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通史专题 明清

通史专题 明清

通史专题 明清
通史专题 明清

通史专题五明清

明清时期(1368-1644-1840)是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时期。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强化。明朝废丞相、设内阁,逐步形成监阁共理的政治体制;清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经济上,农耕经济出现了辉煌、迟滞。一方面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了重大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另一方面,由于封建政府继续严厉贯彻重农抑商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使得明清时期经济逐步迟滞于世界经济发展水平。思想文化上,宋明理学仍占据统治地位,心学影响较大;八股取士、文字狱等钳制了人们的思想;市民文化兴起,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对封建制度进行了抨击,文学、绘画、戏剧等领域也出现了新的成就;一批总结性的科技、文化著作诞生。

了解: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南京)建立大明,年号洪武,以胡惟庸谋反案和蓝玉案为契机,大肆诛杀功臣,设锦衣卫,废丞相。1398-1402年为建文帝统治时期(靖难之役),1402年朱棣称帝,1421年迁都北京,南京成为陪都。朱棣统治时期,派遣郑和五下西洋,命令解缙主编大型类书《永乐大典》,设立东厂。

随后明朝发生一系列重大事件,诸如土木堡之变、北京保卫战、夺门之变、嘉靖时期大礼仪之争、张居正改革、东林党争、明末三大疑案、明末农民起义、明与后金战争等。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崇祯帝自缢身亡,明朝灭亡,此后南明政权延续到1662年。1644年明亡后,吴三桂引清军入关,随后开启了清王朝对中国的统治。

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建国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1636年(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清太宗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史称清朝。1644年清军入关,严厉推行剃发令,招致汉民族激烈反抗,清推行了屠杀政策。康熙帝在位期间,平三藩、收台湾、三征葛尔丹、抵抗沙俄侵略、兴文字狱、实施禁海,并于1712年下令“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雍正帝在位期间,大肆改革,建立军机处,大兴文字狱,整顿吏治、火耗归公、摊丁入亩、改土归流、废除贱籍、推行密折、建立秘密立储制度,平罗卜藏丹津叛乱,设驻藏大臣。

乾隆帝统治时期,主持编纂了《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同时大兴文字狱,1757年平定准葛尔部叛乱,1762年清朝设伊犁将军,全面管辖新疆地区。1771年,西迁伏尔加河下游的漠西蒙古土尔扈特部,在杰出领袖渥巴锡的率领下,为摆脱沙俄的统治,踏上了回归祖国的征途。1792年在西藏确立了金瓶掣签制度,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理。

西方传教士将中国文化介绍给欧洲人,引发18世纪中国风的热潮。欧洲人追崇中国文化、思想与艺术。到18世纪末,欧洲人出现负面评价。与乾隆帝不欢而散的英国特使马戛尔尼认为清朝已经衰落。西方史学界不承认中国所谓的“康雍乾盛世”,认为这一时期的中国无论在质或者量上除却人口都不及明朝中后期。

一.明清的经济。(必修一第1、2、3课)

1.农业

(1)农耕技术:生产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双季稻得到大面积扩种,美洲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被引进和推广。蚕桑、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民众的衣食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2)水利灌溉:明清时的风力水车。

(3)农业著作:徐光启编写的《农政全书》体现了当时农业科技的水平。主导思想是“富国必以本业”,因地制宜兴修水利,并以此与屯垦储粮、安边保民、增强国力等措施紧密结合在一起;备荒救灾又是徐氏农政思想的重要内容。

(4)土地制度:明朝为了增加政府收入,巩固统治;适度限制土地兼并,缓和社会会矛盾而推行鱼鳞图册。主要内容是政府丈量土地,以田亩和人丁多寡收税。评价:是中国历史上土地登记制度的重大改革与完善;增加了财政收入,起到了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抑制了土地兼并;但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

(1)官营手工业

素称发达的原因: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材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

特点:政府集中经营,供皇室使用,不在市场流通;规模大,分工细致,不计成本,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

(2)制瓷业:瓷器成为对外出口的大宗产品;明宣德年间,景德镇青花瓷著名,成为著名瓷都;明代创制出斗彩瓷和五彩瓷,清代出现了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纺织业:明清设苏杭制造局,锻成代表

(3)明中叶以后,部分行业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花楼机使用),到明代后期,棉布已经取代丝、麻、毛,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

(4)早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原因、主要特点及发展状况

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特点:机户出资,机工出力;雇佣与被雇佣

发展状况:范围集中在江南一带,以纺织业为主,整体发展缓慢。

根本原因在于自然经济和封建专制;具体原因在于市场:沉重的租税,农民贫困;劳动力:小农经济下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资本:主要用于“买田置地”;政策: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观念:对商人的歧视等。

(5)古代手工业的特点:

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并存(经营形式);生产部门不断增多,分工日益细化(生产部门);生产技术不断进步(生产技术);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布局随着经济重心南移相应变化(布局);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海外,享誉世界(地位)。

3.商业

(1)明清时期农副产品大量成为商品,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出现了商帮(徽商和晋商|会馆),清时出现票号,工商业市镇兴起,朝贡贸易占有重要地位,实施海禁和闭关锁国,广州设十三行。

(2)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重农抑商”贯彻始终,但不断发展;飞钱、柜坊、纸币的出现,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宋元达到顶峰,政府对于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商业发展推动城镇繁荣。朝贡贸易占重要地位,明清时期对外贸易萎缩。

补充:古代商人具有“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经商思想,往往将经商积累的财富用来购置田地、科举入仕,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从而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3)城市职能变化

古代城市早期多因政治军事而兴起,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职能凸显,伴随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城市多为工商业市镇,且靠向沿海;而在城市布局上,伴随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城市建设出现中轴线,体现皇权至上的设计理念。从城市地位来看,城市经济始终是农耕经济的补充,不占主导地位。

(4)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海禁重在防内,闭关锁国重在防外)

明朝初期,为防止倭寇势力与海上流亡势力勾结危及统治,实施海禁;明中后期,又开放海禁;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抗清势力,厉行海禁;乾隆时期推行闭关锁国,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仅设广州十三行作为对外贸易的负责机构。

闭关锁国政策的评价: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但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国家的安全。

( 联系:近代海洋观、制海权的问题 )

补充:明朝中后期,伴随西方新航路的开辟,西学东渐出现;同时中国对外贸易发达,大量白银流入中国,诱发了中国的货币体系发生变化,张居正时期推行一条鞭法,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同时,美洲高产作物的引进,使中国人口有了大规模的增长。明朝科举取士数量的有限和人口的暴增,加之商品经济的发展,使这一时期传统社会价值观念有了重大变化,士人也不再以追求物质为耻。而这种情况也大量反映在文学作品上,比如明朝时期的“三言二拍”。

解释:一条鞭法

明中后期,土地兼并严重,国家财政收入减少。为缓解财政危机,张居正于1581年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主要内容:清丈土地,扩大征收面,使税赋相对均平。统一赋役,限制苛扰,使税赋趋于稳定;计亩征银,官收官解,使征收办法更加完备。评价:一条鞭法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人身依附关系有所减轻,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它改变了历代"赋"与"役"平行的征收形式,统一了役法,简化了赋役制度,标志着赋税由实物为主向货币为主、征收种类由繁杂向简单的转变。但在实际执行中,全国各地情况不一,再加上地方官摊派、掠夺,推行火耗以及银贵钱贱等弊端,农民负担并未因此而得到减轻。

二.明清时期的政治。(必修一第4课)

1.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

原因:①历史原因:元朝相权过大,威胁皇权;②现实原因: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导致统领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扩大;③根本原因:相权过大,威胁皇权;④直接原因:丞相胡惟庸骄恣擅权。影响:有利方面:使政令集中,防止权臣专权,进一步强化了皇权;

不利方面:①皇帝集皇权与相权于一身,易形成专制独裁或太监乱政;②皇帝政务繁忙,疲于应对。

2.概述明朝内阁制的形成过程,分析其实质。

内阁≠宰相,也不可能对皇帝形成制约;明宣宗后形成监阁共理,而事实上无论是太监还是内阁权盛,其实质都是来源于皇帝的信任。

3.康熙、雍正加强皇权

康熙的措施:设立南书房。

影响: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雍正的措施:设立军机处(军机处最初设置是为了服务于西北军事),后来成为加强皇权的重大举措,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上传下达、秉旨办事。特点:简、速、密、专。

影响:①提高了行政效率;②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加强了皇权,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4.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

积极影响: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②促进了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③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了政治保障。

消极影响:皇权的极度膨胀,严重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5.改土归流

改土归流是指改土司制为流官制。又称土司改流、废土改流,始于明代中后期,是指将原来统治少数民族的土司头目废除,改为朝廷中央政府派任流官。

土司制度是在唐宋时期羁縻府州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其实质是“以土官治土民”,承认各少数民族的世袭首领地位,给予其官职头衔,以进行间接统治,朝廷中央的敕诏实际上并没有能够得到真正的贯彻。

雍正时期大规模改土归流,废除了土司制度﹐减少了叛乱因素﹐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统治﹐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三.明清时期的思想和科技。(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及第三单元)

1.思想

(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家思想经孔子、孟子、荀子初步形成;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魏晋隋唐时期,佛教、道教盛行,儒家思想受到挑战;两宋时期,吸收佛教、道教,形成新儒学(程朱理学)进一步凸显巩固儒家思想;明清时期,批判继承宋明理学、倡导求实的早期启蒙思潮出现。

(2)阳明心学

形成背景:明中后期,阶级矛盾尖锐,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危机。王阳明认为只有通过整治人心,才能挽救统治。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3)明清之际儒家思想出现的社会原因、内容、评价

思路:一定时期的思想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国际形势: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国内形势: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新型市民阶层日益强大,但受到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政治上,君主专制不断走向强化,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思想上,宋明理学教条束缚并走向僵化,西学东渐和近代科学技术传入中国。

明清之际的四大思想家及其思想

明清之际诞生了四位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他们分别是离经叛道的李贽、激烈抨击君主专制的黄宗羲、经世致用的顾炎武和唯物思想家王夫之。

李贽思想的主要内容是:挑战儒家及孔子的地位,批判道学家的虚伪,是非标准应该随时代变化而变化;强调个性发展,主张男女平等;批判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认为穿衣吃饭即是天理。

黄宗羲思想的主要内容:1.明确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和“天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的治乱标准,并提出法治和分权等限制君权。2.经济上,反对苛税,主张农工商并重。

顾炎武的主要思想:政治上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提倡众治;实践上,反对空谈,强调经世致用。

王夫之的哲学思想:唯物论,坚持气在理先;认识论上主张一切事物都是可以认识的;辩证法上提出运动是绝对的和静止是相对的的观点。

评价:都批判了传统儒学,构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从而促使我国传统思想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都反对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对近代反封建有重要意义;局限在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也未能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4)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是怎样从不同角度批判理学的

黄宗羲从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角度,批判理学视君臣之义为天理的伦常观。

顾炎武从经世致用的角度提倡实学,批判理学的空谈。

王夫之从唯物主义角度,对理学的唯心主义进行批判;通过运动绝对、静止相对的辩证关系

批判理学形而上学观点。

(5)中国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最终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的原因高度强化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制度的压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注释: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并不是资产阶级思想,只是地主阶级内部一部分知识分子对社会存在发生变化而做出的思想上的敏锐反应;它仍旧是儒家思想,在批判宋明理学的同时,在思想上仍旧体现着对先秦儒家思想的继承和阐释。

2.科技

(1)计算工具:明清时期,算盘普及,可以运算开平方、开立方;明朝珠算法已传播到朝鲜日本,东南亚等地区。

(2)医药学: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写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记录药物、药方、药物形态图,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科学著作: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更多地着眼于手工业,反映了中国明代末年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生产力状况,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16~18世纪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的命运不同的原因及认识。

中国: 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阻碍;科举制度、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阻碍先进技术发挥作用;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妨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西方: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重商主义,对外扩张等促进了西方科技的进步。

认识: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任何重大科技发明创造,只有在它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时候,才发挥着改造社会的巨大作用。)

(4)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突出特点。(理解)

内容: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但对事物发展的规律探索不够。

研究方法:典籍整理和经验总结,缺少实验,较强的经验性。

使用:主要服务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古代科学理论的技术化倾向严重,而这些技术又不具有开放性,没有转化为普遍的生产力。

结构分布:集中于农学、天文历法及医学方面。

地位:全面繁荣,多项成就领先世界。

注释:中国传统科技大多属于应用科学,主要源自整理传统典籍和经验总结;近代科技属于理论科学,大都属于对事物规律和本质的探索,主要采取观察和实验方法。

3.文化

(1)文学

明清时期小说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原因

经济:商品经济的发达,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壮大,对文学的需求增多;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危机加深,文人对现实进行批判;教育:社会识字率的普遍提高,更多的下层文人从事小说创作;文化:印刷术不断完善,书坊书肆迅速发展;小说体例,在经历了唐代传奇,宋元话本这一过程后,到明清时期已非常成熟。

(2)绘画

中国画的特点、发展脉络。

特点: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整体上在内容题材上由贵族人物肖像画到平民山水花鸟画转变,而在意境上,由早期追求人物形神、心理活动到后期追求神韵意趣和个性、情怀。

明清时期,文人画成就突出,集文学、书法、绘画和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

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写意画最能反映文人风貌,代表作元王冕的《墨梅图》、明徐渭的《牡丹蕉石图》、清郑板桥的《墨蓝图》。

(3)戏曲

唐代“梨园”原是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华清宫内教习乐工弟子演练歌舞的场所,后被借用表示戏曲;

宋代出现“南戏”和“杂剧”,两宋商品经济繁荣,涌现一个特殊群体市民阶层;出现了专门的娱乐的场所——瓦肆;民间表演技艺十分兴盛,南戏在此基础上形成了;

元杂剧将戏曲艺术推向成熟。

明朝出现了高雅艺术昆曲,代表作是汤显祖的《牡丹亭》,清朝京剧出现并走向世界。

京剧:乾隆末年,徽剧进京,风行一时;道光年间,“徽汉合流”融合兼收,形成新剧种京剧;同治、光绪年间,走向成熟,出现“同光十三绝”;清末民初,成为全国流行剧种;民国走向世界。

京剧特点:京剧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包含唱念做打,虚实结合,根据不同的脸谱勾画,区分人物的忠、奸、善、恶,表现人物不同性格。

中国古代史通史结构图

中国古代史知识结构图: 1)农业:①木石骨器、耒耜 ②土地制度:井田制 2)手工业:①青铜 ②丝织 ③官营 3)商业:职业商人出现 经济: 3.西周(镐京) 政治: 1)分封制:①含义 ②对象 ③义务 ④等级序列 ⑤作用 2)宗法制:①目的 ②核心 ③大小宗 ④作用 3)礼乐制:①作用 4)三者关系: 一:夏商西周 1.夏:公元前2070年,国家,公共权力,阳城 2.商:神权色彩,占卜,甲骨文,殷 总体特征 二:春 秋 战 国 洛 邑 经济: 1.农业:1)工具:铁犁牛耕 2)水利:都江堰 3)土地制度:私有 2.手工业:私营,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3.商业:1)私商兴起 2)重农抑商 时 代 特 征 1.思想: 百家争鸣 文 化 : 1)背景:①政治 ②经济 ③文化 2)流派: 3)意义: ①儒家:孔子、孟子、荀子 ②道家:老子、庄子 ③法家:韩非子 ④墨家:墨子 2.科技:①司南②日食、彗星、《石氏星表》③九九乘法表 3.文艺:①甲骨文②楚辞《离骚》③绘画《人物龙凤图》魏国,李悝 秦国,商鞅 政治: ①背景: ②措施:政治; 经济; 文化 ③结果: ④影响: 1.变革背景: 1)直接原因 2)根本原因 区别 1)春秋:齐国,管仲 2.改革: 2)战国:

五:魏晋南北朝 1)背景: 1.中央官制的变化:三省制 2.北魏孝文帝改革 政治: 2)措施作用:(见表格) 3)影响: 4)成功原因: 前期 后期 经济: 1.农业:1)水利:翻车2)土地制度:均田制3)税收:租调制 2.手工业:1)灌钢法2)白瓷 文化: 1.思想:佛道思想冲击着儒学:1)原因2)内容3)作用 2.科技: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 3.艺术:1)东晋,书圣,王羲之 2)东晋,“以形写神”,顾恺之, 《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时 代 特 征

新课标高考通史复习历史阶段特征和知识整合(全套)

2011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资料全套整理 历史阶段特征及知识整合 第1讲中国古代史 ●注:政治包括社会形态、社会矛盾、制度建设、民族关系或中外关系、军事斗争和对外政策;经济包括经济形态、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动力、经济各个领域的表现、经济制度、政策;思想文化包括重大思想运动、教育、科技、文艺等,以下问题同上。 总特征: 政治:奴隶社会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手工业、商业发达;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思想文化: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古代科技文化世界领先 对外关系:由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一、先秦时期: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时期((前2070年—前221年)) 阶段特征:先秦是指我国秦统一以前的历史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经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文化萌生,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 ㈠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 【具体史实】 1、政治上: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鼎盛,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西周确立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奴隶社会强盛。,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占卜)、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经济上: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发生变化。石器助耕,青铜器在农业很少使用;简单协作;(1)农业:实行井田制;耕作方式:青铜中耕但仍以石器锄耕为主;大禹治水; (2)手工业:商朝已有织机,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妇工;以“青铜冶炼”为主的官营手工业产生,青铜时代(代表礼制、权力和秩序);陶向瓷过渡; (3)商业:职业商人和最早货币出现;工商食官; 3、文化上:以甲骨文和青铜器制造为代表的商文化在古代世界占有特殊的地位;最早文字商代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周朝金文;宫廷舞蹈;礼乐文化;《诗经》的内容;绘画:从萌芽走向成熟关键期;夏朝历法《夏小正》。 ㈡、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总特征】:政治: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分封制逐步瓦解,县制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经济:生产力得到显著的发展,封建经济形成和初步发展; 思想:思想和科技繁荣,奠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具体史实】 1、政治: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周天子势力衰微,诸侯割据争霸,分封制破坏;诸侯各国纷纷变法,商鞅变法建立县制,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封建社会形成;选官制度:世官制 2、经济: 农业: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生产力得到显著的发展,封建经济形成和初步发展;男耕女织的农耕经济(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特点;农业技术:精耕细作;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使用;土地制度: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井田制逐步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确立;经济政策:商鞅变法确立重农抑商政策,奖耕织;兴修水利:都江堰、郑国渠; 手工业:商鞅变法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铁器的出现和推广;以冶铁业为主的私营手工业产生。陶向瓷过渡;出现钢剑; 商业:私商出现,打破“工商食官”局面;市井、商业都会形成;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商业繁荣。 3、文化: (1)思想百家争鸣,以儒、墨、道、法为代表诸子百家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法家思想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成为各国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

明清史研究综述只是分享

断代史清史研究的过去、现状与问题* 2008-11-11冯尔康《明清史》2008年第3期点击: 698 断代史清史研究的过去、现状与问题* 断代史清史研究的过去、现状与问题* 冯尔康 《明清史》2008年第3期 摘要:当前的清史研究改变了其在断代史研究中的后进面貌,且有后来居上的可能。清史研究资料之丰富为其他断代史所不可企及,需要充分地、高水准地利用。清史研究仍须努力摒除意识形态的干扰,以便走得好一些。正在进行的《清史》编纂工程,其参与者需有“诚惶诚恐”的写作态度,力求避免浮躁世风的不良影响;满汉民族矛盾贯穿有清一代,纂修《清史》似宜给予特别关注,而不能刻意回避。 关键词:断代史/清史/意识形态/满汉关系 我对清史研究的过去、现状及当前纂修《清史》值得注意的问题,近年来已撰写过《清史研究与政治》[1]和《简述清史的研究及史料》[2]两文,如今再次进行简单地回顾,主要谈五点感想,不知当否,敬请清史研究同仁指教。 一、在断代史研究中清史研究改变了后进面貌,且有后来居上的可能 清朝灭亡至今不到百年,在此以前,有清朝官修的专题式本朝史,这当然是属于传统的史学编纂类史书,而不是近代意义的史学著述;到了清朝末年,出现了体制外的民间对清史的局部研讨,而真正近代意义的清史研究,是在清朝灭亡之后。这种研究的起步,比起其他断代史,来得晚一些,特别是原始资料的整理方面,不同于清代以前的历代历史——史料整理早已断断续续地进行了,所以清史的研究,无疑处于后进状态。我在20世纪50年代读大学本科时,喜爱隋唐史,获知隋唐史研究有陈寅恪、岑仲勉和唐长孺等大家,且陈氏、岑氏著述流传广,容易找到。及至五六十年代之际上研究生班,攻读中国古代史之明清史方向,发现明史方面有傅衣凌、吴晗、黄云眉、

高考历史通史复习知识梳理.pdf

高考历史通史复习知识梳理 古代中国 专题一:先秦时期 阶段特征 先秦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是国家产生和完善的重要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和 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 政治:(1)启以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西周确立嫡长子继承制,传承制度臻于完善。(2)夏、商时期初步建立地方管理制度。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这种以宗法制为基础的政治制度,把国家管理与血缘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扩大了统治区域,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3)中央和地方权力秩序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春秋战国时期,争霸战争和各国变法,打破了旧的权力秩序,分封制逐渐崩溃。 经济:(1)农业经历了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青铜时代和铁犁牛耕等阶段,农业耕作方式不断改进并趋于成熟;土地制度经氏族公社公有到夏、商、西周时期的国有(井田制),再到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2)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后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夏、商、西周时期为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官营、民营、家庭三种经营形态,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技术不断进步。 (3)商业出现,并逐渐由官府垄断走向民间。 思想文化:“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在文学领域,诗歌是当时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形式(《诗经》、楚辞); 文字产生,商朝的甲骨文已是较为成熟的文字。 专题二:秦汉时期 阶段特征 秦汉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 政治:随着秦汉大一统专制主义帝国的建立,以皇权独尊为核心的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大一统的政体,需要大一统的思想。秦崇尚法家思想;西汉初年一度崇尚黄老思想,到汉武帝采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经济:封建经济初步发展。秦代,度量衡、货币的统一,为国家统一和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秦的暴政又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西汉初期的休养生息政策为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精耕 细作技术日益成熟。 思想文化:文学方面,汉赋是这个时期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文学形式,科技方面,出现了许多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医学、造纸术、地动仪是主要标志;思想方面,从秦始皇“焚书坑儒”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在受到打击后实现了复兴,并开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专题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时期 阶段特征 魏晋南北朝:这是我国封建国家的大分裂和民族融合时期。(1)政治:南方氏族地主占有特殊地位,是南方割据政权的社会基础;北方少数民族大量迁入中原地区并建立政权,民族融合加强;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2)经济:北方战乱,生产遭到破坏,但也有短暂恢复期;北方大批农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使南方生产水平不断提高;长期分裂、战乱导致商品经济水平低。(3)文化: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和体现民族大融合的特色。在农学、数学、思想、 书法、绘画方面都有突出成就。 随唐:这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1)政治: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典章制度先进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2)经济:随和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和

2019高考历史全国卷通史整合

通史整合(一)| 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发展——先秦、秦汉 [阶段特征] 政治:从分封制、宗法制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专制皇权逐渐形成。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经济: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体。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化。手工业、商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思想:文化思想上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儒学独尊的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文学艺术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文学体裁多样;具有东方特色的实用科学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 ——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1.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西周实行王位世袭制和以王族为主体的分封制,周王成为“天下共主”;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分封制走向崩溃,郡县制出现。 (2)宗法制:为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等方面的继承问题,西周实行宗法制,宗法制以血缘为纽带,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崩溃,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2.秦汉中央集权制度 (1)秦朝: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中国,确立了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制;地方推行郡县制,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 (2)汉朝:汉承秦制并有所发展。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王国威胁中央。汉武帝时期,颁布“推恩令”,设置刺史,监察地方;形成中外朝制度,过于集权导致东汉时期宦官外戚专权,政局长期动荡。 3.选官制度:先秦实行世卿世禄制;战国、秦、汉初实行军功爵位制;汉武帝以后实行察举制。 ——从粗放经营到精耕细作 1.农业 (1)生产工具:春秋战国之前,石器和木器是我国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刀耕火种;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使用标志着我国进入“铁器时代”;汉朝以后,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继续发展。 (2)经营方式:中国古代经历了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的发展过程。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3)土地制度: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商周实行土地国有的井田制;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成为土地兼并现象的根源。 (4)租佃关系:战国时期产生,汉代较普遍。 2.手工业 (1)夏商周时期:我国的“青铜时代”,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2)春秋战国时期:冶铁业开始出现,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并存。 (3)汉代:开始用煤作为冶铁燃料;西汉丝绸远销欧洲;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东汉杜诗发明了水排,用于鼓风冶铁。 3.商业 (1)原始社会末期:以物易物的原始商业产生。 (2)商朝:产生商人和最早的货币。 (3)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工商业被官府垄断。 (4)春秋战国时期:私商成为商人的主体;黄金、白银开始用为货币;都会兴起;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5)秦汉时期:秦统一货币;汉代专供贸易的“市”出现,开通海陆丝绸之路。 4.经济政策 (1)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提出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高中历史-通史资料-全套整理【修订版】

高考历史通史资料全套整理 历史阶段特征及知识整合 第1讲中国古代史 ●注:政治包括社会形态、社会矛盾、制度建设、民族关系或中外关系、军事斗争和对外政策;经济包括经济形态、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动力、经济各个领域的表现、经济制度、政策;思想文化包括重大思想运动、教育、科技、文艺等,以下问题同上。 总特征: 政治:奴隶社会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手工业、商业发达;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思想文化: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古代科技文化世界领先 对外关系:由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一、先秦时期: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时期((前2070年—前221年)) 阶段特征:先秦是指我国秦统一以前的历史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经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文化萌生,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 ㈠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 【具体史实】 1、政治上: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鼎盛,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西周确立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奴隶社会强盛。,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占卜)、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经济上: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发生变化。石器助耕,青铜器在农业很少使用;简单协作;(1)农业:实行井田制;耕作方式:青铜中耕但仍以石器锄耕为主;大禹治水; (2)手工业:商朝已有织机,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妇工;以“青铜冶炼”为主的官营手工业产生,青铜时代(代表礼制、权力和秩序);陶向瓷过渡; (3)商业:职业商人和最早货币出现;工商食官; 3、文化上:以甲骨文和青铜器制造为代表的商文化在古代世界占有特殊的地位;最早文字商代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周朝金文;宫廷舞蹈;礼乐文化;《诗经》的内容;绘画:从萌芽走向成熟关键期;夏朝历法《夏小正》。 ㈡、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总特征】:政治: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分封制逐步瓦解,县制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经济:生产力得到显著的发展,封建经济形成和初步发展; 思想:思想和科技繁荣,奠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具体史实】 1、政治: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周天子势力衰微,诸侯割据争霸,分封制破坏;诸侯各国纷纷变法,商鞅变法建立县制,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封建社会形成;选官制度:世官制 2、经济: 农业: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生产力得到显著的发展,封建经济形成和初步发展;男耕女织的农耕经济(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特点;农业技术:精耕细作;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使用;土地制度: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井田制逐步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确立;经济政策:商鞅变法确立重农抑商政策,奖耕织;兴修水利:都江堰、郑国渠; 手工业:商鞅变法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铁器的出现和推广;以冶铁业为主的私营手工业产生。陶向瓷过渡;出现钢剑; 商业:私商出现,打破“工商食官”局面;市井、商业都会形成;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商业繁荣。 3、文化: (1)思想百家争鸣,以儒、墨、道、法为代表诸子百家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法家思想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成为各国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

中国古代史通史复习整理版

2018年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通史资料整理 历史阶段特征及知识整合 宏观概要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包括两大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即实行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的制度。 第二阶段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朝开创中央集权制度;汉朝在地方推行“推恩令”、中央实行内外朝制度;隋唐推行三省六部制;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两千多年,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在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两条基本线索。 2.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情况和主要特点 (1)农业:由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发展到后来的铁犁牛耕,并长期精耕细作,因此获得长足发展,小农经济长期成为我国古代经济的基本模式。 (2)手工业:包括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发展水平高,并长期领先于世界,明清时期民营手工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3)商业:自产生以来总体趋势是不断发展,市场不断繁荣,出现了大量的商业城市,但多数封建政府实行抑商政策,阻碍了商业的发展。 (4)经济政策:长期实行封建土地所有制、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兴起、发展和演变 ①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战国时期孟子、荀子继承发展,成为显学,与其他学派形成了“百家争鸣”。②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得以确立。③魏晋南北朝时,儒学受到佛教、道教思想冲击。隋唐时期出现“三教合一”的局面。④宋明时期儒学复兴,发展到理学、心学新阶段,成为官方哲学。⑤明清之际出现否定传统观念、提倡经世致用、批判君主专制的新思想,传统儒学焕发生机。 【内容总结】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可分为五个时期:起源奠基时期、形成和发展时期、曲折发展和鼎盛时期、继续发展时期、繁盛与危机并存时期。 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经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文化萌生,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 【课程链接】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选修一《商鞅变法》 第一阶段:原始社会(略) 1.政治 实行禅让制: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尧、舜、禹)的制度。

2020高考历史通史练习:(二)说明、表明类

(二)说明、表明类 (建议用时:40分钟) 1.(2019·宿迁三模)北宫锜向孟子请教西周的爵位等级与俸禄制度。孟子回答说详情已不可知,因为诸侯担心妨碍自身而将这方面的典籍销毁了,自己也只是听说过一些大概情况。这说明,当时() A.宗法分封制度遭到破坏B.思想文化领域因循守旧 C.儒家思想并未受到重视D.中央集权思想开始出现 2.秦代以前,卿大夫以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这一变化说明() A.皇帝独尊的至上地位B.皇权至上不可僭越 C.秦王嬴政的巨大功绩D.皇位世袭不可转移 3.周代,作为“天子”的周王既掌握“天命”又主宰“天下”。王室衰微后,诸侯征伐只能获取实质上的“天下”,却无法得到象征“天命”的“天子”身份。秦始皇创制皇帝名号,着重标榜自己的功德,淡化“天下”为“天命”的赐予。这说明了() A.周代天命观念逐渐消亡 B.秦注重按功德分配身份地位 C.神权不再与王权相结合 D.秦意在打破旧有的权力逻辑 4.汉帝国建立之后,统治者逐渐把目光转向国内以稳固统治,激励军功的二十等爵制逐渐转变为帝国管理贵族、官吏、庶民的封君食邑赐爵制。这从侧面说明了() A.中央集权统治遭到了削弱 B.国家由战争轨道转入休养生息 C.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D.一般官员获得迅速晋升的机会 5.(2019·济南二模) 朝代 南方北方 人口 (万户) 占全国户 口数比 例(%) 人口 (万户) 占全国 户口数 比例(%) 西汉21 19.8 998.6 80.2 唐朝392 43.2 514.9 56.8 北宋 1 122.5 62.9 662.4 37.1 A.文景之治促进西汉人口的快速增长

2015年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通史资料整理

2015年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通史资料整理 历史阶段特征及知识整合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包括两大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即实行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的制度。 第二阶段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朝开创中央集权制度;汉朝在地方推行“推恩令”、中央实行内外朝制度;隋唐推行三省六部制;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两千多年,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在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两条基本线索。 2.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情况和主要特点 (1)农业:由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发展到后来的铁犁牛耕,并长期精耕细作,因此获得长足发展,小农经济长期成为我国古代经济的基本模式。 (2)手工业:包括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发展水平高,并长期领先于世界,明清时期民营手工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3)商业:自产生以来总体趋势是不断发展,市场不断繁荣,出现了大量的商业城市,但多数封建政府实行抑商政策,阻碍了商业的发展。 (4)经济政策:长期实行封建土地所有制、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兴起、发展和演变 ①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战国时期孟子、荀子继承发展,成为显学,与其他学派形成了“百家争鸣”。②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得以确立。③魏晋南北朝时,儒学受到佛教、道教思想冲击。隋唐时期出现“三教合一”的局面。④宋明时期儒学复兴,发展到理学、心学新阶段,成为官方哲学。⑤明清之际出现否定传统观念、提倡经世致用、批判君主专制的新思想,传统儒学焕发生机。 【内容总结】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可分为五个时期:起源奠基时期、形成和发展时期、曲折发展和鼎盛时期、继续发展时期、繁盛与危机并存时期。 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经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文化萌生,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 【课程链接】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选修一《商鞅变法》 第一阶段:原始社会(略) 1.政治:实行禅让制: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尧、舜、禹)的制度。 2.经济:(1)土地制度: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2)农业:①神农传说:创制原始农具耒耜,教导民众耕作。②耕作方式:刀耕火种。 (3)手工业①纺织业:纺织原料最初用的是葛和麻;中国已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②青铜制造技术: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出土有小件青铜器,说明人们已掌握冶铜技术③陶瓷:陶器是新石器时代手工业的重要成就。如彩陶、黑陶(山东龙山文化的蛋壳黑陶)、白陶等。 (4)商业:已经出现早期的商业交换。 3.文化——文字:汉字起源于图画,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称为“文字图画”。刻画

高中历史二轮通史复习(同一阶段政治经济文化)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通史复习) 专题一古代中国: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复习指导】 通史复习,应注意按历史发展的时空顺序,分阶段梳理、整合必修与选修模块的内容,立体呈现同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分析阶段性特征,重新建构整体知识网络。 学习政治文明史,要以政治制度文明为核心,理清线索,把握概念,如郡县制与分封制等;这样;注意各个时期的重要政治观念,如中国古代韩非和董仲舒的君主专制理论等;善于运用比较方法,对不同的政治制度、政治观念进行比较;注意联系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实际 学习物质文明史,要化繁为简、理清思路;注重归纳,总结规律;注意学科之间的联系及历史与现实热点的联系等;运用发展生产力的眼光来评价历史事件与人物;注重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学习文明精神史,可以采用表格的形式,以天文、历法、科技、教育、医学、史学等栏目为经,以时间顺序为纬,梳理知识点;注意总结规律,尤其要注意中国发达的古代科技不能够顺利转为近代科技的原因。 【内容总结】 1、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可分为五个时期:起源奠基时期、形成和发展时期、曲折发展和鼎盛时期、继续发展时期、繁盛与危机并存时期。 2、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基本内容有:①政治上: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②经济上:小农经济的确立与发展精耕细作农业技术不断进步,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与发展;以纺织业、陶瓷业、冶炼为代表的手工业的发展;商业与城市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③文化上: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宋明理学、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辉煌的科技成就;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法绘画的发展、灿烂的文学成就、多姿多彩的戏曲有艺术。 第一阶段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文明 【阶段特征】 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形成了农耕经济的雏形;是国家产生和初步完善的重要时期,建立了以血缘为纽带的政治制度——世袭制、分封制,对古代中华民族的政治观以及伦理产生了深刻影响,标准着中华文明的起源。春秋战国时期是国家产生和完善的重要历史阶段,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新旧交替、除旧布新成为社会发展的主题,这一时期出现的政治制度、经济形式、思想文化奠定了古代中华文明的基础。 【知识梳理】 1、政治上:国家产生和初步完善。①最高统治权利继承秩序确立和初步完善。启以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到西周确立嫡长子继承制,继承制度臻与完善。②地方管理制度产生和发展。商实行的内外服制度初步建立了地方管理制度,西周实行宗法分封制,运用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的方式管理中央与地方,扩大了统治区域。

中国古代通史(高考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通史

上古时代 相关帝王:炎帝(神农氏) 黄帝(轩辕氏) 少昊(青阳氏) 颛顼(高阳氏) 帝喾(高辛氏) 帝挚(青阳氏) 唐尧(陶唐氏) 虞舜(有虞氏) 政治:史前社会,以部落联盟为主体 经济:由采集经济逐步转向种植经济,并在黄河与长江流域形成规模,以石制和木制的耒耜为耕作工具,刀耕火 种;北方以粟麦生产为主,南方以水田稻生产为主; 以种植业为主,家庭饲养业为辅;养蚕缫丝技术的出 现与发展 文化:原始图腾崇拜;原始艺术;象形文字

夏朝(姒姓) 主要君主:禹启太康 仲康相少康 予槐芒 泄不降扃 廑孔甲皋 发癸 政治:出现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出现王位世袭制经济:进入青铜时代 文化:创立夏历

商朝(子姓) 主要君主:汤太丁外丙中壬 太甲沃丁太庚小甲 雍己太戊中丁外壬 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 祖丁南庚阳甲盘庚 小辛小乙武丁祖庚 祖甲廪辛康丁武乙 文丁帝乙帝辛 政治:实行内外服制度;具有神权色彩,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经济:青铜技术日益成熟,青铜农具出现,主要耕作方式为大规模简单协作,井田制开始实施;出现了职业商人 与贝币 文化:甲骨文的成熟使用

西周(姬姓) 主要君主:武王发成王诵康王钊 昭王瑕穆王满共王翳扈 懿王囏孝王辟方夷王燮 厉王胡共和宣王静 幽王宫湦 政治:实行以同姓王族为主体的分封制,同时又实行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来维护分封制 经济:以土地国有为名,实际上为贵族土地所有制的井田制发展成熟;工商食官 文化:建立起完备的礼乐体系以维护分封制

东周(春秋、战国) 主要国家及君主: 东周(姬姓):平王宜臼——赧王延 春秋五霸(依《史记》载):齐(姜姓)桓公小白 晋(姬姓)文公重耳 楚(芈姓)庄王侣 秦(赢姓)穆公任好 宋(子姓)襄公兹甫 战国七雄:韩、赵、魏、楚、燕、齐、秦 政治:周王室衰落,诸侯之间相互攻伐、吞并,宗法分封制原则遭到破坏;各国开始进行变法;奴隶制社会开始 瓦解,封建制社会逐步建立 经济:各国承认土地私有,井田制崩溃并逐步瓦解;发明了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铁质农具和牛耕出现;以一家 一户为单位的男耕女织式的封建小农经济开始出现; 各国修建水利工程(例如楚国的芍陂、秦国的都江堰、 郑国渠)以促进农业发展;私人手工业出现,与官营 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并存;商业繁荣,工商食官的局 面被打破,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文化:私人讲学风气兴起,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老子开创了道家学派,“百家争鸣”局面形成,儒、墨、道、

(完整版)中国古代历史通史高考知识点

中国古代通史 政治:井田制(经济基础)把土地划成井字形,层层分封 分封制(上层建筑)特点:层层分封等级分明, 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统治 内容:把土地、人民分封给子弟、功臣、先代帝王后裔,拱卫周王朝统治 作用:①有利于稳定政治秩序②随着实力的变化,诸侯国出现强国兼并弱国从而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宗法制(大宗小宗)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维护了周朝的统治秩序,对后世影响极深 注:1.宗法制史分封制的核心和依据2.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3.两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经济: 农业:原始农业的发展,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青铜农具的阶段 手工业:养蚕缫丝世界最早,商代出现斜纹提花织物;商周青铜冶铸繁荣,司母戊鼎最为著名;商朝发明原始瓷器。 商业:商朝因从事商业的人多而著称。 文化:商代甲骨文表明汉字已具有完整的体系。殷商时期甲骨文金文(铭文)是汉字的起源 夏朝:农业历法《夏小正》商代《殷历》 夏商时代产生了宫廷舞蹈,周朝统治阶级制定出包括舞蹈形式在内的礼乐制度 夏商周 (奴隶制)

战国

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 地方实行郡县制 与分封制比较:1.分封制是世袭,郡县制是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2.分封制地方有独立性,郡县制地方没有任何独立性 经济:商业:推行重农抑商、明码标价、统一度量衡、货币、车同轨; “市”的形成与发展(长安商业区和住宅区严格分开,设令、长管理) 手工:青铜器轻巧华丽,瓷器生产技术成熟 赋税:秦朝赋税沉重 文化:统一文字(篆隶通行) 思想上:焚书坑儒 推行法家学说 设立乐府机构 秦国 (咸阳) 三公九卿制:皇帝 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行政) (军事) (监察) 奉常 郎中令 卫尉 太仆 廷尉 典客 宗正 治粟内史 少府

完整版中国古代历史通史高考知识点

中国古代通史政治:井田制(经济基础)把土地划成井字形,层层分封分封制(上层建筑)特点:层层分封等级分明, 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统治 内容:把土地、人民分封给子弟、功臣、先代帝王后裔,拱卫周王朝统治 作用:①有利于稳定政治秩序②随着实力的变化,诸侯国出现强国兼并弱国从而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宗法制(大宗小宗)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 结,维护了周朝的统治秩序,对后世影响极深夏商周注:1.宗法制史分封制的核心和依据2.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3.两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奴隶制)经济:农业:原始农业的发展,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青铜农具的阶段 手工业:养蚕缫丝世界最早,商代出现斜纹提花织物;商周青铜冶铸繁荣,司母戊鼎最为著名; 商朝发明原始瓷器。 商业:商朝因从事商业的人多而著称。文化:商代甲骨文表明汉字已具有完整的体系。殷商时期甲骨文金文(铭文)是汉字的起源夏朝:农业历法《夏小正》商代《殷历》夏商时代产生了宫廷舞蹈,周朝统治阶级制定出包括舞蹈形式在内的礼乐制度

政治:背景:社会处于大变革中 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先后出现)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魏、赵、秦(同时出现) 变法: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运动持续数百年,秦国商鞅变法最为深刻,封建制度得以确立。 经济:生产力进步(出现铁犁牛耕)井田制瓦解分封制瓦解步确立封土地兼并问题建土地所有制农业:春秋时期铁犁牛耕春秋出现、战国推广;土地私有制确立,出现小农经济 小农经济出现原因:1.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推广使得生产力提高2.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商鞅变法) 小农经济特点:1.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2.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3.自己自足的小农经济 小农经济评价:①有一定生产资料,有生产积极性②有利于精工细作的发展③十分脆弱④规模小,不利于扩大生产和交换,阻碍社会发展 发展小农经济的有利因素1.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提高2.拥有一定生产资料有生产积极性3.农民为生存努力,精耕细作4.政府的重视 发展小农经济的不利因素:1.分散,抗灾能力弱2.分散,难以扩大规模3.阶级剥削严重 中国古代农业特点:1.精耕细作铁犁牛耕2.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3.自给自足缴纳赋税4.经济重心逐步南移赋税:春秋时期齐:管仲“相地而衰征”;鲁“初税亩” 手工业:春秋晚期出现钢剑,战国铁农具推广,丝织品品种多、产量大、质量高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特征:1.农业的补充与从属2.历史悠久领先世界3.多种经营形式并存4.产生资本主义萌芽春秋商业打破官府控制,涌现大商人(春秋末范蠡被尊为商人祖师);商业发展促进城市繁荣,各主要诸侯国(奴隶制瓦解)都城成为繁华商业城市;经济政策:商鞅变法明确规定重农抑商 战国重农抑商影响:积极(封建社会前期):1.经济上有利于稳定农业人口,推动农业发展,从而巩固封建国(封建制兴起)家的经济基础2.政治上有利于安定人口和对农民的控制,进而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封建国家的政治稳定消极(封建社会后期)长期的重农抑商政策,使社会经济活力收到压抑,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它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从而阻碍社会进步 思想:思想:百家争鸣(春秋孔子、老子;战国孟子、荀子、庄子、法家、墨家); 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政以德、敬鬼神而远之、教育上开创嗜血、提出有教无类、注重全面发展(六艺)、整理典籍 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论、养浩然之气 荀子:仁义王道、君舟民水、性恶论、制天命而用之、礼法并施 老子:提出道的哲学概念、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方法论、小国寡民的政治追求 庄子:天道无为、道无所不在 法家:李悝著有《法经》,韩非子主张:将法术势相结合、事异则备变、加强君主集权 墨家:兼爱、非攻、尚贤、节用百家争鸣的意义:①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基础②儒家思想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孕育了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标准;道家构成了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成为历代改革图治的思想器③是我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 文艺:《诗经》;《离骚》;战国绘画从萌芽走向成 科技:算术:算 天文历法:战国时期石申《石氏星表》(现存最古老星标 战国时期出现“司南 三公九卿制:皇帝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6-2试题(20210211193700)

6-2 板块四限时?规范-特训【 、选择题 1. [2017 ?福建莆田八中期中]清代实行白银、铜钱双本位货币制度,清廷规定白银一 两兑换制钱千文,但二者关系却不平衡, 乾隆中期之前表现为钱贵银贱, 道光年间表现为银 贵钱贱,导致这一变化的应是 ( ) A. 中国对外贸易中的长期出超 B. 海外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C. 国家减少了铜钱的铸造发行 D. 对外贸易顺差变为逆差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乾隆中期由于在中外贸易中中国处于顺差地位, 海外白银大量流 入中国,所以“钱贵银贱”,道光时期, 虽然在正当贸易中中国仍是顺差, 但鸦片走私使白 银大量外流,中国由顺差变为逆差,所以“银贵钱贱”,故 D 项正确。 2. [2018 ?贵州遵义四中月考]李鸿章在《示文儿》一信中说:“年来国事日非……受 人凌辱之原因,莫外乎不谙世事,默守陈法,藏身于文字之间,而卑视工商。岂知世界文明, 工商业较重于文字,窥各国之强盛,无独不然。”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A. 洋务运动抵制了西方的侵略 B. “受人凌辱”指的是中国甲午战败 C. 体现了 “中体西用”的思想 D. 认识到发展工商业的重要性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李鸿章认为西方国家强盛的原因在于重视工商业, 说明其认识到发展工商 业的重要性,所以选 D 项。A 项与材料无关;材料没有明确指出“受人凌辱”指什么,故 B 项错误;C 项中的“中体”材料没有体现。 3. [2018 ?辽宁六校联考]一般认为:洋务运动从1861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总理衙门开 始,而甲午战争中清政府的惨败则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但是也有学者认为这一划分过于 刻板化,甲午战后洋务运动依旧开展着。后者观点主要是着眼于 ( ) 答案 B 解析 洋务运动的开展,不仅仅指的是人才, 故A 项排除;“甲午战后洋务运动依旧开 展着”反映了洋务运动在甲午战后随着世界的日益整体化, 中国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步伐没 有停止过,其着眼点在于中国工业化的进程, 故B 项正确;洋务运动时期的军用工业与民用 工业均属于洋务企业,而不是民族资本主义, 故C 项排除;洋务运动的核心是“中体西用”, 与中国外交近代化无关,故 D 项排除。 4. [2017 ?武汉外国语学校期中]国学大师王国维在《沈乙庵先生七十寿序》云:“我 朝三百年间,学术三变:国初一变也,乾嘉一变也,道咸以降一变也。”材料中“道咸以降 一变”,主要 A. 洋务人才依然受重用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 .中国工业化的进程 D .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资料全套整理(超强)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通史资料全套整理 第1讲中国古代史 ●注:政治包括社会形态、社会矛盾、制度建设、民族关系或中外关系、军事斗争和对外政策;经济包括经济形态、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动力、经济各个领域的表现、经济制度、政策;思想文化包括重大思想运动、教育、科技、文艺等,以下问题同上。 总特征: 政治:奴隶社会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手工业、商业发达;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思想文化: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古代科技文化世界领先 对外关系:由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一、先秦时期: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时期((前2070年—前221年)) 阶段特征:先秦是指我国秦统一以前的历史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经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文化萌生,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 ㈠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 【具体史实】 1、政治上: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鼎盛,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西周确立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奴隶社会强盛。,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占卜)、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经济上: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发生变化。石器助耕,青铜器在农业很少使用;简单协作;(1)农业:实行井田制;耕作方式:青铜中耕但仍以石器锄耕为主;大禹治水; (2)手工业:商朝已有织机,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妇工;以“青铜冶炼”为主的官营手工业产生,青铜时代(代表礼制、权力和秩序);陶向瓷过渡; (3)商业:职业商人和最早货币出现;工商食官; 3、文化上:以甲骨文和青铜器制造为代表的商文化在古代世界占有特殊的地位;最早文字商代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周朝金文;宫廷舞蹈;礼乐文化;《诗经》的内容;绘画:从萌芽走向成熟关键期;夏朝历法《夏小正》。 ㈡、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总特征】:政治: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分封制逐步瓦解,县制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经济:生产力得到显著的发展,封建经济形成和初步发展; 思想:思想和科技繁荣,奠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具体史实】 1、政治: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周天子势力衰微,诸侯割据争霸,分封制破坏;诸侯各国纷纷变法,商鞅变法建立县制,确立封建

中国古代史通史复习整理版

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通史资料整理 历史阶段特征及知识整合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包括两大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即实行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的制度。 第二阶段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朝开创中央集权制度;汉朝在地方推行“推恩令”、中央实行内外朝制度;隋唐推行三省六部制;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两千多年,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在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两条基本线索。 2.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情况和主要特点 (1)农业:由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发展到后来的铁犁牛耕,并长期精耕细作,因此获得长足发展,小农经济长期成为我国古代经济的基本模式。 (2)手工业:包括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发展水平高,并长期领先于世界,明清时期民营手工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3)商业:自产生以来总体趋势是不断发展,市场不断繁荣,出现了大量的商业城市,但多数封建政府实行抑商政策,阻碍了商业的发展。 (4)经济政策:长期实行封建土地所有制、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兴起、发展和演变 ①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战国时期孟子、荀子继承发展,成为显学,与其他学派形成了“百家争鸣”。②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得以确立。③魏晋南北朝时,儒学受到佛教、道教思想冲击。隋唐时期出现“三教合一”的局面。④宋明时期儒学复兴,发展到理学、心学新阶段,成为官方哲学。⑤明清之际出现否定传统观念、提倡经世致用、批判君主专制的新思想,传统儒学焕发生机。 【内容总结】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可分为五个时期:起源奠基时期、形成和发展时期、曲折发展和鼎盛时期、继续发展时期、繁盛与危机并存时期。 会的重要历史阶段,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经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文化萌生,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 【课程链接】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选修一《商鞅变法》第一阶段:原始社会(略) 1.政治 实行禅让制: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尧、舜、禹)的制度。 2.经济 (1)土地制度: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2)农业:①神农传说:创制原始农具耒耜,教导民众耕作。②耕作方式:刀耕火种。 (3)手工业①纺织业:纺织原料最初用的是葛和麻;中国已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②青铜制造技术: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出土有小件青铜器,说明人们已掌握冶铜技术③陶瓷:陶器是新石器时代手工业的重要成就。如彩陶、黑陶(山东龙山文化的蛋壳黑陶)、白陶等。 (4)商业:已经出现早期的商业交换。 3.文化 文字:汉字起源于图画,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称为“文字图画”。刻画在陶器上的简单符号,有人认为这些刻画符号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第二阶段:奴隶社会:夏、商、西周(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奴隶制的强盛时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