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帮助留守儿童走出心理困境

如何帮助留守儿童走出心理困境

如何帮助留守儿童走出心理困境
如何帮助留守儿童走出心理困境

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教师 心得体会

“海生草”教师心得体会 参加“海生草”活动已经有一年了,在这一年中,付出了很多,收获也很多,有感动,有气馁,有欢笑,有泪水······正是参加这次活动,也让我的教学工作变得更加有意义。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做工作要有爱心 我觉得当一名俱备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的老师真的不容易,这需要对教育充满责任,对孩子充满激情,对工作充满热情,才能创造出让孩子们快乐成长的良好教育环境。而爱心是开展这份工作的前提条件。只有我们教师真心实意地去爱学生,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的这种奉献精神。首先让学生感受到老师们的爱,让他们觉得老师是喜欢他们的,是重视他们的,是关心他们的。情感上的交流有时也是非常重要的。孩子们才愿意靠近老师,和老师交流,沟通,我一直都认为这份职业的神圣在于有“爱”!因为有爱的事业和工作才是有意义和充满生命力的!记得有一次,一个学生感冒发烧了,我走过去低声地询问他哪不舒服,和他“碰碰头”,感觉体温的变化,这时其他的同学也会围过来问寒问暖。学生从而乐于接近老师,敢于和老师说话。还有一次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有一个小孩子走在路上,跑到我身边,拉了一下我的手,然后又高兴地跑远了,看着她高兴的样子和一起跑的孩子们,我体会到了为人师的幸福,也感到了学生的天真、可爱。是的,教师应该是学生的朋友,贴心的朋友,有谁不听好朋友的话呢,更何况是“老师朋友”。爱学生,学生也会爱他人,

这本身就是最好的教材。反之,如果一个教师他“冷漠无情”,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隐形的伤害。 二、做工作还要有耐心 对于农村的入学儿童来说,没有音乐基础,而我,要完成合唱的教学任务,这对学生,对老师都是一种挑战。比如说在一句简单的教唱,我每天都得教到十几遍,甚至有的孩子,一张开嘴巴,就跑调,急得我满头大汗。在课堂上就是这样,一遍一遍地说,一遍一遍地示范,不断的指挥,今天没教会,明天再教,没学好,后天再来,只要有耐心,每个学生都会有进步的。要经过一年的教育、反复的培养,孩子们能够完整唱好3-4首歌曲。对孩子也多说鼓励的话,我发现抚摸孩子的头,拍拍他的肩,孩子们特别受用,他们感到这是最大的奖赏。孩子们取得一点成绩也及时的肯定。 三、做工作更要有细心。 细心就是用心细密。我不仅平等对待每位学生,而且要用更多的时间、精力和爱心去感化自卑的孩子,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健康快乐地成长。记得一位成功人写了一本书,他所陈述的主题就是:细节决定成败。这里的细节就是做事要细心。如:课前课后,我会为他们播放舒缓的音乐,让他们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教室布置方面,我贴上了一些温馨的图画,给孩子们一个舒适的环境,让他们健康的成长。或许,我每天做的就是这样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平凡而细小。但是,一个赞许、一个关注的目光、一个信任的点头,在学生身上都是一种爱,更是一种爱的传递。只有热爱他们,才能走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 【摘要】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进入城市打工,但是在广大农村随之而来的产生一个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在心理问题、教育成长问题上以及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很难得到父母的引导和帮助,在成长过程中缺少父母感情上的关注、呵护和生活上的照顾,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异常。怎样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这是当前中国社会的一个严重的问题。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心理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和基本情况分析 (一)留守儿童的含义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和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的其他亲戚和朋友一起生活。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原因 1、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面对巨大的经济压力迫使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离开家乡到城市里打工。在面对经济收入和子女教育之间,他们选择了前者是为了以后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给下一代提供充足的经济支持。他们认为只要给孩子充足的物质条件才能使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有很大的帮助。 2、面对亲情缺失的孩子,为什么不把孩子带到自己所在的城市去上学呢?从社会现实情况来看有以下原因: (1)经济压力大。由于城市教育费用较高,农民工无法承受高昂的经济费用。农民工大多是做最苦最累的工作,可是他们的工资却是最低的。由于城市消费水平较高导致他们只能解决生活上的问题,对于孩子在城市上学他们却是力不从心。 (2)公办学校的教学条件无法满足全部的农民工子女上学。由于学校对农民工子女的接受能力、设计基础设施、师资力量和财政等的不足而不能接受全部的农民工子女。城市里大多数私立学校费用较高,而且设施没有安全的保障,容易发生事故。这就是使得农村子女无法完全在公立学校上学的原因。 (3)政府政策。政府在法律上加强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便未成年人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少受到伤害。在财政上大力支持,但政府财政支持有限,现在处于瓶颈状态,无法完全解决农民工子女的就学问题。政府还在社会各地大力宣传保护留守儿童的思想意识,为了减少留守儿童和留守儿童少受

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困境儿童管理制度

塔石乡中心校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管理制度 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正处于人生关键时期,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这些孩子往往感到“情感缺失”、“情感饥饿”,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思想道德教育上出现缺失。为此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决不能忽视农村留守少年儿童这一特殊群体。 1、建立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情况登记制度。各班级要对在校留守儿童困境儿童进行全面排查登记,了解和掌握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基本情况,以利于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 2、建立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监护人联系制度。学校(年级)每学期召开(联系)一次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临时监护人会议,通报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在校学习、生活、品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提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管理教育的针对性建议。班主任每学期要对全班每位留守儿童困境儿童进行一次以上家访,了解指导监护人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 3、建立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情况报告制度,对带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问题及时报告党委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 4、建立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结对帮扶制度。通过师生之间一对一、学生之间一对一等多种形式,与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结成学习、生活帮扶对子,使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得到学习、生活、心理健康、情感交流和思想上的关怀和帮助。 5、建立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沟通交流制度。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 通过组织开展多种学生喜闻乐见又积极参与的少先队活动、社区服务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文体活动、法治安全教育活动等,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增进与

同龄人的交流沟通、师生间的关爱互动、社会环境人际交往等搭建健康和谐的情感交流平台。 6、建立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寄宿优先制度。积极创造条件,优先解决有寄宿需 求的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寄宿。切实保证在校的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中的中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中小学毕业生毕业率达100%。 7、建立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管理教育责任制度。学校、班级积极与乡政府联系,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共同关心、教育、管理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机制。 塔石乡中心校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帮扶制度 为促进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快乐、健康成长,经研究,我校决定开展“大手拉小手”爱心结对活动,每一名教职工结队帮扶一两名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为切实提高帮扶成效,特制定此帮扶制度,希遵照执行。 1、每位帮扶教师要切实负起责任,从学习、生活、情感上帮扶,确保自己所帮扶的留守学生生活上有人照料、行为上有人管教、学习上有人辅导、心灵上有人抚慰,学习安心,生活舒心,情感温馨。 2、每位帮扶教师要详细了解帮扶儿童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深入家庭了 解家庭经济、人口、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父母和第二监护人的详细资料。 3、每位帮扶教师要熟记自己帮扶的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家长、现监护人的联系电话,保证随时能联系帮扶儿童的家人,每周要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提供条件,和其父母通话一次。每月帮扶人员至少要和帮扶儿童的父母通话一次,向其通报其子女在校学习、生活情况。 4、帮扶教师要经常找帮扶儿童谈心交心,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上是否有困难,及时把握帮扶儿童的思想动态,积极为他们解决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给予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调研报告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题目: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调研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年级测控1003班 学生姓名丁昌磊学号1011013100 指导教师王环朱艳红 日期2012年7月3日至7月15日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调研 摘要:通过对当地留守儿童这一弱势群体的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家访、谈心交流,举办音乐、手工、绘画、舞蹈课程,开展科普、道德、安全、心理教育进课堂互动活动,进一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特点现状,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特点的成因,并提出父母、学校、政府、社会对于解决阻碍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问题的方法与对策,唤起全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特点 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把孩子留在农村,并托付他人代为照看,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一个新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目前全国留守儿童已达5000多万,并且其数量正呈现日益增长的趋势,这些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的形成与其所处的教育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7月3日至15日山东理工大学牵手阳光暑期三下乡实践团走进临沂平邑县,对此问题展开为期12天的深入调研,通过针对当地留守儿童开展的系列活动,唤起全社会对他们的关注。 正文: 一、什么是心理 心理是指生物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应,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人的心理活动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消失的过程。人们在活动的时候,通常各种感官认识外部世界事物,通过头脑的活动思考着事物的因果关系,并伴随着喜.怒.哀.乐等情感体验等。这折射着一系列心理现象的整个过程就是心理过程。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特点现状 “爸爸!妈妈!你们是否听到我内心的呐喊。你们既然给了我生命,却为何把我丢下?每当别人家的孩子依偎在父母的身旁,你们可知道我内心的期盼?多么渴望你们温暖的怀抱,你们可知我内心的忧伤?我每天都等在盼,盼望你们快快

困境儿童摸底调查报告

困境儿童摸底调查报告 关于开展困境儿童的调研 为全面了解全县困境儿童的生存、发展现状,积极探索困境儿童帮扶的有效途径,切实保障儿童生命健康权,县妇联组织调研组,于7月1日至8冃15日,采取以座谈、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全县24乡镇XXX个行政村开展困境儿童调研,现将排查摸底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__县困境儿童基本情况 据调查统计,全县困境儿童XXX人,其中留守儿童XXX人,单亲家庭儿童XXX人,孤残儿童XXX人。 二、困境儿童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据调查发现,孤残儿童因自身残疾的原因及留守儿童因长期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导致普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家庭教育欠缺,导致困境儿童学习成绩较差。从调查情况看,残疾儿童因本身残疾的原因,造成其心理上的负担,因而影响学习。而留守儿童因父母长期外出打工,大多数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这些长辈因自身文化素质较低,根本无法顾及到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长辈们长期存在“溺爱”孩子的做法,家庭教育方法极其不当,严重影响孩子正常学习,留守儿童作业敷衍了事,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2、家庭经济薄弱,导致困境儿童生活质量不高。残疾儿童家 庭的生活水平普遍低下,他们除维持基本生活所需之外,难以承 受康复治疗教育等费用。而留守儿童因父母打工多数从事劳动密 集型工种,微薄的经济收入只能勉强维持全家的基本生活。但留 守儿童正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家庭经济收入太少,父母 长期在外,难以顾及到他们的正常生活,造成部分留守儿童营养 严重不良,身体健康受到极大损害。 3、情感沟通太少,导致困境儿童心理偏差严重。据调查,孤 残儿童XX%以上,都存在自卑心理,而这些儿童正处于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父母长期外出打工,父母关心 的不够,与其交流太少,使他们缺乏父母的关爱、呵护和照顾, 从而导致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由于缺少情感 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 接触太少,导致一些儿童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不同 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再加上有些监护人对留守儿童 的心理健康问题关注不够,导致他们有心事遇麻烦时缺乏通畅的 倾诉渠道和正确的引导,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得心理健康。 4、安全监管不力,导致困境儿童安全难以保障。当前,大多 数监护人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防护能力,平日对这些儿 童监护不力、安全教育不够,导致部分儿童的安全难以得到有效 保障;另外,因受农村社会治安环境的影响,困境儿童权益受到 严重侵害。

留守儿童三大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三大心理问题 这些孩子在成长中因为缺少父母的关注和呵护,情感丰富而脆弱———依赖性和独立性、冲动性和理智性、自觉性和任性并存,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以及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 自我封闭性格孤僻 这些孩子在年幼时便与父母长期分开,家庭环境的不稳定使他们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带来较强的孤独感。他们由于缺乏感情依靠,性格内向,遇到一些麻烦事会显得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长期的寡言、沉默、焦虑和紧张,极易使这些孩子形成孤僻、自卑、封闭的心理。这样的儿童在人际沟通和自信心方面自然比其他的孩子要弱。 情绪失控容易冲动 留守儿童一般年龄在16周岁以下,正处于身心发育时期,情绪欠稳定,再加上意志薄弱,容易造成情绪失控和冲动。他们还容易对周围人产生戒备和敌对心理。这种敌对心理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攻击行为。有些儿童总感到别人在欺负他,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对教师、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也易于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严重者往往还有暴力倾向。 认知偏差内心迷茫 少数留守儿童认为家里穷,爸妈没能耐,才会出去打工挣钱,由此产生怨恨情绪和偏激想法。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他们,导致情感隔膜。他们难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未来感到茫然。多数儿童进取心不强,纪律涣散,再加上家里无人辅导,学习成绩普遍较差,逐渐逃学、辍学,以致过早地流向了社会。 农村留守儿童主要心理问题 其一、学习滑坡、厌学逃学。孩子是生性好动,自制力差的一个群体。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由于临时监护人监护不够,使得这些孩子出现学习观念淡薄,尤其是在学习上碰到困难没人辅导,加之成绩不好,严重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还有的“留守儿童”认为现在学习好坏无关紧要。自己的父母没文化,照样天南海北的做生意、挣钱,甚至比农村的“知识分子”们赚钱还要多,这就使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现象时有发生,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周宗奎等的调查显示,有47%的"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较差,41%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中等偏下,10%的学习成绩较好,仅有2%的学习成绩优秀。调查同时显示:78.4%的教师认为"父母外出打工以后,孩子的成绩差了,只有9.3%的教师不同意这一说法。多达54.5%的教师认为"父母去打工的孩子学习一般较差",对此表示不太同意的教师占26.5%。"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由于缺乏父母的监管和鼓励,出现学习滑坡以臻对学习丧失信心甚至对学习有一种恐惧感的情况。有些"留守儿童"因学习成绩差被教师忽视或被同学讥笑,由此感觉受到冷落或打击,对学习失去兴趣,不喜欢学习,甚至对学习厌恶。他们即使坐在教室里也是开小差,不能集中精力学习。有的甚至害怕学习,经常逃学,逃学后遭到老师和同学的批评,更加不喜欢学习,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其二、道德意志薄弱、小偷小摸、撒谎欺骗。留守儿童受父母的道德教育很少,在学校里的思想教育又存在不切实际的说教问题,于是,他们的道德养成出现了问题,成为道德有问题的“问题儿童”。黄应圣等人对某镇的848名中小学生的随机调查发现,"留守儿童"有346人,占总数的40.8%。有违纪现象(指打架、旷课、小偷小摸行为)的28人中,有23人是"留守孩子",占82.14%。"留守儿童"的道德真空令人担扰。这些父母一年到头忙于打工,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对孩子内心的困惑、需求、兴趣无法关注。有的即使有心,限于经济条件,他们也很少给孩子打电话或经常回家看孩子,造成了"留守儿童"道德教育上的真空。而处于身心择速发展时期的儿童,缺乏对事物正确与否的判断能,从父母那里得不到的教育,孩子很容易从其他渠道获取。一些同龄人的不良习惯,越轨行为很容易钻空手。有些孩子因此变得自私、任性或性格孤僻。突出地表现在小偷小摸,欺骗撒谎。"留守儿童"行为上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放任自流、不服管教、违法学校纪律、拉帮结派、赌博、打架斗殴,少数少年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二是只知单向的接受爱,不去施爱,更想不到如何感恩回报,整天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对他人缺少诚信,片面强调个人利益,对家庭、朋友、邻居、社会冷漠,缺乏社会责任感。 其三、妒嫉、憎恨、仇视心理。“留守儿童”由于不能和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于是羡慕他人能

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情况自查报告

自查报告 今年,我校积极响应各级领导的号召,从实际出发,在全校范围内启动了关爱留守儿童工程,现将自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体系 全面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将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和关爱工作纳入主要工作。 二、积极改善留守儿童生活条件 学校宿舍优先满足留守儿童的需要,为留守儿童免费提供床上用品,满足上学需要,中午学校有食堂,完全满足孩子的午餐需要,还为留守儿童建立“留守儿童之家”,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三、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日常管理 四、广泛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 我校完善了留守儿童花名册,建立了包保机制,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通过结对子、爱心妈妈等亲情活动对留守儿童进行法制观念和安全防范知识教育;借助家长学校,定期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培训,要求外出打工家长做到每周打一个电话,每月与班主任联系一次,铺架他们与父母情感沟通的桥梁,从而提高了家庭教育和管理能力。 五、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学校办学经费仍然困难,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开

支,学校这个大家庭也负担不起,经费不足。同时,缺乏心理教育的老师和相关人员也是制约“关爱工程”的问题之一,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心理教育培训或由专业人员进行指导迫在眉睫。 2、农村家庭教育网络不健全、部分家长学校作用发挥不够好,缺少有针对性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宣传培训活动等,加之有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监护人尤其是祖辈监护人文化程度低,认识不到位,放任孩子的言行,使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强内部管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及时得到老师的关心和帮助,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树立学习自信心。 2、我们将认真贯彻省市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大“留守儿童”工作力度,做细、做实、做好“留守儿童”工作,积极摸索留守儿童的教育思路和方法,引领留守儿童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快乐和谐成长。

浅谈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浅谈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 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 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因人口流动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家庭学校的方面进行一下分析: 社会方面的影响: 从社会适应能力看,留守儿童自身在生理上没有足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心理上也缺乏防意识,容易受到不良言行的影响,容易受到侵害,或者学坏,人际交往能力差,心压力较大,害怕被人欺负,容易离家出走,在突发事件中,几乎没有自救能力。父母外出打工的时间越长,孩子的心理问题就越严重。 首先,我国的产业结构发展不合理,工业发展快,而忽视了农业发展,致使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外流,加之经济条件的限制,使得父母不得不把孩子留置家中,从而导致“留守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多。 其次,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太少,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分析不够。在一些偏远山区孩子们远离父母,而祖父母又不能理解孩子的心理,这使孩子们有了心理问题又无人发现,无人去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也没有相应的心里咨询机构,所以,孩子们缺乏自信心,自卑、疑虑等不良心理,再加上家庭学校等各个方面的影响,使孩子的心理问题更加严重。 家庭方面的影响: 父母打拼世界,孩子留守家乡。这一现象会给家庭带来经济状况的改善,但同时也会导致“花朵”被忽视后的心理问题。 13岁的小姑娘丽丽的童年与花季无缘。丽丽6岁时,父母便去郊区种菜,

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工作实施方案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档案材料 档案编号:E-E1-1 档案名称: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工作实施方案

XXXX学校 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工作实施方案 当前,农民工进城务工所涉及的面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与此同时,农村越来越多的家庭夫妻双双远家离乡,陆续走上了外出打工、经商的行列,有些群体的家长不可避免地尽不了家长监护的责任,而他们的孩子只能特殊在家庭,由家中的老人或亲戚代养,这部分远离了父母亲有效监护的特殊群体便成了城镇范围内的的一个特殊群体。学校作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保护主阵地,精准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是深入推进教育精准扶贫扶弱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为了认真做好留守儿童工作,切实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和权益保护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我校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有关措施和制度 一、指导思想 以“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集各方面合力,解决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社会保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创造环境和条件,

切实为留守儿童解难事、做好事、办实事。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困境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困境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三、主要措施 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实施“困境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计划,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 2、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

关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浅析

关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浅析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教育问题 在大多数的农村,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还嗷嗷待哺时,父母就远离家乡,到遥远的城里谋生糊口。很多时候,他们只能从电话中或者从偶尔寄来的汇款单中,才能感觉父母的存在。当别的孩子都在享受花样年华的时候,他们被留在乡下,孤独地像荒草一样生长。人们给这群孩子起了一个酸楚的名字:留守儿童。 2013年9月,我参加贵州省乡镇事业单位招考,幸运的考入玉屏县教育系统,现在田坪一所村小任教,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留守儿童。我们学校有138个学生,其中一半是留守儿童。让我对留守儿童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使越来越多的农村儿童成为留守儿童。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本文对留守儿童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教育问题进行浅析。 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1、家庭教育缺失 相对于其他同龄儿童来说,“留守儿童”自年幼便远离父母,缺乏交流。得不到父母的照顾和关爱,从而影响留守儿童对父母的信任和依恋。家庭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1)隔代教育(2)亲友教育(3)自我监护(4)父亲或母亲单独监护。以上几种家庭教育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孩子在心理上与同龄孩子相比有较大的差别。 2学校教育的影响 学校对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教育学校的教育同样会影响到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目前我国农村教育投入不足,学校办学条件差。(1)活动场所狭小,教学设施不齐全。(2)师资力量匹配不齐,几乎没有专业的音体美老师,英语老师严重缺失。课改后的义务教育课程,往往力不从心。学校现在大多数的学校、老师十分关心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忽略“成绩差”的学生。“留守儿童”属于特殊的社会群体,其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明显的比其他同龄儿童差,学习方面显得困难重重,自然而然不引起学校、老师的注意,加之“留守儿童”性格孤僻自闭,沉默寡言,人际关系十分敏感,极易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作为老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给予及时地引导,使其心理问题更加的严重。 3、社会因素 我国的产业结构发展不合理,工业发展快,而忽视了农业发展,致使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外流,加之经济条件的限制,使得父母不得不把孩子留置家中,从而导致“留守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多。“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缺乏及时的引导,很容易受不良分子的诱惑、拉拢,最终误入歧途。“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学习干劲不足等不良的学习心态,整天沉迷于娱乐场所,不能自拔。 二、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 1敌对心理 在我们学校我对留守儿童与他人发生矛盾时所采取的处理方式进行了总结有以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笔者在长期的农村教育实践中发现,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破了 原来稳定的家庭模式,加上农村学校教育的缺失,易产生情绪波动、焦虑、人际交往障碍、 学习适应不良等心理问题,亟待解决。 一农村中学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 1.自卑心理和无望感严重 我们发现许多留守儿童看到别的孩子和爸妈在一起时感到很羡慕,时间久了,在心理留下阴影,情感淡漠,情绪低迷,心理承受力差,存在抑郁自卑的思想,甚至存在厌世嫉俗的心理。 2.焦虑心理 一些留守儿童认为自己父母在外创业,自己不好好读书就对不起在外辛苦挣钱的父母,很容 易引起他们内心的焦虑。 3.厌学心理 因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等临时监护人的文化水平不高,不能有效地辅导孩 子的功课,一些孩子学习时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在生活学习中往往缺乏 热情和爱心。 4.人际交往障碍 由于远离父母,缺乏起码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这些情绪情感变化, 常引发种种人际交往障碍,同周围的人际关系容易紧张,甚至仇视一切。 二农村中学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家庭教育的缺失 由于父母长年外出,农村寄养和监管方式主要有三种:隔代监管(即由祖辈、爷爷奶奶或外 公外婆来监管)、上代监管(即由孩子父母同辈照管)和自我监管。多数情况是几个孩子都 跟祖父母生活,这样,一个完整的家庭被分成几个部分,生活在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地方, 即使想见上一面也并不是太容易的事情。久而久之,家庭教育成为孩子的空白。 2.临时监护人责任不明确、教育能力不足 由于祖辈文化程度较低、精力有限、无力管教孩子,大多持一种宽容或放任的态度,对孩子 主要在物质上关心,很少关心其心理成长和心理上的帮助指导。这样容易使留守儿童自律能 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容易形成自由散漫,甚至出现违法犯罪等不良的行为和习惯。 3.学校及教师教育责任缺失 一些教师对留守儿童学生采用一种“只要不出事,遵守学校纪律,你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的态度,放任这些学生的行为。这就可能使儿童对学校产生消极情感,在学校环境中表现退缩, 与老师、同学关系疏远,以及攻击性行为等,从而影响其学业行为和成就,进而造成辍学、 心理障碍等现象。 4.相关部门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重视力度不够 农村基础教育仍然薄弱,教育资源依然匮乏,显然不能有效的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关怀的 不足。社会对游戏厅、网吧不能有效地管理,使一些留守儿童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一些留守

农村留守儿童主要心理问题的表现

农村留守儿童主要心理问 题的表现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农村留守儿童主要心理问题的表现 自卑心理比较普遍。据对一些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显示,他们中绝大部分存在比较严重的自卑感。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觉得自己没有依靠和坚强的保护,因此,与父母都在身边的儿童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自卑感一旦形成,就会以一种负向情绪体验而存在。他们感到非常孤独,在内心产生了极端自卑的不健康的心理。这对孩子今后的学习、成长和身心健康都是很不利的。 性格孤僻,行为怪异。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在外,缺乏最起码的心理交流机会,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内心的烦恼与冲突无从倾诉也得不到引导,导致对外部世界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这种情感欠缺严重影响他们与他人的社会交往,他们胆小、懦弱、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孩子因为没有父母的约束而性格失常和行为失范,表现为脾气急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打骂同学,甚至是老师和长辈,理由是“太无聊了”。极少数留守儿童受社会不良团伙影响,出现了违纪行为或违法犯罪的现象。 逆反心理严重。留守儿童逆反心理极强,对抗情绪很严重。他们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的一切充满怀疑,总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是充满不信任。这种潜意识中的不信任严重影响了孩子与他人的社会交往,甚至感觉自己遭到社会和他人的遗弃,对社会产生逆反心理和仇视态度。他们对家人和老师的管教都置若罔闻,甚至在公开场合与老师和家长顶撞,以显示他们的反抗和玩世不恭。不少留守儿童在校表现较差、人品较低、经常违纪、目中无人、不太合群、没有集体主义观念,有的还养成了抽烟、喝酒、沉迷网络游戏等不良习惯,往往许多留守儿童表面上来看都比其他孩子要更独立、更坚强,然而他们的心灵比其他孩子更脆弱、更不堪一击。他们心态极不平衡,情绪波动很大,在与他人的社会交往中很容易受伤,从而产生逆反心理和仇恨心理,导致沾染上不良的习气,有的甚至误入歧途,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特点及其原因分析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特点及其原因分析 摘要 随着留守儿童群体的迅速壮大,留守问题的不断加剧,这个特殊的群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缺乏父母的关爱与呵护,长此以往,产生了性格柔弱、自卑、自负、孤僻、叛逆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为此,我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进行研究,积极探讨其产生心理问题及其原因,提出对留守儿童有效的教育政策,以便帮助留守儿童重建自信心,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身心能够健康发展。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原因分析;应对策略 前言 近年来,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过剩,大批青壮年人员外出经商打工,在外拼搏闯世界谋发展,留下子女同老人们待在家里,成为“留守家庭”。孩子成为“留守儿童”这些儿童长期长期没有同父母一起生活,缺少父母的关爱、引导和教育。儿童在性格上形成厌世自闭、社会逆反、性格孤僻、空虚、自卑、胆怯、没有精神寄托;情绪波动大,孤独、寂寞、敏感、焦虑、急躁、任性、抑郁、苦闷、烦恼、脆弱等消极情绪困扰着他们;在生活中表现出不会与人相处、任性,不合群、暴力,逃学,上网成瘾、早恋等状况;学习成绩普遍不好。由

留守儿童引发出一系列的心理和教育的相关问题。形成以上问题的原因,通过调查和研究,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儿童自卑心理加剧、性格抑郁、喜欢自我封闭、为人处事不合群 ,一些儿童产生僧恨、仇视的畸形心态 ,甚至出现暴力化倾向。据调查发现 ,近60%的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 ,65%的留守儿童不愿意与监护人进行心灵沟通,30%的留守儿童直言恨自己的父母。[1] (一)、心理问题 1、留守儿童性格孤僻、柔弱内向、不合群 你只要到学校去观察,就会发现:非留守儿童普遍要比留守儿童活跃得多。留守儿童均由监管人代为照顾,而监管人总认为只要不出安全事故就行,稍微麻烦一点的事情都会代劳,也缺少与他们的沟通和交流,当遇到一些麻烦事情时他们会显得柔弱无助,久而久之会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不开朗。 2、自卑的心理障碍 学生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学校里经常性的能见到一些孩子在其他小朋友面前炫耀。经常听到学生之间“我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你没有哦......”“我也有,我还有哥哥姐姐,你没有哦......”等之类的对话。而此时那些留守儿童就只是默默地走开或者默不作声,这种情形通常会激发起他们的自卑心理,应引起学校老师的重视。[2]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策略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策略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策略 摘要: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已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有部分研究者对此展开了研究。虽然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还需要研究者和这回各界做出长久的努力。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对近几年研究“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资料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加以个人的理解,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影响的因素及解决策略几个方面加以阐释,希望对其他研究者的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主要问题影响因素对策 一、引言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 市转移。由于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很多农民工在自己进城的同时却无力解决孩子进城就读将要面对的诸多现实问题,于是,他们只能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由长辈或其他人照看,最终形成了父母双方或一方与孩子两地分隔的局面,新的群体———“留守儿童”由此产生。 留守儿童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由单亲或祖父母或其他亲人代为抚养以及自我监护的,正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未成年孩子[1]。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直接的家庭教育和亲情关怀,情感和心理上的 需要得不到满足,可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 1、情绪不稳定,性格孤僻怪异

留守儿童因无法享受到正常的家庭教育和关怀,缺乏情感沟通的渠道,从而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态度、情绪、性格产生重大影响。如缺乏安全感,如有人欺负或歧视便会出现退缩或攻击行为。可见长期情感缺失和心理失衡必会导致许多留守儿童心理不能健康发展。[2] 2、自卑、缺乏自信 自卑心理的产生源于人际间的比较,留守儿童经常看到其他同学朝夕与父母相伴,有人关心和疼爱,而自己却没有,相比之下必然会感到失落和自卑。而自卑又会导致这些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和与人交往上的不自信。 3、逆反心理严重 农村留守儿童逆反心理极强,对抗情绪严重。他们爱与人对着干,即使老师和家人的话也不肯听,常喜欢闹对立。他们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怀疑,他们总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他们距人于千里之外,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是充满不信任,这种潜意识中的不信任导致了他们的逆反行为,常表现为“不听话”、“不礼貌”、“不谦虚”、“恶作剧”等不良行为。 4、消极心理严重 农村留守儿童消极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心理承受力弱、意志力不强、缺乏安全感和家庭归属感;自卑、寡言、悲观、孤僻;任性、脾气暴躁、情绪焦虑、态度冷漠、神经过敏等消极心理体验。有的还有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对父母打工不理解而充满怨恨!这种心理上不正常的现象,陈广云将之称为“农村留守儿童综合症”。[3]

农村留守儿童主要心理问题的表现

.农村留守儿童主要心理问题的表现 1.1 自卑心理比较普遍。据对一些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显示,他们中绝大部分存在比较严重的自卑感。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觉得自己没有依靠和坚强的保护,因此,与父母都在身边的儿童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自卑感一旦形成,就会以一种负向情绪体验而存在。他们感到非常孤独,在内心产生了极端自卑的不健康的心理。这对孩子今后的学习、成长和身心健康都是很不利的。 1.2 性格孤僻,行为怪异。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在外,缺乏最起码的心理交流机会,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内心的烦恼与冲突无从倾诉也得不到引导,导致对外部世界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这种情感欠缺严重影响他们与他人的社会交往,他们胆小、懦弱、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孩子因为没有父母的约束而性格失常和行为失范,表现为脾气急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打骂同学,甚至是老师和长辈,理由是“太无聊了”。极少数留守儿童受社会不良团伙影响,出现了违纪行为或违法犯罪的现象。 1.3 逆反心理严重。留守儿童逆反心理极强,对抗情绪很严重。他们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的一切充满怀疑,总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是充满不信任。这种潜意识中的不信任严重影响了孩子与他人的社会交往,甚至感觉自己遭到社会和他人的遗弃,对社会产生逆反心理和仇视态度。他们对家人和老师的管教都置若罔闻,甚至在公开场合与老师和家长顶撞,以显示他们的反抗和玩世不恭。不少留守儿童在校表现较差、人品较低、经常违纪、目中无人、不太合群、没有集体主义观念,有的还养成了抽烟、喝酒、沉迷网络游戏等不良习惯,往往许多留守儿童表面上来看都比其他孩子要更独立、更坚强,然而他们的心灵比其他孩子更脆弱、更不堪一击。他们心态极不平衡,情绪波动很大,在与他人的社会交往中很容易受伤,从而产生逆反心理和仇恨心理,导致沾染上不良的习气,有的甚至误入歧途,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是希望,留守儿童关乎整个农村教育和社会进步。当前,留守儿童的这些心理问题不仅会对留守儿童造成心理伤害,带来不稳定因素,也会给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隐患,必须采取正确的措施加以防范。

玉舍镇学校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精准帮扶方案

水城县玉舍镇中心学校2016年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精准关爱实施方案 随着社会工业化的逐步推进,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多,家庭不稳定因素凸现,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数量不断增大,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教育与关爱已成为我们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学校作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保护主阵地,精准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是深入推进教育精准扶贫扶弱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根据《贵州省留守儿童教育精准关爱计划(2015-2020)》、《水城县教育局关爱留守儿童的通知》精神。结合我镇教育实际,为确保精准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工作落到实处,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范围和目标任务 (一)实施范围 对因父母离开所在县域范围外出务工三个月以上、留在居住地单独生活或与祖父母外祖父母等亲属生活的在幼儿园、小学、初中就读的学龄留守儿童;法定监护人缺失或因其他原因实际未履行或无能力履行监护职责,单独生活或与祖父母外祖父母等亲属生活的在幼儿园、小学、初中就读的学龄困境儿童。 (二)目标任务 1.实施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教育精准关爱。精准定位到村、精准识别到户、精准关爱到人,实现动态监测全覆盖、教育关爱全覆盖、结对关爱全覆盖、责任落实全覆盖,让孩子们安全、健康、快乐成长。 2.有寄宿学生的学校,满足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困境

儿童寄宿需求,让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在校吃得放心、住得安心、学得用心、快乐开心。 3.各学校要认真进行摸底排查,重点摸清楚监护情况差、家庭经济困难、缺乏亲情关爱的留守儿童和法定监护人缺失或因其他原因实际未履行或无能力履行监护职责的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基本情况,学校制定关爱方案时要把这部分特殊群体作为重中之重。 4.学校安排关爱任务是要做到精而少,要体现出实际效果。全镇教育系统在职在编在岗教职工至少关爱1名以上留守儿童、困境儿童。2016年3月15日前将附件《玉舍镇学校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精准关爱花名册》交到中心学校。 二、主要开展工作 (一)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各学校根据《贵州省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标准(试行)》对应学校级别、类别按照“五有五全”建设留守儿童之家并扎实开展工作。 (二)提高留守儿童的法制意识和应急自救能力。学校要定期组织开展应急疏散演练和安全法制教育讲座,增强留守儿童安全意识与法治观念,提高自救自护、应急避险能力。及早发现和纠正个别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预防留守儿童违法犯罪现象发生。 (三)树立留守儿童自信心,使其自强自立。针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普遍存在的缺乏自信、内向孤僻、认识偏差问题,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进校园、留守儿童之家、学校少年宫等载体,大力开展丰富多彩、切实有效的校园民族文艺活动和生存体验、素质拓展、科学实践等专题活动,积极引导留守儿童、困

小学校园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流浪儿童等特殊群体活动总结

2019年光明镇中心小学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流浪儿童等特殊群体活动总结 为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加强留守儿童保健服务、疾病防治和健康教育,建立健全心理关爱长效机制,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我校从制定方案到落实具体行动,全体教师都积极行动,让爱的阳光洒进了每一个角落。 一、开展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流浪儿童等特殊群体普查 我校班主任教师对本班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流浪儿童等特殊群体情况展开细致的调查,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全面了解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流浪儿童等特殊群体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数据核查清楚后,结对帮扶人后,迅速为这些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流浪儿童等特殊群体建立档案。在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立足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关爱活动 对于每个人来说,学校就是他们温暖的第二家,结对帮扶教师给留守儿童以亲情陪伴,陪他们一起玩游戏(老鹰做小鸡、跳绳、丢圈圈等)、培养他们的兴趣(弹琴、跳舞、画画、唱歌等)、

打球、安全知识宣传等等活动。除了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他们的学习情况也是学校关注的重点。班级任课老师不定时的随机辅导。由于这些孩子平时缺少家长的辅导,学习普遍较差,辅导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老师们没有放弃,而是耐心细致地予以孩子们无微不至的帮助。这些孩子的成绩越来越好,也越来越自信开朗。全校老师共同努力,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爱的晴空。 三、关爱留守儿童,传递社会温暖 5月29日,岗坪镇工商联、佛山(岗坪)同乡联谊携手在岗坪镇中心小学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现场为留守儿童发放了文具盒和六一儿童节日礼物。5月31日,岗坪镇妇联组织巾帼志愿者队开展入户慰问孤困儿童活动,并为他们送上了慰问物品和节日祝福。活动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了社会温暖的爱意,更增加了学习、生活的自信和自强,体会到了成长的快乐。 关爱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活动的开展让留守儿童学有所教、困有所帮、爱有所依,努力营造了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促进了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光明镇中心小学 2019年6月24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