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备缺陷管理标准

设备缺陷管理标准

Q/CDT 托克托发电公司企业标准

Q/CDT-ITKTPC 206 004—2017

设备缺陷管理标准

2017-02-01发布2017-02-28实施

目次

前言 (Ⅱ)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任务与目标 (2)

5 缺陷分类 (2)

6 职责分工 (3)

7 缺陷应对 (8)

8 缺陷工单管理流程 (9)

9 缺陷管理工作要求 (9)

10 检查与考核 (10)

11 报告与记录 (10)

附录A(规范性附录)缺陷管理流程 (11)

附录B(规范性附录)填写EAM缺陷工单申请的要求 (13)

B.1 填写要求 (13)

B.2 缺陷工单的适用范围 (13)

附录C(规范性附录)EAM缺陷处理工作的规定 (14)

C.1 缺陷工单策划 (14)

C.2 缺陷工单处理 (14)

C.3 缺陷工单验收 (14)

C.4 缺陷工单转移 (14)

C.5 缺陷工单撤销 (15)

C.6 缺陷工单延期 (15)

附录D(规范性附录)设备缺陷分析报告 (17)

附录E(规范性附录)设备缺陷管理奖惩细则 (19)

E.1 责任划分 (19)

E.2 奖励方法 (19)

E.3 考核内容和额度 (19)

前言

本标准是按照Q/CDT-ITKTPC 219 002─2013《企业标准编写规范》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公司管理标准专委会提出。

本标准由公司总经理工作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部门:发电部

本标准起草人:韩志成、菅林盛、其力格尔

本标准审核人:郭洪义、李海峰、石建东

本标准审定人:李兴旺

本标准批准人:张茂清

本标准是第七次发布。

设备缺陷管理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设备缺陷管理工作的管理内容、管理目标、责任部门和岗位职责、流程和奖惩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设备缺陷管理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发电企业设备缺陷管理办法》

《大唐国际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设备缺陷管理办法》(大唐国际制〔2011〕37号)

《大唐内蒙古分公司缺陷管理办法》(大唐蒙电安生〔2011〕30号)

《托克托发电公司设备退役复役管理标准》

《托克托发电公司生产设备分工管理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3.1

设备缺陷

设备缺陷是指生产过程中,运行或备用设备存在影响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及污染环境的状况和异常现象。

设备缺陷分为机组缺陷和公用系统缺陷,全口径缺陷为机组缺陷和公用系统缺陷之和,即全口径缺陷=机组缺陷+公用系统缺陷。

3.2

设备缺陷发生率

设备缺陷发生率包括日缺陷发生率、月缺陷发生率。

日缺陷发生率=全厂每天全口径缺陷总数/运行机组台数之和。

月缺陷发生率=全厂每月全口径缺陷总数/运行机组台数之和。

3.3

消缺率

消缺率是指统计期间内提报的且已经消除的缺陷数量与可消除缺陷数量的比率。

消缺率=已消除缺陷数量/(提报缺陷数量-不具备消缺条件缺陷数量-撤销缺陷数量)。

消缺率通常统计的是月度全口径缺陷消缺率和月度一、二、三类缺陷消缺率及月度四类、设备异常缺陷消缺率三种。

月度全口径缺陷消缺率=是指当月提报的且已消除的缺陷数量/当月提报的可消除缺陷数量。

月度一、二、三类缺陷消缺率=是指当月提报的且已消除的一、二、三类缺陷数量/当月提报的可消除一、二、三类缺陷数量。

四类、设备异常缺陷消缺率=是指当月提报的且已消除的四类、设备异常缺陷数量/当月提报的可消除的四类、设备异常缺陷数量。

3.4

重复缺陷

指统计期间内同一设备多次发生同一缺陷或多次停运同一设备消除不同缺陷的为重复缺陷。重复缺陷的统计期规定为:一、二类缺陷统计期为6个月;三类、四类缺陷、设备异常统计期为1个月。其中开始统计时间为上一次该缺陷消除的时间。

4 任务与目标

4.1 设备缺陷管理的任务

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建立完整有序的设备缺陷管理机制,利用网络、计算机等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设备管理水平,降低缺陷发生率,使设备在“零缺陷”状态下运行。

设备缺陷管理是设备管理的主要环节,是点检定修管理的基础,要从源头抓起,严把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环节,为机组无缺陷投产运行奠定基础。要严格按有关规程、标准的要求,对设备进行全面的、认真检修、维护和保养;缺陷管理关口要前移,从设备出现劣化趋势倾向就纳入缺陷管理范围;同时采取各种有效手段,降低缺陷发生次数。

树立“动态零缺陷”理念,坚持“防消结合,分级监督指导”的管理原则。鼓励发现缺陷,反对缺陷发生。实事求是,及时消缺。对不能及时消除的威胁安全生产和系统完整的重大缺陷,需制定措施,做好事故预想,以防缺陷蔓延或扩大,带有明显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缺陷的设备,应立即停止运行。

4.2 设备缺陷管理的目标

规范设备缺陷的管理流程,促进和提高设备检修和维护质量,提高设备消缺率,减少设备缺陷的发生率。

4.3 指标

月度一、二、三类设备缺陷发生率达到文化达标水平,即不超过10条/台月。

月度全口径消缺率不小于98%,月度三类及以上缺陷消缺率为100%。

5 缺陷分类

设备缺陷按其影响程度分为直接影响设备安全运行和间接影响设备安全运行两类,其中,直接影响设备安全运行的为:“一类缺陷”、“二类缺陷”、“三类缺陷”;间接影响设备安全运行的为:“四类缺陷”、“设备异常”。

5.1 一类缺陷

是指直接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需要立即停止主设备运行进行处理的设备缺陷。

5.2 二类缺陷

是指设备参数已超标,但仍可继续监视运行,需要制定技术方案,结合大、小修或临时停止主设备运行才能消除的设备缺陷。

5.3 三类缺陷

是指在不停止主设备运行、不影响机组出力的情况下,通过设备倒换、系统隔绝即可消除的设备缺陷。

5.4 四类缺陷

是指主辅设备及系统以外,对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不会构成直接影响的建构筑物及附属设施等区域存在的缺陷。

5.5 设备异常

是指设备运行参数或试验数据虽未超出规程规定,但已发生较明显的劣化趋势,或设备状态出现异常,需要加强监督运行的隐性缺陷。

5.6 备注

直接影响设备安全运行的“一类缺陷”、“二类缺陷”、“三类缺陷”的发生率和消除率将作为重要生产考核指标,纳入公司的安全生产绩效管理。

一、二类缺陷应形成专题分析报告,重点分析缺陷发生的原因和采取的处理措施。

点检人员是缺陷管理的执行主体,检修维护人员是消缺的责任主体。检修维护人员自己发现的缺陷不纳入考核,生产人员发现的缺陷应给予奖励。

消缺作业应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调度规程》、《检修工艺规程》等有关规程、制度要求,严禁无票作业。

6 职责分工

6.1 生产副总经理

对缺陷管理负领导责任。

6.2 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

对缺陷管理负技术责任,负责批准重要缺陷检修方案(措施)。

6.3 设备部

6.3.1 是设备缺陷管理流程中的主要策划环节,是全厂设备缺陷管理的责任部门,主要对以下工作负责:

6.3.1.1 负责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并在管理系统及时、准确提报缺陷工单;

6.3.1.2 负责一二三类及设备异常类缺陷的策划;负责监督四类缺陷的策划;负责所有缺陷延期申请流程的办理;负责所有缺陷撤销流程的办理及检修过程现场的动态检查及缺陷的验收;

6.3.1.3 掌握设备缺陷情况,深入现场检查、指导设备缺陷消除工作;

6.3.1.4 负责组织发电部、检修部(项目部),定期(每周、每月)召开缺陷管理例会,对缺陷进行分析、总结;

6.3.1.5 对于频发或重大设备缺陷、疑难问题,负责组织发电部、检修部(项目部)以及相关专工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和处理方案。

6.3.2 设备部相关人员职责

6.3.2.1 部门专职主任

6.3.2.1.1 在公司领导的指导下,负责公司缺陷管理工作,负责组织、监督其他部门缺陷管理工作的实施;

6.3.2.1.2 负责组织消缺工作,直接对主管缺陷管理的公司领导负责;

6.3.2.1.3 负责组织公司月度缺陷分析例会;

6.3.2.1.4 负责缺陷提报不准确的监督和考核;

6.3.2.1.5 负责缺陷执行环节的监督,并制定消缺计划;

6.3.2.1.6 负责审批除因系统无法隔离需要延期的重要缺陷;

6.3.2.1.7 深入现场,对重要消缺工作进行监督;

6.3.2.1.8 负责全厂重要缺陷关注和汇报,并组织进行缺陷的消除;

6.3.2.1.9 每周负责就发电部提交的重要缺陷清单进行工作安排和监督,并就消缺的安排和结果进行反馈。

6.3.2.2 主任工程师

6.3.2.2.1 对频发性、重大缺陷及疑难问题,负责组织点检员及相关部门技术人员进行专题分析,负责编制、审核技术方案和措施;

6.3.2.2.2 提供缺陷消除的技术保障,对缺陷处理的检修工艺负技术责任。

6.3.2.3 专业专职点检长(室主任)

6.3.2.3.1 负责本专业缺陷管理工作,是本专业缺陷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6.3.2.3.2 定期(每日、周、月、年)对缺陷进行分析,全面掌握专业缺陷情况,重要缺陷要及时向部门专职主任汇报;

6.3.2.3.3 负责组织召开专业的周缺陷分析例会;

6.3.2.3.4 负责组织完成专业的月度、季度缺陷分析材料并及时上报;

6.3.2.3.5 负责组织、制定本专业年度和专项降缺陷措施;

6.3.2.3.6 有责任配合发电部运行人员进行缺陷准确性的核对;

6.3.2.3.7 负责每天深入现场对专业重要的消缺工作进行监督、指导、验收。

6.3.2.4 点检员

6.3.2.4.1 是缺陷管理的直接责任人,对缺陷管理负现场责任;

6.3.2.4.2 负责所辖设备三类及设备异常类缺陷的策划工作并编制检修作业指导书、质量验收卡、技术方案等质量管理文件;

6.3.2.4.3 负责对所辖设备四类缺陷的策划工作进行监督;

6.3.2.4.4 有责任配合发电部运行人员进行缺陷准确性的核对;

6.3.2.4.5 全面掌握所辖设备缺陷情况,重要缺陷要及时向专业及部门专职领导汇报;

6.3.2.4.6 全面掌握所辖设备的情况,有责任准备好用于消缺的备件;

6.3.2.4.7 负责深入现场对自己管辖的设备消缺工作进行监督、指导、验收。

6.3.2.5 班长

6.3.2.5.1 负责本班组缺陷管理工作,是本班组缺陷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6.3.2.5.2 定期(每日、周、月、年)对缺陷进行分析,全面掌握班组缺陷情况,重要缺陷要及时向室主任汇报;

6.3.2.5.3 负责组织召开班组的周缺陷分析例会;

6.3.2.5.4 负责组织完成班组的周、月度缺陷分析材料并及时上报;

6.3.2.5.5 负责组织、制定本班组年度和专项降缺陷措施;

6.3.2.5.6 负责每天深入现场对班组重要的消缺工作进行监督、指导、验收;。

6.3.2.5.7 负责班组所辖设备缺陷消除工作的策划、组织,执行缺陷处理方案、措施、检修作业指导书、质量验收卡、质量监督计划、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等质量管理文件;

6.3.2.5.8 负责对班组每天下发的缺陷工单进行梳理,合理组织人力进行消缺工作;

6.3.2.5.9 有责任配合发电部运行人员进行缺陷准确性的核对。

6.4 发电部

6.4.1 是设备缺陷管理流程中的缺陷提报和消缺后设备的功能再鉴定环节,主要对以下工作负责:6.4.1.1 负责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并在管理系统及时、准确提报工单;

6.4.1.2 负责消缺工作中的措施配合及缺陷消除工作结束后的设备功能的再鉴定、缺陷工单关闭工作;

6.4.1.3 负责在每季度第一个月的上旬组织公司级缺陷分析例会;

6.4.1.4 协同设备部、检修部(项目部)定期(每周、每月)对缺陷进行分析、总结。

6.4.2 发电部相关人员职责

6.4.2.1 部门专职主任

6.4.2.1.1 负责监督各部门(项目部)缺陷消除工作;

6.4.2.1.2 负责审批重要缺陷应对运行措施;

6.4.2.1.3 负责审批两票系统“检修申请书”;

6.4.2.1.4 负责审核季度缺陷分析报告;

6.4.2.1.5 负责审核“三措两案”中的运行措施;

6.4.2.1.6 协助公司领导组织公司季度缺陷分析例会;

6.4.2.1.7 协同其他生产部门开展缺陷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6.4.2.2 值长

6.4.2.2.1 及时和正确地应对各类设备缺陷,保证机组经济性的同时确保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6.4.2.2.2 每日汇报重要缺陷和急需消除的缺陷;

6.4.2.2.3 对需要撤销的缺陷负责审批。

6.4.2.3 专工

6.4.2.3.1 每日负责全面掌握本专业缺陷情况,深入现场,对设备重大缺陷的消除给予技术上的支持,必要时制定技术措施;

6.4.2.3.2 积极协助点检及维护人员进行现场消缺;

6.4.2.3.3 负责对重要辅机及系统退备时协助运行人员进行现场消缺措施布置;

6.4.2.3.4 负责审批本专业因系统无法隔离需要延期的重要缺陷的延期申请。系统无法隔离延期的缺陷,具备消缺条件时负责督促设备部、检修部及时进行消缺。

6.4.2.4 单元长、辅控长

6.4.2.4.1 负责审核录入缺陷的准确性;

6.4.2.4.2 负责向值长汇报主要的和必须立即进行处理的设备缺陷;

6.4.2.4.3 配合点检员进行设备缺陷和异常的分析工作。

6.4.2.5 机组长、辅控主值

6.4.2.5.1 负责汇总所管辖区域设备的缺陷和审核缺陷的准确性;

6.4.2.5.2 负责向单元长、辅控长汇报主要的和必须立即进行处理的设备缺陷;

6.4.2.5.3 有责任和义务配合点检员进行设备缺陷和异常的分析工作。

6.4.2.6 运行值班员

6.4.2.6.1 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并经机组长或主值审核后录入系统,对提出缺陷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负责;

6.4.2.6.2 配合点检员进行设备缺陷和异常的分析工作;

6.4.2.6.3 积极配合点检员、检修人员进行设备消缺工作。

6.4.2.7 缺陷管理主管

6.4.2.

7.1 负责协助部门专职主任进行缺陷日常管理工作;

6.4.2.

7.2 负责月度、季度各部门、专业缺陷分析报告的汇总,在部门专职主任的指导下编写公司的月度、季度缺陷分析报告;

6.4.2.

7.3 负责公司月度设备缺陷的汇总、统计、分析、监督、考核等工作;

6.4.2.

7.4 负责公司月度缺陷提报准确性的统计、分析工作;

6.4.2.

7.5 每周定期通报缺陷发生和消除情况。

6.5 检修部(项目部)

6.5.1 是设备缺陷消除的执行环节,主要对以下工作负责:

6.5.1.1 及时地接收缺陷工单和核实设备缺陷情况,根据缺陷对于机组安全、出力影响的程度进行消缺工作的合理安排;

6.5.1.2 负责四类缺陷的策划工作;负责所有缺陷延期申请的提出工作;

6.5.1.3 对消缺过程中的安全、质量、工期负责,杜绝重复缺陷的发生;

6.5.1.4 负责协同发电部、设备部定期(月、季)对缺陷进行分析、总结;

6.5.1.5 深入现场巡视设备,检查、指导设备缺陷消除工作,掌握设备缺陷消除情况;

6.5.1.6 对频发性或重大设备缺陷,负责组织鉴定和诊断,提出相关措施和整改方案。

6.5.2 检修部(项目部)相关人员职责

6.5.2.1 部门专职主任

6.5.2.1.1 负责部门缺陷管理工作,是部门缺陷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6.5.2.1.2 负责缺陷提报不准确的监督和考核;

6.5.2.1.3 负责缺陷执行环节的监督;

6.5.2.1.4 负责深入现场,对重要的消缺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6.5.2.1.5 负责组织进行部门和检修队的月度、季度缺陷分析,组织编写报告报设备部;

6.5.2.1.6 在公司领导的指导下,协同其他生产部门负责公司缺陷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6.5.2.2 主任工程师

6.5.2.2.1 对频发性、重大缺陷及疑难技术问题,负责进行专题分析,编制技术方案和措施;

6.5.2.2.2 提供缺陷消除的技术保障,对处理缺陷的检修工艺负技术责任;

6.5.2.2.3 负责深入现场,对于重要消缺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6.5.2.3 专业专职队长

6.5.2.3.1 负责管理检修队的日常消缺工作,是检修队缺陷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6.5.2.3.2 负责对每天下发的缺陷工单进行梳理,合理的安排消缺工作;

6.5.2.3.3 负责每天深入现场,对专业所属重要缺陷的消缺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6.5.2.3.4 负责本专业缺陷管理工作,定期(每周、月、年)对缺陷进行分析;

6.5.2.3.5 负责本专业缺陷指标的完成;

6.5.2.3.6 负责配合发电部运行人员进行缺陷准确性的核对。

6.5.2.4 班长

6.5.2.4.1 是班组缺陷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6.5.2.4.2 负责对班组每天下发的缺陷工单进行梳理,合理组织人力进行消缺工作;

6.5.2.4.3 负责每天深入现场,对班组所属的消缺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6.5.2.4.4 负责班组所辖设备缺陷消除工作的策划、组织,执行缺陷处理方案、措施、检修作业指导书、质量验收卡、质量监督计划、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等质量管理文件;

6.5.2.4.5 有责任配合发电部运行人员进行缺陷准确性的核对;

6.5.2.4.6 对缺陷管理负现场责任。

6.6 安监部

负责由于设备缺陷未及时处理造成的二类及以上障碍及设备损坏、机组非计划停运的监督、考核工作。

6.7 物资部

负责提供设备消缺过程中所需的备品备件,保证各专业提报的备件按时到货。

6.8 总经部

负责公司缺陷管理系统的维护工作,根据缺陷管理的需要进行系统功能的优化和完善。

7 缺陷应对

7.1 一、二类缺陷应对

一、二类缺陷发生后相关部门和人员必须积极响应,正确应对以避免事态恶化,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将缺陷的影响和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各部门和相关人员应做到如下要求:

7.1.1 发电部值长负责通知公司领导、各生产部门主要负责人及时到位;

7.1.2 副总工及以上主管生产领导应现场及时到位,根据缺陷情况给予必要的指示和指导意见,组织各相关单位高效协作,积极应对;

7.1.3 一类设备缺陷的发生和消除,要按有关规定及时向分子公司、集团公司汇报,确保安全,立即停机、停炉、停电进行处理,并明确消除时间,按有关规定及时向分公司、集团公司汇报;

7.1.4 发现二类设备缺陷后,要按有关规定及时向分子公司汇报,结合近期的计划检修或停机、停炉、停电等机会尽快进行处理,并明确消除时间。

7.1.5 发电部、设备部、检修部(项目部)相关人员在接到通知后应在30分钟内到达现场;

7.1.6 发电部应对缺陷处理过程进行总结,修订和编制相应的事故预案。

7.2 三类及以下缺陷应对

三类缺陷:坚持“小缺陷不过班,大缺陷不过天”原则,具备条件尽快消除。

三类以下缺陷发生后,发电部运行人员负责及时正确应对,避免事件的影响扩大。

缺陷被隔离或机组已经稳定后,发电部运行人员按正常缺陷处理流程进行EAM登录以及检修结果的验收等工作。点检员、设备专责人以及检修部(项目部)按正常的缺陷处理流程完成缺陷工单策划和消缺工作。

7.3 无法及时消除且影响机组安全运行的重要缺陷,应由设备部、发电部共同制定设备安全运行技术措施。

8 缺陷工单管理流程

8.1 缺陷工单处理流程

参见附录A《缺陷工单处理流程图》。

8.2 发现和登录缺陷工单

任何人在发现设备缺陷后应将缺陷内容及时登录至EAM缺陷管理系统或通知相关人员进行缺陷登录工作;

为保证缺陷提出的质量,应按照附录B《填写EAM缺陷工单申请的要求》填写EAM工单。

8.3 缺陷工单策划以及消缺准备

点检员/设备专责人、检修部(项目部)人员在看到所辖设备的缺陷工单后,应到现场落实缺陷情况,确定安全措施、检修方案、所需备件和检修时间等,然后再进行缺陷工单的策划。

对于需要降出力或进行设备倒换、隔离措施的检修作业,点检员/设备专责人还应办理检修申请(具体要求参见《托克托发电公司设备退役复役管理标准》)。

在发生缺陷的设备已经停运且不具备紧急备用功能的情况下,不需要办理检修申请。

点检员/设备专责人在策划缺陷工单的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编制检修作业指导书。对于简单作业,可编制《检修作业质量卡》替代。

为保证消缺质量,点检员/设备专责人必须执行附录C《EAM缺陷工单处理工作的规定》。

8.4 开展缺陷消除工作

检修部(项目部)是消除设备缺陷的执行单位,消缺工作应认真执行作业指导书和相关规程、标准的要求,对消缺的安全、质量、工期负责。

缺陷工单下发后,上票(动火票、工作票等)需在一天内完成,计划性消缺工作要安排在工作进行前一天上票,晚上由发电部人员做好措施,为第二天人员提供消缺条件。缺陷处理工作的时间应在规定范围内(见附录C),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缺陷应及时办理延期手续。

8.5 异常情况的处理

在发现如下情况时按本标准附录C相关条款执行:

8.5.1 在规定时间内不能消除的缺陷;

8.5.2 不属于本专业的缺陷;

8.5.3 属于重复或不存在的缺陷;

8.5.4 属于运行人员调整问题的缺陷;

8.6 质量验收

消缺工作结束后,一类缺陷消除后分子公司要到现场验收;二类缺陷消除后,企业设备、运行、检修等相关人员要现场共同验收;三类缺陷消除后,检修人员与运行人员要现场共同验收;四类缺陷由检修部(项目部)人员进行验收;设备异常由设备部点检员/设备专责人负责验收,设备验收前要由检修部(项目部)人员填写工作票号及任务单号。对于验收完毕的缺陷和异常,运行人员按照规定对设备进行再鉴定,判定合格后在EAM管理系统中对缺陷工单进行验收审批,并关闭缺陷工单;对于验收不合格的缺陷工单予以驳回。

设备消缺工作验收合格后,运行人员负责措施的恢复及设备的复役工作。

9 缺陷管理工作要求

9.1 建立、健全设备缺陷全过程管理机制, 利用信息化和在线监测等先进手段,从缺陷的预防控制、提出消除、验收恢复、统计分析到评价考核形成闭环管理。

9.2 设备部每月定期组织召开专业缺陷分析会,对缺陷的发生数量、消除情况、一、二、三类缺陷、频发缺陷、重复缺陷、延期缺陷等进行分析,总结缺陷发生规律,发现缺陷管理流程中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降低缺陷发生数量,提高设备的可靠性。缺陷分析格式见附录D。

9.3 设备部各专业每周进行一次缺陷分析,主要分析内容为上周缺陷发生总量、未消除和延期缺陷总量、重复缺陷数量及原因、缺陷原因分析、各设备缺陷发生趋势分析以及改进方案分析等,并留存相关分析资料。缺陷分析格式见附录D。

9.4 设备部、发电部、检修部(项目部)每月要对缺陷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

9.5 缺陷管理主管负责月度缺陷分析的书面分析报告,每月10日前上报部长、副总工及以上主管生产领导审批后发文。

9.6 对构成障碍和异常的设备缺陷,相关专业和责任单位必须开展专题分析活动,依据“四不放过”的原则分析出导致问题的根本原因,做到举一反三,有效防范和杜绝同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9.7 对重复性缺陷原因及处理进行深入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降缺陷措施。对有技术难点的缺陷,专题或立项攻关。

重点杜绝以下重要辅机发生重复缺陷:引风机、送风机、一次风机、空预器、火检风机、密封风机、磨煤机、空压机、炉水循环泵、稀释风机、液氨蒸发器、液氨储罐、卸料压缩机、气氨缓冲罐、汽泵组、凝结水泵、电泵、定子冷却水泵、密封油泵、主机润滑油泵、循环水泵、真空泵、EH油泵、闭式水泵、开式水泵、工业水泵、高加组、低加组、除氧器、润滑油冷却器、闭式水冷却器。

10 检查与考核

为保证消缺工作的安全、质量、工期,对缺陷延期、缺陷处理超期以及其它违反本标准的行为进行检查与考核,考核办法见附录E。

11 报告与记录

表1 报告与记录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缺陷管理流程

附图1:缺陷流程图

附图2:缺陷延期流程图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

填写EAM缺陷工单申请的要求

B.1 填写要求

B.1.1 为提高缺陷管理的效率,应使用电力系统术语和规范用语,避免使用可能使他人理解错误或概念混淆的用词。

B.1.2 录入缺陷过程中,类别、责任部门、专业、责任人应填写及时准确,杜绝缺陷“高类低挂”。对于不能确定责任部门、专业的缺陷,可先填写疑似专业,缺陷策划环节执行首问负责制的原则,严禁同一缺陷录入多个专业的行为,要着力避免缺陷的专业、类别、项目部等关键字错误填写。

B.1.3 录入缺陷前,可通过查询缺陷管理系统和工作票管理系统,避免登入的缺陷工单内容重复。

B.1.4 运行人员、检修人员、点检员以及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均可录入缺陷;录入人员对缺陷内容的正确性负责。

B.2 缺陷工单的适用范围

B.2.1 缺陷工单适用于正在运行或处于备用的生产设备和设施,其它情况应避免使用。

B.2.2 属于定期化验、定期试验、设备诊断、定期维护和设备保养的工作应使用相应的工单类别,避免使用缺陷工单(CM)。

B.2.3 不宜使用设备缺陷工单的情况:

B.2.3.1 办公设施的缺陷:办公系统使用的计算机、打印机、电话、座椅等设施发生缺陷时可采用电话通知等方式联系维修,不使用设备缺陷工单。

B.2.3.2 处于检修状态或调试阶段的设备

B.2.3.2.1 对于未移交生产的,尚处于调试阶段的设备缺陷,也不宜使用设备缺陷工单。

B.2.3.2.2 对于季节性工作(例如空调投运、暖通投运、防寒防冻措施等工作),在15天内属实验调整期,对于点检员和设备维护人员尚未发现的问题,发电部可通过部门间沟通方式集中提出问题(不使用缺陷工单的方式),由设备部、检修部(项目部)集中处理。在15日后,上述设备则属正常投运状态,任何人员均可对其存在的缺陷可通过缺陷工单的形式提出。

B.2.3.2.3 未处于稳定状态,可能由于运行措施未到位情况造成的设备异常

对于未处于稳定状态的设备,其异常问题可能为运行调整不当,可通过分析和调整处理,不宜使用缺陷工单。例如:机组启动并网后三天内属于阀门内漏确认期,运行人员经就地检查确认后,再经点检员确认的可提出设备缺陷工单。

附录 C

(规范性附录)

EAM缺陷处理工作的规定

C.1 缺陷工单策划

C.1.1 所有三类设备缺陷消除时间以24小时为原则,四类缺陷及设备异常以72小时为处理原则。

C.1.2 前一天22:00——当天6:00生成的缺陷工单,点检、维护人员需要在当天9:30之前完成缺陷工单策划。

C.1.3 当天6:00——22:00生成的缺陷工单,点检、维护人员需要在缺陷工单生成4小时内完成缺陷工单策划。

C.1.4 为保证消缺的及时性,在发生一、二、三类缺陷及影响机组安全运行和出力的四类缺陷及设备异常的情况下,发电部值班人员在登录缺陷的同时应及时电话通知设备、检修(项目部)主要负责人组织消缺工作,设备部点检人员、发电部运行人员和检修部(项目部)专责人在缺陷工单策划、工作票办理、现场措施的实施等方面应积极配合,确保规定时间内完成缺陷的消除和缺陷工单的流转工作。

C.2 缺陷工单处理

C.2.1 一类缺陷:确保安全,立即停机、停炉、停电进行处理,并明确消除时间。

C.2.2 二类缺陷:结合近期的计划检修或停机、停炉、停电等机会尽快进行处理,并明确消除时间。

C.2.3 三类缺陷:坚持“小缺陷不过班,大缺陷不过天”原则,具备条件尽快消除。

C.2.4 四类缺陷、设备异常类缺陷:消除时间以不超过72小时为原则,从工单下达开始计时,到维护人员验收结束。

C.2.5 暂不具备条件处理的缺陷,需制定预防缺陷扩大的措施和处理计划,经总工及以上公司领导审批后执行。

C.3 缺陷工单验收

C.3.1 点检员验收:前一天22:00——当天6:00处理完毕的缺陷工单,点检需要在当天9:30之前完成缺陷工单验收; 当天6:00——22:00处理完毕的缺陷工单,点检需要在4小时内完成缺陷工单验收。

C.3.2 运行验收:点检员(维护人员)验收完毕的缺陷工单,由运行人员在4小时内完成缺陷工单验收。

C.4 缺陷工单转移

C.4.1 缺陷工单转移包括转移专业和变更类型,缺陷工单转移行为要严加控制,在执行缺陷工单转移流程的同时要进行责任落实和考核,运行人员要对设备缺陷提报的准确性负责,设备部点检人员有责任配合发电部运行人员进行准确性的核实。

C.4.2 若确实缺陷工单所属专业甄别难度较大,造成了缺陷工单的错误下发,按照首问负责制的原则,缺陷工单中责任专业有责任核实设备缺陷情况,根据《托克托发电公司生产设备分工管理标准》联系相关专业负责人,在征得对方同意的前提下对缺陷工单进行操作,将缺陷工单转至对方专业。转专业要办理《转专业或变更类型申请》,整体流程由缺陷工单的首问专业负责组织实施,此流程处理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

C.4.3 转专业或变更类型申请的提出

C.4.3.1 对于三类、设备异常类缺陷,点检员在策划缺陷工单时发现缺陷属于其他专业或缺陷类型不符,直接提出转专业或变更类型申请。

C.4.3.2 对于四类缺陷,维护人员在策划缺陷工单时发现缺陷属于其他专业或缺陷类型不符,直接提出转专业或变更类型申请。

C.4.4 转专业或变更类型申请的审批:缺陷转专业或变更类型申请由本专业点检长(室主任)审核后,由设备部副主任审批。

C.4.5 缺陷工单完成转移后,缺陷工单责任专业要积极组织消缺工作,该缺陷工单的转移时间不进行考核。

C.5 缺陷工单撤销

C.5.1 缺陷工单撤销行为要严加控制,在执行缺陷工单撤销流程的同时要进行责任落实和考核,运行人员要对设备缺陷提报的准确性负责,设备部点检人员有责任配合发电部运行人员进行准确性的核实。

C.5.2 缺陷不存在或重复缺陷工单,由点检员提出撤销申请,由专业领导、设备部副部长、发电部值长审批后,缺陷管理员在EAM系统中进行撤销,并对缺陷的提报人进行考核。

C.5.3 与正在检修的系统或设备相关的缺陷工单,经核实确已正在进行相关的消缺工作,由点检员提出撤销申请,由专业领导、设备部副部长、发电部值长审批后,缺陷管理员在EAM系统中进行撤销。C.5.4 点检员误撤销或恶意撤销的缺陷,按重复发生缺陷加倍考核责任人。

C.6 缺陷工单延期

C.6.1 凡不能按时消除的缺陷,必须办理延期缺陷手续。

C.6.2 延期申请中必须如实填写延期原因,延期原因包括:缺少备件、系统无法隔离、工期不足三种。

C.6.3 为确定延期原因的真实性和责任单位,针对上述延期原因必须填写如下内容:

C.6.3.1 缺少备件:应填写备件采购计划单号、提报日期以及备件物资编码。责任界定方法以合理的采购周期为界,采购计划提出到缺陷发生日期超过合理采购周期的,责任在物资部,短于上述时间范围的,责任在于设备部。

C.6.3.2 系统无法隔离:应由发电部专工确认并审批。凡系统无法隔离的缺陷,办理延期审批流程后,不对责任专业进行考核。

C.6.3.3 工期不足:应填写作业指导书确定的检修时间以及实际工作所需时间。消缺工作实际需要时间确实超过规定的,不对检修部(项目部)进行考核。

C.6.4 延期申请的提出

C.6.4.1 维护人员在缺陷处理过程中发现需要延期,提出延期申请,由点检员或者检修部班长判断确认是否需要延期,并填写延期原因。

C.6.4.2 维护人员必须在规定的缺陷处理时间内提出延期申请。

C.6.4.3 缺陷延期申请流程由点检员或者检修部班长负责组织实施,总体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

C.6.5 延期缺陷的审批

C.6.5.1 延期原因为工期不足的延期申请由设备部专业点检长(室主任、检修部队长)、设备部副主任(检修部副主任)依次审批后方可变为延期批准状态。设备部专业点检长(室主任、检修部队长)延期审批权限为7天;设备部副主任延期审批权限为10天。

C.6.5.2 延期原因为无备件的延期申请由设备部专业点检长(室主任)/设备部副主任审批后方可变为延期批准状态。缺陷工单生成7天内采购申请流程必须到物资部。

C.6.5.3 延期原因为系统无法隔离的延期申请由专业点检长(室主任、检修部队长)、设备部副主任(检修部副主任)、发电部专工/发电部副主任依次审批后方可变为延期批准状态。

附录 D (规范性附录)设备缺陷分析报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