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业知识结构化过程分析(一)

产业知识结构化过程分析(一)

产业知识结构化过程分析(一)
产业知识结构化过程分析(一)

产业知识结构化过程分析(一)

摘要]以往经济管理类文献多注重从组织或国家层面对知识管理进行研究,而产业层面的相关研究鲜有提及。基于此,本文首先对产业知识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再根据产业知识运动的特点,分析了产业知识的结构化过程,并从知识来源和知识去向两个维度划分为储存式、分享式、学习式和合作式四种类型。

关键词]产业知识结构化过程产业竞争力

一、产业知识定义

在知识经济体系下,组织只有通过知识的取得、积累,以及有效运用、交流知识性资产,才能进一步提升组织的竞争力。产业作为企业或组织的集合,产业知识是与产业相关的各种组织知识的集合所共同形成的。而在当前网络、数字及知识“三位一体“的新经济时代里,产业竞争力主要来自产业内知识的学习、积累与创新。因此需要发挥产业内组织与组织间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才能提升产业的整体优势。知识定义繁杂不一,为了对产业知识进行一般性研究,本研究将产业知识定义为:与产业相关的企业或组织知识的集合,以及为提升组织、进而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而展开的产业内、外部组织之间的知识活动。

二、产业知识结构化过程

1995年,Boisot提出了社会学习周期(SocialLearningCycle)理论。在I-空间中,知识不是静止的,其必然经过不同的编码、抽象和扩散程度的区域,构成了企业和产业知识的“动态演化”过程。Boisot也指出,编

码和抽象常常是并驾齐驱,两个过程结合在一起,都是去除数据,在数据处理资源方面实现节约的一种手段。而且在适当的编码和抽象时,它使人得以集中关注构成数据之基础的因果关系结构或分类结构。两者共同发挥作用,都具有使知识变得更加清晰晓畅且可以分享的效果,而极大的促进知识的扩散或社会化过程。

本研究采取Boisot的观点,认为产业知识结构化过程是组织实体知识相关的知识活动。将该过程通过知识来源和知识的去向两个维度来分析。第一维度从知识来源,即企业知识是自制或外购决策获得,是来自于产业内部或是产业外部。第二维度为产业知识内部化或外部化。内部化指将产业外部知识引进产业内,而外部化将产业内部知识扩散至产业外。因此,产业知识结构化过程划分以下四种:

(1)储存式结构化。产业知识储存式结构化为“当产业层级的知识来自于产业内部创造,而产业内组织通过信息科技知识等储存渠道将其内化为组织记忆,形成组织知识的过程”。储存式结构化着重于将产业内部的知识采取规范且容易交流的形式记录下来,要求企业构建一个有效的知识系统,使组织内的知识能有效地获取、整合、累积、分享、流通、更新、增值进而再创造新的知识。随着自动化、电子化等信息科技的发展,知识储存式结构化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比如数据与档案电子化、构建企业内部网络、有效构建已有文件的知识库等。通过网络的架构,可提高产业内部组织信息共享的效率,成本更低,使企业能够负担共享的费用,获取信息共享的利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