸痰处理,但是你的痰仍然很多,所以你还是要尽量自主咳痰,在这个过程中,你要适当多饮水,以便于痰液咳出,如果你要是感到不适,请你及时按床头的呼吸器来通知我们,我也会随时来巡视病房的。谢谢你的配合。”

用物处置:把吸痰导管、连接管放医疗垃圾桶内弃用。储痰瓶清洗后,用有效氯消毒液浸泡消毒后用无菌注射用水冲洗干净,晾干备用,其他用物处置同口腔护理。

按七步洗手法洗手,记录吸痰效果、时间、痰量性状、颜色。

目的:

1、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促进呼吸功能,改善肺通气。

3、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注意事项:

1、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插管动作轻柔敏捷。插管时不能有负压。

2、吸痰前后应当给予高流量吸氧,吸痰时间不要超过15s,如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引,应间隔3~5min,患者耐受后再进行。一根吸痰管只能使用一次。

3、如患者痰稠,可以配合翻身扣背,雾化吸入;患者发生缺氧的症状如紫绀、心率下降等症状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休息后再吸。

4、观察患者痰液性状、颜色、量。

5、持续吸痰时,将吸引胶管玻璃接头插入床栏上盛有消毒液瓶内备用,连接管24h更换一次,储痰瓶2/3满时要及时倾倒,清洗消毒晾干后备用。

6、电动吸痰器专人保管,定期检修与保养,保持其良好效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