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培训材料

培训材料

培训材料.txt
淮阴师范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青年领秀"







材料汇编

2011年2月25日
共 青 团 中 央 文 件
中青发[2007]27号

共青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委:
为了在广大青年中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马克思主义者,引导当代青年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共青团中央于今年5月启动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各地团组织按照团中央的统一部署,陆续启动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在总结前一阶段和各地工作的基础上,团中央研究制定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简称《纲要》)。现将《纲要》印发给你们,请按照《纲要》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推进和深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共青团中央
2007年10月16日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

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在广大青年中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马克思主义者,使他们坚定地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事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事关国家的兴旺发达,事关青年的健康成长,是共青团组织的首要政治任务,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培养对象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重点培养对象是大学生骨干、共青团干部和青年知识分子。大学生骨干主要包括各级各类学生干部、学生社团干部、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理论学习骨干及在学术科技、文化体育等方面成绩突出的优秀学生;共青团干部主要指各级共青团组织的专职干部;青年知识分子主要指在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应用、教学推广等工作的青年高级知识分子。
二、培养内容
1.大学生骨干培养
工作目标:帮助大学生骨干学习和掌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了解国情,认识社会,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理想信念。
主要课程:
--理论学习。每年组织大学生骨干进行不少于一周的集中理论学习。邀请专家学者、党政官员等为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举办形势报告会,分析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大学生骨干的理论素养和辨析能力。
--实践锻炼。每年组织大学生骨干进行不少于两周的基层实践锻炼。深入到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一线开展生产劳动、社会调查、民宿体验、参观考察等活动,增加大学生骨干对国情和

社会的了解,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志愿服务。组织大学生骨干每人每年参加不少于100小时的志愿服务。通过在校园内、城市社区、农村基层参加扶危济困、支教支医、文艺演出、政策宣传等公益活动,增强大学生骨干的社会责任感。
--对外交流。创造条件,组织大学生骨干在培养期间参与一次国际交流活动或与港澳台地区青年的交流活动,帮助大学生骨干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对外交往能力。
--课题研究。要求每个大学生骨干在培养期间,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和个人兴趣,选择一个人文社会科学类的课题,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研究,完成并提交一份研究报告,以提高研究分析问题的能力。
工作格局:贯彻落实《全国高校学生干部培养规划(2006-2010)》有关要求,构建全国、省(区、市)、高校及院系四级培养的工作格局,分工负责,分层实施。团中央、全国学联举办"中国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每年对全国主要高校200名左右学生骨干进行为期一年的集中培训和跟踪培养,建立相应的学籍管理、导师辅导、评价考核等机制。各省级团委、学联参照这一模式,每年对本省(区、市)主要高校学生骨干进行集中培训不少于200人次。各高校校级团学组织每年对本校主要学生骨干进行不少于200人次的轮训,院系团学组织对班级主要学生骨干进行轮训。
2.共青团干部培养
工作目标: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团干部,帮助团干部了解国家发展形势,培养大局意识,提高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增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主要课程:
--理论研讨。以各级团校和团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为主要依托,举办形式多样的理论学习研讨班,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国家改革发展稳定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等重要课题进行教育培训和研讨,着力增强团干部参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本领。
--参观考察。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团干部到沿海发达地区、西部贫困地区进行参观考察,了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并根据培养目标设计开展专项的课题调研,提交调查报告。
--挂职锻炼。一是加大基层团干部到上级团的机关挂职学习的力度,二是扩大上级团的机关干部到基层的挂职锻炼比例,三是增大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单位间团干部的相互挂职培养。同时,积极推进团的干部到地方、企业等其它单位的挂职锻炼。
--出国培训。进一步加强

各级共青团、青联组织和各国青年组织的友好交流与合作,组织优秀团干参与青年国际交往活动。加大优秀团干部国外研修培训的力度,在继续实施好百名优秀青年国外研修培训等已有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培训渠道,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
工作格局:按照分级分类、全员培训的原则,结合实施共青团干部"百千万"教育培训工程,进一步突出重点,提高层次。针对团的各级领导干部,团中央每年有计划地培训省级团委书记、副书记50人,培训地(市)级、县(市)级团委书记1000人,团的省级、地级各级领导机关负责下一级团组织班子成员的教育培训工作。针对基层团干部,要争取将其纳入各级党委的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在五年内使全国农村基层团干部、企事业单位、学校和社区基层团委书记普遍接受一次培训。
3.青年知识分子培养
工作目标:加强党史、革命史和改革开放教育,引导青年知识分子了解国家发展历程,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自觉走与实践结合、与人民群众结合的道路。
主要课程:
--社会服务。继续深化"科技之光"青年专家服务行动、博士团服务地方、"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下基层"等工作,通过各种灵活多样的方式,拓展青年知识分子走入社会、服务基层的渠道,发挥他们的知识、技术优势,在为社会服务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促进他们的学术研究与实践更紧密地结合。
--国情考察。启动"青年知识分子国情考察团",每年定期组织部分青年知识分子结合各自的学术研究方向,就涉及国家发展、社会民生的热点问题或基础性课题,深入到党政机关、厂矿企业、农村基层等开展有针对性的深度考察调研,形成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报告。
--高端研讨。通过举办高层次的研讨班、论坛、交流会等方式,组织青年知识分子集中学习党的历史、中国革命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研讨社会热点问题,交流各自学术领域的前沿发展,打造一个青年知识分子之间交流沟通、共享信息、研究协作的平台。
工作格局:重点完善全国、省(区、市)两级青年知识分子培养网络。团中央依托全国青联、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全国青联社会科学工作者联谊会等组织,与中科院、社科院、教育部、科技部等部委合作,每年至少组织开展300人次的社会服务、200人次的国情考察和200人次的高端研讨等活动。各省级团委可参照团中央的做法,加大对本地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的培养和团结力度。
三、工作保障
1.组织分工
全国层面

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工作在团中央书记处的领导下,由学校部牵头、机关相关部门和直属单位共同实施。学校部负责工程的总体设计、协调建议和督促落实,并重点推动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的实施;组织部负责团干部培养工作的实施;统战部、宣传部负责青年知识分子培养工作的实施;国际部、统战部负责三类群体的对外交流及与港澳台交流;志工部负责提供志愿服务机会;办公厅负责协调相关工作保障;中央团校负责阵地建设、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理论研究。
各地团组织要切实加强对本地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的领导,成立相应领导机构,逐步建立领导决策、议事协调、表彰激励等工作机制,通过重点项目和活动,推进各类青年骨干的培养。
2.硬件保障
一是经费保障:各级团组织应积极争取政府财政支持和挖掘社会资源,为工程实施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二是阵地保障:要依托各级团校、团内教育培训基地以及高校业余党团校、各类理论社团等,强化阵地建设;努力构建能够广泛影响青少年的强大网络阵地。三是师资保障:团中央和各省(区、市)要广泛吸纳专家学者、党政领导、企业管理者、社会知名人士等组建开放式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导师团,为培养工作提供师资保障。四是教材保障: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借鉴高校"两课"教材、中央编印的理论读本等,组织力量编写切合"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需要的各类资料和教材。
3.机制建设
一是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要通过规范培养时限、科学安排内容等途径健全培养机制。二是建立重点培养对象信息库,切实加强跟踪培养,为他们的成才发展提供切实帮助。三是各级团组织要探索完善定期向党政积极举荐优秀青年人才的机制,积极推动把"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人才培养规划,推动党委政府把优秀的青年人才纳入相应的后备人才培养范围。四是健全推介机制,通过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三好学生、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评选活动,加大对重点培养群体中优秀典型的选拔、表彰、宣传和推介力度。

















江苏省"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团中央《关于印发〈'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中青发[2007]27号)精神,加强全省大学生骨干的理论武装和实践锻炼,构建科学高效的大学生骨干培养体系,培养一大批坚定的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制定本纲要。
一、 培养目标
坚持不懈地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大学生,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行之有效的方式,不断提高大学生骨干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使他们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 培养对象
全省普通高校(含社会力量举办的普通高校)学生骨干,主要包括各级各类学生干部、学生社团骨干、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学生理论学习骨干以及在学术科技、文化体育等方面成绩突出的优秀学生。
三、 工作格局
江苏省"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以下简称"青马工程")将逐步建立和完善省、校(市)、院(系)三级培养模式,构建培养工程的"百千万"工作格局,即:每年选拔一百名省级、二千名校(市)级、三万名院(系)级的大学生骨干分别进入"青马工程"的各级梯队,由省、校(市)、院(系)分工负责、分层管理、分类培养。团省委、省学联举办"江苏大学生菁英人才学校",每年对全省高校选拔的100名左右大学生骨干进行为期一年的集中培训和跟踪培养,建立相应的学籍管理、导师辅导、评价考核等机制。各校(市)级团学组织参照这一模式,每年对本校(市)30-40名主要学生骨干进行培训,院系团学组织对班级(公寓、社团)的20-30名主要学生骨干进行培训。
四、 选拔推荐
培养对象的选拔坚持扩大基础、逐级推荐、分层实施的原则。各高校学生骨干培养应从低年级抓起,选好苗子,跟踪培养。院(系)级梯队的培养对象应在各班级(公寓、社团)团支部考察、推荐的基础上,由院(系)团委按条件确定;校(市)级梯队的培养对象应在院(系)团组织考察、推荐的基础上,由校(市)级团委按条件确定;省级梯队的培养对象则由各校(市)级团委在校(市)级梯队的培养对象中择优推荐,团省委选拔确定。
五、 培养原则
"青马工程"的实施要在各级党政的领导下,发挥团学组织的主体作用。培养工作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组织培养与自我教育相结合、阶段培训与长期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六、 培养内容
 (一)打牢理论功底。把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骨干作为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帮助他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战略部署,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二)拓展综合素质。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帮助大学生骨干了解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核心知

识和理念,学习基本的领导艺术、沟通技巧、管理技能以及自我调适方法,加强决策、管理、沟通、协调、危机干预等方面的训练,提高他们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和协作能力。
 (三)提高工作能力。以参与经济社会建设和承担校内团学工作两大领域为重点,在开展调查研究、对策分析、方案策划、组织实施等方面对大学生骨干进行强化培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七、培养方式
(一)理论学习。每年组织大学生骨干进行不少于一周的集中理论学习。邀请专家学者、党政干部等为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举办形势报告会,分析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大学生骨干的理论素养和辨析能力。
(二)实践锻炼。每年组织大学生骨干进行不少于两周的基层实践锻炼。深入到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一线开展生产劳动、社会调查、民宿体验、参观考察等活动,增加大学生骨干对国情和社会的了解,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三)课题研究。要求每个大学生骨干在培养期间,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和个人兴趣,选择一个人文社会科学类的课题,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研究,完成并提交一份研究报告,以提高研究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志愿服务。组织大学生骨干每人每年参加不少于100小时的志愿服务。通过在校园内、城市社区、农村基层参加扶危济困、支教支医、文艺演出、政策宣传等公益活动,增强大学生骨干的社会责任感。
 (五)对外交流。创造条件,增进我省大学生骨干与其他省(市、区)、港澳台地区优秀青年的交往;利用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性竞赛、青年组织互访、外事接待等渠道,组织大学生骨干与国外青年学生交流,培养大学生骨干的世界眼光和国际意识。
八、管理考核
(一)建立档案。为各级梯队的培养对象的建立个人学习档案,将培养对象参加培训、实践的全过程和考核成绩、取得成果进行跟踪记录,以便为综合评价提供有效保证。
(二)综合考核。对培养对象的考核分为理论考试、课题评价、社会实践考评、志愿服务鉴定、综合素质评议等五个部分,并设定量化指标,最终给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次。
九、工作保障
(一)经费保障。各级团组织要积极争取党委行政支持和挖掘社会资源,为工程实施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
(二)师资建设。各级团组织要广泛邀请专家学者、党政领导、企业管理者等社会知名人士,组建开放式的"青马工程"导师团,为培养工作提供师资保障。
(三)阵地建设。各级团组织要依托各级团校、团内教育培

训基地以及高校业余党团校、各类理论社团、网络等,努力构建覆盖广泛、影响强大的教育阵地。
十、激励机制
 (一)制度激励。各高校团组织应将进入各级"青马工程"梯队大学生骨干的考核激励纳入到学校的综合素质测评和评优表彰活动中;优化"推优入党"机制,帮助大学生骨干中的入党积极分子尽快成长、加入党组织;推动制定相关政策,在保送研究生、推荐就业时,给予优秀大学生骨干更多的政策倾斜。
 (二)积极举荐。与相关职能部门协商,推动"青马工程"纳入各高校、各级党委政府的人才培养计划,推动党委政府把优秀的青年大学生纳入到相应的后备人才培养范围。建立重点培养对象信息库,切实加强跟踪培养,为他们的成才发展提供切实帮助。通过一定的渠道,推荐优秀大学生骨干进入选调生、"大学生村官"和企事业单位管理者队伍。
 (三)大力宣传。加大对优秀大学生骨干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其榜样示范作用,带动广大青年学生自觉强化理论武装,奋发学习,不断进步。
各市团委、省级机关团工委对本地本系统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负有领导责任,要依据工作实际,制定本地本系统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的规划,指导、支持、督查本地本系统高校团委完成培养任务,确保本地本系统"青马工程"的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养目标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简称"青马工程"。2007年5月15日,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全国大学生"学习科学发展观,共建和谐社会"汇报交流会在北京举行。以此为标志,"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正式启动。"青马工程"旨在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行之有效的方式,不断提高大学生骨干、团干部、青年知识分子等青年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使之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目标是: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大学生,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行之有效的方式,不断提高大学生骨干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






淮阴师范学院计科学院"青年领秀"青马工程培养原则

淮阴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青年领秀"青马工程培训班面向全院学生,培养对象主要是学生骨干,主要包括2个层面:大

一至大三年级各班班长、团支书;院分团委副书记、学生会主席、自管会主席以及各个部门副部长以上学生。
(一)理论培养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发挥高校共青团组织思想育人、实践育人、创新育人、文化育人的优势,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开展各类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参观考察、课题研究等活动,帮助学生骨干不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认识和理解,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经受锻炼、提高素质。
(二)重点培养与普遍推广相结合。突出对大学生团学干部中的骨干群体进行重点培养,促进他们中的优秀分子成长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校内广大团员青年树立榜样、树立导向,进而辐射带动其他团员青年。
(三)组织培养与自主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共青团、各校级学生组织的作用,加强对培养工作的指导,科学规划,分层实施,分类教育。强化组织培养,同时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干部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教育,实现自我发展。
(四)阶段培训与长期培养相结合。既要针对不同阶段大学生团学干部的特点进行阶段性集中培训,同时又要突出人才培养的连续性,从举荐、选拔、培养、任用等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培养。
(五)集中学习研讨与导师个别指导相结合。建设好大学生团学干部集中学习研讨平台,增进相互交流,同时积极组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导师团,通过导师制的实施,体现个性化培养原则,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六)坚持教育引导与满足需求相结合。既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教育学生骨干,又要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需求,根据学生骨干的成长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有效的生涯规划与培训工作。














淮阴师范学院计科学院
"青年领秀"青马工程培养内容及安排

我院青马工程培训班采取理论学习、专题研讨、考察交流、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素质拓展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一)理论学习。通过高水平的讲座、报告、影视片等使学员进一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领会周恩来总理的教育思想和精神,弄清中国和世界发展的潮流,关注社会时事,了解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核心知识和理念。通过提供参考书目,组建学习团队,举办学习交流会、研讨会、学生干部论坛等,为学员搭建交流平台,引导他们自我教育,帮助他们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二)组织考察调研与学习交流活动。组织学员参观知

名企业、改革发展前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以帮助学员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感受改革开放成果。通过提供参考选题、配备指导教师等,帮助学生独立或组队完成一项调查研究课题,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调研论文。
(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和引导学员积极参加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如赴儿童福利院、敬老院献爱心、地铁站志愿服务等,培养学员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价值观。
(四)组织参加拓展训练。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设计开发针对学员特点的拓展训练课程以及模拟场景,分批次组织学员参与体验学习,让学员在体验中学习掌握基本的领导艺术、沟通技巧、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自我调适方法。
淮阴师范学院计科学院
"青年领秀"青马工程培养管理制度
一、学员要求:
1、按时参加本次青马工程培训班所安排的讲座、参观、小组讨论等培训。
2、每次培训均需到组长处签到。不得无故缺勤,如有超过两次以上缺席者,视为自动放弃本期培训,不予结业。
3、讲座时认真听讲、认真笔记,不得做与听课无关的事;
4、小组讨论认要真思考,准备发言提纲,积极发言;
5、外出参观、调研、志愿服务时要积极参与,深入实践,结束后认真进行反思小结。同时还要注意自身形象,语言、行为大方得体,自觉维护学校荣誉。
6、培训结束后,积极参与并配合组长完成本组的调研论文工作。
二、组长职责:
1、负责全组学员的联络工作,及时传达各项通知及要求。
2、负责小组学员培训、讨论及考勤,不得出现无故缺勤而代为签名的现象,指导老师将随时抽查人员出勤情况。
3、组织和主持小组讨论,带头学习、积极发言,分配专人负责会议记录。
4、每次培训结束后及时报送本小组的考勤记录。
5、培训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调研论文,论文不少于2000字。未交调研论文的小组将不予结业,优秀调研论文将结集成册。



淮阴师范学院计科学院
"青年领秀"青马工程培训班学院名单
08级
08(1)昂鑫 张磊
08(2)辛自强 邵井俊 王蒙
08(3)张顺康 王晨 曹建荣
08(4)周炳 袁芬 朱孟瑞
09级
09(1)毛学松 黄金松
09(2)彭程 杨永山 周瑞生 颜城 刘菲菲
09(3)江鹏 何健南 刘超 张冉
09(4)侍靖 曹飞 张周鹏 蔡峰
10级
10(1)郭靖 尹瑞君
10(2)王耀亚 李嫚
10(3)胡明号 吴晓红
10(4)严虎 张天宇





淮阴师范学院计科学院
"青年领秀"青马工程培训班校园新闻

学员们在认真的听讲
学员在认真的讨论
淮阴师范学院

计科学院
"青年领秀"青马工程培训班学员优秀学习心得

很荣幸能够参加校团委,计科学院学生会举办的"青马工程"培训课程。自开班以来,我更加深入的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应用,从思想上深刻理解我国国情及当今社会对我们青年一代的要求。
首先,青年干部应明确自己成为干部的目的。是为其他同学服务,还是为提高自身的能力,又或是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呢?从以往几届学生会老主席,老部长他们组织活动的开展中,就能给我们以启示。为什么做干部?怎样成为好干部?
其次,现在的学生干部普遍学习成绩不是很好。注重工作而轻了学习。学生的本职工作首先就是要学习。本职尚未做好。何以言其他?学生干部应是学生中较为优秀的人,应是青年的骨干和带有人,应该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各方面的楷模,领导学习,文明习惯,创新等优秀的风尚,潮流。学生干部更应时刻把自己摆在各种考验的前端,引导广大青年走马克思主义军之路,引导广大请您健康成长,引领学校及社会的优良新风尚,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第三,广大青年干部应具备追求卓越的品质。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质量及社会认可度逐渐降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得受教育者也大众化,而其卓越指出更难体现出来,整日沉迷游戏者有,终日无所事事,会日子的有,而跑图书馆,跑机房,讨论学问的却几乎无看不见了。大学已不像过去那般享有沉厚的学习气氛,人文气息,而越来越接近社会的浮躁的风气。所以。我们青年干部一代应带着深深的危机意识与使命感,着力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应重拾追求卓越的品质与激情,从各方面塑造自己成为优秀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从各项事业各方面努力做到更好甚至卓越。引领自己周围,引领校园重拾追求校园的风尚,成就更大批优秀的青年。
第四,学会与人沟通,工作上的交流是学生干部必不可少的一环,而能否很好的于其他干部与同学,辅导员的都同也就决定了工作效率的高低。语言行为是体现人格魅力的重要方面。要做有魅力的学生干部,吸引一大批青年跟随,正如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个人的魅力作用是巨大的,我们青年干部也应完善自身向着魅力化领导方向努力。
这就是"青马工程"培训中我自身的理解,并且开始了在工作中的探索与实践。高举马克思主义理论大旗,走在青年的前列,做好时代的接班人。








淮阴师范学院计科学院
"青年领秀"青马工程培训班现阶段工作总结
"青马工程"是青年马克

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简称。2007年5月15日,团中央、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全国大学生"学习科学发展观,共建和谐社会"汇报交流会在北京举行。以此为标志,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正式启动。"青马工程"旨在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行之有效的方式,不断提高大学生骨干、团干部、青年知识分子等青年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使之进一步坚定地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现就现阶段我院"青马工程"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以来,我院选拔组织了34名学生干部参加 "青年领秀"青马工程培训班,在提高大学生骨干个体综合素质、熔炼大学生骨干队伍的同时,共青团组织的凝聚力增强了,从而辐射带动全院大学生素质的提升。
二、主要做法和成绩
开班以来,团委在校党委的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结合本院实际,明确目标、合理规划、健全机制,在大学生骨干培养方面作了一系列的探索,得到了学校和其他二级学院的大力支持,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主要成绩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正确理念,将国家所望、青年所求、学校所需相结合。
树立正确的培养理念是培育优秀人才的前提条件。团委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和人才观为指导,与时俱进地适应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延伸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臂、培养"复合型、外向型、创新型"人才的高度,结合我院大学生骨干成长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培养理念。第一是要将大学生骨干培养成为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政治坚定、素质全面、模范表率、堪当重任"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第二是要将大学生骨干培养成为贯彻高校各项工作的桥梁纽带、维护高校稳定的有效途径、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有力抓手、培养优良校风学风的重要依托、维护同学正当权益的重要渠道;第三是要将大学生骨干培养成为具有高尚的人文和科学素养、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
2、探索培养路径,将理论学习、实践锻炼、校外拓展相结合。
规划科学的培养路径是保障大学生骨干培养取得实效的根本。团委通过开展专题报告、理论研讨、课题研究等理论学习环节武装青年,通过组织大学生骨干志愿服务、参观考

察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帮助他们提高理论水平,了解国情,开阔视野。理论学习方面:通过开设《与马克思同行》、《六个"为什么"》等社会与政治类课程,《我的冠军之路》、《国庆60周年观礼感受》等励志与文化类课程,《增强素质,历练才干--漫谈学生干部工作》、《关于社会实践的感想》等管理与创新类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学生骨干,以通识教育、特别是以人文和科学素养教育支撑学生骨干,以团学方法、特别是学生骨干工作的艺术方法的教育助推学生骨干。实践锻炼与校外拓展方面:一是选派大学生骨干赴敬老院、福利院等地方进行志愿服务工作;二是组织大学生骨干开展小组讨论、课题研讨、交流答辩等学习活动;三是组织大学生骨干到素质拓展训练基地开展素质拓展训练,通过一系列拓展项目的体验,达到挑战极限、熔炼团队的目标。
3、构建保障体系,将搭建平台、优师导教、激发兴趣相结合。
建立完备的保障体系是大学生骨干培养得以进一步深化的保证。我院团委积极争取学校党政支持、充分挖掘社会各界资源,为大学生骨干培养提供多方面支持,强化阵地建设,同时努力构建能够广泛影响青年的网络阵地。此外,选聘专家学者莅临讲座。搭建平台方面:我们针对大学生骨干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的实际情况,合理区分层次:一方面着力将政治素养较高、综合素质较好、工作经验丰富的学校、院系各类团学组织的主要学生骨干培养成为信仰坚定、理想远大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另一方面着力将每届大一年级中的主要学生干部培养成为具有一定政治理论水平和较强工作能力的骨干力量。优师导教方面:坚持"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原则,聘请了多位从事社会与政治、文化与历史、管理与创新方面研究的专家学者和从事党政管理、团学工作的党政领导、专职团干部开设讲座。在校外,根据课程需要积极整合社会力量,通过广泛发动、定向联系等方式,联络一批热心工作、特长明显、相对固定的社会导师力量。
三、存在问题和不足
虽然我院现阶段"青年领秀"青马工程培训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发现还存在着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培训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我院"青马工程培训班"刚刚开始开展,制度还不够健全,没有建立一种长效的培训机制,后期培养有待提高。建议学校成立"青年马克思主者培养工程"大学生骨干培养领导小组,由党委领导、团委牵头、各部门配合,使"青马工程"成为一种制度相对固定下来。

2、培训内容、形式有待进一步创新。
目前,我院的"青马工程"因受到人数的客观限制,培训形式主要以讲座为主,外出参观实践为辅,学员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可将"青马工程"的部分培训权下放到各个班级,使各班级更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学生干部培训工作。
3、学员学习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根据我院现阶段"青马工程培训班"的情况,少数学员对"青马工程"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存在应付差事的状况。加之个别班级的配合力度不够,时间安排上协调不到位,在客观上也影响了学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