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功能温湿度计设计

多功能温湿度计设计

多功能温湿度计设计
多功能温湿度计设计

多功能温湿度计设计

多功能数字温湿度计设计

【摘要】温度和湿度是两个最基本的环境参数,人们生活与温湿度息息相关。在工农业生产、气象、环保、国防、科研等部门,经常需要对环境温度与湿度进行测量。准确测量温湿度在生物制药、食品加工、造纸等行业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研究温湿度的测量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论文讲述了一种以单片机AT89C52为主要控制器件,以DHT22为数字温湿度传感器的新型数字温湿度计,具有时间、温湿度显示,并且可以自行设置温度预警值,当温度超出预警值时报警,存储温湿度的功能。

【关键词】温度;湿度;DHT22;时间

Multifunction digital hygrometer design [Abstract]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are the two most basic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people's lif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meteorolog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national defense, scientific research departments, often need to measur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to the environment. Accurate measurement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 biological pharmaceutical, food processing, paper making industries is of vital importance. So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measurement method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tells the story of a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AT89C52 as the main control device, a new type of digital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for DHT22 digital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meter, tim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display, and was able to set temperature warning value, when temperature exceeds the warning alarm, the function of storag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Keyword] Temperature; humidity; DHT22; time

目录

1.温湿度计发展史 --------------------------------------- 1 1.1温度计的发展史------------------------------------------------- 1

1.2湿度计的发展史------------------------------------------------- 2

2. 设计任务分析及方案论证-------------------------------- 3 2.1设计数字温湿度计的需求分析------------------------------------- 3 2.2设计任务及要求------------------------------------------------- 3 2.3 设计总体方案及方案论证---------------------------------------- 3 2.4器件的选择----------------------------------------------------- 4 2.4.1主控制器芯片------------------------------------------------- 4 2.4.2温湿度传感器------------------------------------------------- 7 2.4.3时钟芯片 ---------------------------------------------------- 8 2.4.4存储芯片 ---------------------------------------------------- 8 2.4.5 LCD12864---------------------------------------------------- 9

2.5温湿度测量的方法及分析---------------------------------------- 11

3. 硬件电路的设计 -------------------------------------- 12 3.1总体结构框图-------------------------------------------------- 12 3.2 主控制电路和测温湿电路--------------------------------------- 12 3.3 存储模块与时钟模块电路--------------------------------------- 13

3.4 显示模块电路------------------------------------------------- 14

4. 软件设计及分析 ------------------------------------ 15 4.1程序流程图---------------------------------------------------- 15 4.2 DHT22工作原理------------------------------------------------ 16 4.3 DS1302工作原理----------------------------------------------- 22 4.4 AT24C02工作原理---------------------------------------------- 25

4.5 LCD12864的工作原理------------------------------------------- 31

5. 结论------------------------------------------------ 34 参考文献 -------------------------------------------- 35 致谢------------------------------------------------ 36 附录A 实物图------------------------------------------- 37 附录B 元件清单----------------------------------------- 39

1.温湿度计发展史

1.1温度计的发展史

世界上记录最热的温度是在利比亚,时间是1922年9月13日,温度是摄氏58度,之后1953年在墨西哥记录到60度。美国记录的最高温度是在加州的死亡谷,1913年7月10日,温度是56.7度,曾经有人描述过在这个温度下的感受,人可以感受到死亡的威胁,鸟热的从天上掉下来。

古希腊人早就知道空气在受热的时候会膨胀,在大约2000年前,亚历山大的英雄(Hero of Alexandria),这其实是一希腊人,生活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名字叫"Hero”,他发明了一个类似蒸汽机的东西,用的就是热气膨胀的原理,但这个还不是温度计。

直到1592年,伽利略发明了一个类似温度计的东西,这个也可以测定气压,1612年,伽利略的朋友Santorio Santorio (1561-1636),(并不是我把名字打重了,他的名字和姓氏就是一样的,)他把伽利略的温度计改造了一下,在一个封闭的系统里,随着温度的变化,空气收缩膨胀,彩色的液体高度也随着变化,他用这个测定人体的温度变化,算是世界上第一个体温表。

直到1713年,Daniel Fahrenheit(1686-1736)在温度计上放上了刻度,首先把冰融化的温度和健康人体的温度两个刻度标上,但他很快意识到,冰融化的温度是不变的,但水结冰的温度则是变化的,他把冰,水和盐混在一起,这个温度作为0度,而冰融化的温度是32度,人体的温度是96度。1835年,人们发现人体的正常温度是98.6度(就是摄氏37度)。Fahrenheit有的时候用酒精作为表示温度的液体,但后来他选择了水银,以后这个温度计的上限订到了水沸腾的点,212度。这个就是英国美国使用的华氏度。

1742年,瑞典的天文学家Anders Celsius(1701-1744)把水结冰的点定位0度,水沸腾的点定位100度,之后Carolus Linnaeus(1707-1778)把这个顺序倒了过来,就是现在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摄氏度。

从摄氏度的国家来到使用华氏度的国家非常不习惯,要经常把华氏度转换成摄氏度,才能明白天气预报是什么意思,很多年后才习惯华氏度,具体转换

是F=9/5C+32,C=5/9(F-32),心算还是比较困难的。

1848年Kelvin引入一个绝对0度的概念,就是摄氏零下273.5度,然后摄氏0度就是273.15K, 100摄氏度就是373.15K。

1.2湿度计的发展史

湿度计是测量空气内含水分多少的仪器。《史记·天官书》中即有测湿的记载。我国汉朝初年就已出现湿度计,它是利用天平来测量空气干燥或潮湿的。天平湿度计的使用方法,是把两个重量相等而吸湿性不同的物体,例如灰和铁,分别挂在天平两端。当空气湿度发生变化时,由于两个物体吸入的分水不同,重量也就起了变化,于是天平发生偏差,从而指示出空气潮湿的程度。这就是湿度计的由来。

空气的湿度可通俗地理解为空气的潮湿程度.它有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之分.

绝对湿度: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 p 叫做空气的绝对湿度.

空气的湿度可以用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密度,即单位体积的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质量来表示.由于直接测量空气中水蒸气的密度比较困难,而水蒸气的压强随水蒸气密度的增大而增大,所以通常用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来表示空气的湿度,这就是空气的绝对湿度.

相对湿度:

(1)概念的引入:为了表示空气中水蒸气离饱和状态的远近而引入相对湿度的概念.

(2)相对湿度 B :某温度时空气的绝对湿度 p 跟同一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 ps 的百分比叫做这时空气的相对湿度

①不同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可以查表得到

②在绝对湿度 p 不变而降低温度时,由于水的饱和汽压减小而使空气的相对湿度增大。

③居室的相对湿度以 60 %~ 70 %较适宜。

2. 设计任务分析及方案论证

2.1设计数字温湿度计的需求分析

温度与湿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工农业生产、气象、环保、国防、科研等部门,经常需要对环境温度与湿度进行测量及控制。准确测量温湿度在生物制药、食品加工、造纸等行业更是至关重要的。传统的温度计是用水银柱来显示的,虽然结构简单、价格便宜,但是它的精确度不高,不易读数。传统湿度计采用干湿球显示法,不仅复杂而且测量精度不高。而采用单片机对温湿度进行测量,不仅具有控制方便,简单和灵活等优点,而且可以提高温湿度的测量精度。用12864液晶显示屏来显示温湿度的数值和时间,看起来更加直观。

测量温湿度的关键是温湿度传感器。过去测量温度与湿度是分开的。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的需要出现了温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传统的分立式温度传感器、模拟集成温度传感器、智能集成温度传感器。目前,国际上新型温度传感器正从模拟式向数字式、从集成化向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湿度传感器也是经历了这样一个阶段逐渐走向数字智能化。

总之,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工业、农业方面都离不开对周围环境进行温湿度的测量。因此,研究温湿度的测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2设计任务及要求

设计一个以单片机为核心的多功能温湿度测量系统,可实现的功能为:

(1)有日期,时间等显示功能;

(2)用户还可自行设置合适的温度;

(3)超出设置的合适温度时,蜂鸣器会提示;

(4)可存储并查看温湿度。

2.3 设计总体方案及方案论证

按照系统设计功能的要求,确定系统由7个模块组成:主控制器模块,温湿度传感模块,键盘输入模块,时钟模块,存储模块,LCD显示电路及蜂鸣器模块。

主控制器的功能有单片机来完成,主要负责处理由温湿度传感器、时钟芯片传递来的数据,并把处理好的数据送向显示模块,以及把数据发给存储芯片和接收存储芯片发来的数据。温湿传感器主要用来采集周围环境参数,并把所采集来的参数送往主控制器。按键电路主要用来完成时间的调整,设定温湿度适宜范围,存储和查询温湿度。这里需要6个按键,两个用来调整时间,两个用来设定温湿度适宜范围,还有两个用来存储和查询温湿度。蜂鸣器模块是由一个蜂鸣器组成,用来判断周围环境的温度是否超出设定值了,当温度超出设置的预警值时,蜂鸣器会发出声响。

2.4器件的选择

2.4.1主控制器芯片

AT89C52是一个低电压,高性能CMOS 8位单片机,片内含8k bytes的可反复擦写的Flash只读程序存储器和256 bytes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器件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生产,兼容标准MCS-51指令系统,片内置通用8位中央处理器和Flash存储单元,AT89C52单片机在电子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AT89C52有40个引脚,32个外部双向输入/输出(I/O)端口,同时内含2个外中断口,3个16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2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2 个读写口线,AT89C52可以按照常规方法进行编程,也可以在线编程。其将通用的微处理器和Flash存储器结合在一起,特别是可反复擦写的Flash存储器可有效地降低开发成本。

AT89C52为8 位通用微处理器,采用工业标准的C51内核,在内部功能及管脚排布上与通用的8xc52 相同,其主要用于会聚调整时的功能控制。功能包括对会聚主IC 内部寄存器、数据RAM及外部接口等功能部件的初始化,会聚

调整控制,会聚测试图控制,红外遥控信号IR的接收解码及与主板CPU通信等。主要管脚有:XTAL1(19 脚)和XTAL2(18 脚)为振荡器输入输出端口,外接12MHz 晶振。RST/Vpd(9 脚)为复位输入端口,外接电阻电容组成的复位电路。VCC(40 脚)和VSS(20 脚)为供电端口,分别接+5V电源的正负端。P0~P3 为可编程通用I/O 脚,其功能用途由软件定义,在本设计中,P0 端口(32~39 脚)被定义为N1 功能控制端口,分别与N1的相应功能管脚相连接,13 脚定义为IR输入端,10 脚和11脚定义为I2C总线控制端口,分别连接N1的SDAS(18脚)和SCLS(19脚)端口,12 脚、27 脚及28 脚定义为握手信号功能端口,连接主板CPU 的相应功能端,用于当前制式的检测及会聚调整状态进入的控制功能。

P0:P0 口是一组8 位漏极开路型双向I/O 口,也即地址/数据总线复用口。作为输出口用时,每位能吸收电流的方式驱动8 个TTL逻辑门电路,对端口

P0 写“1”时,可作为高阻抗输入端用。

在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或程序存储器时,这组口线分时转换地址(低8 位)和数据总线复用,在访问期间激活内部上拉电阻。在Flash编程时,P0 口接收指令字节,而在程序校验时,输出指令字节,校验时,要求外接上拉电阻。

P1:P1口是一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8 位双向I/O 口,P1 的输出缓冲级可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4 个TTL 逻辑门电路。对端口写“1”,通过内部的上拉电阻把端口拉到高电平,此时可作输入口。作输入口使用时,因为内部存在上拉电阻,某个引脚被外部信号拉低时会输出一个电流(IIL)。

与AT89C51 不同之处是,P1.0 和P1.1 还可分别作为定时/计数器2 的外部计数输入(P1.0/T2)和输入(P1.1/T2EX),Flash 编程和程序校验期间,P1 接收低8 位地址,其第二功能如表2.1所示。

表2.1 P1.0和P1.1的第二功能

引脚号功能特性

P1.0 T2,时钟输出

P1.1 T2EX(定时/计

数器)

P2:P2口是一个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 位双向I/O 口,P2 的输出缓冲级可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4 个TTL 逻辑门电路。对端口P2 写“1”,通过内部的上拉电阻把端口拉到高电平,此时可作输入口,作输入口使用时,因为内部存在上拉电阻,某个引脚被外部信号拉低时会输出一个电流(IIL)。

在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或16 位地数据存储器(例如执行MOVX @DPTR 指令)时,P2 口送出高8 位地址数据。在访问8 位地址的外部数据存储器(如执行MOVX@RI 指令)时,P2 口输出P2锁存器的内容。

Flash编程或校验时,P2亦接收高位地址和一些控制信号。

P3:P3 口是一组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 位双向I/O 口。P3 口输出缓冲级可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4 个TTL 逻辑门电路。对P3 口写入“1”时,它们被内部上拉电阻拉高并可作为输入端口。此时,被外部拉低的P3 口将用上拉电阻输出电流(IIL)。

P3 口除了作为一般的I/O 口线外,更重要的用途是它的第二功能,如表2.2所示。

表2.2 P3的第二功能

端口引脚第二功能

P3.0 RXD(串行输入口)

P3.1 TXD(串行输出口)

P3.2 INTO(外部中断0)

P3.3 INT1(外部中断1)

P3.4 T0(定时/计数器0)

P3.5 T1(定时/计数器1)

P3.6 WR(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

P3.7 RD(外部数据存储器读选通)

P3 口还接收一些用于Flash闪速存储器编程和程序校验的控制信号。

AT89C52的电路仿真图如图2.1。

图2.1 AT89C52仿真图

2.4.2温湿度传感器

温湿度传感器采用DHT22,DHT22数字温湿度传感器是一款含有已校准数字信号输出的温湿度复合传感器。它应用专用的数字模块采集技术和温湿度传感技术,确保产品具有极高的可靠性与卓越的长期稳定性。传感器包括一个电容式感湿元件和一个NTC测温元件,并与一个高性能8位单片机相连接。因此该产品具有品质卓越、超快响应、抗干扰能力强、性价比极高等优点。每个DHT22传感器都在极为精确的湿度校验室中进行校准。校准系数以程序的形式储存在OTP

内存中,传感器内部在检测信号的处理过程中要调用这些校准系数。单线制串行接口,使系统集成变得简易快捷。超小的体积、极低的功耗,信号传输距离可达20米以上,使其成为各类应用甚至最为苛刻的应用场合的最佳选则。产品为4针单排引脚封装。连接方便,特殊封装形式可根据用户需求而提供。其引脚功能如图2.2所示。

引脚名称描述

①VDD 电源(3.3V~5.5V)

②SDA 串行数据,双向口

③NC 空脚

④GND 地

图2.2 DHT22的引脚

2.4.3时钟芯片

时钟芯片采用DS1302,DS1302 是美国DALLAS公司推出的一种高性能、低功耗、带RAM的实时时钟电路,它可以对年、月、日、周、时、分、秒进行计时,具有闰年补偿功能,工作电压为2.5V~5.5V。采用三线接口与CPU进行同步通信,并可采用突发方式一次传送多个字节的时钟信号或RAM数据。DS1302内部有一个31×8的用于临时性存放数据的RAM寄存器。DS1302是DS1202的升级产品,与DS1202兼容,但增加了主电源/后备电源双电源引脚,同时提供了对后备电源进行涓细电流充电的能力。其引脚如图2.3所示。

图2.3 DS1302的引脚图

2.4.4存储芯片

本次设计采用的是AT24C02存储模块,AT24C02是一个2K位串行CMOS E2PROM,内部含有256个8位字节,CATALYST公司的先进CMOS技术实质上减少了器件的功耗。AT24C02有一个8字节页写缓冲器。该器件通过IIC总线接口进行操作,有一个专门的写保护功能。

AT24C02支持I2C,总线数据传送协议I2C,总线协议规定任何将数据传送到总线的器件作为发送器。任何从总线接收数据的器件为接收器。数据传送是由产生串行时钟和所有起始停止信号的主器件控制的。主器件和从器件都可以作为发送器或接收器,但由主器件控制传送数据(发送或接收)的模式,由于A0、A1和A2可以组成000~111八种情况,即通过器件地址输入端A0、A1和A2可以实现将最多8个AT24C02器件连接到总线上,通过进行不同的配置进行选择器件。其封装及引脚如图2.4所示。

图2.4 AT24C02的三种封装图及引脚图

2.4.5 LCD12864

带中文字库的128X64是一种具有4位/8位并行、2线或3线串行多种接口方式,内部含有国标一级、二级简体中文字库的点阵图形液晶显示模

块;其显示分辨率为128×64, 内置8192个16*16点汉字,和128个16*8点ASCII字符集.利用该模块灵活的接口方式和简单、方便的操作指令,可构成全中文人机交互图形界面。可以显示8×4行16×16点阵的汉字. 也可完成图形显示.低电压低功耗是其又一显著特点。由该模块构成的液晶显示方案与同类型的图形点阵液晶显示模块相比,不论硬件电路结构或显示程序都要简洁得多,且该模块的价格也略低于相同点阵的图形液晶模块。

主要技术参数和显示特性:电源:VDD 3.3V~+5V(内置升压电路,无需负压);显示内容:128列×64行;显示颜色:黄绿屏,蓝屏;显示角度:6:00钟直视;LCD类型:STN;与MCU接口:8位并口或串行;配置LED背光;多种软件功能:光标显示、画面移位、自定义字符、睡眠模式等。

12864的引脚功能如表2.3所示:

表2.3 LCD12864的引脚功能

管脚

管脚名称电平管脚功能描述

1 VSS 0V 电源地

2 VCC 3.0+5V 电源正

3 V0 - 对比度(亮度)调整

4 RS(CS)H/L

RS=“H”,表示DB7——DB0为显示数据RS=“L”,表示DB7——DB0为显示指令数据

5 R/W(SID) H/L

R/W=“H”,E=“H”,数据被读到DB7——DB0 R/W=“L”,E=“H→L”, DB7——DB0的数据被写

到IR或DR

6 E(SCLK) H/L 使能信号

7 DB0 H/L 三态数据线

8 DB1 H/L 三态数据线

9 DB2 H/L 三态数据线

10 DB3 H/L 三态数据线

11 DB4 H/L 三态数据线

12 DB5 H/L 三态数据线

13 DB6 H/L 三态数据线

14 DB7 H/L 三态数据线

15 PSB H/L H:8位或4位并口方式,L:串口方式

16 NC - 空脚

17 /RESET H/L 复位端,低电平有效

18 VOUT - LCD驱动电压输出端

19 A VDD 背光源正端(+5V)

20 K VSS 背光源负端

2.5温湿度测量的方法及分析

DHT22是一个单总线接口的数字温湿度传感器。它是四针单排封装,一个接电源,一个接地线,DATA接口直接和单片机的P2^7相连,另外一个是空引脚,不接线。连接线长度短于20米时用5K上拉电阻。单片机通过P2^7向DHT22发送命令,DHT22接收到命令后做出相应的应答。由于DHT22内部包含一个14位A/D转换器,所以单片机接收到就是数字信号,只需要做相应的处理就能得到所需要的数据。这里减少了很多外部的电路的连接,用起来比较方便。

3. 硬件电路的设计

3.1总体结构框图

图3.1 总结构框图

3.2 主控制电路和测温湿电路

本次硬件设计的核心就是AT89C52,其他部位的硬件都是围绕着它来设计的。数字温湿度传感器DHT22的DATA 口与AT89C52的P2^7口相连。按键电路就是7个按键分别与AT89C52的P3^2,P3^3,P2^3,P2^4,P2^5,P0^0和P0^1口相连。当有按键按下时单片机接收到有效的信号,S1键和S2键用来调整温度报警范围,S1键是增加温度值,S2键是减少温度值;S3,S4和S5键是用来调整时间和日期的,S3键用来移动设置的光标,S4键是增加键,S5键是减少键;S6

键盘输入模块

温湿度传感模 主控制器

时钟模块

LCD 显示模块

蜂鸣器模块

存储模块

和S7键是用来保存和查询温湿度的,S6键用来查询温湿度和退出界面,S7键用来保存温湿度和日期。报警电路就是蜂鸣器与单片机的P2^6口相连,当温度超过设置的预警值时,蜂鸣器就会发出警报。其电路接线图如图3.2所示。

图3.2 DHT22电路接线图

3.3 存储模块与时钟模块电路

本次设计使用的存储模块是以AT24C02存储芯片为核心的,该模块有四个引脚,其中的VCC和GND引脚分别接电源和接地,SDA引脚与单片机的P3^6口连接,SCL引脚与单片机的P3^7口连接,存储芯片主要是用来存储想要保存的温湿度。时钟模块是以DS1302芯片为核心的,该模块有五个引脚,其中VCC引脚悬空,GND引脚接地,CLK引脚与单片机的P2^0口连接,DAT引脚与单片机的P2^1口连接,RST引脚与单片机的P2^2口连接,时钟芯片主要是用来提供秒分时日日期月年的信息,并具有掉电存储的功能。

DS1302的电路接线图如图3.3所示:

图3.3 DS1302的电路接线图AT24C02的电路接线图如图3.4所示:

图3.4 AT24C02电路图

3.4 显示模块电路

本次设计采用的显示屏是LCD12864,LCD12864一共有20个引脚,其中RS引脚与单片机的P0^3口连接,R/W引脚与P0^4口连接,E引脚与P0^5口连接,PSB引脚与P0^6口连接,D0~D7分别与P1^0~P1^7连接,其他的电源口、接地口和空引脚分别对应相应的引脚或悬空。LCD显示的时候分为四行,第一行显示日期,第二行显示时间,第三行显示湿度,第四行显示温度和预警值。12864的接线电路图如图3.5所示。

图3.5 12864接线电路图

4.软件设计及分析

4.1程序流程图

清屏及

最新多功能温湿度计设计

多功能温湿度计设计

多功能数字温湿度计设计 【摘要】温度和湿度是两个最基本的环境参数,人们生活与温湿度息息相关。在工农业生产、气象、环保、国防、科研等部门,经常需要对环境温度与湿度进行测量。准确测量温湿度在生物制药、食品加工、造纸等行业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研究温湿度的测量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论文讲述了一种以单片机AT89C52为主要控制器件,以DHT22为数字温湿度传感器的新型数字温湿度计,具有时间、温湿度显示,并且可以自行设置温度预警值,当温度超出预警值时报警,存储温湿度的功能。 【关键词】温度;湿度;DHT22;时间

Multifunction digital hygrometer design [Abstract]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are the two most basic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people's lif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meteorolog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national defense, scientific research departments, often need to measur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to the environment. Accurate measurement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 biological pharmaceutical, food processing, paper making industries is of vital importance. So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measurement method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tells the story of a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AT89C52 as the main control device, a new type of digital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for DHT22 digital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meter, tim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display, and was able to set temperature warning value, when temperature exceeds the warning alarm, the function of storag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Keyword] Temperature; humidity; DHT22; time

电子系统综合设计报告

电子系统综合设计报告 姓名:陈丹 学号:100401202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日期:2013-4-2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电光系

1 引言 温控仪是调控一体化智能温度控制仪表,它采用了全数字化集成设计,具有温度曲线可编程或定点恒温控制、多重PID调节、输出功率限幅曲线编程、手动/自动切换、软启动、报警开关量输出、实时数据查询、与计算机通讯等功能,将数显温度仪表和ZK晶闸管电压调整器合二为一,集温度测量、调节、驱动于一体,仪表直接输出晶闸管触发信号,可驱动各类晶闸管负载。YWK-CT温度控制器采用智能PID控制,当通过热电偶(热电阻)采集的被测温度偏离所希望的给定值时,YWK-CT温度控制器可根据测量信号与给定值的偏差进行比例(P)、积分(I)、微分(D)运算,从而控制继电器通断比率,促使测量值恢复到给定值,达到自动控制的效果;控制器还具有上、下限温度告警和继电器输出功能,性价比高,可广泛用于电力、化工、注塑、包装、食品等企业。此次设计温控仪主要想用温度传感器采集当前温度,在数码管上显示。通过这次课程设计锻炼我们的单片机应用能力以及对电子设备的实际操作能力,也可以说是为最后的毕业设计做铺垫。希望通过这次设计,能让自己对电子设计有更清晰的概念,而不是纸上谈兵。能够让所学与实际相结合。

2 系统设计 2.1总体方案设计 2.1.1总体设计流程 2.1.2温控仪原理图 开始 理解课题技术指标 子系统设计 单元电路设计 元器件选择 仿真、安装调试 正式样机设计 结束 调整 是否合格 N Y 设定输入 单片机 LED 显示 控制输出 双向可 继电器 控制 风扇 信号调 A/D 采集 加热丝 传感器

温湿度计使用及保养操作规程

温湿度计使用及保养操作规程 (ISO9001-2015/GMP) 1.0目的 规范温湿度计的使用、维护、保养、清洁操作规程,使温湿度计处于正常完好状态,保证测量的准确可靠。 2.0范围 温湿度计的使用、维护保养。 3.0职责 由办公室统一发放,并根据【温湿度计使用说明书】指导使用部门规范操作,并定期对温湿度计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 4.0温湿度计的使用 4.1.主要用途:用于室内温度、湿度的测量和监控。 4.2.工作原理:交叉针温湿度计属于机械式温湿度计,由湿度部分(机械式湿度计)和温度部分(双金属温度计)组成,是利用金属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以双金属片作为感温元件来控制指针。 4.3测量范围 温度:-10℃-40℃湿度:10﹪RH~90﹪RH 4.4技术指标 温度-10℃以下-10℃-40℃+40℃以上 湿度45﹪RH以下 ±10﹪RH 45﹪RH~75﹪RH ±7﹪RH 75﹪RH以上 ±10﹪RH

计时精度±1秒/日 1.5VCC 25℃ 5.0使用方法: 5.1悬挂在通风的房间内墙壁上。 5.2仓库管理人员每天两小时检测一次将记录【温湿度记录表】中,如超出规定范围由仓库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改善措施。 5.2.1如仓库管理人员进行监控时低于零下10℃时关闭门窗,通知品管将库存品重新检验后方可发货。 5.2.2如仓库管理人员进行监控时高于40℃时,由安全员进行相应的降温措施,并通知品管对库存品重新检验。 5.2.3如仓库管理人员发现温湿度过高或过低时由仓库管理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 5.3失效处理 当发现温湿度计失效时,应及时停用,并向办公室报告送检测检测部门进行维修。 6.0温湿度计的维护 6.1将温度计置于通风处,要远离冷、热源,避免骤热,不要被阳光照射、水淋。 6.2保持使用场所环境清洁,避免灰尘,定期用抹布擦拭温湿度计进行清理。 6.3不能直接接触蒸汽,也不要用嘴哈气,否则会使器件内结露,造成示值漂移。 6.4每年请有校验资格的部门校验一次,按规定的期限将温湿度计送专业机构进行校验。合格后(贴合格证书)方可使用。

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计的设计说明

单片机课程设计 项目名称基于单片机的湿度显示器设计 专业班级通信092 学生 指导教师 2012年12月12日

摘要 温度和湿度是两个最基本的环境参数,人们生活与温湿度息息相关。在日常生活、工业、医学、环境保护、化工、石油等领域,经常需要对环境温度和湿度进行测量和控制。准确测量温湿度在生物制药、食品加工、造纸等行业更是至关重要。因此,研究温湿度的测量方法和装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单片机技术已经普及到我们的工作、生活、科研等各个领域。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由于单片机集成度高、功能强、可靠性高、体积小、功耗低、使用方便等优点,目前已经渗透到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本论文介绍了一种以AT89C51为主要控制器件,以DHT11为数字温度传感器的新型数字温湿度计。本设计主要包括硬件电路的设计和系统软件的设计。 关键词:温湿度传感器; LCD1602; AT89C51; DHT1 1;

Abstract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are the two most basic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people's life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 daily life, industry, medicin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hemical industry, petroleum and other fields, we often need to environment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Accurate measuring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 biological pharmacy, food processing, paper making industries is very important. Therefore, the study of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measurement method and equipment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crocontroller technology has spread to our work, lif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other fields. Has become a more mature technology. Due to the high level of integration SCM, strong function, high reliability, small volume, low power consumption, easy to use, etc., and has penetrated into our work and all aspects of life.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kind of AT89C51 as the main control device, in order to DHT11 digital temperature sensor for new digital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meter. This design mainly includes hardware circuit design and software design. Keywords: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sensor; LCD1602; AT89C51; DHT1 1;

TES-1364A数显温湿度计操作指导书

一、适用范围 TES-1360A数显温湿度计是用于测量作业环境温度与湿度的常规仪器,它广泛适用于大气环境检测、卫生防疫、劳动保护、科研、教学等单位使用。 二、技术特性 三、操作方法 3-1.温度、湿度及露点位置测量 1. 轻按电源键☉,当听到滴一声表示仪器开启。

2. 轻按“℃/℉”键,测量单位可随时变更选择。 3.轻按“%RH/TEMP”键可改变温度(TEMP)、湿度(%RH)的显示区域。轻按“DEW”键,则主显示区显示计算之露点湿度值。 4.当改变测试环境湿度时,其值会改变,需等待数分钟,就能读取稳定的数值。 5.轻按“HOLD”键时,目前测量值被锁定。这时可将温度,湿度及露点温度开关扳至所需要读取的位置,亦可使用温度单位选择开关改变测量单位。 3-2.手动单笔资料存取模式: 1.资料存入 按“MEM”键,LCD上显示“M”符号,约0.5秒后消失。代表存入一笔资料于记忆体内,LCD显示存入资料之位置号码。单笔资料储存为99笔,如果超出99组资料,欲存入则LCD上显示“M FULL”约0.5秒后消失,代表已无法存入。 2.资料读取 按一次“READ”键,进入读取模式,显示第一笔记录。按一次“▲”键,看前一笔资料,按一次“▼”键,看后一笔资料。再按一次“READ”键,跳出读取单笔记录模式。在关机状态下,按住“MEM”键不放在开机,直到LCD显示“M CLr”指示,代表先前存入之所有资料已被清除且LCD显示记忆体位置号码为“0”。 3.3湿度标准值调整: 使用一支标准湿度计作为参考

1.关机状态下按下“READ”键及“MEM”键不放,再轻按电源开关开 机,直到出现符号“CLr”。 2.按“READ”键或“MEMORY”键调整显示湿度值与标准湿度计相同。 3.轻按“HOLD”键存入已调整值,完成调整步骤。 四、电池更换 当电池电力不足时,LCD将出现不足指示,打开电池盖,依正负极换上9V电池,盖上电池盖。 核查程序 为确定仪器是否正常保证检测结果的正确可靠,本仪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可参照JJG205-2005机械湿温度计检定规程)。 五、核查方法 1.检查仪器数值是否异常波动。 2.仪器鉴定核查,核查周期每年一次。 六、维护保养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有关要求,进行日常的维护保养,并做好记录。

信息系统机房工程设计及安装

图集编号 09DX009 图集名称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工程设计及安装 定价 45.00 元 开本 16 开 主编单位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图集咨询 图集购买 内容简介 09DX009根据新修订出版的现行国家标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和《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62-2008,主要编制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分级、分区、设备布置;机房供配电系统和接地系统的设计;电磁屏蔽室的做法、机房布线、监控、火灾报警系统及灭火系统的设置;机房建筑、结构、空调、给排水专业的要求及做法;机房工程示例等。图集以电气专业为主,涉及建筑、空调等专业的专项设计,可指导从

事机房工程的人员对新编制国家规范的理解和应用,确保电子信息系统安 全、稳定、可靠地运行。 本图集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建筑物中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设计、施 工和检测。 目录 目录 1 编制说明 4 图形及文字符号 5 术语 6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分级标准7 机房组成示意图8 建筑、结构要求9 机房供配电 机房供电系统说明10 A级机房供电系统框图11 A级机房供电系统图说明(10kV柴油发电机组)12 A级机房供电系统图(10kV柴油发电机组)13 A级机房供电系统图说明(0.4kV柴油发电机组)14 A级机房供电系统图(0.4kV柴油发电机组)15 A级机房供电系统图(0.4kV市电电源)16 A级机房UPS供电系统图(UPS模块化并联)17 A级机房UPS供电系统图(UPS带集中旁路)18 A级机房UPS供电系统图(UPS带手动旁路)19 B级机房供电系统框图20 B级机房供电系统图说明21 B级机房供电系统图(0.4kV市电)22

数字温湿度计的设计(12864)

目录 摘要 前言 第一章总体结构及设计方案 1.1 设计任务要求和温湿度计的用途 1.2 设计数字温湿度计的依据和意义 第二章电路设计 2.1 主控制模块电路 2.1.1 STC89C52主要功能及引脚介绍 2.1.2 STC89C52最小系统的基本电路 2.1.3 STC89C52与各部分功能模块电路的连接 2.2 显示电路模块 2.2.1 12864的功能和引脚介绍 2.2.2 12864与单片机的连接电路 2.3 DS18B20温度传感器 2.3.1 DS18B20的功能和引脚介绍 2.3.2 DS18B20的测温原理 2.3.3 DS18B20与单片机的接口电路 2.4 HS1100湿度传感器 2.4.1湿度传感器的主要特性 2.4.2湿度测试电路 2.5 按键以及报警 2.6 总硬件设计图 总结 参考文献 数字温湿度计的设计

摘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单片机技术已经普及到我们生活、工作、科研、各个领域,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个基于STC89C52单片机的测温系统,详细描述了利用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开发测温系统的过程,重点对传感器在单片机下的硬件连接,软件编程以及各模块系统流程进行了详尽分析,特别是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数据采集过程。对各部分的电路也一一进行了介绍,该系统可以方便的实现温度采集和显示,并可根据需要任意设定上下限报警温度,它使用起来相当方便,具有精度高、量程宽、灵敏度高、体积小、功耗低等优点,适合于我们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温度测量,也可以当作温度处理模块嵌入其它系统中,作为其他主系统的辅助扩展。DS18B20与STC89C52结合实现最简温度检测系统,该系统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适合于恶劣环境下进行现场温度测量,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单片机;DS18B20;温度传感器;数字温度计;STC89C52 ABSTRACT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Times and development, microcontroller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pdf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 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ystem Room 目次 1总则(1) 2术语(2) 3机房分级与性能要求(6) 3.1机房分级(6) 3.2性能要求(6) 4机房位置及设备布置(7) 4.1机房位置选择(7) 4.2机房组成(7) 4.3设备布置(8) 5环境要求(9) 5.1温度、相对湿度及空气含尘浓度(9) 5.2噪声、电磁干扰、振动及静电(9) 6建筑与结构(1 o) 6.1一般规定(1 o) 6.2人流、物流及出入口(1 0) 6.3防火和疏散(1 1) 6.4室内装修(1 1) 7空气调节(1 3)

7.2负荷计算(1 3) 7.3气流组织(1 4) 7.4系统设计(1 4) 7.5设备选择(1 6) 8电气(1 7) 8.1供配电(1 7) 8.2照明(1 8) 8.3静电防护(2 0) 8.4防雷与接地(2 0) 9电磁屏蔽(2 2) 9.1一般规定(2 2) 9.2结构型式(2 2) 9.3屏蔽件(2 3) 10机房布线(2 4) 11机房监控与安全防范(2 6) 11.1一般规定(2 6) 11.2环境和设备监控系统(2 6) 11.3安全防范系统(2 7) 12给水排水(2 8) 12.1一般规定(2 8) 12.2管道敷设(2 8) 13消防(2 9)

13.2消防设施(2 9) 13.3安全措施(3 0) 附录A各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技术要求(31) 本规范用词说明(3 8) 附:条文说明(3 9) 1 总则 1.0.1 为规范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确保电子信息系统设备安全、稳定、可靠地运行,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中、节能环保,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建筑物中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 1.0.3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设计应遵循近期建设规模与远期发展规划协调一致的原则。 1.0.4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2 术语 2.0.1 电子信息系统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ystem 由计算机、通信设备、处理设备、控制设备及其相关的配套设施构成,按照一定的应用目的和规则,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等处理的人机系统。 2.0.2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electronic information system room 主要为电子信息设备提供运行环境的场所,可以是一幢建筑物或者建筑物的一部分,包括主机房、辅助区、支持区和行政管理区等。 2.0.3 主机房computer room 主要用于电子信息处理、存储、交换和传输设备的安装和运行的建筑空间。包括服务器机房、网络机房、存储机房等功能区域。 2.0.4 辅助区auxiliary room 用于电子信息设备和软件的安装、调试、维护、运行监控和管理的场所,包括进线间、测试机房、监控中心、备件库、打印室、维修室等区域。 2.0.5 支持区support area 支持并保障完成信息处理过程和必要的技术作业的场所,包括变配电室、柴油发电机房、UPS 室、电池室、空调机房、动力站房、消防设施用房、消防和安防控制室等。 2.0.6 行政管理区 administrative area 用于日常行政管理及客户对托管设备进行管理的场所,包括工作人员办公室、门厅、值班室、盥洗室、更衣间和用户工作室等。 2.0.7 场地设施 infrastructure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为电子信息系统提供运行保障的设施。

温湿度采集系统设计

目录 第1章设计意义及要求 (1) 1.1 设计意义 (1) 1.2 设计要求 (1) 第2章硬件设计 (2) 2.1 AT89S52芯片介绍 (2) 2.2 液晶显示器LCD1602 (3) 2.2.1 液晶显示原理 (3) 2.2.2 液晶显示器分类 (3) 2.2.3 显示原理 (3) 2.2.4 LCD1602的基本参数及引脚功能 (4) 2.3 温湿度模块DHT11介绍 (6) 2.3.1 DHT11概述 (6) 2.3.2 DHT11传感特性说明 (7) 2.3.3 DHT11封装信息 (8) 2.3.4 串行接口(单线双向) (8) 第3章设计实现 (11) 3.1 设计框图及流程 (11) 3.2 设计结果及分析 (11) 第4章设计总结 (13) 参考文献 (14) 附录 (15)

第1章设计意义及要求 1.1 设计意义 最近几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单片机领域正在不断的走向社会各个角落,还带动传统控制检测日新月异更新。在实时运作和自动控制的单片机应用到系统中,单片机如今是作为一个核心部件来使用,仅掌握单片机方面知识是不够的,还应根据其具体硬件结构,以及针对具体应用对象特点的软件结合,加以完善。 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场所会涉及到温度与湿度并将其显示。由于温度与湿度不管是从物理量本身还是在实际人们的生活中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冬天温度为18至25℃,湿度为30%至80%;夏天温度为23至28℃,湿度为30%至60%。在此范围内感到舒适的人占95%以上。在装有空调的室内,室温为19至24℃,湿度为40%至50%时,人会感到最舒适。如果考虑到温、湿度对人思维活动的影响,最适宜的室温度应是工作效率高。18℃,湿度应是40%至60%,此时,人的精神状态好,思维最敏捷。所以,本课程设计就是通过单片机驱动LCD1602,液晶显示温湿度,通过此设计,可以发现本设计有一定的扩展性,而且可以作为其他有关设计的基础。如何高效、稳定地对数据(包括温度、湿度光线、压力等项目)进行实时采集对于现代的企业、工厂、研究所等对数据精度要求较高的单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2 设计要求 本系统设计采用温度和湿度作为采集对象,是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温度、湿度采集、数字显示系统,用液晶显示出当前温度、湿度的信息。以此了解AT89S52芯片为核心外接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模块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当前的温度和湿度的过程。

温湿度计检定规程

JJ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JJG 205 -×××× 机械式温湿度计 (报审稿) Mechanical Thermo-hygrometers ××××-××-××发布××××-××-××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本规程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年××月××日批准,并自××××年××月××日起施行。 归口单位:全国物理化学计量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本规程委托全国物理化学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机械式温湿度计检定规程 Verification Regulation of Mechanical Thermo Hygrometers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 张文东(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参加起草人: 王国衍(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张丽芳(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目录1 范围 2 引用文献 3术语 3.1机械式湿度计 3.2机械式温湿度计 4 概述 5 计量性能要求 5.1 示值误差 5.2 温度回差/湿滞误差 5.3重复性 5.4温度影响 6 通用技术要求 6.1 外表 6.2 指针式温湿度计的通用技术要求 6.3 记录式温湿度计的通用技术要求 6.4 其它 7 计量器具控制 7.1 检定条件 7.2 检定项目 7.3 检定方法 7.4 检定结果的处理 7.5 检定周期 附录 A 检定记录格式 附录 B 检定证书内页格式 附录 C 温湿度箱的温湿度均匀度、波动度测试方法

机械式温湿度计检定规程 1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测量范围在5℃~50℃、30%RH~95%RH的机械式温湿度计和机械式湿度计(以下简称温湿度计和湿度计)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验。 2 引用文献 《湿度测量》,气象出版社,1990年第1版 JJG 2046 – 1990 《湿度计量器具计量检定系统》 JIS B 7920:2000 《湿度计—试验方法》 JB/T 6862-1993 《温湿度计》 使用本规程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3 术语 3.1机械式湿度计 采用毛发、尼龙及有机高分子镀膜材料等作感湿元件、可直接指示相对湿度的指针型和记录型湿度计。它包括毛发湿度表、毛发湿度记录仪等。 3.2机械式温湿度计 由机械式湿度计、双金属温度计或玻璃液体温度计组成的一体式温湿度两用仪器。 4 概述 毛发、肠膜、尼龙和聚酰亚胺等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几何尺寸都会随着相对湿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机械式湿度计就是利用这一特性,将上述材料制成线状、带状感湿元件或涂覆在弹性材料上卷成游丝状感湿元件,然后通过机械放大装置将由湿度改变引起的几何量变化用指针指示出来或用记录笔记录下来,从而直接指示相对湿度。 将机械式湿度计和双金属温度计或玻璃液体温度计以各种方式制成一体式的温湿度两用仪器,即为机械式温湿度计。它适用于实验室、机房、仓库、厂房等室内环境温湿度的测量。 5 计量性能要求 5.1 示值误差 5.1.1 温度示值误差:± 2.0℃ 5.1.2 相对湿度示值误差:± 5%RH(40%RH~70%RH,20℃) ± 7%RH(40%RH以下或70%RH以上,20℃)

电子系统综合设计

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中文摘要:数据采集系统,是用计算机控制的多路数据自动检测或巡回检测,并且能够对数据实行存储、处理、分析计算以及从检测的数据中提取可用的信息,供显示、记录、打印或描绘的系统。 本课程设计对数据采集系统作了基本的研究。本系统主要解决的是采集10路模拟量(10位精度),20路开关量,采集的数据每隔1毫秒,通过串行通讯方式RS485向一台工控机传送的实现方法。 关键词:数据采集、A/D转换、模拟量。数字量、串行通信 一、设计目的 1、综合运用所学相关课程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完成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2、学会PROTEUS电子设计软件使用。 3、掌握电子电路的测试方法,熟练应用电子工程领域相关仪器、仪表和设备对电路的技术指标进行测试。 二、设计内容 1、在PROTEUS电子设计平台,综合应用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技术,完成数据采集系统电路设计与仿真。 2、在电子综合实训平台,选择电路模块,实现硬件验证。 3、在电子测试平台上,对主要技术参数进行测试。 三、主要仪器设备 1、电子综合实训系统。 2、PROTEUS电子设计软件。 3、万用表。 四、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1、数据采集系统方案 图 1 硬件设计总体框图

方案说明:数据采集系统即通过改变输入模拟信号来改变A\D转换后的值,进而改变现实模块的显示值。 2、电路设计 在PROTUES中选用的就要元件有AT89C51、ADC0809、7SEG-MPX4-CC-BLUE、CAP、CAP-ELEC、CRYSTAL、POT-HG、RES、RESPACK-8。 图2 数据采集系统设计原理图 电位信号是模拟信号通过模数转换器ADC089转换成数字信号,输送到AT89C51单片机 中,通过单片机的分析处理后经过数码显示出来,我们可以得到确切的信号数据。 五、程序设计 流程图如下: 图3 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流程图

数字温湿度计(带程序)

课程名称: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数字温湿度计 院系:电气工程系 专业:城轨供电本 年级:2013 姓名:陈美旺 学号:20138020 指导教师:关海川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 2016 年06 月16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城轨供电姓名陈美旺学号20138020 开题日期:2016年03 月01 日完成日期:2016年06月16 日 题目数字温湿度计 一、设计的目的 温度和湿度是两个基本的环境参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要时刻关心环境的变化,只有很好的把握好环境的差异变化,我们才能更好的生存与发展。比如说在日常生活中,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会使我们感到舒适,而不合适的温度和湿度则会让我们产生不舒服的感觉甚至生病。再比如说在一些温室大棚里,里面的各类蔬菜瓜果只有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才能成长的更快,我们才能获取更大的效益。准确测量温湿度在生物药学、食品加工、造纸业等行业更是至关重要。总之,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工业、农业方面都离不开对周围环境温湿度的测量。因此,研究温湿度的控制和测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1) 确定系统的总体功能设计方案 2) 完成总体设计方案原理图的绘制 3) 完成硬件电路的焊接及调试 4)完成软件系统的设计及编译 5) 培养实践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指导教师评语 四、成绩 指导教师(签章) 2016 年06 月16 日

承诺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设计(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设计(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设计(研究)成果。对本设计(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如被发现设计(论文)中存在抄袭、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本人愿承担一切后果。 学生签名: 2016 年06月16日

温湿度计说明书

室内外温湿度计用户手册 产品性能 时钟显示、闹钟功能 温度测量范围:IN 0℃~50℃(32℉~120℉) OUT -20℃~70℃(-4℉~158℉) 温度测量精度:±1.0℃(1.8℉) 温度分辨率显示:0.1℃(0.1℉) 湿度测量范围:20%RH~90%RH 湿度测量精度:±5%(40%~80%)其它±8% ℃/℉温度的切换显示 自动温度/湿度最大和最小值记忆功能 12/24 小时系统时钟 自动检测Sensor出错和测量超出范围,出错显示:--.- ℃或--% 功能设置 1、基本功能键:[MODE]时钟/闹钟切换,并可设置时钟、 闹钟. [ADJ]调整设置项目的值和12H/24H转换,[MEMO]显示记忆中的最高、最低温湿度值.[℃/℉]切换温度℃/℉显示.[RESET]清除所有设定和记忆返回初始状态。 2、时间设置:按住[MODE]3秒,分钟开始闪烁,按[ADJ] 可以调节分钟值,再按一下[MODE]设定时钟, 按[ADJ]调节时钟值, 按[MODE] 确认 3、闹钟设置: 闹钟启动:按一下[MODE]听到嘀声. 按一下[ADJ]出现闹铃符号, 按[MODE] 确认. 闹钟关闭:按一下[MODE]听到嘀声. 按一下[ADJ]关闭闹铃符号, 按[MODE] 确认. 闹钟设置:按一下[MODE]听到嘀声. 按住[MODE]3秒,分钟开始闪烁,按[ADJ]调节分钟值,再按 一下[MODE]时钟开始闪烁.按[ADJ]调节时钟值, 按[MODE] 确认 4、12H/24H转换:在非设置状态下,按[ADJ]按键转换。注意事项 1. 初次使用更换电池时请按一次[RESET] 2. 使用电池:AAA 1.5∨.电池用完后请放回政府指定地点。 3. 使用环境温度范围:0℃~50℃ 4.本温湿度计不能做为工业专用精确数剧测量,适合家庭居室使用。 MB-230A-00

电子信息系统综合设计

温度检测报警电路设计及实现 第一章设计要求 §1.1课程设计要求 1、设计任务和要求 ①检测温度范围为0o~100 o,采用箔电阻、精密电阻及电位器组成测量电桥作为温度传感器; ②可设定报警温度上限值0o~100 o,我们选的是超过60摄氏度的时候报警; ③当检测温度超过设定上限值时,发出蜂鸣器报警声,要求报警声喃喃间断发声,频率约1Hz; 2、任务分配:将该温度检测系统分为五个模块,由五个人分别完成一个独立模块。 第二章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2.1温度采集和放大 首先,通过温度传感器(PT100,I<35MA)将温度模拟信号转化成一定的电信号,由于这个信号是一个相对较小和变化相对缓慢的信号,此时就需要一个对该信号放大的电路,考虑到有一定的干扰信号,而又要避免对干扰信号的放大,所以我们将采取差分放大电路,通过理伦计算当温度100的时候,对应的电信号最大,约等于0.15,所以我们的差分放大倍数在30-100内可调节。 §2.2 信号的过滤 信号采集和放大处理好了,我们知道任何一个信号的采集都会夹杂着一些干扰信号,所以这个时候要对这个信号进行过滤了,而我们需要的信号是一个变化很缓慢的信号,所以我们选择2阶低通滤波器,上限频率约为100HZ,根据 fh=1/2piRC,于是我们取R=5.1k,C=0.33uF. §2.3信号的控制 如图所示我们用到的是最普通的比较器,通过设定相应的阈值(0-5.6V可

调),然后与采集到的信号做比较,当大于设置的信号时输出低电平,当小于设置的信号输出高电平。其中跟随器是输出电压稳定,增加带负载的能力。 §2.4蜂鸣器的驱动 根据设计要求当超过一定的温度时蜂鸣器要以1HZ的频率响,因此我们选了一个周期为1秒的方波振荡器,根据公式我们选R3=1.39M,C=0.33uF.当温度超过设定的温度时,比较器输出低电平,有方波产生,蜂鸣器响,反之不响。 第三章信号的采集及报警电路的设计 方案一: 1.电路图 图 3-2 方案一原理图 2.参数的选择 由上图可知PT100的在100-200之间变化,而通过PT100的电流不能大于35MA,所以我们选1K 的电阻来限流。 3.工作原理和调试方法 (1)、调试方法:

课程设计-电脑显示数字温湿度计设计

河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 2012级单片机课程设计论文 电脑显示的数字温湿度计设计 河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 电子开放实验室

目录 0 前言.............................................................................................................................. 1 系统总体概述.......................................................................................................... 1.1 系统功能.............................................................................................................. 1.2 系统组成.............................................................................................................. 2 系统硬件设计.......................................................................................................... 2.1 单片机及其最小系统.......................................................................................... 2.2 温湿度电路模块.................................................................................................. 2.3 时钟电路模块...................................................................................................... 2.4 显示电路模块...................................................................................................... 2.5 通信电路模块...................................................................................................... 2.6 按键电路模块...................................................................................................... 2.7 报警电路模块...................................................................................................... 3 系统软件设计.......................................................................................................... 3.1 温湿度程序设计.................................................................................................. 3.2 时钟程序设计...................................................................................................... 3.3 显示程序设计...................................................................................................... 3.4 上位机程序设计.................................................................................................. 4 系统制作与调试..................................................................................................... 4.1电路焊接与制作................................................................................................... 4.2主要调试方法....................................................................................................... 4.3硬件调试............................................................................................................... 4.4软件调试............................................................................................................... 5 结论.............................................................................................................................. 参考文献..........................................................................................................................

005数字式温湿度计(SW-572)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标题:数字式温湿度计(SW-572)作业指导书编号: TSH-01-005第一版第0次修改 编制:陈帅昌日期:2019年05月30日审核:杨瑞芬日期:2019年06月15日批准:陈国德日期:2019年06月28日 河南泰嵩恒环境监测服务有限公司

1.温、湿度 温、湿度应满足计算机设备的要求。 根据计算机设备对温、湿度的要求,将温、湿度分为A、B、C三级,可按某一级执行,也可按某些级综合执行。 注:综合执行指的是一个机房可按某些级执行,而不必强求一律,如某机房温、湿度按计算机设备要求可选:开机时按A级温、湿度,停机时按B级温、湿度。 2.计算机机房温、湿度的要求,按开机时和停机时分别加以规定。 3.测试数据 每个测点数据均为该房间的实测温度。 4.温度测试 测试设备 可选用如下测试设备: a)通风干湿球温度计(通风干湿表) b)普通干湿球温度计; c)电阻湿度计; d)电子湿度计; e)其他用于此项目测试设备。 湿度测试 测试设备 可选用如下测试设备; a)水银温度计;

b)双金属温度计 c)电子温度计 d)其他用于此项目测试设备 5.测试方法 测试方法如下; a)开机时的测试应在设备正常运行1h以后进行;停机时的测试应在设备停止运行4h以后进行。 b)测点选择高度应离地面0.8m,距设备周围0.8m意外处,并应避开出、回风口处。 c)测点分布如图1所示。测点位置2、3、4、5均应选在A~1、B~1、C~1、D~1中心点附近。 主机房温度(开机时): A、级机房 B、级机房 (24±1)℃(24±2)℃ C级机房(18~28)℃ (停机时): A、B、C级机房 (5~35)℃ 主机房湿度(开机时): A、B级机房(40~55)%RH C级机房 (35%~75)%RH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